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重在运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言学习重在运用

语言学习重在运用\n语言学习重在运用\n语言学习重在运用\n  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高低,其标准是看他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语言知识也只有通过言语交际活动才能得到巩固。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缺一不可,否则就会中断语言的交际信息。由此可见,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语言知识的掌握不是靠讲,而是靠练,它只有进行言语操练,在情景中加以运用才能被理解和掌握。英语课是实践课,它必须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语言形成习惯,也仅仅是掌握运用外语的一个条件,并不等于掌握了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言知识是外围,形成语言习惯是中围,培养创造性的言语交际能力是核心。  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关键因素——教师,英语学习的基本内容就是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运用。所以,无论教师还是教学中的方法都必须围绕听说读写来进行。英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那么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摆正理念  教师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本质观。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知识性系统,那么掌握语言的知识则成了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联盟个交际系统,那么在教学中则会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前一种知识性系统语言观左右了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许多年,它的影响渗透到了语言教育的许多方面,其影响是深远的。“聋哑脖”和“高分低能”症均是这种语言教学观的产物。尽管一些学校经过努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毕竟是曲高和寡,影响不大。由于测试的反拨效应,外语教学仍旧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上。后一种语言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因许多教师不了解语言知识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虽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是效果并不太理想。如果辩证地来看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它们实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语言知识是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难以实现。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之上的。然而知识不等于能力。那种认为掌握了语言知识就等于掌握了语言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教师的榜样作用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并不与当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相悖。“以学生为中心”论其实质就是要教师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学识水平、动机、兴趣,以便能因材施教。目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外语教师尤甚。这主要体现在:1.职业道德不够高。2.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不够熟练。3.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因教师素质较低的原因,导致了许多教学科研成果无法加以利用,造成严重浪费。教师一口流利得体的英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听到的都是英语,按克拉申的观点,只有大量可理解输入才能导致大量的输出。学生只有英语听\n多了,才能开口说。教师通过运用“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原则,能极大程度地加快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传统的教学存在几个主要弊端,第一个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语言信息量少。要克服这一点,教师就应增大信息量,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外语材料。第二个是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少和面窄。如果能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中各项实践活动,就能改变这种消极被动的局面,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操练的机会。第三个是学习和操作的节奏缓慢。快节奏要求教师的教学节奏明快。学生操练外语的频率要高,速度要快。教师的提问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的回答节奏加快,从而克服从前那种上课懒散、智力活动松弛的现象。  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素质高低,是决定外语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能否有效促成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旧教材如果说一支粉笔一本书还能勉强对付过去的话,那么新教材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语言基本功过关,还要具备听说读写演画多种技能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对那些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教师,可以采取进修或自学或在职提高的方式进行。  三、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合理得法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机械地讲解,把学生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不佳,恐怕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学习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正是教师教学方法考虑的出发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认为,趣味教学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和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教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学生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便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因而成绩卓著。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一位教师,学习兴趣低下,影响学习效果,这种现象大家也是司空见惯。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学生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学生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学生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