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课堂资料
经济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济学复习参考资料,请打印一份准备好第一章1.如何将稀缺的资源在商品和劳务的生产以及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中进行最有效的分配,就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3.生产可能性曲线
A点表示只生产民用品而不生产军用品时一国所能够生产的最大数量的民用品,B点表示只生产军用品而不生产民用品时一国所能够生产的最大数量的军用品。如果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以A点向B点移动,表示社会在增加军用品生产的同时将减少民用品生产。4.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5.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6.建立模型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经济现象;经济模型的另外一个作用是预测。7.混合经济:纯粹形式的自由放任经济和命令式的计划经济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而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所有现实的经济体制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上述两种制度混合而成的,即混合经济。第二章1.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2.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3.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a.需求量的变动:指其他条件不变,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b.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4.供给:厂商(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5.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成正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6.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a.供给量的变动:指其他条件不变,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b.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7.均衡价格:即成交价,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即是一种商品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8.均衡数量:指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9.均衡的变动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上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10.需求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11.需求价格弹性与商品支出总量关系a.富有弹性的需求: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总收益增加。反之。。b.缺乏弹性的需求: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总收益减少。反之。。c.其余弹性的特殊取值与总支出的关系。12.需求收入弹性eYeY>1,奢侈品0<eY<1,必需品eY<0,低档商品13.(选择)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C\n经济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eC>0,替代商品eC<0,互补商品14.最高价格:又称为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最低价格:又称为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第四章1.生产函数: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它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2.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量。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中去时,随着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产品的边际产量是先增加后减少的。4.(选择)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的关系MP>0时,TP上升MP=0时,TP最大MP<0,TP下降AP与MP相交于AP的最高点,相交前,MP>AP,相交后MP<AP5.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带来的商品的产量是相同的一条曲线。6.规模收益:所有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选择)规模收益递增:生产要素增加10%,产量增加20%规模收益不变:生产要素增加10%,产量增加10%规模收益递减:生产要素增加10%,产量增加5%7.隐性成本隐性成本是厂商使用自己资源的机会成本。例如:企业经理不拿报酬、厂商使用从银行借贷或自己拥有的资金。8.七个成本曲线(不要求)9.规模经济:厂商的生产随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增加),每单位成本逐渐下降。10.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第五章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a.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b.厂商进出行业完全自由c.所有厂商生产完全相同的商品d.厂商和消费者都具有市场的完全信息2.注意看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供给曲线a.成本不变行业,供给曲线为水平曲线。b.成本递增行业,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随供给量增加,成本增加,供给价格相应增加。c.成本递减行业,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完全竞争市场的优缺点——优点a.P=MC,资源最优配置b.长期均衡时,市场价格位于LACmin,代表厂商最低成本生产和消费者最低价格购买c.竞争迫使厂商提高效率d.节约广告开支——缺点a.限制新技术的发展b.产品单调5.垄断:指行业或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的情况。即一个厂商就是一个行业。6.垄断形成的基本原因就是进入障碍。进入障碍的形成原因:a.规模经济b.产品差别和品牌\n经济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c.法律保护d.其他,如资源、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比新厂商能以更低的成本生产7.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8.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a.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厂商b.行业进出自由c.每一个厂商生产特征相互区别的产品9.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a.MR=LMCb.P=AR=LAC长期超额利润为零10.(名)寡头垄断: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了某一行业的供给,从而垄断了这一行业的市场结构。如:钢铁、石油、汽车、飞机、航空、造船、香烟、胶卷等行业。11.寡头市场的主要特征:a.进入障碍b.厂商的相互依赖。12.相互依赖、有利于串谋的因素第六章1.厂商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利润适度化。2.(选择)其他的最优化理论长期利润最大化、短期销售收益最大化、增长最大化、通过内部扩张的增长、通过兼并的增长。3.为什么企业要进行兼并为了增长、为了规模经济、为了垄断权力、为了市场价值、为减少不确定。第八章1.市场失灵:市场转移资源的能力不足,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2.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a.公共产品b.垄断c.外部影响d.非对称信息负的外部影响:社会成本>私人成本正的外部影响:社会收益>私人收益3.政策对垄断的经济政策:a.反垄断b.发展资本市场c.企业改组第九章1.社会总需求:指国民经济中的所有部门和个人对商品和劳务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量。2.总漏出(W)=净储蓄(S)+净税收(T)+进口支出(M)3.总注入(J)=投资(I)+政府支出(G)+出口(X)4.国民经济的均衡条件:漏出(W)=注入(J)5.为什么W=J时,国民收入环流均衡6.国内生产总值GDP: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国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7.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a.支出法b.收入法8.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本国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9.失业:符合工作条件、有工作愿望并且愿意接受现行工资的人没有找到工作的一种状况。10.失业率(u)=失业人数(U)/劳动力总量(L)11.自然失业率: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12.失业的原因: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13.失业的影响:a.对个人和家庭而言,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给失业者及其家属带来精神和身体伤害b.对社会而言,增加了社会福利支出,使政府财政困难,失业率过高,还影响社会安定等14.通货膨胀:指价格总水平相当程度的普遍而持续上涨的现象。它的程度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15.通货膨胀率: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16.通货膨胀的原因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n经济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17.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第十章1.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2.凯恩斯关于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分析3.理性预期:指人们进入市场前,已经充分了解已往的价格变动情况,进入市场以后,又以过去的信息对未来的价格变动作出预测,这样,他们的决策是有依据的,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策,也不易于被市场中的假象所迷惑。理性预期学派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在短期内也不存在交替关系,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也是垂直的。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是稳定经济的唯一有效方式。第十一章1.均衡国民收入2.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注入不变,漏出增加,则均衡国民收入量减少,反之,则增加;漏出不变,注入增加,则均衡国民收入量增加,反之,则减少。3.计算:均衡国民收入、投资乘数第十二章1.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2.货币:指公众普遍接受的对商品、劳务和债务的一种金融支付手段。3.货币职能: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储藏手段、延期支付。4.货币创造乘数,等于法定准备率的倒数。5.货币需求:指人们愿意在手头上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要求。6.货币需求动机(又称流动性偏好动机):交易需求、预防需求、投机需求。7.货币均衡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8.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关于货币市场的变动影响国民收入的异同相同之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都认为,当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货币市场处于均衡,并且在封闭经济中,均衡是通过利息率的变动实现的。不同之处:a.货币主义认为,在既定价格总水平下,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对利息率从而对国民收入产生很大的影响,即对总需求产生很大的影响。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因而货币供给和利息率的变动对总需求和价格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对产生和就业影响则很小。b.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需求曲线富有弹性,货币供给对利息率产生的影响很小,投资相对于利息率的变动不很敏感。货币供给增加对利息度和投资的影响很小,从而对总需求和价格水平产生微弱和不确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时,总供给曲线是相对富有弹性的,因而任何的总需求增加都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第十三章1.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2.经济增长: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来衡量。3.财政政策: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4.财政政策的运用——“逆经济风向行事”萧条时期: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总需求不足,所以政府应该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扩大,消灭失业。\n经济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膨胀时期:存在过度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政府应该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消灭通货膨胀。5.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则是间接地发挥作用。6.货币政策措施a.公开市场业务,即买卖政府债券,调节货币供给量。萧条时期,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入市场。利息率下降,总需求扩张。膨胀时期,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使得货币回笼。利息率上升,总需求缩小。b.再贴现率政策萧条时期,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增加贴现数额,以增加准备金,扩大对客户的放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膨胀时期,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贴现,准备金减少,信用紧缩,货币供给量减少,利息率上升。c.变动法定准备率萧条时期,降低法定准备率,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膨胀时期,提高法定准备率,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d.其他措施道义上的劝告、局部的控制:垫头规定、利息率的上限、控制分期付款的条件、控制抵押贷款的条件。7.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a.个人所得税b.公司所得税c.失业救济金d.各种福利支出e.农产品维持价格第十四章1.贸易保护的原因:保护幼稚工业论、比较优势变动论、增加政府收入、民族自尊、国家安全2.关税:进出品商品经过一国国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税收。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的特征。3.非关税壁垒: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主要包括:进口限额、自愿出口限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性的限制等。第十五章1.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2.官方储备:又称官方黄金和外汇储备。是由一个国家官方的货币机构所持有的黄金和外汇,通常被称为储备资产。3.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以及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政策。4.汇率:又称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或者说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本国货币的价格。因此汇率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5.汇率制度分类: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联合浮动汇率制度、盯信汇率制度。6.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a.对进出口的影响b.对物价的影响c.对资本流出和流入的影响第十六章1.经济发展:指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时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变化。就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发展意味着贫困、失业、收入不均等问题的改善。2.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国际贸易a.进口替代战略进出口替代政策就是从经济上独立自主的目的出发,减少或完全消除该种商品的进口,国内市场完全由本国生产者供应的政策。具体措施:在关税方面实行差别关税制度,在外汇管理方面,实行外汇管制。b.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向战略着眼于出口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然后组织产品出口,以代替原先的初级产品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