敦煌文献及其语言学价值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敦煌文献及其语言学价值

敦煌文献及其语言学价值王耀东2014年12月10日\n公元前111年所置郡名。“敦,大也;煌,盛也。”位于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是飞天艺术的故乡、佛教艺术的殿堂,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况。一、敦煌绪论\n敦煌位置示意图\n\n二、鸣沙山和月牙泉出敦煌城向南,一眼就看到连绵起伏的敦煌鸣沙山,东枕著名甘肃旅游景点——西北明珠敦煌莫高窟,西至党河口,延绵40千米,南北宽20千米,高度100米左右,最高峰170多米,海拔1650米。月牙泉在鸣沙山中,位于敦煌市南约5公里处。莫高窟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最东端。\n\n\n月牙泉位置示意图\n三、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坐西朝东,窟群南北长1600余米。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336),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n苏莹辉:远望累累如蜂窠。\n\n\n\n2005年春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千手观音》(千手千眼,遍护遍观)千手观音\n《飞天》杂志、飞天电视剧奖飞天\n四、敦煌藏经洞也叫敦煌石室。藏经洞位于第16窟甬道北壁,现编为第17号窟。原是晚唐沙门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堂。洞内方形,边长不足3米,高不足2.5米。藏有5万多件经卷及其它文献,尘封900年后,被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打开,形成了国际性的显学——敦煌学。\n藏经洞位置\n\n\n\n洪辩影像\n\n一、敦煌文献的形成、发现和流散(一)敦煌文献的形成\n三种说法1.废弃说英人斯坦因提出。支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古人有敬惜字纸的习惯,神圣废弃物,尤其是废旧佛教经卷等文献,必须加以收集贮藏,不能随意乱扔。敦煌寺僧在曹氏归义军时期(914-1102),把各寺院佛典单卷残部,破篇断简,残卷废纸等,封存于洪辩影堂,其后逐渐被人遗忘。\n2.避难说法人伯希和提出,他认为:公元1035西夏侵犯敦煌,寺僧听到警报后,仓促窖藏经书绢画,以致堆放零乱不堪(因为之前被人翻捡过)。侵略军把僧人杀了后,就没有人知道藏经洞了。\n3.王朝与宗教战争说北大历史系荣新江教授认为,公元1006年,于阗王国被黑韩王朝消灭,于阗与敦煌是姻亲,许多于阗人逃到敦煌。黑韩信奉伊斯兰教,他们花40年攻下于阗后,对于阗佛教进行了毁灭性打击,这使敦教佛教徒异常惊恐。由于黑韩没有马上东进,所以敦煌佛教徒得以有序地储藏经卷绢画等,并在封洞之后,在门上绘上壁画,作为掩饰。当事人去世后,就没有人知道藏经洞的事了。\n(二)敦煌文献的发现公元1900年5月26日清晨,“忽有天炮响震,忽然山裂一缝,缝中有孔,仿佛有光。”千佛洞住持王圆箓与工人用锄沿缝挖出一个洞,内藏5万多经卷及其它文献。也有人说是王圆箓等人清扫洞窟流沙时无意中发现的。\n王道士是湖北麻城人,云游至敦,见佛宇洞像残破,发誓募捐修补。\n敦煌文献及文物图片藏经洞唐代写经《妙法莲花经·卷六》局部\n敦煌写经\n\n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伏羲女娲绢画两条蛇交配暗示人类的原始欲望。\n(三)敦煌文献的流散王道士没多少学问,并不知道这些经卷的价值。他先送给敦煌县令汪宗翰一些,汪遂转赠他人。当地其它官员和读书人亦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一些。其后,著名学者叶昌炽任甘肃学政,他认识到这些文献的价值后,让敦煌县令运至省城,但未能实现,只是在原地进行了清点封存。\n1907年3月16日,英人斯坦因来到敦煌,用欺骗的方式,仅花了200两银子,从王道士手中换取24箱文书,艺术品5箱。他所选文献主要是外观整齐的。一年半之后,这批货到达伦敦。1908年2月25日,法人伯希和来到敦煌,他精通汉语,懂行,翻遍文献,挑走了其中的精华。用500两银子拿走了6000余件文献,送往巴黎。\n英国人斯坦因\n法国人伯希和\n外国人盗取敦煌文献照片\n1909年,伯希和来到北京,把敦煌遗书之事告诉当时的学界名流,这些学者遂督促学部,致电陕甘总督,令查检敦煌文物,勿令外人购买。1910年,学部令新疆巡抚将敦煌余书押送北京,用大马车押送途中,被盗、被损、被拿者不在少数,所剩交京师图书馆。在押送北京之前,王道士又私自转移了一批经卷,分别被日本人、俄国人和斯坦因所得。1921年,敦煌县和甘肃省教育厅联合清理敦煌石室,得105卷藏文经卷,存省图收馆。至此,敦煌文献彻底告罄。\n二、敦煌文献的内容和价值1.宗教文献涉及佛教、道教、三阶教、景教、摩尼教等。其中佛教文献约占敦煌文献的90℅。价值最大的是那些不传世的佛经和有关失传宗教的资料。(一)敦煌文献的内容\n2.儒家经典有一批五经及其注疏,为唐写本,与传世本有异,有校勘之用。下面举个敦煌写本校传世《尚书》的例子:今按:《字林》:篠,小竹也。\n3.语言资料1.《切韵》残卷、唐长孙讷言注《切韵》、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孙愐《切韵》及五代韵书多种,陆德明《经典释文》一部分和隋释道骞《楚辞音》、《文选音》,还有识字课本《开蒙要训》等。2.俗文学作品中的韵文,如俗诗、曲子词、变文、俗讲、押座文、解座文、俗赋等。这些韵文对研究当时方音作用很大。以上写本中有许多俗字,是研究中古俗字的理想材料(最晚的写本是公元1002年)。\n唐写本《切韵》残卷\n敦煌俗字\n4.史籍地志史籍有:《史记》、《汉书》、《晋书》、《国语》,均有校勘之用。还有一些已亡佚的史籍残卷,如晋人蔡谟《汉书集解》、晋人孙盛《晋阳秋》、晋人孔衍《春秋后语》、唐虞世南《帝王略论》等重要史书。另外,还有一些寺院文书和世俗文书。地志有:《沙洲都督府图经》和当地县志等,值得一提的是《大唐西域记》。\n另外,还有一些子部图书和文学作品,此处不再详列。\n三、海内外敦煌文献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一)海内外敦煌文献研究的现状◆研究机构: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核心期刊:《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每年近10项国家社科项目\n兰州以外的地区,最著名的研究者有蒋礼鸿、姜亮夫、张涌泉、张永言、项楚、雷汉卿等,兰州地区则有郑秉林、伏俊琏等。英、法、俄、日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也很多,甚至有“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之说。截至2000年,论文和专著约有12000篇(本)。研究队伍和成果统计\n(二)敦煌研究的热点利用敦煌文献研究西北地区历史与民族问题是新时期以来敦煌研究的热点。近二十年来,学者对敦煌俗字、俗词等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n四、敦煌文献的语言学价值——以方言学价值为例发凡敦煌文献绝大多数为写本,抄撰者受其方言影响,在作品中留下了大量的方言印迹。然而,有资料显示,在1997年以前产生的762篇(本)敦煌语言学论著中,涉及方言者仅为46篇(本),这还包括日本学者的8篇(本)。迄今为止,尚未出现专门论述敦煌文献方言学价值的文章。\n(一)用来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1.俗文学中的韵文这里有四组变文的韵脚字:①波、花、河;②沙、家、差、花、罗;③斜、罗、娥;④过、娥、和、迦、婆。通过系联,我们发现这四组韵脚字在变文中可以互押。由此初步推出,歌韵和麻韵(歌[ɑ],麻[a])在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属于同一韵类。\n张议潮变文韵脚字:波、花、河\n2.韵书字书残卷、音义残卷和对音材料《开蒙要训》是小学识字课本,用汉字注音。梯:听。荠:精。鼎:帝。犂:令。髻:敬。憩:庆。提:亭。鈚,兵。䏶:病。㖒:听。翳:暎。结合今天敦煌方言无后鼻音韵尾的现状,我们就可以推知唐五代西北方言中后鼻音韵尾有脱落现象。\n3.各类写本的别字异文曲子词《还京乐·斫妖魅》:“知道终驱勇猛,世间专,能翻海,解余山,捉鬼不曾闲。”《皇帝感·新集<孝经>十八章》:“乾坤两卦顺阴阳,星辰日月耀三光。一圣诸中有一主,臣忠子孝在天王。”按:“解余山”应为“解移山”,诸中”应为“之中”。因把“移”读为“余”,进而写成“余”。《广韵》中冬韵与东韵([uŋ],[uoŋ])不通押,而在敦煌医药卷子中,“门冬”写作“门东”,“款冬”写作“款东”,“缓冬”写作“款东”。据此,在上述三个卷子书者的方言中,东韵和冬韵已经合流了。”\n(二)用来研究唐五代西北方言词汇《菩萨蛮·千般愿》:“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无常经讲经文》:“转眼艰难声唤频,由不悟无常抛暗号。”《沙州敦煌县行用水细则》是关于当时当地用水细则的一件文书,其中有‘先进(优先顾及)’、‘下尾(河流的下游)’、‘行水(放水)’、‘收用(使用)’、‘轮转(轮流)’、‘河母(主干渠)’、‘克须(必须、务必)’等,都可能是当时的方言。\n(三)用来研究唐五代西北方言语法1.“好不”(很不)的出现“好不热闹”,“好不”表示“很”。《敦煌变文校注》卷三《燕子赋·一》:“者汉大痴,好不自知。”“好不自知”指很不自知,这是迄今发现的否定性“好不’的最早用例。历史上先有否定性“好不”(始见于唐代),一直到明代才出现肯定性“好不”;明、清两代的文献中两种“好不”同时并用;到了现代汉语时期,普通话中否定性‘好不’基本消失。\n2.零主语被动句的出现(1)便被四天门王以手指开宫门关锁。(宫门关锁便被四天门王以手指开’)(2)被父母将儿匹配。(儿被父母匹配)上引敦煌文献的例句突破了汉魏以来传统被动句型的语序框架。此种新句型中没有受事主语,有些研究者称作零主语被动句。……在与传统被动句构成的并用、互补格局中,零主句以其更加鲜活的口语风格而占有重要地位。\n(四)用来印证和研究现代西北方言例1今陕甘方言“从”有另行做起之意,如:“作业太乱了,从写。”《汉语方言大词典》“从”:“<副词>另;另外。中原官话。陕西中部:‘从挑个(另挑一个)。’”此用法见于敦煌曲子词《洞仙歌》:“须索琵琶从理。”《敦煌曲子集》:“况(周颐)校‘从’作‘重’。”\n例2今甘肃方言“人”可称自己,“人还没睡醒哩!”“生”有“强使”、“硬是”之意,“你生要把人往死里气哩!”此二字的用法敦煌文献有征:《虞美人·海棠开》:“金钗头上缀芳菲,海棠花一枝。刚被蝴蝶绕人飞,拂下深深红蕊落,污奴衣。”《望江南·龙沙塞》:“每恨诸蕃生留滞。”\n例3敦煌曲子词《天仙子·谁是主》:“无人语,泪无雨。”按:今兰州、张掖等地,“如”读为“无”。任二北先生校“无”为“如”。他说:“王集(指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讹‘泪如雨’为‘泪无雨’,不知写卷果尔否?”\n例4失调词云:“漫画眉如柳,重匀剑上莲。”按:“剑”本为“脸”,抄写者因方音而误写。《集韵》:“脸,居奄切,音检。”说明此方音有历史来源。还有一种可能,“脸”的声母先变成n,然后成ʨ。甘肃部分地区凡声母为n的齐齿呼和撮口呼字均读ʨ,如牛、娘、鸟、年、捏、宁;女、虐等。\n(五)用来解决传世文献中有关方言的难题《广韵》:“打,德冷切,又都挺切。”欧阳修说:“打字从手从丁,丁又击物之声,故音谪耿,不知因何转为丁雅也。”按:在敦煌变文《燕子赋》中“打”与“舍卸谢骂下跨亚价呀价”等字押韵,读[ta]或[tɐ]“打”中古拟音是[taŋ]或[tɐŋ],在唐五代西北方音脱落韵尾则近[ta]或[tɐ]。由于当时西北方言是强势方言,所以此音逐渐通行开来。例1\n例2南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七:“关中人……丹青之‘青’,则为‘萋’音。又以……‘虫’为‘尘’。”按:虫,东韵;尘,真韵。敦煌变文“李奈甚中献圣君”,以“中”代“珍”,体现的是东真相混的方言现象,也印证了唐五代西北方音东读如真的情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