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8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学科分层教学资料
分层教学在历史学科屮的具体运用分层教学是指针对不同的群体与个体釆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完全符合我国传统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不同的个体达到完全消化吸收知识,提高认知水平与个人能力,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在历史学科中很好的运用分层教学呢?我总结自己在平时的教学屮的一点经验,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以利于教学成绩的再提高,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指正。历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他以具体再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己任。历史教学则以人类认识社会历史的己有成果来教育学生,使其达到对人类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历史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地揭示历史本质和规律,正确地认识人类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理想,发展其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了完成历史教学所赋予的任务,笔者在平吋的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活动的。首先,研究学生,钻研教学新标准,这是所有从教者必须做的首要事情。研究学生,利于教学活动的安排,利于教学设计的安排,利于教学技能技巧的确定;钻研教材新标准,有利于多因素、多变化的群体性的实践活动,能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H标与教学任务。有利于做到既保证教学质量,乂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有利于教学内容丰富而充实,教学环节紧凑而又自然。从而能更好地确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促使不同群体与个体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心理学认力,兴趣是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表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在分清了不同层面的学生(如:好学的、一般的、不愿学的)以后,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好学的,即“吃不饱的”,拓宽知识面,介绍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历史书籍,如本学期学习淸朝前期的历史,介绍的历史书籍有《清史稿》、《康熙王朝》等,让其“吃饱吃好”,并教会其正确处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针对一般情况的,让其把基本知识掌握扎实,培养其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发展综合能力与创造美的能力,借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在课堂教学中古今对比、中西比较,在本学期的学习清朝的闭关政策时,评价这一政策,就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时事》杂志中的一篇文章“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一文,充分对比、比较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同时增强爱国主义教育;针对那些不愿学习的、即“被动吃、不愿吃’’的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兴趣处,并适时地加以表扬,以使其首先不厌恶本学科。这类学生大都有一个嗜好,即爱看电视且高谈阔论,所以在平时教学活动屮讲解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指出电视剧中的一些虚构,引起这类学生的专心,适时的加以引导,指出只有认真学习真实的历史事实,才可以高谈阔论,如讲唐朝历史时,学生对“武则天"比较感兴趣,本学校所处位置东有“感恩寺’’这一历史古迹。宋朝历史时,指出金庸所写的一些武侠小说均源自于宋朝历史,但其运用一定的虚构等等。其次,针对教育形势的发展,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认识能力,以提高学生整体历史学习成绩。上学年度,之所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如平均分、优秀率居全区第三名,及格率、过差率居全区第二名,在提高学生兴趣万面下\n了不少功夫。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兴趣后,如果学习成绩上不去,即会失去学习本学科的信心。所以,,适应现代教育形势的发展,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逐步培养能力,以提高整体学习成缋是必须走的第二步。在教学手段上,采取了电化教学,如投影仪等;把某些文字性的知识图像化,如放映一些与课本知识关联密切的录像等,边看边讲历史事实,使学生很快掌握基本知识,同时提高了历史鉴别能力,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爱国主义教育也适时加进了。针对不同层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方法指导,教会学生怎样去“渔”,而不再去给学生以“鱼”。因为我深深地明白教师的根本价值在于引导和促进,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届国际教育会议总结报告员查尔斯.赫¥梅在《今日的教育为了明天的世界》的报告中指出:教师的任务是唤醒未被知晓的沉睡巾的能力,使得每个人都能分享到人的完全能够发件挥自己才能的幸福。当然,在教会学生“渔,,的过程中,我很好地注意了以下三方而:第一.注意创设学生主体活动的情境。第二注意有效地推动学生活动的进展。第三,注意适时组织学生集体研讨。最后,注重抓学生的实际训练与实践活动,以配合教材改革的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确立历史学的地位,因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是极其密切的。所谓训练,就是学习五官并用,全身心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这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练”与教师主导作用的“训”的结合,其•基木形式有:动手做、动眼看、动脑读、动口议、动身听、动手写、均贯穿着”动脑思”。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确立的训练也不同,如动手做一些陶器、动口议论、评价历史人物、事件,动手写一些历史小论文都有不同的要求,这都有利于分层教学,在此不再一一叙述。分层教学是一件说来易做来却有一定实际凼难的教学活动,我在此只就自己平时的一些教学实践活动写下来,旨在抛砖引玉。分层推进教学下历史学科测试模式浅探张楚雄分层测试是依据教学H标,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教与学的小结。分层测试在分层推进教学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分层测试,可以及时地检查上一阶段教师的教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的质量与效果,从屮可以发现教与学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及吋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对这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教训及时进行反馈,从而推动下一阶段分层推进教学的顺利开展,全面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传统的考试一般不管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水平,搞一个标准、一个模式、一张试卷的测试模式,这种测试模式弊端在于:试卷出难了,只能凸现出学习能力较强的上层学生的学习质fi,但是对于屮下层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挫折,他们往往要而对低分的命运,由于无法品尝学习的成功,久而久之便对学习丧失兴趣。而试卷出得容易了,对于中下层的学生来说当然高兴,但是对于上层的学生來说,试题太容易,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又倍感压抑。这使我们在出卷的时候往往左右为难:是多出些难题好还是多出些易题好?这样就让教师很难把握住测试的度。那么如何克服这种矛盾,使我们的试卷而向全体,既适合中下层学生又适合上层学生呢?在分层推进教学下,我们进行了探索。出试卷,必须与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所以教师必须对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进行了深\n入理解和把握。我个人认为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简而言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是什么?”即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如《鸦片战争》一节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鸦片战争的时间过程,结果等基础知识。二是“为什么?”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还要求学生掌握“为什么会发生,对以后的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鸦片战争》一节的教学学生明白“英国为什么要侵略屮国?这场战争为什么叫鸦片战争?屮国为什么会输掉这场战争?”三是“做什么”,即让学生运用相关的历史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鸦片战争》一节的教学,讲完内容后,可以启发学生,“鸦片战争给大家什么启示?”从而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由于历史学科有层次分明的教学特点,对于我们的分层推进教学是一个极为有利的先天条件。根裾这一特色,我们将试卷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同一张试卷,采用屮心问题模式进行考题设賈,试题分A、B、C三种难度。例一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问题。A类: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成就是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创制C新通往讯手段的发明D化学工业的建立B类: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与下列历史现象有紧密关系的是:①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胜利②自然科学的突破性发展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C类:2.十九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日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是:A国内帘场的广阔B自身的资源丰富C大量外资的涌入D大量采用新技术例二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据此回答相关问题:A类:英国主要通过哪儿个步骤取得殖民霸权的?B类:为什么英国能成为殖民霸主?。C类:从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的历史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A型题为必做基础题,体现大纲和教材的最基本要求;B型题为选做题,体现大纲及教材的较高要求;C型题也为选做题,但难度较高,主要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检测学生综合素质。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试题,进行测试。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是低层学生,主要完成A型题,适当鼓励其挑战B型题。A型题是最基础和容易的,低层学生一般都可以顺利完成。这样就减轻了低层学生因考试常常不及格的心理负担,在分数面前不自卑,让低层的学生也品尝成功的與悦,逐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是中层生,要求完成A型题的基础上,鼓励中层生努力完成所有B层的选做题,甚至向C类选做题发起挑战。这样就激发他们奋起直追的热情,向高层生靠拢。第三是对商层学生要求完成A、B型题的基础上,做C类选做题,实施“放飞计划”。高层学生通过,使其潜能有一个充分发挥的空间,创造出最好的成绩。\n分层推进教学下测试模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参与测试的学生实行鼓励,鼓励不同层而的学生敢于做选做题,多做选做题。特别是低层学生能做选做题,哪怕只是一题,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就是这一题也做错了,也是一个进步,因为敢于向困难挑战,是恩想情感和心理心理素质逐渐成熟的具体表现。这样,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知识和能力,同时都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此一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潜在能力。这样就实现了分层推进教学的目标:促进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转化,推进教学的全面发展。分层推进教学下测试模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推进教学质量的的全面发展。但是要让分层推进教学的分层测试模式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还必须对其进行调掠,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操作,否则会适得其反。那么怎样对分层测试进行调控呢?我们认为主要是对测试的量和难度进行调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测试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向更高的学习目标挑战的欲望。首先是测试的量的调控。一是分值分布的调控。A、B、C三种类型的题n在测试中比例各占多少才是合理的呢?在试验的屮,我们设置A、B、C三种类型的题目的分值比例为10:3:2,总分值为150分。这种设置可以反映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要求,是比较合理的。二是试卷容量的调控。测试的容量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按所在层的要求完成为标准。总的来说A层题是为基础题,要求面广而量大。B层C层题是针对屮上层学生的,量要小而精。其次是测试难度的调控。测试过难过易,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提ft,所以在测试屮一定要把握好难度。那么在试卷难度应该为多少才适合呢?我们在测试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个比较合理的难度:A型题的难度值为0.8左右,B型题的难度值为0.6左右,C型题的难度值为0.4左右。这个难度配置让每一层的学生都能吃得消,吃得饱,皆大欢喜。四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而在分层推进教学的测试模式最大特点就在于而肉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推进教学质y:的的全而发展。伴随这套模式的运作日渐成熟,我们的分层推进教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最突出的是试验班,刚入学时学习处于上层的同学有29人,中层的同学有30人,低层的同学有50人。现在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现在学习处于上层的同学达41人,中层的同学有30人,而低层的同学只剩下38人。FI前企体学生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非常认同这一测试模式,证明了改革是有一定的效果。分层推进教学下历史学科测试模式尽管目前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仍然还处于实验阶\n段,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改进,创造出更成熟的模式来,为提高我们素质教育的质量服务。浅析新课改下的历史分层教学法江苏省句容高庙职业高级中学陈太中212404I内容摘要j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人文素质要求更高。而历史教学更能培养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理念推陈出新,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屮,对全而推动人文素质教育、全而提升教学质和培养适合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多规格多层次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新理念教学理论的潜心学习,转变了观念,意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付诸于实践,在历史教学中大胆尝试分层教学法,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与反思,在陈旧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方式上有所突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达到了新课改教学的目标。f关键词1分层教学、人文素养、创新潜能、心理素质等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理念推陈出新,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切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的理念,还在被灵活运用,如苏霍姆林斯基的先进教育理论,正在被继续发扬光大,对全面推动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适合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多规格多层次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新理念教学理论的潜心学习,转变了观念,意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付诸于实践,在历史教学屮大胆尝试分层教学法一一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互助学习,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有所学,学有所得,适合学生不同发展的需求,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谢对如何运用这一崭新理念,我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与反思:针对学生历史文化基础薄弱、参差不齐的特点,这种具有立体感或金字塔式的教学模式能使死水一潭的教学气氛变得充满生机蓬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增强信心、看到希望、得到发展,达到了新课改教学的H标。为此,笔者撰写此文,以供同仁志士共同探讨:一、了解学生差异一一分层教学的基石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长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理论与实践的潜心研究,摸索岀一系列的教学经验,其中“因材施教”的教法流传至今,成为教学模式经典,更没有在新理念层出不穷、教学模式不断改革下而汗颜,反之,它仍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被现代的教育者灵活应用,焕发出青春。笔者在这千古传颂的经典教法启发下,并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理论: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的,即使再W难的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摸索出一套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历史教学一一分层教学法。在新旧教法同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大气候下,要实现这种宝塔式且立体分明的教学方法,对教育者而言,难度最大的是如何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现状:如学习的兴趣与知识拥有的程度,家庭教育的水平与社会实践能力的高低、对历史现象的判断与反思的层次等。在这个基础上,把不同层次的学生与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质疑挂钩,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知识的掌握、判断与思考、动手与解题等方而有不同程度的\n提高。同时,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还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人文精祌的熏陶、国家意识和国际意识的培养,这是历史教育所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这方妞功能的开发在新世纪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知识经济大爆炸时代,信息化产业快速发展,知识、技术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也就意味着脑力劳动即技能劳动将取代体力劳动即苦力劳动,且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也是科技的飞速发展必将调整大幅度人j满足社会需求的态势。然而,在这种优胜劣汰、公平竞争激烈的社会,依然还有不少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整天无所事事,浪费光阴。甚至感叹人生无聊、内心空虚、前程茫然。当然,而对一个活生生的群体,奋斗目标明确、学习吃苦耐劳、展望美好未来的人也有不少。这部分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广泛的爱好、较强的参与意识,以求全面发展。处在这二者之间的为多数,他们学习0的性较明确,也能憧憬未来,但缺乏足够耐心与信心,有“小猫钓鱼三心二意”之嫌,他们耑要教育者少说多启、教法新颖、激发兴趣、唤起希望。一位哲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把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真正知道学有所用,他们的潜力就会犹如涓涓溪水,永远取之不尽,成为可雕之材。诚然,分层教学难度很大,对教育者要求更高:需要耐心、细心和爱心。所以,作为现代教育者必须潜心研究新理念理论,并根据“lit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哲理,找出学生的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最终达及新课改规定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目标。二、提升每位学生一一分层教学的本质了解学生,弄淸差异,是实现分层教学的前提。那么,面对一个儿十人组成的群体,如何在分层教学中,确实能顾及、提开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关键是备课,因为备课必须突破传统的条框一一教材、大纲、0标、过程、结果等,主要侧重备学生且体现层次性,难度就在于如何才能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层次吻合,使每一个学生在“双主体”即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一种宽松、民主、对等的环境中,真正使“个性充分、自由发展”。而“个性”的含义应赋有个别性、独特性、多样性和和谐性,甚至还蕴藏着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与生活的融洽。当然,真正和谐的个性,只能表现为个人与自然环境、与周围的社会环境的协调一致。个性意味着对生活的回归,培养个性也只能在生活的环境中进行。如在学习有关“经济萧条”这一单元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体验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经济崩溃所造成的个人损失。笔者在课上让全体学生观看并解释投射到教室前方屏幕上的人萧条时代的照片,并通过扮演照片中的人物再现当吋的情境。这种措施把被动的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活动变为富有刺激性的互动性学习,凸现学生主体性,确保他们在浓厚的自主学习兴趣巾尝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新理念教学所达成的FI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学过程是保证,一方而教师要熟知教学内容、学生层次,另一方而还要做到教法灵活、手段新颖,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实现师生互动。这些看起来是一蹴而就的连申过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易事,因为学生的基础不一,必然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层次分明,效果悬殊。这时,教师更要密切关注本学科的后进生,换一个角度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相关的历史典故、诲而不倦的历史人物、浩然正气的英杰……在这种既动人又有感染力、既有民族之魂又能洗涤心灵的过程屮,使他们不仅能感悟人生、正视现实,而且还会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n们由不知到感知、由知少到知多,一旦角色发生了转化,他们潜在的能量就会释放出来,就能主宰学习,形成“百舸争流”的竟争局面,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最佳境界。因此,分层教学,不能仅仅为教学而教学或敷衍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应该既教书又育人,“教书育人”才是分层教学的真式A涵,是分层教学的本质所在。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最大的失误在于徳育工作的松懈。只有在“教学中育人,育人中教学”,历史教学才会变得更加完美,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核心“品德”才能培养,也才能完成新课改K的历史教学任务,最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H标:使每位学生都能具有责任心和自尊心、善于交际、为人自律、诚实守信。正如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充分发展个人的一切能力和个性,使之成为意识到自己尊严的、有教养的、独立自由的公民。”①三、培养创新精神一一分层教学的标杆任何一种制度、体制或模式的形成,总是有不完善到逐步完善即实践一一修改一一补充一一完善的过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是如此。首先要有经验的积累,其次在实践屮尝试,最后形成可推行的先进理念即科学的教改模式。笔者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用心尝试,不断反思,且面对学生的差异,敢于大胆探索、创新,使分层教学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历史的实际,并収得一定成效。如在探索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笔者鼓励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同台竞技,展现自□历史研宂的能力和才平。在研宂过程中,学生们把艺术、经济学、科学、语言、文学和音乐课的知识与其他学科一并融入历史作品,使他们在学术和知识上取得长足的进步。在研究具体课题的过程中,他们增强了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写作、媒体作品制作和表演才能,也展示了自己在活动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江泽民同志反复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分层教学把创新精祌和实践能力作为新一代公民的素质核心,也是时代发展对屮国基础教育的必然要求。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性格迥异、基础不一的学生与教学溶于一体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万事开头难,只有当教师全了解学生的个性,理清教学思路,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灵活处理好教材内容、双主体的关系,使每位学生乐于参与、勤于思考、乐在其中,让学生始终成为教学大舞台上的生力军即活生生的、具有灵性的主体。教学主体关系理顺了,实际上是一节好课的成功一半,尤其分层教学更是如此。这种教学主体如果不清或模棱两可,就会给人大有不伦不类或眉目不清之嫌,更不要说提升整体素质、确保每一学生的发展了。历史教学就是要挖掘每位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国情愫,而历史课中的辩论或竞赛活动,既能体现分层教学又能调动不同类型学生的参与。作为学习者和社会一员,学生对自己潜能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对人生抱有更积极的态度。此外,通过这项活动他们增强了人际关系方而的能力,学会了在小组中的通力合作,负责地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并与别人共同完成作品;培养了进行独立研宄的能力,学会更有效地规划时间。总之,他们获得了自信心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而这些正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谣要的重要素质。由此可见,在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始终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否则,难以实现分层教学,更不要谈让学生自主学习、让所有学生发展了。\n在理淸分层教学主体关系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教者对教材难易程度的把握。要处理好这一问题,教者在备课吋必须深思熟虑,把每•一学生的具体情况融于教案之屮,使教材、大纲即教学内容与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层次相对应,只有这样,分层教学才能层层落实,环环相扣,教学气氛才会显得活跃,教学效果才会明显。同时,才会使学生的差异逐步缩小,学生的闪光点才能凸现,更使缺乏自信的学生看到了生存、发展的希望。总之,分层教学是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融入了新课改、新理念的时代内涵,是把对学生差异的剖析、教材难易的化解二者的灵活结合,最终让学生在教学过程屮“学屮做,做屮学”,达到师生互动的最佳效果,使每一学生不仅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还能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而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②这也完企合乎新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每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并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分层教学的真谛所在,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教给儿童在任何一个季节、任何一种天气的情况下都能看见自然界的最富于细微差异的美。”③这段话也充分揭示了分层教学巾发现每个学生闪光点的本质。参考文献:①、《历史教育展望》第26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②、转引自张汝伦:《人文主义的大学理念与现代社会》,《天涯》1997年第3期。③、《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一卷243页适应个性发展,搞好历史分层教学本文以冀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历史教材为例,试着从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发学生智力、适应学生发展个性和搞好分层教学几方面谈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课堂氛围对教学的巨大影响是S而易见的,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师生如沐春风,和谐愉快地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但不良的课堂氛围沉闷压抑,使教者无味,学者无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我认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关键。为此,作力教师应该做到:1.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心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质S的好坏与教师上课时的情绪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应以敬业为先,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不断完善自我,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遨游历史时空。在教学巾,教师的情绪,难免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如: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身体上的不适、教学成绩不理想等。作为一个教师,不论遇到什么烦心的事情,只要蹬上讲台,就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们的身上,进入一个忘我的境界。这是作为一\n个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1.调整好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教育民主化是当前一个世界性的潮流。教育民主化的第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教师能够“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冏题。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老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而“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学生当然也可以对老师的失误给予指正。只有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学生想象的翅膀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比如:我在给七年级学生上的第一课上,首先自我介绍,然后向学生说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课堂上我是你们的师长,课下我又是你们的朋友。同学们可以随时找我一起探讨问题。这样,就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搞好分层教学。搞好分层教学,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做好学生的引路人。1.精心没计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在新课导入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浓厚兴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如热门话题导入法、史料导入法、疑问悬念导入法等等。根据设计的W题的难易程度,确定程度不同的学生回答,这样,就调动了不同程度的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华夏之祖的传说》时,向同学们提出“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屮国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吗?”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平时不爱举手的同学也都跃跃欲试,争先冋答问题。而在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祌话传说和史实的关系时,就有意识的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课堂上因材提问,注意针对性,这一环节很重要。问在关键处。选准时机,问在该问处;掌握分、b问在难易适中处;注意对象,问在学生需要处。注意层次,问在学生差别处。在讲授新课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相辅相成。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应将历史知识揉进故事情节之中,把史实故事化,以曲折的情节,生动形象的语言,去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教材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例如,在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时,让学生讲述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成为第一霸主的故事;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的故事,教育学生认识到历史上成功的改革,都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推动社会进步的道理。自身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敢于创新,就一定能够成功。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吸引了学生听课,徳育目标也得到较好的落实。在布置作业时,结合历史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注意作业设计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讲《孔子和百家争鸣》时,除了完成课后作业外,还让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练习对孔子的评价。2.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趣中学、动中学\n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求知欲望、还喜欢表现自己。例如:上黑板写字是他们非常有兴趣的一件事情,适当的用电化手段,多渠道、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就能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有更强的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学习更为主动,有利于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如;在讲“百家争鸣”这一问题吋,我把各学派、代表人物、代表著作、主要思想。做成表格,让同学们自己归纳,总结。这样,促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去学,同时动脑,动手。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又如,在讲《秦的暴政与灭亡》时,让学生收集,并讲解“指鹿为马”“揭竿而起”“破釜沉舟”“以一当十”“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成语故事,来配合了解相关史实。讨论秦朝骤然灭亡的原因等问题。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M题中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大胆开发学生的智力我们正处在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过程之屮。新课改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学生的智力,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1.探宂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屮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对于七年级学生说来,探宄的问题难易程度应掌握分寸,例如,在讲完《丝绸之路的开辟》课后,让学生探究张骞两次出使两域的苦与乐,和两次出使的不同点,我让学生汇集两次出使的经过有什么不同,从而分析出苦与乐。然后在分别在时间、目的、结果、匈奴力量的变化上让同学们加以归纳、总结。然后再讨论张骞的哪些精神伉得我们学习。这样,不难看出学生利用史料并通过分析、归纳,自主学习能力在不断提高。2.学会合作学习新课改提倡的合作学习,是指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增加了ft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实现合作伙伴的全面进步。除了课堂上小组讨论外,我提倡同学们之间课下互相交流,七年级是我校的寄宿制学生,他们每天都学习生活在一起,互相合作交流有得天独敁的优势。如,在吃饭或娱乐时间互相提问、互相讨论fu)题;查找资料后互相传阅等。他们在合作找答案的过程中,既培养了互相关爱的良好品质又找到了学习的快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屮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呼唤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着力开发学生的智力,适应学生发展个性,搞好分层教学,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心态的教学方法,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者孙嘉敏系河北唐山友谊中学开十分校教师)\n历史教学屮实施分层教学初探育英中学孙广新杜学茹历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初探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全而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根本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和个性发展。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也强调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然而,在我们的教学领域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强调教学的集体性,强制性,统一性,面对来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学生,教师采取的是强迫性的态度,注入性的方法。经常走进传统教学中“一刀切”、“满堂灌”、“齐步走”的死胡同。你不学,我让你学;你听不懂,我逼你听;你不交作业,我惩罚你。这些做法严重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逃课或退学。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在历史教学中探索出一条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路子,笔者按照以人为本,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教学公平,构建和谐课堂的指导思想,遵循而对现实、分层教学、整体优化、异步达标的教学原则,在历史教学中积极探索分层教学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二、理论依据所谓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学习能力及水平差异等,因人而异地分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符合教育学的一些基础理论和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兼顾全体分层教学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及素质教育的原则,因为它强调的是个性化教育与全而教育的对立统一。他的积极意义在于:坚持以人为本,而向全体学生,创造适应学生生长的和谐教育环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享有公平的接受素质教育的权利,满足每个学生的教育需求、身体需求、社会需求、情感需求和道德需求,促使各个学生既生动活泼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2、面对实际,量力而行分层教学符合教育学屮可接受性或量力性教学原则,他要求教师在教学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教材A容及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拓展。它强调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智力水平相联系、相适应。正如孔子所说得那样,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那种过分夸大教师的作用,认为学生的接受能力可以没有限度,想教多少就教多少,想怎么教就怎么教的思想是不对的。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学生在自然倾向、个人爱好、基本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水平,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并\n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速度、难度、深度及广度上也有所区别,实现各有所进,“一个也不能少”的基本目标。3、把握层次,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各个学生的特点,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因为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教学只有面对学生的差异性,加强针对性,才能减少盲目性,增强时效性。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指出“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教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夸美纽斯则更明确指出:“一切事情的安排都要适合学生的能力。”这些论述指岀了教学活动应根据学生的四个缺点,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一般说來,高巾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既具有一定的穂定性和普遍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和特殊性。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使教学具有普遍的适应性,才能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教学屮的浪费,使学生各有所得,各展其长,从而构建公平民主、团结协作、相互促进、高质高效的和谐课堂。三、分层教学的机制与途径教师在分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个性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对学生层次进行客观分析和准确划分,设计层次性教学目标,运用多样性教学方法,采取分层检测和评价手段,进行层次性辅导和冋授,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受益,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个性,提高素质,学有所成,异步达标。为此,笔者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1、把握好学生层次这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基础性环节。根裾育英屮学商屮生源广泛性强,素质差异性大的特点,学期初,笔者首先根据学生历史课堂表现、课堂作业及小结验收的情况给学生大致分层。然后再以对他们平吋智力因素和ih智力因素的全ifif考察为依据,以对它们潜在兴趣和能力所进行的动态研宂为基础,将学生层次作进一步确定,基本上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并随时注意学生知识水平、基本能力和心理特点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调整时有上有下,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竞争中得到整体优化和提高。2、确定层次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查和评价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因此,没计层次性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相统一,是分层教学的核心性环节。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和我国教育工作者的研宄成果,笔者注重分层备课,在精心设计的教案屮,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⑷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进行恰当的分层处理。将教学0标中的知识与能力0标分为识记、理解、掌握、运用四个层次,其中“识记”和“理解”层次是ABC三组同学均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掌握”是A组B组要求达到的中级目标;而“运用”则是A组同学所达到的高级目标。在过程与方法上,让课前设计学案ABC三组分别设计学案C组根据课文注重知识的普遍性,强调“是什么”,\n达到基本H标;A组B组注重知识的深度,强调“为什么”达到屮级目标;A组进行多角度分析,强调问题的立体性、专题性,让他们走在老师前面。如在设计《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知识能力目标时,要求C组阅读课文,明确建国初期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闪容是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容是什么?新中国步入世界舞台参加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是什么?B组同学则要能根据课堂讲解质疑问难,做选择性回答。国K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有哪些?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有哪些?对A组的要求就更高了,除完成B组的任务,要能归纳与推理、分析与综合、挖掘与探宂、动情与明理、复述与重构。新屮国为什么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既然新屮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那么,与“一边倒”倒向苏联是不是矛盾?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过程,都能学有所获,更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用灵活多样、层次分明的教学方法,是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使其成功的重要保证。笔者在教学实践屮,注意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个性和学习基础,选择与分层教学相适应的各种教学方法。其一是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位賈。在师生关系上,实现由“权威一一依从”型向“平等一一亲和”型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由“统一化”、“同步化”和“标准化”向“灵活化”、“多样化”和“个别化”的转变;在教学活动上,实现由“教师讲、学生听”向“教师导、学生动”方向的转变。组织学生开展自学、思考、讨论、沿江、辩论、角色演练等各种教学活动。其二是把握好教学速度及难易程度。在总的传授指导思想上,做到起于C层,重于B层,顾及A层。例如对对三组应共同掌握的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要注意兼顾各个层面,实施低速教学,并且辅之以大量层次性课堂提问和练习加以巩固。在探讨加深加宽的知识锻炼综合技能时,适当加快教学速度以满足A组同学的要求,对其他组织是鼓励跟进,但是不做硬性规定。其三是进行梯度提问和训练。进行课堂提问时,保证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分别适合于三个层而的同学。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也注意层次有别。为C组同学提供模仿性基础题,要求他们就题论题,一题一解;为B组同学提供中档题,要他们立体理解,发散思维;为A组同学提供一些智能性、综合性较强的高档题,要求他们一题多变,富于创新,体现技能。同时注意对各个层次的学生采収不同的办法进行恰当的鼓励、肩发、引导。为学生留课下作业时,教师不能搞“一刀切”,注意在质与量,难与易等方而区别。作业评语以激励表扬为主,尽量做到因人而异。除此以外,为提高分层教学的课堂效率,教师应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动”“静”调解,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例如,当安排A、B组进行分组讨论、归纳小结类的“动”态练习,安排C组默读教材,进行强化识记的“静”态活动,使各组都能共享遨游于知识殿堂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4、进行层次性检测和辅导这一环节是搞好分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在考试和测验命题时,笔者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确定试题难度的层次性。一方面,保证基础题、中档题和高档题的比例在7:2:1左右;另一方面,在试卷形式上分成卷一、卷二。卷一为必做题,卷二为选做题,供B组A组同学选用,或为A组增加部分附加题。在课内外辅导方面,笔者更注意加强针对性,突出层次性,提高实效性。主要办法有三:一是利用课余时间为A组同学开设第二课\n堂,为他们搭建提高历史综合技能的演练平台,帮助他们强化兴趣,拓宽知识面。为他们自主学习指明方向。二是为B组同学提供巩固知识、强化技能方面定期进行小组辅导。为他们提供参考性方法。如和同学一起将屮国近代史上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各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改编为顺口溜形式去趣味记忆。《屮英南京条约》改为“割让香港不列颠,赔款2100万,开放五处通商岸,英货税率共同签”;《马关条约》改编为“割让辽东澎台岛,赔款白银2亿少,沙市重庆苏杭跑,投资设厂税收少”;三是为C组提供“补救式”辅导,帮他们查漏补缺,释疑解惑,防止知识负积累。如与他们共同整理单元知识框架,给出“树干”,引导他们添加“树叶”。促进他们增强信心,提起兴趣,向B组转化。四、作用与效果经过试验对比,笔者的历史教学基本摆脱了高耗低效的困境,走上了科学而高效的成功之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首先,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缩小了差异性。过去教师上课只能瞄准班上中、上游学生,不得不暂时放弃其他学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顾此失彼,同时也为学困生的掉队而苦恼。现在,通过利用分层教学法,可以尽fi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使A组“吃得饱”,B组“吃得好”,C组“吃得了”。其次,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实现了教学民主化、趣味化、平等化。分层教学的事实,克服了传统历史教学的思维定势,代之以教师尽力引导、学生企员共学的局而,调动了各个层次同学的积极性,使全体同学都能主动参与课堂各项活动,实现了信息的多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做到课上有讲有练,有说有笑,有问有答,有议有辩,大家情趣盎然,乐此不疲,师生配合默契,构建了和谐而高效的新型历史课堂。再次,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ABC三组同学普遍反映,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了,在记忆、理解、表达等方而都有明显进步。C组同学认为,各种教学活动能积极参加了,作业能按时交了,自己不再是班上的“失败者”,而是老师着力关心、培养和提高的一个层面,因而去掉了自卑感和失落感,增强了决心和信心。他们的历史考试成缋和历史综合水平比以前初中阶段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先后有多名同学升入B组。B组同学认为,自己学得比以前更扎实了,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全面优化,有多名同学升入A组。A组同学也认为ft己的历史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全而强化,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系统锻炼和培养。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是在高中历史教学领域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课堂,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只要教师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分层实施,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分层递进,共同提高,成为有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成为知识水平髙、应用能力强、善思会做的人。当然,笔者的实验还是初步,有的做法还是不很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敬请方家斧正。如何在山区学校实施历史分层教学作者:张开达文章來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00更新时间:2007-4-6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n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山区学生在生理发育、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n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方而与城区学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而分层教学就是从本地区的教学实际山发,“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缩小各类学生间的差距,我校在分层教学的实践中,把高中各年级分为重点班、普通班、基础班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班级提出不同的H标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全而提高教学质量。仅就某学科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差异分层而言,不论是重点班,还是普通班与基础班,可分出优秀、中等、后进三个层次。作为一个科任教师,必须把握好自己所教各个班级的三个层次,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在此,我就历史科如何实施分层教学,谈几点做法:一、加强心理疏导,提高思想认识分层教学的实质是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知识水平与学习成缋都有所提高。对重点班的学生或优秀生而言,学习要求较高,压力较大,容易产生疲劳、松懈的现象。作为教师,必须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普通班的学生或中等生而言,知识基础一般,上进心不强,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对此,教师必须强化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迎头赶上;对基础班的学生或后进生而言,知识基础差,缺乏学习动力,容易产生不守纪律甚至顶撞老师的现象,作为教师,必须用爱心感化他们,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二、制定分层0标,各层学有所得充分了解学生是进行课堂分层教学的前提。所以在开学初,我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问卷调查和自己的观察与测验等方而进行综合分析,将学生分成后进生、中等生、优秀生三个层次。在备课中,根据学生的层次分别制定出教学的基层目标、中层目标和高层目标。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一课中,我首先制定了基层0标:(1)了解同盟会的纲领、三民主义的内容。(2)了解辛亥革命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在此基础上制定中层目标:(1)用史实说明武昌起义取得胜利的原因。(2)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辛亥革命有什么经验教训?接下来,我又设计了高层目标:(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什么会被袁世凯篡夺?(2)如何看待民族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屮的局限性?(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在课堂教学中,设问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提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再加以适当的点拨指导,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和提高。三、展开课堂讨论,认识由浅入深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又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当然,讨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要体现分层教学的宗旨,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并有所收获。例如:在学习《五W运动》一课时,我设计了两个连锁式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一是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五四运动同以前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有何不同?二是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屮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体现了怎样的精祌?讨论总结时,我先请层次相对低的学生总结,对比五四运动前的辛亥革命,归纳出五叫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然后再请一些层次相对较高的学生分\n析五四运动成为屮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原因。最后启发大家: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祌?通过讨论,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团结合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叫、进行分层练习,每层有所收获讲授完新课,随即进行课堂分层练习,巩固己学知识。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特征,设计了三组练习题,留5-10分钟时间让学生做。第一组练习题一般注重基础史实的识记,第二组练习题在知识基础上适当提岛难度,第三组练习题则体现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一般每组2—3题。以下是《五四运动》的三组例题:第一组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共的成立2、五四运动屮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的是A、工人阶级B、青年学生C、先进知识分子D、马克思主义者第二组1、五叫运动的性质是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B、学生爱国运动C、思想改良运动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五四运动标志着屮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其主要原因是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起了领导作用B、斗争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C、比辛亥革D、青年学生在运动屮起了先锋作用第三组1、与新文化运动相比,五卩4运动的突出特点是①先进的知识分子的领导②彻底的反封建斗争③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A、①②③④B、®®C、©④D、①③®2、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提出的斗争口号初步实现的有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③废除“二十一条”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学生可自主选择,做任意一组,也可全做。这样的课堂练习,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饱,都有收获。五、分层布賈作业,抓好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体现,分层布置作业则能起到个别辅导的作用。布置作业要体现由易到难的分层特点,必做与选做相结合。作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认真批改,发现问题写好评语或及时当面批改,进行点拨引导。对优秀生应压担子,尽量\n挖掘其内在潜力。对后进生,要做到发现进步及时鼓励,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作业忌多而滥,要少而精,要有典型性和层次性。如学习《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一课中,我布置了如下叫个有梯度、有层次、由易到难的作业题,由学生自主选择:1、列强扩张的目的是什么?2、列强扩张具有怎样的性质?3、结合印度历史分析扩张产生怎样的影响?4、如果你处于19世纪战争的硝烟屮,你将如何面对侵略?批改作业吋,发现基础较差的同学敢于挑战第4题,里然答案不完整,但我还是认真批改并写上评语:“有进步,请继续努力!”。总之,实施分层教学之后,改变了过去“满堂灌”、“一刀切”的做法,使学生有了耳目一新之感,学生普遍反映历史好学了,学习兴趣也浓厚了,学习成绩明显提岛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2002年高考,我担任的历史科平均分达532分,超过清远市平均分35分(市平均分为497分),在全市21间中学中排第8名,上省大专以上人数达88%。2005年,我所教的历史科43人参加高考,本科以上22人,本科上线率达51%,省大专以上人数达85%。2008年高三清远市模考(质检),平均分超过市5分,在全市30间中学中排第10名。(注:我校是地处边远山区的民族学校,学生基础较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