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论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计量经济学论文

-.【摘要】产业构造与经济增长互相依赖,相互促进。在一定条件下,产业构造变动是经济增长的根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强调产业构造的转变也是当前经济增长的开展要求。本文采用1992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Eviews软件,研究三大产业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奉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构造对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开展的重要性。【关键词】经济增长、三大产业、产业构造、GDP、回归模型一、问题的提出20世纪以来,产业构造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认为经济的增长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总产出函数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以及技术变化的长期作用结果。而构造主义非均衡增长理论那么认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竞争均衡的假设在实际中并不成立,构造主义理论认为,实际中这种竞争均衡的假设是不可能存在的,由于各个部门的生产技术、产品需求、要素供应等都是各不一样的,生产要素在不同的部门其报酬率必然也就不一样,这样一来,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会使得总产出增加,因而产业构造变动会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在不同部门间也是不完全均衡的,经济的增长也会影响到产业构造的变化。二、经济理论述-.可修编.\n-.〔一〕三大产业的划分世界各国把各种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气、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运输、通讯业、效劳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二〕西方经济理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会形成一定的产业构造,而产业构造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度量的早在1949年库兹尼茨(Kuznets)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时就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业构造的角度去衡量,而一个经济的产业构造又是由其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为此,库兹尼茨用50个国家的经历数据进展比拟后发现,制造业部门的增加将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有必要从产业构造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经济增长。钱纳里(Chenery)通过分析部门增长的决定要素出发,并利用51个国家的经历数据说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效劳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而制造业增长最大,由此提出产业增长的模式,并认为这种工业化模式能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为此,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国别的经历数据从不同角度纷纷说明经济增长的工业化模式,但有经济学家发现存在着大量经济事实与钱纳里的经济增长模式相反,他们通过经历数据说明在人均收入水平很高时,效劳行业的快速增长会降低制造业的规模弹性。〔三〕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我国某些省份或全国的产业构造与经济增长做出的分析研究-.可修编.\n-.1、对某个或某些省份产业构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对第一、二、三产业进展了分析,得到的结论根本上认为,产业构造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哪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显著,看法不一,有的省份是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经济增长又反过来推动第一、三产业的开展。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同省份的影响程度不一,但根本上认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小。2、对我我国整体的分析,大多数学者是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理论进展实证分析,来研究经济增长与产业构造之间关系。得到的结论认为,在2002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制度改革和第三产业拉动,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近几年来,学者对于产业构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展研究,认为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但近一两年来,又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三、数据的收集表11992-2010年累计国生产总值表单位:亿元年份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226923.4764515866.611699.59357.376451199335333.9247156963.76289516454.43130911915.73051199448197.8564459572.6947522445.3990616179.762635199560793.72921112135.81140428679.45750419978.460303199671176.59165414015.38999233834.95901423326.242648199778973.03499614441.88566737543.00219126988.147139199884402.27976914817.62551839004.18854430580.465707199989677.05475114770.02847141033.58158533873.444694200099214.55430814944.72250345555.87795938713.953846-.可修编.\n-.2001109655.17055815781.26904949512.2909744361.6105392002120332.68927416537.01965853896.76779249898.9018242003135822.817381.762436.356004.72004159878.321412.773904.364561.32005184937.42242087598.174919.32006216314.424040103719.588554.92007265810.328627125831.4111351.92008314045.433702149003.41313402009340902.81258135226157638.776573148038.0360082010397983.15088240497186480.757158171005.393724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国国家统计局分析各产业对GDP的影响,可以借助增长率这个指标,通过对上述表格中数据的计算整理,可以得到下表,即各年的增长率。表21993-2010年GDP及各产业的增长率单位:%年份GDP增长率第一产业增长率第二产业增长率第三产业增长率199331.238318.701940.642227.3405199436.406737.464436.409435.7849199526.133726.775327.774323.4781199617.078815.487917.976316.7570-.可修编.\n-.199710.95373.043110.959215.698619986.87482.60173.892013.310719996.2496-0.32125.203010.7682200010.63541.182811.021014.2900200110.52335.59768.684714.588220029.73744.78898.855312.4822200312.87275.107815.844212.2363200417.710923.191118.367515.2784200515.67394.704218.529116.0437200616.96637.225718.403818.2004200722.881519.080721.318925.7434200818.146417.728018.415117.950420098.55214.52205.795412.7136201016.743914.963418.296215.5145四、模型的建立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93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其中:表示国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长率,-.可修编.\n-.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济固有增长率。可近似认为,说明国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权数;那么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奉献。表示随机误差项。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从而进展经济预测,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五、模型的检验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回归分析结果:DependentVariable:YMethod:LeastSquaresDate:05/26/12Time:21:03Sample:19932010Includedobservations:18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C0.0435790.3040800.1433140.8881X20.1704350.01493311.413100.0000X30.4411250.01770924.908970.0000X40.3876240.02957913.104690.0000R-squared0.998638Meandependentvar16.40997-.可修编.\n-.AdjustedR-squared0.998346S.D.dependentvar8.306629S.E.ofregression0.337845Akaikeinfocriterion0.860671Sumsquaredresid1.597950Schwarzcriterion1.058531Loglikelihood-3.746040F-statistic3420.978Durbin-Watsonstat1.160565Prob(F-statistic)0.000000通过上述线性回归得到模型,现在就其具体形式进展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1〕=0.0436,表示当三大产业保持原有规模,我国GDP仍能增加0.0436个百分点。这种结果符合经济开展规律,合理。〔2〕=0.1704,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加0.1704个百分点;反之,降低0.1704,符合经济现实。〔3〕=0.4411,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加0.4411个百分点;反之,降低0.4411,符合现实。〔4〕=0.3876,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加0.3876个百分点;反之,降低0.3876,合理。综上可知,该模型符合经济意义,经济意义检验通过。2、统计检验-.可修编.\n-.〔1〕拟合优度检验的值越接近1,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好;反之,的值越接近0,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差。由回归参数估计结果可得,样本决定系数R=0.9986,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983,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2〕F检验针对:===0,给定显著性水平=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3和n-k=14的临界值(3,14)=3.34。由OLS回归分析表得到F=3420.978,由于F=3420.978>(3,14)=3.34,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国收入总值GDP〞有显著影响。〔3〕t检验分别针对:=0〔j=1、2、3、4〕,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k=14的=2.145。由上表中数据可得,与,,,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0.143314、11.41310、24.90897、13.10469,因而,的t检验量小于=2.145,其t检验不显著,但是模型的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值也明显显著,这说明很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4〕多重共线性检验表3相关系数矩阵X2X3X4X21.0000000.8093280.835497X30.8093281.0000000.877514X40.8354970.8775141.000000-.可修编.\n-.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可能确实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回归法,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分别作Y对的一元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表4一元回归估计结果变量X2X3X4参数估计值0.71570.80161.2228t统计量8.195016.719112.09970.80760.94590.9015修正0.79560.94250.8953其中,参加的方程修正的最大,因而以为根底,顺次参加其他变量逐步回归。结果如下表5所示。表5参加新变量的回归结果变量变量修正,0.2575〔5.47130〕0.5859〔12.0288〕0.9795,0.4995〔9.5015〕0.5378〔6.5463〕0.9841当分别参加、后,修正R均有所增加,t检验也均显著。由于选取变量为相对数,可能降低了其共线性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最后回归结果为:-.可修编.\n-.〔5〕异方差检验利用White检验,得到已下结果:WhiteHeteroskedasticityTest:F-statistic1.364186Probability0.336142Obs*R-squared10.89859Probability0.282724TestEquation:DependentVariable:RESID^2Method:LeastSquaresDate:05/27/12Time:18:26Sample:19932010Includedobservations:18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C-0.2817820.562185-0.5012270.6297X2-0.0005730.031866-0.0179810.9861X2^20.0014040.0012571.1166820.2965X2*X30.003956-0.0912980.9295-.可修编.\n-.-0.000361X2*X4-0.0022750.004225-0.5385090.6049X30.0147060.0427340.3441190.7396X3^20.0014500.0021020.6898260.5098X3*X4-0.0033640.005342-0.6297830.5464X40.0102260.0925080.1105450.9147X4^20.0026650.0047920.5561060.5933R-squared0.605477Meandependentvar0.088775AdjustedR-squared0.161639S.D.dependentvar0.106894S.E.ofregression0.097874Akaikeinfocriterion-1.510082Sumsquaredresid0.076635Schwarzcriterion-1.015431Loglikelihood23.59074F-statistic1.364186Durbin-Watsonstat1.503233Prob(F-statistic)0.336142从结果看出,=0.605477*18=10.898586<-.可修编.\n-.临界值16.9190,所以说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六、经济预测利用Eviews软件进展预测,结果如下:年份GDPGDP预测值199226923.47645131212.387758199335333.92471534025.517106199448197.85644543117.53047199560793.72921159236.195448199671176.59165472988.386582199778973.03499682279.069674199884402.27976987924.961801199989677.05475191016.141271200099214.55430895325.3967882001109655.17056107275.22562002120332.68927119351.524822003135822.8130729.677822004159878.3149471.524872005184937.4180275.893362006216314.4208633.209942007265810.3245022.07645-.可修编.\n-.2008314045.4307914.866112009340902.81258360728.112342010397983.15088375264.920542011471564446030.17602七、模型评价模型的主要缺乏在自相关的修正上,在进展一次广义差分后,值只在值和值之间,此时不能确定自相关的存在与否。由于时间与能力问题,没有进展屡次的迭代,仅以第一次迭代的值为最终结果。这是本次模型的缺陷。八、根据数据进展对GDP的影响分析由模型可知,当第一产业增长1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1443个百分点;当第二产业增长1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4782个百分点;当第三产业增长1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3986个百分点。因而,由以上回归数据以及相关检验,我们得出了各个产业与我国GDP增长的变动关系。结论是:目前,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就目前我国三大产业的开展情况可以得出:在我国,第二、三产业开展迅速,而第一产业的开展相对平稳,说明我国已优化了其产业构造,尤其是加大了第三产业的开展,使得我国经济开展迅速。第一产业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赖以独立和进一步开展的根底。第二产业工业处于主导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开展水平,-.可修编.\n-.为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和资金积累,是人民生活消费品的根本提供者。农业的开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工业的开展,因而说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第三产业主要以效劳业为主,:有力的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开展,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有助于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充分开展,同时,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渠道之一。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的开展水平是反映该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开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九、政策建议〔一〕坚持科学开展观,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粗放型经济开展模式、重工业轻效劳业的思维方式,仍是制约和限制经济构造调整和产业构造优化的主要思想根源。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开展模式。〔二〕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调整农业部产业构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建立以来,虽然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但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却逐年上升,说明科教兴农、农业产业化、财政支持等农业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在提升,但就总体而言,仍是我国的弱势产业。〔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可修编.\n-.自建国以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是我国经济开展的支柱,工业部构造、地区构造都存在差异。调整工业部产业构造,提高根底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积极有序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四〕积极推进效劳业开展及转型。要大力开展作为商品生产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的生产性效劳业,充分发挥其产业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作用,把推动效劳业大开展作为产业构造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提高效劳业的整体水准。要积极开展新兴效劳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参考文献:[1]陈华,中国产业构造变动与经济增长[J].统计与决策,2005.3[2]X伟、李绍荣,产业构造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5.5[3]王怜,产业构造变动与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7.5[4]李延军,产业构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J].商业时代,2007.7-.可修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