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学专业论文(选篇)
历史学专业论文(选篇)1.对当前初屮历史教学的儿点看法2.从历史史实的视角解读《孟姜女万里寻夫》3.试论儒家的忧患意识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看法摘要:通过多年对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讨,提岀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看法,希望能增强屮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新形势下初屮历史教育教学有所帮助。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改革青少年是祖国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这就要依靠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学习和传承,而初中是开始学习历史的新起点,我们必须在这个起点上培养、启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从而能够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为国家的栋梁Z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历史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必须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也应不断创新,以适应学生当前的思维认识,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一、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1.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对学习历史的目的认识存在误区过去,我国一直处于应试教育屮,这让许多初屮学生对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认识不清,错误地认为学习历史只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所以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片面追求成绩而对历史教材内容死记硬背,提不起兴趣去深入了解和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历史。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基础知识,开设历史这门学科的真正意义就无法达到。2.历史教材编写简单化,使得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初中学生课业繁重,为了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初中历史教材在编写过程屮删减和省略了许多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只是简单介绍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粗略概括一些重大事件。没有深入展开描写,导致许多精彩有趣、富含哲理和教育意义的历史事实被三言两语概括。3.教材内容涵盖的东西太多而学习时间太少,导致学生“消化不良”一个课时45分钟,在这一节课里,教师有可能要将一整个章节的内容都教授完毕,短短的45分蚀里而要消化这么多知识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比较吃力,而很多学生乂不愿意在课后花时间去重新咀嚼消化这些知识,所以,最终的教学效果甚微。这一系列高强度的历史知识教学对于刚接触历史的初屮生来说,犹如囱I陷吞枣,尝不出个屮滋味。缺乏细节的掌握,也就难以真正了解和掌握历史,历史这面镜子就会失去其光泽。二、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改革探究1.拓展教材知识,用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材虽然枯燥乏味,书本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教师可以挣脱教材的局限性,用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打动学生,让他们在快乐屮学习知识,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那么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只有感兴趣,学生\n才会花时间去看、去学、去想,才能从不断的思索中成长进步。1.利用多媒体,结合图片和视频辅助教学历史是由一个个事实构成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教师需要借助图片清晰直观地呈现历史事实,让图片代替语言把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在当今这个多媒体的时代,画而往往比文字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结合图片和视频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以人为本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清晰认识到考试只是作为一个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并不是教育的最终FI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考试成绩的重耍性,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明白初屮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是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教育和帮助学生“明事理,辨是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3.利用互联网实现师生一对一互动学习网络科技的不断革新,给社会带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也给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网络平台上蕴含着大量有关初中历史教学的资源,有效利用这个平台进行课外互动教学将会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大改革。网络的功能十分强大,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对学生作业进行验收评估,还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了解学生的兴趣,以便在课上更好实现教与学。学生有任何问题,或者想与教师探讨任何一个历史事实,都可以很好地利用网络这个平台。综合以上观点,在当今新形势下,随着新课改浪潮的滚滚推进,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已经成为人们不谋而合的共识,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必然选择。当今教育明确了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学生,学生是教学的服务对彖,一切的教学工作都应该圉绕他们进行,只有针对当代屮学生的特点进行初屮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让初屮历史教学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学科。参考文献:[1]胡冬梅。浅谈课程改革与初中历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1(01)。[2]刘艳敏。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地位的影响分析[J]。屮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9(12)。从历史史实的视角解读《孟姜女万里寻夫》摘要:长篇叙事诗《孟姜女万里寻夫》虽则不够完整,但是它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域,尤其是孟姜女的北上寻夫路线与秦朝的主干道路驰道基本吻合,从而佐证了它的真实性。另外,诗中所反映的秦代贞节观、滴血认亲等内容均属值得探索的话题。关键词:长城;驰道;《孟姜女万里寻夫》孟姜女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传奇中的两位主人公均与江苏有关,于是此论题就成为了研究江苏乃至区域史无法回避的问题。近日长篇叙事诗《孟姜女万里寻夫》的出现,又为探讨这一话题提供了新的支撑°孟姜女一路沿着西北方向前行,“从秋走到年关过”,说明了在秦朝陆路交通尚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驰道是当时最为主要的交通干线。一、关于长篇叙事诗《孟姜女万里寻夫》一朋友在网上与大家分享他很久以前的手抄本《孟姜女万里寻夫》,因是手抄,所以显然不够完整,有些遗憾。朋友是文学家,对此手抄本的性质,最初认定为民间说唱本,之后又定性为民间长篇叙事诗,且极\n有可能是流传于苏南民间的,这可以从叙事诗一系列的地方名得到佐证:松江城、华亭县、苏州城,都是江南名城,特别是过关后的一系列地名,多有出处,浒墅关(苏州)——梁亭——无锡——高桥——路和镇——横林(常州一戚墅关(常州)——常州——丹阳城——镇江(镇江),此处涉及的许多地名大多至今仍在沿用。且故事主角均是江南人,“松江城外出西门,华亭县内有名声”即言孟姜女的出生地,而“勿唱华亭孟姜女,单唱苏州姓万人”无疑是在叙说孟姜女的丈夫系苏州人氏。孟女哭倒的长城据说是山海关长城。这些故事、传说给我们今天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帮助。二、北行路线似与秦驰道同向孟姜女从家乡华亭(上海松江的故称)动身,前往长城为其丈夫送寒衣,其经行路线基本是沿着西北方向一路前行的,这与秦朝的交通大动脉驰道的走势大体吻合。孟姜女不带银钱,不佩头饰,身穿白布裙,携带杭州伞,拜过双亲就走出了自家大门。没乘船不坐轿,全凭双脚一步三停一路前行。出了苏州城,便来到浒墅关。先被关官刁难:“有钱放你过关去,无钱只好来关门",但因“银钱不带半亳分",只好“脱条腰裙当钱文",后又被责唱十二个月花名,关官听完大发悲悯之心,大开关门放孟姜女过关。出得浒墅关,过了梁亭基本就比较顺利了:“一过梁亭过得快,“且到无锡一座城”,“高桥又在前面存”,“高桥一过路和镇”,“和镇一过是横林”,“早到常州一座城”。其执着Z举感动观音,观音普萨吩咐各府城隍,让各府土地来为孟姜女引路,又托梦孟姜女,助其一阵顺风行。在过镇江地遭遇高山水阔路难走之时,“金山大王送一程在“黄河大江不能行"的紧要关头,“又拜观咅来作法,送过滔滔大河滩”。在各路神仙的佐助之下,孟姜女“七日七夜到长城”。秦驰道的基本走势:秦王朝统一六国后,鉴于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各国车轨广狭不一,对道路行车很不方便,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下令实行“车同轨匕统一规定“车广六尺”。二十七年(前220年),宣布“治驰道”(《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这是我国交通史上的伟大创举。据汉人贾山的追述,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尽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气《汉书》卷五一《贾山传》)。可见驰道广布我国境内,亦可见它担任了全国高速交通动脉的作用。从道路宽广、路面抬高夯实、路旁青松笔立诸因素观之,驰道质量堪称上乘。从《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秦始皇5次出巡路线,并参照秦代郡县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记载来推断,秦时驰道由咸阳向东作扇形展开,东北至燕(今河北省北部至辽宁一带)即北出燕、赵,东至齐(今山东一带)即东通齐、鲁,东南至吴(今江、浙一带)、楚(今湖北、湖南及安徽一带)即南下江陵,西及陇西。这些路线大多采取最近的距离,很少迂回曲折。其建筑规模,据贾山记述:“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气《汉书》卷五一《贾山传》)其路线屮的东西南北4个方向均与本文主旨关联不大,而东南方向则与孟姜女的行进轨迹紧密关切。秦驰道东南达吴、楚,即由沿海琅邪南下,一路越过江、淮,经江乘(今江苏句容县北),过吴县(今江苏苏州市)钱唐(今浙江杭州市西)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市)。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出巡至会稽,刻石,即经由此道。另一路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经寿春(今安徽寿县)绕过大別山南下,或渡江到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或浮江西上至衡山(今湖北黄岗县北邠城),以联系江、淮间腹地。秦始皇第二次出巡就是沿此路线经武关返咸阳的。此一驰道走向虽则与孟姜女的寻夫路线华亭县而浒墅关(苏州)而梁亭而无锡而高桥而路和镇而横林(常州)而戚墅关(常州)而常州而丹阳城而镇江(镇江)而长江黄河而长城不完全吻合,但无疑是一个基本方向。三、关于贞节观念等其一,孟姜女与其夫万喜良或曰范杞良结为夫妇的原因仍然在于中国封建时代的男女授受不亲而非感情因素。就因为万喜良避难而无意闯进姜家花园与赤身下水拾捞扇子的孟姜女相遇,于是孟姜女便非他不嫁了,显然并不属于一见钟情,姜家也就一再说服万公子入赘其家,并再三保证不会被官兵抓去。不幸的是,就在新婚之夜或言三日之后,新郎即被抓走。表明,秦虽为西戎之国,但是秦代的贞节观念还是相当严重的。“立过海誓山盟愿,见我裸身是夫君,此身己让你看见,情愿同你做妻身。"就在万喜良被官府捆绑带至高厅之上时,尽管万喜良对姜父和对妻子分别道出了不忍让其苦守终生的期愿:“我到长城身如死,小姐出贴另招亲”和“今后我无翻身日,不必将我挂在心匕但孟姜女亦向万喜良表达了自己坚守贞操的决心:“公子听我说原因,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夫君,红烛对拜成夫妻,妻子我是重情人。”“已许婚姻难更改,我是终身不改嫁覽\n其二,与秦始皇坑儒的关系。有学者说,范杞良乃一儒生,秦始皇打击诽谤新朝新政的儒生,抓他们去修筑长城,抵御少数民族侵袭。但长篇叙事诗中所及显然并非如此,“万里长城功夫大,若无神仙造不成,造个长城还犹可,要伤百姓一万人”,于是才有了“一人可抵一万人”的万喜良出场,“有人报得万喜良,报信重赏白花银;有人捉到万喜良,封官加爵不非轻;有人藏到万喜良,即斩之罪不非轻”。可能因其万姓之故吧,于是神仙言其一人可顶万人,是修造长城的绝好劳力,皇帝便下诏重奖能够抓获万喜良之人,由此便有了逃难而与孟姜女相遇乃至最终万里寻夫的一系列后续情节。其三,关于滴血认亲。滴骨法作为滴血认亲的方法Z—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实例,即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如能渗入则表示存在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统关系。对此宋代宋慈的名著《洗冤集录》便有记载:“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清代学者在其著述中亦有涉及:“秦孟姜,富人女也,赘范杞良。三日,夫赴长城之役,久而不归,为制寒衣送Z。至长城,闻知夫已故,乃号天顿足,哭声震地。城崩,寻夫骸骨,多难认。啮指血滴之,入骨不可拭者,知其为夫骨,负之而归。至潼关,筋骨已竭,知不能还家,乃置骸岩下,坐于旁而死。潼关人重其节义,立像祀之气[清]陈厚耀:《春秋战国异辞》卷十八《齐•庄公》)。而在《孟姜女万里寻夫》也述及这一“滴骨亲"法:孟姜女到达长城后,得知“六角亭处埋夫君”,可是“六角亭上六角正”,还是无法明确“夫君在那亭”。孟姜女子伤心欲绝,高哭3天不停。风声雨声加雷声,高哭3声城头塌。哭倒长城,哭塌角亭,露出累累白骨。可是哪具才是丈夫的尸骨呢?孟姜女“尖尖手指来拎骨,拎骨滴血见虚真。一见鲜血来凝在,孟姜女看是夫君这些记载正是古人滴血认亲的有失科学但不失常理的无奈之举。但是,滴血认亲适用的对象是有血缘关系者,而孟姜女与英夫范氏或万氏显然不属具有血缘关系者,其滴血认夫的结论无疑是经不起推敲的。长篇叙事诗《孟姜女万里寻夫》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索和遐想,也为后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正史之外的有用材料。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很快就被人们所传颂,为了纪念她,人们在山海关附近的一个山头上,给她修了坟、建了庙,取名为“姜女庙”。至今在卫辉池山乡歪脑村的山上还能见到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泪滴石。另有新乡市区的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桥等。孟姜女哭倒长城未必可信,但是她对丈夫的忠贞却是确实无疑的。试论儒家的忧患意识关键词:忧患意识儒家忧国忧民摘耍:由孔子首先阐发的对国家、民族和人生的关怀为价值取向的儒家忧惠意识,后经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发挥,其精华部分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的以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为终极关怀.知识分子以道自任、为道献身的思想意识,以及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对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忧患意识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一直被人们尊尚和传承着,并且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心理的一种向上品格,成为激励历代仁人志士心系国民、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忧患意识是指人们面临自然、社会与人生所遭遇的患难而产生的忧虑与思索。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无法解释和控制各种恶为的自然现彖,因此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的忧患。进人阶级社会,忧患意识则主要表现为人们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具体体现为人们对国家、民族、人生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怀。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对社会、人生颇多精到见解,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后经历代儒士的阐发,忧患意识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体系之一。孔子是系统论述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的忧患是从忧患人生开始的。他指出:“德Z不修,学Z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n这都是讲人生,讲人与人之I、可的关系。由此出发,孔子将忧患的内容重点放在关注他人、社会和国家上。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称霸,社会矛盾加剧,现实的苦难使人们更加关注现存的人世社会,诸子百家皆“篙目而忧世之患”,但各有各的忧法。老庄主要关心的不是社会现实的改变,而是追求个人精神上的解脱。墨家提倡兼爱,要求仁人志士必务求兴天下Z利,除天下Z害,而墨者本身,则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而孔子则一方面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追求安邦定国、匡济天下的社会理想。另一方面把个人的命运同整个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任务。孔子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朝闻道,夕死可矣。’‘把道看得比人的富贵、生命还重要,提倡为道为仁而牺牲的精神,这比其他各家的忧患更全面、更系统。孔子的忧患主要是对现实政治的忧患,用他的话说就是“天下无道对此,他提出的治理方案是“礼治还有一个忧患,是对礼崩乐坏文明危机的忧患,孔子的立场很明确:“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要在对古代文明进行反省的基础上,希望并主张周代的文明能够得到继续和发扬。这恐怕是孔子忧患意识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最大价值。孟子是继孔子Z后的另一位儒学大师,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滋养,对孔子的忧患意识做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他指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意思是说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这就把忧患意识提高到关乎人事成败国家兴亡的高度。孟子还有一句关于忧患意识的警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种与天下人共欢乐同患难的思想是儒家“民本主义”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历代忧国忧民思想的源泉。汉代儒家忧患意识是以现实政治为基点的。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士对孔孟儒学的改造就是基于对现实政治的忧患,忧的是国家大一统政治局面重蹈秦之覆辙,患的是孔孟儒道因“迂阔”而不能为统治者所接纳。而同时期的司马迁父子则另辟蹊径,从史学的视角阐释了他们的忧患思想。司马迁遵从父命,撰写《史记》,记载春秋战国诸侯相兼和汉兴以来明主贤君忠臣死义的光辉事迹,以表达他们对天下史文失传的忧患和对国家兴亡的忧患,从而使得汉代的忧患意识更加丰满。到了唐代,儒家忧患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贞观君臣对“居安思危”思想的阐述和实践,是唐代繁盛时期发展儒家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唐太宗统治集团在贞观初年经常强调安不忘危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贞观政要》记唐太宗说:“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口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自古人君为善者,多不能坚守其事……联所有不敢恃天下之安,每思危亡以自戒惧,用保其终。”贞观朝的大臣如魏征、岑文本等一再劝谏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慎终,贞观君臣有着共同的忧患认识。不仅如此,忧患意识还往往产生于国势衰弱之时。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的繁荣昌盛成为以往,取而代之的是藩镇割据,朝廷危机四伏。在此情况下,一些思想敏锐,关心历史前途和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倡导改革,提倡经史之学。比如史学家杜佑,他既把史学看作是施政的参照,又把政治视为史学所指示的历史前途的理想和实践,因而,他“以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叩勺政治胸怀和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酌古之要,通今之宜,写出了贯通古今而又旨在“理道”的《通典》,以备治国之用。思想家、文学家韩愈以饱满的热情捍卫中国文化传统,捍卫儒学之道,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大诗人李白写下的“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的忧国诗句,杜甫写下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伤诗篇,都表达了他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患之情。宋代是一个充满忧患的年代。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面临着外族入侵和内部政治危机的双重困扰。因此宋代儒家的忧患意识表现为洲种状国至上、以身效国的牺牲精神。苏沟在《管仲论》咋说:“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陆游在《病起书怀》中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而范仲淹等因忧国而掀起了“庆历新政”的变革运动,王安石以“三不畏”精神顶住了顽固派压力而实行变法。这些都是忧国至上精神的写照。宋代儒家知识分子在继承孔孟等前辈忧患意识的基础上,把忧患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人生境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屮提出了,种新的忧患观。他说:“居庙堂之高,财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贝IJ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这种先天下而忧患,后天下而快乐,而宜主沐国下忧民的思想,与孟子“穷则独善其身、磷善天下”相比较,\n境界更高而且视野更宽,并且这种进退穷达皆忧天下的忧患观,体现了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进取精神,为知识分子树立了新的人格风范。两宋以降,儒家的忧患意识亦随着吋代的演进而不断加深或者丰富英内容比如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儒家文化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专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一齐袭來。从文化的视角看,儒家文化有个近代转换问题,因此对近代以来的儒家忧患意识需要具体分析,这里就不展开了。儒家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Z向内的发展是人格品德的培养,这就是所谓的“内圣'气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之向外的延伸则是政治实践漆,这就是所谓的“外王”,“内圣外壬”是历代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诉求,他们由此出发,优道一、忧国、忧留,体现了对人生、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儒家忧患意识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所在一。它所呆现出的特点同儒家文化关注人生、关注群体、关注国家与社会密切相关。第一,儒家忧患意识以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为终极关怀。居安思危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意识,也是一种襟怀博大的表现。孟子指出飞“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说的是一个国家,’国内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足为辅弼的士子,国外没有相与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忧惧,经常容易被灭亡。也就是说,在没有内忧和外患的情况下,往往因为失去警惕而导致国家灭亡。因此孟子道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这是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患和警惕。同时儒家还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首位,要求人们为民族生存与国家振兴而奋斗和献身。一旦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志士仁人高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旗帜挺身而出,担当时代重任,从而挽救民族危机,重振民族精神。这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和献身精神体现出一种高昂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之无限生命力的源泉。第二,儒家忧患意识是古代知识分子以道自任、为道献身的忧患意识。知识分子特别关注的是“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把“道”看成是他们最终安身立命之处。提倡为“道''而牺牲的精神。所谓“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这是他们对“道''的继承和践履。儒家知识分子以平治天下为己任,养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形象,也培养了一种深沉博大的忧患意识,反映了那种任重道远、于国事民生不敢须臾忘怀之情。这种对“道”的关注和追求述体现出儒家知识分子对文化学术失传的忧虑。历代儒家学者以继承、弘扬儒家道统、学统为己任,把创造、发展和捍卫儒家文化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表现出知识分子复兴民族文化的执著情怀。此外,他们对道的关注和追求乃至献身必然诱发出一种对社会现实和政治的批判精神。为了捍卫道、捍卫儒家的政治理想,自然同社会现实和政治有孑盾。照理说,直言上谏,指陈时弊,这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史学重实录,主张善恶必书,彰善瘴恶.文学讲刺世.都在于弘道。对社会现实和政治的批判是知识分子道德理想转化为政治的努力。但封建社会的当政者,即使是比较开明的当政者,总是讳疾忌医,不大喜欢批评,因此总给历代志士仁人带来悲剧。事实上,如果社会上没有这种批评,其结果只能加速社会的腐败和政治统治权力的丧失。第三,儒家的忧患意识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实践性。这是由儒家关于历史发展的道德认识和理性认识所决定的。所谓高度的白觉性,是指主体的自觉,表现在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并自觉地担负起历史责任,这也是理性认识。同时,按照儒家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思路,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追求自身人格的完善,也是儒家自觉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所谓实践性,是说儒家的忧患意识决不是停留在感情和意识范围,而必须将认识化为实践,使内圣走向外王,使修身走向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实践性体现出一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总之,儒家忧患意识是一种社会历史责任感、民族自信心以及爱国热情的反映,体现的是一种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它作为屮国文化的“基本动力",不仅推动了屮国历史的发展,而且铸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其价值的永恒性,对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