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学科精神的培养
历史学科精神的培养 所谓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历史教学有其特有的灵魂――学科精神作为支撑点。无论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还是千姿百态的教学方法,都源自于历史学科本身的内在的学科精神。 一、实证精神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历史有其自身的学科规范。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以图否定历史的真实性;一些历史教师和学生也认为历史课就是讲历史故事而已,绝无真实性可言。“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句出自于胡适先生,笔者以为胡先生此言并非是在赞成对历史随便曲解,而是说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角度对历史作出不同解读。其实,胡适先生是一个很实事求是的人,他对历史的态度非常认真,他提倡说话要有证据。历史需要证据,历史源于史料,因此,历史是一门实证的严谨学科。 从第一节历史课开始,笔者便入手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先问学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生活在哪里呢?”随后出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并特别将元谋人三个字用红体字标出。继而设问:“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你知道他们生活在哪里吗?为什么要强调是‘已知最早人类’?”第一个问题在书中就能轻松找到,是知识习得与巩固;第二个问题则从强调历史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入手,力图使学生入门之始便养成正确学习历史的严谨态度。7\n 在解答完上述两个问题后,笔者接着设问:“远古人类的历史距今年代久远,我们怎样还原历史呢?”随后向学生展示了元谋人考古挖掘图片、牙齿化石及出土石器的等图片,让学生根据这些图片作答。在讲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从实物史料来发现历史,如北京人的“头盖骨”、山顶洞人的“骨针”,让学生根据史料有所发现。笔者最后指出:通过以上过程,我们懂得了历史研究需要史料支撑、通过史料还原历史的道理,“门齿化石”“石器”“炭屑”“头盖骨”“骨针”等考古发现都属于实物史料,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历史信息。从而强调了文字史料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史料意识,使他们明白历史是一门需要实证的学科,论从史出,不能空谈,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下)《中国历史》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历史,内容上自成体系,但从整个初中历史教材来看,八年级(下)的课本内容大多涉及政治史,内容抽象,意识形态化明显,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中国现代史板块的教学活动建议如下:访问家庭和学校附近的老人,获得对近代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访问长辈,记录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和感受,学习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变化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等。[1]表明历史史料除了文字史料、实物史料,还应包括口述史料。口述史面向大众,具有把历史“生活化”的功能,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中,接触“沉默的大多数”,倾听普通人的故事,7\n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状况的了解,建构起原生态的历史,学会将这些内容放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中进一步去认识,获得对社会生活的历史面貌及其变迁的深刻体验。例如,学生通过访问周围上了年纪的长辈,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变化,就能获得中国人在以往曾有过一段只穿或蓝或灰单色调衣服的历史知识,进而从如今五颜六色、个性十足、日新月异的新潮服饰中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影响,更具体地认识到我国三十多年来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进程。口述史教学,让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不再浮光掠影,而是深入其中,在参与对历史的实证过程中真正走进历史。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一定的训练他们是能培养起历史实证精神的。 二、质疑精神 受篇幅限制,历史教材只能反映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某个层面,编写往往是“定论”式的,如果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把历史教材当成了万宝书,唯其马首是瞻,缺失质疑精神,教学中畏首畏尾,不敢超越教材,必然会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对教材内容的机械记忆,阻碍了思维的发展,甚至终身难以跳出教材“定论”的束缚。历史是一成不变的吗?当然不是,历史没有万能的公理,它是一门动态的学科,允许百家争鸣。 例如,在讲解“贞观之治”的时候,笔者发现人教版教材对此的叙述有失偏颇,只写了太宗统治好的一面,但是对他的统治不足一面却完全没有涉及。唐太宗的统治是否真的是完美无缺吗?翦伯赞在其《中国史纲要》中对此略有谈到,“贞观后期,唐太宗不再能很好地纳谏,逐渐抛弃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他甚至说:‘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7\n战争和徭役逐渐频繁起来。贞观二十一、二十二年,唐东征高丽,西犯龟兹,西南征服了松外蛮,北边攻灭了薛延陀。同时,太宗又令营缮翠微宫(在今西安终南山)和玉华宫(在今陕西宜君境)为避暑之用;征发江南、剑南民工造船,以备远侵高丽。剑南一带,州县督迫严急,既役人力,复征船庸,‘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官吏们还扩大征发范围,役及山僚,终于激起了雅、邛、眉三州僚人的反抗。”[2] 在一纲多本的情况下,其他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又是怎样的呢?岳麓版教材虽在条理性上优于人教版,但是其内容也仅仅涉及唐太宗贞观前期的政策。北师大版教材是三个教材中唯一一个提到了唐太宗晚期统治的瑕疵的,认为“唐太宗晚年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政局大不如前”[3]。对照课标本课对“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的要求,三个版本教材在处理上都无不妥,但北师大版教材不足百字的补充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历史情景。基于此,在讲解到唐太宗的时候,笔者为学生补充了两段史料,一段是太宗干预史官修史,一段是太宗晚年统治的不足。然后让学生通过课本和笔者提供的两段史料来对唐太宗作出全面评价。笔者认为,学生要创新,就要先学会质疑,而质疑必须是用史实来说话的,即通过不同角度的史料来全面评价历史人物,分清一个人物历史的主流和支流。历史不是一种简单的定论,而要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理解,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史料。历史课为学生提供了历史史实,如果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并敢于质疑,形成独立见解,这在本质上与史学家并无不同。7\n 又如,现行人教版历史教材,张衡地动仪的介绍出现在七年级上册中,将地动仪作为东汉时期的主要发明予以重点介绍。原先关于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后汉书》中的介绍只有语义模糊的196个字,直到1951年,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的王振铎,借鉴日本地震学者原尊礼的直立杆原理,才设计并复原出1∶10比例的木质“张衡地动仪”模型,这个模型也长期被运用到了历史教材中。很长时间内,笔者在向学生解释地动仪工作原理时也采用了直立杆原理的说法。一次,有学生提出这种说法不对,大胆地结合网上查得的资料与笔者争辩,但是笔者仍然坚持己见,因为教参对地动仪工作原理的解释就是直立杆原理。然而,地动仪直立杆原理的说法确实存在着错误,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从2002年开始了新的科学复原研究,新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发现并纠正了过去的误解,把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改为悬垂摆。到了2011年教材修改了地动仪部分内容,对地动仪工作原理的解释也发生了变化。可见,质疑于完善历史教学是多么的重要,必须予以应有的重视。 三、反思精神 历史课不是单纯教给学生历史知识的,这已成为所有历史教师的共识。但是,一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如何具体落实呢?很多教师把中国史教学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等固然没错,但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也很重要。7\n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即使是自然科学,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例如,代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四大发明,在中世纪末期传入欧洲以后,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历史教材所呈现的就是这样的历史,即中华文明在古代比西方发达,只是最近这几百年落后了。于是在教材中,我们看到的是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值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赵州桥比西方同类型的桥早七百多年,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年……在为古人取得的辉煌成就喝彩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反思:中国后来为什么渐渐落伍了?于是,在讲完“四大发明”后,笔者引用了鲁迅在《电的利弊》中“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4]一段文字,启发学生思考。随后,笔者播放了余秋雨评四大发明的一段视频,“四大发明实在是不错,但实在是太早太早了。对祖先的创造发明当然应该尊重……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就像一个人的生命力一样,要通过长期的延续来证明。你如果永远地在说自己幼年时期的聪明和强壮,而后来一蹶不振,听来听去会让人听不下去的。而且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那四项……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近代以来,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早就落后于西方了。不信,大家看一看我们周围,电灯、投影仪、电脑、手中的圆珠笔、外面的汽车、工厂里的机器、我们家中的电器产品,哪一样是中国人发明的。再看看我们手中的课本,这也都是西方现代印刷术的成果……这是让我们汗颜的问题。”两段文字让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有的学生联系到了诺贝尔奖,虽然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在诺贝尔奖最重要的科学领域,中国人依然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历史借鉴、历史智慧,都不是可以轻松得到的,需要对历史不断感悟、理解和反思。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应是反思历史、寻求借鉴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反思,才能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智慧。7\n 在最后的结语中,笔者拿出一张白纸,告诉学生:四大发明曾经对世界文明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是这都已成为过去,无论是在人文还是科技领域,我们与世界最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如果我们还沉醉于自己往日的辉煌历史,只能是夜郎自大。纸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伟大发明,但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现在的一切如同这一张白纸,将来究竟会写下什么要依靠每一位当代中国人的努力。今天的一切就是明天的历史,当后人在看我们现在历史的时候,我们为他们写下的应该是中国崛起的新辉煌。 总之,历史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学习,更是史学思维与精神培养过程,不是背过了历史就学好了历史,而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史学方法、史学思维,并从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上有所感悟,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发。我们的课堂需要一种精神,我们的教师需要一种精神,我们的学生需要一种精神,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冯长运.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1-164. [2]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5. [3]国家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主编.历史(七年级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4]林非.鲁迅著作全编第2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98.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