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8 发布 |
- 37.5 KB |
- 5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农学]维生素和辅酶
维生素和辅酶\n主要内容维生素概述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的补充\n维生素:从补药变毒药?一项颠覆常识的最新研究显示,长期服用维生素明显增加死亡率??参考文章:南方周末2007年03月08日第1204期\n§1.1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生物有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机体的需要量很小(mg/g),必须从食物中补充(进化过程中丢失了合成这些化合物的酶)。维生素的功能通常是作为酶的辅助因子(辅酶或辅基),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它们对动物体的生长和健康是必需的机体缺乏维生素时,物质代谢发生障碍,缺乏不同的维生素产生不同的疾病,由于缺乏维生素而引起的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avitaminosis)\n美国生化学家Mendal和Osborni,McCollum和Davis于1913年发现VA和VB唐代孙思邈用动物肝防治(含VA)夜盲症,用谷皮汤(含VB)熬粥防治脚气病§1.2维生素的发现1886-1897年荷兰医生C.Eijkman证明米糠可治疗鸡群多发性神经炎和脚气病1906年英国的F.G.Hopkins发现大鼠喂饲纯化饲料(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矿物质)和水,不能存活;添加微量牛奶就能正常生长。牛奶中存在的营养辅助因子就是维生素\n大部分微生物和动物类似,自身不能合成所需要的维生素少数微生物能够合成某些维生素,如大肠杆菌能合成维生素K、生物素等,核黄菌能合成VB2植物体内一般能够合成维生素高等动物也能够合成部分维生素,如人体能合成VD,大小白鼠能合成VC维生素的发现\n维生素一般习惯分为脂溶性(A、D、E、K)和水溶性(B1、B2、B6、B12、C、烟酸和烟酰胺、泛酸、叶酸、生物素等)两大类。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而水溶性维生素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某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酶蛋白结合在一起并协同实施催化作用,这类分子被称为辅酶(或辅基)辅酶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和功能的化合物。参与的酶促反应主要为氧化-还原反应或基团转移反应§1.3维生素的分类\n维生素分类与缺乏症维生素A抗眼干燥病维生素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E抗不育维生素维生素K抗出血维生素维生素B1抗神经炎维生素维生素B2抗口舌炎维生素维生素B6抗皮肤炎维生素维生素B12抗恶性贫血维生素维生素C抗坏血病维生素维生素PP(B5)抗癞皮病维生素泛酸(B3)抗皮肤角膜炎维生素生物素(H)抗皮脂溢出维生素叶酸(B11)抗贫血维生素I.脂溶性维生素II.水溶性维生素\n维生素A、D、E、K均溶于脂肪和脂溶剂(苯、乙醚及氯仿等),不溶于水,在食物中通常与脂肪一起存在,吸收它们,需要脂肪和胆汁酸。脂溶性维生素均为类异戊二烯化合物(isoprenoid)脂溶性维生素可在肝脏中贮存,容易导致中毒;水溶性维生素不容易贮存,容易导致缺乏大多数辅酶的前体主要是水溶性B族维生素,许多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辅酶的作用密切相关维生素分类与缺乏症\n维生素化学名称辅酶酶生化反应B1硫胺素焦磷酸硫胺素(TPP+)脱羧酶脱CO2B2核黄素黄素单核苷酸(FMN)脱氢酶传递2H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B6吡多醛磷酸吡多醛转氨酶传递-NH2B12钴胺素B12辅酶变位酶转移-H、-RH生物素生物胞素羧化酶传递CO2PP烟酸与烟酰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脱氢酶传递2H(H-、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B3泛酸辅酶A(CoA)硫激酶传递酰基B11叶酸四氢叶酸(FH4)转移酶传递碳单位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n维生素A又名视黄醇,是一个具有脂环的不饱和的一元醇,是一种类异戊二烯分子,由异戊二烯构件分子生物合成视黄醇从动物饮食中吸收或由植物来源的-胡萝卜素合成分A1、A2两种,维生素A1又称为视黄醇,存在于哺乳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中;A2称为脱氢视黄醇,存在于淡水鱼中A1和A2生理功能相同,A2的生理活性只有A1的一半§2脂溶性维生素§2.1维生素A\n-胡萝卜素断裂点醇到醛的氧化神经信号至大脑视黄酸醛到酸的氧化神经信号至上皮细胞可见光11-顺视黄醛(视色素)全反视黄醛微生素A与胡萝卜素维生素A(视黄醇)-胡萝卜素-15,15-二加氧酶(小肠粘膜)\n主要功能:维生素A(视黄醛)与视蛋白共价结合为视紫红质,为视杆细胞的感光物质,与暗视觉有关(在光中分解,在暗中合成);刺激组织生长和分化;促进许多组织中的RNA合成圆锥细胞:对强光和颜色敏感杆状细胞:对弱光敏感,对颜色不敏感,与暗视觉有关来源: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以肝脏、乳制品及蛋黄中含量最多,维生素A原主要来自植物性食品,以胡萝卜、绿叶蔬菜及玉米等含量较多贮存:贮存于肝脏,在血液中由视黄醇结合蛋白转运缺乏症:夜盲症(视紫红质合成量不足);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正常摄入量:2600-3300国际单位,超过500000会引起中毒\n维生素D是胆固醇的衍生物,是钙磷代谢有关激酶的前体,主要有D2、D3、D4、D5,其中D2、D3活性最高麦角固醇维生素D27-脱氢胆固醇维生素D322-双氢麦角固醇维生素D47-脱氢谷固醇维生素D5§2.2维生素D\n维生素D的结构在生物体内,D2和D3本身不具有生物活性,它们在肝脏和肾脏中进行羟化后,形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其中1,25-二羟基维生素D3是生物活性最强的\n维生素D和钙磷代谢\n主要功能:调节钙、磷代谢,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溶解,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导致血钙增高,促使骨骼正常发育1,25-二羟基VD3和两种肽激素降钙素和甲状旁腺素,行使调节钙和磷的体内平衡,1,25-二羟基VD3能诱导钙结合蛋白的合成和促进Ca2+-ATPase的活性,有利于Ca2+的吸收Ca:肌肉收缩、神经冲动的传递、血液凝固、膜结构P:DNA、RNA、脂质代谢Ca和P对骨骼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来源:主要含于肝、奶和蛋黄中,以鱼肝油含量最丰富\n缺乏症:维生素D摄食不足,不能维持钙的平衡,儿童骨骼发育不良,产生佝偻病、软骨病。患者骨质软弱,膝关节发育不全,两腿形成内曲或外曲畸形。成人则产生骨骼脱钙作用;孕妇和授乳妇人的脱钙作用严重时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骼易折,牙齿易脱落。使用维生素D时应先补钙中毒:机体只能从胆汁排出过多的维生素D,维生素D如摄食过量则会中毒。早期症状为:乏力、疲倦、恶心、头痛、腹泻等。较严重时引起软组织(包括血管、心肌、肺、肾、皮肤等)的钙化,导致重大病患\n\n维生素E是生育酚的总称,是苯骈二氢吡喃的衍生物,目前发现的有8种,其中、、、四种有生理活性,其中-生育酚的活性最高维生素E极易氧化,因此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2.3维生素E(生育酚)衰老的氧化学说:衰老是细胞脂质的过度氧化造成,维生素E由于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抗衰老、抗癌作用护肤品中普遍添加维生素E\n主要功能:具有强抗氧化剂的功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还可保护膜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同时还有抗不育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先兆性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促进血红素合成,因此可延长红细胞寿命来源: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尤以麦胚油、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中含量最为丰富,豆类及蔬菜中含量也较多缺乏症:动物不育(生殖器官发育受损)贫血或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数量减少,脆性增加)\n§2.4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维生素K为凝血酶原中谷氨酸转变为-羧基谷氨酸所必需,维生素K有3种:K1、K2、K3。其中K3是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是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n主要功能: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凝血因子II),促进血液的凝固,调节另外3种凝血因子VII、IX及X的合成缺乏症:凝血时间延长,出现肌肉和肠胃道出血新生婴儿肠内无菌,不能合成维生素K,身体本身又无贮存,故易因维生素K的缺乏而出血,应当在出生前增加母体的维生素K含量中毒:大剂量维生素K可引起动物贫血、脾肿大和肝肾伤害。对皮肤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有时还引起溶血来源:绿色植物中含量丰富,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可合成\n§3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B1、B2、PP、B6、泛酸、生物素、叶酸、B12硫辛酸维生素C维生素B族在生物体内通过构成辅酶而发挥对新陈代谢的影响,在肝脏中含量最为丰富,进入体内的多余水溶性维生素及其代谢产物均自尿中排出,体内不能多储备\n维生素B1为抗神经炎维生素(抗脚气病维生素),由含硫的噻唑环和含氨基的嘧啶环组成,因此又称硫胺素,在体内以焦磷酸硫胺素(TPP)形式存在水溶性维生素§3.1维生素B1和羧化辅酶\n焦磷酸硫胺素(TPP)是脱羧酶的辅酶,催化丙酮酸或α-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反应,所以又称为羧化辅酶与羰基碳结合\n维生素B1与TPP\n维生素B1与TPP\n酵母制品中广泛存在各种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在体内贮存量很小,因此容易导致缺乏症缺乏症:缺乏时糖代谢受阻,丙酮酸积累,病人的血、尿和脑组织中丙酮酸含量增多,表现出多发性神经炎、皮肤麻木、心力衰竭、四肢无力、肌肉萎缩、下肢水肿,临床上称为脚气病维生素B1存在于植物种皮及胚芽、米糠、麦麸、豆类、酵母、瘦肉中;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中性和碱性中易破坏,耐热,极易溶于水\n维生素PP又称抗癞皮病维生素,包括尼克酸(又称烟酸)和尼克酰胺(又称烟酰胺)两种物质。在体内主要以尼克酰胺形式存在,尼克酸是尼克酰胺的前体尼克酸尼克酰胺§3.2维生素PP和辅酶I、辅酶II\n维生素PP在酵母、花生、谷类、豆类、肉类和动物肝中含量丰富,在体内色氨酸能够转变为维生素PP维生素PP能维持神经组织的健康,缺乏时表现出神经营养障碍,出现皮炎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又称为辅酶I)和NADP+(烟酰胺腺嘌呤磷酸二核苷酸,又称为辅酶II)是维生素烟酰胺的衍生物,它们是多种重要脱氢酶的辅酶\n烟酰胺辅酶是电子载体,在各种酶促氧化还原反应中起重要作用NAD+在氧化途径(分解代谢)中是电子受体NADPH在还原途径(生物合成)中是电子供体PO4-辅酶形式是NAD+和NADP+是不需要氧脱氢酶的辅酶递氢体NAD(P)++2HNAD(P)H+H+维生素PP与NAD(P)+\n维生素PP与NAD(P)+\n生物素是B族维生素B7,它是多种羧化酶的辅酶生物素是由噻吩环和尿素结合而成的一个双环化合物,在左侧链上有一分子戊酸鸡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因此大量食用生鸡蛋清会导致生物素不足来源广泛,存在于肝、肾、蛋黄、酵母、蔬菜和谷类,肠道细菌也可以合成§3.3生物素(biotin)\n生物素在酶促羧化反应中作为活动羧基载体生物素通过蛋白质Lys的-氨基共价结合到酶上作为CO2的递体,在生物合成中起传递和固定CO2生物素与羧化反应\n羧化作用用碳酸氢盐作为羧化剂转移羧基给底物的碳负离子碳酸氢盐的O攻击ATP的磷酸,生物素N攻击碳酸氢盐上的羰基C碳酸氢盐裂解,ATP分解为ADP和Pi,生物素结合CO2底物碳负离子攻击生物素羧基的羰基C,C-N电子转移至N,C-N键断裂底物羧化完成生物素与羧化反应\n维生素B11又称叶酸,广泛存在于绿叶中§3.4叶酸(folicacid)和叶酸辅酶蝶酸叶酸(蝶酰谷氨酸)\n叶酸作为辅酶的是叶酸加氢的还原产物四氢叶酸四氢叶酸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碳基团,如-CH3、-CH2-、-CHO等的载体,参与多种生物合成过程N5、N10可携带一碳单位,一碳单位主要用于嘌呤和嘧啶的合成一碳单位是个别氨基酸代谢产生的,如甲基、亚甲基、次甲基、亚胺甲基、甲酰基等四氢叶酸(THF,CoF)\n功能:与核酸的合成有关,当叶酸缺乏时,DNA合成成受到抑制,骨髓巨红细胞中DNA合成减少,细胞分裂速度降低,细胞体积较大,细胞核内染色质疏松,称巨红细胞,这种红细细胞大部分在骨髓内成熟前就被破坏造成贫血,称为巨红细胞性贫血(macrocyticanemia)应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巨红细胞性贫血来源:广泛存在于肝脏酵母和蔬菜中,人类肠道细菌也能合成,一般不易发生缺乏\n化学本质:又叫氰钴胺素,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天然存在的B12有5’-脱氧腺苷钴胺素、甲基钴胺素和羟钴胺素三种形式活性形式甲基钴胺素(MeB12)5’-脱氧腺苷钴胺素§3.5维生素B12和B12辅酶\n维生素B12分子中与Co+相连的CN基被5’-脱氧腺苷所取代,形成维生素B12辅酶维生素B12辅酶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变位酶的辅酶,催化底物分子内基团(主要为甲基)的变位反应来源:动物性食品:肉类、肝,人和动物肠道细菌能合成缺乏症:巨幼红细胞贫血(DNA合成受阻)\n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病,故又称抗坏血酸,是含有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C2和C3位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易解离而释放H+;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界,但人体和其他灵长类、豚鼠、一些鸟类和某些鱼类不能合成(肝脏中缺少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极易被氧化(强还原剂),是良好的抗氧化剂(抗衰老抗癌)§3.6维生素C\n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保护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维持细胞膜的正常功能保护巯基酶,起金属解毒作用促进铁的吸收(转变Fe3+Fe2+)保护各种维生素(A,E,B)免遭氧化破坏;促进叶酸转变成四氢叶酸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作为胶原脯氨酸羟化酶和胶原赖氨酸羟化酶的辅助因子),缺乏会导致毛细管破裂、牙齿易松动、骨骼脆弱而易折断、创伤伤口不易愈合多巴胺的-羟化反应;胆汁酸合成中的7-羟化等维生素C与抗氧化作用\n维生素:从补药变毒药?一项颠覆常识的最新研究显示,长期服用维生素明显增加死亡率??参考文章:南方周末2007年03月08日第1204期\n背景2007年2月28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一项由多国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研究。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的一个小组-科克兰肝胆病小组是该研究的主要单位。科克兰肝胆病小组属于国际权威医学循证组织-科克兰合作机构下设的专业小组之一,因此它本身就具有相当的权威性。研究对全球有关抗氧化剂的68项研究结果进行了梳理和综合分析。别拉科维奇(GoranBjelakovic,论文第一作者)等人把1990年至2005年10月间国际上发表的68项研究分为两类,一类是低偏差的(low-bias),一类是高偏差的(high-bias)。如果对两类研究不加区分,分析结果表明,摄取抗氧化剂,主要是维生素A、E、C以及β胡萝卜素和硒,对人既没有好处,也没有坏处。\n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在剔除了高偏差的研究,只分析更值得信赖的47项研究后,作者认为,“以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E作治疗可能增加死亡率,而维生素C和硒对死亡率的潜在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总体上看,服用抗氧化剂的人死亡率增加了5%;分别而言,服用维生素E的人死亡率增加4%,服用β胡萝卜素的人死亡率增加7%,服用维生素A的人死亡率增加16%。这47项质量较高的研究涉及人数达180938人。这些人被随机分成服用抗氧化剂组和服用安慰剂组。服用抗氧化剂组中的一些人服用了大大超过抗氧化剂每日推荐量的剂量,另一些人服用的是正常剂量。\n问题?额外补充维生素是否有必要?补充的量是多少?死亡率的升高是否是补充维生素造成的?\n鲍林声称大量服用维生素C有益健康和抗癌鲍林1970年出版了《维生素C与普通感冒》一书,提出每天服用维生素1000毫克或更多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1979年,鲍林又与他人合作出版了《癌症和维生素C》一书,建议每个癌症患者每天服用10000毫克或更多的维生素C,而他自己每天的服用量是12000毫克,因为他们“相信这种简单的方法将十分显著地改善癌症治疗的结果”。支持意见在服用维生素C的问题上,也有一些中国专家倡导较高的剂量。著名生物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郑集多年来每天服用维生素C600毫克,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教授在2003年曾说,他每天服用维生素C400毫克,并已坚持10年。利弊之争由来已久\n反对意见当时美国卫生基金会告诫公众:每天服用1000毫克以上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的说法证据不充分。美国医学协会也发表声明:维生素C不能预防或治疗感冒,维生素C抗癌的作用未经证实。鲍林93岁时死于前列腺癌。有趣的是,他的学生罗宾逊(与鲍林一起创办鲍林医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在做动物实验时却发现,以鲍林推荐的维生素C剂量饲喂老鼠,反而更容易让老鼠患上癌症利弊之争由来已久\n现任鲍林医学研究所所长、生化学家弗雷(BalzFrei)的意见改善“有可能是使用药物的结果,但绝不是服用一种饮食补充剂的作用”。“你不可能靠食物补充剂来消除好些年来的长期病损。”而且,“长年累月的研究已经使问题变得清楚,抗氧化剂对疾病治疗并不起作用。”抗氧化剂与高死亡率的相关,有可能是出在超量服用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一贯的建议是,应该通过平衡的饮食摄取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不是依靠吃药,因为身体适于接受天然存在的维生素。论文的作者也认为,从蔬菜和水果中获得抗氧化剂会更好利弊之争由来已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