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遗传学GENITICS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汇报人张泽民1\n《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机理。同时又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而且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关系密切。1课程简介2\n我校遗传学课程始建于1975年,现已逐步建立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学术队伍,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目前,本课程组主要承担着我校农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艺、植保等本科专业的教学任务。3\n本课程组现有的7位教师,其中有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2人。3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43%;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6名,所占比例为86%,受外校教育经历的教师占43%;35岁以下占57%,36-49岁占29%,50岁以上占14%。学科带头人张泽民教授为河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知名玉米育种专家,研究生导师。1、1师资队伍4\n姓名年龄职称学位毕业院校承担课程张泽民54教授硕士河南农业大学遗传学李雪英48副教授本科河南师范大学遗传学王林生43教授博士南京农业大学遗传学董普辉32讲师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子遗传学候典云32讲师在读博士云南农业大学分子遗传学王彬29讲师硕士四川农业大学遗传学马占强29讲师在读博士云南农业大学基因工程表1遗传学课程组教师成员表5\n1.2青年教师培养根据本课程发展需要,对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有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鼓励参加各种进修和学位学习。几年来,我们积极组织、有计划地将中、青年教师轮流送往兄弟院校进修学习。目前,有2名青年教师(王林生、董普辉)已获得博士学位,另有两名(侯典云、马战强)正在攻读博士。6\n2.1教学大纲遗传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综合性大学生物类、种植类等专业本科生(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农学、园艺、植保、林学、园林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我们分别制订了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2教学管理7\n2.2教材与教学资源遗传学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学科,在教材的选用上,我们坚持选用国家统编教材或者国家规划教材。本课程组选用朱军教授主编的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遗传学》,该教材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对生物类专业,我们采用《科学出版社》出版刘庆昌教授主编的《遗传学》等辅助参考教材,编有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习题集等较为齐全的教学参考资料;有符合教学大纲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仪器设备、教具较齐全,能满足教学要求。8\n2.3教学文件每位主讲教师能认真填写每学期教学日历;学期结束写有教学总结;课程组教师相互听课,并有听课记录;新进教师有试讲记录;历年试卷保管完好并有详细的试卷分析。9\n3.1教学组织课前准备多年来,遗传学课程组的教师形成了集体备课的好传统。大家通过研讨,写出内容充实、形式规范、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案。实验课认真做好预备实验。课堂教学⑴认真组织,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⑵注意与其它学科的衔接⑶重视补充新成果⑷全部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讲授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教学过程10\n批改作业批改作业或实验报告始终坚持及时、认真、不漏批错批,做到有日期、有分数,有评语,有批阅教师的姓名,批语有针对性、指导性、激励性,批改规范。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作好记录,分析原因,及时纠正。辅导及答疑坚持遵守辅导时间,辅导教师不缺位,每次课后都留一定数量的具有启发意义思考题,并于下次课前提问。能够做到随时、就地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11\n3.2实验教学本课程实验开出率100%;设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操作规范、准确,方法得当;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12\n3.3考试本课程有课程试卷库;考试采用AB试卷,命题规范,对相关专业实行教考分离。认真组织课程考试,考纪严明;阅卷实行流水作业。及时、认真填写教学手册,认真进行试卷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办法。13\n4.1教学研究与改革规划与措施:本课程组制定有《遗传学》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良好;有教学改革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适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改革目标明确,措施得当。4教改与教研14\n成果:近年来,共承担教研教改项目5项,其中,获省级教研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这些研究成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提供了基础平台。表2获得教研教改成果序号成果名称获奖者(排名位置)获奖年度获奖等级1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张泽民(1)李雪英(3)2002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面向21世纪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农学类专业课题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王林生(1)2004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3高等高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形式与对策研究王林生(3)2004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4高等高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王林生(3)2002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管理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15\n应用遗传学课程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同时借鉴同行的研究成果,及时把最新教学成果成果引入教学、和课程发展。例如,青年教师培养和实践性教学等,并注意经常更新教学内容。16\n4.2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制度化,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有计划、有纪录,效果明显。近几年,针对本科教学,着重研究《遗传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的改革,分析教学中出现的教和学两方面的问题,研究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热点、疑点等。17\n4.3科学研究近年来,本课程组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11项,所有教师均参与科学研究项目。近3年来,先后有25篇论文发表在国家学术期刊,人均3.5篇,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和奖励6项。18\n序号姓名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项目来源项目经费(万元)执行年度备注1张泽民高产、广适玉米新品种选育0224020416省科技厅152006主持2张泽民LX玉米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利用0210101005省自然基金82005主持3张泽民高抗玉米自交系的改良与利用研究0110201003省科技厅152005主持4李雪英川乌深加工技术2004803040省科技厅22004主持5李雪英怀地黄GAP种植实验基地2005808080省科技厅22005主持6王林生丘陵旱地脱毒甘薯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及物质生产性能省科技厅0.82007主持7王林生四级程序生产甘薯种薯的生物学机理研究2004ZY019校基金202004主持8马占强小麦根系水通道蛋白与其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关系的2006QN001校基金0.82005主持9董普辉09001130人才基金102006主持10董普辉中间偃麦草中控制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与染色体定位2007ZY017校基金12007参加11王彬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040215-1洛阳市科委42004参加表3近年来课程组主持项目一览表19\n20\n21\n成果名称获奖者(排名)获奖年度获奖等级面向21世纪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农学类专业课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王林生(1)2004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高职高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形势与对策研究王林生(3)2004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高职高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王林生(3)2002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管理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丘陵旱地脱毒甘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物质生产性能研究王林生(1)2002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三等奖WTO:洛阳市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王林生(1)2002洛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豫审小麦新品种“金丰3号”的选育王彬(7)2006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2\n5.1教学纪律多年来,本课程组的各位教师自觉遵守学校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管理文件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出现调停课、代课现象,没发生任何教学事故。5教学质量5.2教学质量奖课程组任课教师近3年来获奖共计9人次,教学质量奖的获奖率大于50%。23\n5.3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评教:通过多年努力,遗传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地提高,近3年来,本课程组教师的学生评教成绩优良率达到100%。督导:根据教学督导和同行听课,本课程组教师教学进度执行严格,备课认真充分,课堂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方式灵活,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到位,注重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辅导答疑认真。从督导成绩来看,近3年来教学督导成绩全部优良,优良率达到100%。24\n表6近三年遗传学任课教师的教学督导和学生评教情况学年任课教师教学督导成绩学生评教成绩2004-2005学年张泽民9494.24李雪英9191.20王彬8888.572005-2006学年张泽民9388.04李雪英9490.97王彬/89.182006-2007学年张泽民/91.10李雪英91.691.95王彬95.591.56董普辉93.7588.86马占强90.589.5225\n问卷调查:按照课程评估的要求,2007年10月18日与部分学生进行了座谈,共发放20份问卷,收回20份。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遗传学的教学较为满意,满意和较满意率达到了100%。26\n(1)注重师资队伍研究与建设,成果显著本课程组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探讨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优化,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分别派出王林生副教授到南京农业大学攻读分子细胞遗传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派出候典云硕士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基因组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并于2006年引进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子生物学方向毕业的董普辉博士。特色项目27\n28\n29\n(2)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课程组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无论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还是生产实践都围绕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和培养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和开展。30\n31\n(3)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采取多种方式,但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狠抓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并利用课余和社会实践时间吸纳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思想、实验动手操作和独立工作能力。使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为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服务32\n五、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1.网络教学是薄弱环节,争取尽快实现教学内容上网,方便学生,增强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2.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努力把遗传学建设成为学校精品课程。3、加强教师外语水平培训,争取部分章节的讲授能够实现双语教学。4、鼓励教师参与教研教改,加大教研教改论文发表的力度。33\n谢谢各位专家!34\n更多资源xiti123.taobao.com初三语文初三英语初三数学初三物理初三化学初三政治初三历史初三地理初三生物3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