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9 发布 |
- 37.5 KB |
- 7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经济学学院宏观经济学第七章
第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n要解决的问题:把劳动市场的均衡结合到IS-LM模型中,来探讨就业水平、实际产出水平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n本章的研究视角:本章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取消价格水平既定的假设,并结合劳动市场的均衡,探讨就业水平、实际产出水平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在IS—LM模型中,主要分析总需求方面,而AD—AS模型中既研究总需求,也研究总供给,因而是IS—LM模型的扩展,也被称为完整的凯恩斯模型。\n第一节总需求曲线AD第二节总供给曲线AS第三节短期总供给模型第四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经济波动的解释第五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与经济政策\n第一节总需求曲线AD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n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总水平上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曲线AD(Aggregatedemandcurve)表明了在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或产出之间的关系。\n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从IS—LM模型中求出)建立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模型(以两部门为例)\n\n1、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是正还是负?2、为什么是这样的?\nPY0AD0rYISr1r2Y1Y2P1P2Y1Y2ABLM(P1)LM(P2)A’B’从IS—LM模型得到总需求曲线:\nAD曲线为什么会向右下倾斜利率效应:PMsRIAE和Y实际余额效应(庇古效应):PWealthC和IAE和Y税收效应:PWageTYdC和IAE和Y进出口效应:PX,MAE和Y\n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了社会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负相关的关系。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P的变动对总需求或均衡产出水平Y变动的影响程度。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变动越小,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反之则越大。\n总需求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斜率平缓?陡峭?平缓?陡峭?平缓陡峭陡峭平缓\n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系数h,h越大总需求曲线越陡峭;投资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系数d,d越大,总需求曲线越平缓;货币的交易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化的敏感系数k,k越大总需求曲线越陡峭;简单乘数,乘数越大总需求曲线越平缓。\n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需求曲线是由IS-LM模型决定的,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也就决定了总需求曲线的位置,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nPY00rY0PY0rYLMP0Y0Y1P0Y0Y1Y0Y1IS0IS1AD0AD1ISLM1LM0AD0AD1\n如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如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引起利率下降和投资需求上升,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n第二节总供给曲线AS一、总生产函数二、就业量的决定三、价格调整过程与总供给曲线四、古典总供给曲线五、凯恩斯总供给曲线\n一、总生产函数总供给是社会的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经济社会的供给能力在长期内依存于劳动的数量与质量、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状况。\n在短期内,T、K和R都是既定不变的,因而总产量Y取决于实际就业量N。\n二、就业量的决定就业量的决定:劳动市场的供求均衡决定。\n劳动供给函数:N2N0N1Ns0N\n最佳劳动需求量:使劳动的边际收益等于劳动的边际成本。N1N0N2Nd0N\n劳动市场的均衡:N0NdNs0N\n产量的决定N00N0N0NdNsN\n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在经济制度、资源数量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情况下总产量和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供给曲线是根据价格、工资、就业和产量之间的联系推导出来的。三、价格调整过程与总供给曲线\n价格水平影响总产量的基本过程:价格变化影响实际工资;实际工资的变化又影响劳动市场的供求,劳动供求决定了实际的就业量;就业量的变化影响总产量。\n总供给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之一。各个经济学流派关于厂商和劳动者对价格水平变化反应的假设不同,得到的总供给曲线的形态也就不同,从而产生了宏观经济政策主张上的区别。我们按照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时间的长短,宏观经济学将总供给曲线分为:长期总供给曲线(LAS)、极短期总供给曲线(AS)、短期总供给曲线(SAS)。\n\n四、古典的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是以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具有完全的伸缩性的假说为基础的。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基本假设:市场上的信息是充分的,信息的传递是迅速而及时的;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都是由实际工资水平决定的;不存在货币幻觉。\nN0NdNs0NN00N00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推导450\n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在长期中,实际产出水平是由资本量与劳动量和可获得的技术决定的。货币工资、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对实际变量——就业、实际产量、实际工资——没有实质性影响。这种名义变量对实际变量的无关性称为古典二分法(classicaldichotomy)。这个长期产出水平,称为充分就业产量。充分就业产量又称为自然率产量(naturalrateofoutput)——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产量。\n技术进步、生产要素增加将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发生移动。\n五、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极短期总供给曲线)以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具有刚性的假设为基础的。工人存在货币幻觉。\n\n第三节短期总供给模型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和水平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两种极端状态。前者来自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能够立即进行调整的假设;后者则来自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完全不能进行调整的假设。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而不是垂直的。但是,他们对如何解释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意见并不一致。\n一、黏性工资模型(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一)黏性工资黏性工资(stickywage)是指货币工资调整的滞后性。当劳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动时,工资也要发生变动,但工资的这种变动不是迅速的,而是缓慢的,劳动市场上供求的变动与工资的变动之间存在着时滞。货币工资黏性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长期工作合同的存在。长期工作合同有利于减少求职成本和人员调整成本。\n(二)货币工资黏性模型假定,企业和工人通过预先谈判签订未来的工资合同以规定名义工资,这时双方都不知道合同生效时的价格水平。工人和企业根据一定的预期价格Pe和预期的实际工资we签订契约,规定货币工资W,他们确定的货币工资是:W=we×Pe\n(三)在货币工资确定之后和工人被雇用之前,企业知道了实际价格水平P。实际工资为:W/P=we×(Pe/P)如果实际价格水平与预期的价格水平背离,实际工资就与预期实际工资背离。当实际价格水平高于预期的价格水平时,实际工资低于其预期实际工资;当实际价格水平低于预期价格水平时,实际工资高于预期实际工资。\n(四)按照货币工资黏性模型的假设,就业量是由企业所需求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者将按照事先协议决定的工资提供企业希望雇用的劳动量。企业是按照实际工资水平来决定雇用劳动数量的,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Nd=N(W/P)Ns=N(W)\n(五)由于名义工资是黏住不变的,当实际价格水平高于预期的价格水平时,实际工资低于其预期实际工资,企业对劳动需求量就会增加,实际产出增加。反之,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就会减少,实际产出减少。因此,总供给方程可以写为:Y=Y*+a(P–Pe),a>0Y为产量,Y*为充分就业产量,参数a表示产量对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变动的反应程度,1/a是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这个方程式说明,当预期价格水平与实际价格水平相等时,即Pe=P,产量等于充分就业产量。当价格水平背离预期价格水平时,产量背离其充分就业产量。\n\nN0N1Nd0NsNd1Nd2N20N\nN0N10NNd0Ns0NN0N104500Nd1Nd2N2N2ASe\n二、工人错觉模型工人错觉模型假设市场出清,即所有工资和价格自由调整以使供求平衡。这一模型的关键假定是,企业和工人并不具有相同的信息。工人有时会混淆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假定工人和企业对于实际总价格水平并不具有相同的信息,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实际工资W/P。工人只知道他们的名义工资W,而对实际总价格水平并不拥有充分的信息,劳动供给量由工人预期的实际工资决定:其中P/Pe就是工人对价格变动产生的错觉。当P/Pe等于1时,工人对价格的预期是正确的;当P/Pe大于1时,工人预期价格低于实际价格水平;反之,当P/Pe小于1时.工人预期价格高于实际价格水平。\n\n三、不完全信息模型Y=Y*+a(P–Pe)企业只看到自己产品价格的上升,而未看到其他企业产品价格的上升。\n四、黏性价格模型黏性价格(stickyprice)强调企业不能迅速地根据需求变动调整它们索取的价格。\n价格黏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菜单成本问题;有时价格是由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长期合约决定的;当市场是不完全竞争时,垄断企业对它们收取的价格有某种垄断控制。价格下降—未调价企业相对价格提高—销售量减少—产量和就业减少—总供给下降\n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方程Y=Y*+a(P-Pe)a>0P0YLASSAS0SAS1P0P1Y*\n第四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经济波动的解释一、需求冲击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就是指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使用这一模型可以解释短期经济波动情况。整体经济的波动来自总供给或总需求的变动。经济学家把这些曲线的外生变动称为对经济的冲击(shock)。使总需求曲线发生移动的冲击称为需求冲击。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冲击称为供给冲击。\nP0YP0P1P2ALASSAS1SAS0AD0AD1BCY0*Y1\n二、供给冲击P0YAAD0BP1P0Y1Y0*LASSAS0SAS1\n第五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与经济政策一、古典的AD—AS模型在长期,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是可以灵活调整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因此充分就业均衡是经济中的常态。即使经济中发生扰动,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的自动调整也会使经济迅速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n0YPAD1AD0AD2P1E1P0E0P2E2YfAS\n需求的变动不会改变实际工资、就业量和产量等实际变量,只改变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等名义值。\nASP00YP二、凯恩斯的AD—AS模型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nAD0AD1ASP00YPY0E0Y1E1凯恩斯固定价格总供给曲线\n三、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把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作为短期的总供给曲线,把垂直的总供给曲线作为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并利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解释长短期宏观经济的波动。\nY2Y0Y10YPP1P0P2AD1AD0AD2ASE1●E0E2短期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潜在产量\nY2Y10YPP2P1ADE1E2AS2AS1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滞胀\n3、长期内总需求变动对经济的影响0YPAD1AD0AD2P1E1P0E0P2E2YfAS\n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总需求—总供给分析可以用来解释萧条状态、高涨状态和滞胀状态的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也可以用来解释充分就业状态的长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虽然经济在长期内可以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但短期内的萧条和繁荣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依靠经济政策,以熨平萧条和过度繁荣所带来的经济波动。\n四、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新凯恩斯主义以工资粘性、价格粘性和非市场出清代替原凯恩斯主义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的假设。非市场出清的基本含义是,在出现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例如需要几年时间,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持续的非均衡状态。\nY0Y10YPP1P0AD1AD0ASE1E01、短期调整过程\nY*Y2Y10YPP2P0P1ADAS1●E2AS2AS0中期、长期的调整●E3●E1●E0\n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货币工资和价格存在粘性,工资和价格的缓慢调整不能使市场迅速出清,在短期内价格和产量都会发生变化,并且,粘性越大,产量变动就越大,而价格变动越小,而在长期内只有价格发生变化,产量不受影响。\n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新古典经济学强调了预期对经济行为的重要影响,提出从整体和长期来看,人们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即预期值与未来的实际值是一致的。他们对传统总供给曲线所作的修改和补充就是在其中增加了一个预期变量,并分析这种预期对总供给的影响。由于新古典主义假定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是可以灵活变动的,市场机制能够使供求相等,市场迅速出清,这与古典主义相同,所以它又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n经济学中的预期是指经济当事人对经济变量(如价格、利率、利润或收入等)在未来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的一种事前估计。预期作为经济当事人活动的特征,支配着他们的现实行为。预期联结着经济事物的现在和未来。\n以价格预期为例,经济学中使用的预期概念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静态预期。这种预期只是简单地把上一期的实际价格看作为现期的预期价格。即把价格看成是固定不变的。\n2、外推预期。这种预期表示,人们形成第n期的预期价格时,不仅要依据上一期实际价格,而且要考虑到上一期的实际价格与前一期的实际价格相比较的变动幅度,这种预期虽然已把价格看成变动的,但还是单纯地把过去的实际价格变动情况完全当成是今后也将会出现的情况。\n3、适应性预期。这种预期表明,人们在形成对现期的预期价格时,要考虑到上一期的预期误差,当上期预期价格高于实际价格时,对下一期的预期价格要相应减少;反之,则相应增加。\n4、理性预期。所谓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n新古典的总供给函数:\n(1)预料之中的货币存量的变动。假设货币供给增加了,而且被人们预期到了。在预期合乎理性时,按常规行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会影响产量,而只会影响价格。所以,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无用的。这种政策干预的结果并不是增加了产量与就业,而是引起了通货膨胀。\nY*0YPP=P1eP=P0eAD1AD0AS0e●E0AS1e●E1\n(2)预料之外的货币存量变动。假设货币供给的增加没有被预期到。货币的变动只有当它们未被人们预期到的情况下才会起作用,但是货币的增加不可能永远预期不到。这就意味着,未预期到的货币变动只有短期影响,它不久就会充分地反映到价格中去。事实上,只要经济主体发现了货币变动并利用这些新信息重新计算对应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工资和价格,货币在长期中的效应完全是中性的。\nY*0YPP=P0eAD1AD0AS0e●E0AS1e●E2E1P1\n卢卡斯模型与古典模型的结论几乎是一样的。两个模型都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长期内无法影响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但是卢卡斯模型解释了在很短时间内因预期错误而存在着对充分就业水平的短暂偏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