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重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公共经济学重点

一、效率原则(准则)n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um)或称“帕累托有效”(ParetoEfficient):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必须以另一些人境况恶化为代价。n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ment):如果资源配置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用某种方式改变这一状态可以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那么这种状态就不符合帕累托效率,对它所作出的改进被称为帕累托改进。二、完全竞争市场与效率的实现?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n人数很多的小规模卖者和买者n商品都是同质的n生产要素都可以完全自由流动n充分的市场信息和知识n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的一致性n经济利益的可分性与所有权的确定性n不存在外部性n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2、完全竞争市场与效率的实现局部均衡分析:n消费者:Pd=MUn生产者:Ps=MCPs=Pd,MU=MC因为不存在外部性,MU=MSR,MC=MSC所以,MSR=MSC三、规则公平:竞争的规则必须公平,对所有参与竞争的社会成员一视同仁,所有人都遵循同一规则参与活动。四、贫困指数: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五、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l社会通过做出初始资源禀赋的适当安排,任何一种符合帕累托效率的配置状态都能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l引申:政府适当地对收入进行再分配,然后让市场发挥作用,就能得到效用可能性边界上的任何一点。六、市场失灵的涵义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的因素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完善的方面。七、市场失灵的表现1、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2、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本身的缺陷八、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的方面l竞争失效l外部效应l公共产品l市场不完全l信息不完全或信息失灵\n九、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本身的缺陷l偏好不合理l收入分配不公l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十、公共产品的定义所谓公共产品,就是那些在消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十一、非排他性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是指,产品一旦提供出来,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不付代价的消费。十二、公共产品的特征㈠用具有不可分割性。即指的是它要么向集体内所有的人提供,要么不向任何人提供。㈡规模效益大。规模经济往往是公共产品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㈢初始投资特别大,以后所需的经营资本额却较小。如电信光缆。(四)产具有自然垄断性。如,铁路交通。㈤对消费者收费不易,或者收费本身所需成本过高。㈥其消费具有社会文化价值。如,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十三、地方性公共产品只有居住在特定地区的人才能消费,个人可以通过选择移居来选择他要消费的公共产品。十四、公共产品与搭便车所谓搭便车(Freeriding)指某些人虽然参与了公共产品的消费,但没有支付成本的现象。十五、外部性的本质(从产生主体角度)⒈谓外部性,又称外部化,外在性,外在效应等。简单地讲,是指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所产生的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从接受主体角度)⒉要某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或某一个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变量是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则存在外部效应。公式:设UA表示个人A的效用,那么,如果:UA=UA(X1,X2,X3,……,XN,Y1)则一项外部效应存在——Y1。其中,X1,X2,X3,……,XN表示由个人A所控制的活动,Y1是由另一个人B控制的活动。十六、外部性的特征⒈与受损者之间具有某种关联性;⒉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⒊产生于决策范围之外而具有伴随性;⒋有正负之分;⒌具有某种强制性;⒍广泛存在于生产和消费领域,不可能完全被消除。\n十七、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㈠政府规制--经济性和社会性规制经济性规制包括五个部分。(1)进入规制。①特别许可。②注册制度。③申报制。(2)数量规制。①投资规制②产量限制(3)提供服务规制。(4)设备规制。(5)价格规制。㈡财政手段(1)征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2)补贴。对于正的外部效应问题。(3)收费或罚款。㈢建立法律秩序,实现外部效应内在化㈠政府治理外部效应的成本问题十八、公共选择(PublicChioce)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程序投票等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理性决策。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及其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十九、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满足一切民主要求又能排除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并不存在。·阿罗不可能定理由投票悖论演化而来,它揭示了民主政治存在的弊端。它强调无论在哪种规则之下,政府决策都是可能产生偏差的。民众对政府提出的各种要求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为了解决投票悖论而对投票前提进行限制表明,多数决策不一定能够引出正确的决策,而民主政治不一定完美无缺。·单峰和多峰偏好之间的矛盾证实了民主政治的内在缺陷:要么循环投票,要么多数人暴政,要么进行投票交易。投票交易包括:互投赞成票和操纵投票,结果是选民利益受损,全社会福利水平下降。二十、利益集团指一个力图对政府的公共选择活动施加压力的、由小数有共同利益的投票人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政治游说,力争使政府通过有利于该集团的立法或政策。二十一、寻租理论·寻租就是指投票人或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努力,如游说或行贿等,影响公共选择和决策为自己谋利的行为。·租金(经济租):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报酬中,超过要素在任何可替代用途上所能得到的报酬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减去要素的机会成本之差。二十二、转移性支出n转移性支出,是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移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例如,财政安排的养老金支出、补贴支出、失业救济金支出等等。转移性支出的经济涵义,就是政府从某些私人主体获得资源,然后转给另一些私人主体。这是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重新分配活动,公共部门在这里只是作为资源流动的中介机构或中转站。\n二十三、影响公共支出的主要因素n(1)服务环境n公共支出的大小还受到服务环境的制约,即生产某种水平产出所需资源的一组社会经济和地理变量的制约。n如流动人口的增加,社会价值观的裂变形成的社会治安环境的变化,所产生出的对警力的要求。n维稳支出的急剧增加。n(2)人口变化对公共支出的影响n人口的规模、年龄结构、人口密度、学龄儿童人数、老年人的比例等等,都会对公共支出产生影响。n公共支出与人口密度正相关。老龄化对公共支出的影响非常大。n(3)公共供应产品的质量n一般情况下,公众要求的公共服务质量越高,公共支出水平就越高。n但有时公共服务的效率越高,也可以减少公共支出的浪费。n(4)政府权力的大小影响公共支出的规模。n“三公消费”居高不下,与政府权力不受约束直接相关。二十四、挤出效应的涵义如果财政支出的结果不是增加了社会总需求,而仅仅是改变了社会总支出的结构,相应削减了私人部门(居民和企业)的支出总额,即以政府部门支出代替了私人部门支出,就认为财政支出产生了挤出效应。二十五、社会保障的涵义和特征n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实现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并对由多种原因而使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二十六、社会保障的内容n社会保险n养老保险n医疗保险n失业保险n工伤保险n生育保险n社会救助n社会优抚n社会福利二十七、农业支出政策n一、农业支出的内容n二、加强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n三、农业财政投资的资金来源分析n四、农业财政投资的范围和重点二十八、规制与规制经济学植草益(1992)给出了较广泛的规制定义:“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和构成特定经济的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规制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产业组织的相关领域一起成为应用微观经济学最重要的领域之一。\n二十九、经济性规制存在自然垄断或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行业,保证服务供给的公平性和防止资源配置低效为主要目的,对企业的进入、退出、价格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方面的规定和规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