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学的几点思考(本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对历史学的几点思考(本

对历史学的几点思考(本科草稿)谷训涛,06年春天---07年夏天 1、历史学表述的另一种可能    想高三时,借到同学的一本世界近代史,当时觉得写的挺好,就接连4天没听课,只是抄写了100多页书,直到抄的写不下去。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奇怪。当时还订阅了《世界历史》、《历史档案》,看些《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杂志。到底什么时候喜欢上历史学,我已想不起来了。高一时曾看到一本讲中国妇女运动史(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书,发现历史书籍不讲女性的历史是一大失误。历史中被遮蔽的太多了,比如环境史、女性史。   我高中时读过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当时有部分读不懂,但我知道这是一种新式的思想史写法/范式,另外该书的文笔不错),钱穆,黄仁宇,何新等人的一些书等。  \n我当时感觉历史书的另一种写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历史/现实中充满了可能性,它的的画面是由不同时代的史学家阐释并建构起来的,史学有一定的当代性,史无定法,因而史学之树常青)。   06年读到一篇耿占春的一篇文章,他讲在合理化/全球化/传媒消费社会中传统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但是人文学科依然有其用,人文工作者“可以继续做一个‘理念人’或价值观念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可以继续做一个为理念贫困的时代提供各种各样的理念的人。它意味着为总是面临问题与困境的人类社会提供新的可能性。它还意味着对生活与历史的敏感、记忆、思索,以及对这一切的理解、表达与沟通。”此真言也。06年夏天我看着斯特尤伯格的《西方现代思想史》,感觉作者较好的把思想家个性与时代结合了起来,清除了对一些思想家的误解,我读到了活生生的人物,历史在作者笔下不再是死的而是有生命力的。  2、史学理论与思维范式    \n日益感觉到,反思对读书、对自己的重要。以前许多问题不假思索就接受,把许多问题想当然,似乎什么都当然如此,其实有很多的误解。日益发现,在看、写文章中搞清概念的重要,许多问题的争执是由概念的混乱、误读引起的。日益感到,许多理论看似很玄,与实际离的较远,其实它们与实际有很多关系,没经过理论的反思,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误读。  在看一些文章时,发现思维方式对看问题的重要制约作用。历史与现实是较为复杂的,而学理分析时,常顾及一些方面,有意、无意忽视一些方面,得出的结论(抱着学术研究的态度,不夹杂太多政治之争)各执真理的一端。特别是二元论思维方式,非此即彼的想法害苦了不少读者、听者,吓走了一批对历史、对历史学感兴趣的读者。直到现在有人一提起历史、历史学就觉的没什么用,我想这是对现在研究成果毫无了解的结果,以前的著作的影响在默默影响他们。令人幸喜的是有不少研究者在做出更多建立在扎实史料、证据基础之上的解释,所反应出的历史画卷更生动、立体、多彩。向他们致敬。      感到在研究(我现在没有什么经验,只是一种感觉)中宽容的重要,宽容不仅仅是一种品质。学者的探索充满了艰辛,失误在所难免,要允许出错。正常的学术争论很有必要,正是在争论、交流中真知迸发。当然宽容也有限制:对不宽容者。偏见害人不浅。 \n  3、07考研失利后对学术的一个思考    有时想,搞些学术研究到底有什么用呢?    前几日与一外系朋友谈起此事:学术研究亦是一个谋生之路,只是通过它较难致富。    我的看法是,通过学术训练,可以是一个人过更明智的生活,多些反省,尽管要过明智的生活不仅仅这一个途径。     学术研究还可以使一个人走上求知之路,时不时可以有些新发现、新的解释,也许会引起争论(而这正是共识达成的必经之路),得不到他人的认同,也可能影响到的人也较少,但在求索路上的快乐也吸引着不少人走上学术之路,这是在探索一种、另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她会启发后来者,引发新的思索。     突然想起目前在河北大学的雷戈在去年所出的专著后记中说道,有两种学术道路,一种是以学术为人生,一种是以学术关照人生,而他认同后一种。吾以为然。雷戈引用沈从文所说的一句话,说沈从文要建一个“希腊小屋”,按照雷戈的解释“希腊小屋”既有神性又有人性,他也认同此种理想。这值得思索。\n4、对世界历史研究的疑问   目前国内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不少了,但大部分只是交流,中国学者问外国学者答,少的是对话。还需要在外语、学术前沿等方面一块努力。世界史的立足点是中国史、中国现实吗?我想应该是吧,听说一位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法国哲学家(有人说他是汉学家)的立足点是探究古希腊哲学。但反过来,国内研究西方古希腊哲学的几乎没人想到再反过来探究中国先秦哲学。只有这样将来才会写出更高水平的比较史著作。  按照目前国内学术研究现状,我们何以可能达到世界水平?从资料看,国内世界史积累了不少资料,但很难达到西方的数量。从理论看,我们国内学术概念、理论大量的吸收、照搬西方的,国内学者自主创新的很少,在国际学术界发言权很少。而且世界史(何止历史学这一科,多少人文社会科学如此啊)著作、论文绝大部分是通过二手材料的购买、阅读、构思写成的,硕士博士是大都这样毕业的。那么我们怎们才能有更高水平的学术创新?   说到学术创新,记得07年6月旁听了山东师大的世界史博士论文答辩,有北大、南开和山师大的老师作答辩委员。有位老师说博士、硕士论文创新的判断不能按照我们平时所说的“填补了有关空白”\n来判断。我当时觉得够新颖。因为我们不能全知其它地区的学术现状如何。再说大部分研究者也看不了几种主要的外语文献(法、德、俄、日等)。那么我们该怎样判断一篇文章、一部著作的创新呢?   另外我还感受,现在论文、著作的写作都是从文字到文字、从书本到书本。倒是挺规范,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少见真正大气、磅礴之作,大概是种历史感的缺失吧。另外感觉硕士博士对生活的感知能力较弱(生活阅历少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