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刍议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刍议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摘要:初中历史学习必须高度重视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实现途径。基本的学习方法包括基于学习的角度科学地确定目标、完善认知体系、增强情感观念和实践能力等四个方面。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学习;基本方法【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B-0056-02目前是一个教学重心由“教”转向“学”的时代,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成为当下教育理念关键词。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对教法已经有了相当研究的基础上刍议学习的基本方法,其实也算是合时宜。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师将研究的目光放在学生的学习上,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否则,再研究教的成果,对于学生的学来说也有一些隔靴搔痒的嫌疑。对于初中历史而言,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呢?笔者本着历史研究的思路,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几点与同行分享。一、科学确定目标第6页共6页\n这里所说的目标不是教学目标,而是学习目标,不是面向教师的,而是面向学生的。只有学生清晰地确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才有可能知道自己应当往哪里去。所谓科学确定目标,无非是要学生认清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而不是人云亦云,更重要的不是师云亦云――这一点,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教学要求一般是: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基本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教学重心会放在引导学生回顾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引导学生了解维新派鼓吹变法救国,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却都没有让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进而引入新文化,让学生认识从《新青年》到“新世纪的曙光”的历史演变。从教的逻辑上来看,这样的教学要求可以让本部分的知识顺利教完,而从学的逻辑上来看,这样的目标未必切合实际。第6页共6页\n这里可以采用倒叙的思路来论证:如果该教学目标切实可行,那就意味着所有的学生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就应当齐头并进。显然,事实并非如此!这就说明教的目标与学的可能性之间存在脱节,最差的结果是学生甚至是教师会无视教学目标,教与学会陷入“任务式”的泥淖。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教学研究的重心放到“学”上来,从学的角度研究目标或许更为可行。著名历史教育专家聂幼犁提出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基本定向”,意指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目标的确定,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学”的目标或者可以这样描述:寻找一个学习线索,以对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有一个系统把握(预设答案为: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锋芒,发展,历史意义);寻找一个切入点,如你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进而与前面所学近代化的运动结合起来思考。这样的学习目标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作用――这意味着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知识实际与能力实际)确定学习的目标。这样的目标界定可能与教学目标有所差别,但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达到这一目标,客观上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从这个角度讲,基于学生的学确定的目标才是“科学”的目标。至于这样的目标界定是否会影响课程标准及教材目标的落实,笔者以为是否定的。因为学生的自主目标意识一旦建立,总会不断向上提升,这种内驱力作用下的学习肯定要比外驱力作用下的学习更好。二、完善认知体系历史学习中需要认识两种体系:一是历史知识体系,二是学生的认知体系。知识体系是客观存在的,不同内容可以按照不同的逻辑建构成知识体系,譬如洋务运动可以从背景、目的、代表、内容、作用等宏观角度建构关于背景的世界近代化蓬勃展开、国内人民不断起义、外国侵略日益严重等微观认识,建构起关于目的的实现军事现代化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维护清朝政府统治的微观认识……认知体系更多地带有主观特征,不同学生的认知体系往往有所不同,如同上面提到的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转变,认知结构的作用其实重于知识结构的作用,因为其更能反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这一论断对于历史学习来说尤为重要,要让学生进行思考,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与完善,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第6页共6页\n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尝试摸索学生的认知结构,结果发现学生的建构方式与内容大大出乎意料。比如说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的学习中,有学生认为本课的脉络是这样的:五四爱国运动可以从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构及其意义的顺序上来实现理解。笔者起初认为这样的认识非常有道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与教学参考书的描述基本一致。但笔者听到学生的描述之时又有一丝疑惑,因为通常情况下学生的自主理解与预设目标间难以如此高度一致,于是笔者继续追问:为什么说巴黎和会是中国外交的失败?如何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两个问题学生都没有作出完整的回答。进一步追问才发现,该生梳理的结构其实只是其有机会看到参考书上的相关内容而已,换句话说这不是其自主构建出来的认知结构。于是笔者放弃了原来的教学程序,继续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的外交其实没有太多的施展空间,基本就是被动地接受强国的观点与主张;五四爱国运动从成因到过程,就是中国人民对抗外来侵略(帝国主义)和腐败政府(封建主义)的过程。因此学生后来建构出来的认知体系就是:五四爱国运动就是一个反抗的历史,一种类似思维导图式的运动,可联系到中国对外交往与对内压迫,联系到爱国青年的思想萌芽,联系到强大的民众力量尤其是工人阶级的力量。此时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形式是有差异的,但这些要素又是全部具有的。笔者以为,这样的认知结构为学生有效地认清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6页共6页\n三、增强情感观念历史教学的重要指向是增强基于历史认知的情感观念,关于这一点,更多渗透在历史知识的建构过程中。以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为例,有学生发现中国近代史就是一个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破坏与重建的过程(这样的认识与上面一点的认知结构构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用学生的话说:“有的时候学起来非常压抑,因为感觉中国老是在被别人欺负”,有的学生则说:“也许只有建立了这样的认识,才能认识到新中国建立的艰辛与困难。”在学生的这些描述当中,笔者感觉到了那种自然的情感生成。于是,情感观念最为看重的自然与真实两个关键概念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历史教学是需要追求情感观念的建立的,但这种建立过程不应当是生硬的、人为的、矫饰的,而应当是建立在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学生的情感加工自然形成的。在鸦片战争知识的学习中,学生会为关天培这样的老将战死沙场而扼腕叹息,也会在洋务运动知识的学习中,为当时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制夷)”思想而感到矛盾――何以泱泱中华当时竟无长技?还会在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识学习当中,感觉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犹如大地上吐出的一颗新芽,自然也会感觉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那些慷慨与悲壮……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常常是自然地产生这些情感,而笔者则是带着有心的思想去捕捉学生的情感。然后提醒自己:在历史教学中,情感观念的形成,应当顺其自然并因势利导,切不可操之过急。四、增强实践能力第6页共6页\n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什么?笔者经常向学生提问,学生的回答也常常是由直觉变成逻辑思考。起初的回答总是为了考试,而到后来,学生才发现学习历史其实是为了更科学、辩证地看待问题。而这也恰恰是笔者追求的,也是通常所说的实践能力。笔者以为,初中历史教学中描述的实践能力,不是让初中学生像历史学家那样说了一大通历史道理,而应当是让学生在遇到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能够不急不躁地下结论。譬如讲清朝的疆域,联系当前热门的南海问题,笔者告诉学生像菲律宾等国家不承认中国的“九段线”。只有当学生问“他们为什么不承认”“他们有什么样的证据”“他们的证据跟我们相比有没有说服力”“我们中国应当更加理直气壮地公布我们的证据”时,笔者以为这样的历史态度才是实践能力的真正体现。总之,初中历史教学中,实践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实践眼光与历史意识,更多的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历史直觉。只有达到这样的认识,历史教学才是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的本义,也就蕴含其中。参考文献:周芬.浅谈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J].中学教学参考,2013,(21).第6页共6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