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萨缪尔森论述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萨缪尔森论述题

1•什么是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是:一、政府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来为其支出筹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货币供给不变,政府出售债券相当于收回流通中的部分资金,则市场上资金减少,从而利率升高。利率上升减少了私人投资,引起了挤出效应,而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投资的利率弹性大则挤出效应大。二、政府通过增加税收来为其支出筹资。在这种情况下,增税减少了私人收入,使私人消费与投资减少,引起了挤岀效应。而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大,则税收引起的私人消费减少多。三、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了价格水平的上升,这种价格水平的上升也会减少私人消费与投资,引起挤出效应。四、政府支出增加对私人预期产生不利的影响,即私人对未来投资的收益率报悲观态度,从而减少投资五、在开放经济中当实行固定汇率制时,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价格上升削弱了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岀口减少,私人投资减少。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三种动机:①交易动机:为从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们必须持有货币;②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持有货币以应付一些未曾预料的紧急支付;③投机动机: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持有货币。在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中,由交易动机^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均与商品和劳务交易有关,故而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L1)。而由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用于金融市场的投机,故称为投机性货币需求(L2L而货币总需求(L)等于货币的交易需求(L1)与投机需求(L2)之和。对于交易性需求,凯思斯认为它与待交易的商品\n和劳务有关,若用国民收入(Y)表示这个量,则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表示为L1=L1(Y1而且,收入越多,交易性需求越多,因此,该函数是收人的递增函数。对于投机性需求,凯恩斯认为它主要与货币市场的利率(i)有关,而且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表示为L2=L2(iX但是,当利率降至一定低点之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即进入了凯恩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2.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有何不同?两者向下倾斜的原因有何不同?(1)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是反映价格水平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AD曲线是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结果,总需求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构成;而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反映的是在所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需求量的变化。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2)两者向下倾斜的原因分别为: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AD曲线)的经济解释是:物价水平的下降导致实际货币余额M/P的增加,货币市场出现过度供给。过度供给导致货币持有者对"债券〃需求量的增加。债券价格的上升意味着利息率的下降,利息率的下降又导致投资需求量的增加,即总需求增加,投资需求的变化通过乘数的作用产岀成倍增加,这一过程描述为凯恩斯效应。因而AD曲线向下倾斜。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从价格一消费线导出需求曲线,即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的得出来分析):在所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使消费者的预算线发生变化,对于正常品而言,预算约束线向外扩张。新的预算约束线和更高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相交,交点上该产品的数量增加。因此,当价格下降时对该产品的需求。3.为什么菲利普斯曲线是长期总供给的另一种形式\n菲利普斯曲线也叫"动态总供给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是可以相互推导的,总供给曲线与菲利普斯曲线描述想死的关系并且可以用于分析相同的现象。总供给曲线表示的是价格与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是在一定通货膨胀预期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胀率与失业率反相关,而通胀率与价格成正比,因此得出价格与失业率也是反相关;就业率与产出正相关(原理就是奥肯定律中当高于自然失业率时,每降低失业率产出会相应地上升),即失业率与产出反相关。由这两点可以推出价格与产岀成相关,这就是总供给曲线的定义。另外,两者的区别是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价格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而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岀来的是〃价格变化率"与产岀的关系。前者是静态的,而后者开始涉及到动态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叫〃动态总供给曲线"。2.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关系(AD-AS飾1(1)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国民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曲线是表明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总供给曲线是表示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反映了在每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所有厂商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产品与劳务的总和。(3)总供给曲线有三种情况:在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情况下,水平状的总供给曲线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时,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称短期总供给曲线,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垂直状的总供给曲线,称长期总供给曲线。(4)将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即构成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AD与总供给AS相交于E,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0,均衡的价格水平为P0o\n2.储蓄一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亍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亍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亍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亍投资的关系o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就一定相等而开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存在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但这一恒等式幵开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亍企业想要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励机都幵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开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亍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亍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亍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幵开是一回事。3.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或过热)和滞胀的状态。宏观经济学在用总需求一总供给说明经济中的萧条,高涨和滞涨时,主要是通过说明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来完成的。如图1—63所示。从图可以看到,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AD是总需求曲线,ASs使短期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和短期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第一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第二种情况是,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向右移动到AD时,短期总供给曲线ASs和新的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第二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现在假定短期供给曲线由于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和工资等提高)而向左移动,但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可以用图1一64表\n示。在图中,AD是总需求曲线,是短期总供给曲线,两者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Po现在由于出现供给冲击,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到,总需求曲线和新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这个产量低于原来的产量,而价格水平却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