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思想品德科_历史学科
思想品德科/历史学科第一部分思想品德科一、考试依据本考试说明(思想品德学科)依据教育部2003年5月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结合佛山市初中阶段思想品德学科素质教育和学科素养的要求以及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而拟定的。2010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思想品德科以本考试说明及广东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至九年级《思想品德》为依据。二、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思想品德科采用与历史科两科合卷、书面闭卷笔答的考试方式。全卷由思想品德部分和历史部分组成,满分100分,思想品德部分与历史部分各占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试卷结构:思想品德部分设置最佳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30分;简答题2小题,合计10分;分析论述题目或综合探究题1小题,该题10分。最佳选择题是指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3、难度要求:容易题约40%;中等难度题约50%;较难题约10%。全卷难度约为0.65左右。三、考试要求与内容根据普通高中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佛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确定思想品德学科考试内容。(一)考核能力要求1.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法律和国情教育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2.获取、解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文字语言形式的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以图、表等形式表达的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上述信息。3.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11—\n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掌握基本的法律和国情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和辨别是非。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等。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础技能的能力。4.论证、探究问题能力能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科学的、或有创新意识,或有一定意义的问题。能够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充足必要的论据,论证、探究和讨论问题,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二)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法律部分、国情部分与时事部分,三部分内容比例约为4:5:1。第一部分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目标要求:(1)了解法律规范的特征,理解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2)知道法律区别于道德、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其他社会行为规范的特点。2.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目标要求:(1)懂得法律以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为内容,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2)理解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即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目标要求:(1)知道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不成熟、不能独立等特性,需要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2)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的名称。—11—\n(3)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分别规定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4.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目标要求:(1)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区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2)理解犯罪是违法的一种,要清楚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3)知道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4)懂得自觉抵制诱惑是避免违法犯罪的重要主观条件,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5.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目标要求:(1)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特别是要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2)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6.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目标要求:(1)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积极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7.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目标要求:(1)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维护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8.知道法律维护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目标要求:(1)知道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自觉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9.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目标要求:(1)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11—\n(2)知道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10.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权。目标要求:(1)知道个人隐私权的涵义。(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1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目标要求:(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2)懂得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3)知道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容侵犯。中学生的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护。12.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目标要求:(1)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掌握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与方法。13.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目标要求:(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权威,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14.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目标要求:(1)知道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2)知道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3)理解以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4)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做到守法护法,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15.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目标要求:(1)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2)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16.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目标要求:—11—\n(1)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2)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3)学会在不同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4)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第二部分17.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1)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2)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其指导思。(3)理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4)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18.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目标要求:(1)知道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2)了解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了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3)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19.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目标要求:(1)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1—\n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实现社会和谐。目标要求:(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2)理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明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4)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5)懂得建设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增强主人翁精神,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21.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目标要求:(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3)知道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树立开放、平等的国际意识,维护世界和平。22.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目标要求:(1)了解我国教育、科技成就,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3)认识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3.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目标要求:(1)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我国所面临的严峻人口形势,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理解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3)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懂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11—\n24.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目标要求:(1)了解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懂得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第三部分25.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参考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出版社《时事》(初中版)中的“国内外大事记”。—11—\n第三部分试卷示例思想品德与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思想品德部分,占50分;第二部分为历史部分,占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本试卷答题卡分为思想品德部分和历史部分,各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在对应的答题卡上做答。第一部分思想品德(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在2009年3月5日至13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共识与信心,并把它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A.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B.发展先进文化C.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D.深化改革开放2.2008年11月3日至7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访问台湾,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会长江丙坤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等四项协议。这一历史性的访台之行①使两岸全面直接通航、通邮、通商变成了现实②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永远结束了两岸的敌对状态④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入和平发展的新里程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2009年4月1日,国务院启动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佛山市各中小学也开展了校园安全隐患大检查行动,以确保学校成为最安全、最放心的地方。这一行动A.履行了学校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B.创造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C.有效实施了对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学校保护 D.杜绝了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安全事故4.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正式施行。从消费者权利的角度来看,这部法律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①安全保障权②知悉真情权③公平交易权④生命健康权⑤依法求偿权⑥人身自由权A.②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⑤5.为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顺利施行,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基本、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宪法①认真学习这部法律,做到知法、守法②发现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③在遭受侵权时要及时向司法部门提起法律诉讼④—11—\n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注意索取、保留发票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右边的“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图”表明①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②宪法是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③我国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④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7.面对全球金融海啸,世界各国加强协调、联手应对。20国金融峰会和亚欧首脑会议都把应对金融危机、遏止经济衰退作为主要议题。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也发表了题为《坚定信心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演讲。这表明①谋求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②经济全球化增强了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③加强国际合作就能解决金融危机④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依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下列不属于公民个人私有财产的是A.张某入股公司获得的年终分红B.李某出卖建房时挖出的文物获得的收入C.王某出租自家房屋获得的房租D.赵某转让个人发明专利获得的转让金9.汶川映秀镇二年级的小朋友林浩在大地震中侥幸爬出废墟后,又勇敢地跑回去救出两名受伤的同学,他的事迹让人感动。林浩后来被国家授予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称号,这体现公民享有的A.荣誉权B.姓名权C.名誉权D.智力成果权10.2009年3月19日签署的《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将“优势互补”作为广佛同城化的重要原则,要求统筹协调两市各类规划,实现错位发展、功能配套。实施广佛同城化,有利于A.促进两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同步富裕B.促进两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广佛整体竞争力C.提高两地行政管理能力,消除城市间的各种差异D.从根本上解决两地区域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11.风靡全球的“芭比娃娃”是中国加工出口玩具中的一种,美国超市的售价是9.99美元。在这个产品创造的近9美元价值中,作为加工制造的中国只分到2%左右的利润,其余高于我们几十倍之多的利润全归美国厂商所有。这启示我们①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③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④要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9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法律保证。它的施行A.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和水平—11—\nB.可引导人们开展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C.解决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D.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13.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我国的A.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比较多B.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C.资源开发难度大,环境破坏极其严重D.科技教育比较落后,高素质人才不足14.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持续多年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在发展中国家当中排名第一。实践证明,改革开放A.是提升当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政治保证B.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和最终目标C.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源泉D.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15.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在中央和各地的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使西藏发生了沧桑巨变。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95.81亿元,是1959年的65倍;农牧民人均年收入3176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12482元;基础设施建设从无到有,公路、铁路、飞机拉近了雪域高原的距离。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说明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②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我国遵循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处理民族关系原则④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和保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1-5:CDCDC6-10:BABAB11-15:CBBC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10分。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6分。16.近年来,佛山市十分重视义务教育的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完全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又把免费义务教育受惠面扩展到4万多外来人员子女,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目标。这些举措为我们实现受教育的权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离的。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怎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参考答案:①自觉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②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③努力学习,在学业上不断进步,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④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作业;⑤要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⑥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⑦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特长,使自己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人。(只要答出其中四个方面即可)17.材料一: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首要规划目标是——“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材料二:据统计,我国目前人均耕地1.38—11—\n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一些省市人均耕地面积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我国的耕地后备资源只有2亿亩左右,60%分布在水源不足和生态脆弱地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对我们全面小康建设有何意义?参考答案:(1)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需要一定数量的耕地来保证;守住这条红线,有利于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全面小康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2)我国是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形势严峻的国家,土地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守住这条红线,有利于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为全面小康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满分10分。18.背景:自2009年1月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曝光、关闭了一大批违法违规的网站,查处了一大批网络淫秽色情违法案件。社会各界也积极开展“抵制网络低俗之风”活动,有效推动了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围绕“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的主题,某校在学生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现在请你一同参与完成下列环节:[问题探究]网络的兴起加快了文化传播,拓展了文化空间,丰富了文化内涵。然而我们在网络上也发现了黑客、病毒,发现了虚假信息、黄色网站……。(1)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文化的影响?(3分)[建言献策]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方面。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整治网络低俗之风行动的深入开展,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请你对学校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几条建议。(3分)[践行活动]某班召开了“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的主题班会,发出了“上文明网,文明上网,坚决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的倡议。(3)我们青少年如何用实际行动来抵制网络低俗之风?(4分)参考答案:(1)(3分)先进的网络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落后、腐朽的网络文化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我们要善于辨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加以抵制。(2)(3分)①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设置过滤功能,隔离网络垃圾,防止校园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②开发学生欢迎、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精品,切实增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吸引力;③向学生开放校内网络设施,为学生利用网络接受教育、收集信息、自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④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网络文明及有关法律、道德的宣传与教育。 (3)(4分)①不上传、不下载、不传播网络低俗内容,发现网络低俗内容及时向网站管理部门举报;②不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不参与、不支持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③不通过网络窥探他人隐私,未经同意不通过网络透露他人隐私,维护网络安全;④不在网上谩骂、攻击他人,注意文明用语,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⑤积极通过网络传播文明风尚,坚持自我约束,树立对待网络的正确意识。—1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