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3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文化语言学小报告
文化语言学小报告从数字七看文化一、数字七与宗教文化(一)基督教世界中的“七”众所周知,基督教《圣经》中的《创世记》记载着上帝用七天造人。在那场毁灭性的大洪水到来前,上帝告诉挪亚:“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可以留种,活在全地上。因为再过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昼夜,把我所造的各种活物,都从地上除灭”。降雨是二月十七日开始;七月十七日,洪水消散,方舟停亚拉腊山上;过四十天,放乌鸦出去;再等七天,放鸽子,衔回橄榄枝;再过七天,放鸽子,鸽子就不回来了。象这样以数字七为母题的一些记载,在《圣经》中还有很多。如在《创世记》中,雅各为娶拉班的女儿,在拉班家先后做工七年。在《利未记》中,有七天、七年、禧年(既七七四十九年)的周期轮回说法。受宗教文化影响,西方世界中对“七”的使用频次较高,并延伸到法律领域。如在中世纪欧洲有七种罪行法律不能赦免.即所渭的“七宗罪”、“七恶不赦”等等。公元二世纪的约翰《启示录》中,约翰听见一个声音,要他把自己所见的幻象写下来,寄给中亚的七个教会。他看到七盏灯(一说祭坛上的七支蜡烛),中间一人“似是耶稣”,右手握七颗星。一只有七角七眼的羔羊,正准备打开舒卷的七个封条。当打开第七个封条时,七个天使吹长号,天罚下降。18世纪北美的盎格鲁加拿大人中还迷信第七个儿子的第七个儿子能预言祸福吉凶,能治疑难杂症。(二)阿拉伯世界中的“七”在伊斯兰教义中也有很多关于七的规定,如穆斯林于伊历每年最后一个月的第七日汇集于麦加天房广场中央,环天房逆时针绕行七圈;此后,在天房以东的赛法山与麦尔卧山之间往返七次;在米那山谷向三根立柱各投掷石子七粒;宰牲献祭后,还须再次环绕天房绕行七圈,称辞朝。伊斯兰教也和犹太教、基督教一样有七层天的说法,其经典《古兰经》就是七层天的“天经原本”。《古兰经》第一章只有七节,《古兰经》原本也只保留七本。相传,穆罕默德曾在登宵日(伊斯兰历七月二十七日)踩登霄石,一夜之间遨游了“七重天”。关于“七”的规范不仅存在于伊斯兰教义中,还渗透到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中,“阿拉伯人把七视为‘至尊至高’的极数。”“在阿拉伯人的意识中,‘七全七美’的观念可谓根深蒂固”。至于阿拉伯日常风俗和民俗中的“七”崇拜现象就更多了。(三)佛教世界中的“七”佛教中也有许多关于七的神秘信息,如如来释迦牟尼就是过去七佛中的第七佛。在如来初成正果的禅定时,也是七日入定。当时,龙王以其身绕佛七匝来护持如来人定。数字“七”\n在佛教中还有很多体现,如七如来、七菩提、七觉支、禅七、佛七、七级浮屠等。此外,除了通行说法佛、法、僧三宝外,佛家还有金、银、琥珀、珊瑚、砗磲、琉璃、玛瑙七宝(不过七宝具体为哪七件还有不同的说法)。(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七”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也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在文字产生之前先出现了数字概念。《易·系辞传》曰:“上古结绳而治”。后来出现了数字。据考古发现,在半坡遗址、二里头遗址和殷墟甲骨中都出现了数字,而且都有七,并都写做“+”。虽然还没有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毕达格拉斯的“数密学”倾向,但对数字“七”也较青睐,如中国文化的原典《易经》中有“七日来复”、“七日得”等爻辞。在《周易》中,七为天数。关于“七日来复”的含义,历来宿儒就有纷争,南怀瑾曾做了一个总结,认为大体有四种解释:“第一,王弼认为阳气始于剥尽之后,至阳气来复,凡经七日,犹今一星期有七天。第二,象数学家,又以五月量骺,一阴生,至十一月薹复,阳生,凡经七月,历七个变化,故称七日来复。第三,易纬稽觉图,认为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以坎震离兑四方正卦.卦别六爻,爻主一气,其余六十卦,卦有六爻,爻主一日.而六日七分之理,说明七日来复。第四,一李鼎祚以为十月未,纯坤用事,坤卦将尽,则复阳来,隔坤之一卦,六爻为六日,复来成震,一阳爻生为七日,故言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是其义也”。《易·泰·九三》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七日来复正是无往不复、周而复始的一个小循环。除了《周易》,中国还有很多元典也涉及数字七,最典型的是《尚书·尧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这也是中国古史观象授时、以天道指导人事的最早记录,并将北斗七星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此外,据列维·布留尔考证,在马来亚人、北美部族、日本人、印度教徒、亚述巴比伦人那里,也都有关于数字七的神秘观念。二、数字七与中国传统文化七星:它们分别是日、月、火、水、土、金、木。另外,在北天有排列成斗(杓)形的七颗亮星,我们常称它们为北斗七星。这七颗亮星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前四颗星叫“斗魁”,又名“璇玑”;后三颗星叫“斗杓”“斗柄”。七尺:古文中的翩翩美男子总是被描述成”身长七尺,玉树临风“。实际上古时候的“尺”比现在的“尺”要短一些,古时候的一尺仅相当于现在的八寸。那么古时候的一尺大约有26厘米,七尺等于26×7=182(厘米),这样的男子够得上当个篮球运动员了。”七尺“还用于教育事业,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教师一生的写照就是,”一颗红心,两袖清风,三寸粉笔,七尺讲台“。七曜:日、月、星都称”曜“,一个星期的七天用日、月、火、水、土、金、木七个星名排列,因此一周也叫”七曜日“。案头上摆放着一个招魂师般的写作女子的书《七曜日》,只是一直未读,但看书名就可以想象其文字的柔妍、碎裂、冷澈、锉骨扬灰。 七情:何谓七情?《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奇怪的是,佛教的“七情”竟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n“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中医理论稍有变化,”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 七窍:人体部位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五脏有病,往往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窍窍相通,气息相往来,人方能吐纳自若。七彩:同”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构成再绚烂绮丽不过的雨后彩虹,于是有了“七色光”、”七色花“、“七彩祥云”等等。 七巧板:又名“七巧图”、“益智图”。中国人一向被外邦人贬低为长于奇技淫巧,一千多年前发明了七巧板。一张正方形的小薄片被裁成七块几何形状,然后便可以拼出变化万千任意丰富的图案来。谁能想到呢,这种玩具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七巧板》作为CCTV的一个少儿电视栏目,自1985年创办以来,萦系缠绕着多少中国人的七彩童年梦幻。“七巧图”不知何时传到国外,受到他们的欢迎与重视,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谱》。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特竟用象牙精制了一副七巧板。法国拿破伦在流放生活中也曾用七巧板作为消遣游戏。谁能想像到七巧板居然会跟拿破仑·波拿巴、亚当、杜雷、爱伦坡特以及卡洛尔等人发生关系?实际上他们全都是七巧板的狂热爱好者。七件事:指家庭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再琐屑凡俗不过的七样东西,却是同一屋檐下居家过日子的必备,而唯有这样的日子才是生活,才能活色生香,所谓”柴米夫妻“,就是这样了吧。七发:西汉辞赋家枚乘的《七发》赋作之后,有大量仿作。《七发》的内容大致是:楚国太子有病,吴客问候,他言太子的病为生活过于放纵舒适,于是,他给太子讲了七个方面的享受,一是好音乐,二是好饮食,三是名车马,四是优越的起居条件,五是壮观的打猎,六是江海观波涛,七是要言妙道。太子听了前四个方面的享受时,反应不大,在听到打猎、观波涛时表现出兴趣,在听完诸子百家的要言妙道时,重病的太子一下子据几而起,出了一身大汗,霍然病已!太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大病,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式由不健康的思想导致的,要治这种病,就要从思想上挖掘,方能痊愈。人世间本有太多的享受,现实的说人都是要追求享受的,所以人要在哪方面去享受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而健康的享受导致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行为进而形成健康的习惯。《七发》通篇没讲大道理,但独具匠心,令千年以后的现代人深思反省。七绝、七律:”七“几乎成了一种文学体裁,是中文里的”十四行诗“。 郑和七下西洋简介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n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第六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第七次下西洋。宝船从龙江关出水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三、数字七与巫术“七”作为具有神秘色彩的数字,大量见于中东闪族文化中。然而,它的使用并不仅限于古代,仅仅限于闪族,它还相当普遍地见于南亚、西亚、东非和地中海地区的各民族中。巴比伦人相信,他们的周围,充满了大量形形色色的邪恶精灵。这些精灵长有人类的躯体和动物的头颅(不过也有狮身人面或牛身人头者)。它们攻击人类的方式变化多端,导致种种疾病和灾殃。于是,人们施行了许多法术,设法制服邪恶精灵。一本巴比伦法术书记载了不少伏妖法。例如,绘制一幅精怪的图形,将它扔入火中,或者用指甲戳破之。人们相信,一旦精怪的图形被毁坏,其原身也会随之毁灭。另一种方法是呼唤精怪的名字,其信仰是:一旦作恶多端精怪的名字被唤到,其行为也就容易控制了。但是,精怪为数众多,人们逐一呼唤许多名字,显然很难正好提到那作恶多端精灵的名字,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取代方法,以数字“七”,代表全体邪恶精灵。在其它一些场合,七的巫术意义显得更为清楚。例如,在《犹太圣法经传》中,载有一种治疗夜盲症的方法:将头发编成的绳子,一端系在病人腿上,另一端系在狗腿上,然后让孩子们在病人身后高喊“老头儿!狗!傻瓜!公鸡!”。接着,病人便去七户人家分别讨取七片肉,并将肉放在门槛上吃掉。这样施术以后,他便松开发绳,念道:“夜盲症,滚开吧!滚进狗眼的瞳孔里去!”在后期希伯来人的巫术中,若要致人于死命,只要从河的两岸上取来粘土,捏成一个人像,然后用马鬃制成一把弓,用椰枣树的茎杆制成七\n枝箭,再以这样的弓和箭射击粘土人像,仇敌便会死于非命。阿拉伯人也赋予“七”以巫术功能。《古兰经》中有七段韵文里出现“平安”一词,穆斯林们遭遇灾害或者生病时,就背诵这些韵文。有些地方的人将七段韵文写在纸上,再用水洗去韵文字迹,随即喝下这“洗字水”。据说,这可以驱除邪恶精灵。阿拉伯人还有一种风俗:假如孩子病得十分厉害,母亲就应该将七片面包塞在病儿的枕下。另一种东方巫术是:将蛙骨埋在地下,七日后取出,此蛙骨便能预示占卜者生活中的爱情或仇恨状态。说到今,就不能不提如火如荼的世界杯,7号也绝对是个招人的数字!贝克汉姆、萨维奥拉、阿德里亚诺、劳尔、菲戈、舍甫琴科,他们中的部份人,可能在本届世界杯上已显现出了老迈,但谁也无可否认他们当年的叱咤绿茵神勇!就连名牌服饰七匹狼男装也不能离开七啊,数字“七”确实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好好深入研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