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讲义 第四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讲义 第四章

第四章农业中的自然资源与土地第一节农业中的自然资源一、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  资源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能够用来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产品和能够提供给人类舒适感的物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通俗地说,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已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由于凝结了人类的劳动,称为社会经济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的,叫潜态自然资源。  农业自然资源是自然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的或可能利用的自然条件。它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作为农业生产原材料的物质来源以及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必要的生活条件。它是提供人类所需农产品和良好环境的物质基础。  某些能影响农业生产,但不能被人类有目的地运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条件不能叫做自然资源,如地震、海啸、飓风以及各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等。所以,自然资源是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它构成社会生产力的自然物质基础。农业自然资源从数量上、质量上、品种上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n第四章农业中的自然资源与土地第一节农业中的自然资源一、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  资源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能够用来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产品和能够提供给人类舒适感的物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通俗地说,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已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由于凝结了人类的劳动,称为社会经济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的,叫潜态自然资源。  农业自然资源是自然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的或可能利用的自然条件。它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作为农业生产原材料的物质来源以及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必要的生活条件。它是提供人类所需农产品和良好环境的物质基础。  某些能影响农业生产,但不能被人类有目的地运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条件不能叫做自然资源,如地震、海啸、飓风以及各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等。所以,自然资源是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它构成社会生产力的自然物质基础。农业自然资源从数量上、质量上、品种上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n第四章农业中的自然资源与土地第一节农业中的自然资源一、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  资源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能够用来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产品和能够提供给人类舒适感的物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通俗地说,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已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由于凝结了人类的劳动,称为社会经济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的,叫潜态自然资源。  农业自然资源是自然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的或可能利用的自然条件。它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作为农业生产原材料的物质来源以及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必要的生活条件。它是提供人类所需农产品和良好环境的物质基础。  某些能影响农业生产,但不能被人类有目的地运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条件不能叫做自然资源,如地震、海啸、飓风以及各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等。所以,自然资源是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它构成社会生产力的自然物质基础。农业自然资源从数量上、质量上、品种上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n第四章农业中的自然资源与土地第一节农业中的自然资源一、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  资源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能够用来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产品和能够提供给人类舒适感的物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通俗地说,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已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由于凝结了人类的劳动,称为社会经济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的,叫潜态自然资源。  农业自然资源是自然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的或可能利用的自然条件。它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作为农业生产原材料的物质来源以及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必要的生活条件。它是提供人类所需农产品和良好环境的物质基础。  某些能影响农业生产,但不能被人类有目的地运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条件不能叫做自然资源,如地震、海啸、飓风以及各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等。所以,自然资源是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它构成社会生产力的自然物质基础。农业自然资源从数量上、质量上、品种上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n第四章农业中的自然资源与土地第一节农业中的自然资源一、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  资源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能够用来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产品和能够提供给人类舒适感的物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通俗地说,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已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由于凝结了人类的劳动,称为社会经济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的,叫潜态自然资源。  农业自然资源是自然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的或可能利用的自然条件。它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作为农业生产原材料的物质来源以及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必要的生活条件。它是提供人类所需农产品和良好环境的物质基础。  某些能影响农业生产,但不能被人类有目的地运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条件不能叫做自然资源,如地震、海啸、飓风以及各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等。所以,自然资源是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它构成社会生产力的自然物质基础。农业自然资源从数量上、质量上、品种上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n  马克思说,所有那些通过劳动只是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已经被以前的劳动可以说滤过的劳动对象,我们称为原料。可见,马克思在这里对作为自然资源而存在的劳动对象与作为原料而存在的劳动对象是有严格区别的。前者属于自然资源,后者属于社会经济资源。马克思还说,劳动过程的进行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都算做劳动过程的资料。它们不直接加入劳动过程,但是没有它们,劳动过程就不能进行,或者只能不完全地进行……。在农业生产中,自然资源多数都具有这一特征,无论是土地资源还是气候资源等,从表面上看它们并不参加劳动过程,实际上它们在劳动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它们,劳动过程将失去任何意义,将生产不出来任何产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并非任何自然因素或自然条件都可以叫做自然资源,只有那些可以作为人类物质生产的条件而存在的自然条件才可以看作是自然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种类和范围也在不断增多和扩大,越来越多的自然条件将会转变为自然资源。同时,自然资源本身也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支配其运动过程的是自然规律。所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还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对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不同,资源利用所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n二、农业自然资源的分类  农业自然资源通常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面、荒山和各种非农田地以及地下矿藏;二是气候资源,包括光能、热量、降水、空气等;三是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四是生物资源,包括人类栽培、饲养、培养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也包括野生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按生态学原理,上述四个组成部分可分为农业环境资源和农业生物资源。其中,土地、气候和水资源统称为农业环境资源。  农业自然资源还可按其存在的数量和能否恢复更新及其再生产的程度来划分,共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限量资源,又称储存资源。它是指自然界中那些存在数量有限的资源,其数量随开发利用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而且已经利用消耗了的,不能更新和再生产。如化石燃料、矿物资源等利用消耗后,无法补充,不能恢复。二类是长流资源,它是可永续利用或循环利用的资源。这类资源数量无限巨大,或经常流动。如太阳能、空气、雨水、风能、水能、潮汐能及岩石风化而形成的土壤肥力等。三类是生物资源,又称可更新、可再生资源。包括自然界生产的一切动植物,其中有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鱼类、土壤微生物等。这类资源,在环境适合、保护或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可以恢复、更新、再生产,在环境不宜或保护、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其更新、再生产就受阻,使其数量不断减少,以至灭绝。土地资源本身的面积是有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不可更新的,但只要使用得当,其肥力可无限延续,生产能力可不断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又是可更新的。  资源的有限与无限,可更新、再生与不能更新、再生,是相对而言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的发展,资源的供求矛盾将日益尖锐,资源的稀缺性会成为普遍性的大问题。人的干预是导致自然资源存在数量多少及其再生产可能性差异程度的主导因素,因此,按照自然规律干预自然资源至关重要。\n三、农业自然资源的特征  1、整体性自然资源是多因素、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自然综合体,是多元系统组合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各要素之间、各种资源与环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任何一个因素、一种资源发生变化,都会导致某种资源组合的变化,如滥垦草原引起的严重沙化,使草原生态系统变成沙漠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又是多结构的有机整体,具有严密的等级和层次,可划分为系统、亚系统、部分、成分、因子等级别。它们构成的有机整体可行使一定的职能,达到一定的目标。  2、层次性农业自然资源这个有机整体内部有着较严密的等级和层次。从生物圈的角度看,第一个层次是大气圈,第二个层次是水圈,第三个层次是土壤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群体。从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来看,第一个等级是绿色植物,第二个等级是草食动物,第三个等级是肉食动物。构成以上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第一层次,是草牧链;第二层次是腐生链,即微生物(包括某些蚁类和甲虫等)以动物排泄物和动植物残体为食物对象,并把它们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还原到无机环境,供绿色植物重新利用。  3、有序性\n农业自然资源内部的各个成分的地位不是不分主次的,而是因其不同的功能和地位,遵循一定的规律,按顺序排列的。最明显的例证莫过于生物资源的有序排列,遵循的规律是食物链规律、按比例组合规律和能量流动的百分之十定律。后两条规律是由食物链规律派生出来的。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不管其结构成分如何复杂,生物种群多么繁多,生物量最多而又处在第一级上的生物总是绿色植物,其次是食草动物,再次是食肉动物,生物量最少的是最末端的食肉动物,如森林中的老虎等。在生态学上把这种营养关系叫做生态学"营养金字塔"。物质和能量的转移是按比例进行的,这个比例大体上是在4%~20%之间,平均按10%的比例传递给下一级,这一比例被称为百分之十定律。这个顺序和比例如果被打乱或被颠倒,农业自然资源体系即被破坏,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甚至瓦解。  4、地域性由于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及其运动的特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关系,地质地貌的变化,海拔高度的不同,使得地球上各个区域的水、热条件不同,因此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资源体系。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其资源的性质、数量与质量以及组合特点都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宏观生态环境上,也表现在微观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上。水体深度不同、农田的不同地块之间,同一座山岗的阴阳面、不同的海拔高度等,其资源的分布数量、密度、质量和品种都有差异甚至完全不同。因此,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这是一条重要原则。  5、数量的有限性与潜力的无限性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土地面积,水资源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一定空间中的生物量等都有数量的局限性。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范围和种类也是有限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物质技术基础的增强,人类对资源利用的程度可以提高,利用范围可以扩大,利用方法可以增多,利用效率可以提高,从这些方面看农业自然资源的潜力是无限的。  6、不可逆性\n自然资源是在不断运动中发展演变的,这种发展过程从时间序列上看是不可逆的。例如,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太阳能一旦被绿色植物转化为化学潜能后,便沿着食物链逐级消耗,再也不能返回到太阳能这一初始状态。草原沙化以后再返回到原来的草原面貌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资源利用中要特别注意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7、两重性某些自然资源同时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例如,当把微生物培养技术运用于生产微生物菌种,然后再把它运用于具体的农业生产过程时,这些微生物就转化为生产资料。某些农业自然资源如土地,从把它用于农业生产开始,就具有社会属性,但同时它们又是在长期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农业中的各种动植物品种都具有自然和社会这两种属性。农业自然资源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农业生产中,必须十分重视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特别是要重视自然规律的作用,要按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内在联系去指导资源的开发和利用。\n四、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自然资源的经济利用价值不仅取决于它的数量、质量,而且取决于它的时空分布和组合特点。因此,必须查明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农业生物的生态特性,结合社会经济条件,评价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研究并确定其利用方向,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措施。也就是要处理好农业生物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或是生物适应环境,或是环境适应生物。要使生物适应环境,就是要根据各种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培育高转化效率的生物品种,这是夺取高产稳产最为有效的措施。要使环境适应生物,就必须对环境按生物的要求进行改造。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对改造宏观生态气候基本无能为力,只能做出大致的测报。但是对于小气候、小地理环境因素是可以改造的,如植树造林,修建温室大棚,改良土壤,兴修水利等,使之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n  2、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人类要生存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就要利用和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但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只有把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才能使生产正常进行。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特别是对限量资源,保护得当,才能延长其使用年限;对于长流资源,虽然它是可更新和再生的,如果不加保护,资源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也不能永续利用。保护资源就是保护已有的天然或人工的生态平衡。对农业生产来说,应特别注意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对于土地资源,要做到养地(培养土地的生产力)、用地和护地(保护土地表层不受损害)相结合;对于水资源,要防止流失和水质污染;对生物资源,要保护它的一定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在开发利用上不超出其再生产能力。为了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必须制定有关法规,做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法可循,保护资源不断更新,永续使用。  3、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所谓经济效益,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或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供人类消费的财富或使用价值。所谓生态效益是指从生态学角度衡量利用自然资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进行生产或改造自然资源,都要使生态系统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其最主要的特征是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提高生态效益的任务在于,使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功能不断提高,使生态环境不受污染,以便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更优美的生活环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要很好地相结合,就不能以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办法去追求经济效益,而应该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生态效益。\n  4、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自然资源是个有机整体,在开发利用时必须考虑资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对某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考虑到对其他各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能够搞综合开发的,就一定要搞综合开发;暂时不能搞综合开发的,要尽量采取补救措施,减少资源的损失。在对局部地区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要考虑到对较大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全局观点还表现在综合利用水面、草地、荒山等方面,因而要正确处理农、林、牧、渔各业的关系以及行政区划与资源利用区划的关系。一般地讲,行政区划应当服从资源区划。因为资源的分布不是以行政区划为转移的,只有以资源区划为基础才能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以资源区划为基础,就必然要求不同地区的行政单位通力合作,按国家的有关政策、方针和法令去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  5、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人类的生活消费是无限的,农业生产同其他经济部门一样也必然是不断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因而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也是无限的。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所消耗的资源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如何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问题显得日益重要。长远利益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这是我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总的立脚点。在资源开发中需要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等科学技术和方法,对未来进行预测,以减少或避免资源开发工作中的失误。对于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短缺资源要着眼于综合利用,并且广开门路寻找替代资源。对于条件好的资源要加以科学管理和培育,使其更新速度加快,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对于条件差的要加以改造,发挥其更新潜力和利用价值;对于不可更新的资源要着眼于节约利用和发挥其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n五、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主要途径  1、搞好农业区划、农业布局和农业生产结构安排。农业区划、农业布局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是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三个基本环节。从总体上看,三者都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为目的,但它们又有本质区别。农业布局着眼于按资源的空间分布合理配置、组合农业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则着重在特定空间内从综合利用各类资源出发,确定各部门间发展的比例或资源利用的内在比例。农业区划是根据客观的自然与经济规律,特别是地域分布规律的要求所进行的资源区域划分,它更偏重于资源的普查、开发利用方向等。总之,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必须紧紧抓住这三个环节,并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在三者相互统一中求得农业的稳步发展。  2、从时间上综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从时间上看是连续的,而其适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佳期间又是较集中的。从时间上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全年气候资源的不同分布时期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农作物在生长,有不同的农业项目在进行,特别是热带、亚热带水热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另一方面,在水热资源较集中的季节,有与之相适应的尽可能多种的农业生物群体在生长,尽可能有更多的光、热、水汽资源转变为现实农产品。与此同时,采用与资源分布相适应的耕作制度和多部门配合体系,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此外,还必须对农作物的主副产品实行综合利用,使农业生产过程转变为无废物的完全循环过程。  3、从空间上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在空间里组成一个立体结构,以土地为基础形成一个立体环境,各种生物群体以其各自的生态适应性占据立体空间的不同层次,构成生物群落。因此,搞好生物资源的立体配置,就是从空间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所谓立体配置,就是把具有不同生态适应性的农业生物种群,配置在同一生态空间的不同层次,形成一个具有生态共生特点的相互促进的生物群落。这种复合的农业生物群落就是多层次的立体农业生产结构。生态系统里的物质元素在物质转化中是被循环使用的,把具有共生、共栖等种间关系的动植物配置在同一结构中,可以互相提供营养物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实现物质循环的自我调节,即种地与养地相结合,使自然资源生产力经久不衰,从而可减少物化劳动投入量,节约开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果。同时,立体结构对于自然灾害有较大的抵抗能力,这是任何单一种群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4、依据不同地域的特点,充分发挥地区优势。这条途径需要建立在农业区划工作的基础上。所谓自然资源优势是指一个地区的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长处,以及它们相互储存和组合上的潜力。哪一方面具有优势,是长远优势还是暂时性的优势,是某一方面的优势还是诸方面的优势,都要通过区划、资源普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得出正确的结论。发挥地区优势还必须对社会经济资源及技术水平有正确的评价、分析,使优势的可能性与自然资源的实际潜力相统一。对于能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全局的自然资源优势,在本地区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加以开发时,可以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国家、地方和企业联合开发。要特别注意发挥那些投资少、收益大而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生物技术项目。环境资源分布上的地域特点,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农业动植物种群,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农业生态系统。不同的农业生态系统又要求不同的技术手段和经济条件。这些经济条件与技术手段与一定的生态系统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生产潜力,才能趋利避害,使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n六、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平衡(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生态是指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任何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它周围的环境,而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又会反过来影响环境,反作用于环境。生物与环境这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称为生态关系。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学问是生态学,研究生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学问是生态经济学。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生态关系,不是简单的组合,也不是偶然的结合,而是生物与环境在长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和一定结构的矛盾统一体。这种统一体就是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是主体、是核心,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环境可以是非生物,也可以是生物。由于生物种类繁多,环境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生物和不同的环境条件组成了各不相同的生态系统。从整个地球来说,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还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自然历史发展的产物,人工生态系统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就是人工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纤维、木材等,而且需要量越来越多,因而人们也就不断地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生物产量,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样一来,自然生态系统中就加进了人类的活动和干预。因此,研究生态系统不能脱离人,要研究人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为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维持相对平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维持相对稳定,构成环境的各因子保持相对稳定,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之中。生态系统中这种生物与生物之间,非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平衡、稳定和协调发展的状态,我们称之为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也是生物维持正常生长繁衍的根本条件。只有当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循环运转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生物才可能获得必要的物质和能量供应,否则生物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农业自然环境就会恶化,生物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就会受到阻碍,从而就会使农业生物量下降,生产力衰退,甚至会破坏整个农业生产的基础。\n  在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具有一种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性。正因为这样,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才得以不断地发展与演化。但是,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限度以内,它可以自我调节,自行恢复平衡状态;但超出限度,自我调节就无效,就使系统失掉了平衡。因此,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预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就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本身也将受到惩罚。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活动中,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中,必须严格遵守生态平衡这一自然规律,不断维护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从而把社会再生产置于生态平衡这一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当不得不打破原有生态平衡时,则应考虑建立有利于人类的新的平衡。过去由于我们对生态学的知识普及不够,加上经济工作中"左"的思想的指导,干了许多破坏生态平衡的蠢事,因而也受到了自然界的惩罚,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应该牢牢记取。(二)用生态平衡的理论指导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n  1、确定最佳持续收获量,避免掠夺式经营。所谓最佳持续收获量,是指最大限度地持续地利用一种资源,而又不损害该资源自我更新能力时的收获量。对于一个生物种群来说,如果能够年年从种群中拿取尽可能多的个体数量而又不减弱种群的生长和繁殖能力,那么所拿取的个体数量就是该种群的最佳持续收获量。如土地资源,如果年年最大限度地在这块土地上生产最高的产量,而又不破坏土壤的结构和肥力,这就是该土地资源的最佳持续收获量。在实践中,暂时拿取比最佳持续收获量更多的产量是完全可能的,如掠夺式的利用,但这样做不可避免地会损害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因此,产量不能持久,甚至会导致长期拿不到任何产量。  2、调整农业结构,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道路。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在各生态系统之间是互相联系和互相渗透的。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以及水产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和能量是交替循环运转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农田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环境,为农田和草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雨量,改善气候,养护着对农田有益的虫、鸟、兽。农作物的秸秆、果实和牧草可以发展畜牧业。各种鸟兽及牲畜的粪便给农田、草原及森林增加有机质,可改善土壤的物质成分。这样,通过能量和物质的循环把林业、种植业、畜牧业三者联系起来。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重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树立全面利用和永续利用的观点,调整农业布局,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道路。\n  3、积极改造自然,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十分注意保持生态平衡,但这绝不是说人们只能消极地被动地去适应自然,也绝不是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不可改变或不可侵犯的。这里的关键是人们的生产活动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只要按客观规律的要求去做,就可以改造自然,通过合理的人类活动使生态平衡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建设高产、优质、低耗和环境优美的新的生态平衡。因此,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通过人工进行调节和控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佳生态系统。  4、对自然资源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一方面要把整个自然环境当成一个整体,从战略的高度,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对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进行全面安排与合理规划。另一方面,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意味着对各种资源进行多次加工,多次利用,尽量变废为宝,避免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环境,以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这样才能使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  5、积极建立生态农业。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利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的方法,并吸收现代科技成就,因地制宜地合理搭配农林牧渔的比例,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特点,在于把发展农业与合理利用和保护大自热统一起来,既能高效率地生产多种产品,又能净化、绿化、美化环境,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因此,加快生态农业的建设,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建设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我们应该积极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使生态农业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这是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最有效的途径。第二节农业中的土地\n一、土地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在经济学上,土地是包括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水文、植被等组成的一个自然综合体。农业中的土地资源是指在农、林、牧、渔业生产上已经开发利用的和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总称,诸如耕地资源、林地资源、草地资源、水面资源、滩涂资源、荒地资源等等。  土地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马克思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弟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没有土地这个自然物质条件作为前提,人们就不可能进行任何实际的生产活动,换句话说,劳动必须同土地结合起来才能从事生产。  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是作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双重角色出现的。土地作为劳动资料,一方面是指它是各种农业建筑物和工程物的配置基地、劳动者的空间活动场所,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指具有肥力的土地是一切农作物吸收营养的主要源泉。土地作为劳动对象则是指它是人们进行耕作、施肥、排灌、改良土壤等生产活动的对象。这些生产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获得高产。\n  由于土地在农业生产中既是劳动资料,又是劳动对象,因此农业生产与土地的关系特别密切,土地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表现在:  1、农业生产必须在大面积的土地上进行。在工业(除采掘业外)生产中,土地作为基地或作业面积,仅起着支持力和劳动操作空间的作用,用地面积相对较少;而在农业生产中,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多少,除同植物本身的性能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接受阳光的面积,这就使得农业生产必须比其它生产部门占用更为广大得多的土地。农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的面积。  2、土地具有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培育能力。在其它生产部门中,其生产过程和劳动成果,不取决土地的肥力及土地所有的其他许多特征。而在农业生产中,土地则具有培育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能力。土地自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通过人的劳动,对作物发生作用。所以,农业生产的成果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受土地质量的影响。  由此可见,土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作用,土地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土地是农业中大量必需的基本生产资料,要发展农业生产,就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二、土地资源的经济特征  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与其他生产资料相比,具有一些显著\n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农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数量有限且不可替代。土地首先是自然的产物,而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土地的利用现状,改良已有的土地,但人类不能创造出新的土地来。而其它生产资料如农机具、化肥、农药等则都是前人劳动的结果,可以通过人类的劳动不断地创造和增加。所以土地是一种特别珍贵的生产资料。土地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人类必须努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决定了社会为解决农产品的产需矛盾,必须利用劣等地,而且农产品的价格必须要由劣等地生产条件下的农产品的价值来决定。不仅如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它生产资料不仅可以不断地增加、改进和更新,而且可以相互取代。如各种新式的农业机械可以代替旧式农具,化肥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替农家肥料,等等。而土地作为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则是不能被替代的。这是因为在农业生产中,土地不仅作为生产进行的场所和地点,而且是作物生长发育的营养给源,农作物生长的好坏和农业生产成果的大小与土地肥力有密切的关系。土地的这一特点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土地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好土地资源。  2、只要使用得当,土地的生产能力可以不断提高。在农业生产中,其它生产资料如机器设备等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最后丧失其有效性能而报废。至于像种子、肥料、农药等则更是一次投入生产过程后就全部消耗掉了。而土地则不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能力越来越强,因而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土地肥力不仅不会被耗竭,而且可以不断地提高。土地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人们要永续地利用土地,就必须做到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必须保护好土地;土地的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农产品的产量不仅是土地面积的函数,而且也是土地生产能力的函数,从而为开展农业的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生产率提供了客观基础。\n  3、位置固定。这是说土地的任何一部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都是固定不变的,土地的利用只能在其所处的特定空间里实现;而其它生产资料则不然,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可以根据需要来转移。土地的这一特点,使它总是和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相联系,因而土地的利用就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因此,要有效地利用土地发展农业生产,就必须做到合理布局,根据土地所处的气候、地形、水利、土壤等条件去安排生产部门和作物种类;还应根据需要与可能,努力改变不利的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提高土地的培育力;其它生产资料的改进,要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符合于当地的合理的耕作制度;在对土地进行投资时,必须重视规划论证,讲求投资效果。  土地的上述特点及其所决定的在利用上的要求,对于我们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很好地加以认识。三、我国农业中土地资源的状况(一)我国农业用地资源的基本状况  我国农业用地资源状况可以归纳为以下特点:  1、农用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水平低。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位列加拿大之后居第二位。其中耕地、林地、草地、水面、等各种土地面积如表4-1所示。\n  另外,我国地跨温、热、寒三带,大部分在温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其中高原占全部土地的26%,山地占33%,盆地占19%,丘陵占10%,平原占12%,土壤类型也十分丰富。  我国土地资源虽然相当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资源数量较少。人均耕地、草原、林地的面积只及世界平均数的42%、45%和14%,与美国相比则更是只有他们的14.5%、29%和10%。人均耕地中国为1.59亩、世界平均为3.75亩、美国为10.9亩、加拿大为25.9亩、俄罗斯为13.1亩。  2、耕地后备资源贫乏。我国农垦历史悠久,大部分宜于耕作的土地均已被开垦利用,剩余的宜于耕作的荒地为数不多。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荒地资源中宜于开垦可耕地的大约只有0.353亿hm2(5.3亿亩),其中开垦成本较低的只有0.133-0.2亿hm2(2-3亿亩)。其余的可垦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着极多的障碍因素。因此,近期大量扩大耕地面积是十分困难的。  3、大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中国山地多,平地少,干旱区与高寒区面积大,无效土地比重大,而可供于农林牧使用的土地资源不超过70%,尤其宜耕地资源比重低。我国大部分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耕作层薄。天然草地多分布在于早、半干旱地区,水分不足,产草量普遍较低。  4、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综合气候、生物、土壤、地形等条件,大致可将中国土地划分为三大区域,即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内陆地区和西南部青藏高原区。东南部季风区只占国土总面积的45%,却集中了全国87%的生物产量、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95%左右的农业人口和农业总产值,是中国重要的农区和林区,也是重要的畜牧业地区。西北部干旱区占国土面积的30%,却只有4%的人口和10%的耕地。西南部青藏高原区占国土面积的25%,其人口和耕地的占有比例不足1%。(二)我国耕地利用的成就与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根据全国农业资源的状况,制定和实施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扩大灌溉面积,扩大复种指数,实行科学耕作,改良土壤,以及治理河流,保持水土等措施,从而取得了以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的成就。但另一方面,我国在土地利用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1、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据有关部门统计,1957-1977年20年间,我国耕地被占用、弃耕、退耕等减少面积约0.293亿hm2,相当于全部耕地的1/4,如果扣除开荒增加的耕地,仍净减少0.1亿hm2,平均每年净减少60多万hm2良田。改革以后,耕地继续减少(1986-1993年全国净减少耕地30万hm2)。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导致人均耕地不断下降。1957年全国人均耕地0.171hm2,1977年下降为0.102hm2,1997年人均耕地为0.08hm2,全国已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0.067hm2。  2、土地质量下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首先,表现在水土流失,耕作层变薄。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由解放初期的116万km2扩大到现在的160万km2,每年流失的土壤达50亿t,相当于在全国耕地上刮走了1cm厚的肥沃土壤。其次,表现为耕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全国沙漠与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6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7.6%,而且每年仍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国土面积,土地沙化已危及1亿多人的生存和发展。再次,表现为土壤污染严重。这主要有土壤的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工业"三废"排放的污染和农药品化肥污染。此外,作物病害污染耕地的情况也相当严重。最后,表现在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理化性状变坏。这主要是由于大量农田有机肥的施用量越来越少,只靠增施化肥来增产。  3、山林乱垦、草原乱垦严重。一些地方把不应当开垦的山林和草原大量地垦为耕地,破坏了生态平衡。  我国土地利用上的上述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n四、保护和扩大农业用地  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的总产量,从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来说不外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和扩大农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生产率。(一)保护农业用地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城乡工业、交通、商业和人民生活住房都需要占用一部分农业用地,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对已经使用的农业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占用必须严加管理和控制。关于这个问题,我国虽早已注意,但是迄今仍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扭转。最近几年不少地方随意占用农村耕地,乱办开发区,更使问题变得严重。为此,今后必须加强国家对农业用地的保护和管理。这项措施应包括以下一些具体内容:  1、强化全国土地的统一管理。首先,要依照《土地管理法》关于城乡土地和地政统一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土地管理机构;其次,是要建立一支以土地管理部门为主体的土地管理专业技术队伍;再次是要建立健全各项土地管理制度。  2、做好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当前,应着重抓好土地法制建设、地籍管理及建设用地的管理等基础工作。在地籍管理中,首先要开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面查清各类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其次是要依法进行土地登记、统计,确定和稳定土地权属关系,及时掌握土地数量、质量和分布的变化信息和规律;再次是开展土地评价,定等估价,为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及出让、转让提供依据。  3、强化土地使用的法制管理。合作化以后,我国实行的"土地公有,无偿使用"制度导致了乱占耕地,浪费土地资源的严重弊病。为此,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这个法律于1998年8月又经过了修订并于1999年1月1日起实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了"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有外,均属各地农民集体所有"。"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n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对违反土地管理法者要给应有的处罚。  4、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管理和微观控制。首先,要编制好各级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对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和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作出战略上的安排;其次,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出土地利用的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对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和土地的开发实行指令计划;再次,要严格农业用地改作非农业使用的审批程序、权限。要象控制人口一样,将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最低限度。(二)扩大农业用地  扩大农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主要要求是,把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都尽量地吸引到农业生产领域中来,用于农业生产,做到地尽其利,向农业生产的广度进军,力求在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具体地说,就是不仅要有合理的垦殖指数(即耕地占全部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复种指数(即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还要使全部农业用地在土地总面积中有合理的比重,以适应我国农业建设的要求。扩大农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主要措施有:  1、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耕地是农作物生长的基地,扩大耕地是农业中利用土地最基本的形式。在我国,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垦殖率很低。因此,提高我国的垦殖率不仅可以扩大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缓和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还可以增加农产品总量,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n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垦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对改变农业布局与缓和人口多地少的矛盾,对开发边疆、巩固国防等方面均起到很大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由于不合理开山造田、毁林毁草开荒、沙地开荒和围湖填塘造田,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土地资源与生态平衡。  根据我国荒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总结我国多年的经验,开垦中需正确处理好如下关系:必须在认真查清荒地资源性质与适宜性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农林牧用地的关系,明确开荒方向;正确处理开荒与农田基本建设的关系,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基本农田;正确处理荒地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与特定的自然环境;正确处理国营农垦与地方农垦的关系,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及制定有关法规,严格控制滥垦土地。\n  2、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林业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因为它能够提供木材和各种林产品,更重要的是它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林业生产的发展,重视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3.9%左右,这不仅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得很远,而且离发挥森林作用的要求也差得很远。据科学测定,森林覆盖率只有达到30%左右,森林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显然,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是偏低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宜林地,大力植树造林,才能扩大我国的森林面积,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  3、合理利用草原、草山、草坡。合理利用草原、草山、草坡发展畜牧业是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的一种方式,是建立良好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措施,又是发展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宜牧地约占全国总土地资源的2/5,这是我国的一项宝贵的土地资源。为了充分发挥我国广大草原、草山和草坡的优势,发展畜牧经济,在牧区,必须认真贯彻"以牧为主"的方针,严禁盲目毁草种粮,要协调好草畜关系,缓解草畜矛盾。在畜的方面,要以草定畜,严格根据草地生产力合理确定牧畜饲养量和配置畜群。在草的方面,要采取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建立科学的放牧管理制度,固定草地使用权,切实做到分区、围栏轮牧;要改进饲养放牧方法,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同时要在一切可以种草的荒山荒坡上种草,保持水土,发展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畜牧业。  4、合理利用水面。我国的水面资源相当丰富,既有长达18000多km的海岸线,200多万hm2的滩涂,又有0.36亿km2纵横交错、星罗棋布的内陆江河湖泊。开发利用我国广大的水面资源,是建立合理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方面,是为居民生产投资少、收益大、经济价值高的水产品的基地。我国对水面资源的利用还很不充分。据统计,我国的淡水水面利用率仅达60%,而对海洋、滩涂的利用率则更低。因此,今后必须积极利用沿海的港湾滩涂,发展海洋捕捞业和养殖业,提高海洋渔业的生产率。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淡水水面,发展淡水养殖业,促进整个渔业生产的发展。  5、治理沙漠。沙漠的存在,不仅使宝贵的土地资源得不到利用,而且还会给人们带来干热风和含沙风,影响沙漠边缘地区人民的生活和危害农田。治理沙漠是一项艰巨的综合性的任务,必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具体治理上,应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由表及里地逐步治理。总之,土地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在扩大农业用地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合理开发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地尽其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向农业生产的广度进军。\n\n五、土地集约经营(一)农业集约经营的概念及类型  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是农业生产上利用土地的两种方法或农业增长的两种方式。粗放经营是指在较低的技术水平下,对土地进行简耕粗作,实行广种薄收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粗放经营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表现。在这种经营方式中,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和土地,其它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不占重要地位,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土地面积的扩大。集约经营则是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和装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并改善经营方法,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来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农业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的目的,是在减少单位产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消耗的条件下,从单位土地面积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以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  根据投入土地的劳动形态,集约经营可分为劳动集约和资金集约两种类型。投入较多活劳动的称为劳动集约,它表示对一定面积的土地的投资总额中,活劳动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投入较多生产资料的称为资金集约,它表示对一定面积的土地的投资总额中,物化劳动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一般而言,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农业集约经营主要是劳动集约,而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农业集约经营则主要是资金集约。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集约一般都会向资金集约过渡。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资金集约农业越来越不单纯表现为物化劳动量的追加,而是表现为新技术的密集使用。所以,人们把这种资金集约农业称之为技术密集型农业。(二)集约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农业生产的历史看,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因为:  第一,从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的特点看,土地的面积有限,它不仅不能被创造,而且还不能被别的生产资料所取代。因此,要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光靠扩大农用地面积的潜力是有限的。但是,土地还有另一个特点,即只要利用得当,土地不仅不会报废,而且其肥力还可以不断提高。因此,用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办法来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潜力是无限的。土地的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只有实行集约经营,才能保证满足整个社会不断增长的对农产品的需要。  第二,从社会的发展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要求不断增加和提高;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总是表现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这就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经营水平创造了条件。  第三,从国内外农业生产发展的实践看,尽管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同,方法不一,但农业生产都经历了一个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发展过程。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一些发达的国家,农业集约化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例如美国在1920年以前,其农业主要是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的,1870年到1920年,粮食播种面积扩大了两倍,但单产增长无几,1870年是182斤,1920年也只有193斤。1920年以后,面积没有多大的增加,但由于集约化水平的提高,产量大幅度地增长,1950年到1985年粮食产量由3148亿斤增加到8180亿斤,单产从221斤提高到551斤,分别提高了1.6倍和1.5倍。又如日本人多地少,更加重视集约经营,二次大战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集约化水平,水稻单产由1946年的395斤,提高到1985年的830斤,也提高了一倍多。再如我国,解放四十年来,耕地面积基本没有增加,由于集约化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在不到世界7%的耕地上养活了超过世界1/5的人口。由此可见,实现农业集约经营是各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三)农业集约经营水平的衡量  根据集约经营的概念,衡量农业集约经营水平的指标是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摊得的生产资料和劳动的数量,以及单位面积产量。由于资本集约是农业集约经营发展的高级阶段,所以在实践中往往用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摊得的某些重要生产资料数量作为衡量集约化水平的指标。这些指标主要有: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摊得的农业机械数量、农机动力数量、用电量、肥料数量等,除此之外,就是单位面积产量。  另外,复种指数、经济作物所占的比重、优良作物(或牧畜)品种所占的比重等,也能从某一方面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集约化的发展水平。\n分析农业集约化经济效果的指标,就是把表示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指标和实现农业集约化所取得的成果加以对比,即把投放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同生产成果加以对比。衡量农业集约化经济效果常用指标有:单位耕地(草地、林地、水面)的产量或产值;单位农用地(包括农、林、牧、渔等用地)面积上的总产值、净产值、纯收入;劳动生产率;产品成本;每元投资的产量、产值或纯收人。上述各项指标,都能从不同角度分别说明农业集约经营的经济效果。综合运用这些指标,便能全面说明集约经营的经济效果及其高低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集约化水平指出正确方向。(四)提高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的途径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国家,虽然还有一定数量的荒地可供垦殖,然而耕地面积的扩大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我国大部分尚未开发的土地资源条件较差,属于不易开发的类型。但是提高原有农业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却很大。同时,新开发的农业用地也不能靠掠夺土地自然肥力的方法去经营,也有一个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的问题。这就要求农业的发展必须特别强调提高集约化水平。  提高我国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应当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现阶段,首先还不宜放弃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活劳动的投入,实行劳动集约。其次,要积极利用现有的资金和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实行资金集约。这一条尤为重要。为了不断提高农业的集约经营水平,而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我国农村的具体情况,主要途径是:\n  1、加强农业投入,加速农业技术改造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实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以及用其他先进技术设备武装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广泛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如普遍采用良种,增加每公顷施用化肥量和有机肥数量,不断提高肥料的质量。改进耕作方法与耕作制度等;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开展农产品加工和产品的综合利用,以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价值;改善经营管理,讲究投资经济效果。只有把这些措施因地制宜综合地加以利用,才能使追加投资的效果不断提高和追加投资成为可能。事实上,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过程,也正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2、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扩大复种面积是对土地增加投入并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措施。在我国的气候条件下,大部分地区的耕地可以做到二年三熟、一年二熟,或者更多。因此,扩大复种面积就成为我国发展农业集约经营的一条重要途径。应当因地制宜并创造各种条件,扩大各地的复种面积。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产业部门的比重。这条途径包括改变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农、林、牧、渔密切结合,并且不断提高经济作物、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这些都是而且越来越成为对土地增加投入和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  4、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基本建设是指较长时间固定在农用土地上的投资。它包括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改良土壤,建设林场、草场、渔场、农副产品加工厂、仓库、晒场、道路、购置某些农业机器设备等。\n  农业基本建设,是农业生产者的基础工作。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以便控制、征服自然力和经济地加以利用。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也是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一项根本措施;它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集约化水平和土地生产率的途径,也是扩大农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办法。  我国农业基础建设的任务很广泛,从发展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说,最主要的是抓好如下几项:农田水利建设。旱涝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水利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在我国,农田中的中低产田所占比重很大。因此,改造中低产田,充分发挥他们的增产潜力,是我国农业基本建设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和保护地力,提高土壤肥力。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搞好作物布局、保持水土等;抓好林业、草原和渔业生产的基本建设。  农业基本建设是涉及范围广、规划大、综合性强、投资多的工程和生物技术措施。它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如何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协调其内部的条件关系是农业基本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农业基本建设中要解决好的几个原则性问题是:要有切合实际的全面规划;坚持等价交换和按劳分配政策;注重经济效果;既要重视劳动积累的作用,又要重视技术革新、尊重科学。第三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n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80年代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1972年在瑞典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及其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是人类社会正确认识环境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标志。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和签署的《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则标志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阶段: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要促进发展,就必须同时考虑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而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也必须通过经济的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加以解决。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生产过程又直接依赖于自然资源并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985年美国加州议会通过了《可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2000年: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报告。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了"持续农业生产:对国际农业研究的要求"的文件,1991年在荷兰召开了"农业与农村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发表了著名的《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登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上述会议和文件掀起了全球研究和实践持续农业的热潮。  对于什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英文缩写SARD),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趋于定型。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荷兰丹博斯召开了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发表了《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宣言》对可持续农业做出了如下定义: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久的农业(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能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并不造成环境退化;同时,这种发展在技术上是适当的,在经济上是能持续下去的,并能为社会所接受。"\n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和目标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1、经济上可持续性。可持续农业必须能在较长时间维持一个较高的产出水平。已经高产的,需要维持已有的水平;产出不高的,需要保持持续增长的速度。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可持续农业必须在经济上能获得赢利,可以自我维持、自我发展,保持持久的经济活力。缺乏经济可持续性的农业不是可持续的农业。  2、社会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指维持农业生产、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的农村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主要包括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水平,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村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农村劳动力以适当速度不断从农业领域转移出去。  3、生态的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指农业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所影响的生态环境的良好维持。在资源方面,包括土壤肥力的稳定或提高,耕地总量的稳定或动态平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生物多样化的保护。环境方面,是指保持良好的农业场内与场外的土壤、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农民工作环境的健康卫生以及农产品的安全无毒。\n  以上三个持续性既相对独立又是相辅相成的。  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确保达到的三个基本目标是:  1、积极增加粮食生产,既要考虑自力更生和自给自足的基本原则,又要考虑适当调剂与储备,稳定粮食供应和使贫困者获得粮食的机会,妥善解决粮食问题,保障粮食安全(粮食储备量占年需要量的17-18%为最低安全系数)。  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特别要努力消除农村贫困状况。  3、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利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  以上是《登博斯宣言》对农业持续发展提出的基本目标。简而言之,就是粮食持续增产安全目标、农村综合发展脱贫致富目标和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良性循环目标。这三大目标是一个整体,要全面解决,全面实现。它的基本精神:一是要把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结合起来,把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二是必须把"资源与环境"和"生存与发展"结合起来,把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把保护资源与环境同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n二、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的发展方向  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也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影响和依赖性最大的部门。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没有正确和全面的认识,认为大自然赋予人类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财富。人类生存的需要,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人们只管对它索取而不去哺育。由开始为了生存的滥垦乱伐,到后来为了获得更大利益而采取最简捷、最快速的"现代"手段来榨取自然资源,结果造成一种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随着人口的膨胀和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诸如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资源短缺、农村剩余劳动力日趋增多、农村脱贫致富速度减缓等重大问题,发达国家农业则出现了"短缺农业"走向"相对过剩"的态势。随着生态危机的来临,人们认识的深化,以及生物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农业上提出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等新观念,从而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观,以寻求自然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同绝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也曾有过滥垦乱伐的年代,由此带来的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不可低估,继续下去后果更不堪设想。我国人均耕地和园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数的30%,森林仅为世界平均数14.3%,河川径流总量为世界平均数25.7%。我国始终肩负着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养活22%人口的重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严重制约着其他产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因此,要想妥善解决我国长期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摆在我们面前惟一可选择的就是实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1994年我国政府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农业行动计划》也已于1998年底以农业部文件的形式印发各地贯彻实施。三、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及其实现  可持续农业以及如何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农业共同面临的课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在\n世界上都处于低水平。因此,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国情,走自己的路子和发展模式,必须针对独特的资源环境条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国际合作,才能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点与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类似的问题,但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人口众多,但素质不高。按照人口的发展的惯性,据预测,到2000年、2010年我国人口将分别达到13亿、14亿。到2030年人口将达到16亿多,以后会有所下降。与人口激增相伴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骤增,据估计近年来其数量在2亿左右。我国人口总体素质较低,成人中还有近20%是文盲与半文盲,且主要集中在农村。另外,截止到1997年底,我国还存在5000万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的1/25,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域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生态环境很差,甚至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中西部地区,脱贫致富极为艰难。人口的庞大和较低的科技文化素质严重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村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和贫困人口直接延缓了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2、农业生产能力低,农业经济落后。主要表现在:①农业生产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的规模小、分散;②农业生产环节比较效益低下,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投入不足;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且地区间农民个人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④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还未形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衔接协调的结构,不利于农业持续发展;⑤\n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市场不健全。  3、生态环境恶化且未得到抑制。主要表现在:土地荒漠化趋势加剧;资源锐减且分布极不均匀;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结构遭受严重破坏。  4、科技能力低弱。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含量及科技转化率偏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薄弱;农业高新技术运用的制度环境,如产权制度、价格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和市场制度等尚待确立和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动态变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投资的规模与方向、技术进步和导向以及体制的变革等都应协调一致地进行。对可持续农业的实现来说,更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结合中国的实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耕地保护,合理开发可耕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乡镇企业的环保;加强国家的宏观管理,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保障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些方面的具体内容在有关章节均有详述,这里从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