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下册
.-宏观经济学目录第九章宏观经济的根本指标及其衡量第一节国生产总值一、GDP的含义二、GDP的衡量三、名义GDP与实际GDP四、与GDP相关的其他指标第二节价格水平及其衡量一、一组物品价格的衡量问题二、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三、通货膨胀的含义第三节失业及其衡量一、劳动力的构成二、失业的简单分类三、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第四节本章评析一、对GDP指标的评析二、对价格水平指标的评析三、对失业指标的评析-.word.zl\n.-第九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第一节均衡国民的收入决定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根本原理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根本原理:经济萧条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第二节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消费需求与储蓄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二、储蓄函数和储蓄倾向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五、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及其对相关政策效果的影响六、其他消费理论第三节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投资需求一、投资和资本边际效率二、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三、投资和利率四、投资的q理论第四节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政府需求一、政府需求的容二、政府对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影响-.word.zl\n.-第三节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外需求一、国外需求的决定因素二、净出口的决定三、几个主要的国外需求影响因素第四节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乘数一、指出乘数的概述二、投资乘数和乘数原理三、其他乘数第五节本章评析一、对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的评析二、对消费需求决定理论的评析三、对投资需求决定理论的评析四、对乘数机制理论的评析第九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第一节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一、IS曲线的前提条件:产品市场的均衡二、IS曲线的含义和推导三、IS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第二节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一、货币市场均衡的含义和利率的决定-.word.zl\n.-二、货币需求的决定三、LM曲线的含义和推导四、LM曲线的斜率和变动第一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LM模型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含义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调整和变动第二节、本章评析一、对IS-LM模型的评析二、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评析第九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应分析第一节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一、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和相关效应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三、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第二节总供应曲线及其变动一、总供应曲线的含义二、总供应曲线的推导三、总供应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第三节总需求—总供应模型-.word.zl\n.-一、总需求—总供应模型的含义二、总需求—总供应模型的根本类型第一节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对外来冲击的反响一、对总需求方面扰动和冲击的反响二、对总供应方面扰动和冲击的反响第二节本章评析一、对总需求—总供应模型的评析二、总需求—总供应模型、IS-LM模型和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比较和评析第九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第一节失业一、失业的宏观经济学解释二、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第二节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原因二、通货膨胀的影响三、菲利普斯曲线和预期理论四、通货紧缩和停滞膨胀第三节经济周期一、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类型-.word.zl\n.-二、经济衰退三、经济周期理论四、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第一节本章评析一、对失业理论的评析二、对通货膨胀理论的评析三、对经济周期理论的评析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开展第一节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开展的定义二、经济增长的一些事实三、经济增长的根本问题第二节增长核算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二、增长核算方程三、增长的经历估算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第三节新古典增长模型一、根本假定和思路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word.zl\n.-三、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第一节生增长理论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缺陷二、生增长理论的根本思路三、一个简单的生增长模型第二节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一、鼓励技术进步二、鼓励资本形成三、增加劳动供应第三节经济开展指标及要素一、关于经济开展问题二、开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三、衡量经济开展的几个主要指标四、经济开展的根本要素第四节经济开展的战略一、满足根本需求的开展战略二、工业化优先战略三、平衡增长战略四、不平衡增长战略五、进口替代战略六、出口导向战略第五节本章评析-.word.zl\n.-一、对经济增长局部的评析二、对经济开展战略的评析第九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一节国际收支与汇率一、国际收支平衡表二、汇率与汇率制度三、国际收支的平衡第二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价格不变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二、价格变动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三节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整一、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三、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贸易政策第四节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整一、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贸易政策第五章本章评析一、凯恩斯主义开放宏观经济理论的局限性-.word.zl\n.-二、开放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借鉴第九章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抉择第二节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工具二、自动稳定器和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三、财政政策效应第三节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工具二、根底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三、货币政策效应四、“相机抉择〞和“规那么〞之争第四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和协调一、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第五节供应管理政策一、人力政策-.word.zl\n.-二、收入政策三、指数化政策第六节本章评析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评析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借鉴第九章第一节国生产总值-.word.zl\n.- 在宏观经济学的概念中,最重要的是指标是国生产总值〔简称GDP〕。这个指标不仅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等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有关,而且他能帮助政策制定者据此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的状态,当人们关注一国经济开展水平时,也会考虑这一指标。一、GDP的含义 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总产出的宏观经济指标,GDP是指一定时期在一国〔或地区〕境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效劳的市场价值总和。为了更准确地理解GDP的含义,有必要做如下说明。 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为了解决现在经济中不同种类产品和效劳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考虑这些产品和效劳的货币价值。一种物品的货币价值可以用物品的单位价格乘以该物品的数量来表示。这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例如,2021年,美国GDP约为15.6万亿美元,中国的GDP约为39.8元人民币。 第二,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效劳的价值吗、,中间产品和效劳价值不计入GDP。所谓最终产品和效劳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效劳。它与中间产品和效劳的概念不同。后者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出来被另一家企业当做投入品的那些产品和效劳。举例来说,一辆小汽车是最终产品,而小汽车上的耐磨轮胎那么是中间产品。把GDP核算的产品限定为最终产品的用意是,防止价值核算中的重复计算问题,以使GDP指标能真实地反映经济的成果。 第三,GDP是一国〔或地区〕围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效劳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或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效劳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例如,美国耐克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中国海尔公司爱美国生产的电冰箱,其市场价值那么应该计入美国的GDP,而不是中国的GDP。-.word.zl\n.- 第四,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的产品和效劳的价值。这段时间或者是一个季度,或者是一年。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二、GDP的衡量 GDP通常被看做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衡量或核算GDP一般有三种方法,即增值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增值法是从生产角度衡量GDP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根本思想是,通过加总经济中各个产品的产品和效劳的价值来求得GDP的核算值。考虑到经济中的一些产品是专业生产用于制造其他产品的中间产品的,为了防止重复计算问题,经济学家提出了增加值,即增值的概念。一个企业的增值是该企业产出的价值减去该企业所购置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例如,假设一家麦当劳店以0.5美元的价格从一个牧场主手里购置了1/4磅的牛肉,然后以1.5美元的价格卖出一个汉堡包。在这个例子中,麦当劳店的增值是1.5-0.5美元。按照增值法衡量一国的GDP,就是将该国境所有企业的增值求和。 一国境的企业从事产品和效劳的生产,相应的,相关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从中获得收入。这种收入流提供了衡量GDP的收入法。为了理解GDP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考虑一下汽车零销售商的增值。根据上文的说明,汽车零售商的增值就是汽车销售收入和批发本钱的差额,这些差额必定会成为某些人的收入。差额的一局部是汽车零售商支付给售货员和技工的工资,一局部是汽车零售商为存货周转而贷款所必须付给银行的利息。差额的剩余局部是利润,这就是汽车零售商的收入。这样,全部增值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成出现在收入流中。因为一国境所有企业的增值之和为该国的GDP。所以上述所有收入之和也必定等于GDP。-.word.zl\n.- 衡量GDP的第三种方法是支出法。这种方法的根本依据在于,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个事实又来自于一个更为根本的事实:由于经济中的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房和卖方,所以,一个买方支出的每一单位货币必然成为一个卖方的一单位货币收入。当A为B工作得到1000元时,这1000元是A的收入和B的支出。无论是把所有收入加在一起还是把支出加在一起,这种交易都使GDP增加了1000元。 用支出法衡量GDP,就是衡量在一定时期整个社会购置最终产品和效劳的总支出。那么谁是最终产品的购置者呢?宏观经济学引入了一种有用的部门分类方法来答复这个问题。 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效劳需求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其中,家庭部门是一国中所有家庭的集合,企业部门四指一国境所有企业的集合,政府部门就是一国各级政府的总和,国际部门是指与该国发生经济往来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总和。 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效劳的支出被称为消费支出,简称消费,一般用英文字母C表示。它又可分为三局部,即耐用品消费支出,如对汽车、电视等产品的的购置;费耐用品消费支出,如对医疗、教育、旅游等方面的支出。当一个企业或家庭变更资本存量时,投资就发生了。在这里,资本存量是指在经济中生产资本的物资总量,它包括所有的厂房、设备和住宅等。资本存量的增加是投资的结果。由于资本存量被不断的消耗,为了补偿或重新换以消耗掉的资本,企业也需要投资,宏观经济学将企业的这种支出成为折旧,或称充值资本。在经济学中,使经济中的资本存量出现净增加的投资被定义为净投资。净投资可以用下式表示:当年净投资=当年年终资本存量-上年年终资本存量在宏观经济学中,总投资被定义为净投资加上折旧,即:总投资=净投资+折旧从另一个视角看,一个经济体的总投资还可以分为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固定投资是对新厂房、机器设备和住宅的购置。它可分为非固定投资和住宅固定投资。前者是只用于经营活动的建筑物和设备方面的投资。钢铁厂、办公楼和电厂是建筑物方面的例子,卡车、车床和复印机是设备方面的例子。住宅固定投资是指用于新住宅和公寓建筑的支出。“-.word.zl\n.-固定〞这个词意指这种类型的投资将持续一段时间,这就同下面要说的存货投资区别开来。所谓存货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变化。它可以表示为:当年存货投资=当年年终存货价值-上年年终存货价值根据上式可知,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为正值;而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那么为负值。回到GDP衡量问题上来。当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投资指的是总投资,这也是GDP被称为“总〞产出的而原因。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置产品和效劳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置。政府提供国防、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是政府购置的例子。政府购置只是政府预算中政府总支出的一局部,政府支出的另外一些局部,如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等工程〔它们被称为政府的转移支付〕通常不计入GDP中。其原因在于:这些支出是再分配已有的收入,并不用于交换产品和效劳,所以不构成GDP的一局部。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用英文字母G表示政府购置。消费、投资和政府购置之间的差异主要基于购置者的类型,而不是所购置产品和效劳的类型。如果一个家庭购置了一辆小汽车并用于消费品;如果购置者是企业,且汽车被企业实用,那么它作为企业对设备的固定资产;如果购置这是政府,它就属于政府购置。这个原那么的唯一例外是住宅投资。住宅投资包括所有住宅购置,不管购置者是家庭、企业还是政府。-.word.zl\n.-为了衡量国际部门对一国产品和效劳的支出,通常引入净出口这一概念。净出口被简单定义为出口额与净出口额的差额。这里,出口额是指本国向国际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效劳的总价值。进口额是指从国际部门输入到本国的产品和效劳的总价值。从GDP支出法核算的视角看,进口应从本国总购置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不是用于购置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那么应加进本国总购置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国外流入,是用于购置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对国际部门来说,只有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我们用X表示出口,M表示净出口,那么有NX=X-M按照XN的定义,净出口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零,还可以为负值。按照国际贸易的用语,当净出口NX为正时,表示一国经济存在贸易盈余或贸易顺差;当净出口NX为负时,表示一国经济存在贸易赤字或贸易逆差。把上述四部门的支出工程加总,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课表示为:GDP=G+I+NX表9-1给出了2005年美国GDP和各项支出的构成情况。从表9-1中可以看出,在美国的GDP构成中,个人消费支出所占份额最大,为70%;政府对商品和效劳的采购占GDP的18.9%,排在第二位,2005年美国的净出口为负值,说明美国在这一年的对外贸为逆差。尽管衡量GDP的方法不同,但从理论上说,这些方法衡量的结果应该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把GDP简称为总产出、总收入或总支出。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用英文字母Y表示总产出。表9-12005年美国GDP和总支出的构成工程数额〔亿美元〕占GDP的百分比〔%〕个人消费支出874670.0国私人总投资210516.9政府对商品与效劳的采购236318.9商品与效劳的净出口-727-5.8国生产总值12487100.0资料来源:[美]鲁迪格·多恩布什等:?宏观经济学?第10版,王志伟译校,中国人大学2021年版,第24页。-.word.zl\n.-顺便指出,在宏观经济的理论考察中,人们把包括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的经济称为开放经济〔或四部门经济〕,把只包括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经济称为经济为三部门经济,把只包括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经济称为两部门经济。两部门经济和三部门经济又统称为封闭经济。三、名义GDP与实际GDP现在已经知道,GDP是经济中产品效劳总产出的价值。由于GDP是用货币单位来计量的,因此,一国GDP的变动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产品和效劳的数量的变动,二是产品和效劳的价格的变动。当然,二者也常常会同时变动。为了明确说明国生产总值变动终究是由产量还是由价格变动引起的,需要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效劳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效劳的市场价值。本章在前面所涉及的GDP以实际上就是名义GDP。实际GDP是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然后以基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效劳的市场价值。引入实际GDP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在比较不同时期GDP的时候,如果选择了共同的基期,那么这意味着价格因素的变化被有效地排除掉了,从而不同时期实际GDP的变动仅仅是产量的变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际GDP提供了一个比名义GDP更明确的经济福利衡量指标。进一步地说,如果将一国某一年的实际GDP除以该国人口数,就可得到该国该年的人均GDP。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经济福利的衡量指标。在宏观经济学中,生活水平是指人们所消费的产品和效劳的平均水平,一般用人均收入衡量。容易理解,与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地区或家庭相比,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地区或家庭有着更高的产品和效劳的平均消费水平,从而有着更高的生活水平。-.word.zl\n.-人均实际GDP既可以被用来纵向比较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的开展状况,又可以用来横向比较不同国家的生活水平差异。四、与GDP相关的其他指标在国民收入核算领域,除了GDP外,还包括其他一些收入衡量指标,了解其中的一些指标是重要的,因为在很多学术文献和出版物中经常提到这些指标。下面有选择地作一介绍。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DP〕,是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成员在一定时期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效劳的市场价值。与GDP的核算原那么不同,GNP的核算原那么是所谓的国民原那么,按照这一原那么,但凡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都被计入本国GNP中。特别的,一国企业在国外子公司的利润应计入本国的GNP中,而国外公司在该国子公司的利润那么不应计入该国的GNP中。根据以上说明,GNP和GDP的关系可以表示为: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要素收入额-国外公民在本国的要素收入额显然,在一份封闭经济中,GDP与GNP完全一样,因为上面等式右边的后面两项均为零。与GNP相关的一个指标被称为国民生产净值〔简称NNP〕,它等于GNP减去折旧。从定义看,NNP更接近于计量既定时期一国国民生产产品的净数量,它是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量的价值。国民收入〔简称NI〕是指一国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提供效劳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林润的总和。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净值得关系为:NI=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的补贴所谓间接税是指税收负担不由纳税人本人承担的税,即这种税收的负担可以转嫁出去。企业馈赠的礼品是企业转移支付的例子。国民收入这一指标衡量经济中的所有人赚到了多少钱。-.word.zl\n.-个人收入〔简称PI〕是指个人得到的收入。国民收入不是个人收入。一方面国民收入中有三个主要工程不会成为个人收入,这就是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另一方面,却会成为个人收入。因此,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就得到个人收入。然而,个人收入还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通常还要要拿个人所得税。税后的个人收入被称为个人可支配收入。第二节价格水平及其衡量从粗略的角度说,上一节说明的GDP指标提供了一个经济体中有关生活水平的信息,在本节中,将把视角方在衡量生活本钱的指标上。这涉及一组物品价格水平的衡量问题。一、一组物品价格的衡量问题对于一组物品〔产品和效劳〕来说,如果描述和反映它们价格的变动情况似乎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首先,不能用一种物品的价格来代表该组物品的价格,因为这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其次,也不能将该组物品价格简单相加或取它们的某种平均值得方法来反映这组物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因为该组物品的价格有的可能上升,有的可能没发生变化,有的可能下降,所以,这样做无法反映这组物品价格的真实变化情况。把上述问题延伸到一个经济体中。一个经济体所涉及的产品和效劳数量众多,这些产品和效劳的价格变化也千差万别,如何从总体上描述一个经济体中各种产品和效劳价格的走向和趋势呢?宏观经济学引出了价格水平的概念。所谓价格水平是指经济中特定围的产品和效劳价格的总体水平,它衡量货币购置力或货币购置产品和效劳数量的指标。二、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word.zl\n.-在宏观经济学中,价格水平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表述。价格指数是同一组产品和效劳在某一年的费用额用同它在某一设定的基准年度〔基期年或简称基年〕的费用额的比率。基年的指数通常定位100,如果以后该组产品和效劳的价格上涨,那么指数相应地上升。例如,假定2003年为基年,衡量2005年的价格水平的指数值为152,这意味着,购置一组产品和效劳在2003年需100元,在2005年需152元。在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价格指数有两个:一个是GDP平减指数,另一个是消费价格指数。GDP平减指数与上一节所提到的名义GDP和实际GDP有关。一般的,第t期的GDP平减指数定义为该期名义和实际GDP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如下:t期GDP平减指数=t期名义GDP/t期实际GDP〔9.2〕GDP减指数反映了经济中物价总水平发生变化的变化。为了更好理解这一点,考虑一种非常简单的情况,即只生产一种产品—面包的经济。给特定时期,如果P是该时期面包的价格,Q是该时期面包的销售量,那么,该经济体在该时期名义GDP就是P.Q。根据前面实际GDP的定义,该经济体在该时期的实际GDP那么为P〔基期〕.Q,其中P〔基期〕为面包在基期的价格。根据式〔9.2〕,该经济在该时期的GDP平减指数为P/P〔基期〕。如果面包的价格在该时期相对于基期上涨了,那么P/P(基期)>1;那么假设面包的价格在该时期相对于基期下降了,那么P/P(基期)<1。这说明,GDP平减指数确实能反映经济总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的情况。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对城市消费者购置一组固定的消费性产品与效劳支付平均价格的度量指标。利用CPI数据,就可以将选定的消费品“篮子〞产品的当期本钱与其他时期的本钱进展比较,进而反映其价格变动情况。CPI在一时期被定义为100,这一时期成为基期。例如,选定1993年为基期,这时的CPI为100,假设2003年的价格指数为148,这说明对选定的消费品“-.word.zl\n.-篮子〞而言,从1993到2003年价格上升了48%,即[〔148/100)/100]X100%。编制CPI是一项庞大的工作,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选定CPI“篮子〞产品;进对于步骤和,限于本书篇幅,兹不赘述。对于步骤,可分为如下三步:第一步,得出在基期价格下CPI“篮子〞产品的本钱;第二步,得出在现期价格下CPI“篮子〞产品的本钱;第三步,计算基期和现期的CPI。计算CPI的公式是:CPI=现期价格下“篮子〞产品的本钱/基期价格下“篮子〞产品的本钱X100〔9.3〕下面用例子说明上面的第三步。取2003年为现期。设在基期价格下CPI“篮子〞产品的本钱为500元,现在价格下CPI“篮子〞产品的本钱为700元,那么按照公式〔9.3〕,有:基期〔2000年〕CPI=500/500X100=100现期〔2003年〕CPI=700/500X100=140以上分别说明了GDP平减指数和CPI的含义。可以说,两者的一样点在于它们都提供了衡量一般价格水平的方法。它们各自提供了有关经济中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略有不同的信息。首先,GDP平减指数衡量所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效劳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置的产品与效劳的价格。因此,企业或政府购置的产品价格上升将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单并不反映在CPI上。-.word.zl\n.-其次,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局部,在美国销售的丰田汽车的价格上升会影响美国的CPI,因为美国消费者购置丰田汽车,单这种产品价格上升并不影响美国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和CPI都可以作为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用它们,取决研究的目的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红光经济学中,通常用英文字母P表示价格或价格指数。三、通货膨胀的含义有了价格水平和价格指数的概念,就可以说明宏观经济运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即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地上升的情况。通货膨胀的程度是通过通货膨胀率来反映的。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如果以Pt表示t时期的价格水平,Pt-1表示〔t-1〕时期的价格水平,πt表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那么有:π=Pt-Pt-1/Pt-1X100%〔9.4〕式〔9.4〕中价格水平P既可以用GDP平减指数表示,也可以用CPI表示。例如,假设2003年为当年,2003年经济的CPI为140,再假设上一年即2002年的CPI为120.那么,2003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003年通货膨胀率=〔140-120〕/120X100%=16.7%CPI是使用最广泛的衡量货币购置的指标。当人们达成用某种货币支付的协议时,为保护自己不因通货膨胀而遭受损失,可以再合同条款上注明支付额随CPI的上升而同比例增长。这种做法被称为生活费用调整,被广泛应用于社会保险支付以及阐述工会工人就业条件的劳资谈判协议中。表9-2给出了局部国家1960-2005年年均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从表9-2中看出,所罗列的这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都经历相对较高的通货膨胀率,2000-2005年又都呈现出现较低的水平。-.word.zl\n.-第三节失业及其衡量本章根本容如何描述〔或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总体状况,前面已经说明了两个方面的指标,即GDP和价格水平,现在来说明第三个方面的指标。一个经济体状况的而一个重要方面是该经济体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情况。由于一国劳动力是其经济的主要资源之一。所以,反映一个经济体经济状况的第三方面的指标与失业或就业状况有关。一、劳动力的构成一国是劳动力市场指标通常由该国的劳动统计部门提供。下面以美国为例介绍有关情况。美国劳动统计局和人口普查局训练并长期保存了约1600名实施地调查员和管理者,他们每月都会对5万个左右的家庭进展调查,询问一系列关于其成员年龄和工作状态等问题。这样的工作被称为人口状况调查。首先,美国人口被划分为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前者是指所有在16岁以上未服刑、未被医院或其他机构收留的人口总数;后者是指年龄低于16岁无法工作或在专门机构生活而无法工作的人口总数。其次,将劳动年龄人口划分为两组:劳动力和非劳动。劳动力人口是指就业者与失业者数量之和。非劳动力人口主要是在校学生以及退休人员等。对于就业者、失业者和非劳动力的认定,大致是按照下述标准执行的。只要被调查者在调查前一周符合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就认为该被调查者属于就业人口:至少有偿劳动1小时,或者为其家族企业武昌劳动多于15小时;虽然不工作,但只是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或企业。在调查前一周,被调查者如果没有工作但有工作能力,在调查前4周曾经努力寻找工作或正在等待重新获得曾经被辞退的工作岗位,那么该调查者被认为处于失业状态。-.word.zl\n.-不符合以上标准的劳动年龄人口既不属于就业,也不属于失业,那么被归为得劳动力人口。利用从人口状况调查获得的数据,美国劳动统计局便可计算出一些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主要包括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即: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X100%〔9.5〕例如,某国在2021年6月,失业人数为870万人,劳动力总数为14370万人,那么该国2021年6月的失业率为:失业率=870/14370X100%=6.1%失业率提醒出劳动力市场上闲置的劳动力数量的情况。劳动参与率是指劳动力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数的百分比,即:劳动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年龄人口数X100%〔9.6〕例如,某国在2021年6月,劳动力人数为1437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数为21380万人,那么该国2021年6月的劳动参与率为:劳动参与率=14370/21380X100%=67.2%劳动参与率可以反映出一国劳动人口在该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构成状况。值得指出的是,根据失业率的定义,可以直接引出就业率的概念。就业率是指就业率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显然,失业率与就业率之和为1.也就是说,如果知道两者之间的一个,就容易得出另一个。各国政府常常会为高失业率而感到担忧。由于没有工作收入的人生活困难,也由于在失业率较高的时候找工作更困难,所以失业率的上下是衡量一国经济安康程度的一个指示器。-.word.zl\n.-一国上网失业率如果过高的话,就会引起整个国家国民的关注,这是因为它意味着该国将有许多人不能养活自己,并且许多劳动者不能为国家的产出做奉献。失业率指标还可以用来衡量企业雇佣劳动者时面临的困难程度。这一困难程度被称为劳动力市场紧程度。表9-3给出了局部国家1960-2005年年均失业率的一些失业率〔%〕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1960-19691.50.95.11.32.24.11970-19793.72.36.41.74.56.11980-19899.05.99.52.510.07.21990-199910.67.710.43.78.15.82000-20059.28.99.05.05.15.3资料来源:[英]约翰.其罗曼:?经济学?第6版,郭庆旺等译,经济学科2021年版,第380页。从表9-3中看出,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法国和意大利在20世纪90年代都经历了失业率到达两位数的情况,德国和日本的年均失业率呈现出逐步攀升的态势。二、失业率的简单分类失业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展分类。按照西方劳动经济学的传统分类,失业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摩擦性失业、构造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word.zl\n.-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正常的劳动力周转所造成的失业。在现在经济中,人们不停地流入和流出劳动力市场以及市场中的工作时机不断地被创造和消失,使得不断得有人需要寻找工作的人。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在于,在一个经济体息是不完全的,失业人员和有职位空缺的雇主之间的信息在相互搜寻过程中需要话费一些时间。一般地,摩擦性失业在一个经济体中总是存在的。摩擦性失业人口的数量的大小一般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和本钱、就业信息渠道是否畅通。劳动力流动性最大、越频繁,寻找工作所需要的而时间越长和本钱越高,就业信息渠道越不畅通,摩擦性失业人口就越多。构造性失业是指由于技术或经济构造变化导致工作所需技能或工作地域变化所带来的失业。具体地,构造性时也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产生的:一是在某一特定地区,劳动力市场上所需的技能与劳动者实际供应的技能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的现象;二是劳动力供应和劳动需求在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前者被概括为职业不平衡,后者被概括为地区不平衡。构造性失业一般来说比摩擦性失业持续的时间长,因为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往往需要重新培训或者迁徒才能重新找到一份工作。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失业。通常,季节性失业在冬季时增加,而在春夏时期减少。一名建筑工人在冬季会被辞退,当春天降临时才会被重新雇佣,他便经历了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又称需求缺乏性失业,是指一个周期岁经济衰退而上升,随经扩而下降时,周期性失业就出现了。一名汽车工人在经济衰退是被辞退,而在一定时期后经济重新繁荣时又会被再次雇佣,他就经历了周期性失业。在上述四种类型的二十冶中,周期性失业是政府最关注的二十冶,也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失业类型。-.word.zl\n.-三、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专业概念,有很多描述它的方法。这里利用上述失业的分类来定义它。当一个经济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所有都是摩擦性的、构造性的和季节性的,那么该经济体便到达了充分就业。进一步地说,充分就业情况的失业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在宏观经济学中引入充分就业情况下的额失业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这两个概念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为分析和考虑短期宏观经济波动提供一个重要的参照物。不仅如此,利用充分就业的概念,还可以定义潜在产量。从本章第一节的额论述中可知,GDP可以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的总产出情况。一般地,决定一国总产出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投入、资本存量和技术。在短期,在现在资本和技术没有发生变化或变化不大的额条件下,一个经济体的就业人数便成为决定总产出的而主要因素。所谓潜在GDP或潜在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一个经济体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生产的GDP。它反映的是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的实际GDP水平。本章对于失业的介绍旨在描述和衡量。在本书第十三章,将考擦失业的原因及影响。第四节本章评价为了考擦宏观经济运行,对宏观经济状态进展描述和衡量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本章主要介绍反映宏观经济状态的三个方面的指标,即总产出指标、价格水平指标和失业指标。下面一次对它们进展评价,并说明它们的可借鉴之处。一、对GDP指标的评价-.word.zl\n.-核算国民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核心指标是GDP,它是一国〔或地区〕境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泉币最终产品和效劳的市场价值。从世界围来看,无论是国际组织,还是各个国家,都把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这在当今已是国际通行的惯例。不仅如此,由于GDP涵明确,核算方法较为科学,已成国家〔或地区〕进展国别横向比较和同一国家〔或地区〕进展不同时期纵向笔记送的颇为常用的指标。从上述意义上说,GDP是研究一国〔或地区〕经济现实的历史开展的重要根据,也为制定国家和地区经济开展战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以及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提供重要参考。核算GDP从更高的层面上讲,与所谓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关。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形成的,由各总量及其组成局部之间的联系和指标的定义分类、计算方法、表现形式和记录手续和相关关系所构成的一套国民经济核算的标准和制度。世界上出现过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种是联合国于1968年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称SNA〕,也称国民账户体系,它被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另一种是联合国于1971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又称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它过去主要为中央方案经济国家采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曾经使用MPS,这一体系与当时高度集中的方案管理体制相适应,在过去经济管理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扩大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MPS的缺陷也日益显露,主要是不能反映社会资金运行状况,尤其是第三产业开展情况,不能系统反映社会资金运行情况,不利于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也不利于进展国际比较和交流。在上述背景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朝开场,我国继续实行MPS的同时,逐步引进和采用SNA。从2003年起,我哦国开场实施一套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新的规划性文件,这就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这套新的核算体系,根本上做到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国民账户体系相衔接。但是,GDP指标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word.zl\n.-首先,GDP及其他衡量经济总产出的指标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GDP上下或人均GDP上下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经历说明,收入分配已成为世界围和一国〔地区〕围的热点问题,尤其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已成为社会是否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其次,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效劳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在现实社会的家庭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劳动发生,如烹饪、清洗厨房、换灯泡、帮助子女复习功课等,它们都是不经过市场交易的活动,因而并未计入GDP。由于GDP忽略了家庭劳动,所以他低估了很多生产活动的价值。地下经济是一个经济中不易被政府擦觉的那一局部,它的产生是由于人们想逃避政府的税收与管理,或者该产品和效劳本身就是非法的,如毒品交易或赌博。由于地下经济活动不想官方汇报,因此无法在GDP中得到反映。再次,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例如,如果只顾经济总量和速度增加,经济可能增长了,但环境可能被严重污染了,今天GDP增长了,明天可能要为治理环境污染付出比今天增加的GDP多几倍的本钱。最后,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例如,两个生产了同样多GDP的国家,如果一国国民十分安康,人均寿命较长,享有多闲暇,而另一国国民劳动强度较大,疲于寿命也短,那么,从一般意义上说,前者的生活质量要高于后者。此外,由于GDP在衡量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局限性,法国现任总统萨科奇增邀请一批国际知名学者成立了经济绩效与社会进步测算委员会,并于2021年9月公布了一份关于GDP的报告,该报告总结了GDP的饿哦鱼贯缺陷,并讨论了如何改进GDP指标。针对GDP指标的局限性,1990年表以来,联合国开发方案署每年发表一份?人类开展报告?,把作为衡量社会经济的指标体系由单纯的GDP指标变为“-.word.zl\n.-社会指标〞,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生活和文化等方面。与此同时,在国外关于GDP的争论中,引入了一个被称为绿色GDP的新概念。即在名义GDP中,扣除了各种自然资源消耗后,经过环境调整的国生产净值,也称绿色国生产净值。世界银行1997年开场运用绿色GDP国民经济体核算体系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真实财富。尽管绿色GDP目前在核算上还在存在不少技术难题,但这一设想的方向是正确的,也符合我们国家大力倡导的科学开展观的经审核理念。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资源消耗大国。党的“十七大〞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开展观,对观测落实科学开展观提出了心得要求。科学开展观立足我国根本国情,总结我国开展实践,适应新的开展要求,顺应世界开展趋势,借鉴国外开展经历提出的。在宏观经济根本指标核算问题上,如何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可以说还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等待人们去探讨。总之,对GDP这一指标我们要正确对待,既不能完全否认这一指标,也不能坚持社会上所说的“唯GDP论〞。二、对价格水平指标的评价如果说GDP指标提供了有关一国〔或地区〕生活水平的信息,那么反映经济中价格水平状况的指标那么提供国民生活本钱的信息。为了有效反映一组物品价格的变化,人们引出了价格水平的概念,它是只一个经济体中特定围的产品和效劳价格的总体水平。为了衡量价格水平,引出了价格指数。本章重点介绍了两种价格指数,进一步引出了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衡量。在当代,CPI和通货膨胀等概念和指标已成为世界各国非常流行的词语,经常出现在媒体报道之中。这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人们关注与自己的生活本钱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二是这些概念和指标确实在一定程度和围提供了生活本钱方面的信息。这里想指出的是,作为衡量价格水平的一个主要指标,CPI也是有局限性和偏差的。-.word.zl\n.-CPI作为衡量生活本钱的指标,其局限主要有两点。其一,CPI并未衡量构成生活本钱的所有因素。例如,一个寒冷的冬季可能会使人们购置更多的天燃气或电力来为房间取暖。虽然这些商品价格上升会使CPI上升,但购置数量的上升并不会改变CPI,因为CPI“篮子〞产品是固定的。所以,为维持特定生活水平的支出增长中有一局部并不能表现在CPI的增长中。其二,即使那些被CPI衡量构成的因素也往往未必能得到准确的衡量。这意味着CPI在衡量生活本钱时也可能是一个有偏差的指标。下面具体说明CPI的偏差问题。引起CPI偏差的第一种情况是替代倾向。这是指随着市场供应条件的变化引起各种商品价格变化,而消费者通过偏向购置相对廉价的商品对此作出反响。由于CPI衡量固定的额“篮子〞产品的价格,所以它没有反映消费者用相对价格下降的产品进展替代的情况。因此,当相对价格变动时,真实生活费用的增加比CPI要慢些。引起CPI偏差的第二种情况是产品质量变化。汽车、电子产品和其他许多产品每年都有在不断地该进,与此同时也增加了本钱。那么,质量的改进是否搞过本钱的增加呢?或者说产品价格的上升是否高于质量提高的本钱呢?从经济意义上讲,如果上升的价格是用于支付质量提高的本钱,那么这种意义上的价格生生便不属于通货膨胀。按照这种税法,CPI很可能将过高的价格上升计入通货膨胀,从而夸大了通货膨胀的程度。引起CPI偏差的第三种情况是新产品的进入。当一种新产品进入市场时,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因为他们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实际上,新产品的引进提高了消费的货币实际价值,但这种货币购置力的提高并没有表现在CPI的变化上。-.word.zl\n.-在20世纪90年代,消费价格指数在美国曾经备受关注,因为美国社会保险制度和许多其他政府方案支付的美元补贴是自动地很据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而调整的,这种规定的初衷是为了在即便价格水平发生变化时也能保持福利补贴的实际价值。对于CPI偏差的程度问题,美国国会参谋委员会聘请5名经济学家组成专门小组,进展了专门研究。其研究结论是,CPI每年将通货膨胀率高估计了1.1%。也就是说,如果CPI报告通货膨胀率为每年3.1%,那么很可能通货膨胀率实际上为每年2%。虽然一些经济学家不承受上述结论,但大局部经济学家同意CPI确实存在偏差。我国也已编制和发布了价格指数,这些指标在认识和判断经济运行状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上述关于CPI偏差情况说明,能使我们对价格指数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进而能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三、对事业指标的评价失业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描述和反映一国经济利用本国人力资源的状况。它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安康程度的一个方便的指示器。西方国家在人口状况调查方面积累了许多经历,也形成了一些较为科学和有小的做法。对于这些,可以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加以学习和借鉴。作为衡量劳动力市场紧程度的指标,失业率可能会错误地衡量劳动力市场的紧程度。一些劳动年龄人口由于寻找工作屡屡受挫,最终放弃寻找工作,他们未被计算在劳动力人口之中。这些人虽然放弃寻找工作,但实际上希望就业。在长期经济衰退中,当总体经济活动水平长期持续下降时,因为一些失业者会变得灰心丧气,从而放弃寻找工作,所以失业率可能下降。字啊这种情况下,劳动市场紧程度可能不会因失业率下降而真正得到缓解,但可能会使人们误以为劳动力市场紧程度缓解了。本章第三节提到了自然失业率这一概念。这里想指出的是,这一概念带有一定意义形态的色彩。-.word.zl\n.-就业和失业从一般意义上说,都是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把社会造成的事实看做自然形成的后果,其目的无非是说:这一后果是自然规律所导致的,从而,这一后果的正确性不容疑心。换言之,充分就业〔即自然失业率的存在状态〕是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的不容置疑的趋向。当这一结果存在时,即使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那么也与社会制度无关。前者是不可防止的自然形成的事实,而后者来源于自然的原因。因为,正是自然所形成的偏好才使得那些嫌工资太低的人处于失业的行列。针对种类似的解释,一位西方学者写到:“把这种失业率成为自然的并把它和充分就业联系在一起是宣传,是理论为意识形态效劳〞。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在第九章介绍了观察和衡量宏观经济的几个重要概念及度量指标之后,我们从本章开场说明宏观经济运行结果的衡量,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那么是对国民收入决定原理和决定因素的理论概述。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民收入核算的恒等式是对一定时期宏观经济活动结果的表达,而宏观经济运行的均衡公式那么是为到达事后均衡结果所要求的实现条件。以凯恩斯经济理论为根底的凯恩斯主义短期经济波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凯恩斯认为,只要解决了总需求缺乏的问题,就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本章介绍的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是以产品市场为代表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来说明总需求缺乏的必然性。在第十一章将其扩展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结合,从更为贴近实际的角度说明总需求的缺乏,并在分析需求影响因素的同时,寻求解决需求缺乏的出路。在十二章从总供应的角度阐述总需求与总供应的关系,进而在更全面的角度上说明总需求变化的作用。第一节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word.zl\n.-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一)宏观经济各局部的循环流程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是个泛指的总量概念,;前一章所提到的GDP、GNP、NNP、NI、PI等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将其总量看作国民收入,但通常更多情况下是将GDP等同于国民收入。在了解均衡国民收入〔也就是实际GDP〕的决定过程之前,我们必定会提出一些问题:一国的总收入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企业生产了多少?谁会从生产中获得收入?工人的报酬是多少?资本所有者的报酬是多少?家庭购置了多少消费品和效劳?家庭和企业购置了多少投资品?政府购置了多少公共物品?终究是什么因素是产品和效劳的供应与需求相等?又是什么因素保证了生产的水平与意愿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置的支出水平相等?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了解一下经济中各局部的相互作用。下面,我们用一个封闭经济条件下经济各局部的循环流程图〔如图10—1所示〕加以说明。生产要素市场货币市场政府企业家庭-.word.zl\n.-产品与效劳市场图10—1封闭条件下经济各局部的循环流程图图10—1说明了从不同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角度来看的货币流动以及同时发生的产品与效劳、生产要素的流动。家庭通过向生产要素市场提供劳动得到收入,再以其收入购置消费产品和效劳以及向政府缴税的形式支出其收入,再以购置生产要素和向政府纳税的形式支出其收入;政府通过向企业和家庭征税获得收入,再以政府购置来支出其收入。同时,出于各自不同的需要,家庭、企业、政府都会通过货币市场进展借贷。图10—1反映了收支两个反面的均衡。当循环流程的某个局部遇到障碍时,就会发生局部的失衡。如果其他局部的活动能够对其加以补救,那么总体经济不会出现失衡;如果其他局部的活动不能够对其加以补救,那么总体经济就会发生失衡。(一)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生产一般说来,一国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效劳,就是该国的国民财富,同时也是该国的国民收入。不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生产出来的绝大局部产品和效劳,都必须借助于市场交易,才能真正成为国民收入和财富。第九章所介绍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概念,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另外一种表达。他强调了一国直接生产的产品和效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条件。不过,国民收入一般会以一定时期作为考察的围,而国民财富通常不强调时间概念,因而可以从累计的数量上考察。(二)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分配-.word.zl\n.-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分配首先决定于一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及生产关系体系〕和生产方式。一般说来,除国家通过强制手段获得税收收入外〔有时国家的收入也被理解为政府向社会提供的特定公共效劳的代价〕,占有主要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手段〔包括专利技术〕者通过利润获取国民收入中的一大局部,而在生产和销售中提供劳动的人通过工资获得国民收入中的另一大局部,其余局部那么通过薪金和劳务费的方式为提供社会效劳的人所获得。微观经济学的分配理论认为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按照各自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奉献,获取国民收入中的相应局部。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分配理论只是将微观变量汇总为宏观变量而已,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供求决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即实际GDP,有时也指均衡的产出〕是指总供应和总需求相一致时的产出。从事前角度〔即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未开场时〕看,它是指方案到达的,或者说想要到达的,能使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情况下的国民收入。从事后角度〔即一定时期经济活动的结果〕来看,国民收入核算账户计算的就是实际的〔或者说实现了的〕均衡国民收入。在一般情况下,均衡国民收入取决于总供应和总需求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均衡国民收入已经包括了经济中总供求相等和总储蓄等于投资的含义。对于事后已实现的国民收入而言,其均衡的性质不言自明。至于事前的均衡国民收入等的决定条件,那么在原理上要求总供应和总需求必须相等。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根本原理(一)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根本原理:供应决定需求—“萨伊定律〞-.word.zl\n.-在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中的不同供应品在交换时可以相互创造出各自的需求来。这就是经济学理论中著名的“萨伊定律〞。“萨伊定律〞最简单而明确的含义就是“供应总是会创造它自身的需求〞。由于古典经济学所处的时代整体上处于物品匮乏的情况,这种情况被当做普遍现象,在某种角度上〔即物品直接交换或等同于物品直接交换的条件下〕反响这种情况的“萨伊定律〞也因此被看做普遍有效的“规律〞。于是,在古典经济学里,均衡国民收入主要就由经济中的总供应水平决定了。(一)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根本原理:供应在长期中的决定作用新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学的根本原理上完全承受了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只是在分析工具方面更加精细、更加丰富,在具体问题上略有差异而已。古典经济学更着眼于经济的长期活动及趋势。新古典经济学家们依然在不同程度上承受“萨伊定律〞,所以,他们仍然坚持供应在长期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性作用。这样,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在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原理上,根本是一致的。当我们了解了古典经济学在这方面的根本观点后,就无须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做更多阐述了。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根本原理:经济萧条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凯恩斯经济学的根本容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构成局部。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一书中曾经说道,“经典学派之前提只使用于一种特例,而不适用于通常情形;经典学派所假定的情形,是各种可能的均衡位置之极限点,而这种特例所含属性,并不是实际经济社会所含有的。结果是理论与事实不符,应用起来非常糟糕〞。事实证明,凯恩斯的论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对于短期的经济情况具有合理性。-.word.zl\n.-在凯恩斯经济学中,考察对象的背景和条件是经济萧条时的情况。在经济萧条时,主要问题在于需求缺乏、供应过剩。所以,凯恩斯经济学认为,经济学的供应是毫无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效需求的水平。由于在供应过剩的条件下,需求总是有效需求,所以,总需求水平能够到达多高,均衡国民收入就会到达多高。这样一来,在凯恩斯经济学中,均衡国民收入主要就由总需求水平决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国家长时间里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主流经济学,因而人们也就在几十年的时间将它看作一般性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不过,凯恩斯在其?通论?中所提的理论同样也被事实证明是一种特例,而不是一种通行于所有其使用的特定条件和环境。在关于国民收入决定原理方面,后来的新凯恩斯主义似乎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之间走了一条折中的路线,及不完全依赖凯恩斯主义关于短期中“有效需求〞是决定国民收入最重要因素的观点,也不完全依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长期国民收入主要由供应决定的观点。新凯恩斯主义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结合在一起,认为经济在短期主要由有效需求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水平,而在长期主要由供应水平决定均衡多民收入的水平。实际上,凯恩斯主义还是更多倾向于元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图10—2和图10—3分别表示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观点。其中,总供求的含义和前面关于国民收入核算问题所讲到的一样,即总需社会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这几局部总价值量之和,总供应是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效劳的价值总和。图10—2表示,在社会对生产和效劳的非常旺盛时,任何供应水平总能找到相应的需求,从而形成均衡的国民收入。所以,该图表示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而图10—3表示,在经济萧条和生产供应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任何需求水平都能找到相应的供应,从而也会形成均衡的国民收入。所以,图10—3表示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新凯恩斯主义那么同时承受这两种情况。关于总供求模型的情况,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给以专门讨论。图10—2和图10—3中,AD、AD1、AD2、都代表总需求,AS、-.word.zl\n.-AS1、AS2都代表总供应,Y、Y1、Y2、都代表国民收入。总需求充分,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取决于总供应。总供应充分,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取决于总需求。AS1AS2ADE1E2ADOY1Y2Y(AS)(一)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根本原理和框架:有效需求的构造和框架为了更好地理解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我们从其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入手进展说明。凯恩斯主义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是: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和总供应的相等,因此,在总供求共同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格局中,总需求就成为唯一的决定因素。所以,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根本原理是:总需求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在这一原理下,凯恩斯主义理论将总需求分为四个重要因素进展研究,或者说,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框架由四个局部构成:消费、投资、国外净需求和政府支出。对此,下面将进展具体分析。这也是本书宏观经济学局部最主要容之一。(二)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根本原理:“有效需求决定供应〞的理论—“凯恩斯定律〞为了进一步具体分析凯恩斯模型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需要先做为方便分析而必要的假设,从而使经济关系得到简化。-.word.zl\n.-(1)假设经济活动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居民和企业。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都发生在居民方面,生产和投资行为都发生在企业方面。假定企业投资是外生变量决定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变化而变动。(2)假设不管需求量是多少,经济社会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应量。也就是说,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是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一含义在西方经济学中有时被称为“凯恩斯定律〞。由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就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涨,从而产品本钱和价格大体上就能保持不变。“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即它分析的是短期收入和就业的决定问题。因为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或者说具有刚性,当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3)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或者说不考虑折旧和公司未来分配利润。这样,GDP以及与之相关的NNP、NI和PI就都可以被当做均衡国民收入来处理。(4)只考虑短期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在上述假定条件下,经济社会中的均衡产量或者说均衡国民收入就决定于总需求水平。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就是均衡国民收入。这里所说的均衡,是指一种不再变动的经济状况。当国民收入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如果生产超过需求,企业所不愿意保有的存货量就会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如果生产低于需求,企业的库存量就会减少,企业就会增加生产。总之,由于企业要根据产品销路来安排生产,它就一定会把生产规模确定在和产品需求相一致的水平上。由于这里考察的经济中没有政府和对外贸易,总需求就只有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两方面构成,于是,均衡国民收入〔等于总需求水平的产出或收入〕就可以用公式表示为:Y=C+I-.word.zl\n.-这里,Y、C、I、分别代表除去价格因素变动后的实际产出或国民收入、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但在实际中,C和I代表意愿消费和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均衡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到达的消费和投资。例如,我们假企业由于错误估计形势生产了Y亿美元产品,但市场实际需要的只是0.5亿美元的产品,于是就有0.5亿美元产品成为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或称为非方案存货投资。这局部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是投资支出的一局部,但不是方案支出加非方案存货投资。但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国民收入却是指与方案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因此,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方案支出和实际产出正好相等;非方案存货投资就等于零,或者说就不存在。均衡产出〔或均衡国民收入〕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说,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假定企业生产100亿美元产品,居民和企业要购置产品的支出也是100亿美元,那么这100亿美元的产出就是均衡产出,或者说是均衡的国民收入。对此,也可以说,社会经济要处于均衡的收入水平上,就必须使实际收入水平对应一个相等的方案支出量。只有这样,才能使该收入水平继续被维持下去。如果以E代表支出,Y代表收入,那么经济均衡的条件就是E=Y假设产出大于100亿美元,非方案的存货投资就大于零,企业就要消减生产。假设在相反的情况下,企业就会扩大生产。所以,经济总会趋于100亿美元的产出水平。再假设总需求为80亿美元,那么均衡产出必定为80亿美元。如果总需求为120亿美元,那么均衡产出必定为120亿美元。图10—4叫做凯恩斯主义穿插图,以45°线表示与实际总收入相等的所有实际总支出的点的集合。方案总支出的所有的点,以另外一条线表示。方案总支出线与45°线的交点代表所有具体的方案总支出中等于实际总支出的均衡点。实际平衡支出,E=Y-.word.zl\n.-方案支出,E=C+IAO均衡收入收入,产出,Y图10—4凯恩斯主义穿插图两线之间的差距表示非方案的存货量,这个量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只要非方案的存货量不为零,经济就不会处在均衡的位置上。(一)投资等于储蓄实现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或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E=Y,也可用I=S来表示,因为这里方案支出等于方案消费加投资,也就是E=C+I。而生产创造的收入那么等于方案消费加方案投资,即Y=C+S,所以E=Y,就是C+I=C+S,从等式两边消去C,就会得到:I=S这里仍然需要再次说明和强调,此处的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到达均衡,方案投资必须等于方案储蓄。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那么是指实际已经发生了的投资始终等于储蓄。前者是均衡的条件,也就是说,要想让经济到达均衡,就必须让投资等于储蓄。但是,实际上,方案投资不一定就是实际已经实现了的均衡。只有投资和储蓄二者在方案上和实际上都相等时,收入才真正处于均衡状态。而国民收入核算中所指的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的相等,是根据定义而得到的事后的状态,所以,二者必然相等。-.word.zl\n.-第二节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消费需求和储蓄在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来看,短期国民收入水平主要决定于总需求水平,也就是说,凯恩斯主义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适用于短期。由于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所以,分析均衡产出的决定,就是分析总需求各个组成局部的情况,分析其规模大小和决定因素。从总需求的构成来看,首先是消费需求。消费时总需求中最主要的局部,因而也是总收入中的最主要局部。一般情况下,在美国,消费的总额大约占到国民收入的2/3左右;我国的消费总额也大约占到国民收入的60%。所以,对总需求的分析就由消费开场。本节将集中讨论消费需求及与之相关的储蓄问题。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消费需求量终究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很多,比方家庭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的偏好、家庭财产状况、可提供的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的年龄构成以及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凯恩斯认为,这些因素中最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收入。所以,凯恩斯主义理论从影响消费需求的众多因素中抽出这个最主要的因素,单独加以分析。凯恩斯认为,在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方面,存在着一条根本的心理规律,即当人们收入水平较高时,他们的消费量也较大;反之,那么情况相反。把消费与收入的函数关系用公式表示出来,就是:C=C(Y)(一)平均消费倾向以消费支出额占可支配收入额的比例来表示消费倾向,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意一个收入水平上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的公式是:APC=C/Y-.word.zl\n.-(一)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局部所占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消费额与增加的收入额之比,叫做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用公式可以表示为:MPC=△C/△Y式中,△C代表消费的增加量,△Y代表收入的增加量。假设收入增量极小时,上述公式可以写成下面的表达式:MPC=dC/dY假定消费函数是连续的,我们就可以大致画出一条消费函数曲线〔如图10-5所示〕EC=C(Y)OY图10—5消费曲线-.word.zl\n.-图10-5中,横轴表示收入Y,纵轴表示消费C,45°线上任意一点到纵轴和横轴的垂直距离都相等,表示收入全部用于消费。C=C(Y)曲线是消费函数曲线,表示消费和收入的函数关系。E点事消费曲线和45°线的交点,它表示,这时候消费支出和收入相等。消费函数曲线上,E点左边的点,表示消费大于收入;E点右边的点,表示消费小于收入。随着消费曲线向右延伸,这条曲线和45°线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于增加的幅度。(一)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消费倾向的区别和意义消费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就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边际消费倾向,而消费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的射线的斜率,那么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平均消费倾向。从图10-5中消费曲线的形状可以看到,随着这条曲线向右延伸,曲线上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也越来越小,说明边际消费倾向有递减的趋势;同时,曲线上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也越来越小,说明平均消费倾向也有递减的趋势,但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由于消费增量只能是收入增量的一局部,所以,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并小于1,但平均消费倾向那么可能大于1、等于1或小于1,因为消费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收入。如果消费是一条直线,那么边际消费倾向就是始终不变的。对于消费倾向递减的问题,凯恩斯曾经说过,无论我们是从现已了解的人类本性上看,还是从经历中的具体事实看来,我们可以具有很大的信心,来使用一条根本心理规律。这条根本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平均说来,当人们收入增加时,它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会像收入增加得那样多。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那么边际消费倾向就是一个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就可以用以下方程来表示:C=α+βY-.word.zl\n.-式中,α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局部,也就是说,即使收入为0时,消费者举债或使用其原先的储蓄也必须有的根本生活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Y的乘积表示收入引起的消费,即引致消费。所以,C=α+βY的经济含义就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二者之和。例如,α=300,β=0.75,那么C=300+0.75Y.。这就表示,当收入增加1单位时,其中有75%用于增加消费。所以,只要Y为量,就可以算出全部消费支出量。当消费和收入之间成线性关系时,消费函数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消费函数上每一点的斜率都相等,并且大于0而小于1〔如图10-6所示〕C=α+βYOY图10—6线性消费函数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APC>MPC更容易被看清,因为消费函数上任意一点与原点相连所形成的射线的斜率都大于消费曲线的斜率。而且从公式看,APC=C/Y=(α+βY)/Y=α/Y+β,这里的β即MPC,由于C和Y都是正数,所以,APC>MPC。随收入的增加,α/Y的值会原来越小,这说明APC逐渐趋近于MPC。二、储蓄函数和储蓄倾向-.word.zl\n.-储蓄是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局部。储蓄的大小不仅可以反映消费量的大小,也可以在一大情况下影响消费量。储蓄函数的概念是与消费概念相联系的。由于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减少的,因而可以推论出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储蓄与收入的这种数量变化的依存关系就是储蓄函数或储蓄倾向,其公式是:S=S〔Y〕式中,S代表储蓄函数,Y代表收入。(一)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相连而而形成的射线的斜率,就是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意一个收入水平上的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其公式是:APS=S/Y储蓄曲线的图形如图10-7所示SS=S(Y)E-.word.zl\n.-OY图10—7储蓄曲线(一)边际储蓄倾向在图10-7上,S=S〔Y〕曲线表示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E点是储蓄曲线和横轴交点,表示这时消费和收入相等,即收支平衡,E点右边是正储蓄,E点左边是负储蓄。随着储蓄曲线向右延伸,它和横轴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储蓄随收入而增加,且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储蓄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就是边际储蓄倾向,它是该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其公式是:MPS=ΔS/ΔY式中,ΔS代表储蓄增量,ΔY表示收入增量。这也就是储蓄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如果收入与储蓄增量极小,上述公式就可写成:MPS=dS/dY上面所说的储蓄函数和储蓄曲线所表示的储蓄和收入的关系时非线性的。如果二者呈线性关系,即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均为一条直线的话,那么由于S=Y-C,而且C=α+βY,于是:S=Y-C=Y-〔α+βY)=-α+(1-β)Y-.word.zl\n.-上式就是线性储蓄函数的方程式。线性储蓄函数的图形如图10-8所示。SS=-α+(1-β)YOAY图10—8线性储蓄函数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由于储蓄被定义为收入和消费之差,因此,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表现为:⑴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补。消费和储蓄之和等于收入。这种关系如图10-9中所示。图10-9中,当收入为Y0时,消费支出等于收入,储蓄为0。在A点的左边,消费曲线C位于45º线之上,说明消费大于收入,因此,储蓄曲线S位于横轴下方,储蓄为负;在A点右方,消费曲线C位于45º线之下,因此,储蓄曲线S位于横轴上方,储蓄为正。AC=C(Y)-.word.zl\n.-S=S(Y)OY0Y⑵APC和MPCA都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APC>MPC;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APS
1时,说明新建造企业比买旧企业要廉价,因此会有新投资。这就是说,当q较高时,投资需求会较大。因此q理论说明股票价格上升时,投资会相应增加。托宾的q理论优点在于,反响了资本的当期报酬率与预期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因此,但凡能够影响当前资本收益的政策,都会影响投资决策。该理论也说明,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对利率与股价的影响,来影响q值,进而影响投资活动。但股票价格会受到股票市场供求波动和投机的影响,并不能完全反响企业价值。有些西方经济学家也认为,股票价格与投资之间并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相反,倒是由于企业有较好的投资前景才引起该股票价格的上升。此外,该理论任然是从个别企业角度来看的,它能否很好运用到宏观的投资需求中还需要认真研究。所以,托宾这一理论也是有缺点的。第四节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政府需求-.word.zl\n.-在古典经济学的概念中,政府对于经济的作用并不表现在其财政活动方面。因为古典经济学不仅坚守财政平衡的原那么,而且认为国民收入水平的上下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的上下。由于相信“萨伊定律〞,所以,古典经济学认为,产品和效劳只要是市场提供出来的,根本就会无障碍迪实现。这样,政府需求就不在他们的考察围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念那么不同,认为政府也有正常活动的需求和特殊情况下的需求,政府需求同样会影响社会的总需求。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当国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之外,还必须想方法弥补总需求的缺口。而补充总需求的来源,除了寄希望于国外需求,就必须求助于政府需求。一、政府需求的容政府需求通常以政府采购的形式出现。在容上政府需求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政府维持自身正常活动所涉及的消费需求,另一类就是政府为自身或公共设施建立等所产生的投资需求。政府需指政府维持其正常活动的需求,它也是对社会生产的产品和效劳的需求。由于政府规模的不同会影响这种消费需求的规模,但它毕竟是社会总需求中的一个组成局部。政府投资需求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比方,政府大规模地进展公共设施建立的投资。在特使情况下,政府也可以有对某些国有产业的直接投资。这也是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个局部。二、政府对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影响政府对社会产品和效劳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直接支出的影响政府的直接地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会通过政府采购来实现。这个数额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社会总需求的大小。(二)税收的影响-.word.zl\n.-税收对社会总需求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增税或税收较高的直接影响是减少了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社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其间接影响是导致了企业和劳动者积极性的下降,从而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在影响和调整消费和投资需求。减税和较低的税收的作用那么相反。(一)转移支付的影响政府转移支付往往会转给个人或企业,从而形成他们的投资或消费需求。比方,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救济支出、对贫困人口的特殊补助等,都会在事实上形成社会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二)制度和政策的影响政府对需求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制度和政策。政府一些固定的制度会对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比方,农产品补贴制度将使农民增加收入,从而增加消费需求。鼓励消费和投资的税收制度也会影响需求的变化。鼓励出口的政策将会激发企业努力增加出口,增加国外对本国产品和效劳的需求。从政策方面看,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会在必要的时候鼓励和刺激社会需求的增加,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那么较少这方面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已经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局部。它对于社会需求的增加,具有积极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以来,每当经济衰退出现时,政府都显示出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第五节-.word.zl\n.-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外需求当一国经济处于封闭状态时,其经济中的需求主要取决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需求。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开展和对国外产品与效劳需求的出现,一国的封闭经济将会被打破,开放经济就成为必然。历史上,很多国家都经过这样的变化过程,特别是那些经济开展较快而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更是如此。尽管一些大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可以维持相对较为封闭的经济活动,但最终在经济全球化的开展趋势中,不可防止地也会走上开放经济的道路。在当今世界上,各国经济根本只有开放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之分,而无绝对封闭的经济存在。既然经济不可防止是开放的和外向型的,也就必然会涉及国外经济对本国出口产品的需求问题。当一国经济的国需求不能对自己生产的产品和效劳全部购置时,来自国外的需求就是一个很好地补充。也就是说,如果一国经济由于国需求缺乏而导致供求失衡的话,就可以考虑通过国外需求来补充其缺乏局部,使经济到达均衡状态。所以,在当今的世界,来自国外的需求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总需求中当一个必要的组成局部,甚至是相当重要的组成局部。一、国外需求的决定因素国外需怎样决定的呢?这仍然取决于影响需求的各种具体因素。首先,在开放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条件下,国外需求的大小取决于国外的国民收入水平,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的上下。国外人均收入水平高,其对别国产品和效劳的需求就大;反之。需求就小。其次,国外需求水平的上下与国外人的消费倾向的上下有关。他们的消费倾向越高,同样情况下对别国产品和效劳的需求就多,否那么,这种需求就少。再次,国外对于他们本国所没有的产品和效劳需求较大,对于本国虽有,但质量、价格都优于本国产品的国外产品和效劳也会具有一定的需求。产品和效劳的价格也是影响国外需求大小的重要因素。如其他条件不变时,别国产品和效劳的价格廉价,对其需求就较大;反之,需求较小。而质量、款式更优良的产品和效劳也会得到消费者更多的青睐,从而增加需求。总之,我们已经研究过一般的需求决定因素,在这里仍然适用,只不过研究的是国外需求,而不是国需求。-.word.zl\n.-国外对本国的需求,在一定条件下决定了本国的出口倾向,即出口产品和效劳的价值占本国国民收入的比率。国外的进口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在同等情况下就决定了国外对本国产品和效劳需求量的大小。其进口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越大,那么它对本国产品和效劳的需求就越大。从出口供应角度来说,国外对本国产品和效劳的需求,首先取决于本国能否提供多方面符合国外需要的产品和效劳。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国外需求。一、净出口的决定对一国经济实际起作用的国外需求,其大小在统计上可以有该国的净出口来说明。净出口额等于一国的出口总额减去其进口总额。但一国实际对外经济活动的规模要以进口总额来衡量。净出口只衡量国外对本国的需求。由于净出口由进口和出口两方面的因素决定,因此考察国外需求的大小就要考虑这两方面。但出口更多的是由国外因素决定,是本国无法控制的因素,所以,我们在这里假定它是严格既定不变的外生因素,然后集中考察进口的作用。本国需求水平会受到国进口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的影响。进口倾向指进口价值总量与国民收入总量之比,即X/Y;边际进口倾向指进口量与引起它的收入增量之比,即ΔX/ΔY。这种倾向数值越大,进口额就越大,在出口额既定时,最终的净出口就会变小;反之,净出口就会增大。进口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取决于本国的国民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几个因素。一般的,我们主要考察本国的边际进口倾向。在国民收入水平既定时,该倾向越大,进口就越多;该倾向越小,进口就越少。而在边际进口倾向既定时,本国的国民收入水平越高,进口就越多;反之,进口就越少。二、几个主要的国外需求影响因素除去上述因素之外,国外对本国需求的大小也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在其他有关条件不变时,本国货币贬值或国外货币升值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本国出口的需求;反之,本国货币升值或国外货币贬值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本国出口的需求。-.word.zl\n.-一国的对外实际投资也会带动对本国机器设备、人员、技术、效劳的出口需求。但这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兴旺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另外,国际竞争的剧烈程度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程度也会影响国外的需求水平发生变化。以上只是从最主要和最根本的角度考察了国外需求。第六节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乘数一、支出乘数的概述在凯恩斯经济学中,能使支出的最终结果成倍增加的那个倍数,就是支出乘数。短期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总需求水平,但不是仅仅取决于消费、投资和国外需求的直接数量。实际上,构成总需求的各种需求增量,在一定条件下会发挥出大于其自身直接增加数量的作用。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支出乘数的存在。支出乘数会因支出类型不同而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机制是根本一致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乘数作用机制和不同类型的乘数。二、投资乘数和乘数原理为了说明支出乘数和乘数原理,我们以两部门经济模型中投资支出方面的乘数为例说明。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说明,I=S是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假设I>S,那么生产就会增加;假设IS的情况,而产生和国民收入就会从8000亿美元增加到8500亿美元,即Y=〔α+I〕/〔1-β〕=(1000+700)(1-0.8)=8500亿美元。西方学者认为,实际上8000亿美元并不是一下子就增加到8500亿美元,从8000亿美元增至8500亿美元有一个逐渐不大的过程。-.word.zl\n.-先假设本期生产由本期消费和投资决定,即Yt=Ct+It。但在本期的消费支出并不一定是本期收入的函数。假设本期消费是上一期收入的函数,即:Ct=α+βYt-1式中,t表示某一时期,它并无一定的时间长短之规定,可以是一天、一星期、一月或一年,终究代表多长时间取决于研究问题的实际需要;〔t-1〕那么为某时期的前一个时期,〔t+1〕为其后一时期,以此类推。我们做出这一假定是考虑到,居民进展消费时,手中必须先有收入,而这种收入被认为只能来自上一期的生产。这样一来,将Ct=α+βYt-1代入Yt=Ct+It,就得到如下方程:Yt=βYt-1+α+It该方程可以反映国民收入决定的变动过程。仍以上面的例子来说明。消费函数C=1000+0.8Y,实际上是假定居民在某个时期的消费支出都是本期国民收入的函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I=600亿美元,可求出均衡的国民收入Y=8000亿美元。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Yt=Ct+It中的Ct=α+βYt-1,于是,下一期投资为700亿美元时的国民收入便是:Yt=0.8Yt-1+1000+700于是,投资I从600亿美元增至700亿美元时,国民收入从原先的8000亿美元增加到8500亿美元的具体变动过程将是如下情况:投资增加后第一期收入,Y1=0.8×8000+1000+700=8100(亿美元)投资增加后第二期收入,Y2=0.8×8100+1000+700=8180〔亿美元〕投资增加后第三期收入,Y3=0.8×8180+1000+700=8244〔亿美元〕如此不断增加,最后国民收入到达8500亿美元。如果要知道这一变动过程某一时期的国民收入,就要一期一期地顺次计算,否那么想要直接算出某一时期的国民收入,就需要运用差分方程来求解。这一差分方程的求解公式是:-.word.zl\n.-Yt=〔Y0-〔α+β〕/〔1-β〕〕βt+(α+It〕/(1-β)式中,Yt为某一时期的国民收入;Y0为初始的国民收入或产量,这里是8000亿美元;I为某一时期的投资,这里是700亿美元;β为边际消费倾向;α表示自发消费局部。借助于这个差分方程的一般求解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出上述变动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国民收入。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知道,当I的数值改变后,国民收入能从一个均衡值8000亿美元逐渐变为另一个均衡值8500亿美元。实际上,由差分方程的求解中也可以知道,由于假定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零,并且小于1,即0<β<1,所以,不管Yt和(α+It〕/(1-β)之间有多大差距,随着时间t的推移,〔Y0-〔α+β〕/〔1-β〕〕βt值必然会越来越小,最终必然趋于零,从而使Yt=(α+It〕/(1-β)。总投资数量之间增加时,国民收入的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假设干倍。如果以k代表这个倍数,k就被称为投资乘数。所以,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为什么投资增加时,国民收入会倍增呢?因为,当增加的投资用来购置资本品时,实际上是用来购置制造投资品所需要的生产要素。这投资以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的形式流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手中,居民的收入便因此而增加了等同于投资的数额。这是投资使国民收入实现的第一轮增加。经济学家认为,解释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记住这笔投资购置的机器设备被当做了最终产品,其价值会构成国民收入。也就是说,这批机器设备的价值等于为生产这批机器设备所需要的全部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价值。这些价值又都可以被转化为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了。所以,新增投资购置机器设备,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word.zl\n.-假定该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增加100亿美元就会有80亿美元用于购置消费品。然后,这80亿美元又以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的形式流入生产消费品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手中,从而使社会居民收入增加80亿美元,这是国民收入实现的第二轮增加。同样道理,这些消费品生产者又会把这80亿美元收入中的64亿美元用于消费,使社会总需求提高64亿美元。这个过程不断继续下去,最后会使国民收入一共增加500亿美元。其具体过程就是:100+100×0.8+100×0.8×0.8+……+100×0.8n-1=1/(1-0.8)×100=500该式说明,当投资增加100亿美元时,国民收入最终会增加500亿美元。假设以ΔY代表增加的国民收入,ΔI代表增加的投资,那么二者之比率k=ΔY/ΔI=500/100=5,因此,ΔY=kΔI。以上例子说明: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或者:k=1/〔1-MPC〕如果以β代表MPC,上面的式子就变为k=1/〔1-β〕。由于MPS=1-MPC,所以:k=1/〔1-MPC〕=1/MPS可见,乘数大小和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向越小,那么乘数就越大。以上是从投资增加的方面来说明乘数效应或乘数原理的。实际上,投资减少也会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相应的假设干倍。所以,乘数效应或乘数原理的作用是双向的。乘数效应可用图10-13来表示。在图10-13中,C+I代表原来的总支出线,C+I*代表新的支出线,I*=I++ΔI,新增投资为ΔI=I*-I,新增均衡国民收入为ΔY=Y*-Y,乘数为ΔY/ΔI。-.word.zl\n.-67页一、其他乘数以上说明的是投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乘数效应。实际上,总需求的任何变动,如消费、政府支出、税收、净出口的变动,都会引起国民收入假设干倍的变动。怎样才能求出这些乘数呢?由于三部门经济中总支出为:Y=C+I+G=α+β(Y-T)+I+G式中,G是政府支出,T是定量税。在这种情况下,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α+I+G-βT)/(1-β)通过式〔10.1〕,我们就可以简便地求出上述几个乘数。(一)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置支出变动的比率。如果我们以ΔG表示政府支出变动,以ΔY表示国民收入变动,以kG表示政府支出乘数,那么政府支出购置乘数可以表示为:kG=ΔY/ΔG=1/〔1-β〕-.word.zl\n.-这个式子中的β仍然代表边际消费倾向。我们可以发现,政府政府购置支出乘数和投资乘数是相等的。这可以作如下理解:在式〔10.1〕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政府购置支出G发生变动,那么,政府购置支出从G0变为G1时的国民收入分别是:Y0=(α0+I0+G0-βT0)/(1-β)Y1=(α0+I0+G1-βT0)/(1-β)Y1-Y0=ΔY=(G1-G0)/(1-β)=ΔG/(1-β)ΔY/ΔG=kG=1/〔1-β〕由此可见,kG为正值时,他等于1减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一)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即定量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现在我们首先讨论第二种税收乘数。假设在式〔10.1〕中,只有税收T发生变动。这样,当税收分别为T0和T1时的国民收入分别是:Y0=(α0+I0+G0-βT0)/(1-β)Y1=(α0+I0+G1-βT1)/(1-β)Y1-Y0=ΔY=〔-βT1+βT0)/(1-β)=-βΔT/(1-β)ΔY/ΔT=kT=-β/(1-β)式中,kT-.word.zl\n.-为税收乘数。税收乘数为负值,表示国民收入会随着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着税收减少而增加。因为税收增加时,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会减少,从而使消费相应减少,于是,税收变动和总支出变动方向就是相反的。税收乘数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于1减边际消费倾向之比,或边际消费倾向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一)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政府转移支付增加会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因而消费会增加,最终会导致总支出的增加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政府转移支出乘数为正值。如果我们用T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的数额,ktr表示政府转移乘数支付乘数,Yd表示可支配收入,那么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可以表示为:ktr=β/(1-β)这是因为,有了政府转移支付之后,可支配收入就是Yd=Y-T+Ttr,于是:Y=C+I+G=α+βYd+I+G=α+β(Y-T+Ttr)+I+GY=〔α+I+G+βTtr-βT〕/(1-β)在其他条件不变,只有Ttr变动时,转移支付为Ttr0和Ttr1时的国民收入分别为:Y0=(α0+I0+G0+βTtr0-βT0)/(1-β)Y1=(α0+I0+G0+βTtr1-βT0)/(1-β)Y1-Y0=ΔY=〔-βTtr1-βTtr0)/(1-β)=βΔTtr/(1-β)ΔY/ΔTtr=ktr=β/(1-β)-.word.zl\n.-可见,政府转移乘数是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其绝对值和税收乘数一样,但符号相反。我们比较一下政府支出增加1美元时,一开场就会使总支出增加1美元,这1美元只有一局部用于增加消费,另一局部增加了储蓄。所以,减税1美元只使总需求增加80美分,由于总产出由总支出决定,因而,减税1美元对国民收入变化的影响没有增加政府购置支出1美元对国民收入变化的影响大。这里的关键在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关于kG>ktr的原因,可以从同样的道理中得到理解。由于政府购置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以及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所以,西方学者认为,改变政府购置水平对宏观经济活动的效果要大于改变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效果,改变政府购置水平时财政政策中最有效的手段。同时,由于政府购置乘数大于税收乘数,所以,当政府购置和税收各自增加一样的数量时,也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不过,其增加的幅度要小于得多。这就是所谓平衡预算乘数的作用。(一)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和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变动的比率。通过前面的例子可以知道,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8时,政府支出乘数是5,税收乘数是-4,这时如果政府购置支出增加200亿美元,国民收入就会增加1000亿美元,而税收增加200亿美元时,国民收入那么会减少800亿美元,因此,政府购置支出和税收同时增加200亿美元,即国民收入增加了一个与政府购置支出和税收变动相等的数量。这里的关键仍然在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如果我们用ΔY代表政府购置支出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的变动量,那么,它就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ΔY=kGΔG+kTΔT=(ΔG-βΔT)/(1-β)由于假定了ΔG=ΔT,所以,ΔY=(ΔG-βΔG)/(1-β)=(1-β)ΔG/(1-β)=ΔG或者,ΔY=(ΔG-βΔT)=(1-β)ΔT/(1-β)=ΔT于是,ΔY/ΔG=ΔY/ΔT=(1-β)/(1-β)=1=kb-.word.zl\n.-当β<1时,这里的kb就是平衡预算乘数,其值为1。以上讨论的四种乘数,都需要假定一个变量的变动不会引起另一些量的变动。例如,讨论政府支出乘数时,假设G的改变不会引起利率或消费行为的变动。但实际上,政府购置支出增加时,如果通过发行或出售公债筹集经费,就会引起债券价格下降。这样就会抑制私人投资和消费,从而使总支出水平下降,最终使政府购置支出乘数缩小。(一)对外贸易乘数由于净出口的变动也会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水平,所以,这方面也会出现对外贸易的乘数效应。对外贸易乘数表示出口每增加1单位时,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该出口的变动量的比率。从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公式可以得到:kx=dY/dX=1/(1-β+γ)式中,kx代表对外贸易乘数,表示出口增加1单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少;γ代表边际进口倾向。由于0<γ<1,因此,1/(1-β)>1/〔1-β+γ〕有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公式可以发现,有了对外贸易乘数,不仅出口的变动,而且投资、政府支出、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与封闭经济相比,也都发生了变化。在封闭经济中,投资、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是1/(1-β),而现在变成了1/〔1-β+γ〕,乘数变得更小了。这主要是由于增加的国民收入中的一局部现在被用到进口商品方面去了。第七节本章评析-.word.zl\n.-一、对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的评析从原理上说,供求共同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有一定道理的,是符合市场经济根本要求的。实际的均衡国民收入一定是市场实现的收入,它既取决于生产的产品和效劳价值的形成,也取决于产品和效劳本身在流通中的实现。这就是说,社会生产的产品和效劳在实物形式和价值上,都到达市场供求的相等和平衡。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古典经济学,严格讲,并不完全是以斯密和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而是以萨伊为代表的所谓的古典经济学,即马克思所批判的庸俗经济学。一萨伊为代表的所谓古典经济学在设方面的观点,是以市场对产品和效劳的需求非常充分,可以吸收任何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和效劳为前提的。在符合这种条件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就由社会的供应能力和水平决定,社会生产能力越高,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也就越高。它的观点在符合其前提条件时是正确的。但是,这些前提条件并不意味着总是能够顺利到达。如果产品和效劳的供求在数量上、构造上不能完全匹配,就会出现一局部不能实现的需求或供应,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与总供应的水平也不能一一致。所以,古典经济学的原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与古典经济学的观点相反,是以社会产品和效劳的充分供应为前提的。这意味着社会可以随时为市场提供消费者所需要到的任何种类、质量要求的产品与效劳。在这个前提下,社会的有效需求水平有多高,均衡国民收入的水平就会到达多高。-.word.zl\n.-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这种观点,在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时期有一定道理。但同样,它也具有很大局限性和缺陷。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水平不高和经济衰退与萧条,原因在于有效需求缺乏。只要有效需求充足,经济就会摆脱萧条,国民收入水平就会提高。但事实上,有效需求并不总是与总供应完全对应,所有的有效需求并不都能得到满足。如果社会供应的产品与效劳在种类、质量和数量构造上与有效需求不一致,一些有效需求就不能真正得到满足,市场上就仍然会存在一些不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与效劳。这时,市场的供应和需求在总量上也许是均衡的,但实际在构造上却存在不能实现的一局部供应和需求。这样,有效需求总量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的观点,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这一点,正如马克思在论述社会资本再生产时所强调的那样,至少社会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两大部类的供应和需求之间要在数量上和构造上,即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上都到达均衡和匹配,才能谈到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和变化。任何生产构造与分配构造、需求构造的协调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往往被回避,或者被轻描淡写。凯恩斯提出其理论是为了解决经济危机,拯救资本主义社会面临危险的命运,但资本主义根本经济制度不改变,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同的,但在经济协调不好时,在市场经济下也会遇到类似问题。这时,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原理也可适当借鉴运用,但必须认识到其只讲需求、不讲供应,只讲总量、不讲构造的片面性,以及只能缓解和问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局限性和缺陷。对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原理,我们可以借鉴的是,市场上供应与需求不仅要在总量上相等,而且应该在数量和构造上都一致,还应该注意到不同的市场经济条件,对于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的各个因素作用的权重比例及影响。只有依据总供求均衡的根本原理,并注意供求的多层次构造问题,注意不同条件下的侧重点好主要因素的作用,才能真正解决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上下的问题。一、对消费需求决定理论的评析凯恩斯强调了有效需求的重要作用。有效1需求既涉及需求的意愿,更涉及对需求的支付能力,即收入或财富的水平。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财富和收入的极大不均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这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和雇佣劳动制度决定的,只有这些制度不改变,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解决。-.word.zl\n.-消费需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要了解总需求的情况必须首先了解消费需求的情况。除去上述重要原因外,消费需求的决定还取决于供应方面和需求方面的多种因素,而且各种不同的因素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条件下,发挥作用的程度和影响力也各有不同。西方经济学家对此只做了具体、直观和表层分析,回避了根本性的在矛盾与实质。微观经济学理论局部对此从消费者个人的角度进展了一定的分析和说明,宏观经济学理论那么从宏观角度对消费需求做了一个整体和概括的说明。这种分析在很有限的层次上看有一定的道理,对于我们从整体上理解经济活动及其变化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一,宏观经济学理论主要是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角度对消费需求进展分析的。在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理论中,消费需说明有效需否充足的第一个考虑对象。在分析中,宏观经济学首先把消费需求作为总需求就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具体概念。如果从宏观角度分析,应该立足于社会阶级分析来看消费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但凯恩斯的分析在这方面是远远不够的。他只谈到食利者阶层及收入差距的影响,主减轻贫困差距的严重程度,但回避了根本的解决方法。第二,宏观经济学理论涉及的消费需际上是不能脱离微观条件的,也就是说,过于笼统和过于概括的消费需求概念是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由于经济中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消费倾向,所以必须从影响消费需求的具体因素和作用机制来说明消费需求的水平和变化。一般来说,宏观经济学研究消费需求重点涉及收入和消费倾向,而将其他因素作为既定不变的情况处理。其实,只有在特殊情况下,这种处理才是适宜的。第三,消费需求量的宏观数据应该是所有微观消费需求量的综合性加总。但是,微观的消费需求量如何综合为宏观的消费需求量,如何保证这种宏观数据确实定性,加总过程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当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对消费需求的价值变量,得出一个加总后的变量。但是,这个消费需求价值总量是否在消费构造根底上形成的实际价值总量相一致,却是没有保证的。至于消费需求与产品供应在构造上的一致性问题,也同样存在着不确定性。-.word.zl\n.-第四.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重点强调了收入以及消费倾向在许多需求决定中的重要作用。应该说,这种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和有客观依据的,但也存在片面性和缺乏确切的微观根底支持的问题。其关键是没有说明资本主义经济中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另外,其片面性既表现在它仅注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和作用,却丢掉了其他因素对消费需求的作用和影响,也表现在它仅注重了现期收入的影响和作用而忽略了长期收入的影响和作用,以及长期中收入的不同分布的作用和影响。概括地说,但凡影响人们收入的所有因素,都会通过收入来影响消费需求;但凡影响产品和效劳供应的诸多因素,也会通过影响供应对消费需求的适宜程度而影响消费需求。比方,贺塔克和泰勒在?1929—1970年美国消费需求的分析和预测?一书中就指出,消费支出不仅依存于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而且依存于已有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存量,消费者的现期消费支出只是对已有的耐用消费品存量的一种调整;在消费者力求使耐用消费品存量保持某种平衡的情况下,收入的增加不一定使消费支出增加,收入的减少也不一定使消费支出减少。第五,至于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同样是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论述不够充分的局限性。客观合理性在于,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确是存在。但它又具有数量上不确定的性质。消费倾向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三大心理法那么之一。凯恩斯说:“解决我们实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个心理法那么上。我认为,它对于有效需求理论确实十分重要……-.word.zl\n.-〞消费倾向之所以被凯恩斯看作心理法那么,是因为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意愿及偏好。而这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又是各不一样的,甚至不能完全显现出来。在很多条件一样的条件下,不同的消费者却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因而产生不同的消费需求。例如,在收入和其他情况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两个消费者在同一家服装店,对于同样款式的服装,可能仅仅由于颜色的不同而产生消费需求的差异,这种差异完全是由于这两个消费者对颜色的主观偏好造成的。因而,这种偏好实际上只是一种心理差异的反映。此外,未来各种与消费有关情况的预期因素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而预期又会因人而异。所以,从心理角度看,消费倾向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千差万别的微观情况汇总为一个宏观数据时,就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可知,消费需求由于消费倾向的差异就具有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凯恩斯消费倾向相对稳定观点的局限性。另外,凯恩斯的消费倾向只是一个抽象的宏观概念,并没有区分社会收入分配对它的影响。尽管他也主义到这一点,但实际上却没有展开说明。至于边际消费倾向,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是否可以由宏观经济中的其他相关理论以熟悉形式准确表达的问题。在宏观经济学的表达中,边际消费倾向被表述为连续消费函数曲线上的点的斜率值。问题在于,在人们的消费活动中,能够形成连续函数曲线的消费毕竟是极为有限的,多数消费活动是非连续的和非线性的。在后者的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就无法准确地说明消费问题。如果再从心理角度看,该问题的适用围就更为狭窄了。由于储蓄在收入既定时是与消费相反的一个互补变量,在分析和理解消费需求问题之后,其局限性应该不难明白。美国经济学家林德认为,储蓄倾向和消费倾向对于分析社会问题是无用的。“因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人而言,消费与储蓄倾向几乎没有什么意义。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选择问题并存在,他们在只能活去的倾向上下生活着,这样凯恩斯心理规律的根底也就开场瓦解了错误在于,古典的微观经济活动代表宏观经济的根底。〞“正如我们反复所说的,就具体问题而言,我们并不否认把纯收入分为消费与投资这些因素的适用性。但是,除了凯恩斯主义没有认识到这种区分的决定同资本主义生产的关系这一根本问题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它固定在流通领域,并且相应的缺乏一种引起收入决定理论的再生产理论,这是关键的错误。-.word.zl\n.-所以,我们对于宏观经济学中所表达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函数问题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既要看到合理的、客观的和积极的一面,同时,一定要注意其适用的条件和局限性。本书中涉及的各种消费理论和观点,各种对消费的影响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有都有各的局限性。一、对投资需求决定理论的评析投资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局部,由此引出其宏观调节和政府干预的政策主。但由于凯恩斯所面对的是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情况,他认为投资主要运用到扩总需求方面,试图以此挽救危局。凯恩斯的这种认识,从单纯扩总需求的角度看,似乎有合理性,但经济萧条的现实表现恰恰是投资相对过剩和消费相对缺乏的结果。因此,从实际上看,凯恩斯主义扩投资的政策主就具有某种方向性的错误和缺陷。马克思曾经批评过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在这方面类似的观点。马克思说:“在危机中由于再生产过程的停滞,已经投入的资本实际上大量地闲置不用。工厂停工,原料堆积,制成品作为商品充满市场。因此,如果把情况归因于生产资本的缺乏,那就大错特错了。正好在这个时候,生产资本是过剩了,无论就正常的、但是暂时紧缩的再生产规模来说,还是就已经萎缩的消费来说,都是如此。〞如果在经济萧条,时增加原有类型的生产投资,那么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是饮鸩止渴。凯恩斯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主资金投向公共工程领域,而不是正常商品方面。由于他的投资分析通过强调不确定性来说明社会一般投资需求的缺乏,并不能确切说明-.word.zl\n.-是生产投资缺乏,所以,用他的投资理论就不能真正说明经济萧条的原因。尽管公共投资可以暂时缓解和社会有效需求的缺乏,但这要取决于是公共设施缺乏的程度。没有这个条件,凯恩斯的政策主就很难有用武之地。所以,严格说来,凯恩斯的投资分析讲的是一般社会生产领域,而其中萧条和危机的政策主却在公共工程方面,二者是不一致的,没有直接地必然联系。当然,凯恩斯的理论也并非完全没有意义。它在分析问题时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的决定首先取决于投资者的盈利预期。只有能到达投资者可承受的预期盈利的工程,才会产生实际的投资。而这一点那么取决于投资本钱与收益之间的比较。宏观经济学阐述了利率对于投资的作用。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投资和利率是相互作用的:投资代表对资金的需求,储蓄代表对资金的供应供应,它们共同决定均衡的利率;投资大于储蓄时,利率上升,投资小于储蓄时,利率下降。反过来,利率又影响储蓄和投资:利率上升时,投资下降,储蓄增加;利率下降时,投资上升,储蓄下降。这种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说明了在其它条件不变,且投资没有额外限制时,利率和投资、储蓄之间的作用关系。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他没有谈到或忽略了投资的盈利情况,也没有从本钱和收益角度涉及盈利与利率的比照对于投资的定性意义。古典经济学实际上暗中假定了投资总是具有既定的盈利水平。因而,只有利率影响投资的最重要因素,只要利率水平适当,投资似乎就可以无限扩大。这种观点的另一种局限性表现在,它忽略了实物投资的具体特点和市场对实物投资所带来的产品需求的限制,似乎投资只是在货币和金融领域进展的,而与实际经济领域无关。-.word.zl\n.-投资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其有效需求理论中最重要的一局部容。凯恩斯也谈到利率对投资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但是,利率只是决定和影响投资的因素之一,并不像古典经济学所说的那样,把利率看成唯一的决定因素。利率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关于投资理论中涉及投资本钱的决定因素。凯恩斯主义注重的是实体利率的概念,而非名义利率的概念。实际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在假定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既定的条件下,探讨利率对投资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与投资的反向变动关系是正确的。但是,用投资的利率函数来说明利率与投资间的连续数量关系,又有些脱离实际,因为这又归结到价值和涉及具体实际工程的实物投资的问题。在实物投资中,利率与投资的连续数量关系是十分有限的,无法以连续函数的形式简单概括。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比古典经济学优越的地方在于,它注意到了投资的预期盈利水平。注意到了投资的本钱与收益的关系。所以,凯恩斯提出了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并将其运用于投资分析。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与现期本钱之间的价值之间存在一个矛盾,即要将一个现在明确的价值与一个尚未实现的、未来不确定的价值之间进展比较。如果本钱是当前的,那么也必须以一个当前的或确定的预期盈利变量与之比较。为了抑制这个矛盾,凯恩斯创造了他的有个心理法那么资本边际效率,将一项投资的预期未来收益按一个贴现率为现值,再与这项投资按当前值计算的本钱相比较。当然,以相对数比较时,就可以将当前利率与那个贴现率相比较。二者相等时,就是该项投资可以进展的最低标准和条件。资本边际效率之所以被看做心理法那么,是因为预期的未来收益是没有客观确实定因素的,完全是投资者的主观估计。由于这种估计既取决于未来的客观条件,也取决于投资者的知识、经历和心理状态,因此,资本边际效率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凯恩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指出,投资的不稳定性是造成经济中有效需求缺乏和经济波动的最重要原因。在这一点上,凯恩斯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是,宏观经济学以此给出资本边际效率曲线的准确描述,却是脱离实际的。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存在决定投资确实定性依据,投资往往与不同程度的风险并存。人们对这些风险因素只能做大概的估计,而无法准确预测。人们只能在决策前尽量将各种可能的风险估计进去。一、对乘数机制理论的评析-.word.zl\n.-投资乘数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主要的机制之一。正是借助于乘数的效应,凯恩斯才能说明政府支出对于解决经济萧条和危机问题的积极意义。乘数效应使得有效需求理论也获得了一定的说服力。但在现实中,乘数效应的发挥并不是无条件的,其条件也不是完全可以顺利实现的。宏观经济学对此并未给出说明和强调,连美国经济学家林德也看出了其中一些问题。他认为,乘数理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它的根本错误是忽略了资本折旧问题。因为乘数作用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而“在凯恩斯与萨缪尔森企图使用边际消费倾向方面的主要困难是,这种运用依赖于一个错误的假设:每次支付方面的变动量都分为储蓄与消费支出而不受任何干预。但是,实际上,至少每一个变动都要是货币归于资本家,而它要分为不变资本的补偿、工资和剩余价值〞。我们说,实际上乘数机制发生作用有不少限制条件。第一,乘数发挥作用要以一定的社会过剩生产能力和资源为条件。增加投资等有效需求时,将会通过社会产品生产的一系列投入产出关系来消耗社会的剩余产品和过剩生产能力。如果社会没有剩余产品和过剩生产能力这个条件,乘数就无法发挥作用。社会剩余产品和过剩生产能力越大,闲置的资源越多,初次投资额就可以很大,因而乘数的作用就可能越大;相反,乘数的作用就比较小。不仅如此,乘数发挥作用所要求的社会过剩产品和过剩生产能力也要在量上适度,即超出“正常水平〞不能太多,否那么便只能消耗存货,而不是很快带动各个环节生产活动的恢复。可见,萧条的社会阶级条件并不一定总是符合这个要求。第二,乘数发挥作用还要求投资和储蓄的决定是相互独立的。在这种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增加不会引起利率的上升,从而,也不会引起储蓄的增加和消费的减少。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乘数作用才会较大。否那么,乘数的作用就较小。但事实上,经济萧条期间,除非政府强制要行低利率,否那么,银行和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肯定会提高利率。在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情况下,利率水平的提高那么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决策。如果他信奉经济自由主义,就无法保证社会的低利率。-.word.zl\n.-第三,乘数发挥作用也要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否适应投资支出增加的需要。如果不能的话,乘数作用就较小。这就是说,经济萧条期间,流动资金往往是紧缺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出于平安考虑会“借贷〞,企业苦于产品缺乏销路而不愿意借贷投资。政府的投资支出那么需要足量的货币支持。所以,此时货币供应量能否增加,就会直接影响政府投资支出,从而影响其乘数作用的发挥。第四,乘数作用发挥过程中企业和个人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置进口物品和劳务,否那么,会由于对国企业采购环节的中断而无法生产较大的乘数作用。这个条件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在开放经济中,如果对外采购无法防止,乘数效应就会大打折扣。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经济萧条时一些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第五,政府不能再乘数发挥作用期间同时向社会征收或借款,否那么,也会因为对经济运行中资金的抽出而产生“挤出效应〞,使乘数作用降低。第十一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本章主要介绍凯恩斯根本理论为根底的凯恩斯主义理论模型,重点介绍IS—LM模型。IS—LM模型依然属于分析总需求方面的模型。这是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最流行阐释,也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主要容。该模型涉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分别到达均衡和变动所需的条件,以及两个市场同时到达均衡和变动所需的条件。并在此根底上探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运行中的相关含义和问题第一节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一、IS曲线的前提条件:产品市场的均衡-.word.zl\n.-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在市场上的供应和需求都相等时的情况。这种情况和微观经济学局部所说的市场均衡根本相似,只是这里的供应和需宏观经济的总量,而不是微观经济中的个量。产品市场的均衡既表达供应与需求相等的关系,也对应于一定的价格水平。所以,产品市场的均衡一定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的均衡。但是,在本章,特别是在IS曲线中,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IS曲线探讨的所有情况都是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的情况,只是均平不同而已。所以,在本章我们暂时假定价格不变。二、IS曲线的含义和推导(一)IS曲线的含义所谓IS曲线就,就是代表产品和效劳市场到达均衡状态时的一条曲线,它反映某些相关经济变量相互联动的情况。I代表投资,S代表储蓄。IS曲线就是使投资于储蓄相等时所有代表均衡利率水平和均衡收入水平的组合点的集合。我们由前面关于均衡国民收入的知识知道,当实体经济方面到达均衡时,投资和储蓄必然相等。现在,在S—LM模型中,先考虑将投资与储蓄相等作为必须到达的条件,然后再考虑各个相关因素怎样变化才能到达投资与储蓄的不同均平。所谓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供应与总需求相等。前面已经说过,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等于总供应是指C+I+G=C+S+T,经济均衡的条件是I+G=S+T,而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等于总供应是指C+I=C+S,均衡的条件是I=S。假定消费函数为C=α+βY,那么无论从总需求等于总供应分析,还是从投资等于储蓄分析,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决定的公式都是Y=〔α+I〕/(1—β)。在这里,投资I是作为外生变量参与均衡收入决定的。如果我们把投资看作利率的函数,便可以进一步用IS曲线来说明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现在,假设投资与利率的线性函数关系为:I=e—dr,那么均衡收入的公式就变为:Y=(α+e—dr)/(1—β)式〔11.1〕是从投资等于储蓄[S=Y-C=Y-α-βY=-α+﹙1-β﹚Y]-.word.zl\n.-的均衡条件中得出来的。要使产品市场保持均衡,即储蓄等于投资,那么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现在举例来说明这一点,假设投资函数I=1250-250r,消费函数C=500+0.5Y,那么储蓄函数为S=Y-C=-500+0.5Y。于是有:Y=﹙α+e-dr﹚/﹙1-β﹚=3500-500r当r=1时,Y=3000当r=2时,Y=2500……如图11—1所示,纵轴代表利率,横纵代表收入,那么可得到一条反响利率和收入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均相等,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IS曲线是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储蓄与收入的关系以及储蓄与投资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85页(二)IS曲线的推导经济学家常常用图11—2并根据IS曲线的定义来进展推导过程。在图11—2〔a)中投资需利率的减函数,纵轴表示利率r,横纵表示投资量I,该曲线就是根据上面的例子中的投资函数I=1250-250r画出来的。-.word.zl\n.-图11—2〔b)中。表示投资和储蓄的均衡状态,纵轴表示储蓄S,横纵仍表示投资I,那条起自原点成450倾斜的直线,表示投资等于储蓄的组合点的集合。例如,利率r=3时,投资I=500亿美元,储蓄S也等于500亿美元。假设利率下降时,投资增加,储蓄也相应增加,才能到达均衡。图11—2〔c)中,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这条曲线就是根据上例中S=—500+0.5Y画出来的。例如,在图〔a〕中,当r=3时,I=500亿美元;在图〔b〕中由于I=S,那么必然有500亿美元储蓄;在图〔c〕中,由储蓄函数计算,应有收入25000亿美元,才可能有500亿美元的储蓄。如果利率下降到2,投资上升到750亿美元,那么,均衡的储蓄也是750亿美元,从而均衡收入就是2500亿美元。在图11—2〔d〕中,便可求得产品市场的均衡点。这就是说,当利率r=3时,使储蓄与投资恰好相等的国民收入是2000亿美元;假设利率上升到4,投资和相应的储蓄将下降到250亿美元,从而均衡收入必须是1500亿美元;同样,当利率降到2时,投资和相应的储蓄将上升到750亿美元,从而均衡收入水平一定是2500亿美元。总之,当利率分别为2、3、4、5时,只有国民收入分别为2500亿美元、2000亿美元、1500亿美元、1000亿美元时,才能满足这一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利率和收入的各个组合点连接起来的轨迹,就得到了IS曲线。可见,IS曲线是产品市场均衡状态的一幅简单图形,它表示与任一给定的利率相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投资恰好等于储蓄。除上述推导IS曲线的方法外,西方经济学家有时也使用前面曾经使用过的投资函数曲线和凯恩斯主义穿插图来推导IS曲线。这种方法如图11—3所示。-.word.zl\n.-87页三、IS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一)IS曲线的斜率由上可知,如果知道了一个经济体的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就不难求出IS曲线。而IS曲线斜率的大小,或者说倾斜的程度,那么取决于投资函数的斜率,这可以从IS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中可以看出。上面说过,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代数表达式为:Y=(α+e—dr)/(1—β),该表达式可以转化为:r=﹙α+e﹚/[d-﹙1-β﹚/d]Y。转化后的表达式就是IS曲线的代数表达式。因为IS曲线图形上的纵轴代表利率,横轴代表收入,所以IS曲线的代数表达式Y前面的系数﹙1-β﹚/d就是IS曲线的斜率,显而易见,IS曲线的斜率既取决于β,也取决于d。如果d的数值较大,即投资对利率的变化比较敏感,那么IS曲线的斜率就较小,即IS曲线较平缓。这时因为,投资对利率较敏感时,利率的较小变动就会引起投资较大的变动,进而引起收入较大的变动。这反响在IS曲线上就是:利率的较小变动要求有收入的较大变动与之相配合,才能使产品市场均衡。-.word.zl\n.-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如果β值较大IS曲线的斜率就较小。这是因为β值较大,意味着支出乘数较大,从而当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变动时,收入就会以较大幅度变动,因而IS曲线就较平缓。图11—3中页可以看出,当边际消费倾向β较大时,边际储蓄倾向较小,即储蓄曲线较平缓,因而IS曲线也较平缓。在三部门经济中,由于存在税收和政府支出,消费成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即C=α+β﹙1-t﹚Y,于是上述IS曲线的斜率就相应的变为[1-β﹙1-t﹚]/d。在这种情况下,IS曲线的斜率除了和d、β有关,还和税率t的大小有关:当d和β固定时,税率t越小,IS曲线就越平缓;t越大,IS曲线就越陡峭。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时,税率越小,乘数就越大;税率越大,乘数就越小。西方学者认为,影响IS曲线斜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响程度,因为边际消费倾向比较稳定,税率也不会轻易变动。(一)投资变化引起的IS曲线的变动从IS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出,如果投资函数或储蓄函数变动,IS曲线就会移动。先看投资需求变动的情况。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在同样利率水平上,投资需求增加了,比方说上例的I=1250-250r变成了I=1500-250r,即投资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于是,IS曲线就会向右上移动,其移动量等于投资需求曲线移动的数量乘以乘数。在上例中,投资需求曲线移动250亿美元,即1500-1250=250亿美元,乘数k=1/﹙1-0.5﹚=2.因此,IS曲线右移500亿美元;反之,假设投资需求下降,那么IS曲线那么向左移动。图11—4中,投资需求曲线从I1移动到I2,IS1那么相应移动到IS2,ΔY=kΔI。IS曲线反向移动的情况类似。-.word.zl\n.-89页(一)储蓄变化引起的IS曲线的变动再看储蓄函数变动的情况,假设人们的储蓄意愿增加了,也就是说,人们更节省了,如果上例中的储蓄函数从S=-500+0.5Y变成了S=-250+0.5Y,于是,储蓄曲线就要向左移动。如果投资需求不变,那么一样的投资水平现在所要求的均衡收入水平就要下降。同样的,其移动量等于储蓄增量乘以乘数,图11—5描述了这一情况:当储蓄意愿增加,S1左移到S1时,IS1相应左移到IS2。(二)消费变化引起的IS曲线的变动由于消费和储蓄在可支配收入既定条件下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当消费发生变动时,IS曲线就会呈现和储蓄变动相反方向的变化。图11—3和图11—4中IS曲线的移动,只是考虑了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的情况。在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那么是根据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I+G=S+T的等式推导出来的。因此,不仅I曲线和S曲线的移动会使IS曲线移动,而且I、G、S、T中任何一条曲线的移动,或几条曲线同时移动,都会引起IS曲线移动。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的情况,那么引起IS曲线移动的因素还包括进出口的变动。总之,一切自发支出量的变动,都会使IS曲线移动。(三)政府支出消费变化引起的IS曲线的变动-.word.zl\n.-增加政府购置性支出,在自发支出量变动的作用中等于增加投资支出,因此,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移动的幅度取决于两个因素:政府支出增量和支出乘数的大小,即均衡收入增加量ΔY=kGΔG.假定把上述投资需求从I=1250-250r变为I=1500-250r,看成是原来的投资增加一笔政府购置支出250亿美元,即ΔY=kGΔG.=1/﹙1-0.5﹚×250亿美元;相反,减少政府支出,那么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一)税收变化引起的IS曲线的变动政府增加一笔税收,那么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这是因为,一笔税收的增加,如果是增加了企业的负担,那么会使投资需求相应减少,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同样,一笔收入的增加,如果是增加了居民个人的负担,那么会使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使他们消费支出减少,从而也会是IS曲线向左移动;相反,如果政府减税,那么会使IS曲线右移,移动幅度为ΔY=-kTΔT。关于增加或减少税收及政府支出任何使IS曲线移动,也可以从下面的公式中得到说明,假定T和G分别代表税收和政府支出额,那么国民收入有:Y=C+I+G=α+β﹙Y-T﹚+e-dr+GY=α+e+G-βT+βY-drY=﹙α+e+G-βT﹚/﹙1-β﹚-dr/﹙1-β﹚从上式可见,当政府支出G增加或减少ΔG时,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量为ΔY=[1/﹙1-β﹚]ΔG,即IS曲线向右移动或向左[1/﹙1-β﹚]ΔG;而当税收T增加或减少ΔT时,国民收入那么减少量或增加量为ΔY=[β/﹙1-β﹚]ΔT,即IS曲线左移或右移[β/﹙1-β﹚]ΔT。(二)政府转移支付变化引起的IS曲线的变动政府转移支付实际上等于增加了人们的收入,因此,在边际消费倾向为正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消费。它导致的IS曲线变化与消费变化所产生的效果大致一样。(三)国外需求引起的IS曲线变动-.word.zl\n.-国外需求的增加可以增加总需求,其减少那么可以减少总需求,因此,它的增加或减少同国总需求的增加或减少对IS曲线的作用是一样的。增加额政府支出、增加转移支付和减税,都属于增加总需求的扩性财政政策;而减少政府支出、减少转移支付和增税,都属于降低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因此,政府实行扩性财政政策是,就表现为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时,就表现为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实际上,西方经济学家提出IS曲线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分析财政政策任何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第二节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一、货币市场均衡的含义和利率的决定我们在前面已经说明,利率可以决定投资,并进而影响国民收入。但是,利率本身又是怎样决定的呢?这一点无法在IS曲线中得到说明。要了解利率的决定,必须另寻出路。(一)古典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凯恩斯以前的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利率是由金融市场上的可贷资金供应和可贷资金需求共同决定的。投资是可贷资金的需求,储蓄是可贷资金的供应。投资与储蓄都只与利率相关。另一方面,利率是调节投资和储蓄的因素和机制。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即利率越低,同样情况下,人们就越愿意增加投资;相反,利率越高,人们就越会减少投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即利率越高,人们越愿意储蓄,从而储蓄越多;利率越低,即人们就越不愿意储蓄,从而储蓄越少。另一方面,当可贷资金的供求相等,即投资与储蓄相等时,均衡的利率就被决定了。(二)凯恩斯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1.凯恩斯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利率决定观点的区别。-.word.zl\n.-凯恩斯否认了古典经济学理论决定的观点。他认为,储蓄不仅决定于利率,更重要的是受收入水平的影响。收入是消费和储蓄的源泉,只有收入增加了,消费和储蓄才会增加;收入不增加,即使利率提高,储蓄也无从增加。如果不知道收入水平的上下,就无法建立储蓄与利率的函数关系。而如果不能确定储蓄函数,也就不能确定利率,从而也不能确定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凯恩斯指出,如果利率不是由投资和储蓄的比照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别的因素决定的,那么投资和收入的决定问题就有可能得以解决。他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所决定的。现在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一般将M1和定期存款之和,即M2,作为货币供应量来对待。而在本书的分析中,那么将货币供应量限定在M1上。这样,更易于使分析简化而不影响提醒的问题的实质。货币的实际供应量一般有国家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而对货币的需求那么由经济社会的在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在讨论利率如何决定问题时,需要分析德尔主要方面应该是货币的需求。1.凯恩斯关于货币市场均衡和均衡利率的决定的观点凯恩斯认为,利率取决于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货币市场上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相等。货币供应是一个存量概念,它是一个国家在某个时点上所保持的所有货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货币供应量是由国家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的,因而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率上下无关。货币供应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如图11—6中的M直线。货币供应曲线M和货币需求曲线L相交的点E就决定了均衡的利率水平r0。这表示,当货币供应等于货币需求,货币市场就到达均衡状态。当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r0-.word.zl\n.-时,货币供应处于不均衡状态,市场上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大于货币的供应,也大于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所应有的货币需求。这种较大货币需求量的情况一直要到均衡利率对应的货币供求相等时才消失。反之,当市场利率高于均衡利率r0时,说明货币供应暂时超过了货币需求。这种情况也一直要到均衡利率对应的货币供求相等时才消失。94页上面是在假设货币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都不变动条件下的情况。实际上,货币需求曲线和货币供应曲线都会变动。当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某种原因而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就会移动;当政府调整货币供应时,货币供应曲线也会移动。这样,均衡利率也会发生变动。如果货币需求和供应同时变动,利率就会受到二者的共同影响,在移动后的需求曲线好供应曲线的交点上到达均衡。二、货币需求的决定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他特别强调人们需求货币的动机,因为这种动机决定了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货币需求就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而愿意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需求。-.word.zl\n.-在凯恩斯看来,人们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财富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他们必须决定自己以何种方式形式来拥有财富。如果以货币形式拥有财富的比例越大,那么以其他形式拥有财富的比例就越小。虽然以货币形式拥有财富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但是拥有货币形式的财富不能使已有财富得到增值,而以其他资产形式拥有财富,尽管在使用上不如货币方便,但是能带来一定的收益。因此,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既不会全部以货币形式拥有财富,也不会全部以非货币的其他资产形式来持有其财富。由于持有货币的代价,正是与其等值的其他资产在一样时间所带来的收益,所以,出于实际需要和利益的考虑,人们必须仔细权衡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的本钱,从而在货币形式和其他资产形式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对想借款的人来说,利率就是为获得一定量的货币所必须支付的代价。对货币持有者来说,利率那么表示他持有货币的时机本钱,即持有货币就无法得到的利息收入。如果市场的利率为10%,那么持有1000美元而未买债券的人一年就会失去100美元的利息收入。如果利率降为3%,那么他持有货币一年的时机本钱就会降为30美元。既然持有货币就会失去利息收入,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把不能生息的货币保存在手中呢?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或者需要货币,是出于以下三类不同的动机。(一)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展正常的交易活动。由于人们取得收入和消费支出在时间上不是同步的,因此个人和企业必须要有足够的货币资金来支付日常开支。个人和企业出于这种交易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决定于收入水平、交易惯例和商业制度。而交易惯例和商业制度一般在短期可假定为固定不变。于是,按凯恩斯的说法,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水平。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另外,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产品和效劳的价格也越高,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越大。(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word.zl\n.-预防动机,指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预防经济生活中预料之外的支出,如个人和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有一定数量的货币。因此,如果说货币的交易动机源于收入和支出间缺乏同步性,那么货币的预防动机那么来源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个人对货币的预防性需求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他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但从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增函数。因此,如果用L1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产的全部实际货币需求量,用Y表示实际收入,那么这种货币需求量和收入的关系可以表示为:L1=L〔Y〕或者:L1=kY式〔11.2〕中,k在这里表示出于上述两种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实际收入的比例关系,而不是前面的乘数。Y为具有不变购置力的实际收入。例如,当实际收入Y=1000万美元时,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占实际收入的20%,那么L1=1000×0.2=200万美元(二)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word.zl\n.-投机动机,指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在金融市场上抓住购置有价证劵的有利时机。假设人们暂时不用的财富只能采用货币形式或有价证劵形式来保存。债券能带来收益,而闲置货币那么没有收益,那么人们为什么不全部购置债券而要在两者之间作选择呢?因为人们想利用利率水平或有价证劵价格水平的变化获取投机收益。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债券价格的上下与利率的上下呈反向变化。假定一债券一年可获利息10美元,而利率假设为10%,那么这债券的市价就为100美元;假设市场利率为5%时,那么这债券的市价就为200美元。因为200美元在利率为5%时,假设存放到银行也可得利息10美元。由于债券的市场价格是经常波动的,但凡预计债券价格将来会上涨的人,现在就会用货币买进债券以备日后以更高价格卖出;反之,但凡预计债券价格将来会下跌的人,现在就会卖掉债券,换成货币,以备日后债券价格下跌时再买进。这种预计债券价格将下跌而需要把货币保存在手中的动机,就是对货币需求的投机动机。可见,有价证券价格的未来不确定性是投机动机的必要前提。人们假设认为有价证券价格已降低到正常水平一线,预计很快会上升,就会抓住时机及时买进有价证券。于是,人们出于投机动机而手中的货币量就会减少。相反,人们假设认为有价证券价格已上涨到正常水平以上,预计就要下跌,就会抓住时机卖出有价证券。这样,人们出于投机动机而手中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增加。总之,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利率。如果用L2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用r表示利率,那么这一货币需求量的和利率的关系可表示为:L2=L〔r〕(二)“流动性陷阱〞以上分析说明,对利率的预期是人们调节货币和有价证券配置比例的重要依据,利率越高,货币的需求量就越小。当利率极高时,这一需求量几乎等于零,因为人们认为,这时利率已不大可能再上升,或者有价证券的价格已经不大可能再下降,,所以,他们会将所持有的货币全部换成有价证券。反之,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已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已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下跌,因此,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这时,人们有了货币也绝不肯再去购置有价证券,以防止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将其保持在手中的情况,被称为“流动性陷阱〞或“凯恩斯陷阱〞。一般情况下,“流动性陷阱〞往往出现在利率水平处于社会公认的最低点时。这里,凯恩斯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的概念,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偏好,是因为货币是流动性或者说灵活性最大的资产。货币随时可做交易之用,可方便地应付不时之需,随时可用于投机活动。当利率极低时,人们手中无论自己多少货币,都不会购置债券,而要留在手中,因而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限大。这时候,即使银行增加货币供应,也不会再使利率下降。(五)货币需求函数-.word.zl\n.-对货币的总需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取决于收入,而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利率,因此,对货币的总需求函数可表述为:L=L1+L2=L〔Y〕+L〔r〕=kY-hr式中,L、L1和L2都代表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即具有必变购置力的实际货币需求量。k和h时常数;k表示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多大比例,这是货币需求关于收入变动的系数;h表示当利率提高时货币需求的增加比率,这是货币需求关于利率变动的系数。名义货币量和实际货币量是有区别的,名义货币量是不问货币的购置力如何仅计算其票面值得货币量。把名义货币量折算成具有不变购置力的实际货币量,必须用价格指数加以调整。如用L0、L和P依次代表名义货币需求量、实际货币需求量和价格指数,那么:L=L0/P或者:L0=PL例如,假设实际货币需求量L=1000美元,价格水平P=1.1,那么名义货币需求量为L0=1.1×1000=1100美元由于L=kY-hr仅代表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或者说需求的实际货币量,因此,名义货币需求函数还应是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乘以价格指数,即:L0=〔kY-hr〕P式〔11.4〕表示名义货币需求函数,而公式〔11.3〕那么表示实际货币需求函数。如果知道了k、h、Y、r、和P之值,就不难求得货币总需求量。货币需求函数如图11—8所示。图11—8〔a〕中垂线L1表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曲线,它与利率无关,因而垂直于横轴。L2线表示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量随利率下降而增加,最后为水平状,表示“流动性陷阱〞。图11—8〔b〕中的L线那么包括L1和L2-.word.zl\n.-在的全部货币需求,其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货币需求量。这条货币需求曲线表示在一定收入水平上货币需求量和利率的关系。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量那么减少;利率下降时,货币需求量那么增加。99页图11—9中,三条货币需求曲线分别代表收入水平为Y1、Y2和Y3时的货币需求曲线。由图可见,货币需求量与收入的正向变动关系是通过货币需求曲线向右和左的移动来表示,而货币需求量与利率的反向变动关系那么是通过每一条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来表示。例如,当利率一样,即都为r1时,由于收入水平不同,实际货币需求量分别为L、L、、L、、,即Y=Y1时,L=L1;Y=Y2时,L=L、1;Y=Y3时,L=L、1、。三、LM曲线的含义和推导(一)LM曲线的含义我们已经知道,利率是由货币市场上的供应和需求的均衡决定的。而货币的供应量是又货币当局所控制,即由代表政府的中央银行所控制,因而假定它是一个外生变量。在货币供应量既定的情况下,货币市场的均衡只能通过调节货币需求来实现。假定M代表实际货币供应量,货币市场的均衡就是M=L=L〔Y〕+L〔r〕=kY-hr。-.word.zl\n.-从这个等式中可知,当M为一定量,L〔Y〕增加时,L〔r〕必须减少,否那么不能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L〔Y〕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它随收入增加而增加。L〔r〕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它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因此,国民收入增加使货币交易需求增加时,利率必定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需求减少,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反之,收入减少时,利率必须相应下降,否那么,货币市场就很难保持均衡。总之,当M给定时,M=kY-hr的公式可以表示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这一关系的轨迹就被称为LM曲线。(一)根据定义推导LM曲线由于货币市场均衡时M=kY-hr,因此:Y=hr/k+Mk或者:r=kY/h-M/h式〔11.5〕和式〔11.6〕都是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由于该曲线图形的纵坐标表示的是利率,横坐标表示的是收入,因此,上面的一般公式就代表LM曲线。现在举例来推导LM曲线。假定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M1=L〔Y〕=0.5Y,对货币投机需求函数M2=L〔r〕=1000-250r,货币供应量M=1250亿美元,并假定实际货币供应量就是名义货币供应量〔M〕,那么货币市场均衡时,1250=0.5Y+1000-250r,得Y=500+500r,或者r=0.002Y-1,因此:当Y=1000时,r=1当Y=1500时,r=2……-.word.zl\n.-根据上面数据,可做一个如图11—10所示的坐标图。图11—10中,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之所以称为LM曲线,是因为此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应是相等的,也就是说,货币市场是均衡的。101页从上例可以看到,LM曲线实际上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货币的交易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及货币需求与供应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西方经济学家常用这样一个包含四个子图的图形来表现这个推导过程。图11—10〔a〕中,向右下方倾向的曲线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M2=L〔r〕=1000-250r,利率r,从4向3、2、1逐渐下降时,货币的投机需求量从0亿美元向250亿美元、500亿美元、750亿美元逐渐增加。图11—10〔b〕中,那么表示当货币供应量为一定量时,应该如何划分用于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的货币量,由于M=M1+M2,所以,M-M1=M2,或M-M2=M1,图中和纵轴、横轴都成45°的直线就表示这种关系。例如,当货币的投机需求在横轴上表示为250亿美元时,留作交易之用的货币量在纵轴上就表示为1000亿美元。图11—10〔c〕中,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M1=L〔Y〕=0.5Y,当Y=2000亿美元时,M1=1000亿美元;当Y=1500亿美元时,M1=750亿美元。图11—10(d〕中,表示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息与收入的一系列组合。当r=3时,M2-.word.zl\n.-=250亿美元;由于M=1250亿美元,因此,M1=1250-250=1000亿美元;而当M1=1000亿美元时,需要有收入2000亿美元相适应。这是图11—10中的〔a〕、〔b〕、〔c〕图要表达的容。图11—10(d〕中,将以上三个子图的容结合起来,说明当货币供应量为1250亿美元,只有当r=3,Y=2000亿美元时,货币总需求才是1250亿美元,从而到达货币市场均衡。同样,当利率在2或1,收入为1500亿美元或1000亿美元时,货币市场才能到达均衡。将一系列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点连接起来的轨迹,就是图11—10〔d〕描绘的LM曲线。LM曲线表示,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所代表的利率与所对应的国民收入都会使货币供应〔M〕等于货币需求〔L〕。(一)从货币市场均衡角度推导LM曲线LM曲线也可以直接从货币市场均衡过程推导出来,如图11—11所示。102页在图11—11〔a〕中,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需求的上升会提高对货币的需求,在实际货币供应量不变时,利率必然提高;而相应的,在图11—11〔b〕中,以Y1和Y2两点距离不是收入的增加量并在这两点上分别作横轴的垂线;再将图11—-.word.zl\n.-11〔a〕中,货币供应曲线与变化前后的两条货币需求曲线L(r,Y1)和L〔r,Y2〕的交点决定的利率r1和r2,分别作水平线延伸至图11—11〔a〕和〔b)中,与从Y1和Y2延伸出的两条垂线分别相交于〔Y1,r1〕点和〔Y2,r2〕点。以此同样方法,可找出许多类似的利率与收入的交点。这些交点的轨迹就是一条LM曲线四、LM曲线的斜率和变动(一)LM曲线的斜率从LM曲线的推导图可以看到,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和交易需求曲线的斜率,实际上也就是取决于r=kY/h-M/h式中k和h的值。这一公式就是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而k/h是LM曲线的斜率。当k为定值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越高,那么k/h就越小,因而,LM曲线就越平缓;当h为定值时,k越大,即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那么k/h就越大,于是LM曲线就越陡峭。从图11—10看来,h越大,就是图11—10〔a〕中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越平缓,LM曲线就越平缓;而k越大,就是图11—10〔c〕中货币的交易需求曲线越陡峭,LM曲线就陡峭。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一般比较稳定,因此,LM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利率的减函数。(二)LM曲线上的三个区域前面说过,当利率降得很低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变的无限大,这就是“流动性陷阱〞或“凯恩斯陷阱〞。由于在这一极低的利率水平上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已经变得无限大,因此,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就成为一条水平线。这会使LM曲线也成为水平线。在如11—12中,当利率降到r1时,图11—-.word.zl\n.-12〔a〕中,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的这一局部就变成了一条水平线。因而,LM曲线上也相应有一段水平状态的区域。也就是说,如果利率一旦降到这样低的水平,政府实行扩性货币政策时,增加货币供应量,并不能进一步降低利率,从而也不能增加收入、推动经济复,因而,实行货币政策是无效的。相反,实行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水平就会在利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高。因而,实行财政政策会有显著效果。凯恩斯认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就属于这种情况。为此,LM曲线呈水形状这个区域就被称为“凯恩斯区域〞或“萧条区域〞。104页相反,如果利率上升到相当高度的水平时,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将趋近于零。这时候,人们出了因交易需求还必须持有一局部货币外,在也不会为投机而持有货币。由于货币的投机需求等于零,因此,图11—12〔a〕中的货币投机需求曲线表现为。从利率r3-.word.zl\n.-以上是一条与纵轴相重合的垂直线,不管利率再上升到r3以上多高,货币投机需求量都是零,人们的手持货币量都只是交易需求量。这样,图11—12〔d〕中的LM曲线从利率为r3开场,就成为一段垂直线。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这时候如果实行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使收入增加。但如果实行使LM曲线右移的扩性货币政策,那么不但会使利率下降,还会提高收入水平。因此,这时候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这符合古典学派以及根本上以古典学派经济理论为根底的现代货币主义者的观点。因而,LM曲线呈垂直状态的这一区域被称为“古典区域〞。“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之间这段LM曲线是中间区域。LM曲线的斜率在“古典区域〞为无穷大,在“凯恩斯区域〞为零,在中间区域那么为正值。这从图11—12〔d〕可以看出,从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r=kY/h-M/h中也能得到说明。LM曲线的斜率是k/h,h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系数,当h=0时,k/h为无穷大,因此,LM曲线在“古典区域〞是一条垂直线;当h为无穷大时,其利率值k/h为零,因此,LM曲线在“凯恩斯区域〞是一条水平线;而当h介于零和无穷大之间的任何值时,由于k一般总是正值,因此k/h的值为正。(三)投机需求变动引起的LM曲线变动从LM曲线的推导图及LM曲线的三个区域可以看出,货币投机需求、货币交易需求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都会使LM曲线发生相应的变动。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方向相反的移动,即如果投机需求曲线右移,而其他情况不变,那么会使LM曲线左移。原因是,同样利率水平上现在投机需求量增加了,而货币供应量不变时,如果货币的投机需求必须满足的话,交易需求量必须减少,才能保证货币市场的均衡。这样,从货币市场均衡的角度出发,就必然要求社会的国民收入水平下降。-.word.zl\n.-〔四〕交易需求变动引起的LM曲线的变动从LM曲线的推导图及LM曲线的三个区域可以看出,货币交易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一样方向的移动,即如果交易需求曲线右移而其他情况不变时,也会使LM曲线右移。原因是,完成同样交易来量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了,也就是说,原来一笔货币现在能够完成更多国民收入的交易了。应该注意,上述LM曲线移动的两种情况都是在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和交易曲线斜率不变时发生的,即在h和k的值都不变时发生的。如果h和k的值发生变化,那么会使LM曲线发生转动而不是移动。如果h由小变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逐渐增强,那么会使LM曲线逐渐变得平缓,即发生顺时针方向变动;反之,那么发生逆时针方向转动。如果k由小变大,即货币对收入的敏感性逐渐增强,那么会使LM曲线逐渐变得陡直,发生逆时针方向转动;反之,那么会发生顺时针方向转动。(五)实际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引起的LM曲线变动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名义货币供应量不变时,价格水平如果下降,就意味着实际货币供应增加,这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相反,如果价格水平上升,LM曲线就向左移动。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以后认识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很有意义。-.word.zl\n.-106页第三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LM模型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总收入决定于与总供应相等的总有效需求。而在封闭经济中,有效需求就决定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在短期是稳定的,因而有效需求主要决定于投资支出。投资量又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的比较。当资本边际效率一定时,那么投资量决定于利率。利率决定于货币供应数量和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由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构成。货币的交易需求决定于收入水平,而货币的投机需求那么决定于利率水平。可见,在商品市场上,要决定收入,必须先决定利率,否那么,投资水平就无法确定。而利率是在货币市场上确定的。但在货币市场上,如果不先确定一个特定的收入水平,利率又无法确定。可收入水平又是在商品市场上决定的。因此,利率的决定又依赖于商品市场。这样,凯恩斯的理论就陷入了循环推论:利率通过投资影响收入,而收入通过货币需求又影响利率;反过来说,收入依赖于利率,而利率又依赖于收入。凯恩斯以后的经济学家发现了这一循环推论的问题。于是,他们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即IS—LM模型,以解决循环推论的问题。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含义从前面的分析中已经知道,在IS曲线上,有很多利率与收入的组合可以使产品市场均衡;在LM曲线,也有很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使货币市场均衡。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使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到达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却只有一个。该组合点就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也就是IS—LM模型的均衡点,其数值可以通过求解IS曲线和LM曲线的联立方程来得到。尽管从图形上看,IS曲线和LM曲线可以有无数个交点,但具体的好实际的IS—LM模型的均衡点只能是唯一的。-.word.zl\n.-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我们仍以前面推导IS曲线和LM曲线时所用相应图形中所对应的数字例子来说明IS—LM均衡图中不同区域的经济含义。在产品市场均衡的IS曲线的例子中,I=1250-250rS=-500+0.5YI=S得到IS曲线:Y=3500-500r在货币市场均衡的LM曲线的例子中,M=1250L=0.5Y+1000-250rL=M得到LM曲线:Y=500+500r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Y=3500-500rY=500+500r得:r=3,Y=2000一般来说,IS曲线:I(r)=S(Y)LM曲线:M=L(Y)+L(r)由于货币供应量M被假定为不变,因此,在这个二元方程组中,变量只有利率r和收入Y,解出这个方程组,就可得到r和Y的一般解。这个一般解可在图11—-.word.zl\n.-14中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上获得。在图11—14中由E点代表的2000亿美元的收入和3的利率是能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收入和利率。这时候,投资I=1250-250×3=500亿美元,储蓄S=-500+0.5×2000=500亿美元,因而实现了产品市场均衡。而且,货币的需求L=0.5×2000+1000-250×3=1250亿美元,正好等于货币供应量,因为只要投资、储蓄货币需求和供应的关系不变,任何失衡情况的出现都是暂时的,最终会趋向均衡。109页为了理解这一点,可考察两个失衡状况。一是在图11—14的E'点上,r=2,Y=1500亿美元。由于E'在LM线上,因此货币市场是均衡的,但投资和储蓄不相等。因为Y=1500亿美元时,S=-500+0.5×1500=250亿美元,在利率为2时,I=1250-250×-.word.zl\n.-2=750亿美元。这时的投资大于储蓄,即总需求大于总供应,生产和收入都会增加。在收入增加时,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必须减少,才能保证货币市场的均衡。而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只有在利率上升时才会减少。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情况是: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用于交易的货币,只能出售有价证券,从而会引起债券价格下降。收入提高和利率上升二者结合起来,使E'点向E点靠近,这一靠近过程一直要到利率上升到3,而收入到2000亿美元时才会停顿。再考虑一个r=2,而Y=2500亿美元时的E"点的情况。由于E"在IS线上,因此投资和储蓄是相等的,但货币市场不均衡。因为r=2,和Y=2500亿美元时,货币需求L=0.5×2500+1000-250×2=1750亿美元,它大于货币供应量1250亿美元,这样,利率会上升。利率上升抑制了投资,进而使收入下降。利率上升和收入下降相结合,使E"向E逐渐靠拢。这一过程同样一直E点才会停顿。由上述两种情况可以看到,E'出于在IS线下方,因此投资大于储蓄。进而可知,IS线上方区域中利率和收入的任何组合点上,投资均小于储蓄。再看E"点,E"是在LM线右方,因此货币需求大于供应。进而可知,LM线左方的利率和收入的任何组合点上,货币需求均小于货币供应。因此,从图11—14可以看到,IS曲线和LM曲线把坐标平面分成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在这四个区域中都存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例如,区域Ⅰ中任何一点,一方面由于位于IS曲线右上方,因此,又有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另一方面由于位于LM曲线左上方,因此,又有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应的非均衡。其他三个区域中的非均衡关系也可以这样推论得知。我们把这四个区域中的非均衡关系如表11—1所示。-.word.zl\n.-110页这四个区域中存在的各种不同的组合的IS和LM非均衡状态,会得到调整。IS不均衡会导致收入变动:投资大于储蓄会导致收入上升,投资小于储蓄会导致收入下降;LM不均衡会导致流量变动: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应会导致流量上升,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应会导致利率下降。这种调整最终都会趋向于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例如,在图11—14中,经济处于A点是表示收入和利率组合的不均衡状态。A点在区域Ⅲ中,一方面有超额产品需求,从而收入会上升,收入从A点沿着平行于横轴的箭头方向向右移动;另一方面有超额货币需求,从而利率会上升,利率从A点沿着平行于纵轴的箭头向上移动。这两方面调整的共同结果使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沿着对角线箭头向右上方移到E"点。在E"点,产品市场均衡了,但货币市场仍然不均衡,于是,经济仍然会再调整,这种调整直到E点才会停下来。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调整和变动IS—LM模型的最重要意义就是其均衡点的变动可以和经济政策相联系。经济在IS和LM曲线的交点可能同时实现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然而,这一均衡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例如,在图11—15中,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的交点E所决定的均衡收入和利率是Y和r,但充分就业的收入那么是Y*,均衡收入低于就业水平时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这就需要依靠政府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进展调节。-.word.zl\n.-111页政府可以分别获或同时改变税收T、政府支出G和货币供应量M,来分别或同时改变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使二者交于Y*的垂直线上,以实现充分就业。从图11—15中可以看到,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时,不仅收入会变动,利率也会变动。当IS曲线不变而LM曲线向右移动时,不仅收入提高,利率也上升。这是因为,IS曲线右移是由于投资、消费或政府支出的增加,即总支出的增加。总支出的增加使产出和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了,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也会增加。由于货币供应量不变,因此,人们只能通过出售有价证券来获取从事扩大交易所需要的货币。这就会使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依据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说明,IM曲线不变而L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时,收入和利率都会下降。IS曲线不变而LM曲线向右移动,收入会提高,利率会下降。这是因为,LM曲线向右移动,或者是由于货币供应不变而货币需求下降,或者是由于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应增加。在IS曲线不变,即产品供求情况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凡LM曲线向右移动,都意味着货币市场上供过于求,这必然导致流量下降。利率下降将会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使收入增加。相反,当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时,那么会使利率上升,收入下降。如果IS曲线和LM曲线同时移动而定。如果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LM同时向右下方移动,那么可能出现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的情况。这就是所谓扩性的财政政策和“-.word.zl\n.-适应性货币政策〞相结合出现的情况。财政政策是以政府变动支出和税收来调节国民收入。如果政府增加支出,或降低税收,或二者双管齐下,IS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在图11—15中当IS曲线上移到IS'位置时,与LM曲线相交于E*点,就会到达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货币政策时政府通过货币当局用变动货币供应量的方法改变利率和收入。当中央银行自己货币供应量时,LM曲线就向右下方移动。在图11—25中,如果LM曲线移动到LM'位置时和和LS曲线相交于E''点,也会到达充分就业时的收入水平。总之,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是IS曲线或LM曲线变动,导致均衡点移动,来到达调控宏观经济的既定目的。第四节本章评析一、对IS-LM模型的评析本章关注市场经济运行层次的问题,但主要集中在产品与货币两个市场的均衡问题上。就经济运行而言,IS-LM模型的一直是宏观经济教科书阐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必备工具。该模型的可取之处是它表达了凯恩斯反对古典学派将货币与实际经济分裂的“两分法〞,从而向实体经济运行靠近了一步,而且长期以来,它一直是宏观经济学中理解经济运行和政策作用的根本之一。尽管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它显然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和根本性缺陷。IS-LM模型由英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首先提出,后由美国经济学家汉森推广,有帕金斯进展整理和改进。在萨缪尔森将其写入其著名的经济学教科书之后,IS-LM模型为众多的凯恩斯主义信徒所接收,最终成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力量分析工具。IS-LM模型在设计和表达上明显具有新古典经济学的特征。这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word.zl\n.-第一,在经济学理论的表述中,第一次一新古典经济学家所熟悉的数理表述方式,将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联系在一起阐述有关经济理论和政策。第二,以确定的相对静态的数量关系说明凯恩斯的思想,却丢了凯恩斯所强调的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第三,一两条斜率相反的曲线在同一条平面必然相交说明流量和存量的必然均衡。IS-LM模型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将代表经济流量的IS曲线和代表经济存量的LM曲线放到一起说明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均衡的必然性,但在实际中这只是一种偶然性,并不存在这种必然性。因为代表流量的IS曲线是在一定时期的,而代表存量的LM曲线只是不同时点上货币供求的均衡点的集合。因此,表示时点的量与表示时期的量是无法再每一时点上都一致的,充其量,两条曲线只能有一个交点。而这个交点的值,却只有一个偶然的相等,并不具备经济运行中自动或自行相等的充分条件。所以,二者的一致和均衡不具备必然性。现代市场经济中往往十清楚显地表现出货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不一致性和巨大差异。2007—2021年有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就是一个证明。第二,该模型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强调了经济的需求方面,却将供应方面完全排除在外。尽管它与凯恩斯的思想有一致性,却只具有经济衰退和萧条背景下的短期合理性。这并不能说是一种较大的局限性。第三,该模型强调了利率对总需求的重要作用,却忽略了价格对于总需求和总供应的重要作用。第四,该模型根本上任然是以静态分析来说明经济运行情况,没有涉及动态的问题。第五,该模型也不能全面、准确地反响凯恩斯的思想。不如,凯恩斯所强调的消费需求的重要作用、资本边际对投资不确定性的影响等,均未能直接反响该模型中。-.word.zl\n.-希克斯曾指出IS-LM模型的特点和局限性。对于IS-LM模型中均衡的偶然性,晚年的希克斯在?IS-LM—一种解释?一文中做出了说明。他说IS曲线所表达的是流量关系,它必须涉及时期,就像我们所讨论的年度。但LM曲线所表达的是,或者应该是及时点,而不是时期。这两者怎么相均衡呢?强调经济活动的希克斯认为,在IS-LM模型中,凯恩斯的理论体系“被假定是处在均衡之中〞,其合意的需求与合意的供应在所有的市场上都在时价下相等。正是由于假定这个体系在短期处在形式上十分类似新古典静态分析的方法便能够适用于这个体系。我在IS-LM图式中总结的正是凯恩斯的这一模型。但是,这个图式是不充分的,它再次回到静态学的老路上去了。希克斯解释他当年为何设计了这个有缺陷的IS-LM模型时说,一方面,在当时尚无更好的动态均衡理论,另一方面是上了凯恩斯的当。?通论?是他向专业经济学家推销他的政策的一个途径。?通论?是精心炮制的,是按照专业经济学家的思维习惯最精心地炮制的。……它提供了这样一个模式,按照这个模式,专业经济学家能够方便地玩弄他们的惯用的手段。他们不止是这样做了吗?通过IS-LM,我自己也掉进了这个陷阱。多年来,宏观经济学一直讲IS-LM模型作为解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经济思想的根本分析工具,也在一些情况下作为解释政策作用的工具。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些粗略的合理性,但它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也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经济现实。所以,我们在进展学习和借鉴时,一定要注意上述问题,防止对其盲目偏信和简单抛弃。二、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评析-.word.zl\n.-古典经济学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主要涉及利率和投资。这种理论强调利率和投资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投资对于货币需求的重要作用。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但是局限性也十清楚显。因为它仅仅强调可贷资金市场上的投资资金需求,而不是整个市场上的货币需求。而且,影响投资的因素很多,这里仅局限于利率这一因素,抛开了其他因素。此外,按照古典经济学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总是借助于利率调整到达均衡的。但事实上,货币市场并非总是维持在均平。所以,古典经济学的利率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的说服力是极其有限的。凯恩斯并没有将投资的货币需求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因为他至少知道资本边际效率也是决定投资的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从这一点来说,凯恩斯的理论比古典经济学的货币需求理论具有更多的合理性。相比之下,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更全面合理一些。凯恩斯将产生货币需求的原因归纳为三种动机,较为全面地说明了经济中主要的货币需求。不过,凯恩斯强调这些动机的心理因素,也就是这些货币需求的不确定因素,这是其货币需求理论的合理因素。投机性货币需求被凯恩斯看做是影响货币需求变动的主要方面。对货币需求的投机需求,是凯恩斯理论体系的根底之一。凯恩斯主要用它补充古典的货币需求理论的缺乏,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的不确定性。但凯恩斯并未以此探讨投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反而将投资通过利率和证券市场联系起来,将实体经济撇在了一边。弗里德曼指出,凯恩斯的分析“集中在以货币为一方和以债券或其他利息固定的债券为另一方之间的关系上〞。希克斯那么一方面指出凯恩斯所谈的利率“是政府长期债券的利率〞,这与凯恩斯的短期分析不一致;另一方面,希克斯指出凯恩斯的资产并未涉及实业方面的资产,其“唯一选择就是在持有货币与持有债券之间的选择〞。所以,凯恩斯在这里的分析显然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将凯恩斯的分析重点用于产品市场的分析的做法是不一致的。细究起来,凯恩斯的真正目的不过是通过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来说明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但他却偏离了对实际投资的货币需求的说明。对于利息和利率,凯恩斯给出的只是一种心理的解释,而未能说明其存在的真正原因。对此,马加什说:“我们不能承受凯恩斯对利息的解释,即利息完全是一种金融的、心理的因素,是放弃流动性的价格,它使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相均衡。〞“-.word.zl\n.-贮藏钱,或坚持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不能被视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典型状况。〞马加什还说:“除了反对凯恩斯关于利息是放弃流动性的价格这个观点外,我们也不能承受他的另一个命题,即如果产量扩需要大量货币,经营资本家只要向货币所有者支付高利率诱使他们放弃流动性,就能得到这笔货币。企业家主要从银行筹集必要的货币量。银行需要利率不是作为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就连凯恩斯经济学的坚决支持者萨缪尔森也说:“……如果认为不确定性和流动性是利率存在的必要条件……这可能是一个错误。〞另外汉森也指出凯恩斯利息理论中的循环论证问题,即他一方面想用投机性货币和流动性偏好函数决定利率,但投机性货币却依赖于国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国民收入水平又依赖于投资水平。而投资水平又依存于利率。这就形成了矛盾。凯恩斯却没有意识到这个矛盾:在决定利率时,假定国民收入水平是既定的;在决定国民收入均平时,又假定利率不变。这一循环论证却导致希克斯和汉森以IS—LM模型来同时决定二者的努力,但IS—LM模型的均衡却陷入了极大的偶然性之中。在凯恩斯分析的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影响因素被忽略了。现代货币主义的观点那么将凯恩斯忽略的那些因素容纳起来,进一步扩展了货币需求理论。所以,现代货币主义需求理论应该说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相比照拟全面的。但是,其缺乏之处是未能指出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第十二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应分析本章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中反响总需求的IS—LM模型之后的又一个根本的理论模型—-.word.zl\n.-总需求模型。西方经济学家提出总供求模型是弥补仅仅分析总需求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总供求模型的具体容涉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应曲线的根本含义及表示、他们涉及的根本经济效应、这两条曲线的推导、政策变动对其的影响和不同情况下经济政策对总供求产生的作用效果。第一节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一、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和相关效应(一)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和总需求曲线相对应的总需求函数,说明了对总产量的需求和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位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几何图形就是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描述了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均衡的总支出,因此,总需求曲线可以从简单的收入—支出模型中推导出来。(二)价格变动的效应为了进一步了解总需求曲线的含义,有必有知道其相关效应。这里,先来看一下价格水平的变化时如何导致总支出水平的变化,以说明总需求曲线的相关效应。在这里以价格水平上升为例加以说明。首先,在货币总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购置和以前同样多的产品和效劳,这将导致利率上升,进而导致投资和支出水平下。价格水平上升时,假定价格水平为1.0时,社会需要1000亿元的货币从事交易;那么当价格水平上升为1.2时,为了维持同样规模的交易量,那么社会需要1200亿元的货币从事交易。从通常意义看,价格水平越高,产品和效劳就越昂贵,交易所需的货币就越多。可见,货币的名义需价格水平的减函数。如果货币供应没有变化,价格上升使货币需求增加时,利率就会上升;利率上升,又会使投资水平下降,因而总支出水平下降,进而在凯恩斯经济理论看来,有总需求水平所决定的收入水平也会下降。在宏观经济学中,一般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叫做利率效应。-.word.zl\n.-其次,价格水平变动,会使人们所持有的实际购置力及其他以货币计价的资产的实际价值提高或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富有或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的增加或减少,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最后,价格水平上升,会使人们的名义收入增加,名义收入增加意味着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会使人们的税收增加,从而使可支配收入下降,进而使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我们可以使用IS—LM模型的方法来推导总需求曲线。总需求函数一般同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有关系,也就是说,总需求函数也可以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中得到。我们以两部门经济为例加以说明。IS曲线的方程为:S〔Y〕=I(r)LM曲线的方程为:M0/P=L(Y)+L(r)在上面两个方程中,如果把Y和r当做未知数,而把其他变量,特别是P当做参数来对这两个方程联立求解,那么所求得的Y的解析式一般包含P这一变量。该解析式表示了不同价格P与不同的总需求量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总需求函数。我们现在用一个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假设IS方程和LM方程分别为:0.5Y+100r=30000.5Y+200r=1000/P将上述两方程联立,求出Y的解析式,得:Y=12000-2000/P该表达式就是总需求函数。-.word.zl\n.-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反响的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时,价格水平和总产出水平的关系。因此,总需求曲线还可以从IS—LM模型图形中求取。事实上,由于IS—LM模型恰好讨论的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互作用到达均衡时所产生的总需求,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由IS—LM模型来推导出总需求曲线。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应量为时,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水平。现在利用图12—1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推导出总需求曲线。图12—1分为(a)、〔b〕两个局部,其中,图〔a〕为IS—LM模型,图〔b〕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E1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为Y1和r1。将P1和Y1标在图(b)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现在,假设P由P1上升到P2。由于的上升,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在图〔a〕中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E2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为Y2和r2。相应的,可在图〔b〕中找到D2。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好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标志着一个特定的Y和r。于是就有许多P和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图〔b〕中的一系列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便是总需求曲线AD。122页-.word.zl\n.-应该指出的是,价格水平的变化,对IS曲线的位置没有影响。这是因为,决定IS曲线的变量被假定为实际变量,而不是随着货币价格变化而变动的名义变量。从以上对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反响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运动的关系。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向的。这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就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就越大。当价格水平变动时,考察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如何做出反响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总产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价格水平的提高使货币需求提高,但由于货币供应量保持不变,于是货币市场就出现了非均衡,结果是利率提高。伴随着较高的利率,投资支出下降,从而导致总产量下降。相反,较低的价格水平使货币需求下降,进而导致利率下降,较低的利率刺激了投资,从而导致总产量的提高。三、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根据前面对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讨论,我们知道,影响IS曲线和LM曲线的因素发生变动,相应的曲线就会发生移动,而模型的均衡点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根据前面对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我们又知道,IS—LM模型中的任何变动均会反响到总需求曲线上。最有意义的,当然还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通过IS—LM模型对总需求曲线随生产的影响。(一)财政政策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一般性结论,扩性财政政策会使总需求曲线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向右移动,扩性货币政策也会使总需求曲线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向右移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那么与之相反。这里,我们先以扩性财政政策为例,说明财政政策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在图12—2〔a〕中,IS曲线和LM曲线对应的均衡点为E,也对应于图12—-.word.zl\n.-2〔b〕中,AD曲线上的均衡低点E。现在在家政府支出,其结果是IS曲线向右移动到IS'。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上,新的均衡点为E',此时,利率提高,收入增加。在图12—2〔b〕中,也画出对应的E'点,E'点是新的总需求曲线AD'上的一点,AD'曲线反映了增加政府支出对经济的影响。可见,在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也就意味是总需求的增加。(一)货币政策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我们再以扩性货币政策为例,说明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124页图12—3说明,假定价格对IS曲线没有影响的话,货币供应的增加会使LM曲线在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向右移动,从而在IS—LM模型中使产出和收入增加。于是,在总需求曲线图形上表现为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总收入和总产出也会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word.zl\n.-实际上,总需求方面任意一因素的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比方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税收额、税率、名义货币供应量、实际货币需求等因素的自反变动。在其他因素不变时,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自发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总需求曲线那么向左下方移动。税收额、税率、进口;实际货币需求等因素的自发增加,会使总需求需求向左下方移动;反之,总需求曲线那么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将上述结论概括为:在物价水平固定不变时,其他因素导致的IS—LM模型中收入的变动,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125页总需求曲线较为直观地说明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这些都是旨在影响总需求的所谓需求管理政策的依据。当然,总需求曲线只是给出了价格水平和以收入水平来表达的总需求水平之间的关系,它并不能决定价格水平和均衡的总需求水平。为了说明整个经济价格水平和总产出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还需要另一个分析工具,即总供应曲线。第二节总供应曲线及其变动一、总供应曲线的含义总供应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总量,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根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到达的产量。一般而言,总供应主要是由总量的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在宏观经济学中,描述总产出与劳动、资本和技术之间的关系的一个适宜的工具,与微观经济学的分析相类似,也是生产函数,更确切地说,是总量生产函数。-.word.zl\n.-总供应曲线在不同时期变动的情况,宏观经济学将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况,即长期喝短期有两种含义:一是将经济增长的时间看作长期,而将经济波动的时期看作短期,或者说,经济增长涉及长期,经济波动涉及短期;二是在经济波动的条件下区分长期和短期,这主要涉及总供应曲线的长期和短期,一般说来,短期的总供应曲线的斜率为正值,而长期的总供应曲线那么是趋近于垂直的。当短期处于充分就业条件下时,总供应曲线也是垂直的。但在经济增长的长期,垂直的短期总供应曲线会随着经济增长而向右移动。二、总供应曲线的推导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要强调的是总需求方面,对于总供应方面并未加以讨论。当经济学家们必须引入总供应时,大多数人便把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劳动市场和生产函数的理论与价格对劳动市场的影响结合起来,去推导总供应曲线。(一)推导凯恩斯主义的总供应曲线经济学家们以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市场及生产函数模型为根底来讨论凯恩斯所谈到的相关问题。实际上,在劳动市场和生产函数模型根底上,只要加上价格的变化就可以推导出总供应曲线了。1.凯恩斯主义总供应曲线的一般形式凯恩斯模型的总供应曲线是一种短期总供应曲线,是依据凯恩斯的货币工资的下降有“刚性〞的假设条件得出来的。这一假设条件的根本含义是:人们对货币工资的下降会进展抵抗,但欢迎货币工资的上升。因此,货币工资只能上升,不能下降。不仅如此,由于人们具有“货币幻觉〞即只看到货币的票面数值而不注意货币的实际购置力,他们会抵抗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的货币工资的下降,但却不抵抗货币工资不变情况下价格水平的提高。尽管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实际工资的下降,然而,由于“货币幻觉〞-.word.zl\n.-的存在,所以他们会对一样的后果,采取迥然不同的态度。总之,在工资的下降具有“刚性〞的假设条件下,经济学家可以按照劳动市场的理论得出凯恩斯主义的总供应曲线。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往往用图形转变的方法来推导以上所说的凯恩斯主义总供应曲线。下面,我们转述一下这种推导的过程。图12—4〔a〕和“古典〞模型的劳动供应和需求曲线图是完全一样的,劳动供应曲线NS和劳动需求曲线Nd相较于均衡点E,充分就业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就业量分别为W/P0和N0。当W不变时,任何大于P0的价格水平,都会使图12—4〔a〕的实际工资下降到小于W/P0的水平,如W/P1;而任何小于P0的价格水平,都会使实际工资水平上升到大于W/P0的水平,如W/P2。图12—4〔b〕是生产函数的图形,表示就业量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这里的生产函数式总量意义上的生产函数,由于本章分析的是短期情况,因而这里的总量生产函数也是短期的。图12—4〔b〕说明,就业量为N0时,相应的国民收入为Y0。图12—4〔c〕斜率是一条线45º,可以把Y0的数值从纵轴转换到横纵。图12—4〔d〕表示价格P与产出Y之间的对应关系。当价格为P0时,相应的国民收入为Y0,由此在图上得出P0与Y0的交点。假设在图12—4〔a〕中价格上升到P1,而货币工资水平W不变,实际工资水平W/P1低于W/P0,这时劳动的需求大于劳动的供应。这时企业之间会争相雇佣劳动者,从而会提高货币工资的水平W。按照假设的条件,货币工资的上升不会受到阻挠,货币工资很快上升到使实际工资水平W/P1等于原有的实际工资W/P0的水平。图12—4〔a〕告诉我们,相当于图W/P0水平的实际工资,就业量为N0。通过12—4〔b〕和图12—4〔c〕转换,与N0对应的国民收入为Y0,因此,在图12—4〔d〕中得到了P0与Y0之交点。上述这种转换不但适用于P1,而且也适用于任何大于P0的价格水平。可以证明在价格水平高于P0-.word.zl\n.-的情况下,价格水平P和国民收入Y的交点都在一条垂直线上。这样,便可以得到图12—4〔d〕的垂直线段。现在假设价格水平下降到小于P0的数值,比方说P2。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工资W/P2会处于图12—4〔a〕所示的较高位置,从而使劳动供应大于劳动需求。此时如果货币工资W下降使W/P2等于W/P0,就业量仍可维持在N0,但根据假设条件,货币工资W的下降具有刚性,因此在短期不会下降。但在W/P2的条件下,企业为了取得最大利润只能雇佣N2数量的劳动者。就业量N2通过图12—4〔b〕和图12—4〔c〕的转换,成为图12—4〔d〕中的Y2。这样,得到图12—4〔d〕中Y2和P2之交点。由于Y2和P2点代表的数值分别小于Y0和P0点所代表的数值,所以,这一点处于图12—4〔d〕垂直线低端的左下方。上述这种情况不但适用于P2,而且适用于任何小于P0的价格水平。因此,我们得到图12—4〔d〕中向左下方倾斜的线段。把倾斜线段和垂直线段连接在一起便是凯恩斯主义的总供应曲线。西方经济学家也把正斜率的总供应曲线看作一般的短期总供应曲线,而把凯恩斯主义理论中所涉及的情况归为一种极端的或者特殊的总供应曲线。1.凯恩斯主义总供应曲线的特殊形式为了分析的方便,西方经济学家往往对凯恩斯主义的总供应曲线做进一步简化,把该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局部近似地看做一条水平线,如图12—5所示。-.word.zl\n.-129页西方经济学家把图12—5中的垂直和水平线段组成的曲线称为反L形的总供应曲线。它的意义是:在到达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0以前经济社会大致能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在到达Y0之后,不管价格水平被提高到何种程度,该社会的国民收入也不会增长,而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该曲线也被称为凯恩斯萧条模型的总供应曲线。因为,在经济严重的萧条状态时,由于存在着大量闲置不用的劳动力和资本设备,所以,当整个社会的产出量或国民收入增长时,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会大致保持不变。也就是说,一直到充分就业为止,总供应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一)推导古典总供应曲线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说法,在长期中,人们会得到关于市场价格变化的充分信息,价格和货币工资都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因此,按照前文的说明,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状态。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供应时,货币工资就会下降;反之,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需求时,货币工资就会提高,最后会使实际工资调整到使劳动市场到达均衡的水平。话句话说,在长期中,经济的就业水平并不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变动,而是始终处在充分就业状态。-.word.zl\n.-充分就业时的产量又称潜在产量,即指在现有的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而潜在就业量是指充分就业量,是指一个社会在现有鼓励条件下所有的原意就业的人都参与经济活动时所到达的就业量。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难免的原因,当实际的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并不为零。经济学家把经济中到达潜在就业量时社会存在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一般的,当实际就业量低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反之,当实际就业量高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上述这种情况和古典经济学的主是一致的,于是,长期总供应曲线就被看作与古典总供应曲线一样。根据前面的说明,由于生产函数的相对稳定,在长期中,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在长期中,总供应曲线就是一条位于经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具体推导过程如图12—6所示。如果价格水平上升,大于P0,比方说P1。在货币工资W作同样幅度变动的情况下,实际工资W/P1仍然会处于图12—6〔a〕中的位置。劳动就业量仍然是Nf,通过图12—6〔b〕和图12—6〔c〕的转换,成为图12—6〔d〕中的Yf。如此变动价格可以得到一样的结果,最终在图12—6〔d〕中的得到一系列产出一样但价格不同的点,代表不同价格水平下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无数个这样的点将会形成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上的垂直线。这就是长期的总供应曲线。131页三、总供应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总供应曲线是由生产函数和劳动市场的就业量共同决定的。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动时,总供应曲线就会发生变动。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冲击或干扰,总供应曲线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动。(一)生产函数变动导致的总供应曲线变动-.word.zl\n.-假定其他情况不变,经济中出现中性技术进步,也就是说,这种技术进步只会影响到劳动的平均生产率,而不会影响其边际生产力,也没有发生劳动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这时,总供应曲线的变动就如图12—7所示。132页(一)劳动需求变动导致的总供应曲线变动如果其他条件都一样,只有技术进步因素使平均劳动生产率和边际劳动生产率同时都得到提高,对劳动需求增加。这时的劳动需求曲线与生产函数曲线都会发生向上方的移动,从而使总供应曲线向右移动更大的距离。但图12—8曲线变动的情况与图12—7的情况大致一样。另外,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资本存量的增加,就可能滴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增加,同时,对劳动的需求也会增大。这也就是生产函数和总供应函数中都包含资本因素的原因。由此,我们可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存量的增加,会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对劳动的需求,时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最终使总供应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二)劳动供应变动导致的总供应曲线变动劳动的供应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意愿和偏好,也取决于人口和劳动力的多少。劳动者的劳动意愿和偏好越强烈,劳动力数量越多,劳动供应就越多;反之,劳动供应就越少。劳动供应的变化显然会影响总供应函数和总供应曲线。-.word.zl\n.-假定人们在收入增加之后,更加注重休闲,那么劳动供应就会减少,劳动供应曲线就会向左上方移动,由此产生的一个影响便是产出的减少和总供应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这种情况如图12—9、图12—10所示。134页四、特殊的总供应曲线及其变动特殊的总供应曲线有两种情况:凯恩斯主义萧条情况下的总供应曲线和古典的长期稳定情况下的总供应曲线。凯恩斯主义萧条情况下的总供应曲线的形状是水平的直线。它表示在经济萧条情况下,价格处于最低水平,既不会继续下降,也不会上升。这种情况下,只有经济状况的大好转才肯能使总供应曲线发生变动。但凯恩斯主萧条情况下的总供应曲线是短期的,因而不会发生变动。凯恩斯主义萧条情况下的总供应曲线如图12—1所示。135页-.word.zl\n.-古典的长期稳定情况下的总供应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古典经济学认为,由于长期经济根本上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所以,总产出处于最大水平。只要生产率没有提高,总产出就不会提高。除非社会的生产能力遭受到冲击或破坏,总产出才会减少。这样古典的长期稳定情况下的总供应曲线就一直处于垂直状态,如图12—12所示。135页四、总供应曲线不同特征的经济含义由于总供应的大小既取决于供应方面,也取决于价格状况,所以,对总供应曲线的了解,也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如果将前面所说的总供应曲线的情况加以总结,我们可以用图12—13来表示。在图12—13中,我们可以看出,总供应曲线的特征取决于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条件。当价格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发生变动,即价格出现刚性时,经济中如果只能发生产出量的变化,这时,就会出现凯恩斯萧条模型的总供应曲线,即一条处于水平状态的总供应曲线,这也就是存在数量调节而不存在价风格节时的总供应曲线。这种情况意味着经济对于总供应不存在任何限制,而且总供应也可以任意调节变动,即生产函数,特别是劳动就业可以随意增加,这时,实际总供应就完全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136页-.word.zl\n.-当价格可以发生变动时,即价格处于粘性或者弹性时,经济中总供应的变化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价格处于粘性或者弹性,总供应需求发生变化时,总供应曲线是一条斜率为正值、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时,经济中既存在着数量调节,也存在着价风格节。这一意味着经济根本处于正常状态,一方面,当价格上升时,总供应会相应增加;另一方面,当总需求增大时,价格也会上升。这时因为,在短期,总供应的增加也许没有总需求增加速度快,或者总供应的增加幅度没有总需求的增加幅度大。这种情况就是一般短期的总供应曲线的含义。第二种情况是,价格处于弹性但总供应无法增加时,总供应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这意味着,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技术水平也无法改变,所以,总供应不变。经济中只有价风格节,不存在数量调节,这也就是古典的总供应曲线的含义。根据上述总供应曲线的特征和经济含义,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经济分析中依据总供应曲线的形状或斜率,来判定经济运行的情况、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可能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程度。同样,我们也可依据经济运行情况大致给出总供应曲线,以利于迅速做出大致的判断。第三节总需求—总供应模型一、总需求—总供应模型的含义在推导并了解总需求函数和总供应函数之后,我们就可以二者结合起来结合起来决定宏观经济中的总产量水平和总价格水平。具体说来,我们可以通过求解总供应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的联立方程,得到在具体条件下的总体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和总产量水平。总需求—总供应模型说明的是总供求和总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如图12—14所示。-.word.zl\n.-137页二、总需求—总供应模型的根本类型总需求—总供应模型根本可以分为三类:一般情况、凯恩斯情况和古典情况。(一)一般情况的总需求—总供应模型这就是上面所说的类型。其主要特征是供应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其倾斜率为正值。这种类型适用于一般的经济情况。它说明,无论是供应方面的力量还是需求方面的力量,都会通过供应曲线或需求曲线的移动来改变总产量水平和一般价格水平。(二)凯恩斯情况的总需求—总供应模型该模型也叫做萧条模型。其主要特征是供应曲线呈水平形状,其斜率为0。这种类型适用于凯恩斯所着力探讨的绝佳萧条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经济的供应是十分充分的,而且价格水平根本不会发生变化。经济中的总产量水平主要由需求方面的力量来决定的。也就是说,总需求曲线的变动时影响总产量变动的根本原因。凯恩斯情况的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如图12—15所示。-.word.zl\n.-138页(一)古典情况的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古典模型可以看作相对稳定的长期总需求—总供应模型,或者充分就业时的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其主要特征是总供应曲线呈垂直形状,其斜率值为1,。这种类型的总需求—总供应模型适合于经济到达充分就业时的情况,也适合于长期中经过调整之后所到达的理想的经济状态。这时,经济已经到达了充分就业,供应方面无法再增大了。总需求水平的变动将只会影响到物价水平,而不会影响总产量水平。这种情况下,总需求水平的变动是造成价格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该模型如图12—16所示。138页第四节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对外来冲击的反响通过总需求—总供应模型,我们知道总需求曲线和总供应曲线不仅可以从供、求这两个方面来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的有关问题。下面我们先分别说明总需求和总供应对总需求—总供应模型的扰动和冲击的效应,然后再进一步讨论在不同假定条件下和不同扰动因素作用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对总需求方面扰动和冲击的反响(一)凯恩斯极端模型对财政政策扰动和需求冲击的反响首先,前面已经说过,凯恩斯情况的总需求—-.word.zl\n.-总供应模型在理论上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极端的情况。但是,在现实中,他仍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这一方面是它可以解释经济的萧条情况,另一方面是它也可以解释价格刚性的情况。在现实经济中,有时候,当需求发生变动时,企业并不会迅速地调整价格,而是暂时将其价格保持在以前所决定的既有的水平上。因为它们会观察一段时间,以便最终决定是否要在下一个时期调整价格。这种情况说明,在短期,或者说,至少在当前一个有限的时期,价格是不变的、刚性的,会保持在前定得价格水平上。尽管在更长时期,价格还是会发生变化的。但是,如果价格变化缓慢,我们就说价格是粘性的。在凯恩斯极端的情况下,外来的对总需求的扰动和冲击可以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从而引起总产量增加或减少,但是,价格却不会变动。如果这些扰动或冲击因素是来自政府的政策方面,如果政府的政策会影响到总需求,其影响和作用与对总需求的外在扰动和冲击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政府的主动作用,一个是客观的影响。在图12—17中,我们将凯恩斯的极端情况的总供应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结合起来,讨论政策效应。假定经济起始的均衡点位于E点,在该点,AS和AD相交。假定进展一次性财政扩政策,如同我们所已经知道的,这样的政策将使AD曲线向右移动至AD'。这时,经济的新均衡点在E'点,总产量增加。由于企业在价格水平P0愿意供应任意数量的产品,因而不存在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根据图12—17,政府财政扩政策的效果只是提高产量和就业,而不会影响价格水平。140页-.word.zl\n.-我们同样也可以说明,在凯恩斯的极端情况下,名义货币量供应的增加会导致经济中均衡产量的增加,而且也不存在对价格的影响。如果我们把经济中到达充分就业时的均衡总产量水平,叫做潜在的产出水平,那么,前定价格水平好总需求曲线的相互结合所决定的总需求水平,可能小于或者大于潜在的产出水平。当企业发现总需求水平高于或者等于潜在的均衡产出水平时,就存在着一种促使价格向均平运动的鼓励。这种鼓励过程是,当总需求水平低于潜在的均衡产出水平时,企业会降低价格,最终提高总需求水平;当总需求水平高于潜在的均衡产出水平时,企业会提高价格,最终会降低总需求水平。因为在总需求水平决定实际均衡产出水平的情况下,降低价格会增总需求,从而增加均衡产量;提高价格将会减少总需求。从而减少均衡产量。所以,这种鼓励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压力,使经济重新回到均衡状态。当这种调整过程实际发生时,下一时期的价格水平将会发生变化。在总需求相应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均衡产出水平将会发生调整。如果一次调整不能到达均平。就需要继续调整下去,直至均衡产出水平为止。价格和产量调整的互动过程就是总需求调整的动态过程。该过程也可以用图12—18表示。141页左边表示价风格整过程,现期价格水平是由最近的前期产出水平决定的;右边表示均衡产出调整过程,给定价格水平,总需求决定均衡产出水平。(一)古典的极端模型对财政政策扰动和需求冲击的反响-.word.zl\n.-在古典的极端情形下,总供应曲线在充分就业时的产量水平上是垂直的。不管价格水平如何,全体企业的总供应量是Yf。在这样的供应假定之下,可以得出与上述凯恩斯极端情况的模型完全不同的结果。图12—19说明了在古典的极端供应假定下,一次性财政扩政策的效果。141页在图12—19中,总供应曲线为AS,总需求曲线为AD,初始价格水平为P0,经济的初始均衡点在AS与AD的交点E。政府的财政扩使总需求曲线从AD移动到AD'。在原有价格水平P0上。产品需求上升了,需求量到达了E'点。但企业在经济已经到达充分就业、且技术水平暂时没有变化的短期情况下,不可能获得更多的劳动力来生产更多的产量,也就是说,产品供应对新增的需求无法做出及时反映。由于企业试图雇佣更多的劳动者,它们抬高了工资和生产本钱,因而必须为它们的产品索取更高的价格。于是,产品需求的增加只会导致更高的价格,而不能提高产量。这就是在价格的情形P'。在E''点,总需求在更高的价格水平上与总供应相等,到达了新的均衡E''点,而产量不变,仍为Yf。(一)凯恩斯极端模型对货币政策扰动和冲击的反响总供应曲线是水平的情况被称为凯恩斯极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但扩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或降低利率时,由于投资在经济萧条时对利率反响不灵敏,所以,货币政策效果很小,甚至毫无作用。在采取扩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凯恩斯极端的总需求—-.word.zl\n.-总供应模型不仅能包含了水平的总供应曲线,而且包含了垂直的总需求曲线。因此,货币政策对于凯恩斯极端的总需求—总供应模型不起作用,也就是说,凯恩斯的极端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对货币政策的扰动和冲击不作反响。在现实中,凯恩斯情况下的总需求—总供应模型有其合理性。这就是,一方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经济萧条的情况;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解释价格刚性的情况。在凯恩斯极端的情况下,外来的因素总需求的扰动和冲击可以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从而引起总产量的增加或减少,但是,价格却不会变动。如果这些扰动或冲击因素来自政府的财政政策,也会影响到总需求,其影响好作用对总需求的外在扰动和冲击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政府的主动作用,一个是客观影响。如果这些扰动或冲击因素来自政府的货币政策,那么不会影响到总需求,因为“流动性陷阱〞使增加的货币量完全被吸引流通之外,不可能影响需求。另外,萧条时期的价格水平也不会受伤,一是由于“流动性陷阱〞,二是由于价格粘性。在图12—20中,我们将凯恩斯的极端的总供应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结合起来,讨论货币政策的效应。假定经济起始的均衡点位于E点,在该点,AS和AD相交。假定政府实施货币扩的政策,它将无法使AD曲线向右移动。当然,总产量也不会增加。其原因是,垂直的总需求曲线意味着总需求对货币政策导致的利率变化没有反响。所以,在图12—20中,AD曲线始终不会因利率的变化而移动,(一)古典的极端模型对货币政策扰动和冲击的反响在古典的极端情形下,总供应曲线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上是垂直的。不管价格水平如何,所有企业的总供应量总是Y。在这样的供应假定条件之下,可以得出与上述凯恩斯的极端情况模型完全不同的结果。图12—-.word.zl\n.-21中,总供应曲线为AS,总需求曲线为AD,经济初始均衡为AS与AD的交点E,此时初始价格水平是P0。政府的货币扩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量,使总需求曲线从AD移动到AD'。如果原有价格水平P0不变,产品需求将会上升,需求量到达了E'点。但企业在经济已经到达充分就业、且技术水平暂时没有变化的短期情况下,不可能获得更多的劳动力来生产更多的产量,也就是说,产品供应无法满足新增的需求。但企业试图雇佣更多的工人而抬高了的工资和生产本钱需要得到补偿,就必须为其产品索取更高的价格。最终,经济中因货币供应而导致对产品需求的增加只会导致更高的价格,而不能提高产量。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导致价格的上涨,降低了实际货币存量,并导致了利率的上涨和支出的减少。经济沿AS曲线随AD曲线不断向上移动,直至价格的上升和实际货币存量的下降足以将利率提高和支出降低到与充分就业相一致的水平。这就是在价格P'的情形。在E''点,总需求再次与充分就业时的总供应量相等时,产品市场才会出清,价格上升的压力才会消失。经济从E点移动到E''点的调整过程中,没有产量的变化而只有价格水平的变化。应该注意到,价格上升与名义货币量的增加恰好是同一比例的。从图12—21中可以看到,作为对名义价格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反响,AD曲线会向上移动与名义货币增加比例一样的距离。因此,在E''点,实际货币存量M恢复到其初始水平,名义货币量和价格水平均变动了同一比例,使得经济的均衡产量维持不变。这样,可以得出古典极端模型的一个重要结论:在古典极端的供应条件下,名义货币量的增加促使价格水平上升同一比例,而利率和实际产出维持不变。在宏观经济学中,当货币存量的变动仅仅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实际变量未发生变化的这种情况,被称为货币中性。二、对总供应方面扰动和冲击的反响总需求的AD—AS模型不仅能清楚地说明总需求曲线对外来冲击发生时移动的效应,而且还能说明总供应曲线对外来冲击发生时移动的效应。在这方面,前面阐述的IS—-.word.zl\n.-LM模型是无法与AD—AS模型相比的。(一)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对生产能力变动的反响图12—22说明了但任何外在原因引起的总供应的扰动和冲击导致总供应曲线移动的效应。这里考虑的是由于经济中企业的设备投资增加而造成生产能力增大的情形。这时,总供应曲线将向右移动,从AS0移到AS1。一方面如果经济最初运行在总供应曲线的陡峭局部,而且总需求曲线是弹性比较小的,如图12—22中的AD0,那么总供应的增加就意味着,新的均衡价格水平将明显低于初始价格水平。另一方面,如果经济最初运行在总供应曲线的平坦局部,如图12—22中的AD1,那么总供应曲线移动的效果不大。这是因为总供应曲线的平坦局部,表示经济中存在着过剩的生产能力。新追加的生产能力对于生产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水平的影响都很小。145页(二)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对一般价格冲击的反响图12—23描述了从国外购置的投入品价格上涨对总供应产生冲击的效应。这时总供应曲线会向上移动。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就是,为了使企业愿意生产与以前一样的产量,它们必须等到更高的产品价格。从图12—23中可以看出,即便这时经济中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即AD曲线与AS1曲线的相交点处于AS1曲线的水平局部,价格水平由P0上升到P1。(三)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对资源供应变动的反响-.word.zl\n.-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受到的石油供应冲击被认为是资源供应变动对总供应产生相交冲击的一个实例。那次冲击主要是由于中东国家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在1973年决定运用它们的市场力量,对输出到包括美国在的某些西方国家的石油数量加以限制146页所造成的。最初原因是出自政治上的考虑,因为许多OPEC成员国看到,在以色列和控制OPEC的阿拉伯国家之间持续不断的争端中,美国始终支持以色列。然而,不久它们就认识到自己具有一种真正的控制市场的力量,它们对石油供应的限制很快造成了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迅速上升。就整个美国经济而言,石油价格的提高使许多高度依赖石油的企业的生产本钱提高。石油资源供应的变动引起了石油价格的变动。如图12—23所示,OPEC提高了石油价格,使得美国经济中的总供应曲线向上移动,从而导致了一个更高的均衡价格水平P1与更低的产量水平Y1。(一)凯恩斯极端模型对供应冲击的反响-.word.zl\n.-凯恩斯主义萧条情况下的总供应曲线的形状是水平的直线。它表示在降价萧条情况下,价格处于最低水平,既不会继续下降,也不会上升。这种情况,只有降价状况的较大好转才可能使存货下降,总供应曲线发生改变。一般说来,外来供应冲击经济,无论大小都无法改变凯恩斯极端模型中的总供应曲线。此外,凯恩斯主义萧条情况下的总供应曲线是短期的,一般也很少遇到供应冲击,因而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凯恩斯极端模型对供应冲击不作反响。(一)古典极端模型对冲击的反响古典的长期稳定情况下的总供应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与古典极端的总供应曲线模型中的情况一样。古典经济学认为,由于长期经济根本上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所以,总产量处于最大水平。只要生产率没有提高,总产出水平就不会提高。即使社会的产出能力遭受冲击或破坏,总产量也不会减少。这样古典的长期稳定情况下的总供应曲线就一直处于垂直状态。不过,当大的技术进步或如石油危机、大的自然灾害那样的供应冲击出现时,古典的总供应曲线还是会发生移动的,如图12—24所示。147页第五节本章评析一、对总需求—总供应模型的评析总需求—总供应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根本模型。该模型是在微观的供求模型根底上建立的。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经济学家都在使用总需求—总供应模型来分析一般价格水平与总收入的关系。区别在于各流派对于总需求—-.word.zl\n.-总供应模型所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有的流派重点强调总需求的决定性作用,比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赞成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以及强调短期一般价格水平和总产出问题的理论,都是强调总需求方面的重要性。对此,在前文我们已经有所介绍。有的流派那么重点强调总供应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比方,新古典经济学各派别的理论,根本上都强调长期的一般价格水平和总产出的关系,强调总供应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当然,也有些观点介于二者之间,对总供应和总需求给予同样的重视,只是具体到不同问题时会对某方面有所侧重。总需求—总供应模型被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是既重视供应分析、也重视需求分析的比较得心应手模型,不仅可以用来说明收入的决定,也可以用来说明价格水平的决定;既可以用来分析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也可以用来分析经济滞胀;既可以用来分析短期非充分就业状态,也可以用来分析长期充分就业状态。萨缪尔森说:“我们引入了总供应和总需求分析,作为理解价格好国民产值的总体变动的核心方法。宏观经济学中的所有重大问题现在都用这些新的工具加以分析。〞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将复杂的情况加以简化,将多种经济总量关系简化为总供应和总需求两者的关系,对于理解宏观经济概况提供了简明的方法。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实际上是源于微观的供求模型。微观的供求模型本身也是对经济现实的一种本质抽象。它既考察供应和需求两种力量对商品等交易对象的均衡交易数量和均衡交易价格如何确定和变动的影响,也考察市场价格水平及其变动对于商品等交易对象的供应和需求所产生的影响。微观供求模型的方法对于分析具体商品涉及的相关规律还是有意义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抓住最本质的交换层次的经济关系进展分析。但这种模型显然也是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说,复杂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问题,被简化为流通领域的供应和需求的简单问题,以及总供求均衡点位置是否偏离潜在产量位置和偏离程度的问题。此外。他只看到姐姐总量的关系,而没有注意到姐姐总量的构造问题,更没有注意到流通领域之外的问题。宏观经济中的总需求—-.word.zl\n.-总供应模型在考察均衡的价格水平和总产量与整体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对于我们理解宏观经济的总量概况是有用的,可以借鉴使用,因为我们毕竟对于复杂问题的整体经济情况难于直接把握。为了较好地了解宏观经济在某方面的关系,需要必要的理论抽象,借助它把握最需要了解的因素。但这仅限于既定层次上对某些因素的作用或关系的了解,不能轻易扩大到别的方面。事实上,一旦微观供求模型的分析方法被挪用于宏观经济问题,被舍弃了因素和限制条件就更多了。首先,经济中实际上并不存在一个宏观的总供应曲线。因为从技术上讲,宏观的总供应曲线只能真正加总和计算一定时期所提供的产品和效劳的价值所对应的产品或效劳只能是单一的产品或效劳,而不能是多样化的,否那么,就无法统一计算或表现其单一的总体数量。其次,经济中并不存在一个总需求曲线,其道理和总供应曲线一样,多样化的产品和效劳无法在数量上加总为单一的变量。而总需求—总供应模型恰恰是以产品与效劳的单一价格和数量交互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进展分析的。最后,分析宏观经济活动不仅要了解一般物价水平和总价值的变化,如通货膨胀、GDP的变化等,而且要了解实际经济活动的变化,特别是经济构造的变化。例如,一国在某一时期GDP增长很快。这当然是好事,说明了该国的经济开展较快。但如果该国在经济构造上产生了很大的不平衡,单从GDP上是看不出来的。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在说明经济构造问题这一方面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对于总需求—总供应模型,我们必须清楚它的真正含义、运用条件及围,认清它假设条件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以防堕入运用误区,造成决策错误。二、总需求—总供应模型、IS-LM模型和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比较和评析首先,应该说,在最终反映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方面,总需求—总供应模型、IS—LM模型和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是殊途同归的,都可以用来说明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这是三个模型的共同点,也是它们最重要的功能和意义所在。但三种模型又各具特点。-.word.zl\n.-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同时强调了总供应和总需求两个方面力量对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作用,而且还反响了经济中总体供求对整体价格水平的影响。这是后两个模型所无法直接表现的。其次,IS-LM模型反响了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但只是强调了总需求对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性作用,而无法说明总供应的作用,也无法直接说明总需求对整个价格水平的作用。尽管该模型也能够间接反响价格对总需求造成的影响,但无法说明价格的决定。此外,IS-LM模型本身也不具有广泛的合理性。至少,IS曲线与LM曲线相反的斜率却并不意味着总是可以在任何位置上形成均衡点。IS曲线反响的是经济中的流量,而LM曲线反响的是经济中的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的变化量,而存量只是一定时点上的量。在同一幅平面图形中,这两条曲线充其量只可以有一个均衡点。所以,按照IS-LM模型的分析方法,两条曲线都是可以任意移动的,也就是说,在理论上,两条曲线在调整中可能有无数多的均衡点。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IS和LM曲线的共同均衡点的存在完全是一种偶然性。以偶然性出现的均衡来说明必然的经济调节机制,显然是不妥的。、此外,IS曲线说明的是利率和投资的一一对应关系。但这种对应关系是有严格条件的,至少要在除利率的限制和既定的、无条件的可获得利润量之外,没有其他盈利障碍时,这种对应关系才能存在。简单成认IS曲线而不注意它省略的其它条件,就意味着得出以下不合理的结论:即使企业生产出社会完全不需要的产品,也能在适当的利率下获利;或者是在经济萧条时,只要利率适宜,企业就会投资。-.word.zl\n.-LM曲线强调了货币需求和货币供应均衡时所决定的市场利率水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需要注意,短期和长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比方,短期,在货币需求曲线不变时,增加货币供应就会导致利率下跌。这只是短期的一个方面的现象。短期的另一个现象就是,在实际货币需求不变时,增加货币供应就会抬高物价水平,而物价水平上升又会增加货币的名义需求。这种情况容易被忽略。随着时间的延长,高企的物价水平对名义的货币需求的增加,那么会产生对利率上升的压力。最终,利率会上升,物价会保持在某种高水平上。所以,IS-LM模型的有效性仅限于:短期的暂时低利率会在投资盈利时机和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导致一定的暂时性投资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利率表现出不稳定性,外在的投资盈利条件也会发生变化,于是,投资也呈现不稳定性。因此,只有将IS-LM模型看作短期有严格条件限制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工具,才有意义。再次,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是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根底,它直接反响了凯恩斯主义有效需求的经济思想。在凯恩斯主义理论看来,短期总供应水平时既定的,而总需求水平是可以变动的。由于凯恩斯主义理论考虑的是短期经济萧条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决定的问题,所以,它强调总需求对于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决定的重要作用,如果社会生产能力总是能适应一定时期社会最大的消费需求的话,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了总需求的根本容。不管这些需求成分的哪一局部变动,都会影响总需求的变化。在这些需求因素无法发送变化的情况下,增加政府开支同样会增加总需求。所以,在短期,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其问题在于对总需求各个局部的具体分析方面。通过上面的分析和评论,我们知道,总需求—总供应模型、IS-LM模型和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在粗线条刻画宏观经济的某一角度问题时,都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借鉴运用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宏观总需求—总供应价格及价格变动的情况;借鉴运用IS-LM模型可以粗略理解总需求方面储蓄、投资、货币供求及利率情况;借鉴运用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模型可以了解如何从需求方面去调节国民收入。而这三者都与经济政策的制定与选择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它们又具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在借鉴和运用时一定要首先明确其适用条件及围,明白其缺陷和局限性,防止误用带来的不良后果。第十三章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word.zl\n.-第二节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原因第九章指出,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体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普遍、持续地上升。具体地说,一是物价上涨不是指一种或几种物品的物价上涨,而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二是物价上涨应持续一定时期而不是短暂的物价上升,三是物价上涨到达一定的幅度,如果物价水平上升幅度较小,即便有无加上升,那么也不成为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有不同的分类。1.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分类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三中类型。〔1〕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2〕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持续加剧。-.word.zl\n.-〔3〕超速的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货币贬值可到达无文数字,物价上涨如脱缰的野马,平安失去了控制,每月通货膨胀率到达50%以上。历史上有两次超速型的恶性通货膨胀最典型。一次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1923年,德国的纸币流通量到达495X10〔18〕马克的天文数字。价格指数由1922年1月的100上升到1923年11月的10〔13〕。另外一次是1949年5月,国民党政府金圆券的发行量折合法币高达2038X10〔6〕亿元,的物价总指数由1937年6月的100,上升为36366X10(11)。近年来,恶性通货膨胀也不乏其例。巴西1988-1994年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300%、2900%、440%、1000%、1260%和1740%。2.按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分类按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也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即指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应所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这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包括产品和效劳在的总需求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的总供应,从而引起物价上涨。〔2〕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源于总供应的变化,具体是指由于产品本钱上升,即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本钱上升和企业要保持一定利润水平,而使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3〕构造型通货膨胀。即物价的上涨是由于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引起的。虽然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并不特别大,但最初由于某些经济部门的需求过多使物价水平和工资水平上升,这样就给其他部门形成压力,结果使得其他部门的物价水平和工资水平趋于上涨,于是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二〕通货膨胀的原因在西方经济学中,对通货膨胀原因解释多种多样。有的侧重于总需求的角度,有的侧重于总供应的角度,也有的是从货币的供应角度进展解释。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从总需求的角度去解释通货膨胀的,认为通货膨胀是总需求超过总供应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是“过多的货币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的现象。凯恩qi学派的理论对“需求拉上〞有比较详细的解释。-.word.zl\n.-图13-3用来说明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图13-3中,横轴Y表示总产量〔国民收入〕,纵轴P代表一般物价水平。AD为总需求曲线,AS为总供应曲线。总需全社会对产品和效劳的需求总量,总需求曲线表示全社会的需求总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供应曲线是全社会供应总量。总供应曲线AS子啊产量从零到Y1区间,为水平状,价格水平始终保持稳定。总需求曲线AD1与总供应曲线AS的交点E1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1,总产量水平到达Y1以后,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等的缺乏使生产本钱提高,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图13-3中,总需求曲线AD继续提高时,总供应曲线AS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逐步上涨。总需求曲线AD2与总供应曲线AS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2,总产量水平为Y2。总需求曲线AD3与总供应曲线AS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3,总产量水平为Yf。当到达充分就业的总产量Yf时,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全部得到充分利用。此时,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总供应将不再增加,AS曲线成垂直状。这时,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价格的上涨。如图13-3中的总需求曲线从AD3提高到AD4时,它与总供应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总产量水平并没有增加,但价格水平却从P3上升到P4。由此可见,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在初始阶段给人们一种幻觉,以为较多的货币供应能带来较大的总产量,这种错觉使得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不断恶化。不同的西方经济学派对“-.word.zl\n.-需求拉上〞有不同的解释。凯恩斯学派认为,当经济到充分就业后,由于总产出已经到达最大化,这时货币供应量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会形成过度需求,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同比例上升,产生“真正的通货膨胀〞的决定作用,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过多才导致总需求大于总供应,从而引发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2.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是从供应方面本钱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认为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由于供应方面本钱的提高也会引起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比方,1973-1974年,石油输出组织〔OPEC〕将石油价格提高了4倍,到1979年,石油价格又被再一次提高。石油提价意味着产品和效劳的本钱急剧升高,结果导致了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生产本钱的增加可能来自不同的方面,劳动、原材料、设备等本钱的提升都有可能。具体而言,本钱推动户型通货膨胀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它以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假设前提,认为过高的工资将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再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强大的公会组织,工资不再是有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决定,而是公会和雇主集体议价的结果。如美国的汽车、钢铁、电信等行业的公会非常强大,在公会的行业里,工资水平一般都会高于没有工会化的市场工资水平。当工资的增长率超过了生产的增长率,引起的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又会使公会要求提高工资,再度引起物价上涨,如此循环往复,造成了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从而形成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2〕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现实的市场构造往往是不完全竞争的。特别是一些自然垄断的行业,譬如钢铁、石油化工等,这些寡头企业往往拥有控制市场的价格的能力,它们为追逐更多的利润,以超过生产本钱上升的幅度来提高产品价格,致使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本钱增长的速度,进而导致总体物价的水平的上升。-.word.zl\n.-〔3〕进口型通货膨胀,又称输出入通货膨胀。它是指在开放型的经济条件下,因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费用增加从而使价格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它通常表现的主要特征是,在国总需求或货币供应无明显扩的情况下,由于进口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生产和流通领域产生连锁反响,从而推动了物价上涨。比方,由石油等需要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国的价格上涨,就属于进口通货膨胀。它对国经济影响的严重程度一般取决于以下因素:国际市场价格与国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开放经济部门在总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国政策调整和选择的灵敏程度。图13-4用来说明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清行。在图13-4中,总需既定的额,不发生变动,变动只出现在总供应方面。当总供应曲线为AS1〔图例13-4、P165〕时,与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E1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1,产出水平为Y1.当总供应曲线由于本钱提高而移动到AS2时,与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E2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2,产出水平为Y2。这时,总产量下降,而价格水平上升了。当总供应曲线由于本钱进一步提高而移动到AS3时,与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E3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3,产出水平为Y3。这时总产量进一步下降,而价格水平进一步上升。3.构造型通货膨胀机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应处于令横状态时,由于经济构造性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物价普遍持续的上涨。这种理论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构造型通货膨胀理论进一步得到开展。经济构造因素的变动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word.zl\n.-一方面是需求构造的变动。第二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展迅速,各产业部门的需求状况在不断变化,这样就出现一些部门的需求扩大,而一些部门的需求减少的情况。尤其是20世纪中后期这种现象不较突出。例如,我国该开放以来,消费构造的升级之中,消费热点加速更新,大体经济了三次消费构造的升级。第三次消费构造升级发生在最近几年,主要是居民对汽车、保健、娱乐等的消费迅速增加。哪些需求扩大的产业部门的工资和价格水平将会上升,其产品作为其他部门因工资和物价刚性,其价格并不因为需求减少而下降,这样就引起了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另一方面是各部门劳动力生产率增加速度的差异。一般来说,工业部门生产了增加快于效劳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却一样。这是因为劳动力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在工资的一致增长就造成效劳部门本钱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动因。4.货币主义学派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与凯恩斯主义理论不同,货币主义学派强调货币是影响总需求的主要因素。按照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货币流通量与进入流通的产品和效劳价格总额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可以用数量方程式来表示交易量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货币供应量X货币流通速度=物价X交易量即:MV=PT〔13.3〕式中,M为货币供应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它被定义为名义收入与货币供应量之比,即一定时期〔如一年〕平均1单位货币用于购置最终产品和效劳的次数;P为平均价格水平;T为一定时期产品和效劳的交易总量。该方程式是一个恒等式。这个方程式的意义在于提醒了四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式中一个变量变动,那么其他一个或者几个变量也相应变动。例如,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增加货币供应量,那么必然要求价格上升或者交易数量上升。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存在在的关系。因对交易总量的衡量有一定的困难,一般用经济中的总产出Y来替换T,那么交易方程式为:MV=PY-.word.zl\n.-式中,Y为实际收入水平,其他变量的含义不变。等式的左边的MV反映的是经济中的总支出,而右边的PY是按照当前物价水平计算的产出水平。由于经济中对产品与效劳支出的货币额即为产品和效劳的总销售价值,因而方程式的两边相等。对式〔13.4〕取自然对数,那么:InP+InY=InM+InV对于上式关于时间t求微分,并重新整理得:1/P·dP/dt=1/M·dM/dt+1V/·dV/dt-1/Y·dY/dt〔13.5〕式〔13.5〕中,令dV/dt=0,因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率是有社会的制度和技术因素决定的,可假设为常数。这样,通货膨胀率就等于货币增长率减去实际收入的增长率。由于产出的变化率取决于生产函数的技术构造和投入要素的数量,在长期也是常数。因此,可以得出通货膨胀的货币供应的中行银行,最终控制通货膨胀率。即中行银行如果保持货币供应稳定,那么物价水平也将稳定。这就是弗里德曼所持的观点,认为在当今世界上,通货膨胀是印钞机带来的现象,是由于货币产量增加得更快造成的,货币量的作用为主,产量的作用为铺。许多现象可以使通货膨胀率发生暂时的波动,但只有当它们影响到货币增长率时,才产生持久的影响。二、通货膨胀的影响〔一〕通货膨胀的惯性-.word.zl\n.-通货膨胀开展过程通常螺旋式的上升运动,也就是价格水平不是一次性改变,而是持续上升过程当前通货膨胀。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货膨胀还存在惯性。假设当前通货膨胀率为8%,那么,这一通货膨胀率会又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造成通货膨胀持续开展的原因来自预期,或者来自需求拉上和本钱推动的共同作用。如果经济社会的大多数人预期下一个时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上一起一样,这种对通货膨胀现象的预期就会变成经济运行的现实。因为,雇员将与雇主谈判要求增加工资,使工资率与物价水平同比例地上升,这样他们的实际工资就不会下降;银行在贷款时也希望确实包一定的实际收益率时,它们要考虑防止可能出现年末收回货币值低于年初贷出的货币值这一情况。这意味着,在以货币计量的一些名义变量〔如工资、租金等〕的提高和价格上涨之间存在着互相因果的关系。以工资为例,工资水平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水平提高。于是,工资水平提高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从另一角度看,当雇员的工资增加后,其消费需求也相应增加,于是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也会启动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现实中的通货膨胀不容易分清楚是由于需求拉上的还是本钱推动的。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在得到总需求扩的支持后,必然演化成“螺旋式〞混合性通货涨。即有需求拉上和本钱推动共同作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二〕通货膨胀的后果世界各国经济开展的事实说明,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效应总是弊大于利,甚至通货膨胀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灾难。凯恩斯曾指出通货膨胀的危害,认为再也没有什么比通过推毁一国的货币来推毁一个社会的根底更容易的事情了。通货膨胀出现或恶化不仅会导致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而且也会导致一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并由此破坏整个市场的运作法那么,每一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和经济单位都难以置身事外。1.通货膨胀的社会本钱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譬如每月物价水平上升1%,一年的物价预期将稳定增加12%,这给社会增加各种本钱。〔1〕持有货币的“鞋底本钱〞。这是指通货膨胀率提高了消费者和企业持有货币的本钱。一般而言,通货膨胀率越高,越少的人愿意持有货币,因为持有货币会使他们遭受购置能力的较大损失。这样,人们会采取一定的行动来“-.word.zl\n.-节省〞其货币的持有量,相应地必须更频繁地光临银行。假设一个家庭一个月的支出需要3000元,他们将不会像通货膨胀之前一样一次性地取足一个月要花费的现金,而是把他们的钱存在生息账户中每次取出一小局部,如只够维持一周生活的现金量。因频繁出入银行增加了他们的鞋子磨损,西方经济学者诙谐地成为“鞋底本钱〞,即用它来表示因减少货币持有量所带来的不便。哪些试图持有更少现金的消费者和企业会给银行带来额外的量,为了应付由此而来的交易活动的增加,银行不得不雇佣更多的职员并扩业务。例如,在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时期,银行雇员从1913便的100000人增加到375000人。通货膨胀增加了银行的管理费用和运营本钱,并造成了现实交易的低效率。〔2〕“菜单本钱〞。“菜单本钱〞又称为调整的价格的本钱。通常,很多企业并不频繁调整产品的价格。企业宣传的产品价格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可以保持不变。但在通货膨胀期间,企业可能不得不经常更换产品的报价。改变报价是需要花费本钱的,包括研究和确定新价格的本钱、重新编印价目表的本钱、通知销售点更换价格标签的本钱等。这种本钱犹如餐馆印刷新的菜单的本钱一样,故称之为“菜单本钱〞。通货膨胀率越高,调整价格目录就越是频繁,特别是超速通货膨胀期间,企业更经常地变动价格,其本钱开支更大。例如,20世纪20年代德国在恶性通货膨胀期间,一家餐馆效劳员每隔30秒钟就报价一次新的价格。〔3〕通货膨胀导致的税收扭曲。因许多税收条款在制定时并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发生将改变人们的税收负担。譬如,现在购置的一些股票在一年后一样的价格出售,如果没有通货膨胀的影响,投资并没有获得实际收入,所以政府不征收赋税是合理的。但是,假设通货膨胀率是12%,一年后出售的名义价值增加12%,税收制定者按照税率征收这局部名义的资本收益。可见,虽然股票的实际价值是一样的,但税后个人的实际收入确是减少的。此外,通货膨胀造成了价格体系的“-.word.zl\n.-噪声〞。价格是市场向供应者与需求者传递的信息。如果某种产品或效劳价格上涨了,就是告诉需求者,他们应该减少在这种产品和效劳上的支出;同时供应者也得到一个信号,他们应该增加向市场的供应量。但是,在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价格将不仅仅受产品供应、需求的影响,还会受到整体价格水平变化的干扰。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货膨胀在价格体系中制造了“噪声〞,掩盖了价格所传递的信息的真实性,从而降低了整个市场体系的效率。正是这种效率的降低造成了真实经济本钱。2.通货膨胀的俄经济影响〔1〕对收入与分配的影响。当发生为预期通货膨胀时,有固定货币收入的人们以及债权人将遭受损失。相反,非固定收入者及债务人那么是收益者。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通货膨胀对不同的收入阶层、不同资产的持有者的影响是不同的。首先,通货膨胀不利于考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阶层。通货膨胀率越高,人们在给定的名义收入或者货币收入下所能购置的商品数量就越少。固定收入阶层的货币数额是固定的,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其实际收入不断地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必然不断地降低。固定收入阶层主要包括工薪阶层、公共雇员、领取救济金和退休金的人群以及福利和其他转移支付维持生活的人群。因此,如果通货膨胀率上升,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购置力〕就将下降,生活水平也就下跌,他们成为通货膨胀的受害者。其次,通货膨胀对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影响。债务契约是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规定名义利率,如果在尝还期未到时发生了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率高于签约时,那么债权人的利息收入将受到损害,而债权人因所付的实际利率降低而获得相应好处。例如,银行的储蓄者是债权人,随着价格水平的上涨,他们村款的实际价值或者购置力就会下降。如果通货膨胀率很高,实际利率甚至可能是负值。因此,通货膨胀使银行的储蓄这蒙受损失。最后,通货膨胀对财富分配的影响。这里主要是指通货膨胀对财产净值得影响。财产净值取决于所有财产的货币价值以及所欠的债务的多少。一般而言,财产的货币价值会由于通货膨胀而变动,有的财产会升值,有的会贬值;债务那么会由于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相对减少。-.word.zl\n.-〔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第一,平衡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均按同一比例上升,包括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如劳动价格〔工资〕、土地的价格〔租金〕和资本的价格〔利率〕等。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是指在较平稳的经济运行过程中,物价水平年复一年地按照某一比例或幅度上升,因而一国的居民根据这一上升比例可以预测到未来一年的物价水平,并根据可预测到的价格水平调整自己的消费与储蓄行为。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在签订合同或者贷款契约时,会把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考虑在,工资、利率和租金都将按照与各种价格上升幅度一样的比例增长。如在通货膨胀率为零、储蓄的名义利率为3%时,实际利率是3%。因此银行和储户没有通货膨胀预期而受损。也就是说,预期的通货膨胀不影响收入分配。同时,因通货膨胀是稳定的预期,假设每个人都知道通货膨胀率每年为4%,名义工资及产品、效劳的名义价值同样以每年4%速率增长,它将不影响生产和就业。第二,平衡的和未来预期的通货膨胀。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非预期的通货膨胀是经常性的。特别是在开放经济中,由于影响价格水平变动的因素多种多样,并且变化莫测。例如,俄罗斯在1992年放开物价水平后的五年,价格水平居然上升1000倍。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出现后,公众预期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这样就形成一个“时滞〞。在这期间,名义工资未发生变化,企业利润率相应提高,容易刺激私人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产出。第三,非平衡的和预期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在经济中各种商品的价格按不同比例上涨的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也是常见的,因为不同产品和效劳的价格毕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比方,甲产品的价格上升的幅度可能会高于乙产品价格上升幅度,消费品价格上涨可能会高于投资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当然,也可能会出现某些产品价格上升,而另外一些产品价格下降的情形。-.word.zl\n.-第四,非平衡的和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从短期看,当有效需求缺乏而且社会存在限制生产能力时,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政府的投资性支出,扩大总需求,从而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从长期看,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风险,提高生产经营本钱,使生产性投资下降,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总之,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必须视具体情况进展分析,如表13-2所示。如果通货膨胀是可以预期的,那么政府、企业和居民可以〔根据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在价格、收入等方面进展相应的调整,从而大大减弱它的影响;相反,如果是未预期且非平衡的通货膨胀,不仅影响收入分配而且影响产出和就业。表13-2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通货膨胀类型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预期的通货膨胀不影响分配、产出和就业不影响分配、但影响就业、产出未预期的通货膨胀影响分配、但就业、产出影响小影响收入分配和产出、就业〔3〕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恶性通货膨胀会导致经济崩溃。首先,恶性通货膨胀使产品价格迅速上升,居民和企业都不想把存在银行里,因为那样会贬值。因此,当通货膨胀率很高时,人们一拿到钱就想着怎么把它花掉,易造成物价再度升高,使手中的货币所能购置的实物更少,从而加剧通货膨胀。其次,员工会要求企业增加工资,以应付日益增长的物价。人们在谈判工资时,不但不但要求增加工资以抵消过去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且会要求补偿下次工资谈判钱可以预期到的高通货膨胀率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这时企业的本钱就会增加,从而使产品价格更高的时候出售。这样市面上的产品将变得紧俏,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上升。-.word.zl\n.-第十四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开展在西方经济学中,虽然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标准并不准确,但是大体说来,本章以前所论述的宏观经济学的容属于短期宏观经济分析的围,而本章的容那么属于长期宏观经济分析的围。在宏观经济学中,长期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涉及的是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将经济增长作为重要的目标。一个持续快速经济增长的国家能够给本国的居民提供更多的福利。对许多国家来说,经济增长已成为其长期经济成就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第一节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经济增长是最古老的经济学研究问题之一。人类要生存、要开展,其根底和前提就是物质产品或物质财富的丰富和增加。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其开展的根本目标是民富和国强。一个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能够给一国居民提供更多的福祉。那么,什么是经济增长?如何描述它呢?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开展的定义从本书第九章中可知,在宏观经济学中,国生产总值〔GDP〕既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该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生产总成果的重要指标。因此,从理论的层面看,为了描述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物质产品的丰富和增加,人们很自然地联系到以GDP表示的产量的概念。一般的,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被规定为产量的增长,这里,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GDP总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人均GDP〕。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增长率来描述。假设用Y表示t时期的总产量,Yt-1表示〔t-1〕时期的总产量,那么总产量意义下的增长Gy为:-.word.zl\n.-Gy=Y1-Yt-1/Yt-1〔14.1〕假设用Yt表示t时期的人均产量,用Yt-1表示〔t-1〕时期的人均产量,那么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Gy为:Gy=yt-yt-1/yt-1〔14.2〕考察国民经济常期问题经常涉及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即经济增长和经济开展。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开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经济开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各个不同方面的总体进步。总之,经济开展是反映一个经济体总体开展的综合性概念。一般的,主流的宏观经济学都把经济增长作为其重要的容,而对经济开展问题论述的并不多。遵循着这种做法,本章重点论述经济增长的容,只在第六节和第七节对开展论题做一简要介绍。二、经济增长的一些事实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经济增长问题的重要性,有必要说明经济增长的一些事实。〔一〕事实1:世界围国家或地区间生活水平差距较大虽然本书第九章中就已经指出,GDP指标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GDP仍不失一个粗略地度量一国居民生活水平的现成指标。从下文可以看到,国家间生活水平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以致于即使一个不十分准确的指标也足以人们的关注。表14-1给出了2007年世界上12个人口较多的国家的人均收入情况。表14-1生活水平的国际差异〔2007年〕单位:美元国家人均GDP〔以200年美元价格计算〕人口-.word.zl\n.-中国18111318印度6861125美国38096302印度尼西亚1034226巴西4222192巴基斯坦654162孟加拉国439159尼日利亚471148俄罗斯2858142日本40745128墨西哥6543105菲律宾121588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开展指数在线数据库,ddp-ext.worldbank.org/ext该说明确地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国之间人均收入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在2007年,日本以人均收入40745美元列居世界首位,孟加拉国人均收入仅为439美元,日本人均收入约为孟加拉国人均收入的93倍。表14-1显示的是不同国家的收入水平,这些数据说明国家之间的富裕程度或生活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人均GDP尽管不是一个衡量人类福利的完美指标,但是正像美国经济学家曼昆所说的,GDP高的国家负担得起更好的医疗保健,负担得起更好教育制度,也可以教育更多公民阅读和欣赏诗歌。总之,GDP确实衡量了人们过上一种有意义生活的投入能力。〔二〕事实2:国家收入增长率差距较大-.word.zl\n.-下面要展示的是一些国家收入增长率,及人均收入以多快的速度增长。增长是重要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较快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可以到达更高的水平。设yt和yt+n分别为一国t时期和〔t+n〕时期的人均GDP,那么该国n期的人均GDP的平均增长率增长率可表示为:G=〔yt+n/yt〕-1〔14.3〕根据式〔14.3〕,当知道每个国家在任意一个年份的人均GDP数据时,就可求得该国家在相应时期的人均GDP的年均整率。图14-1显示了128个归家〔地区〕1970-2005年的数据。按照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对这些国家〔地区〕进展分组,图中显示了每一组国家〔地区〕的数量以及属于该组的局部国家〔地区〕。例如,加拿大在此期间的年平均增长率是2.07%,从而加拿大与另外5个国家〔地区〕同属一组,它们的年均增长率位于2.0%-2.5%。图14-1显示不同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以来变化有多大。中国地位于图的顶端。委瑞拉、加蓬和刚果国等国家在此期间人均收入都出现了下滑〔负增长〕。经济增长作为人类福利近一步的一项根底,其重要性食不言而喻的。事实上,国家间人均收入增长率即使是微小的差异,如果长期持续下去,也会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相对水准的显著差异。表14-2显示了持续增长对于5个假想国家的生活水平的复利效果,这5个国家的人均收入都以1000美元作为起点。表14-2中的数据显示,在经历了50年之后,这5国家在增长率方面的差距如何导致相对生活水平的巨大分化的。表14-2不同增长率的累积效果年数国家1增长率g=1%国家2增长率g=2%国家3增长率g=3%国家4增长率g=4%国家5增长率g=5%010001000100010001000-.word.zl\n.-101100122013401480163020122014901800219026503013501810243032404320401490221032604800704050164026904380711011470经济事实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根据美国学者韦尔提供的数据,1960年国和菲律宾的人均收入水平大体相当〔分别为1598美元和2153美元〕,但是,在随后的年份里,它们的经济增长率差异非常明显,国年均增长率到达6.1%,而菲律宾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3%.到2000年,增长率上的这种差异已经转化为两国之间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国为16970美元,而菲律宾只有3661美元.尽管国在1960年与菲律宾相比更穷一些,但到2000年时,它比菲律宾要富裕得多.〔三〕事实3: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率与人均收入正相关图14-2是90多个国家或地区投资率与人均收入数据的散点图。图14-2中每个点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横轴表示投资率〔用投资在产出中的百分比表示〕,纵轴表示人均收入〔用对数尺表示〕。图14-2中的数据说明,用于投资的产出比例和人均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也就是说,具有高投资率的国家,如日本和挪威,通常有高收入;而具有低投资率的国家,如布隆迪和埃塞尔比亚,具有死收入。〔四〕事实4:各国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与人均收入负相关图14-3是96个国家过地区增长率与人均收入数据的散点图。图14-3中每个点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横轴表示人口增长率〔用每年的百分比表示〕,纵轴表示人均收入〔用对数尺度表示〕。-.word.zl\n.-图14-3说明,人口增长率高的国家过地区往往人均收入水平低,如坦桑尼亚和尼日尔。人口增长率地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人均收入水平高,如比利时和卢森堡。三、经济增长的根底问题对于经济增长,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是,为什么收入和经济增长率在世界存在着巨大差距?对这一难题的认识,涉及经济增长的三个根本问题,它们是:第一,为什么一些国家如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贫穷?第二,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第三,怎样理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奇迹?在宏观经济学中,对上述问题的解答有两种互补充的分析方法:一种是增长核算,它试图把产量增长的不同决定因素的奉献程度数量化;另一种是增长理论,它把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供应、技术进步、储蓄和投资互动关系模型化。大致说来,这两种方法构成了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不同框架。第二节增长核算经济增长的概念虽然是清晰的,但导致经济增长的原因却是复杂的。为了认识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西方经济学家区分了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一方面,直接原因与经济中的投入要素,如与资本和劳动的积累有关,还与能够影响这些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变量,如规模经济与技术变化有关。本章第三节和第四节所论述的增长理论倾向向于给这些增长的直接原因建立模型。另一方面,西方学者也意识到,一旦考虑了这些增长的直接决定因素的影响,人们就会面临更为深刻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比其他国家在积累人力和实物资本以及创造或承受新观念、新知识方面做得更好?这就涉及经济增长的根本决定因素。-.word.zl\n.-与增长的根本的或者说深层次的来源有关的变量是那些对一国积累生产要素的能力以及投资于知识生产影响的变量,如人口增长、金融部门的影响力、一般宏观经济环境、贸易制度、政府规模、收入分配、地里的影响以及政治、社会的环境等。为了谁明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西方经学者提出了如下生产方程:Y1=F(K1t,Rt,Nt,At,St)〔14.4〕式中,Yt为一个经济的总产出;Kt、Rt和Nt分别表示总资本存量、自然资源和劳动投入;At表示该经济应用知识的储蓄;St那么代表上面所说的根本因素,或称其为“社会文化环境〞或“社会能力〞,这是经济运行所不可缺少的。有的更加复杂的模型,还对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作了区分。式〔14.4〕包括了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特别是变量St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由于本书篇幅有限,本章下面着重考察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二、增长核算方程我们知道,生产函数给出了投入与生产间的数量关系。设经济的生产函数为:Y=AF〔N,K〕〔14.5〕式中,Y、N和K顺次为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A代表经济的技术水平,在一些文献中,A4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对式〔14.5〕,假设有劳动变动△N、资本变动△K、技术变动△A,那么由微分学的知识以及微观经济学中边际产量的概念可知,产出的变动为:△Y=MPn·△N+MPk·△K+F〔N、K〕·△A〔14.6〕式中,MPn和MP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将式〔14.6〕两边除以Y=AF〔N,K〕,化简后,得:△Y/Y=MPn/Y·△N+MPk/Y·△K+△A/A上式进一步变形为:-.word.zl\n.-△Y/Y=[(MPn·N)/Y]△N/N+[(MPk·K)/Y]△K/K+△A/A〔14.7〕根据本书微观局部第六章的容,在竞争性的市场上,企业使用生产要素的原那么是,将要素需求量固定在使要素的边际产量等于要素实际价格的水平上,因此,表达式MPn·N和MPk·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收益总量,从而表达式〔MPn·N〕/Y就是劳动收益总量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简称劳动份额,并记其为a。同理,表达式〔MPk·K〕/Y就是资本收益总量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简称资本份额,并记其为b。这样,方程式〔14.7〕可写为:△Y/Y=a△N/N+b△K/K+△A/A〔14.8〕关系式〔14.8〕成为增长核算方程,它说明:产出是增长=劳动份额X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X资本增长率+技术进步率这就是增长核算的关键公式。它告诉我们,产出的增长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量变动、资本量变动和技术进步,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归结为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增长核算方程不仅被用来说明经济增长的源泉,而且还被用来衡量经济的技术进步。一般地,由于技术进步无法直接观察到,所以需要间接地衡量。由式〔14.8〕可得:△A/A=△Y/Y-a△N/N-b△K/K〔14.9〕式〔14.9〕告诉我们,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了产出、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据,那么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由于这一原因,表达式△A/A有时也被称为索洛余值。三、增长的经历估算在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之后,现在来看有关增长的数据。表14-3给出了美国从1948-2002年之间增长核算的有关数据。表14-3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word.zl\n.-年份增长的源泉产出的增长△Y/Y资本a△K/K劳动〔1-a〕△N/N全要素生产率△A/A1948-20023.61.21.21.21948-19724.01.21.01.81972-19953.21.31.40.51995-20023.71.70.91.1资料来源:U.S.Departmentoflabor。数据位非农业部门。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版,帆等译,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版,第231页。表14-3说明,从1948-2002年,美国的实际GDP增长平均每年为3.6%,其中的1.2%是由资本存量的增长奉献的,1.2%是由劳动投入的增加奉献的,而余下的1.2%是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带来的。表14-3还说明,1972-1995年,美国全要素增长率明显放慢了。为此,许多西方学者试图解释这一不利的变动。例如,有学者从数据衡量方面提出解释,认为实际上生产率并没有放慢,只是因为数据本身有缺陷。还有一些学者认为,1973年到1979年两次石油价格的大幅上升是导致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然而,有关生产率下降的种种原因分析中,至今都还没有人对此提出一个系统全面的解释。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word.zl\n.-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增长核算方程虽然说明了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在如何认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这个问题上,还需要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也需要把有关的因素进一步细化。从现实角度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正确地认识和估计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奉献和影响,对于理解和认识现实的经济增长和制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都是至关最要的。因此,很多西方学者都投身到这一研究中来,其中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的研究成果影响较大。下面介绍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需要对经济增长因素进展分类。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关于生产要素投入量,丹尼森把它看成是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的结果,其中土地可以看成是不变的,其他两个那么是可变的。关于要素生产率,可以看成是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即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要素生产率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具体而言,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6个,即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丹尼森进展增长因素分析的目的的,就是要通过量的测定,把产量增占率按照各个增长因素所作的奉献,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分配的结果是用来比较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在1985年出版的?1929-1982年美国经济增长趋势?一书中,丹尼森根据美国国民收入的历史统计数据,对上述各个增长因素进展了考擦和分析,其结果被总结在表14-4中。表14-4总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1929-1982年〕增长因素增占率-.word.zl\n.-总要素投入劳动:1.34资本:0.56单位投入的产量知识:0.66资本配置:0.23规模经济:0.26其他:-0.131.901.02国民收入2.92资料来源:EdwardDenison:TrendsinAmericanEconomic,1929-1982,Washington,D.C.TheBrookingsInstitution,1985.运用1929-1982年间的数据,丹尼森计算出2.92%的年实际产量增长率中的1.90%应归功于要素投入的增长。从表14-4中可以看出劳动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相当大。其原因可以局部地从增长核算方程式〔14.8〕中得到解释,即劳动的份额相对较大,所以,劳动的增长率就有相对大的权重。-.word.zl\n.-下面来分析要素生产率提高或单位要素投入产量的源泉。首先,知识的进展解释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约60%的奉献。知识进展是兴旺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率因素。知识进展包括的围很广,它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生的生产构造和设备的更有效的设计,还包括国外有组织的研究和创造,或者从简单的观察和经历中得来的知识。他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是明显的,但是只把生产率的增长看成大局部是采用新的技术知识的结果那么是错误的,他强调管理知识的重要性。管理知识就是广义的管理技术和企业组织方面的知识。管理和组织知识方面的进步更可能降低生产本钱,增加国民收入,因此它对国民收入的奉献比改善产品物理特性的影响更大。简言之,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进步的重要性是同样的,不能只重视前者而无视后者。其次,资源配置这一因素对要素生产率增加的奉献也不可无视。例如,人们从薪水少的工作“跳槽〞到薪水更高的工作,从而导致产量的增加或收入的增长。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就业而引起的生产要素的在配置。再次,规模经济的因素。从表14-4可以看到,规模经济对单位投入的产量增长率的奉献仅次于知识。当经济运作的规模扩大时,每单位产量所需的投入更少,这主要是因为在小规模水平上使用技术的经济效率可能不高,而在更大的生产规模上那么可能节约本钱,带来规模经济效应。第三节新古典增长模型从当代看,宏观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理论所进展的较有影响的研究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整个60年代,第二十期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第一个时期的研究产生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第二个时期的研究产生了生增长理论。本节考察新古典增长理论,下节论述生增长理论。一、根本假定和思路-.word.zl\n.-新古典增长模型建立在一个新古典生产方程体系之上,强调了在一个封闭的额没有政府部门的经济中,储蓄、人口增长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它关注的焦点是经济增长的的直接原因。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根本假定商品;该经济为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被忽略;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带经济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及资本折旧的速度都由外生因素决定;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社会出虚函数为S=sY,s为储蓄率。本着循序渐进的思路,这里关于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推倒和讨论分为两个局部,,先论述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在论述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一〕根本方程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设生产函数为:Y=F(N,K)〔14.10〕式中,Y为总产出,N和K分别为总量劳动和总量资本,它们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从而Y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根据生产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有:入Y=F〔入N,入K〕对任何正数都成立,特别地,取=1/N,上式变为:Y/N=F〔1,K/N〕为简便起见,假定全部人口都参与生产,那么上式说明,人均产量Y/N只依赖于人均资本K/N。用y表示人均产量,即y=Y/N,k表示人均资本,即k=K/N,那么生产函数可表示为下面的人均表达形式:Y=f〔k〕〔14.11〕其中,f〔k〕=F〔1,k〕一般地说,资本积累受两种因素的影响,即投资〔形成新资本〕和折旧〔旧资本的损耗〕。假定投资为I,折旧是资本存量的一个固定比率πK〔0<π-.word.zl\n.-<1〕,人口增长率为n,且储蓄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那么有:K=I-Πk=S-Πk=sY-πK上式两边同除以N,可得:K/N=sY/N-πK/N=sy-πk=sf〔k〕-πk〔14.12〕另一方面,由k=K/N,对该式关于时间变量求导,经运算可得:k=K/N-N/N·K/N=K/N-nk进而有:K/N=k+nk将上式代入〔14.12〕式,经整理可得:k=sf〔k〕-〔n+π〕k〔14.13〕式〔14.13〕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根本方程。这一关系说明,人均资本变化等于人均储蓄减去〔n+π〕k项。表达式〔n+π〕k可以理解为“必要的〞或者是“临界的〞投资,它是保持人均资本k不变的必要的投资。为了阻止人均资本k下降,需要用一局部投资来抵消折旧,这局部投资就是πk项。同样还需要一些投资,因为劳动数量以n的速率在增长,这局部投资就是nk项。因此,资本存量必须以〔n+π〕的速度增长,以维持k不变。总计为〔n+π〕k的储蓄〔或投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当人均储蓄〔投资〕大于临界投资所必要的数量时,k将上升,这时,经济社会经历着资本深化。根据以上解释,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根本方程式〔14.13〕可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投资〕-资本广化〔二〕稳态-.word.zl\n.-式〔14.13〕说明了资本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情况。按照这个方程,如果投资sf〔k〕大于资本广化所需的投资,那么资本存量的变化量为正数,即资本存量增加;反之,如果投资sf〔k〕小于资本广化所需的投资,那么资本存量的变化量为负数,即资本存量减少;如果sf〔k〕=〔n+π〕k,即投资量等于资本广化所需的投资量,或上面所说的临界投资,那么,资本存量将保持不变。图14-4以图形的方式表示了式〔14.13〕所反映的容。图14-4中给出了式〔14.13〕右边的两个组成局部,即sf〔k〕和〔n+π〕k,前者代表投资量,后者代表资本广化所需的投资量。为了便于参考,图14-4中也画除了生产函数曲线。(P219图14-4新古典模型的稳态)图14-4中,投资曲线sf〔k〕和(n+π)k线相交处的点A被称为稳态。在增长文献中,稳态意味着包括资本存量和产出在的有关生变量将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一种状态。按照这一说明,在图14-4中,当经济在A点上运行时,对应的人均资本存量为k,根据式〔14.13〕,当经济的人均资本等于Ka时,k=0,即这时的人均资本量将不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根据以上说明,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到达稳态的条件是k=0,进一步地,根据式〔14.13〕,该模型稳态的条件是:Sf=〔k〕=〔n+π〕k〔14.14〕由式〔14.14〕所确定的人均资本存量,即图14-4中的Ka被称为稳态的资本存量。将Ka代入人均生产函数,即可求出相应的人均产量,在图14-4中就是Ya,Ya被称为稳态人均产量。因此,在图14-4中,稳态A点即确定了生变量人均资本存量的水平,又确定了生变量人均产量的水平。-.word.zl\n.-进一步的,如果资本存量不等于稳态水平时,情况又如何呢?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资本存量将向稳态移动。例如,如果实际资本水平低于稳态水平,那么,从图14-4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投资量sf〔k〕将大于〔n+π〕k,这时,资本存量将如式〔14.13〕所显示的那样增加。同样,如果实际资本存量水平大于稳态水平,那么〔n+π〕k项将大于投资量sf〔k〕,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中的资本存量将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以上论述说明,当经济偏离稳态状态时,无论人均资本水平过多还是过少,都存在着某种力量使恢复到稳态。这意味着,新古典增长模型所确定的稳态是稳态的。〔三〕对收入差异的解释本章第一节说明,世界围,国家间的收入差距是巨大的,那么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对此能加以解释吗?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稳态条件式〔14.14〕所确定的人均资本存量以及有人均生产函数确定的人均产量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贫穷〞的问题。为此,将人均生产函数的设定成为一种特定形式,即y=f〔k〕=ka,其中参数a介于0和1之间,那么由稳态条件式〔14.14〕可知:Ska=〔n+π〕k求得:Ka=〔s/n+π〕1/1-a由人均生产函数,又可求得稳态下的人均产出量Ya为:Ya=〔s/n+π〕a/1-a-.word.zl\n.-上式说明,一方面,假设其他条件一样,储蓄率或投资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富裕,在这国家中,人均资本量较高,因此人均产量也较高。另一方面,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贫穷。在这些国家,面对人口增长,为保持资本-劳动比率不变,需要把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这种资本广化的需求使的资本深化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得人均资本存量减少。从本章第一节所阐述的经济增长的事实3和事实4看,从总体上说,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结论与经历数据是一致的。一般而言,投资率较高的国家比投资率较低的国家富裕,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要比人口增长率较低的国家贫穷。从这点上说,新古典增长理论得到了经历数据的证实。在这里还想指出的是,当经济处于稳态时,k和y都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人均收入固定不变,古其增长率为零,这时,总收入以一样于人口增长率的速率增长,即增长率为n。可见,稳态增长率不受储蓄率的影响,这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关键结论。下面考虑比较静态分析的情况。〔四〕比较静态分析这里要考虑储蓄率增加和人口增长对稳态的影响。1.储蓄率增长对稳态的影响图14-5〔P222储蓄率增加的影响〕显示了储蓄率的增加是如何影响产量的。在图14-5中,经济最初位于A点的稳态均衡。现在假定人们增加了储蓄,使储蓄曲线上移至s‵f〔k〕的位置。这时新的稳态为A′,比较A点和A′点,可知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0上升-.word.zl\n.-k1kk′0y〔n+π〕kn′f〔k〕sf〔k〕图14-5储蓄率增加的影响对于从A点到A′点的转变,这里需要指出两点。第一,从短期看,更高的储蓄导致了总产量增长率和人均产量的增加,这可以从人均资本从初始稳态的k1上升到新的稳态的k′这一事实中看出。因为从增加人均资本的唯一途径是资本存量比劳动更快地增长,进而引起人均产量的更快增长。第二,由于A点和A′点都是稳态,按照前面关于稳态的分析,稳态中的产量增长率是独立于储蓄率的,从长期看,随着资本积累,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又回落到人口增长率的水平。图14-6概括了以上分析。其中图14-6〔a〕显示了人均收入的时间路径。储蓄率的上升导致人均资本上升,从而增加人均产量,直到到达新的稳态为止。图14-6〔b〕那么显示了总产量增长率的时间路径。储蓄率的增加导致资本积累,从而带动了总产量的一个暂时性的较高增长。但随着资本积累,总产量的增长最终会回落到人口增长率的水平上。总之,新古典增长理论在这里得到的结论是,储蓄率的增加不会影响稳态增长率,但确实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用更专业的话说,就是储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2.人口增长对稳态的影响-.word.zl\n.-新古典增长理论虽然假定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但当把n作为参数时,就可以说明人口增长对产量增长的影响。如图14-7所示,经济最初位于A点所示的稳态。现在假定人口增长率从n增加到n′,那么图14-7的〔n+π〕k线便移动到〔n′+π〕线,这时,y0tot1t(a)(b)gy0tot1t图14-6人均产出和总产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轨迹新的稳态为A′点。比较A′点与A点,可知,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从原来的Ka减到K′〕,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这是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西方学者进一步指出,随着人口增长率上升产生的人均产量下降正是许多开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两个有着一样储蓄率的国家仅仅由于其中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高,就可以有非常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word.zl\n.-yOK′KaK〔n+π〕k〔n+π〕ksf(k)图14-7人口增长的影响对人口增长率进展比较静态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理解这一结论的要点在于懂得稳态的真正含义,并且注意到A′点和A点都是稳态均衡点。〔五〕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这里想指出的是,新古典增长模型不可能对经济增长率做出全面的解释。其原因在于,按照该模型,一旦某个国家到达它的稳态,那么它的人均收入就不再增长了。因此,这一模型难以解释已经到达稳态的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在这个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这些国家可能已经到达了它们的新的稳态。此外,该模型能否解释相对增长率吗?或者说,能否解释为什么有的国家增长比其他国家快?对此,该模型可以做出一定的解释。先介绍在特定生产函数假定下,换擦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新方式。根据关系式〔14.13〕,假定y=f〔k〕=K〔0π。即使没有外生技术进步的假设,经济的产出也一定增长。因此,生产函数的简单变动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储蓄导致了经济的暂时增长,但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最终使经济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的稳态状态。与此相比,在这种生的增长模型中,储蓄和投资会引起长期增长。现在的问题是,放弃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假设合理吗?答复取决于人们如何解释生产函数Y=AK中的变量K。如果K只包括通常意义上的经济中的厂房与设备存量,那么,假设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就是自然而然的。但是,生增长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如果对K做出更广义的解释,资本边际收益不变〔而不是边际收益递减〕的假设就更合理。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知识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投入—无论是用它来生产产品与效劳,还是用它来提供新知识。如果把知识看做一种资本,与通常意义上的资本相比,假设知识表现出收益递减的性质就不太合理了。实际上,过去几百年来科学与技术创新增长的速度使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那么,假设资本边际收益不变的生增长模型就更合理地描述了长期经济增长。-.word.zl\n.-从式〔14.18〕可知,产出的增长率和资本的增长率都是储蓄率s的曾函数,这意味着储蓄率s越高,产出增长率也将越高。从上一节中可以知道,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的提高只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而在AK模型中,只要提高储蓄率,就有增长效应,即使经济中没有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也能够保证经济增长。总之,AK模型显示,那些能够提高投资率的政府政策能够使经济的增长率提高。图14-10显示了资本边际收益不变情况下的生增长的情况。生产函数与相应的储蓄〔或投资〕曲线,现在都成了直线。由于储蓄曲线是直线,所以储蓄率〔或投资率〕越高,储蓄曲线sf(K)与〔n+π〕k线之间的差距就越大,增长也就越快。根据上述模型,如果一组国家有比一组国家更高的平均储蓄率、更低的人口增长率和折旧率,那么第一组国家将比第二组国家经济增长得更快。f(k)sf(k)(n+π)kyOk图14-10生增长对生增长理论进一步的介绍超出了本书的围,但可以指出的是,这一增长理论的新开展神话了人们对经济增长进程的认识。第五节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在经济增长领域,西方学者向政府提出了如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一、鼓励技术进步-.word.zl\n.-新古典增长模型说明,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来自技术进步。虽然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理解技术进步的决定作用,但许多公共政策的目的仍在鼓励技术进步。例如,专利制度给新产品创造者以暂时的垄断权利。当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创造了一种新产品,创造者可以申请专利。如果认定该产品确实是原创性的,政府就授予专利,专利给予创造者可以在定年限排他性地生产该产品的权利。通过允许创造者从其创造中获得利润,尽管只是暂时的,但专利制度提高了个人和企业从事创造的积极性,类似的例子还有,税收法规为进展研究和开发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府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育投资。在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对小学、中学和大学提供了大比例的资金支持。因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研究与开发团队是改善技术进步的一个关键因素。政府的应在创造和传播技术知识方面提供重要的、长期的政策支持。近年来,美国政府支持空间研究,同时也持续直接资助大学的根底研究。美国政府很早就资助农业耕作方法研究,并指导农民如何最好地利用自己的土地。二、鼓励资本形成-.word.zl\n.-根据增长核算方程式〔14.11〕,资本存量的上升会存进经济增长。此外,本章的AK模型也显示,储蓄率〔投资率〕的提高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一方面,从直观的角度看,由于资本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因此,一个社会可以改变它所用有大量资本存量。如果今天生产了大量新资本品,那么,明天他就将有大量资本存量,并能生产出更多的各种产品与效劳。另一方面,资本存量的增长是储蓄和投资推动的,因此,鼓励资本形成便应鼓励储蓄和投资。这是政府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方法,而且在长期中,这也是提高一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一种方法。为了说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以图14.11所示为例。该图显示了17个国家1960—1988年投资占GDP比率的平均值与平均增长率的散点图。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日本和国,这两个国家的投资占GDP比率较高,相应地,两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也较高,与此相反,位于图14-11中左下方的加纳,投资占GDP的比率很低,其人均GDP增长率为负值。尽管这里的数据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由于投资对资本存量的影响如此明显而直接,所以,许多经济学者认为这些数据说明高投资引起了更快的经济增长。三、增加劳动供应增长核算方程说明,增加劳动供应会引起经济增长。那么,容易理解所得税的提高减少了劳动者的收入所得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图14-11投资率与增长率的关系〕也就是说,所得税减免是鼓励和促使人们努力的一个途径。与劳动供应先关联的一个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是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尽管根本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只包括物质资本,但人力资本在许多方面与物质资本类似。与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提高了一国产品和效劳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本越多,其创造的产出就越多,创造的新的人力资本也就越多。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研究强调了在解释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异中,人力资本至少起着与物质资本同样重要的作用。为此,政府政策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体系,并鼓励人们利用这样的体系。第六节经济开展指标及要素一、关于经济开展问题-.word.zl\n.-尽管经济增长是一国经济活动十分重要的方面,但它并不能单独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特别是穷国如何才能突破贫穷陷阱,走向经济社会持续开展的轨道?穷国如何才能缩小与富国之间的差距?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民众的生活水平能否提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涉及容更加广泛的经济开展问题,涉及开展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开展理论〔开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展起来的一门年轻的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不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如何解决经济和社会的开展问题。经济和社会的开展不开资源条件。经济开展理论的主旨是通过研究如何增长各种经济资源的数量和提高它们的质量,来促进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社会开展。经济和社会开展是个长期的过程。经济开展理论就是要研究如何能够缩短这一进程,减轻这一过程中的痛苦和代价。经济和社会开展不可能在隔绝状态中孤立实现,所以经济开展理论要研究哪类经济和社会制度,哪类经济和社会制度,哪类经济和社会开展的体制、模式、战略更适合特别的国家。经济开展主要涉及人均收入的持久的、可持续的增长,它伴随着生产的多样化、绝对贫穷的减少以及所有居民的经济时机扩大。从目的上来说,“开展〞是经济和社会摆脱贫穷并变得越开越好的变迁过程。“开展〞的概念包含着各个社会主要追求的经济和社会目标的价值。D.古莱特认为,“开展〞的概念有三个根本要素或核同答复了“开展〞的根本目的。“开展〞的概念包含了“经济增长〞,但后者不能包含前者。没有经济增长就不能开展,但没有开展经济增长就失去了意义,而且也大为受限。此外,“-.word.zl\n.-开展〞的许多成分是无法计量的,因为开展的状态不仅有可用经济指标衡量的物质水平,而且包括无法计量的精神状况。总之,开展经济学涉及容广泛、关系复杂、形式多样的有关经济和社会开展因素,是个仍然在不断开展的经济学分支。限于篇幅,本书只对有关知识做有限的介绍。二、开展中国的经济特征根据相关的指标划分,世界上大致有100多个国家属于不兴旺和开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3/4左右。在经济开展方面,它们有一些大致一样的特征。〔一〕贫穷不兴旺和开展中国家总体收入水平低,人均收入差异巨大,生活水平低下。最穷的国家之一〔如埃塞尔比亚〕和最富的国家之一〔如瑞士〕之间的人均收入。到达270倍之多。〔二〕劳动生产率低下由于各种原因和历史传统,不兴旺和开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很低,经济投入与极低的产出水平不相称。〔三〕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短由于贫穷,不兴旺和开展中国家生活条件及卫生医疗条件差,造成人口的高出生率但安康状况差、寿命短,严重影响经济开展。〔四〕失业率高不兴旺和开展中国家经济水平普遍低下和呆滞导致长期和持续高失业率状态,着更拖累了经济开展。〔五〕有限的经济开展严重不平衡不兴旺和开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二元经济特征,存在严重的城乡差距。-.word.zl\n.-上述特征造成了不兴旺和开展中国家经济开展的瓶颈与障碍,使其难以走出“贫穷陷阱〞。三、衡量经济开展的几个主要指标经济开展问题以不兴旺和开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下,经济学家往往采用人均收入〔人均GDP或人均GNP〕的指标,将各国或分为兴旺国家、开展中国家和不兴旺国家。不过,单独使用该指标可能会有随意性等缺陷。例如,很难收集有些国家准确的GDP数据,由于汇率变化难以按照相等的价值标准进展国家间的准确比较等。因此,仅仅依据人均收入指标来判断国家类别并不完全恰当。为此,经济学家们又提出了其他指标代替或补充人均收入指标,如工业化程度指标、生活质量指标〔婴儿死亡率、寿命期望值、人均识字率、人均实物消费等〕。经济长期试验后,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人类根本需求法、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和联合国开展方案署〔UNDP〕在1990年开场构建的人类开展指数综合起来是更好的衡量指标。人类根本需求法是依据人们最根本的吃、穿、住、卫生需求〔包括平安饮水和卫生设施〕、必要的最低教育所需要的收入等,来衡量一国经济的开展水平。恩格尔系数是人们的食品支出占他们同期收入的比重,更准确地说,是占他们消费总额的比重。它可以较好地衡量人们的贫穷水平。一般说来,越是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越是富有,恩格尔系数就越少。基尼系数那么能够较好地衡量一国经济开展中人们相对收入水平的状况。基尼系数越高,说明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和差距越大。由于相对收入水平可以反映一国大多数人的收入状况,一般情况下,经济越是不兴旺,基尼系数就会越大。人类开展指数的衡量指标大致:安康〔可用预期寿命合理度量〕-.word.zl\n.-、知识〔用识字率结合平均上学年限表示〕和人均收入。四、经济开展国家的根本要素推动开展中国经济开展最主要的要素由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形成和积累以及技术与创新等。〔一〕人力资源经济开展需要人来进展,而开展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人的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所以,在经济开展的诸多因素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是制约和驾驭其他因素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源直接关系到生产技术水平密切联系,也和代表资本磊程度机器设备严密相关。人力资源是劳动能力与经历、知识和技能的总合。一个国家劳动人口的多少是人力资源的前提和根底,而劳动人口的多少又是以总人口的多少为前提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实践经历那么是人力资源的主要涵。不兴旺和开展中国家的问题是人口太多,人口增长又大大快于收入增长的速度。过多的人口消费难以保证开展经济所必要的资金,也难以保证人们安康与受教育的时机。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不兴旺和开展中国家如果无法摆脱“马尔萨斯陷阱〞,就不能摆脱贫穷的状况。所以,这些国家应该首先考虑降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从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方面来说,不兴旺和开展中国家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这些国家在制定经济开展方案时,需要强调一些特殊的方面:控制疾病,改善安康和营养水平。这不仅会提高人们的幸福水平,而且会使劳动力具有更高的生产能力。-.word.zl\n.-提高教育水平,减少文盲并加强劳动者培训。受教育者会具有更高的生产能力,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本,也适应新技术的开展,而且更善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兴旺和开展中国家应该向国外派出最优秀的人才去学习,带回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知识,推进本国经济的开展。但是,也要注意抑制人才外流问题。最重要的是不能低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二〕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经济开展十分重要的条件。尽管这不是绝对的和根本性的,但它会极大的限制开展中国家经济开展战略的选择。所以,自然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开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十分贫乏。一些开展中国家最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就是可耕地,其绝大多数劳动者都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助于提高产出。在这些国家中,土地所有制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它关系到否鼓励农民投入更多资本和技术力量来增加土地的产量。石油或矿藏这类自然资源是天然的财富资源,但在一些开展中国家即便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也还需要良好的制度与秩序来维持,才能使其成为经济开展的有力条件。〔三〕资本形成和积累资本形成和积累是开展经济、特别是开展现代工业和制造业的重要前提。资本积累与机器设备和技术水平密切相关。没有机器设备,很多科学技术就无法落实与运用。开展中国家由于其贫穷、落后而缺乏储藏,缺乏根本的资本条件,所以,资本形成和积累是开展中国家取得经济开展所必备的根底条件和最主要的要素之一。-.word.zl\n.-开展中国家要实现资本积累、形成长期生产长期生产能力只能通过抑制现有消费水平来到达。而这对于那些最贫困的国家而言,根本无法做到。一些最贫穷的农业国家即便拿出国民收入的5%来储蓄,也无法用于资本积累,因为他们不得不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多的食品、住房和简单的劳开工具。在获得先进的技术设备〔如计算机系统〕之前,开展中国家必须首先建立其根底设施〔即许多经济开展所需要的大型工程〕。由于私人企业不能从一些必要的、具有外部效应的根底设施工程获利,而这些工程又不能分割,所以他们往往不会对此投资。政府必须提供必要的资金并发起这类工程、解决资金问题的出路似乎只剩下国外借款〔或者依赖富国的无偿援助〕了。但是,“富国贷款给贫国的历史是一个怪圈,它是由时机、贷款、利润、过多投资、投机、危机、资金枯竭,然后借贷在转向另一群过于乐观的投资者等环节所构成的。19世纪,美国的运河和铁路就曾经经历过周期性的投资狂潮和金融危机〞。20世纪80年代一些开展中国家向外国借贷数额巨大,全世界未清偿的债务总额几乎每年增长20%,从1973年到1982年,差不多增加了5000亿美元。其中,有些贷款用在了能够获利的工程上,如开发油田、建纺织厂、购置采煤设备等,但另外的借款却用在消费上了。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的衰退和利率上涨,直到进入90年代,一些国家才得到喘息时机。所以,举借外债进展资本积累的额道路,也是困难重重。〔四〕技术与创新经济开展的另一个最重要因素是科学技术水平。在这方面,开展中国家的一个有利条件是可以通过直接购置机器设备进展使用和技术模仿,而不需要进展根本科学技术和理论的研究。-.word.zl\n.-但是,问题在于不能只是简单模仿,还需要创新,后者甚至是更重要的因素。当然,这仍然需要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配合。但无论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动力的人才,建立鼓励创新的制度与社会环境,才是推动科学技术开展的持久动力。总之,上述经济开展的几个主要因素都是必需的、十分重要的、需要互相配合的。开展中国家的落后,往往与这些主要因素的欠缺和不具备密切相关。当这几个主要的开展要素都处于较低水平时,它们会互相影响、互相牵制,在低水平上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开展中国家经济开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设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进入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第七节经济开展的战略经济开展战略是一国对实现既定经济开展目标所需要次序和重点的考虑与安排。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展战略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国家的开展战略都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条件来决定的。此外,“不兴旺状态不是有任何一个单位一的因素引起的,经济开展的复杂过程,也绝不是任何单一的政策或单一的战略所能控制的。针对开展问题提出的一整套涉及面广泛的解释与答案,只有去联系具体实际环境才有意义,脱离那一套具体环境,就毫无意义。〞此外,经济开展战略也具有不同的层次。尽管如此,各开展中国家在经济开展过程中,在战略上和开展模式仍然存在着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值得探讨。已有的西方开展经济学的教材和著作对这些共同性的问题的探讨是本节阐述的重点。一、满足根本需要的开展战略-.word.zl\n.-这种战略的提倡者和执行者认为,开展经济的目的是消除贫困,提高生活水平,而解决的方法:一是直接向穷提供适当的营养、保健效劳、教育、卫生和供水设施;二是加速经济增长,提高穷人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比较起来,后者消除贫困的效果更好、更明显。所以。应该实行满足根本需要的战略。进一步说,实施满足根本需要的战略的理由是:一是单纯刺激经济增长可能无法办证穷人得到增长的好处;三是增加穷人的收入,从而使他们能够得到根本必需品,可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四是某些设施〔如供水和卫生设施〕只能有公共部门提供;五是在根本必需品缺乏的情况下,只有政府用统一的方法提供必需品,才能使所有的穷人获益。由于这种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际援助,所以,开展中国家担忧多本国主权造成侵害,为转变经济构造、实现工业化增加难度。这种开展战略可能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提供根本需要将导致资源从投资领域转向消费领域,阻碍经济增长,使得满足根本需要战略难以长期推行;另一方面,提供根本需要是人力资本的一种形式,它和工业投资一样是生产性的。不过,满足根本需要与工业化和加速构造变化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互补性关系。满足根本需要战略和工业化战略之间有必要,也能够同步实行。因此,满足根本需要战略推行的程度,取决于它与促进增长战略的彼此协调程度。如果在可承受的根底上满足根本需要,那么对进展必要的有利于工业开展的生产构造转变将有所帮助;如果安排恰当的根本需要战略实现更平等的收入分配,那么也有助于工业化的开展。二、工业化优先战略工业化优先战略更多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早期选择。最早在联,后来一些东欧国家和中国都曾经实行过工业化优先战略〔而且是种工业化优先战略〕。在冷战的背景下,这些国家几乎无法从其他经济兴旺国家得到帮助,为较快实现开展,首先实现工业化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word.zl\n.-工业化优先战略,是依据工业化和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之间、工业化与总产量增长之间存在密切正向联系而提出的,即所谓“制造业作为增长的发动机〞原理。许多国家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首先,由于静态和动态的报酬递增,工业生产力增长与制造品本身的增长密切正相关系。静态报酬与生产单位的大小和规模有关,这是制造业的一个主要特征。动态报酬那么通过“引致〞技术进步、干中学、生产的外在经济等待来收益递增。而且,制造业也是一个本钱节约和技术进步的部门。其次,制造业的增长对于总增长的引致效应是:制造业增长越快,来自其他部门〔特别是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转移比率就越高。早期工业化的动力和市场必定来自农业部门,因而,先开展生产消费品的轻工业与适合农业需要的生产资本品的重工业是必需的。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重工业的比重会逐渐增强。随后,国外对工业化品的需求也成为保持工业增长势头的主要因素,以开展国经济为主的经济就将重心逐步转为外向型经济。由于重工业是针对于整个工业化装备的支持,实行工业化优先战略的国家,往往是优先开展重工业。这种开展战略在工业化初期和以后的一段时期,需要农业部门付出较大的本钱代价,将农业的积累转移给工业部门。这种情况能否维持,能够在多长时期维持,在各国是有差异的。三、平衡增长战略-.word.zl\n.-讷克斯和罗森斯坦-罗丹提出一种平衡增长战略。该战略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要成功地获得经济持续增长的局面,就必须使各种工业同时得到开展。因为工业的开展取决于消费者的需要或消费情况。而供应方面的平衡增长又需要同时建立相应的工业来防止供应短缺现象。从整体化的角度来看,还需要公业化开展与农业开展之间的平衡。否那么,两个部门间的贸易条件就会急剧变化而不利于工业,导致经济增长的停顿。由于开展中国家普遍人口较多与收入水平低下并存,在开展工业化的过程中,人口、人均收入三者间互相依赖,有可能遇到开展的困难。对此,纳尔逊在马尔萨斯人口论前提下,通过对净资本积累、人口增长和国民收入增长三者联系的分析,提出了经济开展的所谓“低水平均衡陷阱〞。该理论认为:人均收入处于维持生存水平之上时〔这时人口死亡率处于最低点〕,人口会随着人均收入和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在技术和社会构造不变时,假定收入是投入的线性齐次函数,当人口增长率到达最大,国民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不变时,国民收入的增长会稳定下来。由于没有技术进步,国民收入最终将减少,资本和劳动的比例也会下降。另外,在收入超过维持生存水平时,人口会增长,最终人均收入又会回到维持生存水平。这样一来,收入增长和人口增长始终在一个围变动,而不会完全突破维持生存的人均收入水平。这就是“低水平均衡陷阱〞。基于这种理论,有学者提出了“大推进战略〞,即为逃出“陷阱〞,需要设法将人均收入至少提高到维持生存的水平之上〔即“临界最小努力〞〕。但如何实现这一点,人们的看法存在分歧。“大推进战略〞是“平衡增长战略〞的一种形式。这种战略的提倡者认为,供应和需求方面的许多因素都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性〞,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持经济增长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平衡。不过,该观点并非指所有部门的产出都以一样的比率增长,而是说各部门产出的增长要与各种产品和效劳的需求收入弹性相一致,从而使供应相符。这种战略不考虑短缺和瓶颈问题。“-.word.zl\n.-平衡增长略〞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成认供应的不可分性和需求的互补性;另一方面,它强调到达工业和农业部门之间、资本品和消费品产业之间以及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活动之间的平衡的重要性。四、不平衡增长战略一些学者认为,在资源缺乏,特别是缺少资本、企业家和决策者的条件下,平衡增长战略不能对资源的自发发动提供足够的刺激,也难进展行政投资。实行这种战略方案,肯定不能有效地进展决策。赫希曼是不平衡增长模式和观点的代表。他认为,所有国家不可能按照同一个模式去开展,各国应该有不同的工业开展模式。在开展初期,某些国家可以集中精力着重开展某一些工业,而另一些国家那么可以致力于另一些工业的开展。不过,赫希曼的观点也强调了经济开展过程中各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指出尽管同时全面进展的额“大推进〞模式缺乏现实性,但在某系列工业部门中也确实存在同时开展或相继先后开展的客观可能性。罗斯托赞同这一观点。赫希曼主,经济开展中应该首先挑选出相对于其本钱来说对开展奉献最大的工程进展投资,因为开展中国家真正缺乏的不是资源本身,而是资源投入使用的方法和能力。因而,应该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地“引致〞决策的工程。经济分析,赫希曼认为,考虑到“引致〞决策的问题,实现经济工程最有效的顺序可能是直接生产活动的安排先于社会上资本投资的安排。他还把“引致决策〞的原那么运用直接生产部门的工程选择和顺序排列。这里的选择依赖于各种活动间的相互联系,即他所说的额“前向〞和“-.word.zl\n.-后向〞联系效应。前向联系涉及产出品在其他经济部门产出品中所占的比例。后向联系指生产中投入的其他经济部门的产出品所占的比例。赫希曼认为,有效的开展战略应该是鼓励那些可能具有最大总联系效应的直接生产活动,因为,这会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开展提供最大的诱因和刺激,由于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前向和后向联系,能强化开展的累积性效应。这就成为支持工业化开展的又一个有力的理由。他强调进口在开展过程中的作用,把进口看成是引致机制的一个组成局部。他认为,开展中国家不能过早地限制进口,只有已经创造出国需求,并使国生产者生产的同类产品有了市场保证之后,才应该对幼稚工业实行保护。实际上,赫希曼主通过“连续适应〞过程来实现开展。这一过程与价格机制得到运行很相似,它通过开展,发现开展过程中的额“瓶颈〞,然后着手客服它们。不平衡增长战略的主要魅力之一就在于,它实际上不放弃市场机制,对物质资源的利用比较经济和有效率。五、进口替代战略经久兴旺国家或开展中国家利用关税或其他手段限制外国产品或技术的进口,借以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和技术开展的战略,就是进口替代战略。这种战略实际上就是以开展起来的本国产品和技术来替代国外有竞争力的产品的产品和技术,从而占领本国市场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安排。历史上,有很多开展中国家都是这么做得。最早是德国,后来是美国,再后来是拉丁美洲国家,都曾经先后采取进口代替战略。19世纪中期,德国经济学家斯特最早提出了保护关税下的进口替代问题。德国、日本、美国、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国都先后实行过进口替代战略或经济开展模式。到20世纪60年代,大局部亚洲和非洲国家都走上了进口替代的道路。这对于一个开展根底有限而不具备实行“大推进〞模式条件的国家来说,可以选择进口替代模式作为其推进工业化的途径。另外,依赖出口,也可能成为某些国家实行工业化开展的有效途径。-.word.zl\n.-进口替代分许多阶段。第一阶段,也是最容易的阶段,是以国的产品来替代非耐用消费品,如服装、鞋帽、皮革制品、木材制品等。工业化初期的国家适合生产这些产品,而且劳动本钱也相对较低。这时并需要太多的保护。第二阶段是对钢材、机械等耐用品的替代。这时,就需要有较高的保护,因为这时的生产规模很大。但是,这时的保护却可能带来地生产效率和高本钱、高价格、高汇价的状况或这种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且收入分配和国际收支状况也会恶化。此外,这也会扩大工、农业产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同时,由于进口替代战略鼓励资本集约型的生产和投资,也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拉美国家和东欧国家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结果是,工业品出口遇到障碍,贸易条件不利于农业,这又反过来影响了对工业品的国需求。六、出口导向战略这种战略是采取各种方法积极推动本国商品的生产,鼓励它们到国际市场竞争,从而带动本国经济开展的战略。日本、国、新加坡、中国地区都先后采用过这种战略,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和社会开展。在这种战略下,政府给予出口补贴、对产出和投入免除间接税、进口投入品免除关税、出口利润免除所得税、规定出口免除期等相关政策优惠。通过促进出口,解除了开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外汇约束和储蓄约束,借助于世界经济的互利关系,还解决了资源短缺和技术落后的问题。第八节本章评价本章的根本容有两个:经济增长和经济开展。对本章的评价也分为两个局部,即对经济增长局部的评析和对经济开展局部的评析。一、对经济增长局部的评析-.word.zl\n.-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三次研究高潮。第一次高潮围绕着哈罗德和多马的研究成果而展开。他们试图将凯恩斯的静态短期理论动态化,以便探寻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动态机制,这一高潮形成了基于凯恩斯主义的哈罗德-多马模型;第二次高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索诺和斯旺一起开创了新古典增长模型;第三次高潮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罗默和卢卡斯的研究工作所启发,导致了生增长理论的开展。从理论的演进方面看,由于哈罗德-多马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很快就被新古典增长模型所取代。新古典增长模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经济增长现象,但该模型把对经济增长起来决定作用的技技术进步排除在经济分析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生增长理论兴起和开展的根底前提。这些理论演进说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和开展遵循新旧交替、循序渐进的动态演变轨迹。由于将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正如本章前面所说的,西方学者在现阶段已经将经济增长的来源分为直接来源和根本来源。而无论是哈罗德-多马模型,还是新古典增长模型和生增长理论,它们都只强调了经济增长的直接决定因素,而完全忽略了诸如制度、地理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情况不仅说明了现有的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也说明了这些理论或模型对经济增长现象的解释也只是局部的和片面的。尽管在经济增长文献中,但真正在经济增长分析中,把经济增长的直接决定因素和根本决定因素统一在一个模型之下的文献还很少见到。这意味着,经济增长理论相对于研究者们的期望而言,还有漫长的路要走。-.word.zl\n.-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虽然存在着一些缺乏之处,但这些学术成果从一个侧面有构成了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历总结的一局部,仍有不少可为我们借鉴之处。其一。本章论述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可以使人们更形象,更直观地认识一些问题,并能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图14-4中可以看出,要想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从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应使该图中的A点向左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有:〔1〕可以提高整个f〔k〕曲线,这意味着使用新技术,在一定k值下提高劳动生产率。〔2〕可以提高sf〔k〕曲线,这意味着增加积累或储蓄。〔3〕可以压低〔n+π〕k线,这意味着控制人口增长率。一般来说,一个开展中国家在其开展的初期阶段,其k值通常较低,以上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确实值得开展中国家考虑,而该图可以形象地对此进展说明。其二,本章关于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说明,教育的加强,知识的增进以及以及知识的应用等,对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结论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承受。它们说明,要想取得经济的迅速开展,必须增加科学技术事业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事业的投资。这也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断的〞正确性。其三,根据生增长理论,一个经济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研究开发是理解经济增长的关键。这又一次强调了教育作为根底的重要性。总之,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何促进我国经济迅速而平稳地向前开展,是一个需要认真研讨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我国经济建立实际情况的同时,吸收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在的国外一切有用的东西,为我所用,以推动我国的经济和经济科学的建立。-.word.zl\n.-二、对经济开展战略的评析西方开展经济学家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少经济开展战略,这对我们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也需要进展具体的分析和鉴别,以防止在认识上和借鉴中发生误解和误用。满足根本需要的战略和工业化优先战略实际上都属于国经济优先开展的战略。应该说,这种战略比较符合实际需求。但是,采取这种战略的国家,一般都非常贫困,有时连启动经济的根底条件都不具备。也就是说,无力打破经济开展的起步障碍,只有靠外来的援助才有希望获得起步的初始条件。很多相对落后的国家,很难获得必要的初始启动资金和外来的援助,或者本国完全不具备进展工业化起步的根底,因此,就无法实行国经济优先开展的战略。平衡开展战略主要兼顾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的“不可分性〞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由于资本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在增加供应时,这必须同时进展相关各方面的投资,以保证各种外部规模经济的好处。而需求方面的“-.word.zl\n.-不可分性〞是指由市场规模所造成的对经济活动的盈利性及可行性的限制。所以,应该各方面齐头并进地开展经济,通过使各部门的产出增长与各种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一致,来到达供求相等;同时,也要防止各个部门之间的不平衡所导致的相互制约。另外,平衡开展战略也会抑制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间的偏差。应该说,平衡开展战略的设想还是不错的,与方案经济的设想有一致性,它主供求均衡也是符合市场经济下经济开展要求的。但是,平衡开展也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成认供应的不可分性和需求的互补性;另一方面,它有强调到达工业和农业部门之间、资本品和消费品产业之间以及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活动之间的平衡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平衡开展战略所要求的条件,在客观上和现实中很难到达。这种战略以经济中不存在资源要素条件的短缺和瓶颈、信息充分及时、在进展大规模平衡投资和开展之前各部门和供求之间原本处于均衡状态为条件。它对各方面条件要求极高,一般开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中根本无法到达。如果开展中国家真的拥有平衡开展战略所要求的条件的话,那么它们也就是不会是贫困的开展中国家了。不平衡开展战略与平衡开展战略不同,它认为,从开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缺乏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比较和选择,对开展中国家现有资源条件下可进展的工程加以排序,应该有重点地优先开展那些对经济与社会开展奉献最大和“引致效应〞最大的工程。可以说,这种开展战略比起平衡开展战略来,更具现实感和可行性。这是其最大优点。但如何对可行性工程进展评估,如何开展中国家经济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缺乏经济活动间的相互依存性。如果说可以开展某些工程,那么也往往是处于偶然性的条件。另外,不平衡开展的一个很大问题在于,个别工程或部门的开展也会导致更大的经济失衡或通货膨胀。实际上,平衡开展战略和不平衡开展战略在不同程度上是可以结合起来实施的。因为二者都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和互补性。从各国经济的开展的实践来看,也一定是平衡开展与不平衡开展交织、交替进展的。我们在讨论开展中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开展时,可以灵活掌握二者的结论程度。进口替代战略对于一些开展中国家可能是适合的,不过这一般只能发生在初级加工产品方面,短期无法适用于高技术产品。所以,采用该战略的开展中国家,只能利用该战略到达较低的开展水平,而无法继续向更高水平开展。这是开展中国家采用该种方法所必须注意的。所以,尽管进口替代战略确实可以促进一国经济的开展,但它只是一种相对短期的、有较大局限性的开展战略。-.word.zl\n.-出口导向战略对于一些经济规模较小的开展中国家,可能在一段时间没是可行的。它需要两个前提条件:其一,该国家准备生产并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稳定的需求,并且少有竞争者;其二,该国根本具有生产该种出口商品的能力,比方技术、设备、生产原材料、有适当工作能力的工人,而且其产品本钱相对较低。当这些条件具备时,就可以通过出口导向的产品生产,逐步组织起与之配的其他生产和效劳系统,最终到达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开展的目的。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尽管出口导向战略,在某些情况影响国家经济平安;并且过分强调出口导向战略也容易无视需缺乏问题,造成不合理的经济构造。此外,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展不仅取决于多种因素,而且社会制度、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国际经济秩序等重要因素也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开展具有重要影响。所以说,已有的开展战略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要具体分析、慎重使用。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借鉴各种开展战略优势的根底上,综合运用各种开展战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实践证明,经济开展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额,必须根据实际条件的变化,进展适时适地调整。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向着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开展。第十五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前面各章分析的主要是封闭经济下的宏观经济理论,如果把世界经济看成一个整体,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有一定程度的商品贸易、资本往来关系。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各国间的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效劳提供等活动更为频繁,相互间的经贸联系、依存性更加严密。因此,有必要分析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问题。本章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短期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效应。-.word.zl\n.-第一节国际收支与汇率一、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的含义国际收支是指一经济体的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居民之间因各种经济往来而发生的收入和支付的比照关系。国际收支的概念涵十分丰富,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握。首先,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也就是说,国际收支是对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交易活动的价值量总计。其次,国际收支反响的是以货币量纪录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其中包括:商品和效劳的买卖、物物交换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无偿的单向商品和效劳的转移、无偿的单向金融资产的转移。最后,国际收支纪录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属于国际收支的围,是依据交易双方是否有一方是他国的居民,而不是交易双方的国籍。居民是一个经济概念,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它以居住地位标准,包括个人、政府、非营利集团和企业四类。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定义,自然人居民是指那些在本国居住时间长达一年以上的个人。因此,他国的公民如果在本国从事生产和消费,也可能属于本国居民。法人居民是指在本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各级政府机构、企业和非营利团体,但国际性机构,如联合国、IMF等组织是任何国家的居民。(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为了反响本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就必须编制一个能反响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这样,可以将国际收支平衡表定义为: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国外-.word.zl\n.-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为了统一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了国际收支账户分类标准,并根据世界经济开展变化进展调整。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个国家在与他国进展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藏资产的实际行动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分类标准,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分为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等根本账户,各国可以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对其进展必要的调整。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那么国际收支平衡表除了上面提到的居民原那么外,其记账方法采用的是复式会计记账原那么。按照复式记账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那么,任何一笔交易要求同时借方纪录和贷方纪录:一切收入工程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工程,都列入贷方;一切支出工程或负债减少、资产增加的工程都列入贷方;借、贷两方的金额是相等的。如果交易属于单向转移,记账的工程只有一方,不能自动成双匹配,就要使用某个特种工程记账以符合复式记账的要求。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入贷方的是,向国家提供实际资产和本国对国外金融资产的减少,或本国对国外负债的增加;记入借方的是,从国外取得的实际资产,或本国对国外金融资产的增加,或本国对国外负债的减少。具体工程有:进口商品属于借方工程,出口商品属于贷方科目。例如,出口一批价值100亿美元的货物到国外,其“-.word.zl\n.-贷记〞工程就记上出口100亿美元,而在借方工程上那么记上输入100亿美元。非居民为本国居民提供效劳,或从本国取得收入是借方工程,本国居民为提供效劳或从国外取得收入属于贷方工程。本国居民对非居民的单方向转移属于借方工程,本国居民受到的国外的单方向转移属于贷方科目。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属于借方工程,外国居民获得本国资产或本国投资属于贷方工程。本国居民归还非居民债务属于借方工程,非居民归还本国居民债务属于贷方工程。官方储藏增加属于借方工程,官方储藏减少属于贷方工程。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工程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响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构造及储藏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工程一般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过失和遗漏等。并按照需要进展排列,即所谓的账户分类,表15—1是一简化的国际收支平衡表。254页经常账户。经常账户为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主要工程,其容纪录一国对外因商品、效劳进出口、投资所得、其他商品与效劳所得以及单方转移等因素所产生的资金流出与流入的状况。经常账户纪录会死机资源的流动,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工程。经常账户主要包括商品、效劳,收入、经常转移等项。①商品。商品是指通过海关的进出口货物,以海关的进出口统计资料为根底,在货物所有权发生变化时被记录下来,进、出口均采用离岸价格估计。②-.word.zl\n.-效劳。效劳包括与商品进、出口有关的运输及保险费、旅客运费及港埠费用;本国居民在国外旅行、观光,外国人到本国旅行、观光等的费用支出。如一美国家庭到墨西哥度假,期间住宿、餐饮以及观光旅游等方面发生的开支在美国账户上以旅游进口计入,对于墨西哥来说,那么是旅游效劳出口。③收入。收入是指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的流动所引起的报酬的收益,收入包括雇员报酬和投资收益两类。雇员报酬是指本国居民在国外工作而得到并汇回的收入以及支付外籍员工的工资福利。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项下的利润利息收支和再投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和其他投资收益等。④经常转移,又称单方面转移。它是指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间无等值交换物的实际资源或金融工程所有权的变更。在贷方反响外国对本国的经常转移,借方反响本国对外国的经常转移。经常转移既包括官方的援助、捐赠和战争赔款等,也包括私人的侨汇、赠与等以及对国际组织的认缴款等。将上述经常账户中的所有贷方相加,然后减去所有的借方项所得到的值就称为经常账户余额。贷方项的值超过借方项的值该国的经常账户余额盈余;借方项的值超过贷方项的值该国的经常账户余额赤字。资本与金融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相对,是国际收支上本国与国外之间资本流动的纪录,反响本国资产和负债状况的变动,包含贷款和投资相关的资本流动,包括资本账户两大局部。①资本账户。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资本转移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转移、债务减免、移民转移和投资捐赠等。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是指非生产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所有权转移。②-.word.zl\n.-金融账户。金融账户纪录的是一经济体对外资产负债变更的交易,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蓄资产四类。具体而言: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和投资企业所有直接的交易;证券投资是指跨国界的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投资,债务证券又可分为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盒其他金融衍生工具;其他投资是指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外的所有金融交易,包括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其他资产负债等;储藏资产是指中央银行等货币当局拥有的对外资产,包括货币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藏寸头。将上述的资产账户余额和金融资产账户余额加总后,就构成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在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账户的余额很少,所以美国的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根本上是金融账户的余额。过失和遗漏。过失和遗漏是基于会计核算上的需要,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借贷双方出现不平衡时,设置的用以抵消统计偏差的工程。表15—2为美国1987年和2004年的国际收支账户257页-.word.zl\n.-二、汇率与汇率制度(一)汇率国际交易通常要求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这样就涉及两种货币相互兑换的比率,即汇率或者称汇价。按照是否经过价格水平的调整,将汇率分为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1、名义汇率名义汇率是两个国家货币的相对价格,即一种货币能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数量,用e表示。名义货币有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一种是直接标价法,是用本国货币形式表示的国外货币的价格,即购置1单位或100单位的外币应该付出多少本国货币,又称为应付标价法。这样,当本币升值时,购置单位外币所必须支付的本币就减少,即本币升值,汇率下降,也就是说,汇率下降与本币货币对外价值的上下成反比。另一种为间接标价法,即用国外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它以购置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单位外币,故又称为应收标价法。由于这种标价法将本国货币设定为一定的数额,当本币升值上升时,单位本币所能兑换的外币就越多,也就是说,外币的价值和汇率升跌成反比。目前,只有少数国家使用间接标价法。2、实际汇率实际汇率就是用两国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加以调整后的汇率,用ε表示。与名义汇率相比,它更能说明一国货币的真实购置力。简单的说,如果本国产品的价格表示为P,某一国外产品的价格用该外币表示为Pf-.word.zl\n.-,国居民持有本国货币要购置国外商品,在国外生产商只承受该外币来交换其商品的条件下,本国居民应该先用本币以名义汇率e购置该外币,然后用该外币以Pf的价格买到国外产品,这样,1单位国外商品用本币单位数量来表示就等于ePf。譬如,美国出版的一本?宏观经济学?教材销售价格为50美元,在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等于6.5元人民币,即e=6.5时,必须用人民币325元,即ePf=6.5×50,才能买到这本书。由此可见,用两国的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进展调整得出的实际汇率,实际上式说明在国际贸易中是按什么比率用一国的产品去交换另一国的产品,所以,实际汇率有时也被称为贸易条件。如果国商品用本币计价为P,国外商品用本币计价为ePf,那么可以将实际汇率表示为: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国外商品价格〕/本国商品价格即实际汇率的表达式为:ε=ePf/P有式〔15.1〕可知,当国商品比国外商品价格廉价时,就是ePf>P,国居民更愿意购置国商品,从而使得价格P上升;相反,如果ePf<P,国外商品比国商品廉价,国居民更愿意购置国外商品,使得国商品价格P下降。在没有运输本钱和贸易壁垒的条件下,可以得到P=ePf。(二)汇率制度汇率制度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根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或规定。例如,规定本国货币对外价值、汇率的波动幅度、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关系、影响和干预汇率变动的方式等。按照汇率波动幅度的大小,可以将汇率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word.zl\n.-1、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行的汇率制度。顾名思义,这种制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动被限制在一定围,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例如,1897年美纳了金本位制的,规定1美元等于0.04838盎司黄金,当时1英镑的含金量是0.2349盎司。这样,英镑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就是0.2349÷0.04838≈4.85531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固定汇率制度可以归纳为:一是实行“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二是在“双挂钩〞的根底上,各国货币基金组织各会员的货币必须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具体而言,确定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纯金,各会员国货币对美元的和汇率按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与美元确定固定比价,或直接规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但不得轻易改变,汇率波动幅度应维持在固定比价的上下1%以。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展干预活动,以保证汇率水平的根本稳定。由于这种汇率制度实行“双挂钩〞,波动幅度很小,且可适当调整,因此该制度也被称为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或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2、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币与外币的黄金平价和汇率上下波动的界限,货币当局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幅度的义务,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而上下自由浮动的一种汇率制度。-.word.zl\n.-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必须维持美元兑换黄金的稳定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美元危机进一步激化,美元兑换黄金的稳定关系难以为继。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停顿履行为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之后,西方国家曾要恢复固定汇率制度,但1973年初又爆发了一次新的美元危机,这样,西方各国就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认浮动汇率制度。1987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关于第二次修改协定条例〞,正式废除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至此,浮动汇率制度在世界围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它也使世界各国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具有了较强的自由度。现在,各国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形式。第三节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整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银行是否有义务将汇率固定在一定的比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必须对外汇市场进展干预以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因此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必须完全服从于固定汇率制度的目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名义汇率按照市场的供应状况自由波动。所以,在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将产生不同的效果。一、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在资本完全流动下,BP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如果政府采取了扩性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那么将引起总需求的扩大,结果使IS曲线向右移动,如图,即由IS1移动到LS2。IS曲线向右移动使得名义汇率面临上升的压力。而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不变,只能干预外汇市场,增加本币供应,使得LM曲线向右移,即图中LM1移到LM2降低均衡汇率,直到均衡汇率降到固定汇率水平e*.这种扩性的财政政策的结果,使得小国经济的汇率水平固定在所承诺的水平上,但产出水平提高,从Y1增加到Y2.-.word.zl\n.-相反,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水平,那么总需求减少,结果使LS曲线向左移动,LS曲线向左移动使得名义汇率面临下降的压力。而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不变,只能抛售外币,减少本币的供应,使得LM曲线向左移动,知道均衡汇率降低到固定汇率水平。这种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结果,使得小国经济的汇率水平固定在所承诺的水平上,但产出水平会下降。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度和完全资本流动的假设下,如果在实施扩性财政政策的同时增加货币供应,那么会增强扩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产生的增量等同于经济增量。一、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如果政府采取了扩性财政政策,如通过购置公众的债券以增加货币供应,使得LM曲线移动到LM1,如图,这一扩性的货币政策在短期似乎使得产出Y有所增加,但实际上,在资本完全流动下,这一扩性的货币政策使得汇率有微小的变化就会引起资本流出,从而形成名义汇率下降的压力。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央行不得不缩减货币供应,使得LM1又回到LM原来的位置,所以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往往是无效的。总之,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无论是扩性货币政策还是紧缩性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word.zl\n.-一、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贸易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影响进出口贸易,就非关税措施而言,它主要有数量限制、进口许可〔进口许可证制度、进口许可程序〕、差价税、进口配额和技术性壁垒等,这些也统称为非关税贸易壁垒。假设政府通过关税或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措施来减少出口,其影响的参数是净出口NX,即减少进口而增加净出口,这样,净出口曲线NX(e)就会向右移动,从而IS曲线向右移动,如图,IS曲线的右移会是名义汇率面临上升的压力,为了保持固定汇率e*,央行必须增加货币供应,结果使得LM曲线也向右移动,知道均衡汇率稳定在固定水平上,即LM1移到LM2的位置,总产出从Y1变到Y2的水平。可见,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贸易政策的经济机制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的经济机制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引起LS曲线移动的原因,贸易政策源于净出口的变化,而货币政策那么源于总需求的变化。第四节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整-.word.zl\n.-与固定汇率制度不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随着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自由浮动,一国货币当局没有维持汇率波动幅度的义务。因此,货币当局不会对外汇市场进展任何的干预。在这种情况下,效果开放经济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效果会有所不同。一、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假设其它条件不变,政府采取扩性财政政策。扩性财政政策使得IS曲线右移,与LM曲线交与B点,结果使得汇率上升,但产出没有变化,如图在封闭经济中,实行扩性财政政策将使产出增加,为什么在一个小国的开放经济中却没有这种效果呢?因为,在小国的开放经济中,扩性的财政政策会使汇率上升,汇率上升使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变得更加昂贵,净出口减少就减少,扩性财政政策的需求效果被本币的升值完全抵消了。-.word.zl\n.-通过货币市场的均衡方程式可以进一步理解小国开发经济财政政策的无效性问题,货币市场均衡方程式为:M=L(r,Y),在式中,短期价格没有变动,这样无论是封闭经济还是开发经济,实际货币余额供应量M是固定的,而货币的需求量是由r、Y决定的,它必须等于这个固定的货币供应量。这样可以看到,在封闭经济中实施了扩性的财政政策后将引起均衡利率的上升,使货币需求量减少,因此产出Y必须上升以增加货币的需求量,从而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但在小国开发经济中,利率r等于世界利率r*,是一个固定的常数,因此,扩性的财政政策不会引起均衡利率的上升,产出Y也保持不变,这样就维持了货币市场的均衡。因此,在小国经济开放经济中,政府实行增加购置支出或减少税收的扩性财政政策,结果是导致汇率上升和净出口的减少,从而抵消了财政政策扩性的结果。相反,如果是紧缩性财政政策,那么会导致汇率的下降和净出口的增加,从而抵消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一、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当政府实行扩性货币政策时,LM曲线右移,如图,LM1右移到LM2的位置,形成新的均衡点,此时,名义汇率由e1下降到e2,产出又Y1增加到Y2。-.word.zl\n.-在封闭经济下,扩性的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实际汇率,刺激私人投资来增加就业和产出,但在小国开放经济中,利率是由世界资本市场的均衡利率决定的,即r=r*。其扩性的政策效果是这样形成的,即货币供应增加以后,形成了本国利率的下降直接导致本国资本的流出,形成对国利率下降的压力。不过,资本的流出增加了外汇市场上的本国货币,使名义汇率下降,本国货币贬值,出口相对廉价。而进口商品相对昂贵,这样净出口增加从而提高了总需求。所以,在一个小国的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是通过汇率的变化来影响产出的。一、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贸易政策如果政府采取贸易政策,通过关税或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措施来限制进口,影响参数是净出口NX,即政府通过刺激出口、减少进口的方式增加净出口,使得NX曲线向右移动,净出口曲线的右移同时使得IS曲线向右移动。但由于LM曲线是垂直的,结果使汇率上升。由于汇率上升反过来限制了净出口增加,所以最终使得产出不变,如图总之,与贸易政策有关的净出口NX曲线仅影响IS曲线,与LM曲线无关。因此,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贸易政策的效果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是一样的,不同的仅仅是引起IS曲线移动的原因不同,贸易政策源于净出口,而财政政策源于其它因素。上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下的小国开发经济的政策效果-.word.zl\n.-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从第二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实践来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项。〔一〕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所为充分就业,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两种含义:一是广泛意义上的含义,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时机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也就是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到达充分利用的状态;二在狭义上是指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状态。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大衰退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总失业人数由1000万人增加到3000万人,加上半失业人数共到达4000万人~5000万人。凯恩斯在1936年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货论?一书中批判了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并提出了有关充分就业的观点,认为失业出摩擦失业、自愿失业外,还存在非自愿失业。凯恩斯给它的定义是,如果工资品的价格相对于货币工资稍有上升,现行货币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劳动总供应量和在此工资水平的而劳动总需求量将大于现有就业量,那么劳动者就处于非自愿失业状态。可见,凯恩斯的充分就业实际上就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状态。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不仅解释了失业的原因,还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来解释什么是充分就业。他们认为,自然失业率等于总失业率时就实现了充分就业。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均不可能做到100%的就业,充分就业仅仅意味着失业率保持在一个尽可能低得水平上。-.word.zl\n.-在本书的第十三章分析了失业的影响,指出高失业率不仅给失业者个人造成经济损失而且损害身心安康,浪费和产出量的下降,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同时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动乱。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就业问题,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例如,英国政府的主要政策目标一直是“维持高度的和稳定的就业水平〞。美国国会在1946年1月通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部?就业法?,提出通过相应的财政与货币政策,防止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复兴,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就业,由此正式确立了政府就业体系。〔二〕稳定物价相对稳定的物价水平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稳定物价是指通过宏观经济政策使某一时期的一般物价水平保持相对的稳定,因此,物价水平不是指个别商品的而价格,而是物价总水平;不是维持物价固定不变,而是把物价的上涨控制在一定幅度之。如果物价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而是持续上升,那么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实践证明,通过膨胀对一国经济和社会都会造成危害。因此,保持相对稳定的物价水平就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难以完全消除。因此,多数国家啊把轻微的通货膨胀的存在看作是根本正常的经济现象。在经济实践中,政府到底应该一般物价水平控制在什么围才算稳定,还要依据各国的具体情况很热居民的承受能力而定。大多数国家的目标都是把物价波动控制在较小的幅度。〔三〕经济增长-.word.zl\n.-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三个目标是使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一国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给出的经济增长的含义是,一国潜在的GDP或者国民产出的增加。也可以说,当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推移时就实现了经济增长。库茨涅茨一国的经济增长定义为向它的国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加的经济商品的能力长期上升。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但成为各国政府宏观经济政府的目标那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政府期望通过经济增长来到达经济和政治目的,如提高就业率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国际声望和军事力量等。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把保持经济增长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试图用“补偿性〞政策来最大限度地缓和经济周期波动和保持经济增长。但在艾森豪威尔执政的8年中,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缓慢,萨缪尔森将这个时期称为“艾森豪威尔停滞〞。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为了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强调以现实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为其政府的目标,开场实行扩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加速曾长。同时,因政府把充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客观上也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率才能实现充分就业这一目标。不仅如此,西方兴旺国家除了用政府干预手段来维持经济增长外,很重要的一招是通过创造和采用新机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经济的供应能力。〔四〕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其趋于平衡。因为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无论是顺差或逆差,都会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长时期的巨额逆差会使本国外汇储藏急剧下降,并承受沉重的债务和利息负担;而长时期的巨额顺差,又会造本钱国资源的浪费,是一局部外汇闲置,特别是如果因大量购进外汇而增发本国货币,那么可能引起或加剧国的通货膨胀。-.word.zl\n.-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密切,如何平衡国际收支也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了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就必然会对国对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等。从各国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建立来看,一般都与该国国际收支出现问题有关。美国开场并未将平衡国际收支列入政策目标,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收支出现长期逆差,才引起联邦政府的重视。1969—1971年,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累计到达400亿美元,致使黄金储藏大量流失,这时平衡国际收支才被列为政策目标。随着经济的开展,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要保持社会总供应与总需求之间的根本平衡,就必须考虑国外经济活动的平衡,也就有必要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国际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之一。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抉择〔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而一致性和冲突从根本上说,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但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了解这种关系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是十分必要的。-.word.zl\n.-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和互补性看,对某一目标的追求或某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够促进或影响其他目标实现,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譬如,如果因顺差过大、外汇收入增加导致国际收支失衡,为收购这些外汇,就必然要增加国货币供应量,从而导致物价上升;而如果你逆差过大,那么可能形成国货币紧缩的形势,影响经济增长并导致失业增加。从互补关系看,主要表现在:一国经济能长期持续均衡增长,就业率就搞,失业率就低;反之,亦然。即使是短期的经济波动也是这样,当一国经济处于复很热繁荣的景气上升时期,随着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和经济总量的增加,就业时机随之增加;相反,当一国经济在衰退和萧条的景气下降时期,随着经济规模的收缩,就也就hi就会减少,失业率就会上升。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矛盾和冲突来看,任何一种政策手段都有其副作用,对其他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的影响。西方经济学者也明确指出,要同时实现以上所有目标会造成困难。米德认为,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部均衡,以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的政策组合,可能会因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工具无效而无法使用。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到达、外部同时均衡,在政策取向上常常存在冲突。当国际收支逆差与国经济软并存,或是国际收支顺差与国通货膨胀并存时,财政、货币政策都会左右为难,这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米德冲突〞。从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人数,就必须增加货币工资,这样会使货币工资上涨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容易形本钱钱推进通过膨胀。〔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抉择的不同主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有必要在各种不同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之间进展抉择。可以说,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选择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必然会面临的问题。-.word.zl\n.-对于如何选择目标,西方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有不同的主。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抉择主要是短期稳定。短期稳定政策的目的是在短期不改变一个国家的潜在生产能力,而尽可能使得总需求与潜在总供应之间同步增长。他们认为短期稳定是强有力的长期经济开展的根底条件。由于有效需求缺乏使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政府可以通过扩总需求的政策来缩小供求缺口,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提高总体经济效率。总之,他们主通过相机抉择的总需求管理政策来实现低通货膨胀率,减少经济受到冲击之后产量、就业的大幅下降。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兴旺国家陷入“滞涨〞的困境。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短期稳定目标政策提出质疑,认为他们在实现短期稳定与“短期成效〞的过程中,实际上把菲利普斯曲线的位置不断地推向远离原点的方向,因而只能在更高的失业率和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之间去寻找新的平衡。也就是说,虽然在短期扩政策能够影响产量和就业,但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与自然失业率一致的垂直线,任何总需求扩,都只能膨胀。相机抉择的总需求管理政策会使经济陷入更大的稳定之中,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应该选择长期的目标,也就是保持长期价格稳定。客观地看,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选择必须考虑经济运行周期的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政府的经济政策目标应当是稳定物价;当经济运行处于衰退阶段,经济增长出现停顿并导致视野率上升时,政府的经济政策目标那么应该是促进经济增长或增加就业。此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确实定是一个公共选择过程,或许还是一个政治过程。经济政策问题涉及一些“超经济〞因素,尤其是目标的选择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政策工具的选择问题也是如此。西方一些国家实行的是任期制,政治家不得不顾及他的选票。为了得到最多的选票,他们往往难以选择长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更多的是选择多数选民的目标和短期的而政策目标。第二节财政政策-.word.zl\n.-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西方学者一般把财政政策定义为:为了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收支、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展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一、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是政府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西方国家的政府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是通过政府预算变动等财政政策工具来调整政府支出和收入。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置、转移支付等,政府收入包括征税、发行公债等。〔一〕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各级政府的支出总和。政府支出有两局部组成:一是政府购置,二是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政府购置是指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置产品、效劳及资本品而形成的开支。例如,在美国联邦政府的购置支出中,一般包括政府的根本建立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等。政府对资本品的支出也称为政府投资,它占政府支出的比例较小。政府消费支出是一种实质性支出,它具有真实的产品和效劳交易,因而能够直接形成社会总需求和购置力,占政府支出比例较大,成为国民收入组成局部。因为这局部的政府支出变化能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又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政府改变这局部的支出水平是实施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之一。-.word.zl\n.-转移支付是政府或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或下级政府的资金。它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形式。国转移支付包括社会保障补贴、养老金、失业保险、福利支付、医疗保险以及政府对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等。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是一种不以取得本年度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效劳为报酬的支出,因而它不是国民收入的组织局部,它的作用只是通过国民收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进展转移和从新分配,全社会的总收入没有任何变化。净利息支付是指政府支付给政府债券持有者的利息之差。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为哪一项政府债券的利息支付,这一支付在某些国家政府的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此外,政府支出方式还包括政府补贴,即政府为了调整各种商品价格或生产所支付的开支,如为了维持农产品价格而给予农民的价格补贴、对公共交通系统的票价补贴等。如图16-1所示,〔P289〕美国从1940-2005年期间,政府购置是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开支中的比例最大的一局部,其次是政府转移。而且在战争期间,政府购置支出急剧上升。不同国家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不同,而且每年都会有一定的变化,如表16-1所示。例如,2005年瑞典、丹麦和法国的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约为32%,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生产了32%的GDP。实际上,政府所创造的GDP只包括政府生产的产品和效劳,诸如教育、警察、消防和国防等,而政府购置中的许多产品和效劳是由私营公司生产的,政府提供国防所使用的大多数国防器械,如B2轰炸机,都是私营企业生产的。这样,政府部门所创造的占GDP的比重就远远小于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了。国别比重〔%〕国别比重〔%〕-.word.zl\n.-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36.636.946.854.448.145.139.334.949.6比利时丹麦芬兰希腊冰岛爱尔兰荷兰西班牙瑞典50.153.850.846.744.534.645.738.256.4表16-118个OECD国家的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2005年〕〔二〕政府收入通常,政府是通过征税、对公共物品或效劳的使用者进展收费以及在金融市场借债〔发行公债〕等方式来获得政府收入。税收是政府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标准,凭借手中的政治权力强之地、无偿地从个人和企业中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是政府收入最主要的来源,美国政府收入约有90%来自税收。税收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产品和进口税以及公司税。个人所得税主要包括个人收入所得和财产税。1940年,美国个人所得税大约占GDP的6.4%,2004年联邦政府预算收入约有40%来这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它已经成为联邦政府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在税制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word.zl\n.-社会保险税又成为社会保障税,它是以纳税人的工资、薪酬所得作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收,是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财政来源。目前,美国的社会保险税〔包括酬薪税、医疗保险、伤残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的总税率为17%左右。此外,还有产品和进口税、公司税。其中,前者主要是销售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税收占美国GDP的比重下降;后者主要指公司利润税,目前,公司税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3%。公债是指政府运用国家信用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对公众的债务。公债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两种。公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公债的债务人是国家,而债权人是公众,双方并不是出于对等的地位;二是公债属于一种国家信用,其根底是以国家的税收支付能力为保证的;三是公债的清偿不能由债权人要求法律强制执行;四是公债发行的信用是国家的政治主权和国民经济资源,所以公债发行不需要提供担保。公债的发行既可以筹集财政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又可以通过其在资金市场的流通来调节货币的供求从而影响社会的总需求。因此,公债是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工具之一。图16-2反映了美国从1945—2005年期间政府债务的变化。1945年为政府债务最高值的年份,1974年政府债券额有所减少,约占GDP的24%,之后升降又反复出现。二、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从西方财政制度与财政政策对经济波动的调节看,一般可以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而长期的扩性财政政策往往导致财政赤字及公债额上升。〔一〕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是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对国民冲击和干扰的机制。当经济处于萧条、衰退时期,即GDP下降时,这种机制使政府支出自动增加或税收自动减少;同理,在经济繁荣时期,即GDP上生时,它会使得政府支出自动减少或税收自动增加。这种调节是自发的,而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自动稳定器主要有一下3种。1.事业保障机制-.word.zl\n.-事业保障是一个很好的自动稳定器。如果国民经济出现衰退,失业人数增加,就会有一大批居民具备申请失业救济金的资格,政府对失业者支付的津贴或救济金就会相应增加。这就是财政政策的自动扩作用。这样就可以抑制人均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同样,如果经济出现繁荣,失业者可以重新获得工作时机,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使总需求不致过旺。2.农业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美国对农业有各种支持政策,如生产、收入、价格和农产品贸易等。在美国支持农业的财政政策中,收入补贴和价格补贴始终是财政支出的主要局部。其中,一系列的农产品价格维持措施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3.所得税税收体系所的税税收体系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反响相当敏感。当经济进入衰退期,人们的收入减少,其支付的所得税随之减少,这种“自动减税〞有助于减缓可支配收入的下降。相反,如果经济进入繁荣时期,人们的收入增加,政府会获得更多的所得税收入,这有助于抑制总需求的增加。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这种自动性财政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稳定性增强的主要原因。〔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word.zl\n.-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自动稳定器尽管可以起到政府稳定经济和缓和周期波动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但它也有负面作用和缺陷。如果整体经济走出衰退时,它会延缓这一过程,而不是发挥助推作用。随着收入上升,它会提高政府税收并减少政府支出,其后果是降低了自主政策的扩效应。同理,也会消弱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例如,美国各州宪法规定维持平衡预算,在经济出现萧条时,各个州政府将面临税收收入的减少,为了维持预算平衡,州政府必须消减支出或者降低税率。因此,州政府的行动成为顺周期性财政政策。即政府的支出和税收的改变加剧了整体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不是降低这种波动。更为重要的是,西方经济学者认为,自动稳定器对于平衡供求、稳定物价、保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作用是我有限的。在经济出现严重的衰退或者恶性通货膨胀时,仅靠自动稳定器来自调节经济实现持续均衡增长就有困难,甚至自动稳定器还会抵消政府干预政策效应。因此,有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必须通过政府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审时度势变动指出水平或税收来调整总需求水平以实现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的目标。这就是相机抉择〔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或者成为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所谓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就是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指标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后,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组合包括改变政府购置水平、改变转移支付方案和改变税率等。改变政府购置水平是使用最多、效果最明显的方法。当经济衰退、失业增加、总需求缺乏时,政府主动扩大对产品和效劳的购置;而在需求过旺、价格普遍上涨时,政府消减支出,减少购置。改变转移支付方案和改变税率就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增加转移支付,降低税率;在经济过热的时候那么减少转移支付,提高税率。这两种方法对经济影响也很大,但缺点是不灵活。这些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可以简单归结为“逆经济风向〞行事。这种交替使用的扩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也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或“稳定性〞财政政策、“周期性平衡〞的财政政策。它实际上就是政府以繁荣年份的财政盈余补偿萧条年份的财政赤字,将年度财政收支平衡变为整个经济周期的财政平衡。补偿性财政政策是美国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经济政策的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根本上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在这一新的经济形势下,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汉森提出了“-.word.zl\n.-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即在经济繁荣时期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使财政有盈余,以抑制需求;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使财政有赤字,以刺激需求。这样,通过紧缩与扩两相配合,财政盈余和财政赤字彼此补偿,希望在整个经济周期中做到收支平衡,而不追求每一财政年度的预算平衡。但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深深地陷入了“滞胀〞危机,由此引起了人们对补偿性财政政策的种种质疑。〔三〕功能财政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功能财政是指国家关于财政活动不能仅以预算平衡为目的,而应以充分发挥财政的经济职能,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开展为目的的理论。功能财政的理论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运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期初存在财政盈余,那么政府有责任减少盈余甚至不惜出现更大赤字,坚决地实行扩政策;反之,那么采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的措施。总之,功能财政理论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要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阻碍政府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可见功能财政是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按照功能财政的思想,实施扩性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率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也会减少政府的预算盈余或增加预算赤字。同样,实施紧缩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或提高税率从而降低国民收入时,也会增加政府的预算盈余或减少预算赤字。通常,我们把英语减少或预算赤字增加看成是扩性财政政策的结果;盈余增加或预算赤字减少看成是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结果。但事实并非如此,预算盈余或赤字不仅取决于政府的政策选择,还取决于其他任何能使产出水平发生变化的因素。比方,私人投资需求的增加导致产出水平提高,政府将获得大量的税收收入,使得预算盈余增加或预算赤字减少,而政府并没有做任何能够使预算盈余发生变化的事情。因此不能简单地把预算盈余或赤字的变化作为衡量财政政策方向变化的指标。-.word.zl\n.-衡量财政政策方向的一个方便的测度指标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或赤字。充分就业预算盈余衡量的是在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或潜在产出时的预算盈余。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把产出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时的水平上,消除了经济周期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为判断财政政策方向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如果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了,那么财政政策就是紧缩的;反之,那么是扩的。〔四〕赤字和公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对经济进展干预。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目标,它们大多是实施;扩性的财政政策,结果政府支出大于其收入,以至于造成高额的财政赤字。例如,美国政府一向以高额财政赤字而闻名。在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的1952—1960年期间,只有三年是财政盈余,其他年份都是财政赤字,最高纪录到达125亿美元。克林顿执行政初期的1992年,财政赤字达2900亿美元,之后又几年由赤字转为盈余。小布什上台后,适逢经济衰退,又对外连续用兵,导致再次出现高额财政赤字。奥巴马执政以来,因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下滑、加上救市开支猛增等因素,2021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到达创世录的4900亿美元。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通常做法是借债或者出售政府的资产。政府借债可分为两种:一是向中央银行借债,二是发行债券向公众借债。这两种方法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是不同的。如果政府与中央银行之间商定贷款协议,那么一般会设定很低的利率。这种弥补赤字方式的最大问题是可能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对经济运行造成损害,所以,兴旺国家较少使用这种方式。通过借债弥补财政赤字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国常用的方法。当政府支出大于其得到的税收时,通过发行公债来为预算赤字筹资,就形成政府债务。-.word.zl\n.-经济学家对于债务融资的效应存在剧烈的争论,至今也没有一致的看法。一是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在短期期政府通过借债为减税筹资,直接影响是刺激消费支出。当短期价格有黏性时,这种需求增加会导致更高的产量和更低的和失业。但是,投资支出的增加也会使利率上升,较高的利率抑制了进一步的投资。在长期中,通过借债为减税筹资会引起国民储藏减少,从而会减少产量。二是嘉图等价原理。根据嘉图的观点,政府通过借债筹资和征税筹资是一样的,政府债务只是延期的税收,从而政府债务并不能产生短期刺激总需求的效应。因为消费者向前看的,他们的只出不仅基于其现期收入,而且还基于预期的未来收入。因此,政府通过借债为减税筹资,消费者现期收入虽然增加,但消费者考虑到未来政府需要增税来归还债务,估计未来收入会减少,于是会把目前收入增加的局部储蓄起来,以备将来邀税,这样,消费者目前的消费支出并未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债务相当于未来税收,而且,由于消费者的理性预期,未来税收等价于现在税收。因此,用借债筹资等价于税收筹资。三、财政政策效应在第十一章的第三节有关于IS—LM模型的均衡点的调整与变动中指出,当均衡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时,就必须依靠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进展调节。那么,变动财政政策后对均衡收入的影响程度如何,那么涉及财政政策效应问题。财政政策效应就是政府变动收支后对社会经济活动如就业、产出等产生的有效作用以及相应的反响。从IS—-.word.zl\n.-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应是指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如图16-3所示,当IS曲线和LM曲线相较于E0点,决定的均衡利率和均衡国民收入分别为r0和Y0。假设利率水平保持不变,政府支出的增加提高了总需求水平。为满足增加了的产品需求,产出必须上升,IS曲线向右移动到IS1的位置,在原利率水平上,均衡收入水平由Y0增加到Y2。产品市场实现了新的均衡,其均衡点为E2。但是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货币需求增加,在原来的利率水平r0上,存在着货币的过度需求。在保持实际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必须上升,即利率水平从r0上升到r1的水平。随着利率的上升,企业的方案投资支出下降,总需求相应降低。这个过程持续到两个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为止,即到达E1点,两个市场同时实现了新的均衡,此时,均衡收入增加,利率水平上升。从这个调整过程看,财政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E2E1E0YY2Y1Y0Or0r1rISLMIS图16-3财政政策的效应一是取决于IS曲线的斜率。一般说来,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的斜率越小,IS曲线越平坦,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越小,财政政策效应越小;反之,IS曲线的斜率越大,IS曲线越陡峭,IS曲线移动度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越大,古财政政策效应越大。如图16-4所示,图〔a〕和图〔b〕是两个不同的IS—LM模型。其中,LM曲线是一样的,只是IS曲线的额斜率不同。图〔a〕中IS曲线的倾斜程度小于图〔b〕中的IS曲线。-.word.zl\n.-假定初始均衡位置所示对应的均衡利率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都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当政府采用同样的扩性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尽管IS曲线都会向右移动至IS1,但因IS曲线的斜率不同,IS曲线移动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也不同。在图〔a〕中,扩性财政政策引起的均衡收入增加较少,而在图〔b〕中,扩性财政政策引起的额均衡收入增加较大。因为IS曲线的倾斜程度反映着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IS曲线平坦,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大,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强,较少的利率变动就会引起较大的投资变动;反之,IS曲线陡峭,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就小,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弱,较大的利率变动仅仅引起投资的较小变动。因此,当政府采用增加支出的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利率上升时,前者对投资的抑制作用大,国民增加少,因而财政政策效应较少;而后者对投资的抑制作用小,国民收入增加多,因而财政政策效应较大。二是取决于LM曲线的斜率。如图16-5所示,在图〔a〕和图〔b〕中,IS曲线的斜率是一样的,只是LM曲线的斜率不同。对于一样的财政政策扩政策,这两情况下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变量不同。一般说来,对于正常IS曲线的既定变动,LM曲线越平缓,扩性财政政策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增加越多,财政政策效应越大;LM曲线越陡峭,扩性财政政策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增加越少,财政政策效应越小。LM曲线的斜率不同可能有两种根本的原因。一是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同。在这种情况下,LM曲线越平缓,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当政府采取扩性财政政策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增加得比较少。在货币供应为既定的前提下,这意味着不需要为了大量减少投资性货币需求而大幅度提高利率。而利率上升幅度小,又意味着投资减少的不多。结果,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得比较多,也就是财政政策效应比较大。反之,LM曲线越陡峭,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就越大。当政府实施扩性财政政策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增加得比较多。在货币供应量既定的前提下,投资性货币需求,利率上升的幅度比较大,由此导致投资减少得较多,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得就较少,财政政策效应较小;反之,亦然。财政政策的效果大小,与政府支出增加对私人消费或投资支出的影响程度有关。政府开支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者投资支出减少成为“-.word.zl\n.-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产生挤出效应的重要原因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了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私人投资与消费减少。这是因为在费充分就业的经济下,如果政府支出增加会社会总需求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应,因而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又会使私人投资水平下降,即政府支出局部挤出私人投资支出。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政府支出增加会使经济学原理——马歇尔经济学主要是探究活动的动力和对活动地阻力,这种动力和阻力的数量能用货币量粗略地衡量,这种衡量仅仅是指对他们的数量而言,不管是高尚的还是卑微的动机,动机的质量在性质上是没法衡量的。当一个人的动机力量——不是动机的本身——能使他为了得到某种满足正要放弃的货币额,或者用刚好使他忍受某种精神疲劳所需要的货币额,加以大约的衡量的时候,科学的方法和实验就有可能了。经济学家并不能衡量本身心中的一些情感,即只能间接地通过它的结果来衡量,而不能直接地来衡量。况且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也不能准确地互相比较和衡量。至于别人的心情,除了间接地揣测外,是没有人能够衡量的。习惯本身大多都是基于有意识的选择-.word.zl\n.-经济动机不都是利己的,对金钱的欲望并不排斥金钱围外的影响,这种欲望本身也许来自于高尚的动机,经济衡量的围可以逐渐扩大到包括很多人的活动。经济学通常选用归纳法和演绎法,但为了不同的目的,两种方法的应用比重也有所不同。赫尔曼:对于个人来说,有些财物是外在的,而有些是在的。在的财务是指天生的、存在于他本身之的、别人拿不走也替代不了的财物,或是他依靠自己的自由活动在本身之培养出来的财物。人类能够生产和消费的只有效用,而不是物质本身。我们努力和牺牲的结果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和排列,使它能更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设法将物质通过自然变得更为有用〕劳动是一切心智或身体上的努力,而这种努力局部地或全部地以获得某种好处为目的,而不是以直接从这种努力中获得愉快为目的。习惯的改变也许可以节省消费,但必需品的节省却是不经济的。-.word.zl\n.-人类在进展工作时只能把自然物拿拢或分开,其余的一切要自然物在部进展。每种职业除了其中不能防止的工作疲劳之外还有其他的不利,而每种职业除了货币工资的收入之外还有其他的利益。一种职业对劳动所提供的真正报酬,必须从它的一切利益的货币价值中减去它的一切不利的货币价值才能计算出来,我们对这种真正的报酬可称为这种职业的纯利益。一个人以他现在的劳动作为自己之用的时候,这劳动就直接为他产生收入;如果他以这种劳动作为效劳别人之用,他希望由此获得某种形态的报酬。当我们把东西作为生产要素来考虑的时候,我们应当说是资本;当我们把东西作为生产的结果、消费的对象和产生占有的愉快的源泉来考虑的时候,我们应当说是财富。资本的供应是由下一事实所控制的:为了积累资本,人们必须未雨绸缪。他们必须等待和节省,他们必须为将来而牺牲现在。如果有一个名词在市场的用法上有多个是模糊的意义,而他对它武断地规定一种固定的正确用法,这样不但使商人感到迷惑,而且他自己也处于困境的危险。-.word.zl\n.-如果自己甘于相信文字记载,而不肯进展发现贯穿形式变化的实质的统一性所必需的艰辛工作,就要发生危险了。人类的欲望和需求在数量上是无穷的,在种类上是多样的,但总的来说它们是有限的,并能满足的。向前进展的每一步都促进了他的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满足需求的方法的多样化。他不仅希望他惯常消费的东西有较大的数量,而且希望那些东西有较好的质量,他还希望东西有较多的花色可供选择,并且希望有满足他心中产生的新欲望的东西。多样化的欲望尽管是强烈的,但与优越感的欲望相比却是微弱的。如果我们考虑后一种欲望的普遍性和永久性,就是它在一切时间影响一切的人,从我们生下地它就随之而来,直到我们进入坟墓它才会离开我们,那么这种情感可以说是人类情感中最有力的了。房屋满足遮蔽风雨的需要,但这种需要在对房屋的有效需求上却不起什么作用。因为,一所规模小但建筑构造良好的房屋虽然可以遮蔽风雨,但它令人窒息的空气、不清洁的环境和缺少生活的高雅和安静,都会对人产生很大的害处。这些害处不仅造成身体上的不舒适,而且将阻碍个人才能的开展,并限制了人们进展较为高尚的活动。这些活动每有增加,对较大房屋的需求就变得更为迫切。所以,比较宽阔而设备完善的房屋,即使对于最低社会等级的人,也是一种“-.word.zl\n.-维持效率的必需品〞,而且是在物质上求得社会声誉的最便利和最立竿见影的方法。即使在那些已有足够自己及家庭进展较为高尚活动的房屋的社会阶级中,仍然希望房屋有进一步的、几乎是没有限制的增大,作为发挥许多更高尚的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东西。对于自由职业者非常熟练的效劳和技术工人的最优秀的工作的需要大局部是来自于人们对他们自己才能的训练的爱好,并借助于最巧妙地适用的工具以发挥这种才能。总的来说,在人类开展的最初阶段中,虽然是人类的欲望引起了人类的活动,但以后每前进一步,都被认为是新活动的开展引起了新的欲望,而不是新欲望的开展引起了新的活动。一个欲望或需求的满足不过是向某一新的追求前进了一步而已。在人类进步的每一阶段中,人类注定是要进展设计和创造,从事新的事业;而在完成这些新事业之后,还要以新的精力从事其他新的事业。一个女子可以用她的服装来炫耀富有,但她却不能只以服装来炫耀,否那么就达不到她的目的了。她必须还要以性格和财富来暗示某种优越感。确实有许多积极的工人,宁愿住在城市中狭隘的寓所,而不愿住于乡村中宽阔的房屋。不过那是因为,对于他们所热爱的活动乡村提供的时机很少。那些刺激情绪的饮料,正在疯狂地代替着那些仅仅满足感觉器官需要的饮料。茶的消费增加很快,而酒的消费却是静止不变;在社会的一切阶级中,对于各种较贵和较易麻醉的含酒精的饮料的需要日益减少。-.word.zl\n.-欲望是无止境并且多种多样,但每一个别人的欲望却是有其限度的。人类本性的这种平凡而根本倾向,可用欲望饱和规律或效用递减规律来说明:某物对任何人的全部效用,随着他对此物所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及所有量的增加那样快。如果他对此物的所有量是以同一比率增加,那么由此而得的利益是以递减的比率增加。换句话说,一个人一件物体的所有量有了一定的增加,便会得到局部新增加的利益,而这局部新增加的利益会随着他已有此物的数量的每一点增加而递减。一个人所有某物的数量越大,假定其他情况不变,那么他对此物稍多一点所愿付的价格就越小。换句话说,他对此物的边际需求价格是递减的。只有当他愿出的价格到达别人原意出售的价格时,他的需求才是有效的。同样一个物品,对穷人比对富人要有较大的效用。一个人越是富有,货币的边际效用对他就越小;他的资产每有增加,他对任何一定的利益所愿付的价格就随之增加。同样地,他的资产每有减少,货币对他的边际效用就随之增大,他对任何利益所愿付的价格也就随之减少。-.word.zl\n.-直接地或从本身来衡量欲望或是由于欲望的实现而产生的满足,即使不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对这一点不能过于坚持。换句话说,即使我们能够这样做,也应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欲望,另一方面是已获得的满足。这两方面也许大不一样。因为,即便不说高尚的抱负,就是经济学主要研究的那些欲望,尤其是与好胜心有关的欲望,有些是由于一时的情感冲动,有许多是由于习惯的力量,有些是病态的,而且只会引起危害,还有许多是基于永远不会实现的期望。当然,有许多满足也许甚至在局部上是由于舍己为人而产生的。因此,这两方面的直接衡量方法是不同的。但是,两方面的直接衡量既然都是不可能的,那我们还是采用经济学所提供的对活动的动机或动力的衡量。这种衡量虽有种种缺点,我们仍可用它来衡量鼓舞活动的欲望及这些欲望所产生的满足。一个人会把一种遥远的利益与现在的利益一样当做对他几乎有一样的价值;而另一个人由于想象未来的能力较低,耐心和自制力也较小,对于不是眼前的利益就并不是很关心。即使同一个人的心情也会发生变化,他有时急躁而贪图眼前的享乐;有时他的心情又寄望于未来,对一切能方便地等待的享乐都愿意延缓。将一些愉快列入比别种愉快迫切的一类时,人们往往会忘了以下的情况:一个可得愉快的事件的推迟,可以改变这个事件发生时的情况,因而改变愉快本身的性质。自由和希望不仅增加人类乐于工作的心理,并且增大人类的工作力量。同样的劳作,如在愉悦的刺激下来做,比在痛苦的刺激下来做,所消耗的人类特有的神经力更少。没有希望,就不含进取心。这种希望及自由的两个条件,即人身和财产的保障。-.word.zl\n.--.word.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