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8 发布 |
- 37.5 KB |
- 4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农学)农牧交错-1地研
农牧交错带地理④\n一、农牧交错带概念的提出感性认识:按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区划,大致以4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为界,可分为两大区。以东、以南是种植业为主的农区,以西、以北是畜牧业为主的牧区。\n\n\n\n①是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向西北内陆干旱区过渡的地带;②是集约农业区向游牧牧业区过渡的地带;③是集约农业地带向粗放农业地带过渡的地带;④是圈养畜牧业向游牧畜牧业过渡的地带;⑤是农耕文化向游牧文化过渡的地带。\n气候寒旱,农牧交错带南进\n气候寒旱,农牧交错带南进\n气候暖湿,农牧交错带北退\n气候暖湿,农牧交错带北退\n二、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动态变化(一)中国全新世时期的环境演变中国全新世植被带南北移动特征表年代(距今)植被带移动变化特点11000~80008000~65006500~50005000~35003500~25002500~500向南推移1~2个纬度向北推移2~3个纬度向南推移1~3个纬度,混合过渡型增加向北推移1~3个纬度,过渡型更多向南推移1~3个纬度向北推移1~2个纬度\n(二)早期农牧交错带的动态变化考古学证据表明,在我国现代以半农半牧为特征的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史前曾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1、史前原始农业最早的史前原始农业于8000~7000aBP发现在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即兴隆洼文化。\n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原始农业文化在7000aBP以后才开始出现。在此后至4300aBP期间的考古文化虽出现数次文化间断现象,但文化类型均为定居农业文化为主,兼营狩猎,其晚期,农业文化已十分发达。因此,现在的农牧交错带地区当时基本上属于原始农业区。\n2、牧业文化的兴起4000~3500aBP是一个气候状态发生急剧变化的气候转折时期,标志着全新世大暖期的结束。随着气候变冷,我国北方地区的原始农业文化普遍衰落,牧业文化兴起,发生了从农业文化向牧业文化转变的过程。\n(三)古代与近代农牧交错带的进退3500aBP以后,长城沿线地区的游牧文化进一步向南、向东南扩展,并在北方长城沿线地区形成以半农半牧、时农时牧的土地利用方式为特征的农牧交错带。战国以后所修建起来的长城成了中原农业的汉民族文化与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分界线,西汉司马迁称其为“农牧地区分界线”。\n秦和西汉为本区历史上第一次农业大规模开发时期。东汉以后,由于停止移民屯垦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农牧界线曾向南推移,使草原和森林植被有所恢复,牧区范围有所扩大。唐宋时期是继秦汉之后,在本区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时期。在唐代中叶以后农牧地区分界线又向北推移。唐朝以后的五代、两宋以至元代时期,农牧界线大体在今陕北与内蒙古之间。\n辽代建立前,北方地区相继为匈奴、乌恒、鲜卑所统治,农业衰退,畜牧业兴旺,植被恢复。《全辽文》描述当时“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间红”,“平沙软草天鹅肥,胡儿千骑晓打围”,反映了当时平坦开阔的沙质草原景观。辽建国初期,大批战俘和汉民迁入,给当地农业带来巨大影响,到10世纪中期已成为“编户数十万,耕垦千余里”的农区。\n13世纪以后,元朝统治中心南移,这里成了蒙古族的活动范围,经济活动重新转为以畜牧业为主,天然植被逐步恢复。明朝末年由于实行“军屯”和“民屯”,以就地解决当地军民粮食问题,造成“屯田遍天下,而西北为最”。\n秦初隋唐明现今\n(四)近现代农牧交错带的动态变化一般来讲,长城一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大致区域。这是因为:⑴从气候上讲,长城的走向基本与400mm降雨等值线一致,是半干旱与半湿润气候的分界线;⑵从土壤类型上讲,其南侧以黄土为主,北侧以风沙土为主,是黄土和风沙土的分界线;\n⑶从历史上讲,长城既是政治军事分界线,又是汉族的定居人口和少数民族游牧人口的分界线。⑷从民族习惯上讲,历史上长城以外的少数民族很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长城以内的汉族在屯垦戍边过程中,既要从事农业,又要从事牧业生产活动。\n虽然,历史上在一些地区和时期,农牧交错区也时有越过长城向北推进,但它毕竟是局部的,并不影响农牧交错带大的历史分布格局。只是到了清朝,随着人口的大量增长,这条分界线才受到破坏。\n时期年代总人口数(万人)汉景帝时期公元前179年500秦、周、商、夏至西汉初年1100~1300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5950唐玄宗天宝时期公元742~756年5200宋哲宗元符时期公元1098—1100年4300明神宗万历时期公元1573—1620年6060清康熙、雍正时期公元1662—1735年5000~6000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10000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41000\n清乾隆以后我国人口已从1亿人发展到超过4亿人,迫于人口压力,实施蒙旗放垦,农田又发展到阴山以北,特别是到了清光绪年间,长城内外所留“草地仅十分之二三”,境内草原被开垦殆尽,使得农牧交错带的北界向北推移。\n在垦荒政策指导下,大批农民越过长城从事农业活动,使农牧交错带迅速向北推进几百公里。农牧交错带的北移错位,使之进入了气候不稳定,旱灾频繁,风沙流活动强烈的生态脆弱区。\n全国解放以后因为错误的指导思想和经济上的原因以及失于监管,一些不宜开垦的草原、荒漠地区也被相继开垦,扩大了农牧交错带的范围,导致该区生态环境的恶化。\n盲目开垦形成的沙尘暴\n三、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一)土壤基质的不稳定性与贫瘠性农牧交错带土质结构疏松,在内营力和外营力的作用下,易受土壤侵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43万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面积28万平方公里,最为严重的粗沙区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年均侵蚀模数0.5~1万吨/平方公里,高的可达2万吨/平方公里。黄河河流含沙量居世界诸大河流之首。\n农牧交错带风力侵蚀也十分严重,仅2002年我国就出现7次大的沙尘暴,横扫我国甘肃、内蒙、宁夏、山西、陕西、河北、天津、北京8省(市区)140万平方公里,耕地28.5万公顷,草地236万公顷,涉及总人口1.3亿。据有关资料统计,农牧交错区黄河干流风沙入河地段长402km,主流段风沙入河泥沙量每年达5000吨,支流进沙河段总长1330km,年入河泥沙量达1亿吨。\n我国沙漠化地区共有灌溉渠道12.6×104km,经常受风沙危害的有5.1万公里,占40.5%。同时,农牧交错带地区土地比较贫瘠,生产水平低,大部分耕地有机质N、P含量低,农作物产量100~200kg/亩的占耕地面积的2/3以上,长城沿线风沙区粮食单产为59kg/亩,个别地区只有15kg/亩。\n(二)自然灾害的频发性1、旱涝灾害陕甘宁青蒙1964年11月~1965年4月的171天内平均降水量只有26mm;陕西从1979年9月~1980年5月连续“双百日”大旱,科尔沁沙地20世纪20~40年代平均每5年发生一次旱灾,40~60年代每3~4年发生一次旱灾,到70年代以后则每2~3年发生一次旱灾。松嫩平原1949—1969年的20年间,旱灾发生频率为23.8%,涝灾为33.3%,而1970—1990年的20年间,旱灾发生频率为33.3%,涝灾为47.6%,分别增加了39.9%和14.3%。\n\n\n\n\n2、暴雨农牧交错带地区降雨集中,且多暴雨,降雨强度大,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60%-70%,日降雨量曾有700~800mm的记录,极易造成洪害,并继发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灾害。3、水土流失在陕北、陇东和晋西等地,地面切割破碎,沟道密度5公里/平方公里,地形坡度陡,侵蚀极为强烈,年侵蚀量在2000~5000吨/平方公里以上,若遇上特大暴雨输沙量可达30000-40000吨/平方公里。\n4、土地沙化贺兰山以东沙漠化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2.9%,其年均增长率为1.39%。乌兰察布市和锡盟沙漠化发展最快,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2%和9.2%。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面积达到35559.6平方公里,占监测区总面积的72%。科尔沁沙地从70年代到80年代严重沙漠化土地从2908.3平方公里增加到5419.8平方公里,平均每年丧失可利用土地资源20900.3hm2。\n5、大风和沙尘暴在春夏季大风可加剧土壤蒸发失墒,在秋季可使作物严重减产,在冬季可加重越冬作物冻害。严重时可直接造成人、畜生活困难甚至死亡。例如:2000年一年12次的沙尘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64亿元人民币。再如,河北张北县50年代年平均风速、春季风速、年大风日数分别为4.5米/秒、5.8米/秒和16天,到70年代分别增至4.9米/秒、6.4米/秒和66天。宁夏盐池县50年代年均扬沙日数和沙暴日数分别是72.5天和12.5天,到70年代增至97天和22.8天。\n(三)自然植被的退化内蒙古1983年有退化草地21万平方公里,1995年发展到39万平方公里,退化面积以大约每年2%的速度增加。河北坝上退化和沙化草地已分别占可利用草地的50%和10.8%,晋西北地区退化和沙化草地分别占可利用草地的79.5%和10.4%。\n植被退化的影响1、植被覆盖率下降,生产力降低,承载力下降。2、生物物种多样性降低,3、适口性、优质性牧草减少,有毒有害植物增加4、地表组成物质日益粗糙,地表沙化严重。5、鼠害、虫害频繁,对农牧业产生较大影响,\n(四)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与过程1、部分水热资源不足、具有潜在沙漠化威胁的地区从事粮食作物生产,导致生产力低下,环境被破坏。2、家畜数量的增加和草地生产力的下降,使草畜矛盾突出,草地超载过牧严重,使草地发生退化。3、生产过程缺乏有效的人工管理与调控,农作物生产和草地畜牧业变得更加脆弱和不稳定。4、缺乏有效的人员、资金、技术投入,农业产业化、劳动力转移和扶贫开发的步伐迟缓。\n四、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改善的基本途径(1)保护资源环境;(2)防御自然灾害;(3)大力发展草业;(4)合理调配水资源;(5)实施农业产业化;(6)搞好扶贫开发;(7)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收入;(8)强化环境管理。\n6、新技术在农牧交错带空间结构、系统功能和生态建设应用研究7、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变化与系统调控研究8、农牧交错带景观结构及格局与过程分析9、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10、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的模式与生态工程研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