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9 发布 |
- 37.5 KB |
- 6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旅游经济学ppt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总量指标两种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ofnationalaccounting,简称SNA体系),主要被市场经济国家采用。⑵物资产品平衡体系(materialproductsystem,简称MPS体系),主要被计划经济国家采用。作为宏观经济学基础的是SNA体系。1\n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重要性1)美国商业部长威廉·戴利的说法2)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3)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2\n在20世纪结束时,美国商业部回顾其历史成就,前美国商业部长威廉·戴利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明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他认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帐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发明则当之无愧”。他的评价得到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等政要和专家的一致赞同。3\n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虽然它没有解释发动机如何进行工作,但是标示了汽车关键部件的名称,并且显示了这些部件如何相互联系。如同想要安装发动机,必须首先读懂发动机机械示意图一样,要想理解宏观经济运行,首先需要了解国民收入帐户知识。4\n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产生背景国民经济帐户和GDP度量作为20世纪最重要发明之一,本身是历史需要的产物。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行整体情况信息的需求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国民经济帐户和GDP度量体系应运而生;随后二战期间政府宏观调控经济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统计体系进一步发展;后来由于政府、专家、企业界和公众的合作和不断努力,国民收入帐户统计不断改进和丰富。5\n3、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中央计划经济体系,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系统(MPS),建立在“生产性劳动”概念基础上,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两个缺陷:一是仅反映所谓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动,不包括服务性行业经济活动,因而存在低估经济活动规模。另一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活动资料,由于不区分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从而高估经济活动规模。6\n改革开放以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迅速发展,对这类经济部门信息需要加大。统计部门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并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制度。后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有关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制度和方法也不断改进并日臻健全完善。同时,统计部门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两次重大补充和调整,使之与新的GDP数据适当地衔接起来。7\n二、国内生产总值1、国内生产总值概念2、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3、GDP的缺陷4、GNP与GDP8\n1、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s:GDP)是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概念。它是指在一国(地区)的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通常为年、季、月)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所提供的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产品和商品的性质不同,无法直接加总。为了把这些不同的产品和劳务加总,需要以货币表示它们的市场价格。GDP因此为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9\n即问即答如果某理发师理发一次收取10元。同时,理发师每次都要给助手支付2元作为辅助工作的报酬,那么,你每一次理发,理发师和他的助手对GDP的总贡献是多少?10\n2、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1)避免重复计算,GDP只算最终产品,不计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指(finalproducts)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或者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或消费的产品。中间产品(intermediategoods)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或是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许多产品既可以作最终产品使用,又可作中间产品使用,要区分哪些是最终产品,哪些是中间产品是很困难的。但是可以从用途上来进行区分11\n具体计算时采用增值法,计算在生产不同阶段增加的产值(valueadded),即仅仅计算销售产品和劳务收益与为生产该产品或劳务而购买中间产品费用之间的差额。2)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等于单位价格乘产量。3)GDP只计算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内)生产产品的价值,不计算以前时期生产的产值。是流量而非存量。12\n思考:假设农民生产小麦,增值为9元。面粉商将9元小麦生产成12元面粉(为简化起见,假设农民投入的总费用为零),其中3元面粉销售给零售商,另外9元面粉销售给面包师。零售商以4元卖给家庭作为日常食用,面包师将面粉加工成15元的面包销售出去。分别运用最终产品和增值法计算这一过程所产生的GDP?13\n按照最终产品计算GDP=家庭日常食用的面粉+面包=4+15=19(元)增值角度计算GDP=农民的增值+面粉生产商的增值+面粉零售商的增值+面包师的增值=9+(12-9)+(4-3)+(15-9)=19(元)14\n4)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的价格。库存作为存货投资。5)一般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和自给性活动不计算入。6)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15\n3、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GDP虽是反映国民经济总量活动的最重要的单个指标,但是它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例如,一些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如家务劳动等,不在GDP统计范围以内。第二,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GDP反映产量变动,但产量变动不等于福利变动: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分配状态,环境质量等。16\n4、GNP与GDPGNP是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是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NP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因而GNP是国内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是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GDP仅包括国内生产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不涉及国外。国内生产总值(GDP)=该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17\n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并不总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它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国内生产总值。如果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如果GNP<GDP,正好相反。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GNP=GDP,只有本国公民在国内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值。18\n例如,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类似道理,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对重要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从而使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出指标。19\n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3%,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20\n三、其他国民收入核算指标1、国内生产净值:NDP2、国民收入:NI3、个人收入:PI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5、相互联系21\n1、国内生产净值:NDP(netdomesticproducts)=GDP-固定资产折旧。从理论上讲,与GDP或GNP相比,NDP是更为可取的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然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人们一般都是更为习惯采用GNP或GDP概念。由于折旧占GDP或GDP比例一般来说是相对稳定,因而用GDP(GNP)与NDP在表示经济活动总量变动意义上没有本质差别。22\n2、国民收入:NI(nationalincome):有广义和狭义不同用法。广义国民收入泛指GDP、NDP等经济活动总量。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狭义国民收入,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国民收入也就是参与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所有者可分配的全部收入。23\n两类税收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不能分配给要素所有者。这类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即要素所有者)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通常是防止社会差距过大,维持社会稳定。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财产税。24\nNI的计算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政府给予企业的补贴,虽然不记入产品价格,但是成为企业收入,然后成为要素收入。25\n3、个人收入:PI(personalincome):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国民收入中不包括公司利润等部分。个人可理解为居民户(家庭)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如退伍军人津贴、失业救济金、养老金、职工困难补助等。26\n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isposablepersonalincome):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DP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出DPI用来消费和储蓄。在国民收入核算中,社会保险税增加是否对GDP、NDP、NI、PI和DPI都有影响?还是对其中某些变量有影响?27\n直接影响PI,间接影响DPI,对其他变量没有影响。28\n五个总量的相互联系GDP-固定资产折旧=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出=DPI29\n例题如果某一年份某国的GDP为16000亿美元,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为5000亿美元(其中500亿美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美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美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为3000亿美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出口为2000亿美元,进口为1500亿美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国的NDP、NI、PI与DPI。30\nNDP=16000-500=15500(亿美元)NI=15500-2000=13500(亿美元)PI=13500+500=14000(亿美元)DPI=14000-(3000-2000)=13000(亿美元)31\n第二节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一、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二、收入法(incomeapproach)三、生产法(productionapproach)32\n一、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productapproach)。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C+I+G+X-M33\n1、消费:C(consumption):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一半以上。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购买房屋,用于出租获得租金收入,是一种投资行为。购买自住房实际上产生隐性租金收入,也按投资算。34\n2投资:I投资:即实物投资,包括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与家庭住宅投资。但不包括金融投资固定投资(fixedinvestment):分为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固定的含义是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存货投资(inventoryinvestment):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的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35\n投资包括重置投资(replacementinvestment)与净投资。投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资本的形成和增加。每年新增的资本应该是净投资,即投资减去磨损后的余额。从会计学的角度看,对磨损的补偿就是折旧,也称重置投资。因此有:净投资=投资-折旧(重置投资)或净投资=期末的资本存量-期初的资本存量36\n个人意义上的投资:如证券投资——社会资本存量在重新配置,实质是投机活动。宏观经济意义上的投资——社会存量量的增加投资意味着提高了一个社会在未来的生产能力。注意:GDP核算的投资只包括物质资本投资,而人力资本投资则列入了消费中。37\n3)政府购买:G(government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比如:基础设施投资、武器采购、公务员工资支出等。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38\n4)净出口:X-M(netexports):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和劳务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了它们的市场价值。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的净支出。若AB两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两国与其他国家都没有国际贸易活动,在两国产出不变的前提下,对GDP总和是否会有影响?为什么?39\n即问即答假设某企业2010年生产100万辆汽车,每辆汽车价值10万元。其中,消费者购买70万辆,企业购买了20万辆,政府购买了5万辆,有3万辆出口到国外。该企业没有从国外进口汽车,到2010年末该企业将没有销售出去的汽车作为存货。试运用支出法计算该企业对GDP的贡献。40\n二、收入法(incomeapproach)收入代表供给,因而收入法也就是供给法,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paymentapproach)。生产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除了要素的收入以外,还有折旧、间接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等。41\n1)生产要素报酬收入工资:所有对工作支付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利息为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42\n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主要指自办业务的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商贩的收入,类似于个体户收入。利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常混在一起,无法区分。43\n3)厂商收入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未分配利润等。资本折旧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里面。企业转移支出对非赢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企业间接税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后两者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是通过价格转嫁给消费者44\n收入法的计算公式GDP=工资+利息+租金+间接税+折旧+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45\n三、生产法(productionapproach)又称部门法(sectorapproach)。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它反映了GDP的来源。我国把国民经济分为农林渔业、矿业、建筑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等部门。先计算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加总统计出GDP。46\n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1)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2)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给工人造了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请分别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GDP.47\nA10+(40-10)=40B7.5+5+(10-7.5)+(40-5-10)=40C最终产品为项链,则GDP=4048\n产出、支出、收入的关系从广义的角度看,宏观经济中的产出、收入与支出是完全等值的,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产出总量就是其收入总量从而也就是其支出总量,即: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1)产出=收入。产出增值=投入要素的收入。2)产出=支出。最终销售=最终支出。从一个国家来说,总支出与总收入应当是相等的,但由于统计方面的问题,会有一些误差,即用支出法与收入法统计的结果可能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支出法为准进行调整,所以,用收入法核算GNP要额外有一个统计误差项。49\n三种核算方法的关系:最终产品的价值的形成过程:所有企业资产增值的总和生产法概念最终产品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国外(出口)流向支出法渊源收入法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租金企业家利润50\n三种核算GDP的方法的比较分析生产法最准确。但核算的工作量大;支出法最具可操作性,但不尽准确。收入法介乎于一、二种方法之间。常用的是支出法与生产法。尤其是支出法。在我国,三种核算GDP的方法都在使用,以生产法GDP为准。51\n总产出核算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意义(1)总产出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变量,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消费、储蓄、投资、税收、财政支出、进出口等等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比如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等等只有通过总产出水平的变化才能得到最终说明;(3)“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的恒等式是建立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依据。52\n第三节国民收入循环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1、两部门经济(twosectoreconomy)假设:由厂商和居民户组成的经济,没有折旧。53\n两部门收入流量循环: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只要居民户把所得到的所有即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这个循环就可以一直维持下去。储蓄(S)投资(I)企业向居民户支付生产要素报酬居民户向企业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消费C)居民户企业金融市场图2-1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图54\n2、两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⑴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投资用代码表示:即Y=C+I⑵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产值的总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用代码表示:即Y=C+S55\n3、储蓄——投资恒等式由C+I≡Y≡C+S,可以得到I≡S,即:投资=储蓄4、对储蓄——投资恒等式的说明⑴恒等式只是在假设的两部门经济条件下,根据储蓄与投资的定义得出的⑵恒等式是指整个经济而言。⑶恒等式是事后的实际发生的国民收入均衡;是按照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56\n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threesectoreconomy)假设:由厂商、居民户与政府组成。没有折旧。57\n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企业向居民户支付生产要素报酬净税收(T)支出(G)支出(G)净税收(T)储蓄(S)投资(I)居民户向企业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消费C)居民户企业金融市场图2-2三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图政府58\n支出方面:Y=C+I+G=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不在内,因为: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予后,无非还是用于消费和投资,主要是消费了。收入方面:Y=C+S+T,T是净税收=全部税金-转移支付。居民要交纳税收,又要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所以:C+I+G=Y=C+S+T,即I+G=S+T,I=S+(T-G),(T-G)为政府储蓄投资=储蓄的恒等式仍然存在。59\n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foursectoreconomy)假设:这是指由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部门这四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没有折旧。60\n进口(X)企业向居民户支付生产要素报酬净税收(T)支出(G)支出(G)净税收(T)储蓄(S)投资(I)居民户向企业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消费C)居民户企业金融市场图2-3四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图政府国外出口(M)61\n支出方面:Y=C+I+G+(X-M)收入方面:Y=C+S+T(X-M)为净出口,都来自要素收入。所以C+I+G+(X-M)=Y=C+S+T即I+G+(X-M)=S+T+Kr,I=S+(T-G)+(M-X)投资=本国居民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居民储蓄62\n第四节名义GDP与实际GDPGDP的变动可以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实际产量的变动,另一种是价格的变动。1、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某年名义GDP=∑pitqit2、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某年实际GDP=∑pi0qit。63\nGDP折算指数(GDPDeflator)/GDP平减指数=某年名义GDP/某年实际GDP含义: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意义:1)是重要的物价指数之一,能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2)名义GDP既反映了实际产量的变动,又反映了价格的变动。实际GDP只反映产量的变动。3)只有根据实际GDP,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的实际增长情况。而名义GDP有时会造成一些假象,即名义GDP增加,而实际GDP可能减少。64\n名义GDP与实际GDP农户大米布匹名义GDP实际GDP产量价格产量价格以00年为基期00年产出1吨2000元/吨1000m23元/m25000500010年产出1吨3500元/吨1000m26元/m2950050006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