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学研究与经济学论文写作的文章汇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经济学研究与经济学论文写作的文章汇总

小沙龙资料系列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经验心得★各位同学可能已经在其他渠道看过这些评论了,不过为了方便各位查询,我做了这个小汇总。资料来自人大经济论坛,其中颇有许多相当有价值的分析与心得,欢迎各位同学积极转载。目录经济学、经济学家与经济学教育.......................................................................2经济学研究的“深”与“浅”........................................................................12被神化了的数学...........................................................................................15中心学习三年点滴经验.................................................................................18对经济学研究的思考....................................................................................31经济学:全球视野与中国问题........................................................................34现实理论证据──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46如何查找经济学学术文献..............................................................................68做研究写文章要注意的若干细节问题..............................................................70如何创作好的经济学论文..............................................................................76规划你一生的学术历程——写给新来的博士生们...............................................831\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经济学、经济学家与经济学教育原载中信出版社吴敬琏主编《比较》第一辑(2002年7月)经济学家需要具备的能力如何培养最好的经济学研究人员?具有哪些标准和条件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经济学家?怎样才能在应用经济学或在经济学上作出贡献?这些问题似乎近来常常被提及。我以为,一个好的经济学家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三方面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是观察能力。很自然地,这是指经济学家要有能力在现实中观察出重大问题,规律性与决定性的问题。这包括现在正在发生的,也包括历史问题。人们是否能够发现和解释历史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是否有能力解释现在。如果没能力解释历史,往往也没能力解释现在。现实问题总是非常复杂的。从学术上来说,如何找出现实或历史中最重要的问题,提出一个解释,这是很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学者与非学者是如何区分的?什么是经济学者心里特别重要的东西?我想区别他们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他们心里有没有一个理论的基准(benchmark)。好的经济学家要能在观察现实的时候发现问题,寻找到疑问。也就是说有洞察力。好的社会科学家一定要有能力找到问题。提出一个好的问题相当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所谓的问题,即是疑问。他所产生的疑问、看到的现象,有没有什么规律,能不能解释。如果没有什么规律,那就谈不上是经济学问题;如果这个规律能够被已有的道理所解释,也谈不上是问题。观察到现象,且能发现里面有什么问题,这非常取决于学者心里存在的理论基准。一个学者能抓到什么样的问题,就基本上决定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经济学家。重要的经济学家抓到的是重要的问题。有理论素养的经济学家和非经济学家的差别,在于脑子里面有没有这个基准。经济学教育中大量的内容是机械的,问题在于,怎么培养人的观察能力。这是教育中的重要问题。观察能力中,有一部分是可以培养的,有一部分是不能培养的。从经济学教育的角度,我们现在只讨论可以培养的部分。要培养出观察能力,核心的东西是脑子里要有对经济学中基准的透彻理解。当一个好的学者对经济学理论中提供的基准吃透了,这个基准就能帮助他判断什么地方是有疑问的,什么地方并不是疑问。为了讲得更通俗,可以比喻为结晶。基准就相当于一种结晶的基本结构。它是反映现实的一种理想的、简化的结构。有这样一个结晶在脑子里,在观察现实的时候,就能依据它来判断什么问题是原有的基准解释得了的,什么是解释不了的。解释不了的问题,就可能成为是好的问题。这就是好的经济学家所要做的事情。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例子是人们很熟悉的科斯定理,这是科斯暑期在美国打工时发现的。他观察到一个重要现象,认为经济学的理论不能解释。他在伦敦经济学院念本科的时候,学到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形成了他头脑中的基准。经济学告诉他,市场在理想竞争状态下2\n小沙龙资料系列是最有效率的。在理想竞争状态下,企业应该是无限小的,经济行为是由市场价格来协调的。可是,科斯观察到,在通用汽车公司,大量的交易不在市场上完成的,不靠市场价格机制来协调和运转,而是在企业内部协调的,是上下级调动的关系。什么是企业的边界?是什么决定了什么应当在市场上交易,什么不能在市场上?当时学到的经济学不可能给他好的结论。科斯虽然只是本科生,但他脑子里有这样一个经济学理论的结晶,这就是相当于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理论”里的厂商理论的基准。没有这个基准,就没有后来的发展。头脑里没有好的基准,就很难发现问题。头脑里有好的基准对观察能力很重要。一个好的基准一定是抽象的、简单的。所以,当我们讨论经济学的限制和经济学的指导能力时,绝不应该只由于某个理论有“不符合实际”的什么假设,就断言它是不真实的,不适用的。实际上,往往正因为好的理论做了好的重要的假设,才给了我们重要的分析力量。二是分析能力。分析能力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理论的——其中包括数学类型的分析能力和使用自然语言的分析能力。二是实证的——其中包括案例(收集材料)分析和数学统计分析。经济学大部分使用数学统计类型分析工具,虽然用非数学工具分析并非不可。为什么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总趋势是用数学工具呢?其原因是,当人们不用数学工具时,推理、分析的能力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当问题相对简单,或者人有用自然语言进行分析的天才时,才有可能不用数学进行分析。当然并不一定数学的分析永远是最高超的。科斯数学上一窍不通,高中数学考不过。但他有超凡的能力使用自然语言进行分析。为什么今天的经济学主要使用数学分析能力,那是因为语言的能力非常难以具备,使得只有少数天才方能达到深入。科斯是天才,马克思亦然。这样的人,不使用数学工具,用哲学性方法思索还能把问题想透。但是,只有天才而且碰到的问题相对简单,才有可能不用数学工具。如果要求学生都有科斯这样的分析能力,可能一千个学生最多只能出一个经济学家。在讨论到经济学家的培养的问题时,运用数学工具的分析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如果是实证工作,除收集数据、案例之外,往往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数据处理,所以要有数学能力。这些因素加在一起,经济学需要有数学的帮助,需要进行微观、宏观、数理、计量等一系列基本训练,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的手段。这些是当今成为经济学家的基本条件。但是,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要两者并重,必须要强调观察能力,而不能只强调数学,两者是互补的。三是创造能力。将创造能力从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中独立分离开并没有很好的道理,我这样表述只是为了更强调创造力。前两者都要创造力,之所以要分开,是想强调创造力的重要性,是因为只有具有创造能力,才能成为好的经济学家。创造力指有创造性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性的分析能力。创造性的观察力是提出疑问,找到现有经济学中不能解释的主要规律。首先,有没有创造能力去进行观察,能否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发现基本的挑战。其次,是有没有能力创造性地进行分析,要有能力处理现有的分析工具没能处理的问题。德布鲁和纳什其实是数学家,对经济问题并不十分熟悉,但对经济学有非常重要的贡献。经济学毕竟是一个巨大的学科,有众多的分工。他们二人最重要的贡献是在分析上,帮助经济学家提供了非3\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常重要的分析工具,有创造能力的经济学家可以运用他们的分析工具,从而帮助他们进一步推动经济学的发展。总的来说,创造能力是最难培养的,因为这往往是不能训练的。可以训练的一般是规则的、机械的。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学中大量的训练是数学性的,以及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可以训练,但创造力是没有系统的方法可教绶的。一般来说,创造力不能训练,只能培养。而培养大部分靠着环境熏陶,没有机械的办法。经济学的不同教学方法经济学教育如何培养和训练观察、分析和创造三方面能力,不同西方国家的重要学校和教育制度的安排是不同的。为把问题看清楚,帮助理解,先看两个极端。一端是传统的英国教育,是精英教育的代表,以牛津和剑桥为代表。美国的教育制度是从中衍生出来的,哈佛的制度起源于剑桥,耶鲁也是仿剑桥。牛津和剑桥好几百年的历史,其教育特点是培养天才。培养方法是师傅带徒弟,很多人中偶尔会有天才产生。由于天才是不可训练的,而英国传统制度是培养天才,所以不侧重训练,而侧重创造一个环境,让天才脱颖而出。这个制度强调的是识别和创造天才的环境。英国的传统是一种宽松和充满闲情逸致的学术环境,每天有不同学科的学者共同喝茶的时间,喝酒的时间。识别的方式不是考试,而是看人有没有能力和别人辩论,表达出新意。谁来评判?委员会。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例如,牛顿出名之前,当时物理还不是科学,而是属于哲学。在哲学的范畴内,他很难说服年资者。当时,在剑桥三一学院中,他很难说服年资者关于他通过光学实验而得到的对光的认识。他们用古希腊的哲学与之辩论,从哲学上对光学的认识驳回牛顿的实验结果。但是实验的结果怎能用哲学驳回呢?当时学者们没有科学的头脑。不懂得科学最终的标准是实验,不是古希腊传统的辩论!虽然微积分是牛顿发明的,是牛顿的重要贡献,但那基本是从他的直觉中产生的,而不是从数学推导出来的(是莱布尼兹推导出来的)。这些重要的贡献跟英国的制度有关系,跟他们培养观察能力,把握事情的基本规律的能力有关。在这之下是导师制,没有系统课程,不强调训练。优点是,因为特别强调环境,所以特别能识别天才,也产生了许多天才,如牛顿、凯恩斯同是出自剑桥。历史上,英国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对人类都有极其重要的贡献。原因与此传统密切相关。缺点是,学生的质量很不稳定,学生好坏之间的差别很大,天才在此制度下可以快速成长,但由于大部分人不是天才,没有训练,水平就会很差,天才与非天才之间会有巨大差距,很多毕业生素质并不好。另一端是法国的教育方式,强调系统训练,拿破仑时期推广到全法国甚至全欧大陆。拿破仑本人是炮兵学校毕业的,是个很不错的应用数学家,可以根据具体的地点和环境在很短的时间内计算炮弹的弹道曲线和距离等等。他很崇拜数学能力,仗打到哪里,就在那里建起理工大学,也就是polytechnic。所以,和英国传统制度比较,法国不是寻找天才。它并非不要天才,而是寻找的方式完全不同,法国式的polytechnic也是培养精英的制度。其数学4\n小沙龙资料系列训练非常强,给学生进行非常大规模的数学训练,用很严格的考试淘汰的办法来寻找最强者。强调训练,可以产生大批训练有素的人,这一批人都有很强的技术能力。由这些人中产生一些人做经济学。但这种训练方法使得人们比较缺少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可以有技术上的创造力,但与技术无关的创造力会有所欠缺。同任何科学相似,经济学的发展上很重要的是学者的直觉,而法国式的教育方式往往会缺少直觉。而且在技术上缺乏能力的天才,可能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培养体系。比如科斯,在法国式的教育制度下,可能第一轮就被淘汰掉,不能生存。到底是淘汰制还是训练过程扼杀天才呢?更大的可能是过早地被淘汰的方式。当今学术上占优势的制度是美国顶尖学校经济系及个别欧洲的经济系的教育制度,它介于两种极端之间——一方面侧重系统的数学、理论、方法论的训练,但也不单纯靠考试;同时也提供一系列的环境,刺激学生发展观察能力、创造力和批评能力——观察力包括了非常关键的批评能力。批评,这里并不是指负面的意思,是正面的意思。比如,发展任何一个新的东西,要到处开研讨会演讲,目的——或者说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鼓吹自己的新观点、新东西。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寻找批评。最好的演讲的地方,最值得做的地方,是在那里能找到最好的批评的地方。如果无人能批评,那么从做研究的角度来说,演讲往往就不是最成功的,不是最有效率的。学术界中,别人对自己有否帮助,也取决于他或她能不能提出好的批评。这是西方学术界的传统,与中国的历史传统不太一样。批评能力也是观察能力,观察到什么东西是有疑问的,不能自圆其说的。欧美最好的学术机构强调系统训练,同时也提供环境刺激。所以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英美体制下产生的经济学家,和法国体制下产生的经济学家,一方有想象力,另一方有技术能力。眼下在世界上占优势的、最流行的培养经济学家的方式主要集中在美国的经济系,个别的在欧洲的经济系。他们把两种极端组合在一起,对研究生系统进行数学、统计学、微观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理论、计量经济学理论的训练,以及实证,加上历史和现实经济政策,混合训练。然后,创造环境——用各种各样的研讨会来刺激学生,增加其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中国经济学教育——“眼高手低”对我国的教学怎么培养研究生,我滥用一个词来概要——“眼高手低”。眼高,即目标和眼界要高,盯住世界上最好的学校,要培养出最好的经济学家,能找到最重要的经济学问题,发现最重要的挑战,鼓励我们的研究生能独立观察,有批判和创造的能力,要发现天才。手低,就是说要从做得到的事情做起,尤其是培养学生。什么是做得到的?需要认真讨论。简单地说,中国现有的高考制度严格筛选出来的学生是非常棒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国内最强的,比如北大、南开、复旦、清华等等,最好的学校里的学生的背景和接受的训练可能很接近法国制度。学习法国的训练方式实际上是有好处的,比较容易做到。这就相当于中国的经济改革是渐进式的,这一步应该可以做到,至少可以训练。给定中国特点之下的另一条件:经济学仍很落伍,怎么赶超、培养?中国经济学教育应该更侧重严格的数理训练,培养出一5\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支整齐的队伍。所有的条件相加,目前阶段最容易做的是偏向法国式的强调训练,特别是数学和统计学。因为中国这方面有足够好的数学家和统计学家。当然,我们眼还高,不应限于这些,还要把目标放在培养出有观察能力的经济学家上。经济学的五个“不相关性”理论基准我把经济学中关于制度的最重要内容概要为五个关于“不相关性”的理论基准。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因此不一定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同意我的全部说法。但是我表达的精神是很多经济学家们广泛共有的。如前所述,成为一个经济学家具有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的核心条件(必要)是要非常清楚地把握经济学的理论基准。经济学最重要的关于制度的内容有如下五个基准:1,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模型。2,莫迪格里亚尼-米勒定理(MM定理)。3,科斯定理。4,卢卡斯关于货币中性的理论。5,贝克尔-施蒂格勒关于最优阻吓司法制度的理论(这是我的见解,我认为这是一个认识司法制度的理论基准)。把这五个基准弄懂之后,经济学的精华大体就把握住了。这五个基准的共同点是“不相关性”(irrelevant),即每一个都是关于某种制度的不相关性。当然,把经济学概述成五个不相关性的基准是我个人的见解。第一个理论基准,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模型。这个理论意味着经济体制同经济效益不相关。这个理论讨论市场经济时有非常重要的基本条件:一是市场完备;二是不存在不对称信息。在以上条件下才有这个不相关性。这实际上已经远超出一般均衡自身的内容了。在经济学文献中,虽然阿罗和德布鲁自己并没有讨论过计划经济,但文献中有在阿罗-德布鲁条件下分析计划经济的,结论是在阿罗-德布鲁条件下,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的结果是一样的。阿罗-德布鲁的两个基本社会福利定理实际上已经包含这层含义。实际上,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互相关系并不是一个单纯技术上的结果。它们说的是经济制度同效益不相关。即在阿罗-德布鲁的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结果并不一定必需用市场经济,用别的体制也可以达到。为了证明,需要的技术条件,对于计划经济同对市场经济是相同的。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是新古典经济学方法的典范,虽然这个定理的假定和现实并不正好是一回事,但它提供了一个基准,人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认识。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是:任何解释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的基本差别的理论一定要超出阿罗-德布鲁模型的范围。第二个理论基准,莫迪格里亚尼-米勒(MM)定理。金融工具同效益不相关。公司不论用发债还是发股票的方式融资,从利润的角度来看其结果是一样的。MM定理所设定的基本假定条件是——厂商与投资者间没有不对称信息;股息与资本所得都不征税;买卖证券是无成本的。MM定理为人们认识金融工具、金融体制提供了理论基准。当金融工具同利润不相关时,金融体制同效益也就不相关。为了认识为什么现实中不同的金融工具收益不一样,以MM定理为指导,就要寻找现实中是什么违反了这一定理的假定的条件。MM定理的重要性远超出了公司金融的范围。实际上,货币本身也是一种金融工具,因此它同时指导我们认识6\n小沙龙资料系列货币的功能。第三个理论基准,科斯定理是指导我们认识产权功能的理论基准。它的结论是:只要交易费用趋近于0,法定产权的最初分配方式同效率无关。科斯定理说,只要定义好所有制,无论它是国有或非国有,谁拥有财产对效益并不相关。在现实中,产权的所有制是同效益有关的。科斯定理的力量在于,它指导我们寻找答案的路:什么重要的现实因素违反了科斯定理的前提,使得产权与效益相关。第四个理论基准,卢卡斯的货币中性理论。这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基准之一。货币中性从狭窄的角度看,意味着从长远来说货币政策同经济效益、经济增长无关。从广义看,它意味着金融工具、金融体制同经济效益、经济增长不相关。这是理性预期模型中推导出的重要结论。实际上理性预期理论的假设同阿罗-德布鲁模型是相似的,而阿罗-德布鲁模型中根本就没有货币。卢卡斯模型为理解货币及金融体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准。至今经济学家们在为理解货币与金融体制而努力奋斗。有了这个理论基准,人们知道,货币的功能以及金融体制的功能一定在于现实中什么地方违反了卢卡斯模型的基本条件,寻找这个条件就是指导人们寻找理论突破的道路。第五个理论基准,贝克尔-施蒂格勒模型。BS模型指导我们认识司法制度。该模型的基本推断是:除法庭以外的执法体制同效率不相关。该理论的直接结论是,一个好的司法体系只要有法庭执法就足够了,寻找其他执法方式没有意义。前提是法律要把什么是犯法定义清楚,把对犯法者的惩罚设计为最优。在这种最优的法律下,假定所有人都是理性的,都懂得最优法律的惩罚,都会推理,所有的人在可能犯法前要计算,对犯法所得的预期的好处和可能的坏处互相比较。最优法律制定得有最优的阻吓力,使犯法对所有人都是坏处大于好处,结果这个社会中人们就不犯法。只要制定的法律是最优的,法是由独立的法庭执行的,就不存在其他更好的方式。也就是说,执法体制同执法的效率不相关。但是在现实中在法治最有传统的国家也同法院并行地同时有监管等其他执法形式。为了认识它们,我们要寻找哪些贝克尔-施蒂格勒模型的基本条件在现实中被违反了,这就是基准的力量。按照我的见解,经济学结晶的内容就是这五个基准。它们以“不相关”的形式提供了理论基准指导我们认识现实中最重要、最相关的社会、经济、法律制度。不熟悉经济学的人们可能会对这五个理论基准产生两种极端误解:第一,误认为理论可以为现实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但是,事实上这些关于不相关的理论并不能提供现成答案。所有这些理论中说的不相关的东西在现实中都是特别相关的,甚至是最相关的。理论的作用是指导性的,理论不是提供现成答案的,简单照搬理论到实际,绝大多数情况都会失败。第二,认为经济学理论完全不现实,或认为理论是依赖假定的,而那些假定根本就是不现实的。实际上,好的假设是理论分析的力量所在,不是弱点。因为靠发展了这些理论基准才能帮助我们判定在碰到问题时从什么地方入手。比如看到经济体制问题时,阿罗-德布鲁模型7\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告诉你经济体制不相关,它就帮助我们寻找在阿罗-德布鲁模型之外,是什么东西影响经济绩效,比如是否合同不完备,是否有不对称信息。为了研究为何所有制是相关的,我们要寻找是什么东西违反科斯定理的条件。这就是理论基准的力量,理论教给人们的主要就是这个。观察能力中,能够训练的部分主要就在于理论基准,有了“基准”,就知道寻找问题的方向,这就是理论的帮助。经济学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人们普遍关注经济学在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经济学的普遍性和中国经济的特殊性的关系。这里面有两个极端的看法都是不利的。一个极端是完全忽略中国的特殊性,认为经济学是普遍适用,可以到处照搬。这是对经济学的误解。经济学寻找的是普遍规律。作为理论,一定是抽象的,“抽象”意味着理论必须要离开许许多多经济现象的细节。一个普遍的道理只是给人们提供想问题的方式和思路。所以经济学是为重大问题提供线索,而无法对所有具体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另一极端是认为中国是特殊的,所以经济学没有办法应用于中国的特殊情况。但如上所述,经济学提供的是思路,尤其是提供理论基准,用基准帮助分析。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什么样的工作是好的工作?大体上有两大重要标准,如果是政策性工作,那么标准是对政策是否有帮助。学术标准则是有无能力解释有疑问的规律性现象。从学术上讲,标准是在解释中国的现象时,能否给经济学自身带来什么贡献。好的经济学研究,不仅限于研究中国的事情,而是要通过解释中国事情,帮助世界上的经济学家理解新的东西。这是对经济学的贡献。换言之,通过解决特殊的问题,找到普遍解,这是很高的标准。中国是特殊现象,要在这里找到普遍内容,上升到经济学,反过来发展经济学。这是很重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另一个问题是跨学科的研究。例如,经济学与法学。经济学与法学看上去可以是根本不同的学科。但在实际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上,两者从来就不是分立的。比如在经济学中,古典经济学只讨论市场怎么运行得好,完备的竞争,从来不讨论完备竞争背后的社会条件是什么。什么是社会条件呢?所有的合同都能执行,所有分配好的产权都能被保护。古典经济学根本不用担心这些事,因为假定已经有人在干这些事。这是古典经济学能使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分开的重要假设(条件)。当面对经济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或转轨经济时,从一种经济体制向另外一种体制转变,忽略市场以外的因素,当没有这些条件时,古典经济学所提供的结论都变了。再比如说法学,为了定义清楚,往往把经济问题定义出去,假定经济上的东西都能自我运转完美,收窄讨论的范围,只关注法学。每个人都假定对方是完美的。什么样的制度能够运转,一定要别人的条件满足,这是经济学与法学通常分开的历史情况。现在产生了新的学科:法和经济学,帮助两者合在一起。经济学有好多领域,由此产生了专门化和经济问题的整体性的矛盾。现代经济学专门化趋势的发达,同进入经济学的人数增多是相关的。人越多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分工。这个专门化对学科的发展往往是有好处的。但同时人们必须认识到这里有代价。代价在于本来领域的8\n小沙龙资料系列专门化只是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是人为的划分。现实世界不是这样人为分开的。许多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原本是不便分开的。于是专门化可以带来很不好的后果。例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分开,但现实不是按照宏观和微观分开的。最典型的例子是货币制度,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功能又导致怎么去选择金融制度。在经济学的分工里,讨论货币的叫做宏观,但制度是属于微观的。那么到底金融制度是属于宏观还是微观呢?如果一个学者的领域很窄,所有的人都很窄,所谓微观的只知微观,宏观只知宏观,那么没人能弄懂货币和金融制度。这实际上真有讽刺意味。事实上至今经济学家对货币的功能是什么仍不能有好的理解。经济学家至今还在寻找货币功能和它之所以存在的道理。由此自然可以想象,如果对什么是货币都没有好的理解,什么是好的货币政策呢?什么是好的金融体系呢?传统上货币被理解为交换媒介,记帐的媒介,这是古老的解释。但这样古老的理解,古老的货币和今天的货币就没有差别了。任何对货币的好的理解要能解释今币和古币的重要的区别。从今天看,货币的重要、核心的功能是在整个经济里帮助解决“广义流动资金”(liquidity)的问题,这是一个决定现代经济能否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由此才导致对货币政策的理解。货币政策是试图调整货币供给来影响整个经济中的liquidity。如果对货币的功能不清楚,怎么能通过中央银行调节经济中的liquidity呢?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才能把货币供给的变化传递到经济中去?这些至今是经济学中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大量的宏观经济学家把什么是货币这个问题跳过,假装不知,或者从来不知。但最好的宏观经济学家都知道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要去理解,是不可能用微观、宏观分开的专家做到的。给学生教学时,分开各个领域的好处是可以帮助训练。但帮助面对观察、分析重大经济问题时,这个界限经常要打破,包括做研究工作。研究工作是否定义在一个专门领域里,要看什么性质的工作。究竟是领域内的贡献,还是对整个经济学有基本影响的重大贡献。如果是领域内的贡献,可以遵守界定好的领域,但如果是对整个经济学有基本影响的,界限就要打破。理解比较经济制度的重要性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如何理解比较经济制度是理解经济学特别重要的方面。当人们谈到比较经济制度的时候,往往以为这个领域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中央计划经济制度的比较,缺少对制度的总体的了解。然后,与之相联的就是如何去改革计划经济。所谓的休克疗法,正是由这种对经济制度无知而产生的。当我们讨论中国的经济改革时,有人说,因为经济学中有很强的假设,经济学是否适用于中国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可将此问题反回去看看美国。经济学家最多是在美国,只要反回去看看经济学在美国的情况,可以帮我们更好地了解经济学和经济制度的关系是怎么一回事。最近刚发生的重大的安然事件。经济学家在什么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安然事件。我最近刚参加一个法学家和经济学家联合的会议,议题之一就是安然的情况。会议讨论到公司治理结构。经济学提供了许多东西帮助我们理解公司治理结构,其实已经提出了非常好的分析思路,但直接套用,距离还是很远的。安然事件表明,简单套用经济学理论解释美国的经济是行不通的,即使讨论美国的企业亦然。所以很难简单地说,经济学是否适合中国,是否因为有经济学中的假设,经济学不适合中国。实9\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际上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提供的是思想方法,分析方法,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如果人们不去分析问题,把教科书上的经济学搬来做为政策,就糟了。休克疗法就是典型。只要看看休克疗法的提倡者是什么背景就知道了。他们过去从来没有研究过比较经济制度,没有研究过中央计划经济,根本不知道中央计划经济是怎么回事,只是从教科书里搬来了经济学结论。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是经济学本身造成的。在任何一门学科里,如果只去照搬结论,一定搞得乱七八糟。比如说物理学,是最成功的科学,但将之简单地搬到现实工程中,一定也搞得乱七八糟。因为任何一个工程问题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物理学为工程科学提供了基本分析方法,但并不提供现成答案。无论公司治理结构,还是中国经济改革,每一个特定的问题,都有一些重要的特殊因素需要讨论。当经济学家面对特殊问题时,往往没有现成的结论可以从经济学中照搬的。有无经济学头脑,关键在于有无能力去面对问题进行分析。而观察和分析,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了解制度是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从中去寻找什么样的假设是合适的,用什么办法去分析它。理解比较经济制度是帮助我们观察、分析问题的重要方面。10\n小沙龙资料系列11\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经济学研究的“深”与“浅”近日,在京开会期间,仔细阅读了林毅夫教授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同学的对话形式的著作《论经济学方法》,感触良多。因而,借题发挥,想从有关经济学研究的“深”与“浅”这一角度来谈谈经济学的方法问题。各种学科的知识大抵都有“深”和“浅”之分,入门的知识较浅,进一步钻研下去的知识较深,社会科学亦不会例外。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社会科学其他分支学科相比较,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学科中知识的“深”和“浅”,不仅仅指的是经济理论本身的“深”和“浅”,更多的一层意思是指经济学研究工具的“深”和“浅”,而后者的“深”和“浅”又主要地是从运用数学工具的程度来加以区分的。例如,属于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工具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在大学的经济学教学体系中都有初级课程、中级课程和高级课程之分,区分的主要标志就是运用数学的程度,高级程度的经济学教科书,初学者或外行人乍看之下往往都会误认为是数学课本。此外,从经济学科自身的演变过程来看,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大都是以文字形式来表述,有时也会附加一些图表,“边际革命”以后到新古典经济学,几何图形和数学方程愈来愈多地成为经济理论的表达形式,由此产生了经济学科中的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经济学也愈来愈成为一门必须经过专门的学术训练才能掌握的深奥的社会科学。与经济学科中知识的“深”和“浅”的区分标准相对应,大致上也可以将现时代的经济学家划分成4种不同的类型,即:浅入浅出的经济学家(第I类型),浅入深出的经济学家(第II类型),深入深出的经济学家(第III类型)和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家(第IV类型)。第I类型浅入浅出的经济学家,大都相对缺乏系统严格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分析工具的学术训练,学习的经济理论“浅”,研究的经济问题“浅”,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亦浅显,有时论的问题和写的文章自以为有趣,实际上往往论为俗气。浅入浅出的经济学家或许对经济学科的知识普及推广会有一点点用处,但对经济学科的知识积累却不会有贡献。在经济学界,这一类浅入浅出的经济学家往往会显得可笑。第II类型浅入深出的经济学家,实际上他(她)们的“深”是必须要加上引号的,意即所谓的“深”。“浅入”代表他(她)们同样缺乏系统严格的经济学训练,同样地,学习的经济理论“浅”,研究的经济问题“浅”,但是,他(她)们却不甘心自己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显得浅显,反倒是故作深沉,故弄玄虚把自己浅显的研究用复杂的数学工具包装成一种“深奥”的理论,用理论研究形式上的“深奥”来掩盖肤浅的研究结论。浅入深出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科的知识普及推广和知识累积不仅没有贡献,反而会“混淆视听”,起到负面作用。经济学界中,这一类浅入深出的经济学家的表现可以称得上是可恶。第III类型深入深出的经济学家,大多是一群以学院派为主的主流经济学家,受过系统12\n小沙龙资料系列严格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分析工具的训练,按照规范化的方法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问题的研究。他(她)们的研究工作,或是以理数方法为主来研究涉及经济学基本理论中的那些深奥的经济理论问题,或是从计量方法为主来研究社会经济运行中复杂的实际经济问题,或是通过改进和创新来提出新的经济分析工具。他(她)们的对于经济理论和经济问题的研究,促进了经济学理论逻辑的严密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加强和扩展了经济理论对经济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改进和丰富了经济学家从事研究所凭借的“工具箱”中的内容。深入深出的经济学家是经济学界中一群的顶尖学者,他(她)们是推进经济学科的科学化和经济学科知识累积的主体力量。当然,毋庸讳言,由于深入深出的经济学家在经济研究中对于数理逻辑的强调和对规范化的极其重视,当在研究中遇到一些不能很好地在纳入现存规范化的分析框架中用数理逻辑的形式来展开研究和解释的新的经济问题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削足适履的现象,搁置一些新的重要问题的研究,导致了所谓形式化对思想性的阻碍这种结果的发生。但是,总体而言,在经济学界中,深入深出的经济学家是一群可敬的经济学家。第IV类型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家,大致上又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深入深出的经济学家,他(她)们受过系统的经济学理论训练,却没有受过严格的经济分析工具运用的训练,同样也基本上没有从事过以数理方法或(和)计量方法为主的经济研究。但是,他(她)们对经济理论有极高的悟性,对社会经济问题有极其深刻的洞察力,其经济研究往往不是用主流经济学家建模的方法,而是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文字描述来展开的,用简单明白的语言说出了经济现象背后的逻辑和深刻的经济学道理。他(她)是为数极其稀少的天才型经济学家。另一类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家则是从深入深出的经济学家群体中脱颖而出的学者,他(她)们的经济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和由深化浅的历程。也就是说,通过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分析工具由浅入深的系统严格的训练,他(她)们得以借助数理逻辑来从事规范化的经济研究,通过大量富有成效的深入深出的研究,他(她)们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数理方法或(和)计量方法,而且对规范化的经济研究中的数理逻辑的本质和精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了一种对经济学方法的认识的升华,因而开始摆脱单纯的数理逻辑的思维形式来思考和研究经济问题。在他(她)们研究的论证过程中推理的逻辑严密性和研究结论的深刻性,与借助于数理逻辑形式的深入深出的经济研究相比较,竟然一点也不会逊色。可以认为,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界不仅是一群可敬的经济学家,更大程度上还是一群可爱的经济学家。作为极为罕见的例子,科斯是一位未经过深入深出经济研究而直接达到深入浅出境界的经济学大师。科斯是一位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才,人们只能“心向往之”。况且按照米勒的说法,人们能够幸运地发现“科斯定理”和“M—M定理”这样的时代条件可能已经很难重现了。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能够达到深入浅出境界的经济学家来说,他(她)们通常都经历了从深13\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入深出到深入浅出的经济研究这样的阶段转换,例如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贝克尔,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海外华人经济学家黄有光。如果要在中国的经济学要找出一位经由深入深出达到深入浅出境界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一位。我想,每一位认真阅读了林毅夫教授《论经济学方法》这部对话形式的学术著作的经济学家,大都会欣然同意我的看法。诚然,倘若从《论经济学方法》这部学术著作的体例和对话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来看,全书的内容虽然取材于“对话”,但是,书中内容给人的印象却更多的是“课堂问答”,学生提问加老师回答,比较缺乏学生对老师观点的质疑和交锋及师生的共同讨论。学术对话中,哈贝马斯坚持的一个重要立场是,对话的前提应该是对话者之间的平等。从这层意义上讲,对话应该是对话者之间平等的或对等的双向交流,而非“课堂问答”式老师对学生的单向教诲。这一看法,我是从参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三人谈”学术讨论会时,从汪丁丁教授那里听来的,在此借用权当我自己的一点书评意见。14\n小沙龙资料系列被神化了的数学前不久在图书馆见到一则轶事,说是美国有一次召集了一批著名经济学家与物理学家进行对话,结果双方都对对方的数学水平表示惊讶。物理学家未曾料到经济学家竟知晓这么多高深的数学知识;而经济学家则惊诧于物理学家的数学学识竟是如此“贫乏”。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数理倾向的经济学学生,初见此则轶事,蓦然地有一种窃喜,没想到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在数学的应用方面竟已超过了一贯以严谨、科学著称的物理学,但事后冷静想想却不禁又有些怀疑。众所周知,数学起源于簿记、丈量等实际工作,而其发展则是同物理学的发展分不开的,微积分的出现就是出于力学发展的需要。一个数学概念要想得到较好的接受,往往需要与一定的物理实体相对应。不可否认,数学也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并且经常领先于应用的发展,但物理学始终是数学发展最重要的思想来源。但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令物理学家和经济学家都感惊讶的结果呢?这就需要仔细地辨别一下数学在上述两门学科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在回答以上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考察一下当前数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数学可以从学习的顺序上分为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两大层次。其中初等数学主要包括一般数系的基本知识以及初等代数和几何学,另外还应包括基本的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知识。而高等数学则可分为分析学和现代数学两大类。其中分析学主要是指微积分以及相应的一些基础问题。而现代数学则主要是指抽象代数,即对群、模、环、域等基本代数结构的研究,以及点集论、拓扑学和一些前沿专题,如分形、混沌、小波分析等。现代数学可以说是数学自身发展逻辑的必然产物,是研究数学的数学,其特点是高度抽象化,较少与具体物理实体相对应,其实际应用一般不是显然的,也就是说理论往往领先于应用。应该说初等数学是其他所有应用的基础,是各个学科都应掌握的基础知识,而物理学对数学的更深入应用则主要集中在分析学方面,诸如复变函数、傅立叶积分、泛函分析等。而经济学对数学的更深入的应用除了基本的微积分知识外,还包括点集论、拓扑学和凸规划等现代数学的知识。但是否因此就可以认为经济学中的数学应用已超过了物理学了呢?其实不尽然。诚然,经济学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的范围似乎比经典物理学广,但这只是一个广度与深度的区别,而从艰深的程度来说,并不能认为现代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已超过了分析学在经典物理学中的应用。事实上,现代数学的概念在现代物理学,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方面的应用也是相当普遍的。现代数学的许多概念和分析学是平行发展的,并不存在谁是谁的先修科目问题。现代数学的学习从理论上说只需要初等数学的知识和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他更注重数学修养的培养而非实际的应用技能。适当地学习一些现代数学的知识对于进一步学习分析学将是受益菲浅的。之所以认为现代数学艰深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在于他的抽象性,而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其未被纳入常规的教学体系,也就是说人们缺乏系统学习的机会。15\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中国过去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者说是前苏联的那一套政治经济学)绝对真理化了,而对西方经济学采取完全抵制的态度,偶有介绍,也只是作为批判的对象。改革开放后,客观上产生了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需要。而西方经济学这几十年的发展,尽管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总体趋势就是形式化。这必然会对国内的传统观念产生严重的冲击。中国过去由于实行文理分科,文科学生的数学素质普遍过低,而经济学又一向被划入文科的范畴,以致于在进一步深入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人们在对待一个不熟悉的事物时往往容易采取两种极端的态度。第一种态度就是竭力贬低它。中国过去由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力量相对强大,权威们(既得利益集团)出于对自身地位的担忧,就采取了这种态度。那时的西方经济学被认为是庸俗的经济学,是应该批判的对象,而数学作为其分析方法则完全是为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被斥为是掩盖西方经济学庸俗本质的一种工具。因而不去学习其技术细节。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的介绍始终停留在一个肤浅的层面,被其表面的诸多流派所迷惑,阻碍了我们对西方经济学本质思想的吸收利用,使大学的经济学系成了一个缺乏自身明确方向的专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方面也有所转变,庸俗的提法已很少出现,而对数学则采取了一种折衷的态度,既承认它是一种有用的分析手段,但也反对将其过分抬高,要看到他庸俗的本质。总之数学只是一种需要时可以加以利用的手段而已(不懂得真正去爱,又怎能真正得心应手?)。一般来说,中庸之道总是没错的。但对中国这个在经济学方面长期缺乏严密逻辑传统的国家来说,一定程度的校枉过正应该是必要的,现在在青年学子中间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数理化愿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更牢固地确立经济学学科地位的需要。但文理分科的后果并不是能马上消除的,旧有的教学体系也不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的。现在中国经济系的学生多数都缺乏足够的数学训练,而在研究生阶段也不可能系统地开设那些必要的数学课程,并且更重要的是,缺乏足够的能够教授数理经济学的教师队伍,这就使得学生们显得无所适从。作为研究生,由于数学的限制,往往只能学习一些国外本科生所用的中级教材,而一些经典的文献都难以阅读,于是第二种态度产生了,那就是对数学的过分崇敬乃至畏惧。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被人为地夸大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数学在经济学的应用并不如通常所以为的那样艰深。事实上,即使在《美国经济评论》这样的刊物中,90%以上的文章也只是用到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在经济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数学知识就是微积分中的极值原理,即通常所说的一阶和二阶条件,这对每个经过大学训练的人都应是不成问题的,只是由于经济系的学生平时使用数学的机会较少,因此看到满眼的积分微分符号,就会有一种本能的“畏惧”,事实上,只要硬着头皮耐心去读,一般都是能读懂的。真正令经济系学生感到头痛的是那些以前所未曾接触过的概念:如消费者行为中的非线性规划、一般均衡与博弈论中的不动点定理,分离超平面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经常会用到的随机过程、变分法等。这些概念从纯数学的角度来说其理论基础或是证16\n小沙龙资料系列明过程都是非常高深的,但对于应用目的来说,其逻辑一般都并不复杂。就拿在描述经济学的数理化程度时经常被提及的不动点定理来说,排除数学证明上所要求的严格性,其逻辑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个经济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函数,它以上一阶段的运行结果作为本阶段的输入并将本阶段的输出作为下一阶段的输入,那么所谓的一般均衡状态也就是输入等于输出,从而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保持不变的状态,而这很自然地对应了数学中的不动点定理,即在有界凸集上定义的映射到自身的连续函数f(X)中存在不动点,使得X=f(X)。因此,只要适当地开设一些分析基础的课程,或者自己静下心来学习一、两个月,很多概念都是能够澄清的,从而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不可否认,在经济学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难以在短期内掌握的概念,但这些一般都不是主流,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定理,他们是边际收益递减的,并不会影响大多数内容的学习,况且,在需要时花上一定精力去掌握它们对于高层次的学习也应是必要的。另外,学习数学其价值决不仅在于实际应用,他更大的价值在于对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学习数学应该抛开实用主义的利益导向,而将它作为基础素质的训练来学习。其实真正危险的倾向在于为了掩盖自身的不足或是抬高自己的身价而有意无意地过分夸大经济学中数学的高深程度。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已经发生,数学已成为一种装饰,一个炫耀的资本。数学可以成为一个进入壁垒以抬高经济学学科的地位,保护已在圈中的既得利益者。数学基础差的人可以通过夸大数学的难度来为自己开脱并赢取他人的谅解,有时甚至还能产生自豪感。而数学基础好的人则一方面可以将其作为炫耀的资本,另一方面必要时也可成为自己对经济的本质问题缺乏理解的挡箭牌——我就是在搞纯理论研究,我就是在玩数学。总之,数学不应被神化。要想使数学这把利器真正为我所用,就应首先将它请下神坛。17\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中心学习三年点滴经验在中心学习三年,回想起来,感受颇深,这里仅将个人经验与大家共享。为了大家阅读方便,这里按照时间顺序谈论一些个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对于多数问题,这里主要是分析不同人的心理,因此更多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这样做的原因是选择的权利最终都在个人的手中,因此重要的是提供更多的信息供大家理性的思考,而不应是施加个人的主观的价值判断。需要强调的是,文章中不乏主观色彩,也包含一些可能产生误导之处。请自行判断,自由评论。I.第一年第一年处在很多选择的十字路口,因此值得多说几句。1.围城的故事——关于新生心理的调整对于一年级的硕士生而言,在秋季课程开始的第一个月内,最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心理的波动。具体的表现是不断反思自己当初的选择,这时在各个宿舍里经常会出现对于“为什么要进入这个机构”,“为什么要读经济学”,或者是“为什么要进入研究生院学习”的集体讨论,在一些情况下还会演化成对现实的抱怨。在一些我看到的事例中,抱怨的声音甚至让人感到有一种“男入错行,女嫁错郎”的感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可能最普遍的有五条。下面我逐条谈一下个人看法,这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主观色彩,仅仅代表个人理解。第一个原因是通常的心理原因。一般而言,成功之后往往会出现对现状的不以为然,尽管这个成功(进入一个全国领先的大学与相对热门的专业)是在成功以前所梦寐以求的。尽管这个事实不符合“显示偏好原理”,但这种“围城”情绪也是人之常情,我们对此无可厚非。通常这种情况对心理的影响往往是暂时的,因此不会出现剧烈波动。第二个原因是对学业的担忧。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有着一些值得骄傲的学习成绩,这是保持个人自信的一个重要渠道。但进入一个新的机构后,这种优势往往会丧失,这部分是由于评价标准的改变(例如从以记忆为主的“时间密集型”向着一些以理解为主的“思考密集型”学习方式的转变),部分是由于竞争的加强。这种现象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学的新生中都会存在,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调整自己的心理,保持心态的平衡。经济学的一个优点是选择的广泛性,你可以选择做纯粹的数理技术研究而不需要理解现实经济,你也可以发展成为非技术性的经济学家(甚至是研究经济问题的社会学家或心理学家),当然也可以选择技术与现实结合的应用经济学家。其实每个人的背景差别很大(最显著的可能是数学背景),以及兴趣不同,因此只要努力分析原因,以及对自己的发展方向的正确定位,每个人都可能会取得很大的成功。因此不要被“必修课表现”这种标准所影响过多。18\n小沙龙资料系列第三个原因是对必修课程(主要是对微观与宏观)内容的不满。这里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必修课程缺乏自由选择的色彩,以及必修课程的特点(内容抽象,作业繁重)。但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非常理论化的课程与许多人要做应用的要求似乎不符。其实客观的讲,中心要求的必修课程仅仅是遵循了国外任何经济学院系的基本标准,并没有对学生苛求的地方。当然,也有人认为整个经济学院系课程安排有问题,但这就不必继续讨论了。其实从课程本身而言,第一年的课程是为理解以后内容打下基础,在第二年可以选择一些应用的课程,因此大可不必着急。第四个原因是对中心教学的挑剔。出于对于“完美”的追求,中心学生经常会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这其实是学生应有的权利,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须环节,但有时在具体操作上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方面,老师有着自己的讲课风格,在某一方面的特殊人力资本,以及对教育目的本身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对此有着不同要求。在两种要求不一致的情况下,最终应该采取哪一种方向很难有定论。教学往往有着“众口难调”的特点,因此老师应该折衷到什么程度,恐怕是永远也没有结论的问题。在这里仅仅提出这个问题,希望能够继续讨论下去。不管怎样,师生互相交流信息总是必要的。第五个原因是对课程中大量使用数学的不理解。每个学生都会发现一个难以理解的事实:尽管我们这些受到全国一流教育的学生都经常难以理解数学推导,经济学家却假设人们都在进行这么复杂的计算。尽管在很多课程的开始时都会出现这种讨论,教师也可能会列出种种被行内人广为接受的辩护来试图说服大家(例如,Samuelson提出的避免“anythinggoes”;Friedman“实证经济学方法论”;提供现实世界的近似;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或者干脆就讲:“年轻的时候不要谈论方法论问题。”尽管这些解释多少会带来一些心理安慰,但以我个人经验,当时我接触的同学多少会仍旧有很大的迷惘。对于现在仍然因为数学对经济学产生反感的人而言,我这里仅仅谈论一些个人想法。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对这些问题的抽象讨论显然不是我这个岁数以及经历的人能够以及应该进行的,这里我仅仅谈论我个人(以及观察到的同学)的一些真实而且具体的感受。首先,在开始进行研究时,多数人会发现数学对建立严格推理的作用。当真正要自己表述一个想法时,我们才会真正体会到多种可能的存在。这时数学虽然不能提供一种万能解药,但至少能够完成清晰的表述。当别人建立批评时,也能够避免误解。其次,数学能够建立起对别人研究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在学习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我用数学严格证明了某个经济学结论”以及“我的结论建立在严格的统计分析之上”的话语。在你学习数学之前,很有可能你会产生一种崇拜的感觉;但你学过之后,恐怕看法就会改变了。另外一个与大家相关的例子是评价论文(可能是研究报告,也可能是与大家更加紧密相关的毕业论文)。一年级的学生往往以数学与统计的多少来评价论文,但当你自己对这一套工具熟悉之后,可能看法就会完全改变了。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些论文充满了数学符号,但却很少有数学推理。19\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关于这个问题,似乎我已经说得过多了。总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我想说的事实是:不管怎样抱怨,过去的选择都已经成了“沉淀成本”,因此不应该成为我们考虑的对象;如果将精力用到学习与研究上去,我们的机会成本很小;但如果就此闲散下去,可能会产生重大损失。当然,每个人的偏好各异,因此没有任何其他人有资格影响个人选择。但只要经过仔细考虑,自由选择总是应该没错的。2.强度的故事——关于课程选择开学之初,学生面临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课程选择。尽管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第一年的必修课程的负担已经是难以承担了,但出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还是会选择一些额外的课程。因此,在这里我对此谈一点个人的经验。在课程选择方面,我们总是面对着课程广度与对少数课程学习深度的替换关系(tradeoff)。因此,对“选择多少课程以及选择什么课程”的回答显然取决于增加某个课程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比较。一般而言,边际成本是增加一门课程所耗费的时间。如果这些时间用到必修课程上去,显然会提高个人的理解深度,但未必会提高分数。因此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处于对分数的重视程度不同,边际成本会很不相同。边际收益则取决于个人选课的目的,而这又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例如,选课目的可能是“开拓眼界型”,“发送信号型”,“先苦后甜型”,“出国准备型”,“熟悉老师型”等等。“开拓眼界型”的学生一般是想提高自己的知识广度,同时了解专业课程的基本情况,这样就降低以后选择专业方向时的盲目性。“发送信号型”学生选课的目的是发送自己非常具有能力的信号,例如一个同时修5、6门课或者是选修公认的“难课”的学生很容易建立起自己是所谓“牛人”的声誉。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是节省信息传递成本的重要手段。“先苦后甜型”则是为了迅速修完学分,然后在以后的空余时间中或者是享受生活,或者是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写论文或工作实习)。“出国准备型”是为了在未来有大量时间准备出国考试,而“熟悉老师型”是为了提高对老师的了解。出于以上的充满个性化的不同看法,对每个人而言的最优选择必然是差异巨大的。但是如果选课的目的仅仅是学习课程内容本身的话,我个人认为一学期选择3门或4门课是比较恰当的。在这样的课程负担下,我们可以不光有时间理解基本课程内容,而且可以深入地想一些问题。当然,这种建议是对于象我这种智力与知识背景的平常人而言的。对于精力过盛的学生,那就另当别论了。3.投资的故事——关于数学学习毕业生对数学的观点一向都是褒贬不一。出国或者在国内攻读经济学博士的学生经常会发现数学对未来的学习非常重要,而一些从事某些工作的学生可能会觉得数学对工作帮助不大。因此,一些学生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学习基础数学,而一些学生则会为在数学上花费过多时间而懊悔。20\n小沙龙资料系列这种情况也出现在成名的经济学家身上。在我接触过或者听说过的国内外的老师中间,有着一些学习人文历史出身的老师突然转向技术性的研究,并且长期乐此不疲的进行下去;而另外一些大名鼎鼎的教授曾经在技术方面做出过非常重要的贡献,但后来却突然转向心理学与社会研究,原因在于他们对数学的信心突然出现变化。因此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既可能是“基础建设”,也可能是“风险投资”。我个人恰好学过一些数学课程,因此在这里谈一下看法。在北大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的学生选修数学课程,其中学习数学的动机大致有三类。第一类人主要是出于个人爱好,目的主要是为了锻炼思维,但我相信这只是其中的少数。第二类人主要是为了出国的时候“发送信号”。在北大一年年流传下来的出国经验中,人所共知的是数学课程的用处。因此为了使自己的成绩单更加有竞争力,许多学生被迫去选修数学课程。第三类人是对出于理解经济学的需要而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下面我针对第三类动机谈一下看法,然后简单谈一下对申请出国有用的数学课程。对于很多同学而言,最急迫的要求是扫除学好微观、宏观与计量的数学障碍。我个人的看法是,仅仅为了理解这些课程的基本内容是没有必要单独选修数学课程的。我们所需要的是熟练掌握数学附录上的所有内容,以及老师额外提供的一些数学补习材料。我个人是在学过第一年的课程之后才在其它地方弄懂动态规划中的基本定理的证明的,但我没有觉得这给我第一年的学习造成重要障碍。因此,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精”而不是“多”。一部分同学希望能够理解具有一些技术性的论文,这时就需要进一步掌握一些数学技术了。这时可以选修一下相关的数学课程,例如学习宏观的学生去选修一下动态规划、最优控制、随机过程等课程,或者可以去选修对各个经济分支的技术部分都比较重要的“实分析”等课程。在这方面大家总可以向对数学技术感兴趣的老师咨询,然后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进行选择。但应注意的是,学好数学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因此机会成本是非常大的,所以应该进行因人而异的慎重思考。对于少数对技术性本身非常感兴趣、以及在未来要从事数理方面研究的同学而言,数学就变成“学无止境”了。这时了解基础数学中的细节就非常重要了,因为任何细节都可能在未来的研究中发挥作用。在我现在所在的经济系中,研究一般均衡的教授往往在数学系兼职,而做理论计量的教授往往在统计系兼职。从论文中我们几乎已经无法区分他们与做应用数学的教授的区别了。如果想在今后走这条道路的话,我想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还是很重要的。例如,如果要做理论计量的话,就应该选修实分析,测度论,高等概率论,泛函分析,随机过程等课程。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从研究生开始学数学并不是很晚,这里的关键是未来的潜力,因此没有必要为以前不是“科班出身”而绝望。但正如我以前指出的,投资在大量数学课程上面确实有很大的知识成本。下面针对学习数学仅仅是为了增强出国竞争力的同学谈一下个人经验。在通常情况下,21\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多数美国经济系仅仅要求两学期微积分、一学期线性代数以及一学期的概率统计,而这些课程是每个同学都已经学过的,因此这不构成任何障碍。但有一小部分经济系也会要求一些额外的课程,最常见的是第三学期的微积分、实分析或者是常微分方程。另外一些经济系会推荐一些数学课程,这意味着如果学过的话会更加具有竞争力,其中可能包括实分析、泛函分析、测度论、高等概率论、随机过程、拓扑等学科中的某一种或几种。需要指出的是仅有少数提出这些要求(但不幸的是这些少数学校中有些是大多数人很想去的学校),是否为其投资取决于个人的风险态度以及机会成本问题。4.赵括的故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分数,大家一直都持有比较微妙的态度。可以说,没有人能够完全不关心分数(至少也会关心是否能够及格),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非常关心分数。这其中的原因是分数在读书期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多人将分数作为测量自己掌握知识程度的一种标准,从而达到自我精神方面的满足以及自信心的提高;分数同时还可以带来一些物质激励(例如奖学金),而且可能影响别人对自我的评价;分数还可能(尽管没有完全确定的关系)在未来的一些选择方面带来一定的便利(例如选择导师,申请出国等等)。给定分数可能对某些同学很重要的前提下,一些理性(?)的选择就是学习“分数最大化”的内容。因此很少有人会在课后复习“考试不考”的内容(例如,老师明确宣布为不考的内容;理论方法在计算机上的实现),而且多数人会将注意力放在以高概率出现在考试中的内容。根据我的观察以及同其它学校学生的一些交谈,我发现这在美国的一些知名大学中也是普遍现象。这是个人对现有评价体制的正常反应,而且能够掌握考试内容本身就表明了个人达到了教育的基本目的,因此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但是,分数仅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一些在考试中不会出现的内容对未来的研究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计算机的应用:无论在进行理论还是应用研究时,很多情况下我们必须要用计算机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例如,一篇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论文往往要进行对随机动态模型的模拟,而应用计量的论文往往要使用统计软件(经常需要自己编写程序)得到结果。而且,通过应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对理论达到更好的理解。例如,在宏观中,我们都学过使用“压缩映射定理”来解出动态规划中的数值解的价值函数,但如果没有使用计算机进行操作过的话,我想很难在头脑中对此有着清晰的图象的;另外,学过计量的同学都会知道,对很多理论细节的理解是在使用计算机操作时来达到的。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经济学各学科中用到的多数程序都已经在不同的网站上共享了。这大大降低了使用计算机的难度,但这中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搜寻成本与理解成本。客观地讲,多数同学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让他们承担这些成本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由其他人来提供这项公共产品。由于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学生在这方面相对于老师往往有着优势。例如,22\n小沙龙资料系列岁数较大的老师往往习惯于使用C或Fortran等语言,而学生显然在更容易学的MATLAB等软件方面具有优势。这样,这项任务就落到了助教的身上。这项工作尽管在表面上非常简单,但实际上做起来工作量是很大的(我曾经在一个暑假里花了整整三个星期的时间来写计量2与时间序列中的理论方法的计算机说明,其中许多都是我没有用过的,在当中曾经好多次想放弃这项没有明确职责的枯燥工作)。但一旦有一个人做了这项工作,我想以后的积累与完善就会相对容易完成了。除了计算机之外,使用经济学中的基本思考方法对现实世界进行分析也是一项重要技能。由于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行为,它可以用来分析很多社会现象。仔细想起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基本经济学原理来分析。但如果仔细观察起来,似乎周围部分同学缺乏进行这种思考的尝试。这些同学的生活分成两个部分:考试与做作业时的思维属于经济学;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完全遵循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是否接受这种经常是“非感性的”(冷酷的?)分析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思考过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供选择,而一般而言我们的偏好总是“单调的”。我自己觉得跟98级同学在研究生期间的讨论对我帮助很大,我至今还能回想起汤弦每天对新闻媒体经常使用的“好人坏人”理论的强烈批判。5.老板的故事——选择专业方向与导师当一个研究生与陌生人初次交谈时,最经常被问到的前三个问题恐怕会是:“你在哪一个学校读书?你读什么专业?你的导师是谁?”如果将每个学生看作学校的一个产品的话,专业与导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商标。导师的确定会对我们的学习生活起到重要影响。一个好的导师能够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并且迅速引导学生进入研究。导师还会对自己的学生带来人格上的影响,在多数研究生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上都会发现导师的痕迹。另外,从比较功利的角度讲,导师的名气可能会对个人造成名牌产品效应,这不光可以满足个人在别人面前的虚荣心,还可以在未来的工作或者出国方面带来一定的好处。最后,如果所选的导师是一个大的“门派”的话,个人就被进一步分类(从班级、宿舍增加到“XX导师组”),这会带来新的学习生活圈子。尽管对于中心的学生来说专业方向的概念已经非常淡薄了,但它还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专业方向可以影响一个学生“自己觉得应该的”读书选课范围;一个所谓的“热门专业方向”可以引来世俗的羡慕眼光,而且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带来一定的便利。给定专业与导师的重要作用,对此的选择可能是在研究生期间最重要的个人决定之一了。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一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交谈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了解各个老师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在每年一年级的下学期,也经常有人去向高年级同学咨询关于感兴趣的老师的情况。下面谈一下大家可能关心的五个问题:是否应该选择一个导师;选择专业与选择导师的关系;选择导师时一些可以考虑的因素;被接受的可能;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23\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第一,是否应该选择导师。一般而言,多数学生会找到在一定程度上满意的导师。但有时候少数同学会发现没有暂时可以相互接受的导师,这可能是由于中心所有老师都不符合个人要求,也可能是符合个人要求的老师没有接受他们作为学生。因此,偶尔会出现一些“自由骑士”,这些学生在很长的时间内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但必须接受的事实是,在最后写毕业论文时实际上还是要选定导师的,因此这只是早选还是晚选的问题。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但也是确实存在。这种行为当然完全是个人选择问题,但应该考虑的一点是这样可能会造成毕业的延期,因此应谨慎决策。第二,专业方向与导师的关系。应该说,导师与专业方向之间的关系很不确定:一个跨度较大的老师的学生可以做任何题目的研究;即使领域相对较为专一的老师也不一定会限定学生的论文范围。总之,这是一个完全因人而异的问题。但多数情况下,这种相关性还是很大的,因此选择专业与选择导师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第三,选择导师时的种种因素。正象前面的所有分析一样,存在人的行为的地方就存在多样性,这里也不例外。下面谈一下我见到与听到的种种考虑。一个因素是个人的学习兴趣,例如对金融感兴趣的学生会优先选择相应领域的导师;而对数理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可能会优先选择技术背景相对好的导师。另外一个因素是导师的个人行为方式,关于这的一些例子是:对学生选课与研究题目的指定程度;对毕业论文的严格程度;能够用来接触学生的时间;对学生工作与出国的推荐程度等等。在现实中,每个人的选择时都会考虑到多个因素,而且往往要在各个因素之间进行权衡取舍。第四,被接受的可能。由于每个老师个人的行为方式不同,这是一个完全因人而异的问题。例如,有些老师没有特殊要求,有些老师关心学习成绩等等。第五,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区分“过去”的研究与“现在”的研究。由于个人兴趣转换等原因,一些老师目前所做的领域可能与过去的领域不同,因此在选择时应多了解一下情况,或者可以找老师亲自谈一下。值得注意的另外一点是关于教授名气与实际研究的差别。虽然这中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但中间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些名气并不是很大的老师实际上可能正在进行着很高质量的研究。总之,对此我们应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II.第一年后6.屁股指挥脑袋——助教经历人的价值观往往依个人的社会角色而改变,在每个不同阶段人们倾向于接受对自己有利的观念,做助教就是这其中的一个例子。在从学生转变为助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在作学生时,很多人对助教具有的专业知识与履行的工作职责范围有着种种的挑剔,也会对助教没有完全采纳自己的改进建议而十分不满;但当自己站在同样的位置上时,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会变本加厉地保留各种“缺点”,并且找到种种理由来反对批评意24\n小沙龙资料系列见。在这里,我们看到社会各个角落中常见的“屁股指挥脑袋”现象。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个人维护自己利益的本能,但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众口难调、工作职责难以清晰界定等因素。客观地讲,多数助教也确实能够作到完成基本的工作职责。我们可以有种种原因去选择作课程助教:对于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课程,通过作助教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对于助教主动性较强的课程,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与讲课能力;助教可以成为一种谋生手段,可以解决我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对于今后想出国继续读书的同学,助教经历或许会对竞争奖学金起到部分帮助;助教经历是熟悉讲课老师的重要方式,从而拓宽了学习知识与交流的渠道;助教可以有助于认识新的朋友,这其中包括其他助教与课堂上的学生。以上种种不同原因决定了选择的具体课程。例如,想熟悉老师的学生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老师的课程;想学习知识的同学会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想锻炼自己讲课能力的同学可以去选择规模相对较小的课程(例如研究生课程);而仅仅将助教作为谋生手段的同学可以去选择一些工作量相对较小的课程。最后谈一下工作量的问题。根据课程的特点、任课教师以及个人工作态度的不同,各门课程的工作量会出现一定的差异。例如,微观与宏观一向是工作量较大的课程;而作业与考试由助教还是由老师提供也会造成工作量的差异;助教完成工作的质量也影响到实际承担的工作量。前两个方面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个人对工作质量则有很大的控制权。这其中涉及到高监督成本下固定工资合同的激励问题,也涉及到团队中的合作问题(例如同一门课程中的多个助教之间可能会有“搭便车”行为),分析起来应该是很有趣的。7.眼高也要手高——尝试助研除了少数将学习理论本身当作最终目标的人外,多数人的读书是为研究做准备。在读了一年的基础课后,许多同学都已经对研究跃跃欲试了。尽管此时有很大的抱负,但“纵有十八般武艺,却不知从何开始”。这种“眼高手低”是正常现象,此时作助研往往是从“手低”向“手高”过渡的一座桥梁。作助研可以对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好处。通过这段经历,我们可以培养作研究的基本技能,其中包括寻找数据、数据处理、熟悉期刊、统计分析、应用计算机以及了解写作格式等;它可以使我们活学活用已有的理论,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它可以使我们了解许多有趣的现象,从而培养自己寻找研究题目的能力;它可以使我们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在未来有针对性地完善自己;它可以培养我们的鉴别能力,从而知道文章背后的很多东西(例如各种统计结果的可信性);它也可以揭开研究的“面纱”,从而或者坚定我们的研究兴趣,或者使我们决心不再追求这种生活方式;它也可以增加我们个人简历的内容,从而在未来走向市场时带来一定的帮助。根据项目本身的不同,助研的工作职责是多样化的。一些项目要求翻译文章,一些项目25\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需要寻找资料以及处理数据,而另外一些可能会要求较为独立地写论文。因此不同工作的创造性的强弱是不同的,选择的时候应相应地考虑自己的要求。一般而言,表面上简单的基本技能实际上包含很多技巧,如果不亲自尝试一下的话很容易“眼高手低”。因此在刚刚开始时不妨参与一些“基本操作”的项目,随着技能的积累可以转向一些创造性更强的项目。事后来看,一些同学在作助研后收获很大,而另外一些则以“无聊”来形容之。这当然与每个人的具体项目有关,但也受个人的主动参与程度以及主观期望值影响。因此,应在权衡自己的要求与项目职责的匹配程度的基础上选择,当然机会成本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8.最后一个撒旦——毕业论文如果说“助研”的重点在“助”上的话,那么毕业论文的重点将无疑在“研”上。尽管它出现在令人最讨厌的时候(正是寻找个人出路的思维发散时期),每个人又不得不面对它。这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要求,原因不仅在于这需要个人的完全独立研究,更重要的是确实曾有因此而延期毕业的先例。不言而喻,在这过程中的第一件事情是寻找题目。这可能由导师指派,也可能是继续过去的研究,也可能是根据自己兴趣选定新的题目。这中间有很大的自由度,但应注意避免自己无法应付的题目(例如一些未解决的重大技术性难题)。题目选定后,就应该相应地提高背景知识,这其中包括已有的查找文献、收集数据、了解计算机程序、学习用到的统计分析技术等等。这个过程可能会耗费大部分的时间,如果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的话,还有可能回头重新选定题目。当背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考虑实现文章核心的分析,这可以是纯理论分析、应用分析或者经验分析。这可能是最痛苦的环节,因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总比学习别人的知识要难得多。但一旦这个环节成功,那么以后的事情就是常规性的了。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是论文中的“数学模型”与“计量分析”问题。在多数发表的论文中都有着数学模型或者计量分析,因此这似乎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可能永远也讨论不清楚它们是否必要,但我们至少应按照规定的要求来做。这些要求随导师与题目而不同,一些导师不要求数学模型,另外一些不要求计量分析,但在一些老师那里这两者是必需的。因此,在个人偏好基础上还应提前向导师问清要求。另一个大家可能会关心的问题是论文的贡献程度。在这方面好象很难有严格的尺度,在具体操作上跟导师个人严格程度有关。空泛地说,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到个人的最好。至于具体的程度,大家可以在以前学生的毕业论文中找到感性认识。9.敢问路在何方——寻找工作根据近几届毕业生的情况来看,除了部分同学继续攻读博士之外,多数同学会进入工作市场。工作的满意程度对个人来说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对整个中心而言也是对教育与市场衔接程度的一次检验,同时也是影响未来招生的一个潜在因素。26\n小沙龙资料系列由于我没有找过工作,因此不敢说太多的外行话,这里讲一点旁观者的感觉。尽管找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强的随机性,但最后结果还是与其他人的事前期望是高度相关的,也就是说:一些大家认为最可能找到满意工作的同学有很高的概率实现愿望。因此,平时多培养自身能力还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至于具体细节就应该让其他毕业生来介绍了。10.窥探小资生活——申请海外留学出国是许多人从小的梦想,也是很多学生读书的直接目标。即使是在入学时没有想过出国留学的学生,在北大周围同学的影响下也可能由“出国业余爱好者”转变成“出国迷”。以下简单谈一下这个圈子中的学生可能会关心的六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海外留学。整体说来,国外与国内存在着高等教育水平、物质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这构成了不同人出国的动机。如果为了提高专业知识背景的话,去西方国家应该是较好的选择;如果仅仅是为了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是提高英语的话,也未尝不可;如果是为了享受物质生活的差异,从而实现向“自由与繁荣的国度”的移民的话,也是可以理解的。总之,多样化的个性促成了多样化的动机,但应注意在考虑国外的种种好处时不要忘了可能承担的机会成本(国内的好处)。因为我们是在进行不确定性下的决策,而且概率又经常是主观的(同时效用函数也未必是“预期效用型”的),所以中间总是有着多重均衡。第二,是不是应该继续申请入学。尽管开始时出国圈子里人数众多,但到毕业班时,很多人开始踌躇于是否继续申请。犹豫的一些原因是:在出国标准化考试成绩低,因此对成功概率不看好;本来就不想从事经济学研究,还不如先工作再申请其它专业;觉得自己背景很难进入心中的理想院校,并进而担心是否能够有比较好的就业前景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别人很难提出明确的建议。如果是因为对申请成功缺乏信心的话,希望下面的内容会有所帮助。第三,国家或地区的选择。由于经济教育的发达、奖学金的充裕以及移民政策,美国往往是绝大部分同学的首选。当然,如果有其它原因的话(例如个人爱好或自身的竞争力等因素),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加拿大、欧洲、新加坡、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等地区。这些地区本身也有较好的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的要求,一些人还将此作为“曲线救国”的方式。但是要注意了解是否有奖学金等因素。第四,专业选择。我想中心的多数学生会选择经济学博士专业,但如果对其它方向感兴趣,也可以尝试一下商学院博士项目(市场营销,金融学,会计学,公共政策,运筹学等)、农业与资源经济学博士项目、或者政治经济学等项目。一般来讲,商学院的竞争最为激烈,其次是经济学,然后是农业经济学,但这也因学校而不同。而且各个专业之间都有很大的交叉(例如商学院中可能会有产业组织、理论计量研究,经济系可能会有金融经济学,农经系中可能有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等),因此应该详细研究各个不同学校的情况。第五,学校数目与排名。根据个人条件的不同,申请学校数目从2、3所到30所不定。27\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经济能力与信心,但普遍的现象是从5所到20所。在申请之前,很少有人对国外某个教授到了“非嫁不可”的程度,因此多数人选择学校是依据大学排名。一个常见的问题是:选择学校时应该依据综合排名,还是专业排名?由于我们都是社会中的凡人,因此多少会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这样,经常在经济学圈子内部交流的人会比较看中专业排名,而与外部交流较多的人会偏爱综合排名。一般而言,如果想从事理论研究的话,专业水平比较强的学校应该是好的选择,但其它考虑对一些人可能更重要。另外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应该在各个排名段中分别申请多少学校?这又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保留期望值与竞争力。一个极端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型,这些人只申请名校;而另一个极端则是“聊胜于无”,这些人对学校没有任何除奖学金之外的要求;多数人选择中间的情况,在排名不同的学校中平均分配。如果不是有着绝对信心或者绝对丧失信心的话,中间的情况应该是较好的选择。但到了操作细节,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第六,一些潜在的录取决定因素。下面讨论个人能够想到的因素,由于最终是多因素评定,因此很难说哪一个因素起到绝对作用。如果想提高概率的话,最好是在各方面都完善,但这又是一个“知易行难”的事情。学校与专业背景,这又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背景。从历年的经验来看,在录取结果中表现出来的名校效应还是很大的。幸运的是,至少我们都已经是北大的研究生了,在这方面已经是占了先机。至于本科学校与研究生学校哪个重要,恐怕就取决于具体教授的个人偏好了。专业背景可能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大学数学专业可能会有一定好处,但也常有文科背景的学生进入非常好的学校,不能一概而论。成绩与课程。在每个学生都极力渲染自己的“软指标”(智力、勤奋、责任心等)的情况下,GRE、TOEFL、大学与研究生成绩这样的“硬指标”就非常重要了。由于各个学校的评分标准与课程难度的不同,大学绝对成绩与相对名次都会起到作用。课程的难度以及国际接轨程度也会起到影响,例如一些学校要求列出主要课程的教科书,但我想中心在这方面还是有竞争力的。至于标准化考试成绩(GRE、TOEFL),不同人有不同看法,但一般来说要达到中等以上水平,但低分去名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总之,在事前我们应该非常重视,但事后也不要因为结果不好而丧失兴趣。推荐信。推荐信表现了别人对申请者的评价,其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一封好的推荐信有时可以补偿很多其它方面的弱点,这在中心很多学生的申请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其它学校的情况不同,中心老师的推荐信多数由老师自己写,这样老师对学生个人的看法就非常重要了。在申请时,经常有大家争取某些“热门老师”少数推荐名额的情况,也经常有要求被拒绝的情况。因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平时就提高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而不应该“临时抱佛脚”。研究论文。一些学校会要求提交论文(writingsample),因此如果有一篇好的论文的28\n小沙龙资料系列话就会大大增强竞争力。即使是不对论文进行要求的学校,一篇十分规范的论文也可能会影响结果。这样,如果能够将自己满意的论文翻译成英文,录取希望就可能会提高。助教或助研经历。由于一些奖学金是以助教或助研的形式发放的,如果有类似背景的话就会带来好处。另外,即使是在申请fellowship,作过助教或助研也会发送具有能力的信号。至于具体作用有多大,就不得而之了。包装。竞争的加强导致申请者对细节的关注,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对申请材料的包装。很多申请材料已经作为艺术品来看待:许多学生(女生居多)在申请材料的纸质、颜色、封皮等各个细节上都煞费苦心。我曾经见过以A4的照相底版来打印简历的学生。总之这是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场所,没有常规的经验。至于包装好坏与成功概率的关系,就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了。性别。在申请经济学的学生中有着一种广为流传的“性别歧视”观点,这种看法认为女生在申请中受到优先考虑。大家经常列举的例子是某某世界名校近年来只从中国大陆录取女生,北大经济学专业女生的出国去向平均要(显著?)优于男生。这个粗略的统计数字比较符合个人感觉,但也不排除这种情况被夸大的可能。而且,从统计数字中我们只能看到相关性,至于因果性就很难讲了。例如,对这的解释可能是国外教授需要调节新生中的性别与种族比例,而中国女生在世界女生中的相对水平较高(这跟奥运会上的道理相似);另外的解释也可能是女生的英语比较好,而英语好的申请者更容易拿到奖学金;如此等等。总之,这是一个本身很有趣的现象,应该可以写成劳动经济学或教育经济学专业的硕士论文。由于这不是我们可控的因素,因此应该仅仅是一个“沉淀成本”,它可以用来增强个人信心,但不应该对决策什么影响。III.后记自从答应写这篇回顾以来,一直处于断断续续状态。一旦开始动笔,就发现对每一件事情都要想好长时间才敢动笔。因此从感恩节写到圣诞节,现在又到了新年。高兴的是我总算没有将这件事情拖到2002年,心中的一个包袱终于落地。现在正是寒假时间,欧美同学全部回国欢庆新年,而周围的中国学生也不是奔赴大西洋城去听张惠妹演唱会、就是去加州欣赏阳光海滩了。尽管此时的纽黑文小镇非常荒凉,但一旦打开电视机或连上互联网,就会发现一派热闹景象。无论是对“恐怖主义”还是“经济热点”,无论是对“行为艺术”还是“璩美凤事件”,讨论中都是各执一辞。这不断提醒我这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让别人遵循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尽管我个人对提出的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看法,但我尽力仅仅是罗列各种可能,而不表现出个人倾向。如果认为这是在“和稀泥”的话,那我也只能表示抱歉了。刚刚连上中心网页,正不知最后该以什么样的表达来概括中心生活时,听见走廊里传来一句中文的对白:29\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神仙?…妖怪?…谢谢!”就此停笔。按:去年秋天,我代表学术部给远在耶鲁深造的98级师兄白金辉发电子邮件,请他为中心的师弟师妹们写一点东西,指点迷津。白兄答应后,在忙碌的学习中挤出时间为我们撰写下面这篇《中心学习三年点滴经验》。此间他不断思考,反复修改,终于在2002新年之际完成。由于当时学期即将结束,我把这篇值得一读的妙文留到这学期开学才发布。白兄是一个在中心师生众口赞誉的优秀学生,倾听他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心得体会娓娓道来,是一种快乐。相信本文一定能对我们有所启发和帮助。文章将近1万4千字,与白兄的毕业论文相当,可见他为此贡献了多少时间和心血。最让我感动的是,寒假里回家,还收到了他的电子邮件,说想起文中的一个不妥之处,让我替他改过来。在此向白金辉师兄表示深深的感谢。30\n小沙龙资料系列对经济学研究的思考2001年3月8日,《世界经济》杂志编辑部的何帆博士做了《从国外研究机构看经济学方法论》的学术报告。何帆博士全面调查了5个国际知名研究所近2年来发表的工作论文。这5个研究所分别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NBER)、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IIE)、美国哈佛国际发展研究所(HIID)、美国卡托研究所(CATO)、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所(KIEP)。何帆博士首先总结了实践中的经济学方法论:1.方法论个人主义:分析单元细分入微,以尽量寻找微观基础。如传统上通常把企业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单元,但后来有人又将企业细分为管理者和工人等,由此衍生出产业经济学等。2.一般均衡方法:“一般”或“局部”均衡法适用的对象并不完全相同。一般均衡法适用于市场体系较完善情况下的社会政策研究。3.定量研究法: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研究的是统计规律。在多数情况下,仅仅停留在理论推理层面的研究,往往因为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而发展成术语之争。定量研究方法却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一缺陷。4.案例分析法:中国经济学研究在方法论上面临的一大困窘是:中国经济变化极为迅速,要求事物发展变化保持平稳状态的许多经济计量方法就不适合了。案例研究却是解决该困境的方法之一。5.可证伪原则:科学的理论均可提出自己的假设,并用案例或计量等来证实或证伪。6.应用研究的原则:经济学研究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如果有人声称自己在从事经济学基础研究,那么他事实上很可能并不清楚自己究竟在研究什么。结合自己的体会,何帆博士接着介绍了国外经济学家“选题的拇指原则”(Rulesofthumb):1.能够激发研究兴趣。2.技术上可行:即方法与工具的掌握与选择。此处所称“技术”通常包括一般理论、具体的归纳或演绎方法、计算机软件、语言等。3.时髦:指论点和方法等要顺应现时学界的主流。4.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优秀的选题几乎都能很好地满足上述四个必要条件。31\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最后,何帆博士详细介绍了各种具体的选题方法。这些方法包括:1.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试图解答一般性的理论问题。如《金融部门在转轨国家中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乌克兰银行体系的案例研究》、《论农业国家的可持续增长:圭亚那案例研究》、《在结构调整时期控制通货膨胀:赞比亚的案例分析》。2.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以具体现象检验一般理论,通常会兼用案例分析法和计量分析法。如《失落在热带的斯帕尔托-萨缪尔逊定理:1976~1994年间哥伦比亚的贸易自由化与工资》。3.理论综述梳理现有各种研究方法,评论各种方法的优劣,提出统一的分析框架,指出未来的研究思路。如《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多国经验研究》、《货币政策的作用》。4.几种定量研究的思路4.1寻找多元的决定因素,甄别各决定因素之真伪。如《发展中城市汽车行业所有权的决定因素》、《教育与收入:台湾1978-1992年的性别差异》。4.2测算出具体的程度,将争议问题尽量置于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如《收入不平等: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4.3定量地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如《测量实际汇率与出口的关系》。5.寻找不同社会现象间的联系为此,需要培养对相似事物的敏感性。如《欧洲的失业率是否提高了美国的工资水平》(由于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法律与金融》(由于社会体系的统一性)。6.Documentation基本要求:资料收集要全面,事实认证要准确。其中对事实的“准确认证”最见功力。记录的目的至少有两个层次:(1)弄清事实。如《终身雇佣制度在日本的终结:从全国调查和田野调查得到的证据》。(2)找出原因。如《非洲贫困的来源》。Documentation的主要方面包括:(1)对某一时段的制度变迁做出记录,如《从军人执政到民主政体:20年来智利的经济政策》;(2)对某一重要现象或某一代表性部门做出记录,如《印度的软件工业:案例分析》。7.寻找新的角度32\n小沙龙资料系列如《资本流出自由化能否增加净资本流入》、《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财富帮助还是阻碍了其转轨?》。8.提出现实中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可能是新近出现的“新”问题,如《国际视角下老龄化社会的政策》;也可能是早就存在但一直无人研究过的“新”问题,如《坝址选择的资源成本、移民成本和政治约束》。9.标题要吸引人如《我们已经准备好对付使用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恐怖了吗?》、《印度是世界超级大国:改变华盛顿的短视政策》、《绿色战争:把环境恶化作为国家安全问题将危及和平与安全》。10.提出谜题或悖论经济学中不乏以此方式提出新理论的实例,如特里芬悖论和列昂惕夫之谜等。类似选题如《股票市场对失业消息的反应:为什么坏消息对股票却是好消息?》。何帆博士还特别推荐了相关参考书《应用经济学方法论》([美]唐·埃思里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33\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经济学:全球视野与中国问题1陆铭*今天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的是自己对经济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点心得,这次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回答存在于很多同学心中的一些困惑。在和同学们的交往中,很多人都对经济学是什么,以及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等问题充满了疑问,也对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与经济学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心存疑惑。这促使我系统地去总结自己对于经济学学习和研究的一些看法。在今天的谈话里,首先,我们来谈经济学是什么?然后我将先后谈到经济学与历史、社会和政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将谈到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最后,我们再回到经济学与中国问题研究这样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相关的问题。一、经济学是什么大家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最常接触到的一个定义就是,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学科。事实上,一个更为一般的定义可能是,经济学是以理性的假设作为逻辑起点,研究人类行为的一门学科。因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早已经不再只是在一套行为假设下来研究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了,而是越来越多地关注人类行为的本身。当然,经济学关注人类行为本身的目的最终仍然是为了追求资源配置的效率。这里又牵扯出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是学生问我的问题,也是很多学生不明白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经济学可不可以就单纯是“IfA,thenB”的科学?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一个反问,如果你给我看一个经济学理论,除了“IfA,thenB”的数学证明以外,什么都没有,我怎么判断这个理论作为一个经济学理论是否正确(或错误)?不难发现,经济学作为一门被科学化了的社会科学,要判断一个理论是否正确(或错误)无非是靠两点:第一,看它的起点,也就是假设是不是符合现实,当然,在很多情况下,经济学理论的假设是否符合现实只能是基于经验性观察,而并不一定能够直接建立在可检验的事实基础上;第二,就看它的终点,也就是结论是不是符合现实,是不是能够被实证研究所支持。你看,如果你真地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话,要检验它是不是正确(或错误)仍然要回到人类社会和真实世界中去。数学的证明只能保证“IfA,thenB”的过程本身是正确的,但却不能保证这个过程与现实是相关的。更进一步地来说,如果你一开始的起点就错了,数学是不可能带你走向正确的终点的。第二个相关的问题是,经济学是不是可以脱离社会经济现象而存在?既然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那么我可以从数学上定义我要研究的行为,于是我就说,因为我定义了这样一个行为,我就来解释它为什么是这样的。谈到这个问题时我问我的学生,如果离开了社会经1此文是根据2006年11月7日陆铭在复旦大学的演讲整理而成的。感谢陈钊、张晏、王永钦、章元、封进、樊潇彦的讨论。感谢徐轶青根据录音进行文字稿的整理,并指出了一些表述上的错误。2006年11月30日修改版.34\n小沙龙资料系列济现象,你怎么来刻画和定义人的行为?如果你要说明自己所定义的人类行为的确是人类的行为,那么,你仍然需要借助于现实世界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告诉大家,你定义的人类行为的确是存在着的。如果你说明不了这一点,那么,就算你用的数学的确“证明”了一些东西,你仍然只能说它是数学,而不是经济学。经济学是不是IfA,thenB的科学?你对研究对象的定义是不是可以脱离现实而存在?希望我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能够帮助大家把“到底经济学是什么”理解得更为清楚。二、经济学与历史接下来我要谈到经济学与其他的学科的关系,首先我们来看经济学与历史。很多次我碰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姚洋教授,姚老师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经济学跟历史学从本质上来讲没有什么差别。我们怎么来理解这句话?历史学的任务就是搞清楚史实是怎样的。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一个跨越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上千年的大尺度的历史。从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来讲,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的事实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跟史学是没有什么本质差别的。如果说有差别的话,只不过是经济学更多地借用了数学和统计的工具而已。再有就是历史学研究的大多是过去的事情。十年二十年以前的事情,比如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问题,我们可能就把它当作历史来研究了;而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就主要是由经济学研究的了。再过十年、二十年来看我们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历史研究。经济学与历史还有一个差别就在于历史关注的现象时间跨度比较长,是大尺度的;相对来说,经济学关注的历史长度没有那么久(除了经济史研究以外)。但在一些比较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里,大尺度的历史也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的关注。我特别要强调的是,特定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往往都来自于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现在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经济学的发展。在经济学被现代化的过程中,马歇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我们基本上可以把马歇尔和他所开创的新古典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现代化的标志。在我曾经写过的一篇短文里,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经济学的现代化和经济的现代化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现代经济学的成长,基本上伴随着从西欧开始的工业革命和民主化进程。如果从历史的维度去理解经济学的发展,你们就会发现,经济学的现代化,其主要研究对象就是所谓“现代性”。什么是“现代性”?在西方的学术语境里面,把“现代性”理解为四个词: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市民社会和个人尊严。这种现代性开始于十八、十九世纪,是以英国和西欧为中心的西方世界的现代性,后来又变成美国的现代性。仔细去体会现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你就会发现,其实经济学的核心就是论证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基础的现代性的合理性,论证基于个人尊严的自由选择下的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就是,这样的现代性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宏观上,则体现为经济的持续增长。现代经济学从马歇尔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经济学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一元35\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化的过程,其核心就是论证以西方世界为主的现代性的合理性。同时,经济学也经历了一个科学化的过程,其标志就是数学的引入。借助于数学工具,经济学家证明了很多命题,比如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第二定理,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等等。经济学后来的一些新发展是和经济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产生于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时期,而六十年代以后的新自由主义直到现代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又产生于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的反思。二战以后,亚洲经济的腾飞,特别是日本经济的成功,曾经一度引起西方经济学家的浓厚兴趣。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亦即日本经济有可能超越美国的历史阶段,日本经济和亚洲其他经济的繁荣是不是有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种新的现代性的模式,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不幸的是,日本和其他亚洲经济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不像八十年代那些么风光了。日本经济经历了非常严重的衰退,再后来又出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曾经一度被经济学界认为是遵循“亚洲模式”的那些新兴的工业国,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很大的挫折。关于亚洲经济的研究就不是那么热了。不久前,我在北京参加“北京论坛”,碰到日本学者佐藤宏,我和他一起探讨了这个问题。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对于日本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研究热度不再,对于经济学来说可能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亚洲的经济,包括日本、韩国、台湾的经济,其实没有被好好地研究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亚洲模式”是否有可能开创一种新的现代性的问题,没有在经济学界得到很好的解答。接下来的问题是,经济学的研究有没有潮流?我刚才提到经济学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曾经由凯恩斯主义一统天下,后来又兴起了新自由主义,直到最近十多年新古典宏观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正统,包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关注亚洲经济再到八十年代末这一研究热潮减温,这本身就说明经济学研究实际上是有潮流的。亚洲经济研究的热潮及其减退可能会让大家认为,经济学研究的热潮可能跟经济成长的绩效有关。实际上不仅如此。我再举一个例子。在2002年时,我跟几位复旦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在武汉大学听已故的著名经济学家拉丰讲他的激励理论。拉丰是数学天才,而且他也是一位大量运用数学工具的经济学大师,他研究的理论本身也是非常主流和一般化的理论。当时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他说,有些非常优秀的经济学家,他们的研究后来不再受人关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忽视了经济学研究是有潮流的。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眼光始终是停留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学术生命最辉煌的时期,而到了八、九十年代,大家关注的问题已经发生了变化。这里又牵涉到一个问题,什么是学术研究的价值?学术研究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学术就是一个生产知识的过程。学过经济学大家都知道,投入给定情况下要最大化产出,放在学术的语境里就是,同样做一项研究、写一篇论文,你要想你的研究有多重要?对经济学有什么贡献?大家如果有机会去做研究,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你开始做研究的时候,你一定要去想,你的研究为什么重要。而这都应该在你的文章的引言(introduction)部分体现出来。不久前JohnGiles来我们这里做一个讲座,也特别谈到了这个问题。36\n小沙龙资料系列再回到经济学为什么有潮流这个问题。当你去论证你的研究重要的时候,你无非要说两个方面。第一,它在实践上是重要的。为什么一个问题在实践上可能成为重要的呢?可能它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经济是非常重要的,或者在一个具有足够普遍性的问题上,你研究的这个问题有利于增加人类的福利。你这个研究的适用性,是否足够一般?是否适用于足够多的人?这本身就是体现其重要性的一个方面。为什么从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一直到现在,大家主要关注西方的现代性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到目前为止,人们仍然相信,西方式的现代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唯一方式,而且它所覆盖的经济规模占到了世界的绝大多数。为什么中国问题现在越来越受人关注呢?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中国经济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同时,中国的很多问题还有一般性,不光对中国有用,对于发展中的其他很多经济也有用。由于大家关注焦点的变化,就可能导致学术研究文献的潮流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一流经济学家关注中国经济,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的与中国问题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经济学文献也越来越多。如果你研究的问题是大家在文献里面已经关注的问题,那么你就更容易去论证你的研究的学术价值。所以实践的重要性带来学术的重要性,学术的重要性给你的研究带来很好的背景。讲到这里,我要借用马歇尔讲的一句话。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讲道,“经济学像生物学一样,它所研究的东西,其本性内部结构和外形都是经常变化着的。”而马歇尔的很多后继者,特别是很多自认为是马歇尔的继承者的经济学家,往往忽略了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理论里强调过经济学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在时间和空间的两个维度上体现出重大的差异。经济学的发展就来自于对于这些差异的解释,既来自于对于时间差异的解释,也来自于是对于空间差异的解释。虽然到目前为止,主流的经济学研究是为了解释西方的现代性。但是,如果你去看整个世界的话,就会发现在世界的各个地方,哪怕在同一个地方的不同时期,实际上经济的现象、人的行为、社会形态、制度等等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所形成的差异就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这种差异对于检验既有的理论是否有解释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学的本质是基于人类理性的假说去解释现象,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就来自于既有的理论不足以解释现实中的这些差异的时候。三、经济学与社会、政治为什么当代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关注社会和政治的维度?经济学里有比较经济学(ComparativeEconomics)这样一个学科。比较经济学的产生,实际上就来自于苏联革命获得成功以后,苏联作为一个新的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跟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对比。比较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就是经济学家试图解释是不是存在着另外一个体制——比如计划经济体制——可以在经济的增长上获得比现代西方式的市场经济更成功的绩效。这成了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比较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实际上已经与我刚讲到的经济学的一元和多元有关。后来,苏联由于和美国的军备竞赛,经济上被拖了沉重的后腿,计划经济又非常低效,政党政37\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治也出现了问题,苏联解体了,接着东欧也剧变了。从学术研究来讲,经济学家终于明白了,计划经济是不可能比市场经济更好的,其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计划经济在处理信息的能力方面比市场经济差。经济学家发现,传统的比较经济学好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比较的对象之一──计划经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此时,经济学界兴起了一个新的研究分支,即所谓“新的比较经济学”(NewComparativeEconomics)。什么叫“新的比较经济学”呢?新的比较经济学就把人类的市场制度划分为很多类。在2003年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的一篇文章里面,哈佛大学史莱弗教授等写了一篇新比较经济学的文章,它把人类社会制度的形成理解为控制无序和控制独裁之间的权衡,大多数国家制度处在两者之间。他们提出,完全的自由也会带来混乱;而独裁虽然不好,会使人丧失个人尊严,但在控制社会的混乱方面却有优势。通过这样的区分,他们发现,其实人类在自由民主与独裁间进行选择要视每个国家的特定情况。如果对这个国家来讲,控制社会的混乱特别重要,这个国家很可能就选择一个偏独裁的制度;如果这个社会混乱的问题并不大,它很可能选择民主政治加自由市场的制度。在这篇文章中,他们提出,不同制度的存在可能有其合理性。这就直接指向了我前面提到的问题,即这个世界上究竟存不存在所谓一元的现代性。这是我们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在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个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和政治结构,是否可能有一种社会、政治结构比另一种更好?这是新比较经济学问的基本问题。很自然我们接着要问政治结构的问题,因此就要提到新政治经济学这样一个分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布坎南为首的经济学家对政治经济学有过很大的推动。当时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主要是把经济学的理性行为假说引入到政治家的行为和政治过程的分析里面。现在的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更多是基于一个经济的特定的政治结构来看它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比如有学者在研究,在不同的国家里面,大家都是民主制,但投票的机制是不一样的,有的国家是代议制,有的国家直选,那么不同投票方式、不同的政治制度对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不是有影响呢?这是现在政治经济学关注的问题,也与前面提到的新比较经济学有关。我们接着来看社会的因素为什么重要。我要和大家介绍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社会互动(socialinteraction);另一个是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在目前既有的经济学主流理论里面,每一个人都是单独行动的个体,每个人或企业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或利润。大家发现,这样的人并不是真正地处在社会过程当中。每个人都是独自做决策的。这里面有没有不同行为人之间的互动呢?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里面,所谓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借助于市场价格产生的。比如说在资本市场上,由于全球的资本市场是统一的,我在资本市场上买卖股票,实际上是在与处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人在互动。当他买卖股票的时候,会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而价格信号会传递到中国来,于是我在中国根据这个价格信号买卖股票,实际上已经跟处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人发生了互动。在这样一个分析范式里,首先,空间是不重要的。只要市场不是完全分割的,那么不同的人之间就可以互动了。38\n小沙龙资料系列但是大家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受着周围人的影响。比如说在座各位,你们每天的行为就在受到你们周围同学的影响。如果在一个寝室里有两三个同学喜欢打游戏,剩下的同学也可能跟着打游戏。不管从偏好的变化、信息的获取、生产力的提高,还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其实你都无时无刻不受别人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传统的经济学中是不受重视的。2000年贝克尔和默菲的一本书里讲道,社会的互动作为现实生活中重要的经济现象,长期以来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就提醒经济学家应该重视这一现象。但经济学家一直不重视。为什么不重视,贝克尔说,可能是因为别的学科没有发展出一套强有力的分析技术,来让经济学家重视。这实际上是一个借口,经济学家有“强有力的”技术也没有去关注它。我要说的是,经济学正在变化。最近的十年里,社会经济学(socialeconomics)的研究正在成为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新的热点。而其中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是:第一,在理论建模的过程中,把人与人的影响考虑进来,看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怎么影响经济的绩效;第二,在实证研究中,要验证我们认为现实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是真的存在。比如说在学校里存在同群效应(peereffects),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里面很多人在研究,同群效应是不是真有呢?这是构成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重要问题。社会经济学还提出一个有政策意义的概念,社会乘数(socialmultiplier),人和人之间因为有互动——比如说现在教室里有一百多个同学,我只要对其中的五到十个同学实施政策——它就会不断放大政策效果。如果社会乘数确实存在,就能够大大提高社会政策的效力。这是在实证研究中的前沿课题之一。在引入社会互动后,经济学里加入了空间这一维度。我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一个新的学科,即新经济地理学。我个人认为,新经济地理学是与社会经济学一起,把空间这一概念引入到现代经济学研究里的非常重要的学科。新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空间集聚现象。比如说,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家为什么都希望到沿海的地方布局自己的厂?原因很简单,因为沿海地带已经有了很多企业,有了比较好的制度和基础设施,有了比较好的人力资本和市场,于是企业在那里聚集就能获得收益递增的过程,从而引导企业不断向工业集聚地集聚。新经济地理学因而也引入了空间的重要性。经济学从新古典经济学出发,有两波非常重要的革命,一波是引入时间,产生了动态经济学;我想,空间的引入将是经济学的第二波革命。四、经济学与数学下面我们可以来谈经济学和数学了。首先我要对我接下来讲的东西提供一个前提: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不讲这句话,你们就会误解我是一个不喜欢数学的人;其实我非常喜欢数学,至少在十年前,我肯定是我的同学中的数学派。张晏老师曾经跟我谈到这个问题,我对她说,你不用担心,我们现在的学生不会不知道数学有多重要。我相信我今天讲话的环境也一定是这样。很容易理解,因为数学作为一种科学化的工具,它能告诉我们,我们的结论怎么能够严密,分析怎么变得可操作。更为重要的是,数学的功能在于它能够帮我们得到39\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一些凭直觉得不到的结论。比如说,不久前我们在我主持的workshop中讨论了一篇文章,是关于收入差距和政府的俘获的。看这篇文章之前我的想法很简单:这篇文章八九不离十是要讲,收入差距扩大以后,政府就变得更容易被俘获了。果真,这个猜测是这篇文章的结论之一。但是,在数学的分析下,这篇文章到了另一个结论,即社会不均与经济(投资)增长的关系还依赖于一个参数θ,当θ>0.5的时候,投资的成本非常大,收益非常低,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投资和经济增长。当θ<0.5的时候,收入差距扩大使得边际上在进行投资决策的人以更大的可能性与弱者相遇,并且不被掠夺,于是收入差距扩大将有利于投资和经济增长。这样的分析结果,在事先仅凭大脑可能得不到,这时候数学就很重要。直觉和数学到底什么关系,经济学家们是取得了共识的:在经济学里直觉非常重要。有了直觉以后,在做一个数学模型之前,应该在脑子里面有一个故事和逻辑,用数学把这个故事和逻辑写下来。数学的确可以帮助你得到一些结论,但我的经验告诉我,百分之七十甚至百分之八十的结论,可能你在写数学之前就已经知道了;确确实实有百分之二、三十的结论,如果你不写数学可能你就不知道,或者你知道的很模糊。为什么我这样说?回过头来想想看刚刚讲到的起点问题,如果你相信仅仅依靠数学可以帮你把经济学解释清楚,那我就要问,你的起点是哪儿来的?当你去写你的数学的假设时,当你去假设人的行为决策模式的时候,当你去假设模型中的市场结构的时候──是用垄断的市场结构,还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不在你的模型里放政府?──实际上你要做的是用数学来表达一个你对经济现实的认识。如果你说我对这个现实没有认识就直接写数学了,那非常危险的一个结果就是你的起点就错了,于是你的结论不可能是对的,哪怕你数学上非常花俏。所以在前一段时间,我在给经济学茶座写一篇卷首语的时候,我就讲,我们现在很多学生做论文,数学全对,但是跟经济学没什么关系。其实我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现象,我们很多同学不大去问所写的经济模型中的假设是否正确捕捉了经济现实中的重要结构和参数。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写数学之前,首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重要的?这取决你对问题的理解。比如说,最近我和陈钊老师合作的文章,解释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我们在不同的场合报告的时候,大家提了很多问题。有的批评者说,你们在这个模型里面,不需要放歧视。我们要讲的故事就是随着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增加,边际上城市治理的成本越来越高,这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很重要的原因。在这篇文章里,如果纯粹从数学角度来讲,完全可以不讲这个,我们可以依赖另外一个机制,即当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劳动力越来越多时,只要农村居民的保留工资在提高,也足以说明城乡收入差距在扩大。在数学的意义上,我们不放歧视也可以,但是问题在于,你写数学模型的时候,不光是为了解释,解释完了之后你还要去谈政策。如果你要是觉得它的唯一来源就是来自于农村移民出来以后保留工资增加,政府怎么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不知道。而根据歧视来提出政策是很容易的,也是符合现实的。歧视会增加移民到城市里来造成的社会冲突的成本,这时候减少歧视就可以增加城乡的融合,减少由社会冲突造成的损失,从而有利于资本积累,带来城市的经济增长,同时,也有利于增加移民,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你在你的模型里面放什么40\n小沙龙资料系列样的参数和结构,取决于你想说什么。还有人评论到,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解释很简单,因为城乡间居民的教育水平是不一样的,而且可能城市部门的教育水平提高速度更快,所以收入差距扩大了。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回答的:在我们的模型里面有三个有关中国城市化的现象,第一个现象,移民规模在增加;第二个现象,城乡收入差距在扩大;第三个现象,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工业化的水平。我们的理论是要同时解释这三个现象,教育的视角至少不能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所以,你在模型里放什么,取决于你想解释什么和想说什么。经济学在形式上有了科学的形式,但经济学还不完全是门科学。在科学意义上,错误的假设和错误的理论完全可能得到与数据相符合的结论,在纯粹科学的意义上来讲,这样的研究几乎已经是无懈可击了。但是,在他的假设是否符合现实这个问题的判断上,其实还有一个你信和不信的问题。接下来我还要特别讲讲“数学之后”的问题。我们很多同学在学经济学理论的时候,特别地注重数学本身。这不是错的,但我要提醒你们的是,你们把数学推导完了,有没有想过在数学逻辑的背后,它的故事是什么,它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这往往是同学们所忽略的。在学习和读论文的过程当中,如果你们忽略这一点,你们学到的就只是数学,而不是经济学。你们在写论文的时候,把数学写完了,写上两个字“证毕”,你的论文最多完成了百分之五十。我这里又要举到上面提到的文章,文章里面有一个参数θ,当这个参数大于0.5的时候,当这个参数大于0.5的时候,收入差距扩大,阻碍经济增长;参数小于0.5的时候,收入差距扩大,投资增加,经济增长加速。这在数学上是可以被证明的,但如果仅限于此,而不去思考这个结论背后的机制,我不知道这对于增进大家的经济学知识有什么用处。你要知道,在数学层面上,只要动一个小小的假设,就完全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脱离经济学机制而存在的数学结论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当你在读文章的时候,看到一些被“证毕”的结论以后,你一定要再问一步,这个结论背后的故事和机制是什么。你把那个故事解释清楚了,才是学到了经济学。老林谈经济学老林,就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林毅夫教授,在CCER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林。有一次他在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讲道:“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必须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有深刻的了解。因为经济现象总是发生在活生生的现实中,由于发展阶段、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不同,在西方必须保留在理论模型中的变量,在中国不见得重要;在西方可以舍掉的变量,在中国不见得就不重要。一个变量到底重要不重要,不能从数学模型的推导中得到,只能从个人对社会的了解中得来。如果人文素养不足,就很难掌握住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机遇。”他讲到的“一个变量到底重要不重要,不能从数学模型的推导中得到”,和我刚才讲的是一个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到底重要不重要?重要,但离开了数学之前的观察、积累和对于经济的理解,光有数学是远远、远远、远远不够的。41\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就在我整理这篇谈话稿的时候,我读到萨缪尔森发表于1952年的一篇文章《经济理论与数学──一个评价》,他在文中说,“数学是语言,……基本上,在经济理论的表述中,数学不可能比散文体文字更糟糕,同样,数学也不可能比散文体文字更优越。因为,在深层次的逻辑上(抛开所有策略性的和教学的问题),这两种手段,即数学和散文体文字,是严格一致的。”他还说,“数学既不是使经济理论卓有建树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其充分条件。它可以是一个辅助手段。当然它也可能是个障碍,因为它太容易把一个优秀的文学性经济学家变成一个平庸的数理经济学家。”经济学中数学和思想之间的关系与艺术中的技巧和灵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样的。2006年的春天,我读到顾城谈诗的文字。他说,“技巧是重要的,但它永远不是主要的”。“你以为自己写得很美了,联想很奇特了,很聪明了,你反而就看不见诗了。我明白了这一点,我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在语言停止的地方,诗前进了;在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前进了;在玫瑰停止的地方,芬芳前进了。”)计量与案例再来讲讲计量和案例。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后来发表在《经济学家茶座》上,提到要“把实证研究进行到底”。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都特别喜欢理论。理论的确非常优美,特别是在本科学习的时候,非常容易为理论的优美所倾倒。但是,为什么实证是重要的呢?我有三点理由。第一点,前面讲到过经济学发展的潮流,到现在这个阶段,经济学的理论已经日趋成熟,理论上有重大的进展已经几乎不太可能。但在很多的领域里,比如说组织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等,我们有太多的理论,而在实证上到底怎么样我们是不知道的。像组织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刚才提到的新经济地理学,这些学科是首先从理论出发的。当一个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我们突然发现,它到底对还是不对我们不知道。所以你们会发现,在这些学科里,实证研究越来越成为热点和前沿。第二点,经济要应用于现象,最大的功用是帮我们来制定政策。一个理论只能告诉你一个逻辑,但在现有理论里,对同样的两个变量,一个理论告诉你X对Y有正面影响,另一个则相反,那我们相信谁呢?在做经济政策时究竟应该减少X还是增加X呢?如果X是政府的一笔钱,我到底是用来缩小收入差距,还是增加监狱呢?在教育经济学里,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政府应该把钱用来缩少班级规模,还是对师资进行培训呢?这里涉及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即有限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政策制定者特别需要知道,在作用相反的理论逻辑下,我们看到的净效应是正还是负?这个问题理论无法回答。另外,就算两个政策渠道作用都是正的——比如像我刚才说,缩小班级规模和提高师资都可能提高学生成绩——到底做什么呢?有一个效应谁大谁小的问题。对此,理论也不能帮你回答。第三,发现疑点,推动理论。好的理论通常有一个标准,即它可以被证伪。在做计量研42\n小沙龙资料系列究时,大多数情况下,结果与理论是一致的,但也不排除不一致的情形。不一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可能是你做错了,但是,如果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数据反复做,做了很多遍发现还不对,这时就要怀疑理论本身了。可能在两个变量的关系里面还有新的机制没有被理解,这时实证研究就能大大推动理论研究的发展。理论的来源,是现实中的variance,是经济现钟爱在时间上的差异、空间上的差异。实证研究就是要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告诉你,有一些现象在既有的理论里没有得到解释,这就是理论发展的机会。今天我更要借这个机会强调的是,经济学家特别忽略案例研究,甚至很多人认为案例研究不是研究。而我认为,案例研究恐怕被经济学过度地忽视了。好研究的必要条件是这个问题本身很重要。我接下来要问,如果问题足够重要,是不是一定能够借助计量和数学的方法加以研究?我的回答是,不总是。比如说,有的时候大样本的数据是不可得的。最近,在邹恒甫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做了一个研究,研究中国企业私有化过程中的腐败问题,我们要看私有化和腐败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讲,这似乎是一个可以检验的命题,比如私有化是否导致了腐败,或者腐败导致了私有化。我要问的问题是数据哪儿来?我们连搜集一个案例都会遇到很多阻力。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在私有化的过程中是不留任何文本的。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没数据就不研究了?不行,因为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既然没数据,不如找几个案例来看看。其次,机制有可能是不清楚的。计量的研究往往只能告诉你X与Y之间是有关系的,实际上计量本身并不能告诉你为什么有关系,要理解变量间的关系就只能借助于理论。而理论来自于现实的观察,就要去做案例研究。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经济学研究里,民主政治非常重要,经济学们研究民主与增长的关系,他们把一个国家是否拥有投票制度作为一个解释变量放到回归里面。然后有很多经济学家发现,民主投票制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我现在要问,同样有一个投票制度,在这个地方的投票制度与那个地方的投票制度是否通过一个哑变量──“有”或者“没有”──就能度量出来?我讲一个我身边的故事。前段时间,我们小区进行居委会的选举,楼下的老太太就到我家来跟我说,“陆老师,我们要投票选举居委会的成员了。你一定要来。”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是,“名单上有十一个人,其中有两个人你不要选。”我要告诉你们第三句话——我没有去。第一句话说明,实际上很容易有一个投票制度。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在形式上的投票制度背后,起作用的可能不是投票制度本身,而是原来在社会里的那些结构性的东西。第三句话的意思是,就算有一个制度,由于我的时间太宝贵了,我不见得认为这重要。非常巧合的是,如果你在计量上去度量,很有可能你把“有”作为一个变量放到回归里是显著的,于是你认为是投票起了作用。现在有很多经济学家在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研究,是不是有什么效应,带来了什么。做出来的结果发现,选举造成了公共品提供的增加和收入差距的缩小,到底起作用的机制是不是投票本身。这个问题,计量是不能告诉你的。再举个例子,法律的例子。法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会告诉你们,法律是非常重要43\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的。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本社会学家写的书,讲到财产的分割,包括土地的分配。她发现,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财产并不是总是按照法律来分的,有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认定的身份在财产分配中起着实际的作用。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以为标准理论可以告诉我们的东西,放到一个具体的社会结构里面,它是否在起作用,如何起作用,完全不像我们在教科书上理解的那样。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民主,放到中国的具体环境中我们都要提出疑问,这些问题也需要通过案例来理解。五、经济学与中国问题最后,我们来讲经济学和中国问题。现在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越来越热。这很容易让人把它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联系起来。其实这个理解只说对了一半,这其中还有很多学术原因。我来给大家一个一个解释。首先,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的观察点很多;同时,中国跨地区、跨时间的variance很多,做计量就依赖variance。中国有三十一个省,很多城市和县,观察点非常丰富,所以就可以做特定的国别研究。中国内部不同观察点的异质性比较小,计量上由观察点的异质性造成估计偏误的可能性就不大。这也是现在在经济学研究里面,大家越来越不依赖跨国研究的原因,因为跨国的研究没办法处理好观察点的异质性问题。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我们做的一些研究,我们用中国的数据来研究了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另外我们还研究了经济开放对收入差距和工业集聚的影响,张晏老师他们做的分权是否有利经济增长的研究也是在用中国的数据研究具有一般意义的问题。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的观察别的国家很难有。白重恩老师在一次讲话中提到,在市场分割的研究方面,有好的数据的国家,比如说美国,它的市场不分割;而市场分割的国家,数据又不好。中国既有市场分割,数据又比较完整,所以我们就可以用中国的数据来研究市场分割及其成因,这是一个别的国家很难观察到的问题。中国问题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提出的很多问题本身就具有一般性。比如说,社会资本是非常重要的,它与市场是什么关系。这在别的国家很难看到,在我们的研究中就想看一下,在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过程当中,社会资本的作用在发生什么变化,于是就可以加深对于社会资本的性质的理解。中国的改革相当于一场自然实验,包括了价格的改革,独生子女政策,企业的改制等等。这些都是主流经济学很关心的问题。比如,私有化以后,企业的绩效是否改进了?在中国很容易找到数据去研究这样的问题。再比如独生子女政策、人口政策对储蓄、教育、增长有什么影响?在别的国家,由于人口的数量是家庭选择的,这个问题就很难研究;在中国,人口政策很大一部分是外生因素导致的,就为研究人口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创造了条件。其实还有很多机会,包括法律(如婚姻法)的修改,一些公共政策的实施(比如给留守子女的社会政策),有奖发票制度的实施……这些都可能是外生的政策变化,这些变化就可以帮助我们44\n小沙龙资料系列去看这些参数怎么影响经济的结果。第四,中国的经济发展本身提供了许多具有一般意义的问题,也提供了很多研究机遇。这里,我简单地罗列一些,比如王永钦老师就很关心制度和法律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关系型的社会,起作用的到底是法律还是习俗?这是很重要的,具有一般意义的问题。还比如社会分割、融合与经济增长。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几乎都出现过社会分成明显的社会阶层,随着经济的发展过程,这些阶层逐渐融合,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这也是具有一般性意义的问题。政府干预与市场的关系也很重要,什么样的政府干预可能是好的?条件是什么?另一个问题是,民主是否一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很多研究说是,这几年有些新的研究出来,说不是。就算是,所谓的民主究竟代表了什么意思?另外,在中国经济里,家族和权威非常重要,怎么认识这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个问题既有中国特色,也有一般意义。六、结语:什么是经济学家的典范?我们来作一个简洁的结语。首先,我要列举一些伟大的名字。斯密开创了自由主义的经济学。马克思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马歇尔开创了新古典经济学,现代化了经济学。凯恩斯在理论上挑战了由马歇尔开创的新古典经济学,但他在精神上无疑继承了马歇尔的传统。贝克尔和布坎南等推动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的融合。现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趋势仍然在不断地进行当中。在这些伟大经济学家的背后,什么是重要的?要有非常细致入微的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洞察;要有强大的社会责任感,这使得你的研究去关注那些对于人类的福利真正重要的问题──这让我想起余秋雨说的一个笑话,他有一次这样讽刺道,我现在非常反感那些伪精英者,说我在研究某一本古典小说里一个没有姓名的丫鬟的爱情故事。你的研究占用了那么多社会资源,就应该去关注那些有利于人类福利的重大问题。要有Beautifulmind,去追求科学的精神;要有Openmind和挑战权威的勇气,每一个重大理论都是在对前人理论挑战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我特别要强调,你们首先要谦虚地倾听。我们复旦的学生,有一点点眼高手低,有一点点自以为是。一个人的学术可能会经历至少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个阶段是知道自己不知道,我想我现在刚刚进入第二个阶段,在座各位可能还处于前一个阶段,不足以判断什么是好的研究和学术,所以更加要谦虚地倾听。研究要做到大处着眼和小处着手,研究要从大的视野出发,但每一项研究最后又落实到一个很小很小的问题。最后,还要学会忍受孤独、寂寞与误解。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这句话来自凯恩斯写的《艾尔弗雷德•马歇尔传》,凯恩斯高度评价了马歇尔,我想把这段话作为讲座的结尾来与大家共勉:“优秀的经济学家是必须具有综合的天赋的,而这十分难得。他必须在几个不同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而且还必须身兼多种能力,这些能力又常常不可兼得。在某种程度上,他必须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哲学家。他必须懂符号、善于辞令。他必须透过一般了解特殊,并在同一闪念间触知抽45\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象和具体。他必须根据过去、为了未来,研究现在。人类的天性或其社会结构,他都必须心领神会,不容有被漠视的地方。他必须办事果断,处事公平,两种心境缺一不可;他应当象艺术家,超然物外、廉正无私,有时又应该象政治家,体察民情。”现实理论证据──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2隢镉今天这个题目,如果由一个研究比我做得更好的人来讲可能更有好处。但是现在来讲这样题目的人太少了,所以我愿意来把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也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的讲座。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现实•理论•证据》,这三个词摆放的位置基本上概括了今天晚上所有要讲的东西。如果你们听完之后明白了我为什么这样摆放三个词的位置,我想你们就听明白我所讲的意思了。我这样安排今天要说的内容:首先简单讲一下关于如何做研究;然后具体讲写论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穿插一些例子。一、如何做研究选题(topic)做研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选题。我们首先要区分选题和问题的差异。经常会有学生来问我怎样做一个研究,我就问他想要研究什么问题?同学就会列出一些关键词,比如教育、农业等等。这些关键词严格说来不是你要研究的问题。关键词只是你研究的话题(topic),距离你研究的具体问题(question)还非常远。走完了topic到question的距离,你才迈出了研究的第一步,可以真正地开始一项研究了。选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你对什么感兴趣。如果对一个问题不感兴趣,你很难做出出色的研究。曾有一个硕士生跟我说,“陆老师,您有很多想法,随便给我一个我来做。”我对他说,我没有办法帮你,在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之前,你是做不好的。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某些问题感兴趣。有的时候你会有这样的体验,看到一篇文章时有激动的感觉,有时则不会,这就是兴趣的差别。一个人的兴趣与他的积累、阅读和个人经历都有关系。来的路上王永钦老师跟我讲了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大爱才能有大智慧。”怎么理解这句话?你在做一项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去论证自己的研究是重要的。怎么去论证研究的问题的重要性?就是这个问题的研究能改进人类社会、能为人类带来福利。接着问下去,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那就要看我们能不能超越个人的喜乐、得失去关注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2此文根据2006年11月13日陆铭在复旦大学的演讲整理而成。感谢陈钊、王永钦、寇宗来、张晏、章元、封进、樊潇彦的讨论。感谢徐轶青、薛萌等根据录音进行文字稿的整理。46\n小沙龙资料系列这就是兴趣的来源。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应该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好的研究的起点是好的问题,这是成功的一大半。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人和做学问是一致的。如果你不去关注对社会大众重要的问题,你十有八九做不成出色的学问;如果每天都想着争名夺利,就做不成出色的研究,因为你关注的问题对大多数人不重要。第二,你要对这个问题有所理解,去选取你觉得重要的方面。数学不能告诉你什么是重要的,什么重要取决于你自己的理解。确定研究的方向后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关注更小的方面。比如在涉及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里,如果你觉得土地问题是最关键的,你已经往前走了一步。再接下来,你又认为关注“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后,怎样使他们失去土地而获得社会保障”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如果你从三农问题出发,缩小到土地问题,再缩小到“如何用土地换保障”的时候,你已经从topic过渡到question了。我举这个例子是特别想说明,中国的很多问题是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无法告诉你的。比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居民失去土地,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都有社会保障体制的背景下发生的。所以中国不可能像西方的圈地运动一样,圈走农民的土地,把农民往城里赶就不管了。从国家的现代化和政治文明来讲,都不可能这样做了。这就牵涉到“土地换社会保障”的问题。那么土地如何作价?农民拥有的土地权力是什么权力?价格制定好后,多少钱是现金支付,多少钱放到社会保障体系里?现成的经济学理论没有告诉我们。美国和西欧在历史上走过这个阶段时,这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是社会、政治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理论去思考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第三,你关心的问题为什么重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上的重要和实践上的重要。最好的研究是两者兼有。我不能排除有些杰出的文章,是在理论上重要而实践上不重要,或者实践上重要但理论上不重要的研究,特别是经济学里那些在方法论上有开创性工作的研究,往往有学术和理论的价值,而没有直接的社会实践意义。以上三方面,在你做一个研究或写一篇论文时需要一一加以说明。我们很多同学把做研究理解为构建一个数学或计量模型,非常不重视“写”。你把数学的工作完成了,计量工作完成了,我要提醒你,可能你的研究工作只完成了百分之三十,至多百分之三十。因为你还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重要。现在的社会科学分工,特别是经济学的分工,是非常非常细的。所以你拿到一百篇文章你可能对九十九篇的内容根本不了解,那么这剩下的九十九篇你看哪些呢?我们在平时看文章时先看摘要,它会告诉你他研究了些什么东西,做出了什么贡献,然后再看引言(introduction),比较详细地回答前面的问题。最后看结论,看这个研究得到什么有创见的内容。最后才看文章的主体部分,理论和实证的模型。如果你的摘要和引言写得不好,别人看到五百字的时候,就不看你的文章了。如果你不重视这些,你的研究可能就产生不了它应该有的社会价值,所以一定要重视,甚至可能需要70%的时间来写引言。47\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一旦找到了你觉得有趣、有创新、有意义的问题,接下来你需要判断它是否可行?理论上是否可行,首先要看起点到底对不对。数学不能告诉你起点对不对。对于一个问题的研究你既可以采用静态的模型也可以采用动态的模型,你可以采取跨期的模型也可以采取单期的模型,你可以采取有政府的模型也可以采取没有政府的模型,这取决于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一个更常见的问题是实证。也许你想到很好的一个想法(idea),要考虑有没有数据?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获得支撑这个研究的数据?其次要考虑研究需要的变量是否是可度量的,至少在理论上是不是有人提出过度量的方法。还要考虑数据的样本是否足够大,比如时序数据至少需要30个观察点,但中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开始算也只有28年,用年度的数据只能是不是办法的办法。这些问题都要事先想过。我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中国问题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去研究中国经济的问题?我们作为中国人,我们也许并不太知道什么问题对于美国重要,但是我们很了解中国的情况。我们生在中国,我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决定了我们知识的禀赋,从而决定了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国外学习经济的中国研究生主要进行三方面的研究:1、理论计量,因为其抹去了经济学研究中对历史和人文知识禀赋的要求;2、跟大牌教授研究美国问题;3、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做从中国经验出发的实证和理论问题。随着中国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也许绝对比例仍然不高)选择做第三个方向,我希望大家能重视这个选择。要让别人来接受一个基于中国或者亚洲经济的研究,你必须让别人相信你的研究具有足够的重要性和一般性。这里指的重要性不是指中国问题本身有多重要,而是指中国经济的一般性经验可以提供给其他国家作为参照。我们研究的中国问题既要产生于中国的经验和历史,又要有一般性意义。就像刚才提到的“土地换保障”问题,其它国家并没有为中国提供前车之鉴,但是我们可以为一些比中国更落后的国家提供经验。如果发现了一个用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或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那么这个时候你去发展一个理论就是必要的而且是创新和有贡献的。恰恰是因为如此,现在做理论研究越来越难。为什么?因为经济学的发展经过两百年特别是现代化的半个世纪以后,理论已经相当成熟了,现在你要找到一个不能用现有理论解释的现象越来越难,所以现在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注重应用。什么时候需要理论创新呢?有一个现象无法用现有的理论解释,那么理论创新的机会就来了,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在中国还很多。问题(question)如何提出问题?一定要注重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variance。variance这个词对于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非常重要。对于实证研究,数据里的variance构成了计量经济学的基础。因为如果没有variance,数据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办法看清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一个变量动了以后,另一个变量跟着动还是不跟着动。如果一起变动,往哪个方向变化?这在统计上就是variance所包含的信息。48\n小沙龙资料系列这在理论上也非常重要,要想看出事物与事物的联系,就要去比较两个观察对象,发现它们之间有差别,比如它们存在制度的差别。然后你又观察到它们另外还有差别,比如经济增长的绩效不同。然后你要去思考这两个差别之间是否有关系。比如,印度是一个民主的社会,但是它这个民主的社会是一个混乱的民主社会。在经济学家里有人称印度的民主是坏民主。但是中国不那么民主,中国有一个政治集权的结构。但是中国的增长率很快,印度的增长率比中国慢。这在实证上是什么?当你看到一个制度变成另一个制度的时候,作为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变量是否跟着变了,这是实证的基础。从理论上讲,你要解释的就是增长绩效的差异与制度差异是否有关。所以,理论和实证只是研究现实规律的两种方式而已,本质上都是在找差异。差异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理论上找差异的方法和实证研究中对空间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正好对应起来。理论和实证研究只不过是识别两种variance之间关系的方法而已,本质思想都来源于现实世界。提高经济学修养,就是要不断从现实世界中找差异,不断地思考这个差异和那个差异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你发现的关系是一个在理论上没有被提出来的关系,这就是你的理论发展创新的机会。如果你发现的这个关系是在实证上没有用数据来说明的关系,这就是你实证研究的基础。下面我们谈谈创新。理论和实证的创新没有什么太大的本质差别。理论上的创新,第一要解释新的现象,第二要提出新的思想。在经济学的研究里,你会发现第一种“解释新的现象”很像从实践到问题的思维方式。先去看现实,当现实出现一个新的现象不能被理论解释时,你就找到了一个问题。还有一种研究思路是从文献到问题,纯粹从文献角度来看它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就去解决,跟实践关系不大。第一种研究路径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由它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路径。对大家而言,你们应该避免自己过早进入第二个路径。如果你过早走向这条路径,你可能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研究的东西到底重要不重要。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你看到一个作者讲,他在文献的基础上作了修改,然后发展出一种新的理论。这类文章特别容易让大家以为这些作者的研究都是从文献到文献、从文献到问题的。并不是这样。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这些作者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为什么会选这些问题?通常来讲,很少有人是从文献开始找到这个研究路径的。这是学生们非常容易犯的错误,很多同学只是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不去关注现实世界,这是不行的。接下来谈一谈实证上的创新。实证上的创新我列举了三个方面。第一是要发现新现象。注意,对于实证研究来讲,发现一个新的现象本身就是一个思想的创新。比如,你在关注现实的过程中,发现两件事情有关,你就应该思考:这在实证上有没有证据?如果没有,那么机会就来了。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我和陈钊、万广华做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inequalityandgrowth)的实证研究。这个关系为什么在最近十年经济学的研究中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呢?就是因为在亚洲发展模式和拉美发展模式的比较中,经济学家发现,亚洲和拉美有收入差距49\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的差异。拉美收入差距比较大,而亚洲的收入差距比较小。另外的一个差异是,拉美的经济增长慢而亚洲的经济增长快。经济学家就猜想:有没有可能不平等加剧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文献没有讲过。在发展经济学里,文献只讨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对于收入差距有什么影响,而没有人去讨论收入差距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大家知道在1993、94年以后的几年里,国际上顶尖的经济学杂志上连着出了几篇文章──现在被认为是这个领域研究的经典文献──就是用一些跨国家的数据,发现收入差距果然对经济增长有影响。这就是重大发现。前面我们提到过,理论创新来自于解释新的现象,你会发现这些文章中有些有实证也有理论,有些只有实证。实证对于理论的发展也有帮助,其重要性在于可以为理论研究开拓新的空间。我本人认为,如果可以给实证研究的创新划分一个档次的话,第一流的实证研究是去发现新的现象,因为这是重大的思想成就。比这个稍微低一点的是使用新的方法。因为那些有重大思想突破的实证研究往往在研究的方法上不尽完善。比如刚才提到的inequalityandgrowth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往往都是使用的OLS回归。OLS回归存在很大的内生性问题,后来有很多经济学家就专门去研究怎么去处理inequalityandgrowth的内生性问题,包括我本人的研究。第三个是使用新的数据或新的案例。比如在我们做的inequalityandgrowth的研究里,首先我们提出了跟既有文献不同的问题:大家都研究inequality和growth有什么关系,我们研究这种关系在长期和短期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文献里没有被研究过的问题;其次,我们使用了新的方法;最后我们使用的是中国的数据。文献(literature)确定了问题之后,你已经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你要去阅读别人的文献,去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这样你才能知道你的边际上的贡献可能是什么。但是我们很多老师和同学却不够重视这一点,以为做完了研究就行了,但是却不知道自己的贡献在哪里。要知道自己研究的贡献在哪里你就要去比较,去比较你的工作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必须要对文献有足够的了解。这才是研究的完整过程。怎么样去找文献?首先要学会合理地利用网络,学会利用关键词。关键词的选取取决于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怎么的,取决于你想做的东西是什么。关键词太多出来的文献太少,关键词太少则出来的文献太多,所以一定要选取三到五个合适的关键词。另外,大家要从经典的相关文献或者同一问题的综述论文去找文献。当你找到文献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评论什么文献,如何评论实际上取决于你对问题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是你的工具本身不能告诉你的。比如我刚才提到的“土地换保障”,既涉及到中国的土地问题,也涉及到保障问题和发展模式问题。你这个文章怎么写呢?你是把它当作是一个土地问题来写,还是当作一个保障问题来写,还是当作一个发展的模式的问题来写呢?要知道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写法。你在综述文章的时候,在把自己的工作去跟别人的工作比较的时候,要知道你要跟哪些文章去作50\n小沙龙资料系列比较。实际上就取决于你对你要研究的问题理解的程度。比如同样是“土地换保障”的问题,你站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土地制度的高度来看问题,就显然比你把这个问题仅仅看作是一个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问题要深刻得多。你在综述文献的时候,在把你的贡献和别人的文章作比较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点。接下来我要讲的是,要看好而相关的论文。我想借此机会回答同学经常问的另一个问题。很多同学问我,陆老师,就算我用你讲的三到五个关键词,我也大概能搜出1000篇文献;就算1000篇没有,100篇总是有的。怎么办?怎么看得完?我建议大家把文献根据它的相关程度分成三类。第一类的文章,在100篇里面至少占五六成。这类文章相关性不强,你只要看摘要就可以了。它们大概能够帮你知道你的研究在文献中所处的位置;有些文章里面有一个表格,有一个数据,能够在你的文章里有所引用,或者支持你的论点。这些文章你可以看得很快。第二类文章就是跟你的文章相关,但从它的技术路线、它所关注的问题来讲,与你的文章又不是直接相关的。我们做inequalityandgrowth这项研究的时候,我们是要做一篇实证文章。那这里面就涉及到一大块的关于inequalityandgrowth理论文章。对于我做的研究来讲,我可能对这些理论文章不需要每篇都从第一个字头看到最后一个字。我要知道的是这些理论是什么样的逻辑,它们怎么做,模型的起点是什么,它们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在100篇里面,这些文章大概占了20篇左右。这类文章一定要看,但是不必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第三类文章,大概100篇里面是5到10篇。这几篇文章就是对你的研究来讲是最最相关的,因为它们几乎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你的研究跟这些文章相比较,你的贡献是边际上的。对这几篇文章,你不仅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而且你要看很多遍。另外我想提醒各位,如果你去做一个研究,你发现跟你最相关的──我刚才讲的第三类文章,──没有,或者你发现跟自己相关的文章有30篇甚至50篇,这本身就是个非常坏的信号。相关的文献没有,就说明你很可能研究了一个大家都觉得不重要的问题,所以没有人研究。除非你是天才,天才有可能一篇参考文献也没有,我的理论体系跟谁都不一样,我不要参考文献。我想大多数人肯定不是天才,所以这种可能性是极低的。反过来讲,如果你发现篇篇文章都跟我的研究有关,你很可能研究了一个大家已经研究烂了的问题。或者是你对自己在什么方面有可能构成贡献仍然不清楚。那什么时候是最优规模呢?就是我刚刚讲的,5篇到10篇。如果你发现,有5篇到10篇是值得你反复读的,读透的,读到这些文章里面用了什么样的模型,用了什么样的数据,相关的变量怎么度量,你都非常清楚的时候,你就找到好的起点了,你可以往下做了。而且,当你做完这个题目以后,你会发现你就是这个小领域的专家。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看什么样的文章呢?首先你要看好的杂志。比如中文的杂志,我列了几本,包括我们复旦的《世界经济文汇》,都是很好的杂志。英文杂志什么是好的就不用我说了。51\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这里我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少看书,多看论文。经济学和别的社会科学最大的不同,就是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在发展的学科。它特别跟政治学和哲学不一样。政治学和哲学是要读经典的,关于重大的政治理念和哲学思想,很可能最经典的著作,就是两三千年以前的古书。很多人就一辈子去读古书和经典。但经济学不是这样。我们刚刚讲过,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而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每一天都很有可能产生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那么你读书就意味着什么呢,很可能你关注的是一个老问题。而且大家知道,经济学家的书就是把自己已经发表的论文结集成书,它跟政治学不一样。政治学和哲学的学者,很可能一辈子就写一本书。比如像约翰•罗尔斯(JohnRawls)的《正义论》,这一本书就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经济学是不行的。特别是当代,已经很少有人靠一本书在经济学界立足了。通常是论文发表完以后,结集成书。但你要知道,国外,特别是在美国的经济学界,一篇论文从写出来到发表,前后经历五年时间是非常正常的。从论文结集到出版,又有两年时间,也非常正常。所以当你看到书的时候,你可能看到的是七八年前的研究了,还怎么站在学术前沿?我们的很多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在写论文的时候,参考文献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列举,斯密的,马歇尔的,有时还列上我写的《劳动经济学》,这样你就已经发送了非常坏的信号,你不可能做出好的研究。我自己做《世界经济文汇》的编辑,我们现在收到的很多投稿,一秒钟我就可以判断这是不是值得我往下看的文章。先看它的参考文献,如果它全列的是马克思、斯密、马歇尔,这文章就不用看了,因为它不可能是一个好的研究,除非他真的是研究思想史的。所以,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就得特别要注意这个问题。二.如何写论文刚才我从三个方面讲了如何去做研究。我接下来要讲的问题是,如何去写论文。我认为,在中国我们可以做的研究分成了这么几类。第一类,我认为是中国首先要做的研究,就是要去搞清一个或者几个相关的事实,尤其是具有一般意义的事实。因为中国的社会处在一个大转型时期。我们在经济发展阶段,从经济成长的历史、文化、制度、政治的各个方面的背景来讲,可能跟在世界上所看到的、唯一成功的西方式的现代性有非常大的差异。这就意味着在我们中国,很多事实都不清楚。讲到事实,我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今天下午,我在从北京回来的飞机上看到一张刚出版的《上海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上有一篇很长的文章,讲住房、教育和医疗的价格高,导致了中国居民不敢花钱。这个说法现在很流行。现在有很多人说中国这几年消费低迷,需要理论来解释。有人就解释说,因为大家收入的风险增加了,失业、工作不稳定,收入的波动就变大了。风险增加后居民消费就会下降。我刚才提出的是另外一种解释:因为在我们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三项支出价格很高,居民在这三个支出上的消费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就挤出了别的消费。这是颇流行的解释。文章里提供了三张表,列出了大概从2000年到最近这几年的四个数据,分别是人均消费增长率、人均教育支出增长率、人均医疗支出增长率、人均住房支出增长率。可是看到这些数据,我并没觉得这个数据告诉我:人均的消费增长率明显52\n小沙龙资料系列低于其他三个的增长率。如果人均消费的增长率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增长率的话,那我可以说,由于这三块增长太快了,人均消费支出没那么快,所以必然使其他部分的消费下降。可是我在数据上没有明显发现这一点。所以我觉得很诧异,写这么长的整版的评论文章的这位作者,是怎么得到文章的结论的。我想问一个问题,关于中国的很多事实到底清楚不清楚?我很怀疑,我们很多人都在基于一些并不清楚的事实而道听途说。我虽然举的是一个报纸上的例子,但我讲的“把事实弄清楚”的工作对于中国的经济学家来说仍然是做得非常不够的。在中国经济里面,有太多太多太多事实不清楚的地方,所以我一直强调,在中国做经济学研究,第一件事是什么?就是我们要把真正属于中国经济的事实给搞清楚。特别是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在西方经济学已经成熟的理论里面,所描述的那些事实──每一个事实──都足以拿到中国来重新反思一下,这个事实是不是在中国同样也成立。我们可以大量地去运用实证和案例的方法。我特别要强调的是,你把中国的事实搞清楚了,实际上就为经济学理论和知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我跟张爽合作的研究社会资本和市场化之间关系的文章。大家知道,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这个概念,是由社会学引入到经济学的,它是一种非市场的力量。那么这种非市场的力量在市场经济里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它跟市场力量之间是互补的,还是互替的呢?在美国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国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中国处在转型的过程当中。比如我们生活在沿海地区,内地的市场化程度要比沿海低多了。从这样大的空间差异里面去看,在具有不同的市场化程度的地方,社会资本是不是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是对于中国非常重要的事实。在搞清楚事实的同时,实际上就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社会资本这个非市场的力量与市场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本身在学术上就是一个大家不知道的问题。我要举的另外一个例子是市场分割。市场分割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借助中国来进行研究。因为在数据质量好的国家,市场不分割;而市场分割的国家,数据质量不好。那么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中国的市场存在分割,同时中国又有足够大的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去研究这个问题。于是我们做的另外一个研究,想要知道市场分割在开放的过程当中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因为在理论和实证的文献里面,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开放有利于市场整合,有的经济学家则持相反观点。到底什么是真实的?当你把这个关系给搞清楚的时候,一方面,你研究了中国是怎么回事,同时,你对于这个具有一般意义的问题也有也有贡献。第二类我觉得可以做的工作就是你要用一个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现象,而且是到目前为止既有理论没办法提供解释的现象。如果既有理论已经提供了解释,这就是接下来我要讲的第三个方面的文章了。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地区性的市场分割和战略性分工,这是我们做的另一个研究。大家知道,经济学理论里有所谓比较优势理论和分工理论,那么按照社会最优的这个概念来讲,不同比较优势的地方就应该是具有不同的分工。既然有不同的分工,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在追求社会最优的情况下,应该生产不同的东西。对不对?在解释分53\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工的时候,我们主要借助的理论就是这个比较优势理论,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你会发现,中国不同的各个省份之间,包括同一个省的不同市之间的市场是分割的。为什么?林毅夫老师认为,这是因为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的资源配置低效率,在改革开放后又体现为企业低效率,于是地方政府就要通过分割市场来保护低效率的企业。这只解释了由计划经济时代所造成的市场分割,可是我们发现很多重复建设和市场分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产生的。到现在为止中国已经出现了三轮的重复建设,第一轮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第二轮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第三轮以光电产业为代表。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后,已经市场化了,已经没有中央计划了,我们仍然在搞重复建设呢,仍然在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造成了投资的低效率,最后又造成了地方和地方之间的分割呢?为什么?这不仅是既有的理论里没有被解释的现象,而且是林毅夫老师提供的比较优势理论也无法解释的现象,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标准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大家应该分工才对。这就促使得我跟陈钊老师从战略性的分工角度来解释这样的现象。我们要讲的一个故事就是,对于一个弱的地区来讲,它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它至少可以达到两种目的,只要实现其中一个,对它来讲就是划算的,从而使得分割市场和重复建设成为理性的。第一个目的是赶超。落后地区发展一些暂时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学习的速度足够快就可以赶上那些比较发达的地区。赶不上也不要紧,还有第二个好处,我有了一个足够的经济独立性后,bargainingpower就增加了,在争取中央财政政府投资的时候,就可以跟沿海地区有相近的谈判能力,中央政府就得投资,如果不给,我不会摆到台面上说,但私下里可以跟你闹,而大家知道,中央现在最怕就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对立。即便没有哪一个省长跟我们说过,他就是这么想的,但是从理论上解释它的时候,实际上可以找到一个解释这种问题的方式。而这个问题的解释,其理论上的贡献在于,既有的分工理论没有很好地解释在一个国家内部可以观察到的分工的低效率现象。而我们想做的,就是基于中国的现实,提供一个理论上的创新。接下来我要讲的第三类文章,我觉得现在我们关注得不够。我们过于迷恋前两类研究。当然前两个研究贡献非常之大,但是我建议大家,特别是经济学教师们,有的时候要做一做第三类文章。这第三类文章是什么呢?就是文章本身从学术上来说没有多少贡献,但是你可以用既有的理论来表达对于中国现实和政策的认识。比如说关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最近这几年来呢,有一个对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行反思的潮流。其实我前面讲到的《上海证券报》的文章,也是充满了火药味。什么意思?居民的消费低就是因为你房价太高,教育价格太高,医疗价格太高啊,于是,现在在实践层次,包括老百姓,就有这样的情绪,觉得这些事情就是公共品提供,就应该政府扛下来,可是我们在理论上问的是,这些东西都是公共品么?就算它是公共品,既有的理论里面有没有一个理论告诉我们,公共品就一定要由政府来提供?有没有一个理论告诉我们,不仅政府应该提供,而且政府应该提供直接生产,注意啊,provision和production是不一样的概念。54\n小沙龙资料系列大家会发现,在很多现实问题上,经济学是一个“庸俗的”学科,因为经济学研究的这些话题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懂。不仅我们的哲学家懂,我们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都懂。我们的政府官员也懂,我们的老百姓也懂。我要说的是,经济学者不敢说我们比他们更懂,但我们至少可以基于他们不了解的理论来提供一些不同的看法。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声音总是好事。我们搞经济学研究的人现在特别需要做这些事情,比如教育的问题,在中国的经济学研究里面,几乎可以说是空白。但是,在这些重大的问题上,我们其实已经有非常多──不能说足够多──但已经非常多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很多关于中国的问题。我们不敢说这些已有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可以照搬到中国来,但是当中国的研究没有的时候,凭空想象,拍着脑袋说瞎话,总不如我们先去看看已经有了什么理论和实证研究吧?所以我觉得,现在中国的经济学家真的应该静下心来做一些这样的研究、公益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不能让你去拿奖,也不能让你把这样的文章发在很好的英文杂志上。但是,它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贡献和推动作用非常巨大。这就是本土的学生和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研究里可以做的三类研究,非常重要的研究。其实你在中国也可以做另外一种研究:基于其他国家理论和经验的实证。我要说的是,我们不具有做这类研究的比较优势。不具有比较优势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要去研究一个美国的问题,其实你对于美国的问题的理解是不可能超过美国人的。你的知识禀赋,决定了你的比较优势不在这里。另外,美国人有美国的数据,我们可能在获取美国的数据方面就没有那么容易。第三,可能大家往往会忽视的,学术是一个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最重要的就是交流。当一个人生活在中国的时候,其实不管中国开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就是哪一天我们像日本一样开放,像欧洲一样开放,地理障碍仍然是一个天然的障碍。它就一定会减少你与国际学术圈的交流,换个更准确的词就是,一定会阻碍你跟美国经济学界的交流,就会使得你在如何去做一个对于美国经济学界来说的好的研究方面不具有优势。讲到这里,我顺便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香港。大家知道香港有两个做经济学非常好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曾经在1990年代的时候辉煌一时。为什么呢?很简单,香港政府有钱,于是香港政府用钱在世界范围之内聘请了一大批的具有国际前沿研究水平的经济学家到香港科技大学,这曾经一度使香港科技大学可以成为亚洲经济学研究水平最高的地方。但最近这几年,香港科技大学衰落得非常厉害。为什么?因为香港科技大学请来的经济学家很多是在做国际主流和美国经济学界所关心的一些问题。于是就会发生什么问题呢?它的学术圈在美国,它就有一个很大的成本进入这个圈子。后来,香港科技大学的很多人走了。现在香港经济学做的最好的是香港中文大学,那里好几位做得最好的经济学家是以研究中国问题为主的经济学家。实际上,这就是我刚刚强调的一个做研究的比较优势的问题。地理上的优势,数据的优势,很多问题没办法详细展开讨论,但是这个案例我觉得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55\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起一个好题目下面我就讲些很具体的问题了,这些问题可能就比较琐碎。我觉得,首先我要讲的是,在一篇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你首先要起一个好的题目。这个好的题目要小,要简洁,而且要突出你的创新之处。一个题目能否引起别人的阅读兴趣,是很重要的,你可以适当地考虑趣味性。我举几个例子,都是我们自己做的研究。我借助这样的例子来告诉大家就是一个题目怎么能突出刚刚讲的几点。我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经济研究》上的一篇文章,叫“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这个题目要传达出来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首先,这是一个中国的研究。其次,它是一个实证研究。因为如果不是一个实证研究,就无所谓中国的地区工业积聚。我们副标题突出了三个关键词。如果你熟悉文献的话就知道,新经济地理学、或者空间经济学的发展,现在正处在一个已经有足够多的理论但实践研究不足的阶段。所以,这样的一个题目,你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篇做空间经济学的实证文章。实证研究的基础在哪里?就是我们的副标题,三个词,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你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是要给新经济地理学提供实证依据,而且是在同时考虑了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的作用下。第二个题目就是我刚刚讲到的市场整合问题了:“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主标题提问题,副标题讲方法。熟悉文献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个问题在研究中是有争论的,而我们使用的方法,是跟别人不同的方法。第三个例子的正标题叫“因患寡而患不均”。什么意思呢?大家知道中国古话里面有一句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我们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就讲:“古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暗含的前提是,收入不均与经济的增长之间没有关系,而我们在这篇文章里想说的恰恰是,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不利,如果忽视收入差距,那么,收入不均就可能通过影响增长而对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包括富人)不利。”为什么要关注不平等,就是因为担心经济增长会受到阻碍,这句话翻成古文,我们改一个字,就叫“因患寡而患不均”。这个题目就很好地传达了这篇文章想说的思想。副标题是“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和教育增长率相互影响”,你看了就知道,这个文章的贡献在于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我们用了特定国家的数据(countryspecificdata),我刚刚提到,这个在增长研究里是潮流。第二,我们看了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这四个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因为在既有的文献里面,至少教育这个变量没有当成的内生的变量来做处理。另外我们考虑的是相互影响,懂计量的人一看就知道,我们要用联立方程了。所以一个很短的标题把文章要说的故事和我们的三方面贡献全部容纳在里面。下面一个题目“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鱼和熊掌吗?──基础教育财政的一般均衡分析”也是同样的道理。正标题基本上是突出思想的趣味性,我们用鱼和熊掌的这个关系来打比方,解释教育的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两者并不是不可兼得的。我们的副标题点明了我们文章的方法。56\n小沙龙资料系列接下来的一个文章也关系到教育。我们把题目叫做“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第一个反思是我们的反思,第二个反思是既有的反思,就是我们要对这场反思来做一场反思。我们副标题就是这篇文章的内容,我们要讨论“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和政策”。这实际上也突出了经济学的思想,教育是一种稀缺资源,而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它。接下来这个例子就是我们刚刚定稿的一篇文章,原来这篇文章叫“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管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后来我在定稿时给它另外取了个名字。首先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这篇文章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的一个主要结论是,农村的移民在他们流向城市的时候,他们对他们原来在农村社区里的公共机构的信任程度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这个结论跟既有的实证研究文献里面发现的结论非常不一样,我们的解释是:在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后,面临着受歧视的环境,所以,一个村子里越多的人到城市打工,大家感受到的来自于城市的歧视就越多,相对而言呢,农民工就会更加觉得农村的公共机构值得信任。为了说这样一个故事呢,我在定这篇稿子的时候,就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离开了土地,却未离开家乡”,我想说明的是,从地理角度我们确实看到农村居民通过劳动力流动的方式到城市工作,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仍然没有融入城市生活。副标题叫作“中国农村的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点明了文章所做的工作。我举这些例子是想告诉大家,取一个好的题目来传达文章的思想和贡献是十分重要的。写一个好的摘要(最后写!)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怎么样写一个好的摘要。而且我特别强调摘要最后写,尤其当你还是个初学者的时候。尽管我刚才强调,在做研究前你必须清楚自己要说什么,但是大家以后会发现,当你还是个初学者的时候,这是非常困难的。可能你要改到第20遍,才会体会到原来自己要写的是这个。所以我建议大家,摘要最后写。当然,当你有了一定经验以后,你可以先写摘要。为什么呢?因为当你写好摘要后,你会发现在你接下来的写作中,在你写文献综述,在你进行模型构造,在你选取变量时,谁多写点谁少写点,谁放前面谁放后面,你心里就有把握了。为什么一篇文章要改20遍,就是因为你不清楚要写什么,只有当你写下去,才会发现有些地方要多写点,有些地方要少写点,有些内容要放前面,有些内容要放后面。我想,各位作为初学者往往难以避免这个阶段。对于一个好的摘要,我提出这么几点要求:一是要有概括性。要有主题,有创新点,要简要地指出自己的结论和发现,要讲到政策含义,但政策含义对于一篇学术文章来讲,不是必要的。要简洁,100到200字。1000字的摘要是不可取的。一个好的摘要200字就能把问题讲清楚,如果你的文章非常复杂,那么400到500字也一定能把问题讲清楚了,讲不清楚那么你只能再思考。有时候我和学生交流,说到要写文章,我便和学生说,你把你要写的意思用五百字写下来。当你想清楚一个问题时,五百字足以表达清楚;你写不清楚就说明你还没想清楚,你想不清楚你就一定做不好研究。57\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最后是关键词,一定要切中要害。接下来我们举个例子。这篇文章是我和我学生合作的《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政策》。首先给大家看一个我改过的摘要,然后再看一个学生写的。“稀缺的教育资源应得到有效利用,而教育财政的分权、学校间的竞争和合理的价格机制能够提高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组织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教育券、奖学金和财政转移等机制向低收入人群和地区提供补贴,不仅有利于公平,也有利于效率。但过度地、不科学地追求公平,却可能损害教育资源的有利利用,甚至与追求公平的初衷相违背。本文对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资源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中国基础教育产业化的反思进行了反思。”有效利用资源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这是文章的主要观点。我们把效率拆成了两个:配置效率和组织效率。这句话中我们讲了两个道理,三个方法。这段话的意思是效率和公平是可以兼顾的,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我稍微要强调的是,这篇文章是我刚才讲过的第三种,本身在理论上是没有多少贡献的,但这是在思考中国重大的政策问题。所以在这里面没有突出这篇文章在学术上的贡献。这是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产业化、同群效应、效率、公平下面是学生写的:“在本文中,我们构造了一个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模型。我们认为,通过地方政府提供基础教育、允许私立学校的竞争以及政府设计合理的教育补贴制度,是能够同时实现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公平的。在模型基础上,我们分析了目前教育改革内的一些认识误区和操作失当,并提出我们的合理建议。”第一句话写得不错,我要批评的是最后一句话,这句话没有让人知道你要说什么。比较我前面那篇摘要──把我们的文章要说什么,机制和目标是什么都说清楚了──而后面这个摘要没有。引言(最后反复改!要高度重视)我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引言。前不久,研究中国经济十分著名的JohnGiles在复旦做报告时说道,他初学时也不知道引言怎么写。这也是我今天要讲的,大原则是要吸引人。那么如何做到呢?一定要非常清楚地在引言中交代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本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我现在越来越喜欢直接在文章开头写:本文研究了什么什么问题,显得很清楚,开门见山。你会发现很多作者,包括发在很好的中文刊物上的作者,通常是写到第二页,读者仍然不知道他在讲什么,这是很失败的。如果你是读者,已经读了一页多,还不明白他要说什么,肯定糊涂了。人们看你文章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发现你的文章58\n小沙龙资料系列为什么重要。当你提出问题以后,你要去告诉别人为什么重要,这里面你就需要说明创新,这时你就要把你的文章和既有的文献作比较,这就涉及到了文献评论。如果文献评论不是非常长时,你可以把他简单地放在引言部分。如果比较长,可以把最主要的、最经典的、最有意义的放在这里,突出你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其余放在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中再去说。第三就是概括你的工作,很清楚地告诉大家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千万不要只说本文研究了什么。问题这么多,你需要告诉大家你解决了什么问题,运用了什么方法,你要不厌其烦地告诉大家你的贡献与创新。接下来要交代论文的结构,通常是八股文的写法,比如本文第二部分写了什么,第三部分写了什么。接下来我们再举个例子,是我和张爽刚定稿的一篇文章。我们研究了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中国社会在传统上属于低信任度的社会(Fukuyama,1995),正是因此,公共信任作为在一种长期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资本是弥足珍贵的。在中国农村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对中国农村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那么,劳动力的流动会不会影响到农村社会中的公共信任?反过来,中国农村居民在农村社会中形成的公共信任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劳动力流动?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实证研究,不仅能让我们观察到农村公共信任在转型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还能够为公共信任的影响机制提供证据,并以此为理解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这是第一段,第一句话我就讲了我们的研究为什么重要:因为中国本身信任度就不高,所以这个研究就特别重要。第二段我特别括号中粗体字标注了本文讲了哪些问题。我们基本上讲到了这项研究的新意,思想贡献和方法贡献:“一项针对波兰的社会学研究(Sztompka,1999)发现,在经济转型中,人们的公共信任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再上升的过程。在转型前期,公共信任下降的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在新旧体制的交替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当转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时,人们对于公共机构的信任又会明显提高。在中国的转型过程中,公共信任会经历与波兰经验相同的变化吗?市场化又是如何引起公共信任的变化的?以上问题非常重要,但还没有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问题的新意)从理论上来说,市场化是中国农村传统社会所受到的一切冲击的根源,市场化将通过三个层面的作用机制来引起信任的变化,分别是:家庭层面的劳动力流动、社区层面的收入差距、以及宏观层面的市场化政策等机制。(思想的贡献)”接下来我们讲的是研究方法。“本文将重点研究市场化在家庭层面的作用机制——劳动力流动对于公共信任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还将研究公共信任对于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机制,由此来清楚地解释劳动力流59\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动与公共信任之间的相互影响,而这种双向的相互影响可能导致的估计偏误恰恰是文献中没有被充分被重视的问题。(方法的贡献)”这便是我在方法上的贡献。然后再概括一下结论:“我们发现,在中国农村的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社区层面的劳动力流动会增加对农村当地的公共信任,而社区层面的公共信任又会减少劳动力流动。而且,我们还发现,社区层面的收入差距会减少公共信任,省级层面的市场化对于公共信任的影响则显示出和波兰的经验一致的U型曲线。(主要发现)”由于得到的这些结论十分有趣,很容易让人了解这项研究的价值和贡献。文献综述(评论)接下来是文献综述,如果你在引言中没有很好的引述,那么你在文献综述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简要回顾相关研究的发展;二,要对既有文献作适当的“批评”(不能简单罗列,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问题和工作进行比较)。评论既不要太过火也不要不够,不够说明你没贡献,太过火则不中肯,更不要为了批评别人,把你在自己的文章中也没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最好只评论你解决了的问题。你没解决的问题可能谁都解决不了,不要去show,不要以为只有你知道,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文献评论的写法千万要根据你自己的研究来。比如我刚才提到的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文章,我们讲了这样几方面的贡献,一、数据用了国别数据,二、处理了内生性问题,三、我们区分了长期短期。我们要区分哪些是最重要的,正如我前面所说,最重要的贡献是思想上的,其次是方法上的,最后才是数据上的。因此,我们的写法是首先论证我的思想与众不同,我们研究的是收入差距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长短期的不同,这是在既有文献中没有很好地解决的。第二,我们的研究中处理了内生性的问题,我们要指出既有文献中没考虑教育的内生性,而我们考虑了,这也是要指出的。第三是数据方面的贡献,我们运用的是中国的数据,而既有文献中使用的大多数是跨国数据,而这些数据的不同可能导致结论的不同。在考虑增长问题时,国别数据是潮流,因为跨国数据十分难处理数据的异质性,所以本文用中国的数据来研究这个问题。当你知道你做的工作是什么的时候,文献综述十分好写。我们同学觉得文献评论难写,是因为你们没有思考,当你思考后,你便知道一个问题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是老问题什么是新问题。不理解就写不出来,理解了就十分容易。理论与实证接下来,我们来看理论怎么做,实证怎么做。在此我讲的不是数学,而是起点问题。先讲理论。无论数学模型也好,用文字表述的理论也好,你首先要界定问题是什么,你要揭示的现象是什么,界定哪些行为人对这个问题是重要的。比如我们最近研究的国有企业改制中资产流失的问题,其中职工是不重要的,因为他们对资产定价及利益分配起不了作用,60\n小沙龙资料系列而只有企业管理和政府是重要的。随后是你如何去理解行为人的目标函数的问题。你放什么变量,什么是内生的,什么是外生的。在企业转制中,是采取拍卖还是协议转让,这个变量肯定十分重要。有种我认为错误的看法是,拍卖可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这个错误的本质是认为国有企业的转制方式是外生的。我们假设这世界上有个好人,设计了公平公正的拍卖机制,当然这个机制可以提高拍品价格。但是我要问,拍卖是外生的吗?转制的形式其实是被选择的,是内生变量。于是你会发现,真正外生的是我们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权力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是拍卖还是协议转制并不那么重要。我们可以看到,拍卖并没有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在很多拍卖中你会发现只有一个“竞拍者”,在表面上看似有个拍卖机制,但其实拍给谁已经决定了。中国还有个词叫“陪标”,拍给谁是定了的,只不过走一个形式,最后返还点好处给陪标者。而控制拍卖的人还可以通过制定规则的方式排除其他竞拍者。因此,在拍卖中也会产生资产流失,这不是在教科书的理论中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你把什么变量设成内生、什么设成外生对你理解一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也是数学不能告诉你的。接下来的问题是,约束条件是什么?在每一个决策行为中,约束无非就是预算约束、资源约束,但在中国你要特别考虑制度约束。因为很多中国的问题受制度约束。你还要考虑结构性问题,我们刚才讲了行为人,你要考虑不同人是通过什么发生联系的,它是一个市场机制吗?如果是,又是个什么样的是市场呢,完全竞争还是垄断?这些会成为你模型的起点。因为在不同市场上内生和外生变量是不同的,比如在完全竞争中,价格是外生的,而在垄断结构中却是内生的,是可以被企业控制的。你如何设定这个市场是竞争还是垄断,这也是数学本身无法告诉你的。实际上当你在把价格设定为内生还是外生的时候,已经表明了你对市场结构的一个判断。此外,在行为人之间是否有可能存在非市场互动?这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再接下来,研究的背景是什么样的社会政治制度结构?比如我们最近研究的城乡分割还是城乡融合的问题,在中国是由城市的政府最大化城市居民利益来决定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政策,这个结构在我们的模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和制度背景。随后,用经济学静态的,动态的,比较静态的方法得出你的结论。复杂的数学有利有弊。一个数学方法复杂时,求解的难度就会增加,经济学研究总是希望模型和数据是可以处理的,而有一个办法就是减小变量的数量或者变量间的作用机制。运用复杂的数学方法,在边际上舍去一个变量或变量间的作用机制时,很可能这恰恰是十分重要的变量和机制;但当它被放进来,模型可能就解不出来了。在我们做城乡分割到融合的动态模型时,我们原先想放进城乡差距扩大对资本积累的直接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发现模型解不出来,于是只能忍痛割爱。虽然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放弃了这个变量,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可能会用静态的方法研61\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究这种影响。这里我要说明的问题是,一个问题好不好,不是由数学决定的。我经常会拿到学生论文时问他们,这地方为什么要这样假设,为什么要放非线性函数而不放线性函数。他们答不上来。我指出这里可以放线性函数,他们的反应会是“这样会不会太简单?”可是,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得到一个复杂数学方法同样的结论,为什么要舍易求难?唯一的理由是“showyourability”。你无非想让大家知道你数学很厉害,但是,OK,我知道你的数学厉害了,然后呢?复杂数学方法的意义是可能会帮你搞清楚少数几个变量间的作用机制,在经济学发展的早期,经济学家的工作可能的确是去抓住最为重要的几个变量,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变量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候为了让模型更贴近现,有时候可能需要放弃复杂的数学方法。大家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文章倾向于简单的数学方法,因为比复杂的数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你想讲什么故事。现在经济学发展的情况是基础的理论构建已经逐渐完善,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解释现实问题。而如同我刚才提到的:并不是说只有复杂的数学才能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我们讲实证。你首先要知道你想看什么,你模型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些决定了你放什么变量。因为在不同的理论机制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变量,这完全取决于你想看什么。我特别强调,要注意阅读文献,了解文献中的变量是怎么设置的,怎么度量的,十分重要。千万不要不知所以地往模型塞变量。接着是数据,数据可以截面的、可以是面板的,数据来源可以是公开的、可以是调查的。实证模型的设定要跟着理论走。实证研究里,经常被大家提到的问题就是内生性问题,这主要就是说你观察到的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并不一定完全是它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比如,教育程度高的人收入水平也高,但收入水平高是不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不一定。因为教育程度高的人能力也高,所以这里面就存在一个估计偏误问题,属于遗失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我前面讲到的劳动力流动和公共信任之间的双向关系,就是联立性的内生性问题。两个实际变量有共同时间趋势,放在一起看来是相关的,但是只是因为它们有共同时间趋势而已,这是伪回归问题。再接下来是不显著变量的处理问题,很多人喜欢把不显著变量扔掉,但如果这个不显著的变量是应该控制的,那么,把它扔到了残差项里的话,就可能导致遗漏变量偏误。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是:R平方高不高是不是问题?很多同学在做实证文章的时候常常问,我的R平方只有0.08到0.09,也就是说我的模型只能解释数据的8%到9%。我说恭喜你,已经不错了,因为在实证文章里有时R平方只有0.05。R平方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模型能解释数据的variance的多少,可能对于绝大部分的variance的解释,经济学家是不知道的。案例62\n小沙龙资料系列我特别强调案例研究,案例研究被经济学家忽略的太多了。有的时候去研究一个问题时,你会发现对某些特定问题而言,它的事实可能是不清楚的。它的机制是什么?也不清楚。计量结果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机制在起作用?也不知道。那么,为什么选择的案例能解决我们问的问题呢?这也需要我们仔细考虑。有时有的研究者做的案例跟他的理论逻辑不一致。比如说我在一次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发现,有位同学用案例研究的方式研究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例子。在他的文章里列举了大量数据说明浙江的中小企业如何集群,而他要说明的是中小企业之间有一种在创新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外部性,导致了集聚效应。他列举再多产业集聚的例子、数据,都没办法说明在现实中存在着由于企业集聚在一起就可以在创新活动中存在正效应。所以我就建议他去看浙江的中小企业是不是一直在联合开发课题,是不是这些科研人员在一起进行培训,这些说明企业聚集的机制在何处。在我们做的研究中,我们就通过铜陵的案例说明过度的教育均等化可能得不偿失,我们在企业转制和腐败的案例里,说明了被内生选择的拍卖并不能防止企业转制过程的资产流失问题。我再来讲讲在研究“结束”以后的事。注意,我在“结束”上打了引号,很多同学认为做完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就结束了。我要说的是,你在所谓的研究“结束”以后,你要对研究和发现有特别充分的解释,特别是数学模型中的经济学机制。换句话说,我们除了在数学上证明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的关系以外,你还要告诉我这个变量的关系代表了什么样的经济学机制。对于实证研究而言,同样也要注意,一个好的实证研究蕴含着一个故事。比方说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公共信任的问题,我们要说明的是,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城以后,他人进城了,但他的精神上实际上还依赖着原来的农村社区。经济学正在回归,因为经过了一个长时期的发展,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大家越来越不去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了,因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讲完了,然后就要研究现实中的细节问题了。如果大家去回顾最近几届克拉克奖得主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应用微观的研究。而应用微观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是微观计量经济学。所以,注重事实本身越来越重要。结论与政策建议在论文的结论部分,我建议大家的是要准确,不能夸大。你不能总结出一个你的模型没有说明的结论。政策含义最好有,但不一定必要。如果有,一定要是严格基于理论发现的结论。不基于理论发现的结论,哪怕是正确的也不要说。因为你是在做科学的论文,而不是政策建议的报告。如果是后者,没问题,你可以基于别人的理论。有一个误区就是我们很多作者写文章,写了一大堆的政策结论,每一句话都对,但真正跟他有关系的没多少。最后也可以提出若干未解决的问题,这在写文章时起到的作用有两个:一、在自己写完以后告诉读者这篇文章什么问题没解决;二、如果你的文章里存在缺陷,自己讲出来要比审63\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稿人讲好,与其让审稿人讲,不如主动交代。此外,不要迷信别人在文章中提到的没有解决的问题,道理很简单,如果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作者早就解决了。不要因为别人提到这是个有待研究的方向你就去做,因为作者这样写,可能是解决不了审稿人认为应该解决的问题,就跟审稿人讲您说的是对的,但这个问题已超出了本文研究的范围,我已经在文章的结尾将这个问题作为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来了。我想经济学家都是这么做的。你在理解别人提出的未来研究方向时,一定要小心,听听在这个领域专家的看法非常重要,那些专家可以告诉你这些问题是否真的可以做,后面我会再举一个结论的例子。“本文利用一个我们自己收集的包括社会资本信息的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库研究了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之间的关系,以及收入差距和市场化进程对信任的影响。我们发现:(1)社区层面的劳动力流动将增加农村社会的公共信任,而农村社区层面的公共信任会减少劳动力流动的倾向;(2)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于公共信任有负面影响(但这一结果对不同的收入差距指标并不稳健);(3)省级的市场化进程与公共信任之间是U型的关系。”你可以看到,“结论”里提到了我们自己搜集的数据,包括我们发现了什么,有三个结论。这段把我们研究什么、发现什么讲清楚了。接下来看我们教育文章的例子。“中国出现的教育不均等的现象,本质上不是因为中国采取了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而是因为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方式没有经过科学的设计。本文的理论研究说明,教育财政的分权、地区间和学校间的竞争以及合理的价格机制是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必要条件。但是,简单的教育市场化并不能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政府通过政策的干预或者机制的设计进行适度的均等化能够实现教育公平和效率兼得。因此,中国进行的教育市场化改革,不是方向的问题,而是方式的问题。”我们也作了简单的总结:中国的教育市场化改革不是方向问题,而是方式问题,观点鲜明。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通常写法如下,要注明作者、年份、题目、杂志(或出版社)、期号、页码。参考文献的列法一定要规范,一定要注意你的参考文献的格式要统一。按照姓名来排序,把姓放在前面;正文里有的文献全要列,正文里没有的文献全都不要列。Blanchard,O.andL.Summers,1987,“HysteresisinUnemployment,”EuropeanEconomicReview,31,288-295.Fudenberg,D.andJ.Tirole,1992,GameTheory,Cambridge,Mass.:MITPress.Sen,A.,1999,“ThePossibilityofSocialChoice,”AmericanEconomicReview,89,3,349-378.64\n小沙龙资料系列克鲁格曼,1999,《萧条经济学的回归》,朱文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军,1994,《社会主义的政府与企业:从“退出”角度的分析》,《经济研究》第9期,第72-80页。其他注意你文章的注释、附录和图表的格式,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图表。图表不要用阴影和颜色,因为绝大多数学术杂志是黑白印刷的,没有一个编辑会愿意去帮你处理图表的问题,除非你的文章特别出色。文章投出去前,把你的图表做得漂亮些,有些杂志的约稿信会说明,希望你提供的图表直接可以用来印刷。数据处理和有些推导过程放在附录里,不要进正文,否则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和阅读,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在适当的地方可以注明感谢谁,如果文章曾经给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批评过,不妨注明。在语言上,要科学而准确地表达你的意思。大家写文章时会经常用一些不够准确不够科学的表达。举几个例子。其一,缺乏严密的逻辑。改文章时一定要注意自己每一句话是不是有逻辑。比如,“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政府应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有比较优势,市场的选择就是发展这个,不需要政府去推动它也会发展。再如,“外来民工与上海本地居民形成了就业的竞争,所以要控制外来民工的就业,来为本地居民创造就业岗位”,三句话全错,看起来蛮对的。首先,外来民工与上海本地居民有没有构成就业竞争?可能没有。第二,就算构成了竞争,也不一定要控制;第三,就算控制了,也不一定能为本地居民创造就业岗位。这三句话本身就是有待推敲的,这句话你就要仔细考虑。其二,缺乏准确的用词。大家喜欢用一些词,比如“非理性”。经济学的基础就是理性假设,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非理性行为是可以基于理性的假设来解释的。“信息不对称”也是被大家滥用的一个词,在经济学里是它有严格定义的。“必由之路”这个词如果你要用,你一定要告诉我,为什么别的路走不通。“因为……所以……导致了……”这种词都不要轻易使用,因为这种因果关系在经济学里是非常难确定的,比较保险的是“……与……有关”。其三,缺乏明确的表述。“在收益递增的情况下,技术落后的地区会选择暂时不加入分工体系,力图提高在未来谈判中的“威胁点”,进而分享到更大的分工收益(陆铭、陈钊等,2004)。”这个例子来源于别人引我们的文章,引的是我们的文章,我自己都看不明白。写文章一定要写大白话,我曾在我的博客上说,一个人如果真的热爱知识,一定要重视多少人获得他的知识超过多少人认为他很厉害。请记住这句话,文章写到每个人都看得懂,就是你的本事。在今天讲座结尾,我要提醒各位,当你对一个问题的理解达到一定程度,觉得文章可以65\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往下写的时候,停一下,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是否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贡献是什么?为什么去写这篇文章?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兴趣去做研究,为人类的福利去做研究,为学术和知识的进步去做研究。谢谢大家。提问问:谢谢陆老师精彩的演讲。我有两个问题:第一,现在很多同学或研究者比较喜欢引用英文文献,因为英文似乎文章权威一些,电子资料也更丰富。我们应该如何在中英文资料间选择?第二,合作对于经济学研究意味着什么?在做研究时合作者如何分工?谢谢。答:非常好的问题。从目前经济学发展总体水平而言,可以肯定的是,英文文献总体上比中文文献更值得引用。我自己的研究也是如此,甚至早几年我曾建议学生,基本不要去看中文文献。但要特别提醒的是,这些年中国经济学研究发展非常之快,现在这句话我已经不敢讲了。所以研究什么,引用什么,还是取决于这些文献是否值得你去引用。什么样文章值得引用呢?它确实在理论发展中有贡献,这些贡献你可以从我刚刚讲的那些特点去判断。比如说,它是否提出了新问题,开发了新方法。我们很多同学会引用一些一看就知道不好的文献,你要知道如果你引用了一些行家一看就觉得不好的文献,本身就说明你的研究质量不高,你对这个问题不理解。从总量来讲,我觉得多引用英文文献是对的,但在中国最好的几本经济学杂志,特别是匿名审稿的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进步非常之快,我认为是值得重视的。在中文杂志上你会发现也许国外学者不太关心,但国内作者已经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尤其应该注意。现在中国的经济学就算研究水平还没完全与国际接轨,但中国的学者完全可以提出很好的问题,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合作,经济学成为在所有社会科学里合作最多的学科,有两个原因。第一、经济学的分工非常细,拿我和陈钊的合作来说,我们俩以前是同学,所以合作文章非常多。我们的特长可以互补,再加上经常讨论问题,所以经常合作。第二、对很多学科来讲,观点是很重要的,这就没办法合作。大家知道,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观点,怎么合作?而且一讲到观点,就涉及这观点是你的还是我的的问题。对经济学来说,观点属于谁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经济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科学化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使用某种方法去说明一个问题和一个事实。合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合作者之间感情上的支持非常重要。你一个人做研究,很容易被遇到的困难挫伤,因为研究是充满了坎坷的过程。合作的好处是相互之间可以进行鼓励。这个用经济学也可以解释,一旦两个人开始合作了,你为了保持声誉,你就会坚持下去。如果你一个人的话可能就不会坚持下去。所以合作非常重要。要达到有效的合作,我觉得首66\n小沙龙资料系列先要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而且自己愿意多做。在公共品的提供里,每个人都有搭便车的偏好。做研究时,合作就是创造公共品,如果能偷懒就偷懒,那合作就没法进行。靠道德力量来约束研究者而达到合作的形成本身就非常重要。问:我是大一世经系的学生。您说的话让我很有收获,但您今天的讲座可能不是针对我们大一开的,我们现在对研究确实没什么概念,也不具备足够的知识。能否推荐给我们一些入门的读物,并给予我们一些建议,为今后的研究作准备?答:对于我今天讲的跟一年级同学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觉得没关系,我很抱歉。我觉得是有关系的,其实我就是在讲科学精神的问题,如果你还没有做研究的准备,至少我谈了科学的精神如何在研究中得到体现。如果你要让我推荐,我就推荐我和陈钊明年即将要出版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为什么呢?我先做个广告。有一次我在经济学教育研究网上看到一个学生的留言,说他学了微观经济学以后,觉得微观经济学没用。我看了以后很伤心。我觉得造成大家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老师有责任,没教好;我们的教材有责任,没写好。我们正在编的这本书,估计明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会出。这本书举了大量来自于现实的案例,来告诉你经济学的理论怎么跟现实有关系,我们也留了很多问题让大家思考,你怎么把学到的理论用于分析现实的现象,所以我首先向大家隆重推荐的就是这本书。其中有些章节已放在我主页上了,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尤其推荐你去看网上已公布的最后一章,相信大家看了以后,会明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是怎么产生于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时代的。等你基础打好以后,你慢慢可以增加自己阅读论文的数量,比如《经济研究》上的论文,看不懂不要紧,摘要和结论总看得懂吧,每个人都是这么一点点看过来的,开始看不懂,第二遍看懂一点,再看再懂一点,到最后看懂了70%、80%,已经很不错了。我到现在都不敢讲自己那篇文章看懂了百分之百的。除了看些专业杂志以外,还可以看一点报纸,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尽管很多时候他们说错话,比如说,刚举到的《上海证券报》的例子。但就是因为他们说错话给了你无穷的灵感。你把错的、不知道的事说对了,本领就很大。我还推荐在高年级的时候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开展一些研究项目,小小的研究项目,从些小豆腐块文章开始去写。我的经验告诉我,我只有在写的时候才能去发现很多东西没看懂,我把写当作一种学习,平常你看一篇文章的时候,你以为你看懂了,你到写的时候,特别是去挖它的细节时,你才会去想一些问题。比如你的研究跟他有什么关系,你的问题跟他有什么两样,你写的时候才会发现你看的时候不够仔细。所以,这是个边写边学边想的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67\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如何查找经济学学术文献Case1已确定知道要找的是哪篇在什么期刊上的文献建议直接上学校图书馆提供的webofscience数据库,查SSCI论文库里面的论文,该链接会链到相应的不同数据库(例如Elsevier)里面,一般来说会有全文。如果下不到的话,就通过google找到它的workingpaper,一般来说,时间靠后的工作论文与发表论文差异不大。Case2不确定是哪一篇,只知道一些关键词(一):已发表论文,主要搜索几个经济学常用的数据库:1.Elsevier(ScienceDirectOnLine,SDOL)2.EBSCOhost:ASP、BSP…3.JSTOR:JournalStorage4.SpringerLink5.WileyInterScience6.ABI/INFORMGlobal-ProQuest®最后可以再用SSCI数据库再搜一下看有没有遗漏7.SSCI: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ISIWebofKnowledge搜完期刊论文,还需要看workingpaper搜索的网站1.http://www.ssrn.com/2.http://econpapers.repec.org/3.http://ideas.repec.org/search.html4.http://www.nber.org/s/search/(需免费注册)最后可以再用google再搜一下看有没有遗漏,有时候会有些意想不到的最新论文5.www.google.com另外:68\n小沙龙资料系列1.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cat/shortres.cfm?auth_ed=&subject=&ser_note=Working+Paper&datecrit=&Lang_F=All&brtype=Date&Year=Year&TITLE=emerging+markets2.http://ddp-ext.worldbank.org/ext/DDPQQ/member.do?method=getMembers&userid=1&queryId=1353.http://www.emergingmarkets.org/channel.asp?CategoryID=1984.http://ideas.repec.org/5.http://www.interbank.org/list/wpapers/index.htm69\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做研究写文章要注意的若干细节问题★总论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2.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3.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4.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5.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或html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6.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7.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8.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9.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70\n小沙龙资料系列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10.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英文文章写作1.阅读10篇文献,总结100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经常复习。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2.找3-5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3.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4.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写。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5.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correctionandimprovement,not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人强烈推荐。★文献管理1.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以及换行符删掉。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2.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3.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4.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71\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5.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10-20/个)。★文献引用我们经常会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耍一些小聪明,殊不知这些都会降低论文质量。1.知而不引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可能就是同行。2.断章取义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3引而不确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4.来源不实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5.盲目自引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国内文章水平不高的几个原因:1.审稿人知识陈旧年纪大的审稿人查文献和和上网的能力相当有限,无法核实该研究是否有意义,创新点在那里,方法是否可靠,结果是否可信。但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经常提的审稿意见是"参考文献不够新"。2.选错审稿人虽然一般指定两名审稿人,但编辑部经常让不懂分子生物学的人审分子生物学的文章,让不懂统计的人审统计处理比较复杂的文章。出于爱面子,很少有人提出"我不适合审这篇文章"。3.关系文章有了关系,什么都简单了。72\n小沙龙资料系列4.不承认阴性结果诚实的阴性结果被认为无意义。怪不得有人大声疾呼"我要办一本阴性杂志"。5.造假任何人都不愿意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出不来预期结果就没法交差。为生存计,为按期毕业计,造吧。★动态的科学1.科研靠积累。象伦琴发现X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基金评审也是这样。没有前期积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小。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2.文献要追踪。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3.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写毕业论文1.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上来就写,是坏习惯。几百字没问题,几千字勉强,几万字就难了。必须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2.平时多写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3.不要罗列所有数据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非数据越多越好。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否则,要么显得累赘松散,要么成为破绽。73\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4.打印修改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5.让别人指出错误自己修改,仍然受个人习惯的局限。错误摆在那里,却熟视无睹。让别人给你指出错误吧,不管他与你是不是同一专业。★怎样读文献1.目标: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2.层次: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例如有人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治疗帕金森病,对他来说,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是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是某种物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3.形式: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著;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4.程度: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74\n小沙龙资料系列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5.矛盾: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75\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如何创作好的经济学论文聂辉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青年读书会演讲稿,2003年5月25日)阅读提示:读者对象为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如果你对写作经济学论文没有什么疑惑,那么你不应奢望本文会提供更新鲜或是更实用的内容。绝大多数学习和研究成果总是通过学术论文来体现的,经济学也不例外。但是经济学论文的写作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尽管我们从小学就开始练习写作文,但是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经济学论文仍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因此许多人对于如何写经济学论文感到无从下手。我接触过不少经济学科班出身的名牌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发现他们对于如何写标准的经济学论文也感到迷茫,教师们几乎从来没有教授过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联想到国外大学一入学即对新生进行关于学术道德和学术创作的教育,痛感这实在是我国经济学教育的悲哀。我还不是经济学家,按说没有资格跟大学生和研究生谈如何写经济学论文,但是考虑到经济学论文写作本身有一些形式化的“技巧”——这些技巧与论文质量没有必然联系;同时也考虑到我的“矜持”可能使我的师弟师妹们失去一个学习的机会——哪怕我说错了让他们批判也有利于他们的进步吧。因此,我愿意将我自大学二年级发表论文以来的一些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告诉大家,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发现一个好问题尽管有不少的文章谈到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但是恐怕没有谁会否认应该从这里起步。学术研究总是从对一个问题感兴趣开始的,所以能否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基本决定了论文的质量了。现代经济学被认为是解释世界的科学,而不是改造世界的科学。因此,同学们不要立足于为解决问题而写论文,即便想解决问题,也要从分析问题入手。绕来绕去反正都离不开“问题”。那么如何发现问题呢?我把问题的来源归纳为四种途径:一是真实世界,二是大众传媒,三是与人沟通,四是阅读文献。前面两种途径是通过现象来发现问题,而后面两种途径则通常是从问题到问题。在真实的世界里发现问题可能是最主要的途径,许多经济学家都承认他们的灵感来自于对真实世界的感悟。因此,只要你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多到企业或者市场里去逛逛,就有发现问题的机会。我们常说学经济学需要有“经济学感觉”,我理解,除了指能够理解数学模型背后的经济涵义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将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相对接。比如,在市场上看到买卖双方讨价还价,要能够理解这就是“价格歧视”。因为存在价格谈判说明商贩对不同的顾客索要了不同的价格。76\n小沙龙资料系列中国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校又很少安排学生去“体验”市场经济,因此通常没有多少机会去企业和市场。一个替代的办法就是借助大众传媒,比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这些传媒通常有很多内容是关于经济现象和经济理论的,而且通常是比较典型的现象或者是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我的经验是,对于这些经济类的报道,你不必完全相信他们的分析,但是可以关注他们说的现象,然后用自己的理论和头脑来分析。大众传媒放送给你的经济报道,你可以视之为“案例”。因为我从来不看电视,所以只能谈谈其他几种我认为容易使你发现问题的媒体。我愿意推荐的经济类报纸是《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学消息报》,这些报纸时效性强、内容新颖,而且资深记者的报道通常有一定的深度。杂志相对于报纸而言,可能更彻底、更有深度,较好的中文杂志(不是学术期刊)比如《南方窗》《中国企业家》《世界经理人文摘》等。至于网络,那就比较多了,我认为不错的财经类网站有新浪网(sina.com.cn)、国研网(drcnet.com)、中经网(cei.gov.cn)、中国资讯行(chinainfobank.com)等。这两种途径都是试图从现象中发现问题。那么,哪些经济现象通常是有价值的现象呢?一般认为有四个标准。标准之一,一种新的现象,比如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1],这种现象最容易引起学界关注。标准之二,与现有理论相悖的现象,比如传统理论认为“分成租佃”是不合理的,但是它却在台湾广泛存在并具有较好的经济绩效[2]。这种“推翻”现有理论的现象也是经济学家求之不得的好素材。标准之三,与现行经济政策相悖的现象。比如,屡禁不止的温州地下“钱庄”。既然“野火烧不尽”,那么必定有其存在的经济原因,探讨这种原因可以为制订新的政策或解释制度变迁提供理论依据。标准之四,两种相互矛盾但同时存在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有的地方私营企业不如国有企业而有的地方却相反?寻找其中的约束条件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从而理解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现问题的第三种途径是与人沟通,比如和学者对话,听著名经济学家做报告,和企业界人士聊天,跟经济类记者侃大山。与上述人对话,可以获得许多你难以获得的信息,帮助你打开通往真实经济世界的大门。同等重要的是,他们的话题总是带有不同的问题,这就使你直接接触了问题,而不是经由现象再到问题。有些时候,你和别人对话,包括你给别人“讲课”,可能不会使你学到什么新的东西,但是也许会帮助你整理近期的思维,或者促使你思考一些问题。最后一种途径是阅读文献。如果以上三种途径都暂时无法帮助你找到一个问题,那么我建议你找一个比较感兴趣的领域,然后阅读该领域内的专业文献。读文献不是盲目地读,而是有选择地读。比如你对经济增长感兴趣,那么你可以找一篇有关经济增长方面的近期“综述”(它很可能出现在JEL上)或者最重要的著作,根据它后面提供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尽量找来并逐一阅读。比较权威的文献通常是比较重要的,英文的有AER、JPE、Econometrica、QJE、JEL、RES等,中文的有《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等。在阅读过程中,你将会发现经济学家们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观点、材料、分析77\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方法,会在文章末尾提出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启发你的问题。提炼经济学问题假定你通过上述途径已经发现了一个自认为“好的”的问题,那么你离正式动笔仍然有一段距离。首先,你需要把自己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做不到这点就说明你对于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还不清楚。譬如,你观察到市场上到处都是“砍价”声,你联想到经济学教科书上一般都说“价格是给定的”,那么你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砍价”为什么会发生呢?其次,你必须用一句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你的问题。譬如,消费者和销售者之间为什么会发生价格谈判呢?只有用经济学语言描述你的问题,才能检验你的问题是否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从而确保你要写的论文是“经济学”论文而不是“管理学”或者别的论文。所谓的经济学问题,不是说提问中包含了经济学术语就是经济学问题,而是说提出的问题本身符合所用的经济学术语,同时这个问题遵守了经济学现有的学术传统。我要提醒读者的是,千万不要忽略这个过程,因为很多人不理解这个过程因此提出了很多在经济学家看来根本不是问题的“伪问题”。比如,很多中国的经济学者在讨论国有企业问题时,动辄论及“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实际上委托代理理论根本不适合分析国有企业。因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全体公民)根本就不是一个“经济人”,无法最大化自己的成本和收益,也控制不了“代理人”(国企管理者),这与委托代理框架是不相容的,因此根本就是一个伪问题!再有,一些人的硕士或博士论文题目是“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之类。这也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因为它要探讨的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企业管理的问题。经济学传统中不存在什么“竞争力”,就算有相应的术语(利润最大化?)遥相呼应,那也不属于经济学问题。因为经济学只解决“是什么”,至于“如何做”那是管理学的问题。一旦你已经明确了一个经济学问题,那么你就要试图解答它,这才是研究的开始。在解答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很多苦恼和困惑,要不断地向专家请教,查找专业文献,苦思冥想。如果你找到了答案,那么恭喜你,因为你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接下来,你要适当压抑一下自己的兴奋,把答案记下来或者留在脑海里一段时间,看它是否真的站得住脚,有没有可能再完善。如果你对自己的idea确认无疑,那么现在可以找人初步验证一下。建议你找两种人:专家和普通百姓。比如说,你认为存在“砍价”是因为卖者有意实行价格歧视,而价格歧视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买者并不完全掌握商品的价格信息。卖者通过“砍价”来甑别不同的买者,对拥有信息优势的买者收低价,对没有信息优势的买者收高价。你现在可以把这个idea首先告诉在价格理论方面比较擅长的经济学教授。他们的回答应该有三种可能:赞成并认为你提出了一个新idea,赞成但是认为别人已经提出了这个idea,反对并认为你是错的。同时,我还建议你把自己的idea用大白话告诉那些市场上的小贩子或者家庭妇女。如果他们都能理解并赞同你的idea,那么你很有可能属于前面那个教授说的前两种情况。如果他们感到不可理解或者根本不同意,那么你很可能就属于第三种情况了。78\n小沙龙资料系列理论创新的三个方面在我看来,创新的论文应该符合“三新”。第一,你提出了新的观点吗?如果没有,那么你是否使用了新的分析方法?如果也没有,那么你是否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一句话,你总得给读者一些新的东西。如果上述回答都是否,那么我认为这样的文章写的价值就不大了——除非你纯粹想练笔或者满足你的发表欲[3]。现在我们来继续前面的话题。如果你将自己的idea告诉专家和老百姓后,他们都表示不同意,那么你的结局就可能比较郁闷了。我建议你暂时将自己的想法压制一段时间,或者你也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工作。无论你的idea属于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你都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即查阅相关文献。以前面“砍价”的故事为例,实际上你明白自己提出的经济学问题属于价格歧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或者博弈论,那么你应该查阅这方面的文献,以验证你的idea。如果你确实发现理论上还没有人将信息甑别机制用于价格歧视的话,那么你很能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思想!这样的话,你就初步实现了理论创新的第一个方面(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提出了新的观点。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经济学人而言,一般没有这么幸运。当你阅读了某一领域内的全部主要文献后,你将会悲观地发现:经济学发展了200多年了,凡是你能想到的别人都已经想到了,你没有想到的别人也帮你想到了!但是不要气馁,再看看你是否有希望在另外两个方面进行创新。比如说,你可能会发现已有经济学家提出过类似的想法,不过他没有明确提出“信号甑别”的概念,或者是提出了这个概念但是用的分析方法是静态均衡。那么,你可以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深化他的思想,或者用博弈论的方法进行比较静态、动态优化甚至一般均衡的分析。这样,你就相当于利用新的分析工具丰富和一般化了现有的思想。不要小看这第二种创新,实际上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辈子都是在做这种事情,甚至做这种事情还能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呢。典型的例子就是张五常和斯蒂格里茨(Stiglitz)的故事。张五常在其博士论文《佃农理论》中率先提出了“分成契约是信息约束下风险规避的理性选择”这一原创性思想。但是张五常的论文讨论的是农业契约问题,用的数学是静态局部均衡。斯蒂格里茨用更复杂的数学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的模型,从而将张五常的思想一般化,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因此而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4]。而泰勒尔(Tirole)可以算是利用分析方法取胜的另一位大赢家了。即便前两种创新你都没有希望了,你仍然不要感到绝望,因为你还有第三条道路。假如你发现自己的idea已经被别人开发了,别人的论证方法也很严密科学,但它未必具有普适性甚至未必正确。那么你可以对该idea做一些计量检验。比如,你找了100个案例,其中50个是社区市场,50个是旅游区市场。你可能会发现,旅游区市场存在比社区市场更频繁的讨价还价。回顾一下前面讲的“好的”现象的四个标准,你将发现你找到了第四类有价值79\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的现象。深究下去,你可能有新的发现:信息获取、价格歧视与人口流动有关!这样,你通过计量检验修正了前人的模型,然后提出了新的解释。也有一些经济学者通过对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验证或修正了国外经济学家的模型,这也算是一种贡献吧。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你要提出一种新的idea时,有可能在现有的学术传统中找不到合适的术语来描述它,那么你会想“创造”一个新的术语。经济思想史的演进表明,理论的创新总是伴随着概念的创新,因此新的术语总是层出不穷。但经济学家同时又很忌讳提出新的术语,因为这通常难以得到同行的认可。我个人的意见是,提出一个新的术语要符合以下三个要求。第一,现有的理论的确无法表达你的思想,比如“信息甑别”,这个术语以前是没有的,也难以通过其他相关词来替代。第二,你提出的新术语比现有的术语表达起来更清楚、更“经济”,经济学本身也是要讲究经济效果的。比如,奈特(F.Knight)在表达商业环境中难以度量的风险时,提出“不确定性”(uncertainty)来取代“风险”(risk)。第三,你的术语最好能够数学模型化,这样你可以更方便地在模型中描述它从而更容易得到同行认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特别留心第一个要求。有人在研究中国的乡镇企业时,提出所谓“模糊产权理论”。实际上产权的内涵本身就说明它是存在剩余控制的模糊权利,再发明一个名词试图“创新”理论,实际上没有必要[5]。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阅读了参考文献之后,你终于可以动手写论文的第一稿了。按照西方主流学报的标准,经济学论文通常由下面几个部分构成。导论这是提出问题的部分,即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比如,认为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某一现象,或者要澄清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又或者是质疑现有理论,等等。导论要精彩、短小,让读者(尤其是编辑)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明白你的论文要说什么,并且对你说的感兴趣。因为要“出彩”,一些经济学家甚至在论文的开头干脆讲起了故事。克鲁格曼(Krugman)尤其是这方面的高手。但是不管怎样,在导论中你要表达出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命题。这样做的好处是,许多没有时间看你全文的人也可以了解你的观点。综述这是你查阅相关文献的成果。任何研究都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并且遵守学术传统,而不是空穴来风。你需要告诉读者,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研究到了何种地步,有什么缺陷,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拓展。这一方面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你的文章价值何在。任何与本文相关的重要成果都应当在综述中得到体现,并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综述不是概述,不能泛泛地引用和概括,要有扬弃,特别是有批评。否则,如果别人都做好了,要你写文章干嘛。综述比较容易看出作者对该领域所下的工夫,因为作者需要广泛阅读,理解不同论文在关键假设和模型上的主要分歧。好的综述本身就是一篇独立的文章[6]。一般认为,学术论文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遗憾的是,中国所谓的经济学期刊上,绝大多数论文根本不做任何综述,也不梳理前人的成果。80\n小沙龙资料系列故事在进入模型之前,用一个虚拟的故事来说明会使你的论文在严谨之外增添通俗之美,更重要的是让别人形象地理解你的数学模型的经济含义。故事可以从简单的场景开始,通常是一个时期,2种物品,2个人(企业),然后再用一些简单的数据勾勒一下基本的命题。模型将故事中的基本要素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并且建立方程,这就是数学建模。如何建模本身就足以写一篇长长的文章来讨论,这里我只简单地介绍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是模型要提炼出问题的关键因子,假设要简单有效。二是遵循瓦里安(Varian)提出的KISS原则:Keepitsimple,stupid。即尽可能地简单,而不是越复杂越高深。三是最好能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做,这样省事而且容易得到别人认可。四是在逐步放松假设后,通过方程式的计算导出基本命题。检验即利用样本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计量检验,这又涉及计量经济学的内容,技巧很多。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变量都可以量化,许多理论文章有可能不进行计量检验,而是通过对某一行业的具体案例来检验。结尾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评论,总结你文章中的主要结论,并且指出放松某些假设后可能会如何影响结论,就可能的以及事实的批评做简单的回应,明确说明自己的论文为什么忽略了一些被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以及本文下一步的研究计划。补充说明1、不是所有的论文都有如此严格的标准,但没有这些严格要求的文章不是经济学论文。案例分析、报告、政策建议、经济散文、普及性文章不在本文讨论之列。2、学会利用网络查找参考文献,推荐使用Google搜索。网上论文最重要的来源是作者的个人主页、syllabus(课程提纲)或者readinglist(参考书目)。一些学校图书馆购买了JSTOR、OCLC和DIRECTSCIENCE,这些都是最常用的经济学论文数据库。在你论文后面将使用过的参考文献按音序排出,国内的仿照《经济研究》,国外的仿照AER。记住不要遗漏。3、论文初稿完成后,最好举行一个专题研讨(Seminar),像我们青年读书会那样,可以让你的同行、同学帮你发现许多专家发现不了、你自己想不到的大小失误。4、关于如何投稿的建议,建议你看何帆博士在《经济学家茶座》总第九辑上的文章;关于论文JEL的分类,参考《经济研究资料》2002年第2期;比较接近“标准”的国内论文,参看张维迎教授在《经济研究》1998年第七期上的论文《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5、我必须提醒读者的是,看完本文并且切实按要求去做也不能保证你会写出高质量的81\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论文,更不能保证你能成为一个经济学家。因为本文的作者现在只是一个博士候选人而已。★本文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2003年第4期,引用请注明。2007年11月17日修改。涉及杂志推荐、数据库推荐等。*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03级博士研究生。[1]当然,也有人考证说这些现象在古代就存在了,不过这不影响本文的分析。[2]参看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出版。[3]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感到惶惶不安。因为我不敢保证自己的每篇文章都符合这“三新”,连本文也不例外。一年前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一次大课堂上提出这个“三新”标准时就曾遭致“非议”。但是我认为,“取法乎上,得法其中”。[4]参见Stiglitz,JosephE.,1974,“IncentiveandRiskSharinginSharecropping”,Rev.EconomicStudies,41,pp.219-255.[5]关于这个例子的深一步讨论,参见汪丁丁:《应用经济学杂感(之二):“提问”的问题》,《我思考的经济学》,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4页。[6]杨其静的综述《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是一个典范,见《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82\n小沙龙资料系列规划你一生的学术历程——写给新来的博士生们1前言今天收拾东西开始准备开题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这么一件事:平时总是抗议政府还是业主还有大众,目光短视,搞建设不知道要事先规划,甚至建筑也不设计就开始挖地盖房子,结果总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事情干得千疮百孔。可是想起我们的博士生们(硕士生就不说了,因为我觉得眼下的方向,硕士本科化逐步实现,硕士已经没有学术性可言了)的学术研究,很有一批是根本没有什么事先规划的。按着清华博士教育苍白的学制、课程,跌跌爬爬,不能按时毕业的、论文不怎么样的大有人在(我就是不能按时毕业的那一类)。至于能否具有真正的学术素质,天知道。说来惭愧,在清华读建筑第九年了,也是在第八年上才发现自己这么多年都糊涂着,跟着中国惨白畸形的教育制度一步步快熬到国人眼中的学位顶峰,才发现自己还在瞎蒙。今天写这篇文章,为的是整理自己,顺便提醒一下学弟们。清华的教育号称一流本科二流硕士三流博士,我觉得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但是追究起来,其实应该说整个清华的教育制度和方法都是二流,只不过本科要求低,博士要求高,在教师和学生依靠自己的个人拼搏程度一定的情况下,显得本科比较牛,博士比较差,如此而已。清华有能培养个别大师的个别教授,但是没有培养一群大师的可靠办法。按俗话说,这叫“望天收”。简而言之,对于一个愿意投身学术的人来说(我以为做博士的意义主要在此),学术绝非几年的工作,而是一生的工作。要搞学术,必须以一生长度来规划你的学术历程,越早越好。规划未必能实现,但是不规划就只好看rp了。呵呵,靠rp当大师,你觉得难度比手工制造原子弹如何?2健全知识早年清华还是综合大学的时候,就有学者疾呼不能培养半个人的学生。这里说的是人文素养。有人说学术的境界,有“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这四个阶段。要我说第四个阶段不可能,正常应该在2、3阶段间循环。而多数人,显然在第一阶段。中图分类法把所有的知识书籍分成“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测绘学、地球物理、气象学、地质学、海洋学、自然地理学、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林业、水产渔业、工业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综合图书”37个大类无数小类,问问自己都了解过哪几门?83\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人文知识的意思,是说这是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所应该有的知识。这时还谈不上学术。清华变成工科院校以后,确实严重的缺乏人文素质教育。我曾经羡慕国外大学生首先就要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概论,就可以有健全的知识根底。现在想来可笑,全面的素质教育,显然是要通过一个健全的教育制度来实现的,而不是一两门课。很多学生进大学发现不喜欢专业,这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的父母和中学老师一般也都弄不清楚那么多专业都是什么个东东,到社会上又从事什么行业。这样盲目乱撞能选对专业么!所以说,人生的大多数困难来自于缺乏知识(天赋的问题我们暂时不说),有人能挣钱当老板,让技术人员给他打工,是因为他擅长赚钱的知识;有人能当官(贪官暂不计),是因为他有当官的知识。有人说那是靠经验啊!其实经验,正是科学要把它变成知识的。现代科学是经验科学,这是我不小心学了一门关于科学哲学的课才知道的。人类总是把一切归纳为知识存起来,你需要了解的是这些知识的全体。人生的经验大多数都被归纳了,很多东西你以为是经验,其实都有专门的学科已经研究过了。虽然有些知识是秘密的,比如统治人的知识,坑害人的知识。有些经验也很难被归纳,但是已经归纳了的至少要知道吧。新生常常迷惘,其实不必迷惘什么。大多数人还没有资格迷惘,他们只是无知而已。等你把相关已有知识都了解了,你才有资格对那些真正困扰人类的至今无法解决的问题产生迷惘,比如生与死,物质与精神什么的。规划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很多人不会学习,是因为他们连做人可以学什么、应该学什么、适合学什么都不知道。管理规划自己就是一项基本的知识。啥都不知道就直接扑进某一项具体的知识技术里扑腾,那就死定了。中国的教育问题在这方面的缺陷是致命的。我是幸运的,建筑学不但有趣而且好挣钱还对社会很重要,不过可能各位也没几个知道建筑学专业是干什么的吧?不奇怪,中国有现代建筑教育也就是1928年以来的事情,城市规划更晚。不知道这个学科的内容很正常。水木里有人对各种游戏了如指掌,有人对各种电脑配件行情如数家珍,有人对化妆品品牌深入研究,可是有几个人对于人类知识体系有所了解呢?买东西大家都知道货比三家,可是学知识有几个人知道要货比三门呢?大家常常抱怨政府领导不懂行还乱来,可是设身处地想想,自己又知道多少别的专业的知识?要了解社会全面的知识相当难,何况管理本身还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要知道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知识体系,以及社会各行业的运作概况,是一件很有趣也很值得去做的事情。不过对于一名博士来说,即便有了比较全面的知识,也别得意。这还不叫渊博,只能叫健全而已。就像人还谈不上健康健壮,先别缺胳臂少腿,别残废。甚至别身子只有一半(真恶心,半边的人体。。。)不过现下残废可是真多。。。。我的导师是个人文功底很厚的老同志,但是突然有一天跟我们感慨从一次讲演里知道杨振宁的人文素养特别深厚,令我很是怕怕。。。搞物理都需要这样的人文素养,何况我们偏人文的。。。84\n小沙龙资料系列简而言之,人文素质不是给你搞学术用的,是给你成为一个健全的人用的。先为人,再为学,搞学术需要的更多。好了,这就是为什么要用一生去做学术的原因。知识太多了,不得不把一生都规划进去,还不见得能有成效。有人说大学只是学一个学习方法,我说博士读完也就是学一个搞学术的方法而已。有的同学可能看过李敖的书,会比较共鸣。李敖是真正做学问的人。他从小开始博览群书(他们家读书条件好,父亲是北大毕业家里书很多)高一就展开了对全部中国古书的扫荡,规划了自己的学术生涯。后来编成《中国名著精华全集》,自己号称中国读书最多的人,因为他一生自从懂事以后到现在,只有2周没有在读书(!!!不是人啊!)。从他居然在《要把金针度与人》一书中居然介绍《营造法式》这么专门的建筑古书,就可见一斑了。各位同学包括我自己,从大学才开始广泛读书,博士才知道规划自己的学术生涯,比李敖已经至少晚了10年。想在学术上达到他的成就,就比较难了。这样看来,真要跟大师比搞学术,从小就要头脑清楚目的明确的努力(世家子弟和发达国家青少年此方面严重占优),一辈子干下来也就是保证个基础功夫不吃亏而已。这个基础上再拼天赋悟性什么的,还未必有胜算。所以说,搞学术啊,真的不容易。顺便也说点高兴的。科学不同于宗教和艺术,它最大的好处是,科学的知识每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学会它(虽然未必能创造知识)。因为科学证明要求把推理的每一步还原到自明的公理。每个人只要是精神正常,都可以学会自己想学的科学知识,只不过有些知识需要太多时间去学而已。科学是平易近人和点滴积累的,很多驽钝的人都可以很有成就的创新,何况只是简单的学学用用。大师往往能教出学生大师来,也是因为科学是可以传授的,而且方便传授的。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是轮不到拼天赋的,所以基本上好好干大家都能有所成就。相比之下,中国的“道可道非常道”讲究悟对常人来说就很难学习了。3资料积累科学是靠点滴积累起来的,每个人的学术也是点滴搞起来的。如果还没有良好的资料积累习惯,那就赶快改改吧。3.1囤积书。所有的自己认真看的书都应该拥有一本。没听说那个大学者家里没有一大堆书的。有效率的研究必须有很好的书斋,有价值的书万万不能指望图书馆(能直接坐拥图书馆的大教授例外),网上图书馆也一样,见到有用的就要下载,别指望在线,除非服务器是你家的。把所有需要的书分类排好了上架,放在自己工作的台面前面,或者把对应的电子文档目录清楚的放在自己的硬盘上(数字化要说真是方便了全体知识分子啊!)买不起的或者买不到的就复印或85\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者扫描或者翻拍。3.2读书不是藏书,不动笔不读书。所有的书读过都要划上线,贴上小条,做批注、笔记和小结。别可惜新书或者舍不得买即时贴,做学问是要成本的~。手写很不方便,最好是直接敲进电脑。PDA是个好帮手,可以完全取代记录本。平时吃饭睡觉随时想到什么都记得记下来,抽时间整理出来就是好东西。这也是很多大师的经验之谈。3.3所有自己经手的项目或者某项工作或者某种活动,都要条理清楚的整理归档。比如某个项目的各阶段成果,每次讨论纲要(这时候用PDA直接纪录就很方便了)对方联系人名片统统纳入文件夹;某次周末郊游,把事前找得资料、中间的发票门票、拍的照片写的游记,都扫描了归档。有点像归档狂是不是?李敖连小时候同学的纸条什么的都还保留呢!“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资料”是搞学术必备的基本技能。保持随时动手记录的习惯非常重要。3.4特别重视目录线索。也就是绝世武功的目录。很多时候你没有时间去具体了解某些知识,但是记住他们的目录很有用。检索工具就是其中一种。但是有的学科本身知识积累就比较混乱,比如我们建筑学科。这时候就要自己有个结构良好的资源总目录,不断的把有价值的目录线索补充进去,需要或者有空的时候可以去查找研究。各种著作,论文,期刊,零散的小文章,听到的报告讲座,导师的提示言论,某个比较专门的网站,某个新知道的文献数据库。。。。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是别人的著作和论文的参考书目,这个对自己的专业极重要;一个是期刊杂志,应该通览。除了自己的专业期刊,一些相对学术的休闲性新闻性的综合期刊报纸比如《读书》《南方周末》《南风窗》都值得多看看,可以了解社会各方面的情况。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是针对拥有良好知识框架(或者至少是学习计划)的人而言的。东一榔头西一棒、道听途说或者熊瞎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都不是搞学术的办法。3.5简要的人文知识基础我也是读书刚起步,说一点心得跟大家探讨探讨。哲学中国教育最残缺的一面,但是要命的是人不能没有哲学思想--不学哲学就意味着你有的是一团糟或者很原始的哲学思想:方法论,认识论,世界观,伦理道德观念。。。原始的博士。。。嘿嘿黑。。。。所以让每个博士都写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论文这样荒唐的事情。。。。我们可是PHD.啊!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从学科的历史学起。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你的第一必读书目。但是罗素死得早,所以当代各哲学流派要看别的书,好在不厚,挺好看的。看完有兴趣的还可以深入看看自己喜欢的流派。中国哲学博大精深,从中可以知道很多现在的社会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嘿嘿。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也不错。看完哲学史,其他86\n小沙龙资料系列的哲学书目你自己就知道了。伦理学和美学都可以挑一两本概论或者简史看看。但是美学需要有一些艺术实践做基础,不然不好看。宗教宗教是中国教育根本没有的项目,确实西方文明的基础,真是要命。基督教伊斯兰教也是看看宗教史就能知道好多好多事情,方便了解世界。儒道释这中国三架马车不但是知识,还会对你的人生有很大的作用,值得慢慢消化。社会学是个不好对付的学科,我只看过《江村经济.生育制度》(很好看)和若干小文章,但是觉得是个急迫的领域但是又过于庞杂。自己面对的那么多烦人的社会问题,看看社会学会很有启发,有利于好好做人。政治中国很黑幕的一个学科,还好西方人写的多。从柏拉图就有《理想国》,同时可以和历史一起看。政治+历史很有看头,政治课的那些教条要首先忘掉,从头学起。尤其中国人普遍对于民主自由政治这些西方过来的概念还知道的太少,一些起码的常识需要补课。不认真看一点,被欺负了可别怪别人。法律也可以和政治一块看了,都是搅和在一起的。重点看一些原理和切身案例。当然还有法律的历史。经济学非常切身,凡是想发财或者对社会不满的人都必读。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是经管学院的首选推荐书目。相关的,关于资本全球化,股市和国企改革,社会保障,中国房地产,简单的会计税务。。。。你不学都没办法活。文化上,文化地理学、传媒相关和比较文化学都是很有趣的。包括很多畅销书都可归入此类。科学哲学和科学史是必读的。否则就不好办了。尤其注意科学和宗教、艺术的关系。丹皮尔的《科学史》和彭罗斯的《皇帝新脑》都很好。语言学跟哲学干系很大,有兴趣可以看看。文学就不说了,不看太可惜。这是个无所不包的东东。艺术类非常重要,不过主要不是靠看书,要靠动手干。不拘那一类,至少学一门。因为艺术集中代表了感性思维方式的作用,和整个科学互补共鸣。尤其是整体思维和综合感知。艺术其实起步的时候并不难,难在下决心入手。绘画、古典音乐是基础,比较容易入门。直接上摄影、电影这样的综合艺术可能进展反而比较慢。学艺术最好有活人当老师,光自己琢磨恐怕比较难,这也是学艺术的重要难点之一。好在现在媒体发达,要好一些。不必犹豫,谁知道你不是一个艺术天才呢。历史在中国是巨无霸学科,恨不得5000年都在搞这个。李敖要不是研究历史而是别的什么,在中国恐怕难有大成就。像汤因比的《历史研究》这样的巨著可能比较累,不过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那几本就很轻松愉快了。每个学科的历史都值得一读,历87\n关于经济学研究和学习的心得汇总史本身更有意思。但是历史教科书一般都很难看,尤其是意识形态化以后。名家的历史名作往往观点有趣风格鲜明,会很好看。考古常常沾上艺术,同时也有点像探险或者刑侦,也是很有趣的。Discovery和中央10套都有越来越多的相关节目,真是不错。理工科就不说了,我不内行。不过天文和古生物还是挺想了解的,感觉很好玩的说。以上人文分类,我觉得每类读个3-5本名著也就50本的样子,这点都没看过,做人都困难,做博士就麻烦了。4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并且不断实施。规划自己的学术生涯至少应当是5年为单位终其一生而且还得不断调整的。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终身不断的学习新东西。当然学习的项目也是要不断补充调整的。其实中国今天的社会还算稳定了(比起卢旺达什么的)参照国内外从业人士的情况,大可以估计出一生的大致步骤,尤其是如果献身学术研究的话会比较稳定,基本就是学院或者研究机构。早规划早行动,3-5年的短期目标,20年的中期目标,一生的理想,肚里有数哪怕说不清楚苦苦追寻也比没想过浑浑噩噩强无数倍。5游历游历不是玩,是学习那些没有被归纳为书面知识的经验(玩都得学习,学者真苦闷……)。建筑大师贝聿铭说他一生最好的老师就是游学。其实孔子那时候就这么干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不错的,一定要记得把出去锻炼实践放在长期计划里。实践如果不算学习知识的话,那就算创造知识的第一步。那些读书郁闷的,不妨出去走走,看看社会运作民间疾苦自然风光,心胸自然就开阔了,顺便还能找个女朋友什么的。有人说博士没情趣,傻,呆什么的,那都是说得不合格的博士。博士不是书呆子,博学博游博玩,应该是样样都能来都能干得不错的。娱乐,文艺,幽默,扮酷,时尚,这些都是需要人文知识基础和实践练习的,如果专业太忙也可以先放在计划里,但是别不当回事情。这个就不细说了。6学位和长期规划听说胡适曾经后悔花了过多时间去取得博士学位而没有做学问,金庸也后悔花时间写小说而没好好搞学问(这都什么话!!!)可见学术真是个无底洞。自打我开始懂得做学问(相应的一般的事务就很简单了)是怎么回事之后,慢慢觉得学位确实不是那么重要。学术是要用一生去做的,3年5年的一个学位相比只是小事情。有学问的人也不会被学位困扰(不是说不拿学位,而是说拿学位不成问题)。至少我们业内,有没有能力合作几天就知道。学到了博士应有的能力,比那个学位重要太多了。。。8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