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土地经济学作业

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班级:大类一班学号:2012141094001姓名:张玉茹摘要土地资源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正处丁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同时,发展现代化农业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成功地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但这种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生产力的转移,影响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要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屮解脱出来,实现农村生产力的伟大变革,就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屮连片、农地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冇效的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促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相关政策,旨在促进农民的自愿、合法和冇偿转让。目前,全国各地出现了诸多土地流传和规模经营模式,包括公司化经营模式、种出大户经营模式等,这些模式都是在不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创新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有益探索。本文是在三农问题背景十分突出的社会背景下,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快捷有效的转移,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为研究动机,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三者之间的关联作为切入点,并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第一章概述部分表明选题的依据、意义以及目前国内外关于此课题的研究进展。第二章论述了与土地规模利用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三、四章进一步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与土地规模利用的三维关系。第五章总结全文结论,并争取提出对村镇土地规模利用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相关建议。关键词: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n目录摘要1第一章概述1.1选题的依据、意义31.2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3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2.1土地规模利用相关概念2.1.1土地利用规模2.1.2土地规模经济42.2理论基础2.2.1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52.2.2区位理论52.2.3劳动力转移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规模经营6U!章农村土地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4」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动力64.2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要求农村土地流转6第五章结论.7参考文献7\n四川人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一章概述1.1选题的依据、意义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木的自然资源。20卅纪80年代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立冇效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冇重要意义。与此同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带来了土地细碎化、农户经营规模过小等问题,造成了我国“家家粮油棉,户户小而全〃的农业生产局面,不利于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农产业迅速发展,rfl此带來了农村劳动力人量向非农产业转移,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农地的弃耕和摇荒等问题,造成了土地资源利用的低效率。本文以相关的理论为基础,,定性分析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战略意图出发,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现状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对农地经营模式进行了分区选择,并针对上文的分析,给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农地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这些可以进一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改变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过程中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农地资源严重浪费、农地产出效率低下的不良局面,规避或减小单一农户,配置利用农地的风险和缺陷,提高农地产出率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2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1.2.1国外研究进展国外关于土地流转方面的研究,最早对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笫原始地租学说。威簾•配第地租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出发点,对资本主义地租进行分析,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地租地价理论。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差额地租进行分析,创立了差额地租学说,奠定了级差地租的基本理论体系。地租理论是国外十•地流转研究的起源但并非主要研究方向,国外更多是从土地产权的角度对与土地流转相关的土地市场及土地交易进行研究。此外,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研究对土地流转研究的深入也有一定的帮助。国外关于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古典农业经济学家杨格的适度比例说,指出农场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各种生产经营手段之间应保持适当的比例以获得四川人学公共管理学院\n尽可能大的收益。在适度比例说的基础上,德国学者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捉出了集约度学说。美国学者则综合了英国的适度比例说和徳国的集约度学说,并区分了农业土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经营集约度。口本学者则应用生产函数模型和边际分析方法对农业土地经营规模进行系统研究,强调对衡量经营规模大小的主要指标的选取。122国内研究进展国内学者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进行了广泛研究。冷崇台认为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首要条件是农地产权分离,根本条件是农地产权市场化,必耍条件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重耍环节是削弱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初玉岗认为土地流转的需求不足是土地流转不畅的根本原因,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点应是对规模经营主体的培养⑴。方鹏从土地流转的形成机理方曲对我国农村十地流转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我国各种十-地流转形式及其流转主体行为的分析,指出促进我国土地流转的关键在于建立与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体系⑵。陈锡文则指出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关键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土地承包关系“稳”与土地使用权“动〃的关系;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人”与“地''的关系;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各地具体经营方式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关系。国内学术界关于农地规模经营问题的研究,从其形成机制、发展条件、组织形式和规模界定等方面展开。陈富春和郭锐指出,农业经营规模是指农业生产单位中生产力要素的聚集程度和组合关系,是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索结合起来发挥效应的范围和数量界限⑶。马跃指出应把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作为衡量土地经营规模是否“适度”的主要标志,同时随着条件的变化,相应的调整合理的“度”⑷。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2.1土地规模利用相关概念2.1.1土地利用规模土地利用(经营)规模,是指经济活动屮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如企业、城市等)所占有土地面积的人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集屮程度的一•个指标。在农业中,土地是不对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土地利用规模在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经营经济规模的大小。这是因为:首先,农业生产规模总是表现为一种土地规模,即只有在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地空间上,农业生产才能进行。其次,土地利用规模是其他住产要素规模的基础,即只有在一定的十地利用规模上才能进行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2.1.2土地规模经济四川人学公共管理学院\n土地规模经济是伴随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纶产能力提高,单位农产站平均成木不断降低的一种生产关系。形成规模经济的原因有:土地大规模生产会降低平均费用和单位产品的投资;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木;有利于投入物的节约和充分利用。生产经营规模不宜过小,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应根据冇利于专业化、标准化发展,冇利于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来确定。2.2理论基础2.2.1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口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冇以下特点:以经济增氏为前提,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牛活质量为目的。2.2.2区位理论区位是客观物体分布的密集地点。区位理论作为一种学说,最早由德国农业经济和农业地理学家杜能提出,是关于自然物体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理论。杜能提出农业区位论的中心内容是: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H.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2.2.3劳动力转移理论一、国外关于劳动力转移的模型有:1、刘易斯二元经济及其劳动力转移模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建立了二元经济模型及其劳动力转移模型。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经济是山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组成。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造成了劳动力的流动。现代部门不断将利润转化为资本,以增强其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从而工资水平基本保持不变,直至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被全部吸收。于是,现代部门大大扩张,传统部门只冇在剩余劳动被吸收完毕后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传统部门的就业者的收入才能改善。2.拉尼斯一费景汉劳动力转移模型;费景汉和拉尼斯针对刘易斯的模型缺陷提出了一种从动态角度研究农业和工业均衡增长的二元结构理论,被称为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3.托达罗城乡劳动力转移“预期”模型;托达罗认为尽管城市存在失业,使得就业概率下降,但只要预期收入仍人于劳动力从农村迁出的成本,迁移就会发生。4.乔根森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乔根森的论点可以概括为:(1)农业人口,包括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2)农业人口向工业部门转移的棊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础是农业剩余,而非农业部门存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和低于实际工资的剩余劳动。(3)农业剩余是指农业部门产品的增长快于人口的增长,经济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是必然的,农业剩余的出现也是必然的。(4)在农业人II向城镇T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中,工资水平并非固定,而是不断上升的。二、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国内学者认为,经济因素、个人特征因素、制度因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Z—,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和经济结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力转移越活跃,其转移水平也越高。传统的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限制了潜在的转移行为,」E在进行的改革放松了对劳动力转移的控制,因为中国的改革远没有完成,制度障碍对劳动力口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预期收入还是人力资本禀赋对转移动力的解释都是不充分的。在某种程度上,制度改革在促进劳动力转移方面将更为重要为。第三章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规模经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是我国不对凹避的问题,农村生产劳动率不高,土地分散化、细碎化在我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农村劳动牛产率的提高乂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同时,农村劳动牛产力转移与土地规模经营之间还存在一-种相互吸引与排斥的关系。首先,我国农村劳动力总体质最不高,文化程度虽有提高但仍然很低。这使得,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率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土地流转的规模、时间也受到影响,难以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产生规模经济。因此,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进一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障碍,这为转移农村劳动力中劳动者的素质、技能、转移规模的大小密切相关。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捉高农业牛产率,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但只会对那些不具备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相关技能的农村生产力产生“推”的作用,对那些满足规模化经营的农村劳动力产牛:“拉”的作用。第四章农村土地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4.1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动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相对与现冇的细碎化经营,具冇以下优点:1、有利于高新技术和大众型农业机械在农业中的应用,从而降低农产品的单位成本,提高农业效益。2、有利于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卜农户的牛产规模过小,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分散的小规模农八与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连接存在着缺乏组织化和约束不对称等问题。是此案土地的\n规模化经营后,由丁•土地集屮,更有利丁•确定较少数量的农地经营者的市场地位,人幅度降低两个市场主体之间进行联合的难度与交易费用,更有利于农村产业化的推行。4・2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要求农村土地流转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盂要农业分工逐渐深化,要求延长农业产业链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Z屮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工业化的农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高效能的大产业,是农村综合发展的农业牛•产体系。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通向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桥梁。第五章结论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经历一个中间过程,这个中间过程中,农民身份、社会地位等是处于一个极不稳定的状态。(2)农村土地流转速度的快慢、规模人小与土地市场的发冇程度、和关政策法规及农民自身的“能量”都有着紧密关系,这也就决定了土地要发生流转的“能量”大小和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时间长短。(3)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规模经营有互相联系的一面,同时存在互相排斥的一面。参考文献[1]冷崇台.试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J].农业经济,1999(4):34-37[2]初玉岗.企业家短缺与农地流转之不足[J].中国农村经济,2001(12):24—28[3]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4):44-51.[4]陈富春,郭锐.“论农地规模经营”.河南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5]马跃.土地经营规模“适度”之研究.浙江学刊,1994(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