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讲义》doc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社会语言学讲义》doc版

社会语言学讲义目录90\n第一章绪论-----------------------------------------------------------------------------------(4)第一节社会语言学的兴起-----------------------------------------------------------(4)第二节社会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5)第三节社会语言学的内部分支-----------------------------------------------------(6)第四节社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7)第二章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8)第一节社会心理学派的语言观-----------------------------------------------------(8)第二节斯大林如何看待语言和社会的关系--------------------------------------(8)第三节社会语言学如何看待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9)第三章语言和文化--------------------------------------------------------------------------(13)第一节语言间的差异和一致--------------------------------------------------------(13)第二节语言如何反映文化的内容--------------------------------------------------(14)第四章语言和民族--------------------------------------------------------------------------(16)第一节语言和民族的关系-----------------------------------------------------------(16)第二节双语现象-----------------------------------------------------------------------(17)第三节双语现象对语言结构的影响-----------------------------------------------(18)第四节我国政府的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19)第五章社会变迁与汉语的发展-----------------------------------------------------------(20)第一节社会变迁与语言变化的关系-----------------------------------------------(20)第二节社会文化接触与汉语的发展-----------------------------------------------(21)第三节现代中国社会分化与当代汉语的发展-----------------------------------(23)第四节从“文革”语言看社会政治运动对语言的影响-----------------------(26)第五节社会人口的变动对语言的影响--------------------------------------------(28)第六章汉语和中国社会结构--------------------------------------------------------------(30)第一节语言对社会结构的反映-----------------------------------------------------(30)第二节语言对家庭的反映-----------------------------------------------------------(35)第三节人名-----------------------------------------------------------------------------(37)第四节地名-----------------------------------------------------------------------------(39)第七章当代语言变异理论-----------------------------------------------------------------(41)第一节变异和变素--------------------------------------------------------------------(41)第二节变体及其分类-----------------------------------------------------------------(45)第三节语言变异研究的方法论-----------------------------------------------------(50)第四节语言变异的研究方法--------------------------------------------------------(54)第八章语言变异材料的分析---------------------------------------------------------------(61)90\n第一节引起语言变异的原因---------------------------------------------------------(61)第二节语体和语域——语言变异和社会因素的结合---------------------------(65)第三节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使用上的变异------------------------------------(66)第四节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结构上的变异------------------------------------(69)第二章语言变异研究成果的应用---------------------------------------------------------(72)第一节在共时变异中去寻找进行中的语言变化---------------------------------(72)第二节进行中的变化和年龄级差---------------------------------------------------(73)第三节从共时的变异中寻找进行中变化的方法---------------------------------(74)第四节语言变化的原因以及语言发展的趋势------------------------------------(74)第三章语言迷信------------------------------------------------------------------------------(75)第一节语言的功能与语言的神秘化------------------------------------------------(75)第二节禁忌语、委婉语和詈语------------------------------------------------------(78)第十一章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程序和调查方法------------------------------------------(81)第一节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程序------------------------------------------------------(81)第二节定性、定量研究以及抽样的方法------------------------------------------(83)第三节社会语言学研究人员的素养------------------------------------------------(85)第十二章社会语言学的应用---------------------------------------------------------------(87)第一节社会语言学和商业------------------------------------------------------------(87)第二节社会语言学和法律实践------------------------------------------------------(88)第三节社会语言学和医学------------------------------------------------------------(88)90\n第一章绪论一、社会语言学的兴起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才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它的出现给语言学界来了新的生气。从语言观到方法论都提供了不少新的内容。比如,社会语言学告诉我们: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杂乱无章的大城市中居民的语言,其实是很有规律的。按照不同的社会阶层、职业、年龄和语体等特征而产生的语言变异,形成各种性质的变体,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有条不紊地发挥着各自的功能。社会语言学还告诉我们:城市是语言变化的发源地,城市中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集团之间在语言上的共时差异,往往就是正在进行着的语言历时变化过程的缩影。社会语言学打破了以理想的说话人的话语为分析材料的旧框框,而以实际运用中的活的语言作为研究的对象。传统语言学一面宣称,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没有优劣之分;一面又坚持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是书面语或有文化教养的人说的语言。西方社会语言学则一视同仁地把从事粗笨的体力劳动的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也请到语言科学的殿堂中来,和统治阶层的所谓高雅、纯正的语言一起加以研究和比较。在传统的语言学中,有的人强调语言的内部结构系统,把语言学的对象看成是全社会共同的静止的模式;有的人则只看到语言的千差万别的具体存在形式,认为语言学只能研究个人方言。社会语言学则把这两个方面加以结合,认为我们研究的语言是一个多元的结构系统的网络。语言因说话人的不同社会特征、交谈双方的关系以及交际目的、场合的不同而形成各种变体,各种变体纵横交错地互相联系着。比如一个汉族的广州籍的大学生在宿舍中和同伴们谈笑时使用的语言就同时分属于民族、地域、职业、年龄、语体等等不同的“元”,因而带有来自这些“元”的特点。这种语言必定和他在课堂讨论时使用的语言有所不同。反过来,另一个和他一起谈笑的外地来穗上学的大学生在民族、职业、年龄、语体这些元上和他有共同的语言变异,而在地域这个元上却可能和他不同。因此,社会语言学给我们提供的语言模式是系统之内有变异,而各种变异又分别构成系统。由于社会语言学联系各种社会因素去研究使用中的话的语言,它就能在指导语言的实践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它引起了语言学界的重视,发展很快。有许多问题和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和发展有关。而这一方面恰恰是传统语言学,特别是形式语言学研究得很不够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从日常生活的口语中、从社会的语言使用中搜集材料,研究其特点和规律,研究是哪些社会因素在起作用等问题的社会语言学就应运而生。90\n从语言学本身的发展历史来看,自从索绪尔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强调共时语言学、内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性以来,语言学界普遍接受了他的观点。不少语言学家只致力于语言内部结构的研究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功能、社会变异的研究。这种趋向在形式语言学派更为突出、虽然二十世纪以来的语言学发展使我们对语言的内部结构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但是要想对人类语言这么复杂的现象有个全面的认识却不能只停留在对语言内部结构的描述上。这种研究无法解决当前社会生活给我们提出来的有关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语言学家们不能不重新审查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的区分,希望能找到一条把它们重新结合在一起的途径,这就是系统和变异的结合——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在我国,联系社会生活对语言进行分析的思想也出现得很早。公元前三、四世纪时,著名的哲学家荀况就论证过语词音义结合的社会约定性,并指出人们思维基本相同,而语言则随社会而异。周、秦时代,人们已经注意到地域的不同可能造成词语上的差异而影响交际,从而产生了干预语言的想法。当时,政府设置专门的官吏,每年定期到各地搜集方言词语,编纂成册。西汉末年杨雄编撰的《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世界上最早的方言词语汇编。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以利书面交际的作法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语言规划”。我国现代杰出的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在1948年就曾在公开演讲中呼吁要重视对语言实际运用的研究。他指出,由于同义不能离开上下文而孤立地存在,所以辞书和字典中的解释是不可靠的;应该分析各时代词义演变的累积层,推究词义转变、死亡,新生的社会背景。他特别指出对方言的研究再不能只停留在语音系统上,而要加强对活在各地人们日常口语中的方言词汇的搜集和比较。罗先生还提出要深入各行业、各阶层,分析调查他们的惯用语,并编成分类词汇;对语法研究也不应受任何框框的约束,而完全以大众口语为根据。上述种种观点和活动,都是属于社会语言学的范围的。可见现代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和某些工作,早已为一些学者所重视。但是,只有到了本世纪六十年代,它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社会语言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二、社会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由于社会语言学要研究语言和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事社会语言现象研究的人有的是人类学家,有的是语言学家,有的是社会学家,有的是教育学家等等,学术背景互不相同,因此,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至今还未能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作为一门新的跨类学科,这是不足为奇的。不少社会语言言学家同意把这样广泛而庞杂的研究对象大体上归并为两类。第一类是宏观社会语言学或称语言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它们主要是有关语言与民族、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的规范化等方面的课题。第二类是微观社会语言学或称社会语言学所研究的对象。它们主要是社会现象和过程在语言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其实,这两类研究对象很难截然分开。比如研究某种语言的规范化时,不仅要研究有关社会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状况对该语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影响,而且要对该语言本身的结构系统以及它在不同使用过程中的变异有全面的认识。否则,我们就很难确定规范化的标准和步骤。因此,我们同意前苏联语言学家阿赫玛诺娃的说法“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同社会生活诸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一门语言学学科”。或者可以用英国语言学家特鲁杰的话来概括:社会语言学就是“联系社会对语言的研究”。90\n美国是现代社会语言学的发源地,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也比较多,各人给自己提出的任务也不相同。比如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主要是对所谓城市方言进行细致的实地调查,力图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来揭示种族、阶级、文化程度、职业、性别、年龄、交际场合等各种社会因素和语言变异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有人把以拉波夫为代表的从事这类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人称为城市方言派。而以人类学家、语言学家费希曼为代表的另一些美国语言学家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双语交际、双语教育、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等问题的研究上。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社会语言学的任务往往是族际交际语或标准语的选择,民族共同语的规范,以及如何为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创制文学,改进现有文字等等。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无论是宏观社会语言学方面还是微观社会语言学方面都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而且,只有从微观方面对许多社会语言现象进行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才能为解决宏观社会语言学的一些任务提供材料和依据。比如,为了减少操不同方言的人们相互交际的困难,我国从解放以来就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可是,北京语音内部是有分歧并在不断发展的。它随说话人的职业、文化程度、年龄甚至性别而有不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分歧而确定语音规范呢?北方话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了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江淮五个次方言。在这样广阔的地域内,词汇上的差别是不小的。那么词汇规范又该以什么为标准呢?要解决上述问题,不仅需要对北京语音、北方话的词汇进行详细的调查,而且需要对什么叫做规范,规范之内是否容许有变异,变异幅度有多大等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去加以研究。又比如,我国境内,除汉族之外,还生活着五十多个民族,大部分都是与汉族混居在一起的,长期以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双语或多语地区。为了繁荣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同时又有利于整个国家在政治、经济上的统一和发展,必须制定正确的双语政策,开展有效的双语教育。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对双语、多语地区居民使用语言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弄清他们平常使用得最多的语言是什么,不同语言的使用有没有功能上的区分(比如书面上使用这一种,非正式场合用另一种等),不同的语言中有哪些共同的成分,它们来自何种语言,通过什么途径借入,在不同语言中的共同成分有没有不同的变异,等等。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社会语言学的任务是很多、很艰巨的,需要大批专业和业余的语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三、社会语言学的内部分支由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人们往往根据研究的角度、侧重点和方法上的不同,在它的内部再分成不同的分支。从原则上讲,许多学科都可以按照理论和应用,现状和演变等标准作内部划分,所以我们也可以把社会语言学分为两对互相补充的分支。90\n第一对是理论社会语言学和实用社会语言学。前者着重阐述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明确它的研究对象、方法,确定它的专门概念和术语,分析它在现代科学和语言诸学科中的地位。后者着重研究社会对语言功能和发展的有意识的干预,语言的按行业的分化和各学科的术语系统,双语和多语地交际与教育,翻译问题,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等等。第二对是共时社会语言学和历时社会语言学。前者研究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某个具体的现代语言的各时变体及其功能,各种变体相互间的关系,当代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生活中的社会功能。后者则要研究语言社会功能的发展变化,各种社会因素对语言发展的影响,语言社会功能的发展趋势和各语言间的相互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课题兼有上述各分支学科的一些特点,很难确切地把它们划归哪个分支。比如比较社会语言学,它研究世界各大语言的社会功能在发展上的异同,比较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在不同语言中的反映。还有一种被称为语际社会语言学的,它专门研究如何推广现有的人工辅助语(如世界语),创立更完善的人工辅助语需要哪些社会条件,如何扩大人工辅助语的功能,未来人类语言统一的问题等等。四、社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由于语言直接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密切相关,因此,社会语言学就几乎与研究人类社会的一切学科有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说,每一门新的学科的产生,无论它属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人类每一个新的活动领域的出现,都可以看成是语言的社会分化的新现象和语言社会功能的新发展。这种新的语言社会变异及其特殊的社会功能都可能为社会语言学提出新的课题,增加新的内容。另一方面,社会语言学也不断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中吸取它们的成果,借用它们的某些概念和方法,或是共同探索某个问题,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和方法。社会语言学建立的本身就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教育学家和语言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比如,在研究语言的社会分化时,不能不涉及社会学中有关阶级划分、社会分层的各种观点;在探索语言的各种变异的性质时,社会语言学大量借助社会学的统计、调查方法。反过来,社会语言学的成果也能为社会学的研究提供某些确定的指标。比如社会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影响这些行为的因素,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还要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变异、社会冲突等等。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与语言文字的使用有关。语言是调整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现在大力提倡使用礼貌语言,消除语言污染,就是要建立起互相尊重体谅的同志关系。又如不同的行业用语、语言上的职业分化特征往往是确定不同社会集团的一个重要标志。至于确定标准语、族际语、制定双语政策、语言教育规划等等更是语言学和社会学、教育学等共同关心的课题。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语言学?它的蓬勃兴起有哪些前提?2.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什么?3.社会语言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4.什么是宏观社会语言学?什么是微观社会语言学?90\n第二章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如何看待自己的研究对象是每门学科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它不但是该学科整个理论框架的基础,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它的研究方法。社会语言学虽然是语言科学的一个分支,但在如何看待语言现象这个问题上,却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以来流行的语言观有很大的区别。从总的来说,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尽管把语言看成社会现象并不是从社会语言学建立才开始的,但对“社会”一词的理解却可能有种种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把现代社会语言学建立之前几种认为语言是社会现象的观点介绍、分析一下。一、社会心理学派的语言观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社会心理语言学派就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心理语言学派认为人类的言语活动包括语言和言语两个方面:言语是个人在说话中的生理和心智的活动,语言则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实现说话的这种功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社会的规约。语言以储存于每个人脑子里的许多印迹的形式存在于集体中。索绪尔承认语言和言语是相互依存的,言语要为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而语言之所以能够建立,也必须有言语。但是,他又坚决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因为这种划分把什么是社会的,什么是个人的;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从属的和多少是偶然的区分得清清楚楚。换句话说,他认为只有语言才是社会的、同质的、有规则的系统,而言语则是个人的、异质的、多少是偶然的现象。索绪尔最有名的观点就是: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换言之,它是一个价值系统,既不是可从生理、物理方面去分析的发声的动作或声波,也不是词语所指的事物或具体含义。至于各种和语言密切相关的社会因素,如文化、思想、民族、历史等等,则被列在“外部语言学”研究的范围,跟语言本身的研究没有关系。他主张“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语言”。这样,语言便成为超脱于具体社会环境、独立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之外的模式。二、斯大林如何看待语言和社会的关系前苏联一度流行过马尔的“语言新学说”。这种学说对语言的本质作了庸俗社会学的理解,它不但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认为它属于上层建筑之列。这种学说还认为人类一开始就是用手势来交际的,那时并没有有声语言,直到社会分化成巫士阶级和一般平民阶级的时候,巫士们才用原始语言的四个要素和图腾进行交际。后来,在原始语言四要素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供一般人们用来相互交际的有声语言。因此,马尔断言:语言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是有阶级性的。任何认为语言有阶级性的观点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1950年,苏联语言学界就语言的阶级性等问题进行了一场大辩论。作为对这场学术辩论的总结,斯大林在《真理报》上发表了几封讨论语言问题的信。这就是后来汇编成题为《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的论著的主要内容。这本著作对我国语言学界的影响很大。90\n斯大林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不是上层建筑,也不是经济基础,而是全民的交际工具,人们思维的工具。在论证语言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时,斯大林主要论证了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作为一种语言哲学来看,上述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他过分地强调了语言作为全民交际工具的一面,而忽视了语言也是不同社会集团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还会由于具体语境和说话目的的不同产生各种变异。这些变异也是语言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由于受到斯大林的观点和索绪尔理论的影响,在研究和描述某个语言的时候,也是侧重于它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系统,很少讨论在种社会因素影响下,语言所表现出的各种差异。因此,社会语言学也不能完全同意这样去理解语言的社会性。三、社会语言学如何看待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当代的社会语言学家们,特别是影响较大的美国的社会语言学家们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理论框架。虽然有人把他们区分为宏观社会语言学家、微观社会语言学家,或什么城市方言学家等等,但这些只是表明他们研究的范围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某些社会语言学家的著作中发现这种或那种理论观点。但是它们多半是零散的论述,有时甚至会自相矛盾,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下面我们将引用英国语言学家赫德森编撰的《社会语言学》中的某些论述来说明当代社会语言学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赫德森认为不能把“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仅仅理解为“一个社会有一种语言、一种语言总是依存于一个社会”。他认为这种理解过于笼统、简单。为了说明这种理解不符合语言事实,可以举三个有趣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按照上面那个笼统、简单的理解而设计的一个“理想”的社会。这个社会必须是与别的社会截然分开而且没有任何联系的,从而排除了不同语言问的相互影响。这个社会全体成员所掌握和运用的语言必须是完全一致的,即每人对每一个词都有彼此完全相同、毫无差异的语音形式和词义理解,每个人所掌握的语法结构也完全相同,而且任何人在任何场合与任何人团任何目的而进行交际都使用同一模式的语言。因此,这个社会中的语言不存在任何集团或个体问的差异,也不会有语域、语体上的不同。还有,这个社会的语言必须是静止不变的。如果有变化,那就必须是全体成员同时一致的改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会全体成员掌握同一种语言。显然,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这样的社会,因而也不存在这样的语言。但不幸的是,这样一种静止、僵化、毫无变异的语言系统正是上面那种笼统、简单的理解的逻辑结论。第二个例子是位于南美洲巴西和哥伦比亚交界处的亚马逊河西北地区的一个部族社会。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一个真实而奇异的社会”。它是由二十多个部落组成的五个部族。居民只有一万左右。每个部落都说一种不同的语言,有些语言之间甚至没有任何亲属关系。所有这些部落都实行严格的“族外婚”90\n制度,也就是说,同部落或同部族的男女不得通婚,因而丈夫的第一语言和妻子的第一语言总是不相同的。青年男女为了寻觅终身伴侣,不得不学习其他部落的语言。这些部落都属于父系家长制社会,所以妇女出嫁之后必须住在语言不同的丈夫的家中,并且要而丈夫家中的语言来教自己的孩子说话。这就是说,孩子的第一语言实际上是由一个外族人来教的。从上面的简单介绍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这个部族社会的语言状况是十分复杂的。其中的每一个成员几乎都是双语甚至多语者。由于这种情况,严格讲来,我们几乎无法说“××部落说××语言”。因为一个部落之中显然有多种语言,而一种语言也不只依存于一个部落。如果我们要对这样的一个部落社会的语言进行描述,我们就只好抛开“一个社会有一种语言,一种语言依存于一个社会”的公式。我们要举的第三个例子可以称为“一个真实而熟悉的社会”。赫德森要我们设想自己旅行到了亚马逊河西北地区某个部落的大家庭中,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款待。茶余饭后,好奇的主人会向我们提出许多问题,打听我们所说的陌生的语言是什么样子。比如说:一天三顿饭叫什么名称;成年人对幼儿讲话时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怎样计数;不同地区出生的人说话时是否有不同的口音等等。如果我们要满足主人的好奇心;我们就不能按照一种语言对应于一个社会的简单陈述去回答这些问题。比如,我们汉族人回答这些问题时,就可能要说一天三顿饭在汉族的各方言中有不同的名称:在北京话中是“早点、午饭、晚饭”;在四川话中是“早饭、晌午、宵夜”;在温州话中是“天光、日昼、黄昏”。一个细心的人也许还会补充说明在四川、温州这些方言区,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也可能一律用“早饭、午饭、晚饭”这样一些普通话的词去代替他们自己的方言词。从上面的三个例子可以看到,社会语言学所理解的社会是以种种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各式各样的大大小小的群体。每一个这样的群体都会有某些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征。而每个具体人则可能同时属于好几个不同的群体。比如一个人从民族这个“元”来讲属于汉族集团,从性别这个“元”来讲属于男性集团,从年龄这个“元”又属于老年人集团,从职业“元”则属于语言学工作者,等等,他的语言也必定会带有上述各种社群的特征。社会语言学所关心的不仅仅是按民族、地区这些“元”划分开的语言结构系统,而且也关心由其它各种社会“元”所划分开的社群所使用的语言的特征。由于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理论已为我们所习惯,有必要来看一下社会语言学到底在他的“言语”中发现了哪些值得研究的社会性的语言现象。首先,我们要考察言语的功能。言语除了传达全社会共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之外,还会由于特殊的语境传达某些特殊的信息。标志说话人的社会特征。过去的语言学只研究它的第一个功能,而社会语言学却认为后两种功能也是研究的对象多并且认为它不是对语言的社会强制性的偏离,恰好是表现了语言社会强制性的另一个方面。比如普通话中“天气真冷”这个句子,从语言的角度看,无非是表达了说话者对气温的一种判断,它的词汇意义,各个词组合成句的规则,对说普通话的语言社会中全体成员都是共同的。可是,社会语言学认为我们还应该研究它是由谁、在什么语境下说给谁听的。如果是发生在这样一种语言环境中:两个朋友在一间屋子里工作。这时,窗户是开着的,一个人离窗户很近,另一个离得较远。那个离窗户较远的人说出这句话时,就可能附加上了“请你把窗户关上”90\n的特殊信息。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这类话,它们虽然只是对某种事物进行客观描述,实际上却暗示了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或对听者的某种要求。比如,有的北京人把齐齿、撮口韵母前的舌面声母j、q、x发成类似舌尖声母z、c、s的音。舌面声母带有尖音化的色彩并没有形成新的音位组合规则,没有改变北京话的语音系统,所以它也属于言语的范围。可是我们却可以大致断定;具有这种语音特征的说话人多半是十五岁到三十五岁左右的、有文化的女性。换句话说,这种语音特征是说话人属于某个社群的标志。可见言语功能的这两个方面——传达附加信息和标志说话人的社会特征也是具有社会性的。其次,我们还可以从人们如何掌握言语技巧、以及如何衡量一个人的言语技巧来看言语的社会性。任何人运用语言的技巧、即言语技巧都是从社会学来的。这种学习决不是孤立的,言语技巧有共同的社会标准,个人只能作为特定社群的成员向他人学习这种技巧,个人不能违背社群的共同标准。不同的人在言语技巧上的差别,正好和他对这种具有社会性的共同标准的理解程度有关。人们由于性格上的差别,在单位时间内的言语数量可能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欢说说笑笑,有的人却沉默寡言。但是有的社会却对个人在单位时间内的言语数量有一个大体上的限度。比如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中,妇女、青少年少言寡语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多嘴多话则被看成是轻浮、骄狂的表现。《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快嘴李翠莲记”就描绘了一个心直口快、喜欢说话的妇女,如何因为说话太多而受到父母、兄嫂、公婆、丈夫的嫌弃、斥骂,最后被迫愤然出家。总括上述各点,我们可以看到:所谓个人现象的言语,大部分是各种社群特征交错作用于语言的结果。而这些大大小小不同性质的社群正是语言社会的血肉组成部分。如果把这些社群撇开,语言社会就只剩下一个僵死的空骨架。我们还可以举一个已有公论的例子。那就是现代汉语各方言中入声韵尾的差异和中古汉语入声韵尾消失过程的关系。现代汉语中的广东话保留了全套入声的塞音韵尾[-p、-t、-k],上海话的人声韵尾一律是[-?],在北京话中,入声韵尾和入声调一起消失了。根据汉语史的资料和语音学的原理,人们普遍认为中古汉语入声韵尾的演变大体上也经历了下述从简化到消失的过程,即:—p—t———?→0—k90\n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汉语方言入声韵尾的共时差异正好与中古汉语入声韵尾的历时演变过程相一致。所以社会语言学认为:我们不能抛开言语差异来讨论语言的共时系统,也不能把语言的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相互对立起来。相反,只有全面了解各种言语差异,才能对语言的共时系统有正确的认识,而要想了解语言历时变化的起因和过程,往往可以在语言共时系统的言语差异中找到线索。这样一种语言观,当然和历史上的社会心理学派以及当前流行的形式语言学派都不相同。总而言之,社会语言学把语言看成是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各种言语差异常常是各种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言语差异既具体地体现了语言现状的真实面貌,又常常反映了语言成分消长变化的苗头。社会语言学正是要联系各种社会因素,通过对各种言语差异的表现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来探索整个语言系统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自觉地利用其中规律,制定各种语言规划,开展语言教学,使语言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思考题1.社会语言学是如何看待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的?2.举例说明语言的历时变化的起因和过程在共时系统的言语差异中找到线索。90\n第三章语言和文化要弄清语言变异到底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密切相关。我们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先,人们总是把文化和生物遗传特征加以区分。种族的体型、肤色、毛发等等的特征是生物的遗传特征,不是文化。其次,这里所说的文化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文明”的意思。因为“文明”的对立面便是“野蛮”,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完全没有导入任何价值标准;最先进的尖端科学技术是文化,最原始的神话、传说也是文化。一、对文化的第一种理解赫德森认为文化是一个人为了使自己的言行能为自己所属集体的其他成员所接受而必须了解和相信的东西。由于文化是集体所共有的,所以对于个人来讲,文化就是从社会学习而获得的一部分知识。由于知识只存在于头脑之中,而人们头脑中存在的是思维的成果——思想,思想又无非是各种概念、判断和推理所构成的记忆,所以,文化就是人们从社会学来、以记忆的方式储存在头脑中的一部分思想。知识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个人从社会学习而获得的知识;第二类是整个社会,甚至全人类共有的、非学习而获得的知识;第三类则是纯粹由于个人特殊的经历而人各不同的知识。只有第一类知识才属于文化的范畴。这种文化与语言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他认为语言就是社会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一部分文化知识和非文化知识。语言是由具有共同社会分布的语言项目构成的,而语言项目无非是词汇和结构。任何一个词或结构都是语音和语义的综合作。我们掌握这个音与这个义都是从社会学来的。说汉语的人知道汉语中的“红”有“像石榴花或鲜血那样的颜色;革命;喜庆;吃得开;利息”等意义。这些都是从社会上学来的。当然,文化中也有一部分非语言的知识,比如汉族人使用筷子的技能,过端午节要吃粽子来悼念投江自杀的屈原等等风俗习惯是文化的一部分,却不属于语言的范围。从上述理解出发,语言与文化是部分重合的两个圆。但不同语言之间表面上的巨大差异掩盖着实际上存在的某种一致性。比如,在印欧系的许多语言中,对第二人称代词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表示客气;一种表示亲密;分别用V和T去代表。比如在法语中有vous和tu等。在这两种代词形式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对等关系,一种是非互换使用的不对等关系。第一种关系社会语言学家把它称为一致关系(Solidarity),而第二种称为权势关系(Power)。这就是说,当人们可以互换使用同一种形式的代词V或T时,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的是平等的一致关系;而当他们之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使用V或T,对方却不能同样对他使用同一个V或T时,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权势关系。T和V在不同的语言中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对于前面的第二个问题即语言是否决定了不同的文化,有人作出了肯定性的回答。最极端的形式就是被人们称为语言决定论的观点,可以用萨丕尔一沃尔弗假说(TheSapirWolfHypothesis)作为代表。其实,语言决定思维,决定文化的观点在洪堡德的著作中早有明确的论述。洪堡德认为:“由于任何客观的感知不可避免地会牵连上某种主观的东西,所以,每一个人不管操什么语言,都可视为一种特殊世界观的承担者。……90\n由于作用于一个民族的语言的主观因素也是相同的,所以在每种语言中都含有各自的世界观。……人用音的世界把自己包围起来,以便感知和认识事物的世界。由于人的感知和活动都要依赖于人的观念,所以人和事物的关系就会完全受语言的制约。人正是用他创造语言的那种行动将自己置于语言的支配之下。”萨丕尔说:“真实世界在该族人的语言规范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建立起来的。”从上面的引文中可以看出萨丕尔认为词语的意义主要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由特定的语言改造客观现实的结果。萨丕尔的学生沃尔弗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他老师的观点,反复强调客观现实只能给予我们一些杂乱无章、川流不息的印象,只有语言才能使它们条理化。从洪葆德到萨丕尔、沃尔弗在这一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是十分明显的。萨丕尔——沃尔弗假说究竟错在哪里:第一,我们承认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往往会添加某些主观的成分,特别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用语音形式固定下来成为词义的时候,更是如此。但是这种主观成分不是语言所固有的,而是来源于各不同民族的社会现实。比如说,不同的民族往往信奉不同的神灵,相信有不同的鬼怪存在。因此,指称这些神灵鬼怪的名词可以说是包含了最大限度的主观成分。语言中不同的主观成分仍旧来自该民族的现实生活,而不是语言所固有的。第二,语言虽然是与思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但语言本身毕竟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规则和特征,它与思维不是同一个事物。因此,语言系统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能造成不同语言在反映同一客观事物时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说“太阳”这个星体在俄语中以个性名词来标志;法语中用阳性名词去标志;德语中用阴性名词会标志;这完全是由俄、法、德话语言的语音、语法规则所决定的。决不能由此证明俄罗斯、法兰西、日耳曼三种民族对太阳的认识有什么不同。第三,认为不同的语言决定人们有不同的思维乃至行为标准更是错误的。我们承认在语言中,由于词义所据以建立的原型在不同民族的生活中可能有不同,它所引起的联想也就不一样,从而也可能引起听话者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反映。比如英语形容一个小伙子身体强壮,说他是“asstrongasahorse”,对汉族人来讲,当别人把自己比成像马一样壮实时恐怕未必有什么好感。总之,这些不同的思想感情上的反映只不过证明了词义在唤起人们过去的经验的过程中起了媒介或提示的作用。产生不同思想感情的决定性因素是由社会生活所制约的过去的经验,而不是语言本身。所以语言对听话者行为的影响和语言对人类思维的决定作用是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二、对文化的第二种理解90\n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社会在特定发展阶段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无论就广义或狭义的文化来说,语言都是表达它的重要手段(或称形式),之一。我们是把语言符号的整体看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的。根据这种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一般说来,内容决定形式。它具体表现为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烙印加到语言之上。当然,最明显的是表现在语言的词汇平面上,但是,对语法平面也不是绝无影响的。我们可以从语词的来源和变迁了解历史上一定社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意识形态。汉字是意音文字,它曾经经历过象形、表意为主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可以从标志某些词的文字符号上了解到当初造字的根据,从而知道这个词义所指称的客观事物以及它所反映的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汉字中“一册书”的“册”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说明当时的奏札是用竹片编扎在一起,字是刻写在竹片上的。从外语向汉语的借词来看汉族文化对民族的影响,例子也很多。比如俄国、波兰、意大利等国喝的茶是从我国西北部的丝绸之路运往欧洲的,因而采用了北方方言中茶的译音。如俄语是чaй,意大利语是cia。另外一条出口茶叶的途径是厦门人把茶运到爪哇的万丹,然后再用荷兰船运到欧洲各国。在厦门方言中茶叫做[te35],因此凡是喝荷兰茶的国家也都把茶音译为近似[te]的形式。比如英语是tea,法语是thé,德语是Tee。由茶这个汉语词在各国语言中的译音,就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是通过哪些途径与国外进行贸易的。语言中的地名往往会对历史上民族分布的区域以及他们迁移的路线提供考据的线索。比如美国的一些州名Massachusetts(马萨诸塞,也即所谓麻省);wisconisn(威斯康星);Michigan(密执安或密歇根);Iillinois(伊利诺斯);以及城市名chicago(芝加哥)等等都是印第安语地名,反映了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印第安人聚居的地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还表现在我们往往可以从姓氏别号上推知该姓族人历史上的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我国居民中有的姓很特别,比如哈、海、喇、纳、亚、衣、脱、妥、玉、买、拜、改、沐、朵、把、可、萨、喜、定、敏、者、忽、洒、羽、摆等都是纯粹的回族姓氏。丁这个姓是从元朝丁鹤年开始有的。事实上,丁鹤年并不姓丁。元朝戴良所著《九灵山房集》中的“高士传”是丁鹤年所作的。原文中说明“鹤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本,祖苫思丁,父职马禄丁,又有从兄吉雅谟丁”。清代俞越考证时说:“鹤年不言何姓,而自曾祖以下,其名末一字皆丁字,不知何义,世遂以鹤年为丁姓,非了。”其实上述名字都是阿拉伯语的音译、阿老丁是Alā-ud-Din,意思是宗教的尊荣;苫思丁是shams-ud-Din,意思是宗教的太阳;职马禄丁是Jamal-ud-Din,意思是宗教的完美;而吉雅谟丁是Diyam-ud-Din,意思是宗教的典型。鹤年由于学习汉语名字一鹤年,并把意思为“报应、宗教”的阿拉伯语Din作为自己的姓,写作丁。又比如“马”这个姓,也是由阿拉伯语“马沙亦黑”缩减而来的。“马沙亦黑”的原文是“ShaikhMarhmmad”,“shaikh”是“老人”的意思,这是阿拉伯人对年长者的一种尊称。所以上述阿拉伯词组的意思是“马哈麻德老人”。从此“马”变成了一个阿拉伯姓氏。有时,我们还可以从某些人的名字、别号上看出他的宗教信仰。思考题1.如何看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2.举例说明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90\n第四章语言和民族民族是影响语言分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因素。由这种分化所产生的各种民族语言变体及其相互关系就成为我们第一个要研究的语言变体。现代的国家的居民很少由单一的民族成员所构成,一国之内多种民族共存的情况常常给该国政府带来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比如,我们看到:加拿大魁北克省说法语的一些大学生游行示威,反对在该省的公共教育中继续使用英语。比利时布鲁塞尔市的佛来芒人抗议当局没有给佛来芒语以应有的地位;威尔士民族主义者在英国的一些高速公路上涂去用英文书写的指路牌。一、语言和民族的关系民族不是种族。种族具有外部生物学的某些特征,如肤色、毛发等。民族是一定历史阶段上形成的社会范畴。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文化是民族的两个重要特征。一般说来,共同的居住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是形成民族的必要前提,但只有在具有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文化的情况下才会形成民族的内聚力——民族感和民族的排他力——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愿望。语言在民族诸特征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是由于它和全民族的每一个成员全面相关,最深刻地反映了该民族的特征。它是维系民族内部关系和人们区分不同民族时最明显的一个标志。不同民族的语言特征不仅表现在他们往往用不同的音去指称同一类事物——音义结合的选择不一样;而且还表现在语义反映现实世界时的角度和侧重点可能是不同的。比如,汉语、英语都把人体的上肢区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用单独的词去指称它们:在汉语中是“臂”和“手”;在英语中是“arm”和“hand”。但是俄语中却没有这种区分,笼统地都用“pyka”。语言之所以是民族的重要特征。还在于民族的其它特征往往要通过语言来表现。比如有人认为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心理是一个民族必不可少的特征,而独特的文化、心理又往往是通过语义表现出来的。比如,我国境内的哈萨克族的语言中表示“男孩”的词直译成汉语就是“牧羊人”;表示“女孩”的调直译成汉语则是“有马人”。因为按照他们的婚姻习俗,男子娶妻必须给女方家送去马匹作为聘礼。语言不但反映了一个民族现时的心理、文化状态,而且往往记载了民族的历史,是研究该民族过去状况的宝贵依据。比如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语中“夫妻”这个词是[¤inv«кQ],直译成汉语是“妻子丈夫”;“女男”这个词是[mizo],直译成汉语是“女男”。在该语言中,“母”与“大”是同义词,“男”与“小”是同义词;因此“大树”直译成汉语是“树母”,而“小树”直译成汉语则是“树男”。它反映了母权社会时期女性地位较高的特点,但是现在纳西族的家庭以丈夫为主,妻子是从属于丈夫的,地位很低。这些词不过是记载了早期纳西族的社会状况而已。90\n最后,语言又是民族诸特征中变化最慢的一个。民族分布地域的改变,民族成员的分散等等,一般不会立即引起语言的改变。比如我国的哈尼族,一部分住在红河两岸的哈尼彝族自治州,一部分住在西双版纳澜沧江流域的傣族自治州,相去甚远,但他们仍旧使用同一语言的同一方言。住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人民,在解放前已经建立了封建经济制度,而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仍然保留了完整的奴隶制度;两部分傣人在经济形态上已有了很大差别,但他们也仍旧使用同一种语言。德宏自治州陇川地区的阿昌族,由于长期与傣族混居,妇女服饰已完全傣化,丧失了原来阿昌族的民族特征,语言上却仍保留阿昌语。由此可知,语言是民族特征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又是非常错综复杂的,远不是一对一地配合得那样整齐。虽然一般说来,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这种语言并不一定都只是该民族所特有。换句话说,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说同一种语言的情况并不少见,而同一民族操两种甚至两种以上语言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尽管民族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错综复杂,但是,任何一种语言一旦与某个民族结合到一起之后,只要它存在一天,它便是该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二、双语现象(bilingualism)我们这里所说的双语现象,指的是在同一个社会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语言变体。这个“社会”可大可小:大可以指全世界、某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可以指一个家庭。在这个社会中,并非全体成员都掌握两种语言。比如在瑞士,一部分人说德语,一部分人说法语,一部分人说意大利语。有时,两种语言的交际功能、使用范围也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巴拉圭,正式场合往往使用西班牙语,而在非正式场合,则多用瓜拉尼语。因此,“双语”的概念比较广泛,它和另一个术语双言(diaglossia)(有时也译作双语)不同。产生双语现象的社会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不外下列三个方面:第一种是由于操不同语言的人生活在一起,从而自然地形成双语现象。比如一个民族建立了一个殖民地,殖民者和殖民地的土著居民操不同的语言,于是在殖民地就会形成双语社会。这种情况是亚、非许多地区双语社会形成的原因。第二种是由于各种政治上、文化上、历史上的原因,由官方规定而形成的双语社会。比如加拿大政府规定法语、英语为国语;比利时政府规定法语和佛来芒、荷兰语为国语等。第三种是有些地方从小学开始就进行外语教学,从而造就出一批双语者。社会语言学不仅要研究个人双语者所具有的某些语言特征和心理特征,也要研究双语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和语言有关的问题。一般说来,个人双语者很难对两种语言掌握得同样地好。通过调查和实验,发现影响个人双语掌握语言的因素有:学习语言时年龄的大小以及掌握语言的先后次序。年纪小的时候开始学习的语言比较容易掌握,反之则比较困难。作为第一语言掌握的语言比作为第二语言掌握的语言容易学好。所学语言在交际中用途的大小和使用机会的多少也会影响语言掌握的程度。比如说,那些只能用在书面或正式场合的主席,与既可用于书面、正式场合,也可用于口头、非正式场合的语言相比,掌握起来就要困难些。90\n更有意义的是,我们还发现学习某种语言的本人以及他的家庭对该语言集团文化的态度也会影响对语言的掌握。这一点在使用语言的能力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有人把同是说英语的加拿大青年和美国青年学习法语的情况作了比较。他们发现:加拿大蒙特利尔高中学生在学习了七年法语之后,在法语水平测验中的成绩,还抵不上美国康涅狄克州只学过两三年法语的高中学生。通过心理测验发现这些说英语的加拿大青年对法语文化具有某种反感,而美国青年则没有这种心理。这一研究结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论据:外语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使学生树立起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平等观念,能否引起学生对异族文化的兴趣。双语社会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1.当发展水平和交际功能都基本相同的两种语言并存于一个社会时,由于并非全体成员都能掌握两种语言,交际上仍有一定的困难,往往会促使人们寻求一种中介语来作为不同语言集团之间进行交际的工具。称得上是世界性中介语的语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具有通用范围上的全球性。这种全球性不是就使用该语言的人口绝对数量而言,而是指通用该语言的地区、国家遍布全球;第二,人们是自觉自愿地学习它的,而且受到官方机构的承认;第三,它具有一般民族所不具备的翻译终结点的功能。比如说,有人作过统计,如果掌握了英语和俄语,就可以掌握世界上以语言方式储存的全部信息量的75~80%。其原因就在于许多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都译成了英语和俄语。有的社会成员掌握两种民族语言的双语者,有的成员是掌握一种民族语言和一种中介语(是该社会之外的某个民族的语言)的双语者,构成更为复杂的双语现象。2.当发展水平和交际功能不相等的两种评语言并存于一个社会中时,发展水平较低,交际功能受到限制的语言,就有可能停滞不前,逐渐丧失作为全民交际工具的资格。在这类双语社会中,官方的语言政策起着特殊的作用。三、双语现象对语言结构的影响上面讨论的都是整个语言系统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的不同命运。现在,我们进一步考察双语现象对某个语言的内部结构可能有哪些方面的影响。我们已经说过:双语者很难同等程度地掌握好两种民族语言。主要原因是第一语言往往会对第二语言的掌握产生干扰。这种干扰是不是有规律可寻呢?许多外语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现象。比如,学习外语的学生在掌握外语时由于第一语言的干扰而产生的错误,在低年级以语法方面的错误居多,而在高年级则多为语义和表达方式方面的错误。这就是说,第一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干扰比语义方面的干扰小得多。比如,汉语名词没有可数和不可数的形态区分,也没有数的语法范畴;因此,汉人初学英语时往往对英语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区别、名词单复数的区别产生习惯性的忽略,造出象fivetable和muchmilks这样的短语来。前一个短语在table之后忘了加表示复数的词尾-s,而后一个短语则不该在不可数名词milk之后加-s。这类语法错误在高年级学生是不常见的,但是象弄错介词的某些习惯用法,以及对老师讲话时不说“Dositdown”而说“sitdownplease”的错误却是高年级学生常犯的。从汉语的习惯看,用了表示“请”90\n的意义的please就可以算是一种很客气的表达方式了。但是,在英语中,这只是对同地位的人的普通说法,学生对老师应该用客气的“Dositdown”。在语音的平面,韵律特征方面的干扰比具体的音质音位的干扰更大。比如,汉语语音系统中没有齿间部位的摩擦音,因此,我们在初学英语时往往会把[θ]发成[s],把[D]发成[z]。汉语北方方言区的人由于自己语言中缺少辅音清浊的对立,对于英语p与b,t与d,k与g的清浊差别很难掌握,往往用送气与不送气去代替清与浊。这方面的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是可以克服的。汉族人对于英语的词重音,特别是句重音和语调就感到更难掌握。由于汉语词的声调主要是利用音高这一要素构成的,而在一定条件下,音高又与音重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不少中国学生在说英语时用音高去区分英语的音节轻重,把重音节发得高一些,非重读音节发得低一点。这样的替代就不能不影响到句重音和语调的准确性。同样,英国人初学汉语时对英语中没有的音质音位如[ts、ts‘]的掌握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更加困难的是掌握汉语声调、轻声、儿化和语调的规律。双语社会是由许多个人双语者组成的。个人双语者当中所存在的这种语言干扰现象,必然会对双语社会中的语言系统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我们从影响程度的深浅来看,最浅的一层影响是大量借词的出现。语言间的借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双语社会所形成的借词不仅在数量上比一般的借词大得多,而且不是局限于一般词汇的词,可以是基本词汇的词,有的时候,还会由于大量借词而借入某些构词词缀。西班牙语进入拉丁美洲,与当地土著语言形成双语后受印第安语言的影响也很大,它的词汇中词的数目从原有的十二万左右增至十五万左右,多出了四分之一。语法规则的借用是双语影响语言结构的更进一步的表现。比如,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人侵入英语之后在英国形成了双语现象。英语不仅向入侵者的语言借用了很多词,而且借入了they、their、them这个复数人称代词的不同格的形式。英语本来是综合型的语言,由于受到北欧语言的影响,名词、形词词的变形形式几乎全部消失。四、我国政府的少数民族语文政策我国政府的一切政府都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理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民族压迫归根结底是阶级压迫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本身是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的。所以在共产党领导下,从早期的苏维埃政权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政府对待各民族的政策都本着民族平等、民族自决的原则,充分尊重各民族使用、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权利。思考题1.如何看待语言与民族的关系?2.举例说明民族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形成了哪些现象。90\n第五章社会变迁和汉语的发展一、社会变迁与语言变化的关系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社会总是在发展、前进、变化的,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社会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语言的变化,这也是一条定律。(一)社会变迁的概念社会学家把凡是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制度和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人的环境以及首先、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演进的、缓慢的变化,都叫做社会的变迁。社会变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作为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一直在运动,语言不可能不运动。语言的维持或消失往往受到社会的、自然的、政治的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有的人分布在远离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他们的生活、医疗和受教育的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自然灾害、疾病等又常常为他们带来沉重的灾难。这就会造成一些人种的消失,而人种的消失必然导致语言的消失。在世界历史上,由于种族歧视引起的语言消失现象也可以举出不少的例子。另一方面,有些濒临消失的语言,由于政局的变迁而得以复兴。例如,希伯莱语的使用曾长期只局限于犹太人阅读经书和犹太教中,但以色列建国以后,希伯莱语又重新大放异彩。社会变迁的概念不同于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概念。在社会学家那里,进步、发展都不是中性的概念。社会学家试图使用一些中性概念,社会变迁一词的使用就反映出他们试图作出一种客观的评价。因为在社会学家那里,停滞、倒退也是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社会组织的变迁,一是文化模式的变迁,不管那一种变迁都可能与语言有关系。社会变迁经常意味着新事物的诞生和旧事物的消亡。任何社会的群体、社会组织、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制度等都处在各自的产生、发展、衰亡的过程中,语言也是如此。当社会上的一些事物出现或消逝的时候,语言常常会作出相应的反映。社会变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突变,一种是渐变。对此我们可以从社会变迁的两种不同的类型与语言变迁的关系加以论证。(二)社会的突变、渐变及其与语言变化的关系所谓社会的突变,实际上主要是指社会形态的突变。社会的其他方面,基本上都是渐变。社会语言学的初步研究表明,社会的突变不会必然的导致语言的突变:1911年,辛亥革命而引起的社会突变没有使汉语发生突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又一次发生突变,汉语也没有发生突变。社会的突变不会导致语言的突变,是由语言的性质所决定的。语言的多重功能以及它的获得方式决定了语言不能也不可能发生突变。90\n社会的渐变是绝对的。语言也就在这社会的渐变中不断地发展。社会有各种制度,凡制度都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即所谓制度的惰性。任何制度一经确定,就会在一定的阶段保持相对稳定,否则,制度就不能发挥应的作用。语言更是这样,以至于社会制度改变了,相应的语言结构并不发生改变。例如,在中国的历史上,汉语曾把妇女的附属地位固定了下来。一个突出例子是,在所有的序列中,不论词还是短语,女性总在男性之后。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尽管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男女、父母、夫妻、兄嫂、男人和女人、父亲和母亲、爸爸和妈妈、爷爷和奶奶、丈夫和妻子、哥哥和嫂嫂”等等。(三)社会变迁的原因及其对语言的影响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变迁的具体原因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2)人口;(3)变化;(4)社会矛盾。这4个方面都是社会语言学所关心的。自然地形和河流会使人形成不同的社会群落,它们往往影响人们的交往,从而导致方言的差异的形成;地震、水灾、旱灾都会引起人口的迁徙而把一种语言从一个地方带往另一个地方;某种语言的使用人口增加使得这一语言得以扩张,而使用人口的减少会使该语言走向消亡;文化的传播会扩大一种语言的影响,也会使一种语言自身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会导致社会冲突,进而影响到语言本身。除去社会自身的运动发展,上面说到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点:(1)社会的分隔;(2)社会的接触。隔离会带来语言集团之间的分化,反过来,接触则会导致更多的语言上的相似(C.恩伯、M.恩伯,1988,页130)。汉语的发展过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例如,研究汉语的人都意识到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中国南北方的汉语有着不同的特点。北方虽然广大,但语言几乎是一致的;而南方虽小,方言却十分复杂。有人把这归因于“北车南船”,这就反映了分隔对语言的影响。这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北方的接触又比南方的接触更多。二、社会文化接触和汉语的发展各个民族并没有始终独立自生、一成不变的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必然要发生接触,而文化的接触必然导致语言的接触,因此汉语在其发展中必然要受到其他社会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汉语的各个要素都吸收取其他民族的成分。其中,语音和语法方面的影响较小,词汇方面的影响较大。(一)语音现代汉语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唐朝末年以后,我国的政治中心由西向东迁移。宋朝建都今开封。12世纪到14世纪,我国北部陷于外族统治,先是女真族,后是蒙古族。这两朝阿尔泰君主的首都都在今北京附近。这样,反映这个新的政治现实的共同语便应运而生,人们现在一般认为这个新的共同词是以东北部方言为基础的,同后唐的西北方言很不相同。在14世纪早期,周德清编了《中原音韵》一书。尽管人们对该书反映的语音系统的地点有争议,但从汉语音韵历史看,《中原音韵》所反映是近代的语音这一点应该是没有太大疑问的。现代北方话和《中原音韵》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大概要算—m尾韵和—n尾韵的分合问题,《中原音韵》保留—m尾韵,现代北方话—m尾、—n尾合并为—n尾韵。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了这几百年中汉语的发展和变化?90\n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汉语语音的诸要素中声母和韵母受到民族语言的影响可能较少,但在声调方面受到的影响比较明显。例如,汉语在13、14世纪以前一直是有入声的。但是到了元代,人们发现,入声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单单从语言自身的变化很难得出结论。如果我们考虑到社会的变化因素,问题就不难解释了。北方话的汉语一直接触的是阿尔泰语,“而且我们今天称之为使用汉语北方话的人还是那些进入中原地区的阿尔泰各族的后裔。那些具有不同语言背景的阿尔泰各族为了入侵中国北部而建立其王朝,接受了当时通知的某种汉语方言。他们为了保持统一,不得不在不同种族的社会中使用某种共同语。于是北方话就在这些北方人中成为最适合的共同语而发展起来”(桥本万太朗)。这种推测的一个旁证是汉语语音系统的简化。这种系统的简化可能是语言融合的结果。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外国人学汉语的中介语。这种中介语的特点是系统简单。而所谓的系统的简单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语法方面。以北方话的声调为例,“因为音节声调较易变化(这暗示其保留的古老特征痕迹少于音段),在北方汉语的发展过程中,阿尔泰各族接受北方汉语但对其语音系统有所修改这个事实,可作为对这种特殊现象的一种解释。”(桥本万太郎)这同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在今天的汉语乌鲁木齐方言里,只有阴平、阳平和去声三个声调,这显然也跟当地的阿尔泰语系的各种语言有关。关于这一点的旁证是,中国南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和邻国的民族语言大多数是有声调而且是比较复杂的,而中国南方的方言中声调也比较复杂。(二)词汇汉语中大量的外民族词给我们提供了观察语言如何受到民族文化交流影响的例子。有人把这些外来词看成是“异文化的使者”(史有为),有一定的道理,但可能是颠倒了文化语言接触的关系。在我们看来,文化的接触应该先于至少说是同时于语言接触,而不大可能出现语言接触先于文化接触的情况,语言的融合是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实现的,而且后者往往对前者起着推动的作用。外来词进入汉语还要经历“汉化”的过程。所谓汉化是说外来词要适应汉语自身的特点。例如早时曾有人把社会主义(socialism)译作“索西亚利士谟”、社会学(sociology)译为“索西业罗齐依”等等,他们如同“德谟克拉西”、“赛恩斯”等一样后来被意译词所代替。又如“丹麦”(Denmark)一词的翻译,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不译成“登马克”?有人把冠以“胡、番、西、洋”等字的词也看作外来词(游汝杰,1993)。其实,这些词是用汉语构词材料构成的,不宜看作外来词。这样的词今天还可以找到。例如,美元、美式、美援、美军等等。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一类词因为有来源标记,贮存着事物传播的历史,有助于我们对社会文化交流的历史的认识。再如:“胡”字东汉以后开始指北方边地和西域的少数民族。以“胡”为首组成的词用来指后来自西北民族的事物。“番”字唐代常指藏族,宋代起始指西南少数民族,后来也泛指外来的事物。现代汉语中以“番”字冠首的词多见于吴方言和闽方言。“西”字在明代耶稣会士入华后指欧美。“洋”字打头的词出现得较晚,近代以后多指欧美,也泛指外国。鸦片战争以后,人们常用“广”90\n字泛指从欧美输入的新事物,因为许多舶来品都是经由广州输入内地的,所以内地方言多用“广”字冠首的词来表示这类事物。例如“广货”(百货,用于吴语区和西南官话区、中原官话区)、“广针”(别针,用于云南)、“广线”(辆线,用于武汉)、“广疮”(梅毒类性病,从外国传入),先流行于广州,主要用于西南官话区)、“广锁”(片簧锁,用于西南官话区)、“广货店”(指文具店,用于湘语的吉首话,又指百货店,用于吴语区和西南官话区、中原官话区)。有的外来词已经在汉语中扎下了根。与原来语言的意义有了差异。例如“喳”在蒙古语和满语中都表示应诺,并无贬义,也没有身份限制。但在汉语文学作品里却用它表示奴才对主子的应诺,一写成“喳”就显得格外低三下四。(三)语法在语言三要素中,语法最稳定,受到别的语言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同词汇和语音一样,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汉语语法系统也受到了别的语言的影响。典型的例子是“五四”以来的所谓“欧化”语法形式的出现。如长定语、长状语等附加成分的使用、句法成分的共用和新兴的词缀和准词缀的大量使用等等。三、现代中国社会分化和当代汉语的形成进入80年代中期,人们普遍认识到海峡两岸汉语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这也引起了不少语言学家的注意。有的著述认为海峡两岸汉语的差异始于1949年——因为自从这一年起,两岸中断了公开的和通畅的语言交流渠道,导致汉语在这两个相互封闭的社会里随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发展而发展。事实上,两岸汉语差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们各有自己的“源头”。(一)政治分裂与汉语分化“五四”运动以后,汉语书面语由文言改为白话。但由于种种原因,白话文的脚跟并未站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历史上又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这就是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影响之大已有历史学家和社会现实作说明,而它对现代汉语后几十年的发展的影响似乎还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实,正是这次国共合作的破裂为汉语后来的逐步分化播下了一颗无形的种子。“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扭转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但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仍然拖着一条尾巴。在对它是割还是留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明确表明割的立场。其中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的共产党代表人物是瞿秋白和毛泽东。1932年6月,瞿秋白主张再来一次“文学革命”,要肃清文言的余孽,推翻新文言,从而开始了“大众语讨论”。“四·一二”事变后,共产党开始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并发动了一次次的武装暴动,建立了一个人“红色政权”。其中最大的,当是1931年8月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一个个“红色政权”的建立,使得中共有了一个个控制区——革命根据地,因而也就有可能去实践自己的语言主张。国共两方在语言运用上的差异最初表现在书面语的使用上。下面两段话都产生于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它们分别来自两党的最高指挥部:90\n(1)本政府今后当恪遵总理建国大纲、建国方略中之计划,权衡情势,次第实施,其使训政期内之民生问题,获得相当之解决……吾国政治恶劣,强半由于官吏贪污,贿赂公行……(2)我们应当将工人阶级的先锋——共产党,组织得更好,扩大到工农群众之中去,及取一切优秀的革命分子。我们的党——中国共产党,应当更加和工农群众密切联系,努力地反对国民党军阀的统治,反对一切军阀及帝国主义。这两段引文表明,国共两党在文告语言的运用上迥然有异。前者近乎文言,后者则是地道的白话。可以这样认为,共产党人更乐意采用“五四”倡导的白话,而国统区则相对更乐意采用“文”些的书面语。尽管如此,国统区和根据地的语言差别不能被认为是汉语已经分化。这一观点基于下述理由:第一,书面语的差别只是语体的差别,而且这些差别并非处处都是分明的——事实上,国统区也有白话,而共产党人也有用半文不白的语言的;第二,两个地区并非出现大量的专用词语和特殊句式;第三,苏区一则地盘小,再则也不稳定,在语言上不可能同国统区抗衡。尤其是随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撤出,只剩下30000人,中共领导的“语言区”也就“消失”了。如果说“五四”文白之争的尾巴还只是给汉语后来的分化留下了一个诱因,而苏区的建立已埋下了汉语的分化的种子的话,那么,中共延安根据地的建立以至整个解放区的扩大和蓬勃发展则使得汉语的分化日趋明显了。从解放区的角度看,以中共延安整风为标志,解放区开始形成一种可以称得上是标准经的革命工作语言。语言问题在整个延安整风运动中之所以受到空前重视,是因为语言被当作宣传的媒介,被当作表现思想作风的重要工具。这次运动在理论上取得了成功,解决了“五四”及“大众语”讨论两次语言运动中没能解决的问题。例如,怎样对待汉语,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革命工作,应当向谁学习语言,应该怎样提高语言能力,以便函更准确地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等等。跟国统区相比,解放区在用语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政治、军事等术语社会化。例如矛盾、斗争、阶级、党外布尔什维克、战线、战斗、突击队、苏维埃、官僚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等等。2.表达通俗化。报纸、刊物、广播和书籍所使用的语言都采用通俗的语言形式,一部分方言土语或一般群众口头上用的词语都堂堂正正地进入正式的言语活动中,如搞、小青年、整等。3.个别性词语运用范围扩大化。例如“抓”本文是指用指甲轻刮、用手或爪取物、逮捕、捉拿等,解放区又用于指加强领导,或特指着重、主管或负责某方面的工作。如“抓好这一工作”。4.借词苏俄化。例如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客里空、孟什维克、乌拉等。90\n不难发现,上述几点大都跟红军时期有某种“血缘”关系。我们说红军时期埋下了一颗无形的种子看来一点也不过分。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汉语在解放区的变异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必然性。首先,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需要想使革命获得成功,就必须发动和依靠广大工农群众,就必须给他们讲他们之所以受压迫、受剥削的道理。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想方设法宣传革命的理论,这样做的一个很自然的结果就是一批政治术语来到寻常百姓中间。另一方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必须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开展人民战争,这样,军事术语也就自然而然地来到百姓中间,而“军民大生产”则又把军事术语由专用推向一般,“战线”的无所不在,就与此有关。其次,和其他一些有远见的革命宣传家一样,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语言运用在宣传中的作用,他们确信只有用工农大众易接受的语言进行宣传才能起到最佳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即用本地话。我们还必须看到解放区语言通俗化的另一因素。与国民党的各级官员相比,当时共产党的各级干部的文化素质不高。这就是说,客观条件也决定了共产党人使用语言要“俗”(或曰“土”)一些。当然,共产党人中也有不少“文化人”,但毛泽东觉得他们的语言有“学生腔”,要他们工农群众相结合,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以便与普通民众沟通。第四,国家关系也是解放区语言变异的因素。由于中共和苏共的特殊关系以及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视,解放区从俄语当中借了一些词,而对英语中的一些词采取了排斥的态度。例如“拜拜”在国统区大量使用,而解放区则不便使用。第五,个人对语言的使用也因个人的特殊地位对解放区的语言产生影响。中国革命的历史条件形成了领袖人物的特殊地位,他们的一些用法也就流行开来。与此同时,国统区在语言运用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政治上,出于反共、防共的需要,国民党当局对报刊的语言使用增加了一定的限制,从1941年至1945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检查局接到出版物审查的200多种指示,“这些指示甚至对报刊所使用的名词都作了具体规定。如‘抗日政权’、‘各阶层人民’、‘新文学’等一律被当作‘谬误名词’,不准用用”。在文化方面,国统区在报刊上大多数仍采用文言或半文言的语体,以追求所谓高雅的风格。而这种对“雅”的追求的风气仍在今天的台湾延续。国统区语言的“雅化”与国民党各级军政人员的阶级地位、群众观点以及受教育的程度有关。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人员大都因其特有的家庭条件受过某种教育,而传统的语文教育则养成了他们更注重“规范”和“高雅”的习性。在外来词的使用上,国统区也跟解放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如上所述,解放区从俄语中借了一些词,而国统区则因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从英语中借词。90\n总之,国统区和解放区的各自背景,决定了汉语的两种变体的形成。(二)大陆与台湾汉语的分化大陆与港台汉语的差异也是典型的例子。大陆与港台汉语有差异的词汇可以分为对应性的和非对应性的两类。对应性的词汇是指相同或相近的概念在大陆和台湾地区分别出现不同的词汇形式(即异形同义),可以称为对应词。例如(以下各组中斜线前的为大陆用的词,斜线后的为台港词):宇宙飞船/太空船退伍/退役响应/回响主体声/身历声分清/厘清形势/情势非对应词是指在大陆或台湾一方使用而另一方无对应词的词。例如:大陆专用:大团结学习班待业知青松绑共建文山会海样板戏台港用的:新台币建政无论是对应性的还是非对应性的,都反映出社会分化对词汇的影响。例如,在对应性词汇方面,台港词汇之所以与大陆不同,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来源。第一,它们更多地沿用古语词,这些词大陆人不用,认为它们是“死掉”的部分。例如大陆用“多少”台港用“几许”。第二,方言的吸收渠道不同。由于汉语规范化的提倡,大陆在吸收北方话以外的方言词时,十分注重适用和需要的原则,因而未造成多少对应词。而台港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在那里,大量的方言词涌入了报刊,而且流传很广。第三,吸收外来词的方式不同。大陆地区采用意译的词台港地区常用音译,例如:laser/激光/镭射(台),store/商店/士多(港)。即便采用同一翻译方式,译出的词也有不同。例如:aids/艾滋病/爱死病,choclate/巧克力/朱古力。第四,汉语原有某词,而大陆和台湾地区后来根据各自的需要另外造出新词。总的来说,对应词的出现有多方源头,它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四、从“文革”语言看社会政治运动对语言的影响社会政治运动对语言的影响有时是巨大的。中国现代的革命者们是通过武装手段夺取政权的,他们在武装斗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这些也被带入了国家建设中。“文革”和“文革”前几年出现了“军事用语普泛化”。国家建设的过程中许多词语的使用都反映出了军事斗争经验的影响。下面一些词语都是曾经流行,有的至今仍在使用的:战线突击围攻打歼灭战打土围子打破封锁扫黄打非但无论如何,“文革”对汉语的影响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1.“文革”语言的特征有人认为“文革”语言的一个特点是混乱。其实,“文革”中语言运用有两个极端:一是空前的“统一”,一是空前的混乱。而这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1)空前的“统一”。“舆论一律”是“文革”的最大特点。当时的情况是“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最新指标传达不过液”、“90\n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或暂时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一句顶一万句”、“句句照办”。语言自然也是千篇一律,到处是套话、废话,“帮八股”盛行。全国到处都流行起“文革”语言。下面的一段话是从当时的报纸上摘录下来的,与同期的其他新闻作品相比,它的时代印迹并不算特别突出,但稍知这些历史的人,一下子就能判断它出现的年代:火光不是命令!四连指战员高声朗读毛主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这个连队的唯一的宗旨”的教导……立即行动,向火场飞奔。火烤得他们疼痛难忍,烟呛得他们透不出气。王幼康提高了噪音,用毛主席教导鼓舞大家:“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时期内不休息地连打几仗)的作风。”在毛泽东思想的指挥下,大家迎着烈火英勇战斗。有人形容当时的文章是“文章一大抄,市报抄省报,省报抄梁效,不管谈什么,全是一个调”,结构是“开头形势戴帽,接着批判开道,其次要表决心,结尾高呼口号”,在选题上“题目要大,上纲要高,用字要狠,感情要少”。(2)空前的混乱。说“文革”语言是“空前的统一”是从宏观上看的。在这“统一”的后面所掩盖的是语言的大混乱。因为一场大的社会动乱,很难保证语言的纯洁。“文革”中语义的混乱可以从语言交往和语言要素的变异等不同的的方面来看。从人际交往来看,传统的问题招呼和称谓形式都随着“文革”的极左和形而上学盛行而异化。例如,我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文革”中流行过的打招呼形式:甲:为人民服务,我要买盒烟。乙:要斗私批修,什么烟?甲:革命无罪,一号烟。乙:造反有理,两毛钱一盒。甲:一不怕苦,这是钱。乙:二不怕死,找你三毛。“文革”中的语言逻辑混乱的例子更是俯拾即是。下面的句子都是“文革”中流行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社会主义的晚点,不要资本主义的正点最最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形势大好,不是小好谩骂成风是“文革”语言的又一真实写照。例如:砸个稀巴烂要是不革命滚他她的蛋批倒批臭,批成一堆臭狗屎2.“文革”语言与社会生活“文革”语言给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留下了大量资料,这些是观察社会的一面镜子。从“文革”用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大量词语反映出当时对人的摧残和迫害:游斗挂牌游街炮轰坐飞机斗批改上管改戴高帽子剃阴阳头90\n下面的词语则反映了整个社会政治生活的混乱:夺权乱中夺权怀疑一切全面专政打砸抢狠斗私字一闪念斗私批修也有的词语反映出了当时组织上的混乱,例如:专政队文攻武卫队造反司令部民兵掌总三支两军支左工宣队贫宣队下面的词语反映出整个社会生活处于不正常状态:拉练大串连上山下乡开门办学早请示,晚汇报忠不忠见行动“文革”中社会生活的不正常还表现在登峰造极的语言迷信方面。五、社会人口变动对语言的影响(一)人口变动与我国地域方言的形成人口的变动是社会变迁的一个具体因素。在中国历史上,战争、自然灾害是人口流动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的南方原本是“百越”,但是经过一个又一个历史阶段,逐步地与我国北方实现了一体化。这对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过去曾把汉语分成八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后来又把闽南方言和闽北方言合并为闽方言,成为七大方言区。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制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根据前人的研究和新近的调查,把现代汉语分成官话、晋语、吴语、徽语、赣语、湘语、闽语、粤语、平话、客家话等10个方言区(李荣,1989)。这些方言的形成跟社会的一体化有很大的关系。汉语方言的最早形成与氏族部落有关。秦统一中国显然对汉语方言的发展也有影响。在汉语方言的发展中,上古是一个重要阶段。总的来说,上古汉语是以黄河中游为中心,但吴方言、粤方言、湘方言也可能已经在东南地区形成了。这些方言的使用者来源并不一致,但在汉人与汉人、汉人与其他民族的人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发生语言的相互影响和融合,逐渐地形成上述方言。例如,湘语的前身就是今天湖南、湖北和长江中游南岸一带的古楚语。又例如,春秋战国时,越灭吴,楚又灭越,政治疆界的变化也就影响了方言由分而合。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今天的吴语和湘语会有一些共同点。我国现在有许多方言岛。它们源于历史上的移民潮。方言岛的周围常常是同一种方言,而唯独这种话与周围不同,犹如大海中的一个孤岛。广东、福建的客家话就是方言岛。杭州是一个“官话”方言岛。中山沙溪的“隆都话”是粤方言中的闽方言岛。90\n考虑人口的移动对于我们确定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谈到语言和方言的发展的时候人们通常的一种观点是农村向城镇靠拢,小城镇向中心城镇靠拢,中心城镇向大城市靠拢,但丹阳的新派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是受了农村及郊区的影响。这跟一般所说的语言逐步向中心城市靠拢是不相符合的,其原因主要是大量农村及郊区人口涌入城市,而且在城区机关工作的人员及小学教师多数是农村人,而他们的语言的影响是很大的。另一方面,我们过去常常孤立地考虑语言的变化,其实,所谓语言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使用语言的人的变化。思考题1.社会的变迁的不同情况都可能对语言造成影响,请举例加以说明。2.从文化模式变迁的角度,谈谈称谓词1978年之前和之后的语义的变化。90\n第六章汉语和中国社会结构一、语言对社会结构的反映(一)语言行为和社会规范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可以在语言中反映出来。S·皮特·科德指出,同一社团的成员具有共同的政治信仰和伦理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用同样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划分客观现象的类别以及赋予这种分类以意义。各个社团有其共同的历史;对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具有共同的观点,并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系统,他们对为人处事、衣着饮食、婚丧嫁娶、宗教礼教、教育幼辈等等,都有一致的是非标准。这一切构成他们的文化。同样,中国的社会结构也直接影响到汉语的结构。在社会结构的发展中,最突出的是社会阶级结构、职业结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社会阶级结构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中国的阶级结构在建国前后发生了人所共知的根本性变化。它对于语言也有一定的影响。尽管我们过去非常强调语言的全民性,但是我们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到现代汉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差异。在一个社会里,有一套维持这个社会秩序的工具,这就是社会规范。它也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规范也可以说是人们办事的规则和方式,不是行为的内容。规范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技术规范,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如安全制度、操作规程——这与语言无关;另一种是社会规范,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在这中间,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规范显然是社会规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人应该遵守必要的社会用语中规范。例如,称呼、打招呼、问候等等,都体现出人的社会行为规范。语言规范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语言行为规范,一是语言结构的规范。人们对前者比较重视,因为它是社群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着某一社群的人的观念意识、价值心理,反映该社群的生活习惯和特殊要求。例如,一个人如果在称呼上使用错误,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形象。在同一社群中,人们选用的变体应该为该社会所认同,否则也会为社会所不容。语言的规范与语言的教育有关。上海苏北籍女作家蒋丽萍曾对童年时居住在苏北人聚集区的情况有如下一段描写:西新街里……男女一见面,当头一句就是“死鬼哎……!”不管是开心还是怒骂,那里的人都喜欢冲口一句“勒你个妈妈!”在现代中国社会里,语言的文明化问题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所谓的语言文明化主要是指行业工作用语和社会生活用语的文明化,实际上也就是指人在使用语言时遵守社会规范。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语言规范的本身,一是在社会交际中语言行为的规范。语言文明化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社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固有的和外来的多元文化的交汇以及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语言文明相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有所滞后。90\n语言文明教育的模式化和语言文明的多样化的关系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规定一些文明礼貌用语,对社会的语言文明有促进的作用。但是,这可能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使得文明的语言成为僵化的“八股”。因此,语言文明教育不是规定几句文明用语,也不是只规定几句“忌语”。从根本上说,语言文明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目前可以对文明语言做出一些规定,但不能把这些规定看成是解决文明语言的灵丹妙药,它只是我们当前形势下的一种补救措施。要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还得通过全社会的广泛的、长期的教育。(二)等级制和词语的排列中国传统上是一个提倡尊卑有序的社会,因此它必然强调“内外有别”、“亲疏有别”、“长幼有序”。这种等级层次在汉语结构上得到了一定程序的反映。“君臣、男女、父母、夫妻、父子、子女、公婆、婆媳、长幼、兄弟、兄嫂、姐妹、官兵、师生、师徒、向外、上下、中外、主仆、升降、文武、亲疏、尊卑、贵贱、雅俗、善恶、好恶”等,其所以不能颠倒次序,就跟区别尊卑的有序观念有关。然而,这种观念并不因旧的社会制度的消亡而消亡。建国后出现的“党政、干群、干警、军民、指战员、上下级、左中右、领导与群众、从中央到地方、上行下效、上访下调、上梁不正下梁歪”等也都把尊者放在前面,而把卑者放在后面。关于行业的排列次序也很能说明问题。建国前的行业顺序是:农工商——士农工商——农工商兵,建国后的排列顺序是:工农商学兵——工农兵学商。这种观念甚至在方位词的顺序上也有所反映。例如“东——西——南——北”所反映的就是我们的社会对方位所划分的等级。这一顺序还影响到进一步的组合:有“东”就把“东”放在前面,例如“东西、东南、东北”;无“东”就是“西”在前面,例如“西南、西北”;无“东”无“西”就是“南”在前面,因此它只有一个机会即“南北”。而“北”只好甘居最后。不过,近年由于其他特殊的原因“北”得以偶尔有机会居于“南”的前面,例如报刊上关于朝鲜问题的报道会提到“北南双方”,这是因为“亲疏关系”在起作用。看来在一些情况下“亲疏关系”是可以超越“方位关系”的。今天,人们强调了排名的平等,在一些正式会议,人们开始用姓氏笔画来排列人的名单。对于一份开列一连串名单的广告来说,也常常标出“排名不分先后”。尊称、谦称、爱称和贬称背后的社会等级。汉语可能是世界上称谓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汉语中复杂的称谓系统反映了传统中国社会的等级结构。1.尊称汉语的称呼是很有讲究的。汉语有尊称,但是没有像日语、藏语那样的敬语。吕叔湘指出:中国旧社会的习惯,社会地位较低的对于社会地位较高的,如卑幼对尊长,仆人对主人,平民对官长,穷人对阔人,是不能用普通第一第二身指称词的,得用尊称和谦称。在现代中国社会里的情况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旧的伦理的影响依然存在。目前中国大陆普遍以官衔称人就是过去等级制的残存。在以官衔称人方面,突出的现象是除了中央最高层以外,均是遇“副”省略。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规定党内一律称“同志”90\n,可见后来称呼问题的严重。然而,中央虽三令五申,但除了正式场合,情况并无大的改观。有人指出:“此风除与官本位思想、官吏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力监督等相关外,也与汉语词汇中表敬词语大面积萎缩、百姓无合适措辞有关。”名字的称呼也可反映出中国的尊称。中国人称人名为名字。因为从前的人名包括名和字两个部分。在旧时代,一个知识分子必须有名和字。字是一个人的社会身份的标志。今人直称其名也受到各种限制。在一些等级分明的社会群体里,需要规定一些相应的称呼。1990年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例》对称呼就有如下的规定:军人之间通常称职务,或姓加职务,或职务加同志或姓名加同志。首长和上级对部属和下级以及同级间的称呼,可以称姓名或姓名加同志。在公共场所不知道对方职务时,可称军衔加同志或同志。今天,人们已经很少称字了。近年我国汉语社会中重名现象越来越严重,人们提出许多方案,有人主张恢复字,这是值得考虑的。人们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怀着不同的目的,可能会使用不同的称谓。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析出人的各种心理状态。例如,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使用不同的称谓是很自然的,同一个人随着地位的变化对同一个人的称为的变化也是正常的,但也有的情况下同一个人对同一个人随交际目的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称谓。“同志”曾经是个用途极广的称谓形式,应该是一种尊称。“南京到北京,‘同志’是官称”的俗谚曾流行过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那个时期里,“同志”曾经是一个极其神圣的称呼。那时,它几乎取代了所有的社会称谓。但是,由于那个荒唐的年代,人们逐渐厌恶它了。那当面称“同志”而背后大打出手的行径给人留下的是不堪回首的岁月。这或许就是“同志”作为社会称谓始终难以再展雄风的原因。研究表明它正在萎缩。同样是时代的因素,“师傅”后来取代了“同志”。有一个时期,“师傅”的使用范围很广。现在看来,“师傅”不久也将成为一个历史的陈迹。“老师”本来只用于学校,但是现在已经泛化,许多与教师职业无关的人也被尊称为老师。“老板”是冬眠近40年以后又重新起用的称为形式,或许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新变化。在交际中,越是亲近的人,称呼越随便,反之则要用敬称。《金瓶梅》第一回写潘金莲欲勾引武松,极尽殷勤之能事,自称为“奴”,对武松称“叔叔”,共有12次之多。武松不为所动。潘金莲第二次陪武松饮酒时,又用言语挑逗武松,先是将“奴”改“我”,接下来称武松为“你”。意在通过称为调整两人的关系。这与语码转换中通过转换语码调整关系可谓异曲同工。2.谦称与敬称相对的是谦称。上面已经谈到传统中国社会中对别人称自己的名,这就是一种谦称。招呼语中的自谦的原则是贬己。对中国人来说,贬己就意味着尊人。通过自谦达到表示尊敬不限于上层社会,它也普及到了民间,它们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风俗特点。中国的古训是“满招损,谦受益”,而自谦是西方文化所难以理解的。汉语传统上有许多谦词,例如名词有“在下、不才、晚生、弟”等等,副词如“敢、窃”等;形容词如“贱、拙、贫”等等。用上面提到的这些词可以构成许多词语表示自谦,例如90\n“愚见、愚弟、愚兄、愚言、敝人、敝舍、敝校、贱内、贱室、贱荆”等等。现代中国的自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应该归于社会的变化。例如,随着“五四”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妇女的解放,对妻子的贱称已经完全淘汰。在其他方面,自谦的使用情况发展不平衡。一是祖国大陆地区与港台及其他海外华人区有不同,一是大陆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总的来说,在中国大陆地区自谦词语的使用远远少于港台和其他海外华人区,这与大陆几十年所经历的社会变革、人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3.爱称爱称是表示喜爱亲昵的称呼。中国社会中可以用各种方式表示爱称。它的构成方式非常丰富,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内涵。爱称也有背称和面称两类。就面称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称名,例如称李红梅为“红梅”或“梅”;(2)称小名,例如“小顺子”;(3)称姓,例如“林”;(4)以骂代爱,如“小笨蛋”;(5)单名重叠,如称“李珊”为“珊珊”;(6)代称,如“喂”、“嘿”、“心肝”、“宝贝”等。在上面提到的几种类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社会的影响。4.贬称贬称是对被称对象的歧视性称谓。谦称也用贬己来实现,但谦称是自称,贬称则是他称。贬称有面称,也有背称,其中以背称居多。贬称可以说是贬义词的一种,但社会语言学所关心的贬称是和社会因素有关的,例如因社会地位、职业或地域优越感而对不具有该优越地位的人的称呼,这是语言歧视的表现。20~30年代上海人的地域优越感之强是全国第一,由此产生的褊狭意识典型地体现在对“外地人”的态度上。所谓“外地人”是上海人对内地人的一种概称,它已略去其中性的本义而带有明显的贬义,就像十八、十九世纪巴黎人将其他地区的法国人一律呼之为“外省人”一样,一种明显的贵族式优越感溢于言表。与“外地人”相联的另一种称呼是“乡下人”、“乡巴佬”、“土包子”等。这种地域优越感,是由现代都市与传统农村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距离而在称呼上表现出来的人格心理落差,“外地人”等于“乡下人”,而“乡下人”等于落后人——未开化的传统人。敬称、谦称和贬称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注意的。如上所说,中国社会的特点是人高我低,在交往中采取的是贬仰自己、褒扬别人的礼貌态度。礼貌语言的使用可以缩小交际双方的距离。人们通常会借用亲属称谓,或者以亲属称谓为基础造成含有亲属称谓语素的类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由于建立这种“亲属关系”,就成了亲戚,甚至成了一家人,成了弟兄,双方的距离就拉近了。(四)从社会称谓缺位现象看社会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中国的社会称谓概言之则有五:(1)姓名;(2)类亲属称呼;(3)身份;(4)通用称呼;(5)其他。社会语言学比较关心的是(2)(3)(4)三种情况。(2)反映了亲属本位,以亲属相称,是为了缩小距离;(3)反映的主要是“官本位”,遇官称衔,以示恭敬;(4)反映了社会的时间,表现出说话人的追求。这些都证明了中国社会对称谓的影响。与亲属称谓相比,社会称谓更表现出社会的特征,尤其是时代特征。90\n社会结构对称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以当前社会称谓的缺位现象来作些分析。目前社会称谓的缺位中最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先生”与“小姐”相关的称谓的缺位。这两个社会称谓目前比较流行。不少人似乎觉得“先生”是与“小姐”相对立的,其实不然。“先生”有不少义项,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三:(1)对男性的泛称;(2)知识界对有一定学术水平者的尊称;(3)丈夫。由于“先生”一词可以作为男性的泛称,所以在“大社会”中对男性的称谓困难不大。“小姐”却不然。它只是女性称谓的一部分。我们的社会没有接受与女性相应的“大社会”泛称。这就形成了“小姐”以外女性的称谓的缺位。当然,女性也有一个大社会泛称——“女士”。但目前这个称谓似乎只用于一些极其正式的场合。例如大会致词时人们会说“女士们”或“各位女士”之类。而且在一些中国人看来,“女士”只适合于背称。另一方面,“先生”的称为在小社会里也有一些麻烦。以知识界为例。年轻人称年长者为“先生”顺理成章,但年长者对年轻者呢?除了非常正式的场合,他们一般不用大社会的“先生”,而是选择“同志”这个在不少人看来是过了时的社会称谓。2.女师傅、女老师的配偶的称谓的缺位。在汉语社会里,人们通常对老师或师傅的妻子尊称为“师母”(或“师娘”)。但是,如果老师或师傅是女的就无法称呼了。几乎不会听到一个人称女老师或师傅的丈夫为“师父”,尽管“父母”总是排在一起。这里显然有一个缺位。3.同事或一般朋友的配偶称为的缺位。今天的社会男女毕竟平等了,女子也开始走天下了。“某太太”的称谓只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例如,妻子的同事或朋友是否可以按照妻子的姓称其丈夫为“某先生”呢?当然,称呼难的问题不只限于这个方面。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导致称呼的困难。过去是自己的老师,现在是自己的同事或同学的人就不好称呼。4.普遍性社会称为的缺位。有位学者在谈到社会上滥用“老师”这一称为时忿忿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现在社会上滥用“老师”一词。XX电视台的一位主持人在向观众介绍一位相声演员时说“我刚才看到了XX老师的精彩……”。我不承认XX是我的老师。这里用“老师”来称呼XX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上面摆的都是一些现象。我们现在所关心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些缺位。在我们看来,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事实上,男女这种地位上的差异不仅造成了社会称谓的缺位,也造成了亲属称谓的缺位,只是亲属称谓中的缺位有自己的补偿形式,没有引起交际上的问题,人们没有注意罢了。我们来看看血亲称谓。父亲中以年龄是否大于父亲而区分伯、叔,有的地方甚至按这些男性的年龄分出伯、爹、大、叔等等,而母系中对于母亲有关者却不以同样的方式来区分,无论是母亲的哥哥还是弟弟都称为“舅舅”。90\n社会地位的尊上也是造成缺位的因素。下面的几个例子中,带问号的组合理论上是成立的,而在我们一般却不会用作称呼:张博士张硕士?张学士?李教授李讲师?李助教?王队长王副队长?王队员?赵组长赵副组长?赵组员?目前我国社会称谓的总的发展有这样几个特点:1)弱小的方言向普通话靠拢;2)农村向城市靠拢;3)小城市向大城市靠拢;4)北方向南方靠拢;5)大陆向港台靠拢;6)国内向国际靠拢。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后果:在相当的一个时期里,汉语的社会称谓将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无序会自然走向有序。语言作为一种自足的系统会自动调整自己的社会称谓体系,我们不必为此“杞人忧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所谓语言自身的调节,实际上还是人的调节。这种调节常常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我们不应该在等待中让它们走向有序。总的来说,当前社会称谓的缺位现象确实具有中国特色。作为一种交际现象,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在深层对语言的影响,也反映了“全球一体化”过程给社会交往带来的新问题。现代汉语称谓的缺位的问题可能还要继续一段时间。亲属称谓的缺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淡化,在不久的将来将不成为一个问题。而社会称谓的问题将依然存在。二、语言对家庭的反映(一)从汉语看中国的家庭社会学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无数个家庭组成了社会有机体。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的发展变化有两大原因,一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一是家庭自身的内在矛盾运动。家庭的出现是对群婚型婚姻制度改革的产物,从此出现了固定的配偶关系,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婚姻家庭制度发生变迁,与之有关的语言方面也会发生变迁。在封建社会里,男女婚姻不能自主,而由父母包办,结婚以后妻到夫家,妻随夫姓。这就引起了称谓系统的改变。这又是语言学和社会学可以交互启发的一个明证。婚姻关系也在汉语中反映出来。下面举出两对跟婚姻有关系的词语来看中国传统婚姻家庭。(1)“娶”和“嫁”。传统中国社会的“嫁”和“娶”也反映出我们的婚姻关系。中国人对这两个字已经习惯成自然,常脱口而出,为了有助于理解,我们不妨同英语作点比较。英语当中有marry这个动词,意思是“结婚”。刚学汉语的外国人常常会说出“A结婚B”或“B结婚A”。而中国人说这个句子时可能有四种说法:A娶BB嫁AA跟B结婚B跟A结婚③和④的用法至今仍比较少。就①和②来说,为什么英语中没有这个区别而汉语有“娶”“嫁”之分呢?我们只能从中国社会中去找原因。90\n“娶”上古时代也可以写成“取”。例如: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克。(《诗经·幽风·伐柯》)《说文》:娶,取妇也。从女,取声。段注:取彼之女,为我之妇也。经典多假“取”为“娶”。《说文》:取,捕取也。从又耳。周礼,获取者取左耳。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战争中割俘虏耳朵的情况。有学者认为古代借“取”为“娶”的做法正印证了原始社会后期男子结婚盛行的抢婚制。他指出,对于那时的男子来说,抢来的新娘也好,抓获后分给自己的“奴”也好,都是以武力获得的配偶或性伴侣。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嫁”,《说文》的解释是:女适人也。意思是女人到别人家里去生活,女子找到了自己终生生活的“家”,这就是“嫁”。从“娶”和“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宗法社会里男人为中心的地位和妇女的附属地位。(2)“未婚夫”和“未婚妻”。“未婚妻”和“未婚夫”的用法可以说是由来已久。后来有人对“未婚夫”和“未婚妻”的提法提出质疑,认为这是不符合逻辑的。的确,中国法律上没有所谓“未婚夫”和“未婚妻”的概念,因为按照中国法律,只要履行了结婚手续即为结婚。但是,考虑到我国的传统婚姻过程这个问题就好理解了。我国传统的婚姻过程是:求婚——订婚——结婚。在订婚仪式举行后,社会就认可他们是未婚的夫妻。至于结婚,在中国的传统中也必须有一个仪式。在中国农村的许多地方,即使是今天,办理过结婚手续但未举行婚礼的仍被认为是没有结婚(通常的说法是“登记”),如果两个人只是“登记”,没有举行婚礼就同居的话,仍会被社会舆论所讥笑。目前中国很多地方的婚姻过程是对传统婚姻过程的一种改良,其过程大致是:未婚——订婚——恋爱——结婚。在这个过程中,订婚后未结婚仍称为未婚夫妻。由此可见,“未婚夫”和“未婚妻”的名称是有其社会背景的。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婚姻关系的一种观念,这就是,婚姻关系一旦确定,就是“夫妻”。(二)亲属称谓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属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它是由各代婚姻关系构成的男女双方血丝关系排列的亲属次序确定的。亲属称谓有两种方法,一是类分法,一是叙述法。前者的特点是:(1)不标明亲属是父系还是母系;(2)不标明亲属是直系还是旁系;(3)不标明亲属的排列顺序。后者的特点是:(1)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分明;(2)直系亲属与旁系亲属分明;(3)既标明尊卑辈份,又标明长幼顺序。目前世界上很多民族采用的是类分法,而中国汉语社会采用的是叙述法。因此,一个说英语的人学习汉语时,常常不知道怎样用汉语去表示某种亲属关系,而中国人学习外语时,也时常想弄清楚对方所说的uncle或aunt到底是什么人。亲属称谓是家庭亲属关系的形式化表现,有其特殊的社会根源。中国的亲属关系具有下述几个主要特点:(1)注重内外、上下、尊卑和等级的分别;(2)亲属关系延伸广;(3)亲属名称分得细。下面以汉族称谓中第一旁系尊属长辈的称谓为例来作一简要的分析。父亲的哥哥:伯;父亲的弟弟:叔90\n母亲的哥哥:男;母亲的弟弟:舅父亲的姐姐:姑;父亲的妹妹:姑母亲的姐姐:姨;母亲的妹妹:姨在这四项称谓中,只有父系男性长辈才有长幼的分别,其他各项均只有父系母系之别,而无长幼之别。要标明长幼时,只有靠句法组合手段即加上大、二、三、四等等来标记。父亲的兄只能称“伯”,父亲的弟只能称“叔”,父亲的兄不只一个时,可以加“大、二、三”等以示区别,有的地区甚至可以再用“爹”、“大”之类,但一定不能用“叔”;同样,对父亲的弟弟,可以称“叔”,不只一个时也可以加上顺序,但决不可用“伯”。这种特异现象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家长制中以长子为继承人有关。在家庭男性成员同胞手足中严格区分长幼行次是与家庭继承相适应的。自古以来,“伯、仲、叔、季”顺序已成定制。在古代,把父亲的哥哥又称谓“世父”,《释名·释亲属》说:父之兄曰世父,言为嫡统世也;又曰伯父,伯,把也,把持家政也。也可以把称谓分为亲属间的亲属称谓和非亲属间的亲属称谓(即社会称谓):前者在亲属间使用,后者在社会上使用。“爸爸、妈妈”是纯粹的亲属间的亲属称谓,而“叔叔”、“大哥”、“大姐”等称谓形式既可以用于非亲属之间,也可以用在亲属之间,不过,用在非亲属称谓的“大哥”、“大姐”中的“大”已经虚化,不再有序的概念。至于“阿姨”、“大妈”之类只能用于大亲属称谓之间。亲属称谓血亲称谓比姻亲称谓分得细,也比较复杂,这显然也是中国社会重血统、重宗族的表现,这里不详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亲属称谓正在由复杂趋于简化。其中的因素至少有二:一是人们亲属观念的淡化,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引起的人口的减少。后者可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可以预计的将来,不少亲属称谓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三、人名(一)人名的社会特征人名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由于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社会群体的人命名的原则各具不同特征。汉族社会里,姓氏的功能是用来续血统、别婚姻的。“姓”字从女,可见姓制度产生于母系社会。姓制度在上古以女子为中心,即女子从母姓。古姓中的“姖、姚、姜、赢”等都从女。周文王姓姬,上古以姬姓为尊,所以后来姬有“美女”义。重视行辈之别和长幼之分的宗法观念也反映到了汉族人名的命名上。例如同辈要用同辈份的字。我们常说“~字辈”。人们还通过名字反映出对后代的希望,喜欢起吉利的名字。这也有时代性。河南《唐河县志》介绍河南唐河县和社旗县有几百户李姓和王姓的蒙古人。他们的姓都是选的大姓。从历史的角度看,外族人用汉族姓,有的姓是赐的,有的则是自己选的。还有的是音译的。(二)人名的地域特征90\n姓氏的频度表也反映了姓氏的地区性。上引统计结果表明:历史悠久的地区的姓氏相对复杂些。如陕西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北京自辽以来一直是首都所在地,因此,这两个地方的25000人中,姓氏都达450个左右。而发展较晚的广东、福建,则不足300个姓氏。姓氏分布是不均衡的。如“王、张、李、刘”4个大姓在北方方言区的几个点(北京、辽宁、陕西、四川)都居前4位,在别的地方则不然。福建“陈”姓最多,“林”姓次之,两姓就占了总人数的近30%。有些姓氏从全国范围来看是罕见的,但在某一地区却可能比较集中,像北京的“东”姓,陕西的“路、党、权、鱼”。造成人名的地方特征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1)居民来源不同,即移民背景不同。这一方面的原因只是造成姓氏在地理分布上的特征,即某些姓集中在某些地区。上面提到的一些姓氏的分布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江苏句容市后白镇油坊村,所有的家庭都是“黄”姓,因为他们是一个叫黄仁进的老人在清朝末年带家人逃荒落户在此繁衍而成的。(2)方言和民俗不同。方言不同,不仅会造成人名用字的不同,而且可能引起人名结构的不同。例如吴语区口语中喜欢在人名前冠以“阿”字。民间心理和风俗的不同也有可能造成人名用字的差异。例如在上海金山、松江等县小名有叫阿猫阿狗的。(三)人名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的人在用名上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先秦除用天干地支记时间之外,还用它们起名字。例如,盘庚、武丁。周秦用“伯、仲、叔、季”等字排行,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的等级。1983年6月5日的《讽刺与幽默》有一篇短文列出了一串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的名字:1948年以前贾得宝孙发财姚有禄庞天佑1949~1950郑解放叶南下秦建国向天明1951~1953司卫国邓援朝朱抗美靳停战1954~1957刘建设申互助童和平时志方1958~1959孟跃进潘胜天戴红花王铁汉1960~1963任坚强冯抗洪齐移山赵向党1964~1965高学锋钱志农艾学雷主永进1966~1976董文革张要武房永红刑卫兵1976~1983韩振兴李跃华宋富旺彭文明我们可以再补出1984~1997年的一些人名:贾佳、王菲菲、方维娜、雷蕾等等。毫无疑问,上述名字是人们为了某种效果故意拼在一起的,但应该说还是可以反映有关年代人名的特点的。从全局看,人名用字带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时代因素(政治、社会风气等)影响到各时期某些人名用字的频度。如“文革”时期(第三个时期)“红”字由45位上升到第一位,“军”字由41位上升到第三位。90\n一是时代因素影响到各时期人名用字的总趋势。统计结果表明,第四时期的人名用字有以下特点:1、传统的人名字少了;2、追求新颖、脱俗;3、避免太浓的政治色彩。从名字中大体上可以看出出生的时代。当然,有的名字并不是出生时取的,有的可能是中间改的。(四)人名的性别和结构特征男性和女性人名用字频度则反映了人名用字和性别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女性起名常取表现美貌的字、表现妇女道德的字和表示珍贵的字,并且专用字较多。男性起名则多用表现志向的字和表示勇武、刚强、豪迈、壮阔的字。第三、四时期以来,某些男性的常用字,如“伟、建、军”等也为女性所用,表现了女子在名字上与男子抗衡。同时,女名中俗字减少,换上了一批较生僻、文雅的字。汉族的人名结构比较简单。在结构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单名、双名和重名上。上述四个时期的统计表明,单名增长迅速。各个时期的百分比分别为:第一时期:6.502%;第二时期:8.983%;第三时期:27.810%;第四时期:32.4945%。单名增长迅速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曹志耘(1991)认为这是因为单名在一定程度上被看成是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偏高的标志。目前我国人名用字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其中主要的是大量的重名现象。对此学术界已经有不少报告。四、地名(一)地名和语言学地名是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地名都是通过语言而存在,通过文字而形诸记载的。它与语言学有密切的关系。不少从事地名研究的学者对地名词源的考试都运用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社会语言学也十分关心地名的研究。罗常培对地名研究的语言学意义做了精彩的概括。他说:“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的,大部分是地名。”他还引有L.R.Palmer的话说:“地名是语言学家最引人入胜的事业之一。”对地名的研究可运用语言调查法、语言地理学方法、统计语言学方法、语言分析法、地名结构的语法分析等方法。(二)社会对地名的影响如同人名一样,地名也有明显的时代色彩。而这更多的是反映的那个时代的人的愿望。历史上的不少地名都可以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风貌。现代社会的地名,也必然要反映出现代社会的特点。例如,河南省社旗县是1965年在原南阳、方城和唐河三县划出来的新县。该县城所在地原为“赊旗店”,是历史上的一个名镇,今仍以“赊店老酒”名扬国内。该县的命名却采用了“社”,以谐“赊”之音,更重要的是要把社旗县建成“社会主义旗帜县”,这也是当时对这个新县所抱的希望。地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组成,具有“绝对的排他性”。不同的民族语言形成不同的民族地名,地名的民族特征正是民族语言特征的反映。不同地区的地名也有其自身的特征。例如“吉林”是满语“沿江”的意思,“图们”是满语“万”的意思。(三)地名是社会历史和语言的记录90\n地名也是一种文化标记。罗常培花了大量的篇幅讨论地名所反映出的民族迁徙的踪迹。有人在对苏南地区的河南方言岛群的研究中发现了大量活生生的例子。在江苏句容市磨盘乡,有26个以“X棚”为名的村子(例如胡棚、王棚),均是河南人的居住点,均为移民,其中大多数是河南人。由此可知,河南人初到苏南时多以棚子为居所。思考题1.谈谈语言的社会分层现象。2.以亲属词或称谓词为例,说明社会结构与语言的关系。90\n第七章当代语言变异理论在这一章中,我们想着重介绍以拉波夫第一批社会语言学家为代表的有关语言变异的观点,因为只有他们比较系统地考察了语言变异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力图从理论的高度加以说明。一、变异和变素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把语言看成异质有序的系统。这种语言观,密切联系于他们对语言变异的看法,而且被社会语言学界所普遍接受。由此出发,形成了与传统语言学区别颇大的当代语言变异理论。下面我们就介绍这个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一)变异(variable)1.变异的内容“变异”指的是某个语言项目,在实际使用着的话语中的状况。这里的“语言项目”,可以是某个单位,也可以是某些语音的组合或聚合规则;它可以是某个语义,也可以是某些语义的组合或聚合规则;它还可以是音、义结合而成的语素或词,也可以是某个语法范畴或语法手段,或某项语法规则。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北京话的单数第二人称代词,在实际的话语中,具有[ni]、[nin]两种不同的语音形式(文字上写为“你”和“您”),这是北京话这个语言变体中出现的一个词的变异。2.变异的实际存在形式——变素(variant)“变素”指的是语言变异的一个、一个实际存在的形式。比如刚才所举的例子中,[ni]和[nin],就是北京话第二人称代词变异的两个变素。变异和变素的关系,就好像语音学中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一样。音位是由许多音位变体,按照互相是否对立的原则归纳出来的。音位只是一种概括和抽象,实际话语中,存在的只是音位变体。同样,变异也是由许多变素,按照他们是否有共同的社会分布这个原则归纳出来的;变异也是一种概括,实际话语中,存在的是变素。所以,一个音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音位变体,一个变异也可能包含不只一个变素。变异和变素理论的提出,必将使人类对语言变异的认识更加深入。(二)语言变异的分类语言就是以变异网络的形式而存在的,语言变异无处不在。对于这样众多、复杂、来源不同、作用不同的变异,应该怎样去开始我们的研究呢?首先,有必要对变异本身进行分类。拉波夫认为,语言变异的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标准不同,分出的类别也不一样。一般说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进行分类:一种是从语言变异形成的原因上来进行分类;一种则是从语言变异在语言系统中出现的范围或层次,对它们加以分类;第三种是从变异在语言社会中的作用,对它们进行分类。第一种分类,主要是为了弄清变异产生的原因;第二种分类显然是为了说明变异对语言结构系统的不同影响;最后一种则是为了了解这些变异在人类社会中的不同作用。90\n1.从语言变异的成因语言变异的具体成因很多,但从大的方面看,不外乎语言结构系统内部和语言结构系统以外两个方面。所以,可以归纳为来自内部的变异和来自外部的变异。(1)来自内部的变异语言这个网络系统,从组成该网络的每一个语言成分看,它的内部各成分之间是互相密切联系的,其中任何一个成分的改变,都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产生一连串的语言变异。由于语言结构中某个成分的改变而产生的变异,都可以叫做来自内部的变异。比如,研究汉语发展史的人一般都认为:古代汉语中声调的分化,是由于语音系统中浊声母的清化所引起的。即由于浊声母[b][d][g]……变成了清声母[p][t][k]……使得声母清、浊的对立消失,失去了区别不同语音形式的作用。而当时的汉语中,单音节的词又相当多,由此出现了大批的同音词。语言中过多的同音词会造成交际中的不便,所以语言自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就使本来的声调系统产生分化。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就分别按照它所在音节声母原来的清、浊,分化为阴调和阳调,比如,广州话就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中入等九个声调。当然,这是就汉语的总的情况而言,实际上汉语声调的分化和合并,在汉语的不同方言中要复杂得多。还有一些来自内部的变异,被传统的语音学称做“条件音变”。比如为什么会有语音的同化或异化等语流音变?通常的解释是:在没有特殊需要时,人类语言总是本着省力、经济的原则来构成的,也就是要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用尽可能少的形式去负荷尽可能多的信息。另一方面,在发音时也要使发音器官处在比较自然、方便的状态。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处在语流中的音,往往要受它前面或后面的音的影响而产生变异。至于在什么情况下,一个音会受前后音的影响,发生变化;什么情况下,不受影响,也不起变化,还要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有的人认为,对于这些来自内部的变异,社会语言学是不感兴趣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看来,内部和外部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一方面,语言本身的结构,无论就其语音或语义来说,都是自成系统并有它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不管是什么样的语言变异研究,都不能不触及语言结构本身;另一方面,被人使用着的语言的变化,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与社会的某个因素相关。所以社会语言学不同于传统语言学之处,不是不研究语言结构内部的各种因素,而是要联系与它们相关的社会因素来研究它。国内社会语言学界的研究,目前多偏重于语言使用、语言态度以及某些词汇的变异(词汇的变异往往和社会因素有关)。对来自内部的语音、语义、语法变异,研究较少。主要原因是,词语变异的研究较易进行。(2)来自外部的变异90\n来自外部的变异,指受语言结构系统之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异。换句话说,它们主要指由于社会因素引起的变异。对这类变异,我们又可主要按照它们是否出现在不同说话人身上,而区分为三小类:第一类是个体之间的变异,指的是由于说话人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这种不同,不是指生物个体的不同,而是指说话人的社会特征不同。比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或不同的阶层、职业、文化程度等等。具有相同社会特征的个体,很可能在话语中出现相同的变异。许多具有相同语言变异的个体,就可能形成某个民族语言、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的集团。比如,韵母有喉塞韵尾,声母保留了全套的浊辅音等等,是我国东南地区许多个体说话的特点;而韵母没有喉塞韵尾,声母中没有全套的浊辅音,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许多个体说话的特点。这两套变异形式,分别是汉语吴方言和北方方言语音系统的显著特点。当然,从“个体之间的变异”的字面而言,这类变异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社会语言学感兴趣的,只是那些能够作为某个社会集团语言特点的变异。有时,某个具体的人(如作家、演员)或某部作品,在语言的使用中,出现了一些独有的变异,这就是个人或作品的语言风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某某作家的“语言”或某个作品的“语言”。如“鲁迅的语言”、“老舍的语言”、“《红楼梦》的语言”、“《子夜》的语言”等等。这种不同作家的“语言”,或不同作品的“语言”,实际上也是由不同个体之间的语言变异所形成的。第二类叫做个体内的变异,这类变异出现在同一个说话人对语言不同的使用中。它往往是因为交际场合不同、或交际对象不同、或所谈论的话题不同而产生的变异。因此这类变异,在传统语言学中,又叫做语体的变异。比如在北京话中,单数第二人称代词有两个变素:“你”[ni]和“您”[nin]。不同的说话人,由于使用变素“您”的频率不同,而可以区分为老年人言语集团和年轻人言语集团。从这个角度来看,“你”、“您”这个变异好像是个体之间的变异。但同样是在北京,同一个老年人或年轻人,都可能用“你”来称呼同辈,而用“您”来称呼上一辈;也可以在同样对一个陌生的、年龄大体与自己相同的人说话时,使用“你”表示随便、亲切。而使用“您”则表示看重或疏远。第二人称的这两个变素所表达的附加意义很多。这种个体内部的变异,在言语社会或该社会的次文化集团中,往往有共同的使用规则,并不是个人可以随意更改的。第三类来自外部的变异,比较特殊。它既可以出自不同社会特征的许多个体,也可以出自同一个说话人的不同语体。有人称之为“固有”的(inherent)变异,也可以说是一种“纯粹自由”的变异。比如在北京话中,无论说话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特征,也无论是什么样的语体中,“教室”的“室”的声调,既可以发成去声,也可发成上声,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它就是北京话中一个纯粹自由的变异。类似的例子是英语中economics(经济学)形状的字母e,它既可以发成[i],也可以发成[e],也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律,所以也是一个纯粹自由的变异。这种变异的产生,既没有合乎音理的语音条件,也不能说与任何语体或说话人的社会特征有什么关系,所以才把它们叫做纯粹自由的变异。这类变异虽不是语言研究的重点,但它们对语言本身的变化,却并不总是无足轻重的。2.从变异在语言系统中出现的范围或层次来分90\n不同的变异,在语言系统中出现的范围或层次可能是不相同的,一般说来可以分为四种:(1)系统的变异系统的变异,往往表现为整个语言结构系统都受到这一变异的影响,从而有别于另一个语言结构系统。比如“元、辅音比例”是一个系统变异的项目,对不同的语言来说,其元音辅音比例可能是不相同的。如夏威夷语(Hawaiian)只有5个元音和6个辅音,元辅音之比接近1比1;而高加索的阿巴卡兹语(Abkhz)则只有代2个元音和近70个辅音,元辅音之比为1比35。又如,在汉语的各个方言中,也存在这种系统的变异:舌尖前和舌尖后擦音、塞擦音的对立与否,是北方方言与许多南方方言之间的一个系统的变异。北方方言(其中的西南次方言除外),一般都分别有舌尖前和舌尖后的擦音和塞擦音,而南方的许多方言,则只有舌尖前而无舌尖后的擦音和塞擦音。又如,以辅音p、t、k作为入声韵尾,是粤方言区别于吴方言的一个系统变异,因为吴方言只有一个喉塞音的入声韵尾。由此可见,系统的变异,常常构成传统语言学中民族语言之间或地域方言之间的区别。(2)分布的变异这种变异指的是,不同的语言变体中,都具有某个语言成分;但是这个语言成分,在不同的语言变体中,有不同的分布条件。比如北京话和上海话都有[ng]这个音位,在上海话中,它既可出现在元音之前,也可出现在元音之后,还可以单独自成一个音节;而在北京话中,这只能出现在元音之后作韵尾,不能出现在元音之前当声母,也不能自成音节。[ng]对于上海话和北京话来说,就是一个分布上的变异。(3)实现中的变异这种变异指的是,同一个语言系统体现在不同说话人或同一说话人的实际言语上的变异。在任何一个语言集团中,操同一种民族语言或地域方言的不同说话人,可能由于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等的区别,而在实际的言语中出现不同的变异,这已是公认的现象。比如汉语方言中普遍存在的文、白异读,也是这种变异的表现形式。江西省高安县林乡的方言,“弟弟”一词,一会儿念成[laotˊi],一会儿又念成[laohai];“楼梯”这个词可以念成[tˊits],也可以念成[haits]。这两个音的出现条件,[h]是白读,[t]是文读,分别出现在是否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语体中。一般说来,汉语方言中的白读属口语,而文读具有书面语体的色彩。(4)偶然的变异有时,我们还会发现一些变异,它产生的条件既不是由于说话人的不同,也不是由于语体上有什么差别。比如在标准英语中,dance这个词的读音是[da:ns],在澳大利亚英语和美国英语中却读成[dæns]。产生这种实际读音的差别,可以用a受前面的舌尖塞音和它后面的舌尖鼻音同化,舌位升高来解释,也就是把它看成一种条件音变。但是同样在标准英语中,和dance具有相同语音条件的ban(禁止),pan(平锅),tan(鞣料)却和澳大利亚英语、美国英语一样发成[bæn]、[pæn]、[tæn],而不把其中的a发成dance中的α:90\n,这就是说,在标准英语中的a,有时被它前后的音所同化,有时又不被同化,成为传统语言学中条件音变的例外。这类变异,拉波夫称之为偶然的变异。我们上面举过的北京话中“室”的两个声调,也属于偶然的变异。3.从变异在语言社会中的作用来分上面所讲的各种变异,在语言社会中的作用是不相同的,不仅大小不一,所起作用的方面也不一样,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言语社团的象征(indicators)它指的是个体或集体的民族、地区、阶层等社会特征在语言中的体现。这类变异比较持久,而且不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这一类变异是比较敏感的。许多掌握第二语言的人,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把母语集团在语言上的这种“象征”,带到第二语言中去。比如,非洲班图语的吸气音就是一个班图语的“象征”,以班图语为母语的人在说其他的语言时,很难完全避免吸气发音的影响。吴方言地区的人说普通话时,虽然已经没有入声,但往往把吴方言中发成入声的音节,念得比别的音节短促。这种改变了面貌的“入声”,就是吴方言的象征性的变异。与此类似,操粤方言的人,即使在说普通话的时候,也往往在一句话的后面,加上固定的语气词“啦”,而且把它的发音拖得较长。(2)语体的标记(markers)这种变异,往往显示了同一个说话人在风格、语体上的不同。比如汉语方言地区中,一个说话人在他的一段话语中,如果全部使用“文读音”,一般来说,这段话语属于比较正式的语体(当然,汉语方言的文、白读音由于产生的时代不同,具体原因也很复杂;我们这时只就其最普遍、最多数的情况而言);如果全部使用“白语音”,那么这段话语就可能是比较随便的语体。在大多数语言中,书面语体往往有较多的这类标记。比如,我们通常使用的“考虑到”、“所以”等词语,如果换成了“鉴于”、“故而”,那么,包含这些词语的话语就具有了书面语体的色彩。(3)“陈规”或“偏见”(stereotypes)这种变异,可能是某个语言变化中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的变异,可是人们仍然认为它是某个语言变体的象征或标记,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出现。比如苏州评弹中,艺人唱“几”、“趣”、“喜”、“奇”这些字音和“挤”、“取”、“席”、“齐”这些字音时,声母是不相同的。前者的声母是舌尖齿龈的塞擦音或擦音,而后者的声母是舌面的塞擦音或擦音。这种区别,也就是所谓的“区分尖团”,就是在前、高元音之前的塞擦辅音,按照它们来自中古音系的不同中声母,分别发成舌尖齿龈音或舌面音。“区分尖团”,曾经是苏州方言的特点之一,但是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一般人已不再区分尖音和团音。苏州评弹中出现的区分尖团,就是一种“陈规”性的变异。二、变体及其分类变体(variety90\n)是社会语言学中又一个十分重要的术语,如果把变素看成是第一个层次的话,变异就属于第二个层次,变体则属于第三个层次。由于语言观的差别,社会语言学中的变体,有时相当于传统语言学的“语言”,有时又相当于它的“方言”,有的时候还可能相当于它的语体等等。换句话说,社会语言学的变体,可以等于传统语言学的语言,也可以大于或小于传统语言学的语言。(一)变体定义变体这个术语,是英国的社会语言学家赫德森(R.A.Hudson)提出来的,可以说是对语言变异理论的扩展和发挥。它与上面所说的“变异”和“变素”不同,变体的概念里面,已经增加了社会因素的内容。所以它的定义是:“具有类似社会分布的一组语言项目。”所谓一组“语言项目(items)”,可以是整个(甚至不止一个)语言结构系统,也可以是某个音、某个词,或是某项语法规则。比如说,它可以统指某个多语社会中所使用的多个语言;也可以只是指“汉语”,或是“汉语的某个方言系统(比如苏州方言系统)”;也可以仅仅是“北京话中第二人称代词”,或是“河北某次方言中,表示名词(无论它指称人或物)复数时,均可加‘们’”这一个特殊的语法形态。这里的“一组”,含义是非常宽泛的。“语言项目”,也可指语言系统的各个层次,最重要的是“具有类似社会分布”。也就是说,这一组语言项目出现的社会条件是基本相同的。这些社会条件指的是:说话人、听话人的社会特征,语言发生的交际场合,谈论的话题的性质,交谈者双方之间的关系等等。而所谓“类似的社会分布”可以只是指该组语言项目具有一个类似的社会条件,也可以指它们具有几个类似社会条件的组合。比如,新加坡的华人社会是一个多语社会,那里的华人,经常在不同情况下,分别使用华语、英语和汉语的闽、粤、客家方言,从而构成“新加坡华人言语社团语言变体”。他们使用的“华语、英语和汉族各方言”就是“一组语言项目”,而“几乎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就是他们的“类似社会分布”。当然,在这个特定华人社团中,具有相同社会特征的人(比如,同年龄或同职业,或同等受教育的程度等等),或在相同的交际场合,或对相同的交际对象说话时……又形成另一些“类似的社会分布”。具有这种类似社会分布的“一组语言项目(这组项目可能是华语,或是英语,或是方言,或是前面提到的两种语言甚至三种语言的混合)”又在华人社团内部,形成使用范围更小的语言变化。所以,“变体”(也可以叫做“语言变化”)是从它的社会分布上来界定其范围的,而变体与变体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因为社会本身是一个多元结构,各种社会因素有可能互相交叉。同一组语言项目,有可能同时属于不同的语言变体。不同的语言变体,也可能在某些语言项目上,互相交叉、重合,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从属或包含的关系。(二)变体的分类变体的分类,也可以有不同的出发点,从而形成不同的类别。一般将它们分成两大类:1.从说话人本身的社会特征来分(1)双(多)语变体和民族语言变体90\n在我们前面所举新加坡华人言语社团的例子中,就整个华人社团而言,他们同时使用着多种传统语言学中所谓的民族语言,该国华人以他们共有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等而形成一个社团。这些共有的特征,就是新加坡华人社团语言所共有的社会分布,整个社团所使用的多种语言,就是多语变体。这个多语变体中,不但包含了好几个民族语言变体,即华语、英语、马来语等,而且还包含了汉语的好几个地域方言变体,如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等等。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语言,本身就很复杂,并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界限分明的系统。(2)地域方言变体在传统语言学中,地域方言被认为是由地理或地域上的差别所造成,并在使用上局限于特定地区的一种语言变体。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高山、大河或大沙漠的阻隔,的确有可能妨碍居民的交往,形成语言上的差异。但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出发,地域方言一旦当它形成之后,在一定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它的分布和功能都可能发生变化。比如,我国的闽方言,是形成于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的一种地域方言,曾经只通通行于它的形成地区。随着该地区居民的迁移,闽方言特别是闽南次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我国的海南岛、台湾岛和东南亚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在这些地区的功能,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比如,新加坡的华人,大多是由中国福建、广东、海南岛等沿海一带移民到那里去的,其中,尤以福建人居多。所以,闽南话不但是当地许多来自中国不同方言地区的移民的共同交际手段,而且也是华人与非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在传统的华人集市(新加坡叫做巴杀)上,闽南话也可作为不会讲英语的华人和马来人、印度人之间的交际工具。这一例子表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地域方言不仅可能成为不同地域方言之间的共同语,甚至能成为不同民族之间的族际共同语。从这一点上看,这的使用,早已超越了地域的限制,而不再只是一种“地域方言”了。即使在方言的形成上,一些非地域的因素,往往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今天的杭州方言,在语音结构上,可以说是地道的吴语,具备一整套吴语特有而北方方言没有特点。但是同时它又有一些特点,和北方方言相同而区别于吴语。比如,它缺乏文白异读系统,而文白异读正是吴语的一个普遍现象。又如,它有许多词汇和北方方言一致而与吴语不同,因此,有人把杭州话称为“半官话”。这种综合了北方方言和吴语特点的“半官话”的形成,显然与历史上北宋末南宋初,大批北方居民南迁有密切的关系。汉语七大方言的形成,并不都是由于地理的原因,就已知的史料来说,至少客家方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北方居民因战乱南迁后,受当地居民语言影响的结果。这就使地域方言具有了社会方言的身份。所以,社会语言学也把地域方言作为一种重要的变体来研究。(3)社会方言社会方言不是地域的不同,而是社会分布上的差别。这种社会分布上的差别,主要体现为说话人的社会特征的不同。因此,社会方言中又可分出好几个小类。Ⅰ90\n.因年龄或性别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语言变体:由于年龄上的差异所形成的幼童语言变体、老年语言变体、青年语言变体,等等。一般说来,幼童语言变体具有简单、缺乏语体变化的特点;老年语言变体通常保留了一些过时的语言特征;而青年语言变体,往往是对新起的语言变化反应最快、最多的一种变体。由性别差异所形成的语言变体中,一般是妇女语言变体有特殊的变异。这种特殊的妇女语言变体,往往形成于比较封闭、落后的社会。有的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女尊男卑的特点,更多的是表现了奴隶制社会以来男尊女卑的思想。比如,我国东北的一个兄弟民族——鄂伦春族在解放以前,是一个长期处于狩猎经济、发展较为迟缓的民族,语言中还保留了早期母系氏族社会的某些痕迹。比如,在汉族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妇女在说到自己时,要用“奴、妾”等贬称。Ⅱ.因阶层或职业不同而形成的阶层语言变体和行业语言变体。比如,拉波夫在调查美国纽约市下东区社会的语音分化情况时,按照被调查人的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三个变量同等加权的方式,把他们划分为四个阶层:下层、劳工阶层、下中阶层和上中阶层。从他的调查结果也可看出,不同阶层之间,语音上的差别并不是你有这个音,我没这个音,而是在某个语音使用频率上有所不同。即把英语中thing,three,this,them中开首的齿间擦音(标准音)发成舌间齿龈音(非标准音)的现象,在各阶层中都存在;只是下层和劳工阶层中,使用非标准音的比例比下中阶层和上中阶层高。由于行业或职业的不同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有的时候,行业语言变体和地域方言变体很难区分,有些在今天看来好似地域方言的语言变体,却是历史上某个行业语言变体发展演变而成。比如,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平话”,被认为是汉语方言的一种,使用人口近300万。按其内部特征,又可分为桂南和桂北两个次方言。根据李连进的调查,桂南平话人的祖居地,是宋朝山东的青州和登州。宋朝政府在这地方,招募了一大批屯戍兵,把他们和他们的家属迁移到广西,定居下来,进行屯戍。这些士兵和他们的家属,长期居住在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原来所操的北方方言,因受到不同语言和当地方言的影响,变成了一种既不同于当地土话,也不同于山东祖居地的特殊“方言”。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特定的社会集团消失之后,使用它的不再是特定的行业集团;另一方面,它又受到周围其他方言和语言诉影响,变得和原来的地域方言与不相同;于是,它就变成了一种新的地域方言。由此看来,地域方言和某些社会方言,实在是很难划清界限的。2.从说话人对语言的使用来分语言不但随说话人的社会特征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语言变体,就是同一个说话人也会因说话的场合、交谈的对象、说话的目的不同,而使语言分化。我们一般把这类分化出来的语言变体叫做语言的功能变体。产生这种分化的社会变量几乎是无限多的,所以功能变体的数目也很大。常见的有口语变体、书面语变体、正式语言变体、随便语言变体、亲密语言变体、诗歌语言变体、戏剧语言变体、科技语言变体等等。(三)语言的共时变异和历时变化90\n在介绍历史上和当代的各种语义学流派的语言观时,我们已经提到过语言的共同变异和历时变化的关系。在传统的语言学中,这是完全不同,而且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的两个概念。他们认为,语言的共时变异,是语言结构系统内部有规律的现象。比如,北京话语音系统中,前低元音在不同中的语音条件下的四个共时的语音变异形式,实际上就是前低元音的四个条件变体,它们的出现有各自不同的语音条件。历时的变异(或称变化),是不同时代中,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之间的比较。变化的成分是孤立的,存在于语言的结构系统之外。当代语言变异理论恰恰与他们相反,不但认为语言历时变化有其内部和外语的原因,而且认为它和语言的共时变异有密切的关系。1.任何语言的历时变化总是有某些社会原因作为该变化的启动力量我们在给变异分类的时候,曾经把它们分为来自内部的变异和来自外部的变异,前者往往是由于语言结构系统内部的某些条件所引起的。例如我们举过古代汉语的全浊声母的清化,引起了声调的分化。但是我们也曾指出,汉语语音结构的条件却不能进一步解释浊声母为什么要清化。因此,对这类变异产生的原因,只有到语言结构系统以外去寻找。社会语言学还认为,即使像汉语声调分化这类能用语言内部条件解释其变化的音变,也必然有促使它起变化的社会因素。不然,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吴方言在保留浊声母的情况下,声调也产生了分化,而北方方言和粤方言虽然都失去了浊声母,但它们的声调在分化的具体形式上却有很大的差别。这就是说,具有相同语音条件的音,在这个语言中发生了变化,在另一个语言中却可能不发生变化。或是,在同一个语言系统中,某个特定的语音条件,只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才是音变的环境,而在另一个时期,却不会引起音变。关于语音演变规律只在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时间中起作用的现象。社会语言学认为,我们只有从语言结构系统之外的社会去寻找它的动因。对在历史上发生过的语言变化,无法解释其原因者,只是说明我们还没有找到它,并非这种原因不存在。这就是说,语言的变化总是有某些社会因素作为启动的力量。比如,拉波夫通过实地调查后发现,美国马萨葡萄园岛上居民的元音央化变异,是由于他们对大陆人的反感而故意显示出来的区别。2.任何语言的历时变化都要受到一定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制约语言变异理论认为,语言在变化的过程中,不但要受一定的语言内部结构的制约,同样还要受某些社会因素的制约。只有把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制约结合在一起,才能解释为什么在内部制约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有时,语言的某个变化会半途而废,不再进行下去,或是为什么同样的内部制约因素,在这个语言中起作用,而在另一人语言中却不起作用。比如,我国新疆的汉语方言情况。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语言的历时变化,不但要受语言结构系统内部因素的制约,同时也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3.语言变化的过渡90\n社会语言学不仅要研究语言为什么起变化,而且也要了解它的演变过程,包括这种变异形式在语言结构系统内部的连续演变,以及这些变异形式如何从这一个次文化集团传递到另一个次文化集团,以及怎样从这一代人传到下一代人。拉波夫等人把这种传递的过程,叫做语言变化的过渡。比如拉波夫对美国纽约市(r)音的社会分层的调查研究,就揭示了(r)音是由社会中的较高阶层逐渐向下扩散的。我们在调查研究汉语招呼语的社会分布时,通过多种对比,也了解到传统的交谈型的招呼语,是通过称谓型招呼语逐渐向新起的问候型招呼语过渡的。另一方面,新型招呼语从大城市逐渐向中小城市扩散,从年轻人逐渐向老年人扩散,从文化程度高的人逐渐向文化程度低的人扩散。4.语言变化的嵌入社会语言学还认为,语言的变化不是孤立地发生并进行的,它常常会嵌入一场范围更加宽广的社会活动之中。比如,古典拉丁语演化为现代西欧各个民族语言的过程,也必须放到整个文艺复兴的大运动中去,才能了解得比较全面和深入。同样,汉语书面语体,从“文言”变为“白话”的巨变,是嵌入当时反对封建政治制度、反对封建文化、反对封建风俗习惯的大的运动之中的。5.不同言语社团对该变化的评价语言的变化、特别是语音的变化,在开始的时候往往是很难被人觉察的,因为语音的变化常常是一串彼此差别不大的连续式音变,但在变化的后期,人们还是能够觉察出来的。至于词语和语法的变化,或语言使用上的变化,则往往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受到人们的注意。由于人们具有不同的社会特征,从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他们对待同一个语言变化的态度或评价,可能是不同的。这种评价或态度,往往会影响到他们是否接受这个变化,从而改变制约变化的社会力量。我们在调查新加坡华人对华语、英语的评价和态度时,把语言态度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说话人在感情、情绪上听、说特定语言时的反应和感受,它往往紧密联系于说话人的母语和文化背景,甚至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如长期定居于某个语言地区);另一个是从实用或功利的目的出发,对特定的语言进行理智的评价,它往往反映了说话人所属社会中,特定语言的实际功能和社会地位。要想全面了解制约语言变化的各种因素,就不能不了解不同社团对语言变化的评价和态度。通过对语言变化的上述五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就有可能把语言的共时变异和语言的历时变化联系起来,不仅能解释语言变化的起因,而且能描述语义变化的过程。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可以预测它的发展趋势。这五个方面都关系到语言变化的机制和实质。三、语言变异研究的方法论一种学科的方法论,是关于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的理论。特定的方法论,往往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的特定的看法之上的。由于社会语言的语言观,与传统语言学有所不同,因此,它们在语言变异研究的方法论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对于我们掌握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不但体现在这的理论的发展上,也体现在它的的研究方法的发展上,要想熟练而灵活地使用某个学科的研究方法,甚至改进这些方法,就必须对这些方法的理论原则——方法论有明确的认识。(一)社会语言学在语言变异研究方法论上和传统语言学的区别90\n对比不同的事物,是认识这些事物本质特点的一种很好的途径。要想比较深刻地了解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论,最好是把它和传统语言学的方法论进行比较。总起来看,其区别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定性和定量传统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一种定性的方法,这是和传统语言学的语言观分不开的。因为他们认为,语言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孤立的、静止的符号系统,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个抽象的形式系统。当他们要研究它的系统内部结构时,只须研究它的各个万分之间或关系。这种关系,虽然也要一定的语言成分作为承担者,关系的变化,有时也会影响到它的承担者,但总的说来,成分本身并不是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比如,汉语语音系统中[p]与[p‘],[t]与[t‘],[k]与[k‘]……是几组两面三刀两相对的不同的音位,也就是说,在汉语中,辅音的送气与否,对于汉语这个语音系统是重要的。至于在实际发这些辅音时,有的人发音部位稍微前一点或后一点,使音质有些改变那是没有关系的,只要他保留了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就行。在这种研究中,他们只须确定不同时代汉语中的两个辅音的基本性质,对它们在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很可能出现在不同的社会集团之间,或是出现在同一个说话人对语言的不同使用中)是不感兴趣的。但在社会语言学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研究当代汉语的语音系统时,我们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这个系统在不同地域中,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性质、生活方式的人群中,是否有所不同,它是否还会因不同的交际场合、交际目的以及交谈双方不同的关系而有所变化。如果我们研究的是不同时代汉语语音系统中某个音的发展,我们也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这个音在当时有哪些变异,因哪些条件而变异,后来的语音变化和这些变异之间有什么联系,它是通过什么具体途径发展变化的,今天这个音还有哪些变异,这些变异和历史上的语音是否有什么联系等等。所以,从定性到定量,是传统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在方法论上的一大区别。2.规则和概率传统语言学重视建立“规则”,而社会语言学则认为,在语言中,几乎不存在什么对该语言社会每个成员在每种交际场合、各种交际目的都适用的“规则”。任何一种“规则”的适用性,都只表现为一种概率,也就是说,有从0%~100%的可能被使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出影响数字变化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和语言变异之间的相关性有多大。这些因素,可能来自语言系统内部,也可能来自语言系统外部。在社会语言学看来,那些过去被传统语言学抛开不理的外部因素,对语言变异和变化的影响,一点也不比语言内部的因素影响小。在某些情况下,也许是决定性的因素。由于在语言的研究中引进了社会因素,一方面,我们所找到的“规则”,更带有概率的性质;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样,我们所找到的“概率规则”,就更符合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因此,语言研究到底是企图建立一套不变的“规则”90\n,还是寻找语言运用中各种变异出现的概率,就成了传统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在方法论上的第二个区别。3.规范的书面语和不“标准”的口语传统语言学基本继承了古代语文学研究的原则,以规范的书面语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即使是标榜研究口头语言的语言学家,为了使自己有一个确定的研究对象,也必须确定某个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个体的言语材料为研究对象。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建立起一套不变的规则(其实,即使是个人言语,也决不会在任何场合、任何交际目的、任何交际关系中都不起变化)。而社会语言学则认为:无论是规范的书面语或是被认为不“标准”的口语,甚至是俚语、行话,它们都是不同的语言变体,适用于不同的目的和场合,服务于人们不同的交际需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研究的对象。从研究活的语言这一点来看,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并不“标准”的口语,甚至比书面语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最自然的、实际运用着的语言。因此传统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在方法论上的第三个区别,就是他们从哪里去搜集研究的材料。4.传统的方言地理学、修辞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区别最后,我们还要谈谈传统语言学中某些分支学科和社会语言学的区别,因为从表面上看,这些分支学科和社会语言学有不少相似之处。在传统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方言地理学和修辞学与社会语言学看起来最为接近,但实际上它们之间还是有不少重要的区别。方言地理学虽然也和社会语言学一样,并不只是关心语言的抽象模式和“不变的规则”,同样也注意语言的实际存在形式和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异,并且都以活的口语为主要研究对象,但是它们在下列几个方面是不同的:方言地理学关心的,是不同的方言在历史上的联系,古代语言在方言中留下的残迹,以及方言形式本身和它们的历史来源。社会语言学则更加关心特定时间内不同社会集团的实际话语状况,与这些话语状况相联系的各种社会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们对语言的使用。方言地理学作为传统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基本上也把方言看成一个界限明确的(有特定的语音结构系统和语法系统)整体,而社会语言学则把语言(包括方言)看成是一个外延模糊的多元网络系统。由于这种语言观上的区别,方言地理学在研究方言时,往往寻找典型的说话人(他们大多是缺少文化、基本没有离开过故乡的老年人,因为只有这种人的言语,最能代表当地的方言)作为发音合作人,也很少考虑发音人在不同交际场合、对不同交际对象、为了不同的交际目的而产生的语言变异(现代的方言研究者已开始改变这种做法)。至于社会语言学研究方言时,则和研究其他语言变体一样,要在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群中,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广泛搜集语料。方言地理学的研究,基本上仍是定性的研究;而社会语言学研究地域语言变化时,则要以概率统计的定量方式来说明研究的结果。90\n传统的修辞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关心人们在使用语言时选择特定语言形式的理由,这些特定选择在听话人身上所产生的效果等等。但它们也有很重要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传统的修辞学更加关心如何通过语言选择增强话语的表达力,对话语本身的研究并不感兴趣,或者说,对语言形式本身的研究是次要的;而社会语言学则与之相反,要着重研究被选择的语言形式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语境条件。修辞学着重研究书面语、正式场合下使用的语言;社会语言学则更为注重口语,以及各种场合中使用的语言变化。(二)社会语言学关于语言变异研究方法论的八项原则1.积累(cmulative)的原则拉波夫认为,我们对和语言有关的知识了解得越多,我们就有可能对语言有更多的发现。这个原则,对于未来的研究,至少有两点是很重要的:(1)有一些有关语言的新的知识,可以使语言学家进入某些对他们说来是新的领域,而这些领域,却是别的学科已经探讨过的。(2)把语言学家所获得的新的知识综合起来,对改进传统语言学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比如,当代有关社会语言学、生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的知识,使我们对语言的本质和它的功能以及生理、心理机制有了更多的了解,因而可以拓宽传统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改进传统语言学的研究方法。2.一致性(uniformation)的原则在我们周围所发生的语言演变的一些过程,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变化是一致的。因此,本世纪描写语言学对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主要区分,已被社会语言学所否定。在过去一百年中,澳大利亚英语,重新发生了中世纪晚期英语的语音变异。这两个过程之间的一致性,为拉波夫的原则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换言之,对历史的研究,可以和当代的研究紧密地联系起来,它们都将从对方的研究中得到好处。3.趋同(convergence)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和第一个原则紧密联系的,它告诉我们:为了说明或证明某些已有的材料,我们可能要去搜集一些新的材料。而有用的新材料的数量和搜集材料的方法的数量成正比。这个原则,要求语言学家毫不犹豫地采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来检验我们已经使用过的搜集材料的方法。这种工作做得越多,我们的材料的说服力也越强。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上的趋同,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方向。4.从属性转换(subordinateshift)的原则当一些操社会次文化集团的语言变体(如方言)的人,被直接询问到他们所操的语言变化时,他们的回答,就会以一种不规则的方式趋向这个社会次文化集团所从属的社会的标准语(如该方言所从属的民族共同语),或是偏离这个标准语变体。这种现象是和语言偏见、使用语言上的矫枉过正相联系的。它是形成某个言语社团的语言态度的原因之一,也是我们评价某种语言行为的标准之一。它有助于解释一些表面看来好像纯粹是偶然的、无法说明的对语言的使用。比如,某些人或某个集体,为了使别人认为他们属于某个在实际上他们并不属于的言社团,他们会在自己的言语使用中,过分地表现出该言语社团所应有的言语特征。5.语体转换(styleshift)的原则90\n拉波夫认为,世界上从来也没有只操一种语体的说话人。这个原则,坚决否认传统语言学关于语言对全体成员都是一致的观点。它认为语言的本质,即在于哪怕是在一个人的身上,他的语言也是一组互相关联的语体群,它们在构造的形式和社会功能上彼此不同。6.注意力(attention)的原则对同一个说话人而言,他所使用的各种语体,可以用说话人对它们的注意程度的大、小为标准,排列成次序等级。说话人越是自觉地、有意识地使用语言,这种语体就越是具有正式的性质。比如,书面语体就比口头语体的正式性强,因为书面语一般不是在交际的现场发生的,所以有可能并且常常是经过注意的加工,使它变得更文雅;而口头的语体,一般是在交际现场发生的,在即时的交谈中,很少有可能对自己的话语进行细致的加工,稍有疏忽也无法擦掉自己已经说出的话语,所以它的正式性,就没有书面语那以强。7.土话(方言)(vernacular)的原则土话(或方言)、俗语,是说话人赋予注意力最小,但在结构上最有规律的一种语言变化。这种语言变化,和说话人对语言的评价的联系也最有规律。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最纯粹的形式是书面语,或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口语。土话的原则,直接和上一个原则有关,即最自然的语言,是说话人最熟悉,最不需要给予注意就能说出的语言,这当然是土话。8.正式性(拘束)(formality)的原则对一个说话人的言语进行系统的观察,会造成说话人的拘束。这个原则使我们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即为了获得对语言理论来说最重要的材料,我们必须对说话人进行系统的观察;但系统的观察,又往往妨碍我们取得说话人的最自然的语言材料。为了避免陷入这个两难的处境,社会语言学提出了一系列改进调查的方法。(三)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论对语言科学的巨大贡献从古代的语言学研究,到索绪尔开始建立普通语言学,语言的研究,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比较科学的方法。结构语言学及其后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或形式语言学,为语言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新的营养。但是,语言本身终归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因此,我们不能像对待数学、普通物理学的研究对象那样去对待语言。只用抽象的函数式或其他数学公式,也是不能如实地说明日常生活中使用着的语言的。正因为如此,到了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形式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已经把语言学领进了一个死胡同。社会语言学的诞生,不但为语言学增添了一种新的语言观,也为语言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它恢复了语言与言语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为研究多变、复杂的言语提供了一系列调查、分析的方法。它同时又把语言的共时变异和历时变化,有机地联系了起来,为人类不单了解语言发展的结果,而且认识语言变化的过程和途径打开了窗口。四、语言变异的研究方法(一)界定总体和抽取样本1.与总体有关的言语社团(speechcommunity)90\n所谓界定总体,就在于确定我们研究对象的总的范围。一般说来,迄今为止的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都是在特定的言语社团的范围之内进行的。不首先确定言语社团,就没法确定我们要研究的语言范围有多大。因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原则,要求我们联系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来研究语言。传统语言学以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群,作为确定言语社团的条件。比如,使用汉语的人群,可以称作汉语的言语社团,而使用日语的人群,可以叫做日语的言语社团等等。但是,以这种条件来确定言语社团的最大缺点是,它忽略了语言使用者在地域、社会特性上的差别。美国的人类学家、社会语言学家甘柏兹(J.J.Gumperz)认为,言语社团是由于频繁的交往而在语言的运用上形成统一的体系,并区别于其他社团的人群。但是社会语言学的许多研究表明,有时,言语社团并不一定是一种社会实体。拉波夫进一步改进了言语社团的定义,把它说成是对语言具有一致的态度或相同的评价标准的人群。按照这个定义,我们就可以把马岛的说话人,按他们对待马岛语音特色的态度,区分为不同的言语社团。我们也可以把说纽约英语和说英国南部地区英语的人群,区分为不同的言语社团。因为纽约人认为,在说car、fourth这类词时,元音后的辅音(r)发成卷舌音是有声望的标准发音。反过来,英国南部地区的人却认为,不发卷舌音才是标准的。我们认为:言语社团是由为数不等的人组合而成的社团,这个社团的成员,持有大体上相同的语言态度和语言评价标准。不同的言语社团之间,可以有重合的部分。同一个人,也可以同时属于不同的言语社团。另一方面,由于复杂的社会因素,对每个人有不同的影响。我们很难设想,属于同一个言语社团的每个成员,必然对同一种语言现象都有完全相同的感受。2.抽取样本的方法抽取样本,在语言学中,是一个新起的术语,借自社会学。意思是,在数量较多的某类事物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样品,供我们进行调查研究。在语言变异的调查研究中,由于调查的总体范围,是某个或某几个言语社团,范围太大,我们不可能把其中的每一个成员的言语变异都加以调查,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研究为数不多的样本而又不影响调查的可靠性。怎样才能选择到合适的样本呢?抽样的方法有很多种,归纳起来,大体上可以分为非随机抽样和随机抽样两大类。“随机”的意思是,在大量的偶然事件中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必然与偶然,本是哲学中一对互相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偶然性只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在偶然性的后面,常常隐藏着必然性。在表面上看去是发生着偶然性的地方,其实这种偶然性本身,总是服从于内部隐藏着的必然性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采取非随机抽样的方法。下面我们将对两种抽样方法,分别作简要的介绍。(1)非随机抽样90\n非随机抽样方法的最大好处是简单、省事、容易进行。它的主要缺点是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这种抽样方法,对调查设计者个人经验、判断的依赖程度较高,而且无法计算抽样误差和可信度,常常不能根据样本材料去推断总体的情况。但是在总体范围不大,取得调查材料比较容易,调查内容又比较简单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抽样方法。非随机抽样又可分为好几种,主要有:Ⅰ.偶然性抽样就是根据调查人的方便,在他自己比较熟悉的场合,把偶然遇到的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如果调查的内容分布的范围较广泛,我们抽取的样本,又有一定的数量;这样得到的样本,也可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Ⅱ.比例抽样这种抽样方法,是指定照调查项目的某些特征,来确定以什么样的比例,在调查总体中抽取样本。Ⅲ.判断抽样就是根据调查者对调查对象的判断,决定抽取样本的范围、数量和实施办法。Ⅳ.雪球抽样这种抽样方式的名称,形象地说明了它的实施方式,即由少数调查对象出发点,像滚雪球一样地越滚越多。比如,米尔罗依在调查英国贝尔法斯特市的工人居住区的语音变异时,采取的就是雪球抽样。具体做法是:她先和该区的一些工人交朋友,记录他们的语音变异,再利用这些朋友去结交他们的朋友和记录这些朋友的朋友的语音变异。实际上,她是利用了工人朋友的社会网络,去一层一层地扩大她的调查范围,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2)随机抽样随机抽样是公认的比较科学的抽样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调查中,它也可以分为好几种。Ⅰ.简单随机抽样这种抽样方式,经常用在样本总体范围不大、内部一致性较高的调查对象上。实施办法是:先将全部调查对象顺序编号,每个编号写在一个小纸条上,然后将纸条折叠以隐去编号,再放在一个容器内,充分搅拌之后,任意拿出一个小纸条,这个小纸条上的数字,就是我们所抽到的样本的编号。如此一次、一次地抽取,一直到抽够我们所需要的样本数量为止。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每一个小纸条(也就是每一个样本),都有同等的被抽中的机会,每次抽取到一个样本编号之后,该纸条必须重新放回容器内,并参加下一次的抽取。如果在抽取的过程中,抽到了同样数字的纸条,那么这次的抽取就算无效,只好把纸条放回容器内,搅拌后重新抽取。如果样本数量太大,这样逐次抽取太麻烦,也可在把样本全部编号之后,利用乱数表来进行抽样。乱数表是用计算机把从0到9的数字,按4位或5位数一组,任意排列组合而成的表格。每一组数字的组合都是随机的,各组数字排列的次序也是随机的。Ⅱ.系统抽样90\n这种抽样方法又叫做等距抽样,实际上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加上了某个特定的抽取条件,即把调查对象全部加以编号并顺序排列,然后任意确定间隔多少号抽取样本。比如调查对象的总体数为1000,我们要从中抽取出200个样本,我们就可以每隔5个或6个号抽取一个样本,这就是说,第6或第10个号首先被抽中,接下去是第12或第13个号被抽中,依次抽下去,一直到抽足200个样本为止。采用这种抽样方式,必须注意两点:第一,这种抽样方式和简单抽样一样,只适用于这样一些调查对象,即调查总体内部的各个体之间一致性较强,没有重要的差别;第二,抽样时,间隔多少号虽然有任意性,但却不是毫无限制的。一般说来,样本数乘以间隔数,不得小于调查的全部个体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部调查对象都有同等的被抽取的机会,否则就会有一部分个体被排除在被抽到的可能之外。Ⅲ.分层抽样就是把调查对象的总体,按其内部的某些特征,区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分层抽样。可以用一个假定的例子来说明:我们要调查北京市城区北京籍的居民在向别人谈到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时,使用什么样的称谓。我们可以先把北京城区按照其行政区划分为七个市区,每个市区内的居民,又可分为男、女两种性别,每种性别的人又可能从事不同的职业。因此,我们就可以基本上在每一区的每一类职业中,抽取男、女若干人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式,既可抽取数量较少的样本,又可照顾到调查总体内部性质不同的个体,所以是调查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抽样方式。Ⅳ.聚类抽样聚类抽样和分层抽样一样,先把调查对象的总体,按其内部的某个特征,划分为若干个组,然后在各组中,随机抽取若干样本共同组成样本组,再从样本组内随机抽取调查的样本。这种先分组再抽取样本组的做法,在总体数量过大时,可以重复采用,借以达到减少样本数量的目的。不过,分层时必须十分小心,一定要对分层的标准认真考虑,使它真正能代表不同层次的不同性质。这种抽样方式,对调查主持人的经验以及他对调查对象的了解,要求也是比较高的。Ⅴ.其他抽样方式除了上面介绍过的几种抽样方式之外,由于调查者所具备的具体条件和特定的调查目的,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抽样方式。比如,在国外还流行一种街区拐角抽样,即在某个行人较多的街道拐角处,等待过往行人作为调查对象。在这种抽样方式中,可以任意决定每间隔三个或五个或其他数目的行人,抽取一个样本(间隔数目的大小应视过往行人的多少而定)。如果我们调查的项目,是广泛分布在一般人的言语中的变异,并且我们已经设计好了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可靠材料的调查方法(比如向调查对象提一两个简单、明确的问题,或是预先设计好了一种可以在短时间进行记录的表格等等),这种抽样方式,也不失为具有一定随机性的两样方式。由于这种抽样是在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的,所以又有人把它叫做定点抽样。与定点抽样方式相类似的,还有一种定时抽样。定时抽样,是在某个地方呆一个固定的时段,比如20分钟或半个小时,凡是在此期间这个地方产生的言语,都是我们抽中的样本。这种抽样方式,比较适合调查某些在固定的地点会出现的语言变异。无论是定点或定时,抽样的随机性,都和调查地点的选择有密切的关系,也和抽取样本量的大小有关。地点选择适当、样本数量较大时,随机性也就较大,可信程度随之提高。90\n上面我们只是择要地介绍了几种比较常用的抽样方式,实际上,在一个比较复杂或规模较大的调查中,很少只利用单一的抽样方式。不能盲目地迷信随机抽样,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前者要受到更多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完全地排除这些干扰几乎是不可能的。3.抽取样本的数量和样本的同质性与抽样方式相关的,首先是样本的数量问题,到底抽取多少样本,才能满足研究语言变异的需要呢?对这个问题,也没有现成的答案,这要看语言变异的性质和它的分布范围而定。一般说来,在考虑到说话人的各种社会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的程度等等,在不同的社会中,这些特征是有区别的)的条件下,国外有的社会语言学家认为,每一种类型不得少于5个人。其次是样本的同质性,也就是要求我们按照某个社会变量(如不同的年龄层,不同的文化程度或不同的职业等)分别抽取样本时,应该尽量使这些样本只是在这个社会变量上不同,而在其他的社会变量上,基本是相同的。比如,只有年龄上的差别,而在文化程度和职业上基本相同;或是只有文化程度的差别,而在年龄和职业上基本相同等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按照某个社会变量区分出的语言变异,确定它的确是由于该社会变量影响的结果。(二)搜集语言变异材料的方法语言是人类社会不可须臾或缺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因此它的变异的分布范围很广,搜集它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在这里只能选择最常用的几种加以介绍。从当代社会语言学的需要出发,它们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两大类:1.社会调查法传统语言学比如方言学,也进行“社会调查”以取得研究的素材,但是这种“社会调查”只是就其最宽泛的意义而言,因为这种调查,仅仅是从现实的社会中去寻找发音合作人,而不是从书本上,或研究者本人的头脑中去获得素材。它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调查,仍有本质的不同。因为这种调查,往往只是选择个别的发音合作人,把他的言语作为研究的素材。即使考虑到发音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或职业可能影响他的言语时,他们也仅仅是在每一个类型的对象中,任意选择一两个代表。对于这“一两个代表”是否能真正代表同类人的言语状况,从定性研究的观点来看是不成问题的。而社会语言学从定量研究出发,就不能不考虑要在调查的总体范围内进行抽样,并对所获得的大量变异材料作定量的分析。它所采用的社会调查是从社会学借过来的,其根本原则是;在考虑社会各种因素对语言影响的条件下,到现实的语言环境中去搜集尽可能自然的、一定数量的语言变异的材料。具体的作法可以有下列几种。(1)问卷调查法90\n这种方法,是社会调查中经常使用的。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在变异分布范围广泛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又可分为当场填写和非当场填写两种。由于这种方法,必须有调查对象的很好合作,问卷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那种非当场填写的问卷,如果设计不当,被调查者又没有质疑的机会,答案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关于问卷的设计要求,简要地说,首先,内容必须简明、扼要,不要把调查的项目提得太多。回答问卷的时间以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2)访谈法这种调查法,是直接访问被调查的对象,要求他回答问题,或是按照我们事先拟定的要求,说一段话语。由于访问时被调查人的话语,就是我们搜集的语料,这种话语,是否代表了被访谈者平常的语言使用,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在通常的情况下,被访问的人,都会对自己的话语十分注意,也就是说,我们所得到的语料,基本上属于正式语体。如果我们所需要的,不是这种语体中的语言变异,或不仅是这种语体中的语言变异,我们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扩大语体的种类。拉波夫的做法是,让被调查人念词表、句子和语段,它们分别代表了话语的正式性逐渐减弱的三种语体。为了得到说话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言语,他还建议在访谈间隙休息时,与被访谈人闲聊。这时,由于话题的随便,被访谈的人处于自然的言语环境之中,就有可能说出最自然的、不具有正式性话语。(3)现场隐蔽观察记录从理论上说,这种方法,由于处在调查对象语言使用的现场,又隐蔽了调查者的身份,记录下来的话语,应该是最理想的自然话语。但是进行这种调查难度很大,首先,这种调查必须在公共场所进行,以免有侵犯他人隐私之赚,但在公共场所记录他人的话语时,不暴露调查者的身份是很困难的。其次,公共场所常有其他的声音干扰,影响录音的质量。(4)参与观察记录这种方法,要求调查者参与被调查人的日常活动,获得被调查人最自然的状态下的语言材料。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求观察者(也就是调查者)善于与人交往,迅速地与被调查人成为朋友,在比较自然的状态下与调查人交谈。同时,也要求调查人对语言变异十分敏感,能及时掌握录音的时机。在整理材料时,也会比用别的方法花更多的时间。但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但能搜集到最为可靠的语料,而且还可以了解说话人的文化传统、语言习惯以及言语交谈的规则。这些情况,对于以后分析语料,是非常宝贵的参考。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参与观察是一种很好的调查方法。总之,搜集语料的方法很多,而且在实际调查的时候,也并不只局限于一种方法,往往是综合几种方法,才能搜集到可靠的语言材料。2.科学实验法进行语言调查时的科学实验法,大多是从心理学借过来的,比较多地用在调查语言态度、语言评价等方面。在这里,我们只能简要地介绍几种:(1)主观反应实验90\n这种实验方法,是让一定数量的人,用他们平日自然说话的方式说同样的一段话,再把这些话语的录音,放给被调查的人听,并要求他们对这些话语的说话人,在性格、才智、品德、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以被实验的所有对象所作的评价的平均值,作为调查结果,求出人们对特定语言的态度或评价。比如,把说话人的品德之一“善良”,划分为五个或七个等级,分别记为1到5分或1到7分,看被试者对每一个说话人,在“善良”这个品德上给多少分。假定有5个被实验者,分别给同一个说话人的“善良”程度,打了3、5、4、2、3分,那么,把这些数字相加再除以5,就是对说话人的这一品德评价的平均值。被实验者还会在我们所设计的其他指标上给分、作出评价,把每一种评价的平均分值相加再除以被实验者的人数,就可以得到人们对这一语体的评价。这类实验,对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方言的社会地位、使用情况是很有用的,它可以制订相应的语文政策提供参考。(2)变语配对实验(matchedguise)这是由兰伯特(W.Lambert)首先在加拿大所使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主要用于调查了解某个言语集团对特定语言的态度。具体做法是,先让一个双语掌握得很好的人,分别用两种语言念同一段话语,并进行录音,然后把这两段录音放给被调查者听,要求他们对这两段录音的说话人的品德、性格等作出评价。由于被调查者并不知道两段录音是由同一个人所说,因此,他们就有可能对两段录音的说话人作出不同的评价,从而暴露出他们对不同语言的态度。如果我们在进行实验之前,先将被调查人按性别、年龄、职业、母语、受教育程度等,区分为几类,我们就可以从实验的结果中,看出不同社会特征的人,对同一种语言有可能持不同的评价和态度。思考题1.拉波夫揭示出社会分层与语言差异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简述语言中性别差异的起因。1.举例说明英语、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4.举例说明语言的历时变化可以从共时变化上窥见。第八章语言变异材料的分析90\n一、引起语言变异的原因在我们将要对语言变异进行调查时,我们实际上是要搜集在某个或某些因素作为出现条件下的语言变异。那么,有哪些因素可能与语言变异相关呢?它们来自两个不同的方面。(一)语言内部结构的影响语言的结构,是一个多层级的系统,各层级中的各个组成成分又相互关联。正是由于这种特点,语言结构系统内部任一个成分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无论是在语音或语义、词汇或语法的层面上,这种例子多得不胜枚举,而传统语言学也正是用这种连锁式的变化,去解释语言变异的成因。也许是由于人体发音器官构造基本相同,也许还由于人类思维规律也基本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在研究不同语言的语音变异和语义变异时,发现某些共同的特点或趋势。比如,舌根音g、k、h等在前、高元音的影响下,往往会变成舌面音;可是却没有发现过舌面音变为舌根音的。语言内部结构引起的变异。(二)与语言变异相关的各种外部因素能够造成语言变异的外部因素很多,常常因该言语社团的具体情况而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在我国西藏,民主改革以前仍然是封建农奴制社会,人际交往中等级的区分十分明显。这种等级差别,是划分社会成员生活一切方面的主要标准,言语行为当然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藏语的卫藏方言、特别是拉萨话中,有一批特殊的词语——敬语,它多半与宗教、官场和生活交往上的特殊需要有关。这种敬语,不仅出现在名词中,也出现在动词和形容词中。这种因等级影响而形成的语言变异,并不是每一种语言中都有的。所以我们在考虑与语言变异相关的社会因素时,必须从我们所要调查的言语社团的特点出发,处理好社会因素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1.年龄年龄是决定某些变异的一个很重要的外部因素。乍看起来,年龄的不同,好像是一种属于生理方面的区别。其实,语言中因年龄不同而产生的变异,只有在幼儿的社会化尚未开始的时候,才是由特定年龄段的生理特征所决定的。一旦幼儿社会化的过程开始,年龄段的差异就具有了社会因素的性质。比如,幼儿从无意识的咿呀发声到说单词句,从单词句到完整的句子,从某些特定语法手段的掌握,到各种语体的变化等等;它们都和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征相关。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人是在社会中成长的。从家庭、幼儿园到学校、各种社团、工作单位……人无时不是生活在数量不等的成员所组成的社会集体中,因而他的语言,也必然受到该集体的影响。在不同的年龄段中,他对不同的集体,会有不同的认同感,从而对他的语言产生不同的影响。1964年拉波夫对纽约市英语口语的调查研究中,把人对英语口语的习得,划分为六个阶段。我们认为,这六个阶段大体上反映了人在不同的年龄所受到的不同社会因素的影响。又如,苏州方言也可分为新、老两派,老派指40岁以上苏州人的话,而新派指40岁以下的苏州人的话。在声母方面,老派区分尖音和团音,古代见、溪、晓三个声母,在今天的齐齿呼和撮口呼前面,发成j、q、x90\n,而古代的精、清、心三个声母,在同等情况下,却发成z、s、c。新派则不分尖音和团音,上述古代的两套声母,他们都发成j、q、x。2.社会阶级和职业、文化程度拉波夫认为,在大城市中,社会阶级是区分言语行为的可靠标准,但关于什么是“阶级”,以及如何划分阶级,划分为哪几个阶级,国外的社会语言学家却缺乏完全一致的看法。因此,有的人宁可按照说话人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差别作为语言变异的相关因素。比如,在调查绍兴市城区普通话的社会分布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使用普通话的比例,和说话人所受教育程度成正比。3.种族根据拉波夫的调查,在美国,处于最下层阶级的黑人,显示了对标准英语的最大偏离。这只能用他们被排斥于正常社会生活之外,和具有不同的社会性价值观来解释。而欧洲来的移民,则很容易与当地社会融为一体,他们的孩子也总是使用标准英语。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历届政府所施行的政策,民族,特别是种族的差别,常常与社会的阶级划分相对应。一种语言,由于受到外族语言的影响,而产生变异的例子是很多的,除了常见的借词之外,在语音上借用某个音位或音位的组合规则,在语法上借用某个语法成分,都是很普通的情况。对于语言类型发生变化,可用我国海南省三亚回族使用的回辉话作例子。加辉话本是南岛语系(即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的一种语言,属于黏着语类型,主要语法手段是在词根上添加附加成分,常用词多为双音节,没有声调。但是这种语言,由于长期受汉藏语系语言如汉语、黎语等的影响,现在已经由黏着型变为孤立型,双音节词也多变为单音节,并且出现了声调。4.性别一般认为,语言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由于女性的歧视,在语言中,出现了一批歧视妇女的词语;另一方面表现为男、女在语言的结构形式或使用上有差异;妇女的言语比男子更拉近社会上威望较高的语言形式。其中,中产阶级的妇女,更不能容忍非标准形式和禁忌词语,妇女的语体变化也最多。有人还认为,在城市的下层阶级和农村中,语言的性别差异几乎不存在。这可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的普遍现象,但是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影响到语言性别差异的存在或程度。我国的情况,就与拉波夫所说的有很大的区别。在我国,越是比较落后、闭塞和不发达的地区,越是可能出现语言的性别差异;反之,性别差异就不那么明显。我国目前社会中,男性和青年的文化程度较高,而女性和中、老年文化程度较低的现象。文化程度较高者,易于选择新的招呼语形式,文化程度较低者,则多倾向于保守的老的形式。5.交际场合交际场合是与语言变异密切相关的一个社会因素。我们从生活常识中也知道,一个人在学术讲座会上发言时使用的语言,和在家中与子女聊天的语言之间,肯定是有差别的。新加坡人在上述一类正式场合,一般都说标准的英语,但是在非正式的日常生活中,则经常使用方言或华语。如果在非正式场合也说英语的话,就使用一种不同于标准英语的“新加坡英语”。这种英语,除了有一些借自汉语方言,马来语、印度语的特殊借词之外,还有一些词有了新的意义。如open这个词,在英语中有“打开”的意思,可以说openthedoor。而新加坡人还可以说openthelight\tap。Open的这个用法是别处没有的,它具有turnon90\n的意义。6.交谈对象交谈对象,也是影响说话人语言变异(包括语码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成年人只在对幼童讲话时,才会使用一种被称为“儿语”的说话方式。又如,北京市城区一些工农家庭出身的人,使用亲属称为去称呼非亲属时,遇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部分工农家庭出身或本人是工人的男青年告诉说,他们称呼与自己父母年岁相近的男女时,多使用“大爷、大妈,大叔、大婶”,但是对女朋友的父母,则常常使用“伯父、伯母”这样的称呼。通过调查发现:总的看来,体力劳动者使用“大爷、大妈,大叔、大婶”的人比使用“伯父、伯母,叔叔、阿姨”的多,脑力劳动者则刚好相反。由此可见,前面所说那些人,对女朋友父母的称呼变异,是有意显示自己有教养的表现。7.交谈话题交谈时的话题是又一个影响语言变异的因素。话题的不同,在双语社会中,对语码的选择影响最为明显。把话题分为正式性,如谈论工作、学习、课堂教学、会议发言等,和非正式性,如闲谈、寒暄等两类。经过统计发现,兼用双语的情况,绝大部分发生在同本地人的交往中,即在非正式性话题中,使用绍兴话,而在正式性话题中,使用普通话。当然,交际场合的正式性超强,使用普通话的比例也越高。这个材料表明,话题对语码选择的影响。8.交谈者之间的关系每一个人在社会这个多元的网络系统中,总是要充当许多不同的角色。在家中是父母的儿子,同时又是妻子的丈夫,儿子的爸爸;在学校里是学生的老师,同时又是校长的下级和同事的朋友……处在不同角色地位上,所使用的语言也会有不同的差异。从这个角度去看,每个人所能充当的角色数目也是很多的,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穷尽一切角色在语言中引起的所有变异。布朗(RogerBrown)和吉尔曼(AlbertGilman)在研究印欧语中第二人称代词的变异形式时,提出了权势关系(power)和一致关系(solidarity)这两个术语。第一个指交谈者之间,存在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一方处于权势较高的地位,一方处于权势较低的地位;第二种则表明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认为,当交谈双方具有权势关系时,各人对对方使用的第二人称代词,会有不同的变异:权势低的一方用V型(相当于北京话中的“您”),权势高的一方使用T式(相当于北京话中的“你”)。这种称呼形式是单向的,不能互换。如果交谈双方具有一致关系,那么,双方都使用T式,这种形式是互换的。V式又被叫做尊称形式,T式则是普通形式。这里的“权势”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它既包含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权势”的概念,也指在具体的交际事件中临时形成的优越地位。这两种关系,不仅可能造成使用第二人称代词的不同变异形式,也还会影响到言语的其他方面。9.语言载体90\n语言的内容,是它所表达的意义;语言的形式,则是这些内容的载体,即能够被人所感知的物质。这种物质形式,一是口说耳听的声音,一是手写眼看的文字。使用何种载体,可能使语言产生变异。比如,一种语言在没有文字之前只有口语,如果有了文字,就有可能出现书面语。一般说来,由于文字可能较长时间保留,便于从容斟酌、修改,所以书面语都比较规范、精练。书面语的出现,会使该语言产生不少变异。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口语和书面语,甚至可以形成使用范围截然分开,功能各不相同的“双言现象”。在我国大约从唐、宋开始直到本世纪初的“五四”运动之前,使用汉语的社会中,就曾长期存在由书面的“文言”和口语的“白话”形成的双语现象。汉族长期处于封建制度的统治之下,在辽阔的国土上,形成了许多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区。各地交通阻隔、居民相互交往很少,从而更加扩大了各地方言之间的差别。汉字基本上是一种意音文字,不是与它记录的词语的语音直接相联系,而是与其字形相连。因此,在汉语的大部分方言中,都出现了其他语言中不多见的“文白异读”现象。有的时候,“文读”可能是较早时期的语音,而“白读”则是当代的读音。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文读”代表今音,而“白读”反而是较早的语音形式。比如,四川方言中“肉”有两个语音形式,“白读”是ru,“文读”是rou。前者是四川地区本来的语音,后者是受普通话的影响而新起的发音。现代汉语各方言中,文白异读的情况大多属于后一种。文白异读的现象,不仅使该语言在语音上,有文雅和土俗的语体差别,而且是该方言语音演变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三)社会因素与语言变异相关的复杂性社会制度、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相同的社会因素,可能会对不同的言语社团所使用的语言变体造成不同的影响。实际上,即使在同一个言语社团中,同一个社会因素,对从属于该社团的次文化集团的语言也会有不同的影响。1.不同的外部因素与语言变异结合后,会形成不同性质或层次的语言变体年龄、性别、种族、阶级或阶层这些外部因素,与语言变异结合之后,往往会形成一些比较固定、持久的语言变体:比如上海老派话与新派话;非洲祖鲁人的男性语言变体和女性语言变体;各种不同的民族语言变体;地域方言变体等等。使用这类同一种变体的许多人,形成比较持久的言语社团,它们是当今世界上、人类社会生活中,比较重要的社团。比如,种族(含民族)和阶级,它们所形成的言语社团,内部的凝聚力和对外部的排他力都很强,不少国家或地区的语言冲突,就是在这些集团之间发生的。2.相同的外部因素,对某个言语社团内部不同层级的语言变体,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人类社会的语言是一个多元的网络系统,按照不同的社会分布,可以把传统语言学中称为“语言”90\n的东西,划分为层次、有多个互相交叉点的、复杂的语言变体网络。在上述的语言变体之下,又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变体。乍一看来,这好像是一个层级分明的体系,其实这只是从各个变体的概念上而言,这些变体在语言中的实际存在形式,就可能有交叉,有重合,并不那么整齐划一了。比如说,汉语的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妇女说话的用词上,比男子有更多的禁忌。这一点,几乎超越了地域方言的差别,好像在汉语语言系统之下,直接就可区分男女语言变体。另一方面,在我国社会中,两个同乡在外地相遇时,是否使用他们的家乡话进行交谈,常常表明二人之间的关系是否亲密。在这种情况下,地域方言变成了语言的一种功能变体,应该从属于社会方言之下。由此可知,某个特定的语言变异,到底应归属于什么语言变体,必须从它的社会分布来看。相同的变异,如果社会分布不同,它们不仅可能形成不同的变形,而且也可能归属于不同的语言层级。二、语体和语域——语言变异和社会因素的结合语言在被使用的时候,影响它的实际上不会只有一个因素,多数情况下是许多因素的综合。虽然说话人不是自觉地、顺序地考虑各个因素来决定如何说话,但他总是通过过去的实践,把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从而决定自己采用何种变体。根据这种情况,社会语言学家就为某些社会因素和语言变异的结合,规定了一些专门的术语。语体和语域,就是其中比较重要而且使用较为广泛的两个。(一)语域(register)语域这个术语是伦敦学派提出来的。按照他们的观点,它可以概括语言在使用上的一切变体。语域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约:1.场景(field)场景是指发生交际活动的整个事件,可分为专业性与非专业性两大类。2.方式(mode)主要指话语互相传递的渠道,可以分为口头和书面两大类。3.交际者(tenor)指参与交际的人,在交际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类型,还包括说话人的意思如命令、劝告、教导、宣传等等。三方面的因素中,只要有一个起了变化,就会形成不同的语域。比如,两个学者在某个学术讨论会上争论学术问题时,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属于科技语域,但当他们会后一块儿去餐厅用餐,互相问及对方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时,就会改用另一种比较随便的日常语域。由此看来,语域几乎是不可穷尽的。于是有的社会语言学家,就主张只把语域用来指像科技语域、小说语域、戏剧语域这样一些主要由于场景的不同,而在语体出现上的差别,再用另一个术语,去区分范围更大的语言使用中产生的差异。这个术语就是语体。(二)语体(style)语体在传统语言学中,又叫做风格,用它来指作家的修辞特点和作品的语言特色。我们这里用它来指说话人在言语中,由于交际方式和交际者的不同,而引起的语言变异的总和。这种变异也可能是由于语言传递方式不同所引起的,如口语和书面语。即使在同一种传递方式下,也还可能因两个说话人在交际中的目的、双方关系等的区别而产生变异。现在我们就要分别介绍在社会语言学中出现得最多的一些语体。1.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人类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的,因为书面语的产生,必须以有文字作为先决条件。一旦某种语言有了自己的文字,使用该文字的社团,就进入了“文明阶段”90\n,开始了空前末有的迅速发展。有了文字,就有了形成书面语的条件。在不同的社会中,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可能是很不相同的。在现代社会的一般情况下,书面语和口语在语音方面没有很大的差别;在词汇方面,某些词语常会出现两套并列的形式,分别用于口语和书面语;语法上,基本规则和类型是相同的,但口语的灵活性更大。由于书面语一般都比口语严密、精练、规范,因此常常在比较正式、庄严的场合使用,而口语则常用在比较随便、亲密的场合。也有一些社会,它们的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很大,甚至分属于不同的民族语言。非洲的一些国家在它们独立之前,往往借用殖民统治者的书面语,而口语则是本民族的土语或方言。在这种情况下,口语和书面语,就分属于不同的民族语言。2.双言现象(diglossia)双言现象既不是同一个言语集团使用两种语言,也不是同一个言语集团使用两种方言。双语和双方言的现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去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这里所说的“双言”完全是另一回事,它是由特定的社会条件造成的,那就是,在同一个言语集团中,两种语言变体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各有自己的使用场合,互不混淆。这种双言现象,常常出现在教育不够普及、只有少数人掌握文字的社会中。双方中的一言可以称之为高层变体,它具有书面的形式;另一言可以称之为低层变体,它只有口头形式。它们分别使用于不同的场合,极少交叉。比如,在中东地区,正式场合使用古典阿拉伯语,非正式的场合则使用阿拉伯语的各种地方方言。随着双方社会本身的发展,在经济日益发展、教育逐步普及的进程中,双言现象就会逐渐消失。比如我国现代汉语普通话,既有它的书面语形式,也有它的口语形式。普通话既可使用于正式场合,也可使用于非正式的场合。3.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在语言变异中,正式与非正式是无法截然划分的一个连续体。从该连续体所形成的线上任取一点,它与在它之前或之后的两个点,都很难完全不同。所以社会语言学家们就按他们调查的实际需要,在这条线上截取几段,作为衡量语言变异正式性的标准。比如,朱斯(MartinJoos)把英语的语体分为礼仪语体、正式语体、商议语体、随便语体和亲切语体五种。在有的语言中,语体的等级区分相当细致、严格,并有一整套与之相应的语言形式,言语社团的成员都必须遵守。比如朝鲜语中,同一个动词可以用不同的词缀来表示说话人采用的不同语体。三、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使用上的变异(一)双语现象(bilingualism)和多语现象(multilingualism)双语集体的发展前景,通常有两个:一是稳定地保持双语状态,一是回归到单语。如果该社会中,两种语言的发展水平和交际功能相同,能否长期稳定地并存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和政府的态度。如果其中有一个发展水平较低,交际功能也有较大的局限,那么这个语言终将被发展水平高的,交际功能完备的语言所取代。双语个人和双语集体,进一步密切了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关系,从而对这个双语或多语社会中语言的使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下面就讨论几种比较常见的、重要的情况。1.双语或多语造成的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什么叫做语码转换,语言学家们有不同的定义。一般都认为:在一次交谈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的现象,就可以叫做语码转换。90\n语码转换有两种类型:一种叫做情景型转换(situationalswitching),一种叫做喻义型转换(metaphoricalswitching)。前者指由于交谈者或话题等的改变,所引起的转换,后者则指说话人为了改变相互的关系或说话的语气、重点而引起的转换。从不同的定义出发,有关语码转换的理论,也是不相同的。下面,我们将简要地讨论几种。(1)稳定的双语社团中,双语范围的分布在一个稳定的双语社团中,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分布范围,这种分布和每种语言的威望、交谈时的话题、交谈的场合以及交谈双方的关系有关。比如移民到美国的波多黎哥人,在正式场合、讨论工作等主题、对陌生人谈话时,一般使用英语,而在非正式场合,谈论日常生活话题,对熟悉的人谈话时,则使用西班牙语。(2)司琦腾(Scotton)的标记模式(amodelofmarkedness)双语人对语码的选择,要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其中之一是他对两种语码的熟悉程度和长期形成的语言习惯。双语人习惯性的语码选择(这种语码常常也是他最熟悉的语码),叫做无标记(unmarked)的选择;有意识进行的选择,是有标记(marked)的选择。这种模式,主要有四条原则:Ⅰ.基本原则无标记的语码与习惯性的选择一致,有标记的语码与有意识的选择一致。比如,一个平日习惯于说汉语方言的人,用普通话与人交际,就表明他进行了有意识的语码选择,在这种选择下出现的语码,深沉反映说话人的某种企图。Ⅱ.技巧原则交际中的听话人,如果是个单语者,并且只掌握说话人的有标记的语码,那么,说话人被迫用对自己来说是有标记的语码与人交谈,这种情况下的“有标记语码”,与上述基本原则支配下出现的有标记语码,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在美国留学生的中国学生,尽管他的无标记语码是汉语,在与他的美国同学谈话时,由于那位美国学生只掌握英语,这位中国学生将被迫以自己的有标记语码——英语与同学交谈。Ⅲ.尊敬原则说话人有了表示对听话人的尊敬,博得对方的好感时,会使自己的语码选择适应对方的需要。这种选择,也有可能背离习惯选择。比如,在买方市场的社会中,商店的售货员,为了取得顾客的好感,往往采用与顾客一致的语码,虽然这种语码可能是他很不习惯的。Ⅳ.复合原则这种原则,指的是说话人有意通过多种语码的交替使用,来显示自己具有多种角色的能力或义务。比如,熟练的多语者,采用这种方式说话是一种正常的形式。从上面的四个原则来看,这种理论,注意解释双语社团中人们语码转换的动机。(3)贾尔斯(HowardGiles)和史密斯(P.M.Smith)的语言适应理论他们认为,研究语言接触,不但要研究双语者或双语集团中不同语言的社会功能,而且应该研究双语者进行语码转换的心理状态。他们把语码转换的现象区分为两种:一种叫做聚合(convergence),另一种叫做分散(divergence90\n)。前者表明说话人谋求对方承认彼此的一致性,因而在语言上也努力去适应对方。后者则表明说话人想要强调彼此的区别或分歧,因而在言语上也要坚持不同的语码。虽然从总的情况来看,世界上各言语社团都有这种现象,但在不同的民族中,具体影响这种心理状态的因素,可能是不同的。而且,言语适应的程度,还取决于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和其他一些个人的、环境的因素。(4)有关语码转换的研究实践语砖转换是多语社会中十分常见的现象,但又是在语言研究中一个比较难以弄清其纷繁内容的复杂现象。我们在对多语社会中进行语码转换的调查,应该注意了解:1)居民的语言习得类型;2)民居对各种语言掌握的程度;3)居民对各种语言的评价和态度;4)各种语言在该社会中的功能。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270多万人口中,华人就有210多万,占了总人口的77%以上;其他人口为马来人、印度人和少数其他种族的人。在这个多民族的社会中,政府规定英语、华语(即汉语普通话的新加坡变体)、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而在华人中,通行的主要是汉语的闽、粤、客家等方言和华语、英语。因此,新加坡华人的语码转换是很频繁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Ⅰ.新加坡的华人一般都是多语混用者,在日常生活的许多场合,或是同时混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码,或是按照特定的需要,频繁地进行语码转换。这是和他们的语言习得过程分不开的。大部分新加坡华人的母语是汉语的某个方言,第二语言才是华语或英语;这种语言习得方式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语言态度、语言能力。而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必然会影响到交际过程中语码的选择或转换。Ⅱ.新加坡华人对岛内各种语言掌握的程度,也是影响他们语码选择或转换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查,华人的语言能力大体上是这样的: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般都能很熟练地使用一种乃至多种汉语方言(一般是闽南话加另外现一两种其他方言);对英语或华语的掌握程度,首先要看他的文化水平。一般说来,文化水平常常和掌握英语的程度成正比。另一方面,也要看过去接受教育时所使用的教学语言是两种语言中的哪一种;如果过去接受教育时的教学语言是英语,那么英语水平就较高;如果是华语,则华语水平较高。Ⅲ.新加坡华人对岛内各种语言的评价和态度也是有区别的。这不但取决于华人习得这些语言的过程和掌握它们的程度,而且与他们本人的职业、文化水平、经济地位等密切相关;他们在受教育时所使用的教学语言也有很大的影响。Ⅳ.新加坡岛内各种语言,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实际中的功能是不相同的。撇开少数人使用的马来语和泰米尔语不谈,就英语、华语、方言三者来看,在社会地位上,英语第一,华语其次,方言排在最后。就它们的交际功能而言,英语是法定的行政、司法、教学语言,英文也具有同等的法定功能;华语是政府大力推广的华人共同口头交际工具,具有超方言的性质,其使用场合正在随着中国大陆和世界其他华人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扩大。已经有一部分新加坡华人把华语看做“商业用语”和“旅游用语”,认为掌握它“有助于到国外去发展”。至于方言,则主要是家庭用语和在一些特定场合(如集贸市场、寺庙)中部分人的用语。在这些场合,方言也有逐渐被华语替代的趋势。在上述四方面的前提下,新加坡华人的语码选择或转换还要受下列几个因素的影响:90\nA.言语发生的交际场合的性质一般说来,越是正式性强的场合(如政府机构),英语的使用率越高;越是正式性弱的场合(如巴杀),华语乃至方言的使用率就越高。B.交谈对象的不同,也会影响到新加坡华人的语码选择或转换首先,我们可以把交谈对象,区分为家庭成员和非家庭成员。对后者讲话,以华语、英语为主;对前者,则要看他属于哪个世代。C.交谈的话题,是又一个影响新加坡华人语码选择或转换的因素谈论工作、学习等正式话题,使用英语为主。如果是私人事务或日常生活,就以华语和方言为主。除此之外,在新加坡影响语码转换的,还有一个因素,这是新加坡的具体历史所决定的,那就是说话人在受教育时的主要教学语言。在现实生活的交谈中,上述几个因素对语码选择的影响是交错综合在一起的。所以总起来看,交谈双方的个人特征,是比较持久固定起作用的因素。而交际场合和话题,则千变万化,其作用就不如前一个那么大。四、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结构上的变异在双语社会中,并非每个人都掌握双语,即使掌握了双语的人,对两种语言也很难掌握得同等熟练。这是由于,一个人习得一种语言之后,再学习另一种语言时,会受到单一语言的干扰。双语社会是由一定数量的双语个人和一些单语个人(他们只掌握双语社会中的某一个语言)所组在的,不仅双语者本人的语言,会由于另一种语言的影响而产生变异,就是那些单语个人,也会由于和这些双语个人交际而受影响,使双语个人言语中的变异,扩展到自己的语言里来。由双语或多语(它们在本质上并无差别)现象引起的语言变异的有哪些呢?(一)语言的干扰语言的干扰通常都是指母语(或第一语言,即从小最先学会的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语言干扰,可以发生在语言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层面上,但是以词汇、语音上的干扰最为明显。比如一个从小说汉语的学生,在初学英语时,往往把英语词重音的不同,发成音节声调高低的不同,这显然是受了汉语的词语只有声调而无重音的影响。1.语音干扰语音干扰的形式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有音位的删除或添加。比如,粤方言中有长短元音的对立,而北京话却没有这种对立。所以北京人学说广州话时,就很可能把“三”和“心”,“盲”和“盟”,“黑”和“刻”的元音,发成一样的音。而在广州话中,这三对字的前一个元音是长音,后一个元音是短音。这样,北京人就在说广州话时,删除了广州话的长元音或短元音,语音的干扰,还有音位的替代。比如,汉语的“汉”、“和”、“花”等词的声母,是一个小舌擦音,英语的house、hat、hand的开首辅音是一个喉擦音。英国人学说汉语时,就很容易把英语中的喉擦音来替代汉语中的小舌擦音。2.词汇干扰这种干扰,常常表现在对词义的理解上。比如,我们在前面举过的“新加坡英语”90\n中,华人对华语中的“打开”和英语中的open、got等词的词义,理解上就产生了错误的对应。英语的open在与door、window这些词结合时,可以对应于华语中的“打开”,具有“使之开启”的意思,但它却不能像华语中的“打开”那样,有“拧开开关”的意思和“灯”(light)、“水龙头”(tap)等词结合。3.语法干扰在这方面,也可以用“新加坡英语”作为例子。英语的疑问句,一般都使用疑问代词,或将主语挪到系动词之后,构成诸如“WhereisMary?”“Areyougoing?”之类的句子。但英语在口语中,有时也可以在名词后面,用一个升调来表示疑问。如“Mary?”的意思是“是玛丽吗?”于是,新加坡的华人,就从这个和华语相同的语法手段出发,把华语中利用疑问虚词构成疑问句的办法,也运用到英语中去,造出了“Maryle?”“Yougoinga?”这样的问句。至于说出像“Gola!(走啊)”“Keepmecompanyla!(陪我去吧)”这样的祈使句,更是明显地表现出华语语法对英语语法的干扰。(二)语言的借用语言成分的借用,早就被人们意识到了,通常都是举词语借用为例子。实际上,语音、语法成分都可能被借用。1.语音的借用比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裕固语,本来没有f这个辅音,由于受汉语的影响,已经借入了f这个音位。2.语法借用汉语的青海方言,由于受到当地藏话的影响,出现了许多类似藏语而不同于汉语其他西北方言的语法特点。例如,汉语的句子成分的语序,一般是动宾式,而藏语的常规语序却是宾动式。汉语的青海方言,由于受到藏语的影响,宾动式的语序也成为常规而不是变例。为了把汉语中作为变例的宾动式改为常规,青海方言还根据汉语的特点,大量地使用“把字句”。只是这种“把字句”和汉语一般的“把字句”有很大的不同,即它可以不带处置意味,不带补语,还可以用于否定和祈使,显示了藏语对它的影响。因为藏语的语序是OV型,而要想把VO型的汉语语序颠倒为OV型,就大量地使用把宾语提前的“把字句”(三)语言的混合90\n这是语言接触最深、相互影响最大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异形式。就是构成一个既像甲,又像乙;但又既不是甲,也不是乙的丙语言。对于语言接触后会不会产生语言的混合,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语言不大可能相互混合,它顶多产生以某一个语言为基础的洋泾浜语。不过,近年来也有人提出,语言的混合是可能的,并举出了实例。比如,戴庆厦就认为,我国云南省白族所说的白语,就是古彝语支的一种语言与汉语的混合语。他的根据是,白语的主要特点,既像汉语又像彝语,而且这两种语言的特点,已经融合到一起,进入语言的较深的层次。比如在词汇上,白语有彝语支的语词,也有一半以上的汉语语词。在语音上,彝语支所有的松紧元音,与白语的松紧元音已无严整的对应关系,白话的松紧元音,在彝语支的哈尼语中,改为对应于声母的清、浊。在语法上,彝语支诸语言都属于宾动型,而白语却是宾动与动宾并存,各有自己的出现条件。在数量词和中心词的词序上,数量词修饰名词时,白语的词序与彝语支相同,但数量词修饰动词时,则其词序与汉语相同。(四)语言联盟语言联盟指的是几种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由于长期共处于一个地区,密切接触,从而在语言结构上,产生共同特征的现象。语言联盟和双语社会中出现的语言融合不同,语言融合是由一种语言替代了另一种语言。而语言联盟则是有关语言继续存在,只是它们之间产生了系统的共同的结构特征。过去,语言学家们常把巴尔干半岛上诸语言,如斯拉夫语族的保加利亚语、马其顿语和拉丁语族的罗马尼亚语,以及系属未定的阿尔巴尼亚语所共有的语言特征,作为语言联盟的例子。思考题1.影响语言变异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各有哪些。2.语言的演变有什么规律性?研究者在哪些方面获得了调查经验和证据?第九章语言变异研究成果的应用90\n语言变化在传统语言学中,本是历史语言学的独家研究领域,现在已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范围。因为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各种变异时,历时的变异或语言的变化,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不过,社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在研究语言的历史变化的目的和方法上,却有很大的区别。一、社会语言学要从语言的共时变异中去寻找正在进行中的语言变化社会语言学要寻找正在进行中的变化,要通过这种变化的了解,去解释语言为什么要变,以及怎样变。而研究方法就是,“通过对比语言共时变异的不同社会性颁,去了解语言的历时变化的动因、过程和结果”。为了把这个问题说得更清楚一些,我们比较一下,社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在研究目的和方法上,到底有哪些不同。历史语言学,是语言学中最早建立的一个分支学科,在一段时间内,它甚至就是全部的语言学。因为在它建立的时候,语言学的别的分支,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历史语言学主要是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书面文献,通过文字去寻找两个不同时代语言的差异,从中整理出语言变化的线索。后来,他们又从现有的语言材料出发,去追踪历史上语言发展的途径。在后一种方法中,主要是对比现存的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异,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重建原始语,说明它的发展脉络,建立语言之间的亲属谱系。这不但是历史比较法的主要内容,也成为历史语言学的最重要性的方法和目的。结构语言学的兴起,使得历史比较语言学家可以通过结构分析,去研究语言的结构系统,从那些与结构不相符合的现象入手,探索语言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内部拟测法。因此,历史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历史比较法和内部拟测法。它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了解语言中某个特定成分(主要是一些语音形式)在时间上的演变规律。但无论是历史比较法还是内部拟测法,它们都只看重语言在时间上的发展,以及严整的演变规律。对于语言在空间上的变异,行造成变异分布不均衡的外部因素。他们关心的,只是语言历时演变的结果,至于演变的起因和过程,他们兴趣不大的。社会语言学与此不同,它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从现实的社会中搜集大量的、分布不均衡的语言变异,从与它们相关的社会因素中,去寻找不均衡的原因,从而有可能分析哪些变异,是已经完成的变异,哪些可能是正在进行中的语言变化的表现。这样,社会语言学就有可能说明,语言变化的起因和变化的具体过程。根据现时和历史的“一致性”的原则,我们完全有可能用这些进行中的变化,去说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某种变化。90\n社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另一个主要区别,是历史语言学往往从书面文献或某个个人的特定语言形式出发,研究它们的演变。这种以某个个别的形式人微言轻研究对象的方法,是传统语言学的一贯方法,也就是定性的方法。而社会语言学却要在实际运用着的口语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通过统计分析进行定量的研究。历史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在研究语言变化上的这种差别,主要是由它们各自的语言观所决定的。社会性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几乎都把语言看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结构形式系统,任何与内部结构无关的因素,都被语言学家们排斥在研究领域之外。可是我们已经知道,语言的变化是最初动因,恰恰不在语言结构本身,而在语言系统外部的社会之中。由于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使它在变化时不能采取全部突变的方式,而必须是首先在一部分人中先行变化。因此,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同一时期中不同人群的语言变异,就可能找到语言变异的起因,而且在对比不同人群的语言变异中,也可能了解到语言变化的进程(或者说是语言变异逐渐传播的过程)。历史语言学,一方面否认语言系统外部因素在研究语言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不承认语言共时差异是研究的主要对象(他们研究的是一个脱离了社会现实的纯语言结构形式系统)。他们也就只能在语言变化完成之后,去确认已经变化的事实,而无法解释变化的起因和过程了。二、进行中的变化和年龄级差进行中的变化,往往可以说明语言的某种历史演变。而进行中的变化,在它的社会分布中,又常与说话人的年龄差异相关(比如我们在前面举过的新老上海话和年老的上海人、苏州人的语言差异)。但是,语言社会分布中的年龄差异,并不都是语言的正在进行中的变化的反映。在人类掌握语言的过程中,不同的年龄段,说话人的语言能力,会达到不同的水平。有时,在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中,还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对不同年龄层的说话人,有不同的言语准则(比如在我国的传统道德规范中,对幼儿、学童、年轻人的语言行为,都有特定的要求),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可能造成语言中的年龄差异。由这些原因所造成的年龄差异,都不反映正在进行中的语言变化。比如一两岁的幼童,常常把语言中双音节的词,发成单音节词的重复。如“帽子”说成“帽帽”,“袜子”说成“袜袜”等。过了四五岁之后,这种被称为“儿语”的现象就消失了。我们不能把这种变异,看成是进行中的变化的反映。这个例子,我们称之为“年龄级差”。它指的是,在特定的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都会出现的一种现象。这种随特定年龄而出现,又随特定年龄而消失的语言变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比较稳定的。不同世代的人,几乎都重复同样的变异。我们前面提到的汉语方言中区分尖团和尖团混淆的年龄差异,之所以能被称为正在进行中的变化,也是由于有汉语史的大量资料作为旁证。90\n所以,当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某个语言变异与说话人的年龄分层相关时,我们不能贸然地断定它就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变化。任何一个语言变化,都是整个言语社团范围的现象。如果只在年龄层上反映,而整个言语社团在这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我们就很难断定它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变化。三、从共时的变异中寻找进行中变化的方法——显象时间(apparenttime)的研究和真实时间(realtime)的研究我们刚才的举例中,都把某个言语社团语言发展史的史料,作为确定正在进行中的变化的条件。但是,如果我们研究的这种语言,缺乏这类资料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社会性语言学为此设计了几种不同的调查方式:一种就是对同一个言语社团,在相隔较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再次进行调查。把在共时变异中找出年龄差异的研究,叫做显象时间的研究;另一种是福勒(Fowler)在拉波夫调查纽约市r音24年后,再次对它进行同样的调查,不但方法相同,所选的三个百货公司也相同,连在每个百货公司中所调查的店员的人数也完全相同。把从不同时间中获取同一变异材料的变化的研究,叫做真实时间的研究。在社会语言学中,应该把对该语言变异的显象时间的研究和真实时间的研究结合起来。四、语言变化的原因以及语言发展的趋势我们已经说过,语言的变化总是首先在该社团的一部分人中开始的,通常情况下,它往往表现为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差异。但单纯年龄的差异,并非语言变化的原因。历史语言学往往从语言结构系统内部去寻找变化的原因,比如语音的同化或异化等等。但这并不是语言变化的真正原因,因为按照历史语言学的原则,在同样条件下,语音变化是没有例外的。那么,为什么在不同的语言中,相同的语音条件并不一定引起相同的变化呢?比如,有名的“格里木定律”所解释的辅音转化,只在日耳曼语族中适用,而并不适用于其他的语言。更为有力的反证是,即使在同一个语言的不同的时代中,相同的语音条件也未必都引起相同的变化。比如今天的日耳曼语族诸语言中的辅音,就不存在这种转化现象。历史语言学也曾以语音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来解释语音演变的原因。就当时产生的音变来看,这些解释基本上也是正确的。不过,我们还是不明白:基本上具有相同生理和心理机制的、操不同中方言的汉族人,为什么有的把前高元音之前的舌根音变成了舌面音j、q、x,而有的方言中却仍旧保持了舌根音g、k、h;操同一语言的不同时代的人,何以语音的演变也不相同。因此,我们必须到语言系统之外,去寻找语言变化的原因。思考题1.简述语言变化与演变的原因和语言发展的趋势。2.举例说明汉语进行中的变化和年龄级差。第十章语言迷信90\n一、语言的功能和语言的神秘化(一)语言的功能在讨论语言的功能的时候,人们马上会想到两个经典观点:(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2)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这说明了语言的两个功能:(1)交际功能;(2)表达功能(情感、思想)。它们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语言运用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也是明显的。例如,人们在有语音提示设备的情况下很少闯红灯,而在没有语音提示设备的情况下不少人依旧我行我素。至于通过语言来教育、感化人,改造人的思想的例子,几乎无处不在。对语言的正确理解是至关重要的。1945年7月2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盟军方面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法西斯投降。当时的日本首相铃木次日对新闻界发表谈话,说日本内阁对波茨坦公告执行“默杀”(暂不评论,不加评论)政策。这个词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词,于是盟军新闻社将其意译为“不予理睬”。盟军认为公告没有作用,就于8月6日投掷了原子弹。因此,有人认为“要是没有这个误译,日本或许可以不吃原子弹”。西方著名的语义学家切斯(StauahtChase)在他的《词的暴力》一书中论述了这个实例并且认为,这个词的力量大大了,等于杀死了成千上万的人。中国人常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不是没有道理的。这里有必要谈到沃尔夫(BenjaminLeeWhorf)假设。沃尔夫提出,由于每种语言都有一个形式,而没有两种形式是相同的,因此,两种使用不同语言的文化不可能对世界有同样的看法。在他看来,语言对思想有一种强制的几乎不可逃避的力量。大多数语言学家不同意这一假设。人们普遍认为,语言基本上反映了在价值及定向方面的社会文化规律,而不是创造这些规律。我们不赞成语言相对论,不能造成什么问题都从语言的角度来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否认语言对社会的影响。就理论上说,语言对社会的影响大致有两种:一是促进和推动社会变迁的速度,一是抑制和消解社会变迁的进程。(二)语言的神秘化由于语言的特殊的功能,使得语言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继而形成了语言迷信。原始人相信自己的语言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试图通过语言的使用而取得奇妙效力。符咒就是这种语言迷信的产物。据说使用符咒可以发生各种奇异的效力,能达到所希望达到的目的。《西游记》里每当孙悟空不听话的时候,唐僧就会念紧箍咒。这就是相信语言的神力。这些是人的迷信,当然也充满了人的想象。但在汉语社会里有的则对语言乃至语言学都产生了影响。咒的表达形式是口头语言。它的产生几乎可以推测到和原始语言产生的同时,它是人类崇拜和相信自己的语言具有神秘魔力的必然产物。咒本来只有一种祝祷辞,佛教兴起后又把咒语和真言看作同义词。在道教及方术流传的过程中,咒语又成为驱邪禳灾的口诀。后来又成了“诅咒”90\n。在职业巫祝和神职人员那里,念咒常和作法相结合,以此来进行祈请和驱邪活动。在民间,咒语一般比较灵活自由,对任何厌恶的现象都可以诅咒,可以即兴创作,张口即来。即使是传统的诅咒内容,也不像职业巫祝那样有固定的格式,而是因时、因人、因地而异,词句经常变动。这对语言的丰富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符也有用到语言的。符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符水,一种是符字(也称“丹书”等)。与我们有关的是后者。符字实际上是咒语的书面语形式。人们通常用朱砂等把咒语写在黄表上,有的甚至还把字写成特殊的形式,还有的辅之以图画。符文的语言多用强烈语气,有的还带有勒令的性质,目的是对病邪起到震慑作用。还有用语言表达自己美好的希望的。人们相信吉祥语有逢凶化吉的神秘的力量。于是就出现了说吉祥的话语、取吉祥的名字、贴上表示吉祥的标签的习惯。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盖房子的时候要贴上写有“上梁大吉”、“吉星高照”之类的红纸条;过年时要在粮囤上贴“取之不尽”的红纸条,门上的对联更是用尽吉祥之意。人们熟知的“福到”则是这种语言迷信的又一杰出表现。有的民族对某种语言的某种作用或许有特别的崇拜。乌丙安提到傈僳族有祭家鬼“海夸尼”的仪礼,其中有11种祭祀不能用本族的语言,而要使用白族语言致祭。作者没有提到个中缘由,或许也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吧!语言迷信并不会给人们带来好运。1949年以后我们把“镇南关”改成了“睦南关”,但30年后那里还是发生了战争。有的语言迷信形式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虚化成一般情感的流露形式。这几乎是各种社会文化中都有的。当西方人处于困境或遇到吃惊等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时,常不自觉地呼告MyGod(直译为“我的上帝”)。中国人常用的则是“天哪”、“我的妈呀”、“老天爷呀”、“青天哪”、“苍天哪”等等。在西方文化中,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人的一切、世界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和安排好的,人遇到危难,唯一可以救助的是上帝。中国人没有西方那样的上帝,但是中国有“老天爷”,有“苍天”,以至于我们今天还常常使用“苍天有眼”、“苍天在上”来表达公理。(三)“文革”:当代语言迷信的顶峰人们提到符咒,就想到这是迷信;谈到祈祷语,也想到这是宗教;谈到呼告语,知道这也不过是文化潜意识中的一种流露。照理说,到了一个文明时代,人们应该认识到它的实质了。但是,许多人实际上并没能从认识上解决这个问题。“文革”时期,那些把马克思主义挂在嘴巴上的“唯物主义者”其实依然笃信语言迷信。“文革”中语言迷信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封建式的语言迷信的照搬。“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等等不绝于耳。无论是“早请示、晚汇报”抑或是大会、小会,宗教仪式般的祝福、祝愿都是利用语言这个工具。(1)指所涉及到的人或由人组成的集体是具有革命意识的。任何人、集体或组织,都要加上“革命”,以同非革命区别开来。例如:90\n革命战士革命干部革命群众革命军人革命青年革命师生(2)指所提到的内容是具有革命意识的,只要加上革命二字,不管是事物还是行为,不管是好是坏,都变成革命的了。例如:革命大字报革命三结合革命现代京剧革命现代舞剧革命样板戏革命交响乐(3)指革命事业的本身的。例如:革命财富革命法宝革命朝气革命形势革命本钱革命遗产革命种子(4)兼而有之。下面的组合都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例如:革命歌曲革命电影革命策略革命爱情革命情意革命情谊革命伴侣(5)说不清楚是哪一种。例如:革命江山革命饭(如,吃革命饭)革命菜(即后来的“爱国菜”)上面的词语加上“革命”以后都产生了好的结果,但好像也有相反的情况,即使加上“革命”二字,所表示的事物仍是“非革命”的。这种词为数不多:革命败类革命绊脚石革命叛徒但:革命的叛逆者(?)上面说的都是作修饰语的。用于其他方面的也不乏其例。例如:为革命而学习为革命种田为革命做工为革命奔走为革命而活再如:停课闹革命复课闹革命抓革命停产闹革命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从大的社会制度改革,到小的技术改造,只要发生变化的事物,都称为“革命”。民主革命灵魂深处闹革命经济革命艺术革命绿色革命仅仅革命还不够,还要“化”。革命化春节革命化建设革命化艺术形式形式革命化步调革命化制度革命化总之,几乎什么都可以和“革命”连起来:“停课”是为了革命,“复课”还是为革命;“停产”是为革命,生产也是为革命;“派性”可以是革命的,“打砸抢”也可以是“革命的”。“革命”迷信可谓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文革”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忠”、“红”、“黑”。下面各举几个例子。(1)“忠”忠字舞忠字牌忠字歌忠字画忠字菜忠字粮忠字路忠字桥忠字田忠字课忠字操三忠于四无限当时可以说是“忠”字无处不在。(2)“红”红海洋红心红色恐怖红色长城红哨兵红色电波红战友红色正权红管家红大院红色保险箱红苗自来红根红苗正没有自来红,只有锻炼红(3)“黑”黑帮黑话黑会黑货黑司令黑干将黑五类黑八论黑线专政黑手黑爪牙黑司令部黑据点黑据点黑货黑标本黑苗子黑班子黑笔杆子黑后台黑话黑纲领黑线人物二、禁忌语、委婉语和詈语90\n任何一种语言里都有一些我们避免说的东西。汉语当然也是如此。我们不说这些东西,并不是因为无法称呼,而是不去谈它们,或者说,如果去谈也是用一些迂回的方法。前者就是人们常提到的“塔布”(tboo),即禁忌语;后者则是所谓的委婉语。但在有的情况下,一些人故意对某些人使用一些禁忌语等,这就构成了所谓“詈语”。(一)禁忌语禁忌语是一个社会用来表达对一些据信是对它的成员有害的东西的不认同,它可能是超自然的,或者这些行为是违反这个社会的道德规范的。这种情况的结果是,就语言而论,某些东西不能说或不能被提及,只是在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比如说特定的人或慎重的场合当中才可以。当然,也总有人试图表现出他们对“言语自由”的追求,故意去违反这种种限制。禁忌可以是很广泛的。人的缺陷——守着瘸子不说短话,鲁迅笔下的阿Q忌讳“亮”;性;死亡;排泄或排泄物;身体的功能;宗教事务以及左手(它据认为是不吉利的来源)以至一些食物如“醋”等等。汉语有许多塔布,大多数说汉语的人知道哪些可以说哪些不能说以及应该遵守的规则。如果某人破坏了这些规则,就会招致非议。避讳的历史是很久的,产生的原因也很复杂。原始社会中已经有避讳的存在了。列维认为:原始人把自己的名字看成是某种具体的、实地的和常常是神圣的东西……尤其是不能说出死者的名字;甚至一些包含了死者名字的日常用语也常常废弃不用;涉及到谁的名字就意味着涉及到他本人或者涉及到起这个名字的存在物。自然,在原始社会里,这种避讳是因为愚昧造成的。但是,社会的发展并不能必然地会消除避讳。即使是今天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避讳现象,只不过不同时代的避讳不同罢了。中国历史上的名字禁忌被称之为“讳”。文字上不能直接书写当代的君主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如果遇到的话,必须用其他方法劈开。常用的有改字、空字、缺笔和改音四种方法。避讳甚至导致了文字狱。例如慈禧属“羊”,忌“羊”字。宫中把“羊肉”改称“福肉”或“寿肉”。她听京戏,听到《玉堂春》中“我好比羊入虎口有去无还”后大怒,后来改为“我好比鱼儿入网有去无还。”避讳会对语言产生影响。例如,中国传统上的注音方法之一是“反切”。然而,早期的“反切”不用“切”字,只叫“某某反”或“某某翻”。自从唐太宗以后,唐朝统治阶级害怕老百姓造反,忌讳这个“反”字,将“反”字改为“切”字。“反”和“切”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反复切摩”的意思。在语言的运用中同样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人对某些情况非常敏感,而有的人则显得迟钝一些。因此,有些用语对某些人来说是禁忌语,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不一定。当然,这个用语的使用者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禁忌语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不同社会中对词语的禁忌是不同的。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忽略而造成很坏的影响。1992年秋天,一个美国学生发现中国的英语教材中有一个忌讳词:rubber。那个学生告诉我,这个词现在在英语里是“避孕套”的意思,“橡皮擦”应该用另一个词:eraser。90\n禁忌语不是法律、不是禁令,但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社会交际中它却具有类似法律和禁令的作用。它来自于社会的约定,但同时也影响到社会之间的关系。(二)委婉语禁忌语的出现给人的交际带来了困难,因为在不少情况下,那些被禁忌的东西必须被提到,这就使得人们想方设法去表述那些被禁忌的东西。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委婉语。由此可见,委婉语实现上是禁忌语的变体。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委婉语。例如政治家们使用的“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和股评家们使用的“探底”都是委婉说法。普通人们会说“老了”、“不在了”等等,这也是委婉说法。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哪些方面会使用委婉语呢?可以说,只要是有忌讳的地方就会出现委婉语。在社会方面,政治家的委婉语要比平民的委婉语多。在性别方面,女性要比男性使用的委婉语多。在受教育不同的层面上,知识分子又比平民使用的委婉语多。委婉语主要采用同义、近义、反义、比喻义、指代义等手法。(三)詈语詈语过去多称詈言,俗称骂人话。骂人也是语言迷信的一种的映。它是非理性的心理冲动的产物,因而它更能透露出一个民族的性情和心理。中国社会中的骂人话里,渗透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独特观念。换句话说,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特点决定了中国社会骂人的方式。在诸多种骂人话中,居于首位的当是“性”的“攻击”。它构成了中国社会骂人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是人类社会中最为隐密的事情,因而对它的忌讳也最多。在骂人时,彻彻底底地撕破这层神秘的外衣,赤裸裸地加以宣扬,这对于骂人者来说,愤怒的情绪得以宣泄,可以说是取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而被骂者则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从性的角度骂人是世界性的,但中国社会的“性”的骂人却有自己的特点。下面以性别、长幼、宗教和人畜物的关系为例来加以说明。1、男尊女卑男尊女卑带来了男女性关系的不平等,使之产生了畸型的家庭观念,因此也就导致了汉语骂人的目标一般不指对方,而主要是指向对方的女性亲属如“奶奶”、“妈妈”、“姥姥”、“姐姐”和“妹妹”等。“王八”、“杂种”、“狗崽子”之类,虽然表面上看是针对被骂者本人的,而细究起来,也是对其家人的。这一现象,正好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歧视。鲁迅曾把“他妈的”称为“国骂”,因为这一骂人话的使用频率实在太高了。2、祖先崇拜和家庭本位“性攻击”的另一目标是祖先。“操你祖宗”、“日你八辈”之类今天仍然可以在许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听到。这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祖先崇拜和家庭本位。家庭的荣誉与个人密切相关,有时甚至远远高于个人的荣誉。对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人来说,家庭的荣誉在别人面前受到损害是与“性”受到攻击具有同等的威力。因此,诋毁某人,从其家庭、家族入手,是很能切中要害的。比较中外文化的人都发现,中国没有土生土长的像西方那样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各种祭祀和祈祷活动中,中国大多崇拜自己的祖先。同样的情况下,一个基督教徒常常向上帝忏悔时,而中国人多是说“对不起列祖列宗”。上面说的是直接的“性攻击”90\n。有的骂人话表现看起来与性没有关系,但可能通过其他一些因素与性联系起来。例如在河南和山东等不少地区都有“娘了个腿”或“娘来个脚”的骂人话,一些地方甚至把它当作比较亲昵的骂人话。为什么它们可以成为骂人话呢?女人的脚在中国社会中最隐讳的。荷兰高罗佩(1990)注意到,在他收集的春宫画中,即使是全祼的女人,脚都是包起来的;而《金瓶梅》及其他一些古代小说对挑情的描写都是从“脚”开始的。这或许可以说是一个忌讳的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中“性攻击”骂人话正在减少。即使是“他妈的”这一最严厉的骂人话,“性攻击”的含义也大大削弱,有时甚至根本与此无关。语言作为一些化石,基本上保留了历史的某种心态。除了与性相关的骂人话以外,还有几个方面值得一提。一是由于家庭本位和严格的长幼尊卑带来的以辈份高为荣的观念支配,一些人在骂人时以被骂者的长辈自居,人所共知的例子是鲁迅笔下的阿Q的“儿子打老子”。二是由于传统万物等级格局带来的人畜物贵贱的观念的支配,把对象骂为“畜生”、“猪”、“驴”、“狗”之类。因此也就有了“狗腿子”、“丧家犬”、“走狗”、“狗仗人势”、“禽兽不如”、“衣冠禽兽”等等。三是以骂人者自己的主观经验而对被骂者进行评价。如“少见”、“扯淡”、“寿头”、“二百五”、“十三点”、“吃饱了撑的”、“活丑”、“胡说八道”等等。这些词变化无端,其实基本的语义不外乎指责对方的行为不合体,超出了常规。骂人话的研究对语言学有很重要的价值。李荣(1982)对“入”这个禁忌字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文章指出“入”字有两个读音,一个读ri,一个读ru。读ri是个禁忌字,符合语音演变的规律,在早期白话、北京方言和文学作品中都有使用。后来“入”字读ru大概是回避ri这个音而分化出来的。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制约作用不单表现在汉语内部,即不仅汉语内部有回避的问题,使用汉语拼音也还要回避外语里的某些字。骂人话常常导致一些更为严重的冲突。一些地方的亲昵语,在另一地区可能成为骂人话,反之亦然。例如李荣提到的“入”在不少地区读“日”,而且是很重的骂人话;但在河南社旗等地,“日”常常是熟悉的长辈对晚辈的亲昵的“骂人话”。骂人话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今天已经没人用“竖子不足与谋也”中的“竖子”去骂人。但是,人们之间难免发生矛盾,产生骂人话的价值观和思想原则不会轻易消失。因此,作为社会中一种不文明现象,骂人话反映了一部分很独特的社会心理,甚至于是有关一个民族的、一个时代的社会心理。这里很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领域。它的研究既有语言学的意义,也有社会学和文化学的意义。思考题1.语言的功能与语言的神秘化是否有内在的联系。2.举例说明汉语中的詈语的特点。第十一章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程序和调查方法90\n社会语言学非常重视田野调查。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田野调查就没有社会语言学。几十年来,社会语言学在继承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调查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一、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程序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领域多,涉及的方面广,社会中凡是跟随语言有关的,它都关心。但不管哪方面,不管是动态调查还是定性、定量分析,不管是侧重历时还是侧重共时,其基本程序上大体上是相同的。一般说来,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项目,提出假设;(2)确定研究的范围和对象;(3)搜集资料;(4)分析资料;(5)撰写调查报告。(一)项目的选择和假设的提出选择项目或提出假设是社会语言学调查的首要一环。项目选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示课题的能否成功。而能否提出假设,也是对研究者敏锐的观察能力的一个检验。一般说来,语言学功底扎实、对社会中的语言现象敏感的人更容易发现好的研究项目,提出新的假设。(二)研究范围和对象的确定选择好项目或提出假设以后,或者就在选择题目的同时,研究者要考虑如何确定他的调查范围,从而保证其观察能够充分代表所要研究的群体。我们前面提到过一些社会范畴,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确定某一范围作为调查对象,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标准来确定调查范围。一般来说,首先可以按地域性的标准确定范围,其次可以选择社会阶层、年龄、职业、性别等等。之所以把地区性标准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它涵盖面大,每一地区都有我们所想要涉及的其他社会范畴。例如,我们想要调查中国社会各阶层的语言特征,就应该从不同地区来选定想要调查的对象,这些对象当然应该包括这些地区的各种各样的人。因为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范围确定在社会的某个阶层,就不可能全面地反映所想调查的语言面貌。以调查广州的中学生对父母的称呼为例。如果不考虑各个地区,一开始就选择某区的一所中学,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因为这至多只能是该区的情况,事实上,广州不同区的中学生在称呼问题上是有差别的。接下来可以按照社会性的标准来确定调查范围。例如,我们确定调查的范围是城市的下层社会,那么,我们就需要在诸如社会阶层、年龄等等准则的基础上来确定我们调查研究的范围。在此之后,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在确定的居民范围内取得具有代表性的言语样品。通常我们采用抽样的方式。(三)资料的搜集接下来要考虑如何搜集数据或资料。资料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基础。最关键的是要占有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如果没有第一手资料,研究就是无源之水。搜集资料有许多方法,例如自然观察、抽样调查、访问资料提供者、收集和记录资料、分类统计整理和归纳等等。1.观察法90\n在调查对象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调查的方法叫观察法。这样的调查方法是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所以材料比较真实。在美国最典型的调查是拉波夫的调查。当然,对有些题目来说,这是非常好的方法;但是对有的题目来说,往往不容易找到所需要的材料,而这就会增加调查的难度和材料整理的难度。由于社会语言学不仅要搜集话语,还要掌握被调查人的社会背景,因此观察法有一定的困难。2.试验法通过各种测试的方法进行调查的方法叫试验法。例如所谓变语配对实验就是其中的一种。变语配对是美国心理学家W.E.兰伯特在长期的研究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方法,用以测试语言学习者对另一语言文化集团的“态度好坏”和“归附动机的强弱”,从而考察某一社会集团成员学习某种第二语言的热情,预测学习的成效。这个理论在西方社会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性研究。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试图用这一理论对汉语方言区的人学习民族共同语的心理进行调查,取得了初步的成果。3.个别谈话法这也是一种正规的搜集资料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同调查对象面对面的交谈以及要求对象完成有关的调查表。可以要求人们就某个词的出现频率在内心考虑一下并做出判断。这种情况下的资料是容易得到的。例如,汉语方言调查就是利用《方言调查字表》等进行的。应该说,这种方法也是比较有用的。在调查时,通常把事先准备好的调查表格上列举的语言形式列出来,让调查对象确定哪能一种是常说的。如果调查表里列举的那些他都不说,他说的是另一种形式,那就把他说的那种形式记下来。但是他的回答不一定会准确,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所反映的是被调查者对语言使用情况的见解。我们过去进行方言调查进常常问某种说法当地人说不说,他们的回答常常前后自相矛盾。尽管我们希望得到的是该方言的纯粹的描写,但有的时候已经加入了说话人的态度。一些调查对象(特别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回答问题时,总想让自己的话说得文雅一些,标准一些,不愿表现出自己的“土腔”,也有的是对自己平时使用的语言不关心,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平时是怎么说的。(四)资料的处理大量的资料到手以后,就可以进行分析处理了。分析资料有原则和步骤两个方面。资料分析的原则要求是:以正确的理论为依据,从现象的整体联系上进行分析。否则就会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调查结束以后,就需要对调查材料进行整理。整理材料最常用的是统计的方法。在统计方法中,百分比统计法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里介绍另一种方法:标准记分法。假定某语言有x和y两个变量,我们把记作(x/y)当x出现在话语中时,记作(x/y):[x];当y出现在话语中时,记作(x/y):[y]。每当话语中出现(x/y):[x]时记一分;每当话语出现(x/y):[y]时记2分(反过来也一样)。假定在某段正式语体中,(x/y):[x]出现10次,(x/y):[y]20次;而在某段非正式主体中(x/y):[x]出现20次,(x/y):[y90\n]出现了30次。那么,这两段话语中(x/y)的平均得分应分别为:正式语体中(10*1+20*2)/(10+20)=50/30≈1.667非正式语体中(20*1+30*2)/(20+30)=80/50≈1.600所以两种语体(x/y)变异出现的比例为1.667:1.600。(五)调查报告或论文的撰写这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最后一项工作。调查报告应包括:(1)调查的目的;(2)调查的范围和对象;(3)调查的方法;(4)调查的数据及其分析;(5)结论。二、定性、定量研究以及抽样的方法(一)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是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质”的分析,即对所研究的现象本质、特征及其联系进行概括。例如探求特点、划定界限等等。社会语言学十分重视定性研究。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定性是一个基本的工作。定性方法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寻找事物的类型和模式,以提示一些社会语言的事实。定性研究的早期要求观察者不带任何框框,全面观察语言现象,对它采取开放的态度。定性研究所搜集的主要数据是词语而不是数字。词语要以直接、具体、生物形象地说明现象,说明力强,连采取定量研究方法的人也越来越少认识到定性数据的重要性,因而注意搜集定性的数据。定性研究使用各种手段收集资料,甚至在同一研究中也使用不同的方法。(二)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成功的例子。社会语言学家试图通过量化,即利用数量、频率、比例的统计等来说明语言差异、语言态度等等。不要把定性研究同定量研究对立起来。定性有助于量化,也有助于调查对象回答问题。由于使用了定性的方法,最后就有了量化的标准,调查的结果就容易从数量上看出来了。另一方面,量化研究也有助于定性,其结果较为客观,它弥补了定性研究不系统和不确切的缺陷。因此,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社会语言学方法。(三)抽样及其方法1.什么是抽样抽样(又叫取样)就是从一个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研究对象的这个总体又称为母体或全域;抽取出来的部分叫作样本。由来自同一总体的无数组样本数据而获得的该总体的某种特征,称为参数。抽样是为了使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从而可使结论具有推断意义或普遍意义。我们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往往希望能解决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但又常常不可能把总体中的所有成员均作为研究对象,这就需要针对部分对象而着眼于某个总体。90\n抽样是有一定要求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决定总体界限。研究者打算把范围确定在哪个范围,就要在哪个范围抽样,例如我们要调查某一方言的发展趋势,就应该在使用这个方言的整个范围内抽样;(2)样本应具有代表性。从总体中选取的那部分研究对象,应基本具备总体对象的性质或特点,便样本对象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代表总体对象。样本的代表性将影响研究结论的推断;(3)选取合适的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有多种,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用;(4)样本应有足够的数量。样本的数量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究竟应该选取多少样本与对结论严密程度的要求有关。有人经过研究认为,应要求每个样本尽可能超过100人,因为当技术或总次数小于100时,便不宜求取百分数。2.随机抽样这是进行社会调查的重要方法之一。使用这种方法,目的是让在选定范围内的全体居民中每人都有被选定为取样对象的同等的机会。但是随意抽样并不是毫无计划的。它是为了避免任何偏见而有组织地挑选资料提供者的一种调查方法。随机抽样是正式调查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有下面几种。(1)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简单随机抽样方便易行,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总体较大而样本少的时候,所获取的样本代表性比较差;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样本的分布面仍然比较广,会给调查带来不少的困难;此外,样本的分布也可能不均匀,这就有可能影响调查结果。(2)系统抽样(等距抽样)这是获得可靠的随机抽样的传统方法之一。它的工作量比简单的随机抽样的工作量小,操作简单,实用性较大。抽样时采用列有随意号码的表格,给每个相关者的一个号码。此后,调查人可以根据随意号码表,按数字顺序依次进行抽样。当每一个有指定号码者的号码同随意号码表中所选定的号码相符时,就被选定为取样对象,直到调查人获得他所需要的全部资料提供者为止。除使用随意号码表外,调查人还可以在他选定的范围内,指定某个任意数作为他的取样对象,例如,指定每隔五个、十个、二十个、一百个或其他数目作为对象。取数多少决定于作为取样的人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数。严格的随机取样的方法固然可以避免一定的偏见,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它常常选进一些语言是不能采用的人来,比如这些人是从其他地区迁来的,或他们是非正常人。他们的资料是不能作为语言资料来进行分析的。为此,作为严格选样的一种补救办法是预先确定选样对象的社会范畴,然后再选定各种类型的资料提供者。为了保证抽样具有尽量大的随机性,应注意所需的样本数(S)与规定抽取样本的间隔数(D)的乘积接近或稍大于可调查对象的总数(T),即:S·D=T,否则会有一批号码根本没有机会被抽到,或抽不够所需的样本数。(3)分层抽样90\n把总体按一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再分层抽样。比如要调查某一地区的语言变化时,可以把该地区所适宜充当调查对象的人先依不同的年龄分成不同的层次(例如老中青少幼),然后再从这些层次中抽样。这种抽样的方法虽然抽取的样本少,但其代表性并不差。(4)多级抽样在调查中先按一定的标准把对象分组,在各组中抽取样本形成样本组,最后再在样本组中抽样。例如要调查广州市中学生学习普通话时受广州话干扰的情况,可以在若干区各选几所中学,然后把这些中学分为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的、不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的和不用普通话教学的三个类,再从这三个类中抽取不同的学校作为样本,最后在这些学校的样本中抽取学生样本。多级抽样和分层抽样的不同在于:分层抽样是在各分层中直接抽样,而多级抽样是在分层抽样的基础上进行再抽样。多级抽样适合调查范围较大的抽样。3.非随机抽样在一些非正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非随机抽样简单易行,节省人力和物力。但这种方法所得的材料或数据不一定可靠,它常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也会带入调查人主观判断等因素。因此,一般不应提倡。非随机抽样也有不同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偶然性抽样根据调查人的方便,随便找一些人进行调查。这种方法的偶然性太大,材料不可靠,得出的结论一般不能作为正多依据。(2)比例抽样在一定的调查范围内,按照可调查对象的构成的比例进行抽样。例如,要调查某单位男女语言的差异,已知该单位男职工为1000人,女职工700人。若按百分之一的比例抽样,当取10男职工、7名女职工作为具体的调查对象。应该指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继承和发展了人类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的传统,它虽然有自身的研究方法,但是同时也没有放弃语言学的一些新的描写方法。拉波夫在描写黑人英语的否定式时,就使用了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方法。他说:“就语言结构的共时研究而言,过于强调社会因素的重要性是错误的,转换生成语法虽然完全否认语言的社会环境,但在找出语言结构的不变关系时作出了重大的进步。现在已经很清楚,如果我们不认真研究促使语言进货的社会因素,我们就不可能在了解语言变化的机制方面迈出任何重要步伐。”三、社会语言学研究人员的素养进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人员比一般语言学涉及的问题要广泛得多,因此,它要求涉足这门学科的研究人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一)坚实的理论基础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指导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武器。只有掌握了这个武器,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调查分析。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熟练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例如,要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各个要素的基本知识(包括方言知识、汉语史的知识),要具备语音的听辨、记音、以及分析整理语音系统(当然,包括音位归纳)的能力,语法分析的能力,对新的语言现象的敏锐的观察能力等。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就可能会得出不恰当的结论。90\n2.熟悉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熟悉这些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例如,社会语言学注意语言对社会的影响,但不能绝对化,否则就会犯错误。3.掌握相关的调查的方法和技巧。例如上面提到的抽样、调查大纲及问卷的设计、观察等等。社会语言学研究不能仅凭感觉。美国社会语言学家佐伊基(1989)曾举过一个例子。这里特地提到这一特别的研究的意义在于: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语言和社会的观念,这些观念可能很顽固,有时候会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4.要有熟练处理材料的能力社会语言学在研究中要依据两种素材:(1)客观的材料;(2)主观的材料。客观的材料是指何人何地何目的说了什么或写了什么;主观材料是指言语活动的各种各样的参与者对谈话的可接受性以及谈话的内容和场合是否作出恰当的评价。在评判可接受性和是否合适的时候必须把谈话的全部特征——从声音到修辞都考虑在内。至于素材的范围可以很广泛,例如可以是现成的材料,像小说、剧本、电影、电视、电台和舞台演出、演讲和讨论的录音;也可以是临时搜集到资料——不管是笔录的还是录音,像人们在各种场所的谈话等等。对所有这些材料,研究者必须能够驾驭。当然,这也离不开理论素养。(二)热情而坚强的敬业精神田野作业是相当艰苦的。凡是从事过田野作业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当前的商品经济大潮中,这种对学术研究的献身精神是进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条件。(三)一定的社交能力社会语言学田野调查常常要去的是自己不熟悉的地方,要调查的对象也常常是自己不熟悉的人。而且,为了取得真实的语言材料,调查人还得消除被访者的顾虑,取得对方的信任,因此调查人要能够在短时间内和被调查者建立融洽的关系。根据我们的经验,被调查者有不同的性格,他们对调查的问题的态度可能截然不同。因此,在调查中应想方设法去“联络感情”。例如,要学会发现被调查人的优点,并诚恳地将你的发现告诉对方就是十分有益的。再如,要真诚地关怀被调查人,以被调查者所关心的事为切入口等等。总的来说,调查是门艺术,它体现了一个人的社交的综合能力。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思考题1.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2.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者最基本的素质是什么?第十二章社会语言学的应用90\n语言学有理论和应用之分。社会语言学也同样可以分为理论的社会语言学和应用的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所谓狭义的理解就是指将理论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广义的理解是指理论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各种实际社会问题(包括教育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语言学将语言和社会结合起来研究,已经和社会性发生密的关系,应该比其他的语言学学科更为“应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在商业、法律、医学、语言教学等方面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语言教学方面的影响尤为明显,例如,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语言理论的影响下近些年来产生过多次较大的变化和改进。社会语言学产生以后,语言教学有了新的理论根据,于是新的方法又不断出现。一、社会语言学和商业广告语言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特别是电视广告的语言。在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广告可谓无孔不入。商业公司把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商业实践中去。因为商业推销的对象是社会大众,而且没有一个产品可以说是全体人们都需要的,在推出广告前厂家常常要先做一番市场分割(marketsegmentation)的调查工作,目的就是确定产品所要针对的顾客对象。和社会语言学家关系最密切的是所谓的心理风貌(psychographics)问题,也叫生活方式分析。生活方式分析的对象跟社会语言学家研究的领域相当接近,如消费者的年龄、教育程度以及地理分布等,不过还涉及到人们的购物活动、生活兴趣以及个人看法等方面。如果能够对消费者心理风貌作出准确的分析,产品广告的成功就有了相当的保证,因为消费者如果发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代表形象已被包含在广告内,这样的顾客就最有可能跟产品达到认同并因此乐于消费。如何刻画心理风貌?不同生活方式下的人群在语言上有何不同?社会语言学家的知识在这方面就有了特别的用处。编写商品推销的广告和推销员的讲话稿也是跟社会语言学有关的应用问题。推销员往往都在正式进入工作以前要进行培训。他们会拿到一份很详细的指导手册,其中列出了在各种情况下应该怎样介绍和推销商品的话。商品名称中的塔布(taboo)问题是社会语言学家经常提醒商界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国际化商业活动日渐频繁,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一个在本国语言中美丽动听的商品名称到了异国可能对应着一个可笑甚至污秽的词语。这里涉及到了社会语言学中的研究的塔布问题。如果公司或厂家事先不作适当的调查,贸然打出广告,巨额广告费不但化为乌有,而且也只能贻人以笑柄。实际上这样的例子还是不少的。Lekus(1969)曾列出几千个应该忌讳的商业名称,涉及大约四十种语言。Aman90\n(1982)进一步从英文的角度总结了四个方面可能的塔布来源:在英语国家用英文的塔布词语;在别的外语国家用其他外语的塔布词语;在英语国家用外语塔布词汇;在外语国家用英文塔布词汇。他在文章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这几个方面的现象。二、社会语言学和法律实践在很大程度上,社会语言学和法律实践都可以说是建立在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上面的,因此两者的密不可分就毫不奇怪了。越来越多的例证说明,社会语言学对法律实践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西方语言学家(如拉波夫,费尔墨,PeterLadefoged,克鲁克(AnthonyKroch)等)应法庭之召在案例审破的各个方面提供第一手的语言学知识,为解决法律问题直接作出了语言学家的贡献。例如法庭在审理案件时常常以录音材料为办案根据。社会语言学家被请来帮助听审录音材料,判断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并将录音材料用文字记录下来。他们的工作比没有社会语言学背景的书记远要有效、精确得多。现在的问题并不是社会语言学家在这一领域是否能够有所作为,而是律师、法庭是不是正式承认社会语言学家的作用,是不是在法律上正式允许社会语言学家参与法庭的工作。美国有的州(例如俄克拉荷马、新泽西、弗吉尼亚、纽约以及内华达)的联邦法庭以及美国国会的参议院都对社会语言学家的证词予以承认。拉波夫(1988)描述了另外一个有名的案例,可以拿来很好地说明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体的研究如可以为法律实践服务。这个案子涉及一个向洛杉矶一家航空公司打恐吓电话的嫌疑犯。司法机关把恐吓电话录了音,以为抓到的人就是打电话的人。但是在拉波夫和其他的参与分析的语言学家看来,这个人根本就不是打电话的人。从电话录音分析看,打电话的人应该是新英格兰东部地区的人,而嫌犯却是纽约市人。对加利福尼亚人来说,新英格兰地区的人的发音和纽约市区的人的发音都差不多,都是东部音,但是经过拉波夫的分析,连法官自己都能看出两者的不同。拉波夫不是简单地把语言学的道理讲了一通就完事,而是通过图表显示两个元音系统的差异,又用精密仪器对有关语段进行细致的分析。例如在司法机关的转写中,他们把录音中的onthat转写为onthere,就说明新英格兰东部方言的一个很明显的元音特征,就是把后元音[Ф]发成高前元音[a],以致加州的司法人员把that听成there。尽管被关押的人在别的方面都像是作案的人,但是经过社会语言学家的专家论证,法庭不得不把抓到的嫌疑犯无罪开释。三、社会语言学和医学在医学方面,可能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用什么语言开药方。一般认为,用拉丁语开药方最确切。但是,也有人认为应该用本族语言开药方。90\n研究医生如何和病人谈话尤为重要,这方面的文献甚多。一般认为,在对病人进行曲诊断和治疗的时候,医生应当培养一种感受病人特点的能力,他应该懂得病人一旦对医生建立了信任感和信心,其力量可以超过医术(洛杉矶时报,1983.1.14)。社会语言学对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谈话的研究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话所用的语言种类问题。如果医生和病人都是当地人,大家说同样的语言或方言,当然沟通就比较容易一些。但是在大城市或像美国这样的人口高度混杂的地区,用什么样的语言交谈有时也能成为问题。医生一般受过高等教育,在英语地区说的常常是所谓的广为接受的语言变体,但病人的来源就没有那么单纯了,什么样的人都可能会成为病人。既然医生病人之间言语交流的作用很大,可以想象,如果两者没有共同的语言,其不利之处会有多大。有的研究人员也发现一些美国医生对操非流行英语的病人有歧视现象。第二个方面是医生和病人交谈的具体形式,尤其是常见的问答形式。医生见了病人难免要有问有答。不少研究人员注意到了这其中的言语行为问题,会话含义问题以及话轮转移问题。正像我们在上面一节谈到法律时提到的,如果有关人士(如社会福利局)不注意这一类的问题,可能会引起交际的失败或引起法律诉讼。同样,如果医生不注意这些问题,和病人交流就会出现问题。据美国一个调查显示,大多数的人都对医生跟病人的交流方式有意见(Bonanno1982)。这里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素之一是,研究发现,在美国,当医生的大多数是男性,而病人大多数是女性,而我们又知道,男女性别在谈话策略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女性比较间接,有时候自己想知道一些医疗问题但又有所顾忌,怕显得愚蠢。另一方面,人们常常觉得医生没有给病人足够的信息。再一方面,人们在和医生进行谈话的时候期待的是惯常的谈话格局和策略,可实际上在看病时病人和医生的对话与日常对话有着巨大的差异(Bonanno1982)。在惯常情况下,谈话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话题是随意的,但在医疗对话中,很多方面都是规定好了的,医生一般主导谈话的话题和走向。而且谈话的话题常常是日常交谈中不大说的,例如大便规律、血球数量等等。第三个方面是医生的话语如何对病人的病情起到积极作用的问题。这方面对于像心理矫治和精神分析一类的专业来说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拉波夫和Fanshel(1977)等都作过有意义的研究。Flader90\n(1989)也指出,像精神分析一类的职业人士,他们的治疗成功对言语技能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但是对多数医生来说,自己成功在什么地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可是对于现代职业人士来说,把职业经验加以理性的总结是提高职业水平的必要步骤。所以他尝试把精神医生和病人的谈话过程分成三个方面:特殊谈话场所,对病人的反应词语的理解,以及对言语分析过程的理解。他主张认真分析这三个有关方面的内在问题,从中总结规律并对精神医生进行有效的培训。除此之上,在很多其他医疗场合,医生病人的顺利交流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Raffler-Engle(1989)一书最后登载一个社会语言学家对美国迈阿密一个擅长治疗妇科癌症的医生的采访。这位医生不仅反复强调双方言语交流对病人康复痊愈的重要性,而且了提到了很多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问题对指导医生和病人交流的重要意义。虽然医生病人交流的重要性是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的,但是基于种种因素,在一般医学教育中言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还是非常不够的。有的医生是从别人那里观察到学到,有的则不过是凭直觉行事。美国的Lensgraf医生(1989)对此专门撰文提出发送医生病人关系在交流方面需要注意的十大要素:(1)自己目的明确,否则病人会感受得到你是毫无头绪的;(2)良好的乐于助人的态度;(3)“现在时”:当处理当前的病人时,一切思路都应该围绕当前的病人展开,色不分散精力;(4)注意聆听;(5)谈话,并把话题集中在病人身上。即使病人出于礼貌谈论医生自己,医生也要把话题引向病人;(6)适当的身体接触,例如一个轻松的握手可能给病人带来治疗的信心;(7)教育病人,向病人说明原由、方案等;(8)有人情味,多从人之常情考虑问题;(9)赞誉病人的任何值得赞誉的方面;(10)正确理解时间因素,病人也是时间很紧的人。思考题1.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谈谈广告语言要注意些什么。2.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看律师辩护语言的特点。3.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谈谈医务人员语言修养的重要性。9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