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主流功利经济学的争论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主流功利经济学的争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主流功利经济学的争论                            ——基于社会关系与技术关系角度韩安庭(宁夏大学 两课教研部  宁夏 银川 750021)【摘要】主流功利经济学的错误就在于把经济分析的基础建立在技术关系的分析上,而排除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阶级斗争”学说被一些主流经济学家错误理解为决定“实物”分配的关系,这是因为他们站在“实物经济”的角度看问题,从而不能理解其不同于实物的意义。另外,资本存量和资本劳动比率在长期是按照一个稳定的比率增加的,这无论用生产时间偏好还是技术关系都是无法解释的。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社会关系才是经济分析的基础。【关键词】技术关系;社会关系;资本;阶级斗争;剩余价值【作者简介】韩安庭(1983-)男,宁夏西吉人,宁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世纪70年代,以生产函数为基础的主流功利经济学的新古典理论的技术分析取代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成为支配人们思想的范式,被用以所有经验问题的研究,其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把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统计资料依附于生产函数(以及偏好或效用函数)的技术关系。但在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游戏规则和规律时遇到了难以克服的矛盾。当一种经济理论不能用来解释现实的经济问题时,就等于这种理论没有了生命力。因此,以技术关系为基础的经济分析已经不具备权威性,遭到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古典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的一致批判。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回答——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到底是技术关系还是社会关系?基于社会关系和技术关系的角度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主流功利经济学的争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关系与技术关系的争论                                    \n“技术关系与社会关系”毫无疑问属于哲学范畴。因为:首先,它本来就属于科技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在今天,人们对技术关系的研究重心,已经从确立“辨证自然观”转移到了“理解技术关系”的哲学层面。如今,人类热衷于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观念,导致把追求仕途的成功和追求物质财富看作人生价值实现和道德生活完善的标准,而科学的专业精神反而弱化了,这突出表现在主流功利经济学对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忽视。技术关系和社会关系曾是主流功利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激烈争论的问题。如许多经济学家所表述的主流经济学所采用的生产函数分析只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马克思经济学要表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相对于技术关系而言,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于人们的生活是更重要的。或者用马克思主义的话来说,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在这一问题上,主流经济学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误解,使人们误以为,人们的生产活动所追求的只是一种物质生活,或摆脱稀缺性资源的束缚,其中生产物质产品的“技术”是最重要的。但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人们所追求的快乐并不只来之于物质生活,而是社会活动(包括生产活动本身),正如一位先哲所说:“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做一个傻子好。万一要是傻子或猪的看法不同,那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个问题他们自己的那方面。”[1]人类所创造的技术和由此产生的物质产品主要是为了社会生活的需要,而这一点则是来自于人类的社会性质。例如,如果不考虑人们所创造的竞争的社会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只是其中的一种),技术和物质生活几乎是无法理解的,因为发明技术的人显然不是为了他自己的应用,而是为了赢得人们的尊重,(难道说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只是想自己用或出自私利?1943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书中提出了“人类的基本需要层次”就明确表示人有受尊重的需要。),实际上,几乎所有人的工作都是为了这一目的,即具有社会性。如那些百万富翁们每天在忙于挣更多的钱以显示他的能力,其消费的目的也是在于支配他人,而那些新技术所创造的消费品和消费形式也都只是在社会生活中才具有意义,但就目前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而言,主要涉及到人们的社会关系,即使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实际上也从属于社会关系。关于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涉及到极为复杂的问题。譬如人们知识的增长和文化的发展,这些在这里是无法详尽讨论的,但对于我们目前所处的市场经济制度的性质问题,是有必要予以简单说明的。在主流功利经济学教科书中,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而区别于计划经济等其他经济制度,但这一点给人们极大的误导。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于社会关系的存在,资源配置与社会关系是不可分的,从更极端的角度来讲,社会关系是更为重要的,也正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就资本主义经济来讲,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而不是为了消费,这一点使主流功利经济学的技术分析没有立身之地。 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阶级斗争”学说的误解\n 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济学家有很深的误解,其中一个很大的误解就是“阶级斗争”学说。哈恩在新剑桥学派与新古典学派的论战中,曾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针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所提出的工资率(收入分配)取决于阶级斗争的论点,哈恩指出,如果工资率由阶级斗争决定,那么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又怎样进行呢?企业是不是要到阶级斗争决定了工资率之后在核定成本?而企业的生产成本会随着阶级斗争而变动。[2]这样的命题表明,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还是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这一问题上都是从实物经济的角度来看问题,从而不能理解马克思的价值与剩余价值作为“价值”而完全不同于实物的意义。对于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来讲,阶级斗争往往被理解为决定“实物”的分配,一个形象的说法是,给定一个蛋糕,资本家多了,工人就少了,但这种解释并不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的真正含义。马克思把经济分析的基础建立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其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可以用价值与剩余价值(或剥削)来代表,即资本家所获得的财富来自于工人的剩余劳动。但这种剥削或剩余价值并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全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讨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之后,在其再生产理论中沿袭古典学派的理论,使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假设,即假设资本家不消费或资本家会把利润的大部分用于储蓄或资本积累。如果采用资本家不消费的这种极端简化的假设,我们立即可以推论出,所有的产品都是工人消费的,从而资本家所得的只是一种价值符号,用来表示他的成功或社会地位,或使转化为资本来支配劳动,这种价值符号与实物的“蛋糕”是无关的(或者说工人得到全部蛋糕),而且这种价值符号也不能与技术上的生产函数相联系,而只能来之于社会关系。由此可以推论,工资、利润和剩余价值这些概念也不是联系到实物或技术关系,而是联系到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十分复杂的,经济学家往往是某一既得利益的代表人,他们的研究已经偏离了正义的科学,带上利益的枷锁,某些既得利益阶层也会极力阻止科学研究的发展,真实的客观公正的理论在阶级社会不可避免地扭曲。就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3]一般而言,经济学家也是既得利益者,严格意义上,马克思也是资产阶级学者,恩格斯本身就是资本家,但他们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这只是极少数的情况。经济学家自身也有难以克服的偏见和性格弱点,从而科学研究达不到公正科学,正如萨缪尔森也说:“经济问题容易引起个人感情。在牵涉到根深蒂固的个人信仰和偏见时,血压上升,语音刺耳,而某些偏见又都是薄薄披上一层合理化外衣的特殊经济利益。”[4] 三、作为社会关系的资本 \n主流经济学把资本仅仅视为与土地、劳动一样的生产要素,这种把资本作为技术关系来分析的观点是片面的。马克思指出,如果资本只是一种生产要素那么如何实现它的增值?可见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 (一)卡尔多模型对社会关系的科学解释 1958年,卡尔多(Kaldor)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六个程式化事实,即“1.产出和劳动生产率以稳定的比率持续增长;2.每个工人的资本量持续增长;3.利润水平从长期看是稳定的,但在短期是波动的,并与投资的波动相联系;4.在长期,资本产出比率是稳定的;5.利润在收入中的比率是稳定的;6.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总产出的增长率在不同的国家呈现巨大差异。”[5]今天,在国民收入体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变量,这就是资本。在新古典理论中,资本被作为与土地和劳动等同的生产要素,这一点曾遭到奥地利学派的批评:显然,就资本的技术关系而言,资本或资本品只是一种中间产品。按照奥地利学派的观点,资本品的生产意味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它取决于人们消费的时间偏好和迂回的生产力,但这种对资本的表述是无法对卡尔多的程式化事实给予解释的。按照卡尔多的程式化事实,资本存量和资本劳动比率在长期是按照一个稳定的比率增加的,这无论用生产时间偏好都是无法解释的。关于生产时期的问题,凯恩斯指出:“设劳力数量不变,则劳力之可以具形于迂回过程中,且能用之于百利者,有一定限度;不说其他理由,只提一个道理:劳力之用于制造机器者,必须成一适当比例。故当所用生产过程愈来愈迂回时,则即使物质效率尚在增加,但就最后价值量而论,则不能随迂回过程所用劳力之增加而无限制增加。”[6]卡尔多程式化事实所表明长期资本积累在主流经济学理论中意味着生产时期的无限延长,这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消费的时间偏好上都是说不同的。从技术角度来看讲,近百年来的技术进步使生产时期明显缩短而不是延长了,因而不会存在技术上的资本长期积累的需要,当资本在长期被按照一个稳定的比率积累起来,这一点就足以构成对新古典理论的疑问,因为目前的机器和设备只是最近几十年生产的。从时间偏好来讲,人们不会越来越延迟消费。通过对消费函数的讨论,作为资本积累主体的资本家阶层并不是按照主流经济学的时间偏好考虑消费,而是追求永远也不消费的资本价值。在主流经济学理论中,资本和土地被作为并列的生产要素,但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并不存在土地这样的生产要素,地产的价值被计入到资本存量中。统计资料显示,在美国的总资本中65%是由地产构成的,而且地产在总资本中的比重在长期是稳定的(日本和香港地产在总资本中的比重接近80%)换句话说,土地的价格是随着经济增长率稳定上升的。这与新古典的实物资本和资本积累的概念是格格不入的。\n在这里,为了使模型简化,我们采用马克思所使用的一个极端简化的关于消费函数的假设,即假设资本家的全部利润都用于储蓄和投资,工人的全部工资收入都用于消费,这一假设用来表示一些逻辑命题是方便的。这个消费函数的假设暗含着,资本家只是使用新技术(通过雇佣劳动)生产产品而获得利润,但全部增加的产出被工人所消费。在马克思那里,资本积累来自于获取利润的目的和竞争对资本家的压力。由此,所推论出来的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性质是,资本家获取利润和进行资本积累的目的是用以表明他的成就和社会地位,这里,财富或资本积累是极端重要的,它是竞争的目标和标准,另一方面,资本还是竞争的手段,即可以支配他人的劳动。这一点与把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新古典理论有着根本的区别,这里的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7]。 (二)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学说 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机器、厂房、原料、商品等等。新古典经济学家根据这种表面现象,把资本仅仅说成是物,或仅仅说成是生产资料,把资本与物等同起来。实际上,生产资料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过程的要素,商品和货币也先于资本主义社会就存在,不能说它们在任何时候都是资本。只有当它们成为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劳动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8]他还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织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就不是资本了。”[9]马克思用简明的论述清楚地说明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也不是技术关系,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它体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 四、结论   主流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只是一种“实物经济”,因此无法说明经济学的社会性。\n马克思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正是为了解决主流功利经济学的难题,马克思对价值理论的抽象分析明确说明了这样一点,既价值与使用价值或技术是完全无关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并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那么,资本作为剩余价值的价值当然也是与技术无关的,而来自于剩余价值的利润也与技术是无关的,所有的这些价值量值只是取决于社会关系。虽然马克思在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型问题上落入了相对价格的泥沼,但马克思明确地表述出,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型的两个总量相等意味着,资本有机构成并不影响价值不取决于技术关系这一点,最突出地表现马克思价值分析精髓的是商品到货币的过渡和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中的货币增值。正是在总产出、资本、工资和利润这些按价值量值与技术完全无关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起了他的“宏观经济学”,即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利润率下降利润。这些理论建立在社会关系的分析基础上,完全与技术关系无关。 参考文献:[1][英]穆勒.功用主义[M].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10.[2]Hahn,F·H·1982:“The Neo-Ricardians”,CambridgeJournalofEconmomics,Vol.6(4).[3][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4][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0):11.[5]Kaldor.N.1978:“CapitalAccumulationand EconomicGrowth”.In.N.Kaldor:FurtherEssaysonEconomicTheory,HolmesMeierpublishers,Incpp.2-3.[6][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63:180.[7][德]马克思.资本论[1867](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8][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34.[9][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