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等农林院校农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探究
高等农林院校农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探究【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未來农业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耍手段,然而,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培养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忽视基础教育、轻视实践能力、缺乏学习热情和创新理念,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若干对策,如完善农学研究生培养过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使我国农学研究牛教育更加完备,为农学研究提供后备力量,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关键词】农学研究生;培养教育;培养方案;人才展望21世纪,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国际间、区域间、领域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高层次人才越来越成为竞争的焦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民生活、经济水平的H趋提高,研究生教育将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索质、高层次创造型人才的重任。高等农林院校作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建设美丽新农村的人才储备基地,人才的培养要紧跟世界的发展和祖国的建设需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一、农学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忽视基础教育。农学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基础农业有益的课题。在研究中,一味强调研究前沿,研究生追逐导师进行“前沿”研究,强调研究的前瞻性、创造性,乃至贡献性,而导师、研究生和学校制定的\n培养方案都忽略了基础教育的重耍性,使现在的一些学术论文只追求高难度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的研究结论,而缺少基础理论的支持,使研究出现“两张皮”现象。研究生教育亦是如此,基础教育跟不上,一味追逐前沿使研究生教育出现“脱节”。(-)轻视实践能力。农学研究生不同于基础学科研究生,他们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我国的农学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教育。我国的农学研究生大多都是在实验室里埋头做实验,然而实验并不等于实践,实验室里培育出的粮食育种在田间实践时未必会冇预期实验收效;临床兽医专业的研究生面对临床实践时也远不及在实验室里得心应手,这些都充分显示出目前的农学研究生更像是“实验员”,而专业实践能力非常薄弱。(三)缺乏学习热情和创新理念。如今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受到了各界的反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林院校乃至其他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仍存在“填鸭”现象。这种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热情,另外,更使学生难以锻炼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书木为“支点”,以教师为“拐杖”,极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难以完成“学生”像“研究生”角色的转换,影响学术界未來的发展,使学术界变得死板化、僵硬化、陈旧化,丧失学术活力和科研动力,并使农业发展受到冲击。二、提高农学研究牛培养质量的若干对策(-)完善农学研究生培养过程。培养过程对研究生至关重要,应根据学科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农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教育培养。首先,培养农学研究生多样化的理念、创新化的思维,树立多\n元化的思想观念,培养农学研究生多方位全面发展。英次,要深化教学改革,打破“学科壁垒”,鼓励学科交叉和学科综合,拓宽研究生培养面,课程设置要综合化、多样化、职业化和精品化。另外,要加强科研,提高学术论文质量。夯实专业基础,培养适应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农学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要求研究生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运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强调人才的应用与开发能力。农学研究生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讲授与实验的结合,并注重教师的专业基础与实际操作能力。另外,通过加强专业实践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试验田、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不断强化农学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并提供科研所、畜牧兽医院、农业推广公司等部门的交流实习机会,做到产学结合。(三)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优秀的农业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让一切外部和内部条件都更加适应培养进程的发展。外部条件方面,为调动农业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可制定促进人才培养的鼓励政策和基金配套政策,把奖励和创新挂钩,设立创新奖学金,以此调动农业创新积极性。内部条件方面,主要是精神环境的优化。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将国内外一流的农业学术专家请进高校,定期做学术汇报、交流活动,了解农业学术界前沿动态和技术方法,激发研究生学研灵感;另外,把研究生派出去,通过不断地田野考察、不断地在农村第一线进行实践,使其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的交流与操作,把考察、学术交流等活动与培养和创造\n农业重点产业开发项目结合起來,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国外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可以为我国进行教育改革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结合我国国情和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具有垂要意义。在农业科学研究方面,加强与国际农业发达地区、农学研究发达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使我国的农学研究走上国际化道路,由此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提高农学研究生质量,培养国际型农业人才。三、结语研究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主力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研究生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各领域的中间力量,而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基地,责任重大。农学研究生的培养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的一|何,要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剖析个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我国农学研究生教育更加完善,为农学研究提供后备力量,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参考文献[1]郭智奇•修订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1992(2).[2]魏东,黄智鸿•关于农学研究生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3]王根顺,曹瑞红•基于不同学科专业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4)・作者简介:马春燕(1981.09-),女,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