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3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解释题:解释题:1、文字答:具体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词的本义答:一般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3音位、答: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4、音素答:指没有直接亲属关系或者亲属关系比较疏远的语言,由于长期共处在同一地区或者毗邻地区互相影响而在语言结构上产生共同或相似特征的现象5、民族共同语答: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语言的某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引导方言发展以至最后取代方言的共同交际工具。6、语言联盟答: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7、语法单位答:从词的本义里通过引申而产生出来的意义。8、单纯词答:词干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9、词的派生意义答:能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音义结合的片断。10、社会方言答:语言的融合是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其他语言则因不再使用而逐渐消亡。11、组合关系答:两个以上连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12、语言的融合答: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没有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出现环境互补的音素之间的关系。13、区别特征答:在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属于同一音位的不同音素。14、非音质音位答:在具体的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长、音重、音高等单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15、音位变体答:一个音位具有的某种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16、语法范畴答:同一音节里处在同一紧张度增强或减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17、语流音变答:在语流中,由于受各种音位相邻的影响,或者说话的高低、快慢、强弱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某种变化。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18、复辅音答:能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音义结合的片断。19、词根语素答:词干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n20、复元音答:由词根语素和词根语素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合成词。21、语法意义答:词的变化及词在组合中体现出来的语法意义。22、语素答:表达语法结构意义的形式。23、语言的混合答:词与词组合时发生的词形变化所形成的聚合。24、地域方言答:语法形式表达出来的语法意义的类。25、形态答: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简答题:1、举例说明同义词中的"同”和反义词中的"反”是对立的统一。答:客观现实现象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有相近的关系,也有对立的关系。词义在反映这些现象时也就存在着同义和反义两种不同的关系。同义中的"同”与反义中的"反”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反义词是异中有同,以共同的意义领域作为前提,没有"同”就无所谓"反”。另一方面,同义词又是同中有异,同义词在基本意义相同的条件下显示出意义、色彩、用法上的细微差别,"大同”中显出"小异”来,而"小异”往往反映着同一现实现象中的对立双方的细分。2、从发音的角度看,音质的不同决定于哪些要素?答:(1)发音体不同,音质就不同。声带振动发出的音和声带不振动发出的音音质不同,而且不同人不同质地的声带发出的音也各有自己的特色。(2)发音方法不同,音质也不同。同一把小提琴的同一根弦,用弓拉和用手指弹拨,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音质就不同。把同样的弦安在二胡和京胡上,再用同样的弓支拉,发出的声音仍不相同。3、举例说明常见的语流音变。答:(1)语音当地化;(2)词汇数量少;(3)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受当地语法规则的影响;(4)只有口头形式,没有书面语;(5)只用于特殊场合(商业交往),不作母语或第一语言,变体很多。4、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语言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不平衡性、渐变性、相关性和规律性。5、简述音位定义的三个要点。音位是指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这个定义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n从语音这个层面上讲,音位首先区别的是语素和词的语音形式,只是由于语素和词已经是音义结合体,是语音形式和语言意义结合在一起的语言单位,因此区别了语素和词的语音形式,间接地也就区别了它们的意义。2、音位是就具体的语言或方言而言的,换句话说,音位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3、音位是辨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第一,音素是从语音的生理、物理属性方面来说明其特点的,依据音节的发音动作来分析,一个发音动作就可以得到一个音素,由于发音动作特点的不同,构成了语音中的不同音素。第二,音位有辨义的作用,而音素则不一定。第三,音位是就具体的语言或方言而言的,而音素是就所有语言而言的。6、阐述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两个概念。答:社会方言是指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语言变体。地域方言是指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7、词义的搭配要受哪些条件的制约?答:(1)受现实现象之间实际关系的制约;(2)受同一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制约;(3)要符合社会的使用习惯;(4)受词义的附加色彩和修辞需要的制约。8、简述语法范畴的特点。答: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狭义语法范畴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语法意义是从各种具体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高度抽象的意义。9、简述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语言和言语不仅有区别,更有紧密的联系。 语言和言语是静态和动态的联系,概括和具体的联系,系统和形式(现象)的联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源于言语,语言的生命在于广大社会成员的运用,不被运用的语言就没有生命力。10、简述文字对语言的作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是为了方便以上知识的传递和发展。11、简述语言符号同它所代表的现实现象之间的关系。答:(1)音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2)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的统一体。音义的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3)意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的反映,是联系声音同现实现象之间的桥梁;\n(4)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代表了现实现象。12、"洋泾浜”有哪些特点?答:"洋泾浜”现象是世界各地、尤其是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后来"洋泾浜”就成了这种语言现象的学名。其特点是:第一,语言系统混杂并且最大限度简单化。第二,使用范围狭窄。第三,功能单一,只有口头形式,没有书面语。13、举例说明文字的作用。答:(1)语言系统各部门发展变化的不平衡。(2)在语言的某一部门内部,同样的语言现象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其发展也不平衡。(3)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区也可以不一样,即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不同地区的表现。14、举例说明词义演变的结果答:(1)新词的产生;(2)旧词的消亡;(3)词语的替换。15、什么是语言的混合?答:在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几种不同的自然语言成分混杂而成的、与原来那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语言混合包括“洋泾浜”和“克里奥尔”两种形式。论述题:1、试论语言与思维的联系和区别。答:概括地说,语言同思维具有统一性,又是两种不同的异质现象;语言与思维相互联系,但又不是简单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语言和思维各有其形式和内容;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又不是唯一的工具。(一)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性。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思维要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就是为伴随思维过程、表达思想成果而存在的。首先,语言是伴随思维过程的物质形式。思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而人类的精神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物质形式为基础,这种物质形式之一就是语言。没有语言作为物质形式,思维活动就难以进行,更难以为人们所认识和理解。赤裸裸的抽象思维是没有的,不用词来表达和巩固概念也是不存在的。其次,思维的成果依靠语言得以固定和再现。思维是一种认识活的、精神活动。对客观事物抽象概括的认识,只有用词语才能固定下来,形成确定的概念。也只有在词语中,概念才能被反复地思考、深刻地理解,成为某一次思维活动的起点。同时,语言对思维有再现作用。(二)语言与思维的区别性首先,语言和思维的范畴不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物质的,而思维是使用工具的主体,是一种精神活动。由于范畴不同,思维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是一种反映关系,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不认识客观现实,就不能形成思维;而语言只是客观现实的代表,是客观现实的一种符号,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其次,语言和思维的构成要素不同,且构成关系并非一一对应。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不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语言和思维各有自己的形式和内容:语言的形式是语音,语言的内容是语义;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再次,语言和思维的规律不同。思维规律是全人类共同的,而语言具有民族性。\n2、试论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答:(1)音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2)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的统一体。音义的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3)意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的反映,是联系声音同现实现象之间的桥梁;(4)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代表了现实现象。3、论词义组合(搭配)的条件。答:①词语的搭配在语义上要受到现实现象之间的实际关系的制约;②组合起来表达的语义要具有一致性;③词语的搭配要符合社会习惯,即符合习惯用法的要求;④词义的组合要受到语义系列中其它成员的制约。4、试论民族共同语及其形成的条件。答: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语言的某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引导方言发展以至最后取代方言的共同交际工具。一个民族之内的共同语叫做民族共同语,现在习惯上将一国之内民族之间的共同语也成为民族共同语。一种方言能否成为基础方言而发展为共同语,一般来说要具备以下的条件:第一, 这种方言的通行地区是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地;第二,这种方言通行地区广,使用人口多;第三,这种方言能够代表整个语言的发展趋势;第四,如果有文字,往往有用这种方言写成的大量文献。5、试论决定音质不同的条件。答:一是发音体不同。二是发音方法不同。三是共鸣器或共鸣状态不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