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9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运输经济学知识
重点:1.运输布局的基本原则:①运输布局必须与工农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相适应②要以现有的运输网为基础③运输布局应有利于开发新的资源,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繁荣,使生产力布局在全国范围内更加合理④运输布局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区自然和经济的优势⑤运输布局应兼顾旅游、环保和国防的需要2.产业特征:①运输业属第三产业,运输生产具有服务性②运输业具有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特征③运输业具有隐性社会贡献的特征④运输业具有特殊的时空特性⑤运输业具有公共性和企业性的复合特性3.运输化理论:运输业发展可以根据运输化水平划分为:前运输化阶段、运输化阶段、后运输化阶段4.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送达速度、投资效益、运输成本5.运输需求:⑴定义: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活动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供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⑵因素:对象、流量、流向、流程、流速、运价⑶特点:广泛性、多样性、派生性、与经济的相关性、时间与空间的不平衡性、部分可替代性6.运输需求供给:⑴定义: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意愿而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⑵内容:运输供给量、运输方式、运输布局、运输经济管理体制、运价⑶特点:非储存性、不平衡性、巨大的外部性与成本转移性、部分可替代性7.运输成本:⑴基本因素:规模、运距、运载率⑵种类:会计和机会成本、增量和沉没成本、联合和共同成本、短期和长期成本、私人和社会成本、边际和平均成本8.运输价格的作用:调节作用、核算作用、分配作用9.运价的经济功能:①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促进工农业生产合理的布局③有利于组织合理运输④有利于促进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合理分工⑤有利于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效率10.效用最大化:在理性假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参与经济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实现满足程度的最大化,即效用最大化11.运输市场:①狭义:运输劳务交换的场所,该场所为旅客、货主、运输业者、运输代理者提供交易的空间。②广义:运输参与各方在交易中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即运输市场不及是运输劳务交易的场所,而且还包括运输活动参与者之间、运输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12.运输市场的主要特征:①运输商品的生产、消费的同步性②运输市场的非固定性③运输需求的多样性及波动性④运输市场容易形成垄断13.运输市场的功能:①信息传递功能②资源优化配置功能③促进技术进步的功能14.基本建设程序步骤:①项目建议书②可行性报告③初步设计④施工设计图⑤后评价工作15.项目经济评价的目的: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运输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做好运输需求预测及项目建设工程技术技术的基础上,计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通过多方比较,对拟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作出全面的经济评价,为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16.政策的定义:指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而制定的具有鼓励或限制各经济主体活动、协调各个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17.运输政策的定义:在有限的资源调节的制约下,为实现运输制造最大空间及时间效用的目标,政府作为社会公益的主要代表按照一定时期内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运输的需要,选择综合运输体系的目标和重点,综合运用行政、法律以及思想等手段调节运输参与者的行为而制定的前瞻性决策方案18.政策⑴作用:①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产业的合理布局②促进运输合理化③保护环境⑵\n主要内容:①政策目标②政策背景③政策手段④实行政策的区域范围⑤保证政策实施的法规⑥运输建设规划⑦政策执行机构⑶特征:①运输政策具有前瞻性②运输政策具有引导性③运输政策具有显著的供给指向性④必须符合国家整体战略和利益⑤具有复杂性和协调性⑥具有一贯性⑦市场弥补性填空题:1.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2.运输代理制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经营方式,它通过提供“一次托运、一次结算、一票到底、全程负责”的运输代理服务,将各种运输方式结合成一个整体,为货主服务。3.运输业的产品和所售出的东西是运输对象的位置变化,而不是实体产品。4.当代运输业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交通运输业广泛使用新技术,二是运输的一体化。5.运输化的三个阶段是指前运输化、运输化以及后运输化。6.城市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集中性。从整体看,城市经济是一种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密集型经济。7.在劳动的专业分工中,各地都只专门生产对其有最大利益的产品,这里遵循的是经济学中的比较利益原则。8.旅客运输需求来源于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9.交通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区位影响因素,经历了由强化到逐渐弱化的过程。10.引起派生需求的商品或劳务需求称之为本源化需求。1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又被称为“集约化经营程度理论”。12.经验表明,铁路运输中当存在联合成本和共同成本时,各种运输产品的成本比单一产品的成本低,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多产品经济。13.按照市场规则起作用的范围,可将它分为制度性的市场规则和运行性的市场规则两大类。14..经验表明,铁路运输中当存在联合成本和共同成本时,各种运输产品的成本比单一产品的成本低,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多产品经济”。15.运价只有销售价格一种形式。16.运输业的产品就是反映客货位置变化的位移,其复合计量单位是“人公里”和“吨公里”。17.垄断和竞争是运输经济学的永恒主题。18.飞机的容量经济是指大型飞机的运输成本低于小型飞机19.运输成本是随运输距离的变化而递远递减的20.当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E│>1时,称之为需求富有弹性。21.运输管制实际上是国家对运输业实施的特殊管理,也是执行社会运输政策的手段之一。22.许多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的发展战略逐步呈现出从供需适应型到速度效率型的转变。23.就客运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而言,各种运输方式在运输速度方面的差别是驱动客运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24.城市化是一种经济过程,它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25.运价的形成机制取决于经济体制。26.在效用理论中,运输价值标志着货物运价的最高运价,如果超过这个限度,货物就不能运输。27.运输需求大体上是一种派生性的需求。28.运输管制包括社会管制和经济管制两个方面。\n29。运输经济学是研究运输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30.运输经济学是一门部门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经济理论在运输领域中的应用。31.产品是指不参与或未参与流通的生产的物质。32.运输需求包括运输需要和支付意愿(能力)两个概念。33.支付能力即购买能力,指购买者通过自己的货币获得他人产品或服务的能力。34.商品是指参与流通的产品。35.单位运输成本是指均每一个单位运输工作量支出的费用。36.运输需求者是具有运输需求,具有明确行为目的,作出运输决策的主体。37.技术速度是指运输工具在运行时间内平均行驶的速度,它主要受设备技术因素的影响。38.运输需求弹性是指在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化后,运输需求对其反应的灵敏程度,以运输需求弹性系数大小来衡量。39.交通运输枢纽是指运输线路的交会处,完成客货流的集散、转运作业,由固定设施和移动设施组成的一个整体。40.运输市场主体是指运输市场行为的发出者或单位,即构成运输市场的基本要素。41.运输需求主体就是指旅客或货主。42.运输中介服务主体是介于运输供给主体和运输需求主体之间并为之服务的运输市场中间组织。43.输市场客体是指运输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经济关系的媒介物,即运输市场交易双方意愿的承担者。44.运输相关市场是指与运输基本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不能单独存在的市场。45.运输市场的理想形态,就是纯竞争性状态,也即无差别竞争状态。46.与运输市场的理想形态相对的是寡头垄断市场。47.收益是指厂商出卖产品得到的收入,它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48.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49.边际成本就是在指多生产一单位的商品所要比原先多付出的生产成本。50.成本是指生产某一产品或投资某一项目所耗费的全部费用。51.产品成本是指商品生产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货币表现。52.运输成本是指投资运输项目所耗费的全部费用。53.机会成本是指把某项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由此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54.显明成本指厂商会计帐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费用。55.隐含成本指厂商自己提供的资源所必须支付的费用。56.移动设备拥有成本指一个项目投资于移动设施方面的成本。57.运营成本指一个项目投资于日常运营支出方面的成本。58.铁路运输总成本是指铁路运输一定期间的运输支出,也就是这个期间的运输总成本。59.铁路运输单位产品成本是指单位运输产品所分摊的运输支出,即单位运输产品成本,它是单位运输产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60.运价率就是单位吨公里或单位人公里的运价。61.浮动运价一般指为改善企业经营效果,根据运输市场的调节原理,在国家价格政策允许范围内确定的相对有差别的运输价格。62.运输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去改造和装备运输业,用现代化科学方法来管理运输业,使整个运输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n63.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总方针是以铁路为骨干,以公路为基础,充分发挥水运作用,积极发展航空,适当发展管道,建立全国统一的综合运输体系。64.现代公路交通体系包括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一般公路。65.我国水路建设的一纵三横和两网中的“两网”是指珠三角和长三角。66.运输产品的主要质量特征表现在安全性、准确性、及时性和经济性。67.运输业的性质是指运输业是物质生产部门、运输业是基础设施和运输业是第三产业。68.从运输方式的组合划分,运输枢纽可分为单方式和综合运输枢纽。69.按运输需求产生的地域不同,可分为区域内、区域间和过境运输需求。70.运输价格的形成机制有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70.法人的基本特征是组织、财产角、和人身特征。7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三层目标主要包括稳定性、协调性、和有效性。72.运输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不生产新的物质产品、生产与消费同一过程和生产同一的产品。73.运输业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根据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严格界定政府所属部门的职责范围。74.按经营管理部门将全国铁路分为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等四类。75.三次产业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76.运输基础设施的特点主要有社会公益性、价值和使用价值、级差效益和商品属性。77.运输市场的功能表现在信息传递功能、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结构调整功能和促进技术进步功能。78.运输资源配置是指运输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生产用途之间做出选择,使运输资源获得最佳使用的效率。79.运输需求价格为完全有弹性时,需求曲线的形状为一条与需求量轴平行的直线。80.运输产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产品形态的非实体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和效用的同一性。81.运输市场准入规范是指社会规范、经济规范和技术规范。82.企业的运输供给曲线表示的是企业提供的运输服务数量与运输价格之间的关系。83.在运输市场交叉弹性为正值的情况下,当航空市场的价格上涨时,则铁路、水路的运输需求量增加。84.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看,混合型企业集团的组建方式满足了发展的需要。85.合伙制运输企业对外承担的是无限责任。86.运输市场均衡的形成是以运输市场的成分的竞争为必要条件的。87.运输市场竞争的目的是实现运输资源高效配置。88.从运输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政府对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是内在的需求。89.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替代性取决于运输的产品的同一性。90.运输业的产品是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移。91.运输的先行性和运输产品的非储存性要求运输建设超前和留有后备。92.影响运输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运输需求、自然地理条件和政治国防等。93.运输市场竞争的手段基本上是价格竞争。94.产权理论的核心范畴是费用交易。95.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n96.为寻求运输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运输企业可以通过比较各种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选择有利的融资方式。97.运输业管理体制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关系在运输业中的具体实现形式。98.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而制定的协调参与运输活动的各个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是运输政策。名词解释:1.城市化——是国家或区域空间系统中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同时它也是一种经济过程,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2.按负担能力收费——是指根据运送货物本身价值的大小,高价值收取高运费,低价值收取低运费的一种运价定价理论。3.运输市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对运输产品的供给和有支付能力的运输需求的关系总和。4.递远递减原则——指运输总成本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而每公里的成本(单位成本)却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减小的变化规律。5.劳动的专业分工——是指各地区或部门遵循“比较利益原则”,只专门生产对其有最大利益的产品的社会化分工。6.产业带——是指有重要的线状或束状基础设施经过,具有良好的经济地理位置、资源和经济技术条件,因而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和优良远景的地带。7.多产品经济——经验表明,当铁路存在联合成本和共同成本时,各种运输产品的成本要比单一产品的成本低,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多产品经济”。8.运输管制——是国家对运输业实施的特殊管理,也是执行社会运输政策的手段之一,包括社会管制和经济管制两方面内容。9.运输市场垄断——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区域或运输线路的市场上,由某些运输方式或某些运输企业占有了运输总供给中相对或绝对多数的份额。10.运输代理制——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经营方式,它通过提供“一次托运、一次结算、一票到底、全程负责”的运输代理服务,将多种运输方式结合为一个整体,为货主服务。11.运输需求——是社会经济生活在人与货物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12.运输总需求——定时期内全社会所形成的运输需求总量。13.对个别运输企业的需求——具体对每一个运输企业的运输需求。14.产业结构——指不同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关系。如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例等。15.生产社会化——表现为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会增加运输需求。16.产品就地加工——产品从初级产品到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在一个地方就能全部完成。可降低运输需求。如在产煤地建发电厂。17.支付能力——即购买能力,指购买者通过自己的货币获得他人产品或服务的能力。18.运输供给主体——提供运输劳务的单位(或当事人)。【参与市场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运输劳务,获取利润。如汽车运输企业、船舶运输企业、铁路公司、航空公司及个体运输专业户等。】19.运输需求主体——旅客或货主。20.运输中介服务主体——介于运输供给主体和运输需求主体之间并为之服务的运输市场中间组织,如货代公司、船代公司、客运中心、配载中心、运输交易所等。国内目前的联运企业也类似于中间商组织。\n21.综合运输体系——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运输能力为基础的技术先进、网络布局合理、运输结构优化的交通运输体系。22.运输相关市场——与运输基本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不能单独存在的市场。可划分为直接相关市场和间接相关市场。23.运输直接相关市场——包括运输车辆租赁市场、租船市场、包车(船、机)市场、运输信息服务市场、装卸和搬运市场、货物储存保管市场等。24.运输市场客体——运输市场客体是指运输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经济关系的媒介物,即运输市场交易双方意愿的承担者(即运输劳务关系的运动过程)。或者说,运输市场客体是指运输市场主体之间发生交换关系的载体。25.收益——是指厂商出卖产品得到的收入,它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26.总收益——是指厂商销售一定产品所得的全部收入。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27.平均收益——是指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即总收益与销售量之比。28.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29.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30.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31.边际成本——就是在指多生产一单位的商品所要比原先多付出的生产成本。32.产品成本——商品生产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货币表现,即生产产品中耗费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等生产资料价值和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价值,以及管理费用等的货币表现。33.成本——生产某一产品或投资某一项目所耗费的全部费用。34.运输成本——投资运输项目所耗费的全部费用。【运输成本划分为固定设施成本、移动设备拥有成本和移动设备运营成本三个部分,对于不同运输方式这三种成本各自所占的比重或伴随产量的变动性也不一样。】35.运输市场主体——运输市场行为的发出者或单位,即构成运输市场的基本要素,包括运输供给主体、运输需求主体和运输中介服务主体三大部分。36.显明成本——指厂商会计帐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费用,包括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原料、材料、燃料、动力和运输等所支付的费用,以及借入资本支付的利息。37.隐含成本——指厂商自己提供的资源所必须支付的费用,包括(a)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厂房、机器等固定设备的折旧费和(b)厂商的所有主自己投入的资金的利息、企业主为该厂提供的劳务应得的薪金。38.移动设备拥有成本——一个项目投资于移动设施方面的成本。如铁路的机车、车辆等的投资。39.运营成本——一个项目投资于日常运营支出方面的成本。如铁路职工的工资。40.铁路运输支出——在铁路运输企业,为完成客、货运输业务所消耗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切费用称为运输支出,包括支付的职工工资、材料、燃料、电力及固定资产折旧费、各种服务管理费等。41.铁路运输总成本——铁路运输一定期间的运输支出,也就是这个期间的运输总成本。42.铁路运输单位产品成本——单位运输产品所分摊的运输支出,即单位运输产品成本,它是单位运输产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43.运价率——单位吨公里或单位人公里的运价。44.差别运价——运输提供者根据市场对运输的不同需要层次,制定不同的价格。例如,对于同样重量、同样运距、同样运输条件的两种货物,其运价可有不同。45.浮动运价——一般指为改善企业经营效果,根据运输市场的调节原理,在国家价格政策允许范围内确定的相对有差别的运输价格。\n46.运输现代化——用现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去改造和装备运输业,用现代化科学方法来管理运输业,使整个运输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47.派生性需求——如果一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是由另一种或几种商品或劳务需求派生出来,则称该商品或劳务的需求为派生性需求。48.本源性需求——引起派生需求的商品或劳务需求称为本源性需求。49.基础结构——支撑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规模和质量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极限。它包括四个层次:交通运输设施;动力水利设施;通信设施以及计算机网络。50.运输供给——是指运输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各种可能的运输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各种运输产品的数量。51.运输化——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指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52.运输经济学——是以作为产业部门的运输业为研究领域的应用经济学科。53.物质资料的生产——人们借助于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物质的变化,使之适合于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54.产业——a.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b.产业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即企业和国民经济之间的一个层次。55.运输基础设施——一国为发展生产和保证生活供应创造共同条件而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和机构的总称。56.运输资源配置——研究资本、劳动和技术这三种资源及其总和在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五种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配置与倾斜配置,以及运输资源在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的配置与倾斜配置。57.运输市场——运输参与各方在交易中产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58.运输市场结构——运输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反映市场的性质和组织特征。59.运输需求——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60.运输供给——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运输服务的数量。61.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62.产权——财产所有权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权利的总和。63.产权关系——是产权主体之间,在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64.产权制度——用以明确产权关系,界定产权管理职能,从而有效保证产权约束,最大限度维护和发展资产所有者利益的一整套组织规范和行为规范。65.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理解为公司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66.运输企业集团——是由以交通运输为主要业务的企业组成的集团。67.宏观调控——国家按照宏观调控管理目标,运用各种不同的调控手段和机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68.运输政策——国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而制定的协调参与运输活动的各个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69.运输市场准入规范——对准备经营和正在经营运输业务的经营主体,审核和检验其经营资格。\n70.运输业管理体制——国家为发展运输业而建立的一种管理体制,是运输资源配置、组织机构、责权划分、利益分配、运行机制,以及相互间关系的总和。71.大部门体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72.运输供给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一定的条件下,运输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的数量。73.机会成本——即经济资源引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在其他可供替代的使用机会中能够取得的追高收益。74.差别定价——完全垄断条件下运输生产者可以决定其最佳产量和价格以获得最大可能的垄断利润。论述题:1.试述运输管制的概念、内容及其必要性⑴概念:运输管制实际上是国家对运输业实施的特殊管理,也是执行社会运输政策的手段之一。⑵内容:运输管制主要包括两方面:社会管制和经济管制。它们的共同点都在于保护公众利益、促进最好的运输系统。⒈社会管制。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运输安全。主要内容:①运输的设备条件。各种运输设施的建设和运输工具的制造都有严格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投入运营后有相应的养护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②经营者的资格。主要是对驾驶执照的要求③交通规则。必须严格按交通规则行事,有严密的监控措施和手段④运输引起的环境问题。如车辆的排放物、噪音、水域污染及交通拥挤引起的环境问题。⒉经济管制。主要包括进入市场与经营业务的管制、价格管制、兼并及过度竞争的管制。运输管制的意义:①运输业的正常发展和运行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国家基础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运输业给予适当引导或实行管制,以保证经济的健全增长是完全必要的②运输业是一个特别容易出现不公平交易活动的领域,具有规模经济显著的特点,大型运输企业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又易形成垄断。为保障公众利益并减轻垄断所带领的弊端,需要进行管制③在固定资本比重很大又具有闲置能力的情况下,运输业可能发生毁灭性竞争。而毁灭性竞争会危及运输系统的正常存在,因此,应加强运输管制。⑶必要性:一般认为,无论从大众利益着眼为避免运输使用者无端遭受盘剥,还是从效率原则出发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运输管制都有存在的必要。2.谈谈交通运输与我国西部开发的关系①交通运输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②发达的运输业是实现西部地区合理的地理分工,实现企业专业化和协作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工农业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可靠、稳固的经济联系的必要条件③运输能使西部地区与沿海和内地、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这一部门与那一部门,联结成为一个严密的有机的整体④整个西部地区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必须通过运输的纽带才能得到有机的结合3.试述运价的形成机制和运价改革问题⑴所谓运价形成机制,是指运价依据一定的价格形成理论,利用价值规律作用和价格决策制度,也即运价形成的条件和方法。运价形成机制的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运价形成的主体,即运价制定、运价调整及运价管理由谁来决策;二是运价形成的方式,由于运价形成的方式不同,运价形式亦不同。⑵\n运价改革包括运价体系的改革和运价管理体制的改革两方面。运价体系改革的任务是矫正扭曲的价格结构,理顺运输业内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比价以及运输业与其他工业部门之间的比价;运价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是转换运价形成机制,并建立与新的运价形成机制相适应的管理方法,赋予作为运输市场主体的运输企业以一定范围内运价决策的自主权。在建立新的运价形成机制时,要实现运价形成主体和运价形成方式方面这样五个转换:①运价形成机理的转换;②运价形成主体的转换;③运价形成途径的转换;④运价形式的转换;⑤运价调控方式和运价调控体系的转换,改革传统的运价管理体制,转换运价形成机制,是运价改革的核心。4.试述初步运输化与完善运输化两阶段的主要区别⑴①初步运输化阶段必须主要考虑在数量上扩大运输能力,扩充运输网解决“有”和“无”的问题②较完善运输化阶段则可以更注重在质量上扩大运能,使运输网的分工更加合理,效率更高,更方便,更舒适,解决更“好”的问题。⑵①从运输方式的发展看,全国性铁路网的建成是初步运输化基本实现的标志,而高等级公路网,特别是航空网的普及则是较完善运输化阶段的体现②从运输需求上看,初步运输化阶段运输需求的扩大主要体现在数量的急剧增加上,而运输化比较完善阶段更多体现在对运输质量和服务的要求上面③从运输需求满足的程度看,初步运输化阶段首先要解决大宗、长途货物的调运,而在运输化较完善阶段大宗能源和原材料的远距离运输问题已得到了较好的解决④从相应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看,一般工业化处于以纺织和原材料为主发展的时期,运输化处于初步阶段发展到以机械和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化阶段,运输化也在向完善阶段转变⑤从旅客运输的角度看,初步运输化阶段的人员流动性大幅度提高,社会面对着日益加强的客运压力;较完善运输化阶段能够为全社会的客运需求提供基本相当的客运设施,政府的注意力才有可能从数量巨大的客运压力根本转变到更多地考虑客运质量的提高。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运输化目前仍属于初级阶段。5.论述交通运输的经济意义和影响①运输促进分工、大工业和规模经济的实现②运输在经济发展中起了突出的作用并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③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之一④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结构之一⑤交通运输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比例⑥交通运输是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⑦运输是现代工业的先驱⑧交通运输能改变资源的分配状况⑨运输有利于降低与稳定物价⑩现代运输业具有多种属性⑾交通运输有自己的经济活动规律。6.简述运输需求的多样性①由运输对象决定的多样性:货运需求:如普通货物运输需求、特殊货物运输需求。同样在特殊货物中,因存在长大笨重货物、易腐货物、危险品货物等,也有不同的货运需求。所有货物也因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之分而形成不同的货运需求。客运需求:由于旅客的旅行目的、年龄、收入水平、职业等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客运需求,如旅客的旅游运输需求、普通运输需求、通勤运输需求等。②由运输工具决定的多样性:铁路运输需求、道路运输需求、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需求等。③由需求差别决定的多样性:一种运输方式内,档次、距离、时间、地点等的差别。7.简述并分析运输劳务计量的特殊性⑴一般用复合指标,即运输对象量和其被移动距离量的乘积来计量运输产品。其计算单位为人公里或吨公里,通常称之为运输周转量。⑵优点:便于对各种运输工具完成运输产品的产量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据此可计算在其统计期间内企业或单个车辆的产量,并可作为计算运费的依据。因而,该方法为国内外广泛采用。⑶缺点:尚不能准确表示出全部移动内容。例如,对于10人公里的客运生产结果而言,所运送乘客的不同人数和被移动距离相应公里的组合,就可以有许多种:1人被移动l0公里或2人被移动5公里……由于人公里或吨公里不能准确表明其移动内容和运输供给的费用特性,所以运输业又常以运输对象的数量(人或吨等)作为运输产品的辅助计量单位。8.简述三种运输需要①为了生活而产生的运输需要;【人们无论是探亲、访友还是旅游、看病、购物等,都需要改变其空间位置,实现其最终的目的。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人们把吃、穿、住、行作为基本的生存需要,这也是运输需求发生的基本原因。】②\n为了生产而产生的运输需要;【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由于自然的和经济、社会方面的因素,人们必须不断地改变物质的位置,才能使物质生产活动得以进行下去。比如,分散的原材料只有通过运输,才能集中于生产场所以供加工;生产出的产品,只有通过运输才能运送到市场出售;消费者购物之后,只有通过运输才能实现最终消费。】③由于其他社会活动而产生的运输需要。【指国防的、外交的、政治的、文化的运输需要。】人类要生存,而且要不断发展,因而为此产生的运输需要也必然不断产生,需要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必须看到,需要是渴求欲望,是心理学上的概念,是人们在一定时期的所想或所求。但这种心理的需要能否实现,显然取决于一定的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需要者是否具有支付能力。9.运输需要与支付能力的关系如何①运输需求只能是运输需要和支付能力的有机统一②运输劳务购买者的运输需要和支付能力都是运输需求的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10.简述运输劳务的即时性与运输供求双方的相互关系及相应对策⑴相互关系:①运输劳务只有在有运输需要的时间、空间进行供给,其运输劳务才能有效地进行②用户只有在有运输供给的时间、空间去利用运输劳务,其运输需要才能得以满足③运输生产过程必须保证质量,一旦运输质量不合格,则将无法挽回④运输产品不能储存,调节运输的供需只能通过储存运力的办法来实行。⑵对策:这样不但影响运输的经济效益,还要受财力、物力的限制。所以,要想做到运输供求的长期平衡,就有必要制定科学的运输投资政策及运价政策来调节供求关系。11.试分析运输需求波动增长中呈现的差别⑴运输需求波动增长中呈现差别:不同的运输需求种类,其波动程度不同。⑵原因:不同的运输需求有不同的需求弹性。如旅客运输需求比货运需求稳定。在旅客运输需求中,普通客运需求比旅游运输需求稳定。⑶结论:运输业应根据一定时期不同运输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特别是针对某个地区的运输需求进行分析时,更应注意这一点。12.运价水平对运输需求有何影响运价水平上升时,运输需求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运价水平下降时,运输需求则上升。国家调节运输供求关系的主要手段。也是国家定价的主要原因。13.试分析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在只考虑运价对运输需求的影响时,运输需求函数可简化为Q=f(P).(Q为运输需求量,P为运价),则运输需求运价弹性大小可以计算出来,具体为:Ed=(△Q/Q)/(△P/P),式中Ed——运输需求对运价的弹性系数值;△P—运价的变化绝对值;△Q—运输需求量的变化绝对值。即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运输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和运价变化的百分比之比值。由于运价和运输需求按反方向变动,因此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运输需求的增加百分比和运输价格下降的百分比之比,或运输需求的减少百分比与运价的上升百分比之比值。14.分析运输需求者收集信息的行为表现①信息内容:运输线路、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的充足程度、班次频率、运费水平、时间占用、服务质量、运输服务形式等②对信息的需求:初次发生某种运输需求的需求者需收集较多较广的信息,多次发生某种运输需求的需求者所收集的信息则较少③运输需求者的风险感:风险较大时,运输需求者会努力收集更多的信息,以避免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而风险较小时,则不会收集更多的信息④运输需求者的信息渠道:以往的经验、他人的介绍、现场了解、运输企业的传播等15.分析运输需求者行为规律因素①主要因素:运输时间、运费水平②次要因素:运输企业信誉、资信水平、形象好坏、运输质量16.简单分析货物运输需求者的行为规律①货物的时间评定价格:即货物在途时间节约l小时能给货主带来的收入(包括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取决于货物占用资金的利息、赢得销售时机而增加的收入,以及货物在运输途中损失减少部分的折价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与运费直接相关②货物运输需求者方案选择:完全从经济效果上评价。在时间节约带来的好处大于为了节省时间多支付的运费时,才可选择运费高、时间占用少的运输工具,否则只能选择运费低、时间占用多的运输工具。17.简述各种运输工具的适用范围⑴水运的适用范围:①国际货物运输②长途大宗货物的运输⑵铁路运输适用范围:长距离、大宗货物的运输,特别是长距离的货物运输⑶道路运输适用范围:短途客、货运输任务⑷航空运输适用范围:长距离、对时间性要求高的客货和贵重货物的运输,以及抢险救灾物资的运输。⑸管道运输适用范围:原油、成品油、天然气\n18.何为运送速度?何谓技术速度?它们如何表示⑴运送速度:客货在运输过程中从运输行为开始,直至将货物交给收货人为止,货物平均每小时运送的距离。其公式表示如下:运输速度=客货运输距离(公里)/客货在途时间(小时),式中客货在途时间:客运为自进站检票开始,至出站验票止所耗费的总时间;货运为自装上货物开始,至将货物交给收货人为止的延续时间。决定运送速度的主要因素:运输工具的技术速度、途中作业时间和始发终到作业时间。⑵技术速度:运输工具在运行时间内平均行驶的速度,它主要受设备技术因素的影响。其公式表述如下:技术速度=客货运输距离(公里)/运输工具的纯运行时间(小时)19.何谓综合运输体系?如何理解?其方式有哪些⑴综合运输体系: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运输能力为基础的技术先进、网络布局合理、运输结构优化的交通运输体系。⑵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综合运输体系:①运输体系的组成要素具有多样性(各种运输方式);②运输体系的整体性(优势互补)。⑶综合运输的方式:①两种以上运输工具的衔接或一种运输方式多家经营和多种运输方式联合经营的组织衔接;②产、供、运、销的运输协作(大运输观点)20.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应遵循的原则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和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②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③因地制宜、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④经济合理原则(最大社会经济效益)21.分析交通运输枢纽的功能①转运功能:运输枢纽将与其连接的运输线路连接起来,完成各线路之间旅客、货物的中转、换乘、换装作业。是运输干线与干线、干线与支线结合部,更是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点,对发展联合运输有重要作用,是交通运输网的纽带②集散功能:为所在地的旅客、货物提供各种运输服务,组织所在地的客货流③服务功能:为过往的旅客、货物提供运输服务,组织所在地的客货流④经济联系功能:交通运输枢纽大多与城市共生,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作用。它是一个城市实现内外联系的桥梁与脉络,是城市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2.试分析运输市场的同步性特征运输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的同步性。运输市场的产品经营者同时也是产品生产者,其生产过程同时又是消费过程,生产、交换和消费同步进行。23.试分析运输市场的非固定性①运输市场没有有形产品,也不像其他工农业产品市场那样有固定的场所和区域来出售商品。工农业产品市场可以在固定场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时完成商品交换过程,而运输市场很难使运输交换过程在固定的场所完全实现。②运输活动在开始提供时只是一种“承诺”,即以客票、货票或运输合同等作为契约保证,随着运输生产过程的进行,通过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延伸,在运输生产过程结束时,才将客、货位移的实现所带来的运输劳务全部提供给运输需求者。③整个市场交换行为,并不局限一时一地,具有较强的广泛性、连续性和区域性。如公路运输市场是由站点和线路在很大的范围内组成的,其生产和交换实质上是在线路上流动完成的。虽然公路客货运输过程中有起讫站点,并且在站点装卸货物和上下旅客,但这只是全部交换活动的一部分,而离开了线路,就不能实现运输劳务交换,所以公路运输市场具有显著的非固定性。24.试分析运输需求的多样性特征表现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选择上,以及在对运输工具、服务方式、手段等多种选择上。影响选择的因素有:①时间性要求:按时或迅速使旅客或货物运达目的地②方便性要求:要求乘车方便,托运货物、提取货物容易方便,各种旅行标志易于识别,购票方便,运输服务周到热情等③经济性要求:要求运输需求在满足需要情况下,便宜经济④舒适性要求:对旅客运输而言,一般会要求乘用车辆舒适⑤安全性要求:要求运输过程中必须首先满足旅客或货物的安全移动25.试分析运输市场供给的分散性特征①各种运输方式各自为政的现实,在运输劳务的供应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本位利益容易诱发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企业之间、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攻击,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分散格局②\n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的运输经营单位。【既存在国有大中型运输企业,又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的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及个体运输等;既存在专门从事公路运输的企业,又有贯穿于社会生产全过程的产运销联营企业和专门从事某项运输活动的运输企业或单位,如粮食、化工、钢材、外贸、大件等运输活动;既有国内企业,又有中外合资企业;既存在营业性运输,又存在非营业性运输;既存在区域运输,又存在专线运输等,构成了运输经济活动的多成分性和复杂性。它们之间虽存在有关业务上的可能联结,但这种关联的程度是比较小的。】③在各种运输供应单位内部,同样存在运力供应的分散性。即由于企业内部所拥有的运输工具的不同、服务方式的不同、受经营区路网的限制等,便形成运输劳务的不同供给形式26.试分析运输需求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主要目的及其相互关系⑴主要目的:①通过运输劳务获得其效用的满足,如旅行活动、探亲访友、实现货物的时空效用等;②在考虑运输效用满足的同时,追求经济性,即用较少的代价获得运输效用的满足。⑵两个目的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输需求主体的上述行为目标是同时并存的,缺乏其中任何一个,其行为将是不正常的。27.试分析各种运输工具货物运输即时性汽车运输具有机动、灵活、载货批量小、方便等特点,运输交易的即时性表现更强;铁路运输、海上运输由于一次载货批量大,货物有一定的聚集期,因而在交易时间上的远期性更强些。28.简述运输市场理想形态应具备的条件①市场中同类运输服务的质量完全相同,并且供给量充分②市场中同类运输服务经营(供给)者众多,任何经营者也不能因自身的需要或仅改变运输供给量而给运输市场以可观程度的影响③市场中运输服务的供求双方完全掌握其市场信息,特别是有关运输服务质量完整识别的信息④市场中同类运输服务连续供给,并且价格相同29.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①运输劳务供给者数量多,各运输供给的运输劳务有一定异质性,各运输供给者也都有一定数量的相对稳定的用户②运输劳务的差异使运输劳务供应者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而运输劳务的相互可替代性又使其供应者必须与其他供应者进行竞争③运输劳务供应者,依据其一定的垄断性可以影响商品的价格;同时,由于替代品的存在,运输劳务供应者影响价格的能力又显得不足④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者同垄断市场上的生产者一样,面对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不过,与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相比较为平缓。30.试分析运输业固定设施成本的特点①固定运输设施的投资被认为是一种沉没(或沉淀)成本,因为这些设施一旦建成就不能再移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再被用于其他任何用途。例如港口和道路被废弃时,原来的码头和路基几乎无法改作他用。②固定设施成本还包括在使用寿命期间内养护、维修及其他相关使用成本。与投资相比,这些固定设施的养护、维修及使用费用比较少,其中有些费用与使用这些固定设施提供的运输量关系不大,属于固定成本,另外一些则可能与运输量的多少有密切联系,因此被认为属于变动成本。31.试分析运输业移动设施成本的特点①移动运输设施的投资不是一种沉没成本,因为这些运输工具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运输市场之间甚至不同用途之间转移,也就是说它们的用途不是唯一的。例如机车可以有一条线路调往另一条线路②管道是唯一仅使用固定设施的运输方式③有些运输工具的使用寿命是以年限计算的,在这种情况下,运输工具的折旧转移成本似乎与其使用中所提供的运输量没有直接关系,是每年或每月固定成本。还有些运输工具的使用寿命是以行驶里程计算的,在这种情况下,运输工具的折旧转移成本就与其使用中提供的运输量直接有关,属于变动成本(如汽车的轮胎)32.试分析运输业运营成本的特点①在运营成本中有两类应该是直接与运输量相关的变动成本,一类是直接运营人员的工资,另一类是运输工具消耗的燃料,运输工作量越大这些直接的运营成本数量也会越大②除了这些直接与运输量相关的变动成本,运输企业一般还需要配备若干辅助人员和管理人员,这些辅助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所需要的工作开支属于间接运营成本。间接运营成本的一部分是与运输量有关的变动成本,其他部分是与运输量变动关系不大的固定成本33.试分析运价的地位及合理制定运价的意义⑴运价的地位:①运价是运输部门凭以计算运输费用,取得运输收入的依据②计算和确定社会各种产品(如工农业产品)价格的依据。运输企业的费用,最终将追加到产品的成本中去③\n是运输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⑵合理制定运价的意义:发挥运价的杠杆作用,使运输业朝着建立有效、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34.试分析运价率的特点①对不同的运输距离应分别规定不同的运价率。一般表现为运价率随运输距离的延长而不断降低,在近距离时降低速度较快,在远距离时降低速度渐慢,超过一定距离则不再降低。单位运输成本一般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而运价的高低一般是以运输成本为基础来制定的。②运价率递远递减,但总的运输费用,则随着运距的增加而增加。运价率=(到发费用)固定运输费用/运输距离+(运行费用)单位运输距离/变动运输费用+单位利税35.试分析运价种类繁多的原因运输需求多种多样(例如快慢不同),其运输对象性质不同(如是否要求保温)、批量不同(整车或零担),并且使用的车型、运输距离、道路条件和运输方式均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别,所以其运价也就不同。36.为什么说运价具有分配资源的职能①价格具有分配资源,影响各类商品的生产、消费量的职能。经济社会不断进行着商品、劳务的生产和消费,而用于生产的资源是有限的,是需要分配的。消费者通常根据商品价格来决定商品的消费量,而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减,可能导致其他商品消费量的减增,从而决定该商品生产量的增减②运价可以调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交通部门或运输方式之间的分配。对运输业来说,通过运价可决定对各个交通部门和交通设施的投资量,决定现有各种设施的利用程度。例如,某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的运价水平下需求增加,就会比其他运输方式获得更多的效益,也就会导致更多的经济资源投入到该种运输方式中去37.为什么说运价具有收入再分配的职能①运价具有对消费者收入进行再分配的效果。运费的支付即收入由消费者向生产者的转移。同样的运输,出于政策调控和照顾实际情况等因素的考虑,对利用者制定不同的运价,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高价利用者对于低价利用者的补助,实质上形成收入的再分配。例如,各运输部门设立的各种学生票、月票制度,各类货物的差别运价,公共汽车较便宜的票价等。②运价收入再分配有利于满足特定对象的社会需求,扩大运输服务的范围。其他有形产品的行业价格的收入再分配职能,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偏好,人们可以人为地为某些产品制定高价或低价,从而实现交换双方的收入再分配。38.为什么说运价具有刺激经济效益的职能刺激经济效益是指通过运价刺激每个运输企业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价格反映平均的社会劳动量,而不管个别企业的实际劳动耗费的高低。因此,无论供求是否平衡,在正常的情况下,对同类货物的运输,只能有一个价格或基准价格,每个运输企业必然要接受这把统一的社会尺子加以衡量与检验。如果企业的运输效率低,收入就会少,获取的利润就少。因此,运价刺激每个运输企业努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尽力使自己的个别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以便获取较高的利润,所以价格是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39.分析运价调节供求关系的职能调节供求关系即平衡运输供求的职能。⑴价格对运输生产者的调节职能:①供过于求而迫使价格下降时,运输生产者无法通过运价的收入得到正常的利润,就可能被迫缩小生产规模,或转而从事别的产品的生产②如果供不应求而使价格上升时,将使生产者增加生产,或使新的企业投入运输行业,使得总供给与价格同时发生变动。运价所反映的不平衡的供求关系及价格对价值的背离,会使运输生产得到调节,资金在各运输方式或部门之间发生转移。⑵价格对运输需求者的调节职能:对运输的需求一般是按与运价相反的方向变动的。①在某种运输方式的运价提高时,需求者对该种方式的需求必然减少;②运价降低时,则需求必然上升。⑶说明:①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必须也只有增加运力,才能满足对运输的需求。【即当总的运输能力不足时,即使提高运价,也不一定导致运输需求减少到运输能力以下。】②运价的基本职能在实际上并不能完全地得到发挥。【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由于运价与各类商品价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很大,因此,几乎所有的国家的运输价格都受政府不同程度的控制,以保持运价的稳定性和统一性。】③\n给企业一定的定价权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实行浮动运价,包括浮动的幅度、浮动的时间等都要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在市场经济下,运输生产者如果通过市场的竞争,了解到运输市场现已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那么就应通过价格的手段去平衡,努力使供需关系趋于和谐,实现价格调节供求的职能。】40.试分析按运距不同的差别运价及其意义①递远递减:为鼓励运输需求者充分合理利用运输工具,相对减少运输供应者的固定费用支出(如发到作业费用),可对远距离运输采取鼓励政策,即随着运距的增加,其运价率则相对下降,使其与成本性态相一致②有限递远递减:运价率在合理的运距内采用递远递减,而在合理运距外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变,其目的是不鼓励过远运输③过远递增:运价率在合理运距内递远递减,但在合理运距外反而递远递增,其目的是对于那些过远运输对象加以严格限制,以促使货物流通的合理化或使其转而选用其他运输方式进行运输(如汽车运输应与铁路运输相结合的,不应全程由汽车完成)41.试论运输成本的外部性的估价方法及其优缺点①判断法优点是具有继承性使估价长期保持一致缺点是严重局限性②规避行为法③显示性偏好法:享乐的价格④旅行成本发⑤既定偏好法⑥损失产量和消费损失法简答题:1.简述产业带的概念及形成产业带的地区的基本特征⑴概念:是指有重要的线状或束状基础设施经过,具有良好的经济地理位置、资源和经济技术条件,因而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和优良远景的地带。⑵特征:①依附在强大的运输通道近旁,特别是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和航行条件好的大河流域,以便利用方便廉价的水运。②周围地区具有劳动力、土地、矿产、水能水源及其他资源的综合优势,又拥有相当规模的自然环境容量。③具有一定积累的经济技术基础,即当地商品经济环境和文化教育程度较好。④有相对于国内和国际上其他经济重心地区的适宜位置,既可建立方便的人员、商品、资金、技术及信息联系,又不过分靠近,各有相对独立的资源和市场腹地。2.列举当前你认为最重要的5个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运输经济问题①运输业发展与土地(尤其是可耕地)大量占用问题②城市交通发展问题(轨道交通与地面机动车合理发展)③交通运输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④交通运输发展与能源耗费问题⑤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与协调发展问题3.运输发展战略中,供需适应型和速度效率型战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⑴供需适应型特征:迅速建立四通八达的铁路和水运网络,扩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提高技术水平,改善运输装备,完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使运输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⑵速度效率型:由于产业结构出现服务经济化、知识密集化与产品的高附加值化倾向,导致产品结构由重厚长大型转为轻薄短小型,产业要素由劳动密集型转为信息、知识型。运输业作为满足人与货物位移的数量要求的基础结构的重要性相对下降,但对运输质量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4.简述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各种运输方式在旅客运输市场中占有份额的演变趋势。⑴发达国家:小汽车和航空运输呈增长趋势,且占有市场的较大分额。铁路和公共汽车呈现下降的趋势。铁路市场份额急剧下滑,在公共运输中所比重非常小。⑵发展中国家:运价低廉的铁路运输是主要的客运出行工具,铁路在市场份额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呈现下降趋势。公共汽车运输在市场份额中比重较大,比重在上升。航空运输比重较小,但呈增长趋势。5.什么是运输需求弹性?简要说明货物运输的价格弹性特点⑴概念:是指运输需求量对某一影响因素变化的反映程度。即影响运输需求量的因素每变化百分之一,运输需求量相应变化百分之几。⑵货物运输的价格弹性特点:①与货物价值有关。价值小的价格弹性较大;价值大的弹性小。②与货物的季节性及市场状况有关。急于上市销售或不易久存时,其运价弹性小;否则,其运价弹性大。③与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关系极大。④与具体的运输方式、线路和方向有关。能力紧张的运输方式、线路和方向,其运价弹性小,否则,其运价弹性大。6.简要说明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对经济空间结构分布的影响\n(占主导地位的运输方式,工业和经济的空间结构布局)①运河建设高潮期(18世纪后期),工业和城市主要在沿海和沿通航河流附近分布;②现代航运时期(水运占主导),“临港型”工业和产业带;③铁路为主的时期(19世纪),“临站型”工业中心、大城市在铁路沿线特别是在铁路枢纽地区兴建;④汽车的普及、特别是高速公路和航空业的崛起,在大城市周围高速公路路口和航空机场附近,出现“临路型”和“临空型”工业区(电子、电器等新兴工业)7.为什么说运输能降低与稳定物价①运输费用构成了任何商品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②运输保持价格的稳定性。【运输充足后,可以允许其他地区参与本地市场的竞争,在当地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外地货源可以运来满足需要,这样,该产品的价格就不会升得太高。同时由于地区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性,供应地的生产成本会很低。所以说,运输为大多数市场保持着价格的稳定。】③运输鼓励价格的进一步降低。【由于运输允许更多的生产者进入市场参加价格竞争。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把这一成本加上运输费用作为自己商品的售价,其他卖主也就必须制定相应的价格,否则将会失去自己的市场份额。所以,充足的运输鼓励竞争和较低的价格。】8.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的需求价格弹性各有什么特点⑴旅客运输需求弹性分析:①生产性旅行需求——其价格弹性较小。客运中有相当部分属出差、探亲等各种形式的公费旅行,这部分运量对运价弹性较小。②消费性旅行需求——其价格弹性较大。它受收入水平高低的影响。人均收入高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运输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小,价格弹性较小;而低收入地区,运价变动对旅行者的影响要大些,故价格弹性较大。⑵货物运输需求弹性分析:①其价格弹性往往与货物价值有关。货物价值小弹性大,价值大弹性小。②价格弹性的大小还同货物的季节性及市场状况等有关。急于上市销售或不易久存的货物,其运价弹性小。货主情愿选择运价高速度快的运输方式,而不去选择运价低、速度慢的运输方式。③运输需求与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关系极大,它们决定了相当部分的货运量,这些运量一经形成,其运价弹性就比较小。④运价弹性与具体的运输方式、线路和方向有关。能力紧张的运输方式、线路和方向——运价的弹性较小,运价变动特别是提价对运输需求量影响不大。9.为什么说发展运输就是发展工业在工业社会中,交通运输就象一柄双锋剑:一方面,它通过不断扩大人与物空间位移的规模刺激流通,并使自己成为现代社会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它通过本身提出的巨大需求,又刺激其他部门生产的扩大,推动了工业和科技的进步。如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的大规模修建,促进了建筑业的崛起和发展;对能源的巨大消耗,推动了煤炭、石油工业兴旺;对金属的巨大需求,加快了采矿、冶金工业发展;而各种运输工具的大量生产,推动了机械、加工工业发展。显然,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运输,而发展运输就是发展工业。10.什么是运输代理制?其优点有什么运输代理制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经营方式,它通过提供“一次托运、一次结算、一票到底、全程负责”的运输代理服务,将多种运输方式结合成一个整体,为货主服务。一般讲运输代理制具有以下优势:①不受线路、车船的约束,能设定很多运输路线;②拥有海陆运输硬件、软件的专门知识,能提供“门到门”的周到细致的服务;③由于可进行各种组合运输,能提供比较低廉的运价;④能随运输过程提供利用计算机的货物跟踪系统等的各种服务。11.简述运输供给的概念及特征运输供给是指运输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各种可能的运输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各种运输产品的数量。特征是:①运输业“有效”供给的范围较大;②运输共给的短期价格弹性较大;③运输供给存在着明显的外部成本;④运输供给水平受公共资本数量的限制;⑤运输供给具有一定的不可分性;⑥某种程度上的可替代性和某种程度上的不可替代性并存。\n12.简述运输与物流的主要区别①物流的对象一般不包括人,而运输既包括实现物的位移,也包括实现人的位移;②物流除了货物位移以外,还包括物资的包装、保管、装卸、流通加工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货运只提供实现物资空间位移的手段;③物流是生产性物流和流通性物流的统称,而货运仅指流通领域内的货物位移。13.试述影响货物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①各种货物的性质和状态不同,需要使用车辆、货舱类型不同,导致对运输成本影响不同②各种货物的比重和包装状态不同,对货车载重力的利用程度不同,指出就不同③由于货物性质和使用车辆类型不同,装卸作业的难易程度不同,运输成本不同④各种货物的产销地理分布状况决定了运距不同,产生货运成本的差别。14.运输市场上垄断与竞争各有哪几种表现形式⑴运输垄断可分为三种形式:①某种运输方式或某个运输组织在运输市场的供给中已占有了大多数的份额(或支配地位)②运输技术组织形式上的独家经营引起的③国家直接经营即国营形式的垄断⑵运输市场上的竞争也主要分为三种形式:①自有运输与待雇运输间的竞争②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③同一运输方式内企业间的竞争15.运输经济学近几十年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①研究范围扩大,综合性日益加强②过去一向以政策论和经营论为主的发展线索有所改变③强调运输需求分析④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⑤与经济学和地理学等主要学科的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16.试述货物位移与吨公里的主要区别①货物位移指的是货物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而吨公里只是这种变化在重量和距离方面的一个度量单位;②货物位移是具体的,每一个货物位移都有确定的货物和起运终到地点。而吨公里却是一种抽象物,它可以体现各种货物位移在重量和距离方面的共性,能够把不同的运输产品在数量上进行对比和综合,但同时把其他方面的特征都抽象掉了;③即使是相同的货物位移,在质量上也可能差距很大;如货物运到时间的差别、货物完好程度的差别,吨公里不能反映这些差别。④货物位移对应着包括装卸等其他作业的货物运输的完整过程,有时候一个运输过程要包括好几次装卸,吨公里则无法包含这些内容;⑤相同的货物位移可能产生出不同的吨公里数,如两地之间的运输无论哪种运输工具,货物位移都是相同的。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各有自己的线路或航线,产生的吨公里数就不一样。⑥货票单据和统计报表上的吨公里数字很多时候并不是实际的货物位移量。17.运输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运输化过程有哪几个主要阶段⑴特征是:①机械动力的运输工具取代早期运输工具,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克服自然地理条件对人与货物空间移动的限制;②货运对象从过去以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为主,转向以大工业所需要的矿物能源、原材料以及半成品和产品为主;③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与货物空间的总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和货物更多次地被运输工具推入空间的运动;④运输占用社会经济资源的数量大为增加,交通运输规模成为社会经济最基本的比例之一;⑤交通运输构成了经济进入现代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的环境条件和基础结构,运输业及其相关的能源、钢铁、建筑和机械制造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也成为最庞大和最重要的基础产业群之一。⑵三个阶段:前运输化阶段;运输化阶段;后运输化阶段,其中运输化阶段又可分为初级运输化和完善运输化两个分阶段。18.简述客运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是决定客运结构的首要条件;②\n当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确保人们能自由选择各种运输方式时,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服务质量、安全、舒适度将成为影响旅客运输结构演变的共同因素,就揭示客运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言,各种运输方式在运行速度方面的差别是推动客运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③国土面积、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等对客运结构均有重要影响;④运输方式服务质量,如服务营业时间、班次、灵活怀、可达性、方便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⑤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运输政策。19.简述货运结构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①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②供给因素的变化③国内经济政策的影响20.简述交通运输业一体化的趋势①运输的集装化与多式联运②运输代理制在经营管理上促进了运输的一体化21.简述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③运输网的数量和质量④运价水平的变动⑤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改变对货物运输需求有很大影响22.区位理论的发展有哪几个主要阶段区位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①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指杜能于1875年创立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于1909年创立的工业区位论;②改进的区位理论,主要指直到二次大战前后经过改进的各种经济区位理论;③现代区位理论主要是6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以区域经济研究为特征的区位理论。23.试比较区域经济学与传统区位理论的区别区域经济学与传统的区位理论比较,有一些比较大的进展。①它在研究内容方面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孤立地分别研究区位生产、价格和贸易的局面,而将整个区域的生产、交换、价格和贸易融为一体;②从以往的区位选择、区界划分的理论研究,转向以分析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现实社会经济问题为主要方向;③从注重区位的经济产生出到以人本身的发展和协调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目标。④在研究对象上从单个经济单位的区位研究走向区域总体的研究;从市场机制下的行为转向政府干预、政策调节的研究。⑤在研究方法上由相对静态的空间区位选择转入区域发展各阶段经济空间分布和结构变化过程的研究;从纯理论多假定的理论推导走向面对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应用模型研究。24.什么叫产业带?试述“点—轴—带”开发模式的基本原理⑴在一国内形成若干人口、各类城市、工业和经济活动密集的重要带状集聚区称为产业带。⑵中国科学院陆大道研究员曾这样描述“点—轴—带系统”的开发模式:除了农作物的种植以外,社会经济活动大都产生或集聚于点上,形成大小不等的城市和村镇。相邻市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不是向各个方向平均扩散,而是阻力最小的方向,即沿着交通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线状或束状基础设施进行扩散的。通常较大城市之间束状基础设施的规模和能力也较大。由于物质能量交流的频繁,其间便产生较大的接触优势,导致新的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逐渐成为产业带或发展轴线。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阶段,生产力是均匀分布的。到工业化初期阶段,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在A、B两点出现了城市,A、B两点之间的交通线也得到加强。由于集聚因素的作用,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设施继续在A、B两点集中,单一的交通线也发展成为包括各种运输方式和动力输送、通讯联络等的线状技术束。在沿线的C、D、E、F、G各点也开始形成一些新的集聚,交通线也得到相应延伸。进一步的发展使得A点和B点集聚成为最大的经济中心,大量的人口和经济单位向A—M—H—N—B—C沿线集中,使2沿线变成发展条件最好、效益水平最高、人口和技术经济集中的发展轴线。在A、B和H三点还各出现了一个其他方向的较低级发展轴线,整个系统形成为一个大的产业密集带。25.简述运价的经济功能①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促进工农业生产合理的布局②有利于组织合理运输④有利于促进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合理分工⑤有利于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效率26.简述旅客运输需求产生的来源及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n⑴来源:①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产地分离;②生产力与消费群体的分离;③地区间商品品种、质量、性能、价格上的差异。⑵主要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③运输网的数量和质量;④运价水平的变动;⑤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改变对货物运输需求有很大影响。27.运输市场有哪些主要特征①运输商品的生产、消费的同步性②运输市场的非固定性③运输需求的多样及波动性④运输市场容易形成垄断28.简述运输代理制的优势①不受线路、车船约束,能设定很多运输路线②拥有海陆运输硬、软件的专门知识,能提供“门到门”运输服务③由于可进行各种组合运输,能提供比较低廉的运价④能随运输过程提供利用计算机的货物跟踪系统29.影响各种货物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各种货物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①各种货物的性质和状态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车辆或货舱装载,而各种车辆的自重、造价、修理费和折旧费不同,车辆的代用程度也不同,从而对运输成本有不同的影响②各种货物的比重和包装状态不同,对货车载重力的利用程度不同③由于货物性质和所使用的车辆类型不同,装卸作业的难易程度不同④各种货物的产销地理分布状况决定了其运输距离是不同的,而不同运输距离的货物运输成本是有差别的30.运输需求有哪些特征①非物质性②广泛性③派生性④多样性⑤波动性⑥替代性⑦弹性(指灵敏度)31.运输业管理的作用是什么?它有哪三个层面,分别指什么⑴作用:协调与平衡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使运输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达到最大化和理想化⑵运输宏观、中观、微观管理三个层面①宏观管理着眼于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制定比较全面的和较长时期的国家运输管理政策和发展规划②中观管理即行业管理,着眼于使某一运输方式朝着合理的方面发展,使部门的生产效率和效益最大③微观管理即运输企业的管理,侧重于增进企业的效益,提高单位生产效率32.支付力有哪两个基本要素①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水平②购买者的收入水平。33.生产力布局状况对货运需求有何影响决定货物的流向、流距和流量。34.铁路货物运输价格制定的原则是什么①促进工农业生产和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②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③限制不合理运输,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④促使高效率地使用铁路运输工具35.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应从哪三个方面着手①发展联合运输是建立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②加强交通运输通道的建设是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中心③加强交通运输枢纽的建设是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关键36.运输成本有哪几部分构成运输成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设施成本、移动设备拥有成本和运营成本三个部分37.运价的作用有哪些①正确制定运价,有利于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分工②正确制定运价,有利于组织合理运输③正确制定运价,有利于促进商品的流通④正确制定运价,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⑤正确制定运价,可以促进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⑥正确制定运价,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38.实行差别运价的条件有哪些\n①能把各种不同的运输对象区别开来。比如,能按运输对象对运输工具的不同要求对运输对象分类,以便对不同的运输对象实行不同的价格②各种不同运输对象的价格需求弹性不同。例如,对贵重商品和廉价商品可以实行差别运价,因为两者对运输的价格需求弹性不同,前者小,后者大39.什么是运输批量不同的差别运价运输批量不同的差别运价:当一次运输货物的数量达到一定的数目时,可适当降低其运价。实行这种差别定价的目的是可促使货主或客户成为长期的客户,便于把握运输的供需关系,并且可补其偿运输零担而多付出的费用。40.国家定价的影响因素有哪些①应考虑生产经营收入在补偿平均成本或社会成本后,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②由国家确定的计划价格中的平均成本,必须在全部经营范围内进行核算,例如铁路③对于只限于某一范围的经营,则可由地方的国家物价部门会同运输的主管部门制定地方统一价格。如公路运输,其中的社会成本应在地方内核算,这样使广大的消费者在公平的前提下实现消费。41.厚利少运策略的含义及其适合的情况厚利少运在形式上与薄利多运相反,但其目的仍为去的尽可能多的利润,所所谓的厚利就是保持较高的价格水平,而宁愿维持较低的运量。42.运输产品的效用有哪些特征①满足消费者“位移”的需要②运输产品效用受到消费者收入水平的约束③运输产品的效用本身就是一种派生效用43.国家对运输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有哪些①建立综合运输机构,加强行业管理②建立交通运输投,融资机制③改革和理顺运输价格④实行扶植运输业的政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