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8 发布 |
- 37.5 KB |
- 2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学基础2000题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章中国历史的开端【内容概述】本章主要考查中国史前时期的内容。大纲要求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氏族公社,我国远古社会的传说等。其中人类文明的起源,史前时期的人类文明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及当时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大纲考查的重点内容。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史前时期的人类使用的主要工具是石器,考古学上称为石器时代,通常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标志,新石器时代人类广泛使用磨制的石器。史前时期的研究主要是依靠对人类文明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及人类学的知识。正是旧石器时代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遗址的发现,有力地证实了中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有了极大的进步:发明了陶器,居民村落开始普及,出现了原始农业等,人类历史进入了全新阶段。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都各有其重要价值。从人类社会组织而言,史前时期的人类大致经历了原始群、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等阶段,最终产生了早期国家。我国夏王朝之前的历史,没有可信的记载,主要是靠神话与传说保存至今的。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系统,最有影响的是“三皇五帝”之说。黄河、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当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在这个区域发现了许多文化遗址,对于今天的人们认识当时的情况意义重大,也深刻影响了以GM后的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向。【复习建议】复习本章时要注意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区别,一定要注意区分两者中的人类文化遗存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这是考生容易混淆的考点;有重大价值的文化遗存要进行重点的、全面的记忆;由于文化遗存太多、太复杂,容易混淆,考生在复习时不妨按照年代先后,或者地域分布来记忆,这样记忆效果比较好,而且考生在这样的比较中会发现其中的规律性,进而更牢固地掌握本章内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到当时的生产力由低到高的变化规律,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对于不太重要或者大纲中没有重点要求的内容和知识点,也要适当予以注意。要注意将本章内容和下一章夏商西周的内容结合起来,在区分、比较中寻找其中的规律。有助于理解本章内容,进而加深答题时的深度。另外,考生也要适当关注近年来的对于史前时期的考古发现,不排除专家在出题时追求热点的心理,而这也正是考生显示自己知识面、拉开与别人差距的好机会。【核心内容】本章中的文化遗存的发现及其所代表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重大意义,是考查的重点、难点,容易混淆;氏族公社中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划分、比较以及相关的知识点;另外,由于历史学科对生产力内容的重视,要注意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变化规律,记住每个时段标志性事件的时间、内容。\n【命题预测】本章内容在整个古代史中较其它章而言,内容较少,也比较简单,不是出题的重点篇章。出题的侧重点应该在选择题、名词解释上,一般不会出筒答题、材料分析题。有重大史学价值的遗址文明的发现,如北京人遗址、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是本章出题的重点,按照以往考研出题的规律来说,这部分内容一般会出一个名词解释;另外,氏族公社、关于远古社会的传说以及相关内容也有出选择题的可能。【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是()A石器时代B.史前时代C.氏族公社D.早期智人2.以下不属于中国境内发现的早期智人阶段的遗址的是()A.北京人B.马坝人C.长阳人D.丁村人3.以下不属于中国境内发现的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的是()A.山顶洞人B.柳江人C.河套人D.大荔人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堪称中华文明的两大摇篮,是当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据所学知识回答4~6题:4.以下文化遗存不属于黄河流域的是()A.仰韶文化B龙山文化C.红山文化D.大汶口文化5.以下文化遗存不属于长江流域的是()A.良渚文化B.马家窑文化C.河姆渡文化D.青莲岗文化6.河姆渡文化最具特色的是()A.玉器B.磨制骨器C.人工取火D.干栏式建筑7.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发明是当时手工韭的巨大成就,是人类第一次改变了自然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达到为人所用的目的A.陶器B石器C.玉器D.弓箭820世纪20年代初,以()为旗帜的疑古思潮兴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反思A.古史辩B.回向三代C.近代科学D大同小康9.以下关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是一个缓慢的过程B.婚姻形态相应转变C财产继承制度改变D.这一转变是由经济关系变化引起的10.在我国远古社会的传说中,相传()品尝百草,救民疾苦,发明了原始医药;“耕而作陶”,发明了原始制陶业;教人耕种,出现原始农业和原始文化A.黄帝B.伏羲C.炎帝D.唐尧11.《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瓜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1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或评价是()①世袭成为一种札制②奴隶制度确立③原始社会终结④是历史的进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3.为研究我国5000多年前的建筑史及其宗教意义,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数据的文化遗址是()A.屈家岭文化B.良渚文化C.红山文化D半坡文化二、名词解释1.北京人2.山顶洞人3.良渚文化4.仰韶文化5.氏族公社6.禅让7.河姆渡文化8.红山文化三、简答题:简要评析早期国家。\n答案解析1.B【解析】此题在于考查对基本概念的掌握。选项A,人类以石器为主要的劳动工具,在考古学上称为石器时代。选项B,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是史前时代,为正确答案。选项C,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以生产数据公有制为基础、以血缘纽带和血统世系相联结的社会组织形式。选项D,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学称之为早期智人阶段。2.A【解析】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学称之为早期智人阶段。选项A,北京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不属于这个范围。其它三个遗址皆在旧石器时代中期,是早期智人阶段。3.D【解析】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学称之为晚期智人阶段。选项D,大荔人属于早期智人阶段,不属于这个范围。4.C【解析】C项红山文化主要发现于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辽河上游流域,不在黄河流域之列。5.B【解析】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因最先发现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6.D【解析】河姆渡文化最具特色的是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另外应注意在遗址中发现水井遗迹,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遗迹。7.A【解析】选项A,发明陶器符合题意。陶器的发明在当时意义重大,当时发明陶器与过定居生活有直接的关系,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使用,有的还画上了各种图案与纹饰,还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符号,引起吏学界关注。8.A【解析】从清朝末期起,中国的知识分子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顾颉刚先生挺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开创“古史辩”派。9D10.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于远古传说中的人物的记忆。炎帝,姜姓。因以火德王,敌称炙帝。教人耕种,制定历日,又被尊称为神农氏。佚羲作八卦,教氏结网捕鱼、打猎。黄帝,号轩辕氏,图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考生一定要仔细地分清各个人物的主要事迹,这样才不容易失分。11.D【解析】本题首先旨在考查考生的文言文的基本功,即考生要概括出哪个年代是人工取火的年代,这是回答本题的前提,然后再对照选项即可得知选项D符合题意,应选。12.A【解析】这句话出自孔子的《礼记》礼运篇,说的是;现在的道义已经不再施行了,天下成为家天下,各自亲近自己的亲人.各自抚养自己的子女,食物物资归自己所有,贵族的世袭制成为社会规范。其意思就是:在当时社会,世袭制已经取代禅让制成为一种礼制,氏族制瓦解,私有制出现,原始社会终结,奴隶制度确立,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这是历史的进步。13.C二、名词解释1.北京人:北京猿人于1927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中被发现,距今约70万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遗存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北京人体质特点,一方面,已具备人的性质,另一方面,还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所以又称之为猿人。通过比较北京人的体制特征,可以说明我国及邻近地区远古人类发展的连续性。另外北京人已会制作比较粗糙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初级阶段。他们已经开始使用火,还能保留火种。北京人的文化遗物非常丰富,是我们了解远古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依据。2.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是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发现的,距今约1.8万年,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重要代表。山顶洞人基本消除了猿的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上相同,已会磨制石器,骨针和装饰品的制作水平也很高,并且掌握了人工钻木取火,渔猎和采集是山顶洞人主要的经济生活活动。山项洞人已经开始进入了原始氏族公社的萌芽时期。山顶洞人文化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最完整的一个文化,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数据。\n【解析】山顶洞人遗址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址,人工钻木取火是考查山顶洞人的最重要的知识点,还要注意对于山顶洞人目前的研究动态。3.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因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距今约4000年到5300年。良渚文化的玉器制作在同一文明进程的原始文化中,表现出突出的特色。良渚文化的居民以农耕生产为主要营生手段,主要作物是水稻。它是黄江下游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和东方早期文明的主要代表之一。【解析】良渚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它的玉器的制作,也是考查良渚文化的主要目的。4.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6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于1921年因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陕西、河南、山西、甘肃等省。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粟和黍。饲养家畜主要是猪,并有狗。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制作陶器时,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故也称彩陶文化。【解析】仰韶文化遗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文化遗址,应注意它作为名词解释来出题。5.氏族公社:它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是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氏族公社的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母系氏族会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始于氏族,公社的产生,终于父系氏族公社的确立,大体相当于考古学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6.禅让:传说古代实行的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栽:有尧举舜,舜举禹,禹先举奉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讲述他们登上部落首领位置后,选贤与能,把贤能者举荐为自己的继承人,并在生前就让他辅住自己处理政务,死后便让他正式登上首领的位置。【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远古时期最高权力转让方式,结合之后的王权继承复习。7.河姆渡文化:它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而得名,分早晚两个发展阶段,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3500年。谈文化种植和饲养经济比较发达,骨器制作比较进步。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籼稻遗存,是世界土较早的人工栽培水稻,这对于研究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河姆渡文化最具特色的是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另外,应注意在遗址中发现的水井遗迹,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遗迹。【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只要抓住以下几个知识点:时间、地点、稻米、干栏式建筑、水井遗迹,基本上就不会失分了。8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而得名。“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的发现,充分展示了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成就,把中华文明起源史的研究,从四千年前提早到五千年前,把中华古国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西辽河流域。同时也规定和影响了中华礼制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格局,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解析】红山文化的发现意义重大,随着“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的发现,它的地位逐渐得到肯定,史学界对它的评价很高,在史前时代的范国内应该是一个出题的热点。三、简答题【答案要点】(1)五帝时代,氏族公社之间、部落之间主要因为掠夺而冲突,一些亲近的部落就组织联盟,设置军事领袖,军事领袖由议事会选举产生。这种制度被称为“军事民主制”。军事领袖的权力由于战争的日益扩大,议事会由管理公共事务组织变为统治机构。它们的成员拥有财富、土地、奴隶,贫富分化产生阶级分化。接着监狱出现,军事首领演变为贵族。\n(2)尧舜禹时期,国家逐渐形成。战争更为频繁,规模越来越大,战争的扩大进一步加大了军事首领的权力。重大事务仍有议事会决定,而且,其间还有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在历史上被称为“禅让”。(3)禹时期,通过治水,经济发展;对外战争,扩大权力,议事会中平等的关系逐渐变为君臣关系,禹也就成了实际的国家君主了,此时已经离形成正规国家机器不远了。(4)启采用暴力手段,篡夺了益的王位,变禅让为世袭,“家天下”,接着启强化国家机器,建立军队、监狱,国家也就真正诞生了,原始社会解体。【解析】关于早期国家,史学界存在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史前未有国家组织,尧舜禹只是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治水也是在这个范围,考生也可从这个角度来论述,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这道题包含多个知识点,“禅让制”、“部落联盟”、“民主议事会”、“原始社会末期的演变”,考生应注意这些知识点,并能适当补充内容\n第二章夏商西周【内容概述】本章主要考查夏商西周的朝代建立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夏商西周的朝代更替兴亡过程是基础知识;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这个时期的制度的创建、沿革,经济的发展变化的把握;另外,这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宗教思想以及自然知识等内容,也是一个出题点;应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有关的考古发掘、文化遗址的发现是近几年的一个热点。夏朝(公元前21~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启采用暴力手段,篡夺了益的王位,变禅让为世袭,“家天下”,国家也就真正诞生了,原始社会解体。其间有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夏王朝得到巩固,夏桀暴政导致灭国。商朝(公元前16~前11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夏主荒淫、民心丧尽之时,商汤灭夏建国,并采取措施稳定了商政权;经历了盘庚迁殷、武丁中兴,商王朝逐步巩固之后,商王朝逐渐衰落,到末代商王帝辛之时,他拒谏饰非、酒色淫乐,经过长期准备而壮大起来的周族利用这个机会一举灭掉商朝。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自武王至幽王历12王,11代,与夏商相比它是疆域最大的王朝。周文王积极发展周族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他死后,武王继位,利用商的内部矛盾兴兵伐商,牧野之战,商兵倒戈,最终灭掉了商,建立了西周。两年后武王去世,成王继位,周公辅政,东征平叛,采取系列措施进一步巩固新生政权,出现“成康之治”。周厉王暴虐无道,导致国人暴动,厉王出逃,“共和行政”,西周开始衰亡。经“宣王中兴”之后,周幽王时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从政治制度而言,西周时期分封制发达,是当时重要的制度;宗法制是当时又一重要的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商同时期的政权组织与社会结构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当时宗族组织相当发达,宗族政权的特征非常明显。从社会经济而言,农业在商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当时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另外,畜牧业、渔业也有了发展;井田制是商周时期主要的土地所有制;手工业方面,商周时,青铜铸造业非常发达,是最重要、最先进的部门。商品交换成为必然,商业活动应运而生;当时的手工业商业基本由官府控制,形成所谓的“工商食官”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从社会构成而言,商周社会是由贵族、平民和奴隶三大阶级构成,西周各阶级内部有了等级划分,等级制度尤其明显。从思想文化而言,夏商周的“天命思想”、阴阳五行对后世影响很大;天文、历法、医学等有了发展;甲骨文和金文的发现对于认识商周时期的作用巨大;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对于在考古学上探索夏文化的意义重大。复习建议复习中不能仅仅记忆历史内容,这是基础,而且要注重一定程度上对历史的理解,进行深度分析,这方面才能体现出考生的史学素养;既要从全局上把握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脉络,也要对当时的事件、史实有自己的见解、看法。这段时期的一条主要线索是夏、商、西周的朝代更替。围绕着这个主要线索又能扩展出许多基本的知识点,如朝代更替的过程、背景或者说原因,以及变更之后的制度的沿革变化;复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这种变化,不但是继承,更是发展,历史的前进性贯穿其中,因此不能把这三个朝代割裂开来复习,否则就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意义。复习这段历史也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一时段,还要把它放在历史长河中来认识,因为它不但是原始社会的发展,其制度中有许多原始社会的痕迹,如\n井田制、宗法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深远,尤其是对封建社会时期的影响可谓巨大,如国家结构的创制、运行;后世对宗法制在维护社会生活、维系国家稳定中的作用的认可和重视;经济上,重农抑商、“工商食官”政策;思想文化上,“天命思想”、阴阳五行等等。后世王朝中许多知识分子都提出过“回向三代”,有的还作出过努力,宋、清两代尤为明显,可见,这段历史时期在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地位。还有一个问题:夏、商、西周三族融合,于西周末期形成了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另外就是华夏族与四夷的关系,这都和中国大一统的形成关系密切,而大一统是古代史综合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核心内容夏、商、西周三族的起源发展,夏、商、西周朝代更替的过程、背景、影响;三个朝代对于国家制度的架构,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涵盖了政治方面的分封制、宗法制、一系列的礼制(周公制作“礼乐”),经济方面的井田制、“工商食官”;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尤其是甲骨文、金文;对这一个时期的文化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如二里头文化。命题预测夏、商、西周时期在上古史中比较重要,是历年的常考点,但以名词解释为主,如盘庚迁殷、武丁中兴、武王伐商、周公东征、共和行政等等;也有出简答题的可能,如夏商西周的制度的创建、变化、影响、意义等,也有可能出比较大的综合题,归纳时要用到这部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另外,这一时期的考古发现也要注意,有出选择题名词解释的可能。总体上,这部分内容每年考试都会涉及,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既要抓住重点,也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知识点。习题精选一、选择题l夏启取得了对有扈氏的胜利,意味着夏王朝稳定了政权,站稳了脚跟的战役是()A.鸣条之战B.甘之战C.牧野之战D泓之战二里头文化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4题:2.二里头文化以及相关考古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是几年来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二里头文化的年代断限是()A晚于河南龙山文化而早于二里岗期商文化B.晚于二里岗期商文化而早于河南龙山文化C.晚于洛达庙文化而早于二里岗期商文化D.晚于洛达庙文化而早于河南龙山文化3.二里头文化在类型上可以分为()A.二里岗、二里头B.二里岗、东下冯C.二里头、东下冯D.二里头、洛达庙4对于二里头文化的发现的意义,下列选项表述最准确的是()A.确立了三皇五帝的信史地位和年代B.确立了商王朝以及其之前的信史地位C.确立夏王朝的信史地位以及使夏王朝的政治中心所在地明确起来D.丰富了研究夏王朝的甲骨文材料5.商王为最高统治者,自称()A.余一人B.朕C.寡人D孤6.文献记载()曾因协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以子为姓,反映出商部族很早就加入中原的华夏部落联盟A.简B.契C.古亶父D.汤7.成汤灭夏是从讨伐()开始的,它是夏朝的盟国,在汤都毫地附近。它的首领因不祭祀,授人以口实,成汤遂灭之A.桀B.有扈氏C.葛D扶风氏\n8.武丁继位提拔()为相,对内“修政行德”,对外四周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并取得了胜利。此时商朝达到了鼎盛A.傅说B.伊尹C.比干D.费仲9.武王灭商以后将商王畿分成(),把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都分别分封于此,对武庚和商人进行监视A墉、卫、邶B卫、邶、墉C.卫、墉、邶D邶、墉、卫西周的分封制相当发达,是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也是西周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0~13题;10.西周建立之后,派遣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及归顺的异族首领到各地区,建立国家以藩屏护卫周室,()分封诸侯的规模最大A.周文王B.周武王C.周成王D.周宣王11.西周建立之后,派遣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及归顺的异族首领到各地区,建立国家以藩屏护卫周室,分别分在卫、鲁、唐、燕的贵族是()A.康叔、伯禽、召公、叔虞B.伯禽、叔虞、康叔、召公C.召公、叔虞、康叔、伯禽D.康叔、伯禽、叔虞、召公12.在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的过程中立有大功,或与周有世代同盟关系的异姓贵族也被分封去建立诸侯国家,继续为周王室效力,下列国家:①齐②鲁③燕④宋,属于异姓诸侯国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13.周初分封的诸侯有一类是古代帝王的后代,下列国家:①焦②蓟③陈④祝,属于此类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⑦④D.①②③14.关于周幽王成为亡国之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西周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的结果B.自然灾难的影响C.破坏了姬姜联盟D.任用荣夷公专利,卫巫监谤,激化矛盾15.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那么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A.分封制B.嫡长子继承制C.分级立宗制D.大小宗子制16.西周的官僚制度已经相当完备,官僚机构庞杂,职官名目繁多。周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分别是()A.事务官、史官B.尹、臣C.卿事寮、太史寮D.事务官、武官17.西周的军事力量远比商代强大,周王室的常备军队有两支,即西周金文中经常提到的(),作为维护“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坚强后盾,是周天子行使王权的重要工具A.西六师和成周八师B.西八师和成周六师C.成周八师和殷八师D西六师和成周六师18.关于商周农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植粮食作物“五谷”B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C.人们已懂得使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D.主要劳动工具为青铜器19.商朝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B商朝青铜业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准C.商朝青铜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D.商朝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20.下列符合西周时期社会经济现象的是()①大量使用青铜农具②出现刺绣品③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④以贝作为货币⑤用漆工艺装饰车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n21.到商朝,青铜器铸造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准,成为当时手工业中最为重要的行业,下列哪一项不是商代的青铜器?()A.司母戊大方鼎B.四羊方尊C.兽面纹方鼎D.大盂鼎22.周人重视婚姻,对婚礼尤为讲究。周代的婚礼有六项程序,即:①纳征②问名③纳采④请期⑤亲迎⑥纳吉,下列哪一选项顺序排列准确?()A.①③⑤②④⑥B.②④⑥①③⑤C.③②⑥①④⑤D.③①④⑤②⑥23.基于人事决定天命的认识,周初统治者提出的治国思想是()A.博爱、笃学、慎思B.爱民、大公、无私C.明德、慎罚、保民D.大同、小康、足民24.()概括了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义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A.《周易》B.《易经》C.《议礼》D.《洪范》25.我国传世的第一部历法相传是()A.《殷历》B.《夏小正》C.《周历》D.《太阳历》甲骨文的发现是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考古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为重新认识三代的历史与文化奠定了基础,开辟了坦途,可称之为中国文化史的里程碑。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6~30题:26.甲骨文的发现带有一些偶然性,()最先发现了甲骨文,这也成为了甲骨学史的开端A.王国维B.刘鹗C.王懿荣D.罗振玉27.()选拓龟板,印成(),这成为甲骨文的第一部著录之作,此后,甲骨学逐渐成为了新兴起的国际性显学A.刘鹗《铁云藏龟》B.张光直《商代文明》C.王宇信《甲骨学通论》D.郭沫若《甲骨文合集》28.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情况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29.金文是指()A.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B铸刻在金属器上的文字C.铸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D.铸刻在黄金上的文字30.在甲骨文的研究流域,对甲骨文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人称为“甲骨四堂”的四位学者是()A.王懿荣、刘鹗、董作宾、郭沫若B.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C.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王懿荣D.刘鹗、罗振玉、郭沫若、王国维31.关于井田,最具权威性的最早的追述者是()A.孔子B.孟子C.苟子D.曾子32.在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时期,国野制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制度,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野之分在商朝可能只有粗略的萌芽,形成较为普遍的制度是在周初分封以后B.国人是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落成员,属于周代社会的统治阶层C.野人是被统治阶层的主体,亦称庶人,主要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nD国、野区分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破坏的迹象,逐渐演变为新兴专制政权下的编户齐民33.传说中商的祖先是()A.契B禹C.季历D古公亶父34.明确提出“地图”的概念是在()A.夏B.商C.周D.春秋二、名词解释1.二里头文化2少康中兴3.鸣条之战4.盘庚迁殷5.武丁中兴6.古公亶父7.牧野之战8.工商食官9.共和行政10.金文11.殷墟12.三星堆文化13.《诗经》14《仪礼》三、史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而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材料二“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国语·晋语四》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经济现象?(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经济现象?(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手工业和商业什么样的趋势?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徒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孟子·滕文公上》请回答:(1)材料中反映了什么样的经济制度?(2)简要评价一下这个制度。四、简答题1.论西周典制。2.简述华夏族的形成。3.简论周公。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基本历史史实的掌握。有扈氏起兵反抗夏,与启的军队大战于甘,《尚书·甘誓》是中国最早的一篇可靠文献,记栽甘之战开始前夏启的誓师词。选项A,鸣条之战是商灭夏的战役;选项C,牧野之战是周灭商的战役;选项D,是公元前638年宋伐郑,楚救郑攻宋,发生泓之战。2.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二里头文化的时代断限。一方面,考查考生对于基本史实的掌握,另一方面,还是考查考生的历史时间概念。\n3.C【解析】本题考查对于二里头文化的类型的划分。二里头文化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一个是以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4.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二里头文化发现意义的准确表述。二里头文化以及相关考古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使夏王朝的政治中心所在地明确起来,还确定了它的起始和终止年代。至此,可以说,夏王朝的信史地位不可动摇。5.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基拳内容。6.B【解析】本题旨在对于商的起源的考查,也是基础知识。有娥氏之女简狄吞玄鸟而生契,契曾协助禹治水,符合题意,故选。汤建立商王朝,并未协助大禹治水,古公童父是周族先祖。7.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基本史实掌握能力。商汤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树立了讨有罪、为民除害的形象,汤伐葛是为“匹夫匹妇复仇”,首先伐葛。8.A9.D【解析】三监在西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与其后的三监之乱、周公东征联系密切。对于三人封地的考查,也是对于基本史实掌握能力的考查。10.C【解析】周代的分封诸侯始于武王,在周公东征之后开始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分封的地区遍及周朝的全部疆土。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西周末年。周公旦东征正是成王刚继住之时,符合题意,敌选。11.D【解析】武王幼弟康叔封于卫,都朝歌;周公之子伯禽封于鲁,都奄;成王之弟叔虞封于唐,都翼;同姓责旋召公封于燕,都蓟。12.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基本的历史概括能力。世代与姬姓周族通婚的姜姓部族首领吕尚被封于齐,都营丘;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以承商祀,都商丘。鲁国是周公之子伯禽封于此,都奄,这是同姓贵族;召公封于燕,都蓟,也是同姓贵族。13.A【解析】本题是对周初诸侯国分封形式的考查。武王为了追思先圣王,乃封神农氏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这类封国一般都比较小,有的只是象征性的,在西周政治生活中作用不大。14.D【解析】本题是对西周灭亡原因的考查。选项D是周厉王而不是用幽王统治时期的事件,故选。15.B【解析】本题旨在对先秦时期各项基本制度的考查,理解这几项制度的内涵即可得出答案。16.C【解析】本题是对西周官制的考查。它的两大系统分别是卿事寮和太史寮,卿事寮即是卿士寮,主管三事和四方,太史寮掌管册命、制禄、图籍、祭祀、占卜、礼制、时令、天文、历法等。故正确选项是C。17.A【解析】本题是对西周军制的考查。两支常备军分别是“成周八师”和“西六师”,西六师驻扎在都城镐京宿卫宗周,成周八师也称“殷八师”,驻扎在成周洛邑,以震慑被强行迁移到洛邑的殷移民。18.D【解析】本题是对商周农业的考查。商代的农业生产工具石器最多,骨器和蚌器比较常见,木器偶有发现,而青铜农器已开始使用,故选项D不正确,青铜农器并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19.A【解析】本题是对商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考查。商代的农业生产工具石器最多,骨器和蚌器比较常见,木器偶有发现,而青铜农器已开始使用。题干中的“商代号称青铜时代”起到了干扰考生的作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分析题干,排除干扰。20A\n21.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商代的青铜器制造。1939年在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就目前所知在古代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善面纹方鼎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大孟鼎是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22.C【解析】周代的婚礼有六项程序:纳采、问名、纳吉、蚋征、请期、亲迎,称为“六礼”,包括从议婚到完婚的完整程序,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以后的2000多年里婚礼仪式基本上都是按照“六礼”的程序框架进行的,只是繁简程度不尽相同而已。23.C【解析】本题考查周初的天命转移思想对于周初统治者的影响。周初统治者把现实的人间政治当做天命转移的根据,强调的还是人事。基于人事决定天命的认识,周初统治者提出了“明德”、“慎罚”、“保民”的治国思想。24.D【解析】《洪范》是《尚书》中的一篇。据说是殷遗臣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洪范》的内容概括为“洪范九畴”,就是治理天下的尢类大法。25.B【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天文历法。我国传世的第一部历法是出于夏代的《夏小正》,它记录了每个月的气候、物候,以及人们在该月中所应从事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自然历的历法。26.C27.A【解析】刘鹗字铁云,王懿荣的好友,参与了甲骨文的判识工作。1903年,刘鹗选拓1058片龟板,印成《铁云藏龟》一书,这是甲骨文的第一部著录之作,此后甲骨学逐渐成为了新兴起的国际性显学。28.D【解析】本题是对甲骨文的表述的考查。选项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表述不正确。我国历史上有了确切纪年的开始,公认的是公元前841年“共和行政“。29.A【解析】本题是对全文的考查。全文是铸造或刻凿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人们往往以青铜礼器中的钟鼎来概括整个青铜器,所以它也被称为“钟鼎文”。30.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甲骨文领域的著名学者的了解,这也是把握学术动态的基本能力。甲骨四堂是指对甲骨学作出重大贡献的四位中国学者,因为他们的名号中都包含了堂字。他们是: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晚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号鼎堂。人称“甲骨四堂”,罗董郭王。31.B【解析】对于井田制的了解天多来自于《孟子·滕文公上》的记载或延伸。32.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商用时期国野制的掌握。选项A、B、C均表述正确国、野之分在春秋时开始出现破坏的迹象,选项D表述不正确,故选之。33.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先秦时期各朝代有关其始祖起源。34.C【解析】周代不仅提出了明确的“地理”的概念,而且已经开始使用地图。二、名词解释1.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是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体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主要分布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由于两地遗存的文化面貌有一些差异,前者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后者被称为“东下冯类型”。狭义的二里头文化应专指二里头第一、二期遗存。部分学者则认为郑州商城是亳都,二里头遗址应是夏都,所以它的四期遗存均为夏代遗物。二里头文化以及其它相关考古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使夏王朝的政治中心所在地明确起来,还确立了它的起始和终止年代。至此可以说,夏王朝的信史地位不可动摇。2.少康中兴:少康是夏王朝中有作为的一位君王,他是夏朝第六世君王,为夏后相之子,相妻有仍氏之士后缗所生。由于其生活的时代正当\n寒浞攻杀夏后相,夏朝乱政之时,所以少康生长于有仍氏。长大之后当了有仍氏的牧正,管理畜牧。后为寒浞及其子浇所迫,又逃到有虞氏,当了庖正。在有虞氏和夏族旧部靡的帮助下,少康终于攻灭了寒浞和其子浇,恢复了夏朝的统治。经过这一场动荡之后,夏王朝的统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并有蒸蒸日上的气象。这一段历史被称作“少康中兴”。3.鸣条之战:商汤灭夏之战役。夏朝末年,夏王桀生性暴虐,嗜酒好声色,即住后“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栈有施氏,得美女妹喜,甚得宠。聚敛百姓贵财,建倾宫,修瑶台。民不堪其苦。拒谏而诛杀大臣,任意伐灭诸侯,诸侯多叛夏。商汤在伊尹的协助下,先后诛灭韦、顾、昆吾三个忠于桀的诸侯后,遵出兵伐夏桀。夏商两军在鸣条会战前商汤举行誓师,誓词即《尚书》中的《汤誓》。交战后夏军即溃,桀致进,至南巢被擒流放而死。夏王朝遂被灭亡。【解析】鸣奈之战作为一个出题点因为它的战争性质;商汤灭夏之战役。每一次朝代更替的战争都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考生如果有时间应该将每次朝代更替战争总结一下,即便于记忆答题,同时也有利于锻炼自己的历史综合能力。4.盘庚迁殷:商王朝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它是前后商的分水岭。长期以来,商人一直是居无定所,频繁迁都。从汤到盘庚,商人五次迁都,盘庚之时,商人已定都于奄,盘庚乃迁都于殷,迁殷后直至商灭亡不再迁都。以后的200余年,商朝的发展比较稳定,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至于盘庚迁殷的原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大致有:去奢行简、躲避水患、定居农耕、肥力衰减、阶级斗争、王位争夺等原因。“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不但结束了“不常厥居”的动荡岁月,而且复兴了“殷商”。【解析】回答“盘庚迁殷”不能仅仅从他迁都的过程,更应该看到迁都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要看到盘庚迁殷及其在商代发展史上的时代坐标。这才是考查这个知识点的本意,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盘庚迁都的原因没有定论,考生不应仅集中在某一个原因上,最好能够注意关于这方面的研究。5.武丁中兴:武丁是第二十三位商王,在位59年,死后被尊为高宗。即位前,曾生活在民间,比较了解社会下层的情况。即往后注意节俭,不敢荒废政事。任用了一批贤人,提拔傅说为相,对内修政行德,对外对四周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武丁时期的商朝,地理版图和政治影响空前强大。此时的商朝达到了鼎盛,史称“武丁中兴”。之后,商王朝逐渐衰落下来。【解析】每一个朝代鼎盛时期都是历史的研究重点,当然出题的频率也就很高了。武丁求贤与征伐所导致的强盛局面也就是商王朝时期非常重要的阶段。6.古公亶父:周族的杰出人物,受到国人的爱戴,后世尊之为“太王”。由于受到戎族的逼迫,在他的带领下翻过梁山,渡过漆水,来到岐山之下。周人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垦农田,建立家室,修筑城郭,完全摆脱了戎狄习俗的影响,经济生活进步很快。同时还设立五官有司,治理人民,周族开始向建立国家过渡。【解析】古公蛊父是周族的关键人物,为以后灭商建立西周奠定了基础。这个知识点在前几年的考研题中曾作为名词解释出现。7.牧野之战:周灭商之战役。周文王死后,武王做灭商准备,曾率师东观兵于孟津,诸侯不约而至孟津相会助周王者八百。武王以时机尚未成熟,率师还周。两年后,纣王残暴更甚,内部矛盾更加剧烈。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渡孟津伐纣,诸侯会集,庸、蜀、羌、微、卢、彭、濮等方国亦出兵助周。凌年初,到达商郊牧野。商纣发大兵拒武王,但商士卒皆无战心,大军阵前倒戈。商军溃败,纣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而死。武王率兵入商都,商朝灭亡。【解析】牧野之战同鸣条之战一样,它们的重要性或者说它们之所以在历史上那么重要,都是因为它们的战争性质:朝代更替的关键战役。8.工商食官: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n,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他们既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平的工匠,又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管理者。【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商周时期特殊背景下的工商业发展的形态。9.共和行政:“共和行政”是西周吏上一个奇特而又重要的时期。至厉王时,他任用荣夷公专利,卫巫“监谤”,至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反对周厉王。厉王逃到彘,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行王政(《古本竹书纪年》说由共伯和一人主政),史称“共和行政”。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确切纪年的开始。这种由大夫代行王政的共和局面,前后持续了14年之久,厉王死于彘,宣王继位,“共和行政”的时期结束。【解析】对于共和行政主要应注意到它是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史记》从这一年有了确切纪年,这是本题的得分点。还要注意到史学界对于到底是谁代行王政的争论,这也正是显示考生知识面的机会。10.金文:金文即铸造在或刻凿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人们往往以青铜礼器中的钟鼎来概括整个青铜器,所以它也被称为“钟鼎文”。青铜器有铭文始于商代中期,商代青铜器铭文一般文字较少,铭文多为铸成,自春秋时期起有刻成的,字体亦随时代变迁而有变化。对于认识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历史与文字,全文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解析】在殷墟晚期,金文有了初步发展,到了西周时期,全文进入了鼎盛期。金文和甲骨文相比较,从文字结构上来看,金文较甲骨文进步,大量使用彤声字,表明金文的造字结构迈上了新的台阶。另外,金文的词也较甲骨文丰富。考生在复习时应该将两者比较记忆,效果会更好。11.殷墟: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住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自盘庚迁都于此至帝辛亡国,商以此为都。1928年l0月,董作宾主持了试掘,同年12月,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考古组,负责殷墟的发掘工作,先后主持工作的有董作宾、李济、梁思永、郭宝钧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迅速恢复殷墟的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殷墟发掘,是中国考古事业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考古发掘。该处丰富的出土文物为商史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实证资料,引起国内外的重视。1961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析】殷墟是考生比较熟悉的题目,所以不太重视,但是在回答部分要点之后就发现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力求全面,不可眼高手低。12.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是四川境内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南兴镇。其年代上限距今5000年,下限约2800年,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遗址最早在1929年就曾发现大批精美玉石器,在1986年发掘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了1000多件美妙绝伦的珍贵文物,引起了世界轰动,是我国“七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三星堆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三星堆文化共分四个大的文化期,说明了古蜀文化在距今3000多年至41300多年前曾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13.《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14.《仪礼》:《仪礼》是先秦典籍,共17篇,叙17种典礼。托名周公所作,一般以为它成书于春秋后期,可能经过孔子的改订,主要反映了周的社会风俗、国家关系、军队征伐、典章制度等等内容,而这些制度大体土都由西周延续到春秋,可以作为了解西周礼制的依据。三、史料分析题\nl.【答案要点】(1)通过材料一我们可以看到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时期的官府手工业非常的完善和发达,材料中的“百工”就是泛指许多从工之族,包括在朝为官的,公官及其下属的工奴。从商代开始,这些从工之族具有专业化的特点,专门从事某项手工业的生产。到了西周时,在管理方面,除沿用商代的“百工”制度外,新设有“司工”一职,管理制度比商代更严密。在官府手工业内部,分工也更加发达。(2)“公食贡”,剥削的实现需要对被剥削者的直接人身控制,“大夫食邑”直接就控制着一定数量的人;“士食田”对“田”的控制本身就意昧着以某种方式对一定数量人身的控制,则这三种方式的剥削在本质上完全一样,只是形式和程度有差别而已。依照孟子的定义,“公田”是专门用以实现剩余劳动的土地。士还通过“食田”则可以实现对一个邑剥削的分割,即几个士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一个邑的联合剥削。(3)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商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的,这就是所谓的“工商食官”制度。商周时期之所以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是由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春秋战国之后,随着社会结构的巨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食官”制度逐渐解体,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商业应运而生,工商业呈现出多元化的新格局。但是“工商食官”对于后世的影响可谓巨大,尤其是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使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不利于社会进步,极大地限制了民间个体工商业的自由发展。【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商周时期的经济生活的掌握。考生必须首先具备基本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来从材料中提取关键的解题信息。2【答案要点】(1)由“方里而井,井丸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可知材料中反映的是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度。(2)井田制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井田制最初来源于氏族社会末期到国家产生之初的农村公社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度下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是由氏族社会公有土地演变来的,保留着公有的名义,实质变成贵族剥削农业劳动者的一种方式。公田由村社成员共同耕种,公田上的收获全部交给国家。私田是村社成员的分份的,并跟着份地的变动而迁居,即所谓的“三年一换土易居”。说明劳动者对私田只有占有权、使用权,私田和公田一样为国家所有。劳动者占有、使用公田是以在公田上无偿劳动为条件的。概括地说,井田制的实质就是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由于生产力低下,成员需要共耕公田,耕种私田时也要经常协作,产品也要互相调剂,这也就是井田制产生的历史背景。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家庭独立,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强,井田制的消亡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秦汉以下,许多政治家为了解决贫富悬殊带来的社会矛盾,往往乞灵于“复井田”,不少王朝的土地制度也的确受到了井田制的若干影响。然而,真正的井田制最终仍只是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也就是井田制。考生需要从材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得出这是井田制的特征,也是解题的前提,不然只有文不达意。四、筒答题1.【答案要点】西周的国家典制较之夏、商更加成熟,同时又具有了与后世明显不同的特点。它的典制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论述。(1)西周的分封制相当发达,是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也是西周历史上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西周的分封制被称为“封建”\n,即分邦建国的意思。周灭商以后,为了有效地统治被征服的地区,大规模的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去建立诸侯国,代表周天子对地方行使统治权,以此来拱卫王室。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缴纳贡物、发兵从征等义务,在自己的国内可以将土地分封给子弟亲属,后者称为卿大夫。分封在商时就已经出现,而周朝的分封更为彻底,它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的天下共主的地位。另外,从加强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用分封制在历史上有着积极的意义。(2)西周的井田制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井田制最初来源于氏族社会末期到国家产生之初的农村会社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度下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劳动者对私田只有占有权、使用权,私田和公田一样为国家所有。劳动者占有使用公田是以在公田上无偿劳动为条件的。概括地说,井田制的实质就是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由于生产力低下成员需要共耕公田,耕种私田时也要经常协作,产品也要互相调剂,这也就是井田制产生的历史背景。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家庭独立,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强,井田制的消亡也就成为历史地必然。秦汉以下,许多政治家为了解决贫富悬珠带来的社会矛盾,往往乞灵于“复井田”,不少王朝的土地制度也的确受到了井田制的若干影响。然而,真正的井田制最终仍只是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3)宗法制是古代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统辖管理的制度。从而也成为统治者维护社会和统治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在商朝后期就已经存在,到西周变得更为典型和系统。宗法关系的基本内容,实质上是大宗或小宗依据自己的特殊身份,对不同范围内、包括直系与旁系亲属族人的统辖管理。从宏观上看,宗法制可以视为氏族制度在进入国家阶段以后的残余,经过加工改造之后,成为维系国家统治的重要工具。到春秋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复杂化,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逐渐难以维持,至战国最终瓦解。尽管宗法制度已经崩溃,但宗法观念对后世的思想影响是非常深远的。(4)礼乐文化也是西周典制的重要内容。在西周,礼的范围包含很广,由社会风俗习惯直到国家关系、军队征伐典章制度等方面,其主要内容主要见于先秦典籍《仪礼》之中。礼的实施与乐密不可分,各种礼都有为之服务的乐。春秋中期以下,随着社会等级的变动,周代的礼乐文化秩序逐渐瓦解。但是经过儒家孔子的加工、标榜,很多具体内容在后世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都曲折的干预了后世的生活。总之,西周的许多制度是在继承夏、商制度因素的基础上,于西周初年基本形成或更加完备。它们到春秋时逐渐瓦解,至战国以后作为制度整体已经消亡。但是,这些典制的一些具体内容仍然长期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作用。【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西周的典章制度。这是本章内容的核心部分,基本上每年考研都会涉及,尤其是在研究生出题形式改革之后。西周的制度还有其他内容,考生也应该注意到,比如国野制等。另外,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到制度本身的前后相继和变化以及对后世的影响。2.【答案要点】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早在几千年前这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1)早在传说时代,在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各民族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当时,在中原黄河流域,主要有夏族;在东部的淮河流域和泰山之间,有东夷;在南方的黄河流域,有三苗;在西北地区的黄河和湟水之间,有羌族;在北方的蒙古高原,有荤鬻。夏族与周围各族都有交往联系。\n(2)夏、商、周三族都是很古老的民族。夏、商先祖可以追溯到史前,周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夏代。夏、商、用三族先后兴起,相继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三代中每个朝代统治时期,未取得共主地位的部族在生存发展,已失掉共主地位的部族也没有被消灭。后一个朝代比前一个朝代疆域更大,将前一个朝代的疆土、人民包括进去。三代1000多年的历史上,夏、商、周三族之间的关系,有联合和归附,又有冲突和归附。西周建国后,夏、商二族都成为周朝的诸侯。联合和归附促进了融合,冲突和征服最后也导致了融合。商灭夏后,夏、商二族发生了融合;周灭商后,夏、商、周三族进一步融舍。融合的结果,于西周末期夏、商、周三代华夏族形成过程中,华夏族和四夷都是混合发展的产物。在混合发展的过程中,华夏与四夷发生过一系列冲突,但更多的是共处交往和互相吸取,剧烈冲突以至征服统治对民族融合起了催化作用。(3)到了秦汉时期,华夏族吸收了更多其他民族的成分,形成了汉族。【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华夏族的形成过程。民族融合一直是出题的重点,而此题的考查就已经涵盖了中国上古史的民族融合问题,如果再联系后来的民族融合,就是一个比较大的综合题,考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3.【答案要点】周公姓姬,名旦,西周政治家。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周武王灭商后数年即卒,太子继位,是为成王。此时周朝新建,统治尚未完全稳定,成王年幼不能主持大局,敌由周公辅政。管叔、蔡叔对此不满,联合武庚谋叛周室。周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稳定内部后,率军东征,经过三年苦战,平定叛乱。此次东征打败了商的残余势力,史家或将其形容为第二次灭商,其作战之艰苦大大超出武王第一次灭商,周对东方的统治也由此真正奠定。在周公的主持下,周王朝又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巩固胜利成果的重要措施。(1)周公主持建东都于洛邑,定名成周,将参与叛乱的商朝遗民迁徙到成周附近,加以严密监视逐渐消化了这支反抗势力。此后西周两都并存,成周成为周朝在关东的统治中心,既能控驭东方诸侯,又充当宗周门户,拱卫王室。(2)大规模的分封是在周公东征以后进行的,即分封土地,建立国家之意。位在周公摄政期间就分封了71国,大部分是同姓子弟。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3)从政治、文化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典制,其核心内容是一套严格贯彻宗法等级制、分别亲疏贵贱上下的礼仪体系,又配有相应的乐舞,周公就是在这一发展、完善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对后世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周公摄政7年,然后归政于成王。周公虽不在周朝历代国君之列,但他巩固周室统一、奠定周朝制度的业绩,使其在周朝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超越了所有的周朝国王。他也成为后世儒家着力渲染、崇拜的“圣人”之一。【解析】本题是对重要人物的考查。分析、比较、评价比较重要的历史人物是大纲要求的考查目标之一,所以考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周公是商周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第三章春秋战国内容概述本章重点考查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个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代的各方面内容。春秋约300年的历史,上承西周历史的发展,下启战国大变动局面的先河,在政治、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新现象。而战国时代,最重要的历史特征,就是继春秋时期诸侯割据争霸以后,几大强国之间进一步展开规模更大、更为激烈的兼并战争。经过长期混战,西方的秦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建立起了统一的君主专制帝国,从而结束了春秋以来的分裂局面。社会经济方面,铁制农具的出现、牛耕的推广、水利事业的发展、技术上的进步和产量上的提高等等,都大大增加了农民对私田的兴趣,所以统治者不得不改变剥削的方式,开始向征收实物税过渡。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较之春秋时期有了更大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有较大上升,进而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达,私营工商业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经济的发展使各地区的联系加强,不平衡性减少,相互依赖关系更为密切,实际上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改革与变法是这个时期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n,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来以等级分封制为基础的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成为大型的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同时,兼并战争也使得形势更加严峻,要求改变卿大夫专权的局面,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想要在列强中立足,就要进行变法改革,不然就无法改变被淘汰的命运,这也为统一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这个时期的社会关系变化,也是需要考生掌握的内容,文化知识不再为贵族阶层所垄断而流向了民间,社会开始出现新兴的士人阶层,他们掌握了学术文化知识,其活跃的社会行为促进了文化学术领域的繁荣,最终出现了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所以,这个时期还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复习建议这个时期的各项内容都是以“变”为核心的,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对各个方面变化线索的掌握,同时要联系西周时代和秦朝统一后的内容,具体把握变化的原因、后果及中间的过程。战国时代几次大的变法是重中之重,考生需要理解掌握变法的曲折性和原因,即便是失败的变法改革,考生也要充分理解其中有哪些进步因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此外,变法运动的一大成果是各国的政治制度,由先前的宗法分封制转变为专制体制下的官僚制度,这一点是需要考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尤其是同封建社会的核心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除了关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的征伐之外,华夷关系也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尤其是在春秋时期,注意各国针对外民族的不同态度和做法,更多需要关注的是华夷之间的交流和民族融合。这个时期还是思想文化繁荣的时代,需要考生对重要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学说、著作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核心内容春秋时代王室的衰微和大国之间的争霸;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瓦解;华夷之争;春秋时代的经济发展;孔子及其思想;战国时代的变法改革;社会等级阶层的发展变化;战国经济的发展;战国的割据和统一;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命题预测本章内容比较繁杂,容易在细节题中出现,所以需要考生进行细致的梳理,大题主要会集中在变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中。但是由于本章在大纲中所占篇幅并不大,所以考生不必耗费太大的精力。另外需要对这一时期的考古资料和出土文献有大致的了解。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标志着周王室在春秋时代的地位一落千丈,仅存虚名?()A.周郑交恶B.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C.周平王迁都洛邑D.三家分晋2.下列哪一项不是春秋时代齐国管仲改革的内容?()A.案田而税B.寓兵于农C.废除井田D.士农工商专业分居3.下列哪一项是在春秋时代的齐、楚两国之间发生的?()A.城濮之战B.召陵之盟C.苏秦合纵D葵丘会盟4.下列对春秋时期各国称霸的顺序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齐一晋一秦B晋一秦一楚C.秦一宋楚D.齐一秦一晋5.确立楚庄王霸主地位的重要战争是()A.城濮之战B崤之战C.邲之战D.弭兵之会6.战国初期,上党地区在下列哪一个国家的控制范围之内?()A.韩国B.秦国C.赵国D燕国7.下列哪一项不是战国时期齐国对外扩张的行为?()A攻取燕国下都B.两次打败楚军C.与秦国同时称帝D.公元前286年灭宋8.春秋后期,华夏诸国征服并吞并了许多周边的少数民族,其中被秦国所灭的是()A.白狄B.西戎C.犬戎D赤狄\n9.下列哪一项无法体现春秋战国时代公室与私家势力之间的相互斗争?()A.田氏代齐B.三桓专鲁C.三家分晋D.李悝变法10.下列哪一项不是战国时代魏国李悝变法的内容?()A.实行平籴法,维持经济秩序B.打击贵族势力,将其迁至荒凉地区C.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国家收入D.废除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11.下列对战国时代各国变法改革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实际上是以法家思想为核心进行的社会改革B.秦、楚、魏国的变法改革都比较成功C.为后世的政治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D.商鞅的变法改革中有一部分源于三晋12.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同国家对应不正确的是()A.郢爰一楚国B刀币一齐国C.铲币秦国D蚁鼻钱一楚国13.下列哪一项制度不是战国时代开始推行的?()A.“上计”制度B.“玺书”制度C.俸禄制度D.军功入仕制度14.郡县制度在春秋战国时代是政治变革中最显著的一个方面,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春秋早期郡的级别在县之下B.战国时代郡多设于边地,主要是为了巩固边防C.战国时代县已经具备了比较完整的地方行政职能D.春秋时期县的设立主要通过灭亡邻国改设产生15.下列选项中,与“履亩而税”相一致的做法中不包括()A.“作爰田”B“初税亩”C.“量人修赋”D.“自爰其处”16.《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所狩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所事者……~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甲师移之。”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周初的分封制B.周王室对诸侯失控C.春秋时诸侯争霸D.齐桓公称霸17.城市的发展在春秋与战国之间的区别不包括()A.战国时代的城市在经济职能上远远超过了春秋B市场是战国时代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C.春秋时代城市的基本性质是政治中心D.春秋时代的城市规模相对比较小,人口不多18.春秋战国时代,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的条件是下列哪一项?()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B.牛耕逐渐普及开来C.铁制农具出现并逐步推广D.家庭观念越来越强19.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激烈的争鸣中,有着融合的趋向,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孔子的天命仁学B韩非子的法、术、势C.邹衍的阴阳五行之说D.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20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高潮时期,下列成果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是()A.甘德发现行星的逆行现象B.《墨经》中对几何问题的论述C.《黄帝内经》是春秋战国医学理论的大作D.《周髀算经》中对勾股定理的记述二、名词解释1.郭店楚简2.四书五经3.葵丘之盟4.合纵连横5.长平之战6.徐州相王7.礼崩乐坏8.郑国渠9.尚书10.“胡服骑射”三、史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凡法术之难行也,不独万乘,千乘亦然。人主之左右不必智也,人主于人有所智而听之,因与左右论其言·\n是与愚人论智也;人主之左右不必贤也,人主于人有所贤而礼之,固与左右论其行,是与不肖论贤也。智者决策于愚人,贤士程行于不肖,则贤智之士羞而人主之论悖矣。人臣之欲得官者,其修士且以精洁固身,其智士且以治辩进业。其修士不能以货赂事人,恃其精洁而更不能以枉法为治,则修智之士不事左右、不听请谒矣。人主之左右,行非伯夷也,求索不得,货赂不至,则精辩之功息,而毁诬之言起矣。治辩之功制于近习,精洁之行决于毁誉,则修智之吏废,则人主之明塞矣。不以功伐决智行,不以叁伍审罪过,而听左右近习之言,则无能之士在廷,而恿污之吏处官矣。”——《韩非子·孤愤》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韩非子的思想。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初税亩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履亩而税也。何讥乎始履亩而税?古者什一而藉。古者曷为什一而藉?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多乎什一,大桀小桀。寡乎什一,大貉小貉。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春秋公羊传》请简述春秋时期鲁国初税亩的产生过程和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四、简答题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2.李悝变法的内容及其意义。3.弭兵之会的背景、过程和有什么样的结果。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A【解析】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以周、蔡、卫、陈四国之师伐郑,为郑国军队所伤,从此,周天子的威信下降,共主仅存虚名。周平王迁都是东周的开始,三家分晋是战国的开始,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则是春秋时代大国争霸的开始。2.C【解析】很明显,废除井田是错误的选项,废除井田到战国时代才发生,是战国商鞅变法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其他三项都是管仲改革的内容,考生需要对此有基本了解。3.B【解析】,公元前650年,齐桓公联合多国伐楚,双方互不退让,后订立盟约,使得楚国北进的锋芒受到打击,确立了齐受到中原各国拥戴的地位,史称召陵之盟。苏秦合纵虽然也是在齐、楚之间进行的,但那是在战国时代,城濮之战发生在晋、楚之间。4D【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春秋时代大国争霸时间顺序的了解,正确的顺序应该是:齐桓公一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一楚庄王,所以最后一项中的秦、晋顺序颠倒了。5C【解析】公元前598年,楚围郑,晋施援手,晋楚战于邲,晋军大败,从此不敢与楚再战,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遂成中原霸主。城濮之战虽然也在晋楚之间发生,但是获胜的是晋国,崤之战发生于秦晋之间。6.A【解析】此题考查战国初期的历史地理学,上党地区在今天的山西境内,在春秋时代是晋国属地,三家分晋之后在韩国的境内,是战国后期秦赵两国争夺的地区,也是长平之战的起因。考生需对战国时代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有大致的了解。7.C【解析】与秦国同时称帝是同时期发生的事情,但并不是齐国对外扩张的行为。8.B【解析】春秋早期,戎狄的势力比较强大,华夏各小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秦、晋等大国也受到过他们的入侵。到了春秋后期,随着华夏各国的日益强大,秦国灭西戎,晋国灭了赤狄和白狄。9.D【解析】公室与私家势力之间的相互斗争是春秋战国时代政治格局演变的主线之\n一,在斗争的过程中,私家势力逐渐掌握了政权,甚至灭亡了公室,本题的前三项都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需要考生重点了解,有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10.B【解析】战国时代,魏国的李悝变法是最具代表性的变法改革之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变法的内容考生应重点掌握,打击贵族势力,将其迁至荒凉地区是吴起在楚国变法时所采取的措施之一。11.B【解析】各国的变法改革是战国时代各国实力消长的主要原因,是法家政治学说的具体实践,其中楚国的吴起变法是以失败告终的,楚国在战国时代一直没有能够强盛起来。此题考查考生对战国变法的熟悉程度。12.C【解析】铲型币是当时赵国所使用的货币。13.B【解析】本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新型官僚任用制度,但是其中的“玺书”制度是在春秋末期开始推行的,其他三项始于战国时代。考生需对这些制度有大致的了解,并能够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实行效果。14.D【解析】最后一项中县的设立途径还包括改邑为县,郡县制度的兴起始于春秋战国时代,是政治改革中的重要考点,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其演变过程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此题有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15.D【解析】“履亩而税”是贵族统治者放弃以“公田”收获作为租税的剥削方法,而不再区分“公田”、“私田”的做法,各国都有相似的做法,本题的前三项都是正确的,最后一项不包括在内,春秋战国时代土地制度的演变是历年考查的重点。16.A【解析】周灭商和东征以后,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17.C【解析】古代城市的发展研究是近年来的学术热点,考生有必要时每个时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特点有所掌握,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其他三项都是两个时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区别,需要重点记忆。18C【解析】铁器的广泛使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提高了开垦能力,便于深耕细作,推动了农业的迅速发展,所以小农经济最主要的条件是铁制农具的出现并逐步推广。考生需对其意义有深入了解。19.A【解析】韩非子的观点将法、术、势融为一体,其中还吸收了道家老子的观点;邹衍的阴阳五行之说,包括有儒家和道家的学说;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则是对融合各家思想的一次大胆尝试。只有A项是无法体现这一特点的。20.D【解析】科技文明和文化艺术是一般性的细节考点,考生只需对比较著名的成果有大致的了解即可。《周髀算经》成书于西汉时期。二、名词解释1.郭店楚简:郭店楚简,又称郭店楚墓竹简,是中国湖北省纪山镇郭店一号楚墓内的竹简,1993年10月出土,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原装书。郭店楚简共804枚,其中有字的竹简有726枚,字数有130∞余个,全部为先泰时期的儒家和道家典籍,共18篇。秦始皇在焚书坑儒中将大量先秦书籍焚毁,而郭店楚简则幸免于难,提供了很珍贵的历史资料。【解析】近年来随着出土资料的增多,简牍研究相当热门,鄣店楚简就是其中之一,郭店楚简中包含大量儒家典籍,尤其是对先秦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大的补充作用,受到国际汉学界的极大关注,考生需加强对研究热点的了解。2.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n【解析】四书五经是传统儒家经典,此题旨在考查四书五经的具体内容和地住上升的过程,考生需注意四书在南宋经过朱熹编纂后地位的抬升,此题也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3.葵丘之盟;春秋时期的齐国是东方的大国,齐桓公在位时,任用管仲为相,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国势日渐强盛,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天子也派了代表参加。会盟约定:成员国不计前嫌,言归于好,不乱筑河堤,不囤积粮食,不擅自封邑给卿大夫而不报告天子。葵丘之盟以后,齐桓公作为盟主,挟周天子以令诸侯,开创了春秋时期霸主的先河。【解析】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开始下降,王室衰微,所以开始在政治和经济上依附一些大的诸侯国,而诸侯间相互兼并,大国争霸,都在图谋霸主地住,考生需熟知春秋时期相继称霸的国家。4.合纵连横: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井立。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时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解析】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谋略之学,考生需了解合纵连横的基本含义,更为重要的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张仪、苏秦等人,是经常考到的知识点。5.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始于公元前260年,源于秦赵两国对韩的上党地区之争,战争历时三年。战争初期,由于赵将廉颇运用避战坚守的策略,秦军进攻年余未果。随后,秦国运用反间计,除去赵将廉颇,取而代之的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长平前线的最高军事统帅。而秦军则以战国时期著名的将领白起作为最高统帅,战争的走向发生了变化。此时由于秦国的外交策略得当,没有国家对赵国施以援手,秦军则在秦王的鼓励下,一鼓作气击溃赵军,最终赵国投降,赵军四十余万人被秦军坑杀,从此国力不振,秦国则走上了统一六国的道路。【解析】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具有战略意义的一场战争,不论是规模还是战争的谋划、计策的运用都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考生需要重点记忆的是长平之战奠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基础。6.徐州相王:公元前342年,魏又进攻韩国,韩也求救于齐。齐又以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在马陵再次重创魏军,魏国精锐尽失,秦国趁机向魏国发动进攻,占领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河西之地。魏国迭遭惨败,元气丧尽,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国,不得不对中原各国转取友好政策。山东诸国惧怕强秦东来,接受了魏国的善意,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齐威王订立了同盟条约,吏称“徐州相王”。7.礼崩乐坏:礼崩乐坏是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遥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势力强大的诸侯开始变王田为私田,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政权不断下移,并纷纷制定自己的法律。这些都反映了奴隶社会正走向解体。主要袁现有:经济上井田制逐步解体,出现了土地所有制及相应的赋税制度,如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而衰租等等。政治上一些强大的诸侯开始建立直属于君王的郡县制,不再对土地进行分封。各分封诸侯间征战不已,周天子无力阻止。各诸侯,卿大夫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解析】春秋以降,长期作为封建制度基础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长子继承制度多不能施行,一些有权势的卿大夫在征战中势力壮大,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卿大夫出的局面。8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n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千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渠的修建本来是其他诸侯国削弱秦的一项计策,但此以后秦国的关中地区变为沃野,为秦的统一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解析】郑国渠是先秦时期,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考生需注意先秦时期农业技术,尤其是水利灌溉,冶铁等技术的进步对农业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9.《尚书》: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缩本。10.“胡服骑射”:赵国地处北边,经常与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触。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赵武是王号令全国着胡服,习骑射,并带头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在赵武曼王的亲自教习下,国民的生产能力和军事能力大大提高,在与北方民族及中原诸侯的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解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挠,坚决实行向夷狄学习,表现了赵武灵王作为古代社会改革家的魄力和胆识。三、史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韩非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本。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时指出,申商学说的最大缺点是没有把法与术结合起来,其次,申商学说的第二大缺点在于“未尽”,“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韩非按照自己的观点,论述了术、法的内容以及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同申不害相比,韩非的“术”主要在“术以知奸”方面有了发展。他认为,国君对臣下,不能太信任,还要“审舍刑名”。在法的方面,韩非特别强调了“以刑止刑”思想,强调“严刑”“重罚”。尤可称道的是,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是对中国法制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韩非认为,光有法和术还不行,必额有“势”做保证。“势”,即权势,政权。他赞赏慎到所说的“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提出了“袍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的论点。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利害关系,人的心理无不“畏诛而利庆赏”,人君的职责就在于利用“刑”“德”二手,便民众畏威而归利。韩非的法治思想适应了中国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改革图治,变法图强,是韩非思想中的一大重要内容。他继承了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思想传统,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观点,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反对天命思想,主张天道自然。他认为“道”是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道”先天地而存在。有了“道”才有了万物,“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字内之物,恃之以成。”韩非同时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理”这个哲学概念,并论述了它与“道”的关系。他认为,“道者万物之所成也,理者成物之文也。”“理”在韩非看来,就是事物的特殊规律,人们办事应该尊重客观规律。韩非的认识论继承了先秦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他提出的反对“前识”和“因参验而审言辞”的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他反对“前识”的观点,所谓\n“前识”,就是先验论。韩非主张“虚以静后”,通过观察事物得到认识而非妄加揣测。韩非提出了“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的著名论题。“参”就是比较研究,“验”就是用行动来检验。韩非认为,不经过“参验”而硬说是如何如何,是无知的表现;不能确定的东西而照着去做,是自欺欺人。因此他主张“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他的思想中有不少辩证法的因素。看到事物不断地变化着,指出“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他所讲的矛与盾的故事,对人们分析问题、表达思想至今仍有着深刻的启发作用。2.【答案要点】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农具的普及和应用,农业生产力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后,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同时贵族之间通过转让、互相劫夺、赏赐等连径转化的私有土地也急剧增加。实行“初税亩”田赋制度之前,鲁国实行按井田征收田赋的制度,私田不向国家纳税,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占全部农业产量的比重不断下降。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初税亩的实行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这一制度的实行实际上开始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征税的土地不再有公田、私田之分。春秋时期的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了赋税制度的改革,例如齐国的“案田税亩”,楚国的“书土田”,郑国的“作丘赋”和泰国的“初租禾”,都是这个时期大致相同的赋税制度。这种赋税制度的改革是对私人占有土地的承认,各国的统治者在充实了自己的国库同时,放弃的是国家对土地的占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瓦解的过程。四、简答题l.【答案要点】(1)经济措施:①废井田、开阡陌。商鞅在经济上推行的重大举措是“废井田、开阡陌”,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②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还招徕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③统一度量衡。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度量衡的统一的意义:第一,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第二,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第三,有利于消除割据势力的影响;第四,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2)政治措施:①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以奖励军功而禁止私斗。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军功不得列公族簿籍。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新法规定不准私斗,目的在于削弱奴隶主的势力,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由于推崇战功,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秦国在对外战争中,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被动落后的局面。②施行什伍制度。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规定居民要登记户籍。轻罪用重刑,将李悝《法经》颁布实行,还增加了连坐法。主要内容是:居民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丸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告发“奸人”\n的与斩敌同赏。③遍推行县制。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凡三十一县”。县设县令、县丞、县尉等官吏。商鞋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该措施有力地配合了“废井田、开阡陌”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证了土地私有。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2.【答案要点】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为宰相,实行变法。据说,李悝是孔子弟子卜子夏的学生。李悝在任相期间,得到国君的信任和同僚的支持,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1)废除官爵世袭制。对于那些对国家没有贡献,完全依靠父祖辈的爵禄享有特权的人,剥夺其官职和俸禄,把这些官职和俸禄授予那些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2)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法经》,分为盗、贼、囚、捕、杂、具六篇,以此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3)革除旧有的阡陌封疆,鼓励自由开垦土地,提倡在一块土地上杂种各种粮食作物,要求农户在住宅周围栽树种桑,充分利用空闲地扩大农户农副业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4)实行“平籴法”。在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多余粮食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限止商人的投机活动,保护农民利益。(5)改革军制,精选武士。中选者免除全家徭役,并奖给田宅。李悝变法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的一个强盛的国家。3.【答案要点】从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卒,至公元前580年的11年间,晋、楚两国进行了激烈的争霸战争,使得两国的实力都大受损耗,疲于应对,所以都有缓和关系、停止战争的愿望。在晋楚争霸的同时,处于两国中间地带的中原小国,基本上全都被卷八战争中,深受战祸侵扰,他们同样有停止战乱,保持和平的强烈愿望。弭兵之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第一次弭兵之会由宋国自公元前579年发起,宋大夫华元向晋、楚两国发出会盟的提议,其后两国派出代表在宋国订立盟约。双方保持了三年的和平,但是三年之后楚国撕毁盟约,向北侵扰郑国和卫国。后晋楚两国大战于鄢陵,楚国战败。第二次弭兵之会同样由宋国发起,发起人是宋大夫向戌,此时的晋国深陷国内的六卿争权局面,而楚国则因东边的吴国崛起,没有北进的精力,二者都没有了在中原作战的情绪。所以这次弭兵之会得到了二者和其他诸侯国的响应,公元前546年,共十四国会盟于宋,同尊晋楚两国为盟主。第二次弭兵之会后,晋、楚两国之间保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他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很少,中原小国不再受大国争霸战争的困扰,为春秋后期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局面。第四章秦汉内容概述秦朝的统一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君主专制帝国,但是作为一个短命的王朝,秦朝仅存在了15年,但是秦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巩固统一的措施,特别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长期影响着此后的各个朝代,同时它覆灭的教训也是汉王朝的重要历史借鉴。西汉王朝的建立,充分借鉴吸收了秦朝速亡的教训,并没有全盘地遵循法家的政治理论。西汉前期,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是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n,是国家的主要治国方针,到了汉武帝时期,则转变为以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为代表的儒法混合政策,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历朝的政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除了统治思想有转变外,在国家的基本行政制度方面,西汉基本沿袭了秦朝的制度。西汉结束于王莽的篡位,他希望通过附会古代的儒家经书,进行托古改制,以此来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但是改制并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进一步地加深了社会矛盾,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人心思汉”的舆论影响下,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东汉初期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但是并没有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很快东汉又陷入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阶段,统治日渐衰微。复习建议对秦汉部分的复习,考生应着重抓住几条线索,并掌握这几条线索在秦汉时期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包括统治思想的变化,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外关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法家思想是秦朝立国的主导思想,各国的变法中以秦国最为彻底,贯彻也最为深人,对秦朝的建立和灭亡都有巨大的影响。到了西汉,由于建立之初民生凋敝,社会破坏严重,所以统治者注意了革除暴政,与民休息,这些政策与道家的黄老哲学相契合,形成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方针,社会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形成了“文景之治”的局面。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逐渐居于统治地位,同时大量吸收了法家的思想和手段,也可以称为“霸王道杂之”。秦朝统一以后,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的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同时尽可能地对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整齐划一的工作,对此后的社会产生了长期的影响,比如编户制度,兴修大量的道路和水利工程,同时对边疆的巩固和开拓也有许多积极的影响。西汉前期在经济方面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开放山林川泽给百姓,推动了工商业和农村生产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层统治集团的腐化堕落。汉武帝时期,对经济方面又作出了重大的调整,包括改革货币,改革赋税,盐铁官营等各方面的内容,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东汉时期基本还是沿用了西汉前期的政策。核心内容秦朝统一的建立;秦朝的专制集权政策;秦朝的暴政和灭亡;西汉前期的政策调整;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的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的统治危机;王莽改制及其失败;东汉建立和中兴;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秦汉时期统治制度的沿革;秦汉时期的经济发展;秦汉时期的农民起义;秦汉同匈奴之间的关系;汉代西域的发展情况;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秦汉时期的文化科技进步。命题预测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的初始,是重点考查的对象,所以是考生复习的重点部分,除了对政治制度史的熟练掌握之外,对这个时期的社会史发展要有所了解,比如社会中存在的学说和文化传承等。由于这个时期存世的文献较少,近年来出土的简帛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考生对重要的简帛要有所了解,很可能在材料分析和名词解释中出现。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在汉代“中朝”的组成之中,不包括下列的()A.高级将领B.侍中、常侍、给事中C.尚书机构D.御史大夫2.东汉初年,迁移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的是()A.鲜卑B.南匈奴C.北匈奴D.羯3.下列哪个朝代,开始以户籍征发赋税和徭役?()A.秦朝B.北魏C西汉D隋朝4.导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分裂割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B黄巾大起义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曹操“\n挟天子以令诸侯”5.在我国古代的发明中,下列哪一项可以排涝?()A.水排B.翻车C.筒车D.耧车6.针对“海内新定,同姓寡少”的特点,西汉统治者采取了下列哪一项措施?()A.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制度B实行编户齐民制度C.颁布“附益之法”D.下达“推恩令”7.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下列哪一项?()A.确立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B.制订了律法C.设立了三公九卿D.在地方实行郡县制8.秦朝修建的工程中,沟通了中原与岭南经济文化交流的是()A.郑国渠B.邗沟C.灵渠D.芍陂9.白登之围中,围困汉高祖刘邦的匈奴单于是下列哪一位?()A.呼韩邪B.冒顿C.老上D.军臣10.下列哪一项不是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带来的影响?()A.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R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C.儒家思想开始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层面D西汉王朝的统治从思想上得到了巩固11.下列对西汉察举制度的评述,错误的一项是()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是比较严密的监察制度C.能够自下而上地选拔人才D.是西汉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12.在两汉时期,下列哪一项生产技术没有通过丝绸之路传向西方?()A.铸铁技术B缫丝技术C.制瓷技术D.井渠法13.秦朝的“三公”是指()A.司马、司徒、司空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丞相、大司马、大司空D.太师、太傅、太保14.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A.奉常——掌宗庙礼仪B.郎中令——掌官门屯卫C.廷卫——掌宫殿警卫D.少府——掌修治官室15.西汉初年的通用字体是下列哪一项?()A.隶书B.行书C.小篆D大篆16.在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中,被保留下来的书是()①六国史书②百家之说③医药④博士官的《诗》、《书》A.①②③B.④C.②④D.③④17.秦始皇时期派出经略西南夷的将领是()A.常颊B.庄踽C.蒙毅D.蒙恬18.项羽在秦灭亡之后,将关中地区分封给了秦朝的降将,其中不包括()A.章邯B.董翳C.吴芮D司马欣19.《后汉书》载:“……班超定西域……遣甘英穷临西海而还。”西海是指()A地中海B.红海C.巴尔喀什湖D.波斯湾20.秦始皇在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哪一点与商鞅变法的内容不一致?()A.严明法制B.废除分封C.焚书坑儒D车同轨,书同文21.西汉初年,在刘邦翦灭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异姓诸侯王是()A.韩信B.英布C.吴芮D.彭越22.西汉诸侯国的政权机构和中央基本上相同,其中需要中央直接任命的有()A.太傅和丞相B太傅和司马C.丞相和御史D.司马和御史23西汉前期诸侯国所拥有的权力中不包括()A.军权B.官员任免权C.立法权D.财政权24西汉的主要赋税形式中,征收对象是儿童的是下列哪一项?()A算赋B口赋C田租D.更赋\n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汉高祖时期的抑商政策的是()A.加倍征收算赋B.实行“贵粟政策”C.商人不得为官吏D.商人没有私田26.西汉前期实行的各种政策中,对武帝时期出击匈奴有直接影响的是()A.重农抑商B.轻徭薄赋C.马复令D.惠商政策27.下列选项中,不是由晁错提出的是()A.《削藩策》B.马复令C.《治安策》(贾谊)D.“贵粟政策”28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司隶校尉所掌纠的范围不包括()A.三公B三河C.三辅D.弘农七郡29下列哪一项最符合《附益法》的主要内容?()A.削弱诸侯国,将其分割B.严密对诸侯国的监察制度C严禁诸侯王组建军队D.限制诸侯王活动,不许招纳宾客30.下列选项中,属于专制君主直接进行地方监察的机构是()A御史大夫B.门下省C.刺史D.察举制度31.下列选项中,对编户齐民性质的描述中最确切的是()A.一种行政管理制度B.一种赋税制度C一种地方行政制度D.既是行政制度也是赋税制度32.汉武帝时期对民族关系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措施,其中不包括()A.派遣张骞出使西域B.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C.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D.赐“汉委奴国王”印33.今天的新疆地区是在下列哪个朝代中正式归属中央的?()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34.西汉时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C.找寻月氏人夹击匈奴D.开辟同西方交流的通道3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秦汉时期中外交流的是()A.丝绸传人欧洲B.中国与欧洲一些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C.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华D.甘英出使大秦3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汉武帝时期削弱诸侯国势力措施的是()A.推恩令B.左官律C.平准法D附益法3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西汉农业发展状况的是()A.代田法的推广B白渠的开凿C王景治黄河D.耧播技术的推广38.汉代积极地经营西域地区,在河西走廊设有四郡,其中不包括()A.敦煌B.天水C.张掖D武威39.东汉时期,尚书台权力逐渐增加,三公如果要参与中枢决策,需加下列哪项头衔?()A.尚书仆射B.尚书侍郎C.录尚书事D尚书郎40.东汉时期,在宫廷朝见中所谓的“三独坐”,其中不包括()A太傅B尚书令C御史中丞D司隶校尉4l_东汉时期,一再削弱地方的军权,强化中央控制下的军队,在下列中央控制的军队中,主要负责保卫京师的是()A.北军B.南军C.雍营D.黎阳营42.下列选项中,对东汉度田问题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征发徭役B.发生了大姓兵长带头反抗的事件C限制了豪强大家对土地的兼并D将大姓兵长迁徙到其他的郡县43.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有什么样的新特点?()A进行得有计划、有准备B.利用宗教组织起义C.调整了土地的占有关系D.产生了地方割据势力44汉武帝时期颁行了《太初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太初历》进步的一项是()\nA.制定了一百三十五个月的日食周期表B.收录了二十四节气C.将闰月放在九月之后D.以止月为岁首45.中国最早的培植双季稻的记载始于哪个时期?()A.西汉B.东汉C.孙吴D.东晋46.东汉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其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其中不包括()A任用循吏B.减省刑法C.减免田赋D限制土地兼并47.公元元年前后,我国的经济中心在下列哪个地区?()A.关中地区B.关东地区C.江南地区D长安地区二、名词解释1.王莽2.谶纬之学3.约法三章4灵渠5.张家山汉简6.睡虎地秦简7.巨鹿之战8.晁错9.桑弘羊10.赵过11.轮台诏12.合市13五铢钱14.尚书台15.郡县制16.布衣将相17.“算缗”、“告缗”18同姓王19.中朝20.汉宣帝21.西域都护22.《吕氏春秋》23.《四民月令》24.巫蛊之祸三、史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大夫曰:“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异时,盐铁未笼,布衣有胸邴,人君有吴王,皆盐铁初议也。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私威积而逆节之心作。夫不蚤绝其源而忧其末,若决吕梁,沛然,其所伤必多矣。太公曰;‘一家害百家,百末害诸侯,诸侯害天下,王法禁之。’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盐铁论》简述西汉时期的盐铁专卖。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汉自孝武表章《六经》之后,师儒虽盛,而大义未明,故新莽居撮,颂德献符者遍于天下。光武帝有鉴于此,故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至其来造,朝政昏浊,国事日非,而党锢之流、独行之辈,依仁蹈史,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故范晔之论,以为桓、灵之间,君道秕僻,朝纲日陵,国隙屡启,自中智以下,靡不审其崩离,而权强之臣息其窥盗之谋,豪俊之夫屈于鄙生之议。所以倾而未颓、决而来溃,皆仁人君子心力之为。可谓知言者矣。使后代之主循而弗革,即流风至今,亦何不可,而孟德既有冀州,崇奖所弛之士。——《日知录》卷十三《两汉风俗》及汉祖杖敛,武夫勃兴,宪令宽赊,文礼简阔,绪余四豪之烈,人怀陵上之心,轻死重气,怨患必仇,令行私庭,权移匹庶,任侠之方,成其俗矣。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至王莽专伪,终于篡国,忠义之流,耻见缨绋,递乃荣华丘墼,甘足枯槁。虽中兴在运,汉德重开,而保身怀方,弥相慕袭,去就之节,重于时矣。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棱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夫上好则下必甚,矫枉故直必过,其理然矣。——《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请对东汉的党锢之祸进行评价。四、简答题\n1.简述郡县制在秦及两汉的发展沿革。2.简述秦始皇“弱关东以强关中”政策实施的手段及效果。3.简述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以及它们之间的争论。4.“文景之治”是怎样实现的?5.谈谈你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看法。6.谈谈王莽的“托古改制”以及效果。7.东汉光武帝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8.简述东汉早期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D【解析】“中朝”是相对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组成的“外朝”而言的,“中朝”主要由皇帝身边亲近的人员所组成。所以不包括御史大夫,考生需注意“中朝”的概念,有可能放在名词解释中考查。2.B【解析】东汉初年,由于匈奴势力内部的分化,匈奴日逐王被拥立为南单于,并袭用了其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他率领其部族向东汉王朝请求内附,并得到了东汉政府的允许,从此以后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3.A4.A【解析】由于东汉自光武帝刘秀之后的几代帝王都坚持了缓和的统治政策,减免赋税,实际受益的是大的豪强地主,东汉时期的土地兼并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所以豪强地主在保护自己财产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个内部有强大凝聚力的军事集团,最终造成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混战局面。5.B6.A【解析】翦灭异姓诸侯王,分封同姓诸侯王是汉初维护中央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郡县制的地方行政系统外,诸侯国与其是一套并行的机构,其目的是拱卫中央政权。7.A【解析】秦朝的建立,强调了大一统的重要性,确立了皇帝的称号。秦朝的一系列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所有的制度都是围绕维护皇权统治而设立的,因为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就是皇权的至高无上。8.C【解析】灵渠的开拓.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其意义在于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对秦朝的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考生需要注意灵渠修建的背景及其意义。9.B【解析】汉高祖七年,匈奴冒顿单于率大军将汉高祖刘邦围困于平城东北的白登,后经贿赂单于之妻才得以逃脱。老上单于是冒顿单于之子,而军臣单于则是老上单于之子,呼韩邪单于是西汉后期匈奴单于.并对汉称臣,娶王昭君为妻。10.A【解析】实际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的确产生了消极的作用,但是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自秦朝统一开始,就受到了严重的挫败,所以并非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带来这方面的影响,但考生需重点掌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在理论题中可能会出现。11.B【解析】察举制度是一种选官制度,是指令中央官吏和地方官吏从下属官吏、民间地主和部分自耕农中选拔从政人员。西汉时代确立了察举制度的正统地位,是选拔官员从世袭制向科举制度转变的中间阶段。12.C13B【解析】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机构中采取“三公九卿制”来辅佐皇帝处理国家政务,“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种称呼一直沿用至汉武帝时期,后改为丞相、大司马、大司空;东汉初仍设三公,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考生应注意对官职名称沿革的掌握。\n14.A【解析】在“三公九卿制”中的“九卿”各有执掌,其中郎中令执掌的是宫殿警卫,而廷卫执掌刑法;少府执掌的是山海池泽之税和皇帝的生活供应,考生应注意对“九卿”的执掌有所了解,可能在细节题中出现。15.A【解析】奏始皇时期,统一了全国的文字,采用小篆,但是狱吏程避又根据民间已经使用的新字体,造出了字体方正,便于书写的隶书,到了西汉初年成为通行的字体。此题可能在细节题中出现。16.D17.A【解析】秦灭六国之后,派将军常頞征调巴蜀士卒,经略西南夷,并开凿了五尺宽的道路,对中原和西南夷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庄踽是楚国人,在云南地区建立了“滇国”。18C【解析】在项羽分封的诸王中,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为秦朝降将,项羽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而吴芮被封为衡山王,后改为长沙王,考生对此有大致了解即可。19.D【解析】甘英于汉和帝永元九年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他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出发,经条支、安息等国,到达了安息西界的西海(今波斯湾)沿岸,但未能到达他的目的地大秦。甘美是史书所载第一个到达波斯湾的中国人,他的这一行程丰富了当时汉朝对中亚的认识,是中西方交流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页。20.D【解析】除了“车同轨,书同文”之外,其他三项都是商鞅变法中涉度的内容,因为当时没有实现全国的统一。考生需要能将商鞅变法同秦始皇的集权政策相比较来记忆,并掌握其中的演变过程。21.C【解析】在楚汉战争中,刘邦需要依靠异姓诸侯王的力量,但是西汉建立之后,他们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了出来,刘邦认为异姓诸侯王威胁到了集权统治,所以开始翦灭异姓诸侯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长沙王吴芮地处边远,势单力薄,又没有什么不轨的行为,所以被保留了下来,与其他九个同姓诸侯国一起成为西汉早期的十个诸侯国。22.A23.C【解析】西汉前期诸侯王的权力极大,在封国内相当于国君,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官员都可以自行任免,还有一定的军权,诸侯王可以在自已的封国内征税,拥有财政权,但是他们要奉行中央的制度和法令。考生应注意对西汉郡国并行的掌握。24.B【解析】西汉和秦代一样,实行土地私有制,主要的赋税形式有田租、算赋、口赋和更赋,其中田租是土地税,算赋和口赋同为人口税,不同的是,算赋是丁税而口赋是儿童税,更赋则为代役税。考生应对汉代的赋税形式有基本的掌握。25.B【解析】汉高祖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农抑商的政策,目的是打击不法商贩,稳定社会秩序,但“贵粟政策”是在汉文帝时期由晁错提出的,目的是弥补高租的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也提升了商人的社会地位。26.C【解析】马复令是由晁错提出的,一般人家养一匹马,可以免去三个人的徭役。这是一项鼓励人们养马的政策,主要是为了加强武备,准备打击匈奴。27C【解析】《治安策》是西汉文帝时期,由贾谊上书,内容主要是防止关于诸侯王尾大不掉,建议将诸侯国分成若干的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文帝时对此作出了一定的调整。考生应注意区分西汉的几个主要人物和他们提出的理论。28A【解析】司隶校尉于汉武帝征和四年设立,置于首都所在地,他掌纠除三公之外的百官,包括京兆、冯翊、扶风在内的三辅,包括河东、河内、河南在内的三河,还有弘农七郡。考生应对汉朝设立的职官有所了解。\n29.D【解析】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之后,又发生了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招结宾客,阴谋叛乱的事件,所以汉武帝制定了《附益法》,主要是禁止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其活动,不得参与政事。30.C【解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于元封五年,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刺史监察的对象包括王国的相、郡守、郡尉以及地方的强族。31.D32.D【解析】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使者来汉朝贺,光武帝赐使者金印紫绶。倭奴国王视金即为权力象征。本选项属于对外关系,不属于民族政策。33.B【解析】西汉宣帝时期始设西域都护,西域都护为西汉政府设在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统领西域诸国,推行朝廷政令,维持西域治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汉王朝对西域统治的确立。34.C35.B36.C【解析】平准法是集中管理各地运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的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其余三项都是汉武帝时期削弱诸侯国的措施。37.C【解析】王景治理黄河是在东汉初年,考生应对汉代农业发展的突出人物和技术的掌握,尤其是区分东西汉时期不同的特点。38.B【解析】公元前104年,西汉政府设置酒泉郡与张掖郡,前101年设武威郡,前88年设敦煌郡。考生对此应有大致了解,可能在选择或名词解释中出现。39.C【解析】削弱三公的权力,增加尚书台的权力是光武帝刘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东汉时期,三公、大将军或太傅如果要参与中枢决策,需要加以“录尚书事”的头衔。尚书仆射是尚书令的副职,而尚书侍郎或尚书郎是尚书台下设六曹的官员。40.A【解析】东汉时期,尚书台是中枢决策机构,御史台作为监察机构,御史中丞的权力位次于尚书令,所以在公卿朝见皇帝的过程中,尚书令、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会同并专席而坐,即所谓的“三独坐”,本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41.A【解析】东汉的中央军队共有四支,在中央的有北军和南军,其中北军负责保卫京师,南军负责保卫宫廷。在地方上有雍营和黎阳营,其中雍营负责守卫三辅,而黎阳营负责拱卫黄河以北。考生需对此有大致的了解,可能在细节题中出现。42.C【解析】土地兼并严重是从西汉末年一直遗留下来的问题,但是光武帝的度田政策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将带头反抗的大姓兵长迁徙到其他郡县,给予优厚的条件进行安置,度田事件最后不了了之。43B【解析】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最重要的新特点是善于利用宗教,像黄巾起义中的太平道就是道教的一支,在汉中、巴郡建立了政权的张鲁,也是政教合一的代表。考生应对东汉末年的起义和新特点有大致的了解。44.C【解析】西汉武帝时期,从秦朝沿用的《颛顼历》已经不适用,汉武帝令司马迁和邓平、落下闳等人修订新历,即《太初历》。选项中将闰月放在九月之后是与《颛顼历》中将十月作为首月相适应的做法。考生应注意对汉代科技的代表人物和杰出成就有所掌握。45B【解析】东汉时期,岭南同汉族统治地区的隔绝已经被打破,中原文明已经开始明显地影响到这里,随着大规模南下的移民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岭南经济在这个时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46.D【解析】限制土地兼并是东汉没有解决的问题,其他三项,还包括释放和禁止虐杀奴隶是东汉初期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措施,考生应对此重点掌握,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n47.B【解析】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了西汉末年,广大的关东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可以起到牵制全国经济的作用,正是基于这种原因,王莽的“分州定域”的政策已经体现出偏重关东地区的倾向,而东汉建立以后,也将首都设在了洛阳。二、名词解释1.王莽: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初始元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他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利,引发豪强的不满。由于他削王为候,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赋役繁重,刑政苛暴。加之黄河改道,天灾肆虐,各地农民纷起反抗。【解析】对王莽的理解,除了在简答中需要对其在位期间实行的政策重点掌握外,如果在名词解释中出现,考生应注意对其早期的崛起和最终的结果有一定的了解,属于细节性的考题。2.谶纬之学:谶纬之学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谶”,即一种神秘的预言,假托神仙圣人预决吉凶,又分为符谶、图谶等;“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家经典。谶纬之学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为依据,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3约法三章:公元前206年,刘邦进成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4.灵渠:秦始皇统一北方六国之后,又于公元前211年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改善和保证交通补给成了这场战争的成败关键。秦始皇命令史禄劈山凿渠。史禄通过精确计算终于在兴安开凿了灵渠,奇迹般地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使援兵和补给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推动了战事的发展。【解析】灵渠的开拓,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其意义在于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对秦朝的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考生需要注意灵渠修建的背景及其意义。5.张家山汉简:1983年底到1984年初,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发掘三座西汉初年古墓时,出土了一批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随葬品及大量竹简。经整理后发现其中凡五百多枚是《汉律》竹简,涉及广泛,与睡虎地秦简存在大量相似之处。其他简的内容还包括《脉书》、《算术书》等。张家山汉简的内容涉及西汉旱期的律令、司法诉讼、医学、导引、数学、军事理论等方面。【解析】由于汉代存世文献十分有限,所以汉简的出土对研究汉代历史有着极大的补充作用,甚至是颠覆性的,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考生应对重要的出土文献有大致的了解,张家山汉简的主要贡献还是在研究西汉早期的律令制度层面上。6.睡虎地秦简;睡虎地秦简,又称睡虎地秦墓竹简,是指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墓中发现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记录的很多秦朝时的法律制度,对研究秦朝法制具有极大价值。此外,睡虎地秦简对研究秦代管理少数民族官吏的职责规定、秦代兵制和秦代诉讼制度都具有很大的价值。【解析】秦简的出土对研完秦代历史具有很大价值,尤其是对秦代法律制度多有记载的睡虎地秦简,考生同样需要对其有大致的了解。7.巨鹿之战;秦二世二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继败楚地反秦武装,杀项粱,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度张耳退保巨鹿,被秦将王离\n率20万人围困。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往救。楚怀王派宋玉为上将军,项羽、范增为将,率主力5万救赵,同时派刘邦西进攻秦。项羽愤杀宋玉,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项羽率领全部楚军渡过河水,下令全军破釜沉舟,每人携带三日口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心。巨鹿之战,全歼了秦军主力30万人。这对最后推翻暴秦统治起了决定性作用。【解析】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场战争,是起义军与秦军之间势关全局胜败的一场战争,从这以后秦军主力覆灭,自此秦朝开始了即将灭亡的进程。考生需要注意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和决定作用。8.晁错:文景时期著名的政论家。他向文帝提出了削夺诸侯王、修改法令等主张,这都是当时急需解决的国家大事。在景帝即位之后,晁错升为内史,不久任御史大夫,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重臣,很受景帝器重。他依旧主张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达到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景帝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要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一起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这就是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解析】晁错是西汉早期的重要人物,对文景之治时期的多项政策产生过重要影响,许多建议得到皇帝的采纳,尤为重要的是他的削藩政策影响甚大,导致了“七国之乱”的发生。考生还需要注意他的《削藩策》也可能在名词解释中涉及。9.桑弘羊:西汉政治家。汉武帝时官至治粟都尉,领大司农。参与制订.推行盐、铁、酒官营专卖政策,设均输、平准官平抑物价,打击富商大贾势力,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他反对“和亲”,主张抗击匈奴。公元前110年,桑弘羊开始代理大农令,后来又正式升任大司农,主持全国的财政工作达22年之久。昭帝年幼即位,他任御史大夫,与霍光等共辅朝政。后因与霍光争权,被杀。【解析】桑弘羊是汉武帝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尤其在制定经济政策方面,对汉武帝的影响巨大,考生需要注意他提出的有关盐铁经营的政策,以及这种政策时汉代政治的影响,有可能在名词解释或简答题中出现。10.赵过:汉武帝时任搜粟都尉。发明推广代田法,即在地上开沟培垄,作物种在沟内,在苗长出以后,将垄上的土培到苗的根部,最后沟变成垄,垄变成沟。次年垄沟轮换。这种方法,既便于管理,又可恢复地力。此外赵过亦发明了耦犁和接犁,有助于西汉农业的发展。【解析】在汉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创新和发明,而赵过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考生除了对代表人物的关注外,更应注重对具体新技术和新农具的了解,是细节题的考查对象。11轮台诏:汉武帝时,连年征战,耗费了巨额钱财,其他财政支出也相当惊人,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农民破产流亡乃至沦为奴婢的日益增多,农民起义相继发生。晚年的汉武帝,深感统治政幕有改弦易辙的必要。公元前89年,他下诏“陈既往之悔”,罢轮台之成。此后减少了边事,减轻徭赋,重视农业,命赵过推行代田法,改进农具和耕作技术,以发展生产。这些转变果然收到一定实效,社会逐步安定,封建秩序逐渐恢复。【解析】轮台诏的颂布代表了汉武帝晚年政策的转向,是评价汉武帝,或者汉武帝时期政策的考点之一,是学术研究热点,考生需时此着重记忆。另外,对诏书的内容也应有一定的了解,有可能在材料分析题中出现。12.合市:民族间由官方组织的定期的商业交换关系,叫做“合市”或“互市”。合市在西汉已出现。东汉时期,汉和匈奴之间,定期“合市”。每次合市,汉商以大量的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业品,交换匈奴的数以万计的牛马。汉和羌、鸟桓、鲜卑以及西南各族之间,也定期合市。舍市这一交换形式在促进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变流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汉族的小商贩还载负货物,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以商品换取民族地区的土特产,进行民族间的物资交流。【解析】合市是汉代同周边少数民族进行商业贸易交流的产物,促进汉族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文化和经贸的发展,此外这种交流还扩大到同周边国家和西方国家间的交流,所以需要考生对此进行重点记忆,尤其是在经济史和交通史方面。\n13.五铢钱:中国古铜币。汉武帝元狩五年,“罢半两钱,行五铼钱”。钱形圆,有方孔,正面和背面都有外鄣,外郭同文字一样高低,可保钱文不受磨损,钱重五铼,铸有篆字“五铼”二字。此后至700多年间,各代均有铸造,但形状大小不尽相同。唐高祖武德四年废五铢,改铸开元通宝,但五铢钱继续在民间流通。钱币界称该钱为“长寿钱”。【解析】五铢钱的流通使汉代的货币高度统一,对国家控制全国的金融货币流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又因为流通时间之久,在中国金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考生需注意它产生的作用和流通的意义。14尚书台:东汉中枢机关。秦代于少府内设尚书,有令、丞。汉成帝时,初置“尚书”员5人,开始分曹办事。东汉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末年大权旁落于贵戚大臣,所以竭力把权力集中于君主,凡机密之事全部交给尚书,以此制约三公。因而加重了尚书的职权。因尚书的官署在宫禁内而称为台阁,故有尚书台之称。尚书台权力重,但台官职位卑微,长官尚书令不过千石,尚在九卿之下,这样位卑权重,皆由皇帝亲任干练之士充任,便于控制,发挥效率。【解析】尚书台的设置在东汉政府机构设置中的变革,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而且是后世的政府机构演变的雏形,这个考点在机构沿革吏中有可能考到,但是它在东汉后期的政治史中所产生的作用并不大。15.郡县制: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秦统一后郡县制递遍行于全国,汉继秦制,比秦更为严整。县之下置有乡、亭、里。里是民户聚集之处,犹如后世之村藩。秦称郡之长官为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西汉时郡的军事平时似主要由郡尉主管。县之长官为令、长。郡县制确立后,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秦汉的郡县制代替了罔的分封制,也即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千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为后来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解析】郡县制在秦汉达到了鼎盛时期,是地方行政体制的框架,考生对此题应重点掌握,包括郡县行政体制的主体和辅助机构,专门设立的监察机构,此题可能以简答的形式出现。16布衣将相:西汉初年的政治格局总体来说有一种平民化的倾向,首先西汉的建立者刘邦出身于平民,而跟随刘邦建立王朝的将领和大臣们,绝大多数也是出身低微。这种情况是对自春秋战国以来贵族政治的一种打破,开始动摇世卿世禄的局面,权臣的地位不再受到其身份的保护,有可能在瞬间失去,而对有才学的平民阶层向上层流动开辟了道路,而原本出身平民的大臣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更能参考平民百姓的实际需求。清代学者赵翼将西汉初年的这种政治局面称为“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解析】西汉和年的平民化政治格局,同自春秋战国以来对贵族政治垄断的打破是一脉相承的,考生需注意这种政治格局沿革的演变,另外需要注意其对整个汉代,尤其是西汉早期政治的影响,以及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的地住。17.“算缗”、“告缗”;“算缗”、“告缗”都是汉武帝时期出台的打击商人的经济政幕。其中“算缗”开始推行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内容是商人、手工业者和高利贷者必须向政府申报资产。如果商人瞒报或者是虚报自己的财产,那么不仅要没收所有财产还要罚戍边一年。“告缗”在“算缗”实行的五年后开始推行,即汉武帝元鼎四年。内容是鼓励百姓相互告发身边没有按照“算缗”制度缴纳税钱、隐瞒财产的人,并按照规定将没收财产一半奖励告发者。自此绝大多数的商人宣告破产,政府则收获了大量的财产、奴婢和私田。【解析】作为汉武帝时期一项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政策,“算缗”、“告缗”可能在评价汉武帝的大题中出现,也可能在细节题中出现,需要考生熟悉其中的具体内容,并掌握这项政策对西汉政治、经济的影响。\n18.同姓王:西汉建立初期,一些在楚汉战争中有重大战功的将领,被分封为诸侯王,他们都拥兵自重于一方,西汉建立时的疆域,实际上有一半是掌握在异姓的诸侯王手中,这种状况给中央的集权统治带来了威胁,所以在政权稳固后,刘邦开始着手翦灭这些异姓诸侯王。同时刘邦认为秦朝的统治败亡原因之一是因为缺乏同姓的诸侯王拱卫中央的统治,所以在翦灭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刘邦开始分封同姓诸侯王,共计九个诸侯王。非同姓不王的政策虽源起于西汉,但之后的封建王朝都遵守了这一条政策。【解析】西汉初年前灭异姓诸侯王,分封同乡诸侯王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考生不但要注意它的产生原因和其后的影响,同时要与西汉“七国之乱”、削藩和推恩令等诸侯国演变的过程放在一起来考查。19.中朝:“中朝”是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组成的“外朝”相对应而言的,“中朝”主要由皇帝身边亲近的人员所组成。汉武帝主持政务以后,不仅频繁地任免丞相,并将丞相分为左右两人。以削弱相权。另外就是“中朝”的出现,汉武帝注意从身份低微的平民中选拔人才,并担任皇帝身边的职位,名义上是侍奉皇帝的日常事务,实际上参与了政策的制定。“中朝”经过发展壮大后,其作用已经明显超过了相权,成为皇帝身边重要的秘书机构。【解析】君相之争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条主线,其中许多政策源起于汉朝,考生应能够将“中朝”,制度放在古代通史中考查。另外,这一主线也是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变化之一,可以放在对其个人的评价之中,并了解“中朝”的构成情况。20汉宣帝:宣帝名刘询,汉武帝刘彻曾孙,出生数月,即逢刘据巫蛊事件。由于刘询幼年遭遇变故,长期生活在民间,因此对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这对他的施政有直接影响。霍光死后他开始亲政,他大力整顿吏治,强化皇帝权威。刘询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解析】汉宣帝是西汉武帝后,比较杰出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的政策,但是由于西汉自武帝后的弊端积重难返,所以汉宣帝的统治,没有使西汉王朝再次辉煌。考生应注意宣帝时期的政策变化。21.西域都护:汉朝设立的西域最高行政军事长官。西域都护官秩二千石,相当内地郡守,其下设副校尉、丞、司马等属吏。西域都护的设置,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和经济文化交流,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同时,因其在当地实行屯田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王莽时期撤除,东汉或设或撤,安帝永初元年撤除。【解析】汉朝与西域的关系是汉朝历史中的重要考点,在我国的边疆民族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方面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机构等等,都有可能在名词解释和选择题中出现,西域都护就是其中之一。22.《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名《吕览》,为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众多门客共同编辑,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吕不韦组织其宾客各自著速所见所思,“集论”以为《吕氏春秋》,以为天地万物古今之事,都充备其中。该书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千,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以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为宗旨,熔诸子百家之说于一炉的理论巨著。【解析】《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史学的代表著作,但是它的意义并不限于史学,主要还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各派学说的一个总结,代表了文化大一统的方向,考生需对其中的内容和本书的意义有所了解。23.《四民月令》;四民是指士、农、工、商,此概念早于春秋时已出现;月令是一种文章体裁,《四民月令》,是后汉大尚书崔寔模仿古时月令所著的农业著作,成书于2世纪中期,叙述田庄从正月直到十二月中的农业活动,对古时谷类、瓜菜的种植时令和栽种方法有所详述,亦有篇章介绍当时的纺绩、织染和酿造、制药等手工业。自西汉《汜胜之书》到后魏《齐民要术》的出现,中间相隔500多年,期间只有《四民月令》一部农业生产书籍,能反映当时的农业发展。\n【解析】《四民月令》是研究汉代农业的重要史料,而且涉及范围相当之广,包括很多手工业中的行业,孝生对此应有大致的了解。24.巫蛊之祸: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发生的一场宫廷政变。传统迷信认为“巫蛊”之术可以害人。汉武帝晚年多病,疑其为左右人巫蛊所致。征和元年,丞相公孙贺用巫术诅咒、在驰道埋木偶人的事件被人告发,公孙贺父子后来死于狱中。次年,江充诬告太子宫中埋有木人,太子捕杀江充,武帝发兵追捕,太子也发兵抗拒。激战五日后,太子兵败出逃泉鸩,皇后卫子夫随即自杀,后官吏欲捕太子,太子自尽,两皇孙亦死。这段历史被称为“巫蛊之祸”。三、史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汉初开放民营,使经营盐铁的商人富比王侯,汉武帝迫于财政压力和对商人的反感,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分设盐官和铁官进行管理。盐专卖是在官府的监督下由盐民生产,官府定价收购,并由官府运输和销售。铁专卖是由官府统管铁矿采掘、钢铁冶炼、铁器铸造和销售等一切环节。盐铁专卖的具体做法,就是在鼓励平民从事食盐生产,官府供给他们主要的生产工具,平民生产出来的食盐由政府统一收购,不得私自买卖。官府在各地设立盐肆,任命官吏,负责出售食盐;在政府无力设置盐肆,进行经营的地方,特许一些小商人进行分销。铁矿的开采、冶炼、锻造也全部由官府控制,产品归官府所有,由官府设置官吏负责销售。盐铁的价格都由政府统一规定,以保持价格的稳定。任何人不得私自铸铁煮盐,违者没收工具产品,处以重刑。为了管理盐铁专卖,武帝还任命大盐商大铁商孔仅和东郭成阳担任盐铁丞,并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和铁官,负责盐铁的生产和收购,在不出产盐铁的地方设置小盐官和铁官,负责盐铁销售,回收废铁。盐铁专卖所得的高额利润全部上交中央政府。盐铁专卖政策为西汉政府提供了巨额的收入,尤其是耗费巨大的抗击匈奴、开通西域以及开发西南等,一直都是依靠盐铁的收入来支撑的。盐铁的专卖迫使那些巨商大贾退出了盐铁生意,斩断了他们的聚财之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兼并,延缓了平民贫困化的过程,对农业、手工业的生产都有较大的帮助。而且盐铁专卖的实行使诸侯国境内的盐铁资源都收归中央政府,诸侯不能再依靠盐铁之利作为经济后盾,这进一步消除了诸侯割据的隐患,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的巩固。盐铁的专卖并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政策,还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因此成为西汉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2.【答案要点】(1)东汉末年党人反对宦官的斗争是一次企图改良的行动。面临宦官擅权的黑暗统治,一些比较正直的官僚、儒生为了挽救社会危机,缓和阶级矛盾,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张,在政治上,坚决要把宦官赶出政治舞台,选拔清贤奉公之人。在经济上也提出一些改革主张。尽管收效甚微,但党人的作为在当时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应给予肯定。(2)党人反对宦官的斗争,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广大人民深受宦官之苦,因此,党人反对宦官的斗争也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同情。在党人遭受迫害时,张俭逃亡,许多人为了保护他的安全而全家被害,“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基本反映出人们对宦官的愤怒和对党人的同情。(3)党人不畏强暴的精神激励着后人,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东汉末年宦官的暴政下,道德沦丧,士风败坏的现象特别严重。党人陈藩、李膺、李云等都怀着忧国忧民之心,敢于冒死直谏,怒斥奸邪,翦除阉党的精神是可嘉的。所以,他们那种“杀身以求仁”的气节为历代人们所推崇。明末东林党人反对宦官的斗争就是受东汉党人斗争精神的鼓舞和影响的。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主要盛行于秦汉时期。\n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具有边防重镇的作用。春秋后期,县制开始遥渐推行于内地。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并转变为作为地方政权而实行官僚制度的县制。郡的设置要较县为晚。秦国最早设郡,而后,晋、赵、吴相继设置了郡。这一时期的郡地位比县为低,但县与郡之间并无相统属的关系。到了战国时期,曾出现过一些有名的郡,而且随着边防设郡之地逐渐繁盛,内地的县连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就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汉继秦制,比秦更为严整。汉时不断增立新郡,东汉顺帝时全国共有105郡国。国指诸侯王国,武帝以后,国的地位相当于郡。县之下置有乡、亭、里。秦称郡之长官为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西汉时郡的军事平时似主要由郡尉主管。由于郡守要兼领武事,郡之长官,除太守外,秦置监、尉,西汉置尉而不置监,景帝时改尉为都尉。都尉和太守的治所可分设于两地。都尉也设府置官属,在郡中和太守并重,有时可代太守行事。县之长官为令、长。令、长之下设丞一名。又设尉,专管武事。汉代的太守、令、丞、尉皆由中央任免。郡县制确立后,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秦汉之制,郡守于每年秋冬向中央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和考课相辅而行的是监察制。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也各派督邮或廷椽以监县或乡。由于自上而下的层层督课,使得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保证了政令的划一性。秦汉的郡县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为后来2000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东汉末年,原监察区性质的州转变为郡以上的行政区,地方行政制度始成州郡县三级。隋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至元,郡名完全废弃。2.【答案要点】(1)出巡山东,宣扬权威。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多次出巡山东各地,封禅泰山,刻石纪功,其目的都是为了宣扬皇帝的权威,震慑山东的六国后裔。并且还特意到原来六国中最强的齐国和楚国巡游,以显示自己统一海内的强大力量。(2)迁移人口。秦始皇下令强行将山东的十二万富户迁至成阳,这样一来原来这些富户在山东的不动产就被国家所掠夺,并可以进行再分配,被迁移至关中的富户们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再有反秦的动机。此外还将一些有罪的人,迁移到北部,使他们远离家乡。这样的人口迁移对关东地区农业、手工业的破坏是非常明显的。(3)大量征发徭役。秦朝不仅大肆对外用兵,还修建了大量的宫殿、长城、陵墓等工程,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富,而这些徭役大多是由关东人来承担的,同不负担沉重徭役的秦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秦始皇弱化关东的做法虽然在客观情况上确实削弱了关东地区,但是却激发了人民强烈的不满情绪,反奏的浪潮也是基于这种不满而暴发的,所以秦始皇弱化关东的做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3.【答案要点】今文经学:西汉初期,五经本子“复见”,但尚无系统完整的定本。汉初今文经学主要在地方上传授,按其性质而言,属于儒家私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置五经博士,其所立博士均属于今文经学,标志着今文经学由民间私学转变为朝廷官学。此后,在两汉时期,今文经学基本上也就是博士经学或太学经学。这是今文经学的极盛时期,今文经学作为两汉时期的官学,主要就是依附于博士制度而发展的。博士定员的日益扩大,人数日益增多,他们秉承师法,演绎家法,推动了今文经学的繁荣。与此同时,太学也随之大大发展,太学的学生从武帝初置弟子员五十人起,以后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西汉最多时达三千人。王莽时代,人数亦很可观。自东汉光武帝以后,太学教育继续发展,到质帝时太学生竟多至三万人左右。东汉后期,今文经学开始走向衰微,一直到清代中后期才开始恢复。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作为战国时期经籍的古文经书遭到了大浩劫,但还是有一小部分被藏匿而保存了下来。其中最重要的是《古文尚书》、《礼经》、《周官》三种。自西汉晚期开始,古文经学的振兴是与刘歆的积极倡导分不开的。汉成帝时期,命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刘欲也受诏协助校理图书。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刘歆为国师、号“嘉新公”\n,古文经学得立于学官。但随着新朝的崩溃,王莽和刘歆所设《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及《周官经》等古文经学博土被废弃。东汉一代,古文经学以“私学”的形态发展,涌现出一批卓然有成的学者,如郑兴、郑众父子、杖子春、陈元、马融、卢植等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郑、贾之学”及马融的经学成就。马融的杰出弟子郑玄,继承师业,独创名家,成为汉代经学之集大成者。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今文经学家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所制作的,今文经学家重视经籍中的所谓“微言大义”,主张“通经致用”,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古文经学家多认为六经是古代史籍,周公是“先圣”。古文经学家注重经籍的整理、考订、训释,与现实政治关系相对要疏远一点。由于两派之间的分歧严重,从西汉末期起两派展开了多次激烈的争论。刘向、刘歆父子在以董仲舒为代袁的今文经学独尊的汉代,积极从事旧籍的整理,古文也得到了清理,尤其是刘歆研究《左传》,并引《左传》解释《春秋》,使人们对文字简单隐晦的《春秋》有了很好的理解。4.【答案要点】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同时还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此以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定制。文帝时期,算赋也由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又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这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景帝时期,又把秦时十七岁傅籍给公家徭役的制度改为二十岁始傅,而着于汉律的傅籍年龄则为二十三岁。文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同时改革了自汉高祖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规定商人可以用粮食向国家买爵位或者赎罪,这样既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住,又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汉文帝对秦代以来的刑法也作了重大改革。秦代多数罪人,即被判处为隶臣妾以及比隶巨妾更重的罪人,都没有刑期,终生服劳役。文帝诏令重新制定法律,根据犯罪情节轻重,规定服刑期限;罪人服刑期满,免为庶人。秦代法律规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士都要连坐,重的处死,轻的没入为官奴婢,被文帝明令废止。秦代有黥、劓、刖、宫四种肉刑。汉文帝下诏废除黥、劓、刖,改用笞刑代替,景帝又减轻了笞刑。文景两代与周边民族尽力维持相安的关系。文帝时期,为赵佗修葺祖坟,尊宠赵氏昆弟,并派陆贾再度出使南越,赐书赵佗,于是赵佗归附汉王朝。又与匈奴定和亲之约,此后匈奴虽背约屡犯边境,但文帝只是诏令边郡严加备守,并不兴兵出击。皇帝个人的励精图治,文帝废止诽谤妖言之罪,使臣下能大胆地提出不同的意见。文帝十三年下诏废除将天灾归罪于百官,并且声明,百官的错误和罪过,皇帝要负责。次年,他又禁止祠官为他祝福。文帝自奉也相当节俭,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他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为文帝提倡俭约,所以当时国家的财政开支有所节制和缩减,贵族官僚也不敢滥事搜刮、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5.【答案要点】汉初,由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当时,五经博士仅为具官待问,在政治上并未得到重用。然而儒、道两家在政治、思想上的斗争相当激烈。\n武帝即住时,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武帝依靠文、景两代积累的财富,大事兴作。与此同时,随着地主阶级及其国家力量的强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也逐渐加重,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因此,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而居于统治地位。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者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匆使并进。”董仲舒提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武帝赏识。公卿、大夫、士吏都为文学之士,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食禄的主要条件。治狱官吏张汤、杜周,迎合汉武帝的需要,也主张以《春秋》决虢,用儒术附会粉饰法律。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有其时代特点。他推崇的儒术,已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种不同学派的一些思想,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汉武帝把儒术与刑名法术相糅合,形成了“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手段,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6.【答案要点】王莽对西汉长时间以来的积弊有很深的认识,明白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进行改革来解决,所以他附会《周礼》来进行所谓的“托古改制”。具体的内容包括:(1)土地奴隶制度。天下的土地,一律改称王田;天下的奴婢,一律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男口不足8人而土地超过一井(900亩)的人家,把多出的土地分给九族、邻里、乡党。无田者按一夫百亩的制度受田。(2)五均六筦制。五均是在长安以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大都市设立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六筦是由国家掌握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等事业,不许私人经营;同时控制名山大泽,而对在名山大泽中采取众物的人课税。此项措施旨在节制商人对农民的过度盘剥,制止高利贷者的猖獗活动,并使封建国家获得经济效益。(3)币制改革。王莽时期共进行了五次币制改革,前后使用几十种货币。包括大钱、刀币、二十八品等等。(4)中央机构改革。把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郡县名和行政区划都加以改变,附会西周时期的官职制,在中央设立四辅、四将等职位。此外还对少数民族的族名和首领封号做了更改。尽管王莽意识到了社会危机的严重性,而且也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解决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他的土地和奴隶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又遭到地主阶级和商人的抵制和反对。他屡次改变币制,禁止使用五铢钱,另制各种各样的货币,名目既十分繁杂,换算比值又极不合理,造成社会经济的极大混乱,农商失业,食货俱废。任意改变中央和地方的官名、郡县名和行政区划,颁行五等爵,滥加封赏,却把受封的人留在长安食禄,有的人因为俸禄无着不得不佣作为生。更多的官吏则竞为奸利,受贿赂以自给。王莽派遣使者四出,强迫各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更换原先汉朝封赠的印绶。他贬各族的王为侯,因而引起各少数民族的强烈不满。王莽的改制未能挽救西汉来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起义。西汉的官僚贵族和地主豪强也纷纷打出反莽旗帜。7【答案要点】(1)集权于尚书台。光武帝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而除去其军政大权。光武帝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虽置三公,事归台阁”。\n(2)简化机构,裁减冗员。下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同时,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职,也取消了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都试,地方防务改由招募而来的职业军队担任。(3)提倡儒学,表彰气节。光武帝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刘秀尊崇儒学,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他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禄,依附王莽,乃表彰气节,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企图养成重名节的社会风气,为巩固东汉封建统治服务。8.【答案要点】(1)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光武帝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因而经过整顿之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2)释放奴婢、刑徒。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光武帝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井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3)薄赋敛,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边功,与民休息。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光武帝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幕,而首先是薄赋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4)欲抑制豪强势力,实行度田政策。东汉政权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避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但是遇到豪强势力的抵制,只得不了了之。第五章魏晋南北朝内容概述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长的大分裂时期,从东汉统治的衰落到隋唐的大一统,中间经历了400年的分裂时期,统称为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最初是魏、蜀、吴三国的鼎立时期,至西晋时期,有了极为短暂的统一,随着北方民族的内迁,晋王室的南移,进入到了北方民族混战的东晋十六国时代,在这之后进入了由不同的王朝进行南北对峙的时代,史称南北朝。三国鼎立的形成包括前期曹魏对北方各割据势力的兼并统一,其中包括几次大的战役,比如官渡之战,而曹魏是三国中最强的一国,所以是重点考查的对象,尤其是曹魏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屯田制度和选官制度。在三国时期,另外一个考点是中原各国同各自周边的少数民族的关系,包括蜀汉与西南少数民族,东吴与山越等。对西晋短暂统一时期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和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这是导致西晋迅速垮台的主要原因。其后,在东晋统治江左的百余年时间,北方主要是由内迁的几个少数民族,建立了一系列的政权,其中的前秦也曾一度统一过北方。这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大发展阶段,不同的少数民族都开始了汉化的过程,注意其中政策的变化。此外东晋同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有过一些战争。十六国之后,北方进入了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民族间的融合逐渐达到了高潮,其中北魏的改革是重要内容,北朝经历了前后五个政权的并立和交替,与此同时,南方依次出现了四个政权,南北方形成了对峙局面。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具有可比性,最终由大分裂走向了统一。复习建议\n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大分裂时期,所以前后建立的政权相当之多,每个政权的政策都不尽相同,对于考生来说很难进行彻底的梳理。但是这一章内容在大纲中所占的比重又相当大,所以需要考生能抓住主要的线索,进行有侧重的复习。首先是政权的更迭频繁,所以政策变化也很快,但是经过仔细的梳理会发现这些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甚至在一段时期内会反复地出现,这就需要考生理解政权建立的背景,尤其是能将不同时期的政权做比较,这样会有助于理解政策的变化原因,或是为什么会出现反复。此外,在同一时期内,往往会出现并立或对峙的多个政权,考生也要对其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民族融合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线索,从三国开始,大部分的汉族政权都是同地方大族的势力相依附而建立起来的,而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同样要依靠汉族地方势力。士族和门阀政治是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特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门阀政治走向了衰落,寒门势力逐渐兴起,成为政治的主流。另外北方南迁的大族也在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魏晋南北朝经济发展的主线就是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随着北方战乱的频发,大批农民向南迁移,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考生应注意对不同时期不同的农业政策和先进技术的出现有所掌握。核心内容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及曹魏对北方的统一;三国各自的政治经济发展特点;曹魏的屯田制;司马氏代魏到西晋的统一;西晋的内乱和五胡内迁;十六国兴亡以及与东晋的关系;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与寒人的兴起;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江南地区的发展;北魏的一系列改革;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南北朝时期的寺院经济;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命题预测本章在大纲中比例较大,而且内容比较繁杂,所以是细节性考点的重要内容,大题方面主要集中在民族问题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上。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东汉末年著名的官渡之战所争夺的地区是下列哪一项?()A.长江中下游地区B黄河中下游地区C.关中地区D.山东地区2.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官渡之战B.讨伐袁氏余党C.消灭乌桓头人D.赤壁之战3.夷陵之战的交战双方是()A.曹魏与孙吴B.孙吴与蜀汉C.蜀汉与西南少数民族D孙吴与东南少数民族4.下列选项中,对曹魏的选官政策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才能和道德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B.选用了不少平民庶族出身的有才之士C曹丕继位后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D.打破了东汉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5.曹魏时的翻车和唐时的筒车最大的不同是()A.用途B.动力C.原理D.功效6.中国历代王朝在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基础上,都曾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在行政管理上则实行羁縻的民族政策,下列选项中,属于羁縻政策的是()A.孙吴招抚山越B.蜀汉控制南中C.前秦征服鲜卑D.曹操击败乌桓7.今天的海南岛在三国时期被称为()A.琼州B.夷洲C.朱崖洲D儋耳8户调式是西晋基本的经济和财政制度,它的内容中不包括()A.土断B.占田制C.户调制D品官占田荫客制\n9.三国时期下列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黄河流域B.西南地区C.江东地区D.荆州地区10.下列选项中,属于东晋设侨置后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①引起了版籍的混乱②造成吴姓士族的不满③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南渡的民众反对北伐A①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西汉与北宋设置的官职分别是()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知州④通判⑤参知政事A.①③B.②④C.②⑤D.③⑤12.关于东晋末年农民起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打乱了东晋王朝的统治秩序B.连年战争破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使东晋的世家大族受到沉重打击D.北府兵的控制权落人寒门地主之手13.同曹魏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最接近的是下列哪个朝代?()A.西晋B.东晋C.刘宋D.南齐14.六朝时期,江南的农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A.江南的商品经济提高较快,起到了推动作用B.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C江南的气候适宜农业生产D南方人勤劳智慧的结晶15.我国灌钢法的发明是在下列哪个时期?()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16.下列事件中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有()①法显赴印度取经②纸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③一年养八辈蚕④海外贸易远至阿拉伯地区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下列政权中不属于“五胡”建立的有()A.北燕B.冉魏C.前赵D.南燕18.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在巩固自己的政权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不包括()A.笼络汉族士人,作为自己的幕僚B.重用羯人和赵人,组成禁卫军C.设立太学,提倡尊孔读经D.提高本族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19.“瓜步之战”发生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A.北魏同刘宋B.西魏同萧粱C.北齐同陈D.前秦同东晋20.下列选项中,控制了西域政权的是()A.前秦B.后赵C.前凉D.代21.“封锢山泽”是指将山林圈为私有,不允许百姓开垦或者从事其他农业活动,下列选项中,实行了这一做法的是()A.前秦B北魏C.前燕D.刘宋22.下列政权中统一了北方的是()①北魏②前秦③北周④北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选官制度的是()A.九品中正B.察举C.九品混通D流外人流24.下列改革措施中,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是()A.实行均田制B.建立宗主督护C.实行三长制D.改用汉姓25.南北朝寺院经济的共同点不包括()A.都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寺院庄园经济B.都拥有佃农C都经营高利贷\nD.都拥有国家拨予的犯罪者充当寺户26.关于我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发展,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逐渐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发展B.税种逐渐增多,税制逐渐完备C.征税的时间逐渐固定化D.征税对象由人丁向田亩转化27.范缜的《神灭论》一书,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A.佛教转生来世的学说B寺院经济加重了百姓的负担C佛教在利用天命观进行欺诈D.寺院影响到政治发展28.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环境的变迁描述正确的是()A.环境状况急剧恶化B环境状况良好C.对环境的破坏加剧D.对环境的破坏得到缓解29.下列关于均田制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均田制创制于魏晋时期B.是府兵制的经济基础C.是国家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D.其最根本的受益者是农民30.下列选项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发展成就的是()A.冶铁业开始采用铸铁柔化技术B.扬州成为著名的造纸业中心C.秘色瓷已经在制瓷业中出现D.养蚕缫丝技术开始向西方传播31.灭亡西晋的胡族是下列哪一族?()A.匈奴B.鲜卑C.氐族D羌族32.下列选项中,对西晋实行的户调制和北魏实行的户调制二者描述均正确的是()A.都加重了自耕农的负担B.都以户为征收单位C.赋税征收比前代更重D都加重了地主阶级的负担33.在北魏实行的三长制中,不包括()A.邻长B.里长C.乡长D.党长34.下列我国的石窟艺术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有()①大足石刻②云冈石窟③龙门石窟④莫高窟A.①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35.下列对北朝商业发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洛阳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商业城市B.城市设有平仓,荒年可以抛售粮食C.农村出现了定期交易的草市和墟市D.市场上以货币为交换手段的交易增多36.北魏末年各民族大起义所造成的结果不包括()A.使北魏末期的黑暗统治陷于崩溃B.调整了原有的土地关系C.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D.关陇集团开始登上历史舞台37.下列政权中,没有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是()A.前秦B.北魏C.北周D.北齐38.下列选项中,对魏晋玄学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政治上主张无为、无君的思想B.以儒家的经典为核心理论C.采取崇尚自然反对名教的做法D.玄学始于曹魏时期39.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南北朝时期的是()A.《孔雀东南飞》B.《文心雕龙》C.《诗品》D.《敕勒歌》40.成于南北朝时期的史学作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后汉书》B.《三国志》C.《宋书》D.《南齐书》二、名词解释1.“王与马,共天下”2.六镇3.土断4.傅粉何郎5.齐民要术6.破六韩拔陵7.宗主督护8.九品混通9.《洛阳伽蓝记》\n10.《颜氏家训》11.部曲12.“元嘉之治”13.均田制14.五刑15.《水经注》16.三长制17.衣冠南渡18.“封锢山泽”19.“混一戎华”20.僧祗户2l_广陵之役22.淮南三叛23.单于台24.占山格25.坞堡26.氐27.冯太后28.寇谦之三、史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臣昔与魏丞相高王并肩戮力,共平灾衅,扶危戴主,匡弼社稷。中兴以后,无役不从;天平及此,有事先出。攻城每陷,野战必殄;筋力消于鞍甲,忠贞竭于寸心。乘藉机运,拉阶鼎辅;宜应誓死罄节,仰报时恩,陨首流肠,溘焉罔贰。何言翰墨,一旦论此?臣所恨义非死所,壮士弗为。巨不爱命,但恐死之无益耳。而丞相既遭疾患,政出子澄。澄天性险忌,触类猜嫉,谄谀迭进,共相构毁。而部分未周,累信赐召;不顾社稷之安危,惟恐私门之不植。甘言厚币,规灭忠梗。其父若殒,将何赐客。惧谗畏戮,拒而不返,连观兵汝、颍,拥璟周、韩。乃与豫州刺史高成、广州刺史郎椿、襄州刺史李密、克州刺史邢子才、南兖州刺史石长宣、齐州刺吏许季良、东豫州刺史丘元征、洛州刺史朱浑愿、扬州刺史乐恂、北荆州刺史梅季昌、北扬州刺史元神和等,皆河南牧伯,大州帅长,各阴结私图,克相影会,秣马潜戈,待时即发。函谷以东,瑕丘以西,成愿归诚圣朝,息肩有道,戮力同心,死无二志。惟有青、徐数州,仅须折简,一驿走来,不劳经略。”——《粱书》卷五十六请回答;所给材料出自于谁之口?并简述其在南北朝时期的活动。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粱习字子虞,陈郡柘人也,为郡纲纪。太祖为司空,辟召为漳长,累转乘氏、海西、下邳令,所在有治名。还为西曹令史,迁为属。并土新附.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时承高干荒乱之馀,胡狄在界,张雄跋扈,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兵家拥众,作为寇害,更相扇动,往往釭跱。习到官,诱谕招纳,皆礼召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强以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分请以为勇力。吏兵已去之后,稍移其家,前后进邺,凡数万口;其不从命者,兴兵致讨,斩首千数,降附者万计。单于恭顺,名王稽额,部曲服事供职,同于编户。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贡达名士,成显于世,语在常林传。太祖嘉之,赐爵关内侯,更拜为真。长老称咏,以为自所闻识,刺史未有及习者。建安十八年,州并属冀州,更拜议郎、西部都督从事,统属冀州,总故部曲。又使于上党取大材供邺宫室。习表王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于道次耕种菽粟,以给人牛之费。后单于入侍,西北无虞,习之绩也。”——《三国志·魏书》卷一十五请筒述曹魏的屯田的背景及实行过程。3.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初,吴主为讨虏将军,在吴,娶吴郡徐氏;太子登所生庶贱,吴主令徐氏母养之。徐氏妒,故无宠,度吴主西徙,徐氏留处吴;而临淮步夫人宠冠后庭,吴主欲立为皇后,而群臣议在徐氏,吴主依违者十余年。会步氏卒,群巨奏追赠皇后印绶。徐氏竟废,卒于吴。”——《资治通鉴》卷七十四《明帝景初二年》请简要概括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特点。4.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n六月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着受俸之秩。逮于魏晋,莫不聿稽往宪,以经纶治道。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永鉴四方,求民之瘼,夙兴昧旦,至于忧勤。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罢诸商人,以简民事。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虽有一时之烦,终克永逸之益。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与之惟新。”——《魏书》卷七上《高祖孝文帝纪》请概述北魏冯太后主持的改革内容。四、简答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经历了怎样的思想过程?2.西晋实行占田制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3.士族的源流和在西晋的发展过程。4.淝水之战后南北方的政治发展状况。5.筒述东晋时期的门阀政治。6.简述六朝时期的侨州郡县。7.北魏孝文帝是怎样对鲜卑族进行汉化的?8.概括南朝寺院经济的特点。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董卓西逃以后,逐渐形成了几个较大的割据势力,其中袁绍占据了冀州、青州和并州地区,而曹操的势力范围大概在充州和豫州地区,所以官渡之战双方争夺的地区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本题考查考生对东汉末年割据势力基本方位的掌握。2.D【解析】赤壁之战是曹操为吞并江南与刘备、孙权进行的战争,而前三项是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需要考生对这一过程有基本的掌握,容易在细节题中出现。3.B【解析】公元222年,刘备率大军出巫峡,希望夺回被孙吴夺取的荆州。但是孙吴以陆逊为大都督,以逸待劳,用火攻的方式大败蜀军,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地点就在夷陵,在这次战争之后,蜀汉和孙吴的势力达到了均衡,为了共同抵抗曹魏,之后又恢复了联盟的关系,考生需要对三国时期著名的战例有所了解。4.A【解析】曹魏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唯才是举,反对东汉时期把“门第”、“道德”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所以A项不正确。5.B【解析】翻车以人工为动力,而筒车则以水流为动力。6.B【解析】三国时的南中地区民族众多,关系复杂,且交通极为不便,蜀汉的控制薄弱,经过诸葛亮攻心为上的策略,对彝族首领孟获的七擒七纵,最终将南中平定,并在这里实行羁縻政策,任用本地或本民族的首领为地方官吏。考生应注意考查羁縻政策在历朝历代的沿革。7.C【解析】海南岛在西汉武帝时期设立了珠崖、儋耳两郡;三国时期为孙吴管辖,称朱崖洲;梁代建立崖州;隋朝为珠崖郡;元代为琼州路;明为琼州府;清代改称琼州道。考生对历史地理应有大致了解,尤其是台湾、海南的历史沿革。\n8.A【解析】西晋灭吴,统一中国后开始实行户调式,目的是为了平均分配土地,防止土地兼并,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授征发,它包括三点内容就是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而土断是东晋时实行的。考生应注意时魏晋时期经济制度的掌握。9.A【解析】曹魏所在的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本身是发展历史最长的地方,其他地区的发展时间尚短,再加上曾魏实行屯田制,屯田民由国家组织、保护,给予优惠的政策,为了经济和军事的需要,还先后开凿和修整了许多的水利设施,所以这个时期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10.A【解析】由于许多的侨人散居在不同的州县之内,而且经常流动,所以侨州郡县经常性的变更,就引起了版籍的混乱。又因为侨州郡县和侨人是不征租税徭役的,所以士族地主们乘机占田,大量地隐瞒户口,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征发。11.B【解析】武帝元封初,废诸郡监察御史。继之,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巡行郡县,以“六条”问事。宋初,武将解除兵权之后,以朝巨身份出守州郡,为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并负责监督官员。12B【解析】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前后延续十多年,遍及东晋全境,给东晋的统治集团和门阀世族以沉重的打击,但是由于起义给东南八郡的士族地主以沉重打击,所以使不少的土地回到了农民的手中,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3.C【解析】刘裕掌权后,决定改变东晋时期依据门第选拔官吏的标准,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设时的精神来选拔人才,重用有学识的寒门人士。这是刘裕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内容之一,考生应对刘宋进行的改革有一定的了解。14.B【解析】从北方南来的人口中,有许多的农民,他们的到来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尤其是多种铁制农具及深耕细作、积肥粪田等技术的推广,使得南方的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5.C【解析】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炼钢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陶弘景的灌钢法就是把生铁和熟铁放在一起冶炼,再加以锻打,就可以成为优质的钢。考生应注意对南北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成就加以掌握,其他方面如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和造纸业也有长足的进步。16.B【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远的海外贸易只抵达天竺和波斯,并未到达阿拉伯地区。另外由于造纸技术的发展,纸的成本降低了,质量提高了,所以代替了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17.B【解析】在西晋灭亡之后,黄河流域成为各民族争权夺利的主战场,这一时期被称为“五胡十六国”,但是还有一些在“五胡”之外的民族参与了斗争,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包括代、冉魏和西燕。考生应能准确地掌握十六国的建立民族和时间顺序。18.B【解析】后赵政权是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政权之一,它的建立者石勒是十六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组成禁卫军的不包括赵人,因为羯人所称的赵人就是汉族人,是不可能组成禁卫军的。19.A【解析】“瓜步之战”是在北魏和刘宋之间展开的,北魏拓跋焘率大军南下同要进行北伐的刘宋军队进行作战,经过这一战,刘宋军队再也无力北伐,从而在军事上确立了北强南弱的局面,双方的防线不断地南移。考生应对这场战争的意义有所了解。20.A【解析】公元370年,苻坚灭前燕,374年,夺得东晋的益州,376年,灭前凉和代,382年,控制了西域,至此,前秦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考生应对前秦对北方的统一过程有大致的了解。21.C22.A23.C【解析】九品混通是北魏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九品是赋税高低的品级,国家在征收赋税的时候,不是平均地分给各户,而是分为三等九品。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贯彻,只是徒有虚名。24.B【解析】北魏的太武帝改革和孝文帝改革都是需要考生重点掌握的,注意区别两者的具体措施,其中建立宗主督护是太武帝时期的改革措施。\n25.D【解析】D项为北魏时期所形成的,考生应注意对南北朝寺院经济的掌握,是这个时期经济发展最独特的一点,注意南北之间的比较和不同时代佛教发展的比较。26B27.A【解析】范缜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思想,同佛教和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很明确地阐述了人生贫富的偶然性,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考生应注意对这个时期哲学思想的把握。28.D【解析】这个时期由于大量的农民南迁,北方从事农业的人口下降,垦荒的步伐放缓,所以对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29.B【解析】均田制是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改革内容之一,名为均田,实际上是基本保持原有的土地占有不均的状况不变,实际受益的是大族地主,他们用隐瞒土地的手段对付政府,同时又因为拥有大量的奴婢和耕牛,能获得更多的土地。30B31.A【解析】匈奴贵族刘渊在汾河流域起兵,自称汉王,随后称帝,其子刘聪继位后,攻破洛阳和长安,最终灭亡了西晋。32.B【解析】北魏的户调制实行后,改变了之前赋税征收混乱的局面,按定额收税,实际上对自耕农来说,减轻了负担,但是对大地主来说加重了负担。而西晋的户调制不分贫富,实际上对农民是很不利的。由于二者名称相同,孝生应注意区分。33.C【解析】三长制为五家立一部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它代替了宗主督护作为地方的基层行政制度,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三长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要着重理解记忆。34.D【解析】佛教石窟艺术是这个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其中莫高窟开凿于前秦时代,而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均开凿于北魏时期。考生应对此有大致了解,可能在细节题中出现。35.C【解析】北魏统一北方以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恢复发展,商业也随之恢复发展,其中农村中定期的草市和墟市变易出现于唐朝,并非北魏,所以是错误的。考生应注意对北魏商业发展情况的掌握。36.D【解析】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是鲜阜、匈奴、汉族等民族的联合起义,共同反抗北魏的鲜卑贵族统治集团和汉族大地主集团的斗争,D项是错误的,其他三项都是这次起义的意义和影响。37.D38.B【解析】魏晋玄学主要盛行于魏晋的士人阶层之中,以道家的唯心主义理论来解释《易》为其核心理论,考生对玄学需要有大致的了解。39.A【解析】《孔雀东南飞》成于建安时期,并非南北朝时期;《敕勒歌》为北朝民歌,《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则为南朝齐、粱时人;《诗品》是南朝粱人钟嵘所作。考生应对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有大致的了解,可能在细节题中出现。40.B【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官家、私家都注重修史,其中《后汉书》为刘宋时的范晔所做;《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的陈寿;《宋书》作者是南朝梁人沈约;《南齐书》为南朝粱人萧子显所撰。二、名词解释1.“王与马,共天下”:是就东晋政权的实质而言。东晋政权是以侨姓士族和吴姓士族为支柱建立的。东晋建立时,得到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王导等的支持。王导帮助司马睿争取到吴姓士族即江南地区土著士族的拥护。司马睿称帝,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功劳最大,所以王导为丞相,以王导族兄王敦任镇东大将军,王氏士族执掌了大权,所以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n【解析】东晋的世家大族地位相当之高,比如王氏、谢氏等等,他们对东晋王朝的影响可谓是全方位的。所以考生在回答有关东晋的问题时,注意对这个角度的把握与分析。2.六镇:北魏前期在都城乎城以北边境设置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主要是为了防御来自北方柔然的侵扰,拱卫首都平城。北魏前期中期,对六镇极为重视。北魏边镇置镇都大将及僚属,镇下置戍,镇兵巡行防戍。六镇将领全由鲜卑贵族担任,戍防军人主要是鲜卑人。【解析】六镇是北魏边防的重要建制,也包含了北魏同其他民族的交往。最重要的是六镇从创立到起义,其中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魏的社会矛盾,考生应注意对六镇具体情况的大致掌握,尤其是北魏末年民族大起义的影响。3.土断:土断是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目的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政府统一对编户齐民的剥削。土断结果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侨人则加入了负担调役的行列。从此由北人变成了南人,客观上加速了南北人民的融合。【解析】东晋时期南来的人口增多,以及设置侨州郡县,难以掌握实际的人口情况是实行土断的原因,考生需要将土断的政策与东晋实行的其他相关的政策放在一起来掌握,尤其是土断的实行效果和影响。4.傅粉何郎;何郎指的是三国曾魏时的何晏,才华出众,容貌俊美,而且喜欢修饰打扮,面容细腻洁白,无与伦比。后人就把“傅粉何郎”作为一个典故,用来形容人面容白净漂亮,甚至也用来形容一些洁白的物品。何晏是三国时期魏的著名玄学家,汉大将军何进之孙,为曹操所宠爱。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曹爽秉政,何晏党附爽,后为司马懿所杀。【解析】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考生应对其有大致的了解,尤其是代表人物,可能在名词解释或选择题中出现,5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中国北魏的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它系统总结了在此以前中国北方的农业科学技术,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解析】《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时期,甚至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农学著作,不仅属于农业的范围,更多的是科学著作,考生需要对此着重把握。6.破六韩拔陵:破六韩拔陵是北魏末六镇起义首领。破六韩又作破六汗或破落汗,匈奴单于之后裔,原居沃野镇为镇民。北魏都洛阳后,镇将兵士受鲜卑族和汉族大地主的排抑,身份低落。破六韩拔陵所领导的六镇起义,是沦落的鲜卑人及被征服的各族人民,联合反对鲜卑贵族及汉世族大地主的压迫和剥削的斗争,有其进步的意义。【解析】北魏末期,作为统治阶层的鲜卑贵族,日益腐化堕落,政治黑暗,经济动荡,社会矛盾逐渐升级,最后酿成了北魏末期的民族大起义,其中破六韩拔陵就是代表人物,考生需要注意对北魏末期民族大起义的掌握,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7.宗主督护:北魏前期地方基层组织的一种形式。西晋末年以后,北方长期战乱,十六国时期,诸少数族政权频繁更迭,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实际已不复存在,各地豪强地主聚族而居,纷纷以宗族乡党的形式,割据一方,武装自卫,从事生产,维持生存。在宗主督护制下,各地宗主实际分割了国家大量的劳动力,构成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孝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三长制,取代了宗主督护制。\n【解析】宗主督护是北魏早期的做法,是少数民族处理同中原汉族关系的做法,产生了一定的效果,考生应注意对这一做法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及为什么会被三长制所取代。8.九品混通:九品混通是北魏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当时的正税一般为每户平均纳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但是按照北魏政府的规定,并不是简单的平均分担。而是由县令计赀定课,分为“三等九品”,三等指的是将赋税按等级送到不同的地区,而九品指的就是赋税的等级。上三品的进入京师,中三品的进入别的州的重要粮仓,下三品的留在本州。这就是所谓的九品混通。【解析】九品混通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征收户调时的一种原则性规定。考生应注意将这种赋税制度放在魏晋时期的多种赋税制度中一起来掌握,同时还要注意执行的效果以及后续的影响。9.《洛阳伽蓝记》:魏抚军府司马杨衒之撰,是一部记载城市佛教寺院的书,本书以记洛阳伽蓝为题,另度地理、政治、人物、风俗各个领域。除了部分的内容是取材于前人撰述外,余皆作者亲见亲闻之洛阳佛寺的景色及其有关掌故,真实、亲切、传神。《洛阳伽蓝记》和《水经注》、《齐民要术》是传世的北魏三大名著,是研究6世纪北朝城市经济地理罕有的史料。【解析】《洛阳伽蓝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考生需要对北魏时期的重要著作重点掌握,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10.《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七卷,共二十篇。颜之推出身士族,深受儒家名教礼法影响,又信仰佛教。但他博识有才辩,处事勤敏,所以在南北胡汉各个政权之下,先后都受宠任。该书包含不少有关南北朝社会、政治、文化的细致的观察和通达的议论。书中记载的许多情况,有很高史料价值。【解析】《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著作,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需要考生能有大致的了解。11.部曲:部曲在汉代本是军队编制的名称,大将军营有五部,部下有曲。联称泛指某人统率下的军队。东汉末黄巾起义和其后的军阀混战时,许多苦于战乱的农民都去请求武装的世族大姓保护,而世族大姓为聚众自保或出师作战,也需要充实武装力量,于是承袭了东汉以来私兵的传统,作战时是部曲,平时是佃客,即且耕且战的武装耕作者。【解析】部曲和佃客一样,虽多是由宾客转变而成,但两者又有区别。佃客一定和土地有联系,部曲却不一定与土地有联系。部曲作为士兵应该绝对服从所属军官的命令,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作战。部曲活跃的时候,通常是军事行动频繁的时候。魏晋以后,佃客的身份卑微化,部曲地位也随之卑微化。12.“元嘉之治”:宋武帝刘裕死后,长子刘义符即位,两年后,大臣徐羡之等杀刘义符,立刘裕三子刘义隆,史称宋文帝。宋文帝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解析】元嘉之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有的治世,考生应着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实行的政策,注意同北朝统治的横向比较。13.均田制:西晋末年,中国北方在长期战乱之后,户口迁徒,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均田制的基本内容主要有,规定每户应占有的土地数量,井严禁买卖,这种政策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国家可以进行公开的授田,将本来依附于豪强大族的农民和一些流民招来,开垦荒地,发展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征发。【解析】均田制是我国古代土地制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考生应注意将其放在古代土地制度的沿革中一并掌握,同时也作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可能在简答或材料分析题中出现。\n14.五刑:五刑有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之分。奴隶制五刑包括墨,劓,剕,宫,大辟。即墨刑——在额头上刻字潦墨,劓刑——割鼻子,剕刑——砍脚,宫刑——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进入封建社会后,奴隶制肉刑开始遥渐被废除,封建五刑分别为笞、杖、徒、流、死,这标志着中国刑罚制度的重大进步。15.《水经注》:魏晋南北朝的地理学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郦道元为《水经》作注,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补以支流小水一千多条,逐一探求源流,述其变迁,详记其所经地区,山脉、城邑、关津的地理、历史状况,以及名胜古迹,是我国古代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解析】《水经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史上地理学的重要代表作。考生需对其历史地位有一定的认识,井大致了解其内容。16.三长制: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于太和十年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实行后,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大量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相应增加,农民赋税负担也有所减轻。北魏后期社会经济明显地恢复和发展,与此有密切关系。北魏的三长制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解析】实行三长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与均田制相配套的基层行政体制,相对于被其替代的宗主督护体制来说,更符合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考生应同其他的改革内容放在一起整体把握,容易在简答题中出现。17.衣冠南渡:衣冠南渡又称永嘉南渡,指西晋末年中原地区战乱,周边少数族内徒建立割据政权,酿成永嘉之乱,中央朝廷受到威胁,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南渡,史称“永嘉之乱”或者“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代表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晋朝首都迁至江东建康,自此史称东晋。【解析】永嘉南渡虽然是因逃避战乱而起,但是客观上却使大批北方农民来到南方,对江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经济中心南移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考生应着重记忆这次人口迁徙的结果和影响。18.“封锢山泽”:“封锢山泽”在字面上指的是将山林川泽禁锢起来,外人不得进入。山林川泽在东汉之前,都是归国家所有的,普通人民都可以进入其中,从事樵采捕捞,作为农业之外的副业,补助生活。到了东汉末年,已经开始有大的地主及官僚将这些山林川泽归为私有,但是数量上并不多。而在东晋和南朝时期,这种现象逐渐普遍化,大片的山林川泽归为私人所有,不许劳动人民进入,造成了他们生活上的贫困,使社会矛盾开始尖锐。【解析】“封锢山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晋和南朝时期世家大族庄园经济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者生应能从速一方面进行分析。19“混一戎华”:南北朝时期,统一中国北方的鲜卑族拓跋部皇帝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素怀大志,并不以鲜卑族是少数民族而自外于中原民族的大家庭。“廓定四表,混一戎华”,这个概念最早就是由他提出的,太武帝之所以能提出这样的口号,并巩固北魏的统治长达百多年,和他提倡各民族间的融合是分不开的,而且在他的统治内,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也都是围绕巩固这个多民族的统一而进行的。【解析】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许多政策都对民族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考生应时这类内容重点掌握,可能在大题中出现。20.僧祗户:是北魏创立的寺院经济的重要形式。“僧祗”,意为“大众”\n。北魏太武帝灭佛之后,紧接着是一场更为狂热的佛教复兴运动。北魏的统治者利用佛教来巩固其统治,所以在北魏时期,寺院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基本成为一种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其中有大批的普通劳动者,充当寺院的劳动力,成为寺院经济的一部分。【解析】僧祗户是北魏寺院经济中很有代表性的部分,注意对其产生原因的掌握,此外,还有佛图户,也是寺院经济中的一部分。考生对这个时期的寺院经济要重点把握,将南北方的寺院经济对比来掌握。21.广陵之役:,公元219年曹操去世,在他统治之下的青州和徐州势力,想乘机发动政变。当时针对青、徐二州变乱的情况,有两种声音,一种主张不发丧,以曹操的名义攻打二州,平息叛乱。而另一个意见是主张安抚,反对进兵。最后曹丕采纳了后者。到了曹丕政权稳定以后,逐渐将二州的兵权收回。后来曹丕两次发动广陵战役,名义上是针对东吴的军队,但是两次都没有同吴军的主力交锋,实际上曹丕是借由攻打东吴为名,整肃青徐二州的豪强势力,达到消除叛乱的目的。【解析】广陵之役名为攻打东吴,实际上是消除地方叛乱,使曹魏政权得以建立,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所以考生需要掌握这件事情的影响和意义,容易在选择或者名词解释中出现。22.淮南三叛:司马氏掌握大权,并排除异党,废掉魏帝曹芳,另立曹髦为帝,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引起了诸多军事将领的不满,公元255年,大将军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在淮南起兵,反对司马氏,但是很快就被镇压下去。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上台,在他掌权期间,又爆发了大将军诸葛诞的起兵叛乱,也被司马昭所平定。由于三人的起兵地点都在淮南,所以被统称为“准南三叛”。【解析】司马氏代魏,建立西晋王朝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中间经历了很多变化,考生需要对这个过程有大致的了解,可能在选择或名词解释中出现。23.单于台: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占据了广大的中原地区,同原有的汉人杂居,所以在少数民族的建立过程中,就要解决对胡人和汉人的统治问题。政治制度上,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多采用了“胡汉分治”的政策,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其中用于专门管理和统治其他少数民族的政治机构就叫做单于台,可见统治者对管理除汉族以外少数民族的重视。【解析】由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存在着管理的差异性,所以十六国中大部分的政权实行胡汉分治的政策,并逐步将少数民族遗留的原始制度向封建制度进行过渡,这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考生应注意同前后时代民族融合的特点结合来掌握。24.占山格:占山格为南朝刘宋政府准许私人有限占据山泽的规定。“格”特指法律条文。东晋以来,士族豪门兼并土地,占山护林,屡禁无效。刘宋大明七年,朝廷从羊希之议,废除壬展之科,颁布此法,官僚贵族及百姓可按品秩高低占有山泽。占山格是政府首次在法律上承认山泽为私家占有,表明南朝政府对大土地所有者之妥协。事实上,士族豪强多逾限占据山泽,占山格往往流为虚文。【解析】占山格的颁布主要是针对“封锢山泽”,由于私人对山川湖泊的侵占,使普通农民无法进入,从而生活贫困,社会矛盾尖锐,是东晋的一大弊病,所以刘宋政府认识到这一点,对其进行改革,但效果并不理想。25.坞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壁也称坞堡或壁垒。多择既有山林险阻,又可进行农耕的宜守宜农之地设置。坞壁主要盛行于北方地区。十六国和北魏的统治者,往往按坞主的实力大小,分别给予官职,大小坞壁又成为各级地方政权机构的治所。北魏前期,推行宗主督护制,更全面地承认了宗主们及其控制下的大小坞壁的合法地住。魏孝文帝推行三长制,三长代替了宗主;邻、里、党等地方基层组织也取代了大、小坞壁组织。【解析】坞壁的产生是胡人入主中原后,本地的汉族人,依托本地的强姓大族,建立起来的一种地方组织,被少数民旋政权所承认,并允许其存在。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能够自给自足,由此产生的坞壁经济是北朝的一大特色。26.氐: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处陕甘川交边地区。西晋初年,关中氐、羌、渐为编户,赋役繁苛,常激起反抗。十六国中,氐族贵族曾建立前秦与\n后凉。历代氐族政权汉化很深,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统治阶级中的代表人物“王”,“侯”已经形成,并多受中央王朝的封拜。氐族皆采用汉族的姓氏,民族的经济与文化与羌族极相近,又受着汉族的强烈影响。【解析】氐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之一,曾经在十六国时期建立了政权,尤其是前秦政权一度统一了北方,考生需要对这一时期的几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有基本的了解,掌握政权与民族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少数民族同汉族之间的关系。27.冯太后;冯太后是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北魏太和元年至十四年间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谥文明。和平六年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皇兴五年献文帝禅位于五岁的太子拓跋宏,自己仍过问大政。承明元年冯太后毒死献文帝,再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她聪明果决,猜忌而长于权术,以重管、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她在位的时期,主持了一系列的改革。冯太后主持制定的三长制、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三者配合实行,为孝文帝迁洛以后的繁荣富庶打下了基础。【解析】冯太后是北魏时期重要的决策人物,北魏多项政治制度改革是在她的主持下进行的,并通过努力让其得以贯彻。为后来的孝文帝改革和汉化的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考生应注意对重要改革人物的掌握。28.寇谦之:寇谦之为北魏著名道士,南北朝新天师道的改革者和代表人物。原名谦,字辅真。寇谦之对早期道教的教义和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吸取儒家五常观念,吸融儒释的礼仪规戒,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道教教理教义和斋戒仪式,并改革道官职位的世袭制度,主张唯贤是授,信守持戒修行。他重视道教斋醮仪范,为道教增订了诸多斋仪和仪式,亦为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础。三、史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出自南朝萧粱末年北齐降将候景之口。侯景,原北魏怀朔镇戍兵,渐升为镇功曹史。北魏末年六镇起义时,侯景率部众投靠契胡族酋长尔朱荣,参加镇压起义,因大破义军、活捉葛荣之功被擢升为定州刺吏。高欢灭尔朱荣,侯景又叛归高欢。侯景狡诈多变,残忍酷虐,但掠得财宝皆赏赐将士,故能得将士死力,所向多捷。历任东魏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司空、司徒、河南道大行台,拥兵10万,专制河南,权力仅亚于高欢。东魏武定五年,高欢死,子高澄执政。侯景平素甚轻高澄,而澄则忌惮景叛乱,乃征调景入京,以剥夺其兵权。候景惟恐被杀,于是投降西魏,但西魏亦调景入京,故景转而求降于萧梁。粱朝臣多表示反对,而粱武帝封景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粱武帝又遣将率军救援侯景,结果被东魏大败于寒山。东魏继而实施离间计,佯称与粱议和,挑拨侯景反粱。侯景本有作乱之心,连暗中勾结野心篡位的粱武帝之侄萧正德作内应。粱太清二年,侯景发动叛乱,领兵南下,直抵长江。粱武帝完全没有防范,命萧正德保卫京师,而萧正德却派船接侯景叛军过江,迎进建康。侯景纵兵抢掠,又命北人被没为奴者,皆令放免,加以任用。侯景过江时兵不过8千,马不过数百,但援军无统一指挥,多持观望态度,宗室诸王顿兵不前,只想保存实力以夺取皇住。侯景攻陷台城。城破之时,城中只剩下两三千人,尸骸堆积,血汁漂流,惨不忍睹。侯景又东略三吴,使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侯景得势后,杀萧正德,软禁粱武帝。不久梁武帝忧死,侯景立萧纲为帝,又废杀萧纲立萧栋。天正元年,侯景终于废萧栋而称帝,国号汉。次年,粱将陈霸先、王僧辩大败侯景军,攻下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2.【答案要点】东汉来年,由于农民起义多发,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土地荒芜,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这给各地的军事割据集团带来极大的威胁,面临解体的危险。所以在曹操统一北方后,最紧要的任务就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以巩固其统治,进而在鼎立的情况下,为统一奠定基础。\n当曹操推广屯田制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屯田制的产生,一方面,是曹操迫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所作出的改革,另一方面,也是他想一统天下,要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所致。就这样屯田制发展起来了,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又有军屯、民屯。屯田制的实行,不仅使魏的粮食得到了积累,社会生产力也大步地发展了,使魏的经济走在其他各国的前头。正是这种物质和经济的双重保障,为后来魏一统天下作出了贡献。3.【答案要点】孙吴政权在江东地区的建立,离不开江东世家大族的支持,所以在其政权中,这些世家大族一直占据着显赫的职位,并与孙氏通婚,以巩固其政治上的同盟关系。这其中主要以朱、陆、顾、张四家为代表,他们不仅在孙吴朝中出任要职,而且其子弟在地方行政中也占据了相当多的数量。这些世家大族敢于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与政府相抗衡,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除此之外,江北迁徒来的大族因为相同的政治经济目的,也同孙是政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周瑜、鲁肃等人。孙吴对农桑的发展相当地重视,孙权就曾亲自驾车耕田。孙吴政权在长江的两岸大面积屯田,其中以毗陵地区的规模为最大。北方连年战乱,大批人口来到南方避祸,加上孙吴平定了山越,将山越人迁到平地进行耕作,这些都为江南的发展和农业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此外,丝织业在这个时期也开始兴起。孙吴的水路运输与造船业也有着长足的发展,航运事业的发展是江东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造船业的发达,使海上航行成为可能,孙吴时期,向北能到达辽东地区,向南可以到达中南半岛,卫温曾经率万人船队到达过台湾。同时孙吴政权还重视整修河道,开辟运河,大力发展便利的水道,加快了水上交通的进步,对孙吴经济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4.【答案要点】(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为澄清吏治,巩目统治,实行俸禄制。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2)推行均田制。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3)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其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4)推行新的租调制。在妾行三长制的同时,颁布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这一制度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n中国自先秦以来,存在着对周边少数民族的防范的心理,明确地指出华夏族与周边民族存在着从血统、语言到思想文化上的差异,并崇尚华夏文化的正统地位,只能同化少数民族,而不能被其同化,对来自少数民族的威胁,坚决地用武力进行抵抗。这种观念经过汉代儒家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了深入人心的思想,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很多汉人主张将已经内迁的少数民族迁回原来的居住地,而恢复汉人对中原地区的支配,后来,少数民族建立了政权,许多没有南迁的汉人,强化自己的宗族概念,建立比较独立的豪强势力,以抵抗少数民族的统治,这种情况就导致了汉族同少数民族之间的激烈冲突,各民族的生存环境极端地恶化。而原来属于部落联盟统治阶段的各个少数民族,在统治方式上有很鲜明的原始色彩,困守了一些本民族的特点,并不为中原的汉人所接受,一旦强加给汉人,便容易引起民族间的紧张情绪,所以在十六国时期,一直到北魏的前期,少数民族政权多采用胡汉分治的方法来进行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观念开始出现变化,汉族人士开始承认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并且随着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加深,少数民族汉化程度的提高,和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的笼络加强,原有的敌视态度连渐改变。同时,少数民族随着在中原地区的生产生活,逐渐意识到汉族文化的先进,积极地向汉文化学习,以改变自己的落后状况。少数民族同汉族的逐渐趋同,并相互接受,为日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后世更大范国内的民族融合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2.【答案要点】曹魏推行的大规模屯田制度,到魏末已逐渐遭到破坏。264年,魏元帝下诏罢屯田官,将典农官分别改为太守、令长。次年,晋武帝又重申前令,民屯制度正式废除。民屯废止以后,贵族、官僚争相侵占田地,隐匿户口。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加上服役为兵者,有很多的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农业荒废,国库空虚,百姓穷困。针对这种情况,灭吴以后,西晋采取两项重大措施,其中一项就是颁布占田制。占田制包括下列内容:(1)户调式:凡是丁男者立户的,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立户的,纳半数。边郡民户的户调,纳规定数目的三分之二,更远的纳三分之一。(2)农民的占田和课田:男子一人有权占土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是应种土地的限额,不是实际授与的土地数额。丁男有五十亩、次丁男有二十五亩、丁士有二十亩要课税,这叫课田。每亩课田谷八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额征收。(3)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丸族,少者三族。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解析】西晋所实行的占田制是模仿西周的井田制而来的,在土地私有的情况下,基本不具备实行的条件,并且无法抑制土地兼并,所以占田制实行以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作为晋代的基本经济和财政制度,考生应对此有大致的掌握。3.【答案要点】士族基本形成于西晋时期,但是源于汉魏。东汉末年由于九品官人法的实行,地方上选人任用的决定权掌握在有势力的大族手中,他们可以随便地操控人员的任免,所以门荫成风,实际上不论政局的变化如何,基本上都没有撼动这些大族积累的世家资本,所以他们世代为官,享受荣华富贵的待遇。西晋时期,虽然当政者意识到来自士族的威胁,但是除了对其掌握的军权有一定的限制外,其他措施都没有起到限制士族的作用,占田制本来希望可以控制士族的规模,但是客观上却助长了士族集团的进一步膨胀,他们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占有大片的田地,加上他们非法占有的国家土地和强占自耕农的田地,规模之大,基本实现了自给,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土地的增加又使他们大量地招募宾客、部曲,大量的破产农民依附士族,帮助其进行生产,这些都是士族权力扩大的标志,国家基本上无力对其进行有效的限制和控制,所以,也成为了西晋政权最后瓦解的深层原因之一。4.【答案要点】前秦政权,本身就是一个建立在多民族体系上的一个极为不稳定的军事联盟。淝水一败,迅速走上了瓦解的道路。苻坚政权中原有的各民族的贵族阶层,纷纷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北方再次陷入分裂的格局。鲜卑的慕容氏率先起兵反对前秦,建立了后燕政权,羌族的姚苌及其部族一直是一支重要的武装,淝水之战过后,就是由姚苌捕杀了苻坚,并建立了后秦政权。其他政权还包括西燕、大夏、西秦等等。鲜卑的另一支拓跋部则建立了魏政权,并征服了北方的一些游牧部落,使自身迅速强大起来,为再次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n东晋在淝水之战胜利后,由于皇帝和大族势力们更愿意偏安江南,所以没有北伐的想法,谢安随后去世,接替他掌握朝廷大权的是司马道子,很快东晋又陷入内部的争权夺利之中,而积弊已久的社会矛盾也随之进发出来,东晋末年爆发了孙恩、卢循等人领导的多次农民起义,将已经腐打的东晋王朝进一步推向覆灭。另一方面,由于世家大族在东晋末年逐渐失去了对政权的垄断,出身低微的寒人开始兴起,并迅速登上历史舞台,刘裕便是在这个时候,实力得到了增长,并入主朝廷,独揽大权,最终代晋自立。5.【答案要点】门阀政治实际上是一种皇权同世家大族间相互制衡,共同行使国家政权的统治形式。它的产生是因为在西晋瓦解的过程中,南渡的大族和南方的大族共处,需要共同拥戴一个政权,所以东晋王朝才建立起来,而且东晋王室本身是大族拥戴上台,没有极具说服力的皇权,无法达到集权,只能是与大族分权共治,这一点不论是大族还是皇帝本人,都有认同,才会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一方面,皇权与大族权力平衡,另一方面,大族之间也保持着势力的均衡,如果有一支大族的权力过分膨胀,或者想替代皇权,那么也会遭到其他大族的一致反对,所以皇权和士族之间一直可以保持这种微妙的平衡。在继承的问题上.由于选官主要以九第为标准,所以大族可以保持对自己地位的垄断,尤其是朝中掌握大权的要职,军权也是争夺的重点。由于这种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他们与下层要求上升途径的寒门人士不断地产生矛盾,这种矛盾越来越激烈,最终门阀政治被寒人兴起所取代。6.【答案要点】中国东晋南朝为流寓百姓设立的地方行政区划。由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故称侨。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侨州郡县的名称始于东晋。西晋末,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导致北方汉族人民大量南迁,东晋政府连在其聚居之地,以他们原籍州、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的地方行政机构以登记和管理他们。这些人称侨人,州郡县称侨州郡县,而以流亡百姓中的大族担任刺史、太守、县令。侨州郡县的户籍是临时性的白籍,着籍的人享受免除调役的优待。但是时间既久,他们与土著百姓杂居错处而户籍各别,负担不同,不但管理不便,而且影响赋覆征发。于是东晋政府实行土断,并省侨郡县,所有侨人必须在居留之地编入正式户籍黄籍,与土著百姓同样负担调役。当时大族标榜郡望,为了照顾他们的利益,不能不保留一些北方郡邑的名称,很多侨州郡县机构仍保留下来,从所寄治的南方旧郡县中中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它们的领土。十六国时期有几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又形成新的侨州郡县。过一段时期又分割原州、郡、县土地为其领土,于是州郡分割得愈多、愈小,而且还出现两郡同治一县和两州同治一郡的双头郡县。因此,南朝后期地方行政区划十分混乱,大体南朝侨置的州郡以在今鄂北及苏南、苏北、皖南者为多。北方政权也置侨州郡。设立侨州郡以统流人,是当时各国统治者争夺人口的一种手段,也是笼络大族首领的一种办法。隋统一全国后,废除这种办法,并省郡县,许多侨郡县废罢,但还是有不少名称保留下来。7.【答案要点】(1)迁都洛阳。北魏建都平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民旋隔阂相当深,而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迫切需要汉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又无水陆漕运,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再次,在军事上,与北边的柔然相比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2)易服装。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自己带头穿戴汉族服装。(3)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阜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玫,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n(4)改汉姓。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氏,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与汉姓完全相同。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族的门第高低,井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5)通婚姻。为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6)改籍贯。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8.【答案要点】东晋后期和南朝时期,由于有不少的皇帝崇信佛教,大肆佞佛,或者依靠佛教来控制人民,所以这个时期寺院经济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并构成南朝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表现在佛寺的大量修建,僧侣人数大量增加,最突出的是寺院占有的土地日益增多,形成了以此为基础的寺院地主土地所有制,南朝时期寺院地主经济的土地来源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条途径:由官府赏赐给予,许多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赠与;普通的地主阶层赠与;普通的破产农民为了受到寺院的庇护,自愿将土地献与寺院;寺院的僧侣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得来。寺院经济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拥有大量的寺户、奴婢等为寺院经济服务的人群,这些人有的是国家赐予寺院的罪犯,有的是破产的自耕农,他们可以不向国家纳赋税徭授。寺院经济依靠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加上不用向国家交纳租税,逐渐强大,成为基本可以自给的独立经济体。内容概述第六章隋唐五代本章主要内容是中古史的内容,这个阶段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一系列的制度的肇建对于以后社会的走向影响可谓深远,这个时代也正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大纲要求考查的内容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唐朝对隋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唐朝几个重要的统治时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唐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两税法的实行、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政、朋党之争;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思想,文化、科技;另外,还有五代十国的概况等。(1)581年,杨坚建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自董卓之乱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为南北经济的发展交流创造了条件。隋朝在中国古代史上,它变汉魏而启唐宋,是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朝代。为了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如确立三省六部制,创立科举制,推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制定《开皇律》,开通大运河,统一度量衡,很多一直为后代沿用和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后期制度体系的基本格局,对后世尤其是唐影响深远。隋朝灭于杨广之手,由于他的暴政,导致了强大的隋王朝二世而亡。实际上,隋炀帝既是一个暴君,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过贡献,如营建洛阳,开通运河,创立进士科,经营西域等。(2)李渊建国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沿着上升的路线,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当时唐王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开元时期,唐玄宗任贤使能,励精图治,把唐王朝的繁荣推向了极盛的顶点;他的统治后期,安于现状,溺于声色,加速了朝政腐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酿成安史之乱,唐帝国由极盛的顶峰趺落低谷,从此一蹶不振。唐后期,政治腐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使唐王朝的统治江河日下。在经济上,南方经济持续发展,逐渐确立对北方的优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刘晏主持江淮财政改革,为中唐经济的起色奠定基础;扬炎在建中年间推行两税法,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转折过渡的意义,\n唐朝是我国多民族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周边的少数民族,北方有突厥、薛延陀、回纥,西南有吐蕃、南诏,东北有棘辐、契丹等。唐朝前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周边各民族的拥护,唐天子被拥护为“天可汗”。安史之乱后唐朝边防内收,与少数民族时战时和,不过和平友好仍是主流。唐王朝是亚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多外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源源不断来到中国交流、求学、贸易;唐到国外的商人、僧侣也是很多。唐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输往国外,造纸术、炼丹术通过阿拉伯传往欧洲。天竺的佛学,医学、历法,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的摩尼教、袄教、景教、伊斯兰教一起涌向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盛极一时。中国文化史上,唐朝是一个百花竞放的黄金时代,当时的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科技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唐文化树立了不朽的丰碑,达到中国文化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3)五代十国(907~960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分裂时期,是唐王朝藩镇割据的继续。唐王朝灭亡后,北方先后出现了粱、唐、晋、汉、周五个割据政权,南方出现了九个小的割据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合称“十国”。北周世宗柴荣时期进行改革,发展经济,实现了中原的再度统一,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经济方面,北方因战乱而凋敝,南方相对繁荣,长江下游和四川地区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吴越修治钱塘江堤防,开发西湖。金陵和成都是全国著名印刷业中心,扬州、越州、蜀是造纸基地。文化方面,词在五代时期取代了诗,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战乱使北方许多文人南迁,云集西蜀、南唐等地,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复习建议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高度发展的时期,是古代史上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当然也是历年命题的重点。(1)考生对于本章的内容从思想上要有足够的重视、清醒的认识,深刻地了解本章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性及其意义。(2)考生应该扎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的扎实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能否取得满意的成绩。基础知识是准确答题的前提所在,尤其是在考试改革以后,出题的重点更是强调基础。本章内容时间跨度较长、事件较多而且繁琐,制度上的创建更是前所未有的,要求考生基础必须扎实,只有这样才能对于这个阶段有一个比较准确而且全面的定位。(3)这个时期的知识点较多,可以分朝代记忆理解。分别从隋朝和唐朝两个朝代来把握,如隋朝可以从隋的统一;隋代的制度性创建、改革;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交流几个角度来复习;唐朝可以从唐的建立;几个重要的统治时期;制度的继承和变化;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对外交流的频繁;民族关系的融洽、冲突;以及唐后期出现的一系列的矛盾、社会问题等。(4)也可以换个角度,可以从这个时期的不同的角度、领域来复习。政治制度上,隋唐两代的中央机构的运转、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之间存在的继承和改进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创建、改进;经济上,隋开凿大运河的影响、对于后世的作用,隋唐均田制和租庸调的实施,唐中后期的两税法改革,这之中的变化的规律、原因、影响;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又可以从手工业、农业、商业等角度来把握;唐中后期的统治混乱、内部矛盾尖锐,又可以和五代十国的纷争联系起来。这些就都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概括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5)考生要从整体上来把握这个阶段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隋唐时期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它既是对于前代的总结和继承,更是规定和影响了以后社会发展的轨迹和方向。核心内容\n隋朝统一及其经济、政治制度改革;隋炀帝亡国;唐朝的治世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武则天时期;唐前期的政治制度改革,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考课制度、监察制度、法律制度的建立完善;唐代赋役制度改革;藩镇割据的原因、影响;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唐代开明的民族政策、与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的关系;非常频繁的对外交流,主要是与日本、朝鲜、天竺等国的关系;繁荣的隋唐经济文化概况;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命题预测本章内容无疑是以往各高校命题的一个重要点,虽命题形式改革,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考生应作全面的复习。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改革是每年几乎必考的题目;科举制度、两税法、宦官专权、朋党之争、藩镇割据、隋唐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交往也都是历来命题的热点;另外,近年来对于盛世的研究、考查较多,考生应关注“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武则天时代。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隋唐时期实行租庸调制,其中“庸”所起的作用是()A.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C.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D.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2.唐朝设立了一些机构管理新疆地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下列哪一机构是唐朝设立的?()①北庭都护府②乌里雅苏台将军③安西都护府④伊犁将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种类多,交换规模大,交换方式多。试回答3~5题:3.我国银行最早的雏形是唐朝时期出现的()A.柜坊B.交子C票号D.市舶司4.随着商业的发展,唐朝在货币和金融方面有一些重要的进步,以下表述全面的是()A.开元通宝流通和柜坊的出现B.全国货币的统一和柜坊的出现C.邸店经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D.邸店和柜坊成为最早的金融机构5.下列关于隋唐钱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隋时使用五铢钱B.唐朝开元年间开始颁行“开元通宝”C.“开元通宝”为唐朝通用货币D.“开元通宝”成为以后历代货币的范式6.唐朝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A.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B.繁荣的经济文化C.发达的对外交通D.指南针用于航海7.《资治通鉴》中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举,中书诏敕或有差池,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唐朝时期的中央机构()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B.相互牵制,互为监督C.程序烦琐,效率低下D.部门增多,相权削弱8.下列描述中,能够说明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的是()A.四面立邸,四方奇珍,皆所积集B.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C.天下之盛,扬为首D.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9.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法典是()A.《开皇律》B.《唐律疏仪》C.《武德律》D.《大清律例》10.隋唐时期造船业发达的城市是()A.扬州B.宣州C.洛阳D.益州\n11.隋唐时期陆路交通线和海路交通线都可到达的地区是()A.朝鲜半岛、日本列岛B.南亚次大陆、南洋诸岛C.南亚次大陆、日本列岛D.朝鲜半岛、南亚次大陆12.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手工业生产表述,不正确的是()A.能够制造世界上最大的海船B.出现了秘色瓷C.丝织业吸收了波斯技术D.制瓷业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13.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国破”指的是()A.安史之乱B.唐末农民起义C.金灭北宋D宋金议和14.世界天文史上最早实地测量子午线的记录是由谁进行的?()A.张衡B.祖冲之C.僧一行D.郭守敬15.“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倒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朝诗人这首《调笑令》反映的工具是()A.翻车B.筒车C.曲辕犁D.坎儿井16.神龙元年,张柬之等人趁武则天病重发动政变,拥立()为帝,武周政权结束A.李旦B.李显C李隆基D李治17.下列哪一项内容与唐玄宗有关?()A.戒奢从简,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宝B虚怀纳谏,知人善任,量才受职C.破格用人,刨立自荐求官制度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和禁建新寺18.实行两税法之时,在位的皇帝是()A.唐德宗B.唐肃宗C.唐文宗D.唐武宗19.唐朝对陶瓷业有“南青北白”之说,其著名的产地各是()A.越窑、邢窑B.越窑、定窑C.汝窑、邢窑D汝窑、定窑20.隋唐时的冶铸业已普遍采用的技术包括()①切削②抛光③焊接④使用机械动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旗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C.封大柞荣为渤海郡王D.与赤带朱丹和亲22.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最大的特点是()A.民间商贸交往B使臣互往通好C.以佛教为纽带D.技术交流23,唐朝时,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手工技术是()A.制瓷技术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冶铁技术24.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统治者推崇佛教②佛经浅显易懂③雕版印刷佛经④人们盼望安定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5.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值得重视的进步观点和具有进取精神的观点是()①自然界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②人类历史的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③自然与人互相作用④实践对人们认识有一定的作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6.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①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③戒奢从简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n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7.关于我国石窟艺术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有()①石窟是封建统治阶级宣传佛教的产物②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宝库◎千佛洞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④石窟艺术反映了隋唐社会繁荣的景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8.隋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平定江南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岭南一带的平定是在谁的帮助下完成的?()A.洗夫人B.孙夫人C.慕容三藏D.裴矩29.松赞干布的活动包括()①统一西藏高原,定都逻些②命人创制吐着文字③仿唐制设置各级官府④与唐会盟,建立盟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0.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医学著作是()A.《四部医典》B.《诸病源候总论》C.《千金方》D.《唐本草》3ll提出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观点的唐代思想家是()A.刘禹锡B柳宗元C.韩愈D.柳公权32.初唐书法三大家是()A.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B欧阳询、虞世南、张旭C.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D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33.与秦汉史学相比,唐代史学的特点是()①产生了第一部史论专著②出现了典章制度的专史③确立了官修正史的制度④首创了纪传体通史巨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4.五代十国统治者获得政权的典型方式是()A.利用自己控制的藩镇武装B.取得北方少数民族的武力支持C.利用农民起义造成的局势D.控制朝廷大权发动宫廷政变35.封建农民起义军首次提出平均思想是()A.秦末农民起义B.东汉末年黄巾起义C.隋末农民战争D.唐末农民战争36.下面有关兵制的内容,与唐玄宗有关的是()A.不再实行军民异籍B.增加了军府的数量C.开始实行募兵制D.府兵地位不断下降37.现今我国裕固族的祖先是()A.甘州回鹘B.西州回鹘C.黑水靺鞨D.云南南诏38.自唐至清,长期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的城市是()A.扬州B.泉州C.明州D.广州39.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古代学习、吸收了外国经济文化成果的是()①《缀术》②唐乐③熬糖法④班田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0.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A.轻徭薄赋B.重用人才C.减轻刑罚D善于纳谏唐玄宗前期设置的藩镇不仅后来使唐朝走向衰落,而且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严重影响。据此回答41~44题:41.当代史学界认为安禄山、史思明反唐是一场叛乱,其基本理由是他们()A.烧杀抢掠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B.挑起内战削弱了边疆的防御C.割据扩张分裂国家D.后果严重使唐朝由盛转衰42.下列有关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所决定B.由地方势力权力过大所致C.由安史之乱直接引起D.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最终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n43.后晋一个节度使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这说明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实质是()A.后晋节度使掌权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C.各政权统治者都想依靠武力统一全国D.分裂局面是节度使造成的44.最后废除节度使的是()A.周世宗B.宋太祖C.宋太宗D.宋真宗45.下列有关曲辕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曲辕犁早在中国汉代即已使用了②曲辕犁在中国出现至少比欧洲早一千多年③我国古代的农业工具和农耕技术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④处于“蒸汽时代”的欧洲农业技术革新,滞后于同时代工业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6.唐诗人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国》:“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此诗反映的是()A.南诏与唐朝关系密切B.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C.唐朝与新罗友好相处D.日本与唐朝友好往来47.骆宾王《讨武氏檄》:“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最能反映()A.骆蔑视女流B武则天代唐建周,违背民心C.政治见解冲突巨大D.庶族与士族的斗争48.唐朝时,长江以北地区手工业发达的城市,从南向北排列,应为()A.宣州定州邢州B.宣州一邢州一定州C.扬州定州一邢州D.扬州一邢州一定州49.五代十国时期,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的政权是()A.南唐B.吴C吴越D.南汉50.唐太宗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表明()A.唐太宗奉行民旗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的政策B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唐太宗成为各少数民族共同的统治者D.唐朝疆域辽阔51.“元和中兴”在位的皇帝是()A.唐宪宗B.唐文宗C.唐武宗D.唐僖宗52公元745年,唐玄宗下诏:“波斯经教,出自大秦,传习而来,久行中国。初建寺,因以为名。”诏书中所提到的“经教”(即景教)属于()A道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5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工部B.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工部C.门下省一尚书省一中书省一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54.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①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②实物租税和劳役相结合③是一种商品经济不发达状况下的赋税方式④反映了国家对农民人身的严格控制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C.②④正确,①③错误D.①②正确,③④错误55.唐朝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外传,下列符合大食、北非、欧洲顺序的一组是()A.纺织技术和造纸技术B.造纸技术和指南针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D.铸铁技术和纺织技术56.唐朝时,中国和非洲也有来往。下列有关这方面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A.中国史书上有这方面记载B.唐朝人杜环在非洲留下行踪C.唐太宗时东非索马里使者来到中国,受到很好的接待D.当代考古中在非洲发现了中国陶瓷残片包括唐三彩\n57.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①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南北统一②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启中国盛世局面③大运河的开凿,巩固统一,促进南北交流④创建和改革的制度律令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8.“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以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余石粟。”对这段话的确切理解是()A.农产品数量增长,粮食价格逐级下降B.唐政府压制手工业发展,丝织业品产量下降C.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投入市场,成为商品D唐政府奖励开垦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59.下列内容是武则天独创的是()A.广开耳目,求访贤哲B.创立自荐求官制度C.设集贤院,广聚学者D.以儒为师,大办学校60.唐朝时流传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这主要是说()A.考取进士很难,录取率很低B.考进士没有年龄限制C.唐朝为了广收人才,放宽考生的年龄D.唐朝不重视文化教育61.北庭都护府设置于()A.唐太宗时期B.唐高宗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62.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成为军阀割据势力出现于()A.武周时期B开元年间C.天宝年间D.宪宗时期63.下列工具中,解放了人力的是()A.东汉水排、唐朝筒车B.东汉水排、三国翻车C.三国翻车、唐朝曲辕犁D.西汉楼车、唐朝筒车64.唐代最名贵的秘色瓷产于()A.越州B.定州C.邢州D.宣州65.唐朝统辖高昌地区的是()A.北庭都护府B安西都护府C.瀚海都督府D.黑水都督府66.下列不是唐玄宗组织编撰的是()A.《群书四录》B.《大唐六典》C《大唐开元礼》D.《唐会要》67.隋唐时期江西()的青瓷和白瓷有假玉器之称A.越州B.邢州C.昌南镇D益州68.南唐建州所产茶叶,质量上乘,其中最著名的(),号称“京挺”A.绿茶B.黄茶C.乳茶D奶茶二、名词解释1.大索貌阅2.输籍定样3.府兵制4.玄武门之变5.安西四镇6.吐谷浑7.河朔三镇8.神策军9.南衙北司之争10.二王八司马11.淮西之乱12.政事堂13.刘晏14.《唐律疏议》15.公廨田16.租庸词17.鉴真18.昭武九姓19.唐初八史20.《史通》21.《通典》22.《元和郡县志》23.古文运动24.玄奘25.《唐六典》26.会昌灭佛27.长庆会盟28.“四贵”三、史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成暨,尉候无警。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成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隋书》卷二《高祖纪》下请回答:(1)以上史料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现象?(2)你认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n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梭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新唐书》卷44《选举》上请回答:(1)通过材料可知唐代的选官途径主要有哪些?(2)谈谈你对隋唐科举制度的认识。3.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都批等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寺,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候、左右领、左右监门、左右领军等府,分司统职焉。……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盖与天子坐而论道者也。……三公,参议国之大事,依后齐置府僚。无其人则阚。祭祀则太尉亚献,司徒奉俎,司空行扫除。其位多旷,皆摄行事。寻省府及僚佐,置,公则坐于尚书都省。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隋书》卷28《百官志》下材料二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浩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住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微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自高宗已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其后改易官名,而张文瓘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同三品”八衔,自文卓始。永淳元年,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入衔,自待举等姑。自是以后,终唐之世不能改。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徒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隋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材料二反映了唐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3)由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看到隋唐中央官制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4.阅读下列史料,并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它的危害在哪里。“胤奏曰:‘高祖、太宗承平时,无内官典军旅。自天宝以后,宦官浸盛。贞元、元和,分羽林卫为左、右神策军,使卫从,令宦官主之,唯以二千人为定制。自是参掌枢密。由是内务百司,皆归宦者,上下弥缝,共为不法:大则倾覆朝政,小则构扇藩方。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自先帝临御已来,陛下纂承之后,朋侪日炽,交乱朝纲,此不翦其本根,终为国之蟊贼。内诸司使务宦官主者,望一切罢之,诸道监军使,并追赴阚廷,即国家万世之使也。’诏曰:宦官之兴,肇于秦、汉。赵高、阎乐,竟灭嬴宗;张让、段珪,遂倾刘祚。肆其志则国必受祸,悟其事则运可延长。朕所以断在不疑,祈天永命者也。”——《旧唐书》卷184《宦官》四、简答题1.评价隋炀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而作出的努力。2.简述你对贞观之治的历史内涵的理解。\n3.如何评价武则天及其时代?4.简述唐代均田制的内容、特点以及意义。5.比较秦、隋速亡原因。6.安史之乱对于唐代以及整个中古历史进程有何影响?7.简述两税法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评价。8.简述隋唐帝国与东亚国家的关系。9.牛李党争述评。10.简论隋唐民族关系的特点、作用。11.简述周世宗改革。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租庸调制度,具体到了对于“庸”的理解。2.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代对于新疆地区的机构设置。②④是清代的机构设置。3.A【解析】本题是对于唐朝的货币、金融的考查。柜坊是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经营信贷业的机构,随着商业的发展,其金融职能日益突出。4.A5.B【解析】武德四年废五铢钱,新铸开元通宝钱。6.D【解析】指南针用于航海是南宋时期,而不是唐朝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的原因。7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之间的关系。中书制诏、门下封驳,决策机构之间分工、合作更加完备化和制度化,说明中央机构之间分工明确,互为补充。8.C【解析】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扬州和益州取代了长安和洛阳,成为经济发展与交流的中心,表明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9.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古代法律典章的综合掌握。10.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隋唐时期的造船业,扬州是当时的官船制造中心,所造之船具有载重量大、船速快的特点。11.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隋唐时期对外变流的基本知识,隋唐时期陆路交通线和海路交通线都可到达的地区是朝鲜半岛、南亚次大陆。12.D【解析】隋唐五代时期,制瓷业发展显著,邢窑白瓷、越窑青瓷,可知制瓷业主要分布在江北地区。13.A【解析】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时代,而转折点就是安史之乱。14.C【解析】本题是对于隋唐时期基本的天文学知识的考查。僧一行制作了一架“黄道游仪”,首次发现恒星移动的现象,首次对于子午线进行了测量,编订新历法——大衍历。15.B【解析】本题是对于隋唐农业生产工具的考查。唐五代时期出现了引低水灌高田的高转筒车、水转筒车等新式机具,功省效高,有利于水稻种植向丘陵区发展。16.B【解析】此次政变之后,李显继位,符合题意。\n17D【解析】唐玄宗接受大臣的建议,采取了抑制佛教的政策,集中检括了中宗以来伪滥僧尼,令其还俗,下令不准再建新佛寺。18.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两税法的掌握。唐德宗建中元年,经宰相杨炎筹划,正式颁行新的赋税制度两税法。19.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代陶瓷业的代表,南方越窑以青瓷闻名,北方邢窑以白瓷闻名。20A【解析】隋唐时期的冶铸业有了明显的进步,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21.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时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选项B是唐太宗时期的事件;选项C、D都是唐中宗时期的事件,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22.C【解析】本题考查唐与天竺的交往。唐代赴印度书法高僧中以走陆路的玄奘和走海路的义净最为有名,而其他的特点就没有那么明显。。23.B【解析】造纸术传入大食与唐玄宗天宝时期的怛罗斯战役有关:高仙芝率军与大食在怛罗斯地区交战,唐军大败,被俘人员把造纸术传给了大食人,再由大食传到了欧洲。24.D【解析】本题旨在对隋唐时期的佛教政策进行考查。统治者为求统治稳定,极力推崇佛教的推广;经过了玄奘、义净的天竺求法,佛教经典已经非常浅显易懂了;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推广也加快了佛经的传播;人们都渴望安定的社会秩序,佛教经典业正是这种理念的倡导者。25B【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的代表思想,柳宗元和刘禹锡的思想是当时的代表思想,考生要全面掌握。26.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的统治思想——以史为鉴,①②③④均符合,故选D。27C28A【解析】对于隋统一过程中重要人物的考查。洗夫人帮助隋统一了岭南,进一步巩固了全国统一的局面。选项C、D是当时隋平定江南的带兵将领。29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唐朝时吐蕃国的基本情况的掌握。松赞干布是吐蕃的著名首领,统一了西藏高原,他建都逻些,厘定法律、职官、政治、军事制度,创立文字、历法,统一度量衡,建立了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与唐会盟是尺带珠丹统治时期,选项A符合题意。30.A【解析】《四部医典》是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医学著作,本题是对隋唐时期少数民族的文化、科技的考查。31.B【解析】针对韩愈的天人合一论以及当时流行的祥瑞、符命等思想,柳宗元提出了天与人不相应的观点,认为天与人是两样事物,互不干涉。他反对用宗教天命论来解释人类历史,用自然现象来说明社会治乱。32.A33.A【解析】对于隋唐时期的史学的垒面考查。第一部史论专著是唐刘知几《史通》;典章制度专史是唐杜佑的《通典》;唐设史官监修国吏,编订唐初八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编是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故选A。34.A【解析】对于五代十国政权取得形式的考查,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必须掌握五代十国的形成根源,即唐代藩镇割据的继续,如此即可回答本题,故选A。35.D【解析】对于古代农民起义的综合考查。唐末农民军领袖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提出平均的斗争目标。这是农民起义军第一次提出平均的思想。36.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隋唐时期的兵役制度。选项A、B属于府兵制度刚开始实行阶段时期,到了唐玄宗时期,开始实行召募制,安史之乱以后,府兵制度走到了尽头,天宝年间最终停止了府兵的派役活动。37.A38.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港口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审题时关键要注意题干中“长期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在唐朝时,广州就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清朝时,广州是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n39.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古代历史上学习、吸收外国经济文化成果的认识和理解。审题时关键要注意“外国经济文化成果”。熬糖法是唐太宗时派使者到印度学习所带回的。40.B【解析】本题是表述型和比较型综合题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能力、比较求同能力的综合运用,只有B项是共同注意的问题。41.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能力,观点论证能力的综合运用。题干的观点是“叛乱”,历史上凡被史学界定性为“叛乱”的,都具有A项的特点,安史之乱的这一特点十分突出。4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鲒论的能力、因果关系的以果求因能力及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A项是根本原因,B、C两项都是直接原因,D项则不是原因,并与此无关。43.B【解析l本题主要考查透过现象看实质能力、分析能力的综舍运用。A项仍是现象而非实质,C项与历史事实不符,各政权统治者只顾割据一方而不顾统一,D项是原因而不是实质,而五代十国各政权的开国皇帝都是节度使夺权而当上的,故应选B项。44.B【解析】宋太粗建立末朝之后,鉴于前代藩镇屡屡作乱,作为防弊之策,最终废除了节度使。45.B46.B【解析】本题旨从侧面对于唐代民族关系的考查。先天二年,唐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成为唐的藩属,后来历代渤海王的继袭也都由唐朝册封,渤海与唐从此保持了长期的良好的关系,故应选B项。47.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武剧天时期的内部矛盾。从“地实寒微”中可以推知选项D:庶族与士族的斗争符合题意,故选。48.C【解析】本题既是考查当时主要的手工业城市,又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地理学的知识积累,是一个新颖的题型。49.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基本史实的掌握。吴越时期,在安定的形势下,筑塘修闸捍海,治河筑堤,农业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选项C符合题意。50.B【解析】贞观三年,唐灭亡东突厥汗国,而原属东突厥的诸部族皆奉唐太宗为“天可汗”,B项表述最为准确,故选之。51.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后期基本政治状况,宪宗年号为元和,史称“元和中兴”。52D【解析】对于唐时期的宗教的考查。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在唐朝传八中国,唐玄宗时期改称大秦教,其教称景教。53.B【解析】本题旨在考壹考生对于唐代中枢机构的运作情况的掌握。回答本题必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中枢机构的实质、内涵来理解它的远作,而不是仅仅记忆它的内容。54.A【解析】本题是对租庸调制的考查,在复习中要掌握租庸调的基本内容,还要了解其本质、内涵,仔细分析“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对照选项即可得出答案。55.A56.D【解析】唐三彩是唐时期最为著名的手工品,它在非洲被发现表明当时中非很可能已经开始友好往采。57.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的总体把握。考生只有理解了隋朝对于后来的唐朝的繁盛以及其后朝代的重要影响,这样真正才能把握隋朝的历史地位。58.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贞观之治的理解。首先要了解这段话的背景,“贞观之初”“频岁丰稔”显然这是在描述贞观之治的情况。生产丰收,物价下跌正是当时情形的写照,选项A正确,故选。\n59.B【解析】本题是对于武则天时期治理措施的考查。武则天广泛罗致人才,提拔了不少出类拔萃的人才。她创立了自荐和试官制度,这是武则天自己独创的一项制度;她还首创“殿试”亲自面试考生,开武举,选拔武将,这都是武则天时期的创建,需要注意。60A【解析】本题是对于隋唐科举制度内容的考查。明经主要考试帖经,从考生所习之经中选择某行,覆盖某些字,令其填充,重在测试记忆能力,较易应付,有“三十老明经”之说;进士科较有难度,录取不易,故登第者有“登龙门”、“五十少进士”之说。61.C【解析】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在此设立了北庭大都护府,管辖着天山以北、以西直到里海东部、北部广大地域。62.B63.A【解析】本题是对于具体的生产工具的考查。筒车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提水工具,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利鼓风装置,节省了人力、畜力,而且鼓风能力比较强,因此促进了冶铁业的发展。64.A【解析】通常所说的越窑泛指东汉至宋一脉相承的青瓷体系,这里原系古越族人居信地,东周时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65.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朝初年对于西域的统治。贞观十四年,唐灭北庭控制下的高昌国,建西州、庭州,设安西都护府开始了对于西域的统治,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65.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朝初年对于西域的统治。贞观十四年,唐灭北庭控制下的高昌国,建西州、庭州,设安西都护府开始了对于西域的统治,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66.D【解析】《唐会要》是记栽中国唐代典章制度的专书,1。O卷,北宋王溥撰。67.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隋唐时期制瓷业的代表,了解昌南镇即为后来景德镇是解题关键。68.C【解析】对于隋唐五代时期养茶业的代表性考查。二、名词解释1.大索貌阅:隋初,为了更好地控制劳动人手和征收赋税,对户籍进行的整顿和重新编制。南北朝以来,户口隐漏日趋严重,国家所能直接掌握的劳动力减少,而地方豪强地主占有的人口增多,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力量。开皇五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各州县大索貌阏,核点户口。所谓“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所谓“貌阅”,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隋文帝规定,凡出现户口不实的情况,地方官吏里正、保长、党长要被处以流刑。又开“相纠之科”,鼓励人们检举告发。同时又规定,凡堂兄弟以下亲属同族而居的,必须分立户口。此次检查新增户口164万多,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壮大了隋朝的国力。2.输籍定样:隋开皇五年,隋文帝根据宰相高额的建议,实行了“输籍之法”。即由国家制定“输籍定样”,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税、力役的依据,使百姓负担合理,“奸无所容”。由于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地主,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成为国家的编户。封建国家和地方豪强之间在对人口的控制方面存在着尖锐的矛盾。隋朝政府积极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措施,从豪强士族手中把大批户口收归政府控制,打击了大地主阶级的兼并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国家的力量。3.府兵制:起于西魏,行于北周和隋,兴于唐初的一种兵制。宇文泰掌握西魏政权时所创立其制为:置六军合为百府分属二十四军开府选拔体力强者充府兵,另立户籍。隋代府兵户籍改属州县。唐初整顿成为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府兵终身服役,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定期宿卫京师戍守边境。自唐高宗时起,因府兵负担过重等原因渐见其弊至天宝八年折冲府(唐代府兵制军府的总称)无兵可交,府兵制已名存实亡。【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兵制制度。府兵制是中国古代兵制史上重要的一项制度,是研究兵制制度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n4.玄武门之变:系唐高祖李渊的三个儿子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齐王元吉,固权力斗争而引发的兄弟相残事件。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权,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兄弟二人被杀。不久,李渊退住,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改年号为贞观。【解析】本题是对唐朝初年一个比较重要的事件的考查。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它的性质、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影响,这也是回答名词解释的一个基本方法。答题时一定要照顾到全面,不然容易失分。5.安西四镇:中国唐代前期在西北地区设置、由安西都护府统辖的四个军镇。贞观十四年八月唐灭高昌国,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交河城,管理西域地区军政事务。二十二年,唐军进驻龟兹国以后,便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国都城,同时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故简称“安西四镇”。贞观以后,安西四镇时置时罢,军镇也有所变动。安史之乱后,安西、北庭以度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吐蕃乘虚陆续占领陇右、河西诸州,安西四镇与朝廷的通道中断,然而,四镇留守军队仍坚守各镇。不久,北庭及安西四镇相继陷于吐蕃。9世纪中叶,回鹘据有天山南北及安西四镇。唐安西四镇在历史上存在了一个半世纪,它对于唐朝政府抚慰西突厥,保护中西陆上交通要道,巩固唐的西北边防,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解析】安西四镇是边防和中西陆路交通的战略要地。唐朝建立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也可以说是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之一。6.吐谷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幕容部的一支。西晋末,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后扩展,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国家。至其孙叶延,始以祖名为族名、国号,唐后期称之为吐浑。主要从事畜牧,产良马,兼营农业。居庐帐,后渐有城居,使用汉文。609年,隋取其地,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隋末复其故地。635年,唐遣军击之,立诺曷钵为可汗。663年,吐蕃破其国,诺曷钵率残部奔凉州。670年,吐蕃尽据吐谷浑地。672年,唐迁其部于灵州,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刺史。吐蕃占据灵州后,吐谷浑更东迁朔方、河东。五代时散处蔚州等地。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他民族,留在青海的吐谷浑,有学者认为即今土族的先民。【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于一个古老民族的掌握,它曾是唐朝与各民族关系的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考生在回答此类名词解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它的族源、演变以及它在历史上的作用或者是影响。7.河朔三镇:唐朝后期出现在河北地区的卢龙、成德、魏博三个藩镇。河朔三镇的起初皆为安史降将,治下又是安史叛乱的根据地,民族成分也较为复杂,人多彪悍尚武,有一定胡化色彩。终唐朝后期,三镇节度使的任命朝廷基本不能干预,皆为家族相传或悍将夺位,然后奏报中央予以形式上的承认。三镇各拥强兵,自行署置官吏,赋税截留本镇不上贡,又互结婚姻以为声援,朝廷也是视同度外。由于这三镇都在唐朝的河北道,所以被称为河北三镇,又称河朔三镇。直到五代的后粱、后唐时,才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这些地区的割据问题。它对唐中后期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解析】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的情况加剧。对唐后期政局的影响最大的是河朔及河南地区的割据型藩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河朔三镇”。全面了解“河朔三镇”的情况也就更轻易、更全面地了解唐后期的政治、经济的变化。\n8.神策军:唐代后期主要的禁军。本是陇右节度使所属驻守临洮城西的军队,安史之乱中,这支军队入援勤王。此时神策军故地已被吐蕃占领,这支军队仍沿用神策军的名号。广德元年,吐蕃进犯长安,代宗奔陕州,鱼朝恩率此军护卫代宗,遂入长安,从此成为禁军,贞元十二年又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神策军来自陇右,曾是唐中央的劲旅。德宗、宪宗时常用以出征藩镇。由于宦官控制了神策军及其他禁军,同时也控制了长安城及整个关中地区,从而造成宦官集团长期专权的局面,它对唐后期的政治和社会有重大影响。至昭宗天复三年,朱温诛杀宦官,神策军同时被解散。9.南衙北司之争:唐代后期官僚集团和内廷宦官集团争夺权力的斗争。南衙,指位于宫城南的以宰相为首的政府机构,北司,指宫禁以北宦官所在的内侍省。安史之乱后,宦官又逐渐掌握了军权,德宗时设立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典禁军,与二枢密使合称“四贵”,得预机密,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引起皇帝和朝官及士人的不满和反对,因而唐后期多次发生两大集团的对立和斗争。顺宗即位,启用旧臣王叔文等人,实行“永贞革新”,共谋打击宦官势力,不幸失败。文宗大和八年和九年,文宗深患宦官擅权,擢用李训、郑注,谋诛宦官,事败,株连者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唐末农民大起义后,中央的宦官和朝臣各自拉拢一部分藩镇势力以相抗争,南衙北司之争一直持续到唐王朝灭亡。【解析】南衙北司之争一直贯穿于唐后期的政局之中,可谓影响之大。这段时期和东汉的“党锢之祸”、明中后期的宦官专政是中国古代最严重的宦官专权时期。10.二王八司马:唐顺宗联合朝中大臣同宦官作的斗争。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继住后启用东宫旧臣王叔文、王伾为翰林学士,和宰相韦执谊及韩晔、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凌准、程异等八人共谋打击宦官势力,罢宫市和五房小儿,罢免贪官京兆尹陈实,启用范希朝夺宦官兵权的计划失败。宦官俱文珍发动政变,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王伾贬为开州司马后病死,王叔文贬为渝州司马后赐死,韦执谊等八人先后贬为边远州司马。此即“二王八司马事件”,因顺宗曾预定当年改元永贞,所以又称“永贞革新”。【解析】南衙北司之争中一次大规模的冲突,以外朝臣僚的失败而告终。11.准西之乱: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准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称留后,并派兵四处抢掠。唐宪宗在宰相武元衡和大臣裴度的支持下,发兵进讨。由于统兵将帅拥兵自重,军令不一,加之淮西和河北同时用兵,战线过长,故战事拖延了三年,毫无进展。后来,名将李晟之子李愬被任为西线统帅,宰相裴度又亲临北线督战,战事才出现转机。元和十四年,李愬于雪夜攻入蔡州,一举俘获了吴元济,遂取得了准西之役的全面胜利。12.政事堂:唐代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亦为宰相。弘道元年十二月,中宗即位,裴炎由侍中迁中书令,遂奏请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表明中枢决策重心已由门下省转至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同时,又创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政事堂正厅之后,分理众务,在政事堂(中书门下)办公的数位宰相中,设秉笔宰相一名,谓之“执政笔”,在处理中书门下日常事务方面具有相当的职权。【解析】政事堂是唐前期对制度进行改革创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中国古代制度史中可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研究生考试出题的一个重点。13刘晏: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累官殿中侍御史,迁度支郎中,杭、陇、华三州刺史。宝应二年,迁吏部尚书平章事,领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晏以转运为己任,开三门渠津遗迹,岁运米数百万石,以济关中。安史之乱使漕运受到严重破坏。广德元年,平息了叛乱后,次年代宗命第五琦与刘晏疏浚汴渠,并以刘晏专领粮食盐铁转运事宜。在刘晏的主持下,一方面,参照裴耀卿分段漕运的办法,加强了对各水路交汇处的转运仓的建设;并在各运输段上分别使用适应本段水情的漕卒和漕船,从而提高了运营效率,保证了漕路的畅通,运至关中的漕米每年也恢复到110万石,保证了京师地带的粮食供应。780年7月,刘晏被诬陷致死。\n【解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加剧,中央财政依靠江南,这种财政形式和财政重心的转移促使储备转运系统也要相应进行调整,而刘晏的调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这也是本题考查的重点所在。14.《唐律疏议》:中国唐代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30卷。永徽元年,唐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修《永微律》,翌年颁行。三年,又令长孙无忌等对《永徽律》的精神实质和律文连条逐句进行疏证解释,以阐明律条文义,并通过问答形式,剖析内涵,说明疑义,撰成《律疏》30卷,永徽四年颁行。《律疏》与《律》合为一体,统称《永徽律疏》,明末清初始名《唐律疏议》。《律》和《疏》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唐律疏议》的律文和疏文反映了唐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法律地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些政治经济制度,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唐律疏议》总结以往各王朝的立法经验及其司法实践,折中损益,使之系统化和周密化。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法典亦产生重大影响,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立法,大都摹仿《唐律》。【解析】国际法制史学者将《唐律疏议》与欧洲的《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国(华)法系的代表著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考生务必掌握。15.公廨田:隋唐时期收租以供公用的官田。由各级官府经营管理。隋开皇十四年诏省、府、州、县皆给公廨田以供公用。唐初,在京诸司、州县度其他政府机构都给有数量不等的公廨田。唐朝官府经营公廨田的方式与职田相同,采用租佃制。农民佃种,公廨田、职田,经常是被强制抑配,而不是自愿的。唐朝政府管理公廨田和职田,置有白簿和黄籍。白簿是品官职田和官府公廨田实际情况的记录。白簿每年州县勘造一次,六月三十日前申报尚书省复查核实,至十月三十日据簿征收,给付本官。黄籍则是职田、公廨田的正式簿籍,每三年勘造一次。但后来官府多不认真执行,并不每年向尚书省申报白薄。自天宝九载以后,黄籍更是多年不造。代宗大历十四年重申旧令,实际效果恐也很少。16.租庸调: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均田制下实行的赋役制度,它以丁为单位征纳。每年租二石,调绢二丈及绵三两。服正役20日,可按每日折三尺纳绢代替,是为庸。庸的作用是替代正役,纳庸即不服正役,服正役不纳庸。北魏在实行均田制的同时,即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租调制度,到了唐朝更加完备。这方面的规定保证了农民的基本生产时间,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于均田制的不稳定,按丁缴纳的租庸调制也就无法保证,到了唐后期租庸调制也就完全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两税法。【解析】租庸调制与均田制是这一时期经济制度的核心。考生要注意到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关系,可以说租庸调制随着均田制的产生而产生、灭亡而灭亡,一定要将两者联系起来,在比较中来掌握它们。17.鉴真:唐代赴日传法名僧。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人。753年,鉴真赴日本传授佛教戒律,在经历了五次失败后,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对于佛学在日本的弘扬,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不仅是日本密宗的开山祖师,而且还为传播中国的佛教建筑知识和医药学知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后卒于日本。日本奈良时代的著名文学家淡海三船写出《唐大和尚东征传》,记述了鉴真东渡弘法的事迹。【解析】鉴真是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的人物,对于促进中日交流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7世纪下半叶出现白凤文化,佛教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鉴真正是这一时期重要人物。\n18.昭武九姓: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从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其后裔的泛称。汉文史籍称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击走,西迁中亚河中地区,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唐破西突厥,曾在此设立羁縻府州,后为大食所征服,逐渐伊斯兰化。昭武地区的粟特人以善于经商闻名,他们长期控制着丝路上的国家贸易,是古代欧亚内陆地区重要的国际商人。昭武丸姓胡的活动特点使他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安吏之乱的头目安禄山、史思明为营州杂胡,也是昭武九姓胡后裔。祆教、摩尼教、中亚音乐、舞蹈、历法之传入中原,中国丝绸、造纸技术之传到西方,昭武九姓胡无疑是重要的媒介。他们还在中原四周的游牧汗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很大作用,特别是把粟特文字带入突厥、回鹘汗国。【解析】昭武九姓对于有的考生可能比较陌生,但是不代表它就不重要,我们一定要看到它在当时唐朝历史上,乃至以后产生的重要的影响以及它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的独特的作用。19.唐初八史:唐朝初年官方主持撰修的八部正史,故名。唐朝官方主持编修了《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重修了《晋书》,再加上私修而经官府批准颁行的《南史》和《北史》,故有八部正史是唐代修撰的。唐初在不长的时间内在后来所谓的二十四史中占了三分之一,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编修正史的数量,表明唐王朝对史学的借鉴、资治功能的认识比以前更加深刻了。六部前代史分政权修撰,却不分正统和非正统,没有歧视少数民族政权的观念。李延寿父子修的《南史》和《北史》意在贯通,视南北一体,胡汉一家,都反映了唐代大一统王朝的气度。【解析】这是对于基本的历史文献知识的考查。这也是治史者所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20.《史通》: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二十卷。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撰,成书于中宗景龙四年。《史通》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关于作史原则,《史通》鲜明地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才、学、识“三长”的论点。《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的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史通》也是有缺点的,它对史书体裁的看法,仅但局限于对过往的总结,未能提出新的设想。【解析】《史通》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它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也是考生所必须复习到的核心内容。21.《通典》:我国第一部记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的典籍。作者杜佑(735~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人。仿刘秩《政典》体例编撰,到德宗贞元十七年撰毕。全书共200卷,记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唐肃宗、代宗时期。全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九门,把食货放在首位,又以田制为先,反映了作者重视社会经济的作用。《通典》为后来典章制度分类专史开创了先例,确立了我国史籍中“政书”的体例,并为后世史学家所继承,开创了我国史学史上的一个新传统,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解析】《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它开创了“政书体”这一新的体裁,可见《通典》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22.《元和郡县志》:李吉甫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全国性地理书。该书以唐代十道四十七镇为标准,分镇记载了当时府、州、县户口、沿革、山川、道里、贡赋、古迹、物产等,反映了唐代疆域广大、国势强盛的实际情况,对于了解唐各地社会经济状况很有价值。此书每镇有图,列于篇首,宋代以后地图散失。这是一部重要的全国性的历史地理著作。【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基本的历史地理知识。《元和郡县志》是历史地理学中的基本著作,是一个经常出题的知识点。23.古文运动: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古文是唐朝人对先秦两汉通行的散文体文言文的称呼。魏晋时期以来流行骈体文,内容空洞,不切实际。唐初兴起了改变这种文体、文风的古文运动,名义上要求恢复先秦两汉的古代散文体,实际上是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用自由朴质、注重内容的新散文来代替已走入绝境的骈文,是适应时代的文学革新运动。唐初陈子昂是这场运动的奠基者,在古文运动中贡献最大的是韩愈和柳宗元。由唐宋古文运动开始的古文新传统,支配文坛一千多年,直到“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才被语体文所代替。【解析】本题是对唐代文学的考查。古文运动不仅在历史学科有重要的影响,即使是在文学上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考生应该将这次运动和“五四”\n新文学运动比较、联系起来记忆。24.玄奘:唐初佛教高僧,杰出的翻译家和旅行家。俗姓陈,洛州缑氏人。十三岁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法名玄奘。贞观元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沿河西走廊上的丝绸之路到粟特地区,经过阿富汗、巴基斯坦到达印度。在那烂陀寺,拜戒贤为师,学习五年。他在印度巡礼求法十多年,贞观十九年由陆路回到长安,带回大量佛经,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把印度的法相宗引入到中国。玄奘取经之行,历时十数年,行程五万里,是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由玄奘口授、弟子辩机笔录的《大唐西域记》是玄奘亲见亲闻的旅行记录,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该书是研究古代中亚和南亚地区的地理、历史、宗教、民族、语言和政治生活的重要资料。玄奘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解析】玄奘可以说是现在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史学家说玄奘是影响中国文化最深的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还要注意《大唐西域记》内容以及所产生的影响。25.《唐六典》:旧题唐玄宗御撰,实为张悦、张九龄、李林甫等人监修,韦述等编写。全书30卷,因玄宗体例为“理、教、礼、政、刑、户典六条”;但最后接官署的官职以及地方行政、军事官吏为序编排。“以事隶官”,以官职为纲,正文记职司官佐,吏员的秩;注文记述职司事例、机构沿革,包括一些诏令。实际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解析】本题既是对于唐当时民族关系的考查,也是对于我国东北地区历史的一个考查。从这一个时期开始中原地区的王朝与东北少敷民族的关系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清王朝建国,了解这一时期的这个地域的历史,有助于更好地认知今后的民族关系的变化、融合以及冲突。26会昌灭佛:唐武宗会昌年问的一次废佛运动。唐代后期,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会昌年间又因讨伐泽潞,财政急需,在遭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遂于会昌五年下敕,于东西两都两街各留两寺,每寺留僧30人,节度观察使治所和同、华、高、汝四州各留一寺。其余非应留者皆毁去。所废寺院田产没官、钟磬铜像委盐铁吏铸钱,铁像委本州铸农具。私家所有金银等像,令一月内送官。政府从废佛运动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在灭佛同时,大秦景教、袄教僧皆敷令还俗,寺亦撤毁。但当时地方藩镇割据,唐中央命令因而不能完全贯彻。这是一次寺院地主和世俗地主矛盾的总爆发,佛教遭到的打击是严重的,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第二年武宗死,宣宗即位,又下令复兴佛教。【解析】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件,历史上曾经几次出现,即所谓的“三武一宗”之厄。“三武一宗”,是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在中国历史上,这几位皇帝曾经发动过毁灭佛法的事件,应联系起来记忆,寻找共性和原因。27.长庆会盟:长庆年间唐与吐蕃举行的会盟,故名。唐王朝在宪宗元和年间平定藩镇,国力复盛;吐蕃国力日趋衰竭,且唐孤立吐蕃的战略上又取得极大的成功,因此吐蕃迫切要求重新议界讲和。在唐长庆元年至二年双方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长庆会盟,仪式分别在长安、逻些举行,双方在盟文中重中“和同为一家”的舅甥亲谊。此次会盟在客观上使吐蕃社会得到了暂时的安定,吐蕃的经济、文化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唐蕃双方人民而言,会盟反映了他们向往结束战争的共同愿望,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自706年至822年的100多年间,吐蕃与唐朝共会盟8次,此次会盟是第8次,即最后一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亦称“甥舅和盟”。为纪念这两次会盟建立的长庆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解析】会盟对于唐蕃来说是除了战争之外,解决双方问题的又一重要手段,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长庆会盟就是唐蕃会盟中比较成功的一次,并且涉及对西藏问题的考查。\n28.“四贵”:宦官能够专权的首要原因是他们掌管禁军。唐德宗时,由于朱泚、李怀光等将领先后叛乱,统率禁军的朝臣白志贞无能,致使他认为文臣武将都不堪信赖,只有宦官最为可靠,于是设统率禁军的护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都以宦官担任。从此宦官掌管禁军成为制度。其次是宦官执掌机要。肃宗时,就曾让宦官李辅国宣传诏命,掌管四方文奏。代宗时,又设立执掌机要的枢密使,规定由宦官担任。于是宦官正式参预国家政事。两枢密使和掌管禁军的两中尉合称“四贵”,是最有权势的宦官,掌握了中央政府的军政大权。他们能够任免将相,地方节度使也有不少出自贿赂中尉的禁军天将,各道和出征军队中也都有宦官监军。甚至皇帝的生杀废立,也由宦官决定。【解析】“四贵”是唐后期一个比较特殊的政治现象,对于唐后期的政治进程影响极大,应从组成、成因、影响等方面答题。三、史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1)这段材料反映了隋代隋文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安居乐业,出现了“开皇之治”。(2)①致力于恢复传统礼仪,以凝聚人心,巩固统一;②重视佛教作用,用做支持统一的力量;注意利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儒家知识分子;③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度;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制,废除地方长官自辟僚属的制度;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通过严密的“输藉定样”,豪族控制下的大批农民转化为国家的编户齐民;④减轻赋役负担,推迟成丁年龄,减轻租额,多次蠲免租调赋役;⑤采取措施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发挥改革府兵制度。今军人藩籍州县,与编民一样垦田;⑥隋文帝在历史上以厉行节俭著称。通过以上措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使唐王朝受惠无穷,成为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治世时期。【解析】回答本题考生应该要从材料中找到有效的解题信息,注意它的材料出处的注释,这是一个信息点;本题是对隋文帝时期的“开皇之治”的考查,联系一些基本的历走知识即可回答。2.【答案要点】(1)通过材料可以知道唐代选拔政府官员的连径主要有三个:科举入世;门荫得官;流外和杂色入流。(2)①隋唐在官员选拔上最大的贡献是创建了科举制。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的地方长官自行辟除下属的权力,停止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隋的科举制度处于开创阶段,在隋炀帝时期,设立了进士科,科举制逐渐成为国家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②唐代的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常科是按照制度规定定期举行的科目,也称为贡举、常贡;制举是由皇帝特别下诏举行的选拔特别人才的考试。③科举制同察举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察举制由他人推荐,考试为辅;科举制为自我推荐,以考试定取舍。④宋代以后科举制度发生改变,废明经等科,专以进士科取士。随着科举制的发展,逐渐成为选官的唯一的途径。⑤科举制度在唐朝起了重要的作用。改变了前代选官制度的权力下移之弊,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把官吏的选拔权彻底收归中央;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打破了官僚世家倚仗门荫资历对政权的垄断,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政治通道;科举制将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结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有利于陶冶官员的操守品行,保证了社会思想与统治思想的高度融合,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有明显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制度建树之一。【解析】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制度史上的极其重要的制度之一,对这方面的考查是历年出题的重点,考生一定要从它的滥觞、发展变化、影响意义等方面来全面把握。\n3【答案要点】(1)隋文帝继位后废除北周附会《周礼》六官所建立的官制,代之以新的官制。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隋代中央官制的核心。三师、三公位虽高,位居一品,实际上只是荣誉职务,没有实际权力。隋代第一次厘定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同时辅以强大的监察机关和各司其职的诸寺诸监的中央职官制度。(2)唐代中央官制进一步完善了隋代开始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度,其中枢决策机构、行政事务机关与监察机关的分工与合作更加完备和制度化。唐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事情,宰相多称“同中书门下”或“同平章事”,政事堂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机关。(3)①地方权力逐渐向中央集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个过程中中央行政体制逐渐改革,政务机构进一步扩大,行政体制不断完善。②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③经过制度上的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一个全新的适应大一统帝国重建局面的政治体制建立,对于后代国家最终大一统产生了极大影响。【解析】三省六部制使得古代中央官僚制度进一步完善,它也是我国古代制度史上的极其重要的制度之一;考生要注意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影响,这是一个考查的重点。4.【答案要点】在唐代的政治制度中,宦官专政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随着皇权的加强,皇帝身边的宦官成为控制朝政的工具。玄宗开始,内用宦官供奉,外用宦官监军,宦官的地位开始上升。安史之乱期间,宦官开始介入政务,到代宗时任用宦官掌握枢密,主管文书出纳和宣布诏令。后来,鉴于藩镇割据,德宗为了建立一支真正听命于自己的军队,便令宦官统领中央禁军中的神策军,宦官的势力达到了可以左右皇帝废立的程度。唐代的宦官与正规的宦官机构内侍省没有太大关系,而是由于皇帝派遣宦官担任使职开始的。更重要的是负责皇帝和宰相之间传递信息的两名枢密使,以及统领神策军的两名神策中尉,在晚唐号称“四贵”,成为真正的政治中心。朱温到长安大杀宦官数百人,宦官势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宦官掌握皇帝的废立;内外廷之争不断引发政争的根源;宦官扰民,聚敛财富,兼并土地,强买豪夺,与藩镇割据相互呼应成为唐代后期社会的一大毒瘤;败坏吏治,腐败朝政,导致了唐代后期社会的不稳定,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解析】宦官专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的现象,我国古代史上有几次宦官专政的典型时期,东汉末年、唐中后期、明末,考生可以比较这三者之间的异同、影响等等。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隋炀帝在做晋王时就为统一作出了贡献,做皇帝后,巩固统一的意识更加强烈。(1)他的一系列的措施都有着深远的意义:①营建东都——605年下诏营建东都,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加强对于有着割据倾向的北齐旧境的威慑,关东地区颠覆政权的危险还明显存在。②开凿运河——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从605~6lO年,先后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开凿运河,是当时南北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隋王朝加强对江南地区控制的需要,同时也是为用兵高丽做准备。③经营西域,设立河西四郡——亲征吐谷浑,加强了对丝绸之路的控制,设置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丝绸之路全面开通。④联系台湾——隋炀帝派朱宽、张镇州等先后三次去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⑤其他的措施,比如修筑长城、修建通往边疆地区的驰道等等都贯穿着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努力。(2)评价:①隋炀帝的努力是建立在隋朝强盛国力的基础之上的,府兵制和均田制的实施,使得隋军事力量的加强和纳税户口的同步实现,成为隋炀帝大规模建设的基础。\n②隋炀帝在位期间,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但是,他的这些措施,超出了社会的承受力。隋朝的动荡,在征辽与高丽的战争中很快就开始了。【解析】隋炀帝一直是史学界争论很多的人物,传统的观点认为他是一个暴君,导致了强大的隋王朝二世而亡,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事实上,他既是一个暴君,又有不可抹杀的功绩,体现在他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出的贡献,理解了这个问题才能对隋炀帝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2.【答案要点】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封建统治比较稳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出现了民族融洽,社会升平的局面。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的比较好的时期,所以历史上把唐太宗贞观时期比较清明的统治誉为“贞观之治”。(1)形成原因:①隋末农民起义对统治者的打击,对贞观之治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引以为戒。②以亡隋为戒,力革隋末弊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③唐太宗善于用人,注意纳谏,其杰出的政治才能和相对开明的政治作风对于贞观之治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2)评价:①所谓贞观之治,在更大程度上并不是说贞观时期的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而是指那个时期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即使在唐朝贞观时期也不是最好的时期;②贞观时期和谐的君臣关系也为后世津津乐道,成为后世模仿的榜样。贞观君臣政治思想趋于成熟,提出了“为君之道”和“安人之道”等具有规律性的结论,极大地影响了后世;③贞观之治的政治局面,在唐太宗晚年保守、猜忌的心态下,被复杂的权力斗争所取代。但是,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关系扣统治政策的调整下,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势态。【解析】贞现之治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治世时期。题中要求是对于贞观之治的历史内涵的理解,所谓的历史内涵的理解,就是要从它的内容、表现、形成原因以及评价等方面来回答,答题时注意一定要全面,不可遗漏。3【答案要点】对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千百年来,人们对她作了种种不同的评价。从660年武则天执掌大权开始,到705年五王政变去帝号时止,武则天的统治长达近半个世纪,对于她的评价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1)她的治绩:①打击士族地主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第一,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第二,改洛阳为“神都”,将政治中心东移洛阳;第三,置北门学士,以分宰相之权;第四,改御史台为肃正台,加强监督作用。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度。第一,创殿试,由皇帝亲自策问举人的考试;第二,王武举,选拔官员;第三,扩大“南选”,武则天为加强对岭南黔中一带的人才选拔而实行的一种特殊的选拔制度;第四,创立自荐和试官制度。③广揽人才,注重罗致人才,提拔了许多优秀的人才。④继续推行均田制,发展农业生产,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⑤抗击吐蕃,收复安西四镇,重视边防,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n(2)她的不足集中在用人较滥、杀人过多、浪费无度。为了镇压政敌,任用了一批酷吏等等。武则天虽然不断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但是她作为帝王,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她一肩挑着两个盛事“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总的来讲,武则天执政的近半个世纪,基本上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是贞观到开元年间一位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重要的历史人物,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女政治家。【解析】对于武则天的评价一直没有形成统一。但是评价武则天这样的历史人物,不应以正统的观点为出发点,不应以伦理来论是非,评价她在这段历史的作用,应该看她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答题也是如此。4.【答案要点】隋末唐初大规模的战争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荒闲,豪强大族地主衰落,一般地主正在兴起,自耕农占有较大比重。在这样的土地状况和背景下,唐朝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对农民按人口、对官员接品级分配土地。(1)内容:①规定18岁以上的男子给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寡妻妾给口分田30亩。②僧道给田30亩、尼姑、女冠给田20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减半。③有封爵的贵族给永业田5顷至100顷不等,职事官从一品到九品受永业田由60顷至200顷。永业田终身不还,可传给子孙,口分田受田者死后要归还政府。(2)特点:①国家由对夫妇双方授田,变为只对男方授田。②奴婢由普遍授田,到有限制授田,再到不授田。③唐代授田对象较前代更为复杂。④土地买卖的限制逐渐由严放宽,为土地兼并提供合法依据,为大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开了方便之门,这是唐代均田制的最大变化。(3)意义:均田制的推行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多少获得了土地,这对于稳定小农地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起了一定作用。同时,均田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延缓了土地兼并;但是实际授田的过程中,授田不足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唐代均田制实施的程度,南方不如北方,土地占有状况亦如此。安史之乱之后,均田制逐渐崩溃,以至两税法取而代之。【解析】均田制是中古时期非常重要的土地制度,从产生一直到崩溃都是在变化之中,也是在试图适应形势,考生要掌握这种变化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从整体上来把握它的意义或者影响。5.【答案要点】秦、隋在中国历史上均为非常重要的时期,对中国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这两个王朝又都是短命的王朝,亡国原因有许多相似之处。(1)两国通过武力完成大一统,都是在旧贵族的反扑中亡国。秦就是在六国旧贵族的打击下灭亡;隋对于关东、江南采取高压政策,激起了强烈的反抗。(2)与周边民族的长期战乱,秦、隋王朝不得不在国力虚弱的情况下进行镇压平叛,对秦、隋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负面影响。(3)秦、隋表现出了开拓的精神,改革旧制。这些都是成功的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给不平静的社会带来波澜,都激化了矛盾,威胁了统治。\n(4)长期战乱之后,没有与民休息,发展生产,反而大兴土木加重百姓赋役负担,大大激化了阶级矛盾,直接威胁其统治基础。(5)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加速了统治集团的垮台。总之,汉唐盛世的出现,是汉唐统治者吸取齐隋速亡的历史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从反面上证实了秦、隋统治者在统治方法上的失误。【解析】本题是典型的综合题,也是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对于历史的感悟能力。秦、隋速亡一直是几千年来治史者所关注的问题,对于历代的统治者的警醒作用也不能小视。回答本题关键在于全面。6.【答案要点】在唐王朝的统治经历了将近一个半世纪,并且达到了其鼎盛阶段之后,爆发了一场由边镇节度使发动的叛乱。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导致了唐王朝的由盛转衰,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1)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各地的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不仅安史叛军破坏,即使平叛的官军也是大肆抄掠,给唐王朝的财政造成了严重困难,加速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步伐。(2)安史之乱削弱了中央的权威,破坏了大唐帝国的统一,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3)在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上,以吐蕃为首的少数民族政权乘乱进攻,唐王朝在民族斗争中退居守势。(4)战后,唐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变化,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州县之上,都设置了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经略等使,这也直接影响了唐以后的地方制度的设置。(5)安吏之乱以后,唐代的许多使职出现了固定化和普遍化的倾向,这是唐后期的职官制度的突出变化。(6)安史之乱之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赋役制度基本上已经崩溃,两税法取而代之,这是中国古代一次有意义的赋役制度改革。(7)引发了科举考试的内容调整,强调科举取士更应该注重人才品德,对于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唐代的兵役制度发生了巨大改变,府兵制度名存实亡,安史之乱后的主要兵制是官健和团结兵。总之,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特襄的转折点,对于一系列的由唐到宋、乃至后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学术的转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本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每年的考题几乎都会涉及,是重点也是热点,对于考生的能力要求也很高,可以综合考查考生的分析、比较、评价重要历史事件的能力。7.【答案要点】唐德宗建中元年在宰相杨炎的主持下实行两税法。(1)背景:①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大批流失,军阀割据局面逐渐形成,山东、河北、河南不再为朝廷所有,政府的经济实力大幅削弱,财政状况日益恶化。②国家控制的土地微乎其微,指望依靠名存实亡的均田制以解决财政危机,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③为了应付浩大的财政支出,政府增加了许多新的税目,这种方式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财政困境,反而造成赋役制度的进一步混乱。④方镇州县各自为政,巧立名目,赍官污吏夤缘为奸,中饱私囊。豪强富户百般规避,转嫁负担,贫弱百姓则旬输月进,不得休息。以上情况表明不政变旧的赋役征收原则,仅靠加重对现存课丁的压榨来维持财政收入的办法已经走上了绝路。(2)内容:其基本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其主要内容包括:\n①统一税目,以户税与地税为核心,将租庸调、杂徭以及其他一切赋敛纳入两税。②依据土地财产划分户等,不论主客、丁中一律按户等高下征税,行商由所在地征收三十分之一。③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六月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④量出以制入,以大历十四年的全国垦田数作为两税征收的基准额分摊各州。(3)评价:两税法是中国古代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赋役制度改革。①顺应了赋役制度发展趋势,扩大税源,使唐政府的财政状况走出困境。②立法较为公平,有助于改变赋役不均的现象,大大增加了政府控制的户口。③成为调节国家、地主、农民三者关系的重要的手段。④唐廷长期不调整户等,使以贫富为差的原则不能充分体现。⑤户税以钱定数,而钱币流通不足,渐至钱重物轻,农民实际负担随着物价趋贱不断加重。⑥小的附加税并来完全囊括入内,政府仍有加重剥削的机会。总的来看,这些缺陷主要是统治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非法之不善。【解析】古代的几次大的赋役制度改革是基础知识,是每年的必考点必须掌握,两税法就是其中的一次影响比较大的,也是比较成功的改革,考生在复习中要把几次改革联系在一起,比较异同,进而挖掘内在的规律。8.【答案要点】隋唐帝国的诞生,在中国历史上是大一统的重建和历史有序化进程的重现,这一时期在整个东亚历史上被称为动荡时代。(1)隋文帝时期,高丽联合靺鞨进攻辽西,在隋军的攻势下遣使谢罪,罢兵修好。(2)隋炀帝三征高丽,目标攻打辽东城,不仅无功而返,成为引发隋末农民战争的导火线。(3)唐朝代隋而立,高丽与唐修好,唐鉴于隋亡教训,国内战争还在继续,囊厥势力依然构成威胁,唐高祖表面同时册封高丽、百济和新罗王。(4)百济与高丽结盟,囚禁唐朝使臣。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亲征高丽,局部上收复辽东,井未达到臣服高丽的目标。(5)高宗前期,保持对朝鲜半岛的进攻态势,于显庆五年讨平百济,日本出兵助百济,战败。乘高丽内讧668年攻陷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由于高丽遗民的顽强反抗,以及对外政策的中心由东而西,逐渐从朝鲜半岛撤退,都护府撤回辽东。(6)武则天执政时期,实行息兵政策,对朝鲜半岛基本采取修好态度,两国关系有了很大发展,进入实质性的政治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的轨道。朝鲜半岛新罗与唐的友好关系一直维持到唐末,是古代国家关系中友好邻邦的典范。(7)从600年开始,日本重开遣隋使,中日两国恢复了中断的交往。贞观四年,日本第一次遣唐使派遣,向唐朝学习律令制度,佛教(鉴真东渡)、汉字、儒家经典在这一时期传入日本。总之,可以说强大的隋唐帝国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它们互相促进、吸收,最终达到共同的发展的目标,这个过程中隋唐帝国占据了主导地位。9.【答案要点】牛李党争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个上层大官僚集团为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斗争,在唐后期,牛李两党反复较量,持续争斗40年之久。\n(1)宪宗时,牛僧孺、李宗闵在科举对策中冒犯宰相李吉甫,李德裕即是李吉甫的儿子。穆宗初年李德裕又借一次科场案打击李宗闵,此后矛盾日益激化,各分朋党,更相倾轧。党争是一场掺杂门第、仕连、政见、恩怨的纠葛,后来凡朝中议事必针锋相对。有很多无原则的意气之争,双方之争主要涉及两个方面:①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员问题。牛党赞同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李党主要赞同门荫入仕,这是由于各自不同的背景色彩决定的。②对待藩镇的态度。李党主张平叛,牛党主张姑息。就个人政绩而言,李德裕更胜一筹。他任相时,辅佐武宗裁抑宦官势力,击败回纥骚扰、平定泽路节度使叛乱。会昌五年辅助武宗灭佛,改善朝廷财政状况。(2)牛李党争持续了40年,斗争的高潮是文宗朝,到了宣宗继位后,重用牛党,完全清除了李党分子。李德裕几经贬谪,于大中二年在崖州死去,牛李党争结束。(3)牛李党争与宦官专政败坏了朝廷风气,最高统治阶层陷入了长期的互相倾轧,而对于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无心解决,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解析】唐代是我国古代史上党争非常严重的时期之一,牛李党争就是其中之一,是一个传统的题型。回答本题应该抓住这几个方面:什么是牛李党争?他们主要争论的问题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10.【答案要点】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唐朝前期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战争、设机构管辖、册封、和亲、会盟。在这五种主要方式中,和平方式是主流,这一方面体现了统治者民族政策的开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民族问友好交往的整体趋势。作用:唐朝以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控制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解析】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是历年考研命题的重点,形式也是多样化的,考生要做全面复习准备。11.【答案要点】后周世宗柴荣锐意进取,改革政治经济。南取江北,北逐契丹。建立了宏伟武功,展现了雄才大略,他在周太祖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改革。(1)改革内政。亲决政事,提倡节俭,严惩贪官污吏。调整州县行政机构,裁并乡村,整顿里甲,清查户口。(2)下令垦荒田闲田,让无田农民和从辽境返回的农户耕种;推行均田图,均定河南赋税,省却杂役;组织兴修水利,加固黄河堤坝,减少水患;开浚河道,增大漕运量。(3)抑制佛教,废寺院30336所,毁铜佛像铸钱。(4)注意用人纳谏,为广开言路在科举中专设“直言极谏科”,令大臣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对唐律令进行删改注释,详定《大周刑统》;扩建开封城。(5)着手准备统一战争,作《平边策》,制定统一的计划,确定“先南后北”策略;整顿军队,提高士兵质量。经过改革调整,周世宗先攻南唐,取得江北之地,亲征契丹,取得一定的成功,不幸重病去世,周世宗虽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却已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解析】周世宗改革内容比较多,而且比较分散,不容易记忆,复习时可以事先分以下几类,如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另外,必须认识到周世宗的改革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是本题的一个关键的得分点。\n第七章宋、辽、西夏、金、元内容概述本章内容是古代史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历年考查的重点之一。宋代承唐之盛,在这个基础上,其中央行政制度、地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在经济上更是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这一个阶段的民族关系较为复杂;元的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了贡献;宋元时期的文化、对外贸易非常发达,这些都是大纲要求考查的重要内容,需要考生重点掌握。(1)宋朝(960~1279年)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宋太祖建国,削夺兵权,确立文人治国的政策等一系列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效果明显,但是也使得宋积贫积弱。到了中后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士大夫发动了变法运动,以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最为著名。与北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吐蕃、大理。宋采取“守内虚外”的军事战略,使得内重外轻,时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最后为金所灭,赵构建立的偏安江南的南宋,最终被蒙元攻灭。宋朝的经济却是相当的繁荣。城市问的联系空前加强,商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的手工业全面超过了唐朝;宋代海外贸易的发达超过了前代,宋设置市舶司管理;中国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传到了欧洲;宋代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的文化学术思想成就超越了唐朝。出现了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思潮;宋词的繁荣也是伟大的文化盛事;宋代学术繁荣,科技领先世界,达到了史所未有的高度。(2)元朝(1271~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王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向西扩张,灭西辽、西夏,势力跨越欧亚大陆。后灭金、南宋统一全国,为我国以后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元朝建立后,实行双重统治政策。为了维护蒙古族的特权,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四等人制;在中央政权体制建设上,沿袭宋金体制;地方行政方面,确立了行省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大改革,对以后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元对于边疆治理很成功,将西藏纳入中央管辖之下,开始对台湾进行行政管理。元朝重视水利,整修大运河和黄河。棉花革命是元代农业发展的突出标志;元限制手工业,给社会经济带来了破坏;元代海外贸易活跃,对外贸易往来频繁。元代各民族的文化空前活跃,出现元曲、杂剧繁荣的局面。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使元代宗教文化十分发达;绘画、书法成果很大;元代科技继续领先,郭守敬制定《授时历》是中国乃至世界最精密的历法,领先欧洲200年。复习建议本章内容较多,而且繁杂,不容易归纳、记忆、理解,所以考生在复习这一章时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集中精力。本章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大部分来理解:(1)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和宋代经济文化科技的高度繁荣发达。这之中就包括了许多具体的知识点。涉及“积贫积弱”局面的包括: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其影响、它的指导原则——这可以说也是积贫积弱的原因;北宋中后期,士大夫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而进行的改革(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这可说是改变积贫积弱的尝试;宋与辽、西夏、金、蒙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的事件(靖康之变、绍兴和议、端平入洛等)——\n这是积贫积弱的表现;与积贫积弱相对照的是宋代的经济文化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宋代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完全超越盛唐;宋代的海外贸易更加发达;宋代的科技水平也是达到高峰——这些都是它的具体的表现。最后再得出宋代积贫积弱但是经济文化却相当发达的原因。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宋代的知识点就基本上掌握了。(2)元朝完成大一统以及为了巩固大一统而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这其中又包括许多的内容;成吉思汗的贡献;元朝大一统的完成以及它的影响;为了巩固大一统实施的一些制度的创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行省制度的建立;开放的宗教政策,形成了许多新的民族。作为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实行了一系列的对历史起到倒退作用的措施(四等人制、限制手工业),最终由于人民的反抗灭亡。元时的科技水平有了发展、对外贸易非常频繁。在复习中,考生既要注意对于具体历史史实的记忆,更要注意培养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分析能力,还要培养自己的表述能力,进而全面把握历史的脉络。核心内容宋、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北宋与辽、西夏、金、元的关系和宋金对峙;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以及评价;元朝大一统的完成以及影响、贡献;元代制度创建,以行省制度最为典型;元的民族歧视政策、开放的宗教政策;宋元的经济、文化、科技发达的原因、表现以及意义;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命题预测本章是考研命题的重点章节之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评价是历年出题的重点,今年不会例外,在几个题型中可能都会涉及;科举制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关注一下;元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贡献,也是重点之一;耶律楚材、宋学、庆历新政等,名词解释经常涉及;宋元的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内容,是选择题的命题重点。习题精选一、选择题赵匡胤了解高级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的危险,他注意分散军权。回答1~3题:1.建隆二年,赵匡胤采取了()的措施,收夺武将的兵权A.整顿禁军B.杯酒释兵权C.更戍法D.将兵法2.宋廷废除了过去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把禁军的领兵机构析为(),分掌禁军,合称“三衙”。A.殿前司、侍卫马军司、都指挥司B.侍卫马军司、都指挥司、侍卫步军司C.都指挥司、侍卫步军司、殿前司D.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3.为了限制三帅的权力过大,宋代在中央设立()机构,主管全国的军队调动、训练、供给等事宜A.枢密院B.都指挥司C.枢密使D参知政事4.宋朝与西夏长期交战,双方皆困,经过一年的交涉,双方达成了()A.绍兴和议B.嘉定和议C.澶渊之盟D.庆历和议5.宋太宗时,在成都设(),规定布帛、盐、酒等,由其专卖,禁止商人贩卖和农民出售。A.均输官B.平准官C.博买务D.转运使庆历新政是统治集团内部为了改革弊病而进行的一次努力。回答6~8题:6.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A.减轻徭役B.提倡农桑C.加强军事D.整顿吏治7.庆历新政的内容不包括()\nA.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B.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恩荫做官C.裁并州县,减轻徭役D.改革科举,专考经义和时务策8.范仲淹在()中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A.《答手诏条陈十事》B.《明定国是诏》C.《统筹全局折》D.《万言书》庆历新政失败后,积贫积弱的局面一延其旧,改革议论不绝于朝野,神宗时任用王安石变法。回答9~12题:9.王安石开始主持变法时的身份是()A.宰相B.参知政事C.枢密使D.地方官10.以“天变不足惧,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进行变法的是()A.王安石B商鞅C.北魏孝文帝D.张居正11.王安石变法中,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进士科专考()A.诗赋B.经义和时务策C.律令、断案D武学、律学12.王安石变法时期,“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法的实施?()A.保马法B.将兵法C.保甲法D军队精简13.“元祐更化”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A.宋神宗B.宋理宗C.宋哲宗D宋光宗14.元朝的南北经济联系的成果,还体现在一部集大成的农学著作上,即()A.《汜胜之书》B.《农书》C.《四民月令》D.《齐民要术》15.北宋东南地区方腊起义的直接原因是()A.花石纲之役B.公田钱C.博买务D公田法16.北宋末年,蔡京为了专权固宠,提出了()之说,鼓励徽宗穷奢极侈,以天下自奉A.“大哉乾元”B.“天朝上国”C.“丰亨豫大”D.“集天下之财”17.女真长期处于契丹统治之下,饱受奴役和压迫之苦。女真在南者,编入契丹户籍,号(),在北者不入契丹户籍,号()A.肃慎勿吉B生女真熟女真C.勿吉肃慎D熟女真生女真18.宋在金的压力下,不得不杀了降宋的原辽将(),以其首献于金朝,这对于原辽降于宋朝的将领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A.张觉B.岳飞C.李纲D.郭药师19.王彦率领岳飞等将领转战太行山区,继续抗金,他的部下脸上刺有()八个字,故名八字军A.“保卫家乡,誓杀金贼”B.“赤心保国,誓杀金贼”C.“誓杀金贼,恢复国土”D.“赤心保国,恢复国土”20.淳祐元年,宋理宗正式下诏将()等五人从祀于孔庙,确立了理学思想的正统地位A.周敦颐、陆九渊、朱熹、邵雍、孙复B.朱熹、程颐、程颢、张载、陆九渊C朱熹、程颐、程颢、张载、周敦颐D.周敦颐、陆九渊、程颐、程颢、张载21.宋代时,北京先后被称为()A幽州、南京、燕京、中都B.南京、燕京、幽州、中都C.幽州、南京、中都、燕京D.燕京、幽州、南京、中都22.金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措施,达到了金朝统治的鼎盛时期A.金太宗B.金世宗C.海陵王D.金熙宗23.宋代教育行政最高机构为国子监,京师的学校皆隶属国子监,主要有()①国子学②四门学③太学④宫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书院制度,始于唐而盛于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4~25题:24.北宋最著名的四大书院是()\nA.白鹿洞书院、岳鹿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B白鹿洞书院、岳鹿书院、潇湘书院、嵩阳书院C.东林书院、岳鹿书院、潇湘书院、嵩阳书院D.应天府书院、东林书院、白鹿洞书院、潇湘书院25.南宋书院的复起,是由朱熹开始的。他重建白鹿洞书院,亲自到书院讲学,还亲手制定()A.《九经》B.《白鹿洞学规》C.《白鹿洞定则》D《书院守规》26.标志着统治重心的内移,也是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王朝首都是在()A.宋B.辽C.金D明27.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刻印行的封建法典是()A.《开皇律》B.《唐律疏议》C.《宋刑统》D.《后周刑统》28.辽有五京,上京,中京、东京、西京、南京,它们分别是()A.临湟府、大定府、辽阳府、大同府、析津府B.大定府、辽阳府、大同府、析津府、f临湟府C.辽阳府、大同府、析津府、临湟府、大定府D.大同府、析津府、临湟府、大定府、辽阳府29.()是金初的中央官制,组成国家最高军政决策和执行机构A.猛安谋克制B勃列极制C.投下军州D.南北面官制30.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是,在户口版籍上有()之分。A.坊郭户和乡村户B.地主和佃农C.工匠和机户D.主户和客户31.()是宋代为支付军政费用而筹措的一宗款项,同时又是各地为筹措这项经费而加征的苛捐杂税的总名称A.经总制钱B.月桩钱C.版帐钱D田契钱32()确立了理学思想的正统地位A.宋孝宗B.宋光宗C.宋理宗D.宋仁宗制瓷业是光彩夺目的一个手工业部门,北宋的制瓷业的重心在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回答33~34题:33.()创于唐,盛于北宋,以白瓷著名,为宋代印花白瓷的精品A.钧窑B.景德镇C.定窑D.汝窑34.北宋的四大名窑是()A.定窑、官窑、钧窑、景德镇B.定窑、官窑、钧窑、汝窑C.官窑、钧窑、景德镇、汝窑D定窑、官窑、景德镇、汝窑35.北宋时期印书业的四大中心是()A.开封、成都、建康、温州B.开封、明州、建康、成都C建州、杭州、成都、明州D.开封、成都、杭州、建州36.商品价格的管理是商品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北宋市场商品价格主要是采用()的办法A.旬估B质库C.投行D赊卖37.金朝在女真族中实行的土地占有制度是()A.均田制B.屯田C.投下军州D牛头税地宋代积极实行从海路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宋代的海外贸易相当发达。回答38~39题:38.在宋代下列地区设立了市舶司的是()A.广州、福州、厦门、泉州B广州、杭州、明州、福州C.广州、明州、杭州、泉州D明州、泉州、福州、厦门39.在宋代的海外贸易机构中,①广州②福州③明州④杭州⑤密州板桥镇,作为宋代海上贸易中心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40.南宋郑樵编撰的《通志》,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其中该书的精华是()A.本纪B.二十略C.志D金石略41.金石学是宋代史学新开拓的领域,我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研究的专著是()\nA.赵明诚的《金石学》B.欧阳修的《集古录》C.赵明诚的《集古录》D.欧阳修的《金石学》42.在蒙古向南扩张的同时,还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三次西征中分别在位的大汗是()A.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B成吉思汗、窝阔台、忽必烈C.窝阔台、蒙哥、旭烈兀D.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43.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A.辽阳行省B岭北行省C.吉林行省D黑龙江行省44.海运航线的开辟是哪个朝代的创举?()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45.下列各项中符合元朝历史的有()①设置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②设置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③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④全国划分为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蒙古盟旗等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6.有关石油的最早记载者是()A.沈括B.郭守敬C.僧一行D张衡47.发动“庆元党禁”的大臣是()A.赵汝愚B.秦桧C.史弥远D.韩佗胄48.蒙古军第一次大规模进攻南宋是在()时期A.成吉思汗B.窝阔台C蒙哥D.忽必烈二、名词解释1.陈桥兵变2澶渊之盟3.元祐更化4.四时捺钵5.南、北面官制6二府7.交子8宋学9.《资治通鉴》10.鹅潮之会11.宣政院12.海上之盟13.开禧北伐14.四等人制15.马可·波罗16.西辽17.耶律楚材18.《梦溪笔谈》19.靖康之变20.行省21.《文献通考》三、史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请结合两宋时期社会状况的史实,阐述上述观点。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于进士、制科,其次则三学选补。铨法虽多,而莫重于举削改官、磨勘转秩。考课虽密,而莫重于官给历纸,验考批书。其他教官、武举、童子等试,以及遗逸奏荐、贵戚公卿任子亲属与远州流外诸选,委曲琐细,成有品式。其间变更不常,沿革迭见,而三百余年元臣硕辅,鸿博之儒,清强之吏,皆自此出,得人为最盛焉。今辑旧史所录,胪为六门:一曰科目;二曰学校试;三曰铨法;四曰补荫;五曰保任;六曰考课。烦简适中,隐括归类,作《选举志》。宋之科目,有进士,有诸科,有武举。常选之外,又有制科,有童子举,而进士得人为盛。神宗始罢诸科,而分经义、诗赋以取士,其后遵行,未之有改。自仁宗命郡县建学,而熙宁以来,其法浸备,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矣。——《宋书》卷156《选举志》请回答:(1)根据该材料,概括宋代的选官方式。(2)宋代最主要的选官方式是什么?相较前代有何变化?\n(3)简述宋代对于官员的管理制度。3.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宋高宗在致金兵元帅信中说:“古之有国家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无人,以奔则无地,所以諰諰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已,前者连奉书,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必劳师远涉而后为快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6材料二宋高宗对大臣说:“朕兼爱南北之民,屈己讲和非怯于用兵也。若敌国交恶,天下受弊,朕实念之。今通好休兵其利博矣。士大夫狃于偏见,以讲和为弱,以用兵为强,非通论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4请回答:(1)上述两则材料的背景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史实?(2)在这种政策的指导下,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四、简答题1.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2.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质意义。3.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4.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5以该时代三大发明为例简介北宋科学技术的特征。6元朝制度建设的特点。7.宋代的“祖宗家法”。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赵匡胤以优厚的经济利益为条件,示意将领释去兵权,次日主要将领石守信、高怀德等皆称病自请解除军职,这就是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这是收夺武将兵权的开端。2.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北宋初期的禁军改革。选项D符合史实,故选。三衙地位平行,互不统属,形成鼎立,长官分别是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也叫“三帅”。3A【解析】本题是对宋代中央军事设置的考查。宋在中央设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枢密使有调兵权而无领兵权,三帅有领兵权而无调兵权,二者互相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4.D【解析】本题是对历史史实的再现。5.C【解析】博买物是宋代设置的垄断收购民间物产的机构,其他前代已有。6.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范仲淹的十条改革纲领中,其中心内容是整顿吏治。7.D【解析】本题考查庆历新政的基本内容。选项D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8.A【解析】宋仁宗中期,范仲淹任参知政事,上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具体改革方案,并着手付诸实施。9.B【解析】对于历史的细节知识的考查。熙宁二年,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设立变法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制定、推行一系列的新法。\n10.A【解析】宋朝统治者崇信“祖宗之法”不可变,由此可知提出“祖宗不可法”当由宋朝时人提出,进一步说是王安石为勉励宋神宗进行改革提出的。11.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王安石关于教育的改革。王安石废除盛唐以来无用的诗赋和呆板的帖经、墨义,代以考试经义、时务策,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12.C【解析】本题是对于王安石变法具体措施的实施效果考查。保甲的目的在于逐步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13.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基本史实的掌握。14.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元朝的农业成就。《农书》作者王祯,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从全国范围内对农业做系统研究的著作。《汜胜之书》是汉成帝时的农学著作;《四民月令》是东汉晚期的崔寔按季节总结了当时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齐民要术》是北朝后期贾思勰总结了西汉以来北方农业生产的经验,是现存最早且完整的古代农业技术著作。15.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花石纲”。宋微宗时期在苏州设置应奉局,以搜刮南方地区的奇花异石,每十艘船为一“纲”,号“花石纲”,东南地区的人民长期受其困扰,终于爆发了方腊领导的起义。16.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北宋末年的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蔡京提出了“丰亨豫大”的口号。17.D【解析】女真一部分被辽迁至辽东,编八户籍,称为“熟女真”,未迁徙者社会形态相对落后,称为“生女真”。18.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宋金的关系。张觉,原辽朝平州守将,张觉与宋暗中联系,起兵反金,平州城破,逃到燕京,金人指名要宋交出张觉,宋以其首献于金朝,这对于原辽降于宋朝的将领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19.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基本史实的掌握。王彦的八字军是著名的抗金义兵,他们的抗金活动对牵制金兵的南侵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得不到南宋政府的支持,在金兵的围剿下失败。考生应该对于这个知识点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记忆。20.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宋元理学的确立。宋理宗亲政,改元端平,在政治上积极扶持理学家,由于他的亲自提倡,朱熹和他代表的理学,在政治上享有显赫的声望,最终确立了理学的正统地位。孝生既要记住基本知识,在答题时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来排除干扰项。21.A【解析】本题是对于背景在宋代的历史的考查。宋初,北京所在的地区称为幽云十六州,辽在此地设为南京析津府,金时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即可得知答案为A。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史学分析能力。22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金朝的政治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金世宗即位之后,是金朝统治的鼎盛时期,史称“大定之治”。23.A【解析】对于宋代学校教育的考查。国子监管理的京师学校有国子学、四门学、太学,选项A正确,故选。24.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宋代书院教育。北宋最著名的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选项A正确,故选。25.B【解析】朱熹自定《白鹿洞学规》,对于当时和后世均有重大的影响,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份重要的文献,白鹿洞书院的复起对于书院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此后书院设立逐渐遍于州郡。书院所颁布的教条学规,是指导学生做人治事的最高原则,而白鹿洞书院学规最具有代表性。26.C【解析】金朝海陵王夺住之后,扩建燕京城,迁都于此,定名中都大兴府,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作为王朝首都。27.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宋代的立法概况。宋太祖命人以《后周刑统》为蓝本,编成《宋建隆详定刑统》30卷,简称《宋刑统》,这是宋朝第一部正式法律,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刻印行的封建法典。28.A\n29.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金中央行政制度。勃列极,女真语,意为长官,诸勃列极辅政,由皇家贵族担任,带有明显的贵族议事痕迹;猛安谋克是金的军政合一的制度;另外的两项则是辽的制度。30.D【解析】宋代户籍的户种有许多,其中主要的是主户和客户,在户籍编造时主要以有无田产来区分主户和客户。主户又称税户,即纳税户,其主要标志是具有“常产”和交纳“两税”。客户就是佃户,也因财产的多少及与地主的依附关系的强弱分成多种。31.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宋代的杂税。这四项均为北宋杂税,符合题意的是A项,“经制钱”为北宋宣和年间,因系经制使建议,故名“经制钱”,后又有总制使仿上法增税,又有总制钱名目,这两个统称“经总制钱”。32.C【解析】对于宋元时期思想文化的考查。宋理宗时期下令以二程、朱熹诸人从祀孔庙,确立了理学的正统地位。33.C34.B35.D36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宋代城市市场管理。所谓旬估就是每10天的最后一天,由官府、行头、行户三方面聚集起来共同商议,按商品的成本、质量确定次旬的诸般物色的销售价格,同时报官府备案,然后按旬估规定执行;质库是典当业的一种;投行就是参加商行;赊卖就是北宋市场出现的信用交易,选项A正确,故选。37.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金朝的土地占有制度。在金朝,土地为国家所有,按猛安谋克户拥有牛具和人口数分配土地,称为牛头地或牛头税地。38.C39.B40.B【解析】《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三皇,下迄唐朝的历史。纪传部分全部抄写旧史,无甚创新。惟有“二十略”记载的名物、典章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41.B【解析】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收集了历代古器物和石刻的铭文拓本400多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研究的专著;其他名作还有赵明诚的《金石录》,吕大临的《考古图》。42.D【解析】三次西征兵锋远度中亚、西亚乃至东欧,极大的改变了欧亚内陆的政治格局,也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考生应该准确地记住三次西征的时间、元帅、范围以及影响。43.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元朝对于东北地区的管理。元在东北设置辽阳行塔,东至大海,包括库页岛在内,东南与高丽接壤。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44.C【解析】元代海运是指国内近海航运,始于至元十三年,使元代交通运输业有了新的发展。45A【解析】本题是对于元朝基本概况的考查。②④是清朝的历史,故选项A正确。46.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于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基本情况的掌握。47.D【解析】庆元党禁是宋代宁宗庆元年间韩饨胄打击政敌的政治事件,故选D。48.C二、名词解释1.陈桥兵变: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后周显德六年(959),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只有七岁,主少国疑。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原曾结为义社兄弟,在军队中握有实权。次年元旦,赵匡胤制造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的谣言,后周宰相范质等人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元建隆,仍都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解析】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唐宋之间有两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一是安吏之乱,一是陈桥兵变。前者的特点,使社会由治到乱,陈桥兵变则是由乱到治的大转折,赵匡胤、赵普等人,制定了以长治久安为目的的治国方针,使北宋很快完成了统一大业,而且使经济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2.澶渊之盟:北宋与辽在澶州缔结的一次盟约。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宋辽此次和议为“澶渊之盟”\n。北宋景德元年,辽承天皇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发兵南下,十一月,抵达黄河边的重镇澶州城北,威胁宋朝的都城东京开封,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亲征。宋真宗被迫北上,宋、辽两军出现相峙局面。辽军这次南侵,其目的只是想进行一次物资掠夺和政治讹诈,因折将受挫,表示同意与宋议和。宋真宗只希望辽军能尽快北撤,不惜代价,于是遣使向辽求和。十二月,宋、辽商定和议,变换“誓书”,约定:①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尊萧太后为叔母;②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③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盟约缔结后,宋、辽形成长期并立的形势,两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解析】澶渊之盟是个有争议的命题。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它,就必须对澶渊之盟宋辽双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事实上,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无论从大历史的角度,还是大民族的角度来看待它,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3.元祐更化:北宋哲宗元祜年间废除熙宁、元丰时新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神宗死,子煦(哲宗)继位,年幼,祖母宣仁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陆续起用司马光、吕公著、范纯仁、吕大防等,废除神宗与王安石推行的大部分新法。贬黜熙宁、元丰时用事诸臣,停止使用王安石《三经新义》为科举考试的根据,修改熙宁、元丰时史官记录,重新编纂《神宗实录》。此外,还将神宗时所取米脂等四寨还给西夏。【解析】元祜更化的实质是北宋保守派与改革派之间的一次斗争,只有了解当时时代背景才能很好掌握其实质。4.四时捺钵:辽实行的一种制度。捺钵,契丹语,意为行营,辽虽建立了汉族模式的王朝,但其皇帝始终保持着先人的游牧生活传统,居处无常、四处转徒。四时捺钵又分为“春水”“秋山”“坐冬”“坐夏”。大部分贵族和官员皆随同皇帝而行,捺钵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又称“行朝”,禁卫森严。皇帝通过捺钵进行军事训练,并笼络归属民族酋长。冬季撩钵还要举行北、南臣僚会议,商讨国家大政,决定重要人事任命。可见捺钵体制在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辽虽仿照中原王朝的模式建立了国家,但是由于本民族的游牧传统,实行的这种制度,可以说这是由于他们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同时要看到这种制度弊端——它使得辽没有固定的政治中心,到了后期显得更加明显。5.南、北面官制:辽朝为了对生产、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的多民族实行有效的统治,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的官制。这种新体制是在辽世宗继位后形成的,中央行政机构分别隶属于南北二枢密院,称治体制真正确立了皇帝的绝对权威,将契丹部族纳入封建政治体制当中。6.二府;宋代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号称“二府”。宋设“中书门下”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堂,称政事堂,是中央的行政机关,长官为宰相,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把军事行政权从宰相的手中分出来,设立枢密院,掌握全国军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权”,号称“二府”。枢密使和宰相的职权平等,凡军机要务,宰相无权过问。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两者之间的异同,直接控制军权和政权。【解析】二府是宋朝在唐朝政事堂的基础上所作的改进,使得政权和军事权分离,另外又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全国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7.交子: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初年,即公元10世纪末叶,发行于成都;随即发展成为两宋川蜀地区通用的法定货币。交子是铁钱不便于流通与交换的产物。为了解决金属货币不足和流通不足的问题,宋真宗初年益州16户富商联合印造了一种铁钱代用券,叫做“变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宋廷收夺私人发行纸币之权,在益州设立交子务,由政府负责印制和发行官交子。官交子以四川铁钱为钞本,流通范围仍在四川。宋神宗时,交子流通扩大到陕西、河东等路。这种交子,是中国货币史上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宋徽宗时,实行币制改革,交子改称钱引,流通范围更广。钱引用黑、青、红三色套印,是我国多色印刷术的鼻祖,在世界史上也具有很高的声誉。\n【解析】本题是对于宋代货币的考查。宋代商业的发展推动了货币制度的进步,为了满足商业的需要,宋代出现了交子,后来实行货币改革,交子改为“钱引”。南宋高宗时,杭州富商联合发行一种“便钱会子”,后来收归政府,又有“东南会子”,这些纸币的流通都是经济发展的原因,反过来又极大的促进了商业的发展。8.宋学:面对儒学的内外危机,一批知识分子开始致力于复兴儒学,宋朝时,新儒学完全建立并蓬勃发展,亦名“宋学”。宋学早期的代表人物孙复等聚徒讲学,不重章旬训诂,而是探讨经书义理,力求把握儒家的实质。神宗前后,宋学进入昌盛阶段,出现了以王安石为代表的王学,以二程为代表的洛学,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以苏轼为代表的蜀学等分支。各家各派具体论学虽有差异,但是都侧重抽象思维,探讨宇宙社会生成之源,力图建立一套包括宇宙观、认识论、人生观在内的理论体系。宋学发展到南宋,正式衍生出了理学,关键人物是朱熹,同时还存在其他一些宋学学派,有陆丸渊为代表的一心学和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到了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被尊为官方学术,获得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解析】宋学是我国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心学学者以及以“北宋五子”为代表的理学学者在宋初诸儒复兴儒学活动的基础上,鲒合对于现实社会的不同思考,通过艰苦的理论探索,终于使儒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9.《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撰。全书294卷。《通鉴》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编年史。宋神宗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元丰七年书成,历时十九年。《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是一部集体编写的著作。协修者有刘恕、刘破、范祖禹三人。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且文字优美,叙事生动,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通鉴》于叙事外,还选录前人史论,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史论,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它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一直受到此后史学家的推崇,成为后代编年体史书的典范。注释《通鉴》的有南宋史炤《通鉴释文》和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以胡三省《通鉴音注》最为详备。【解析】《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巨著,在我国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要点全面。10.鹅湖之会:鹅湖之会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辩论,在朱熹和陆九渊之间展开,因发生在鹅湖书院,故得名。南宋淳熙二年,吕祖谦因鉴于朱熹、陆丸渊两派学说论点不同,常引起争论,故而发起约会,邀请朱、陆两家集会于鹅湖寺。当时,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皆应邀赴约。在这里,发生了朱、陆两派学说的第一次面对面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认识论的问题。朱熹主张“泛观博览,而后为之约”;陆九渊则主张“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这就是朱、陆两派的分歧点。这次争论,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争论的实质,都是为了互争正宗教主地位。但是,这次“鹅湖之会”并没有解决他们两派学说之间的分歧,故以后还有更加激烈的关于世界观问题的争论。【解析】“鹅湖之会”的结果是朱、陆的学说分歧愈来愈大,甚至形成门户之见。然而在客观上却促进了理学和书院的发展。理学门徒为纪念“鹅湖之会”,遂立鹅湖书院。鹅湖之会是我国哲学史上的重要的一件大事。ll.宣政院:元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军事民政的中央机构。至元初年设立,原名总制院。至元25年(1288)改名宣政院。宣政院设院使二人,其中一人以吐蕃上层喇嘛国师充任。其下设官分职,僧俗并用。吐蕃喇嘛教主八思巴被任命为国师,兼宣政院的第一任长官。遇地方有事,则临时在当地设立分院处理。凡重大军事,由宣政院会同枢密院议处。元代崇信喇嘛教,所以宣政院权力很大。【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元朝时期的一个重要的行政机构,同时要注意这也是考查古代民族关系的一种形式。\n12.海上之盟:中国宋、金联合攻打辽的盟约。因为双方使节都由海上往返谈判,故名。宋徽宗政和五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遂后屡败辽兵。宋徽宗等认为辽有必亡之势,决定联金攻辽,乘机收复燕云。重和元年,徽宗派马政自山东登州渡海与金谈判攻辽。此后双方来往频繁。宣和二年,北宋派马植赴垒约盟,双方商定:宋金各按商定的进军路线攻打辽朝,金军攻取辽的中京大定府,宋军攻取辽的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宋答应灭辽后,将原来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则答应将燕云还于宋。双方均不得单独与辽讲和。结果宋攻辽失败,连要求金军攻辽南京,金军取胜。双方几经交涉,宋允30万匹绢、20万两银给金,并纳燕京租税look万贯,金才答应变还燕云六州度燕京。金军将燕京城内财物和人口掳掠一空而去,宋接收的只是一座残破不堪的空城,改燕京为燕山府。13.开禧北伐:13世纪初,金朝北面蒙古人兴起并开始向南进逼,南宋权相韩诧胄想主动出兵,收复北方失地,建“盖世奇功”。他起用主战的辛弃疾等人,返封岳飞为鄂王,追论秦桧误国的罪。开禧二年(1206)北伐,史称“开禧北伐”。开始有所获,但很快惨败。金人南下进逼,主和派史弥远杀韩佗胄,函其道送金人求和。于嘉定元年(1208)签署“嘉定和议”。【解析】开禧北伐是南宋朝廷试图收复北方失地的一次努力,但是最终失败,如果结合当时背景来考查,可以看到其失败的必然性。14.四等人制;中国元代法定的民族等级制度。元代,蒙古贵族以少数民族统治阶级成为全国的统治者,为保持自己的特权地位和维护对人口远远超过本族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进一步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分化政策,根据民族和被征服的先后,分人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第一等蒙古人为国族。第二等为色目人。第三等汉人。第四等南人,指最后为元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各族。汉人、南人绝大部分都是汉族。元延规定四等人的地位、待遇是不平等的,表现在:①任用官吏方面;②法律地位上的不平等;③时汉人、南人进行严密的军事防制。元代统治者实行四等人制,旨在利用民族分化手段以维护其本身的特权统治。四等人制的实行,使元朝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从而加速了元朝的灭亡。【解析】这种划分方法在忽必烈后期事实上已经形成,到成宗以下更进一步贯彻于各种具体政策规定,从而成为法定制度。四等人制总的精神,首先是区分蒙古、色目人和汉族人两大集团,保证蒙古贵族的地位,还有就是有意在汉族人民中制造分裂,便于蒙古控制。15.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约于至元十二年随父到中国。由于他聪明谨慎,擅长辞令,颇得忽必烈的赏识,共在元朝留居17年,忽必烈曾派他巡视江南、西南很多地方。至元二十八年获准回国,由泉州乘船启程,途径伊利汗国,于四年后回到威尼斯。以后根据马可·波罗的记忆和口述,由鲁思梯切诺笔录,写成《马可·波罗行记》一书。此书轰动一时,在中世纪欧洲人面前展示了一个崭新而神奇的东方世界,影响了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的航海家、探险家。它现存的不同抄本即达140多种,各种文字的译本也有120种以上。【解析】忽必烈在位时期的马可·波罗来华是中外关系史上的大事,使得他也成为了东西方非常著名的旅行家,考生在回答本题的时候,要抓住几个要素,对于他的准确的介绍,在华的主要的经历,以及《马可·波罗行记》的写录及其影响意义。16.西辽:辽朝灭亡后在西域建立的残余政权。1125年,金兵俘获天祚帝,辽朝灭亡。皇族耶律大石率一部分军队北走,企图依靠这一带的契丹游牧民族重建大辽,于西北部落征兵数万,重建统治机构。继续西进,至西域称帝,仍沿袭大辽国统,史称西辽。西辽和南宋、金并存于中国历史上,其时间长达94年,直到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国所灭。西辽是辽政权的重建和西迁,它的制度直接承袭辽朝。但随着形式的发展,设管治理上作了某些调整,西辽境内各属国、属部统治者仍然继续维持各自的统治,西辽朝廷只是派出少量代表分驻各地,监督当地原来的统治者,使他们臣服和纳贡。\n17.耶律楚材:耶律楚材(1190~1244年)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人。耶律楚材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燕京被蒙兵破后,他应召会见成吉思汗,并作为顾问留在朝中。后在窝阔台汗时期长参与议论军国大事,为窝阔台定君臣礼仪,立课税制度,使蒙古国粗有仪制和法制、国用充足。废屠城旧制,保全攻占诸地人民。设编修所、经籍所、印儒家经典,开科取士,渐兴文教,召用儒者。窝阔台卒后,乃马真皇后当政,朝政多乱,力争不得,悲愤以终。卒赠广宁王,谥文正。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殚精竭虑,创举颇多。使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采用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使战争不断的乱世转为和平的盛世,使先进的中原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也为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他是我国提出经度概念的第一人,编有《西征庚午元历》,还主持修订了《大明历》。【解析】耶律楚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的许多措施使得蒙古国在汉化方面作出了试探性的迈进,在草原奉拉政策的大背景下,这些受到了蒙古贵族、西域官僚和商人的抵制和破坏,不过他的改革是历史大势所趋,为忽必烈奠定了基础。18.《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时期沈括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因写于润州梦溪园而得名,于11世纪末成书。内容涉度自然科学、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详细记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书中还记述作者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现和创见,如他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等。《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的见解和见闻的笔录,总结了沈括多年来对科学技术、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学地记录了许多当时中国劳动人民在工业、工程上的杰出发明,保存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解析】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史料笔记中,宋代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可以说是个少有的异数:它是为数不多的得到国际汉学家高度评价的笔记作品,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之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由此可见沈括及其《梦溪笔谈》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19.靖康之变:宋代钦宗靖康年间金灭北宋的事件。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军南下,渡过黄河,直抵北宋东京开封城。宋钦宗派使者赴金营求和不成。金军攻城,宋守军多次击退金军。但宋钦宗仍继续与金议和,答应了金赔款和割地的要求。金撤军北归。同年八月,全军再次南侵。闰十一月初,东京城破,宋钦宗亲赴金营,献上降表。从十二月起,全军大肆搜刮宋廷的府库及官、民户的金银钱帛。次年四月,金军俘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掠去,金兵退走前,立宋朝投降派头目张邦昌做傀儡皇帝,国号楚。北宋灭亡。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解析】靖康之变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与后金海上之盟的恶果,另外,当时北宋朝廷在和、战问题上意见不一。南宋建立,偏安江南,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名词解释,者生既要注意到对于客观史实的陈述,还要看到它的原因、后果及影响。20.行省:官署名。行中书(尚书)省简称。金以地方有征伐之役,设行尚书省以分任军民之事,非定制。元世祖建国后,始置中书省。中统、至元间,于各地分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因事设官,所以中书省长官领其事,用行某省事系衔。后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秩正一品,掌统管内军政要务。先后设立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等十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丞相或设或不设,无丞相则以平章统理。十行省之外,因军政所需,又增设若干临时性行省。明初沿置,秩从一品,各设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下设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及都事、检校、照磨、管勾、理问、知事等。洪武九年罢,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行省,或简称省。清初增至十八行省,后又增至二十二行省。现今省制大致渊源于此。【解析】对于元代地方行政制度沿革的考查,行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出题的热点,不能排除有出简答题或者史料分析题的可能。另外考生要注意“行省”与“行省制度”的区别:行省制度是元朝地方行政制度。21.《文献通考》:宋元之际马端临编撰,是一部从远古到南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通史巨著。《通考》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国用、选举、学校、职官等24考,各门再分子目,使制度史的体例更加完备。该书取材极为广泛,引文摘取原文,叙述条例分明,对历代制度演变的评论具有颇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对宋朝的制度的渊源变化,记载更为详细,是研究宋朝历史不可缺少的史料。\n【解析】《文献通考》是宋元史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著作。大纲中也要求对于史学史和历史文献的考查,考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三、史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1)两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每件。宋朝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完成时期,关键在于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宋朝国土小于唐朝,但是耕地面积有所增加.(2)宋朝的城市繁荣程度大大超过唐朝,汴京和临安盛时人口都超过百万。东京的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出现“夜市”,商业繁荣,城市繁华。(3)由于商业的发展,早在唐代出现的在大城市周围的定期草市、墟市,到了宋代已经普遍存在于大中小城市周围和一些村落。贸易集市大量出现,兴起一批工商业城镇。(4)北宋的铸币量最多时高出盛唐十余倍,仍不能满足商品发展的需要。所以虽然市场上流通大量金属货币,那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5)民族之间的贸易发展,与辽、西夏等进行边境贸易。(6)海外贸易达到空前水平,范围广远,数额可观,被统治者重视。(7)“瓦肆”的出现和风俗画的流行,反映唐代出现的市民文化此时得到进一步发展。(8)两宋时期的商业得到空前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国际地位均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该论者关于宋朝时期的所谓“商业革命”,以及其“未时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论述是符合历史实际的。【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宋代商业发展状况的掌握。考生要认识到: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回答本题,一定要注意全面而且精炼,不可偏执于一点。2.【答案要点】(1)重用文臣,以文官抑制武将,成为宋代的国策,宋代官员的选拔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①科举取士。宋代大批官员的来源最重要的是科举;②门荫补官。科举外重要的入仕连径。宋承旧制,中高级文武官员按品级高下,其子孙、本宗及异姓亲属、门客皆可补官,其滥授超越前代;③吏人出职。即流外出官;④纳粟买官。富户因赈济、备边、筑城等进纳米粟或金钱而补授官职的制度。(2)科举取士是影响决定宋代官僚队伍的素质和统治力量的最重要的连径。在改革唐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整、严密的科举制度。①宋代科举包括贡举、武举、制举、词举、童子科等九门。其中贡举是科举的主流,而进士科又最受时人的重视;②宋代考生应试有一定的程序,一般分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③唐宋在科举上的最大差别是末代废止了行卷和荐举,彻底消除了推荐制的遗留痕迹;④在考试程序和方法上,宋代有了严密的规定,考试实行糊名制、回避制,还实行“特奏名”制度,皇帝特别批准赐予出身。宋朝通过科举,吸收了大批地主阶级文人到政权中来,扩大了其统治基础。(3)宋代对于各级官员制定了磨勘考课、叙迁制度,用以考核官员每年的劳绩过失;制定了优待士大夫的制度,对于中上级官员的待遇甚为优厚;逐渐建立了完整严密的官员致仕制度。【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宋代的科举制度对于唐代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宋的基本的选官形式和管理官员的方法,是历代考查的重点。3.【答案要点】(1)背景:靖康元年金兵南下,攻占开封,北宋灭亡,康王赵构在南京归德府继位,是为高宗,然后一路南逃至扬州。1128年,金兵再次南下,赵构逃到海上,派人向金太宗请和。原因;①当时的金处于具有军事爆发力的社会发展阶段,内部凝聚力很强,同时也表现出野蛮的掠夺性;②\n宋朝最高统治者非常腐朽,不仅数量庞大的军队缺乏战斗力,而且不敢正视也无力解决国内的社会矛盾,无力处理好勤王义兵的问题;③金保留宋钦宗,是金对南宋战略的重要的安排,使得高宗有所忌惮。(2)在投降政策的指导下,即使面对抗金的大好形势,以赵构为首的投降派,害怕抗金队伍和民众力量的强大,害怕打败金兵,徽敛二帝被放回。赵构利用有利时机主动求和,于1141年和金达成和议,其主要内容有:南宋向金称臣;向金岁输银25万两,绢25万匹;南宋和金以淮河至大散关为界,中问唐、邓二州属金。抗金名将岳飞父子屈死风波亭。南宋和金对峙的局面形成。之后的金朝没有力量南攻,最终金被蒙古所灭,而南宋又面临着蒙古国的威胁。【解析】本题是对于南宋高宗投降政策的孝查,包括它的背景,原因、影响后果。需要考生在掌握历史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史实分析能力。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北宋政权建立后,宋太祖、太宗十分注意社会控制,相继采取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削减州郡长官的权力。把他们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收归中央。又以文臣任州郡长官,另设“通判”以牵制之。后将全国划为十五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等四司,临时指派朝官兼领。此外,大毁南方城垣。(2)分割宰相的权力。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贰,还把唐末五代设置过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3)实行“官、职、差遣”,不让官员长期掌握某些方面的权力。官,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一种清高的虚衔,也并不是实际有所职掌。只有差遣一类,才是负实责的。因此宋代官僚只注重差遣,并不注重徒具空名的官位。这是官与职不一致、名与实分开的办法。(4)改革军制,禁军不再设最高统帅,罢殿前都点检等职,设“三司”,派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将领,而以枢密院掌握发兵之权。同时,实行“更戍法”,造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5)发展科举制。严格考试程序,(殿试)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被录取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6)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禁军有一半驻防京、畿,余则分成全国要冲;边境上只屯少量禁军,对辽、西夏贵族势力采取被动的守势。影响:由于宋代的中央集权是在消灭五代割据势力的情况下建立的。唐末五代的史实使北宋统治者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因此,乃“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既要依靠官僚统治人民,又怕其尾大不掉,乃运用各种手断分化事权,使其“官与职殊,名与实分”,既可用军队镇压人民,又怕其佯变,乃制定许多细则以防之,使其“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从而形成分权基础上的集权。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在当时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都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它对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防弊政策实行的结果,却是“积弱积贫”,如实行兵将分离政策,使将帅无权,指挥不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虽然北宋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与西夏的侵扰,从而使北宋地位目下。各级政府权力分散的结果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庞大的官僚群费用巨大。“三冗”现象就成了经济上的危机。总之,北宋的中央集权在一定时期起了一定的进步的作用,后来使走向反面了。\n【解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成效堪称卓著,中央集权空前强化。但是九之旧弊虽防,新弊又生,积重难返,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考生应该看到这两方面的影响。2.【答案要点】王安石变法的背景:(1)财政危机。冗官、冗兵、“岁币”及奢侈浪费使国库空虚,入不敷出。造成前所未有的“三冗”现象。(2)农民起义。为了维持各项开支的需要,宋政府不断增加赋税,大大加重了农民负担,从而导致了农民起义。(3)辽夏侵边。虽然北宋政府对辽、夏采取了屈辱妥协政策,但仍不能满足其贪欲。辽、夏经常出兵南下,严重地威胁着北宋的安全。(4)范仲淹等人变法流产。庆历三年九月,范仲淹希望通过整顿吏治、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加强武备来扭转当时的社会危机,史称“庆历新政”。但变法主张触犯了一部分官僚地主的利益,引起保守派的激烈反对,不到一年时间就被迫流产了。内容:熙宁元年(1068),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很多,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问题,大体上可分为三类:(1)财政经济方面,以“富国”为目的,颁布六条法令;①青苗法:各地方政府每年两次放款,听民户自愿请贷。②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凡单靠民力不能兴修者,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息一分,一州一县不能胜任者,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③募役法:差役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以充。募役的费用,由管辖区内的主户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原来有差役负担的人家变“免役钱”;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官户,寺院户以及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按户等出“助役钱”,其数半于免役钱。④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然后将田地亩数、主人姓名、土质肥瘠等级登记上册,并按土质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额高低。⑤市易法:由政府拨出资金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即可成批赊购政府仓库里的某种货物到各处销售,半年出息一分。⑥均输法:由东南发运使根据中央的需要,曼活调配东南六路漕运京师的各种物资,以减少重复、浪费。(2)军政方面,以“强兵”为宗旨,实行四项新政:①置将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就地加以训练,“使兵知将,将练其兵”。◎保甲法:把农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者,出一人作保丁。农闲练武;大保每夜派丁巡逻。③保马法:把官府的马交给农民饲养,以节约养马开支,提高养马质量。同时鼓励农民养马,凡养马户免其赋役。④置军器监:设军器监于洛阳,又在各地设督作院,招集能工巧匠制作兵器,以提高兵器的质量。(3)教育方面,以“育才”为目的,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编纂并颁发《三经新义》,作为太学、州县学校教材和科举应试的标准。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及失败的原因:(1)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都取得了一定成效:①如青苗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兼并之家对农民耕农的高利贷剥削;②农田水利法使水利勃兴,良田大增;③募役法使众多的农村居民免除差役,增加了农业劳动人手;④市易法多少限制了大商人利益,调节了市场,稳定了物价;方田均税法使部分农民减轻了一些负担;⑤置将法、保甲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总之,王安石变法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方面收到了显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势。(2)失败的原因:①新法没有对官僚豪绅采取强硬措施,因而当新法触及他们利益的时候,便遭到激烈反对和攻击。②变法派没有形成一个巩固的政治集团,在反对派打击下,内部日益分裂。③新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事。随着变法运动色彩的改变,逐渐失去了人民的支持。\n【解析】王安石变法是一个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核心内容,考生一定要牢固、全面的掌握。记住变法的内容是基础,对变法进行有深度的分析、理解是重点,适当关注新的研究动态。3.【答案要点】宋太宗以后,宋防弊之政的隐患逐渐暴露出来,其最集中的体现则是时人概括的“积贫”“积弱”。积贫即财政危机,积弱即军力衰弱不堪。积贪又有“三冗”之说,即“冗官”“冗兵”“冗费”,其中冗官、冗兵为因,冗费为果。(1)冗官——真宗以下,官僚队伍日渐增长,严重超编。冗官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官僚机构设置叠床架屋,职能交叉,因人因事添设职务。就入官途径而言,科举、恩荫、进纳、吏员出职诸途并开;官员待遇优厚,可以荫子;官愈冗而费愈冗,相关的还有冗员。(2)冗兵——军队数量更是恶性膨胀。冗兵的产生源于宋朝的养兵政策。宋和继承中唐以来募兵制并加以发展,使兵、民互相绝缘,将其作为消除动乱的良法。每年灾荒,即大行招兵,入伍者可携带家属,倚食于朝廷。又实行更戍法,频频调动。如此皆导致军费直线上升,成为财政支出的大宗。(3)冗费——冗官耗于上,冗兵耗于下,加上其他费用,财政出现问题。宋朝财政管理不善、机构重叠、彼此牵制、互不相知、互不调用。财物积库不能正常流通,为贫官污吏中饱私囊。皆此种种,宋财政危机日益严重。(4)宋虽巨资养兵,却未得其用,对外被动挨打,屡战不胜。积弱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军政败坏。由于实行养兵政策,招兵过滥,导致军队素质下降;军士骄情,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除此之外,另有,其一,军事指挥混乱,将从中御,以文制武,兵权分散,互相牵制。其二,兵不识将,将不专兵,上下无凝聚力。其三,消极防御,战略呆板,兵分势孤,被动挨打。其四,长期重文轻武,忽视将才培养,将领有勇无谋,临敌每多失当。【解析】宋代的积贫积弱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需要考生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个较为深刻地了解才能较好的把握这个问题。应该看到,积贫、积弱以及三冗之间的因果关系。4.【答案要点】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是有一个渐进的变化过程。(1)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政治上的大一统并未带来经济上的均衡发展。秦汉时期,北方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南方则十分落后。(2)西晋末年,大批中原人口南迁,推动了南方的开发,尤其是长江下游的三是地区。但是整个六朝时期,即使是长江下游地区,也仅属局部开发成功,经济基础依然相当薄弱。同一时期的北方地区,尽管经历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但经济基础较好,很快就从几次衰退中恢复,维持总体上高于南方的经济水平和实力。总之,在隋唐以前的南北分裂时期,长江下游地区还处在开发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之间的联系。隋唐前期,北方地区农业开发的余地已然不大,而南方地区自东晋以来就处于开发的积累过程中,而且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取代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的趋势在盛唐时期就已经呈现。(4)安史之乱是影响南北经济地住消长的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南方成为朝廷的财赋的主要来源,北方著籍户口剧减,中原人口南迁。(5)唐末大动乱对南北经济都造成严重的破坏。但是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朝廷更迭不休,战乱频繁,而南方经济恢复较快,这一时期在整个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6)到宋朝,江南水田农业最终超越了华北的旱地农业,江南在中国农业中的基本地位确立,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7)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北方再遭战火,大批人口南渡,南北经济的差距拉大。到了两宋之交,南方的经济重心最终确立。\n可见,经济重心南移取决于由北方迁徙而来的掌握比较先进生产技术的劳动者的大量增加,取决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取决于南方自然条件的相对优越性。【解析】经济重心的南移一直是史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历年命题的重点。回答本题时,考生的时间概念一定要清晰,从江南的初步开发直到重心南移的完成都要点到,这本身显示着考生的一种历史素养。考生还要注意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也同步南移。5.【答案要点】(1)特点:当时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开创性、开放性;领先于世界。(2)条件:①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隋唐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其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使伟大发明在当时取得了变破性进展。②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促使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③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促使指南针在北宋时期用于航海。④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这促进了火器的发展。(3)原因:这是由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造成的。【解析】解答这个问题需要考生从科技发展情况的动力、环境、机遇等方面考虑。6.【答案要点】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朝代,而它的制度建设是其统治特点的集中体现。元朝从漠北草原游牧民族脱胎而来,尽管它是一个统治重心在中原的王朝,但其国家制度的架构中,还保留有明显的草原游牧帝国的特征。(1)大蒙古国被认为是“分封型家产制国家”。元朝建立后,国家体制基本是按照唐宋以来中原王朝的传统模式建立起来的,宗室外戚各居封地,与国家事务无关,高级官僚基本是由异姓贵族出任,元朝出现许多权臣,很少有皇室贵族干政的现象。(2)元朝制度建设的最大特点是“蒙汉杂糅”,各种来源不同的制度构成一个混杂的体系而运作。(3)在国家体制上,大量不适应汉地情况的蒙古旧制继续保留。游牧贵族在体制上有特权的保证,使得汉化难以深入;国家财政管理不规范,任用西域商人,采取掠夺民间财富的办法,加剧社会贫困;怯薛到元朝后成为宫廷军事贵族集团,严重干预朝政;各地设立达鲁花赤,实权大于地方官员。这些正体现了元朝作为进入汉地的中原王朝,制度整合水平低。(4)在用人制度和原则上,汉人受到疑忌和排挤,汉人士大夫的政治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元朝不重视科举,对于唐宋以来在选官制度中日渐重要的科举制的发展,是一个挫折;胥吏重要性有所抬头。(5)统治集团对汉地的典章制度比较隔膜,在具体的制度实施中,常常因误解汉地制度而产生笑话。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蒙古在进入汉地以前对于中原文明全无接触和了解,不易接受汉地的典章制度;元朝具有蒙古世界帝国的特点,漠北草原始终在元朝的政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草原本位政策不可能彻底放弃。【解析】对于元朝的历史地位的评价,有分歧,有的认为是中国历史的倒退,有的认为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对于元朝的评价应该从它的统治特点入手,这正是出题的本意。这就要求考生在对元朝的制度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能比较全面、准确的概括它的特点。7.【答案要点】所谓的“祖宗家法”,是指在宋太祖、太宗的创法立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两宋时期一直在遵循的政治原则。(1)北宋初年,统治者为国家日后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奠定了相对稳定宽松的政治基调,宽仁尚礼成为两宋时期统治方针的主线。“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被认为是祖宗家法的实质精神。\n(2)这种精神首先贯彻到制度的设计之中。宋代中央集权的建立,主要着眼点是如何防范文武重臣的篡夺之祸;如何防范人事、财政、军政等大权旁落;如何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3)祖宗家法体现在国家的治国方针上,更是贯穿着宽仁尚礼的精神。宋对于民间文化发展、社会生活未予过多干预,宋有着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士大夫群体力量的形成,为其参政议政提供了外在条件。(4)关于祖宗家法的具体内容,哲宗时吕大防分析为事亲之法、事长之法、治内之法、待外戚之法、尚俭之法、侵身之法、尚礼之法、宽仁之法等八项,这只是一个概括的说法。很难对于具体内容进行全面罗列。这些都与北宋的开国背景有关。(5)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守成循默的政治风气,大臣相信祖宗之法已经完美,如有更张,会对国家造成伤害。对此,不能一概认为是保守,守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保持政策的稳定的一种表现,是对唐代以来“进士浮薄”风气的抑制。最先敢于冲破祖宗家法约束的是寇准。王安石变法提出“三不足”的精神,努力改变这种风气。【解析】要全面回答宋代“祖宗家法”,应该从它的背景、实质、内容以反影响等方面把握,这也要求考生平时多看书、多思考。第八章明清(前期)内容概述明清(前期)作为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个阶段,对于这一时期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点,它的现实意义更强,所以也是考研命题的一个重要的篇章。这一个时期是大一统最终完成的时期,所以明清两代加强中央集权及其各项制度的演变创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以及民族关系、经济文化、对外贸易都是大纲要求的重点。(1)1368年到1644年专制皇权的强化是明王朝的显著特点。朱元璋废相,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将军权和行政权分开,皇帝总揽军政大权。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之后在他的统治下,明朝进入全盛;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进入明中期以后皇帝不理朝政,吏治败坏,党争不断,财政危机;南倭北虏问题严重。面对种种危机,张居正主持改革,危机形势得以改善。明末,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宦官把持政权,党争不断。外部东北满族兴起,西北农民起义,最终明王朝亡于1644年。明朝的经济,有了相当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商帮出现,白银普遍使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关系在江南地区萌芽,这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明朝文化富有时代的特色。在思想史上,阳明心学的出现对后世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心学空谈心性,以至空谈误国成为现实。反传统的精神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镇的繁荣,直接影响到市民文学创作,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出现创作高峰,出现“四大奇书”。民族问题上,明朝出现“南倭北虏”的问题;西学东渐开始,明朝的对外朝贡贸易发达。(2)清朝自1644年人关到1912年溥仪退位,统治中国260余年。清朝的政治体制基本沿袭明朝。但是皇权更加强化。南书房、军机处的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最后取消。内阁成为具体的办事机构,平定三藩解除地方武装对于中央的威胁,统一地方的建制。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稳定时期。康乾时期,东北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雍正时期对于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加强对于这一地区的管理;平定各少数民族的叛乱,加强管理;实行特色民族政策。康乾时期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在经济上,康熙实行更民田、停止圈地的政策,“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刺激了人口增长,有利于社会生产恢复,发展;“摊丁入地”\n赋役制度改革减轻负担,人身依附关系减弱;盛世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人口问题、物价问题、官员的贪污腐化,军队的战斗力下降等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1840年国门被洞开。清代的思想、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明清异代的特殊背景,清政府实施的政治、文化政策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共同造就了精代考据学的兴盛。考据学对于清代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随着时势的变换,经世致用之学兴盛。复习建议本章内容是中国古代史中较为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研命题涉及较多的一章。考生可以沿着以下几个线索来复习:(1)这个时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强化的时期,最终达到了顶峰。明太祖建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皇权,废除宰相、废行省、设三司、强化社会控制、加强特务政治等等;清朝中央集权更是强化到了顶峰,奏折制度、军机处、秘密立储、文字狱和文化专制等,进一步保证了皇帝的个人意志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得到全面的贯彻。考生可以沿着这条线索复习明清时期的政治关系的演变。(2)赋役制度进一步改革,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明朝的“一条鞭法”、康熙时期的“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的“摊丁入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考生在复习时应该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赋役制度整理下来,从中寻找变化的规律。(3)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各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受限于政治体制、思想等方面,又有不可突破的局限。(4)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巩固稳定的时期,明朝的南倭北虏问题,与东北女真的关系;清朝与蒙古、西藏等交往;它们都采取了许多创新的措施、制度,最终奠定了今天的疆域、民族成分。考生应该多角度来观察这一时期的历史,并且关注当今的史学热点和争论,比如对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争论由来已久;现在国家正集中力量来撰修《清史》等,这些都有可能在命题中涉及。核心内容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专制主义皇权逐渐达到顶峰;明清时期的海外政策,如郑和下西洋,清时期的几次开关、闭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终奠定、开放的民族政策;康乾盛世的形成、内容、潜在危机;文字狱的影响下,明清时期的文化发展的表现及其特色;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改革。命题预测历年命题都会涉及本章较多内容。明太祖的重典政治以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康熙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贡献,明清赋役制度改革,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可以作为多个题型出现,考查方式多样,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具体的如张居正改革、郑和下西洋、军机处、八旗制度等等也是经常命题的重要知识点,应该重点关注;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表现内容比较多,而且零散,经常会在选择题中涉及;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代表人物及著作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A.应天府B.顺天府C.承天府D应昌府2.明初,罢中书省,六部的地位上升,上承皇帝之命,一定程度上分割了宰相的事权,与六部合称“七卿”的是()A.大理寺B.通政司C.都察院D.内阁3在明的中央机构中,除了部、院、六科之外,合称“三法司”的是()\nA.通政司、都察院、刑部B刑部、都察院、大理寺C.通政司、都察院、大理寺D.刑部、通政司、大理寺4.洪武年间发生的与科举有关的大案是()A.哭庙案B.空印案C.南北榜案D.郭桓案5.明太祖严惩地方官员持空印账册至户部结算钱粮的重大案件的是()A.胡惟庸案B.郭桓案C.蓝玉案D.空印案6.下列关于《大明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定于明太祖统治期间B.增加了经济立法C.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D.提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7.关于明朝“缇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设立于明成祖在位时期B.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事务C超越司法部门而由皇帝直接指挥D.表明明朝对官吏监视和对人民镇压的加强8.仁、宣统治时期,在永乐朝保储成功的一批文官受到重用,其中合称“三杨”的是()A.杨士奇、杨荣、杨芳B.杨士奇、杨荣、杨溥C.杨士奇、杨芳、杨溥D.杨荣、杨溥、杨芳9.永乐时期,朱棣下诏在黑龙江地区设置(),统辖该地区A.建州三卫B.乌斯藏卫C.奴尔干都司D黑龙江将军10.明朝前期,西藏喇嘛教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教派,俗名“黄教”,又称()A.宗喀巴B.格鲁派C.乌斯藏D祆教11.洪武八年,朱元璋仿照元朝的办法,印造(),命令民间通行,形成了钱、钞并用的货币制度A.洪武通宝B.大明宝钞C.大明通宝D.洪武宝钞12.明朝中后期,先后担任内阁首辅,执掌朝廷大权的是()A.杨廷和、夏言、高拱、张居正、严嵩B.夏言、高拱、杨廷和、严嵩、张居正C.高拱、夏言、杨廷和、张居正、严嵩D.杨廷和、张居正、严嵩、夏言、高拱13.在明朝中叶,农业生产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对于当时的食物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A.占城稻的传人B.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C蚕丝成为中国古代一种高档消费原料D.花生、玉米、番薯等美洲高产作物的传人与推广14.下列现象:①嘉万年问民营手工业渐居主要地位②匠役制度瓦解③出现了雇佣劳动、组织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④加强了对工匠的剥削,工匠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均属于明朝手工业进步的表现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5万历年间,()的获得使得佃农与地主之间只存在单纯的经济强制关系,没有人身依附关系A.定额地租B.货币地租C.永佃权D.分成地租16.明朝随着经济的发展,涌现出r星罗棋布的新兴市镇,它们大都是在草市或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个范围的是()A.盛泽、濮院、王江泾B.双林、菱湖、乌镇C.南浔、枫泾、朱家甬D.淮安、济宁、沧州17.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最终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是在()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8张居正主持北方边务的时期,在他的奏请下,出任蓟辽总督的是()A.谭纶B.戚继光C.俞大猷D.袁崇焕19.张居正任用()督修黄河,他的治河办法,对以后数百年的河工都具有深刻的影响A.张学颜B.李成粱C.潘季驯D.高拱赋税是我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据此回答18~2l题:\n20.西汉到北魏赋税制度的变化的基本趋势是()A.由贡赋向地租转变B.由人头税向土地税转变C.由必须服役向允许代役转变D.由按人头向按户征收转变2l哪位皇帝的即位是首次运用了秘密立储制?()A.雍正B.乾隆C.嘉庆D.道光22.明朝推行一条鞭法中“一”的内容是()A.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为一条B.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C.赋役征收白银D.根据当时情况采取相应措施23.乾隆年间的税种有()A.地丁银和商品税B.田赋和辽饷C.丁税和田租D.地丁银和免役钱24.下列不属于明末三案的是()A.京察案B.梃击案C.红丸案D移宫案25.明代的女真分为()A.生女真、熟女真、野人女真B.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C.扈伦、董鄂、建州D.长白山、建州、海西26.扈伦四部是()A.建州、长白、东海、扈伦B.哲陈、浑河、苏克苏浒、完颜C.哈达、叶赫、乌拉、辉发D.鸭绿江、讷殷、董鄂、渥集27.努尔哈赤建国后建立了八大和硕贝勒共议国政的制度,其中掌握大权的四大贝勒是()A.代善、阿敏、多尔衮、皇太极B代善、阿敏、皇太极、莽古尔泰C.多尔衮、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D.多尔衮、阿敏、莽古尔泰、多铎28.下列选项不在“万历三大征”之列的是()A.平定宁夏叛乱B.杨应龙的播州叛乱C.援朝抗倭D.贵州苗民起义29.在明与后金进行战争之中,先后督军辽东的明军统帅是()①杨镐②袁崇焕③熊廷弼④洪承畴A①④③②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④②①③30.下列作品不属于明清时期地理学科代表作的是()A.《太平寰宇记》B《徐霞客游记》C.《读史方舆纪要》D.《天下郡国利病书》31.最早到东方传教的耶稣会士,也是最早尝试来明朝传教的人是()A.利玛窦B龙华民C汤若望D方济各·沙勿略32.明末农民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是(),对于发动饥民、扩大起义军队伍,起了很大作用A“等贵贱,均贫富”B.“摧富益贫”C.“均田免粮”D.“天下田天下人耕之”33()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领袖共聚一堂商讨大计,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A.荥阳大会B.渑池渡C.谷城变D.八大王34.张献忠在四川正式建国,国号大西,称大西王,他设铸钱局,铸钱曰(),钱色光润精致,为民间所喜用A.大西通宝B.大顺通宝C通天通宝D.永昌通宝35.明成祖朱棣尊崇程朱理学,不属于这一时期编撰的著作是()A.《四书大垒》B.《五经大全》C.《性理大全》D.《伊洛渊源录》36.明朝时期,心学逐渐兴起,不属于其代表人物的是()A.王守仁B.陈献章C.王畿D.王廷相37.泰州学派源于王学、又不同于王学宗旨,是一个具有异端思想的思想学派,其代表人物是()A.王艮B.王廷相C.陈献章D.王畿38.下列各项,属于类书的是()\nA.《永乐大典》、《割圆密率捷法》B.《乐律全书》、《古今图书集成》C.《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D.《农政全书》、《天下郡国利病书》39.有明一代,私家史著相当丰富,编年体明史中篇幅最大的一部是()A《国榷》B.《国史纪闻》C.《皇朝大政记》D.《皇明大事记》40.明代小说成就较高,冯梦龙的《三言》是指()A.《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B.《喻世名言》、《原道醒世训》、《警世通言》C.《原道救世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D.《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警世通言》41.对我国西南广大石灰岩地区溶蚀地貌的考察记载很详细的是()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扬州十日”是扬州人民反抗清“剃发令”的结果B.“嘉定三屠”中阵亡的将领是阎应元C圈地加深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造成社会动荡,康熙晚年才“永行禁止”D.投充是满族统治者强行推行的掠夺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43.南明残余政权的先后顺序是()①弘光政权②永历政权③隆武政权④绍武政权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③④②D.④①②③44.“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在位时期规定的A康熙B雍正C.乾隆D.顺治45.康熙二十三年,康熙正式批准在台湾设置地方军政机构,设台湾府,下辖三县分别是()A.风山、诸罗、台湾B基隆、台南、风山C.淡水、台北、基隆D.台南、台北、诸罗46.清朝的()划定了中俄两国中段边界,是继续谈判确立两国相互关系的全面条约的基础A.《恰可图条约》B.《尼布楚条约》C.《布连斯奇条约》D.《恰可图条约》47.喀尔喀是明代蒙古中兴之汗达延车臣汗后裔,不属于喀尔喀蒙古的是()A.扎萨克图汗B.土谢图汗C.车臣汗D.准噶尔部48.《读史方舆纪要》的作者是()A顾祖禹B黄宗羲C.谈迁D.顾炎武49.乾隆时期,()明确规定了驻藏大臣监督办理西藏事务,地位与达赖、班禅相等,监督履行“金瓶掣签”等。A.《西藏善后章程》B.《藏内善后章程》C.《恰可图条约》D《卫藏通志》50清朝设置的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行政机构是()A.伊犁将军B.乌里雅苏台将军C.岭北行省D西宁办事大臣51.清廷在东北地区实行东北三将军的驻防体制,不在其列的是()A.奉天将军B.吉林将军C.乌里雅苏台将军D.黑龙江将军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空前加强,据此回答52~53题:52.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措施评价最正确的是()A.通过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权力B.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划时代的变革C.有利于加强明边境的防御力量D.政府各部分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减轻了人民负担53.清代在散文方面,声势最大、影响最广的是桐城派,不属于该派的是()A.冯梦龙B.方苞C.刘大櫆D姚鼐54.乾嘉有三大考史名著,不在其列的是()A.《十七史商榷》B《廿二史札记》C.《廿二史考异》D.《文史通义》\n55.下列不属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和思想控制的是()A.《圣谕十六条》B.《孟子节文》C.《大义觉迷录》D.《圣谕广训》56.雍正年间,曾经推行过()制度,负责督课农业生产A.“老农总吏”B.“催课四法”C.“摊丁人地”D.“耗羡归公”57.认识到乾嘉时期人口膨胀带来的系列问题,明确指出这种弊端的是()A.马尔萨斯B.洪亮吉C袁枚D.熊枚58.康熙处理朝政的主要方式是()A.南书房议政B.御门听政C.奏折制度D.内阁59.()的设置是清王朝实行满汉联合、以汉制汉统治方式在军事上的具体体现A.八旗制度B.督抚制度C.绿营的普遍设立D.都司卫所制度60.中国古代最大、也是最后一部类书是()A.《四库全书》B.《永乐大典》C.《古今图书集成》D.《性理大全》61.下列著作不属于被后世称为清代汉学的“不祧祖先”之人的作品的是()A.《明夷待访录》B.《日知录》C.《天下郡国利病书》D.《音学五书》62.下列著作属于王夫之的是()A.《明儒学案》B.《宋元学案》C.《读通鉴论》D.《古文尚书疏证》63.清代汉学中,不属于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的是()A.段玉裁B王念孙C.王引之D.钱大昕64.清廷为稳定地方统治,严厉裁抑乡绅权力,连续制造了几起大案,不包括()A.“奏销案”B.“哭庙案”C.“通海案”D“南北榜案”65.下列对于清代财政体制表述不正确的是()A.清代实行严格的三级财政管理体制B清代恪守“量人为出”、财权集中的原则C.滇铜、漕运和盐业是关系清代国民生计的重要经济支柱D.高度集权与计划性,以及恪守“不加赋”祖制的传统观念,导致了清朝财政体制的僵化66.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和坤专权B.天地会起义C.天理教起义C.白莲教起义67.在公羊学沉沦千年之后,第一个重新发现并初步阐释其要旨的清代学者()A.魏源B.庄存与C.刘逢禄D.龚自珍68.道光年间,在淮北进行被称为“改引行票”改革的是()A蒋兆奎B.洪亮吉C.陶澍D.包士臣69下列文字狱发生在康熙朝的是()A.吕留良案B.汪景祺C.戴名世D.陆生楠70.就清朝统治的合理性以及自己继位的合法性问题与人展开辩论的皇帝是()A.朱元璋B.朱棣C.顺治帝D.雍正帝二、名词解释1.鱼鳞图册2.锦衣卫3.靖难之役4.胡蓝之狱5.土木之变6.大礼仪之争7.《文史通义》8.隆庆开关9利玛窦10.《永乐大典》11.票拟、批红12.火耗13.建州三卫14.八股文15.萨尔浒之役16.八旗制度17.逃人法18.议政王大臣会议19.军机处20.《尼布楚条约》21.多伦会盟22金瓶掣签23.理藩院24.摊丁人亩25.改土归流26.乾嘉学派27.《徐霞客游记》28.《四库全书》29.“十通”30.内三院三、史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明太祖既定江左,鉴前代之失,置宦者不及百人。迨末年颁《祖训》,乃定为十有二监及各司局,稍称备员矣。然定制,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庭。尝镌铁牌置宫门曰:“内巨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n建文帝嗣位,御内臣益严,诏出外辅不法,许有司械闻。及燕师遥江北,内臣多逃入其军,漏朝廷虚实。文皇以为忠于己,而狗儿辈复以军功得幸,即住后进多所委任……三年,遣太监郑和帅舟师下西洋……十八年置东厂,令刺事。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明代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中叶以前,士大夫知重名节,虽以王振、汪直之横,党与未盛。至刘瑾窃权,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居内阁上。适神宗末年,讹言朋兴,群相敌仇,门户之争固结而不可解。……而遗孽余烬,终以覆国。庄烈帝之定逆案也,以其事付大学士韩爌等,目慨然太息曰:。忠贤不过一人耳,外廷诸臣附之,遂至于此,其罪何可胜诛”!痛乎哉,患得患失之鄙夫,其流毒诚无所穷极也。——《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四《阉党》请回答:(1)该材料反映了明朝什么样的史实?(2)是如何演变的?(3)反映了什么样的特点?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朕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一曰南巡。”——乾隆在《御制南巡记》中说材料二雍正在鄂尔泰密折上朱批:“准噶尔一日不靖,西藏事一日不妥;西藏料理不能妥协,众蒙古心怀疑贰。此实为国家隐忧、社稷生民忧戚系焉。所以圣祖明见事之始末厉害,立意灭取准噶尔、安定西藏者,圣知灼见,不得巳,必应举者也。”请回答:(1)反映了清什么样的政治大战略?(2)其原因何在?3.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晚年说:“今人民蕃庶,食众田寡,山巅尽行耕种,朕常以为忧也。”雍正继位时说:“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欠,民食维艰,将来户口日增,何以为业?”材料二乾隆初政十余年间,萦环于心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养活日益繁衍的人口,君臣以“养民”为议题,深入探讨了缓解人口压力的各种方案。乾隆五年为解决“各省生齿日繁,地不加广,穷民资生无策”这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朝廷宣布“嗣后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悉听本地民夷垦种”。乾隆三十一年,将滇省一切“山头地角、坡侧旱坝、水滨河尾地土,听民开垦,不必从中区别,概免升科”。请回答:(1)通过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情况?其原因何在?(2)根据当时的情况,你认为有几种解决办法?(3)根据材料二,可知当时采取了什么措施?效果如何?4.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于此思穷变通久之道,不必求之天降地出,惟一破目前之成例,曰开海禁而已矣。盖矿砾之开,事繁而难成,工费不可必。所取有限,所伤必多,其事未可骤论也。惟番舶之往来,以吾岁出之货,而易其岁入之财。岁有所出,则于我毫无所损,而殖产交易,愈足以鼓艺业之勤。岁有所入,则在我日见其赢,而货贿会通,立可以祛贫寡之患。银两既以充溢,课饷赖为转输。数年之间,富强可以坐致。较之株守故局,议节议捐,其得失轻重,有不啻径庭者矣。”——慕天颜:《请开海禁疏》请回答:(1)试分析慕天颜的奏疏提出的背景。(2)概述清朝的海外政策。(3)分析清朝海外政策的原因。\n四、简答题1.朱元璋的治国方略。2.评价郑和下西洋。3.简论张居正改革。4“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5.明朝内阁制度的演变。6.简要介绍明清之际的社会矛盾。7.简述明清赋税制度变革。8概述明清时期君主专权。9.康熙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出的贡献。10清初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11.清代秘密立储制的操作并作出评价。12.简评清代的耗羡归公改革。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A【解析】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即位为帝,故选A。2.C【解析】对于明朝中央官制的考查。考生只需记住明初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其长官左右都御史与六部尚书地位相近,合称“七卿”,即可得出正确答案。3.B【解析】刑部受天下复审,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三者合称“三法司”,而通政司掌出纳帝命,受理臣民章奏,互通上下之情,是皇帝的喉舌,不是司法机构。4.C【解析】洪武三十年发生“南北榜案”,因是年会试录取者皆为南方人,明太祖疑其间有弊,杀主考官,重试,结果全取北方人。后来明朝科举考试遂分南、北两榜分别录取。5.D【解析】这四个案件都是洪武时期的重典政治的表现,但是性质不尽相同。其中空印案是明太祖严惩地方官员持空印账册至户部结算钱粮的重大案件。6.D【解析】“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一说法早已有之,最早可见《史记·商君列传》中,非《大明律》中所提出。7.A【解析】明太祖在洪武十五年设立锦衣卫,置指挥使等,名为“缇骑”。锦衣卫设有监狱,称“诏狱”,廷杖行刑任务也是由锦衣卫执行,是洪武时期特务政治和重典统治的重要表现。8B【解析】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内阁形成时期的重要的人物,扬士奇、杨荣是成祖时期内阁的重要人物,杨溥则为东宫僚属,宣宗初年入内阁。这三个人对于研究内阁的形成有特殊的意义。\n9.C【解析】考查明初期对于黑龙江地区的管辖方式。永乐七年,朱棣下诏设立奴尔干都司,统辖黑龙江下游地区,在特林建造了永宁寺,并先后建立了两块《永宁寺记》石碑,记录了明朝管理和经营奴尔干都司的事实。10.B【解析】格鲁派,因其僧侣戴黄色僧帽,俗名“黄教”,创立者宗喀巴进行宗教改革,影响逐渐扩大,成为西藏地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1.B【解析】,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仿照元代初年的办法,用钞不用钱。明的年代比元长久得多,纸币却始终只用一种,明太租朱元璋发行的大明宝钞。这种统一性是前代所没有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纸币。12.A【解析】本题是对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的考查。从嘉靖元年到万历初年,内阁首辅更换十余个,如杨延和、夏言、高拱、张居正、严嵩等,朝中大臣为了争夺阁权,排斥异己,使得朝廷政治相当混乱,使得嘉、万时期的政治缺乏应有的连续性,而且造成了王朝士大夫之间党同伐异之风。13.D【解析】这几种作物的传入大大改变了当时人们的食物结构,养活了更多的人口,也成为18世纪中国人口压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14.B【解析】对于明朝手工业发展的考查。明代的官营手工业的人身依附关系发生了变化,允许班匠以银代役,虽然没有改变政府对工匠的剥削,但它使得工匠与政府的人身依附关系趋于松懈。④说法恰恰相反。15.C【解析】永佃权就是在不欠租、不转佃的条件下,可以有永远的耕种和自由退佃的权力,使他们获得了更为独立、自主的经济社会地位。16.D【解析】对于明朝城镇的发展的考查。新兴市镇大都是在革市或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江浙地区,是前所未有的,表明明中叶城市化的进程迈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D项中的城市是由于运河的作用迅速发展起来的。17C【解析】对于明代金融业的考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中叶,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唐、五代以来一直流行于民间的白银,最终取代了明朝政府法定的钞币,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18A19C【解析】对于张居正改革的一个方面的考查。万历六年他任用潘季驯督修黄河,他的办法是在徐州至准河之间,筑两道堤坝,内堤筑于河槽两侧,称缕堤,以防黄河溃决,此次河工有效地抑制了黄河泛滥,使漕运畅通,弃地变为良田。考生可以联系清代对于黄河的治理,比较二者的异同。20.C【解析】本题实质上是对于均田制和租庸调的考查。考生只要明白了这一点,再加上对于租庸调制基本了解即可得知正确选项为C。21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皇位继承制度中的秘密立储制,但是要注意题干是应用秘密立储制,而不是制定。雍正皇帝制定了秘密立储制,而乾隆皇帝的继位第一次实践了秘密立储制。22.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于明朝一条鞭法的一个具体细节的理解。23.A【解析】本题既是对乾隆年间税制的考查,也是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考查。经过租庸调、两税法、一务鞭法、摊丁入亩之后的税制的变化形式。24.A【解析】万历年间京察的七次大计,成为明朝党议的焦点和当时双方势力消长的关键,万历二十一年的京察是促成东林党形成的发端条件,东林党人开始聚集为一股全国性的政治势力。但是京察不属于“三案”,故选。25.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明代女真的组织结构,上一章也考查过宋代女真的组织形式,期间又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也正是出题点,应注意比较。26.C【解析】本题难度较大,考生在备考中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小的细节,需要有深厚的历史积累才能解答,也提醒考生备考时力争全面,切忌盲点。27.B【解析】本题是对清初其政权组织形式的考查,也是对基本史实的再现,另外由多尔衮的政治生涯主要在入关之后即可得出答案。\n28.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万历年间的基本情况。首先考生应了解“万历三大征”,是指万历中期,明朝凭借强大的人力、物力进行了对在宁夏的哮拜、在播州叛乱的杨应龙和援朝抗倭的三次战争,明虽在三次战争中均获胜,但是实力大损,全国财政因战争陷入了困境。29B【解析】对于明与后金之间战争的基本概况的考查。杨镐指挥了1619年的萨尔浒之役,熊廷弼提出“三方布置策”,1622年广宁之战战败,袁崇焕在1627年宁锦乏役战胜强敌,洪承畴主持了松锦决战,最后投降。30.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当时地理学著作的掌握。《太平寰宇记》是北宋地理学家乐史所著,非明清时期作品,故选。31.D【解析】对于耶稣会士来华传教的考查。方济各·沙匆略先是在印度果阿传教,又赴日本传教,最后在嘉靖三十一年乘船至广东南海外的上川岛,没有进入内地,病死该岛。32.C【解析】对于明末农民战争的考查。“免粮”针对明朝赋役苛重的社会现实,斗争对象是明朝国家和各级官府,体现的是农民和官府的矛盾,是官民关系问题;“均田”是针对明末农民土地高度集中的现实,体现的是农民军对土地的要求,斗争的对象是地主,所冲击的是租佃剥削关系本身,体现的是地主的和佃农的关系,是土地占有关系的问题。33.A【解析】明崇祯八年,农民起义军为了粉碎明王朝“围剿”,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13家义军在荥阳聚会,商讨作战方略。会上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主张,得到大家赞同,史称“荥阳大会”。34.B【解析】张献忠建国号“大西”,年号是大顺,铸钱是“大顺通宝”,考生容易混淆是因为李自成建国号“大顺”。35D【解析】《伊洛渊源录》是南宋朱熹的著作,其他则都是这一时期的著作,辑录了宋、元理学各家之说。36.D【解析】对于明朝的学术思想的考查。王延相是程朱理学的忠实代表。37.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明朝的学术思潮的演变。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发扬王阳明学说中的轻视经典、先哲的倾向,提出“现成良知”之说。38.C【解析】类书是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韵编排,以供人们参考用的工具书。《永乐大典》是永乐年间编撰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是康熙年间编撰的类书,故选。39.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明朝的私家史著。谈迁的《国榷》全书108卷,约500万字,记载元文宗天历元年到明弘光元年,对于明史的研究,特别是明代建州女真史及崇祯朝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0.A【解析】本题是对明朝较为重要的文学成就的考查。冯梦龙的《三言》是要让它们发挥劝喻世人、警诫世人、唤醒世人的作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是洪秀全传播拜上帝教的作品,不可混淆。41D42.D【解析】本题是对清前期统治策略的综合考查。“扬州三日”是南明政权史可法反抗清的斗争,不是剃法令的结果;嘉定三屠阵亡的将领是黄淳耀;康熙八年下诏“永行禁止”圈地。43.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南明政权的基本概况,应对南明政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各高校单独命题时这个知识点曾经作为名词解释出现过。44.A【解析】本题是对清朝赋税制度的考查。康熙帝在康熙五十年先进行小幅度改革,固定人丁,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人丁和丁银的固定,为地丁银的推行创造了条件。45A【解析】对于清初对台湾统治的考查。从此,台湾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实施数十年的迁海政策即时废止。\n46.C【解析】对于当时中俄关系的考查。雍正年间,中俄双方在布尔河畔谈判划界问题,商定签约,以订约地点布尔河命名,称《布连斯奇条约》,这是中俄两大国在对等基础上订立的平等条约。47.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清时期蒙古的概况。准噶尔部是卫拉特蒙古的一部,包括和硕特、辉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等部。48.A【解析】顾祖禹所作的《读史方舆纪要》概述历史地理学和军事地理沿革变迁。49B【解析】本题考查清朝对于西藏统治策略的变化。《藏内善后章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清廷统治者统治西藏地方的各项制度已臻于完善,西藏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政治上和法律上得到了极大的加强。50.A51.C【解析】对于清廷在东北边疆地区的机构设置的考查。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军政机构统辖该地区的军政事务,鸟里雅苏台将军是清廷在喀尔喀蒙古地区设立的最高行政建制,不属于东北三将军的驻防体制。52A53.A54.D【解析】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对历代正史作了系统的考索、整理、归纳,并称为乾嘉三大考史名著,但同时期的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未在其列,故选D。55.B【解析】对于清廷加强思想控制与文化统治的考查。康熙颁发《圣谕十六条》把儒家的纲常名教,具体化为士民日常的行为准则;《大义觉迷录》是雍正为了批判华夷之别,强化思想控制而亲自刊发的;《圣谕广训》是雍正对《圣谕十六条》加以注释发挥,颁发全国;《孟子节文》是明太祖时期的专制教育的措施。56.A【解析】对于雍正时期的一项农业制度的考查,也包括了对于其他制度的考查。雍正时期,推行“老农总吏”制度。命州县在下属各乡选择一二名“勤朴无过”的老农,予以八品顶戴,负责督课农业生产。57.B【解析】嘉庆年闻,洪亮吉在《意言》的《治平篇》和《生计篇》两篇文章中,集中阐述了他对清代前期人口问题的观点。解决之法,洪亮吉认为不外乎有“天地调剂法”和“君相调剂法”两种,洪亮吉被称为“中国的马尔萨斯”。58.B59.C【解析】对于清朝军制的具体考查。为了堆护国家领土主权,确保国家统一和对内实施镇压,清廷实行八旗兵在重要之地重点驻防与汉人绿营兵的各省普遍设置相结合的军事制度,形成从内地到边疆的严密的军事控制。绿营兵是由汉人组成的军队,同为国家的经制兵,是清朝赖以维护统治的主要力量。60.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清朝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总结。《古今图书集成》六汇编,下辖32典,总计一万卷,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百科全书。考生应该能够准确地分清类书和丛书的区别。61.A【解析】本题是对清初学术成就的考查。首先考生必须知道被后世称为清代汉学的“不祧祖先”的是顾炎武,号亭林先生,《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所作,他号梨洲先生,考生需要在熟练掌握两人的成就之后才能较为顺利地得出正确答案。62.C【解析】对于清初人物王夫之的考查。选项A、B为黄宗羲所作,选项D为阎若璩所作,选项C正确,故选。63,D【解析】本题是时于清代汉学学者的综合考查。选项D钱大昕是吴派代表之一,撰成《廿二史考异》,是乾嘉史学的代表作。64.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清为巩固统治采取的一系列的特殊措施,对抗清激烈的江南地区的乡绅进行重点镇压。“奏销案“哭庙案”“通海案”三起案件,使得江南乡绅元气大伤,声望难望昔日之项背。65.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清代的财政体制。清代实行的是严格的四级财政管理体制,即中央财政、省区财政、道府财政、州县财政,自上而下,遥级负责,将全国财政的决策权、管理权最大艰度地集中于中央部院,最后集中于皇帝之手。\n66.D【解析】本题是对清朝转衰的标志的考壹。需要考生对于那一时期的状况有一个较为垒面的把握。白莲教起义历时九年,波及五省,成为清由盛转衰的转折点。67.B【解析】本题是对清代学术变化的考查。庄存与在博通群经的同时,开始注意久湮不传的春秋公羊学,撰成《春秋正辞》,这是清代今文经学复兴的开山之作。其他选项皆为其后辈。68.C【解析】对于清廷试图改革旧体制的考查。道光十一年,两江总督陶澍在淮北改革,取消盐商对销售食盐的垄断度政府对行盐地域上的限制,盐场设官收税,只要照章纳税,即可领取票证,自由贩卖食盐。69.C【解析】康熙五十年,发生戴名世《南山集》案,C选项符合题意,其余三项均发生于雍正朝。70.D【解析】雍正皇帝将其与曾静辩论文字颁行天下,为《大义觉迷录》,主要关于清朝统治的合理性及自己即位的合法牲。二、名词解释l.鱼鳞图册:简称图册。南宋以后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绘制的土地簿册。南宋行经界法,有些地区按保甲绘制地形图,标出各户占有田地名称、顷亩、四至以及公共池塘、沼泽、山丘等,存于官府备查。因图上所绘田亩,依次排列,呈鱼鳞状,故名。随税粮多寡规定粮区,每区设大粮长四人,使集里甲耆民,丈量田亩并绘制鱼鳞图,其法与南宋时接近而略详,有总图、分图,且依县、州、府分别汇集成册,浙江布政司首先编造成功,遂推广各地。后历时稍久,图册所记已与实际情况有所不符,故自明中叶至清常加修订。清成丰年间损坏很多,至同治五年苏南地区还曾重造。是为官府摊派赋税的重要依据。【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明清时期的赋役征收的基本制度,在回答此类名词解释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厘清制度的来龙去脉。另外,考生要了解:配合鱼鳞图册的是皇册。2.锦衣卫;皇帝的侍卫机构。前身为朱元璋即吴王位时所设的拱卫司。洪武二年(1369年)改设亲军都督府,十五年设锦表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朱元璋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且不经司法部门,成为皇帝的耳目爪牙,监视和镇压全国官吏和民众。锦衣卫长官为指挥使,常以勋戚都督担任。【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明朝的一种特殊的控制形式。考生要将锦衣卫和厂卫结合复习,注意其背景、影响等。3.靖难之役: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各王拥有卫甲士3000人至1.9万人不等,北边各王握有兵权,势力更大。惠帝即位后,为了解除诸王“尾大不掉”所带来的威胁,采用齐泰、黄子澄之策,先后废削了周、齐、湘、代、岷等内地诸王。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于北平,以讨伐齐、黄为名,号称“靖难”。建文四年,燕兵破京师,惠帝死于宫中(一说逃亡)。燕王即位,是为成祖,历时四年(1399~1402年)的内战结束。【解析】靖难之役的结局有一定的偶然性,斗争双方领导者的个人政治、军事素质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成为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中绝无仅有的一次地方藩王叛乱成功之例。4.胡蓝之狱;明初的胡惟席案、蓝玉案,史称“胡蓝之狱”。明太祖朱元璋借此两案,大开杀戒,从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间,他几乎将明初的开国功臣诛杀殆尽,受株连被杀者有45000余人。胡惟庸飞扬跋扈,皇权与相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撞权植党”的罪名杀了左丞相胡惟庸,同时对和胡来往密切的官员也进行抄家灭族。以后又几兴大狱,使“胡惟庸狱”不断牵连扩大,到洪武二十三年,功臣太师李善长等人也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被杀。蓝玉是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妻弟,因南征北战平定边疆有功,被封为凉国公。但是蓝玉为人骄横,霸占民田、广蓄庄奴。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控告蓝玉“谋反”并严刑拷打成案。不但蓝玉全家被杀,受此案株连被杀的达15000人。\n5.土木之变:指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刺军打败,英宗被俘事件。明正统十四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大举向内地骚扰。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亲征。被瓦刺军队包围于土木堡,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瓦刺军四面围攻,骑兵蹂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朱祁镇与亲兵乘车突围,不得出,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锤打死。这次战役,明史上称为“土木之败”。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从此,明朝对于北方蒙古势力不再具有压倒优势,而处于被动防御地位。【解析】土木之变可以说影响了明朝的政局走向。此后的北京保卫战、英宗复辟、“夺门之变”等等无不是它的结果,所以“土木之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名词解释,值得关注。6.大礼仪之争:大礼仪是明嘉靖年间确定兴献王朱佑杬尊号的争论,因系朝廷礼法之至大者,故名。正德十六年,武宗死,无子,兴献王长子朱厚璁即皇帝位,下令礼臣议其生父朱佑杬尊号。以首辅杨廷和、礼部尚书毛澄为首的朝臣主尊孝宗为皇考,朱祜杬为皇叔父;观政进士张璁、南京刑部主事桂萼等迎合上意,议尊朱佑杬为皇考。双方争论激烈。嘉靖三年四月,追尊世宗父母。朝臣二百余人跪于左顺门前力争,激怒世宗,下狱者一百三十四人,廷杖而死者十六人。这一事件对嘉靖朝政治影响颇大。【解析】大礼仪之争事件前后延续了十余年,对明朝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首辅专权和内阁纷争,使得朝廷政治相当混乱。不仪使得嘉、万时期的政治缺乏应有的连续性,造成了王朝士大夫之间党同伐异之风。考生应该能够完整的表述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影响。9.利玛窦:利玛窦明末来华意大利耶稣会士,字西泰。万历十年,被派赴澳门。二十九年,献自鸣钟、《坤舆万国垒图》于明廷,获准留居北京传教。在华期问服儒衣冠,向士大夫讲授西学。并将《四书》译成西文,寄回欧洲,使孔孟之书,得以在西方流传,著有《利玛窦中国札记》。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析】利玛窦是明朝对外交流中的重要的人物,不仅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西方,而且还将西方的先进的文明带到了中国,以往各高校命题时经常涉及。10.《永乐大典》:中国明代官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始纂于永乐元年,永乐五年完成。计22937卷。主编为解缙、姚广孝等。《永乐大典》编纂之初,定有凡例2l项,对材料的取舍、分类、排比等都有明确规定。全书按《洪武正韵》的韵目编排,以韵统字,以字系事。举凡天文、地理、政治制度等均随字收栽。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8000余种古书资料。凡八辑之书,不许任意删节涂改,必须按原书一字不差地整部、整编、整段分类编入。这种编辑方法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明朝末年,不断散轶,今存残卷仍不失为增补、校勘和辑求古书的珍贵资料。【解析】《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类书。这么大规模的编撰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强盛和稳定,另外考生要注意具体史实的表述的准确性。11.票拟、批红:是明代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程序。明宣德年间,内阁的地位显著上升。内阁的主要工作,从过去比较空泛的“参预机务”转变为固定的票拟,即代替皇帝阅读臣僚章奏,草拟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上进”,亦谓“条旨”\n。自此票拟遂渐成为内阁最重要和制度化的职掌。票拟进呈皇帝裁决,皇帝用红笔在奏章和票拟上批答,称为批红。对票拟内容不同意时,皇帝可以加以改动或发还内阁令其再拟,称为“改票”。批红权后多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解析】明太祖废相后,票拟、批红是明代在制度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制度创建,使得内阁的权力职掌逐渐固定化、制度化,对于明中后期的政局以压清代的制度都有重要的影响。12.火耗:明清附加税之一。原指将零碎银两铸成银锭过程中的自然损耗。明代将征收之细碎银两重新熔铸为一定重量的银链,存入国库,而将熔铸之耗损部分名曰火耗,亦称火耗银,由纳税者承担。清初火耗各地不一,有高至百分之五十者,甚至解运往返费用,皆摊入其内。雍正时列入正税,无定额,欲征税时每两银加征一、二、三分不等,存留地方,主要用于公费及官吏养廉。卫,以凡察掌右卫,董山掌左卫事。成化三年,纳郎哈被明军杀于广宁,嘉靖末年,王果掌卫事,势盛,总领建州三卫之事。万历三年,王果死,右卫遂不振。至明末努尔哈赤渐强,统一建州各部。【解析】建州三卫既是对于明朝都司卫所的考查,涉及明朝控制边疆的措施,还是对于女真族历史的考查,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14.八股文: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所规定的文体。明清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解释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文章的格式定为八股文。其程式乃朱元璋与刘基所定,文章仿宋代经史,用古人语气,讲究“代圣人立言”。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段落(八股)组成,不得增减,并且只能按题目的字义敷衍成章,不能随意引伸和发挥。八股文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直到清末为止,八股文一直是读书人用以博取功名的敲门砖,在社会上有着极大的影响。【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明代的科举形式,八股文的发明既说明了明朝科举制度发展到了顶峰,逐渐制度化和固定化,另一方面,同时也反映了制度的僵化,考生应对八股取士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15.萨尔浒之役: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明廷以杨镐为辽东经略,出镇辽东。次年,以十万余人分四路出师,想一举消灭后金。四路军为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共刘铤,以杜松部为主力。明军企图以“分进合击”取胜,但由于杜松轻敌,在萨尔浒遇伏,全军覆没。继而马林败逃开原,刘铤力战死,仅李如柏全师而退。萨尔浒之役以四路明军三路遭全歼而结束。经此一役,努尔哈赤在东北的地位更加巩固,而明朝在辽东的统治愈趋动摇。后金牢牢掌握着对明战争的主动权。【解析】萨尔浒之役是后金对明战争的转折点,是明清史阶段比较重要的内容,在往年各高校单独命题时经常作为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16.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清代满族一种军事、社会组织形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过程中,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在原有牛录组织的基础上,初创黄、红、蓝、白四旗。四十三年,又增添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舍为八旗。每旗下辖五甲喇,每甲喇下辖五牛录,每牛录初为三百人。凡八旗成员分别隶属于各牛录之下,平时从事生产,战时负戈从征。出征时,军械粮草自备。皇太极时,新降附的蒙古人和汉人增多,分别编入“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入关后,于摄政王多尔衮死后,世祖福临收掌起所领之正白旗,于是称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为“上三旗”,余称“下五旗”。从清初起,满族统治者以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北京附近,俗称“京旗”或“京旅”,而将其余部分分别派到全国各地若干重要城市和据点驻防,利用八旗兵丁加强对本民族和各族人民的控制。作为军事组织,八旗兵和绿营兵共同构成清统治全国强有力的工具;作为行政机构,在东北地区,八旗各级署衙与州县地方官并存,直至清末。清亡,八旗制度随之全部瓦解。\n【解析】八旗制度在女真历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继承了金的猛安谋克制,带有浓厚的森林狩猎痕迹,世代承袭,是一种军政合一、汗权高度集中的制度。17.逃人法:清廷为严禁八旗奴仆逃亡和其他八旗人员逃旗而颁布的法令,天命十一年始颁。其内容有对逃亡者的处罚规定,还有关于惩罚窝主、奖励检举、奖惩有关官吏和办事人员等的规定。清入关前,为了制止农奴逃亡,就已陆续制定惩处逃人的法令。入关后,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清廷进一步制定极其残酷的逃人法。康熙中期后,随着旗地中农奴制经营逐渐被封建租佃关系所代替,此前严惩逃人和窝主的法令已不适应新情况,于是渐次更订,放宽惩罚。康熙三十八年决定裁撤兵部督捕衙门,把督捕事宜归并刑部办理,将逃人案件逐渐与其他刑事案件同等看待。雍正、乾隆年闻,继续贯彻了减轻处罚的精神。此后,由于满族内部的阶级分化日益加深,一般旗兵与余丁等逃亡严重,使清统治者把八旗兵丁逃旗作为督捕重点。但用逃人法加强对一般旗人控制的企图并没有实现。【解析】逃人法是满族统治者推行的民族掠夺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造成社会的极大不安,但是随著社会的稳定,逃人的问题逐渐减轻。18.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简称“国议”或“议政处”,由满族贵族组成,汉人不准参与,凡军国大事,全由议政王大臣决定,权力超出内阁之上,既有民族歧视成分,也带有满人军事民主制的遗风。康熙继位时年少,由诸大臣辅政,康熙设计诛杀鳌拜等人,限制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但并没有取消这个机构。雍正时设“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的满汉走臣组成,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上行走,为首者称领班、首枢,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核心机构,而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了空名、虚衔。对皇权构成一定牵制的满族旧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已经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不过是荣誉虚衔。乾隆五十六年在清代政治史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这一机构被宣布取消。【解析】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入关前按照“参汉酌金”的方针建立的一套满汉融合的政治体制,为清代所特有。在清代政治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军机处:清朝自雍正开始设置的中枢决策机构。为了当时用兵西北的军事需要,以达到办事密速的效果,一开始任是临时性机构,称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初设时仅为军事方面,后来发展成总揽军政大权的中枢决策机构,实权远远超过内阁。它的设置彻底清除了宰相制度的残余和影响。军机处无下属机构,所以权力虽大,但并不同于宰相。军机大臣无定员,一般由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充任。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解析】较之传统政治体制的宰相政事堂和内阁制,军机处具有人员精干、效率极高、保密性强等特点和优点,特别是它的临时差遣性质及军机大臣难以擅权的办事程序,便于皇帝随意操纵。发展成为终清一代的大政所出的国家中枢机构。20.《尼布楚条约》:清政府和沙俄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沙俄在雅克萨战败后,被迫同意谈判解决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袁在尼布楚进行谈判。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以南、以东属中国。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维持了一百多年中俄边境的稳定。【解析】《尼布楚条约》也是中国与外国第一个边界条约,考生还要注意条约签订的背景:当时西北噶尔丹虎视眈眈,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不得不让步,与俄签订条约。\n21.多伦会盟:清康熙帝为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康熙三十年在多伦诺尔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的会盟。当时,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喀尔喀蒙古三部10万众南下投清。康熙帝为安置喀尔喀蒙古,并加强对其管理,遂决定于多伦举行会盟。康熙帝于御营殿帐依次召见内蒙古、外蒙古王公贵族,并赐宴。次日,召集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哲布尊丹巴等35名喀尔喀三部贵族会盟。主要内容为:①规定喀尔喀蒙古须遵行清延的法令;②令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等具疏请罪,以结束喀尔喀蒙古内部纷争;③废除喀尔喀三部旧有济农、诺颜等名号,留汗号,依次授以汗、亲王、郡王、贝勒等爵位;④依49旗例编族,分左中右三路,设盟,实行盟旗制度。此次会盟,改善了喀尔喀蒙古各部与清之间的关系,并使清王朝对漠北地区的管辖得到加强。【解析】多伦会盟是清朝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通过会盟确立了清朝对漠北蒙古的正式管辖,大力发展满蒙贵族的姻亲关系,对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着积极贡献。22.金瓶掣签:用掣鉴于金瓶以确定活佛转世人选的制度。藏语“金奔巴”,奔巴即“瓶”。乾隆五十七年,清廷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大活佛转世,设立了“金瓶挚签”制度,特颁发两金瓶,一贮北京雍和宫,一贮拉萨大昭寺。凡蒙藏大活佛如章嘉、哲布尊丹巴、达赖、班禅等转世时,均须将所觅若干个“灵童”的名字署于象牙签上,置签于瓶中,分别在雍正宫、大昭寺,由理藩院尚书或驻藏大臣监督掣定,此后进成定制。这一制度的建立标志着驻藏大臣权力的进一步提高,加强了清政府对蒙藏地区的统治。【解析】金瓶掣签体现了清朝对西藏的统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西藏在清朝有着特殊的地位,关系着大清帝国的稳定。西藏问题在中国古代史上的演变是一个比较大的综合题,考生可以整理一下。23.理藩院;官署名,清代管理蒙、回、藏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初为“蒙古衙门”,设承政、参政等官。崇德三年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隶属礼部。顺治十八年改为与六部同等。理藩院的设置最初是为了处理蒙古事务,随着清朝对西北、西南各地区统治的进一步加强,理藩院管理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到蒙古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具体管辖范围为内外蒙古、青海蒙古、新疆之额鲁特部、回部与西藏喇嘛所属各处。理藩院还掌管一部分属国及其他外国交往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另成立了总理衙门,这部分事务始改归总理衙门管理。理藩院的设置,标志清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地区隶属关系的加强,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已深入到边区。光绪三十八年理藩院改为理藩部。【解析】清建立了适宜边疆各民族习俗特点的管理边疆事务机构,理藩院就是其中机构之一。清代最终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所以关于清代的民族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考生必须有足够的认识。24.摊丁入亩:又称“摊丁入地”,“地丁舍一”。即将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为清代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历代均以人丁、地亩作为双重征税标准。虽有明朝一条鞭法规定代役丁银摊入地亩,但未普遍实行。清初赋役制度十分混乱,弊病丛生。为厘清积弊,康熙五十一年规定依照上年所报丁数,固定丁银税额,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五十五年四川、广东等地首次试行将丁银摊入各府州县地亩征收。雍正元年,世宗从直隶巡抚李维钧所请,准于直隶地方一体仿行,次年令各省次第举行。惟奉天府以民人入籍增减未定,仍行分征。此法虽各省实施程度不一,但到乾隆十年,除山西个别地区外,已基本通行全国。摊丁入亩使地丁合一,田亩成为单一的征税标准,简化了税种和稽征手续,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在赋役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解析】摊丁入亩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首先,它没有取消古老的人头税,而是固定下来了;其次,它有利于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按照近代计口方式来统计人口,弊端百出的编审制度废除只是时间问题。\n25改土归流:也称改土设流、改土为流、改土易流。明清时对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主之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即废除自元代以来世袭之土官,而代之以流官的统治。始于明洪武二十八年,时云南越州土知州因作乱被斩,乃废土州,置越州卫。其后时有此举,而规模较大者,一为永乐时平贵州思南、思州两宣慰使之乱,;一为万历时平四川播州宣慰使之叛。清雍正年问,由云贵总督鄂尔泰主持的改流,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涉及云南、广西、贵州等五省。在改流地区,清政府设兵驻防,实行屯田,兴办学校,编造户口,废除过去土司残暴统治,杜绝土司之间之纷争,促进边远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控制。但直至清末,土司制度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解析】考生要认识到:①改土归流不但是清朝的实践,在明朝时就已经实行,不要由于重点强调清,而忽视了明的改土归流;②用兵土司的种种残暴行为给各族人民带来灾难,但是有利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统一。26.乾嘉学派:清代的一个主要学术流派。亦称汉学、朴学或考据学派。图其在乾隆、嘉庆两朝达于极盛,故名。惠栋、戴震、钱大昕、段玉裁等为其代表人物。乾嘉汉学家继承古代经学家考据训诂的方法,加以条理发展,治学以经学为主,以汉儒经注为宗,学风平实、严谨,不尚空谈。古音学是乾嘉学派研究的主要对象,对古籍和史料的整理,亦有较大贡献。长于考据,这是清代汉学家朴实为学的传统。清初,为确立封建专制的政治统治,在文化上也推行了极为酷烈的专制政策。加之清廷的崇奖,考据之学遂成为统治者与文化专制相辅为用的工具。乾嘉学派诸学者在经学、史学、音韵、文字、训诂等方面,都取得了当时最好的成就。道光以后,学术风气久经酝酿而发生了一个较大的变化,令文经学得以复兴,从事于“经邦济世”之学。同治、光绪之世,孙诒让诸人在古籍整理上同样作出了值得称道的成就。章炳麟,重倡顾炎武“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之学,以伸张其政治主张,是汉学的一个光辉结束。27《徐霞客游记》:徐宏祖著,号霞客,故名,历史地理著作,游记体。是他遍历全国各地名山大川亲自考察的结果。对西南地区的地理、地貌、岩溶等记述尤详,并有很多有价值的见解。特别是他把金沙江流域作为长江的源头,较前有了明显的发展。【解析】文字狱的发生有其特殊的历史土壤,是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而采取的文化高压政策。考生在答题时不能将明朝的文字狱漏掉,题意并未将文字狱限制在清,否则就会造成失分。28.《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乾隆四十六年,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粪66属。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四库全书会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总而言之,《四库全书》是18世纪70到80年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解析】《四库全书》编纂成功的原因何在?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第五,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另一种观点:四库全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大浩劫。29“十通”:是十部书名中带有“通”字的古典文献。最初有唐代杜佑所撰的《通典》,后有宋代郑樵所撰的《通志》,元代马端临所撰的《文献通考》,清高宗敕撰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和近代刘锦藻所撰的《清朝续文献通考》后人称为“十通”。它是一套有关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的大型工具书。其内容包含了上起远古时期下至清朝末年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制度方面的资料,共计二千七百多卷,约二千八百万字,内容广博,规模宏大。其中的《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成就最高,在中国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史学研究人士必备的工具书。\n30.内三院:清代初期的中央文书机构。1636年皇太极改文馆为内三院,包括中国史院(撰拟招令、编撰国史)、内秘书院(掌管起草敕谕和收录各政府机构的奏疏)、内私文院(讲经注史,颁布制度),三院长官为八承政,三院共设大学士四人,学士五人。可参与机务,充当皇帝助手和顾问,初具了后来内阁的规模和职能。但此时仍以文书事务为主,还不能算是最高决策或挂靠机构。清军入关后,改内三院为内阁,到康熙后,将大学士品秩升为正二品,分兼殿阁衔,自是内阁基础基本奠立。三、史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1)根据材料可知反映了有明一代宦官专权的趋势愈演愈烈。(2)①朱元璋时期对宦官的防范很严,宫中树立铁牌,警诫宦官。但是在维护皇权的关键时候,宦官总比大臣更容易取得皇帝的信任,充当皇帝的耳目。②明成祖以藩王取得皇位之后,常依靠宦官刺探情报,控制局面。宦官机构逐渐定型为“二十四衙门”,各机构主管称太监。其中的司礼监以其批红之权,成为帮助皇帝裁决政务的枢纽。③明朝宦官专权始于成祖,成于英宗,极于天启。明朝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年间始。英宗以后宦官专宠擅权,宦官专权的局面因此形成。汪直在宪宗时权倾天下,掌握特务机关——西厂,以残酷迫害朝臣和地方官员著称。刘瑾在武宗朝主掌司礼监,并创立特务机构内行厂,国家政事一决于瑾。到魏忠贤专权的天启年问,宦官及其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残酷迫害东林党,宦官专权达到了顶点。(3)明朝的皇权和官僚体制都已经高度成熟,宦官权力只是皇权的延伸,一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一世,但只要皇帝决定铲除他们,很容易办到。明朝宦官的权力十分广泛,凡是国家官僚系统所到之处,就有宦官势力的存在。宦官的人数庞大,这是明朝国家结构和政治生活的一大特色,是明朝皇权极端强化和“我家天下我自为之”的政治文化带来的结果。【解析】中国历史上,宦官参预政治,只有汉朝、唐朝、明朝表现最突出,而且三个朝代又是各有不同,考生应该比较它们的异同特色,在比较中掌握,效果会更好。2.【答案要点】(1)清朝统治者胸怀带有连续性的明晰的治国方略——“西师”、“南巡”。(2)①“西师”是指“平定准噶尔之役”、准噶尔之役的余波,南疆大小和卓叛乱,前后持续了六七十年,贯穿康雍乾三帝。其原因:第一,漠西蒙古武力强悍,明瓦刺是其前身。噶尔丹时,统一各部,雍乾之际,噶尔丹策零为其首领时最强盛,既与清对抗,还与沙俄对抗,有雄心、有实力作中国的主人,且其对于西藏的影响较大,可以控制达赖喇嘛;第二,从全国来看,准噶尔一日不灭,西藏蒙古一日不宁。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清朝就会腹背受敌,要统治汉人,必须以蒙古为长城,稳定满蒙联盟。②康熙和乾隆认定,要确立对汉族的统治,关键之处在于能否使江浙地区的汉人,特别是那里的汉族知识分子稳定服帖下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早在黄河流域,但经过晋末永嘉之乱、唐朝中期安史之乱以及金朝武力征服北方半个中国等战乱,经济中心渐渐南移到江浙等江南地区,随着衣冠士人举族纷纷南渡,自然也把华夏传统文化带到了那里。在“士为四民之首”的古代,华夏文化正统所在的江浙士人领袖对清廷的态度,可是关乎整个汉族人心向背、清朝治乱安危的头等大事。所以,康熙、乾隆的六下江南虽不能说完全没有游山玩水的成分在内,但主要还是基于清醒的政治战略方面的考虑,千方百计想怎样才能把那里的汉族老百姓、士人,尤其是那些精英人物安抚好。为此,他们祖孙俩特地在明太祖孝陵前三跪九叩,频频接见声望夙著的江南耆老宿儒,各处阅视河工海塘,更不用说豁免江南、浙江民间田赋积欠以及赐举人、增学额等等显而易见的羁縻笼络的那些举措了。\n③“西师”、“南巡”都是从维护清朝统治出发,两者互为依托。第一,依托汉族丰富的物力、财力,分化瓦解蒙古。平准之役依靠的就是强大的后方实力;第二,依托蒙古,巩固对汉人的统治。在客观上较好的解决了如何维护大一统的问题,铸就了超越千古的大一统的丰功伟业。【解析】本题是对于清的治国方略的考查,需要考生有着较高的历史综合能力,通过基本的史实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性。3.【答案要点】(1)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到人口压力在康乾盛世的起步阶段就已经隐然显现,到了乾隆中期,18世纪60年代以后负面作用日益严重。出现人口问题的原因是:①平定三藩之后到乾隆三十九年清水教起义,一百多年的和平时期保证了社会稳定;②这一个时期的国家统计效率提高;③国家传统的社会结构,文化特点起着重要的影响;④制度改革,摊丁入亩,人民不再考虑隐瞒户口;⑤气候条件适宜;⑥食物结构发生改变,传播新品种。(2)根据当时情况可以有如下对策:①以鼓励垦荒为主,辅以兴修水利、轻徭薄赋、完善仓储赈济制度等,以达到最大限度增加土地资源,养活被现有耕地挤压出去的过剩人口的目的;②发展工商业、城镇服务型行业和农村手工业以及其他副业来吸纳过剩人口,这是摆脱了传统思路的以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人口压力的崭新对策;③还有海外移民和海外殖民的特殊途径。(3)康雍乾时代国家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最终采取了以垦荒为主的传统型对策。通过政策、法【解析】18世纪的人口问题、物价的持续上涨和失去制衡的专制皇权是康乾盛世的三大隐患,清朝衰败的根源也在于此。考生应该能够准确把握其原因、影响、背景。4.【答案要点】(1)明清之际,战争额仍,中外贸易受到严重的摧残。顺治元年,为了缓和沿海目兵燹造成的困难,一度允许外国人到澳门贸易。嗣后为了封锁沿海人民同郑成功等海外抗清势力的联系,实行了严厉的迁海、禁海政策,在经济上造成了严重的消极的影响,成为清初经济萧条的重要原因之一。康熙年间强烈要求解除海禁的呼声越来越高,慕天颜就是其中之一。(2)①清朝统一前后,害怕汉人反抗,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顺治十六年颁布了“迁海令”,强迫东南沿海居民内移50里;②康熙二十三年,开放海禁,设闽、粤、浙、江四海关,用以主管海外贸易事务;③康熙五十六年下达禁止中国商人前往南洋贸易的命令;④雍正时期开放了南洋之禁,但是却加强了对中国商人出海的一系列严格限制,中国商人无法得到清政府给予来华外商同等的政策待遇;⑤18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船队直接前来浙海关所在地宁波贸易,乾隆帝感到担忧,决定禁止外国商船束宁波,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3)变化的原因:①其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发展对外贸易的需求;②处于自我封闭的文化之中,人思想较为封闭,自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③对汉人的防范、猜忌、戒备。【解析】与西方商业性的海洋文化相比,中国的海洋文化表现出了鲜明的农业性,其地位基本上就是陆地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明清时期的海外政策是考查的重点之一,将两者相比较,可知,从总体趋势上,贯穿明朝海外政策的主绒是开放的,而清朝的海外政策的主线则是封闭的。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在政治上,改革政权机构。地方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负其责任,而统属于中书省。1380年后又废中书省,昙丞相官职,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处理其事,直接为皇帝负责。朱元璋在废丞相后,谩华盖殿、武英殿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2)在经济上,编造黄册和鱼鳞固册,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把保证农民的一定生产、生活条件和恢复发展生产,作为安定民情,巩田其统治的重要手段:①徙富民,抑豪强。使大量富户远离乡土,并承担各种差役;②移民屯田,奖励开垦。多次下诏并通过设司农司、考核官吏等办法尽量使抛荒的土地得到垦殖,以调整土地占有情况,刺激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③减免赋役。对所归附地区、灾区压“兴王之地”多次蠲免税粮,多次减轻白耕农的负担;④\n解放奴隶。下诏释放奴隶,由朝廷代赎因饥荒而典卖的男士,使其人身自由;⑤兴修水利。派遣专吏井责成地方官兴修水利;⑥鼓励种植经济作物,以解决衣着问题。这些措施的实行,促进了明初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3)在军事上,制定“卫所”制度。将全国军队编为卫所军和京卫军。各都司又归统于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负责军队的训练与管理,有战事则由兵部秉皇帝之意征调,派将军统领出征,事成后各归本位。(4)在司法上,由都察院司纠劾,刑部掌刑狱,大理寺主审查。有大事则由三法司共同审处。明政府编定《大明律》,加强了维扩君主集权的内容。明太祖又亲自编撰了《大诰》三篇;又实行廷杖制度,以震慑官员,维护皇权。(5)朱元璋还设立锦衣卫和巡检司。锦衣卫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是洪武十五年开始设置。明太祖为加强专制统治,赋予其巡察缉捕权力,最高长官为指挥使。明中叶后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此外,朱元璋还杀戮功臣,兴文字狱,以血腥手段摧残知识分子,维护专制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通过以上措施,全国军政、司法大权高度集中于皇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这些措施起初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长期推行却有很大的弊端。它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文化的发展。【解析】朱元璋的个人经历和明朝建立的历史背景,都对明朝初年国家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建立产生了影响,又对整个明朝和后来的清朝具有深远的影响,朱元璋表现得既求治心切又刻薄寡恩,明初政治呈现冷酷无情的气象。2.【答案要点】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明政府派郑和率巨大的中国船队七次下“西洋”,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1)郑和下西洋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①明朝的统一和富强。明朝经过太祖时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正因为明朝国力雄厚,所以才能给予如此规模巨走的航行以巨大的物质支持,使其得以胜利完成;②长期以来与南洋的密切联系,这为郑和的航行提供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和航海人员;③造船技术的发达。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在当时是很先进的。船上携有航海图、指南针等;④明成祖继位,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招致各国来贡。另外,过去有人因航海在外,把自己的见闻和一些地理知识写成书,公之于众。所有这些都给郑和的航行创造了条件。(2)郑和的远航始于永乐三年,止于宣德八年,凡七次,历二十年,经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所到之处,宣扬明朝国威,邀请各国前往明朝贸易,并就地进行贸易,用所载货物换取当地特产。宣德八年以后重申海禁,有限的开放回到海禁闭关。(3)郑和下西洋的结果打通了从中国通往西方的航路,这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为世界航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郑和的远航,还导致了明中叶私人手工业与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导致了移民海外热潮和奢侈之风的兴起,导致了朝野率皆用银与新思想的出现,这一切使中国社会内部孕育了变化的潜流,其作用和意义颇为深远。【解析】郑和下西洋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特别是近几年,考生应该全面把握它的基本内容、结果、历史条件等。3.【答案要点】(1)张居正改革的背景:①内阁倾轧。有权势的阁臣,特别是首辅,朝臣之间明争暗斗。②宦官专权。宦官专权的结果,使明王朝的政治日益黑暗,人民苦难不断加深,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③财政危机,赋役繁重。皇帝大置皇庄,皇族、勋戚、官僚纷纷效仿,大肆兼并,农民破产流亡,军屯破坏。赋税、徭役和地租加重。宣德以后,赋税日增,徭役不均,地租高达二、三石,再加上高利贷,民不聊生。④流民起义。明代中期,随着大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各地农民连奋起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此起彼伏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对明朝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⑤瓦剌入侵。“土木之变”发生后,为了防备蒙古地方统治者的袭扰,明政府不得不在长城沿线上先后设置“九边”\n,即九个军事重镇,以加强自身的防卫能力。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解除蒙古残部的威胁。此外,倭寇长期骚扰东南海疆,成为挥之不去的外患。(2)张居正改革内容:万历年问,张居正任宰相以后,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如下:①澄清吏治。强调“用人唯才”;创立“考成法”,官吏“用舍进退,一以功实为准”。提倡实干,要求“扫无用之虚词,求躬行之实效”。②增加财源。下令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清查赋税田产,责成官吏追缴欠税;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明代后期一项重要的赋役制度。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新的赋役制度,“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所谓“一条鞭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③整顿军事。选派一批得力将领在边境积极练兵备战;对鞑靼贵族采取加强政治经济联系的政策;对倭寇则予以沉重打击。④兴修水利。任用潘季驯督修黄河。(3)对张居正改革的评价: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振兴衰落的明王朝,巩固地主阶级专政。但在客观上收到了一定的积极成果:它不但延缓了政治危机的爆发,出现了短暂的安定局面,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而对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张居正改革以后,明朝的政治、财政形势都有所好转。但是,这场改革因触动了大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逐渐破坏,明朝的统治也日趋衰落。【解析】张居正改革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著名的改革之一,所以也是考研命题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对于张居正的评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张居正去世后得到的结局也是比较耐人寻味的。孝生应该深入到当时的背景来看待张居正改革和张居正本人。4.【答案要点】在清丈土地的同时,张居正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该法的主要内容为:“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具体内容是:(1)各项复杂的田赋附征和各种性质的徭役一律合并征银。(2)徭役中的力差改为以银代役,由官府雇人充役。(3)徭役银不用户丁分派,而由地亩承担。(4)以县为一单位,将全部徭役银分配于一县的田额上,改变原来按里平摊之法。(5)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废除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里征解赋役的办法。意义: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1)它简化了赋役的征收手续,改变了以前赋与役分征的办法,使二者合而为一,井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2)徭役征银的办法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为城镇手工业提供了较多的劳动力。(3)由于赋税征银,对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作物的商品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4)动机与目的皆在于挽救明王朝的统治。一条鞭法将赋役名目删繁就简,合为一则,把万历以前各种合法与不合法的加派加征变成正税;粮户直接向官府缴纳丁银,官运带来加耗,给粮户带来新负担。所以在新的赋役制度下,依然会有新的弊端。【解析】一条鞭法在赋役制度改革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它的评价,考生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看到它的主流是进步的,但是也存在着许多弊端,答题时必须涉及。5.【答案要点】明初废除宰相之后,皇帝的日常工作大为增加,疲于应付,挑选一些官员承担秘书、顾问工作,辅佐理政形成固定的秘书咨询机构,即内阁。(1)内阁在明太祖时即有萌芽。废相不久设立“四辅官”,后改设殿阁大学士,皆轮值备问,由此秘书官员常设,渐有内阁之称。(2)仁宗、宣宗到英宗正统前期,内阁的地位有了显著上升。此时内阁的主要工作从过去的“参预机务”转变为固定的“票拟”\n,自此票拟逐渐成为内阁最重要和制度化的职掌。法定角色仍不过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处。(3)正统以下,内阁制度继续发展。内阁大学士排名有了先后,开始有了“首辅”的尊称,在朝廷的地位,内阁逐渐在部、阁之争中占得上风。(4)从嘉靖继住起,内阁首辅在朝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权势更重。与此相关的,阁臣之间围绕首辅位置的倾轧争夺愈演愈烈。从张居正死后直到明亡,内阁大臣基本上碌碌无为,内阁政治的黄金时期已经结束。从严格意义上说,内阁不能与此前的宰相等同:(1)内阁制度上只是承担秘书、顾问工作,虽有议政之权,而无监督百官执行之权,不能指挥六部:(2)内阁的议政权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票拟是否生效,要取决于皇帝的批红;(3)内阁议政带有很大的被动色彩,主要是被动接受顾问,缺乏向皇帝主动建议权;(4)在明朝大部分时间,内阁未被看做正式机构,而只是临时性的办公场所。总之,内阁最多只具有“准宰相”的性质。【解析】明朝内阁制度和宦官在国家政务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同成为明朝上层权力机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内阁制在明朝的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如果考查明朝的政治就必须涉及,考生应谊重点关注。6.【答案要点】明清并代之际的中国,在剧烈的政治变故中,社会矛盾错综复杂。(1)后金与明廷之间从属于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发展到两个政权的嬗变前后的新朝与旧朝的矛盾。(2)农民起义军与明朝和清朝先后为敌,他们灭亡了明朝,却最终被清朝剿灭。(3)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初步建立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统一,其所面对的反抗力量,是明朝的残存势力加上农民起义军的余部,还有在台湾的郑氏家族武装力量。(4)以南明和农民军为主的抗清力量被消灭后,清朝的地方割据实力有所发展,康熙时期进行了平定三藩和统一台湾的斗争。(5)明朝灭亡之后,明遗民、遗臣仍然以明为正统,与清政权对抗,至少是不合作的态度,宣扬“华夷之别”,严重威胁清统治稳定。总之,清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是贯穿当时历史发展的主线,各种社会矛盾围绕着这条主线而展开和消失。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一个个矛盾的逐渐解决,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业最终完成,最终奠定了国家的版图。【解析】考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需要在总结明清之际的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之后,综合分析得出明清之际的社会矛盾。有一个特殊的人物考生可以关注一下,就是吴三挂,他的一生是这些矛盾的集中体现。7【答案要点】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需要,明清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明中期,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史上的重大改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表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农民人身地位提高;另外,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但从实际施行来看,各地推行的并不一致,真正将赋役合并的并不多。后来随着明王朝的腐败,加征加派接连不断,人民负担有增无减。清初,取消了明末各种加派,重新恢复了万历时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但限于当对客观条件,一条鞭法实行的并不彻底,康熙帝在康熙五十年先进行小幅度改革,固定人丁,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n。人丁和丁银的目定,为地丁银的推行创造了条件。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的推行,一定程度上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农民人身地位提高。按田亩纳税,使无地农民在法律上不再纳税,赋役不均的现象有所缓和,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安定。使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人口统计相对客观、真实,这也是乾隆时我国人口骤增的因素之一。总之,地丁银制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解析】明清时期的赋粳制度变革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关键,也是历年命题的热点。回答这个问题,从其背景、内容,影响抓住几个关键点:一每鞭法;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8.【答案要点】封建君主专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体。纵观我国封建社会封建君主专制的演变,大体可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扣两种形式。从秦到元,是有宰相制的君主专制;而明清时期,则是无宰相制的君主专制。面对封建末世复杂的社会矛盾,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时期的突出特点就是极大地强化了君权。丞相的废除和军机处的设置,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分割,大大加强了君主对中央的控制。明代三司和清代地方督抚的设立,大大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实行,强化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厂卫机构的设置,则大大加强了皇帝对官吏和人民的控制和镇压。这些表明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统治得到了空前强化。明清时期的无宰相制,大大强化了君权;通过地方机构的改革,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同时,思想控制更是日益加强。皇权越来越尊,臣民愈来愈卑,这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演变的轨迹。君主专制统治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在明清建立之初,这种制度对纠正前朝弊政,提高办事效率方面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对于封建社会末期来说,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造成中外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君权的过于集中,又决定了皇帝个人品质对统治的制约。通常情况下,封建王朝前期皇帝比较勤勉,而中后期则相对腐朽。因此,封建王朝中后期则往往会出现统治危机和社会矛盾激化的局面,这正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负面影响。【解析】回答这个题目要抓住几个规律:君主专权越来越强化;政治活动越来越生硬;经济活动越来越失去活力。这一切最终导致了近代系列问题的出现。9.【答案要点】康熙帝的高明之处在于不满足于当时疆域的现状,此时的“中国”的概念突破了此前汉王朝疆域范围。康熙为了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平定三藩。康熙十二年康熙批准尚可喜撤藩,吴三桂进起兵造反,尚之信、耿精忠先后响应,史称“三藩之乱”。康熙二十年清军进军云南,三藩彻底失败。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提高了汉族官僚在清政权中的地位,提高了康熙的权威。(2)化解明遗民的反满情绪,对遗民做统战工作。争取了新一代知识分子对清的认同,军事征服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战争之后采用政治手段来解决问题。(3)统一台湾,开放海禁。康熙二十三年,施琅率军打败台湾水师,郑克爽请降,台湾复归大陆。开放六省海禁,开设江、浙、闽、粤四海关。康熙二十四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4)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两国第一个平等条约,维护了中俄边界一百多年的稳定。(5)统一漠北,三次亲征朔漠。康熙二十九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三次亲征,打败准噶尔,康熙三十年主持多伦会盟,安定了众蒙古。\n【解析】康熙帝在位61年,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巩固统一”一直是考查的重点,还有关于康熙帝的评价也是一个经常涉度的题目。10.【答案要点】“征丁无人,征地地荒”的情况直接威胁到清王朝的统治,迫使清初的统治者不得不采取一些恢复和发展农业的措施。(1)停止圈地。清初为照顾满洲贵族和八旗兵丁的利益不断圈占土地。康熙二十四年,决定停止圈占土地。(2)更名田。就是将明朝王室的大量田地拨给原来的佃户,任其垦种。这项活动开始于康熙七年,结束于康熙九年,对发展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3)招民垦荒。从顺治六年开始,清政府多次颁布垦荒令,采用承认所有权和短期免税等优惠措施,鼓励百姓开荒种地,并把垦田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一条标准。(4)蠲免赋税。为了避免激化矛盾,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清政府也比较注意赋税问题。顺治时,即宣布取消“三饷”,到康熙时,又不断下诏蠲免赋税。(5)摊丁入亩。清初沿用明代的一务鞭法。康熙末年着手改革赋税制度,规定康熙五十年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雍正元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摊丁入亩。摊丁入亩又称“地丁银”,即按康熙五十年的丁银数平均摊入地税中。摊丁入亩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它完成了地税与丁税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解析】本题是对清初的经济政策的全面的考查。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恢复和改革措施,使得清的经济水平逐渐恢复、发展,为康乾盛世创造了条件。11【答案要点】(1)秘密立储制的背景;康熙末年,皇太子和康熙帝的权力斗争日益加剧,其他皇子和文武大巨卷入纷争,政局动荡不安,康熙帝决心不再立储。表明汉制的明诏立储与满族的历史土壤不适应。雍正是最大的受益者,又是最大的受害者。没有明诏立储使他创伤很深,他必须未雨绸缪,为了子孙他不能留下千古疑案。既不能明诏立储,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了;又不能不立储,使皇帝来路不明,阴影笼罩了雍正十三年。所以需要全新的设计和具体的操作。(2)秘密立储的具体操作:雍正元年八月,诏众大臣,当众面谕立储之事,将立储密旨藏于乾清官最高处“正大光明”匾之后,随身携带一副本。雍正十三年,乾隆继位,这是秘密立储制的第一次实践。成丰继位,这是秘密立储制的绝响。(3)秘密立储制的评价:与历代王朝建储立嫡迥然有别的秘密立储制,基于满族社会特殊的历史传统、政治文化,同时又融合了汉族立太子以定国本的有益经验,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皇住继承制的重大变革,也是对于满族不立储传统的修改和发展。其审慎运作有利于国家最高权力的平稳交接,而从所有皇子中遴选皇储,并通过长期的观察、精心培养教育,最后确定皇位继承人,无疑会提高优选皇储的几率。乾隆一再阐发“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的道理,终于确立了有清一代的不拘嫡长、秘密立储的家法。【解析】秘密立储制是康雍乾三帝积极吸收并利用汉族王朝的统治经验,借鉴辽、金、元等王朝的历史教训,使得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政治体制完备的一个重要的表现之一。考生应该对于古代皇住继承制度有一个总结,它的发展脉络大体是禅让制、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嫡长子继承制、再到秘密立储制。12.【答案要点】(1)火耗就是农民用零碎银两来缴纳赋税,官府要将它们熔成50两一个的银键上缴,这个过程中有损耗,农民就要缴纳火耗银,官府征收,支配火耗。(2)上下默许的原因:①官员薄俸,还要应付大批开支,不合法,但是合乎人情,不受谴责,皇帝也默许;②地方经费长期紧张。(3)弊端:形成陋规,律无名文,法所不容,相沿而成。①败坏了吏治;②从上到下普遍亏空;③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n(4)康雍二帝对于火耗的态度差别:康熙帝比较务实的态度,应允许陋规一定限度的存在,他一生到暮年,不希望留下加派老百姓的恶名,晚年惜名的思想特别明显;雍正继住后,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亏空问题,在不增加国家财政支出的情况下,把火耗,公开制度化。(5)具体操作:提火耗,设养廉。雍正元年,山西巡抚诺岷请明征火耗,雍正批准各省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行。大体分为三块:弥补亏空、地方公用、官员养廉银;各省基本实行,只是情况不同,火耗率也就不同。(6)评价:①对于澄清吏治有帮助,但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为乾隆前三十年的兴盛打下了基础;②在不增加国家财政支出的情况下,缓解了地方州县普遍亏空的状况;③但是用财政的手段解决财政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析】提解火耗、增设养廉是雍正年间一项重大的财政度官俸制度改革。乾隆初年,又有所谓提解火耗几近加赋的舆论,朝廷又有是否提解火耗的讨论,乾隆以“率由旧章”作结,就成为了有清一代的定制。考生回答时应从它的定义、原因、背号、实行、评价入手回答,力求全面。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列强的对华侵略内容概述本章以中国近代史上,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的历次对华战争为线索,重点考查西方国家的侵华史,本章内容在历年的各种近代史考试中都是重点考查对象,而且不分主次,都需要考生着重对待,考点囊括历次对华战争的背景、过程、结局、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产生的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发端,是列强对中国进行的最早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的爆发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经过一系列的战斗,清政府选择了妥协投降,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内容影响深远,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其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巨大而深刻。另外,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西方国家转化经济危机,扩大侵华利益的结果,战火从广州、天津一直烧到了北京城,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重要的包括《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倾向。同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的同时,沙俄乘机侵占我国东北、西北的领土多达144万平方公里,是这次战争中受益最大的国家,沙俄对中国领土的侵占是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来实现的。19世纪80年代进行的中法战争是一场中越共同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战争,整个战争形势一度对中国有利,但是由于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最终成为了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使中国的西南门户洞开。除了陆上战斗,考生还需注意中法战争中的海上战斗。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酝酿已久的侵华战争,在战争中,中日两国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中的近代化成果进行了比拼,最终日本获得全胜,两国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海战是甲午战争中的主旋律,中国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最终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战争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意识觉醒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盛宴,而签订的《辛丑条约》无疑是一个分赃的条约,至此,中国彻底地沦为了半殖民地社会,同时,清政府也沦为了列强侵华的代言人,中外的反动势力勾结在了一起。复习建议在复习中,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把握和理解这段历史。首先,可以将这一段历史放在一个大的历史环境中来理解,即在与中国之前以及其后的历史比\n较中来复习,可以更深刻地掌握当时中国为何屡遭侵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破坏,进而得出在这影响之下,中国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另外可以与当时的世界局势联系起来,从当时的世界大势中来理解当时中国的处境,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争夺殖民地积极扩张,总结呵史的教训: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必然挨打。其次.要把握晚清时期的列强侵华的一系列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影响、战后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是基础。这一系列的战争以及因之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在比较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是如何一步步迈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深渊的。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是大纲要求的考查目标之一,考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再次,有一个线索贯穿于这段历史:伴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它们瓜分中国的胃口越来越大,而中国则是一步步迈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深渊。如果抓住这个线索来复习,既会锻炼基本的历史综合能力,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最后,考生在对重要知识点复习的前提下,也不应忽视这段历史的许多细微之处,如总税务司的设立、东南互保以及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魏源、林则徐等等,这些也是出题点。应该查缺补漏,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核心内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南京条约》的内容、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及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过程;中法战争的过程;《中法新约》的内容;甲午战争的背景、起因、过程、结局;《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命题预测列强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条主线,历来是考试的重中之重,所有的题型都有可能考到,战争的背景、影响是简答题常考内容,条约的内容可以放在史料分析中,而战争的过程有可能在细节题中涉及,所以考生需要拿出较多的时间来复习本章内容。习题精选一、选择题鸦片战争失败后,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札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回答l~6题:1.西方列强在近代中国攫取的第一块殖民地和第一个租界是()A.澳门和上海地方一区B.香港岛和上海地方一区C澳门和广州地方一区D.香港和广州地方一区2.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管柬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南京条约》附件C.中美《望厦条约》D中法《黄埔条约》3.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A.长江流域下游地区B.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C.广东和福建沿海地区D长江口以南沿海地区4.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军舰和商船沿长江最远可到达()\nA.镇江B.九江C.汉口D南京5.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同盟条约是()A.《中俄密约》B.《北京条约》C.《江华条约》D.《中法新约》6哪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税务司设立后,南洋大臣任用()担任首位总税务司A.赫德B.李泰国C.璞鼎查D.义律8.光绪元年七月,清政府迫于()强烈要求派一位使臣到其国,()成为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A.法国曾纪泽B.德国浦安臣C.英国郭嵩涛D.美国刘锡鸿9.19世纪末的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法国把()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A.滇、桂、闽B.滇、湘、粤C.闽、粤、桂D.滇、粤、桂10.哪个条约的签订使法国的侵略势力伸进我国的云南和广西?()A《李巴条约》B.《中法会议简明条款》C.《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11.19世纪下半期,沙俄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通过下列哪一组不平等条约实现的?()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R《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12.“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在()中最早提出的A.魏源的《海国图志》B.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C.容闳的《西学东渐记》D.洪仁圩的《资政新篇》13.下列城市:①南京②厦门③天津④杭州,按其在近代历史上开放为商埠的时问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二、名词解释1.亚罗号事件2.十三行3.《南京条约》4.片面最惠国待遇5.魏源6.三国干涉还辽7.东南互保8.《瑷珲条约》9.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0门户开放三、史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大炮将沉睡的中国人震醒,而中国的惨败又被大多数国人视为奇耻大辱。战败后的中国,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社会危机四伏。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清政府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方案。……林则徐认为:“\n黄河南行,非河之性,故屡治而屡为患。”……林则徐提出,实行“重商力”,要有好的政策。中国还应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他主张对外国商人,应坚持“守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原则,坚决反对顽固派闭关禁海、与外国断绝往来的愚蠢作法。林则徐、魏源等力主允许民间开矿,反对政府独占。材料二姚莹认为“海外事势夷情,平日置之不讲,故一旦海船猝来,惊若鬼神,畏如雷霆。夫是以愤败至此耳……自古兵法,先审敌情,未有知已知彼而不肚,愤愤从事而不败者也”。……林则徐在抗英作战中,承认英军火炮能“远及十里之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是技不熟也”。……针对顽固派把西方先进技术说成是“奇技淫巧圳’形器之末”等谬论,魏遣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是“形器之束”,而是了不起的器物。对有用之物,学了也不至于败坏人心。他认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可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摘自《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请回答:(1)中国有识之士提出哪几个方面来发展经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结合以上材料,对他们提出的军事经济改革思想作出简要评价。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毓汶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台民与李鸿章、孙毓泣、徐用仪何仇也?大清国列祖列宗与汝何仇也’……汝既将发祥之地、陵寝迫近之区割媚倭奴,祖宗有知,其谓我太后、皇上何,尚且不足以快汝意,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下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我台民非不能毁家纾难也,我台民非不能亲上死长也,我台民非如汝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无廉耻,卖国固位,得罪于天地祖宗也。我台民之父母妻子、田獹坟墓、生理家产、身家性命,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大清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台湾誓死不与贼臣俱生之臣民,公启——选自《中日战争》第六册请回答:(1)这个檄文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试详细论述此背景。(2)你对这个檄文有什么看法?是否同意其中的观点?四、简答题1.根据所学知识试比较两次鸦片战争。2.鸦片战争前中国同英国相比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存在着哪些差距?到19世纪60年代,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变化中进步的主流是什么?3.简评闭关政策。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考查条约中的具体内容,正是这种细微之处容易失分。2B【解析】这是考查对领事裁判权的理解。3.D【解析】《南京条约》中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这五处通商口岸,其分布都在长江口以南的沿海地区。4.C【解析】对比两次鸦片战争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即可得到答案。\n5.A【解析】这是中俄第一次对日同盟条约,也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同盟条约;表面看来是中俄两国共同对付日本的军事同盟条约,实际上却是沙俄在共同防御日本的幌子下夺取在中国东北筑修铁路的特权,进而为独占中国东北创造条件的阴谋。6.D【解析】旨在考查对各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所带来的影响的比较。《南京条约》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天津条约》、《马关条约》是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辛丑条约》则是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应分清记忆。7.B【解析】李泰国是第一个,考生多误选赫德,因为对他比较熟悉。应注意赫德是担任总税务司时间最长的,而非第一个。选错的考生一般是看教材不细。8.C9D【解析】考查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不仅要注意法国,还要注意英国、日本等国对中国的抢夺。10.A【解析】考查中法战争的知识点。可能考生对《中法新约》都比较熟悉,但是对于《李巴条约》印象则不深。这就要求在看书时要注意比较细微的知识点。1.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重要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及其后,沙俄乘机迫使中国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条约和界约,侵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2.A【解析】本题既要考查考生文言文的基本功,又是考查考生提炼题意的能力,考生要从题干中得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再联系基本史实得出正确答案。13.C二、名词解释l_亚罗号事件: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1856年10月中国水师在一艘停泊在广州的亚罗号船上逮捕海盗。这是一艘中国人的鸦片走私船,曾非法在香港领过登记证,且早已过期失效。中国水师上船逮捕海盗纯属内政,可是英国人却说此船是英国船,中国水师上船捕人是非法的,井诬称中国水师侮辱了英国国旗,遂以此为借口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法国则借口“马神甫事件”挑起战端,是为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此事件因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所以重要,要从更深处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2.十三行:亦称“洋行”、“洋货行”、“外洋行”。鹃片战争前官府特许经营在广州对外贸易的商行。清初沿明之习,命名十三行。实元定数,最多时达二十六家。最少时仅四家。对官府负有担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岔文、管理外商等义务,是官府与外商交涉的中介,并享有对外贸易的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均需由十三行买卖。初为牙行性质,乾隆四十七年十三行商人组成公行,专揽茶、丝度大宗贸易。虽有行会组织,彼此间仍有竞争。在对外贸易中获利虽多,但被官府勒索亦多。五口通商后,十三行独揽中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趋没落。【解析】十三行是那个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组织,可以通过了解十三行来了解当时中国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状况。有出名词解释的可能性,应注意。3.《南京务约》: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签订的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因是在南京下关海面签订,故称此名。主要内容: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渡、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中国赔款2100万元;中国进出口货物的税率需同英方议定。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进一步攫取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战败和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被破坏,开始了向半封建半殖民地转变的“双向演化历程”。\n4.片面最惠国待遇:亦称片面最惠国条款。在国际条约中,缔约双方互相享受对方已经或将要给予第三国的同等的条约权利,这种待遇称最惠国待遇;仅缔约一方享受这种权利,而并不给对方以对等的权利或利益者,则为片面最惠国待遇。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规定:中国今后如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准英人一体均沾”,即为中国近代给予外国侵略者片面最惠国待遇之始。继英国之后,有15个国家先后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只要给一国某种特权,就要给所有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同样的特权,中国变为资本主义世界争相宰割的对象。【解析】此为不平等条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回答此类问题,既要注意到当时的内容,也要注意它以后的状况,这样才算全面。5.魏源: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清代著名思想家。他于嘉庆末年曾在京向刘逢禄学习公羊学,后与龚自珍齐名,为经世致用之学的代表人物,时人并称龚魏。他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编辑《皇朝经世文编》。鸦片战争时,他痛愤时事,著《圣武记》。他又依据林则徐的嘱托,对照历代史志将林则徐所编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增补为《海国图志》。在这部书中,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他的思想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1853年太平天国军进攻江南,逼近扬州时,魏源组织地主武装进行对抗。1857年,他病卒于杭州。魏源除上述著作外,还著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书古微》等。【解析】魏源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对于人物的评价解释一定要全面,不应只集中到一点,以偏概全。6.三国干涉还辽:19世纪末俄、德、法三国为了各自的侵略利益,联合干涉日本,要求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的事件。19世纪末,沙俄为争霸远东,开始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中国东北地区成为沙俄重要的侵略目标。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侵占了中国辽东半岛,并在随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沙俄得知后,立即联合德、法两国时日本施加压力。1895年4月,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分别向日本政府递交了内容相同的声明,指出:日本割占辽东半岛不但“有危及中国首都之虞,同时亦使朝鲜国之独立成为有名无实”,并“劝告”日本放弃对辽东半岛的占领。在三国的联合压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同意“放弃对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条件是向中国增索赔款三千万两。日本还辽后,三国以干涉还辽“有功”,向中国索取种种权益。沙俄诱逼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逐步使中国东北地区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7.东南互保:1900年6月,英、美等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余联元出面,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都参加了“东南互保”。这一活动一定程度上使东南各省免于战火,但是阻碍了义和团运动向南方发展,并使帝国主义列强得以集中兵力在北方发动侵略战争。【解析】东南互保是近代中国一个比较特殊的事件,因为特殊所以重要。这是有清一代为数不多的地方对抗中央,考生应引起注意。另外有兴趣可以寻找一下原因,亦可以有所收获。8.《瑷珲条约》:《瑷珲条约》是沙皇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58年趁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威胁北京之际,用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条约规定:(一)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中国领土,划归俄国;(二)江东六十四屯仍由中国人民“永远居住”,归中国官员管理,俄人“不得侵犯”;(三)乌苏里江以东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之地”。该条约使中国领土完整与主权蒙受重大损害。割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清政府没有批准,但是占领已成事实。【解析】《瑷珲条约》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可以将此条约与《尼布楚条约》、《恰可图条约》相比较来出题,考生应注意。\n9.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初称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北京条约》后,对外交涉事务增多。次年任命恭亲王奕圻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它的职责是:办理外交事务,派出驻各国的公使,兼营通商、海关、海防、订购军火、主办同文馆和派遣留学生等项事务,并管辖三口通商大臣(后改北洋通商大臣)和五口通商大臣(后改南洋通商大臣)。1901年改为外务部。在与外国的交往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国势日衰,就逐渐便利了外国侵略者侵略中国,成为他们的帮凶。【解析】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是清政府职能近代化的一个标志,制度上与西方列强类似,但是由于本质上的区别,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就完全不同了。此要点应重点记忆。10.门户开放:为了分享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当西方列强和日本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的时候,美国同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美国立即把注意力转向了中国。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西方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故又称“海约翰政策”。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有了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的步骤,使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解析】“门户开放”是一个重点,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和以后的特别是民国时期的中戋关系联系起来出题,考生应引起注意。三、史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1)中国有识之士从兴修水利,重商力,准开矿,辟财源,提倡海运,革除漕运积弊等方面来发展经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内容包括:欲治夷患,必知夷情,承认“师夷之长技”才能制夷;“师夷之长技”,关键在“师”;“师夷长技”,要重视人才。(2)由于顽目派的专权,未能立即发挥大的作用。但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对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军事经济向近代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解析】本题首先要求时史料的基本的概括能力,“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也反映了当时的许多具体的内容,考生在回答时也可以从这方面来回答。2.【答案要点】(1)这是台湾人民反对割让台湾的檄文。它的背景是:①日本侄略中国蓄谋已久。1894年清政府派兵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日本决定利用这一事件进攻中国。7月25日,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爆发丰岛海战。因战争爆发于旧历甲午年,史称甲午战争。②接着又爆发了黄岛海战、刘公岛海战,由于李鸿章坚持避战自守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灭。③1895年3月又连丢牛庄、营口等地,辽东半岛陷落。1895年4月17日出使日本的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它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丰殖民地化的进程。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步伐大大加快,他们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檄文中表达了台湾人民反对割地投降的决心。中国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反对外来侵略,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但是檄文中将战败各地的责任完全归结到李鸿章等人的身上,则是有失偏颇。李鸿章等人虽有避战自保、签订卖国条约等罪责,但也要看到这是整个国内外形势使然,而非其本人所能决定,这样正是代表了时人的历史局限性。此说并非也无意为其开脱罪责,只是不能太过强调个人对历史的决定作用。【解析】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是近代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此为历年考研出题的重点。另外对于李鸿章的评价也是当今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争论的焦点。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1)鸦片战争爆发有它的必然性:\n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远远落后于英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列强。①英国是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大的殖民帝国,国力强盛;②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贫穷落后。清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军备废弛,国力袁微;封闭保守,恿昧自大。③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刚刚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他们急需抢占中国广阔的领土、丰富的原料和商品市场。(2)两次鸦片战争比较:相同点:①主要发动者都有英国;②发生的根本原因相同,都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第一次,是英国迫切需要对外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是英、法、美等国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并使之合法化。③性质相同,两次鸦片战争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都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英、法、美等国是侵略者,是非正义的。④侵略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要抢夺中国的领土、市场,掠夺中国的原料、财富。⑤手段相同,都是用武力侵略。⑥对中国造成了一些相同的危害:失地、赔款、丧失主权,使中国目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不同点:①背景不同:第二次是在欧美列强普遍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并是在中国内战(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发动的;侵略国有所不同;规模不同:第二次更多国家参与,时间更长,侵略范围更广(不限于沿海);危害不同:第二次鸦片战争危害更大,它使中国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土地,圆明园被抢、被毁,列强的侵略势力进入内地。(3)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原因与教训:①原因:清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愚昧;清政府动摇不定、指挥失当;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战。②结论(教训):落后就要挨打。(4)第二次鸪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之所以说是继续,是因为:①根本原因和目的一脉相承;②战争性质一脉相承;③战争影响一脉相承。之所以说是扩大,是因为:①侵略国增多;②侵略区域扩大(深入内地和统治中心);③不平等条约增多;④开放口岸和割地增多;⑤主权遭破坏更多;(6)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总之,正义之师折旗受辱,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尤其是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和军事落后,经不起洋枪洋炮的打击,亦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落后的、腐朽的封建制度,铸成民族的奇耻大辱。【解析】这是本章的重点,一定要牢固掌握。答案要点还需要补充一些具体的内容,是历年出题的重点。考生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答案要点】(1)中英相比:①政治上:英国在17世纪就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清朝统治衰落,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②经济上: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发展了巨大的生产力,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中国仍处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清政府财政困难,八不敷出。③军事上:英国船坚炮利,掌握着海上霸权,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而中国清王朝军队装备陈旧,操练不勤,纪律败坏。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虚骄自大。(2)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②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走向解体,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同时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④\n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打破了中国的封建闭关状态,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如林则徐、魏源等开始面对现实,掀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⑤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也使封建统治阶级产生分化,一部分官僚掀起了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的洋务运动。(3)进步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解析】这是历来史学界关注的老问题,也是比较传统的题目。回答这样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全面把握要点,而不应只是集中在某一点上详细论述。全面而又有思想,最好有自己的理解在里面。3.【答案要点】闭关政策是鸦片战争前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和对外贸易的政策。原因:(1)它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清王朝封建专制政权是建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在分散的小农自然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国内市场的商品交换得不到充分发展,对外贸易更属可有可无。(2)它是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五作用的产物。18世纪晚期,中国封建社会处于衰落的晚期,封建统治由盛转袁。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反清起义风起云涌。故当西方殖民者以商品来叩关时,清朝统治者惟恐“外夷”和“内匪”接触,会危及其封建统治,所以采取了中外隔绝的措施。(3)闭关政策是清政府对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海盗式骚扰的抵制,特别是因19世纪初以来日益严重的武装鸦片走私,而强化了这项政策。评价:(1)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2)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4)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造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使中国近代不断遭到侵略。【解析】闭关政策一般被认为是落后挨打的主因,但也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对闭关政策需要再认识,如认为中国是以国内市场为主,客观地说闭关政策对于当时中国的经济影响不大等。另外,出题时可以和有清一代的海外政策联系起来,清朝有几个重要的开海、禁海时期,考生需注意。这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知识点。第二章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内容概述本章重点考查近代史上两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是历年来考试的重点,尤其是要对太平天国从产生的背景到过程、结局、影响进行全面的把握。对义和团运动的要求要低一些,但要掌握基本的背景、过程和结局。另外,本章的另一个重点是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高峰。太平天国所遇到的新情况是先前农民运动中所不曾遇到的,由于太平天国内部的矛盾激化以及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最终失败了,但是太平天国从起义、发展壮大到最后的覆亡给予中国近代社会巨大的冲击。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制定了一套符合自身要求的政权形式,颁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政治、土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制度,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前期的《天朝田亩制度》和后期的《资政新篇》。但是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最终效果不尽相同。\n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场民间反帝爱国运动,运动势力遍及北方各省,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给予了沉重的打击,其声势之大使得清政府转变了对义和团运动的政策,由于运动受自身指导思想的局限,错误地相信清政府,最终导致被利用出卖而失败。而盲目的排外,也使义和团运动无法接受新生事物,迷信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拆毁破坏铁路电线杆等基础设施,显示了农民运动的落后性,同样是义和团的失败原因之一。复习建议复习中不仅要注重对历史事实的陈述,而且要注重在一定程度上的深度分析;既要从全局上把握太平天国产生的背景、发展壮大以及达到全盛的过程和最终由盛转衰直至败亡的原因,还有对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又要具体地了解过程中的细节,尤其是重要人物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农民运动作为基层社会对上层建筑的反馈,可以成为回答近代史其他问题的新视角。太平天国的制度建设和重要法令文献是本章的考查重点,太平天国的政权制度建设贯穿始终,考生往往忽略其起义初期的制度法令,造成失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自然是本章的重中之重,不仅要熟知其内容,还要能深度分析其影响和意义。考生容易忽略的是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最终的结局如何。对史料原文的了解,有利于考生作答,尤其是史料分析题。此外,除了上述两个重要文件,太平天国还在定都天京后颁行了一些其他的改革措施,也在太平天国的制度建设之列。义和团运动除了简单地了解其过程外,其产生的背景和最后的结局是重点考查的部分,因为义和团产生的背景和打击的对象都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紧密相连,所以,要与帝国主义侵华史放在一起复习。同时清政府对待义和团政策的转变也值得注意。本章的一条主要线索就是近代中国的农民运动,所以要注意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纵向比较,时代背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以及二者斗争对象的差异都是复习的重点。此外,要将本章与上一章近代中国所遭受的侵略也争放在一起复习,两者同为近代中国的发展线索,其中有诸多的交叉点。核心内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太平天国从产生、发展、达到鼎盛、由盛转衰直至败亡的全过程;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影响;《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意义;太平天国的其他政权及制度建设;义和团运动产生的背景;义和团运动的结局和失败原因;两次农民运动的异同。命题预测农民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在上世纪90年代的近代史考题中屡次出现在大题中,但是近年来有所冷落,除了把握细节性的知识点外,也要对背景意义性的理论题有所准备,谨防此部分试题回暖。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在太平军攻打长沙的战斗中,负伤并牺牲的重要将领是()A.东王杨秀清B.西王肖朝贵C.翼王石达开D.南王冯云山2.太平军在西征中三次攻克的重镇是()A.武昌B.安庆C.汉口D.九江3下列改革内容不是在《天朝天亩制度》中提出的一项是()A.把全国的土地按照亩产量的高低分为九等,然后再按每家人口的多少平均分田\nB.废止商业贸易,取消商店,城内军民的衣食杂用由国库统一分配C.禁止妇女缠足,禁止买卖婚姻,严禁鸦片D.每25家为l两,每两设国库和教堂一座,均由两司马管理其事4.下列不属于太平天国的后期领导核心成员的是()A洪仁开B陈玉成C李秀成D石达开5.义和团发展到高潮的标志是()A.朱红灯率众支援平原县义和拳,并在平原县大败前来镇压的清军B.义和团占领涿州,并挫败直隶提督聂士成的镇压C.在清政府的默许下,大批义和团进入北京、天津D.义和团廊坊、杨村等地顽强阻击进犯北京的八国联军6.下列人物中,主张对义和团实行安抚政策的是()A.袁世凯B.刚毅C.荣禄D毓贤7.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初期t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对确保天京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不包括(A.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两万太平军,挥师北上,向清政府的统治腹地进攻B.太平天国派出以胡以晃、赖汉英为将领的西征军C.1856年,石达开和陈玉成一举击败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D.太平军攻克苏州,开辟了以苏州为首府的苏福省8.太平天国作为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高峰,所遇到的历次农民运动中不曾有过的新情况是()A.封建势力过于强大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C.宗教思想的严重弊端D.领导集团发生了分裂9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①石达开率兵出走②天京变乱③太平天国领导阶层的腐化④石达开兵败大渡河A①③B.①④C.②④D.①②③二、名词解释1.“扶清灭洋”2.天京变乱3.女馆4.廊坊狙击战5.“借师助剿”三、史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n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为尚尚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为尚中田,可出一千斤者为尚下田,可出九百斤者为中尚田,可出八百斤者为中中田,可出七百斤者为中下田,可出六百斤者为下尚田,可出五百斤者为下中田,可出四百斤者为下下田。尚尚田一亩当尚中田一亩一分,当尚下田一亩二分,当中尚田一亩三分五厘,当中中田一亩五分,当中下田一亩七分五厘,当下尚田二亩,当下中田二亩四分,当下下田三亩。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被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哪个纲领性文件?此文件都有哪些内容?(2)此文件实施的效果如何?结果又如何?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一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若彼愿,^\于世,亦桌准遵行,免生别弊。先于二十一省通二十一条大路,以为全国之脉络,通则国家无病焉。通省者阔三丈,通郡者阔二丈五尺,通县及市镇者阔二丈,通大乡村者阔支余。差役时领犯人修葺崩破之处。二十里立一书信馆,愿为者请饷而设。以为四方耳目之便,不致上下梗塞,君民不通也。信资计文书轻重,每二十里该钱若干而收。其书要在某处交递者,车上车下,各先束成一捆,至即互相交讫,不能停车俄顷。因用火、用气、用风之力大猛也,虽三四千里之遥,亦可朝发夕至,纵有小寇窃发,岂能漏纲乎?一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若愿套于世,亦禀明发行。兹有火船气船,一日夜能行二千余里者,大商则搭客运货,国家则战守缉捕,皆不数日而成功,甚有裨于国焉。若天国兴此技,黄河可疏通其沙而流入于海,江淮可通有无而缓急相济,要隘可以防患,凶旱水溢可以救荒,国内可保无虞,外国可通和好,利莫大焉。一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赀契式禀报人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身有万金,而人不觉,沉于江河,则损于一己,而益于银行,财宝仍在也。即遇贼劫,亦难骤然孥去也。”——摘自《资政新篇》请回答:(1)《资政新篇》都包含了哪些内容?(2)对《资政新篇》进行评价。四、简答题1.太平天国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2.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产生背景和最终结局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初期的行动过程,干扰项为南王冯云山,此二人都是太平天国起义早期牺牲的将领,不同的是,冯云山是在攻打全州的战役中牺牲的,而西王肖朝贵是在攻打长沙的战役中受伤牺牲的。2.A【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西征的过程,太平天国派出以胡以晃、赖汉英为将领的西征军曾两次攻克武昌,而在太平天国派出以石达开、罗大纲为将领的援军支持西征后,太平军又一次攻克武昌。3.B【解析】此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的具体内容。《天朝田亩制度》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纲领性文件,但是其中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选项中C、D两项都是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时农村社会基层组织和社会风俗改革的具体内容。废止商业一项,同样是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初期的规定,但是此项并不在《天朝田亩制度》之中。\n4.D【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统治后期的基本情况。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核心由三位年轻人组成,分别是干王洪仁玕、英王陈玉成与忠王李秀成,而没有出走四川的石达开。5.C【解析】此题考查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过程,义和固在山东受到镇压后,转入直隶、北京、天津发展,并在对清军作战的过程中取得一定的胜利,清政府经过激烈争论后,确定了利用义和团的政策,于是义和团在清政府的默许下,进入北京、天津,势力迅速发展起来。6.B【解析】选项中的毓贤和袁世凯是前后两任山东巡抚,都曾多次派兵镇压义和团运动,而在朝中的大臣里,主张用安抚手段控制义和团的是吏部尚书刚毅,主张镇压义和团的是军机大臣荣禄。7.D【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的发展过程,太平天国的北伐牵制了大批清军,西征则控制了天京的腹地长江中下游地区,石达开和陈玉成一举击败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更是扫清了天京的外围,所以前三项都对天京的安全稳固起到了突出作用。而攻克苏州,开辟苏福省则是太平天国后期取得的胜利。8.B【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封建统治集团的强大和领导集团内部的分裂都是历次农民起义中常遇到的,宗教思想的严重弊端也并非太平天国所独有。只有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才是太平天国遇到的新情况。9C【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的发展过程。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天京变乱和石达开在四川失败。太平天国领导阶层的腐化是原因,并不是标志性的事件。另外注意区分石达开的出走与失败。二、名词解释1.“扶清灭洋”:“扶清灭洋”是义和团早期提出的口号和旗帜之一,由于义和团最初的目的即是反时洋人,所以这个口号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为义和团势力的扩大起到了作用,在义和团运动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大部分团民主要是团结在“扶清灭洋”的旗帜之下。【解析】“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一以贯之的线索,考生应注意这个口号的两面性,有的观点认为“扶清”只是义和团的权宜之计,答之亦可,不必拘泥于传统观点。另外上述答案并不能作为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全部原因,内容并不完全。2,天京变乱:太平天国在军事斗争取得一系列的胜利的同时,内部领导集团却在发生着不利的变化,尤其是在定都天京后,安逸的生活滋生了他们对权力和享受的追求,起义初期的朴素思想荡然无存,而且在领导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斗争日益尖锐。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并给清政府的反扑创造了机会,曾国藩的湘军顺流而下,重建的江南、江北大营又将天京陷于包围之中。【解析】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历来是考查的重点,对其基本过程要掌握,同时还要对其产生的原因和过后的影响有所涉及。3.女馆:女馆是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施行家庭组织改革中设立的,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之初便实行男女分营的管理体制,定都天京后沿用了这项体制,按性刺和年龄分别居住,其中所有的妇女便被编入了女馆。这种体制使得一家人一周只能团聚一次,其余时间都不得见面,违抗者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的内部制度建设,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初期推行了包括《天朝田亩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土地、社会、文教、经济改革,但是其中有一部分由于违背一般规律,无法施行,被废止了。\n4.廊坊狙击战:1900年6月,^国联军通过铁路向北京进犯,义和团拆毁天津到北京的铁路,在铁路沿线狠狠打击侵略军。由天津到北京火车只需要走几个小时,由于义和团拆毁铁路,处处狙击敌人,使侵略军四天后才到达廊坊。侵略军还未喘息,就被义和团和爱国的清军官兵,目目围困在廊坊车站。义和团战士向廊坊车站的侵略军发动进攻,当时,清朝爱国官兵开枪射击,吸引敌人主力,义和团战士是手持大刀、长矛,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冲锋,猛砍猛刺手持洋枪的侵略军。这次战斗打死打伤侵略军400余人,取得廊坊狙击战的伟大胜利。廊坊狙击战是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第一次伟大胜利。5.“借师助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清廷内部经历了一系列的权力斗争,慈禧排除异己,独揽大权。随着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深入,清政府的对外政策,由抵抗转变为争取外国人的支持,逐渐改变着自己的身份,变为帝国主义在华的代言人。由于双方都是处于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最终勾结在了一起,而“借师助剿”就是二者的实际行动。【解析】此题涉及清政府、外国侵略者及太平天国三个方面,所以可以分别从三个角度作答,但重点在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利益一致化和清政府角色的转变。三、史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1)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对以土地为中心的各项制度作了具体系统的规定。为了实现《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大同理想,它规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法则。首先,把全国的土地接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九等,不分男女按照每家的口数平均分配,16岁以下者减半。其班,全国的人口随土地的多少、好坏程度来调配,但是全国的土地所有权一并归国家所有。(2)《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土地分配制度否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是对当时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农民阶层美好愿望的真实体现,因此具有很强的号召力,给了群众继续奋斗以达成这种目标的动力,但是,这种空想式的绝对平均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不仅因为当时太平天国和整个中国所处的恶劣环境,而且与社会的发展规律相左,不具备可操作性。《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方案,规定得相当具体,其中一些是比较积极的,比如禁止妇女缠足,禁止买卖婚姻,严禁鸦片等,还有一些规定,明显的绝对化,从而违背了一些基本的社会运动规律。比如以绝对的平均主义来规划农村的生产、生活;打破家庭的观念,而是按男女来分营居住等等,这些有悖常规的改革,在施行一段时间后,问题都暴露无遗,只好又改回原来的旧例。2.【答案要点】(1)太平天国后期,最有代表性的政治纲领是由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洪仁玕早年受清政府通缉,避难香港,深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1859年,洪仁玕辗转来到天京,向洪秀全提出了他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系统阐述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施政方案,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革新的关键是制定法律法规,选拔任用官员要得当;在各个省设立不受一般官吏制约的新闻官,创办报纸,设立意见箱,以便通情上下,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经济方面,他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近代变通运输业,兴办邮局;设立银行,发行纸币;实行专利,鼓励创新;还提出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社会文教方面主张兴办学校、医院、养老院,禁止鸦片,移风易俗,革除旧社会的恶习等。同外国的关系上,主张自由通商,平等地进行各方面交流,不要将侮辱性的字眼用于外交中,但是禁止外国人对内政的干预。(2)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成果,但是他的思想明显游离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运动之外,不代表这个阶层的利益要求,因此在当时的太平天国内部没有引起什么大的反响,而且太平天国后期所面对的严峻形势,也无法为他提供操作的平台,所以也就没有付诸实施。四、简答题\n1.【答案要点】坚持了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是近代中国中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也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顶峰,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其巨大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包括其失败后的残余力量给予腐朽的清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太平天国在起义的初期一直到失败后,给予同时期在中国其他地方爆发的农民起义巨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形成了以太平天国为核心的革命浪潮。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迫使清政府对统治政策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由于八旗、绿营兵力在与太平天国的作战中,损失巨大,不得不依靠汉族地主集团的力量,曾国藩、李鸿章等一批汉族军网逐渐*起;还有就是对外政策的调整,利用洋人的力量来镇压太平天国,从而与洋人共享得以保全的统治利益。由于太平天国从一开始并未脱离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所以它无法完成近代革命的任务,即使太平天国最终推翻清政府,也只是起到改朝换代的作用。2.【答案要点】两次运动的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耗费了清政府大量的军费,加之战败后的赔款,这笔相当庞大的战争费用相当于国库两年多的财政收入,清政府能做的就是加重对下层人民的压榨,肆意的搜刮。各层官吏在征收赋税时层层盘剥,巧立各种名目,中饱私囊。而且地方的绅贵与官僚勾结在一起,时人民进行敲诈勒索。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两广地区、湖南等地是征兵、征粮最多的地方,战后,一些遣散的乡勇与破产农民、手工业者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上述内容都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19世纪末,尤其是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剧,并逐渐深入中国的腹地。在战争、经济侵略的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通过教会对中国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渗透。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爆发为数众多的教会与民众的冲突,民间的团体开始活跃起来,秘密结社兴起,由于下层民众盲目地将洋人与清政府统治集团区别对待,所以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两次运动的结局:太平天国在军事斗争取得一系列的胜利的同时,内部领导集团却在发生着不利的变化,尤其是在定都天京后,安逸的生活滋生了他们对权力和享受的追求,起义初期的朴素思想荡然无存,而且在领导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斗争日益尖锐。天京变乱和石达开的败亡,对太平天国的力量都是巨大的内耗,特别是太平天国内部的士气相当低落,人心涣散,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并给清政府的反扑创造了机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内部经历了一系列的权力斗争,一方面,清政府不必再为对外战争和内部斗争分心,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太平天国;另一方面,悲禧排除异己,独揽大权,调整了对外关系,力图借用洋人的力量剿灭太平天国,而英、法、俄等国为了维护各自的在华利益,也乐于提供武力支持,这样就有了所谓的“借师助剿”,同时,清政府还重用汉族的官僚地主,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受到重用,都身居要职。中外势力勾结在一起,向太平天国发动如潮的攻势,太平天国的衰势已无可挽回,最终覆亡。太平天国的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定都天京后统治集团内部开始腐化堕落,争权夺利导致内耗惨重,反清的堡垒从内部开始瓦解;其次,太平天国后期,宗教迷信活动盛行,一些极端的政策违背了起义时的初衷,对群焱的号召力迅速减弱,并损害了群众的一些利益,使得太平天国开始丧失政权基础;另外,就是太平天国后期面对的敌人较为强大,以旧式农民起义建立的太平天国,抵抗中外相勾结反动势力的可能性不大。义和团运动给予侵华势力以沉重的打击,在阻击八国联军的过程中,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暴露于国人面前,于是在庚子国难后,人们开始寻求反清或是变法图存的道路,从这一方面来看,义和团运动给日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一定的启示。但是义和团运动无论是组织方式还是斗争的手段和武器,没有一点能体现先进性,都是旧式农民运动的翻版,无疑对帝国主义的强大势力构不成实质威胁,而且运动的盲目性导致了他们对所有外来事物的排斥,轻易接受了清政府的安抚,最终被利用和出卖,失败也就在所难免。\n第三章晚清政局内容概述本章主要考查晚清时期,清政府所作出的改革和自身的变化,主要是针对这个时期时局的变化而来的,包括列强的侵华、国内的农民运动。其中历来的重点是洋务运动部分,而洋务运动中新旧思想的冲突,又是重中之重;另一个重点是清末新政的具体措施,需要拿来与不同时期的改革作比较;考生在掌握洋务运动的同时,需要注意同汉族地方势力的崛起放在一起进行考查。在慈禧太后夺权的过程中离不开汉族地方势力的支持,其中,以曾国藩的湘军最具代表性,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汉族大地主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朝廷或者地方出任要职,为后来地方势力的割据埋下了伏笔。经历了列强多次侵略战争后,中国人开始意识到西方近代科技的重要性,从中央到地方开始了一场洋务运动,引进先进的外国机器与技术,开办大量的近代军用和民用企业,不仅从物质上引导了中国的近代化,而且在思想上给予晚清社会巨大的冲击,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加上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洋务运动最初“求强”、“求富”的目的并没有实现。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加上义和团运动的冲击,清政府几乎到了垮台的地步,但是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同时也是为了安抚国内的资产阶级,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出台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官制、兵制、学制等各个方面,并取得了一些改革成效,但是由于在制度改革方面的拖沓和敷衍,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核心内容,引起了人们的怀疑,加上地方执行的效果不好,清末新政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复习建议在复习清政府的政局这一章的时候,不仅需要考生对颁布的政策内容重点掌握,还要对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能分析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同时可以同近代史上的各次改革作横向的比较。洋务运动的产生背景和失败原因是历来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而细节题中容易考查运动中的代表企业和代表人物,另外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在这个时期中西文化的碰撞所带来的思想冲突,包括一系列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关于湘军,考生大致对其有所了解即可,此外要注意不同地方势力中的不同代表人物。核心内容湘军的崛起与衰落;晚清地方势力的影响以及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产生背景;洋务运动的过程和发展动向;洋务运动中的代表企业和人物;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的失败之处;洋务运动的具体影响;清末新政的具体政策;清末新政的执行效果。命题预测对晚清地方势力的研究是近来学术界的热点之一,考生需要对具体的地方势力和任务有具体了解;而清末新政中得到执行,并取得积极效果的改革措施也应该有所了解。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A.“皇族内阁”成立B.“成都血案”发生\n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李鸿章:“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李鸿章的这种想法在下列哪项中得到了实践?()A.创办发昌机械厂B.创办北洋海军C.创办江南制造总局D.创办开平矿物局3.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了下列哪一项当时先进的西方科技成果?()A.蒸汽机B.电气设备C.内燃机D.航空设备4.对19世纪英国军队入侵西藏具有预见性的是()A林则徐B.魏源C.姚莹D徐继畲5.最早设立翻译局的洋务企业是()A.安庆军械所B.京师同文馆C.江南制造总局D.马尾船厂6.洋务运动的主要作用集中哪几个方面?()A.工业生产、军事技术B.工业生产、军事技术、文化教育C.政治体制、军事技术、文化教育D.工业生产、政治体制、军事技术、文化教育7.中国洋务运动所采取的“自强”、“求富”的途径是()A.完全采用传统的官办形式B.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C.放宽民间的办厂限制D.取消民间的办厂限制8.近代以来的洋务运动所创立的军工企业不具备下列哪方面的作用?()A.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和产业工人B.积累了近代企业的经验教训C.传播了西方的科学技术D.达到了自强的目的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近代设立的外事机构?()A.中央和各省设立的咨议局B.南北洋通商大臣C税务司与总税务司D.总理衙门10.下列对清政府新政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废除科举,设立各种新式学堂B.设立议会,实行君主立宪C.裁汰冗员,增设新机构D.编练新军,并兴办警察事务11.下列关于湘军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湘军将领以封建儒生为主B.湘军是镇压太平军的主力C.镇压太平天国后成为清军主力D.曾国藩治军重在思想教育方面l2.在晚清地方势力崛起的过程中,属于淮系的有()A.左宗棠B.张之洞C.沈葆桢D.丁日昌13.洋务运动在中国没有取得像日本、俄国改革一样的成就,其原因不包括()A.封建势力阻挠,排斥一切外来事物B.外国资本不愿意看到中国富强起来C.社会经济支持薄弱,制约运动的发展D.没有进行对政治制度的改革二、名词解释\n1.湘军2.开平矿务局3.《筹办夷务始末》4.赫德5.新建陆军6.容闳7.“丁戊奇荒”三、史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伏查泰西各国,明于制器尚象之理而得其用,所凭藉以横行海外者,尤以轮船与火器为最。火器之得力者,尤以炸炮为最。鸿章自抵沪以来,购买外洋各种军火,尽心研究,略知端倪。又雇募精巧匠人,留心仿制,近来稍有把握……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土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其演习之弁兵,使由而不使知。其创制之员匠,则举国尊崇之,而不以曲艺相待。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其故何由?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艺之精者,充其量不过匠目而止。洋人则不然,能造一器为国家利用者,以为显官,世食其业,世袭其职。故有祖父习是器而不能通,子孙尚世习之,必求其通而后止。——《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请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2.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国用不足,兵伍不精,二者为天下大患。于岁入常额处,诚不可别求搜刮之术,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害。王岁出之数,兵饷为巨,绿营兵额六十四万,常虚六七万以资给军用。自乾隆中增兵议起,岁糜帑二百馀万。其时大学士阿桂即忧其难继,嘉、道问两次议裁,不及十之四,仍宜汰五万,复旧额。自古开国之初,兵少而国强,其后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应请皇上注意将才,但使七十一镇中有十馀镇足为心腹,则缓急可恃矣。”——曾国藩《疆场竞斗之计》(1)谈谈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中的作用。(2)简述湘军在晚清地方势力崛起中的作用。四、简答题1.清末新政的内容。2.洋务运动在探索中国近代化方面作出的主要贡献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D【解析】在立宪过程中设立的责任内阁,阁员13人中,满族多达九人,而皇族又多达7人,所以被称为“皇族内阁”,但是后来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中,内容主要是确立君主的大权,规定臣民的权利义务,但是其关心的只是维护皇权而已。2.D【解析】李鸿章的话主要反映了在洋务运动的早期,发展军工企业的时候,洋务派意识到“求强”的前提是“先富”,而“求富”的主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民用企业。开平矿物局就是李鸿章在这种情况下在天津设立的,同样的民用企业还包括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轮船招商局和张之洞在汉阳设立的汉阳铁厂。3.A【解析】此题考查魏源所处的时代,只有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而其他选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n4C5.C【解析】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设立的最大的军工工厂,以造军火为主,同时造船,并设有翻译馆,翻译出版西方科技书籍。6.B【解析】洋务运动在早期注重于军工企业的建立,奠定了近代中国的军事国防基础,后来转向发展民用企业,它们对近代中国的工业生产都大有裨益,同时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专门的人才也成为后期洋务运动深化的标志。7B【解析】洋务运动中企业的创办并非完全由官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官督商办的形式,而最主要的连径还是在创立军工和民用企业的过程中,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国内,考生应注意对选择题题干的阅读。8.D【解析】军工企业的建立是洋务运动早期的成果之一,这些企业的创立并没有达到“自强”目的,但是奠定了近代国防的基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用企业的发展,其他三项也是它的作用.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掌握。9.A【解析】咨议局是在清末预备立宪时,模仿西方国会体制设立的,没有起到应有的功效便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并不属于外事机构,所以符合题意。其他三项都是近代中国设立的重要外事机构,需要考生注意,可能在细节题中出现。10.B【解析】实际上清未所进行的预备立宪只是一纸空文,最终的结果是立宪失败,清王朝迅速衰落灭亡,而其他的选项正是清政府在新政中的主要改革内容,需要考生重点把握,并了解其具体的实行情况。11.C【解析】中国晚清时期曾国藩以湘勇为基础,在湖南创建的一支军队。湘军将领主要是湘乡人,大多是封建儒生,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镇压太平军之后,曾国藩为避免清廷的疑虑,又因湘军暮气日深,大量裁撤直系部队,左宗棠平定新疆虽也利用湘军,但湘军已不是国家的主要军队。12.D13.D【解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论述题的考查重点,需要考生熟练掌握,洋务运动没有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原目包括封建势力的阻挠、社会经济的薄弱和外国资本的节制,所以只有最后一项是错误的。二、名词解释1.湘军;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湖南湘乡的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者。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湘军虽然消灭了太平天国,还参与镇压了各地的其他起义,挽救了清王朝,但是重权落入汉族重臣,客观上加快了其灭亡。【解析】湘军的崛起是晚清地方势力崛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势力,也是汉族地主阶层的代表,考生应将其和同时代的其他地方势力相比较。同时湘军中产生了许多代表性的人物,需要考生了解掌握,可能在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中出现。2.开平矿务局:开平矿务局是清末官督商办的大型新式采煤企业。1876年,李鸿章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延枢赴唐山开平一带勘测,发现此地蕴藏有丰富矿产,且质地优良,李遂于次年八月派唐筹办,招商集股。1881年正式投产。雇工三千人,到1898年更增至七十三万吨。该局不断扩充设备,改善运输条件,该局产煤主要供应轮船招商局和天津机器局,也大量销往市场,获利甚厚。到十九世纪末,总资产已近六百万两,是洋务派所办采矿业中成效最著者。3《筹办夷务始末》:清政府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资料汇编。又称《三朝筹办夷务始末》。共收上谕、廷寄、拆片等约三千六百件、二百五十万字。综计三朝筹办夷务始末内容,凡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如两次鸦片战争、中外勾结镇压太平军情况、沙俄强占中国东北土地,以及教案问题、租界问题都有记栽。\n【解析】夷务即对外关系,《筹办夷务始末》是对三朝对外关系相关文件的汇编,所以对研究近代以来的外交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考生需要对其中的内容和它具有的史料价值有一定的认识。4.赫德:中国清末英国侵华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854年来华,1863年11月任海关总税务司。在主持中国海关的近半个世纪中,赫德不仅在海关建立了总税务司的绝对统治,而且其活动涉及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以至文化、教育各个方面。他侵夺中国港口的引水权,扩大海关税务司对海关案件的审判权,把中国的邮政权控制在海关税务司手中,直接参与中国举借外债的活动,曾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顾问的身份参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各种交涉,甚至被清政府派驻伦敦直接代表中国政府同外国商议条约草案。5.新建陆军:清朝末年,清政府决定实行新政,在新制定的改革蓝图中,编练新军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1901年全国停止了武科的科举考试,转而要求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开始裁汰旧的兵将乡勇,编练新式军队。实际上新式的陆军最后由袁世凯所掌握,在后来镇压辛亥革命的过程中,起到了负面的作用,一直是袁世凯手中的资本。【解析】国防的筹划和军队的建设一直是晚清以来各种改革和变法中不变的内容,所以考生应注意将清末新政中的编练新军同其他时期军队建设的内容相比较,放在一起进行掌握。6.容闳: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人,少八澳门马礼逊学堂。道光二十七年赴美留学,后考入耶鲁大学,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中日甲午战争时,介绍孙中山向李鸿章上书。二十四年参加变法维新活动,逃出北京。二十六年在上海参加唐才常主持的张园会议,称中国国会,被推举为会长。因清政府通缉,经香港赴美。后渐趋支持孙中山进行的革命活动。1912年病逝于美国。著有《西学东渐记》等。【解析】在近代早期的改良主义者中,容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作为第一代的留学生,回国后积极地参与每个时代的改革和革命活动。考生应注意对改良派代表人物的把握。7“丁戊奇荒”:“丁戊奇荒”在清代频繁的旱灾中是最大、最具毁灭性的一次,这次大旱的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大、后果特别严重。从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四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等北方五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整个灾区受到旱灾及饥荒严重影响的居民人数,估计在一亿六千万到两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给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解析】晚清时期,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和灾后发生的瘟疫,给百姓的社会生活带来的极大的危害,同政府的剥削、洋人的侵略一样使底层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考生需要对晚清荒政史有大致的了解。三、史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1)中国传统的封建顽固势力仍非常强大,他们本身是反对社会改革的,所以洋务运动从开始的那一刻起,就被限定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只能创办一些军用或者民用的企业,即便是这样,也受到了种种的限制,所以洋务运动对整个封建制度的基础并没有触动,更不可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出路。(2)兴办洋务的多是晚清时期崛起的地方汉族地主阶层,他们在地方兴办洋务,创立军工企业,势必受到清政府的制约,以免其势力过度膨胀,形成时中央的威胁,朝廷的大臣不断地对洋务官员进行弹劾和指责,皇帝频繁地下诏对洋务进行干涉,所以政府的专权也是制约洋务运动深入进行的障碍。(3)中国脆弱的封建自然经济基础,加上自鸦片战争以来不断地被列强要求割地赔款,使得经济基础进一步受到摧残,根本无力承担发展军工的费用,即便有一些先进技术的进口,也是权宜之计,无法长期支撑局面。\n(4)西方列强的目的是榨取中国的利益,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所以不会轻易地帮助洋务派实现他们的愿望。2.【答案要点】(1)1861年,“辛酉政变”发生,慈禧太后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还重用了一批在地方很有势力的汉族官僚,其中曾国藩被任命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统领各级文武官员,由于号令统一,筹饷较易,湘军势力大为扩充,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清军主力。湘军在镇压晚清的各地农民起义中迅速成长,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近代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督抚者达数十人,各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曾国藩鹰下,包括如李善兰、徐寿、容闳等人。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后,声势愈大,曾国藩为避免清廷的疑虑,又因湘军暮气日深,大量裁撤直系部队,其支系仍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镇压捻军。随后,虽然左宗棠平定新疆时也利用过湘军,但湘军已不是国家的主要军队。(2)湘军的兴起,使清代兵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湘军建立前,清朝常备军为绿营,兵权握于兵部,归于中央。湘军制度与绿营相反,兵为将有。曾国藩对湘军拥有极大的指挥调度权力,自成派系。当湘军在实际上取代绿营时,将帅自招的幕兵制度使代替了国家的世兵制度,是近代北洋军阀的起源。这种制度对晚清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清代定制,总督、巡抚委以行省大权,其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一省的民政、财政和按劾、司法。但两司听命于六部,例可专折奏事,其事权独立,督、抚对两司只是居于监督地位。所以六部可以控制督、抚,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但清代这种格局到湘军将帅担任督、抚后,发生了改变。手中有兵有将的督抚把两司降为属官,不听六部指令,朝廷也不得不予迁就,因而在晚清形成督抚权力过重,地方势力崛起的局面。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1)改革政府机构。内容包括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前;而将原有的地方和中央的冗官冗衙进行裁撤;再有整顿吏治,废除原有的陈规陋习。(2)编练新军和兴办警察事务。停止了武科的科举考试,转而要求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开始裁汰旧的兵将乡勇,编练新式军队。警察的建设则是开创了中国近代以来警政事业的开端。(3)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清政府颁布了新的学制,划定了初、中、高三段制的教育体制,并规定了具体的年限。要求各省改设学堂,省城设立大学堂。(4)奖励实业,发展商务。参考西方国家的政策,制订了保护和发展本国工商业的法律条文,并设商部,总管商务、铁路、工矿,银行等事务。2.【答案要点】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批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冲击了旧的观念和传统,对中国人的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还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第四章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内容概述本章重点考查晚清时代的经济史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国外资本的进入和本国洋务企业的建立,产生了中国本土的民族资本主义,本章的第一个重点就是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伴随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思想文化出现了西学东渐的态势,并引发了近代史上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需要考生注意代表人物、学说与著作。最后一个重点内容是几次改革中有关教育的部分,需要加强掌握。\n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中国社会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也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尽管发展的空间受到挤压,但是民族资产阶级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它的构成是多元化的,而且在其内部也依据规模的大小有一定的差别,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经济力量,必然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要求对原有的社会进行改造。同时民族资产阶级有自身的二重性,革命的同时也有妥协的一面。思想文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影响于社会政治和经济,19世纪70到9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产生和资产阶级的出现,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早期维新思想随之兴起,一些近代教育文化设施相继建立,中国思想文化开始了明显的近代化转变。由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人,社会风气开始发生一些变化,“西学”在一部分人眼中成为了中国求强求富所必不可少的学问,随之引发了一系列的论战,但是改变依然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清末的教育改革在历次的变法改革中都有涉及,从最早在洋务运动中设立的各式学堂,到科举制的最终废除,新学制的颁行,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为中国的近代化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复习建议在掌握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同时,考生还需要对民办企业的不同形式有一定的掌握,包括商办与官督商办,在不同的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注入了哪些新的成分,并产生了哪些新的政治诉求,都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同时可以将其与同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进行横向的比较,还包括同无产阶级的比较。思想文化的新变化需要注重的是新学说的引进和被人们所接受的过程,考生既要能够将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提炼出来单独进行叙述,又要与不同时期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相结合来进行考查。教育改革可以同思想文化的变化放在一起进行掌握,注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中有关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以及落实情况,以及对思想文化界变革的反馈。科举制的废除是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重点。核心内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构成、形式和不同时期的政治诉求;民族资本主义区别于其他资本主义的特点;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论战;科举制废除的意义与实际影响;历次变法改革中有关教育改革的措施以及落实情况。命题预测社会构成的多元化发展是热点之一,所以考生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内部构成需要着重掌握;民族资本主义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热点;有关清末教育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其中带有积极影响的因素以及得到切实执行的具体措施;另外,本章涉及的重点人物、学说、著述是比较丰富的。’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促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2.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修建的铁路是在下列哪个时期?()\n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清末新政期间D.辛亥革命期间3.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多出现于上海、广东、天津等地,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B.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C.受到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D.伴随着外资和洋务企业的产生而出现4.在19世纪的“实业救国”运动中,中国并没有因此走上富强的道路,其根本原因是()A.资金技术落后B.实施的社会环境太差C.没有受到政府的重视D.被频繁的战乱打断5.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A.“新政”只是一场骗局,并没有真正的实现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反抗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6.洋务派创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下列哪一所?()A.京师同文馆B.福州船政学堂C.北洋水师学堂D湖北自强学堂7中国政府第一次选派留学生是在下列哪个时期?()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甲午海战之后D.清末新政时期8.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后到来的变法维新和民主革命做了哪些准备?()①充足的物质条件②思想基础③阶级力量④指导方针A.①④B.①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③9.对于清末的兴办教育,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张之洞、袁世凯是废除科举制的倡导者B.各州县设立小学堂,不再以传授四书五经为主C.实业教学在新兴的学政中颇见成效D.新政期间形成了留学日、美的高潮10.标志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确立,将教育纳入国家政务的是下列哪一项?()A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B.颁行新的学制C.创办京师大学堂D.各省城改办大学堂1.近代中国伴随着外国资本的人侵和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的出现,社会机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①中国的封建经济基础开始瓦解②买办资产阶级是官僚资本主义的前身③无产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相当低下④洋务派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在引进西方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李善兰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A.著有《方圆阐幽》B.翻译《代数学》C.试制中国第一台蒸汽机D.翻译《天演论》13.下列各项符合20世纪初梁启超史学主张的是()①反对把史书写成帝王谱牒②提倡用章节体编写史书③批判近代西方史学理论④强调探讨社会进化之理A.①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n二、名词解释1.官厂商办2.李提摩太3.南张北周4.福州船政学堂5.买办6.京师同文馆7.《申报》三、简答题1.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特点。2清末的教育改革都进行了哪些尝试?3.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中呈现出怎样的阶段特征?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在维新运动的过程中,维新派努力追求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唤起了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中国人的觉醒。所以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C【解析】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修建的铁路是在1905年到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这条铁路是在英国和俄国的激烈争夺之下由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国铁路修建的垄断。3.D【解析】上海、广州、天津等地都是中国近代最早开放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在这些地方有丰富的产业资源,便于获得劳动力等优势,民族资本主义就是这样伴随着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而在大的商业城市发展起来的。4.B【解析】在19世纪的“实业救国”运动中涌现了大量的爱国民族资本家,但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政府和洋人的双重压制,本身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所以在他们自保都很困难的情况下,“实业救国”也只能流于口号而已。5.D【解析】20世纪初,清王朝已经走向崩溃,社会上的革命思潮盛行,一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促进了有组织的反清运动,再加上清政府的新政没有起到真正立宪的作用,所以当时的中国社会革命的趋势已经不可调和,无法挽回了。6.A【解析】同文馆是洋务派创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主要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在同文馆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充实各个门类的学科,增加教授的内容,翻译了大量西文著作,促进了中国人对西方科学文化的了解。7.B【解析】由官方派遣留学生赴美国和欧洲留学是培养洋务人才的主要连径之一,同时也是洋务运动进一步深化的标志。一些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向清政府上书建议派遣留学生,1872年到1875年先后有四批选拔出来的幼童到美国留学。8.D【解析】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大机器生产的广泛使用,引起了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最终为人们普遍接受,它改变了人们陈旧的观念,激发了人们认识西方和学习西方的热情,为变法维新和民主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奠定了思想基础,并积蓄了民众力量。9.B【解析】在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过程中,虽然将科举考试的制度摒弃,但是在各个州县改设的小学堂和蒙养学堂内还是以教授四书五经和纲常大义为主,其他的选项均为正确表述,需要考生有所了解,可能在细节题中考到。10.B【解析】清政府在1904年颁行了《癸卯学制》,在其内容中将学制分级,实行初级、中级、高等教育,并详细规定了管理体制。清政府在全国积极推行这种新型的学校教育制度,标志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和教育宗旨的确立。\nll.B【解析】近代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个方面,所以其他两项并不属于社会结构的变化。考生需要注意掌握近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的背景和在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12.A【解析】本题属于细节题,基本只会在选择题中出现,所以考生只需要对基本的人物和他们的著作及贡献有所了解即可。13.B【解析】梁启超是中国新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诞生,其中主要的新主张就是指斥封建史学为帝王家谱,并称社会是在不断地进化演变之中,本题属于细节性考题。二、名词解释1.官厂商办:官厂商办是由商人出资认股,政府派官员管理的商业组织方式。在官厂商办的模式中,政府和商人是庇护人与受庇护人的关系。洋务运动时期,引进新式企业需要巨大的资本。清政府拿不出巨款直接投资,结果还是引用纲法的老法子,向私人募集股本。由商人出资认股,政府派员管理,这种方法称为官督商办。【解析】孝生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出资办企业的大商人,往往与官府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职位,所以后来他们也成为了官僚资本主义的一部分。2.李提摩太:英国浸礼宗来华传教士。1869年来华后在山东、山西传教,1890年到天津任《时报》主笔,鼓吹堆新变法。1891年任上海同文书会总干事,后又任广学会总干事。与李鸿章、张之洞来往密切,与康有为、粱启超亦有联系,戊戌变法失败后曾协助康有为出走。著有《救世教益》、《留华四十五年》等。【解析】李提摩太的传教方式类似于利马窦的做法,被称为“李提摩太模式”。其主要方法是,以介绍西方文化来影响中国知识分子,在必要时,与中国的宗教和文化妥协。李提摩太的方式,对中国以后的维新运动有很大影响。考生应注意将他同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外国来华人士放在一起掌握。3.“南张北周”:张謇,江苏南通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人物,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立完派代表人物。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深深刺激了他。他放弃了官职,遂致力于事业和教育。张骞是“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倡行者,并终生为其事业奋斗,因而被誉为“状元资本家”。周学熙1906年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煤矿公司,获利颇丰。1908年创办京师自来水公司。袁世凯窃国后,于1912年和1915年两次任财政总长,参加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周以兴办实业成绩卓著,与南方实业家张謇齐名,有“南张北周”之说。20世纪初,由于新政和预备立宪都倡导奖励工商业、发展实业的政策,使中国的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真正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阶级,其中张謇和周学熙便分别是南北方的代表人物,以他们为首的两大资本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4.福州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学校,它率先引进西方军事教育的体制及内容,在招收学生、聘用教习、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具有与传统封建教育所不同的特点,因而在中国的土壤上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育体系,开创了中国近代海军教育的先河,时中国近代海军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的建立是洋务派“自强”“求富”主张的体现。【解析】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学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专门培养科技工程、制造和军事方面的专门人才。而这类学堂主要开设在沿海的商埠和省城,其他还包括北洋水师学堂和湖北自强学堂等。考生需要对洋务运动中开设的各种工厂、学堂有所区分和了解。5.买办:买办是我国经纪人和经纪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的阶层。原意是采买人员,中文翻译为“买办”。清初,买办专指为居住在广东十三行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购人或管事,后来逐步发展为特指在中国的外商企业所雇佣的居间人或代理人。鸦片战争以后,“买办制度”\n随着洋行业务的开展而发生了变化。买办阶层同外商利益上的共同点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独特色彩的集团,他们成了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解析】买办作为我国资产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早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他们是在中国同西方经济往来中的一个特殊产物,考生应注意对买办性质的掌握,并将其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主义相互比较。6.京师同文馆:清代在北京开办的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第一所洋务学堂。清政府自鸦片战争后,屡次与帝国主义列强交涉,深感语言不通、文字隔阂。左宗棠、李鸿章等坚持学习西方,于是在同治元年设立了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解析】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洋务派逐渐意识到培养精通西方语言和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所以开始着手在国内建设了一批以培养这方面人才为目的的学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进一步深入,为西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7.《申报》:《申报》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1872年英商美查创办,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申报》对新闻业务进行的改革:一是发表政论文章。二是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日本侵略台湾,美查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派人去台湾采访,这是上海中文报纸中军事通讯的开端,也是《申报》重视新闻真实性的反映。其次是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三是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四是经营副业。《申报》馆还开办了江苏药水厂,肥皂厂等,并由此在1889年组成“美查有限公司”,并实现了赢利的目的。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近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脱胎于西方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夹缝之中,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其规模小、技术落后、多集中于沿海的商埠等特点。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瓦解中国的封建经济基础的同时,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生存创造了一定的空间,创造了其产生的一些客观条件,包括市场和劳动力等等。而在封建地主阶层倡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的第一批工矿企业,其中的一部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使得人们认识到创办企业的优越前景,这样一来,大批的商人、官绅投入到办企业的行列中来,他们自筹资金,投资于近代的以工业为主的工矿、交通等行业,开始形成了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中国社会,近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深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压榨,又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上层地主的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生存处境极为艰难,所以具有很强的革命性,要求推翻加在其身上的负担;但是同时,由于他们的势力很弱,不具备单独革命的实力,所以为求生存,又不得不向中外势力妥协。2.【答案要点】洋务运动时期,随着近代以来列强的侵华和洋务运动的深入,清政府意识到,只有拥有了掌握西方先进科技的人才,才能得以图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一大批以培养军事、外交和科技人才为主的新式学堂建立起来。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和北洋水师学堂等等。与此同时,出国留洋也成为了一条培养人才的连径,主要做法是派遣年龄不等的留学生到欧美强国学习。戊戌变法时期,改良派提出了他们关于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包括改革科举制度,将旧的八股废除,改考策论。并广设学堂,将原有的书院、祠庙、义学扣社学改为兼学中学和西学的学堂,京师大学堂就是在这个时期创办的。改良派提倡西学,继续选拔留学生出国。\n清末的新政内容中,对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废除了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各省均被要求改设学堂,州县设小学堂,府及直隶州设中学堂,省城设立大学堂。将京师同文馆并入了京师大学堂。1904年清政府正式颁布了新的学制,即《癸卯学制》,将学制划分为三等七级,规定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具体年限,还包括详细的教育管理体制。新学制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扣教育宗旨的确立,教育成为了国家重要的政务之一。3.【答案要点】第一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以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为主要特点。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荑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始注意向西方学习;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师夷长技以自强”。第二阶段是19世纪柬20世纪初,以学习西方社会制度为主要特点。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宣传西方政治制度和变法主张,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武昌起义后,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主共和仍是革命派为之奋斗的目标。第三阶段是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为主要目标。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接受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在社会上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第五章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内容概述本章主要内容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两次近代史上大的运动,从变法、革命的产生到发展、高潮直至失败的过程,都是重点内容,是专制体制到共和政体的历史转折点。还包括这个时期内穿插的清末立宪运动,另外就是伴随变法和革命而不断爆发的不同派别之间的论战和文化思潮的涌动。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同时,由于帝国主义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合,严重制约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甲午战争的失败,早期的维新思想家提出了变法的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迅速的传播,并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派知识分子群体代表了这股新的社会思潮,不仅对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守旧的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也对洋务运动的种种失误和弊端,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取得成功。维新思想的传播,队伍的壮大,为开创维新变法的政治实践创造了思想上、理论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但同时也引起了封建顽固势力的极大恐惧,爆发了维新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激烈论战。这场论战,集中地反映了近代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学和西学之争,新学与旧学之争。通过这场论战,进一步开拓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拉开了变法的大幕。维新变法失败之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进一步加强,资产阶级中的革命派逐渐走到了前台,革命思想开始得到传播,各种革命著述广泛地为人们所熟悉,革命团体开始出现,随之而来的是频繁的武装活动。同时在资产阶级的内部还爆发了一场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的论战,最终随着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破产,革命的形势已经无法逆转。复习建议考生在复习掌握两次运动的时候,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其产生的背景,尤其是对维新变法思潮和革命思潮的理解。变法和革命中产生过两次大的论战,也是历来考查的重点内容,注意不同学说的代表人物和论述,包括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人。立宪运动是清政府作出的一次回应,但是由于落后于形势而失败,考生应掌握这次立宪运动的具体措施,将体制上的改革同之前的戊戌变法和之后的共和政体进行比较,注意其中取得积极意义和影响的措施。民国初年的政治体制是重点考查的对象,需要考生着重掌握,比较之后袁世凯窃权后对政体作出的调整,以此考查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和教训。此外需能够将变法和革命两条不同的资产阶级道路进行全方位的对比与深入探讨。\n核心内容维新变法思潮产生的背景与发端;康有为的变法思想;严复与其进化论思想,进化论思想对维新变法产生的推动作用;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戊戌变法全过程;清末“预备立宪”的过程以及效果;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从兴中会到武昌起义;民初政体。命题预测对近代史上这几次重大的变法与革命,应注重从制度变革的层面上来分析掌握,注意几次运动前后体制的沿革和变化。民初的政体更是重中之重,考生应能够分析其影响和现实意义。同时几次变法和革命之前的社会思潮是另一个重点,为之后的运动做了充分的社会舆论准备。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主要是为了()A.弥补财政赤字B.支付外债C.镇压国民党D.复辟帝制2.关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①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和民族精神②唤醒近代中国的民族意识③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④显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弱势A.②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3.中国近代时期的《仁学》所宣传的主要观点是()A.民贵君轻B天人感应C.经世致用D.维新变法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严复的著作?()A.《天演论》B.《原强》C.《救亡绝论》D.《辟韩》5云南和贵州两省的独立是在下列哪一项事件中发生的?()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北伐战争D辛亥革命6.康有为在他的《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奉为主张变革的先驱,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康有为主张尊孔复古B.康有为反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C.康有为希望发展儒学思想D.康有为依靠儒家思想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7.康有为意图建立具有立法职能的新政领导机构的想法在下列哪一项中体现?()A.《应诏统筹全局折》B.《定国是诏》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8.中华民国的重要历史意义主要在于下列哪一项?()A.彻底否定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B.实现了责任内阁制度C.实现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D.限制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9.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个方面?()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冲破了原有的封建思想B使知识分子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C.倡导新学,抨击封建思想文化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10.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n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D.《中华民国宪法》11.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先进性体现在()A.“自强”口号的内容有所变化B.主张创办新式的学堂C.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D.主张改组军事组织12.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没有提到的是下列哪一项?()A.土地纲领B.推翻清朝统治C.驱逐帝国主义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3顽固派破坏百日维新的手段有()①对变法诏令阳奉阴违托词抗命②把京津地区的兵权都抓在手中③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讨好列强④慈禧太后直接控制人事任免权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4.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上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有()①以俄为师②民主共和⑧收回利权④实业救国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5.具体组织和发动武昌起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机构是()A同盟会B.文学社和共进会C.光复会D.政闻社16.在推动清末立宪运动的力量中,不包括哪部分的势力?()A.清政府中的改良派B立宪派C.地方洋务派D保皇派17.在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之中,他们的争论焦点都包括了哪些内容?()①中国是否要进行“社会革命”②中国是否要建立共和政体③是否要推翻清政府④革命手段与和平手段之争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8.下列事件中,哪一项不是发生在上海?()A.“学界风潮”的发端B.中外注目的“《苏报》案”C.光复会的成立D.同盟会的成立19.对于清政府在预备立宪的过程中的做法,表述不正确的是()A.颁布刑法法典《大清新刑法》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C.开办警察事务D.成立中央及各省的咨议局20.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维新变法运动的四大中心?()A.北京、上海、广东、湖南B.上海、天津、广东、湖南C.湖南、北京、上海、天津D.北京、东京、广东、上海二、名词解释1.科学补习所2.咨议局3.《天演论》4.《江楚会奏变法三折》5.保路运动6.“公车上书”7.《应诏统筹全局折》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9.“黄花岗起义”10.“二次革命”11.“安福国会”12.《癸卯学制》\n三、史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嗟夫!所陟卑者其所视不远,游五都之市,见美服而求之,忘其身之未称也,又但以当前者为至美。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而况追逐于人已然之末轨者之终无成耶!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民报发刊词》孙文1905年请回答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夫如是,则中国今日之所宜为,大可见矣。夫所谓富强云者,质而言之,不外利民云尔。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反是且乱。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智、其德诚优者也。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夫为一弱于群强之间,政之所施,固常有标本缓急之可论。唯是使三者诚进,则其治标而标立,三者不进,则其标虽治,终亦无功。此舍本言标者之所以无当也。虽然,其事至难言矣。夫中国今日之民,其力、智、德三者,苟通而言之,则经数千年之层递积累,本之乎山川风土之攸殊,导之乎刑政教俗之屡变,陶钧炉锤而成此最后之一境。今日欲以旦暮之为,谓有能淘洗改革,求以合于当前之世变,以自存于烦扰之中,此其胜负通窒之数,殆不可不待再计而知矣。”——《原强》严复请回答:(1)简述严复的思想。(2)严复在《天演论》中有怎样的思想主张?并概括其影响。3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万国报馆,议论沸腾,成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采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2: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请回答:(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康有为有什么样的变法主张?(2)简要概述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产生过程。四、简答题1.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为什么?2.戊戌变法的内容和意义。3.预备立宪时期的改革内容及意义。4.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n520世纪初中国所面临的形势。6.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历史联系。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C【解析】袁世凯之所以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其本身的目的是用于消灭南方的革命势力,所以镇压国民党是正确选项,本题属于细节性考题。2.B【解析】民族资产阶级的势力单薄,不是封建势力的对手,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而并非变法的历史意义,前三项为正确选项,考生应仔细掌握,在简答中考查的可能性比较大。另外,变法期间的重要文件及著作也有可能在史料分析题中出现。3.D【解析】《仁学》是谭嗣同所著的哲学著作,它的内容主要是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礼教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把其根源指向了清政府腐朽的统治,是支持维新变法的力作。考生应注意对维新时期的重要著作和刊物熟练掌握,容易在细节题中出现。4.A【解析】严复在甲午战争之后发表了《原强》、《辟韩》、《救亡绝论》等一系列文章,呼吁进行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但《天演论》是严复翻译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作品,并非由其创作。5.B【解析】19ls年底由于袁世觊复辟称帝,云南将领蔡锷、唐继尧等人统一各派力量,在云南首举义旗,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分三路讨袁,其后不久贵州省宣布独立。考生应对护国运动的起因和经过有所了解,有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6.D【僻析】这本书写成于光绪十八年,内容是论证了儒家经典都是孔子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按照自己的理想假托先王之言所写,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康有为以此为自己的变法改革找寻依据。7.A【解析】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实行变法的政治纲领,除了强调必须实行改革的道理之外,还具体地提出了实行变法的措施,这里就包括了意图建立具有立法职能的新政领导机构。8.A【解析】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成果,它虽然还没有彻底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但是彻底地否定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体制。9.C【解析】戊戌变法虽然提出了倡导新学的主张,但是由于改良派的阶级局限性,还是只能在旧有的思想之上进行一些改良,并没有时封建思想文化作彻底的否定,实现突破。10.A【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参照《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修改而来的。其约法范本的参照是美国的宪法,也就是强调:人的权利与自由、三权分立、总统制等等,是一部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但是由于种种原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没有得到全面实施。11.C【解析】由于洋务运动坚持“中学为俸,西学为用”,只是在表面上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但是并没有触及政治层面的改革,而戊戌变法则主张制度上的革新,建立西方式的君主立宪体制,所以它的先进性体现在这里。12.C【解析】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其中的民族主义包括了推翻满洲贵族统治,重建汉人当权的政府,但是民族主义的缺点在于,没有提出民族平等的原则和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考生需熟练掌握这一点,容易在细节题中考到。\n13.B【解析】将总理衙门改为外交部是在光绪末年的新政改革中实现的,在政府机构改革的内容中,并不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内容,也不是顽固派时维新运动的阻挠手段。14.C15.B16.D【解析】正是立宪派和洋务派的呼应与合作,才推动了立宪运动的发展,其中的立宪派是由改良派发展而来的,实行君主立宪是改良派的一贯主张,所以除了保皇派之外,都是正确的选项。17.D【解析】革命派与立党派在政治理念、民族观念、革命手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反差,他们在各个方面的争论也各有利弊,以上选项都是他们论战的焦点,所以需要考生重点把握,可能会在简答题中出现。18.D【解析】在民主革命时期,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都市和通商口岸,是全国革命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许多革命事件都是在上海发生的,同盟会于1905年正式成立于日本东京,所以D为正确选项,本题属于细节题,考生只需大致了解。19.C【解析】选项中只有开办警察事务不在预备立宪的范围之内,而是在清末新政中的主要改革内容之中,并且是最有成效的一项改革内容。考生应该能区分新政与预备立宪之间的区别。20.C二、名词解释1.科学补习所:1906年刘静庵、宋教仁、吕大森、张难先、胡瑛、曹亚伯等人在武昌成立科学补习所。吕大森被推为所长,胡瑛为总干事,曹亚伯任宣传,时功璧任财政,宋教仁任文书,以补习文化、研究科学为名义,实行光复汉族、“革命排满”的宗旨。【解析】它是湖北最早的革命团体,具有较完备的组织机构,还向各学堂和军营派有代表。科学补习所在学堂和军营中策动新军的方略,对湖北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科学补习所也是同盟会的前身之一。2.咨议局:1905年,清廷向全国人民宣布实行“预备立宪”。次年,颁布九年预备立宪诏——这成为中国政治参与的开端——与此同时,模仿西方立宪制国家国会的咨议局开始在各省筹设。咨议局实际上有名无实,只是在清政府地方行政长官严密监控下的点缀门面的机关。辛亥革命后,随着清政府的覆亡,咨议局的活动退出了历史舞台。【解析】成立各地的咨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属于模仿西方国家国会的地方民主机构,对决议国家预算、决算、税法、法典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立法权和监督权,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但是像清末预备立宪的其他大部分改革内容一样,都没有真正地得以运行。考生应注意将其放在预备立宪的各项内容中一起掌握。3.《天演论》:甲午海战的惨败,中华民族到了危亡的关头。此时,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他联系甲午战争后国家危亡的状况,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天演论》揭示的这一思想,结合介绍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西方哲学思想,是当时的中国思想界急需的精神食粮。【解析】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天演论》并非是达尔文著作的直接翻译,而是严复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对其原著做了有选择的评论和改造,进而唤醒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热情,带动了一种思潮的兴起,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人思想上的一次飞跃。4.《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是清末新政的重要文献,是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01年应慈禧改革上请所奏。庚子事变后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献计献策。在张之洞、刘坤一等人的倡导下,先有各省督抚的联衔会奏的动议,后演变为由刘坤一领衔与张之洞一起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张之洞是该奏折的主稿者,但《三折》稳健、不宜过激的基调则是由刘坤一确定的。5.保路运动:清朝末年掀起的保路运动也称作“铁路风潮”\n,是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人民反对清政府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出卖给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首先起来反抗的是湖南人民。在湖南人民的带动下,湖北、广东、四川的人民也都积极行动起来,保路运动很快发展成为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解析】保路运动不仅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卖路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全社会的多个阶层卷入了这次运动,加剧了武装起义反对清政府的革命形势,为辛亥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奠定了群众基础。6.“公车上书”:中日甲午海战过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社会上强烈抗议,正在京城参加科举的各省举人公推康有为起草上皇帝的万言书,当时共同签名的举人多达1300多人,史称“公车上书”。其中的内容包括,痛陈割让台湾、辽东的恶劣后果,提出了进行变法改革的几点主张。【解析】“公车上书”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考生需要将此作为考查戊戌变法的起点。7.《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折》,请求光绪帝决定变法。在这篇奏折中,他引述当时波兰、埃及、土耳其、缅甸等国,由于守旧不变,遭到分割或危亡的险境,认为世界各国的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中国所以面临危亡,就是由于保守旧法不知变革所致。《应诏统筹全局折》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解析】《应诏统筹全局折》是戊戌变法中的纲领性文件,在这次上光绪帝的奏折中,康有为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改良派的改革内容,精心设计了更新的政权体制和组织形式等具体方案。考生应注意对戊戌变法时期几个重要文件的掌握。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1912年由临时参议院通过,并公布实施。总纲以简洁之文字,将国家之要素作原则性的规定;人民权利义务之保障已有详尽之规定,并谩有法律保留条款;大总统副总统之选举,仍沿《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之精神由参议院选举之,司法独立审判的规定,符合三权分立原则,《约法》规定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被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仿法国式之责任内阁制,盖当时之参议院为抑制袁世凯之野心,乃将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之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使衷世凯成为虚位总统。9.“黄花岗起义”: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在槟榔屿召开同盟会骨干会,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4月,黄兴潜入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起义军浴血奋战,东舞西突,终因兵力严重不足而溃败。起义失败后,其中72人的遗骸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解析】同盟会成立之后,组织了一系列的武装反清活动,其中的黄花岗起义是比较著名的一次,者生应对这个时期同盟会组织的几次大的武装起义和代表人物有所了解,这是大纲中列出的条目,可能在选择题或名词解释中出现。10.“二次革命”: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对国民党人步步进逼,包括刺杀宋教仁等行为,但是国民党人却一味妥协,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孙中山的动员,李烈钧于7月8日回到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宣布江西独立,于12日向进驻九江的北洋第六师发动进攻,拉开了二次革命的战幕。二次革命是一场保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战斗,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继承了武装斗争的光荣传统。但它的失败也充分暴露了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的软弱性。【解析】“二次革命”是辛蛮革命的延续,但是革命的效果却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武装力量的松散,而袁世凯手下的新建陆军具有较强的实力。考生应注意区别这个时期多个护法、护国、革命、起义运动之间不同的性质和内容,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n11.“安福国会”:安福国会亦称新国会,是段祺瑞的御用国会。1918年,段祺瑞为抵制孙中山在广州召开的国会非常会议,决定重选国会议员,由徐树铮、王揖唐等在北京安福胡同组织俱乐部包办选举。段祺瑞为了达到对抗广州非常国会及排挤直系势力出中央政府的目的,一面加紧训练参战军以扩大势力,一面利用日本的借款,收买无耻政客,成立以徐树铮、王揖唐为首的安福俱乐部,操纵新国会的选举。在选出的议员400余人中,安福俱乐部占了300多人,故世称新国会为“安福国会”。【解析】袁世凯死后,北洋集团的内部速渐开始分化,不同的军阀派系之间开始争权夺利,其中“安福国会”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考生还需要对这一时期军闽争权夺利的活动有所了解,包括“府院之争”、“张勋复辟”等事件都会在名词解释中出现。12《癸卵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1904年由清政府颁布。包括《学务纲要》、《蒙养院章程度家庭教育法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等章程。内容涉及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及学务管理等,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目标、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分小学9年、中学5年、高等学堂及大学6~7年。规定了学堂的宗旨。这一学制突出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对以后学制的组织形式影响颇大,施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三、史料分析题l【答案要点】(1)是否推翻清政府。改良派一直认为满族在入主中原后的二百多年里,早已经和汉族同化,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否认民族歧视的存在,认为在法律上已经实现了民族平等。尤其是对康熙朝开创的盛世倍加推崇,而且对清末实行的“预备立宪”表示欢迎。革命派则持相反的意见,认为清朝统治者一直在实行民族高压,而且对清政府对外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极为不满,希望将满族赶出中国,认为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革命派清醒地认识到,清末进行的立宪和新政不过是披着立宪的外衣,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是否建立共和政体。改良派反对建立所谓的共和体制,他们认为中国人的国民素质达不到建立共和所需的条件,盲目地将统治权交给国民,会出现国家的混乱,进而回到专制。建立共和是革命党人的奋斗目标,他们认为共和体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是符合中国人的,况且有其他国家成功的范例可以提供参考。革命派在提倡共和体制的同时,给出了普及国民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和革命的方式来传播这种精神,走一条从军政到约法再到宪政的共和之路。(3)是否进行社会革命。关于这点争论主要集中在,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平衡,改良派以为中国的贫富分化不明显,缺乏抵御外国资本的大资本家,如果再将其强行分给底层不开化的民众,势必使情况更加恶化。而革命派恰恰认为,贫富分化不严重,才有利于进行社会革命,他们认为是财富分配的不合理造成了社会经济组织的不合理。(4)革命的方式问题。改良派认为通过暴力手段进行革命,势必引起混乱局面,帝国主义还会乘机进行瓜分。而革命派则认为清政府已经腐朽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再多的请愿和劝说也无济于事,革命的手段也不同于以往,它的目的是建立立宪制的共和政体,并不担心帝国主义会乘机干预。2.【答案要点】(1)严复是一个反对顽固保守的维新派思想家。他不仅著文阐述维新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而且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严复信奉达尔文进化论和斯宾塞的庸俗进化论。这是他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严复疾呼必须实行变法,否则必然亡国。而变法最当先的是废除八股。严复主张多办学校,他曾论述西洋各国重视教育,他除亲自总理北洋水师学堂长达二十年外,还帮助别人办过学校,严复要求建立完整的学校系统来普及教育,以“开民智”。\n严复提倡西学,反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要救中国必须学西学和西洋“格致”。他认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他认为应做到“体用一致”,“本来一致”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改革。(2)首先,进化是一种普遍的规律,这种规律不仅存在于生物界,在人类社会中也同样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同样适用于政教人事。其次,强调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这里,严复并没有机械地套用达尔文的理论,片面地强调环境的选择作用,而是具体结合中国面临的实际情况,阐明这种选择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借此呼吁人民觉醒,积极地应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由严复的《天演论》带动起来的天演思潮,在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进化论的角度,只要进行变法革命,发挥人的主动性,就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这为力求改革和革命的人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从早期的康有为、粱启超到后来的孙中山等人,这种理论都激发他们在政治上产生了强烈的诉求,是改良或者革命的推动力,反过来他们的学说又丰富了进化论的思想体系。3.【答案要点】(1)他主张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维护清王朝统治。(2)康有为自幼熟读古代典籍,深谙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但他拥有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致力于研究民族救亡的问题,在研究了大量西方书籍和到过上海、香港游历之后,他深深地意识到,只有通过变法才能图强,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维新思想体系。康有为早期的变法维新思想所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附会儒家经学典籍,将西方政治学说中的部分内容与儒家经典相结合,来发挥作用,扩大影响。康有为的两部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属于这样的创作路数,希望能借此为维新思想正名,将维新思想在社会中广泛推广。甲午战争后康有为开始给光绪皇帝上万言书,其中的内容包括,除了痛陈割让台湾、辽东的恶劣后果,还提出了进行变法改革的几点主张。随后康有为的上书直达皇帝,引起了光绪皇帝的重视,他的维新思想取得了光绪的支持。随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高潮再一次的到来,以光绪皇帝为代表的帝党下决心进行维新变法,他们的理论根源和变法策略都来自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1898年初,康有为上陈《应诏统筹全局折》,请求光绪帝决定变法。在这篇奏折中,他引述当时波兰、埃及、土耳其、缅甸等国,由于守旧不变,遭到分割或危亡的险境,认为世界各国的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中国所以面临危亡,就是由于保守旧法不知变革所致。《应诏统筹全局折》是康有为堆新思想的集中体现,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中国维新思想要求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维新思想促成了戊戌变法,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了。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强目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同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十分顽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2.【答案要点】政治方面:广开言路,提倡官民上书,不许任何人阻挠;撤除闲散衙门和重叠机构,裁减兄员;准许旗人自谋生计。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实业,奖励发明;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务;裁减驿站,设立邮政局;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决算。\n文化教育方面: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将各省书院和过多的祠庙改为学堂,鼓励地方和私人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级学堂一律兼习中学和西学;允许自由创办学会、报馆;设立译书局,编译外国新书;派人出国游历、留学。军事方面:裁减绿营,淘汰冗兵,采用新法练兵,添设海军,实行保甲。戊戌变法虽然没有获得成功,但是在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却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次的变法过程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次的变法运动,积极地宣传新的政治、文化、社会理念,为后来的一系列社会变化奠定了基础。此后,更多的人士意识到依靠改良无法达到救亡的目的,于是投身革命的洪流。3.【答案要点】改革内容:(1)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将原有的军机处裁撤,转而设立责任内阁,下设各部,实际上是所谓的“皇族内阁”。新设立的其他重要中央机构还包括为皇帝提供咨询的弼德院和相当于参谋部的军咨处。地方上的机构改革主要是设立了各省的咨议局,拟订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和合法性。(2)法制改革。设立修订法律馆,派专门的大臣主持修订法律,并修订颁行了商法、刑法等几部法律。《钦定宪法大纲》对君主立宪的原则作出了规定,但是主要以维护君权为主,而且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也没有得到贯彻。此外,还仿照西方的刑法,颁行了《大清新刑律》,引入了近代的刑法体系。(3)地方自治政策。主要是仿照日本的政策而实行的,各省都依照章程筹办了地方自治,大都建立了府厅州县的自治公所,这种自治活动,依靠地方士绅和大商人阶层的参与,推动了各地工商业、文教事业的发展。意义:首先,清末预备立宪的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而且从活动本质来看具有落后性,仍来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其次,从客观的实际影响来看,清政府实行的某些措施,又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另外,从实际作用来看具有背高性:在直接影响方面,它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主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但是预备立宪的落后性,同之前清政府进行的洋务运动和新政一样,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4.【答案要点】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产生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正因为这样,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作了思想准备。辛亥革命也给帝国主义沉重的一击,虽然资产阶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政治纲领,但是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帝国主义利用反动的清政府统治来奴役中国人民的美梦破产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压迫。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成立后,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设工厂、设银行都成为风气,同时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并由其来完成对封建主义意识彤态的批判。但是由于革命派本身的力量有限,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地进行下去。虽然孙中山提出了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但是并没有被真正地理解和执行,盲目的排满情绪使革命党人认为只要推翻了满族皇帝就完成了革命的任务。其次,革命缺乏有效的群众基础,只是在有限的人群中进行,由于所获得的支持不足,所以力量不足以同帝国主义和封建顽固势力抗衡。当然还有革命派内部的矛盾问题存在,致使革命没有彻底地进行下去。\n5.【答案要点】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丰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侵略,干涉中国内政,控制清政府,经济上加紧掠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腐朽反动本质日益暴露,相继镇压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签订《辛丑条约》,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两大社会矛盾汇流;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扶植的清朝统治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物质的和阶级的基础。反帝反封建成为革命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致证明改良道路走不通;义和团运动遭镇压,表明农民阶级难担救国大任;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6.【答案要点】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的维新变法成为社会进步思潮的主流,井推进为救亡国存的政治改良运动,百日维新使变法达到高潮。戊戌变法失败,《辛丑条约》鍪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工具;促使大批爱国人士走上革命道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代改良,成为历史进步的主流;清末预备立宪骗局破产,革命形势成熟,辛亥革命爆发。戊戌变法失败,是民族资产阶级试图在保存清朝统治的前提下,通过改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失败。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改良道路的否定。辛亥革命树起民主共和的旗帜,对封建势力和侵略势力的打击大于戊戊变法,并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两者都以挽救民族危亡,摆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己任。不同点是改良派要求通过变法,参与政权,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革命派要求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六章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内容概述本章内容为袁世凯死后到南京政府统治前的军阀统治阶段,与北洋军政府统治这条主线并行的另一条线索是国民党主导的反军阀斗争。同时在这个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并达到了高潮,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壮大,与国民党展开了第一次合作,并进行了北伐战争。袁世凯身后,北洋各系开始了割据火并的局面,其原因除了帝国主义为了自身利益,扶持不同的军阀势力,还在于中国地方农业经济的影响,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现了一定的半殖民地特征。而在南方,在人民斗争的推动下,孙中山继续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进行反帝、反军阀的斗争,坚决反对帝制的复辟,维护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有所提高,激发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此外由于是在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但是,它仍然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基本特点。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对封建文化根基的动摇,但接下来的新文化运动对其进行了颠覆。由全国性革命运动所带动的民主思潮,刺激了在文化领域的一场革命,主力是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就是新文化运动,它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对维护封建专制的学说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作用,是促进了同时期传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而使其在当时众多的学说中脱颍而出,在中国得到了实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新的纪元,与此同时反军阀的民主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并最终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反过来进一步为工农运动创造了条件,也为接下来的北伐、夺取政权提供了可能。复习建议考生在复习北洋军阀统治的内容时,注重对各个派系不同的政治主张加以区分,除此之外,也要注意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需要着重掌握。\n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重点是运动产生的背景,尤其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和壮大,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的代表人物和代表学说,注意考查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同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并脱颖而出的,同时不要放松对同时存在的不同学说的掌握。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国共合作北伐,期间有过若干重要的会议和文件,需要考生重点掌握,着重掌握这次统一战线的成果,并能同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注意国共合作中指导方针的确立以及变化。核心内容军阀割据与帝制复辟;反北洋军阀的斗争;北洋政府统治下的社会发展;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产生背景;运动中的学说与人物;运动的意义与影响;新文化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的过程和影响;国共两党合作前及合作中的历次重要会议;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北伐战争的全过程和伴随进行的工农运动。命题预测考生应注意对北洋军阀各个派系之间不同的政治主张多加留心,并多从积极的方面来考查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社会。近年来,随着档案的解密,对国民党的研究成为热点,尤其是国民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做法成了学术研究的核心,考生对此需要多加了解。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近代中国各派军阀的共同点有()①始终打着维护共和制度的旗号②利用中央政权排斥异己③都试图夺取中央政权④以帝国主义列强为靠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2.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C.1923年的《中国国民党宣言》D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3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主张民主共和R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C.挽救民族危亡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4.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中国国民党的政治纲领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A.建立民主共和国B.推翻满清的反动统治C.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D实现共产主义5.下列哪一项不是在北伐战争中发生的?()A.“万县惨案”B.“一三惨案”C.“南京惨案”D.“济南惨案”6.国民大革命时期,哪些省份的农民运动最为活跃?()A广东湖南湖北江西B广东广西山东河北C.江西湖北河南山西D.广西湖南河南山东7.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收回九江和汉口英租界的是()A.广东革命政府B.广州革命政府C.武汉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8.黄埔军校的建立,有哪些新特点?()\n①聘请外国军事教官②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同等重要③开设了自然科学课程④是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9.“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在于要不要()A.多研究一些具体问题B.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C谈论理想的主义D用理想主义解决根本问题10.“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了()A.国会内各派政客之间的权力之争B.南方、北方军阀之间的地盘之争C.是否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争D.美国、日本抢夺对华控制权之争11.在新文化运动中,对新文学具有重大影响的有()①陈独秀的《敬告青年》②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③鲁迅的《狂人日记》④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12.袁世凯统治时期被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的总理是()A.唐绍仪B.赵秉钧C.熊希龄D.段祺瑞13.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最早提出这种方式的是()A.共产国际B.中国共产党C.孙中山D.廖仲恺14.下列选项中对袁世凯死后的新旧约法之争,描述不正确的是()A.新约指的是《中华民国约法》B.段模瑞支持新约C.最后以南北统一告终D.新约被全部废除15.中华民国军政府是由下列哪个军阀成立的?()A.张作霖B.曹锟C.徐世昌D.吴佩孚16.下列选项中,达成于1913年进行的西姆拉会议期间的有哪些?()①《西姆拉条约》②划定“麦克马洪线”③《中英会议藏印条约》④《中英续订藏印条约》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中国最早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是下列哪一个?()A.李大钊和邓中夏在北大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B.陈独秀在上海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C.陈独秀主持成立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D李大钊、张国焘等人成立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8.中国革命必须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A.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B.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C.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D.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20年代初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A.安源路矿罢工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C省港大罢工D.香港海员大罢工20.国民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其内容不包括()A.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特色B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C.强调民主权利是所有人共有的D.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n21.下列哪一项能够体现国民党中“西山会议派”的主张?()A干涉制约中共的责任及权力B积极争取大资本家的经济支持C.取消中共党员的跨党党籍D.继续同中共保持合作22.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面临的处境中不包括()A.南京国民政府不承认其合法性B.武汉政府处于经济封锁之中C.“七·一五”事变D.广东、四川不服从其统治23.近代以来上海城市的发展历史中,对于其所呈现出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租界与华界并存B.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巨大的推动力C.成为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D.是全国城市中租界最多的24民国建立以后,新旧思潮流派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①共和体制还是专制体制②是否反对帝国主义③文化的开放还是保守④白话文的应用与否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25.民国时期,新旧思潮流派的争鸣中,一个中心的议题就是体制,下列选项中,代表无政府主义的是()A.“孔教会”B.“心社”C.“学衡派”D现代新儒学学派二、名词解释1.西原借款2.护法运动3.整理国故4.北京政变5.马日事变6.彭湃7.黄埔军校8.“五卅运动”9.广州中华民国政府10.中山舰事件11.江浙财团12.《文学改良刍议》13.西山会议派三、史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我读《新青年》里鲁迅君的《狂人日记》,不觉得发生了许多感想。我们中国人,最妙是一面会吃人,一面又能够讲礼教,吃人与礼教,本来是极相矛盾的事,然而他们在当时历史上,却认为并行不悖的,这真正是奇怪了。《狂人日记》内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我觉得他这日记,把吃人的内容,和仁义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那些戴着礼教假面具吃人的滑头伎俩,都被他把黑幕揭破了。”——吴虞《吃人与礼教》请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努力从各工人团俸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n我们在国民党中,须注意下列各事;(1)在政治的宣传上,保持我们不和任何帝国主义者任何军阀妥协之真面目。(2)组织国民党集全力于军事行动,而忽视对群众之政治宣传,并组织国民党在政治运动上妥协的倾向,在劳动运动上改良的倾向。(3)共产党党员及青年团团员在国民党中言语行动都须团结一致。(4)须努力使国民党与苏俄接近,时时警惕国民党,勿为贪而狡的列强所愚。——《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1923年7月请回答国共合作的经验和教训。四、简答题1.简述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原因。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本土化特点。3.中国共产党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理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是怎样发生转变的?4.为什么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称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C【解析】近代军阀虽然割据一方,但是他们都不以此为最终的目的,都希望夺取中央的政权,所以虽然战乱频繁,但没有产生大的分裂。另一个特点就是争取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实际上是以在华利益换取自己的势力扩张或自保。2.D【解析】新的三民主义同原来的三民主义有着很大的区别,不仅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相一致,所以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考生需要对这点自容着重记忆。3.D【解析】在戊戌变法之后,激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只是在政治领域进行革命还不足以救亡图存,更深的原因还是在于传统文化思想中的腐朽,所以只有将传统文化中腐朽的概念加以批判,才能成功。4.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两个纲领的了解,其中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是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纲领中明确提出的,国民党的政治纲领中并无体现。而实现共产主义是在中共最高革命纲领中出现的,孝生需加以注意。5.D【解析】北伐战争时期,帝国主义直接派军队干涉北伐,派军舰开进长江,武力相威胁;制造惨案,如“万县惨案”“南京-惨案”、“一三惨案”,而济南惨案是1928年发生的,已经不属于国民大革命的历史时期了。本题是细节题,考生应注意区别不同时期的事件。6.A【解析】在国民大革命的同时,也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农民运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高涨起来,由于革命的战场主要在北方,北方在军阀的控制之下,所以农民运动主要集中在南方,考生应注意将此考点放在农民运动的历史中来考查。7.C【解析】1927年1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决定以武汉为首都,此后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国租界,意义在于使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运动有了一定的进展。8.B【解析】1924年5月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由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它是一所国共合作、共同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在强调军事训练的同时,还注重对学员的政治教育。9D10.D【解析】府院之争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围绕是否应该参加对德国宣战而产生的争斗,实质上是美日在争夺中国的较量。也可以看出在一战期间,列强侵华格局发生了变化,原来以英法为主导转向以美日为主导。考生应注意此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考查。11.C【解析】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把对文学改革的建议,归纳为“八不主义”\n,是对新文学形式所做的初步设想,意义较为重要,而鲁迅则将反封建的内容和白话文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考生应该注意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作,可能在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中考到。12.C【解析】袁世凯统治时期,内阁更选频繁,1913年7月,熊希龄出任内阁总理,并宣称要建立“第一流人才和第一流经验”的内阁,所以通常被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但是此后,掌握大权的仍然是袁世凯。13A【解析】1928年,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的特别会议上,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积极主张以中共加入国民党,并对其进行改造的方式来推动革命。最后,会议决定在孙中山按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的前提之下,中共党员及共青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14.D【解析】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上台,仍然依照《中华民国约法》来发布命令,这等于承认了袁世凯封闭国会、登基称帝是正确的,遭到了滇系、桂系军阀的通电反对。最后规定在宪法颁布之前,仍然遵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是《大总统选举法》仍然有效。15.A【解析】1927年6月张作霖自封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拥有国家的元首资格,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同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国民政府相互对抗。16.A【解析】1913年到1914年中国、英国及西藏地方政府三方代表就西藏问题在印度西姆拉进行谈判,中方代表驳斥了西藏代表的无理要求,但是英方代表还是与西藏代表私下达成了《西姆拉务约》井划定了“麦克马洪线”,都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承认。17.A【解析】1920年3月李大钊和邓中夏在北大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中国最早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陈独秀在上海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5月成立,随后共产主义小组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起来。18.B【解析】1922年在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大会提出了现阶段的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实际上是提出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理论,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考生应注意对历次中共代表大会内容的掌握。19B【解析】京汉铁路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军阀是佩孚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下,两万多工人全部罢工,震惊中外,并导致了吴佩孚对罢工工人的血腥屠杀,即“二七惨案”,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快速发展阶段,考生应注意对此考点的掌握。20.D【解析】概括《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内容,实际上是新三民主义,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虽然也是在这次大会上通过的,但是并不在《宣言》内容之中。考生应注意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各项内容。21.C【解析】“西山会议”是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的一届四中全会,有国民党的部分委员参与,会议决议取消所有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跨党党籍,取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开除汪精卫的党籍,在上海另建中央。此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22.C【解析】由于蒋介石的“清党”,导致国民党内部发生分化,蒋在南京宣布成立国民政府,使武汉政府面临困境,包括经济和军事上的封锁。但“七·一五”事变是武汉国民政府针对共产党及进步人士的镇压和捕杀。23.D【解析】此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城市发展问题,是近代史研究上的热点问题。其中全国租界最多的城市是天津。此外,考生还需注意这个时期全国其他城市发展的特点,以及这些城市发展的共同特点。24.A【解析】民国建立之后,由于几千年集权统治的倒台,使得传统的价值体系和伦理道德开始瓦解,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还无法接受这种改变,进而变得保守,并反对革命,所以这一时期的争论主要是围绕体制和文化来进行的。25.B【解析】无政府主义在20世纪初就传入了中国,但是真正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在民国时期,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刘师复,其“师复主义”被称为\n“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心社”就是刘师复在广州创立的无政府主义团体,其他的还有“晦鸣学社”。考生应对此有大致的了解。二、名词解释1.西原借款:段祺瑞政府通过西原龟三向日本借了一系列款项,其中最大的八次借款总额达l.45亿日元,这笔外债就叫西原借款。为取得这笔款项,把东北的修筑铁路、砍伐森林和采矿等一系列中国主权,出卖给日本,为日本后来全面侵占东北埋下隐患。段祺瑞则利用这一借款,建立起“参战军”,进一步加强了皖系军阀的实力。2.护法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段祺瑞被继任总统黎元洪罢职后,唆使北洋督军叛变独立,以武力胁迫黎元洪解散国会,孙中山又连续通电西南各省,呼吁拥护约法和国会,起兵讨伐北洋群逆。【解析】在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实际进入了由各个派系的军闽轮流执政的时期,孙中山想依靠军阀的支持来维护约法,实际上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失败是注定的。考生应区别护法运动与同时期的其他运动的性质。3.整理国故:在新文化运动达到顶点、新思潮最为高涨的1919年,胡适却突然提出了要“整理国故”的号召。此论一出,便引起争论。有人热烈响应,并身体力行,使“整理国故”运动取得了至今仍令人赞叹、堪称丰硕的学术成就。【解析】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关于中西文化的争论始终是焦点问题,整理国故的目的是为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和清理,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引发了大讨论,反响很大。考生应将其放在新文化运动的整体过程中来掌握。4北京政变: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被任命为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迎战奉系军阀的军队。但他率部返回北京,从城北的安定门进城,包围了总统府,迫使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的职务,监禁总统曹锟。冯玉祥在北京召开政治军事会议,决定请皖系军阀段祺瑞执政,电请孙中山入京共商国是。【解析】北京政变的目的虽然是积极的,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说明在当时的情况下,北洋军阀同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势力庞大,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政变就能取得革命的成功。5.马日事变:1927年,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率叛军袭击省总工会等革命机关、团体,解除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武装,释放所有在押的土豪劣绅。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工农群众百余人被杀害。事变后,许克祥与国民党右派组织了“中国国民党湖南省救党委员会”,继续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因21日的电报代日韵目是“马”字,故称这次事变为“马日事变”。这一事变是武汉汪精卫集团开始叛变,并准备与南京蒋介石集团合流的信号。6.彭湃: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海陆丰农民运动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被誉为农民运动的大王、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1929年8月24日因叛徒出卖而被捕,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解析】20世纪20年代是中共领导下的工人农民运动快速发展的时期,彭湃就是这一时期农民运动的领导者之一,考生应注意对这一时期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著名领导者的了解。7.黄埔军校:黄埔军枝是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简称,该校成立于1924年5月,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学校仿照苏联红军的培养模式,引进了政治工作制度,在强调军事训练的同时,也注重对学员的政治教育。【解析】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黄埔军校作为圆共合作的产物,注重了政治素质的培养,同时军校的作用还体现在广东的统一和北伐战争中。\n8.“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焱性反帝爱国运动,它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帝国主义的屠杀,点燃了中国人民郁积已久的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怒火。上海全市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总罢工、总罢课、总罢市。五卅运动的狂飙迅速席卷全国,从工人发展到学生、商人、市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并从上海发展到全国各地,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解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党组织也得到极大发展,在斗争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9.广州中华民国政府:北京国民政府由于被北洋军阀相继控制,对内无法平息混战,对外则大举外债,丧权辱国,所以在群众的心日中逐渐失去威信。孙中山在广州认识到了这一点,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所以在1921年广州国会上,决议将军政府改组为中华民国政府,并选举孙中山为大总统。【解析】考生应注意的是将广州中华民国政府与其后建立的广州国民政府相区别,前者是孙中山建立的,存在时间很短,而后者则是在孙中山死后建立的。10中山舰事件:1926年,开始执行反共政策的蒋介石,设计将中山舰调出广州,随后又以该舰未接命令擅自移动为名诬其阴谋暴动,随即下令逮捕该舰舰长、中共党员李之龙,并展开一系列的清共行动。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大举逮捕共产党人,将全军共产党代表撤销并驱逐,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全体共产党员退出该军。蒋介石等人制造“中山舰事件”,目的是夺取在粤海军实力,清除军队中的共产党力量。此举背叛了孙中山制定的三大政策,是国民党右派势力分裂国共合作、企图夺权的信号。11.江浙财团:是民国时期以上海为基地的江苏、浙江籍人士或江浙两省的大银行和大企业资本集团的总称,是中国最大的财团。银行资本集团以其金融实力成为这一财团的核心,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尤其是银行业迅速发展的产物。这种以上海为主要活动基地的若干大企业资本集团和大银行的一定程度上的结合,被人们比拟于帝国主义金融资本,称为“江浙财团”。【解析】江浙财团是中国金融业短暂繁荣的一个表象,但是由于江浙财团无法改变对官僚资本的依附,所以无法脱离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独立生存,最终还是沦为其附庸,逐渐失去了经济上的主导地位。考生应注意民国时期金融货币行业的发展状况。12.《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这是文学革命公开发难的第一个信号。此文是胡适1916年文学革命“八事”思想的系统阐述,胡适以历史进化的眼光,反对旧文学言文分离的现象,主张文学语言同口语的接近,提出白话文学应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解析】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新文化运动中,主张进行文学革命的一篇著名文章,尤其是提出了文学改革的具体建议,考生需要对其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要注意同时期的其他代表性文章和人物。13.西山会议派:1925年底,以谢持、邹鲁等人为代表的部分国民党中央委员在北京西山召开会议,与会的人员因此被称为西山会议派。在这次会议上,国民党的右派势力明确提出了要取消共产党员的党籍,并取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在上海另外成立新的党中央。【解析】考生应注意对国民党内部不同派系的区分,西山会议派是国民党右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派别,对其主张的内容,考生需要有所了解,可能会在选择题中出现。三、史料分析题\n1.【答案要点】(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2.【答案要点】坚持以民族、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这是合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政治基础。国共两次合作,都是坚持以民族、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第一次国共合作,民族和国家由于帝国主义加紧掠夺和封建军阀连年混战,而陷入日益加深的危机之中。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都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打倒军阀和赶走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己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肩战斗,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进而又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导致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进而提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议。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经历了“西安事变”,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不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最终也能以民族大义为重,同意并接受国共合作抗日的倡议。尽最大的诚意和努力去争取合作,并保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两次国共合作的倡议都是中共方面率先提出的,而且中共方面还为促成国共合作积极行动,并提供对国共双方乃至民族和国家利益都有利的合作方案。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共的合作诚意,并作出了大量的牺牲和让步。在中共方面作出一系列的让步之后,国民党政府也作出了诸如承认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和建立的根据地的合法地位等显示合作诚意的回应。同时也不得不防备别有用心的偷袭和报复行动。在合作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合作不是合并,需要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即合作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袁世凯为了个人权力,废止了议会与约法,使刚诞生的中华民国短暂失去在制度下发展的机会。1915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时,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条款,曾派人暗杀宋教仁,引发了二次革命;他还违反历史潮流,复辟称帝,使他遭受当时全国舆论的批评,并引发了讨袁战争,最终羞愤而死。2.【答案要点】(1)将马克思主义用于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制定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最低纲领。(2)在国共合作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吸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精华,明确宣布以三民主义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共产党所实行的一切政策,根本上仍然是符合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共产党没有一天不在反对帝国主义,这就是彻底的民族主义;工农民主专政制度就是彻底的民权主义;土地革命则是彻底的民生主义。(3)将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结合起来,承担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毛泽东说:“国际主义的共产党员可以而且应该成为爱国主义的,因为只有民族得到解放,才有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被打倒了,同时也就是帮助了外国的人民。因此,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n3.【答案要点】由于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理论,而工人阶级和近代大工业在一起,主要集中在城市,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解放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发动城市工人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就是所谓的“城市中心论”。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不成熟,在它成立之初,很自然地根据这个“城市中心论”确定自己的工作中心,因为这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符合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里就规定,党在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努力,1922年到1923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的高潮;虽然也有几次罢工斗争的胜利,但最终还是被帝国主义支持的反动军阀残酷镇压下去。在俄国成功了的,在中国并不一定成功。“城市中心论”在中国遭到了失败。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方式,也必须适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必须适合中国的主要矛盾,必须适合中华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的需要。正是这个失败,导致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不平等的合作,中国共产党得以借助国民党的组织形式和三民主义的思想武器,发展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进步力量,推进国民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寻求同盟者的第一次尝试。但由于党的领导者陈独秀并不了解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过分夸大资产阶级的作用,把革命的领导权拱手让给资产阶级,极力压制农民运动,同时也不了解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使这个尝试失败了,党的宝贵力量遭受极大损失。这不得不使具有远见卓识的共产党人深思:中国革命以工人运动为中心走不通,为什么同资产阶级联盟也走不通?要继续革命,必须探索新的道路。于是有了在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汉口召开的肾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与武蓑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这是一个正确的方针,是党在付出了血的代价后换来的正确结论,标志着党的中心工作的某种转变。4.【答案要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地理的原因,中国远离主战场欧洲,而欧洲列强将主要精力放在欧洲,无暇顾及中国,尤其体现为对中国市场控制程度的减弱,以及对华投资额的大幅度下降。虽然美、日在此期间加强了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总体来说,民族工商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个难得的发展环境,来自外资的压力相对较小。在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期间,一些南北方的大实业家频繁出任政府要职,并主持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与法令。这些政策与法令除了提倡开放门户,引进外资,而且提倡使用国货,减免了一些税款,鼓励并保护华侨在国内投资,都为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第七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内容概述本章内容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十年统治,另一条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政权。对国民政府的统治主要考查的方面是政权的统一过程,和十年统治下在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弊端。中共方面则是在大革命失败之后,指导方针的转变和工农武装割据的建设情况,同时长征也是考点之一。反革命政变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南京成立了国民党的中央政府,此后经过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合流,加上一系列新军阀之间的兼并斗争,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这十年中间中国的社会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民党根据其制定的《训政纲领》,一方面,加紧对红军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另一方面,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建立创造了条件。\n国民革命失败之后,革命由全国范盈的高潮转入了低潮,但是中共及时地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在中共六大以后的两年中,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革命走向复兴的局面,突出地表现在各地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先后建立和发展上,红色区域的各项建设和新型的社会体制逐步萌芽并完善。但是在面临国民党围剿的时候,“左”倾错误占据了主流,从而发生了长征的战略转移。复习建议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到形式上的统一,经过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国民党内部的权力争夺,还包括了新军阀之间的混战,考生应注意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过程。南京国民政府在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考生应能将其与民国时期的其他制度建设放在一起来掌握,另一个考点就是抗战前十年中的经济发展情况。中共方面主要是根据地建设和长征两个问题,注意中共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土地革命部分除了掌握这一时期的发展变化外,还要能与历次土地改革的政策作出比较。另外,政权建设也是考点之一。核心内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国民党的训政体制;国民政府的经济改革、效果及影响;国民党对中共的政策及围剿;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各项建设;土地革命的开展;长征的过程及影响。命题预测考生在复习本章内容的时候,注意横向比较两个不同性质政权之间的制度建设,南京国民政府的制度建设和训政体制是应着重掌握的内容。另外一个重点是南京国民政府出台的经济政策和推行效果,考查它们的现实意义。习题精选一、选择题l在1928年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中,对富农的政策是()A.消灭富农B.联合富农C.限制富农D.保护富农2.下列对遵义会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B.彻底清算了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D.取消了李德的晟高军事指挥权3.“九·一八”事变之后,举起抗日反蒋旗帜的组织包括()①东北抗日联军②中国民权保障同盟③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④福建人民革命政府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下列长征事件的正确顺序是()①四渡赤水②召开遵义会议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A.①②④③B.C.①②③④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5.“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通电,提出()\n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C.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D.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6.对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目的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缓和人民的反帝情绪B.树立对外“自主”的形象C.扩大税源,增加军费D.废除~切不平等条约7.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新特点是()A.反对“西山会议派”B.代表官僚资产阶级C.采用议会制度D.反共反苏8.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根据中国革命的新特点,明确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其核心内容不包括()A.建立革命政权B.开展土地革命C.依靠工人运动D.坚持武装斗争9.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国民党奉行的意识形态理论是下列哪一项?()A.孙中山的三民主义B.戴季陶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C.“西山会议派”的民族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10.南京政府通过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中,最终确立的“五院政府”包括()A.考试院、行政院、法制院、司法院、监察院B.行政院、立法院、考试院、司法院、监察院C.司法院、审计院、行政院、考试院、法制院D.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大学院、监察院11.为了巩固政治统治、发展经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经济改革,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采用厘金制度,提高进口税率B.发起了关税自主运动C.实施“废两改元”,统一货币D.颁布《盐精税则表》12.抗战爆发前,在中国各地进行的乡村改造尝试中,不包括()A晏阳初在河北进行的县政建设实验B.梁漱溟在山东的乡村建设实验C.陶行之的乡村教育实验D.阎锡山在山西进行的“土地村公有”实验13.发生在二次北伐期间的事件是()①南京惨案②济南惨案③中原大战④井冈山会师A.②B.②④C.③④D①②14.中共中央在遵义会议之后,负责指挥军事行动的三人小组中不包括()A.毛泽东B王稼祥C.张闻天D.周恩来二、名词解释1.第三党2.法币3.井冈山土地法4.《训政纲领》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6.五院政府7.中原大战8.四行二局9.新生活运动10.改定新约运动三、史料分析题\nl_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中国国民党实施总理三民主义,依照建国大纲之训政时期训练国民行使政权,至宪政开始完成全民政治,制定如下之纲领:第一条中华民国于训政时期开始,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第二条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付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第三条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第四条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第五条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行之。第六条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之修正及解释,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议决行之。——《训政纲领》1928年10月请概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党国体制”。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政治局扩大会相信,中国苏维埃革命有着他雄厚的历史的泉源,他是不能消灭的,他是不能战胜的。中央苏区、湘鄂赣苏区、湘赣苏区与闽浙赣苏区的变为游击区,不过是整个苏堆埃革命运动中部分的挫折。这种挫折丝毫也不足以使我们对于中国苏维埃革命的前途表示张皇失措,实际上帝国主义国民党就是想暂时停止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的胜利,中央红军在云贵川三省内的活跃,以及全国工农群众的革命斗争,证明整个中国苏维埃革命在前进中。政治局扩大会指出过去党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对于我们党的整个路线说来,不过是部分的错误。这种错误也不足以使我们悲观失望。党勇敢地揭发了这种错误,从错误中教育了自己,学习了如何更好地来领导革命战争到彻底的胜利。党揭发了这种错误之后,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1935年1月请回答:(1)这个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2)对长征进行评价。四、简答题1.中共红色根据地建设的政治经济特点。2.工农武装割据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3.南京国民政府的十年建设成就。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C【解析】在1928年7月召开的中共“六大”会议上,中共中央针对当时的形势,对土地改革作出了幕略性的调整,强调中共在农村依靠的主要力量是贫农,中农是巩固的同盟者,而要限制富农,并不是过分地反对。考生需要注意对中共土地改革硌线沿革的掌握。2.B3C4D【解析】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四渡赤水,1935年3月;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是起镇会师,1935年10月。考生应对长征的时间顺序有一定掌握,属于细节考点。5.C【解析】“九·一八”事变后,中共通电,号召“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n。考生需要对历次重大事件后中国共产党的反应有一定的了解,注意区别每次通电的内容和时间,有可能在选择题中考查。6.D【解析】从1928年6月起,国民政府大力宣传要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并发起一场同列强“改订新约”的运动。这一运动主要集中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国民政府“改定新约运动”,恢复了我国长期丧失的主权,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又很不彻底,其有关废除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实质是一纸空文。本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7.D【解析】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在组织上它采取的是合议制,但是实权还掌握在蒋介石的手中,此外,还废除了原来“打倒西山会议派”的口号,转而与其合作,南京国民政府的新特点就是反共反苏。考生应注意区分不同国民政府的性质与各自的特点。8.C【解析】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共产党开始坚持武装反抗国民党的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起义,并开始建立自己的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所以其中不包括依靠工人运动。9.B【解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为了树立蒋介石继承孙中山大旗的形象,戴季陶开始对原有的三民主义进行改造,带有明显的中体西用的观点,此后,国民党实际上一直以戴季陶改造过的三民主义来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理论。10.B【解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对行政机构实施了大规模的改革,在最终修订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中,确立了国民政府以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组成的五院组织,这种行政设置一直沿用到国民党退出大陆。11.A【解析】在南京政府进行的财政、经济改革中,并没有采取厘金制度,而是裁撤了这一制度,国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财政、经济制度,对改变长期混乱的经济状况起到了整顿作用,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考生应对南京国民政府十年问的经济建设有所了解。12.C【解析】陶行之的乡村教育实验虽然也在同一时期,但是主要是在开展乡村教育方面,并不涉及乡村改造,此外发展实验教育的还有黄炎培等人。考生需要注意这些细节考点。13.B【解析】除了在二次北伐期间,由日军发动的“济南事变”之外,1928年4月的红军井冈山会师也在同一时间。考生应注意对国共两党发展时间顺序的整体把握。14.C二、名词解释1.第三党:1927年冬,谭平山、章伯钧、季方等在上海成立“中华革命党”,表示继续奉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是第三党形成后最早采用的名称。该党与在海外的邓演达保持联系。第三党的名称正式定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邓演达被选为中央干事会总干事,负责主编《革命行动》月刊。该党经过一番整顿以后,一度发展很快,曾建立十一个省区和三个市区的地方组织。第三党积极进行反蒋活动,特别是邓演这利用他以前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的影响,策动蒋系军官反蒋,给蒋介石的统治造成一定的威胁。1931年8月,邓演达被逮捕,并秘密杀害于南京。邓演达的遇害,使第三党受到极大打击。此后第三党的成员,除一部分投靠蒋介石外,其他人继续坚持斗争,但在蒋介石高压政策下,他们只能在狭小的圈子内进行隐蔽的活动。【解析】第三党是在国共对峙时期,存在的一个政党,第三党具有独特的政治主张和建国纲领,考生应对第三党的政治主张有所了解,并能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相互比较。\n2.法币: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1935年11月4日,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3家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各金融机关和民间储藏之白银、银元统由中央银行收兑。但是到了国民党统治的后期,为了消除自身的赤字,国民党操纵银行滥发法币,成为了敛财的工具,造成全国恶性的通货膨胀。【解析】法币的发行是民国货币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我国金融史上的重大事件,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需要考生能熟练掌握,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3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中共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农村改革的法律文件——《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分配土地的权力,成为抗日战争之前中国共产党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思路。【解析】与国民党政造农村同时进行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开展的土地革命,在广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全面开展,所以考生应注意同国民党土地政策进行横向比较,同时要将其放在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中来比较。4.《训政纲领》:《训政纲领》是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其宣布在国民党的领导下实行“训政”。训政时期统治权归国民党独揽,政权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在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托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解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便开始实施“训政”,井且开始对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在国家机构中实行模仿西方的“五院政府”,但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考生应将其结合在国民党的专政中来掌握。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了中华苏堆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首都为江西省瑞金。由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在中华民国境内,因此,被中华民国政府视为武装叛乱割据政权。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后一个政府机关“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改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至此自动终结。【解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在新的“工农武装割据”指导思想下的实践产物,它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共的理论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也为日后的建设提供了经验,所以考生应对其实行的政策有一定的掌握。6.五院政府: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后,就开始着手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经过对《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政府组织法》的几班修订,最终确定了国民政府设立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这种行政建制一直维持到了民国政府被推翻。五院政府的建立实际是对孙中山“五权宪法”的实践,也是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效法。【解析】五院政府是国民党政治建设方面的一大成果,但是最终的效果并没有迭到本来的目的,考生需要将其内容与同一时期的其他政治实践进行比较,同时可以同西方的民主政治进行比较,可能在理论题中考到。7.中原大战:1930年5月至11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间的军阀战争。因为战争主要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中原大战”。蒋阎冯大战历时七月,双方投入兵力逾百万,战线绵延数千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战争。蒋介石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暂时统一了国民党各军事集团。【解析】中原大战仍然是军阀之间争夺利益的混战,这次战争的破坏作用巨大,百姓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战争的结果使蒋介石集团掌握了主动权,进而为其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可以对共产党开始进行围剿。考生应注意对这次战争影响的掌握。8.四行二局:“四行二局”是指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四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两局是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9.新生活运动:1934年蒋介石在对中国工农红军连续发动军事“围剿”和在国民党统治区实行文化“围剿”的同时,在中国江西省城南昌发起的所谓重整道德、改变社会风气的运动。因其从改造国民的日常生活入手,所以命名为“新生活运动”\n。目的在于用封建的伦理纲常来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言论行动,用生活细节的要求来转移人民对政治、社会问题的不满,以反对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维护国民党的统治。10.改定新约运动: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在国民政府建立不久,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美国为争得在华的外变优势,首先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其他各国相继仿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类似的新约。列强用条约的形式,表面上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并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对等的利益。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的交涉,由于列强借故拖延,双方迅迟不能签约。三、史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南京国民政府的党国体制是从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时期保留下来的模式,体现了国民党以党治国的原则,不同的是,进行了一些修改,使之更加完善。在南京国民政府的一系列文件中都有对这种原则的体现。包括规定国民政府应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下执掌全国的政务,其中政府的委员是由中执委推荐产生的。中执会和中央政治会议分别来负责决定重要的法律和政务问题,决定后再交由国民政府执行。另外,在训政期间,国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平时由中执会代行其权力。明确了建国纲领、立法原则、施政方针、军事原则都由国民党的中央政治会议讨论决定。事实上国民党的党国体制一直从中央延续到地方,党治体系与行政体系平行,但是却高于行政体系。并渗透到文化、教育、生产等各个方面中去,从意识形态方面来巩固其统治。保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党国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民党执政的基本保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蒋介石没有担任国民党的中央主席,但是却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实际上是最高的统治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中也明确规定,军事委员会的委员,也是由国民党的中执会来推选,与此同时,推动军队中的党代表体制。国民党对军队的控制是党国体制的显著特征。2.【答案要点】(1)这个决议是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通过的。(2)长征发生在国内阶级矛盾和中日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历史条件之下,中央红军在反对敌军第五次“围剿”失败之时,同时又交错着党内的错误路线和正确路线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从国家和民族大义出发,毅然提出了北上抗日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把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不得已进行战略退却的消极行动,升华为一个积极进取的、对全国人民和对全军有号召力的政治行动。坚持北上抗日的方针,还有力地团结了全党,这就促使了红军三大主力最终在西北会师,避免了张国焘的分裂。如果说长征胜利是北上抗日战略的胜利,那长征只是实施北上抗日的第一步。抗战得以继续,只有在红军会师后才能贯彻实行。事实说明,红军会师后,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对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影响很大,以至于发生“西安事变”,促成建立了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红军在所经过的道路上播种了革命的火种,将要多的群众纳入到抗日、革命的队伍之中,拓展充实了群众基础和统一战线。红军的革命本色在长征途中最显明、最集中、最深刻地表现了出来,成了我党我军最宝贵的财富。这种精神,可以养成人们高尚的情操,可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可以完成艰难困苦的任务。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人民政权的建立是革命根据地建立的首要标志。革命的最高目的,就是夺取政权。建立革命根据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二是战胜敌人,变敌人的统治区为我控制的地方,实行军事割据和发展割据局面。三是发动民众建立和巩固当地的革命政权,以加强和统一根据地的军事政治的领导。在革命根据地建设方面,把根据地政权建设放在首位,大大推进了革命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n根据地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包括争取物质上的条件去保障红军的供给;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在经济战线上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从经济上巩固工农联盟。根据地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争取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以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首先,要动员广大群众,动员一切革命团体去做经济工作,参加经济建谩;其次,在发动群众的过程中,要采取正确的方法。2.【答案要点】(1)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受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影响的遗留。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大革命的影响还遗留在这些地区的广大群众中,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准备了群众基础。(3)空国革命的形势是在向前发展的。所以,红色区域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4)已建立了一主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毛泽东认为,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中心支柱和根本保证。3.【答案要点】由于国民政府对财政、金融政策作出了重大的调整,从而稳定了金融。金融界的克实与稳定,银行放款的增加,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资本家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币制改革后,还确定了法币的对外汇率,稳定了法币与外币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过去由于币值和对外汇率不稳而引起的外贸风险,促进了对外贸易,鼓励了国内储蓄。改革后的头两个月,就连续出现出超现象,以后尽管又变为入超,但入超数量明显减少。海外华侨汇款也大幅度增加。这一时期工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各类工厂的兴建上。由于各粪工厂的增多,这一时期的工业品产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在矿业方面,国民政府开展工业建设运动,以资源委员会、建设委员会和实业部为核心建设了一批厂矿企业。但在重工业方面,国营企业占据了垄断的地位。民营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南京国民政府在十年间的工业生产总值都以高速增长,十年增长了80%多。中国地域广大,交通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民政府积极整理旧路,扩建新路,为适应国防需要,各主要铁路均进行了防空准备。并完成了多条铁路的建设,改变了分布不均的状况,增加了客流和货运量。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全国公路里程达十万公里以上。此外,航空运输业也开始起步。农业方面,基本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状态之中,但仍保持了不断的提高,在30年代中期,达到了峰值。抗战爆发前,南京政府统治的十年中,中国经济特别是现代化的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仍然巨大,而日本的侵华战争使短暂的发展结束,而取得的成果也很快消失殆尽。第八章抗日战争内容概述这一章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的各方面的内容,是以往各校中国近现代专业考研命题中经常考查的重点内容。不仅要做到全面的了解,又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大纲分以下方面来考查:日本侵略东北与伪满洲国成立;抗日救亡运动;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与日军暴行;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抗日根据地的开拓和建设;中国军队的反攻;日本投降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这一时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分离”\n华北、最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期,也是中国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过渡的时期。其历史发展脉络如下: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加深及其政策的变化,导致中国国内政治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导致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高涨,也导致国共两党政策的变化。八年抗日战争(1937年7月~1945年5月)可分为三个时期。(1)抗战初期(1937年7月~1938年10月);(2)抗战中期(1938年10月~1943年)也是战略相持阶段,武汉会战以后,中国的抗战转入了相持阶段;(3)抗战后期(1944~1945年8月)。豫湘桂战役后,中国军队逐渐转入了战略反攻阶段,直至最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之间既有合作,又有摩擦,但是合作抗日是主流。两党为了适应全国抗战的大形势,各自在政策上又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也影响了后来的两党关系。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掀起了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潮,也显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决心和毅力。复习建议考生在复习中不仅要注重对历史事实的陈述,而且要注重在一定程度上的深度分析;既要从全局上把握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又要具体地了解个中细节。在复习时,首先要对基本史实作全面的掌握,搞清楚具体细节及前因后果,以应对选择题中出现的细节题及分析实质、基础等题;其次,对于遇到的名词如“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淞沪会战、“八·一三”事变、百团大战、皖南事变等知识点应作系统的总结,以应对名词解释;再次,在掌握基本的史料的基础上,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作出比较、分析或评价,如“攘外必先安内”、卢沟桥事变等问题的评价;同时,要了解关于抗日战争的各方面的史料,并能对史料进行深层次挖掘,结合所掌握知识对有关史料进行分析等等;最后,应考虑问题将以何种形式考查,如名词解释则略答,如简答则加以扩展。另外,考生应注意当时国共两党的政策关系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背景;当时国内外形势变化对于中国抗战的影响;认识和掌握抗日战争的历史、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华民族顽强的抗战精神,民族大团结的局面。核心内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动机以及策略;中国抗战形势的变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重要的战役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中国各阶层共御外侮即抗日救亡运动;南京大屠杀与日军暴行;中国抗战的特色: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功绩。命题预测本章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篇章,重要的知识点较多,也是历年各高校命题的重点,考生应作全面而又细致的复习。重要的事件、战役如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等是历年来名词解释的热点;重大事件的背景、影响则经常出简答题或者是史料分析题。总之,这一章既可以出细节性的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也可以考查全面的理论问题,考生应重点关注本章。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日本关东军认为()事件是军事干涉东北的最好借口。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向辽宁省政府提出正式抗议A“九·一八”事变B.中村事件C.宝山事件D.“七七”事变2.“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调查团提出“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放”,其实质是()\nA.要求中国放弃东北局部,以保全国大局,纵容日本侵略B要求日本接受国联调查报告的结论C.要求日本接受中国的要求,恢复“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原状D.要把中国东北变成列强共管的殖民地3.促使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侵华的因素有()①日本国内爆发了经济危机,阶级矛盾尖锐②欧美列强怂恿和支持日本侵华③国民党政府竭力围剿红军,提供了可乘之机④德日结成同盟,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日本决定了侵略中国和称霸西太平洋的纲领是()A.《帝国军队用兵纲领要旨》B.《国策基准》C.《对中国实施的策略》D《近卫三原则》5.“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最根本原因是()A.持“枪不如人,炮不如人”等亡国论调B.期待国联公正解决C.让出东北以希望日本不再侵略其他地方D.集中力量“围剿”红军6.下列战役发生在敌后战场的有()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枣宜会战D.豫湘桂战役7.日本占领下列城市的先后顺序是()①上海②北京③天津④南京⑤武汉⑥广州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①④⑤⑥C.②①③⑤④⑥D.③②①④⑤⑥8.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的标志是()A.淞沪会战结束B.台儿庄战役胜利C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D.抗日相持阶段的到来9.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将沦陷区矿业、钢铁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交由日本公司专营,打出的名义是()A.“军管理”B.“委托经营”C.“中日亲善”D.“中日合办”10.在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共产党坚决执行的原则是()A.赢得全国人民的同情和拥护B博得国际舆论的称赞和声援C.有理、有力、有节D.灵活、坚定、抗争11.以下对1938年10月以前国民政府抗战的评价,正确的是()A.消极避战导致大片国土丢失B.积极反共导致对日作战不力C.迟滞了日本军队的侵略进程D.努力奋战保住西部大片国土12.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目的在于()A.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B.粉碎亲日派夺取政权的阴谋C.表现共产党主张抗日的诚意D.实现全民族的抗战13.()的签订,默认了长城一线为伪满洲国国界,为日军重入长城各口埋下了伏笔A.《塘沽协定》B.《秦土协定》C.《何梅协定》D.《淞沪停战协定》\n14.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总司令是()A.吉鸿昌B.方振武C.冯玉祥D宋哲元15.“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否则即当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这是国民党哪次会议时蒋介石提出的?()A.国民党五大B.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C.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D.制宪国大16.西安事变后,在国民党内部中不是力主和平解决事件的是()A.宋美龄B.何应钦C.孔祥熙D.宋子文17.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国共合作初步形成A.《确定救国救党决议案》B.《召集国民大会及宣布宪法草案》C.《关于根决赤祸之决议案》D.《关于积极推行本党政策案》18.1938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成立,主管宣传工作,()出任厅长A周恩来B.郭沫若C.任弼时D.邹韬奋19.国共合作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其中原是红四方面军的是()A.第一一五师B.第一二零师C.第一二九师D.新四军20.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哪一次会议中提出了全民族的抗战?()A.洛川会议B.瓦窑堡会议C.西柏坡会议D.十二月会议21.1938年5月,毛泽东针对当时的论调、情绪发表了哪两部军事论著?()A.《论持久战》和《论联合政府》B.《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问题》C.《新民主主义论》和《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问题》D.《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22.国民党成立了用来协调战时的金融政策及其各银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组织是()A.中国银行B.中央银行C.交通银行D四联总处2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一直没有放弃适当条件的对日妥协,于是,中日之间开始秘密接触,日本称之为()A.桐工作B.中日友好C.大东亚共荣D.共荣共建24.一些外国友人亲自来华参加中国的抗战,其中不属于美国的是()A.爱德加斯诺B.汉斯希伯C.史沫特莱D.爱泼斯坦25.随着战争的开展,日本逐渐形成了“以华治华”的政策,它的原则是()A.大东亚共荣B.共荣共建C.分治合作D.以战养战26.汪精卫出逃后,向蒋介石发表了(),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妥协投降逆流A.《和平建议》B.《日华协议纪录》C.《日华新关系调整要纲》D.《中日友好条约》27.“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将减租减息写进()\nA.《兴国土地大法》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C《井冈山土地法》D.《共产党人》28.毛泽东从事了大量理论研究工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一范围的是()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人》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29.从1939年春天起,国共双方军队在驻防结合部的摩擦冲突不断升级,不是这一时期惨案的是()A.确山惨案B.十二月事变C皖南事变D.“一二·一”血案30.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是()A.仁安羌战役B.缅甸战役C.同古城保卫战D.豫湘桂战役二、名词解释1.“一二·九”运动2.日本大陆政策3.台儿庄战役4.武汉会战5.新四军6.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7国民参政会8.八一宣言9.福建事变l0.百团大战11.皖南事变12七君子事件13.延安整风三、史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全国各报馆,各团体,各军队,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暨全国同胞们!本月七日夜十时,日本在卢沟桥,向中国驻军冯治安部队进攻,要求冯部退至长辛店,因冯部不允,发生冲突,现双方尚在对战中。……。这一危险形势告诉我们:过去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新认识”“新政策”的空谈,不过是准备对于中国新进攻的烟幕。中国共产党早已向全国同胞指明了这一点,现在烟幕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录自《解放周刊》第1卷第10期请回答:(1)该通电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布的?(2)事变发生之后,国民政府的态度如何?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亲爱的同胞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姑姊妹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鲍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中国共产党愿当此时机,向全国同胞提出我们奋斗之总的目标,这就是:(一)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首先须切实地迅速地准备与发动民族革命抗战,以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之完整。(二)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n(三)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首先须切实救济灾荒,安定民生,发展国防经济,解除人民痛苦与改善人民生活。……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请回答:(1)该通电反映了共产党的什么样的态度?(2)在这之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3)《宣言》的公开发表,标志着什么的形成?它的特点是什么?四、简答题l_谈谈你对日本的“大陆政策”及其侵华战略的理解。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以及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3.中国发起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依据。4.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5.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及历史经验。6.解析两个战场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7.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经过及其意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1931年6月26日晚,日军参谋部上尉中村震太郎等奉命到兴安岭索伦山一带进行非法军事地理调查。返回途中,被中国屯垦军查获,遂下令秘密处死中村一行。7月底,中村等人被杀为日本特务侦知。关东军认为这是军事干涉东北的最好借口,此即所谓“中村事件”。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2.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当时情况的了解。国联调查团的报告书认为,日本与中国东北有着天然的联系,日军在中国东北的军事行为非法,明确认定伪满洲国不是自发的行为,这一立场无疑是公正的,但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特别的行政机构,满足中日双方的利益,这就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3.D【解析】日本大举侵华的原因有很多,这四项均属于,另有许多,考生可以尽量总结。4.B【解析】广田内阁按照军部事先制定的方案,决定了全面侵略中国和称霸西太平洋的《国策基准》。规定日本的根本国策为“在于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5.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蒋介石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掌握。\n6.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于敌后战场的理解和对于基本史实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对于百团大战的记忆、掌握。7.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情况的掌握,要求考生必须对于每次重大事件、重要史实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北京、天津是在“七七”事变后沦陷的;上海、南京的沦陷是“八·一三”事变后;武汉、广州是在全面侵华战争后沦陷的。8.A【解析】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企图用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同时坚定了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对全国的抗战起了很好的作用。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9.A【解析】对于日本在华经济侵略方式的考查。在工矿业方面,在华北采用“军管理”,在华中采用委托经营,以战养战的政策提出后,改用中日合作的方式,实际上企业经营权归日本,大部分利润也归日本所有。10.C【解析】1941年,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顶点,共产党坚持贯彻执行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原则,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同情、拥护。11C12.D13.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抗战时期重要的历史史实的认知能力。1933年5月30日,中日双方签订《塘沽协定》,根据协定,日军暂时退到了长城以外,但协定承认了日军对热河的实际强占,默认了长城线即为伪满洲国国界,为日军重入长城各口埋下了伏笔,日本进一步实施以武力为后盾,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14.C【解析】对于抗日救亡运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细节的考查。1933年,冯玉祥在中共组织的帮助下,以冯玉祥为总司令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正式成立,但是冯玉祥因为抗日不容于国民政府,不得不赴泰山隐居,宋哲元通电复职。15.A【解析】这句话是蒋介石在1935年11月12日至23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提出的。另外考生应掌握这次会议的重要决议以及其产生的重大影响。16.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于当时西安事变中的各派势力的代表,其中何应钦属于亲日派,而其余属于亲英美派,故选B。17C【解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7年2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根鲍赤祸之决议案》,基本接受了中共主张,承认内战的原则。就此,国共合作初步形成。18.B【解析】郭沫若担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集中了文化界的许多代表人物,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C【解析】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四方面军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20.A【解析】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陕北洛川举行。会议指出,只有全民族的抗战,才能获得抗战的胜利。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21.B【解析】本题旨在全面考查毛泽东在抗日时期的主要著作。在抗战初期,国内“抗战必败”的悲观论调与台儿庄战役后产生的盲目乐观情绪,都严重干扰着人们对战争的残酷性、持久性和必胜性的认识。为此,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22.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抗战时期的国民党的官僚资本的膨胀和腐败。1939年9月8日,国民党的四大银行,建立了“四行联合办事总处”以协调战时金融政策度诸行间相互关东。蒋介石任理事会主席,总揽一切事物,对四行进行战时管理,从而控制了大后方的金融命脉,在金融业的垄断地位日益扩大。\n23.A24.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抗战时期的外交与世界支援的细节。汉斯希伯是德国著名的记者,不属于美国国籍,符合题意,故选。25.C【解析】对于日本侵华政策的考查。日本以华治华的原则是“分治合作”,即通过在占领区建立亲日政权,为其对华战略服务。26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中国的汉奸势力。汪精卫发出致蒋介石等人《和平建议》,又称“艳电”,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妥协投降逆流。27B【解析】对于抗战时期的中共政治改革的考查。“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将减租减息写进《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晋察冀边区率先实施减租减息政策,提出“二五减租”和“一分利息”的口号,它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各根据地内部的阶级团结,有力地支援了敌后游击战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28.D29.D【解析】选项D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事件,故选。30.C【解析】1942年3月20日,中国远征军第200师戴安澜部在同古城与日军展开血战,历时12天的同古城保卫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日军承认同古血战是缅甸战役中最艰苦的一战,也是其南进以来第一次受挫,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二、名词解释1.“一二·九”运动: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民族危机严重关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旗帜下,以极大的民族义愤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继续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对日作战,挽救民族危机。中共的抗日救国主张,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而1935年12月在北平爆发的“一二·九”爱国运动,坚持校内罢课;成立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沿铁路下农村,进行抗日宣传;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解析】“一二·九”运动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开创了青年运动与工农和民族解放战争结合的道路。这是国内人民抗日情绪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考生应牢固掌握。2.日本大陆政策:也称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时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日本大陆政策于19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并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得以实施。因此中日甲午战争本质上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日本近代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必然产物。【解析】大陆政策是日本侵略中国而采取的一项政策,复习时要注意与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比较。3.台儿庄战役:1938年初,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板垣第五师团和矶谷第十师团,约九个联队,侵入山东南部,企图与南京、镇江、芜湖渡江北上的华中日军南北夹击徐州。其中北线日军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计划分两路南下,以台儿庄为会师目标。板垣师团3月中旬被打败,退守莒县待援。从3月下旬起,矾谷师团猛攻台儿庄。3月底4月初,中国军队与攻入台儿庄寨内之日军反复巷战,大大消耗了矶谷师团的实力。到4月6日,取得了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的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取得了歼灭日军1万余人的巨大胜利。此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解析】台儿庄战役是抗战时期非常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考查的热点之一,台儿庄战役毙敌1万余人,捷报传遍全国。此役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忱,振奋了民族精神。\n4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武汉外围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会战从1938年6月11日日军进攻安庆起,至10月25日中国军队主动撒出武汉止,历时约4个半月。这场以“保卫大武汉”为口号的大规模战役主要在武汉外围展开,日军前后投入武汉作战的兵力达35万余众,中国参战的部队则迭130个师,约100万人。整个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扩及大别山麓,赣北南浔铁路以度武汉近郊,纵横数千里。会战时间之长、参战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是八年抗战期间任何一次战役所不能比的,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战授之一。【解析】考生应注意到武汉会战的意义——武汉会战,虽然中国军队失守,但从战略意图上看,大量消耗了日军,实现了拖敌的目的,抵住了日军战略进攻势头,从此,中国抗战转入相持阶段。5新四军: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中抗战的人民军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边界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昆分任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同时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四军分会,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下辖4个支队,共l万余人。改编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解析】考生应该注意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重建——中共中央下令重建新四军,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另外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于新四军的由来、发展,以及围绕它的重大的事件。6.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全国各抗日阶毁、阶层、团体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发展起来的基础上,193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到会的有华北、华南、华中及长江流域二十余省市六十多个救亡团体的代表共七十余人,会议通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宣言》、《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选举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邹韬奋等四十余人为执行委员,沈钩儒、李公朴、史良、沙千里等十四人为常务委员。大会宣言说: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是“一个全国统一的联合救国阵线”,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促成全国各实力派合作抗敌”。【解析】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是在全国抗日救亡的大形势下成立的。7.国民参政会: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成立的一个咨询性质的机关。1938年7月正式成立。4月12日,国民政府公布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规定国民参政会为咨询机关,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报告、询问、建议之权。但所通过的决议案对国民政府并无强制执行的权力。遴选的参政员大多是国民党员,只有极少数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代表。7月,第一届参政会在汉口召开,156名参政员出席了会议。通过了《拥护抗战建国纲领案》等决议案,发表了《国民参政会首次大会宣言》,并选举了驻会委员。初期,由于国共两党和其他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的努力,国民参政会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发扬抗日民主,推动全面抗战,起了积极作用;后来由于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战政策,逐步丧失其进步作用。抗战胜利后,国民参政会成为国民党的御用工具,终于1948年3月宣告结束。8.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央苏维埃政府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通称“八一宣言”。宣言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国民政府加紧卖国的情况下,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中国共产党再一次向全国人民呼吁: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问有任何意见或利害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都应该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宣言最后号召全民总动员,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有专门技能的贡献专门技能,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解析】“八一宣言”是我党要求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第一个文件,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9.福建事变:1932年“一·二八”抗战结束后,蒋介石调十九路军在福建“剿共”\n,企图使十九路军与红军两败俱伤。由于受中共关于合作抗日主张的影响,十九路军将领逐渐觉悟到与红军作战是没有出路的,又由于中下级军官和广大士兵厌恶内战、主张抗日的情绪的推动,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将领陈铬枢、蒋光鼐、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在福建福州南校场召开大会,发表《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人民权利宣言》,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推选李济深为人民革命政府主席。福建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宣言》、《对外宣言》等文件及一系列政策法令,制定了福建人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福建人民政府即和工农红军签订了抗日作战协定。1934年1月15日,蒋介石军队攻陷福州。福建人民政府在日蒋优势军队的围攻下终于失败,其领导人先后转赴香港。该政权以十九路军为中心,由国民党内外一批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人士发起建立,是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方面抗日反蒋力量的一次重大集结和联合斗争。10.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为了克服投降危险,振奋抗日军民的信心,打破日军的封锁包围,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向日伪军发动的大规模主动进攻作战。百团大战经历了三个作战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破坏和截断华北日军的交通线。在八路军打击下,正太路随即全线瘫痪,华北敌占的同蒲、平汉、德石、北宁等铁路也被切断。从9月10日开始,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重点是要消灭在变通线两侧及深入我根据地的日军据点。在这一阶段中,除了华北以外,我苏、鲁、皖境内的八路军也都投入了作战,百团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扩大了第一阶段的战果。从10月6日起,百团大战进入了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以反击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为主。到1940年12月5日,随着日军在各根据地“扫荡”的失败,历时三个半月的百团大战胜利结束。【解析】百团大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低潮、中国抗战面临困难、妥协投降空气甚浓的形势下取得胜利的,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考生应重点总结一下这方面的意义,有出简答题或史料分析题的可能,还有对于百团大战的评价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可以重点关注。11.皖南事变: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中共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1941年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的突然袭击。除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发布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下令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坚决的回击,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同时,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发言人的名义发表谈话,揭露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的真相。1941年3月,蒋介石被迫“保证”决不再有“剿共”的军事行动。至此,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被彻底击退。12.七君子事件:1936年11月23日凌晨,南京国民政府在上海逮捕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和执行委员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史良等七人的事件,所以世称“七君子事件”。1936年5月31日,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等人在上海宣布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发表宣言,通过《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南京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罪逮捕了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等七人。这一事件激起了国内外各方面人士的强烈抗议和谴责。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全国开展了广泛的营救运动。6月25日,宋庆龄、何香凝、胡愈之等人发起“救国入狱运动”,要求入狱与沈钧儒等人一起受监禁。“七七”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于7月31日宣布具保释放沈钧儒等七人,并于1939年2月最后撤销了起诉书。13.延安整风: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纠正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使党的思想路线开始转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轨道上来。但由于政治形势的迅速变化,对于“左”、右倾错误思想根源还没有彻底地清算。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2年春,整风运动开始。这次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贯彻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用“团结一批评团结”\n的方式,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这次整风运动,使党的领导机关和干部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树立了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使全党紧密地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人民民主革命在奎国的胜利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解析】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比较重要的运动之一,回答这个问题时应该对于延安整风的背景、原因及其主要内容还有它的影响都要涉及,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力求做到全面。三、史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1)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宛平县卢沟桥制造的军事冲突,又称“卢沟桥事变”。日军挑起事端、进而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中国军队在平津地区奋起抗击日军侵略的作战,称为卢沟桥抗战。日军拉开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而中国人民进行的八年抗日战争从此开始。卢沟桥事变一起,全国震惊,各大城市相继成立了抗日后援会,要求国民政府表示强硬立场。8日,中共发表此通电。一个抗日救亡的高潮在全国掀起。(2)事变后初期,国民政府极力想把“七七”事变作为局部事件来处理,并且答应了日军提出的取缔排日言论、排日团体和民众抗日运动、中国军队撒出北平等七项要求;在和平无望和舆论压力下,开始显示强硬立场。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如再退让“北平就要变成第二个沈阳!”宣告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同时提出了解决事变的几个原则:不能分割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容不合法的改变,宋哲元不能任意撤换,第二十九军在所驻地区不受约束。【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卢沟桥事变爆发的背景及其中国各方的反应,此后北平、天津相继失陷,从此长达八年的中国人民抗日解放战争拉开了历史性的序幕。2.【答案要点】(1)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捐弃前嫌,携手抗战,共赴国难,顺应时代的召唤,同时也显示了中共为了促成国共合作的急切心情和诚意。(2)双方就陕甘宁边区人事安排,红军改变及设立总指挥部,出版《新华日报》及在若干城市设立中共办事处等问题迅速达成协议。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陕甘宁苏区改称陡甘宁边区。将隶属于中共领导的南方8省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变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3)中共《宣言》的公开发表,实际上表明了国民党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标志着第二农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它的特点: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基础比较广泛,社会各阶层都感到亡国灭种的危险;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共同的、成文的政治纲领和统一的组织;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存在很大的复杂性。这些特点决定了统一战线中的复杂的矛盾和尖锐的斗争不可避免。【解析】对于国共第二次合作也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的考查,最终形成了共御外侮的局面。考生应该掌握这一系列变化的背景、变化度其重大的事件。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1)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其既定战略。日本的大陆政策是在征韩论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它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国的侵略。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召开了东方会议。会议的内容是回顾和确定对华政策,中心议题是“满蒙政策”。确立了把满蒙和中国本土分开的方针。\n(2)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卷入经济危机,使得帝国主义之间、帝国主义扣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日本成为远东的战争策源地。1930年日本爆发了经济危机。国内矛盾激化,面对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转移日本人民的视线,缓和国内阶级矛盾,依靠掠夺中国东北的丰富资源,来医治由经济危机造成的伤害。(3)为了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国内大造舆论,并大规模的扩军备战。“九·一八”事变之后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使得中国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了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阶段,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日战争开始。(4)广田内阁上台后确定了侵略中国和称霸西太平洋的《国策基准》,以此为轴心,扩军备战,调整外交政幕,指导统一国内舆论。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侵华策略,重点是霸占华北五省。另一方面,日本军国主义的备战政策、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和人民的经济生活恶化,激起日本人民的反抗;国内形势的恶化和西安事变以后中国抗日运动的高潮,冲击着日本的侵华幕略。日本企图通过扩大战争来摆脱困境,日本帝国主义迅速走上大规模侵华战争的罪恶道路。【解析】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命题,但是并不代表它并不重要,通过考查日本的侵华战略可以更好地认识日本侵华的背景、原因,联系当时的国际形势,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也要加上考生对于日本侵华战略的理解,这是考查考生基本的史实记忆、综合能力以度理解能力。2.【答案要点】(1)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西安事变的发生,可以说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矛盾发展、激化的一个必然产物。①当时,团结国内一切抗日力量,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驱逐日寇,成为中国的首要任务,对日退让,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②中国共产党的“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顺应了历史潮流,具有伟大的感召力。③全国人民抗日救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④张学良、杨虎城及其所属官兵爱国热情的总爆发。第一,日本人的入侵直接损害了张学良、杨虎城等地方实力派的利益,特别是东北军的利益;第二,国民党的排斥异己和内战政策,削弱了他们的力量,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使他们不满,感到不抗日、继续打内战没有前途;第三,中共以多种方式对东北军和西北军进行了热情的统战工作,动摇了他们的军心,增加了他们抗日的勇气和力量;第四,全国抗日浪潮影响了他们。(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了,国共关系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开始了国内和平的新时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解析】西安事变是当时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是历年来考查的重点之一。考生应该重点把握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经过、发生后各方的反应,还有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3.【答案要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井取得胜利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在1931年“八一宣言”中第一次完整提出这一策略,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定宣言提出的策略路线。1937年9月22日,蒋介石发表关于国共合作的谈话,公开表示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和两党合作,标志着以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为制定政策的依据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意识觉醒的结果。日本帝国主义露骨的野心和咄咄逼人的侵略气焰,表明中日民族间的矛盾已经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举国上下的抗日洪流,迫使蒋介石改变“攘外先安内”,必须实行联共抗日政策。\n(2)中共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一定的国际背景。在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指示和帮助下起草“八一宣言”;华北危机使英美帝国主义感到震惊,损害了他们在华北的利益,反对日本独霸中国,对日态度变得强硬,从经济上支持援助蒋介石。(3)民族危机的加深引起了中国各阶级以及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国民党内部有部分人也有倾向抗日的爱国要求,蒋介石在英美的拉拢下,反日态度逐渐坚决;共产党从福建事件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训,认识到关门主义的严重危害。这些都是抗日民旋统一战线的现实依据。【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直是研究的重要方向,而它的基本依据是深入研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提。回答问题既要从国共两党的要求,还要从国内外的形势,以及当时的国际形势诸方面来考查。4.【答案要点】(1)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推进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它使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另一方面,它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在战争全局上打败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的胜利。(2)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的解放战争,是建立在抗日统一战线基础之上的,这又是以中华民族的民族救亡意识空前觉醒为基础的。(3)除了国共合作的实现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之外,全国工农兵商学各界人民、党派、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组成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4)抗日战争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全民族总动员的民族解放战争,创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加强了民族团结。(5)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也是垒民族浴血奋战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空前的大胜利。【解析】回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民族的抗战,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各民族为了改变中国被侵略的局面而作出的努力、牺牲都要涉及。5.【答案要点】(1)彻底粉碎了日本法西斯首先灭亡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狂妄企图,挽救了民族的危亡。抗日战争是近代l00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胜利洗雪了百年耻辱,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战争。它的胜利,显示了处在进步时期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3)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对于推动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具有深远的影响。(5)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验:①必须建立民族统一战线。②必须有先进的政党领导:中共和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抗战方针和政策,在全国发挥了重大影响,在敌后战场得到了贯彻执行。③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④正面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⑤世界人民互相支援。【解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最基本的历史问题之一,是每一个考生越须掌握的,因为它既是历史问题,同时又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当然也就是考研命题的重要内容之一。\n6.【答案要点】(1)两个战场的战略地位不同。国民党军处于日军战略进攻的正面,担任正面战场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处于日军的后面或侧面,负责敌后战场的作战。(2)两个战场是各自独立的。配合是有的,但主要是各自与日军作战,各有各的作战区域,是一个战争的两个部分。(3)两个战场实行不同的战略战术。国民党军作战,主要是正规战、阵地战,八路军、新四军则以游击战为主。国民党军事当局未尝不想扩大敌后的游击战,但由于他的军队的反人民性质,而不能长久坚持。(4)两个战场之间存在矛盾与斗争,有时斗争很尖锐,但在整个抗战时期,中日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是决定一切的。两个战场虽有冲突,但未完全决裂。二者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协助是主要的。敌后战场对正面战场的配合作用:在战略防御阶段,八路军配合友军保卫忻口、太原等。在相持阶段,敌后战场吸引和牵制了大半侵华日军,明显减缓了正面战场的压力。在抗战后期,八路军、新四军的局部反攻,迫使日军抽调南段兵力回师保卫其后方中心城市,从战略上支援了友军的作战。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配合作用: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担负着抗战的主要任务,吸引着日军的主要力量,使日军后方空虚,无力顾及,为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一直担负着抵抗40%左右的日军,这本身就对敌后战场起着配合作用。(5)由于两个战场的存在,形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特殊形态,使作战的内线、外线不分明,出现了几重包围与反包围。这就使日军作战非常困难,既要用一部分兵力对付正面战场,又不得不与八路军和新四军作战,它四面受敌,无论前方或后方都处于中国军队的攻击之下和困扰之中,日夜疲于奔命。这就使日本无论太平洋战场多么紧张,多么需要兵力,它仍然不敢把其陆军主力从中国撤走,用到其他战场的原因;这种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大优点,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6)两个战场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两个战场的作用是有变化的。随着战争的进程,敌后战场的作用愈到后期愈显出其重要性。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起主要作用,敌后战场起配合作用。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着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局部反攻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战场极大地消耗和削弱了伪军的力量,配合了正面战场的豫湘桂战役,进而促进了抗战的最后胜利。7.【答案要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背景:早在1937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通过了召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但由于长期紧张的战争环境,一直没有召开。直到1945年4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在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斗争的关键时刻,为了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争取光明的前途,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与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保障全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经过:1945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七大的预备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七大”工作方针》的讲话,指出七大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在七大正式会议上,毛泽东主持了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在大会讨论过程中,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问题》的重要发言。大会完成了三个历史性的任务:决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n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是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报告还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大会通过了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及新党章。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意义: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是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八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这次大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会,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大会,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它在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第九章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内容概述这一章内容是中国近现代涉及的内容较多的一章,以往各高校单独命题时也多有考查,也是考研大纲中重点要求的一章内容,大纲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战后国民党的统治与人民的反抗斗争;重庆谈判;内战的爆发、三大战役与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于这部分内容,考生应该既要做到全面的了解,又要进行具体的分析。(1)①抗战胜利后的时局:战后的国际形势和美、苏对华政策;战后国际形势和三点建国主张;②重庆谈判;③国民党挑动内战和解放区的自卫反击;④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⑤国民党准备发动全面内战,解放区准各自卫战争:国民党破坏政协协议,采取了一系列破坏活动;国民党召开六届二中全会,公然撕毁政协协议;国民党违反停战协定,部署全面内战:调动军队,向各解放区发动进攻;进行军队的整编及军事机构的改组,国民党的内战部署,是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进行和马歇尔的“调停”过程中完成的;解放军建立东北根据地;进行土改;生产、练兵。(2)①国民党大举进犯,处处挨打。1946年,发动全面内战,向各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中共中央制定了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针;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②国民党召开非法“制宪国大”,同美国签订卖国的“中美商约”;③形成反蒋的第二条战线;④中间路线的宣传和破产。(3)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和蒋介石的“戡乱总动员”。①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②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深入发展;中共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政策;十二月会议的召开;③国民党召开行宪国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日益巩固和扩大;④三大战役;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⑤国统区经济的全面崩溃;⑥蒋介石退守台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复习建议考生在复习中可以按照以下线索脉络来复习,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进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首先,可以沿着国共两党发展变化的史实来看。也就是在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或者说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是如何一步步退出大陆,实力迅速削弱,退守台湾的;另一方面,共产党在初期的实力对比中劣势非常明显,但是却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政权。这之中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通过对比两党的政策、策略来寻找原因。还有与此相关的史实事件等。\n其次,可以对比当时的国际形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国际政治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亚洲,美国的侵略矛头首先指向中国,扶植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妄图把中国变成美国的殖民地和称霸世界的主要基地。苏联从自己的战略利益着想,为抵制美国的侵略气焰,对国共两党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也对蒋介石集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实际上反映着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甚至影响着中国政治以后的发展趋势。最后,考生可以关注一下人民对于两党的态度变化,这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即人心的向背问题。另外,对于具体的细节也应该有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容易出选择题或名词解释,可以全面复习,重点把握。核心内容国民党迅速失败的原因;重庆谈判以及《双十协定》的签订;全面内战的演进;国统区人民反蒋的斗争即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探求救国道路的尝试,中间路线的形成、破产;重要战役的过程、影响;国民党内部的种种丑态。命题预测本章内容和上一章抗日战争同样是中国近现代的重要篇章之一,同样也是大纲要求重点考查的篇章。以往各高校单独命题时,对于本章知识点也是多有涉及。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既可以作为名词解释出现,也可以作为简答题或史料分析题来考查,如熏庆谈判、中间路线、《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考生既要注意基本史实的掌握,还要关注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另外对于这部分内容的争论也有很多,可以关注以拓展知识面。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蒋介石玩弄和平阴谋,主要是因为()A.欺骗国内外舆论B发动内战不得人心C.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D.用和平手段让中共交出军队和政权2.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A.军队问题和中共地方政权问题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3.经过重庆谈判,国民党被迫接受的基本方针是()A.和平建国B.实施宪政C.和平民主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4.1946年初,“美国计划将中共以一种类似西欧共产党所占的地位,纳入一个实际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之内,敌对的两党共同参加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材料反映出美国的意图是()A.改组国民政府,成立联合政府B.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C.调解国共冲突,避免内战D.要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5.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当时,此斗争主要集中在()A建设什么性质国家之争B.国共两党关系的斗争C.军队与政党的关系之争D.解放区与国统区关系之争6.西北战场的关键一仗,由此,西北野战军由防御转入进攻,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的战役是()A.青化砭之战B.羊马河之战C.蟠龙之战D.沙家店之战\n7.20世纪40年代的民主党派,许多政党曾坚持“中间路线”,其实质是()A.介于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第三势力B.以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为目标C.仿效西方民主,走议会政治道路D.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改良8.华东野战军的主要指挥者是()’A.陈毅、粟裕B.刘伯承、邓小平C.林彪、罗荣桓D.贺龙、彭德怀9.1945年7月至10月间,人民解放军在上党、邯郸歼灭了前来进犯的国民党军队,其影响主要是()A.粉碎了国民党对该地区的全面进攻B.粉碎了国民党对该地区的重点进攻C.为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D有力地配合了重庆谈判10.在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中,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作战目标是()A.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B.在运动战中拖垮敌人C.保卫根据地人民的生命财产D.放弃大中城市、占领农村11.在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时,西北野战军采用的“蘑菇”战术实际上属于()A.游击战B.运动战C.阵地战D.歼灭战12.全歼美械装备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的解放军部队是()A.西北野战军B.东北野战军C.华北野战军D华东野战军1946年,蒋介石被暂时的军事胜利冲昏头脑,召开了伪“国民大会”,制订了伪“宪法”。据此回答13~14题:13这次国民大会被称为伪“国大”,主要是因为()A.国民党一党包办B.违背政协决议C.民主党派拒绝参加D.国民党建立了独裁统治14这次会议的最大后果是()A建立蒋介石的独裁统治B.把内战合法化C.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拒绝参加D.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据此回答15~16题:15.中共中央将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的是()A.东北战场B.山东战场C.西北战场D华东战场16.之所以把中原地区作为反攻的方向,主要是由于该地区()A.群众基础好B战略地位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C.有利于大规模的运动战D.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17.带领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的军事将领是()A.陈赓、谢富治B.聂荣臻C林彪、罗荣桓D.彭德怀、贺龙18.1946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国人称为“新二十一条”,主要是因为()\nA.其内容与“二十一条”相似B.直接导致国统区经济崩溃C.美国从中攫取了各种特权D.有利于美国独霸中国19.“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正确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军事行动是()A.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第二条战线形成C.人民解放军三军配合,挺进中原D.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20.48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币制改革,宣布以()取代法币,决定强行收兑国人的金银外币A.金圆券B银元C.美元D.军用票21.蒋介石被迫下台后,代总统李宗仁的政治态度是()A.希望结束内战,实现和平B.接受中共八项条件,进行和谈C与中共和谈,划江而治D.顽固不化,准备卷土重来22.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是()A.辽沈、淮海、平津B.淮海、平津、辽沈C.平津、淮海、辽沈D.辽沈、平津、淮海23下列对三大战役的历史作用评价正确的是()①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②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③使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④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奠定了基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理论中最重要的一项是()A.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B.提出了促进全国革命胜利的方针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D强调了党的工作作风25解放军渡江战役中横渡长江的东西两点分别是()①江阴②南京③芜湖④湖口⑤九江⑥汉口A①④B.②⑤C.③⑥D①⑥二、名词解释1.《双十协定》2.台湾“二·二八”起义3《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4.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5.《五四指示》6.《中国土地法大纲》7.济南战役8三大战役三、史料分析题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国民党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一九四五年十月十日)\n……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二、关于政治民主化问题。……三、关于国民大会问题。……四、关于人民自由问题。……五、关于党派合法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六、关于特务机关问题,双方同意政府应严禁司法和警察以外机关有拘捕、审讯和处罚人民之权。七、关于释放政治犯问题,中共方面提出除汉奸以外之政治犯,政府应一律释放。政府方面表示:政府准备自动办理,中共可将应释放之人提出名单。八、关于地方自治问题,双方同意各地方应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的普选,惟政府希望不以此影响国民大会之召开。九、关于军队国家化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公平台理的整编全国军队,确定分期实施计划,并重划军区,确定征补制度,以谋军令之统一。……十、关于解放区地方政府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解放区各级民选政府的合法地位。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国庆纪念日于重庆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周恩来王若飞(原载1945年10月12日《解放日报》)请回答:(1)该协定签订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该协定是否承认了解放军的地位?四、简答题1.抗战胜利后的形势特点和国内主要矛盾。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历史经验。3.论述中间路线的破产和民主党派的重新组合。4.谈一谈对第二条反蒋战线形成的认识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蒋介石和平谈判的目的。蒋介石为了赢得政治上的主动和国民党扩大接收的时间,所以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2.A【解析】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的焦点集中在军队国家化和解放区政权问题,也就是军队问题和中共地方政权问题,故选A。3.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重庆谈判的内容。谈判双方的基本方针是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的基本方针,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其他选项是谈判的具体内容,而不是基本方针。4.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当时的国内形势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还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史料分析的能力。5.A【解析】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和社会背景分析可知。\n6.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战役,沙家店战役是当时的关键战役,西北野战军由防御转入进攻,故选。7.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党派的路线、立场及其实质,需要考生对于当时的民主党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8.A【解析】本题是对解放战争期闻我军主要将领的考查,复习时应重点人物重点记忆。9.D【解析】对于当时背景的考查。为了给谈判增加砝码,国民党在谈判的同时不断向前推进,国共的军队时有冲突,中共针锋相对地组织了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有力地阻滞了国民党军北上平津,有力地配合了重庆谈判。10.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方面的战略战术问题。内战初期,国民党具有军事优势,战场上也是采取攻势,人民解放军以运动战、游击战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11.B【解析】对于解放战争期间我军战略战术的考查,是一个出题点,应注意。12.D【解析】对于基本史实的考查。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地区,将国民军精锐主力整编七十四师全歼,这就是著名的盂良崮战役。13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国民党时期的政治状况。14.D【解析】对于制宪国大召开的后果的考查。制宪国大召开后,在民众的心目中,国民党及其政权开始失去社会的认同,处于极为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中,所以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15.A【解析】在全国几大战场中,东北战场对人民解放军最有利,首先打好这一仗,成为全国战局发展的关键。16.B【解析】大别山地区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建立根据地,矛头直指国民党统治地带南京及江浙地区,一时南京震动,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17.D【解析】在西北战场上,彭德怀、贺龙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在沙家店消灭敌军,西北战场形势为之一变。同时,西北野战军在延安外围展开攻势,最后国民党放弃对延安的占领,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18.D【解析】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使得美国得以独霸中国,之所以被国人称为“新二十一条”,主要是因为二十一条是日本为了独霸中国。19.C【解析】分清解放战争时期内线与外线即可解答。20.A【解析】考查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困兽犹斗时采取的一项经济政策。21.C【解析】和谈之后,与中共划江而治是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将领的谈判底线,也因为中共没有允诺,他们拒绝在协定文本上签字。22.D【解析】了解三大战役爆发的时间,然后排序即可。23.B【解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而不是三大战役24.A25.A二、名词解释1.《双十协定》:旨在结束国共分裂局面,建立民主政权而发表的会谈纪要,全称“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n,签订于1945年10月10日。抗战中出于共同目标而隐藏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开始浮现。8月28日,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大使赫尔利陪同下从延安飞至重庆,代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展开和谈。内容主要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争端;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国民大会及其他问题进行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中国共产党承认蒋介石及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的合法领导地位。两党实质上并没有解决两党之间的核心矛盾,未能改变分裂局面。在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不久,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第三次国共内战即宣告爆发。【解析】《双十协定》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协定,它的签订既表明了人民渴望和平的急切心情,同时也暴露了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2.台湾“二·二八”起义: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是,国民党政府接管台湾后,在政治上实行独裁统治,在经济上以“接收”名义抢劫台湾企业,建立官僚垄断经济,残酷剥削台湾人民。1947年2月27日,台北发生国民党缉私人员殴打女烟贩并打死一名与之评理的台湾同胞的血案,引起台湾人民的愤怒,成为起义的导火线。28日,台北人民举行罢市和示威游行,提出惩凶、赔偿、取消专卖局等要求,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斗争很快发展为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国民党在台湾大部地区的机关被推翻。国民党一面组织“处理委员会”进行“调查了解”,以欺骗群众,一面急调军队进行血腥镇压。起义最后失败,部分起义领导人逃到香港,于同年11月发起组织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作为领导台湾人民继续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组织。【解析】台湾“二·二八”事件看似偶然,但其原因十分复杂。关键在于国民党人的独裁、腐败的政治引起了台湾人民的不满。国民党官员专横残暴、悍然杀人,终于酿成了台湾全岛性的政治抗议和暴力对抗。3.《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年11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署名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商约凡30条,商约在表面上双方享有对等权利,但中国生产落后,远洋运输不发达,无法实现,实际上只是美国单方面享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的特权。商约缔结后,受到中国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解析】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使得美国得以独霸中国,被国人称为“新二十一条”,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集中体现。4.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民主党派,是由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所创建、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国民党内一部分爱国民主人士为了反对蒋介石的卖国独裁政策,1945年秋成立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1946年春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等民主组织。1947年,国民党内各民主组织的领导人和一些爱国民主人士先后到达香港,11月举行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代表大会。1948年1月1日在香港正式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选举领导机构,同时发表宣言,明确提出“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独立、民主与和平”。【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概念明晰,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与国民党的一系列组织区分开来。5.《五四指示》:是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该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五四指示》揭开了解放区土地立法的序幕,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指明了方向。各解放区根据指示精神,迅速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到1947年2月,各解放区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地区,解决了土地问题,极大地巩固了解放区和加强了对人民解放战争的支援。历史的发展表明,没有亿万获得土地的农民的支援,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解析】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之一,关键要看到它的影响、以及对于战争进程的影响。\n6.《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颂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人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解析】《中国土地法大纲》也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纲领性文件,加快了战争的进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支援战争的积极性。考生应该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次重要的土地纲领有一个概括性的掌握,《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变租交息”到《中国土地法大纲》、《五四指示》、解放后的土地改革等。7.济南战役:1948年9月16日,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对战略要地济南发动猛烈的攻势,这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攻坚战。经过八昼夜的激战,华东野战军攻克济南,共歼灭守军11万人,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国民党军整编九十六军吴化文部2万人倒戈。济南的攻克,不仅将华北、华东解放区连成了一片,也标志着国民党以大城市防御为中心的集团作战部署的失败。【解析】济南战役是解放战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战役之一,这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攻坚战,为此后的解放大城市提供了借鉴性的经验。8.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解析】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国民党主力几乎被全歼,国民党失去了长江以北的半个中国,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直接的威胁之下,国民党的败局已定。此题可以分解为三个名词解释:即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史料分析题【答案要点】(1)①美、苏等国从各自的利益和全球战略出发,希望国共两党通过谈判达到妥协;②全国人民强烈要求中国经由和平的途径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③蒋介石政府在美国对华政策的制约和全国人民的压力下,鉴于内战准备尚未完成,表示愿意与中共合作建国;④应把战后重庆谈判与战时国共谈判联系起来,因它所涉及的问题大都是在抗战期间提出和出现的;⑤应考虑抗战后期,国共双方对战后问题的设想;⑥应考虑雅尔塔协定、中苏条约谈判与重庆谈判的联系;⑦还应考虑抗战结束前夕国共冲突加剧的原因。(2)关于《双十协定》是否承认了我军的地位,目前主要形成两种观点:一是否定说。认为经过谈判,国民党在表面上不得不同意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方针,但是国民党在“统一军令”和“统一政令”的借口下,从根本上取消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因而在这个方面并没有能够达成协议。二是肯定说。认为在《双十协定》中,国民党拒不承认我党领导的解放区民主政权,这是事实。但说国民党未承认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从《双十协定》中关于军队问题的内容来看,国民党还是承认了我军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因此才有“缩编”“数目”“驻地”等问题。因此可见,在《双十协定》中,国民党是承认了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地位的。【解析】对于《双十协定》的签订争论历来很多,要求考生在答题时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同时又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考查考生的史学知识面正是历史考研命题的重要目的之一。四、简答题\n1.【答案要点】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仅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而且国内政治格局较战前也有所不同,这些都使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形势有自己的特点。(1)战后基本的国际政治格局是美苏的斗争和对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亚洲,美国的侵略矛头首先指向中国,扶植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妄图杷中国变成美国的殖民地和称霸世界的主要基地。苏联从自己的战略利益着想,为抵制美国的侵略气焰,对国共两党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也对蒋介石集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实际上反映着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甚至影响着中国政治以后的发展趋势。(2)抗战胜利后的阶级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过八年抗战,国民政府的武装力量有所扩大,战后又接收了日伪大量的军事装备。国民党对沦陷区的“劫收”虽然使它在政治上民心丧失,在经济上却使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空前膨胀,达到了中国官僚资本的顶峰。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抗日战争的锻炼已有了很大的发展,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是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除了国共两派政治力量之外,还有一个日益发展起来的代表民族资产阶段、民主人士、知识分子等广大中间阶层的中闯力量,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一定的影响和发言权,大多数人主张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3)就当时形势的特点而言,整个矛盾的表现就是建立什么国家的斗争,是恢复和巩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或者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还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斗争的焦点是要不要和如何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与蒋介石个人独裁,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美国的加入,使得这一矛盾更加明朗化。所以抗战胜利后,随着中日民族间矛盾的基本解决,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的主要矛盾。扶蒋反共是战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有了美国的支持和雄厚的官僚资本,蒋介石政府不断向共产党及解放区挑衅,破坏了当时要求和平统一、民主团结的政治氛围。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完全是中国这一主要矛盾激化的结果。2.【答案要点】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三个法宝也就是中国革命的三大经验。(1)武装斗争。在中国,民主革命实际上就是农民革命。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为军队的创建、军队的政治工作、军队中党的工作规定了一条正确的路线,基本观点是:①党绝对指挥枪;②军队必须同时负起打仗、做群众工作、筹款的任务;③军队内部必须建立正确的官兵关系,既有民主又有权威。为了战胜在装备和数量上都优于自己的敌人,毛泽东总结长期革命战争的经验,提出一套适合中国的战略战术原则。(2)统一战线。在反对北洋军阀这一点上,共产党和国民党有一致要求,所以有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这一点上,共产党和中间势力有共同点;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这一点上,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有共同点。从共产党方面说,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在于坚持领导权。(3)党的建设。政党领导政治运动是民国以来中国政治的一个特点,尽管中外政党政治有别。①共产党的建设首先在于意识形态宣传。共产党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针对不同的时代特征扣不同的斗争策略需要提出不同的口号,使自己在舆论中永远处于主动的位置,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是相当成功的。党的建设还指坚持一书正确的政治路线,鲜活的斗争现实屡屡显示毛泽东政治路线的正确性,实践的结果是毛泽东思想终于被确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总指导思想。②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严密性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基本特点。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集中制领导,始终存在一个强有力的权威,一贯强调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党对军队有绝对的控制权,党的权威一般来自军事上的决策者。(4)在认识这三个法宝问题时,似乎对以下因素也应予以注意:\n首先是历史的大背景。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混乱的北洋时代,中央权力的虚弱有利于各种力量的成长,有利于政治多元化。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但全国的各种政治力量是分散的,经常相互争斗。1931年以后的10多年间,中国一直处于日本的威胁之下,失土丧师,“攘外”与“安内”是矛盾的。再一点是中国共产党目标的坚定性,中共始终以夺取政权为目标。最后是国际上的支持。中国共产党是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成立的,此后得到苏联的诸多支持,此外还有领导者正确的军事决策,毛泽东被人民如此崇拜不是没有一点原因的。【解析】回答这个问题时,既要关注到新民主主义胜利的三大法宝,还要注意其他一些方面,力求答题全面,考生也应该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答案要点】抗战胜利后,中国面前出现三种前途:共产党所倡导的道路,国民党所倡导的道路以及各民主党派与中间势力所提倡的道路。最后一条道路被称为中间路线或第三条道路。在谈到中间路线时,首先必须认清两件事情。第一,中间路线在中国已有很久的历史,并非抗战后出现的新事物。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传入中国,自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起,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已打起了第三条道路的招牌,用以对抗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中间路线和中间势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种主观意图,后者是一个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态度,在社会分野上处于中间地位的力量。中间路线的社会基础是中间势力,但并非所有中间势力都拥护中间路线,主张走中间道路。主张中间路线的主要是以民盟为代表的一些民主党派和社会贤达。抗战胜利后,由于国共对峙与国际形势的影响,中间路线一度活跃于中国的政治舞台,政协会议的召开,停战协议的签订,都是它作用的结果。可是,随着国共武装斗争的逐步升级,中间路线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1947年11月,在国民党中央逼迫下,民盟宣告解散。民盟是国统区倡导中间路线的主要力量,它的被迫解散标志着中间路线的破产。中间路线的破产是有其越然原因的。首先,中间路线的活跃是国共两党对立,暂时不能用武力消灭对方的结果。随着两党武装斗争的发展,中间路线已失去利用的价值。中间路线在战后的活跃也与美国有关,但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出发,有一个支持蒋介石及国民党统治的底牌,所以,当二者发生冲突时,美国当然选择后者。其次,中间路线的政治思想是脱离中国国情的。中间路线在政治上主张以英美为楷模,提出政治民主化,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可是中国长期处于专制统治之下,人民缺乏民主意识。民初的民主实践已经证明了宪政体制的失败。此后中国政体向独裁回流,日本的入侵加剧了这种倾向。而民主党派想在国民党独裁统治面前,以和平民主的方式实现人民民主,更是缘木求鱼。最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地决定定了它不能成为真正独立的政治力量。解放战争时期中间路线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反对当局的独裁统治,反对国民党独裁和内战,因此有可能与中共的民主纲领相结合。另一方面,对蒋抱有幻想,不赞成革命路线,而这又可能妨碍中间群众的革命觉醒,对历史的发展起负面作用。中间路线的破产,并不代表中间路线的消失。民盟被解散后,国统区还有人在继续鼓吹中间路线。中间路线破产后,作为其主体的民主党派重新组合,出现了左右分化的趋势。总之,战后中间路线虽一度兴盛,但由于不适合中国国情,最终归于破产。破产后民主党派分化组合,一部分民主党派转向革命。【解析】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党派的知识点是历来研究的重点,当然也是考研命题的重点。考生复习时一定要全面把握。4.【答案要点】解放战争时期曾经形成了两条反蒋战线:一条是“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而另一条是国统区的反蒋战线。(1)第二条战线是以学生运动为先锋,由国统区各被压迫阶层所组成的爱国运动。\n(2)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方面的。①它是国民党腐败统治的必然结果。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继续坚持独裁政策,违背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实行残酷的特务统治,其中更深层的原因即经济原因。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导源于国统区的经济危机。抗战已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大打击,抗战后一度恢复,可是内战使经济又迅速恶化,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财政金融极端混乱。②第二条路线的形成也与中共的发动和领导有关。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前线武装斗争的同时,加紧在国民党的后方宣传鼓动,制造机会。另外各民主党派也积极进行活动组织,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力量。③第二条战线的形成还有一个不为重视的原因,即抗战的影响。群众对国民党的反感与国民党的危机特别是经济危机并非一日形成的,而是自抗战以来各种因素堆积的结果,解放战争时期来了一个总爆发。国民党接收敌占区,它的社会触角未能及时深入社会底层,目而造成无序状态,这就为各种势力提供了广泛的活动空间。(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扩大在打倒蒋介石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它在战略上配合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第二条战线有力地揭露了蒋介石的独裁事实,从而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同时国统区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不断发生,又使蒋介石将部分军事力量从前线调回后方。其次,第二条战线配合了解放军接管城市。第三,它积蓄了力量,锻炼了革命者。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的人都经受了严格的革命锻炼,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解析】对于第二条战线的研究和争论一直很多,关于它的内涵、形成原因,以度它的影响等等都是争论的焦点,考生应该关注这些争论,在答题时最好也要涉及,这样就能很好地显示考生的知识面。第十章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思想文化内容概述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思想文化可以分为下列内容:(1)文艺。左翼文化运动逐渐兴起,成立了左翼作家联盟;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的一部分。(2)教育。民国时期进行了一些教育方面的改革;日本在其占领区内推行殖民地奴化教育。(3)政府的文化管制政策。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文化的控制;对文化机构和文化人的迫害。(4)科学技术成就。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有系统的科学研究事业的开端;各方面的科学技术也是逐渐的发展。(5)哲学与史学。杜威实验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新儒学思潮逐渐兴起;史学方面,成果也是非常显著。复习建议这一章内容主要考查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思想文化,并不是以往各高校命题的重点篇章。考生需要对于这部分的基本史实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大纲分四方面来考查:中央研究院的成立与中国科学的初步发展;民国时期的各种思潮;民国时期的史学、文学与艺术;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本章内容不是考研命题的重要篇章,考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史实即可:中央研究院的成立;左翼文化运动;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教育方面的改革;现代新儒学的兴起。命题预测\n本章内容几乎没有出简答题、史料分析题的可能,一般会作为选择题来考查。对于民国时期的各种思潮考生可以重点关注;左翼文化运动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另外,这一时期较为重要的科技方面的成就值得注意。习题精选一、选择题l1932年8月25日,国民党四届中执委通过了()鼓励文艺创作的繁荣A.《通俗文艺运动计划》B《出版条例原则》C.《文艺创作奖励条例》D.《国产影片应鼓励其制造者之标准》2.最早倡导革命文学的社团是()A.左联B创造社、太阳社C.复兴社D.萌芽社3.30年代后,许多作品的问世,标志着话剧创作的新水平,不属于这一范围的是()A.《获虎之夜》B.《日出》C.《雷雨》D.《夜光杯》4.民国时期漫画成就最大的是()A.黄宾虹B.齐白石C张大干D.丰子恺51934年后,国民党在学校推行(),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的培养A.新文化运动B.戡乱总动员C.新生活运动D.白话文运动6.最早提出划区实验与发展乡村教育的是()A.陶行知B.黄炎培C.梁漱溟D.张东荪7.被称为“新儒学的开山鼻祖”的是()A.梁启超B.郭沫若C熊十力D梁漱溟8《朝鲜李朝实录》明代史料是()抄录的A.盂森B.谢国桢C.吴晗D.翦伯赞9.中国考古学者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是()A.黑陶文化B大汶I:I文化C.河姆渡文化n半坡文化10.“中国经济派”和“中国农村派”进行了关于农村经济社会性质问题的学术争鸣,其焦点是()A.农村要不要改革B.农村要不要发展C.农村的政治改革D.农村改革进行要不要以土地改革为起始11()的著作被称为是“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A吴宪B.侯德榜C.庄长教D.汤元吉12.开创了国内微分几何研究的先河的是()A陈建功B.华罗庚C.苏步青D熊青来13.()创办了清华大学算学系研究部,是中国第一个正式的数学研究机构A.陈建功B.华罗庚C.苏步青D.熊青来14.1927年到1931年间,主要的中间派不包括()A.第三党B.青年团C.改组派D.人权派15.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和旗手是()A.鲁迅B瞿秋白C.臧克家D老舍16.民国建立之后,这一时期新旧思潮流派的争鸣,主要是围绕政治体制的(),文化发展走向的()进行的A.帝制与皇权传统与现代B.共和与专制世界化与传统性C.传统与现代世界化与传统性D.民权与民生传统与现代\n17.()的成立,标志着无政府主义在中国国内的活动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A.孔教会B.中国民主促进会C.晦明学社和心社D.中国民主同盟二、名词解释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2中央研究院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A【解析】对于民国时期的文化统治政策的考查。选项A正确,这些条例在强调宣传国民党政纲、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宣传反帝思想和反共意识的同时·鼓励文艺创作的繁荣。2B3.A【解析】对于民国时期的戏曲、话剧成就的考查。选项A《获虎之夜》是田汉的戏剧作品,不在这个范围之内。4.D5.C6.B【解析】对于民国时期的教育体制的考查。最早提出划区实验与发展乡村教育的是黄炎培及其领导的中华教育职业社,以教育与职业、生产密切姑合,把发展农村教育与开发农村经济解决农民生计、改变乡村风俗相联系,黄炎培的努力是有益的。7.D【解析】对于民国时期的社会科学的考查。现代哲学的宣扬,使传统中国哲学陷入窘境。为了光大传统文化,以中西文化的结合创造新的中国哲学,20年代,粱漱溟,梁启超对传统哲学重新解释,开启了改造传统中国文化的思路,粱漱溟目而被称为“新儒学的开山鼻祖”。30年代初,熊十力继承了新儒家的大旗。8.C9.A【解析】1930年11月和1931年10月,由李济、粱思永主持对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发现了被称作黑陶文化(后称龙山文化)的遗址,这是中国考古学者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10.D11.B12.C【解析】苏步青开创了微分几何研究的先河,浙江大学因之成为数学研究中心之一,号称“国内第一”。13.D14.B15.A16.B17.C【解析】刘师复是中国传播无政府主义的代表人物,“师复主义”被称作“中国的无政府主义”,他与别人分别成立的晦明学社和心社,标志着无政府主义在中国国内的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名词解释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国民党反动派一方面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另一方面,对国统区实行文化“围剿”。当时的形势迫切要求上海的左翼作家们团结起来,共同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努力下,左联于1930年的3月2日在上海成立。左联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鲁迅,正是左联的辉煌战旗。1936年春,根据形势的需要,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自动解散。它以在当时的巨大作用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成为中国革命文学史上的丰碑。左联为建设人民大众的革命文艺作出了卓越贡献。【解析】1927年以后,中国文坛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革命文学运动蓬勃兴起,左联的成立就是代表之一,在中国文坛形成独特的流派。\n2.中央研究院: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其任务是从事科学研究并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中央研完院设总办事处于南京。先后在南京、上海、北平等地设立天文、气象、物理、化学、历史语言等九个研究所和自然历史博物馆(后改为动植物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克服诸多困难,对中国近代科学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过一定贡献。1948年12月,中央研究院数学、历史语言两研究所大部迁往台湾省。1949年10月,其余留在大陆各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科学院接管。中央研究院迁台湾后,设有十八个研究所及一个计算中心。【解析】中央研究院的成立对于民国时代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开拓性和组织性的重要作用,考生回答时应该沿着它的发展脉络以度它成立的意义才算完整。第十一章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年)内容概述本章主要是建国初期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阶段的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内外政策,新中国的巩固与经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造。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难曲折的斗争,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又开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的制定,以及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直至开国大典的举行。新中国成立之后,需要对人民政权进行巩固,包括军事上、经济上和社会各个层面的改造,具体包括解放大陆全境,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调整经济秩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使全国的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剿匪反霸,将旧社会的流毒全部清除。此后,共和国的民主改革便全面展开,先后经历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等运动,而在合理地调整了工商业与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之后,国民经济走上了迅速恢复的道路。在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之后,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开始酝酿和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便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颁布之后,我国全面展开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体系,并顺利实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复习建议本章虽然时间跨度比较短,但是在共和国史部分是重要的内容,其中有很多大题的考点,比如共和国的建立和三大改造,都需要考生重点掌握,此外有一些在建国初期制定的纲领和路线,也需要考生掌握,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此外需要考生注意一些建国时期开创性的事件,并能与后面各章的内容进行联系和比较。核心内容建国初期的内外政策;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国民经济的恢复;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大改造。命题预测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和改造是这一章中的重点问题,需要考生能梳理出一条完整的线索,以便牢固地掌握。包括新中国成立时所面临的恶劣状况,新中国对官僚资本的没收和国营经济的建立;在民主改革时期,对工商业的调整和“三反”、“五反”运动;最后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内容。考生需要注意对其积极效果的评价,可能在简答题和史料分析题中出现。习题精选\n一、选择题1我国现阶段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2.在建国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整中,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以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主B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主要目标C.充分调动私营工商业者的积极性D.使之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之下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变3.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于下列哪个时期?()A.新中国的经济恢复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改革开放的新时期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标志着()A.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C.我国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我国的政治协商体制正式确立5下列选项中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正确的是()①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总的两个阶段②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③两者的指导思想和革命前途不同④两者的革命性质和根本任务没有变化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些原则?()A.保护公民私有财产B.民主集中、依法治国C.民族平等、主权在民D人民民主、社会主义7.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主要集中在下列哪个区域?()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8.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A.“三反’’“五反”B.农业合作化C抗美援朝D.土地改革9.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①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②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③B.①②C.①②③D③④10.解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资产的来源有()①国民政府财产②官僚资本③帝国主义在华企业④资本主义工商业A.②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工矿企业中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主要是为了()A.清除反动分子和封建残余B.改善工人的生产劳动条件\nC.改革不舍理的生产关系D.促进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二、名词解释1.《共同纲领》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三反五反”4.过渡时期总路线5“一五”计划三、简答题1.新中国成立时的国内外形势。2.新中国成立之后都进行了哪些巩固措施?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A【解析】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由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规定的,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体现。2.D【解析】此题考查在建国初期整顿经济活动,调整工商业的措施,而最后一项是在三大改造期间完成的,所以不在此题考查的时间范围之内。3.B【解析】“一五”计划期间,建立起了一批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基础工业,填补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多项空白,初步建成了我国工业的布局和架构。考生应对“一五”计划期间的一些代表性项目有所了解,可能在细节题中考到。4.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结束了我国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以《共同纲领》暂代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5.A【解析】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民主革命在五四运动以后已经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6.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结束了我国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以《共同纲领》暂代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7.C8.D【解析】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拥有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不但使广大贫雇农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也严重地束缚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为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使广大贫雇农从地主阶级统治、压迫下解放出来,必须进行土改。这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9.D【解析】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过渡时期的一项基本任务,所以国家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原有的阶级矛盾了。10.B【解析】官僚资本是中国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国共产党明确将其收归人民所有;而对于在华的外资企业,则没有采取没收的政策,只是通过法令手段对它们进行管理和监督。11.C二、名词解释\n1.《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的制定是新中国筹备建立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时势的变化,几易其稿,最终经由政协会议讨论通过,其奎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纲领的内容体现了全国人民共同的意志和利益,并对百年来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进行了经验总结。【解析】《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颁布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文件,对一系列制度和政策都作了规范和莽定,考生须熟悉《共同纲领》的内容,此题也可能作为简答的形式出现。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改运动是围绕同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来进行的,这个文件中明确地规定了土改方针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惜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并同时强调在运动中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思想觉悟,把土改有秩序有计划地进行下去。3.“三反五反”:“三反”是指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是在党政机关干部中展开的。“五反”是指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是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展开的。“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在建国初期对于加强执政党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打击了贪污腐败的行为,净化了党内的空气,而且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了一次普法教育,为日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由于“三反五反”运动采取的是群众运动的形式,难免扩大了打击的范围,制造了一些错案,但总的说来这次运动是胜利的。【解析】“三反五反”运动是建国初期反庸倡廉、整顿工商业的重要举措,此题也可作为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以考生须熟知“三反”、“五反”的具体内容,以便于区分。4.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井遥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过渡时期总路线被以法律的形式写入了宪法,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宣传。5.“一五”计划:“一五”计划是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简称,是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个重要步骤。1953年到1957年是“一五”计划的执行期,。一五”计划创下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多项第一,高效地完成了任务,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解析】“一五”计划是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重要成就,考生须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取得的成果,同时注意其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苏联援建两大特点。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国内形势:(1)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全国人民空前紧密地团结在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周围,正是这种团结和热情才促使中国的人民大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同时它也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各项建设提供了精神上的动力和保证,奠定了新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基础。(2)十几年的抗战和内战,留给了新中国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而百年来受尽屈辱和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有的经济和文化都相当的落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面临的是一个所有国民生产指标都十分低下的情况,人均指标更是排在世界末流,多种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依赖进口,全国的科教文卫事业根本无法满足人民最基本的需要,这些情况如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也就是威胁到新中国的生死存亡。国际形势:\n(1)二次世界大战,即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伴随着全球范围内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进行了人民民主革命,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社会主义国家,其中以靠近苏联的东欧地区为最。苏联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国力,展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实力。苏联领导人本来支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缺乏信任,但是通过中共领导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沟通,加之国内战场上的胜利,赢得了苏联对新中国建设的支持。(2)同样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于国际利益的冲突,美苏两国走向决裂,冷战格局正式形成。原本美国希望将中国拉入自己的阵营,所以从二战未结束时,便执行扶蒋反共的政策,从新中国建立开始到中美建交的几十年中,美国一直对中国执行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的政策。2.【答案要点】解放全国领土,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之时,国民党军队还有大约100万的残余势力留在大陆境内,盘亘在西南和华南地区,以及沿海的一些岛屿。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向华南进军,在几个月时间内,相继解放广东、广西全境,1950年上丰年,又渡海作战,解放了海南岛及周边的岛屿。与此同时,解放军也开始向西南进军,解放贵州,迫使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从重庆逃往台湾,此后由于国民党将领的起义,云南、西康两省和平解放。1949年底,解放军还进行了漳厦战役,解放福建全境。此后又解放了舟山群岛,但是由于缺乏海战经验,恰连朝鲜战争爆发,未能解放台湾。此时,除了西藏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得到了解放。解放军于1950年底向西藏进军,发动了昌都战役,随后,西藏内部发生了分化,经过与中央政府的谈判,达成了融入祖国大家庭的共识,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自此,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各级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早在全国解放之前,各解放区的地方人民政府就已经存在,但是随着解放区的迅速扩大,新解放区地方人民政府的筹建工作,从1950年开始,政务院开始着手制定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通则,使各地的人民政权开始规范化,并对全国进行了行政区划,此后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和调整。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为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即将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将全国各族人民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整顿经济秩序,扭转恶劣的财政状况。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着相当严重的经济困难,首先,投机资本猖獗,肆意扰乱金融秩序,哄抬物价。其次,国民党留下巨大的政府财政赤字,再加上连年战争造成的物资匮乏,全国的经济秩序一片混乱,物价不断地上涨。所以整顿经济秩序,就成了新中国的当务之急,它同时也关系到新生的政权是否能够得到巩固。面对上速困难,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首先,通过打击制裁破坏金融秩序的坏分子,加强金融管理,将居高不下的物价稳定了下来;其次,在全国范围内调集主要的物资,在大城市集中抛售,实行价格管制,将物资采购控制在国家手中,同样对抑制物价上涨发挥了作用。政府财政收支实现了平衡,全国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是党和政府在无声的经济战场上取得的又一次胜利,为日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提供了条件。整顿社会秩序,清除旧社会的遗毒。土匪恶霸是在旧中国混乱的社会状况下一直存在着的毒瘤,国民党溃败后,残留的势力成为各地土匪的一部分,严重威胁各地新生的人民政权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解放军为执行剿匪的任务,抽调百万多的兵力,在各地群众的密切配合之下,以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方式对匪患严重的地区进行了清剿。旧中国的社会中存在着许多的丑恶现象,其中以吸毒和嫖娼最具代表性。针对这些旧社会遗毒,中央政府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除此之外,对赌博和旧的婚姻制度,也采取了禁绝和改造的措施。\n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内容概述本章内容从三大改造完成到文革开始之前,共十年的历史,是新中国在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之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困难。伴随着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新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正式将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探讨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中共“八大”的召开,围绕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的创立展开了讨论,并确立了正确的处理方法。中共“八大”虽然确立了正确的社会矛盾论,但是伴随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到来,中共在社会主义的探索道路上遇到了曲折。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严重的错误,制定了脱离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掀起了“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虽然中共领导人意识到了危机和错误,并开始纠正“左”倾错误,但是仍然没有阻止“左”倾错误的进~步扩大,终于导致国民经济遭遇了严重的困难。尽管作出了及时的调整,并且在这十年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终于导致了“文革”的到来。在这十年中,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苏关系发生了破裂,反对霸权,保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成为了这个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主题。复习建议这一章的内容是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探索,大部分的内容是在探索中遇到的艰难和曲折,需要考生能够梳理出“左”倾错误从产生到逐渐严重化的主线,能够将一系列的事件串联起来,方便掌握,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除此之外,对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上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要全面把握,能够列举出这个时期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核心内容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中共“八大”;“左”倾错误的出现到严重化;经济建设中遇到的曲折;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调整和十年建设成就;这个时期的对外关系。命题预测本章内容中,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和曲折占据了主耍篇幅,但是考生不要放松对这个时期国际形势的掌握,尤其是中苏关系的急剧变化,和中国面临的恶劣国际环境,并能同前一章和后一章中对外关系的变化联系在一起掌握。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实行的关于农业生产的有利措施?()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958年我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片面强调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B.忽视了人民群众的能动作用C.违背了在综合平衡中求发展的原则D.忽视了客观规律\n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文献是()A.《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B.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在下列我国建国之后的外交活动中,能够体现“和而不同”思想的有()①亚非会议主张“求同存异”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④同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友谊A.⑦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6.下列国家中,最早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A.美国B.日本C.法国D.俄罗斯7.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同哪一国的双边谈判中?()A.中国与印度之间B.中国与印尼之间C.中国与美国之间D.中国与苏联之间8.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调整”主要指下列哪一项?()A.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调整中央与城市的关系C调整积累与消费的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9.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其根本依据是()A.民主党派曾经给予共产党以帮助B.民主党派已经成为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C.民主党派信任共产党D共产党需要民主党派的帮助10.文革之前的十年中,我国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中不包括()A.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B.将全国划分为十个大区,形成独立的工业国防体系C.开展三线建设,在西部地区,建立了许多工业基地D.石油可以全部自给二、名词解释1.《论十大关系》2.“大跃进”3.庐山会议4.“八字方针”5.“七千人大会”6.北戴河会议三、史料分析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群众的行为,并没有任何的根据,只是我们一部分同志自己造出来的宗派主义思想在那里作怪。因为这种宗派主义在一部分同志中还很严重,还在障碍党的路线的实行,所以我们要针对这个问题在党内进行广大的教育。首先要使我们的干部真正懂得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使他们懂得共产党员如果不同党外干部、党外人员互相联合,敌人就一定不能打倒,革命的目的就一定不能达到。一切宗派主义思想都是主观主义的,都和革命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合,所以反对宗派主义和反对主观主义的斗争,应当同时并进。”——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目)\n“这次整风运动,应该首先从县级以上、军队团级以上的党的组织以及大的厂矿和大专学校的党的组织开始,并且应该首先从检查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开始。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可以同时选释若干基层党委进行整风学习,以便取得典型经验,还步推广。在进行整风运动的时候,各单位应该组织领导小组。党委的第一书记必须亲自负责,抓紧领导。整风计划应谊贯彻整风和工作两不误的原则,并且必须使整风运动的进行同工作的改进结合起来,同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解决结合起来,防止关门整风,妨害工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1957)简述中共历史上两次整风运动的不同后果。四、简答题1.中共八大的召开有怎样的历史意义?2.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文革开始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答案解析一、选择题lC【解析】土改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的农业发展,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是严重脱离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最后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D【解析】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从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上看是正确的,它集中地反映了中共八大关于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任务,但由于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以后,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特别是在对总路线的理解、宣传和实践过程中,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3.D【解析】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4.C5.B6.C【解析】1964年,经过双方代表的谈判,中国同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法建交是中国在外交事务中的一个重大胜利,是加强同西方关系的重要突破,对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是又一次的沉重打击,对欧洲各国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是极大的促进。7.A【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印度和缅甸在1954年6月共同倡导的。其中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倡,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同印度、缅甸及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比较重要的细节考点,考生还需熟悉其内容。8.D【解析】八字方针的具体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调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获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本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考到。9.B10.B【解析】将全国划分为十个大区,建立各自完善的工业国防体系是文革时期所做的错误决定,并且造成了严重的恶果,所以此项错误。其他选项均为文革之前十年中我国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二、名词解释\n1.《论十大关系》:十大关系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东;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总结了建国头几年经济建设的经验,以苏联的教训为戒,提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这些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中共八大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做了准备。【解析】《论十大关系》的内容有可能以选择的形式出现,考生应注意区分《论十大关系》文本的内容和《论十大关系》报告的内容。2.“大跃进”:“大跃进”运动是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又一次严重失误,领导人出于快速发展生产力的善良愿望,却忽视了客观规律,最终导致严重挫折。“大跃进”运动非但没有使生产力得到提高,相反,因为盲目地追求高速,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使人民的生活出现了严重的困难。3.庐山会议:庐山会议是1959年在庐山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本以纠正“大跃进”中的“左”倾错误为基本内容,到后期却演变成为对彭德怀等人的错误批判,进行了反右倾斗争。庐山会议所引发的斗争将阶级斗争直接引入了党的内部,严重损害了党内的民主生活,不仅没有纠正原有的“左”倾错误,反而继续掀起跃进的高潮,“左”倾错误变得更加严重化。【解析】考生须注意庐山会议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另外要将庐山会议放在一系列的“左”倾错误中来考查。4.“八字方针”:“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它的具体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调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获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八字方针”对“左”倾的错误并没有给予彻底的纠正,在1961年当年的经济计划中仍然有诸多不切实际的指标存在。5.“七千人大会”:“七千人大会”是1962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工作会议,由于与会人员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政和重要厂矿和部队的干部多达七千余人,所以又被称为“七千人大会”。“七千人大会”的举行对,公有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积极地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作风。但是,大会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左”的思想,毛泽东等党内领导人对形势的判断依然存在错误。6.北戴河会议: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讨论1959年的国民经济计划以及当前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等问题。会议提出“以钢为纲,全国跃进”的方针,会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而奋斗》、《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等多项决议。会后,在全国很快形成了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这次会议可以说是党犯经济错误及后来一系列政治、经济各方面错误的重要一步。三、史料分析题【答案要点】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反对教条主义,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统一、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作风。但在整风运动的过程中,也造成了大批冤假错案,后经过甄别,得到了平反。延安整风在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并进一步成熟起来。在1957年整风运动中,各界人士对党和政府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批评意见,但是一些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却乘机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大鸣、大放、大字撮、大辩论”\n的形式迅速蔓延开采,加剧了国家的不稳定状态,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将右派的攻击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为了避免造成思想扣政治上的混乱,在对这种形式加以分析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正式开始了针对右派分子的斗争,不仅伤害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损害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还动摇了中共“八大”上确立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使之重回阶级斗争的老路,贻误了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四、简答题1_【答案要点】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决定召开的。(1)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此外,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陈云提出了在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中,有一定的自由市场的存在,这是对整个经济体制的补充,而个体经济的存在是对国营和集体经济的补充。上述观点是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初步探索,并且在八大上得到肯定。(3)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对自身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视党内的思想教育,坚持走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反对在党内搞个人崇拜和专权。党对自身建设的思考,标志着中共作为一个执政党的日益成熟。(4)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力度,具体要求包括:扩大全国的民主,反对新滋生的官僚主义作风,加强人民群众对党政国家机关的监督和批评,完善各级政府机关自身的上下级监督机制;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使各项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国家机关和各级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同时八大上还决定,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权,便于其因地制宜地进行各项管理,调动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5)为我国的文教事业确立了发展方计,具体要求包括:普及小学的义务教育,扫除文盲,扩大中高级院校的学生数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扶持帮助各类科研机构;在科学和艺术领域,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杜绝不正确行政干预现象。2.【答案要点】(1)工业方面,各项工业指标均获得大幅度的增长,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指标得到改善,全国的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3倍,主要的工业产品产量都有了显著的增长,特别是我国的原油实现了自给,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在这十年中,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一些原有的部门得到了充实和加强,而新兴的工业部门建立了起来,例如电子工业、石化工业和原子能工业。除此之外,在巩固东北、沿海老工业基地的同时,内地建立起了一批资源导向型的工业基地,全国的工业布局得到了改善。(2)农业方面,大力推动农业的基本建设,改善种植条件,使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农村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农村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电力、化肥的使用量显著增加,此外,还在改良土壤、农业气象预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n(3)国防方面,这一时期国防建设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成功爆炸原子弹,使我国拥有了核武器,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和国际地位,其次,在其他尖端国防科技领域中也实现了突破。人民解放军加强自身现代化、正规化和多兵种的建设,民兵队伍也得到了重视与壮大,成为保卫祖国的重要群众力量。(4)科教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院校的在校生增长迅速,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在校生,十年间毕业人数达一百多万。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支持,在这期间,多项研究发明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从事科研工作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第十三章“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内容概述本章内容为文革十年,也是共和国发展中严重曲折的十年。1966年正当我国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时,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党和国家陷入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内乱。虽然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动文革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巩固和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但是他们对斗争形势和国家的基本政治状况作出了完全脱离实际的估计,再加上个人崇拜的盛行和一些人反动的蛊惑,最终酿成了文革的恶果。文革先是集中在思想文化界,然后迅速扩展到全国,发展到武装夺权的局面,成为了全国性的大动乱,虽然在这期间,一些人作出了抗争,但是面对文革的浪潮,都没有起到扭转局面的作用。国家的政治制度被冲击,法制被践踏,国民经济动荡并恶化,全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恶劣局面中。文革后期,随着一些国家领导人的复出,开始对国家进行全面的整顿,将各项工作导入正轨,取得了一些成效,使国内的形势得到了好转,最终随着反革命集团的覆灭,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动乱。复习建议本章主要内容是文革,所占篇幅较小,在共和国史中也并非考试的重点,所以考生不必花费太多时间,注意掌握文革中的几个代表性事件和文革的历史教训即可。核心内容“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庐山会议和批林批孔;邓小平在文革中主持工作;文革的结束;文革中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文革时期的外交成就。命题预测考生在注意掌握文革历史教训的同时,还要掌握文革中的一些领导人是如何艰难维持正常的工作局面。文革十年间,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考生要有所了解。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在下列文章、文件中,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作了舆论准备的有()①《横扫一切牛鬼蛇神》②《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③《五一六通知》④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2.在文化大革命中,上海“一月革命”对全国造成的直接影响有()①大串联扩展至全国各地②各省市掀起夺权高潮③各地生产受到严重破坏④武斗事件普遍发生A.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n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革中对“左”倾错误进行纠正的是()A周恩来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B.“二月抗争”C.拨乱反正D.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4邓小平在文革后期主持工作期间,进行了全面整顿,其进行整顿的领域包括()①军队的整顿②工业的整顿③农业的整顿④文化教育的整顿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5.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伟大群众基础的是下列哪一项?()A“反击右倾翻案风”B.“二月抗争”C.“天安门事件”D.“南京事件”6.中央文革小组基本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的职能是在()A.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后B.“全面夺权”后C.围攻所谓“二月逆流”后D.八届十二中全会后7林彪被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是在()A.中共八届六中全会B.中共九大C.中共九届二中全会D.中共十大二、名词解释1.《五一六通知》2.“二月抗争”3.“批林批孔”4.天安门事件5反击右倾翻案风三、简答题:简述“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1965年底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已经扩大到了思想文化界,表明毛泽东已经决心借此开展一次政治运动。而《纪要》则全盘否定了建国以来的文艺工作成就,反映了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文化界阶级斗争的形势和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决心。考生需对文革初的一系列文件有大致了解。2.D【解析】1967年由上海的“一月革命”开始,进而蔓延至全国,开始了全国性的“夺权”斗争,将文革推到了新的阶段。夺权者与当权者之间,不同派别的夺权者之间的对立,导致了各地夺权斗争的反复进行并频繁发生不同规模的武斗,使全国陷入了空前的混乱局面之中。本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3.C【解析】在文革的过程中,面对严重危害国家的动乱,一些头脑清醒的政治领导人挺身而出,抵制“左”倾的错误和林彪、汪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其中不包括拨乱反正,是因为这是在文革结束后开始进行的。4.A【解析】为了实施1975年的国民经济计划,邓小平根据毛泽东关于要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明确提出,全国的工业、农业、商业、财贸、文教、科技、军队等各方面的工作都需要整顿。5.C【解析】“天安门事件”是全国人民反对“四人帮”抗议运动的集体表现,虽然表面上是悼念周恩来,但是实质上显示了人民对文革“左”倾错误的反对,和对邓小平为代表的正确领导的拥护和支持,明显地表现了全国人民的人心向背,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伟大的群众基础。6C【解析】1967年2月毛泽东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严厉指责在二月抗争中坚持正确意见的老同志们。此后,江青、陈伯达等人又在政治局生活会上多次以“资产阶级复辟逆流”的罪名,连续对他们进行批判和围攻,随后中央政治局停止了活动,中央文革小组基本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7.B\n二、名词解释1.《五一六通知》:《五一六通知》的全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是在1966年5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的。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召开和《五一六通知》的通过,使“左”的思想方针在党内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五一六通知》的下达,使文化大革命运动迅速在全国展开。2.“二月抗争”: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引起了混乱,“造反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夺权”行动,造成无数的冲突和武装斗争,严重危害国家。这时,一批老一辈的革命家站出来,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行为进行抵制,被江青等人指斥为“二月逆流”。“二月抗争”虽然最终被压制了下去,而中央文革小组则掀起了进一步婶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的冲击和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打击迫害。3.“批林批孔”:在林彪反革命集团瓦解之后,以江青为首的反革命集团的势力日益膨胀。而他们将周恩来、邓小平等人视为夺权路上最大的障碍。江青反革命集团假借毛泽东谈话中将林彪与孔盂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有目的地利用从林彪处查到的一些儒家人物语录卡片、笔记等物品,编造了一些虚假的材料,并建议毛泽东转发全党,于是一场“批林批孔”的运动便在全国展开了。4.天安门事件:1976年1月周恩来在北京逝世,全国人民都在沉痛哀悼,而江青反革命集团却阻挠群众哀悼、纪念总理,污蔑他们的纪念行为,在一些媒体上大肆攻击周恩来等人,这些行为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一片愤慨。全国人民都开始自发地组织哀悼总理的活动,其中北京从三月底开始,大批群众自发地会聚天安门广场,咀各种形式纪念总理,至清明节前后,悼念活动达到了高潮,在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左右下,这件事被定性为反革帝的行为。遭到了镇压,群众被驱赶或逮捕。天安门事件的发生,显示了人民群众反对“四人帮”的立场,为日后“四人帮”的彻底垮台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5.“反击右倾翻案风”: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毛泽东任命华国锋为代总理,主持全面工作。华国锋主持召开各地方、军区一把手会议,传速了《毛主席重要指示》,全面否定邓小平1975年以来实行的各项措施,将邓小平定为“不肯改悔的党内最大的走资派”,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末期由毛泽东发起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此次斗争让邓小平权力再一次被架空,并且在几个月后被撤销一切职务,华国锋以国务院代总理的身份上台,中国又陷入混乱之中。三、简答题【答案要点】(1)要学会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国家的主要矛盾问题。在我国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之后,主要矛盾自然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停留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阶级斗争阶段。因此国家建设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坚决杜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在我党几十年的历史中,个人能力从来都是依附于集体智慧的领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才干。所以盲目的个人崇拜和独断专权不但破坏了民主的氛围,而且在出现错误的时候,无法得到及时的调整,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只有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不脱离群众,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平稳健康地发展。(3)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必须得到健全,并且得到严格的遵守与执行。如果基本的宪法和法律受到了破坏,那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就受到了威胁,民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必须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权威,真正起到维护人民权利的作用。第十四章拨乱反正(1976~1978年)内容概述本章内容主要是“文革”\n结束后的拨乱反正,虽然时间跨度很短,但拨乱反正仍然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程,它包括形式上的和思想上的两个部分,拨乱反正为日后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粉碎,虽然结束了“文革”的十年动乱,但是“文革”留下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极其严重,“文革”中的和“文革”以前的“左”倾错误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清理和纠正,全国还处于困境之中,所以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就成为了文革结束后的迫切任务。“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严重阻碍了拨乱反正的正常进行,如果思想路线不正确,就无法进行彻底而认真的拨乱反正,无法清除“文革”留下的混乱。对思想的拨乱反正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的思想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禁锢下解放出来,摆脱了过去长期形成的“左”倾错误的束缚,恢复了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同时也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他们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复习建议本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拨乱反正之上,分为形式上的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其中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是重点内容,其中涉及“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而最终这个任务的完成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中,考生应对这些内容重点掌握,可能在史料分析题或是简答题中出现。核心内容拨乱反正面临的任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各方面内容。命题预测考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所作出的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要有一定的理解,可能会在简答题中出现。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其中的原因不包括()A.民族地区也推广了联产承包责任制B.少数民族地区经过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后进人了社会主义阶段C.落实了民族政策,实行了对外开放D.根据自身的条件,发展乡镇企业,发展民族经济2.在努力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过程中,遇到的严重障碍是()A.华国锋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左”的错误B.江青的顽抗态度C.社会秩序还极为混乱D.许多地区受无政府主义干扰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A.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B.决定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C.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D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4.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它的意义中不包括()A.使人们的思想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中解放出来B.恢复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作风C.摆脱了长期以来的“左”倾思想束缚D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拔乱反正\n5.1979年中共中央召开讨论经济工作的会议,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新的八字方针,同1960年提出的八字方针,相同点在于()A.调整和提高B.改革和充实C.巩固和提高D.调整和整顿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对各方面社会关系的调整?()A.调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B为国民党投诚人员平反C.给地主分子改定成分D.平反冤假错案7.在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其前提不包括()A.全面认识建国以来的历史道路B.完成其他方面的拨乱反正C.科学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D.正确评价毛泽东和他的思想二、名词解释1.“两个凡是”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简答题: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就。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是在建国初期进行的,并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考生应将其放在我国民族政策大的框架中考查。2A【解析】长期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所积累下来的“左”倾思想根深蒂固,一些实事求是的想法被当做是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文革”结束后,时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主要领导的华国锋就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左”倾的错误。3.B【解析】《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除此之外,《决议》还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连步确立的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并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4.D【解析】这次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但是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要到十一届三中垒会后才全部完成,考生应注意区分,本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5.A【解析】1960年的八字方针内容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而新的八字方针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所以相同的地方在于调整和提高。考生除了注意字面意思之外,还应分别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掌握。6D【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是同调整社会关系同时进行的,除了以上三项之外,还有其他五方面的内容,需要考生重点掌握,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7.B【解析】拨乱反正既要纠正实际工作中的错误,更重要的是思想方面的拨乱反正,而且不仅要纠正“文革”中的错误,还要纠正“文革”前就有的“左”倾错误。本题需要考生注意其他三项。二、名词解释1.“两个凡是”:“两个凡是”方针是华国锋在1977年公开提出的,方针的具体内容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方针实际上是延续了“文革”以来“左”的思想路线,粉碎“四人帮”\n后,拨乱反正的工作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而“两个凡是”明显严重阻碍了拔乱反正工作的正常进行。邓小平率先批评了“两个凡是”,认为它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歪曲,而强调应恢复实事求是的作风,以实现思想方面的拨乱反正。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此决议是在1981年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审议并通过的。《决议》对建国32年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了正确的总结,从根本上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除此之外,《决议》还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并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解析】《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文革”结束后不久便提出的,其中包含了中共新一代的领导集体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态度,尤其是对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起到了重大作用,考生需注意《决议》中提到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对“文革”的评价,对毛泽东的个人评价等,此内容也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三、简答题【答案要点】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一致同意中央政治局所提出的决策,及时果断地停止使用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结束全国范围的群众运动,把全党的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公报重中毛泽东作出的“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的正确论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应该按照严格区别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去解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去解决,决不允许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界限。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和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是党在政治路线土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会议回顾了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认为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提出的基本方针,既是经济规律的宏观反映,也是社会政治安定的重要保证,仍然有重要指导意义。明确提出了党的改革、开放任务压一些政策。全会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强调从调动8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的指导思想出发,讨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问题,决定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试行。全会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坚决地、完整地执行农林牧副渔并举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连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会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历史遗留下来的某些问题。会议为1975年的所谓“右倾翻案风”、1976年4月的天安门事件平反;同时审查和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所作的错误结论。会议对民主与法制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指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强调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使党的统一领导和各个生产组织的有效指挥建立在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在人民内部的思想政治生活中,只能实行民主的方法,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会议对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即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n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主义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会议对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进行了科学的评价和论述。根据党的历史经验,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严肃党纪,强调了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集体领导。第十五章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内容概述本章是共和国史的最后一个部分,主要是改革开放的内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和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止。随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上来,我国的各条战线都在蓬勃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纲领。改革开放在农村和城市全面开展起来,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城市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城市改革试点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为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随后,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冲破了长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克服了一些弊端,搞活了经济,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国民经济走上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其中心思想是,要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实验,排除各种干扰,抓住有利时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的发展。这次讲话是在国际和国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发表的,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台奠定了基础。复习建议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开放,考生应抓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重点掌握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核心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的制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特区建设;邓小平南方讲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命题预测考生应能够将本章的部分内容,尤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与共和国史中其他时期的内容相比较来掌握,同时注意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内容,可能在史料分析题中出现。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的重大转变表现在()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农村改革深入地开展起来C.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D.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n3.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其重要意义包括()①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②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进程③加快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④开辟了农民致富的新途径A.①B.②③④C.②③D.③④4.下列哪一项是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D.中共十四大6.第一批设立的经济特区中不包括()A.厦门B.珠海C.海南D.汕头7.“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在于()A.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B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C.解决了国家分裂,实现了统一D.为世界上处于分裂的国家找到了一条统一途径8.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内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新体制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C.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二、名词解释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经济特区三、史料分析题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经验很多,从各省的报刊材料看,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好嘛,就是要有创造性。”——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二“\n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摘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选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请回答:(1)概括回答邓小平南方讲话的主要内容。(2)邓小平南方讲话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历史意义?四、简答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A【解析】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拳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无论是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看,还是从引起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都可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2.C【解析】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我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举,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一批劳动力,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农村中的集体、个体度私营企业迅速发展了起来,属于农村体制结构的转变。考生应注意本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考到。3.B【解析】乡镇企业的崛起带来了生产潜能的释放,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上离开了,劳动力的投入大大下降,农业产量反而增加了。体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是农业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源泉。4.C【解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确立什么样的目标体制是有关全局的大问题,问题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逐渐摆脱旧有的观念,在十四大上江泽民在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B【解析】1982年中共十二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的历史任务是总结“文革”结束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经验,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6.C【解析】自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以来,1980年5月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设立了经济特区,而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在1983年4月批准的。7.C【解析】“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找到了重要的解决途径,而且成功地为解决国际争端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有利于世界和平。8.D【解析】《决定》的内容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需要考生作为重点内容来掌握,容易在简答题中出现。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并不是在《决定》中提出的二、名词解释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通过对农民自身创造力的采纳,经验的总结,走出的一条适应我国农业情况的改革之路,同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也是响应了广大农民的呼声。在推广的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地得到完善,并且随着它的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地得到深入,到了80年代后期,全国鲍大多数的农户实行了这种责任制。通过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剩余劳动力的扩大又促进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拓展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起到了推动作用。\n【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尤其是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中之重。考生需将其并列在各项改革内容中来横向考查,同时注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践中的效果和作用。2.经济特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确定了下来,作为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的实验步骤,经济特区的建设展开了。80年代初利用广东、福建两省的靠近港澳、侨胞,便于引进外资,开展对外贸易的区位优势,经济特区率先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市设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规定在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以吸收外资作为特区建设的经济来源;经济形式以“三资”企业为主;产品也以外销为主。同时为了招商引资,提供一系列的优惠待遇。经济特区的建设是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迈出的第一步,借鉴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中央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又在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进而又将成功经验引向整个沿海地区,很快14个沿海开放城市被确立,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地区也被划归沿海经济开发区。【解析】经济特区是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第一步,它的成功经验带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考生应注意其创立的意义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同时本考点容易在细节题中考查。三、史料分析题【答案要点】(1)①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②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③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④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⑤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⑥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四、简答题【答案要点】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n人民公社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