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8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考古出土汉玉历史学观察
万方数据文物春秋2006年第6期研究与探索考古出士汊至的历史学观察石荣传1陈杰2(1.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山东青岛266003;2.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266071)【关键词】玉器;汉代;儒家思想;神仙方术【摘要】从目前考古出土玉器的情况看,两汉是古玉美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折时期,之后的玉器开始了生活化的美学发展阶段。儒家理论与黄老思想结合在一起,使得汉代厚葬之风盛行,用玉制度在两汉发展成熟起来。在两汉,儒家思想与羽化升仙的黄老思想这两种表面看起来相悖的哲学思潮在玉器中达到完美的契合,将玉器的象征寓意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说两汉玉器是艺术和政治的结合,也是艺术与宗教的结合。中国使用玉器的历史源远流长,考古发现最早的玉器出现于兴隆洼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原始神权和政权的出现与巩固,玉器这种纯审美的形式里逐渐积沉了原始宗教信仰、社会意识、权力威严等理|生的内涵,成为掌握权力者表达其思想意识观念的方式之一,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的文化现象。中国古玉的发展从其所反映的思想意识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新石器文化时期。在最初的玉器纯审美活动中,因为农业生产是当时人们主要的生活来源,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或敬畏,或依赖,产生了原始的图腾崇拜,如红山文化玉器中诸多的玉动物形象,尤其是玉猪龙的形象十分典型『2l,这一阶段是玉神灵崇拜;后来,由于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驾驭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人们由对动物的崇拜转到对传说中神人的崇拜,如良渚文化玉器中的神人兽面纹【31,至此玉器的神化达到了高峰。第二个阶段从龙山文化后期开始,这时作为王权和威严象征的玉礼器开始萌芽,随着阶级的出现,等级制度逐渐确立,玉器的使用也就开始等级化。第三个阶段是伦理化、人格化的春秋、战国玉器阶段。商的灭亡使周朝统治者意识到“人”的力量,提出了“明德慎罚”,同时提出了“保民”,主张“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民之依⋯⋯能保惠于庶民”(《尚书·酒诰》),这是“明德”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理性主义逐渐高于以“神”至上的神权思想。加上东周文化思想领域的斗争,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为了维护礼制,将抽象的礼制理论形象化,并附会于玉器之中,即所谓“君子比德于玉”,使之成为从思想上臣一25—\n万方数据文物春秋2006年第6期研究与探索服于传统礼制的一种心理教化T具,玉器被人格化、道德化。第四个阶段是迷信化的汉代玉器阶段。随着两汉王权的确立,儒家思想取得了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先秦儒家用玉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继承。同时,由先秦流传下来的追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方术思想被两汉统治者极力推崇,被道家认为是山川日月精华的玉石由与上天对话的工具转为成仙的“神丹妙药”,玉器被神秘化、迷信化,这是在中国古玉发展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阶段。这种从先秦沿袭下来、将玉置于伦理学和社会意识的高度来认识的儒家用玉理论,经过两汉的继承和发展,使中国玉器具有灵性的观念深入人心,时至今日很多人仍对这一说法深信不疑。儒家用玉制度在两汉的继承与发展儒家用玉在先秦主要体现在佩玉制度上,到了两汉时期,不仅在佩玉方面,在葬玉上也有充分的体现。儒家佩玉理论主要表现在玉德和等级两方面,也就是玉器的人格化、道德化和制度化,正如刘凤君先生所说:“中国古代玉器强烈受到传统伦理道德的规范,许多玉器都具有特定的审美象征性,往往借助于造型、体量、尺寸、色彩、纹饰来象征性的显示伦理道德和社会等级观念。”川墓葬出土的玉器能够体现等级的差别,但是汉墓大多被盗,葬玉组合不完整,出土位置不清,对于复原其原来的佩玉种类和佩带方式有一定困难,也为我们探讨两汉佩玉等级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增加了难度。组玉佩最能体现佩玉制度的等级状况,但在两汉发现很少,只有广州象岗南越王墓闱出土的11套组玉佩。从其风格来看,这组玉佩具有先秦遗风,应是边陲文化发展的滞后性所致,但“礼失求诸野”,仍然可以从一定程一26一度上看出西汉王朝大一统局面下的玉器风格。而同出的玉舞人身上所刻画的佩玉形状大多是在组绶上系一玉璜,下系一玉环或玉璧,相对于两周时期的组玉佩已大大简化了。从先秦古籍上看,虽然汉代儒生对于先秦的制度理论有杜撰附会的成份,但是两汉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已经达到了谶纬化的程度,因此我们探讨汉佩玉制度可以从佩玉理论人手,从“玉德说”的演变来说明先秦佩玉制度在两汉的继承和发展。在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根据玉的自然物理特性,赋予玉器l1种美德:“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礼记·聘义》)孑L子将其思想精华与玉的物理特性进行比附,其中前五者从玉器本身出发,后六者则是儒生对玉的附会,将儒家思想中抽象、外在、强制人们实行的一种社会规范,变为具体的、实践性的内在心理需求。儒家思想从根本上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中的等级制度,因此对蕴含了l1种美德的佩玉的佩带方法作了详细的规定:“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孺玫而组组绶”;“君在不佩玉,左结佩,右设佩;居则设佩,朝则结佩”(《礼记·玉藻》)。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外在的佩玉来使他们的行为符合君子风范的目的,这就是《礼记·玉藻》中所记载的:“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之。”“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这种将玉器与君子德行结合在一起的玉德说在先秦的古籍中多有描述,如《秦\n万方数据文物春秋2006年第6期研究与探索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如其玉”;《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圭如璧”;《大雅·卷阿》:“顺顺卯卯,如圭如璋,令闻令望”;《礼记·玉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等等。随着汉王朝的统一,汉儒生对用玉制度进行了精炼和提升,将其变为更具体、易为人们所接受的感性形式。正如西汉刘向《说苑》中云:“玉有六美⋯⋯望之温润者,君子比德焉;近之栗理者,君子比智焉;声近徐而闻远之,君子比义焉;折而不挠,阙而为荏者,君子比勇焉;廉而不刿者,君子比仁焉;有瑕必见之于外者,君子比情焉。”刘向所言与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所讲“玉至清而不蔽其恶,内有瑕秽必见之于外,故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取之玉也”如出一辙,对玉的内涵的比附成为人们“无意识”地共同遵守的一种社会规范,可见先秦儒家的用玉理论对汉儒生的影响之深。特别是到了东汉,儒生们从玉的质感、纹理、透明度、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缜密的质地等五方面去虚存实地对“玉德”说进行了高度概括:“玉,石之美者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絮之方也。”这里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放在“五德”说的首要地位,也就将儒家用玉理论推向了高潮。人格化、道德化的佩玉美学思潮发端于西周,春秋时为了维护西周礼制而产生的儒家用玉理论标志着佩玉制度的形成,而经过两汉儒生的浓缩和概括,儒家佩玉制度在两汉达到顶峰。如果说“玉德说”是两汉对先秦儒家用玉理论的继承,那么葬玉制度的成熟就是先秦儒家用玉理论在两汉的发展。葬玉的起源可以上溯至良渚文化的玉敛葬,安阳殷墟中的玉玲已具雏形,两周时期已出现“缀玉面目”和“缀玉衣服”。《墨子·节葬下》载:“诸侯死者,虚车库,然后金玉比乎其身。”但在先秦,儒家的用玉制度只是指与人们日常行为有关的佩玉,尚未涉及到处于萌芽阶段的葬玉。随着汉王朝的确立,为维护社会等级关系,取得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对社会制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规定。由于儒家尚孝,汉代流行厚葬,加上神仙方术思想中对玉器的迷信,使得汉代葬玉之风盛行,并迅速发展成熟起来,形成了中国古玉美学发展史上的第四个高峰,这也是古玉与上层建筑结合的最后一个阶段——玉器的迷信化阶段。自此以后,玉器由神坛走人生活,进入玉器发展的另一个阶段——唐宋以后玉器的生活化发展时期。两汉葬玉制度中儒家思想的最根本表现是等级,是靠葬玉组合中器物的造型、缕质、种类、数量、质地等来体现的。此时已有了完整的葬玉组合:玉衣类(玉面罩、玉衣套)、玉手握、玉九窍塞、玉枕、玉璧等五种。西汉初期,玉衣的发展尚未成熟,还处于玉面罩阶段。但从出土情况看,西汉早期葬玉就有等级之分,使用玉面罩、玉衣套的等级要比未使用的高,而在同样使用玉面罩、玉衣套的墓中,使用玉豚为手握的要比使用玉璜的等级高。早期的玉衣缕质多为丝缕,只有山东临沂刘疵墓中出土的玉衣为金缕,故尚不能说此时已有严格的缕质差别。西汉文景时期,玉衣已发展成熟,组合也趋于定型,大体为:玉衣(1套)、玉枕(1件)、玉窍塞(最多为7件)、玉手握(玉猪2件)、玉璧(数量不等)。玉衣大都使用金属缕质,等级制度开始确立:诸侯王使用金缕玉衣,列侯、嗣侯使用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仅在四川绵阳发现。说明西汉早期使用玉衣的制度虽已确立,尚不够严格。西汉中期,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用玉制度开始规范化、制度化,玉敛葬的使用率有所下降,玉衣组合完全成熟且固定下来:玉衣(金、银或铜缕)、玉枕(1件)、玉手一27—\n万方数据文物春秋2()()6年第6期研究与探索握(2件)、玉九窍塞(9件)、玉璧(数量不等)。势力强大的诸侯王皆使用金缕玉衣,列侯、嗣侯使用银缕或铜缕。如果犯有过错,诸侯王则降级使用,而列侯、嗣侯则可能被剥夺使用玉衣的资格。如山东长清双乳山济北王刘宽墓使用了玉面罩组合,而徐州韩山宛朐侯刘执墓则未使用玉敛葬。西汉后期,中央统治制度受到地方诸侯逾制和破坏,“百官之制同京师”,加之道家升仙思想在社会上的逐渐蔓延,使得葬玉的范围扩大,用玉制度受到冲击和僭越,有些势力较强的诸侯国开始自己制造玉衣。但是由于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用玉制度中的等级观念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得以遵守和维护,因此虽然用玉范围扩大,但大多玉质较差或缕质较低,较高等级的用玉规格仍然得到了较好的遵守。从出土的两汉玉器来看,只有等级较高的诸侯王才使用金缕玉衣,出土量最少;小国或实力较弱的诸侯王使用银缕甚至是铜缕玉衣,列侯或嗣侯只能使用铜缕,等级稍高或财力稍好的使用鎏金铜缕玉衣。后两种形式的玉衣出土较多,尤其是铜缕。同时,从西汉后期开始玉敛葬大量出现,说明由于中央统治势力的下降,加上神仙方术思想的泛滥,葬玉的使用范围扩大,相当于侯或低于侯的贵族开始使用玉敛葬,只是等级较低,玉质较差,如扬州“妾莫书”木椁墓所出玉衣为琉璃质【6】。这些皆是对儒家用玉等级制度的冲击和破坏。鉴于西汉王朝灭亡的教训,东汉统治阶级制定了许多措施以重建中央统治集权,许多制度条令化、法制化,其中包括儒家用玉制度。正因为如此,在西汉典籍中很少提到的葬玉制度在东汉的正史《后汉书》中有了明确的记载:“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从考古资料来看,诸侯王一级的墓中一28一几乎没有不使用玉敛葬的,还有许多使用玉敛葬的墓主人并不一定是诸侯王。出土的玉衣大多使用铜缕,银缕次之,金缕没有发现。这表明由于东汉时期葬玉制度的法制化,较高等级的用玉制度得到了很好的执行。而随着道家思想地位的上升和巩固,人们对玉的迷信也与日俱增,随葬玉器的风气也不再局限于上层统治阶级,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东汉后期,中央集权软弱无力,经济状况也一落千丈,诸侯王及贵族使用玉敛葬时在财力上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儒学理论受到道家思想和佛教的冲击,以等级关系为基础的儒家用玉理论已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及至魏晋时期,魏文帝鉴于汉王朝覆灭的教训,作《终制》:“饭冶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71,儒家用玉理论自此退出历史舞台,意味着玉器逐渐脱离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美学发展阶段。虽然唐以后玉器再度兴起,但只是继承了玉器象征贵重和美好的吉祥寓意而被生活化、世俗化,再未与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相结合。虽然宋明理学的发展使得儒士又将许多理性内涵赋予玉器,但这大多是一种有意识的附会和托古,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下的主动性的内在心理需求,与两汉以前的儒家等级用玉思想相去甚远。汉代玉器中的神仙方术思想汉代玉器中的神仙方术思想其实是史前玉器被神化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史前,人们把对神灵的膜拜和敬仰全部倾注到玉器上,并深信玉器的形状和纹饰具有特殊的法力,能沟通天地与神灵。在红山文化【81和良渚文化【9】时期,动物形玉器和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都具有特殊的含义和神圣的社会功能。随着宗教思想的发展和人本主义的兴起,这种“玉神灵”思想日益成为统治阶级希求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迷惑和恐惧产生了\n万方数据文物春秋2006年第6期研究与探索原始宗教信仰,并逐步发展细化。《左传·昭公七年》载:“人生始化日魄,既生魄,阳日魂。”人活着则魂魄合一,死后则“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礼记·郊特牲》)。人们相信,如果尸体保存完好,有朝一日魂复归于魄,则可复生,而以玉殓葬可以使尸体不腐。这种观念随着神仙方术思想的传播更加深入民心,在汉代达到顶峰。玉器的功能和法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深化,不仅以玉殓尸可以不朽,而且食玉可以长生不老,佩带可以避邪,正如《玉经》所载:“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神仙方术思想在考古出土的两汉玉器中集中表现在葬玉上,而其中又主要表现在玉衣、玉九窍塞和玉璧这三种玉器上。玉衣是两汉葬玉中最具有特点的葬具,《墨子·节葬下》载:“诸侯死者,虚车库,然后金玉比乎身。”他们希望以玉衣将人的魂魄保存完好,以期在来世能还魂复活。在玉衣的结构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玉衣头顶部的一块玉璧。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其瓮棺葬的葬具瓮棺上方均钻有一洞【10l’这是希望葬者的灵魂出窍以后,可以通过此洞升天而去。玉衣头顶玉璧的作用也主要在于此。另外还有礼天的作用,是人与神和上天之间的桥梁和分界,下文玉璧部分会再作介绍。所以玉衣的升仙思想得到诠释:人的灵魂通过“璧门”进入天国,而形体在玉衣中得以保存完好,在来世可以复活。玉九窍塞是由一组小玉器构成:耳塞(2)、眼盖(2)、鼻冶(2)、口塞(1)、肛门塞(1)、生殖器盖或塞(1)。古代道家以为人的九窍是精气外溢通道,如果人的精气外溢,尸体将会腐烂,因此除了用玉衣来裹身外,还要用玉塞于九窍,防止精气外溢,以使尸体不朽,正如葛洪在《抱朴子·世俗篇》中所说:“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九窍塞中最能体现神仙方术思想的是玉冶蝉。蝉在先秦因会蜕壳生翅而被认为是奇异动物,很多铜器上都有蝉纹。后来,受羽化升仙思想的影响,玉蝉被赋以转生的寓意用于口玲,人们希望能如蝉一样蜕壳得以重生。玉璧作为礼器,可以祭天,《周礼》日:“以玉作六器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玉璧在先秦是巫觋与上天对话的礼器之一,张光直先生曾谈到:“天地之间或祖灵及其余神祗与生者之间的沟通,要仰仗巫祝与巫术,而礼器和牺牲则是沟通仪式中必须配备之物。”⋯】玉璧随葬最早可追溯到良渚文化时期。在先秦,玉璧主要用作礼器和装饰,汉代玉璧的作用增加,除了继承先秦玉璧的作用外,还用于玉敛葬。作为葬玉的玉璧主要铺于墓主身上、身下,人们大量随葬玉璧就是希望通过这种礼器来与上天沟通,因此墓中随葬的玉璧是葬玉与礼玉的结合。葬玉璧所体现的神仙方术思想在于它的纹饰。在玉器神化的过程中,当造型不足以承载其思想内容时,人们开始借助纹饰来表达特定的社会内涵,如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虽然玉璧的纹饰多种多样,但作为葬玉的玉璧纹饰却较为统一,主要有龙纹、凤纹、龙凤结合三种。龙自中国史前社会起即是一种神奇的动物,传说中能载人上天的龙,在人们的意识中是一种通天的神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到了汉代,龙纹极为盛行,据说“汉当土德,土德之应黄龙见”。葬玉璧上的龙纹造型多为一首两身式,平面线雕:头为正面图案,头以后身体从中对剖为两半,沿玉璧弧面向两方延伸,这样既可使龙体变得修长,又可增加龙的神秘感,表现其无上的能量。从先秦发展而来的阴阳五行说认为:凤,火精也,火为阳,即凤是阳兽;龙是水中神兽,一29—\n万方数据文物春秋2006年第6期丛窭皇堡窒焚纸时,就地面一大网圈,这个大厕代表人神对接、彼此进行沟通的方式:人们在这个大圆中为故人焚烧象征财物的陪葬品,就能将其送人天围【16】。在这里,圆圈就是两汉葬俗中“璧门”的简化,是两汉葬玉璧中寓意的神仙方术思想的延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的继承和发展。水为阴,龙为阴兽;龙凤合璧表示阴阳相辅。这两种纹饰雕在葬玉璧上,将神仙方术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死者的灵魂在龙凤神兽的导引和簇拥之下,由玉衣头顶的“璧门”顺利升人天国。由玉璧上纹饰的艺术风格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升仙思想的痴迷和狂热,“艺术和宗教是人们摆脱现实环境达到迷狂境界的两个途径,审美的狂喜和宗教的狂热是联系在一起的两个派别,艺术和宗教是达到同一类心理状态的手段。”¨2】两汉墓葬中另一个与玉璧有关的现象是,两湖一带楚式墓中随葬玉器很少,但是在棺盖上用彩漆直接绘出玉璧形状,或将玉璧绘在盖棺的锦幡上。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锦幡,在天门与帝阍的前部绘出一方大大的玉璧,其上缠绕二龙吧这应该是葬玉璧在各地葬俗中的演变。《礼·明堂位疏记》中记载:“周代以物为霎,霎上戴之以璧,陈之而障柩车。”在考古发现中,先秦墓葬中很多在棺顶放有玉璧,与史书的记载相吻合。这也是后世“璧门”的源起。屈原《离骚》有“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句,这里的“阊阖”即是“天门”之意。《三辅黄图》云:“宫之正门日闾阖,高二十五丈,亦日璧门。”“璧门”应是饰有玉璧之门,可见“璧门”是取自天门之意|14l。因此两湖一带墓中所绘玉璧应是饰于“阊阖”之上的玉璧,象征天门,璧上缠绕二龙表示墓主人在此神兽的导引之下由此进入天国。从史前玉璧的随葬开始【15],到周时玉璧置于棺顶,归结起来皆是玉璧作为通天神器在葬俗中的演化,玉璧逐渐成为天上人间分界的象征。到了两汉时期,这种观念在葬俗中泛化为多种形式:直接用玉璧铺于身上、身下,楚式葬俗中的绘于棺顶或锦幡,到后来绘于崖墓甬道以及画像石墓中,等等。“璧门”正式成为天门之意,是天上人间的桥梁和通道。在现代葬俗中,这种寓意仍在沿用,在为故人一30一结语在中国古玉美学发展历程中,两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它是中国古玉象征寓意美的最后一个阶段,由史前发展而来的具有象征寓意美的玉器至此发展到高峰。玉器一开始就与神权和政权联系在一起,在进入历史时期后先是被等级化,这就意味着玉器被正式纳入等级制度中;继而被儒家道德化、人格化,古玉中蕴涵的含义越来越多,玉器成为等级制度的心理教化工具。在两汉,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统治地位,成为统治者用以控制和麻痹民众的一种宗教。有趣的是,汉代上层社会追求长生不老、羽化升仙的黄老思想同样在人们思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如果说儒家理论是统治阶级维系王权的工具,那么黄老思想则是其生活的全部追求,这两种思想结合在一起,使得汉代厚葬之风盛行,葬玉制度逐步发展成熟起来。这两种表面看起来相悖的哲学思潮在玉器中达到完美的契合,将玉器的象征寓意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说两汉玉器是先秦玉器的继承与发展,它既是艺术和政治的结合,也是艺术与宗教的结合。[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l期。[2]孙守道:《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文物》1984年6期。[3]汪遵国:《良渚文化神像的辨析》,《中国文物报》(下转73页)\n万方数据史物春秋2006年第6期塞塑坌缉!盟窒印,直纽,方二寸一分,厚四分四厘。”【6l清制营造尺l寸等于3.2厘米,该印边长7.3厘米,厚1.7厘米,应为知州用印,其文为“外五品以下垂露篆”。该印铸于同治八年八月,此时开州执政之知州当为此印的使用者。据清代《开州志》卷之4《职官表》载:“知州,(同治)七年,杨琛,湖北,汉阳监生⋯⋯;同治九年,荣诰,蒙古正白旗,进士。”㈩由此可知湖北汉阳杨琛时为开州知州,当为此印的使用者。渊之战”等均发生于此。清代的开州城乃是在宋城的旧址上修筑的。《大清一统志》卷35《大名府·城池》载:“开州城,旧土城,周二十四里,门四,濠广一丈。宋时旧址。明弘治以来,相续修筑。”㈦由于开州的政治军事、经济地位白金代以来不断衰退,至清代已降为散州,与县平行,“其首官知州行知县事”㈣。《清史稿》卷54《地理一》载:“大名府,⋯⋯领州一、县六。⋯⋯开州,府南面二十里。⋯⋯徐镇堡、两门集、并店集、柳下屯四镇。吕丘堡,州判驻”|4】。与普通县已无区别了。《清朝通典》卷54《礼·嘉四》:“(乾隆)十i年钦定清文篆书,命改铸百官印信,清篆左,汉篆右,印文以品秩为序。文职一、二品尚方大篆;⋯⋯内六、外五品以下垂露篆。”闱又据《清史稿》卷104《舆服志i》载:“各州铜印,直纽,方二寸i分,厚五分。⋯⋯各县锏(上接30页)199liF4月28几。14J刘风君:《巾围古代K器审美浅沦》,《中Iq文物世界》第10I期、,[5]中I刊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汉南越上墓》,文物}{{版社.1991年,。16]扬州市博物馆:《扬州“妾莫旷木椁墓》,~文物》1980年12期。【7]《t闫志·文帝纪》。[8]郭大顺:《辽宁省喀左东山嘴红⋯文化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文物》】984年Jl期。19]浙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汀余杭发现良渚文化重要荩地》.《文物》1986.年10期。【10]洛阳巾.第二史物T作队:《河南伊川县伊阙城遗址仰音}i文化遗仔发掘简报》,《考i々》1997年12期。f1]【2J《人清一统志》,上海涵芬楼影印。[3]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第2卷《建置志·清朝》,{『1『北人民m版礼,1993年。、[4][6]《清史稿》,中华}5肺,1977年。[5J《清朝通典》.浙汀占籍H{版社,1988年。【7|}寿光绪Lqi《丁f:卅I忠》。[责任编辑:张金栋][11]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辽宁教育出版利:,1988qi.[12][英]克莱犬·叭尔著,周金环、t5钟元译:《艺术》,巾倒文联出版社.1987钾:,[13]湖南省博物馆、中闷{P会科学院考『+i研究所:《K沙r0一卜堆一号汉鹱》,文物出版}l:,1973年,[14]赵殿增:《大fJ考》,《四川文物》1990印6期,[15J汗遵I玛:《良渚文化}i敛莽述略》,《文物》1984年2期。[16]陈汀风:《汉『Ⅻ像中的K璧与丧葬观念》,《中原文物》1994年4期。[责任编辑:成彩虹]一73—\n考古出土汉玉的历史学观察作者:石荣传,陈杰作者单位:石荣传(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山东,青岛,266003),陈杰(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266071)刊名:文物春秋英文刊名:STORIESOFRELICS年,卷(期):2006,""(6)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16条)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1997(01)2.孙守道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1984(06)3.汪遵国良渚文化神像的辨析19914.刘凤君中国古代玉器审美浅论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汉南越王墓19916.扬州市博物馆扬州"妾莫书"木椁墓1980(12)7.三国志·文帝纪8.郭大顺辽宁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1984(11)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余杭发现良渚文化重要墓地1986(10)10.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河南伊川县伊阙城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发掘简报1997(12)11.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198812.克莱夫·贝尔.周金环.马钟元艺术198713.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197314.赵殿增天门考1990(06)15.汪遵国良渚文化玉敛葬述略1984(02)16.陈江风汉画像中的玉璧与丧葬观念1994(04)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姚士奇汉代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在玉器上的体现-珠宝科技2004,16(1)阐述了汉代社会政治文化结构的三大特征,即:汉承秦制、汉继楚绪、独尊儒术.通过对出土的汉代玉器在形式和意义上表现的分析,指出:汉代三大政治文化特征对汉代玉器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就此意义上,对汉代玉器分类作了简要的归纳.2.学位论文雷明中原地区汉代墓葬出土玉器分期及演变2009玉器,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以人神相通的载体作为通天彻地的神圣器物而存在。至商周时期玉器的“神玉”地位急剧上升。两汉时期,玉器由神玉阶段逐步进入到世俗化阶段,玉器被皇室、达官显贵所推崇,从出土发掘的大量精美绝伦的随葬玉器中得以集中显现。玉器在汉代进入到了重要的转型期。建国以来中原地区出土两汉墓葬数以千计,大量的出土发掘简报和研究性论文不断问世。本文对已发表的汉代墓葬出土玉器进行搜集整理,从形制入手,进行分型分式。并运用类型学的方法,通过玉器的器形变化、纹饰特点以及工艺特色的变化寻找出该地区汉代墓葬出土玉器主要器类的变化规律,通过不同时段的变化规律,再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总结出汉代玉器的发展与演变。文章首先对中原地区汉代墓葬出土玉器的分布情况和玉器原料来源情况进行了概述。其次,对中原地区汉墓出土玉器的类型及特征进行了阐述,在类型的阐述中,将所发现的玉器根据器形和用途的不同,分为礼仪用玉、殓葬用玉、实用玉和装饰用玉四大类,并将其分型分式,总结出各自的特征。第三,根据出土玉器的器型、纹饰、工艺特点及演变将汉代中原地区出土玉器分为五期,即: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东汉早期和东汉晚期五个时期,并分别论述五期的特点和变化。第四部分是结语,在对汉代墓葬出土玉器分期的研究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说明和论述,如:玉器在文化上与汉代社会的关系、玉德学说与儒家思想的关系等。此外,对文章作了简要的总结。3.期刊论文何松.HESong中国汉代玉器的主要特征与文化特色-超硬材料工程2007,19(1)以汉王朝在中国玉器进入封建社会所造就的第一个高峰期取得的成就为基础,以思想理论创新、学术文化创新为切入点.用科学求实的态度,阐述了汉代玉器的国家礼制玉衣制度、丧葬观念及神鬼思想等主要特征,对汉代玉器的玉德观念、吉祥文化的历史风貌及其哲学价值,以及儒道融合对玉器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在汉武帝刘彻"独尊儒术"、以"玉"为中心的道德文化学术思想、以"经学"为特色的儒家玉文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汉代促进中国玉文化历史性的飞跃而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历史贡献作了评说.4.期刊论文贺占哲古代玉器制作工艺初探-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1)新石器时代,古代先民探索和总结的制玉工艺程序已近完备,玉雕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直到汉代,制玉工具逐渐向金属工具过渡,汉代以后古代制玉工具已基本齐备.制玉工艺则显然反映了各时代的特色,但基本方法仍未脱汉代玉器窠臼.\n5.学位论文师峻岭汉代五王陵出土玉器研究2008中国古代玉器是古老的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玉器的研究,不仅对我们了解古代人类的物质文化成就大有裨益,而且能使我们从这些古老文化遗产的结晶上透视到古代人们的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情况,它是文物和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玉的功能齐天、齐人、齐地。这些就是古人对玉的认识,它代表天,代表地,代表人,一句话,玉的美德太完美了。它成为中华民族美学一部圣典,支配着社会精神,支配着人们的灵魂。到了战国、秦、汉代对玉的崇拜达到了极限的程度,形成了完整的玉的美学思想,玉的内在美,外在美正是中华民族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表现。从考古出土的数万件汉代文物中看出,汉代玉器遍布全国。比较有影响的,有西汉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山东巨野昌邑哀王墓,江苏徐州楚王墓,广州南越王墓、双乳山济北王墓等,这些王陵出土的玉器数量大而集中。汉代崇尚道教、玄学,王公贵族祈求长生不死,渴望得道成仙。玉器的社会功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商周以来的祖先崇拜、礼仪规范及道德教化,变成了联系超越生死,联系神仙与现实人间的桥梁。在这神雾弥漫,仙气缭绕的环境里,汉代玉器采用了写实与夸张并行的创作手法,将想象中的富有浪漫色彩的天上仙人生活与现实中的由生活气息的人间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批气势非凡、精美绝伦并附有梦幻色彩的艺术佳品。汉代玉器根据其形制、用途大致可分为礼玉、装饰品、葬玉和陈设艺术品四大类;最能体现汉代玉器特色和雕琢工艺水平的,是葬玉和陈设玉。为祈求尸体不朽而制造的葬玉,有玉衣、九窍塞、玉玲和玉握四种。具有写实意义的陈设玉有玉奔马、玉熊、玉鹰、玉辟邪等,多为圆雕或高浮雕作品,凝聚着汉代浑厚豪放的艺术风格。“天下美玉出和田”,汉代玉材以和田玉为主。到西汉中期,中原王朝和西域的交通畅通无阻,和田玉源源不断地运进内地。汉代的诸侯王墓中出土的许多玉器如河北满城刘胜墓等,据鉴定多为和田玉。汉代玉器的图案装饰大致了分为几何纹和动物纹两大类。几何纹以谷纹、蒲纹、涡纹和云纹最为常见。动物纹又可分为图案化和写实两种。在玉器造型上,汉代工匠往往采用高度概括、舍弃细节的手法,注重整体效果,表现或把握对象的神韵、气势和象貌。汉代是我国历史上国力强盛、疆域辽阔、经济繁荣的时代。在学术与文艺方面承先秦,不同地区的文化兼收并蓄,并开时代之新,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汉代文明。就艺术的整体性而言,玉器只是汉代艺术大树上的一个小分支而已,但它却从一个角度折射出汉代艺术的基本面貌,传递着汉代人的思想观念,为后人开启了一扇通向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之门。6.期刊论文江富建南阳汉代玉文化的内涵与地位-南都学坛2010,30(2)南阳汉代出土的玉器较丰,且以西汉玉器为主,共分为葬玉、礼器、装饰品、浮雕和圆雕美术品等四大类,玉质以和田玉为主.南阳汉代玉文化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传承性和创新性并存、儒道文化内涵和吉祥文化主题.研究表明,南阳汉代在玉石开采、玉雕加工、琢玉技艺和玉器应用等方面兴旺发达,成为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7.学位论文陈倩汉代玉器造型与纹饰研究2008玉器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装饰用品门类,由于渗透了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和道德理念,玉器的发展和变化也见证了传承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汉代由于国势空前强盛,玉器艺术成就达到顶峰,汉玉几乎成了古玉的代名词。玉的独特质感和工匠精湛的雕琢工艺,使得玉器具有了无可比拟的审美价值。研究玉器,尤其是分析其造型和纹饰的形式语言特点,是了解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路径之一。本文主要研究汉代玉器造型与纹饰的规律与特征,通过研究一个时期的一个装饰艺术种类得到研究传统艺术的方法。8.期刊论文李宝家汉代玉器的线条及微痕特征分析-中国宝玉石2008,""(1)汉代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艺术的一个高峰,其艺术造型和线条给人的感受用笔者的话是"扫六合刀斧,绣石上锦缎",论起气势,比大唐多了一分霸悍;说起细腻,又多了几许隽永.这里,我试着谈谈汉代玉器的线条及微痕特征.9.学位论文尹冬琴汉代玉器审美研究2008汉代玉器种类繁多、工艺精湛、内涵丰富,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玉器作为历史时期的物态遗存,是汉代科学文化、艺术的折射,更是汉代人文精神的体现,具有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透过玉器工艺特色的表象,我们可以发现汉代关于生活美的概念和独特的审美观。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采用艺术考古的研究方法,借鉴陶器、漆器、汉画像石诸多研究成果,从美学的角度认识汉代玉文化发展态势和艺术造诣。汉代玉器在艺术风格上强调整体效果的把握,高度概括与细节修饰相结合,夸张与写实、动与静咸宜。工艺题材上采用几何形、人物形和动物形状的造型和纹饰,以抽象写意的手法勾勒出器物的意境和物我两世界的精神风貌,体现了玉器的和谐美、平衡美、韵律美、神韵、气势和力量的美。线刻、浮雕、镂雕、透雕、圆雕碾琢手法结合运用,玉雕“汉八刀”技法代表了汉代琢玉技术的娴熟和水平的高超。汉代玉器审美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原生态的朴素审美观。大自然的阴阳和谐、万物循环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根基所在,玉器艺术是自然万物和谐发展的表现。第二,实用和艺术的统一。汉代玉雕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不仅体现在生活用具方面,也体现在现实生活的延续——冥界的生活范畴。第三,象与意、抽象与具象融为一体。通过飞扬的线条、流畅的雕工技法、古拙的造型特征,汉代玉器的气势浩大、豪放雄健、古拙质朴、浪漫飘逸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10.期刊论文朱单群.ZHUDan-qun浅议汉代玉器纹饰的发展演变-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玉具有美丽、温润、坚贞、不朽的特质.远古时作为民族精神文化指标的玉礼器,经过长期的融合演变以及随着汉代国势的壮大,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汉玉"几乎成了"古玉"的代名词.文章主要介绍了汉代玉器纹饰在造型、装饰风格和雕刻手法上的发展演变,指出汉玉对汉代以前纹饰的吸收和发展以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wcq200606005.aspx授权使用:长江大学(cjdx),授权号:b4f97639-b9b4-45a3-9df1-9e43013082ac下载时间:2010年12月5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