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016356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方经济学0163560

西方经济学\n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1、了解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是如何运行的;为什么会存在通货膨胀和失业;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调控的。2、可以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增加自己的效用作为消费者、厂商、政府如何运用经济学知识,作出理智正确的判断,减少盲目性3、经济学理论是应用经济学等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2\n课程要求:考核形式:期末考试,笔试(闭卷);平时成绩:(1)各章节作业;(2)课堂讨论发言;(3)到课率。成绩核算: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3\n参考书:[1]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威廉·诺德豪斯(PaulSamuelson,WillianmNordhaus,萧琛主译).经济学(Economics)(第17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2]哈尔·R.范里安(HalR.Varian).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一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8.[3]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Mankiw,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ofEconomics)(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4]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5]高鸿业等.西方经济学(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4\n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发展简史第一章导论5\n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产生的根源人类需要无限性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需要的无限性资源的稀缺性有限的人力资源有限的自然资源有限的资本资源6\n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经济学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性的学科7\n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不能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而只能生产那些在当前人们最需要的产品。但是,什么是当前最需要的产品呢?这些产品生产多少最适当呢?这就是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8\n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怎样生产?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就必须选择最有效的生产方法,使有限的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好的产品来。但是,什么样的生产方法才是最有效率的呢?是多用劳动少用资本还是相反?是大规模生产还是小规模生产?是使用A种技术还是使用B种技术?是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9\n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谁生产产品在进入消费之前,先必须进行分配,以确定每个社会成员所能得到的份额。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产品的有限性,使得产品不能按照人们的需要或欲望来分配。那么,社会产品应该按照哪种比较好的方式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呢?这就是为谁生产的问题。10\n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由于资源的稀缺性,社会现在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是有限的,不能满足人类无尽的欲望。为了自己及其子孙后代过上更富裕的生活,人们必须想方设法谋求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11\n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经济学的含义所谓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或欲望的科学。简言之,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12\n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有代表性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萨谬尔森:《经济学》13\n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1、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14\n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几点注意: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如:单个的家庭或家户、厂商。第二,目标问题:资源配置。第三,中心理论:价格理论。第四,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15\n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任务是解释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一原理。斯密认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但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实现了资源配置最优化,结果是增进了社会利益。16\n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一,完全理性。第二,完全信息。第三,市场出清。17\n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一,均衡价格理论。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三,生产者行为理论。第四,分配理论。第五,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第六,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18\n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19\n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几点注意: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第二,目标问题:资源利用效率。第三,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有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例如,国民收入是组成整个经济的各个单位的收入之总和,总投资是各个厂商的投资之和,总消费是各个居民户消费的总和,等等。另一类是平均量,例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与劳务的平均价格(加权平均)。20\n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但市场机制是发达的、对资源配置起作基础性的配置作用。第二,政府能且应该调节经济,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21\n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二,四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理论)第三,开放经济理论。第四,宏观经济政策。22\n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微观是资源配置(到··)、宏观是(多少)资源利用。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主要是实证分析。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23\n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回答是什么,可以计算和检验,无错之分。规范分析回答应该怎样,属价值判断,有对错之分,有主观性和阶级性。实证分析是规范分析的基础,规范分析往往要用到实证分析。24\n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均衡分析方法均衡:当一物体同时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外力的作用,这两种力量恰好相等时,该物体由于受力相等而处于静止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均衡。经济均衡:马歇尔把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中,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均衡分析是分析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说明均衡的实现及其变动。均衡分析又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25\n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静态、比较静态、动态均衡分析静态均衡分析:要说明各种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的条件(只有一个均衡点的形成、波动等)。比较静态均衡分析要说明从一种均衡状态变动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过程,即原有的条件变动时均衡状态发生了什么相应的变化,并把新旧均衡状态进行比(至少有两个均衡点)动态均衡分析则要在引进时间因素的基础上说明某一时点上经济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下一时点上该经济变量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对整个均衡状态变动的影响。26\n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实证分析方法1.经济人假定的含义(1)所有经济主体的行为动机和最终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满足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2)经济主体在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时,都能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并以最小的成本追求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他们精于计算,理性从事,不会犯任何错误。故经济人假定常常被叫做理性人假定。(3)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能够极大地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其效果比个人直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效果还要好。27\n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指变量值由模型本身决定的变量,或者说是在某个模型中可以得到说明的变量;数值不能由模型本身决定而由模型以外的力量决定的变量叫做外生变量,或者说外生变量是在某个模型中不能得到说明的变量。一个变量究竟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由模型本身决定28\n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存量与流量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变量的数值。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变量变动的数值。流量来自于存量又归于存量。模型中的各种变量常用一定的方程式连接起来。模型的方程式分为定义性方程式、行为方程式和均衡方程式三种。在数理经济学中,一个模型就是一组联立方程,可以用这些方程解释和预测经济运行。29\n经济与经济学最初的含义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e,公元前430年——前354年)在其著作《经济论》中,最早使用“经济”一词,表示奴隶主对家庭财产的经营管理。经济学的最初含义就是关于主人如何经营管理好家庭财产,使家庭财产不断增加的学问。“经济”一词的希腊文为“Oikonomicus”,英文Economy就是从这个词演变而来的。第四节西方经济学发展简史30\n第四节西方经济学发展简史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革命现代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的复兴31\n重商主义(15-17世纪)代表人物:约翰.海尔斯;威廉.斯塔福德;托马斯.曼等主要观点: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利润只是从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国家要干预经济代表作:托马斯•曼著:《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32\n古典经济学 (18世纪-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西尼尔约翰.穆勒马尔萨斯萨伊研究的中心问题:财富的增长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经济学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价值论:劳动决定价值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政策论:自由放任代表作:亚当.斯密著:《国富论》33\n新古典经济学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奥地利学派:门格尔庞巴维克英国学派:杰文斯瑞士洛桑学派:瓦尔拉斯帕累托剑桥学派:马歇尔瑞典学派:维克塞尔卡塞尔美国学派:奈特费希尔克拉克经济思想:古典经济学的延续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革命被誉为经济学史上第二次革命代表作:马歇尔著:《经济学原理》34\n凯恩斯革命 (20世纪30、40年代)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主要思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影响: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政府怎样干预经济凯恩斯革命被称为经济学史上的第三次革命35\n现代凯恩斯主义 (20世纪50-60年代)代表人物:萨缪尔森斯拉伐主要流派: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的兴衰36\n新古典主义的复兴 (20世纪70、80年代以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弗里德曼—货币主义—第五次革命供给学派卢卡斯—理性预期学派—第六次革命3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