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3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复习提纲文化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文化与文化学第一节多元文化现象第二节文化的含义文化从来就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敏感话题。“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状况的反映。“文化”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多义词。作为英语的对译词,有时相当于cultre(文化),有时相当于civilization(文明),有时相当于education(教育)literacy(读写能力)。(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第3页,语文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在古代汉语中,“文化”的“文”,其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叉。”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其一,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序》所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相对。《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导出“美”“善”“德行”之义。《礼记﹒乐记》谓“礼减两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在古代汉语中,“文化”的“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即天道自然规律。“人文”26\n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是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西汉以后,“文”与“化”合成一个词。如:《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补之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李善注:“言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力加于外远也。”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因此,在古代汉语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在汉语中“文化”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和文字。“教化”是“文化”这个词的意义重心。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并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有学者称,“文化”的定义多达200多种。克莱德﹒克拉克洪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搜集了自1871-1951年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发现文化的定义有164条。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但基本形成了以下共识: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的“植立之兽”(《思问录﹒外篇》)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这便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出发点是人,人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活动。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如,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的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生理与心理的、工艺与道德的、自律与律人的)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由此可见,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关于“文化”的诠释,以下代表性的观点值得推崇。“文化”这一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泰勒《原始文化》一书对“文化”的解释是:“一种复杂的总和,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一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所获得的其他一切能力习惯。”(转引自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p1)。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26\n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是:(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孙汝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中指出:一棵小树苗,长在荒郊野外,它不是文化,把它移栽到自己家的庭院里,它就成为文化。前者具有天然性,后者具有人为性,所以,天然性和人为性是区分文化和非文化的第一标准。那么,具有人为性的是否都是文化呢?不全是。感冒了打个喷嚏,是自然的人为,它不是文化。开会的地点改变了出个通知,它是故意的人为,出通知和通知本身都是文化。因此,自然的人为和故意的人为是区分文化和非文化的第二个标准。我把文化定义为“带有故意人为的过程与结果”。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有雅俗之分,有高下之分,“先进的”“雅的”“高的”文化就是“文明”。我们平时常说“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也说“文化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总和”,这是就文化中“先进的”“雅的”“高的”文化而言的。我们平时常说“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实,应该说“先进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我们平时也说“文化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总和”。其实,应该说“先进文化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总和”。有人问:“放屁”是不是文化?这要看是自然的人为还是故意的人为?自然的人为不是文化,故意的人为是文化,但不高雅。(孙汝建主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三节文化的分类不同学科对文化观有不同的理解:(1)从哲学角度解释文化。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由于哲学的时代和地域性从而决定了文化的不同风格。一般来说,哲学思想的变革引起社会制度的变化,与之伴随的有对旧文化的镇压和新文化的兴起。(2)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看。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人们存在于自然中,同时也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时间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自然中的重要平台;社会、国家和民族(家族)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的另一个重要平台;文化是指人们在这种存在过程中的言说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为方式、意识或认知方式。文化不仅用于描述一群人的外在行为,文化特别包括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的心灵意识和感知方式。一个人在回到自己内心世界的时的一种自我的对话、观察的方式。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26\n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一般来说,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者多持此类文化界说。狭义的“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信息文化、行为文化、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本族语教育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它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艺术和文学成就,它是传统的文化概念。(Hammerly;1982)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文化的基础部分,指的是一种文化中的技术及其物质产品,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武器、日用器具、服饰、居室建筑、饮食和其他人类行为的产品等,是人类用以适应和改造环境的物资装备。制度文化是文化的结构部分,是人类用以调节内部关系,以便更有效地协调行为去应对客观的组织手段,其内容包括所有制、管理机构、监督和制裁机构以及适应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等。精神文化也可称为观念文化,是文化的意识形态部分,是人类认识客观关系并进行自我完善和价值实现的知识手段,包括哲学、文学、艺术、道德、伦理、习俗、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等。(张公瑾《文化语言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p20。)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高级文化、大众文化、深层文化。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大众文化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深层文化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观念形态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法律政治等意识形态的东西。精神产品指文学艺术和一切知识成果,代表性的场所为博物馆与图书馆。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民情风俗、生老病死以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为“文化的研究”,着重于第三方面内涵的为“26\n文化研究”。第四节文化的特点共有性。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没有文化的社会。在同一社会内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会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龄、职业、阶级等之间也存在着亚文化的差异。学习得来的。文化是学习得来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满足方式是由文化决定的,每种文化决定这些需求如何得到满足。从这一角度看,非人的灵长目动物也有各种文化行为的能力,但是这些文化行为只是单向的文化表现如吃白蚁的方式警戒的呼喊声等。这和人类社会中庞大复杂的文化象征体系相比较仅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象征。文化的基础是象征,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和文字,但也包含其他表现方式如图像(如图腾旗帜)肢体动作(如握手吐舌)行为解读(送礼)等我们几乎可以说整个文化体系是透过庞大无比的象征体系深植在人类的思维之中而人们也透过这套象征符号体系理解解读呈现在眼前的中种种事物。因此如何解读各种象征在该文化的实质意义便成为人类学和语言学等社会学科诠释人类心智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体化。文化作为相互关系的整体而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文化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历史性、群体性、影响性。当代中国社会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一般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如华夏文化、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众所周知,北京的胡同记下了北京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涵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生活气息,是天然的北京民俗风情展览馆,烙下了北京市民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故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含义,当然应同于“华夏文化”诸例。社会化、政治性。文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使人类能根据它的有利条件来改变环境以及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条件,在产生文化以前,人类只能通过生物进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文化使人的适应过程加快了许多。例:当一种猎物灭绝后,猎手猎另一种动物的战术又会产生。文化促进了人体生物进化。例:人脑越来越发达,人手越来越灵活。文化本身成为人类环境中的一种力量,它无论是范围上,影响上都变得和环境一样重要,而且自己也处于动态进化过程中。在游牧——定居——小城镇——城市——国家——全球化经济这一发展历史中,文化贯穿其中:衣服,房屋,工具,商品,技术。从社会形态和历史演变来看,文化是统治者用来降服被统治者的工具。有时政治借助于文化,有时文化=政治,如文化大革命。文革语汇、文革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于《周易》,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大成者,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易字。你可以把知识理解为文化,但文化包括的层面要广一些,中国自古代到近代什么会有焚书坑儒,文化大革命?其实就是政治权利和斗争的体现,毁掉一种文化,建立新的文化,26\n没有政治的斗争就没有文化发展和演变,政治和文化是一对孪生兄弟。超自然性、符号性、整合性、可变性、民族性、区域性。(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第6-10页,语文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第五节文化学我国提出“文化学”一词的,以李大钊为最早。他在1924年《史学要论:历史学的系统》一书中指出,最广义的历史学有三大系统:普通历史学、特殊历史学和历史哲学。特殊历史学又分理论与纪述两部分。理论之部,指政治学、经济学、法理学、伦理学(道德学)、宗教学、文学、哲学、美学、教育学等的综合,当称作人文学或文化学。此处所谓“文化学”与我们现在理解的文化学还不一样,但其首议之功不可没。作业:一、上网点击了解“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学”。二、怎样理解文化的超自然性、符号性、整合性、可变性、民族性、区域性性质?第二章语言第一节语言的左邻右舍语言是由语音与语义相结合的符号规则系统,在运用语言规则时,经常会出现偏离语言规则和思维常规的现象,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离经叛道”。有些语言现象是“人人眼中有人人心中无”的,这需要现代语言学作出合理的解释。传统语言学注重语言的规范性,结构语言学注重语言的描写性,现代语言学注重语言的解释性。一、语言与民族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不是有56种语言?查查语言调查的结果,有的说73种,有的说不到80种,反正不是56种。除了汉族之外,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分布在占全国总面积50-60%的土地上,除了回族、满族已全部转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内部不同支系还使用着不同的语言。全国73种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这五个语系。二、语言与符号 我们习惯上讲的语言,是指民族语言或自然语言。相对于无声语言而言,民族语言又称为有声语言。相对于人工语言而言,民族语言又称为自然语言。语言就像一张纸,一张纸有两面。语言这张纸也有两面,一面是语音,另一面是语义。在语言产生之初,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任意的。语言具有任意性的特点。语言形成以后,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约定俗成的语言用于社会交际,就具有了社会性的特点。语言是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符号规则系统,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语言这张纸不论怎样剪裁,不论剪裁成多少个单位,它始终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这五级语言单位,就是语言学家从语言这张纸上剪裁出来的由小到大的单位,它们始终是语音和语义相结合在一起的。世界上的符号大体上分为四类:26\n视觉符号,如红绿灯、文字;听觉符号,如语言、军号;触觉符号,如盲文;嗅觉符号,如气味。语言是一种符号,属于听觉符号。语言是由各种规则组成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内部有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四个要素,这四个内部要素有各自的规则,如语音规则、词汇规则、语义规则、语法规则,这些规则组成了语言的符号系统。美国逻辑学家莫里斯在1938年出版了《符号理论基础》一书。莫里斯的符号理论,把符号学分为三个部分:语形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孙汝建把语用学研究的内容分为小语用、中语用、大语用。小语用:被国内语法学界看着是与句法有关的语用问题。包括与句法有关的主题、述题、焦点、表达重心、语气和口气、评议以及与语用有关的句式变化、语序变化等问题。中语用:包括言语行为、语境、指示、预设、语用含义、会话含义、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话语结构等。这是目前国内语用学界基本公认的语用学研究对象。大语用:莱文森(1983)把大语用称为广义语用学。包括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许多学科或分支下的内容。三、语言与文字文字是由字形、字音、字义组成的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语言和文字有联系也有区别:语言属于听觉符号,文字属于视觉符号;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即语言产生在先,文字产生在后;语言是用来记录思想的,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因此,语言是思想的符号,文字是语言的符号,也可以说,文字是思想的符号的符号;一个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语言,但不一定有自己的文字。在我国,汉字不但是汉族的文字,也是全国各个少数民族通用的文字,是在国际活动中代表中国的法定文字。55个民族共使用54种文字,回族、满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而直接使用汉字,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傣语使用4种文字,景颇族使用2种文字。四、语言与语体有人把口语看作是说出来的言语,把书面语看成是用文字写出来的言语,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口语与书面语是两种不同的语体。口头语体是“面谈”交际情景下形成的,它又可以分为谈话语体和讲演语体。谈话语体是人们日常相互交谈的一种语体,讲演语体是个人独自讲话的一种语体。26\n口头语体的特点是:使用活在人们口头上的词语,包括方言词、俚俗词、歇后语、谚语等。词语丰富多彩,通俗易懂。在句法上,以短句、不完全句最为常见,较少使用关联词语,结构层次明显,易于理解。在修辞格上,多用比喻、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方法。句子与句子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充分利用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中的种种表情成分作为表达的辅助手段。具有广泛性、生动性、多变性、简略性的特点。口头语体中的谈话语体与讲演语体也有差别:谈话语体由于是相互交谈,因此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强,多用省略。在语音上往往夹有非语言成分,音素允许有脱落现象。讲演语体由于是个人讲话,对语境的依赖不强。在语音上,要求清晰而标准。书面语体的特点是:书面语体是适应交际的需要,在口头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形成的。它较多使用书面化的词语,包括古语词、成语、外来词、专门术语等。在句法上,较多地使用长句、完整句和关联词语。在语音上,要尽可能避免非语言成分。具有体系化、严密性的特点。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的联系表现在:书面语体是在口头语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某些语言材料的运用上往往有交叉现象。例如口头语体用短句,书面语体也并不都用长句;某些科学术语常见于科技语体,也常见于从事该专业的人的口头上。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区别是:书面语体对所有语言材料加工的程度比口头语深,力求规范,排斥多余部分和不必要的重复部分。五、语言与副语言六、语言与言语言语是对语言规则的具体运用。如果说语言是象棋的棋谱,那么,言语就是运用棋谱下象棋。言语包括言语活动、言语作品、言语能力。言语活动又称言语过程。我对小张说:“你好”。小张听到了,没有回答。这个交际过程包括五个阶段:想说——说出——传播——接受——理解。在这五个阶段中,下列五个因素分别起作用:心理——生理——物理——生理——心理。即,想说阶段是心理因素起作用,说出阶段是生理因素起作用,传播阶段是物理因素起作用,接受阶段是生理因素起作用,理解阶段是心理因素起作用。用言语链可以描述为:想说(心理)——说出(生理)——传播(物理)——接受(生理)——理解(心理)。研究言语活动或言语过程,就需要涉及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的相关知识。言语作品就是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话语和篇章。话语是口头言语作品,篇章是书面言语作品。言语能力是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听、说用的是口头语言,读、写使用的是书面语言;说、写属于表达,听、读属于接受;译有口译、笔译、互译。互译分为母语与外语的互译、母语中的文白互译。汉语是我们的第二母亲,我们每天都要运用汉语进行口语交际。据研究:每人每天平均要用10—11分钟的时间来讲话,平均每句话占2.5秒左右。正常的语速是每分钟230个音节。从前的新闻播音速度,一般为每分钟180个音节左右。现在的新闻播音速度大大加快,一般为每分钟230—250个音节,这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缘故。正常语速与年龄、性别有关,青年女性的语速往往较快。正常语速也与个人说话的习惯有关,教师讲课,有的每分钟150个音节左右,有的每分钟240个音节左右。正常人讲话,有95%—99%的话语是合法的,只有1%—5%的话语是不合法的。不合法的话语与三种人关系最密切:小孩子、语言艺术家、语法学家。就人和人的交际来看,口语交际有四种基本类型:一是说话人的内向交流,即内心的“主我”与“客我”的交流;二是人际交流,即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三是群体交流,即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四是大众传播,借助广播电视进行的口语交流。26\n从一到四大致反映了口语交际的四个特点:一是人数越来越多;二是信息的个性越来越不明显;三是表达者和接受者在距离和感情上越来越疏远;四是组织系统和传播技术越来越复杂。此外,还有人和机器的口语交流,那是人机对话,不是人际对话。语境就是运用语言的环境,又叫言语环境。语境可以分为大语境和小语境,大语境包括语言运用的时代、社会、文化三大背景,小语境包括语言运用的时间、地点、场合、交际双方、话题、具体情景。语境还可以分为主观语境和客观语境,主观语境是指交际双方,也就是表达者和接受者。客观语境是指语言运用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运用的具体时间、地点、场合、话题、情景。“把生产搞上去,把人口降下来”是宣传计划生育的标语,有人把它刷在火葬场的围墙上。文革时期,西部山区经济很困难。山民不识字,用化肥袋做短裤,屁股后面写着“净重25公斤”,前面写着“有效期两年”,为什么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就发生了变化?关于语文观的讨论,人们先后提出了五种语文观:第一,语文是语言、文学;第二、语文是语言、文字;第三,语文是语言、文章;第四、语文是语言、文化;第五、语文就是语言。我们提出的第六种语文观是:语文就是语言和言语。语文包括语言和言语,这就是我们所提出的第六种语文观。主要支撑观点是:1.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字知识。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语言的内部要素。文字知识——字形、字音、字义组成的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语文能力包括言语作品和言语能力。言语作品——话语、篇章的表达与接受训练。言语能力——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2.语文教育不应忽视以下隐含着的内容语文教育还包括以下隐含着的内容:言语活动以及言语活动赖以进行的语境知识,言语活动涉及到的生理、物理、心理因素,大语境中涉及到的时代、社会、文化因素,小语境中的具体时间、地点、场合、交际双方、话题、情景等因素。3.语文的学科性质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关于语文的学科性质,人们先后提出过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思想性(载道论)、科学性、民族性、综合性等,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这些性质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有层次、有侧重。语言和文字主要体现了工具性,也体现了的基础性、民族性、科学性;言语活动、言语作品、言语能力主要体现人文性;说和写的训练,话语、篇章的表达(说和写)与接受(阅读理解)训练,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人文性,也体现了语言运用的实践性、言语作品的思想性和民族性、各种训练的综合性和科学性。4.语文课程的主导性质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果说工具性体现的是功能本位的话,人文性就是体现的人本位,26\n《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就是体现了功能本位和人本位的统一。这反映了语文观从工具本位走向人本位的发展趋势。工具本位的语文教学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它重知识轻能力。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人本位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要重点探索运用语言的社会人与语言工具之间的关系,这是新旧语文观本质的不同。5.现代语文观对人本位的重视,顺应了语言学发展的趋势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可是打开语言学的著作,只见语言工具而人们不见了。现代语言学不只是研究语言符号本身,语言和使用者的关系已经成为研究的主线。现代语言学一方面重视语言的社会性质、工具性质、文化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等的研究,另一方面重视“使用者”所具有的各种属性的研究,因为“使用者”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人所具有的各种“人学”特性肯定会影响到语用。语言被人们使用,当然离不开具体的特定的语用环境,语用学就是要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它从表达者和接受者的角度,把人们使用语言的行为看作是受社会规约的行为。现代语文观对人本位的重视,顺应了语言学发展的趋势,语文教育应从现代语言学理论中吸取营养。第二节离经叛道与正负偏离一、离经叛道二、正偏离和负偏离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言语必须符合语言结构规则,同时又允许出现偏离,这种偏离有正负之分,正偏离是言语创新,负偏离便是语病。言语创新是积极的,它是对语言结构规则的补充,语病是消极的,是规范对象,言语对语言规则的正负偏离从本质上来讲是言语创新和语病之间的矛盾,以往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只限于语法和修辞矛盾关系的研究,这与其说是语法和修辞的矛盾,还不如说是言语的正负偏离之间的矛盾。“零度”是常规,就是一般的常规的规范的形式,中性的不带有任何修辞色彩的形式。(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页)偏离是指说话人对已有的、人们掌握的语言常规进行改变,从而打破接受者头脑中已建立起来的对常规型的一种期待。偏离有正负之分,文学作品中有许多非常规的句子,但这些非常规的句子是作者有意为之的艺术佳句,艺术佳句是对语言的正偏离,语病存在于语言的负偏离中。考虑一个句子是不是语病,当然有许多制约因素。我的研究生王芬在她的硕士论文《现代汉语语病的三个平面分析》中提出:人的思想情感具有无限性、具体性和复杂多变性,但语言的表达却是有限的,要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必然在常规中寻求突破,那么语言运用中产生偏离就在所难免。偏离有正负偏离之分,正偏离是出于特殊的需要从而打破传统常规,赋予事物以新的文化内涵的变异;负偏离则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是各种各样的语病,它同人们的现实、文化和心理相矛盾,是表达失误造成的不真实、不合常规或对传统文化的偏离。26\n正负偏离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负偏离的长期使用可能变成规范形式。区分正负偏离的标准是是否合乎语境,语境能使一些词语、句式突破社会习惯和语法规范的制约,超越常规,获得一种崭新的意义,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也能使一些负偏离转化为正偏离,实现语言的艺术性。艺术语言与语法病句在形式结构上具有相似性,但人们可以通过思维基础、表达模式、表达效果、语体风格去辨析。对于艺术语言,我们要用心灵去解读,而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而对于语法病句,我们要用理性的目光去审视,就会发现语病所在。言语对语言规律的突破不是无限的,语言能对言语的变化起到一种制约作用,就是语言在受到相关因素的作用时,语言内部存在着相应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向外延伸力。句法的合格性因素。一个合格句的形成是许许多多的语言规范对之制约的结果,所有的语言规范都能得到满足的句子才是我们语言学中的句子,违反这一因素的语病是指从句子表面通过与语法规范的对比就可以发现的错误,包括两类:一是句法上的语病造成不准确甚至相反的理解,另一类是不影响句子的理解甚至能提高表达效果的偏离。语义的情理性因素。违反语义因素的语病是句子成分之间超出了语义选择限制,也分为两类:违反情理性要求的同时造成理解失当的语病,虽违反情理因素却达到特殊效果的偏离。语用的有效性因素。违反这一因素的表现是说话人言语交际中使用了语言符号正确的句子,但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等,这种性质的语病就是语用上的语病。语用是句子正误的终极标准。句法上的语病和语义上的语病并不一定全部是错误的,只有语用上的语病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在语用中消极地背离规范标准产生的语病,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违反语用规范的句法上的语病,二是违反语用规范的语义上的语病,三是违反语用规范的常规句子。语言的发展中有这样一种情形,即曾经被判为不规范的语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如二十世纪50年代就受到批评的“恢复疲劳”“打扫卫生”等等。又如:“泡桐是我国生长最快的用材树种之一”。有文章分析:“此句属于典型的不合逻辑的病句。既然是‘最快’,就不会是‘之一’,因为‘最’是副词,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但这种用法现在已经非常普遍。目前有些语言学家对广告中采用破坏固有成语的方式持有异议,认为这种广告会对人们,尤其对青少年产生误导作用,不利于成语的发展,这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应当承认的是,这种对固化成语的偏离使用符合人们的认知特性,既然人们有能力理解广告的制作意图并且接纳它,说明它还是具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这些足以说明规范标准和语用实践的游离性。其实规范与不规范是相对而言的,他们处于变化之中,尤其是那些中间状态表现得更加明显,这种变化可用下图表示:ACDEFBA是规范的一端,B是不规范的一端,C—F处于变化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进入A系统,也有可能进入B系统。我们确定某些语言现象是否规范时不能全从语言学家总结的规律或一般的逻辑事理去衡量,语言是动态的发展的,有发展就有变化,没有发展就会僵化,有许多变异可能代表语言发展的方向,不能一概否定;语言是客观的,不能用先验的“理想”去套;语言是复杂的,有些现象可能暂时解释不了,但不一定是错误的。新的现象的出现,往往是个别人或个别集团的人开始使用,最初肯定是不规范的。”我们在研究汉语规范化时应注意从动态的角度,以灵活的观点去观察,判定语言现象。要把“合语法的句子”与“可接受的句子”区别开来。“可接受的句子”是个语感问题,而“合语法的句子”是一种理论推导的逻辑结果。26\n第三节走出“东坡效应”的误区作业:一、解释下列概念语言、民族、符号、文字、语体、副语言、言语、语境、心理、语文。二、思考题:1.你对“离经叛道”现象有何看法?2.什么是言语的正偏离和负偏离?3.语言研究如何走出“东坡效应”的误区。第三章语言与文化第一节语言与文化的论述萨丕尔《语言论》:语言是纯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它是一种文化功能,不是一种生活遗传功能。(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64,p196)。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EdwardSapir,Languagep221)爱尔伍德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出发,认为语言或者是人类文化中最先发生的一部分。语言有提高人们协作程度的功效,因而语言实是“心理模式”(即存在心理的活动法式)传播的媒介,也是其他各种文化的媒介。人类之所以会有文化,而其它动物不能有文化,其原因除脑力的差异以外,便是语言能力的有无,故语言对于文化的关系极为重大(EllwoodC﹒A﹒,CulturalEvolution)。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的存在依赖了人们创造和运用符号的能力,符号是指能有意义地表达某种事物的任何东西。例:字,数字,一把斧头和镰刀。符号的功能:(1)传递和保存复杂的信息。(2)借助符号人类可以创造文化和学习文化。(3)帮助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如:上帝,正义,爱国主义。美国人类学家A·怀特《文化科学》一书:“全部人类行为起源于符号的使用。正是语言符号才使我们的类人猿祖先转变为人,并成为人类。仅仅由于符合的使用,人类的全部文化才得以产生和流传不绝。”(A·怀特.文化科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p21)。何伟棠:人与其他物种的最本质的区别之一是:人会语言,人有文化,二者不可或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必定会在语言中留下痕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着文化的面貌,民族文化又无时不刻的在语言中得到折射。特别是语言的语汇系统,是最直接、最鲜明地反映特定的民族历史文化。王希杰先生说:“汉语受汉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具有独特的人文性,世界上其他一切语言也都受到它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模式、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具有其特殊的人文性。”(何伟棠《王希杰修辞论文集﹒序》,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p451)。邢福义:“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好比镜子或影集,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犹如管道或轨道,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一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邵敬敏《文化语言学中国潮﹒序》,语文出版社,1995,p42)。罗常培: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26\n语言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多方面联系的。(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1950,2004,p109)。刘焕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语言记录文化,语言促进文化发展,文化影响语言的发展。1.语言记录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作用不只是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而存在,人们在利用这一工具的同时,也把人类对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认识凝固在语言中,即语言还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2.语言促进文化发展。人类发出的第一个有意义的声音可能是极其偶然的现象,当这种声音被一起活动的人所接受时,其他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会发出这种声音,于是,这种声音就成为人们某种认识的标记。随着这种标记的增多,人们的眼界便会越来越开阔,相互之间的交际便越来越自如。这种认知事物的标记就是语言。由于有了语言,人们在表达某种思想时才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经历。3.文化影响语言的发展。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能够记录文化和促进文化的发展。站在文化的角度看语言和文化关系,可以说文化包括语言,文化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从语言发展的情况来看,由于时代潮流的涌进、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风尚的变化、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量新造词和外来词也随之涌现,反映着新出现的事物和新的概念,使汉语的词汇得到不断的充实。(《语言交际学》,刘焕辉,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210页。)第二节汉语与汉文化第三节文化语言学四、文化语言学的研究特色1.本土性与以往的语言学研究不同,中国文化语言学不是承袭与照搬,而是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语言理论。其兴起的内在元素,就注定了这种本土性。虽然文化语言学的产生有西方理论的渊源所在,却决非西方原装的“舶来品”。文化语言学的人文生态环境,研究旨趣,范围和方法,都具赋浓厚的本土特色。从其产生看,本世纪初从《马氏文通》开始形成的中国现代语言学,丢失了一些本应继承的中国传统语言学的精华,而一头扎进西方语言学理论,尤其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怀抱。而结构主义只注重描写语言的形式分析、分布分析、层次分析和分析语言内部结构的指导思想,隔断了语言学与其它人文学科的联系,从而导致语言研究越来越疏离乃至隔绝于语言的人文属性。西方语言学,是建立在与汉藏语言大相径庭的印欧语言基础上的,照般到中国,不免使中国现代语言学理论困惑重重,步履维艰。出于革新语言学的目的,建立中国自己的语言学,才有了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声音。从其旨趣看,文化语言学旨在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观照中国的语言事实,从而建立能够较好解释中国语言事实的理论,并且将语言学与别的科学结合起来。从其内容看,许多专题都围绕着中国社会文化的独特之处展开,从传统文化到风土人情到民族心理,无一不是中国式的,尤其是对方言、汉字、传统语言学文献的研究形成了主流之一。从其研究者看,除对语言理论的建构兴趣以外,更多地投身于专门问题的研究,对于许多具体的语言现象十分关注,往往属意某一个中国文化的角度进行探索。因而,中国文化语言的“本土性”是始于先天,而成于后天的,混然是“土生土长”。2.多样性26\n在中国文化语言学的旗帜下,各人所从事的研究对象是至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身的多样性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使研究的内容呈现海纳百川之势,几乎涵盖了语言的各个方面:语言理论、语音、语法、词汇、文字、语义、方言、音韵、训诂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教育、军事、政治、经济、广告、翻译、交际等;文化的许多时空领域:文学、艺术、戏曲、音乐、民俗、宗教、神话、历史、地理、哲学、心理等;研究者的专业也极其广泛:语言理论、汉语方言、民族语言、外语、对外汉语教学等;涉及许多不同学科:语言学,社会学、哲学、人类学、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人文地理学等。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语言层面,不同的角度,探讨不同的问题,全方位地展开研究,使文化语言学千姿百态,欣欣向荣。这种多样性,是由文化语言学自身性质决定的,多科学交叉性的研究方法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多样性也带来某种研究上的苦衷。游汝杰在《文化语言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中指出“建立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主要困难有:一是文化学所涉及的范围太广阔,语言学又过于专门,各方面的学识很难兼而得之。二是在人文科学中语言学的系统性最强,研究方法最精密、最特殊,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往往产生不平衡现象。尽管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可以一再深入下去,但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并不需要如此深入的研究。语言学常常不得不游离出来,自成天地,其结果是语言学和文化学难以密合。在目前草创阶段似乎可以分头做成专题研究,积少成多,最后汇集成一门灿烂可观的学问。”这正说明了当代文化语言学研究中多样性有之,而系统性不足的原因。3.传统性当文化语言学以恢宏的文化观照语言时,中国传统语言学的精髓与民族文化的传统,在现代语言学中崭露头角。中国传统的语言研究,主要包括音韵、训诂、文字研究,文学与语言结合的研究早就萌芽了。虽然由于对语言本体研究缺乏理性的科学分析,小学沦为“经学”之附庸,但其在研究音韵、训诂、文字中,从来都是与文学、艺术、历史、民族、音乐乃至人间万象不相疏离的。对中国现代语言学予以深刻反思的语言学学者,在矫枉过程中,对于传统语言学是某种程度上的回归。当然,这决非指语言学又将重返老路子。语言学的性质地位已有根本性改变。所谓“回归”是指在现代理论指导下,对传统语文学著作进行崭新的审视取舍。此外,文化语言学诞生之初,适逢“文化热”之时,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估传统文化遂成一时之风气。文化语言学最初的一些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如方言和移民,造词法和传统文化,专名的民族文化特征,句法和传统文化等。这种传统性,一方面使语言学开拓了新视界,另一方面也使语言所蕴涵的文化获得新生。4.时代性传统性并不是排斥时代性。文化语言学没有直接的先行者,因而,它不是对中西传统的机械照抄,也不是对语言现状的简单否定,它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语言学的革新势必形成文化语言学这一新的发展视野,这首先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在学术上的闪耀。跨世纪之际,世界日新月异,事事都在求取新的生存方向,语言学在21世纪的特点将是多学科交叉研究,文化语言学正是符合这个时代主流的。其次,当代的语言现象、语言变化,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特别是在语言交际、语言交流与文化的研究上,时代性格外鲜明。5.实用性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实用价值是双重的。首先是语言的研究不复“曲高和寡”26\n,开始与其他学科进行接触交流,为其他学科提供服务。一方面把多种人文学科引进语言学,另一方面也把语言学引进别的人文学科,如哲学、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其次,现阶段的研究主动地向应用领域迈进,试图使语言学走出“不食人间烟火”的误区。这突出表现在外语界研究母语交际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中。文化语言学的影响对外语界、教学界的影响是显豁而深远的,“文化导入”“文化揭示”“文化融入”“文化语言有机化合”等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关键之一,其成果也是十分喜人的。在翻译、广告、交际等等社会实用性十分鲜明的领域中,文化语言学也开始结出硕果。外语、对外汉语和民族语教学和翻译中的语言跨文化研究,如,英语教学中对汉语语言与文化和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对比研究,使英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语言的跨文化研究是把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引向跨时空,全方位,多视角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对于影响教学及其研究的知识性文化和交际性文化,开始受到重视。于是,语言学与实际社会生活日益亲近,学术研究的社会价值日益提高。6.温和性所谓温和性,是从文化语言学研究的精神状态而言的。现阶段的研究呈现的是一种相对的平和冷静,研究氛围难免因此会显得冷清一些。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预示着一个成熟期的到来。而这又完全得益于研究者主体精神的成熟,在主观上达到了不温不火的境地,趋向温和旷达,却又执着自信。经历过澎湃的“文化热”和“反思热”的人们,既懂得了学会拒绝依赖,自己行走,又领会了冷静思索,严谨务实,使现阶段的研究氛围趋于客观平和。五、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文化语言学是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并举的语言学,其学科渊源上的多元性和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方法论基础。1.文化背景透视法语言之中有文化,语言也以文化为源。文化语言学对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背景进行探究,从而了解其渊源,推测其未来,这可以称为“文化背景透视法”。杭州处于吴语区之中,却是讲半官话的,这一语言现象与移民史实结合了解,就会豁然开朗。南北宋之交,由于边患,朝廷迁都临安(杭州),大批北人移居杭州,带来北方官话,进而形成杭州半官话方言岛。2.语言符号文化读解法戴昭铭提出“文化符号”的概念(《文化语言学导论》)。所谓文化符号,指的是语言中的文化符号,语言作为华夏民族文化的载体,对民族文化的建构和传承具有关键的作用。语言符号因着语言与文化的血肉相融性,天然地具有文化汇载的功能。而在民族的演化中,学者为了达到理论建设的需要,往往用日常的语言符号指称特定的文化信息,而使语言符号成为文化符号。这一概念蕴涵了方法论的内容,即语言符号的文化解读,阐释符号的文化意义。这个方法更多地是运用在训诂、词义、词汇、文字的文化解读上,为学者们广泛采用。3.文化差异比较法语言学者往往立足汉族文化的传统,通过对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在结构、语法和使用上的差异来分析产生差异的文化根源。比较之法,早已有之,然而,对语言自身或语言之外文化因素的比较,可算是较新的方法。这个方法尤其受到外语界和对外汉语教育界的青睐,运用也日益广泛。4.学科交叉研究法26\n学科交叉研究法,是把多种学科引进语言学,把语言学引进别的学科的指导方法。即立足语言学,与其他学科多向交流,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方法,科际交流尤其表现在方法的借鉴上。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多种方法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如融会语言学上的共时描写法、历时分析法、社会学上的社会调查法、阶层分析法,以及其他学科的统计法、历史研究法等等。这一研究方法的领域十分广阔。语言学工作者已注意到更广泛的交流空间,如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区、文化层、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生物学中的进化论,甚至地质学中的板块理论,都会对我们的语言文化分析带来莫大启示。六、文化语言学存在的问题1.学科界定文化语言学,作为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其涵义与界说仍具模糊性。除了文化语言学外,还有刘焕辉倡导的“言语交际学”、曲彦斌主张的“民俗语言学”、赵丽明提出的“文字语言学”、胡文仲引进的“跨文化交际学”、王德春等引进的“语言国情学”(或“国俗语义学”)等等(高一虹《我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现状及问题》载《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文化语言学与它们的关系如何?事实上,在历年的文化语言学研究中,这些学科的问题一直是受人注目的。显然,不仅文化语言学的概念不能与这些学科概念泾渭分明,而且,彼此的研究内容与方式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同时,文化语言学究竟是语言学大家族的成员之一呢,还是文化语言学是“大语言学”?其它分支学科都应归为麾下,这也是迄今争论不休的问题。甚至文化语言学本身应该是怎样的,也各持己见,尚缺乏统一认识与明确界定。屈承熹《怎样为“中国文化语言学”定位》(《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一期)认为:“词汇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已可确定无疑。至于语法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则尚待商榷。”他的结论是,语法研究的文化语言学方法目前仍处于主观思考阶段,尚未进入科学论证阶段。我们认为他的批评是中肯的,不过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决非仅限于词汇层面,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学科界定上的困惑不仅是边界的模糊,更在于文化语言学本身的问题。文化语言学的真实意义所在给人的印象也是不明朗的。现在的文化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都还是比较粗疏的。文化语言学本身的语言观、性质、对象、方法等等各方面也还不是十分清晰的。这尤其表现在对下述一个根本性问题的争论上:文化语言学究竟研究的是语言本身的“本体论”,还是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关系论”?这是争鸣至今的大问题。一部分学者,如游汝杰、陈建民、邢福义,认为语言现象中有文化,文化现象中有语言,两者互为依存,文化语言学应着眼于语言和文化的两者关系上,探讨语言和文化在不同历史层面上的关系,包括:现代语言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古代语言和历史文化的关系,现代语言和历史文化的关系,语言变化和文化的变化的关系,以及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关系。另一部分学者,如申小龙,认为中国的文化语言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站在语言体系本身即语言内部结构的研究上,用民族文化的思维特征观照民族语言,概括出符合本民族特点的范畴体系,用以描述本民族语言的结构特征,从而全面揭示同民族文化特征相一致的民族语言的结构规律,建立起汉语语言学新体系,即所谓的本体论。他们强调语言的本体价值。事实上,尚有另外两种代表性的表现,其一是游移在“本体论”与“关系论”26\n之间,两者兼论,按需持论,或者对两者都不否认,认识比较模糊,时而是关系论,时而是本体论,未能从根本上把握实质。其二是对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这个前提就持异议,表示怀疑,认为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并不十分明晰,文化在语言上的表现程度不一,很难从语言上去把握其中的文化内涵。由于这个根本性问题的争论,一系列问题便接踵而至。目前这个问题尚无定论,也不能硬性统一,这与文化语言学是一门新生学科有关。只有继续以严谨求实的态度从事一些专题性的具体研究,才能逐渐形成具有高度概括力和较好解释力的范畴体系,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模式,也许到那时候问题才能迎刃而解。2.流派之别语言学界对中国文化语言学流派不同的理解与分类,不仅见于创议初期,而且如今依然如故。(1)两派说。戴昭铭在《文化语言学导论》中的分析具有代表性。他认为众多的文化语言学研究者按其理论主张和研究特色而言大体上有两派:关系论派和本体派。前一派的人数较多,较有代表性的是游汝杰,陈建民,邢福义等,后一派的代表是申小龙。两派在语言观,学科性质和方法论等一系列问题上各有不同见解。关系论派认为文化语言学的对象就是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邢福义等人把这种关系概括为“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形成了“从语言看文化,从文化看语言”的研究模式。游如杰认为文化语言学的目标是:1)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研究语言和方言;2)把多种人文学科引进语言学;3)把语言学引进别的人文学科。本体论派认为语言“具有世界观和本体论的性质”,语言的人文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文化语言学研究对象是语言的文化功能。为此,论者提出了作为描写主义和科学主义对立面的以揭示汉语的人文内涵为主旨的人文主义方法论,在这一方法论原则下开列出的具体研究方法有:文化镜象法,文化参照法,常态分析法,多元解析法,心理分析法,异文化范畴借鉴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和传统阐释法。(2)三派说。邵敬敏在《文化语言学中国潮》的前言中认为,中国文化语言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迅速形成了由不同理论指导的三种流派:以游汝杰为代表的“双向交叉文化语言学”,即强调语言与文化的双向研究,以及历时与共时的交叉研究;以陈建民为代表的“社会交际文化语言学”,即强调从社会变异与交际功能入手,挖掘语言与言语的文化内涵;以申小龙为代表的“全面认同文化语言学”,即强调语言与文化在本质属性,特点上高度一致全面认同,并认为语言是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样式,是对该民族具有根本意义的价值系统的意义系统。出于对学说不同角度的理解,产生了对流派的不同分类。同时,对于文化语言学中的“分”的状态,语言学界的态度也是不尽相同。有人听之任之,漠然置之。有人站在超然的立场对各派进行评论,寄寓期望,如戴昭铭认为“关系论和本质论派的分歧将继续存在,但最终可能合流。合流的途径是互相取长补短。”意图对两派进行整合。也有人则主张不必问流求派,而应该多拿些实际成果出来。在今后的道路上,这些分歧将继续存在,最终何去何从,人们将拭目以待。3.继承与创新任何学术不是从零开始的,成功的学科必定既有继承和又有创新,文化语言学也应如此,但目前文化语言学研究的不足却也在于此。文化语言学力图用恢宏的民族文化观照语言学,放弃了在语言学上的全盘西化,这便是继承的开始。另一方面,文化语言学本身在理论建设、材料选取、方法实践上的丰富多彩,正是对创新追求的结果。26\n然而,在继承与创新两方面我们仍然感到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语言学的继承过于具体化、典型化,对自身理论的创新不够系统化、缜密化。许多学者,对文化语言学的兴趣过多集中于某个典范的传统文化角度上,如称谓、地名;某些特殊词汇上和某些传统典籍上,虽然写来内容扎实,论证有据,但对文化语言学的整体理论结构并无明显建树,往往只是囿于具体的材料整理和考证上。有些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过于狭窄,对于中华民族整体的系统的文化特点、文化心理缺少把握。这个不足若不加改进,则将造成研究上的琐碎。也有的学者,孜孜以求与现代语言学大相异趣的文化语言学理论,却失于操之过急,实证不够。创新并非空中楼阁式的追求,须有扎实的根基和循序渐进的风范。在继承和创新方面,文化语言学的道路该怎么走,是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的。七、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小学研究中,语言和文化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瑞典学者高本汉的《语言学与古中国》早在1925年就出版了。在当代中国,语言与文化研究的领军者,当推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该书于1950年出版。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此后的30余年,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一度处于沉寂状态,亦无成本的专著问世。改革开放以后,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也开始在中国的大地上复苏,汉语与汉文化结合起来研究被学者广泛地重视,并有丰硕的研究成果。1983年陈原《社会语言学》由学林出版社出版;1986年,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游汝杰《汉语的文化透视》,1987年由沈阳出版社出版;陈建民《语言文化社会新探》,1989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邢福义《文化语言学》,1990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1996年由语文出版社出版;胡明扬、金天相等《汉语言文化研究》,1996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师为公《汉语与汉文化》,1996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另外,还有很多分科研究的成果。如:胡双宝《汉语汉字汉文化》,199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杨琳《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1996年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1997年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199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陈炯《中国文化修辞》,2001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等。从此,汉语与汉文化的研究便一发而不可收。此外,一些综合性的重点大学也相继开设了“汉语与汉文化”的选修课程。同时,也出版了相应的教材。如:厦门大学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文化语言学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作业:一、举例说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用、逻辑与文化的关系。二、举例说明近十年来国内外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第四章语言和思维第一节从起源看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思维和思想思维和思想不同,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是指人们对客观对象进行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与能力,而思想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及其结果。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与思维过程及其结果表达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思维需要语言这一媒介才能进行,思维的结果也需要用语言固定下来、传播开去。二、语言和思维谁先谁后26\n语言和思维这两个紧密相关,难以分开的部分,有没有先后之分?如果有,谁先谁后?中外哲学、思维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都提出了一些说法,概括起来主要有:1.同时论持这个观点的人,认为没有语言,思维就不能形成;没有思维,语言也不能形成。因此语言和思维是互相依赖,同时产生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思维是通过语言而实现并存在下去的观点。后来,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思维和语言活动不可割断,思维无法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存在。20世纪初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甚至认为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语言,离开语言就无所谓思维。肌电实验的结果证明,人在思维时,与发音有关的器官和神经系统都同样处于兴奋状态,就像说话时一样,只是比较微弱,这说明语言与思维是同步并存的。这样的观点论证和强调了语言与思维相互联系的一方面,但它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它忽视了非语言的或先于语言的思维活动。2.独立论这种观点认为语言与思维没有多少关系,各有自己的发展过程。该观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认为思维是一种不能用语词说出来的洞察。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由外界引起的感觉是认识的源泉,比如,思考一个几何图形问题,人能只看着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以外的那两个角之和也是直角的度数,此时人只是思考这个问题,不需要用语言来帮助。任何有声和无声的语言都不需要。有些学者甚至把语言排除在抽象思维之外。这种把语言和思维完全割裂开的观点不能解释为什么人的大多数思维活动不但需要而且离不开语言的情况。比如,人在思考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喃喃自语,这种自语由实验证明是与思维同步进行的。3.先后论虽然语言出现后成了思维的载体,但是语言出现之前人类就有了思维,甚至在语言出现之后,有时候也存在着不需要语言参与的思维活动。英国哲学家洛克(J.Locke)认为思维可以独立于语言,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且,心灵是一块白板,无论是语言初创时还是现在,都先有观念而后才有名称。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但是,思维还能采取语言以外的形式,这种情况下,思维先于语言产生。因为,人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运用视觉等记号和意象,而不一定总是依赖书面或口头的语言,这些意象的活动和组合是在由文字或别的记号建立的逻辑结构之前就已经进行了。我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一个会骑自行车的人,途中需要转弯时,两手会不自觉地协调完成动作,根本不需要先有一系列的概念,再由概念构成判断,并通过语言指挥大脑才能完成了这一过程。支持这一论点的学者从人类的系统发生学和个体发生学及病理学方面都给出了科学的论断:从三十万年前到五万年前的早期智人的声道分析得出他们还不能发出最简单的元音,但他们已经能制造工具,因此人类是先有了思维而后才有语言。类似的情况也能在儿童那里观察到,婴儿五个月后即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但一般都需要到两岁左右才能说话;在失语症或聋哑人身上,他们发现,失语症病人由于大脑左半球语言中枢受伤而失去部分或全部语言能力,但他们的思维没有因此而消失;聋哑人中没有学会手势语和聋哑文字的人仍然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就证明人的大脑中管思维的部分与管语言的部分并不完全相同,很有可能思维先于语言产生。因此,虽然这个论点不是一个完美和最后的定论,但是,与其他观点相比,它有更强的可接受性。26\n三种说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作出了解释,要得出最后的结论可能还需要人类学、病理学以及心理学的更深入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这样的理解应该是可取的:从发生学角度看,思维应先于语言产生,这有人类脑体进化过程的依据。但人类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语言之后,语言就紧密地与思维相连,成为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第三节语言和思维的联系和区别一、语言和思维的联系1.思维的类型语言是思维的最重要工具,但两者之间的依赖关系具体是如何表现的,就需要对思维及其类型作具体的分析。根据思维特征,一般将它分为三类。(1)感性思维感性思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感性思维是一种直观的,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如视觉能辨别旗帜的颜色,听觉能辨别音乐、说话,知觉能使汽车驾驶员看到有行人过马路产生判断,会紧急刹车等等。广义的感性思维也包括表象思维,这比感觉器官的功能更强一些,例如,汽车驾驶员在驾车时通过对以前来过此地的记忆,并进行想象并设计自己最近和最佳的路线,这就使用了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2)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指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细胞。比如“自行车”,舍弃了新旧、大小、有无车篮、何种质地、两人座还是三人座等非本质特征,最后概括出“一种两轮交通工具,骑在上面用脚蹬着前进”这个本质的特征。判断是确定事物性质或事物间关系的思维形式,它分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未知判断,或者由一个或几个前提得出新的结论的思维形式。例如“我们班的人都去天安门了,所以去天安门的人中有我们班的同学”是直接推理;“我们班的人都去了天安门,而小王是我们班的,因此小王必定也去了天安门”是间接推理。(3)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指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如感情的喜恶,意志,传统意识等等。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摄影等,一般也被看作是发散思维(或者是发散思维中的形象思维)的表现形式。发散思维处处存在,比如中国传统认为婚礼应该是红色调为主,如果老年人看到有人穿白色的服装参加婚礼,难免觉得不吉利。每个民族对狗的感情也是不同的,在中国“狗腿子,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就表明了中国人对“狗”的态度,而如果把这些词汇告诉西方人,甚至说有的人还吃狗肉,那一定是大部分西方人所不能接受的了。这也是不同民族的发散思维的表现。2.三种思维形式与语言的对应关系在感性思维中,语言的作用不是很大,尤其是直观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直接感知。直观的感性思维是动物和人类共有的,动物中“老马识途”“狗急跳墙”26\n等说明动物具有这样的思维能力。这也说明,感性思维是思维活动较低级的阶段,感性思维只有在语言参与以后才上升到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发散思维是一种综合的心理活动,是思维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其他方面产生的影响。这种思维活动比抽象思维更难以体会和把握,但同时,语言和这些思维活动的关系也相对疏远了。此时甚至可以这么说,语言已不是这种思维的工具,甚至也成了受其影响的对象了,比如前面关于“狗”的例子,并非“狗”这个词语本身表达的概念就是这样,而是人们把某种情感赋予了这个词。又如音乐,绘画等,人们不需要借助语言来创造和欣赏他们,而直接与这些艺术形式发生联系,然而这样的艺术形式却又是实实在在的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由此看来,语言在这两种思维中起作用,但这两种思维对语言的依赖并不明显。与以上两种思维不同,抽象思维却是必须依赖语言才能进行的。我们要叙述一种思维活动或情感活动,就得找出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达。如实践告诉我们,发展生产力不但需要人力,更需要科学技术,我们就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形式来表达。因为要表达概念,就得使用词语,比如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描绘“自行车”这个物体,就得用语言;而一些脱离具体形象的抽象概念,如“反叛,顺从,政治,民主”等,更是非得使用语言不可了,又如:在商店买完东西要付钱时,突然发现自己没带钱包,那时产生了一种情感,应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呢?“尴尬、着急、难为情”,我们此时就用这些词准确地说出了当时的情感。如果需要作出判断,就得用到句子,我们试图用一个句子来表达某一具体思想时,如果句子的语义内容与大脑中的思想重合,那么这个思想就在语义内容中获得了充分的表达;如果没有重合,我们就不断地更换词或句子的结构形式,直至重合为止。要表达“北京比其他任何城市都富有文化气息”这个判断,就得用那么多词组成句子来实现;推理更是复杂,象上面要说明“小王也去天安门了”这一结果,得用几个句子,或者是复句来表达。如要讨论或者论证某些论点,甚至需要用段落和篇章来完成。可见,具体来说,语言是通过词汇意义,语法意义与思维发生联系的。例如,我们在语篇中运用插入语“首先”“其次”“再者”“最后”等,这些语言标志使思维层次一目了然,“可见”“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等插入语,都是层次转换的标志。也常用明确的语言,如关联词、人称代词等等来交代层次的划分和逻辑关系。即使逻辑思维中运用的公式代码,其实也只是语言的转化符号。当我们需要说明某个数学运算的求解过程,还得把公式变回语言的表达形式。用语言表达抽象思维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把思维的内容表达在一系列句子的语义内容中;二是用外部形式上的语言标志,显示出思维的内在逻辑结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抽象思维实际上就是以语言作为工具或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活动。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抽象思维活动是必须以语言为媒介的。二、语言和思维的区别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非常密切,但不等于说两者是一回事。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思维是语言服务的对象,语言是为思维服务的工具思维是人脑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语言是这一过程得以进行和完成的工具。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无论是其运行过程还是结果保留、表述,都离不开语言,但思维是语言服务的对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2.思维没有民族性,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有民族性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26\n思维也没有民族性。正因此,不同民族的人可以认识相同的事物,同一部著作或同一部电影可以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在国际性的运动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都了解一场球赛的经过和结果,都会在紧要关头异口同声喝彩或表示惋惜。但和思维形影相随的语言却有很强的民族特点,这体现在语音成分与结构、意义系统以及句法组织手段等多个方面。三、正确理解语言与思维关系的意义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不仅是语言学的重要问题,也是其它许多学科研究的课题。正确地理解两者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语言是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两者是统一的。用哪种语言交际就用哪种语言思维,在这里交际起主要作用。交际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人们初学外语时,经常是用本族语进行思维然后再翻译成外语。这样说出来或写出来,不但要慢得多,而且记得也不牢靠。如果不继续学习,过一段时间很快就会忘掉。只有达到能用外语进行思维的程度,才算掌握了这种语言,才能自由地交谈和书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对某种事物看得清楚,对某个问题考虑得比较成熟时,就会侃侃而谈;相反,如果对某种事物的认识不清楚,对某个问题没有想好,那就会张口结舌,说不明白。写文章更是如此,不经过深思熟虑,肯定写不出好文章来。这时需要先理清思路,在脑子里有个纲要,在思维的同时用语言组织话语,这样才能以辞达意。当然,有时想好了不见得写得通顺,这里有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的问题,形成书面语时还有写作技巧的问题。要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学习,通盘考虑结构布局,经过斟酌,才能写出有条理的好文章。也就是说只有思维和语言的积极配合才能产生好的作品。作业:一、思维和思想有何区别二、语言起源有哪些假说三、语言和思维有何联系和区别四、正确理解语言与思维关系有何实践意义四、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一)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的区别言语沟通是“分离性”的,语言可以分离成句子、短语、单词,话说完了,说话过程就结束了。非言语沟通也可分离成“句子”和“单词”,但其组合规律不及有声语言那么明显。言语交际是线性的,话是一句一句说的,呈线性分布,传播是单通道的。而非言语沟通是立体的,多通道的,如,人的音容笑貌都能发射出多种信息。非言语沟通比言语沟通的信息更可信。据研究,非言语沟通的效果是有声语言的5倍,当二者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往往注重于非言语所传递的信息,而不太理会有声语言信息。人们在运用有声语言时就有可能利用言语加以掩饰,或者在言语表达时“择其善者而从之”,而非言语信息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传递给对方了。 (二)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的联系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的联系主要表现为:替代、辅佐、调节、适应。26\n人们常用非言语来替代言语沟通,摇头表示否定,拍肩表示亲切或支配,耸肩表示无可奈何。在言语沟通时人们常用非言语来辅佐,即“以姿势助说话”。如,给陌生人指路时人们喜欢用手指点比划。非言语手段可以调节有声语言的沟通,当交谈超过了规定时间,看看手表便是一种暗示,这无疑是一种逐客令。当教师讲解不清时,学生脸上出现困惑的神色,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出的信号来调整讲课内容。非言语交际方式也常常成为人们适应环境的一种手段。如,人们常用搔头、抖脚、玩弄手中的铅笔之类的动作来缓解紧张心情,适应环境的变化。第七章语言和神话及宗教第三节语言与言语禁忌Taboo(塔布)即“禁忌”,禁忌包括语言禁忌是一种什么现象?学术界提出了四种看法:灵力说、欲望说、仪式说、教训说。本文提出社会心理说,认为禁忌包括语言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语言在人们的心理上有一种超人的魔力,语言禁忌发展到极端便产生了符咒,符是书面语的物神化,咒是口头语的物神化。避讳是由于“不许说”引起的,它是一种强制而被迫的语用现象,婉曲是由于“不愿说”引起的,它是一种相对积极的语用现象,它更多地受社会心理因素的支配。根据社会心理可将婉曲分为:与廉耻心理相关的婉曲、与趋吉心理相关的婉曲、由于避免剌激对方而引起的婉曲、为了形成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而采用的婉曲。语言禁忌的社会心理诱因主要有:焦虑和恐惧心理、害羞与羞怯心理、群体心理定势。一、“塔布”语言的社会心理解读1777年英国探险家库克在第三次远航南太平洋汤加群岛时,发现当地土著人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生活现象,有些物件只许酋长、巫师、头人使用,而禁止一般人使用;有些东西只许用于某种特殊目的,而不能用于一般目的;一些场所只许男人进出,而不许女人和儿童出入等等。当地土语称这种现象为“Taboo”。“Taboo”一词由库克船长带回西欧后,经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研究发现,“Taboo”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的习俗中。中国民族学界把“Taboo”音译为“塔布”,与“塔布”相对应的词是“禁忌”。为什么说语言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我们可以从禁忌的特征和功能来进一步解读。首先,从语言禁忌的特征来看:(1)语言禁忌具有危险性特征。大凡禁忌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与禁忌语言代表的事物所具有的灵力的大小成正比,灵力大的事物危险性就大,灵力小的事物危险性小,以人名的禁忌而言,冒犯皇名和冒犯父名,前者的危险性比后者大,因为在人们的心理上,皇上比家父具有的灵力要大得多;(2)语言禁忌具有惩罚性特征。违反语言禁忌者要受到惩罚,这是普遍的社会心理。这种惩罚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由于远古的人类思想愚昧,对自然力无法解释,他们往往将违禁者受到的惩罚与鬼神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在心理上认为惩罚的实施是由禁忌的事物用超人的神秘的灵力来完成的,如“现世报、身后报、来世报”26\n之类反映因果报应的语词只是说明了惩罚的时间差异,并没有否认惩罚的存在。禁忌惩罚与犯忌触禁者所具备的反灵力能力的大小成反比,反灵力弱的受到的惩罚就重,反灵力强的受到的惩罚就轻,反灵力的能力强弱可以是实体的、有形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无形的。反灵力能力的强弱决定于人们在心理上对灵力的信任程度,而信任程度又取决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世界的能力;(3)语言禁忌具有赐福性特征。人们认为禁忌的事物有些是“不洁的”“不祥的”,有些是“权威的”“神圣的”,在它们面前遵循禁忌规范,就会逢凶化吉,不但会得到神灵的保佑,而且会得到神灵的赐福。其次,从语言禁忌的功能来看:(1)语言禁忌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禁忌就像警钟,提醒人们小心行事、避开危险和祸患,以求神灵赐福。在生产落后、生活贫困及不能清醒地认识和掌握自己命运的情况下,语言禁忌具有心理麻痹作用;(2)语言禁忌具有社会整合功能。禁忌能协调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禁忌体现着社会的凝聚力,起着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的作用;(3)语言禁忌具有积极功能。有关婚姻、饮食、渔猎的禁忌具有优化人种、保持卫生、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语言禁忌具有的积极作用包括导向、调节和传递三种:①导向作用体现在人类的社会化过程中,人降生于禁忌社会后,社会就要通过禁忌对个体的言行进行导向,在个体教化行为规范的确立方面,通过禁忌社会接受家风民约及社会伦理的教化,并通过禁忌(包括语言禁忌)造就人的价值和行为取向;②调节作用是利用语言的禁忌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对图腾树的禁忌客观上为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了积极作用。在邻居办丧事的时候,禁忌大声吵闹或谈笑是为了和睦邻里关系。忌呼长者的名字、忌说假话是为了使得人际关系有一定的准则可依;③传递作用是由于语言寄托了人们的希望或带有神秘的令人恐惧的力量,这是语言禁忌得以传承的心理原因。语言禁忌的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同一文化模式内的成员通过禁忌教化,将前人传下来的禁忌作为示范,传递给后代来遵循和模仿。二是通过口授方式,通过神话、故事、谚语等种种形象的语言使禁忌跨越时空而传递开来。三是由宗教的执行者和宗教职业者进行传递,他们往往是禁忌习俗最忠实的维护者和传授者,因为他们一直自认为是神和人之间的中介。(4)语言禁忌具有消极功能。语言禁忌具有先验性,它不依靠经验就先天地将某种事物说成是危险的,这种先验性既有警示作用,又具有传承的强迫性和盲目性。语言禁忌是以制止和抑制的方式去回避、退让、妥协、屈服,人们对禁忌的事物所产生的灵力盲目迷信,盲目传承,缺乏理据性,常常理所当然地认定语言禁忌中愚昧落后的成分。语言禁忌有时会成为恐惧、愚味、迷信的产物。许多民族对妇女的禁忌,就降低了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形象。在我国封建社会,“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也体现在语言禁忌上,封建文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使语言禁忌带有消极的色彩,封建统治者往往利用语言禁忌来愚弄人民,语言禁忌成了维护统治阶级需要的重要手段,如对封建君王之名要避以国讳,对朝代名、部族名、图腾名的禁忌都打上了阶级的烙印。(5)语言禁忌的其他功能。语言禁忌具有民族性。各民族的文化模式有其独特的特色,语言禁忌作为一种民俗事象,必然要受到民族经济生活、民族的社会结构、民族的信仰、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制约;语言禁忌具有共同性。各民族的语言禁忌在形成过程中有许多相似因素,这是各民族所经历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大致相同的缘故,人类共同经历过的原始采集、原始渔猎,原始畜牧和农业等,必然会导致相同或相近的语言禁忌;语言禁忌具有宗教性。各民族的原始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都有自己的禁忌规范,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语言禁忌的多样性。26\n如果说避讳是由于“不许说”引起的,它是一种因强制而被迫使用语言的现象,婉曲则是由于“不愿说”引起的,它是一种相对积极的语言现象,它更多地受社会心理因素的支配。根据社会心理可将婉曲分为以下四类:(一)廉耻心理相关的婉曲人体本身的禁区往往用婉曲的方法来表达,成年人的生殖和泌尿系统和各种器官的名称、某些生理现象、性行为和性病等,它们各自有其婉曲语。(二)趋吉心理相关的婉曲企求吉利避免凶灾,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理,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死。汉语中与“死”相关的婉曲词语有200个左右。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价值、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死有不同表示法,由于人们存在着趋吉避凶的心理,因此,在涉及“不洁”的事物时,往往用其他同义形式来表达,这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库,也说明了社会心理(趋吉)对语言发展的作用。(三)由于避免刺激对方而引起的婉曲婉曲是为了避免刺激对方通过恰当的措辞把原来令人不悦或比较粗俗的事情说得中听。渴望被肯定、被尊重是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在听到直言批评时,身心往往处于收缩状态,并产生消极的防御心理。如果采用婉曲的批评方法,会使受批评者放松并能冷静地听取对方的批评意见,难怪生活中有“恕我直言”而无“恕我婉言”。语言的交锋最终是心理的撞击,在批评时是直言还是婉言,所起的效果是不同的。(四)为了形成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而采用的婉曲一位病人问医生:“大夫,请告诉我,做什么样的练习对减肥最有效?”医生回答说:“转动头部,从左向右,然后从右到左。”病人问:“什么时候做呢?”医生回答:“当别人款待你的时候。”医生面对病人的询问,完全可以用“节食”来回答,而他却用婉曲的方法含蓄而幽默地回答病人,就更显得耐人寻味,因此小品文、小幽默常常用婉曲的方法来表现独特的语言风格。四、语言禁忌的社会心理诱因人们对超人的、圣洁的事物的崇拜和对不祥事物的恐惧,导致了语言禁忌的产生,对犯忌触讳的事物和不便直言的事物,往往用其它语言表现方式来回避,恐惧和焦虑是回避的动机,其它语言表现方式是回避的方法,语言禁忌的社会心理如焦虑和恐惧、害羞和羞怯、群体心理定势等都会影响到其他语言表现方式的使用。(一)焦虑和恐惧心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当有清晰的危险近在眼前时会产生恐惧,当危险朦胧不清时会让人焦虑,在语言禁忌中,相当多的情况是来自于人们对语言所代表的危险、不洁物、不祥物的焦虑和恐惧。由于远古的愚昧和近代的迷信,人们往往将语言与语言所代表的事物等同起来,或者认为与语言所代表的事物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因此在心理上对犯忌触讳的事物产生焦虑感和恐惧感,进而发展到用避讳和委婉的方法来代替使人焦虑和恐惧的语言。焦虑的产生是由于语言所代表的危险不很明确,但又像会来临,同时,人们对该危险产生无力的抗拒感,因而在精神上持警戒态度。语言所代表的某些事物所存在的危险不为人们所认知,便产生了焦虑感并设法在言语活动中逃避这些危险的语言。如纳西人每年祭天时要说黑活,是由于很26\n古的时候纳西族祖先用黑话商量军机大事蒙骗敌人,从而免遭敌人的杀戮,今天的纳西人对祭天不说黑话的危险并非十分清楚,但是只知道不说黑话,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感觉,这源于对祭天黑活力量的未知,或源于对祖先的敬重。恐惧会引起两种反应,一是恐惧控制反应,即产生控制恐惧的心理和行为,或者是产生回避的想法和行为。二是抗衡反应,产生这种反应的人承认并正视威胁的存在,采取可以免于威胁的手段和方法。语言禁忌和由此引起的其他语言表达方式均与这两种反应有关,但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不外乎两种:一是慑服于语言的神秘威力。二是由于恐惧而产生回避,用其他语言表达方式来代用。在言语生活中这两种情形常常表现为语言的灵物崇拜和因语言的禁忌而产生的语言代用。文革语言的灵物崇拜在文革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革命”语言的灵物崇拜导致了现代迷信。对个人的崇拜和对革命语言的恐惧,造就了绝无仅有的文革符咒。(二)害羞与羞怯心理害羞是隐藏有极其隐秘的事(主要是与性有关)以及非道德的行为,而又不便宣之于口的态度,是欲求不能满足而先加以压抑时的情感。而羞怯是在人前开不得口,见生人就有抗拒感,它或者来源于自卑,或来源于因危险而引起的焦虑,或源于情绪的过敏。人们对性器官和性生活语汇的禁忌与回避大概源于害羞心理,《梁祝》中“十八相送”一场戏里,祝英台的话白和唱词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向梁兄吐露爱意,概由害羞心理所致。文革中将“肛门、子宫、裸跑、同性恋”划为“黄色词”当然不是害羞所致,而是形而上学所致。而羞怯是由于对外界的不适应而在言语交际中采用回避和代用的方法,对人名的忌讳、对图腾的忌讳与因危险而引起的焦虑有关。(三)群体心理定势习惯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情境下自然而然地养成的,它不经意志的驱使,当一个人养成某种习惯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所谓“习惯成自然”就是这个意思。人们在言语生活中,会遵循该社会群体的语言习惯,人们认为对犯忌触讳的事物在话语中应予禁忌,即使要表达这些事物,也应充分考虑对方的心理承受而使用其他相应的表达方法,如果应避不避,该讳不讳,这种不得体的话语表达会影响语言的心理沟通,人们长期以来对语言禁忌和语言代用形成反复的语言审美活动,从而形成关于语言禁忌的群体心理定势,并以此来影响或左右言语活动。第八章语言和文学艺术第一节文学语言一、什么是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影视文学及其它各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包括人民口头创作中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还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2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