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9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经济学概论》教学大纲一、教学对象本课程大纲适用于财经类各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二、学分与学时本课程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的学分为3、学吋为54。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课程属性:必修课。《经济学概论》是经济类专业最重耍的专业基础课Z-o经济类专业的许多后续课程(包括许多核心课程),都与本课程的内容和分析方法存在密切联系。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系统地讲授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西方经济学中的许多内容,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具有参考意义。这些内容就是木课程讲授的重点内容。《经济学概论》是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基木要求》和必须够用的原则,以“市场化配置和利用”为核心内容,讨论了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木理论和失业、通胀和经济紧缩,以及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简明生动地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工具及方法、理论运用和政策分析。这些知识基本满足了高职学生经济管理类专业对经济基础理论的耍求。学会用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來分析和思考问题,是木课程最主要的要求。本课程采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为教材。全书共分14章,其中第1章为导言,第2-8章为微观经济学内容,第9-13章是宏观经济学内容,第十四章是对经济学理论的演变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性质:该课程是经济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任务:通过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目的:使学住全而系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木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明确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耍结论和应用条件,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而的认识,能够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木思、维框架,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木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能力。木课程教学中应该坚持的两个原则:第一,循序渐进、先慢示快的原则。木课程内容的特点是难点偏前,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原理、特别是分析方法,理应先夯实基础,在此询捉下才能为学好后而的章节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n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本课程的教学通常安排在大学二年级进行,但由于学生口身阅历和理解能力的有限,为使抽象的宏观经济理论具体化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屮应尽可能多举一些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案例,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拿握《宏观经济学》,以达学以至用的冃的。具体要求:1.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先进性,要求学生结合实例掌握经济学的基木概念、基木思想、基木分析方法和基木理论。2.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H学,并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参考书和经济方面的报刊杂志,使其更多地了解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提倡学住独立地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增强学住白身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经济问题的敏感性。3.要求学生注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4.要重视图示工具的运用,并适当运用数学工具。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经济数学。该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最为介理。经济现象错综复杂,经济运行是经济变量Z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建立经济模型是解决经济问题的主要方法,这就需要数学工具尤其是微积分知识作为学习该课程主要基础。本课程乂是经济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注重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解释,其内容涵盖微观经济理论和公观经常理论课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通过本课程的V习,可以使学住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木思维松架,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各专业的专业课奠定理论基础。六、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分章节)第一章经济学导论【目的要求】1.掌握稀缺性、选择性、机会成本、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学等概念;掌握经济学的十大原理。2.理解两个基本的经济模型和资源配置与利川中的基本问题及解决方式。3.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经济学研究的两个层面——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知道学习经济学对个人、企业及政府的意义,会川机会成本概念解释经济现象。【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经济学的定义及基本问题•2.经济学十大原理•3.经济学的基本内容•4.经济学的方法•5.经济学与社会牛活的关系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目的要求】\n1.掌握供求相互作用怎样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以及竞争在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形成中的作用。熟练掌握需求或供给变动的几何表示,知道供求分析的实际运用和供求分析的三个基本步骤2.理解需求或供给受不同因素影响的变化程度(弹性理论);3.了解需求或供给及影响需求或供给的不同因素,并严格区分需求量或供给量变动和需求或供给变动;【主要内容】•1.需求理论•2.供给理论•3.均衡理论及其运用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目的要求】1.掌握消费者剩余概念。2.理解消费者均衡原则:理解序数效用论主要以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和预算线与无旁异曲线的切点上的均衡,来解释消费者行为和需求曲线。3.了解边际效用论(基数效用论)的总效用、边际效用概念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曲线;【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效用论•2.序数效用论第四章厂商理论【目的要求】1.掌握长期中牛•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以及规模收益。理解和掌握产量规律、成本规律、利润最大化原则。2.理解短期中一种变动投入下的生产函数、产最规律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3.了解产量变化规律,理解生产函数、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概念。【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厂商的生产活动:投入与产出•2.成本分析•3.成本、收益、利润和产量第五章市场理论:竞争与垄断及厂商行为【目的要求】(加粗,顶格)1.掌握不同厂商的市场均衡条件以及厂商的目标选择。掌握不同市场条件下经济效率(市场绩效)的差异。2.理解不同的市场结构类型小产量和价格的确定。3.了解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四种市场类型及其特点。\n【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市场类型•2.完全竞争市场•3.垄断市场•4.垄断竟争市场•5.寡头垄断市场第六章要素收入理论【目的要求】1.掌握衡暈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方法以及收入调节的政策。学握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区别与联系。2.理解西方经济学对利润、利息的定义。理解生产要索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3.了解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四大生产要素及对应的地租、工资、利息、利润【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要素的需求和供给•2.劳动和工资•3.土地和地租•4.资本和利息•5•利润:风险、创新与垄断第七章外部性、公共物品与政府【目的要求】1.掌握解决外部性的办法,熟悉科斯定理及产权的重要性。2.理解外部性的类型、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理解经济运行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火灵”和“政府失灵”。3.了解外部性、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等基本概念。【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外部性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2.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及其对策•3.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第八章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目的要求】1.把握总收入为总支出、实际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恒等关系,领会失业和失业率及奥肯定律。熟练学握总供求模型及实际运用。2.理解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诸多因索及它们如何影响总供求,理解实际总供给与潜在总供给及不同总供给曲\n线的区别。1.了解国民生产总值等几个宏观变量【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宏观经济变量•2.总需求与总供给•3.总供求均衡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第九章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目的要求】1.掌握乘数理论的实际运用。2.理解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即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领会储蓄打投资的关系与均衡国民收入。3.了解总需求的构成及各自特点,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需求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数量关系即乘数理论。【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第一节宏观经济变量•2•总需求与国民收入•3.乘数原理•4.不同的理论和相异的政策第十章失业和通货膨胀【目的要求】1.准确掌握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基木概念,掌握政府在一定的失业率和一定的通货膨胀率之间作“相机抉择”,从而力争把失业和通货膨胀控制在对社会来说比较安全的范围内。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失业、通货膨胀的原因、相互关系及政策。2•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经济根源。3.了解外部性、公共物甜、公共选择等基本概念。【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失业及原因•2.通货膨胀原因及类型•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及菲利浦斯|川线\n第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目的要求】1.掌握如何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和消除经济周期的影响。1.理解经济增长模型。理解经济增长对一国居民的意义。2.了解影响经济增氏的因素和经济周期的分类。【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经济周期及成因2.经济增长模型3.经济增长是非论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目的要求】1.掌握如何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2.理解凯恩斯主义的理财原则。3.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局限性。【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财政政策的内容及运川2.货币政策的内容及运川3.经济中的自动稳定因素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和机抉择3.供给管理政策第十三章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目的要求】1.掌握影响国际收支均衡的因素。2.理解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官方储备项ri等国际收支项日。3.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经济周期及成因2.比较优势和资源赋予学说3.汇率制度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及编制原则第十四章经济学理论的演变——代结朿【目的要求】1.理解西方经常理论与屮国经济。2.了解经济学的历史、主耍派别和发展前景。\n【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经济学的历史•2•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3.经济学的前景七、学时分配建议表序号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含讨论、习题课)1第一章经济学导论49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53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分析析34第四章厂商理论|45第五章市场理论:竞争与垄断及厂商行为46第六章要素收入理论37第七章外部性、公共物品与政府38第八章国民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49第九章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10第卜章失业和通货膨胀411第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312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413第十三章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314第十四章经济学理论的演变-代结束|2机动2复习2合计54八、成绩考核本课程是考试课。既要注重基础理论与知识的考核,乂应注重理论与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核。《经济学概论》考核含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课外调研、阶段测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反映学牛学习过程的各方血。成绩评定按《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课程考核成绩评定办法》执行。九、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木课程采川的教材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由缪代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参考书(1)教师用书%1吴柏麟、尹伯成:《经济学基础》,复旦大学岀版社,2002年;%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大出版社,2000年;%1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三版2002年;\n%1朱善利:《微观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梁小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此外,在教材后面列出了许多中外学者的有关著作,老师们在教学Z余可浏览。(2)学生用书%1《经济学基础》张劲松等,2005年8月科学出版社,该书的主要亮点是将我国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实践贯穿其屮,主要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经济基础理论,第二部分为微观经济运行,第三部分为宏观经济内容。%1《经济学基础》李明泉主编,2004年2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本是在体系、结构和内容上都有突破,尤其是其内容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为一体的一本新编经济学教材,是为财经类高职高专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1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笫三版2002年;编写者:游思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