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2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888经济学2004(A)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A)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恩格尔系数 紧缩缺口 边际储蓄倾向虚拟资本 市场机制二、简答题和计算题证明题(每题10分,共60分)1.什么是帕累托最适度?满足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是什么?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和国民收入的变动机制。3.设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Q=500-30P,边际成本等于4,厂商的边际收益以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各是多少?4.简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调控体系。5.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后果。6.简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并说明其对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必要性。2.试述怎样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答案部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A)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恩格尔系数:指食物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恩格尔系数的含义主要是两方面。首先,较高的恩格尔系数意味着一个国家对食品价格的变动和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较低,因为恩格尔系数表示的就早人们对基本的消费品的依赖程度。其次,各国的消费革命都是从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开始的,因为恩格尔系数下降以后,消费者才摆脱了基本消费品匮乏的威胁,才能开始有选择的消费,并且除了价格之外,开始关注商品的质量,开始向多样性的消费方式转变,居民的消费中,开始包含更多的“扩大再生产”成分,即用于教育、学习和信息具等智力开发活动。恩格尔系数表述了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通过统计发现,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逐步降低。2.紧缩缺口:指实际总需求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所形成的缺口。在存在通货紧缩缺口的情况下,社会对商品和劳务需求的价值低于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能够生产的价值。意味着社会总需求不足,企业非意愿存货增加,厂商缩减现有生产水平,降低实际产出和就业水平,引起失业,最终在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实现总需求总供给的均衡。所以,通货紧缩缺口意味着经济面临衰退的压力,资源闲置,收入下降。需要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用政策鼓励私人投资,使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3.边际储蓄倾向:指收入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储蓄的变化。边际储蓄倾向可以表示为:\n其中ΔY表示收入的变化量,ΔS表示储蓄的变化量。一般而言,边际储蓄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因为全部新增收入要么用来消费,要么用来储蓄,所以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为1。边际消费倾向可以说成是国民收入的储蓄倾向,也可以说成是可支配收入储蓄倾向。4.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与作用制度相关。虚拟资本包括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及其衍生品。而在货币市场上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期票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各种有价证券或债权债务凭证是否是虚拟资本,关键是要看它们是否逆行交易并给持有者带来资本化的收入。典型的虚拟资本形式是股票和债券。虚拟资本之所以是虚拟的,首先是因为它的价值是由它的收入派生出来的,即它的价值是虚拟的;其次是因为它的运动不仅与生产资本的运动相脱离,而且还与其所代表的资金的运动相脱离。 5.市场机制: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机理。它包含:(1)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基础的机制。市场价格除决定于价值之外,还受市场供求的影响。价格水平的变化,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动。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可以归结为价格机制的作用。(2)供求机制。供求机制是与价格机制紧密联系、共同发生作用的机制。就供求机制的实质来说,供求机制反映了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内在联系。(3)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又一个重要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二、简答题和计算题证明题(每题10分,共60分)1.什么是帕累托最适度?满足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是什么?答:(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帕累托最适度又称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标准,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而不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坏;换言之,社会已达到这样一种情况,即任何变革都不可能使任何人的福利有所增加,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2)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要满足帕累托最适度的必要条件有三:第一,交换最适度的条件:要使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这两种商品的任何两个消费者都必须相等。设有A,B两个消费者,各自都消费a,b两种消费品,他们的边际替代率分别为,,则:。第二,生产最适度的条件:要使任何两种要素投入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使用这两种要素投入的任何两厂商或两生产者必须相等。设有A,B两厂商各自使用L,C两种要素,他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分别为,,则:。第三,交换最适度条件和生产最适度条件的结合的条件:对于一个消费者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与这两种商品对于任何一个生产者的边际产品转换率必须相等。设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为,厂商的边际产品转换率为,则:。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和国民收入的变动机制。答:\n(1)凯恩斯理论主义的全部理论包括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成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简单国民收入理论条件下,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说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均衡产出就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是投资等于储蓄,分析如下: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从总支出角度看,包括消费和投资,从总收入角度看,包括消费和储蓄,因此两部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为:,即,投资和储蓄相等。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从总支出角度看,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从总收入角度看,包括消费、储蓄、净税收,这里的税收是指减去政府转移支付以后得到的净纳税额。因此三部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为:,即。由于政府支出可以看作政府的投资,净税收可以看作政府的储蓄,所以三部门的均衡条件也可以看作投资等于储蓄。(2)国民收入的变动机制。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国民收入的变动机制就是乘数作用。当投资、消费、政府支出或净出口增加时,社会总需求将增加。总需求增加一方面直接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某一部门支出的增加必然在经济中引起其他部门的连锁反应,这就导致国民收入成倍数增加。需要指出的是,需求的增加通过乘数导致国民收入增加是有条件的。只有当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时,并且假定自发需求变化时,利率和汇率都不变,自发需求增加导致收入的较大程度增加,否则增加的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出现只是物价水平上涨而产出不增加的情况。3.设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Q=500-30P,边际成本等于4,厂商的边际收益以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各是多少?解:总收益为:边际收益为:当利润最大化时,即:解得:则:4.简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调控体系。答:(1)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稳定物价,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稳定增长。在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中,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生产更多更好的商品,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服务,才能迅速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好地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缩短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同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n第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要求是,市场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幅度不要超过银行存款的利息率,职工生活费用的上升幅度应低于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价格改革要稳步进行,严格防止通货膨胀。第三,国际收支平衡。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进出口贸易、资金、技术和劳务的引进和输出,都伴随着外汇的收支,而外汇收支是否平衡,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要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第四,充分就业。此目标意味着要保障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享有就业的机会。在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下,经济发展必须注重提高效率,搞好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使就业率保持在较高的程度上,以保持社会稳定。第五,生活改善。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目标,既包括全社会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一方面要把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反对那种脱离人民需要、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增长的倾向;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应当与经济增长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幅度相适应,否则,就会使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失调,最终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在改善生活的目标中,要兼顾经济公平与效率。(2)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要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体系。宏观济调控的体系主要包括①经济计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有计划的指导,经济计划就成为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一说计划即指令性计划,这是严重的理论误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计划主要是指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指导性计划,是体现宏观管理目标、任务、各项宏观平衡和各种基本比例关系,并由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所组成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是建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并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和中长期计划为主。②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用以调整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和指导、影响经济活动的准则和措施。它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有: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收入政策,以及法律和行政手段等。第一,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即国家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确定支持、鼓励哪些产业,限制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组织合理化的政策。第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在不同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用不同的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包括对财政收入政策的运用,对财政支出政策的运用,和对二者的综合运用。第三,货币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等。第四,汇率政策。政府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调整汇率的升降,以引起国际收支、国际贸易的变化,进而影响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运用汇率政策调控就是指自觉地运用汇率变动的效应,最终达到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预期目标。第五,收入政策。社会主义经济中实施收入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促进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避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调动劳动者劳动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六,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制定各种必要的经济法规,规定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和政府行为的规范,调整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保证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经济合同等的贯彻执行,以保证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政府还可通过经济司法,审理各种经济案件,制止和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现象,打击和惩办各种经济犯罪活动。这些都是市场经济运行所不可缺少的。\n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指依靠行政机构采用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带有指令性的任务或某些具体限制等行政方式调控经济的运行。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手段有它存在的必要。5.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后果。答:(1)经济全球化是指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它具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在有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合作与联系日益加强等。(2)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经济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相伴随的。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具体来讲,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①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起就已经开始,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则是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以微处理机进人办公室和家庭、超级计算机问世、卫星通讯与光导通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为标志。②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与其他经济组织形式相比,跨国公司是与经济全球化联系最为密切的经济组织形式。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超越了原先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信贷资本流动,以及国际人力资源的流动,是一种综合了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等众多要素的、整个生产行业的跨国转移。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投资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它们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所占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③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经济全球化赖以存在的资源配置机制是市场经济。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对本国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成为一种潮流,同时世界各国均把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别国的资本、技术及其他资源以实现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基本国策。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3)经济全球化的后果经济全球化的后果可以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方面考虑。①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发源地,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是大量的利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而获得好处。从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来说,全球经济仍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状态,这意味着支撑经济全球化的制度、规则必然也是西方化的。当这些国家的政府、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在不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它们也可以利用在国内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来应对国际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减少交易成本。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更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目前,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从工业经济走向信息经济,新兴的金融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其主导产业。发达国家可以利用由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将竞争引向其优势领域,从而获取更大收益。第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获得好处。发达国家一方面可以凭借其整体经济实力和宏观经济表现决定国际货币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其货币发行权和货币政策直接改变货币资本的流动方向和方式。\n由上可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对等的国际制度,可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承担更少的成本。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和对国际制度的主导权。也就是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因历史延续可以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多利益,而且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自我加强和自我维持的。②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无疑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收益和潜在的巨大机会。首先,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资金和技术。在经济起步之初,为实现工业化,需要投入巨额资本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资本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来的资本、技术有助于改善国内的资源供给结构,使得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其次,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人较低,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可能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经济全球化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还可以从开放和参与全球市场中,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和体制,促使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但是全球化还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表现在:第一,资本流动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资金流出的可能性加大,资本的过度流人也会造成对外国资本的过度依赖。一旦因某种因素出现外资大规模撤出,就会对国内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第二,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使他们的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会因初级产品市场价格下降而受损失。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对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的冲击和占领,又使得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更加困难。第三,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经济全球化是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经贸制度下展开的,在加人这一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力不强,干预经济的能力有限,其主权很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因此,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发展中国家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中求得更大发展。6.简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答: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其次,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经济不发达状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适合我国目前的发展要求,所以我们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我国目前还处于城乡二元结构中,城乡差距较大,在区域上看,我国的东部和中部、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3)建设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为基础,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政府应该建立、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4)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而是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国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在一个稳定平和的环境中发挥作用。(5)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n社会、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允许以牺牲环境、社会利益促进经济发展。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并说明其对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必要性。答:(1)内在稳定器又称为“自动稳定器”,指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从内在稳定器的来源看,可以分为财政方面的内在稳定器和货币方面的内在稳定器。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是指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等。财政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下述三项制度得到发挥:①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②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③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货币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货币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是指一些货币政策工具具有某种自动调节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货币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主要是通过利率发生作用。在经济衰退时期,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对货币需求也不足,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减少会导致市场利率的下降,而利率下降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从而鼓励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从而刺激社会总需求,抑制经济的衰退。在经济繁荣事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高涨导致对货币需求的增加,货币需求增加导致市场利率上升,从而抑制企业的投资需求,防止经济过热。(2)从上面分析可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可以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在经济衰退时期存在阻止经济衰退的因素,经济繁荣时期存在阻止经济过热的因素,从而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由于政府支出内在稳定器的调节力度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直接调节的力度小,因此内在稳定器虽然一致起作用,但作用毕竟有限,尤其使对于剧烈的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更是难以扭转。因此,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了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和货币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或货币供应量以稳定总需求的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这就是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对经济进行管理,被成为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即当总需求水平过低,产生衰退和失业时,政府应该采取刺激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当总需求过高,产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2.试述怎样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n答:所谓法人治理结构,就是由公司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理管理人员组成的组织结构。这一结构形成了公司内部权责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制衡、高效运作的机制,保证公司的有效运行。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理顺产权关系,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是完善治理结构的基础。现代产权经济的理念和实践都证明,单凭财产所有权而运用财产经营权,必然造成权力的滥用,难以产生高效率和高效益。就我国总体来说,解决产权问题是目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问题和最大难题。确立法人财产支配权,需要理顺产权关系,实行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支配权分离。 法人财产权与出资者所有权的分离,相对而言比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更易于在实践工作中进行界定,实现企业制度上的创新,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基础。理顺产权关系,对公司法人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作用表现在:首先,以产权明晰为主体的公司化改造使企业转变成为具有独立财产权的现代化公司。政府及其职能管理部门以其国家股股东身份,享有与其资额相符的权力。其次,产权改革促进企业组织和行为更趋科学化和规范化。再次,法人财产权与出资者所有权的分离可以促进资产结构的优化与重组。另外,产权改革有利于职责明确。(2)解决好集权还是分权问题是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复杂情况,组织人事部门和企业在人事安排上多数倾向于采取高度集权的模式,而且在公司经营权的配置上,特别是财权的安排,也倾向于高度集权。.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确实有明显的优点。但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由于这种体制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第一领导人的个人素质和决策水平,所以,决策的风险性比较大,个人承受的过大压力和负担也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分权有助于克服过度集权造成的不良后,特别是,当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规模扩大了,业务范围扩展了,经营管理的工作最大幅度增加,过度集权的弊端就会越来越显露出来。但是实行集权还是分权的组织结构,并不是衡量是否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标准。哪一种企业组织结构更适用,更有效率,也不能按惟一的标准来选择。我国具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必须同我国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相吻合,才能具有最高的效率。(3)强化董事会、监管会的监督决策职能和监督职能。董事会是股东会的常设机构、受托经营管理资产,在法人治理结构中处于中心地位并起关键作用,可以说公司兴亡、董事负责。通过将董事会的议事规则规范化、科学化,建立了董事会的决策机制。建立了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公司的整个管理体系中,最重要也最微妙的问题要算董事会与高层经理之间的关系了,建立对企业以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了规范财务管理与监督体系。规范财务管理就是加强控制、监督与约束,要从基础管理工作抓起,特别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整体水平;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提高核算整体水平;加强资金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加强成本与负债控制等等。圣才考研网http://www.100exam.com开设了各门专业课的论坛及专栏,并提供各专业试题库、笔记、讲义及大量专业课复习资料,特别提供北大、人大等著名高校的最新考研真题及其参考答案。考研真题由专业老师、博士或研究生(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科目取得高分)来解答。参考答案独家拥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