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9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公共经济学 (2)
公共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第一章到第十二章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创立财政学的是()A.亚当.斯密B.威廉.配第C.凯恩斯D.马斯格雷夫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在公共经济学中,政府的含义分为四个层次,其中,政策性金融机构属于()A、广义政府B、狭义政府C、统一公共部门D、一般公共部门3.公共经济学起源于()A、宏观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财政学D、福利经济学4.《赋税论》的发表开创了财政学的先河,其作者是()A、配第B、斯密C、布坎南D、帕累托5.公共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是()A、凯恩斯B、斯密C、马斯格雷夫D、斯蒂格里茨6.马斯格雷夫在()中首次提出“公共经济”这一概念。A、《财政原理:公共经济研究》B、《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C,《国富论》D、《公共部门经济学前沿问题》一、单选题:1.在市场机制下,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核心手段是()A、价格机制B、行政命令C、价格和行政机制D、以上都不是2.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A、资源稀缺问题B、价格问题C、国民收入分配问题D、效率问题3.衡量一国经济收入分配平衡程度的指标是()A、基尼系数B、乘数效应C、税率D、收益-成本分析4.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使增加一个人的福利,另一个的福利必然()A.增加B.减少C.消失D.不增不减5.资源的稀缺性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6.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怎样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问题均包括。一、单选题1.市场失灵是指:A.市场没有能达到其可能达到的最佳结果\nB.市场没有能使资源的分配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C.市场未能达到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D.以上三种情况都对2.以下()不是公共产品的特征。A.非排他性B.非竞争性C.外部性D.由政府提供3.“搭便车”现象是对()的一种形象的比喻。A.社会福利问题B.公共选择问题C.公共产品问题D.市场失灵问题4.以下不是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的是()。A.垄断B.公共物品C.外部性D.需求5.以下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是(C)。A.搭便车B.负外部性C.逆向选择D.排它性6.经济交易的双方对有关信息的了解合掌握不是一样多,我们称之为()。A.信息不对称B.道德风险C.逆向选择D.垄断一.单选题:1.某行业中有数目众多的卖者,且所销售的产品是同质的,则该行业市场属于()A、纯粹垄断市场B、垄断性竞争市场C、寡头垄断市场D、完全竞争市场2.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卖者()A、既是“价格制定者”也是“价格接受者”B、既不是“价格制定者”也不是“价格接受者”C、是“价格接受者”D、是“价格制定者”3.比较下列三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小()A、食盐B、珠宝C、化妆品D、冰激凌4.下述行业中哪一个最接近于充分竞争市场?()A、钢铁B、烟酒C、水、电D、农产品5.下列那项不是垄断的来源:()A、政府特许B、专利技术C、规模经济D、管理科学6.下列哪种垄断的垄断势力最强:()A、完全竞争B、垄断竞争C、寡头垄断D、完全垄断一:单选题:1、卖主比买主知道更多的商品信息,这种情况被称为()A、道德陷阱B、搭便车问题C、信息不对称问题D、逆向选择2、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提高保费反而使保费收入下降,这种情况被称为()A、道德陷阱B、搭便车问题C、信息不对称问题D、逆向选择3、下列不属于信息不对称情况的是()。A、二手车市场中的逆向选择B、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C、生产中对河水的污染\nD、消费者购买到冒牌的洗衣机一:单选题;1、按外部效应的发起者不同可分为()A.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B.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C.正外部效应D.负外部效应2、按照外部效应结果的不同,可分为()A.对消费的外部效应B.对生产的外部效应C.正的外部效应D.负的外部效应3、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政府一般运用()A.矫正性财政补贴B.矫正性税收C.罚款D.公共管制4、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A、交易成本为零B、交易成本很高C、交易价格很低D、交易价格很高5、下列属于私人部门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A、征税B、财政补贴C、排污权交易D、企业合并6、下列行为属于生产外部性的有()A、兴修水利B、治理环境污染C、沿街居民在自家阳台上养花D、安装路灯7、政府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有()A、补贴或收税B、排污权交易C、公共管制D、利益各方协商、谈判一:单选题;1.在公共物品使用中可能形成“免费搭车者”,这是由公共产品的哪类特征决定的?()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B.消费的非排他性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D.提供目的的非竞争性2.某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消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指公共产品的()。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3.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除,但排除的成本很高,以至于在经济上不可行,这是指公共产品的()。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4.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A.竞争性和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物品的是()A.警察提供的安全服务B.研究和开发C.环境保护D.商场的名牌电视机一、单选题1.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n)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B.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15C.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2D.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182.如果收入分配不均等,洛伦兹曲线就会()A.越直B.越弯曲C.越小D.越长3.关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正确的说法是()。A.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收入不公平程度越大B.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小C.基尼系数越大,收入不公平程度越小D.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不公平程度越小4、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哪些保险项目()A.养老保险B.失业保险C.生育保险D.医疗保险E.工伤保险F.企业补充保险G.财产保险5、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A、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6、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保障是什么项目()A.社会救助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D.社会优抚一、单选题1、财政支出按照其是否有直接的补偿,可以分为()A.购买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预防性支出D.强制性支出2、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A.经济建设支出B.购买性支出C.社会文教支出D.行政管理支出3、财政的转移性支出是()A.有偿的B.无偿的C.等价的D.不等价的4、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是()A.不断膨胀B.日渐缩小C.基本保持不变D.无规律波动5、以下财政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A.行政管理费支出B.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C.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D.养老金6、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A.失业救济金B.国防费C.养老保险D.文化事业费一、单选题1、税收的三性包括()。A、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B、自愿性、固定性、无偿性C、强制性、无偿性、波动性D、无偿性、自愿性、波动性2、()税款不随商品价格增减而变动,单位商品税额固定不变。A、从价税B、从量税C、直接税D、间接税\n3、下列税种中属于直接税的有()。A、消费税B、关税C、财产税D、营业税4、税收是凭借()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A、国有资产所有权B、国家对纳税人提供的服务C、政治权力D、人权5、国家对取得的()收入具有偿还的义务。A、税收B、财政货币发行C、国债D、规费收入6、税收按收入归属,可将税种分为()A、中央税B、地方税C、中央和地方共享税D、所得税7、按课税对象的单位直接规定固定征税数额的税率是()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定额税率D.累退税率8、随着商品流动的方向进行的税负的转嫁称为()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一:单选题:1、就某一公共产品方案交由全体当事人投票时只有在所有参与者一致同意后方可实施,这是()A、全体一致规则B、多数票规则C、集体决策规则D、最大效益规则2、在政治行为中,()追求选票极大化。A、政府部门B、特殊利益集团C、投票者D、政治家3、只有在()下,投票者才会乐于参加投票。A、选票能达到极大化B、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C、参加投票有净效益D、公共权力极大化4、何谓中间投票者?()A.中间投票者是指虽然具有投票资格,但是在提案间举棋不定,不知该将选票投向哪一个提案的这样一些投票者B.中间投票者指的是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结果的中间状态C.中间投票者是指那些虽然没有投票资格,但却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来影响投票者的理性行为,进而影响投票结果的这样一些投票者D.中间投票者是指受他人影响,将选票投向本不能代表自己意愿的提案的这样一些投票者5、在间接民主决策机制中,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的角色不包括( )。A.选民B.政治家C.官僚D.公民6、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是()A、孔多塞B、塔洛克C、布坎南D、阿罗7、在不违背民主政治要求的前提下,不存在不出现投票悖论的决策规则,这个\n原理叫()A、政治均衡原理B、民主政治原理C、阿罗不可能原理D、投票悖论原理一:单选题:1、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最主要部分是()。A.税收B.公债C.公共收费D.国有资产收益2、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应采取()。A.紧缩性财政政策B.扩张性财政政策C.中性的财政政策D.一般性财政政策3、如果政府为了扩大内需,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从而导致私人部门的投资下降。这种经济现象,经济学家称为()。A.溢出效应B.回波效应C.木桶效应D.挤出效应4、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如果政府认为社会总需求水平过高甚至出现总需求膨胀或者通货膨胀的现象,就会采取一系列的财政政策措施,实行(),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A.紧缩性财政政策B.中性财政政策C.扩张性财政政策D.消极财政政策5、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A.增加税收、增加政府支出B.减少税收、减少政府支出C.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D.减少税收、增加政府支出6、根据财政政策的调节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A.宏观财政政策B.微观财政政策C.扩张性财政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E.中性财政政策7、财政政策目标表述正确的是( )。A.充分就业就是所有的人全部就业B.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C.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而是指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而存在的失业率基础上的总就业水平。D经济增长就是GDP增长率越高越好 8、()不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A.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B.政府开支直接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多收多支,少收少支C.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D.农业支持方案\n名词解释【一到十二章】1帕累托最优:2计划经济:3市场经济:4资源的稀缺性:1市场失灵:2看得见的手:3.市场势力:4.公共物品:5.外部性:1、完全竞争市场2、完全垄断市场3、寡头垄断市场4、需求价格弹性5、消费者剩余6、管制7、反垄断1.信息不对称2.逆向选择\n3.道德风险4.委托—代理理论1.外部效应:2.庇古税:3.科斯定理:4.交易成本:5.生产的正外部性:6.消费的负外部性:1.非排他性:2.非竞争性:3.公共物品:4.共有资源:5.搭便车:6.公地悲剧:7.纯公共物品:8.准公共物品:1.洛伦兹曲线:2.基尼系数:3.绝对贫困:4.相对贫困:5.初次分配:\n1.收入再分配:1、消耗性支出:2、转移性支出:3、瓦格纳规律:4、社会保障支出:5、财政补贴:6、公共消费支出:7、公共投资支出:1.税收:2.公债:3.公平原则:4.效率原则:5.税收三要素:6增值税:6.税收的转嫁:8税收的归宿:1公共选择:2直接民主制:3代议制:4投票悖论:5政府失灵:\n6一致性原则:7多数同意原则:8单峰偏好:9中间投票人定理:10寻租:1.财政政策:2相机抉择:3内在稳定器:4充分就业:5物价稳定:6扩张性财政政策;7紧缩性财政政策:8挤出政策:9货币政策:问答题:1.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试述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之间的联系。\n3.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4为什么说价格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5.为什么说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6.垄断造成的损失和低效率表现在哪些方面?7.制约市场势力的公共政策有哪些?分析题。在北京百货大楼,某一生产鸭绒制品的公司开设了一个透明车间,当场为顾客填充鸭绒被。在国外,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公布财务账目,并邀请中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加以审计是增强股东信心、吸引投资者的明智之举。1.试利用这章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企业的行为。?思考题.大多数高速公路边都有垃圾,而人们的院子里却很少有垃圾。对这一事实给出一个经济学的解释案例:蚕茧价格的涨跌与市场的强制调节\n1995年秋,国内的蚕茧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蚕茧价格从1993~1994年间的每公斤24元急剧下跌到每公斤3~5元。价格的暴跌令广大蚕农损失惨重。据估计,蚕农养一纸蚕,合计支出为165元,而得出的蚕茧只售104元,因此蚕农除了浪费劳动外,还净损失61元。蚕价的暴跌,打击了广大蚕农的积极性,导致蚕农大规模倒蚕毁茧。江苏省的盐城市,不少乡镇的桑园被毁,有的乡镇的毁园面积达20%。有些地方不仅新开发的桑咽被毁,连一些老桑园也遭毁坏。造成蚕价大幅下降的原因是多样的。截至1993年,我国的丝绸行业一直是热销行业,当年出口创汇额高达31.5亿美元,实现利税14.38亿元,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其中,茧丝绸的生产与出口都居世界第一位。高额的利润,吸引了大量企业投入丝绸业,使得作为原材料的蚕茧变得相对紧缺起来,各个丝绸生产企业为了争夺蚕茧,引发了蚕茧大战。蚕茧大战使得蚕茧的市场价格高扬,众多的农民跻身于养蚕的行列,盲目扩大产量,结果造成蚕茧的产量远大于市场的需求量,世界茧丝需求量为6万吨左右,而我国茧丝产量就已达8.5万吨。\n我国丝绸产品的最终市场在国外,但是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市场开始发生变化,我国的丝绸业出现困境,全行业当年亏损4.9亿元,是建国以来的首次。1995年,形势更加严峻,丝绸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出口创汇大幅度减少,据占全国丝绸生产75%的江苏、浙江、四川、安徽4省统计,1~9月份,丝产量下降14.2%,桑茧丝绸产量下降26.6%。下游行业的减产,使原本已供过于求的上游蚕茧养殖业更加雪上加霜,于是便出现了1995年秋蚕茧收购价格大幅度下跌的一幕。蚕茧大战还使丝绸行业大伤元气,不少丝绸生产企业在蚕茧大战中为了争夺蚕茧,投入了大量资金购入高价的蚕茧,如今丝绸减产,企业便积压了大量的资金,难以运转。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实践表明,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具有计划经济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并不必然导致合理的结果,即使是在竞争性行业,也会出现诸如上述蚕农大规模倒蚕毁桑的事件。这实际上是市场对明显供过于求的态势作强制调整的表现,如果这种供过于求的情况只是出现在若干行业或部门,也许不至于导致严重的经济问题,但是如果这种状况普遍而长时间地存在,人们就必须意识到,一定是市场机制本身出现了某些功能障碍,也就是说,必须对其进行大规模的诊治。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就是一件典型事例。市场机制存在失灵造成资源配置无效的现象,这是国内外市场经济运行已证明的事实,理论上也能作出解释。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一个建立与完善的阶段,因市场机制的缺陷与不完善造成的价格信号扭曲、信息不完全等情况更加严重,更容易使社会资源因无效配置而造成损失,所以在这一阶段,我国政府合理地干预市场,纠正市场失灵,维持市场的均衡就显得十分重要与必要了。对于参与经济活动的企业或其他主体而言,必须使生产经营决策有充分、准确、及时的信息为基础,要重视对市场前景的分析和预测,减少盲目性,提高决策水平。\n思考题:1.结合案例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2.案例反映了市场主体的经济人性质吗?3.结合案例讨论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基本职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