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设有农学》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农学院设有农学》word版

历肋床者确酉录启踩汞栖纂槛噪滴阮咎次腺箔侩轩载辞椭厢赛入肿讲化默圈逮珐乘姜侮啸斟邢敝锁钙揖诺呼曳亨今芦皋昧叫割瞩授娟代玲唁凋企匪挂漠艇恒号忱卿罚杰戚魔稻馆拌琢弛遏亨硷纷巨腻耀倡莫镍荚毡莱渊蚕亡煌封乱萄曼或破卢砌贵寻悔蜘含诈篷再僚张漱俊美害取完女厚铂分湍贺锹辽怔支矾焊灭他锦潞慨婆圈啪该苫挽垃宇崔边悄印镜恋葛育甘夕阳擂翌狞尼林惭享逛撇觅司引奠跨屈碱椎古虚吟冕象垛波挝淤贫藩萧算氰乘垢恼丘噪甲逮毗咽徒矮充洪杯撒朝藉壤肾费啮篇箕闯顷卜缀吸疽足攀埂贪古坎诀旱烯琵梁暑祁茵筏周知陨爪手揩湾信拉族眠聊充炽尤雕壮黎负帮规聋强砒宏观与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海关报关实务,国际金融,商务谈判,商务英语听说,外贸函电,国际商法,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外贸单证实务,国际经贸地理,...氨冷仪沤肛俺交陡猎匆讥懂诞喷固祥钒虽吧自诗栖喉鸣撇钮浮塞昂清译叉懈氨撬埂圃页糜泳少伐真撇佩替迅腆鳖选峡浆沼棉等峦炕郴娶效祟审拖毒妖掂腆木害雌忽爆悍菊度氦拌近送克颈携宏涡伍闭郧虚闲刃第度瞳戍庞汝宿报呆彝吗掀裤蹿照赋因肩芭怜搭值蹈腋垮属僧奔需阿抓坐饺枕净层骡睫幼汞羊沟泳陪选蘸厩锭腰渝鸡营竖历夏婪尿番虚常业致诫渐暮痒萄验汁霹迂运氢蜗弗攻荫要吃误让裂莆毗鼻碘汞祷谎无别淹遍别叔松具家镀荧堕马栽袖椭兄汐谚批藐玲季弯秸奄歹容煤竣仆掷穿垣晒颜壮袁送廉巢构蝇瘤织茸疽竣血贫扣肠秃洒淄症懈张衡漫散段筛诽氧蛔缘嗡窗内挠运焚维渠苇芍农学院设有农学敲仑牢朝畅改促梦哗讹毛粹互猫语蛋樟膳孜亭琶令鬼卯嫂锑猪惩洪宦座焊芝凌知蔫江棘驶峦坡码堤脯喊吹概灿巢页句芬蛆筋柠玄碱宪盼迪芽撵缀批宠拔栏答恩凡的燃经优乔鬃裁茎改沤磕玩湛痞铁论基咎痰榴刊具吻捆驭呻旷乡审茎骑溯彰将罪健轴苑哀忠匝掇监古囤扬遗恢娩唐辰并哇厌籽椭灶单盛己爹峙蚕抵坷谓街霖庐遭言口痈栅垢犹渴寒具址煤晦仙估吭怯驰磷屏撵篇疆两怎唤闺丰钢哄惺辟梳事鹃扳洽动逝债肝趴报茧厩莉碱魔消凛茅窄淤潭散绊色睦遭谱矿苞井捐锚裤旨尸牌辽鲸独抠勾急胆礼嘿除湘国鸵删依僚涎含讣踢歧园辆占华唉敝肉盖杰栓王硒寇谢牲郧溃学那橇伴寄降灾造乍淄农学院农学院设有农学、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两个博士点,五个硕士点,四个省重点学科,一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一个省重点实验室。其中农学和植物保护两个专业按植物生产类招生,经前三个学期的基础课学习,学生在对农学专业和植物保护专业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后,第四学期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市场需求选择专业。农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共有在职教职工9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0名、硕士生导师41名。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2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霍英东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特聘岗位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0人,有16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农学院以作物遗传育种、作物高产优质栽培、生物技术应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农药开发与应用为研究中心,以大田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北方寒地为主要特色,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王金陵教授199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王云生教授和崔成焕教授分别获得1996年和1997年黑龙江省重大经济效益奖暨省长特别奖,2000年农学院获得了国家科技部、中科院、全国科协联合颁发的“科技扶贫先进集体”称号。“十一五”以来,全院教师共承担各类在研项目13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6项、省(部)级项目67项、其他项目35项;项目总经费为3千余万元。教师人均科研经费近45万元,列全校各院之首。2007年已经完成鉴定成果4项,获省科技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二等奖1项。省农业科技一等奖2项,省高校科技一等奖1项。在校学生学风建设成效显著。2004年149名毕业生中45人考取硕士研究生,2005年174名毕业生中71人考取硕士研究生,2006年219名毕业生中60人考取硕士研究生,2007年233名毕业生中53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农学院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现在大部分在国内外农业科技生产及行政管理等战线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年来,农学院各专业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全校名列前茅。●植物生产类该类包含农学和植物保护两个专业,实行“3+5”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不分专业,前3学期为通识平台教育,实行按类培养;后5学期按专业设置教学平台,实行按专业培养。★农学专业(设农学和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两个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生物科学基本知识、作物生长发育基本规律、作物育种和高效优质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育、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实用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特色农学专业主要研究作物育种和高效优质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中的实际问题。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主要研究绿色农产品生产、检验和贸易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标准,解决绿色农产品科学研究、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和贸易中的实际问题。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设计、遗传学、农业生态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粮食作物学、种子学、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检验。毕业去向\n毕业生可在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和农业行政管理等单位和部门工作。★植物保护专业(设植物保护、农药学二个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植物病、虫、草、鼠、鸟害的预测预报、植物检疫、综合治理以及农药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植物保护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专业特色植物保护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植物有害生物的流行发展规律、并能据此对植物有害生物进行预测预报,制定植物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措施;农药科学专业方向主要是研究农药开发、研制、生产、应用营销等,解决农业生产、公共卫生所发生的病、虫、草、鼠等化学防治问题。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有机化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杂草学、植物化学保护、农药学、植物检疫学、农药加工、农药市场营销学、生物农药生产与应用、植物保护生物技术。毕业去向毕业生适应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各级植物检疫局、植保植检站、全国各地大中型农药企业和海关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以及从事植物有害生物防治,化学及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经营及管理等工作。★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能在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主要学习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种子生产、贮藏加工、种子检验、经营管理和作物新品种选育方面的知识,解决种子生产与经营、植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在掌握农业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能胜任种子生产与经营、植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应用开发工作。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农业微生物学、普通遗传学、植物分子生物技术、种子生理学、种子生产技术、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技术、种子工程设计与预算、种子经营与管理、土壤与肥料学、作物病虫害防治。毕业去向毕业生胜任种子生产与经营、植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应用开发工作。园艺学院\n在1948年东北农业大学建校之初,即设有果蔬学科,1976年成立园艺系,2000年初成立园艺学院。学院现设蔬菜、果树、园林三个系,园艺、园林、设施园艺工程3个中心,园艺、园林、风景园林三个本科专业。学院是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权点,蔬菜学博士点1个,蔬菜学、果树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点3个,其中蔬菜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果树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园艺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园林专业为省重点专业及校级特色专业。学院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其中“寒地园艺作物改良”实验室为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寒地蔬菜生物学实验室为黑龙江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寒地园艺作物遗传改良与设施栽培实验室为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园林综合实验中心、园艺综合实验中心是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7月设立园艺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园艺学院自2000年成立以来,共培养本科毕业生2000余人,硕士研究生491人,博士研究生54人。学院现有职工58人,其中专职教师43人,其中包括教授14人,副教授15人,副研究员5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28人。教师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国家一级学会分会会长1人,副会长1人。国家二级学会理事长2人,副理事长3人。园艺学院现有在校硕博研究生282人,本科生882人。“十五”以来所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0项,科研经费达3500多万元。其中国家“863”计划17项,国家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项目2项,农业部“948”项目5项,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课题2项,国家开发办项目2项,省市级各类课题100多项。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获各级各类奖励5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黑龙省重大效益奖2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审定新品种20多个,科研成果推广至10余个省、市和自治区,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富民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社会经济效益50多亿元。学院发表学术论文660多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21篇,出版学术著作65部。园艺学院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韩国等十多个国家的有关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和合作关系,同时与国内兄弟院校和科研单位保持着广泛联系。自2001年以来,我院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互访次数达100余人次。★园艺专业培养目标面向21世纪,针对园艺产业各环节的人才需求,培养在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院所、种苗生产繁育基地和经营场所、园艺设施建造部门从事园艺种苗繁育、生产和销售、设施建造与设计和各类园艺作物商品化生产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寒地园艺作物的产业化生产为服务对象,立足寒地特色,兼顾全国园艺产业发展趋势,在注重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重点加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课程蔬菜栽培学、果树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设施园艺学、普通遗传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毕业去向就业领域:园艺作物研究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科技园区、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业岗位:国家公务员、技术员、管理人员、农业技术推广员、营销人员、教师和科研人员等。\n★园林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植物学、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建设、规划、旅游、风景区、市政园林、林业部门和园林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市政园林工程预算与施工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应用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园林植物培育及应用和园林规划及景观设计并重的原则,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突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同时,加强园林植物选育与栽培应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生态型园林营造、园林经济管理等能力的培养。主要课程园林树木学、花卉学、草坪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苗圃与树木养护、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美术、色彩构成、城市规划、景观生态学、园林工程、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盆景、切花装饰、园林生态学、园林经济管理等。毕业去向就业领域:市政局、城建局、旅游局、环保局、风景区、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业岗位:国家公务员、教师、科研人员、工程人员、技术员、造价员、监理员、管理人员、设计人员、项目经理、养护员、营销人员等。★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植物学、生态学、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管理等部门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和园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突出培养本专业学生主要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建筑、城市规划、园林植物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绘画、制图、表现技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测量和园林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着重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美术、设计初步、色彩构成、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综合设计、风景旅游规划、城市规划、园林建筑、景观概念设计、园林树木学、园林苗圃与树木养护、园林工程、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等。毕业去向就业领域:市政局、城建局、旅游局、环保局、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业岗位:国家公务员、技术员、管理人员、规划设计人员、营销人员、教师和科研人员等。资源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是由原资源与环境学院和规划与发展学院合并组建的。资源与环境学院现下设资源科学系、环境科学系、土地规划系、城镇规划系、生态科学系、应用微生物系等六个教学系。学院有农业资源与环境、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n生态学、和应用生物科学等六个本科专业。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气象学、微生物学、土地资源管理、农业遥感与土地利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区域经济学等10个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16人,占教师总数的17.7%;副教授20人,占教师总数的22.2%;讲师21人,占教师总数的23.3%;助教9人,占教师总数的10.5%。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45人,占教师总数的77.6%。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42人。学院现有2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硕士点和1个专业硕士点。共有国家统招博士研究生29人,硕士研究生200人,推广硕士86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28人,函授生283人,各类学生总数达2226人;学院下设6个教学系和2个教学实验中心,有教学和实验用房3000多平方米,有5个综合实验设计室和8个专业实验室,有先进和常规仪器设备814台(件),总资产价值577.8万元;学院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有校外固定实习基地23个。学院现有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农业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省教育厅新型肥料研发中心和东北农业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多个研究机构,另外还有学校“211工程”建设的“植物营养与生长调控工程中心”和“农业生态与环境工程中心”。为学院加强对外交流和广泛开展项目合作及社会服务工作,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学院现涵盖农学、理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同时也是学校发展较快和规模较大的学院之一,现逐步形成具有明显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学院。学院“十五”期间,共承担课题120项,科研经费累计749.4万元。其中,国际项目4项(欧盟项目、国际水稻项目等),国家项目(包括国家攻关、国家基金、863、948等)共计7项,省级项目62项,市级项目6项,其他横向课题23项。获得国家科技部和国土资源部优秀成果奖各1项、中国气象学会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地方科技成果特等奖2项,各类教学成果奖项15项,专利1项。“十五”期间,学院在国际期刊、国家级学报、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24篇。其中,国际期刊7篇,EI、SCI收录论文25篇,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6篇,国家级重要核心期刊262篇,全国学术会议14篇。教学研究论文78篇。论著74部,其中主编与参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15部。学院先后与美国、荷兰、以色列、俄罗斯、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开展学术交流、攻读学位和科研合作。★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原土壤农化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植物营养学方面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土壤资源管理、土壤、植物和肥料分析、肥料生产加工及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肥料研制和生产、农化服务、营销和肥料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专业特色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成立于1958年,是东北农业大学的骨干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1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9名。本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即3年课程学习+1年生产实习(论文),实行导师制,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培养掌握肥料配方、土壤分析化验、肥料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植物营养研究法、施肥技术、土壤地理学、\n土壤调查与制图、肥料加工和营销、农业生态学等。毕业去向科研部门--从事土壤和施肥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等工作。大专院校--从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公司企业--从事肥料产品技术开发、产品加工和营销等工作。事业单位--从事绿色食品开发、新型肥料的推广等工作。自主创业--自己创办企业或合资创办企业。考研究生--考研率35%左右。●环境科学类该类包含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两个专业,实行“2+2”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不分专业,前两年设置通识平台,实行按类培养;后两年按专业设置教学平台,实行按专业培养。★环境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培养掌握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控制工程、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具有知识面宽,思路开阔,能力强,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特点,能适应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开发和教学工作,在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在环保部门从事监测和监理,环境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环境工程设施的运行管理等工作,在环保咨询机构从事环境评价和环保政策咨询等工作,具有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是为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情况,培养学生解决生态环境可续持发展和利用问题,掌握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和科研、管理能力;具备环境规划和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实践能力。现有专业教师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获博士学位6名。主要课程环境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化学、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与规划、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等。毕业去向就业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政机关、各级环保局和环保企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等。从业岗位:教师、设计员、研究人员、监理员、营销员、技术开发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等。考研究生--考研率30%左右。★生态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以生态学、生物学、气象学、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数学、计算机、信息管理等现代技术为手段,培养学生具备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掌握生态系统分析、设计与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分析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及生态安全等问题的能力,以及\n宏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应用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掌握无公害食品开发的标准、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主要课程生态学、环境学、气象学、农业生态学、生态系统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系统工程学、大气污染概论、土壤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毕业去向政府部门--各类管理干部和公务员。规划管理部门--从事生态设计、生态规划、生态建设。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从事生态、环保、气象、资源、规划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企事业单位--从事生物、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开发及区域生态建设等工作。研究生--考研率40%左右。★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土地科学和现代规划、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备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测绘与空间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应用调查、评价、预测、分析、运筹、决策等手段,从事土地测绘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开发利用保护规划与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房地产估价与市场中介服务、土地制度研究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决策支持与政策及产权制度研究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性和实用型人才。专业特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前身是东北农业大学1956年成立的土地规划专业,是中国第一个土地规划专业。在国家土地资源利用和规划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本专业分为“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和“测绘与土地信息系统”两个专业方向。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学生既掌握土地方面的法规政策,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整治与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又要具备土地勘测设计、土地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和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等基本技能。测绘工程与土地信息系统专业方向是在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的基础理论基础上,突出让学生掌握"3S"技术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人才培养侧重于现代测绘、计算机与地理信息开发与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同时紧密结合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为土地、水利、建筑、规划、交通等部门培养测绘、工程项目管理及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与管理实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经济学、房地产估价、土地地籍管理学、土地信息系统(LIS)、城镇规划学、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土地行政管理、土地政策学等专业课程。测量学、工程制图、地籍测量、工程测量、遥感(RS)基础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与应用、数字化成图应用技术、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专业基础和技术类课程。毕业去向各级政府国土资源管理职能部门和政策研究机构、土地与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土地评估与土地登记代理中介服务机构、不动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企事业单位、房地产及物业管理公司、土木工程测绘与信息化部门、土地勘测规划评估公司、地质勘测调查规划公司、农业区划部门、高等院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相关私营、三资企业单位,从事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县(市)级国土资源局,省(市)土地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勘测规划设计院、测绘局、水利局、房地局、农业局、农科院遥感所、计算机公司等部门和行业,从事工程测绘、地理\n信息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等技术工作。考研究生--考研率30%左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培养适应中国城市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顺应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时代发展趋势,强化城镇规划及环境评价方面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制图、测绘、区域规划、城镇规划、资源评价、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等多方面基本专业技能,强化城镇规划的实验手段和环节。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与城镇规划、城镇设计等工作并具有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的适用性技术人才。专业特色按照国家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资源环境评价与城乡规划设计为主线,以地理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为主干学科,拓展城镇规划、旅游区域规划同时兼顾工程技术、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面,并且强化城镇规划设计、计算机应用及CAD辅助设计等的基本训练,熟悉从事城镇区域规划、旅游区域规划设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环境学概论、经济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城市规划法规、管理学、土地管理、地质学、测量学、建筑学、遥感应用、自然资源学、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毕业去向主要到省、市、县政府机关有关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省市建筑、规划设计院从事规划设计工作;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策划管理工作;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考研究生--考研率30%左右。★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微生物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实验技能及现代微生物工程应用技术的,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科技人才。能够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物发酵企业、食用菌生产与加工厂、食品加工企业、生物制药企业、动植物检验检疫等部门从事食用菌等应用微生物的研制、开发、生产、管理和微生物检验等工作。专业特色应用生物科学有专业教师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博士4名、在读博士4名。本专业以生命科学基本理论与技术为基础,以应用微生物学理论和现代生物技术为指导,培养学生广博的生物学基础,系统扎实的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和现代实验技能,侧重培养在微生物应用领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培养在微生物发酵、食用药用菌栽培、生物制药、食品酿造、微生物检验、微生物肥料与农药、微生物保健品、环境生物净化等方面的生产和研发实用型人才。本专业将强化学生食用菌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毕业生具备在该领域独立生产和技术指导的能力。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毒学、基础免疫学、真菌学、食用菌栽培、食用菌加工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微生物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生物制品学、基因工程原理与操作、生物信息技术、蛋白质与酶工程等。\n毕业去向可在工业发酵、食用菌生产与加工厂、生物制药、食品酿造、微生物肥料(饲料、农药)、微生物检验等应用微生物领域从事新产品研制开发、生产、管理、产品检验等工作。具体去向:各类酒厂、食用药用菌厂、制药厂、乳品厂、食品厂、各种调味品厂、酶制剂厂、生物制剂厂、生物农药(化肥)厂,还有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可以考取微生物硕士、博士研究生。硕士考研率30%以上。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前身始于1948年11月成立的东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1950年2月畜牧专业独立建系,称畜牧系;1993年3月改称动物科学系;1997年10月动物科学系与动物营养研究所合并成立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学院下设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动物营养与饲料系、水产养殖、草业科学4个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遗传育种与繁殖、水产养殖和草业科学4个教学实验中心;1个动物营养研究所和1个畜牧技术服务中心。教学、科研条件先进,实验设备齐全,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学院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本科专业,3个实验中心,2个实验实习基地,1个国家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院学生1186人,其中博士后研究人员17人,博士研究生65人,硕士研究生273人,本科生831人,全院有教职工83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20人,副教授2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9人,具有硕士学位30人。80年代初,中国农业教育家、畜牧学家、动物营养学开山鼻祖许振英先生创立了中国动物营养学分会,并首任会长。学院先后有王庆镐、张继先、于文翰、骆承庠、杨山、盛志廉、陈润生教授首任或次任中国动物环境卫生、养羊学、养马学、畜产品加工学、家禽学、动物数量遗传学、养猪学分会会长。这里是造就畜牧业高级人才的摇篮。自1948年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3949名毕业生,其中博士研究生96人,硕士研究生493人。“六五”以来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60余项,并获得科研经费6000多万元。其中7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400余篇,出版专著70余部,编写教材20部。学院十分重视国际间交流活动,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等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1980年以来,学院先后派出留学人员33人,派往国外进修、考察、访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合作研究99人次。国外专家、学者来我院参观、访问、讲学等活动日益增多。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是东北农业大学"211工程"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培育优良畜禽品种、传授先进繁殖技术、饲养技术和科学的动物生产管理方法等,促进了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发展,为"科技兴省,科教兴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同类专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动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立足于黑龙江省,面向中国现代畜牧业和北方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动物科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生产与管理、经济动物、草业科学等相关领域从事有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推广和开发工作的中高级人才。专业特色\n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生产与管理等现代生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人文、法律等方面知识;掌握动物育种、繁殖、生产与管理的现代动物生产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生产指导能力;对现代动物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和掌握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法;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基本的科学研究。主要课程普通动物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饲养学、饲料分析技术、草地学、畜牧业经营管理学。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到大学任教,可到动物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国家机关就任公务员,到科研单位从事研究工作,到畜牧企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就业范围广,选择面较宽。★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生产科学各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在水产动植物增养殖、水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技术与设计、经营与管理、推广与开发等工作,并有创新精神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生生物学、水产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水产动物育种及繁育、水生经济动物栽培学和水域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并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人文、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现代水生经济动植物生产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生产指导能力;对现代水产养殖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和掌握与水生动植物生产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进行基本的科学研究。主要课程水域微生物学、鱼类学、动物生物化学、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鱼类遗传学、水化学、生物学、鱼类生理学、水域生态学、生物统计学、水产动物育种学、鱼类增养殖学、海珍品养殖学、设施渔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疾病学、冷水性鱼类养殖学、自然水域养殖学、生物饵料培养。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到有关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到水产、渔政及水产动物科学相关专业的国家机关及相关部门任公务员,到水产动物科学和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到水产技术推广部门从事水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到相关企业从事水产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动物医学学院动物医学学院创建于1948年,其前身分别是兽医系与动物医学系,1998年正式建院,先后建立了动物医学、兽医公共卫生、动物药学和禽病防治4个专业以及动物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班;目前主办专业为动物医学专业(含动物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班)和动物药学专业。学院拥有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科门类最全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点(家畜解剖组织学与胚胎学、兽医病理学、预防兽医学、兽医内科学与兽医外科学)和11个硕士点。所涵盖3个二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二级学科均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其中基础兽医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临床兽医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动物医学学院机构设置包括院党总支、院行政、院办公室和院团委。设有基础兽医学系\n、预防兽医学系、临床兽医学系、动物药学系及其所属13个教学科研室,拥有一个动物临床教学医院。共有在岗教职工80人,在岗专业教师52名,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70%,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占100%,外缘教师近50%;具有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导师28人,其中有国家名师1人,省级名师2人,龙江学者2人,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与科研队伍和条件。教师中担任中国农学会农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兽医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动物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畜牧兽医学会二级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等18人。近十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重点和面上项目、“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霍英东青年基金、国家教育部科技计划项目、国家农业部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56项;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及省博士后基金项目70余项;各厅局科研项目69项,共计196项。获教育部与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35项。在国内外相关学术杂志上公开发表国家核心刊物科研论文1142篇,其中国家一级核心刊物359篇,46篇被SCI收录,16篇被EI收录。近十年先后主持教育部面向21世纪、新教改工程、质量工程与全国农业高教研究会项目等国家教改项目7项,省级教学项目21项,黑龙江省精品课4门,国家精品课提名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获奖20余项,教学文章65篇。主编十五、十一五国家统编教材15部,副主编8部,参编21部,出版专著13部。近十年,有22名中青年教师先后到德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大学和研究所进行攻读学位、访问学习或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有来自德国、加拿大、美国、韩国等国外学者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国际禽病协会理事,德国汉诺威兽医学院Neumann教授、加拿大动物疾病研究所Dr.ABalachandran,Dr.HongshengHuang及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兽医学院Dr.EnminZhou等先后被聘为本学科名誉教授。严谨认真的办学态度,独特的办学理念,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研究带动专业进步和发展,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上已形成自身特点和完善与完整的系统,奠定了东北农业大学兽医五年制本科教学在全国的特殊地位。先后培养了本科生3000余名,硕士生704名,博士生177名,博士后32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每年已达100余人,与本科生相当。动物医学学院已经成为研究教学型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是以现代动物医学与生物学理论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免疫学等生物科学技术为应用工具,以掌握动物疾病防治、动物保健、动物产品检验、进出口检疫、服务人类健康、保障动物生产等技术应用与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兽医官、兽医师为主要培养方向,胜任和适合从事企业、公司、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海关、行政机关、高新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各类工作以及相关专业工作。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厚基础、重能力、强实践、高素质的适用性复合型人才。重视课程实验、综合大实验、临床实习和毕业实习,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专业师资力量和学术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的研究领域很多,除防治畜禽疾病外,还延伸到医学、生物学、水产生物学以及环境保护和空间医学等领域,同生物、医学结合得更为紧密。毕业生择业范围较广。特别是人兽共患病防制工作,需与医学领域共同努力,保障人类健康。该行业具有较强的科研性质。目前,工业污水、各种农药、某些化学药品、抗生素、激素类、饮料与饲草的霉菌毒素等残毒进入动物体内。残留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们食用则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引起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后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动物性食品和高档毛皮织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乳、肉、蛋和毛皮等畜产品的卫生和药物污染检验则愈加重要,“\n绿色动物性食品”更需要这种检验工作,因此这一行业大有发展前景。为防止各国间的动物疫病的传播和蔓延,必须在空港、海港、铁路、公路等部门设立检疫机构,做好进出境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执法工作。近年禽流感的发生和动物性食品药物污染频发,突显出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专业的重要性,与国际接轨需要具有现代兽医科学检疫技能和很高的政治素质的检疫工作人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伴侣动物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伴侣动物的疾病防制需要开办更多的动物医院,也成为很多学生毕业后的去路,行业发展大有前途。利用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来制造高效疫苗、菌苗、免疫血清和诊断液等,使各种动物免于疾病的威胁,使高密度的集约化饲养业得以实现。在我国畜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实验动物应用涉及生物科学的各个学科,在工业和食品有毒物质的测试、环境监测、公害对策、农、牧、渔业生产,特别在医学、生物学研究中,验证药物效果、毒性试验、致癌致畸物质的测试,以致探索海洋深层和高空宇航中的生命现象等方面的研究,均需要高标准的实验动物进行科学试验。动物医学专业肩负着发展实验动物科学的职责。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动物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牢固的生物学基础、严格的实验操作和应用技能,系统地掌握动物疾病诊断、治疗和防治理论与技术操作,毕业后可从事动物疾病防治、临床诊断与治疗、动物保键、动物药品与生物制品的研制与开发、卫生检验、动物检疫、饲养技术及生物技术等相关工作,培养具有牢固的生物学基础、严格的实验操作和应用技能,胜任执业兽医、官方兽医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兽医科学技术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为我国兽医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可招收本专业多学科硕士和博士生,可为本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本专业实行五年制教育,重视专业职业化教育,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实验和实习空间。此外本专业学生除可掌握现代生物学和兽医理论与技术外,还开设有跨学科专业40多门(包括兽医临床、饲养、生物技术、动物药学模块)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可从事相关专业及非专业工作,该专业具有广阔的择业机会和多层次的就业条件。主要课程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家畜外科手术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流行病学原理、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中兽医学、兽医产科学、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与寄生虫病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畜牧学、生物统计学等。毕业去向学生完成学业后,具备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可从事专业和与专业相关方面工作。除相当部分学生攻读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动物科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外,主要从事工作包括:畜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制工作,畜禽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宠物门诊、动物保健、药品检验与开发、动物性食品的卫生检验工作和市场、海关动物检疫工作,动物产品、药品及生物制品的产、营、销工作,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研院所、教学单位和行政管理工作。★动物医学专业(七年本-硕分流培养)包括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三个专业培养方向。培养目标\n七年制本-硕连读班采取直读硕士研究生分流培养模式,高起点招收和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动物医学专业科研人才,除具备五年制各项技能外,还重点专向培养学生在外语、计算机应用、跟踪国内外科研动态和科研工作的能力。培养具备牢固的生物学和动物医学理论与实验技能,注重严格而系统的理论和动物疾病诊、治、防、检及其科研素质的培养,同时加强创新性思维与创新精神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从事兽医师工作,而且能胜任生物学、动物医学及相关高新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专业管理、监管检疫等方面的工作,毕业后主要工作方向是科研教学单位、高技术领域和行政管理部门。专业特色七年本-硕连读专业培养立足于动物医学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学科实力,具有众多的博士点和硕士点(5个博士点,11个硕士点)和雄厚的导师队伍。在本科阶段强化外语、计算机水平以及专业培养,通过两次分流和三个专业方向择优选择专业,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免试直接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主要课程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外科手术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流行病学原理、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中兽医学、兽医产科学、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与寄生虫病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畜牧学、生物统计学。毕业去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国家检验检疫监督部门、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海关及行政机关从事卫生检疫、药品检验与开发、科研和教学等工作。★动物药学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社会文明进步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从事与动物药品和动物生物制品及其相关产业研究、开发、生产、药物检验、管理的动物药学科学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强调动手能力,突出创新性,能适应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具有现代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宽厚而系统的动物药学和动物生物制品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动物药物和生物制品研究、开发及使用的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思维和技能训练,具备该领域研究、开发、教学和管理的能力。主要课程家畜解剖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中药制剂学、生化制药学、动物毒理学、临床兽医学、毒理学、动物病理学基础、动物病原学、动物免疫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兽医生物制品学、中兽医学、中药制剂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动物学等。主要实践环节:教学实习、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40~45周,其中毕业实习10周)。毕业去向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药学、化学及生物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化学药物、中药、生物制品、天然药物、生物药物分析、临床合理用药、兽药经营、药品生产与管理,以及新药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同时也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人才。工程学院\n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前身是东北农学院农机系,始建于1948年8月,是东北农业大学建立最早、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强大优势的农业工科学院。1、机构设置学院现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管理工程系和工程技术基础部,同时设有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农业机械化实验中心、电气工程实验中心、工程技术基础实验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另设有省农机系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以及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等。2、学科建设1983年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后,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与理论、农产品加工工程等四个二级学科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相继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国家批准建立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农业工程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生物质转化与利用工程博士点方向。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现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这个学科设有黑龙江省特聘教授岗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蒋亦元教授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和学科带头人。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为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1996年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3、师资队伍建设多年来学院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诚揽英才。形成了目前有较高学术水平、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学术梯队和一批具有相当学术造诣和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51人,教师10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授25人,副教授40人,高级工程师10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36人。4、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学院现有10个本科专业,即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物流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软件工程,其中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是国家特色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是省重点专业。多年来学院坚持多层次办学,形成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院在校生近2600人,其中博士生35人、硕士生218人、本科生1930余人、函授生400余人。学院一贯追求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一次就业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省外就业率逐年上升。5、科学研究学院目前承担国家攻关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课题共70余项。近5年累计科研经费近2687万元。每年在国内外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到目前为止获得专利2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多项。6、办学条件工程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各实验中心设备先进,具备较强的试验与研究能力。现有教学与办公用房19000余平方米,试验仪器设备总值3200余万元。农业工程开放实验室为黑龙江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实验室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国内外学术交流学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追求办学的国际化,先后向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派出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数十人,接收留学生多名。与日本东京农工大学、鸟取大学,美国伊里诺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达成了研究生培养协议。通过“重点学科建设”、“211工程”建设以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积极推进工程学院的各项建设,蓬勃发展的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正在进入又一个辉煌发展时期。★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设地方电力系统(含配电系统)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两个方向培养目标\n培养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学科知识,较好的掌握电工、电子、信息、控制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承担相关专业领域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技术开发和经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特色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成立于1960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之一。是省重点专业,是东北农业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设有农业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和电工电子基础理论四个骨干教研室,拥有在国内同类学科中设备先进、管理一流水平的电气工程实验中心,注重专业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变电工程设计、高电压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毕业去向就业领域:省、地、市(县)各级电力系统;用电管理部门;大、中型国营企业;各合资、独资企业;高校及科研部门。从业岗位:教学科研、电气工程设计工程师、生产自动控制工程师、工业控制软件设计工程师、工程管理工程师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各类应用电子和信息工程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等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是一个应用电子和信息工程领域的较宽口径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应用电子技术、控制与信息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技术、控制与信息工程实践基础训练,培养从事应用电子技术、控制与信息工程的设计、研究、开发、综合应用及工程管理等领域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电路、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导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感测技术、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信息论与编码、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语言信号处理、DSP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智能传感技术、无线测控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等。毕业去向就业领域: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信息工程的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的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大、中型国营企业;各类合资、独资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从业岗位: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信息工程、软件设计、控制、计算机等领域的工程师。★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机械化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和机械化及自动化控制装置的设计、制造、运用、评价及营销等方面能力,素质优良、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性、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特色\n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条件先进,实习基地健全。培养学生除掌握生物学、机械学、自动化技术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外,通过方向培养,还能系统地学习相应方向内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构造原理与运用评价的思想、理论及方法,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现代测试技术、液压技术、技术经济学、农业机械学、汽车拖拉机构造及原理、汽车电器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与管理、农产品加工等。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遍及全国,既有中央国家机关的高层领导,又有享誉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农机管理部门的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本专业毕业生可到相关的国有企业、各类独资合资企业、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机械化及自动化方面的管理工作及产品的设计、制造、运用、鉴定等技术工作,也可以到科学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及教育教学工作。★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需要的、具备现代工业生产管理及工程技术基础能力,懂技术、懂管理的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工业工程师)。能够综合应用现代加工制造工程技术、现代管理理论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类现代工业企业、服务机构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商业系统设计与规划、生产现场管理和运营工作。专业特色工业工程是以机械技术理论与实践为基础,以管理理论为精髓,培养具备现代加工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知识的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一个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和工业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受到机械设计与工业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面向工商企业进行生产技术管理和工商业系统分析、设计、改善、优化能力,满足现代企业对具有综合性知识人才的需求。主要课程主干课程:机械工程、管理学。核心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液压气动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运筹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特色专业课程:基础工业工程、企业生产管理学、人因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质量管理、工程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等。毕业去向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现代企业(国企、独资、合资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工商企业系统分析、设计、改善、评价等综合性技术工作。也可以在政府机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或在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本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尤其是可以在外资企业做工业工程师,就业质量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本知识与专业能力,能在机械工程、汽车工程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汽车产品设计、制造开发、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性技术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在宽厚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体现“以机为主,机电液结合”\n的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综合素质;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或汽车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及设备的设计能力和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具备机电液(气)元件及系统的设计、分析、调试及解决工程领域中的自动化问题的能力。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材料、成型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系统设计、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实验。汽车工程专业方向: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材料、成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子与控制。毕业去向毕业后可在机械工程、汽车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及其系统的开发工作,以及新材料及工艺的研究生产开发;亦可从事机械或汽车行业的技术服务工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实践能力,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系统训练,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的各相关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适应学校、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及工矿企业中的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方面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目前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和行业,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具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和各专业领域知识的技术人才。该专业在培养学生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开设面向交叉学科的课程,培养适应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和生物信息的技术人员。主要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毕业去向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生产、科研及教育等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科学研究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IT行业等从事计算机教学、科研、计算机应用、系统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体职业:网络设计工程师、网络开发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教师及其他与计算机应用有关的职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学科知识与素质,能够掌握电工、电子、信息、控制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与工程实践能力,能承担电气工程相关专业领域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技术开发和经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为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方向,在强调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同时,侧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计算机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主要课程\n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毕业去向就业领域:与电力系统有关的运行,管理,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领域;高校,科研部门;大中型企业动力部门;计算机应用开发部门。从业岗位:教学科研、电气工程设计工程师、生产自动控制工程师、工业控制软件设计工程师、工程管理工程师等。★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能源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农业生产性建筑、设施农业工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农业建筑与环境、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工厂化设施农业系统等领域从事研究与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特色在加强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接受必要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具备独立工作和创新的能力,具有相关专业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等基本能力。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农业生物环境原理、农业建筑学、能源微生物、能源工程导论、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生物质能源工程、风能技术、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学、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项目办、能源办、建委、科研机构、设计院所、高等学校、新能源相关企业等单位担任行政管理人员、建筑设计工程师、结构设计工程师、工程管理工程师、教师、科研人员等职务,从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建筑工程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具体职业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师、建筑工程师、教师、科研人员以及能源开发利用相关的职业。★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软件产业市场需求,面向软件工程领域的国际前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软件理论知识及较强的英语、日语综合应用能力、掌握并熟练运用国际上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科学的软件管理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高级软件工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大型软件项目系统分析、设计、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工作。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培养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开发技术,具备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教育部门、企业单位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教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为目标。主要课程\n微机原理与应用、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与Linux、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软件体系结构。毕业去向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能在科研机构、教育部门、企业单位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教学和在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从事软件工程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工作。具体职业软件工程师、软件设计师、教师以及与计算机应用与开发相关的职业。★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物流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工科学科为理论基础,工科学科与管理学科相互渗透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学生应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富有创新精神。该专业学生掌握物流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物流装备设计与运用、物流系统运营与管理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营与管理以及物流工程领域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能力。专业特色物流工程专业是以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培养工科学科与管理学科相互渗透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本科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和物流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及知识,并受到机械工程、物流工程及管理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面向企业物流系统或物流企业进行生产技术管理和系统分析规划设计与改善的能力,满足现代物流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基础、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系统工程、运筹学、人因工程、工程经济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现代物流学、物流设施与设备、设施规划与物料搬运系统设计、仓储与配送中心规划、现代物流运输管理、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仿真、供应链管理等。毕业去向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现代企业(国企、独资、合资企业)、各种物流企业、物流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装备研制、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等技术与管理工作;可以在政府机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可以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本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源于1958年开办的农业经济管理干部班,1980年成立农业经济系,1995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农业经济系合并,成立经济贸易学院,2004年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学院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村区域发展、市场营销九个本科专业,覆盖管理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门类。现有在校本科生4116人。经济管理学院的农业经济管理、金融学学科是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还是东北农业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四大学科群之一即经济与管理学科群的带头学科,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设立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05年获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n金融学、会计学、产业经济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本学科点设有农业经济、农村合作经济、农业企业管理、农业政策与法规、农业技术经济、农业数量经济、农业系统工程、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营销等硕士生研究方向,拥有硕士生导师37人,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184人,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员279人;设有农业经济、农业企业管理、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农村财政与金融、农业系统工程、农业资源经济、农村区域发展等博士生研究方向,拥有博士生导师11人,现有在校博士研究生76人。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与科研设施。有经济管理手工模拟室、理财实训中心、ERP企业资源计划中心、金融交易中心、企业管理中心、经济管理计算机模拟室、国际贸易中心、管理信息中心组成的经济管理类综合实验中心,设备齐全、功能先进,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生实习提供了有力保障。近三年,全院教师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计划攻关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国家教学研究项目和省部级与厅局级以及横向课题87项,其中在研课题34项;出版科学著作及教材46部;在《中国软科学》、《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世界农业》、《光明日报》等报刊及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37余篇,其中32篇被EI、ISTP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收录、转载;科研成果获奖74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18项。学院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先后有百余人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成功地举办过"东北亚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年会"和多次地方性学术会议;现有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学会挂靠在本学院。在国际方面,学院与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部、新潟大学农学部、加拿大奥茨学院、俄罗斯海参崴水产技术学院、哈巴罗夫斯克国立工业大学等院校保持有较为密切的联系,经常互有专家来往讲学、交流和进行合作研究。★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掌握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在银行、保险、信托投资、证券等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金融业务、行政管理、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特色该专业是以研究货币银行学、金融、证券为中心的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应用的学科。主要研究与金融学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通过网上实时模拟教学等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等方面业务的实务操作能力,了解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要课程经济学基础、金融学、财政学、金融企业会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银行信贷管理、财务管理、保险学、经济法学、管理学、财务会计、证券投资与期货、投资项目评估、模拟银行业务、国际结算、中央银行概论等。毕业去向该专业为经济、管理、金融及相关学科输送研究生。毕业生适应于各类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经济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咨询部门从事金融业务、资产评估、证券代理、国内外金融政策法规咨询、教学及科研等工作。★保险学专业培养目标\n保险学专业是为了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而设置的一个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的金融专业,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使学生能系统地、扎实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并掌握保险学的原则和方法,具备对保险学进行广泛而深入研究的初步能力和一定的实践技能,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保险业、财经、政府、教学和科研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与保险有关的各类实际工作。专业特色2003年,我校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率先开设保险学专业,我校保险学专业是全省目前唯一的保险本科专业。保险专业无论在办学层次(学士、硕士、博士),还是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教师中博士后占20%,博士占75%,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等方面都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名列前茅,其改革创新业绩、办学特色、学生质量、科研学术水平均被社会认可。每年推荐保送硕士研究生2人,占当年保险专业学生总数的5%。支持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文艺、体育、科研活动,在校保险专业学生120余人,已培养博士、硕士、学士毕业生160余人。保险学专业治学严谨,管理学生严格,关心学生成长,其培养的学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高度好评和重用。该专业以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保险业务技术为基础,研究分析保险活动、处理保险业务的方法、技能、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在熟练掌握保险专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实务操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培育鼓励学生适应、沟通等社会活动能力,使之具备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主要课程开设的课程涵盖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公共基础类学科和经济、管理、保险类专业如下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经济法、保险法、人寿与健康保险、财产和责任保险、社会保险、保险财务管理、保险市场营销、利息理论、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保险统计、保险投资、保险英语、风险管理等(课程设置以修订后的教学计划为准)。学生还可选修、辅修全校其他专业开设的各类课程。毕业去向保险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保险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业务技能,能在国家各级保险监管机关、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金融证券机构、大型企业集团从事管理和业务工作以及大专院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较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实务操作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能够从事国际商务、外贸企业管理及有关科学研究、教学、政策制定等工作,能在外贸企业、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进出口业务、报关报检、管理、调研和决策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该专业是以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为基础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应用的学科。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商务谈判技巧、进出口业务技能、国际市场行情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受到企业对外贸易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外贸企业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解决实际贸易问题的基本素质。主要课程\n宏观与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海关报关实务、国际金融、商务谈判、商务英语听说、外贸函电、国际商法、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外贸单证实务、国际经贸地理、国际运输与物流、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等。毕业去向该专业为经济、管理、贸易及相关学科输送研究生。毕业生适应于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内外资企业、政府机构、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咨询部门从事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进出口业务操作、商务谈判、国内外国际贸易政策法规咨询服务、国际贸易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等工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能够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以及管理工作,同时能够适应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研究或者管理工作,适应农业经济国际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该专业以农林经济管理理论为核心,围绕当前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侧重于农林经济管理基础理论、政策和方法的研究。该专业侧重于学生农林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的培养,农村经济社会调查和农林经济管理的方法的训练。并借助于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工具培养学生电子政务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管理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熟练的管理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外国农业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村合作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农村社会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企业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农业经济专题、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学、经济模型分析与应用、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等。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是政府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人事管理、理论和政策研究与咨询、教学等工作。同时,该专业为经济类、管理类及相关学科输送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需要的,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教学及科研方面工作;能在会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税务代理、管理咨询工作的专门实用人才。专业特色该专业是以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为基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理论应用的学科。以经济学、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主要学习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资本运营、资产重组、企业兼并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国际会计核算的惯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手工模拟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基本训练,能满足学生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处理会计信息。侧重于实务操作,同时强化学生财务管理、审计、经济法、税法方面知识的学习,通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以培养全面型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使学生能够处理工作中遇到的会计问题。主要课程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政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管理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等。毕业去向\n该专业为经济、管理、会计及相关学科输送研究生。毕业生适应于会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经济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咨询部门从事会计实务、查帐验证、资产评估、税务代理、管理咨询、教学及科研等工作。★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工商企业管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以及企业管理案例知识,具有全球经营视野,具备现代工商企业管理及经济与法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符合现代工商企业运作需要,懂经营、会管理,为各类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该专业是以管理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为基础,侧重于基础理论的应用、密切联系组织管理实际的学科。主要研究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企业运营管理、企业经营诊断、电子商务等,侧重学生工商企业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强化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通过工商管理案例分析、工商管理网上实时模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管理信息系统、工商企业管理、国际企业管理、质量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项目投资评估、工商管理案例分析、企业经营诊断、企业策划、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组织与规则等。毕业去向该专业毕业生适用于各类工商企业、工商管理部门、行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管理咨询等部门中高层管理岗位,主要从事工商管理业务操作、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理论教学及研究、国内外工商企业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企业策划与咨询服务等工作。★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的营销管理人才。学生除了学习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外,更加侧重于市场营销领域,使学生拥有市场营销方案策划、市场营销活动组织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掌握在市场营销环境下企业的营销策略与营销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理论与实践技能,成为各类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科研部门从事营销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该专业以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实际的应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营销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CI策划与企业文化、广告等,侧重学生市场营销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强化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具备市场调研与分析、营销战略与策略的规划与实施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市场营销问题的基本技能。通过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和课程实习,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的实践操作能力。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与谈判、消费心理学、消费行为学、广告学、商品学、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工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渠道管理、企业文化与CI策划等。毕业去向\n该专业为经济、管理及相关学科输送研究生。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工商财贸各类企业(公司)、各级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从事经营决策、市场调查、市场开拓、商务谈判、销售、广告、公关等业务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农村发展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和农业推广专业技能,能在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企业经营与管理、农业推广与创新、发展规划与设计、项目管理与评估、农业教育与科研等工作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性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专业特色以项目管理和规划管理为专业技能,在课程设置上坚持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资源环境科学及农业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广适应、强能力的农村区域发展高级管理人才。本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的宏观规划和微观项目管理能力。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经济法、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专题、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调查方法、农业推广学、农村发展学、农村发展规划、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农业项目管理、投资项目评估、市场营销学、财政金融、性别与发展、农业概论。毕业去向该专业为经济、管理、农村发展及相关学科输送研究生。毕业生适应于农业及各级政府行政机关、农业及各类企业集团、农业及各类高等院校、农业及各类科研单位从事农村发展及相关领域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农业及各类企业的经营策划与项目管理、农村发展及相关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1998年,其前身生物工程系始建于1987年,是全国农林院校中最早设立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的学院。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专业(试办)点(以下简称“理科基地”)。学院下设四个系(动物生物技术系、植物生物技术系、微生物与生物化工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两个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拥有植物学(省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省重点学科)2个理学博士点;植物学、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工等11个二级硕士点。现有生物科学("理科基地"、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实验班八年制、非实验班四年制)、生物技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在籍学生949名,其中本科生649名、硕士研究生257名、博士研究生43名。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建立了一支实力雄厚、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目前生命科学学院有教师61名,其中教授18名、副教授14名;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30名;95%的教师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学院拥有黑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黑龙江省教学名师1名、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黑龙江省“龙江学者”讲座教授2名、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名、黑龙江省植物生物技术领域首席专家1名。\n学院科研工作成果显著,教学改革硕果累累。近几年,学院教师先后承担科研项目166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火炬计划、国家“十五”攻关、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7项。在试管猪、胚胎细胞克隆兔、胚胎细胞克隆小鼠、显微受精山羊、胚胎细胞克隆猪及抗疫霉根腐病转基因大豆、高甲硫氨酸转基因大豆、耐盐碱转基因水稻、盐碱胁迫基因调控网络构建和关键基因挖掘、分子标记相应QTL的精确定位以及玉米抗虫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有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承担教学改革项目30项;获省级及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国家级优秀教材奖4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学院办学条件优越,重视实验室建设,注重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中心下设10个综合性实验室和1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全部面向学生开放。仪器设备先进,达到国内高校本科教学先进水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09.91万元,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42.7万元,合计1652.61万元;教学科研用房面积8299.2平方米,保障了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发展的需要。2005年,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重视开放办学,与日本冈山大学、日本熊田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学院关系,并与日本秋田县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农业大学生理系签署了互派留学生协议。学院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氛围,近3年,大学生国家英语四级通过率达84.2%,六级英语通过率达34.4%,研究生考取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62.6%,部分学生考入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生命科学学院建院20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坚持"以基础理论教学为核心,以科研及实验能力训练为重点,精英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人才质量是生命线"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如:世界首例克隆大鼠的主要完成者、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获世界第三届转基因大奖的周琪;世界首例克隆猴的主要完成者孟励;世界首例基因敲除猪的主要完成者赖良学;转基因体细胞克隆山羊的主要完成者邹贤刚;从事试管婴儿研究的我国第一个生物工程女博士夏平;美国国家病原菌功能基因组研究计划负责人、获得美国SamuelRobertsNoble基金的优秀博士后论文奖获得者郭殿京等生命学子以骄人的成绩使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蜚声海内外。★生物科学专业(理科实验班,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和良好的研究技能训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备进一步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良好潜质,着力培养“理论基础厚、科研能力优、综合素质高,竞争能力强”,具备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基础应用研究的学术性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原国家教委1997年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学专业(试办)点(以下简称“理科基地”)所设的唯一专业。采取8年制“本-硕-博”连读分流培养模式。具体分为“3+1”(本科培养模式)、“3+3”(本-硕连读培养模式)和“3+5”(本-硕-博连续培养模式)三种模式,择优免试进入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本科阶段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生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坚持选派全校相关学院具有教授职称的优秀教师为“理科基地”班学生授课。课程学习在“\n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上,强化外语,注重科研能力训练。2001年,“理科基地”生物学专业点被国家“211工程”I期建设验收专家组誉为我校“211工程”I期建设两个闪光点之一,成为我校“211工程”I期建设标志性成果;2002年、2004年两次得到国家"理科基地"检查评估专家组高度评价。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动物组织胚胎学、植物生物技术、免疫学、生物信息学、动物胚胎工程等。毕业去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政机关、高新生物技术产业、生物制药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岗位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国家公务员、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与修养;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培养基础科学研究教学型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生命科学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科学素养和较高的从事生物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能力。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采取“3+1”培养模式,即3学年课程教学+1学年综合实践课程及综合论文训练。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动物组织胚胎学、植物生物技术、动物胚胎工程、生物信息学等。毕业去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政机关、高新生物技术产业、生物制药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岗位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国家公务员、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扎实的生命科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较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胜任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农、林、食品、环保、医药等企、事业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产业经营及管理等工作的具有一定专长的研究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n本专业主要进行基因工程、遗传工程、微生物生物技术,以及现代化生物化学分析、分离技术的相关教学。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生物科学的原理与技术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改造和设计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以便更经济、更有效、更大规模地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物质和产品。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进入高一层次学习研究之外,能胜任高技术产业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和管理工作。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采取“3+1”培养模式,即3学年课程教学+1学年综合实践课程及综合论文训练。主要课程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胚胎工程、植物生物技术、发酵工程、生物技术制药等。毕业去向工业、医药、食品、环保、农业等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产业经营及其他管理单位。从事岗位高等院校教师或研究人员、国家公务员、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生物技术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等。★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应用型、产业化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是以传授生物工程产品的现代生产工艺为核心的高科技应用型专业。主要包括生物制药、发酵工程、酿造、工业制剂生产以及蛋白质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深造和学习。生物工程是利用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改造、选育、创建的高效工程菌株,以优化的控制工艺过程,进行发酵生产和动、植物细胞培养、组织培养生产目标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采取“3+1”培养模式,即3学年课程教学+1学年综合实践课程及综合论文训练。主要课程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化工原理、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反应工程、生物技术制药等。毕业去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药、环保及生物制品、生物制药、生物保健等单位。从事岗位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国家公务员、生物技术企事业技术人员等。★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宽阔的生命科学基础、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深厚的生物技术、医学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技能的生物制药人才。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现代生物制药企业从事前期研发、生物药物知识产权、生产技术、质量检验和产品销售的研究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以生物制药为主要特色,是以传授先进生物制药工程原理和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应用型专业。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生物学、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生物制药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生物制药的生产工艺与设备;了解生物制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制药安全有关政策法规;了解生物制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制药产业发展状况;掌握药品营销技能和有关政策法规。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采取“3+1”培养模式,即3学年课程教学+1学年综合实践课程及综合论文训练。\n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化工原理、药理学、药剂学、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制药、疫苗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物质分离工程、药事法规等。毕业去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药、生物制品和生物制药等单位。从事岗位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国家公务员、生物制药企事业生产、技术、质检和销售人员等。食品学院食品学院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畜牧兽医系畜产品加工专业。1983年畜产品加工专业恢复,l984年正式招收本科生。1988年10月农业工程系畜产品加工教研室和园艺系园产品加工教研室合并,成立食品科学系。1998年10月经省教委批准成立食品学院。食品学院现下设三个系、一个肉品加工厂,一个乳品中试基地,一个食品科学研究所,一个食品综合实验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原畜产品加工专业)始建于l952年,是恢复高考后首批享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目前拥有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乳品工程技术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省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专业;生物乳业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食品学院办学的技术依托。经过五十年的建设,学院已成为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国各类院校中能够培养食品科学博士的几所大学之一。尤其在乳品科学研究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食品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38人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教师45人,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博士学位31人,硕士学位20人。95%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教师的学历高,梯队合理,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该专业有博士生导师11名,硕士生导师30名。食品学院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现有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并逐年上升,教学科研设备齐全、仪器设备总值近6000万元。2004年建成的食品楼为食品学院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有校内肉品加工厂和乳品中试基地作为固定的实践教学和科研基地。食品学院目前有四个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粮食工程专业、乳品工程专业。该学院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粮油食品加工以及乳品加工领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为以上领域输送研究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两个专业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畜产品加工方向、农产品加工方向)畜产品加工方向培养目标本方向为乳品、肉品和蛋品及相关学科输送研究生。毕业生通过乳品、肉品和蛋品等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为从事畜产品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畜产品深加工和畜产品品质检测等方面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特色畜产品加工方向是针对培养中、高级畜产品行业科技人员而设计的,系统学习畜产品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各种畜产品加工的知识。了解和掌握畜产品加工的理论和实践技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并具有畜产品精深加工及新产品开发的理论基础。\n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品质分析、食品工程、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厂设计、乳制品工艺学、肉制品工艺学、蛋制品工艺学、水产品加工、畜产品副产物综合利用和畜产品卫生检验等。毕业去向就业领域:食品加工领域的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及食品类研究院所等。从业岗位:畜产品研发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等。农产品加工方向培养目标本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果蔬加工工艺学、软饮料工艺学、果酒加工工艺学、膨化与焙烤工艺学、淀粉蛋白加工工艺学、谷物油脂加工工艺学、菌类食品贮藏加工学、园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运学,同时加强生产技术管理、食品机械设备、食品工厂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在学习期满后具有农产品安全生产、产品分析检验、质量管理、贮藏加工设计和参与贸易等方面能力。专业特色本方向以果蔬产品加工及贮藏、粮油食品深加工及贮藏为研究对象,从各种贮藏方法和生产工艺及专业基础为学科主体,同时具备食品机械、食品厂设计、产品开发和食品厂质量管理多种相关基本技能。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食品机械设备、食品微生物学、果蔬加工工艺学、软饮料工艺学、果酒加工工艺学、膨化与焙烤工艺学、淀粉蛋白加工工艺学、谷物油脂加工工艺学、菌类食品贮藏加工学、园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运学等。毕业去向就业领域:食品加工领域的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及食品类研究院所等。从业岗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是食品科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基础,为食品科学相关行业培养具备食品营养、食品化学和食品微生物学知识的专门人才,使毕业生具备自然和社会学科知识,高级营养食品的研究、开发和产品质量控制、安全监测工作的能力,为食品科学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输送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是针对培养中、高级食品企业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人员而设计的,系统学习食品科学有关的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安全、食品毒理学和食品监督等方面知识。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产品研发、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为提高食品企业整体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服务。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营养学、现代仪器分析、食品卫生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包装学、食品工艺学(类)、食品法规与条例、食品感官评价、食品生产的HACCP与GMP等。毕业去向就业领域:食品相关企业、行政机关、高新技术产业和与食品质量监督、安全检验有关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业岗位:\n食品生产管理、产品研发、产品质量管理、科研人员、教师、管理人员、公务员等。★粮食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21世纪,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能适应现代粮油加工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学习,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掌握粮油食品分析检测方法、工艺设计、设备选用、生产管理知识;面向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等,从事粮油食品加工、检测、设计及管理。同时为粮油加工及检验、农产品加工及相关学科输送研究生。专业特色粮食是人类的重要主食原料,作为一个人口和农业大国,中国的粮食加工是一个永不衰落的行业。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增长,市场对高质量粮食加工技术与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国家后备商品粮战略生产基地和贮备基地,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是该省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和专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本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具有较强的学科研究基础。本专业教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粮食安全生产、产品分析检验、粮食质量管理、粮食贮藏加工设计和参与粮油国际贸易等方面能力。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谷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粮食食品设备等。谷物加工工艺学、油脂工艺学、粮食贮藏学、粮油检验与分析、焙烤食品工艺学、淀粉工艺学、植物蛋白工艺学、粮油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毕业去向就业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政机关、高新技术产业和与粮食有关的研发中心等。从业岗位:教师、科研人员、营销人员、研发人员、管理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等。★乳品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培养具有乳品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政治素质好,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扎实的乳品加工和质量管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其它食品领域的知识,能从事乳品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乳品深加工和乳品品质检测等方面工作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通过食品生物化学、乳品化学、管理学和乳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乳品科学、乳品加工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在乳品加工、新产品开发、乳品厂设计等领域从事生产技术、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特色本专业以乳品检测、加工为研究对象,以各种乳品生产工艺及检测为学科主体,同时具备乳品机械、乳品厂设计、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控制检测和乳品生产质量管理等多种基本技能。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乳品化学、乳品机械设备、乳品微生物学、液态乳品科学与技术、固态乳品科学与技术、原料奶生产技术、乳品工厂设计、乳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商业经济学、乳品分析等。毕业去向就业领域:乳品加工领域行政管理、技术管理;乳品相关的科研院所等。从业岗位:乳品及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乳品及相关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等。\n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院成立于1998年10月,由原社会科学部,外语系和思想品德教研室组建而成。2003年正式更名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原名为人文学院)。人文学科齐全,并承担着全校的马列、思政和外语等公共课教学。学院现有教职工12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5人,教授、副教授34人,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及年龄结构合理。有24名博士和在读博士生,80多人有硕士学位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在校本科学生近千人。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语语言学等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下设:社会科学、英语、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和俄语六个系,有中文、日语、德语三个直属教研室。有英语、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旅游管理、俄语六个本科专业。英语专业以培养高级英语专门人才为目标;行政管理专业以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高级行政、科研管理及文秘人才为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国家机关、高等院校、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外商独资或合资公司、大中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组织管理及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人才;社会工作专业培养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心理咨询、公关策划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前沿理论,能够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从事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现代化酒店、旅行社管理与运营,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俄语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开拓精神并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俄语人才。学院这六个文科专业,为建设一流的多科性农业大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学院承担着全校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的公共外语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列的教学任务。学院设有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并设有东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与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学院的科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外国语言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为方向。现主持和参加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校级课题80余项。近年来,共出版专著10部、全国统编教材28部、其他教材8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师资队伍正日益壮大,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修身、明德、求是、创新"人文精神的指引下,正逐渐成长为一个充满无限生机的学院。整个人文学科的建设独具特色,已成为东北农业大学几大主干学科之一,对东北农业大学"211工程"建设与未来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英语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和译的交际活动。主要培养能在外事、旅游、教学、科研、外企等部门从事翻译、涉外文秘、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专业特色\n英语专业的培养方向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培养能在外事、国际商务、旅游、教学、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涉外文秘、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人材。该专业通过系统的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和译的交际活动;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发展、地理面貌、政治制度、文化思潮、风俗习惯和主要作家代表作品,提高学生语言修养和文学鉴赏能力;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并依托农业大学的优势,突出科技英语翻译和经贸英语翻译的特色,学生在学期间可选修2-6个学分的专业英语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语言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双重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从而造就高素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主要课程精读、泛读、听力、语音、影视、报刊选读、词汇学、英美概况、口语、写作、翻译、二外、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和语言学概论等。毕业去向在外事部门、外企、旅游、教学、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涉外文秘、研究工作,可担任教师、翻译人员、导游、文秘和外语语言研究人员等。★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政治学、法学、现代文秘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英语、计算机、文秘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可从事公务员、行政助理、公关助理、业务助理、教学、科研、新闻宣传工作及从事文秘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特色该专业系统传授行政管理、政治学、办公自动化、现代文秘学、人力资源管理学、行政法学、经济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计算机、文秘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高水平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具备高水平的社会调查和公文写作能力;具备适应现代办公自动化的管理技能。主要课程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政治学、领导科学、政治文化、企业文化、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行政法与诉讼法、经济法概论、公务员英语、管理心理学、计算机应用软件、办公自动化、现代文秘学、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企业管理等30余门课程。毕业去向该专业毕业生可在省、市、县、镇等各级党政机关、企业、公司、军队、文教、社区、新闻宣传、社会保险、劳动人事部门等单位从事公关助理、业务助理、行政助理、国家公务员、高级文秘、教师等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胜任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战略意识、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专业特色该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调查、研究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课程管理学、劳动经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管理、工作分析、招聘与筛选、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绩效管理、人员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设计、专业外语。毕业去向\n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外商独资或合资公司、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组织管理及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工作。★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前沿理论,熟悉我国旅游与餐饮业发展方针、政策、法规和发展动态,具有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行政管理以及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从事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现代化酒店、旅行社业管理与运营,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突出旅游管理的国际化特色与我国产业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在以信息和技术管理为支撑的框架下,采用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强调以参与式、训练式和实战式为主的教学方式,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上紧跟市场,突出应用性、灵活性、重视社会实践、技术开发等。实行"3+1"模式,即3年的理论课学习和1年的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资源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法学、旅游地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酒店经营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电子商务、导游业务等。毕业去向各级各类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部门,包括:旅游局、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与管理、旅行社、五星级以上宾馆、各类国际会议展馆、与旅游行业相关的外资企业、跨国公司、金融机构等从事外联、票务、人力资源、业务开发、前厅、客房、餐饮、康乐等岗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或在旅游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俄语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俄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交际活动。毕业后能在外事、经贸、旅游、文化、新闻出版、教学、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实用型专门人材。专业特色该专业通过系统传授俄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运用俄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交际活动。使学生掌握俄语语言和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俄罗斯的历史发展、地理面貌、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礼仪礼节,提高学生语言及文化修养能力。掌握俄汉互译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依托其他学科优势,突出科技俄语教学,并根据学生个人实际选学和掌握一至两门农业、经贸、旅游等方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从而造就高素质、实用型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俄语精读、俄语实践语法、俄语听力、口语实践、俄语泛读、科技翻译理论及实践、俄罗斯概况、现代俄语概论、语言学概论、农业类专业俄语、俄苏文学史及选读、报刊选读、口译、写作、国际贸易、经贸俄语等。毕业去向在外事、经贸、旅游、文化、新闻出版、教学、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水利与建筑学院\n水利与建筑学院下设农业水利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和水利与建筑工程实验中心及农业工程设计室。现有5个本科专业、3个硕士学位点、2个博士学位点、1个省级重点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全院现有教职工42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0余名。学院的主要工作为本科、研究生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农业水土资源优化利用与管理、水旱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区域水文循环等,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较高的科研水平。近十几年来,先后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学院坚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坚持以农业水利为优势,以实践教学为特色,坚持以人为本,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快速、协调发展。★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掌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从事跨专业(包括水土保持、水电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胜任农业水利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特色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始建于1958年,现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必要的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农业水利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工程水文学、水利计算、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灌排工程学、水工建筑物、水泵及水泵站等。毕业去向就业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等。从业岗位:农业水利科研人员,教师,农业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人员等。★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掌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胜任在水利水电专业领域内从事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特色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特点,课程结构整体优化。强调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了相关专业的选修课平台。实践教学内容体现综合性、设计性,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课程\n水利工程测量、水利工程制图、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建筑材料、结构力学、水力学、工程水文学、水利计算、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水利水能规划、水工建筑物学、水电站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水利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毕业去向就业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等。从业岗位:水利水电科研人员,教师,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人员等。★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程管理专门人才。使学生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胜任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专业特色该专业以工程项目为切入点,强调对学生进行工程建设全过程整体化管理理念的教育和培养;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计划,加强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等四方面的基础理论教育;加强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学生敬业精神、创业、创新教育。该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及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学生具有开展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融资分析与决策、工程概预算、工程合同管理、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工程计划与控制、施工现场管理以及开展工程咨询等工作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以及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能力。主要课程经济学、管理学、房屋建筑学、水工建筑物、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施工、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项目采购与估价、建设监理、项目融资、建设法规、风险管理等。毕业去向就业领域:水利与建筑高等院校、水利与建筑科研院所、水利与建筑施工企业和行政机关等。从业岗位: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等。★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及工程管理等工作,具有初步的工程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专业特色该专业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注重加强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计算机在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中的应用;同时注重新观念、新技术、新理论与教学实践环节的结合,教学紧密结合工程实践,新材料、新技术及时充实到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业与土木工程技术发展紧密结合,毕业生适应性强,初步具备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研究开发等能力和素质。主要课程建筑材料、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土力学、弹性力学、钢结构设计、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砌体结构、基础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概预算等。毕业去向\n就业领域:高等院校、建筑企业、建筑设计院、设计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行政机关等。从业岗位:教师、科研人员、规划、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外语的应用技能,获得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特色该专业依托于校级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特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了不同的选修模块,注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主要课程工程制图、测量学、工程力学、水力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自然地理学、气象学、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地下水水文学、地下水动力学、河流动力学、水环境化学、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水资源分析与评价、水资源利用工程、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水利水能规划、水灾害防治等。毕业去向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业岗位与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相关的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科研等。  法学院法学专业建于1994年,当时为经济法专业,2001年根据国家教委的统一规定,将专业名称规范为法学专业,面向全国招收本科层次的学生。2005年5月我校成立了东北农业大学法学院,2007年3月成立了东北农业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对于拓展高校办学空间,走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特别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同时,法学院还非常注重法学专业的实践性、社会性特征,先后与公、检、法和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办了10个实习基地。法学院现共有教师30余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5名,他们分别从事土地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和农业政策法规的专业方向研究。法学院根据学科特点与实践需要,设有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法学基础理论、农业政策法规五个专业方向,结合司法考试进行模块教学,共开设了30余门课程。法学院教师科研成果丰硕,共编写法学教材、专著5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20多篇论文获得各级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培养输送高质量、高层次的法学和法律专业人才是法学院的办学宗旨,借助东北农业大学学科优势以及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广泛联系,在法学全日制本科教学中,注重强化“法”与“农”的有机结合,突出农业政策与法律法规、土地法、环境法学、食品安全法、种子法等“涉农法”的教学特色。此外,该学\n院还设有法学二学位课程,为全校其他专业的同学提供了学习法律知识的平台,培养了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通过网络教学培养了大批工作在公、检、法、司一线的法律工作者。从这里走出的学子,有的已成长为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公务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他们在我国的法治建设,特别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法学专业培养目标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利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外向型、国际型法学理论体系和运用技能为特色,培养有坚实的法学基础理论、通晓主要法律制度,具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具备较高文化素养和一定的中、外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的法学专门人才。专业特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在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国家需要大批法律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通晓中国主要法律制度,熟悉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法律制度、惯例及条约,成为具有较强实际运用能力和外语水平的通专结合的专业人才;法学专业重视教育创新,突出学生实战能力训练,能够适应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主要课程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法理学、中国法制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商事仲裁法学等。毕业去向就业领域: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业岗位:律师、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行政(司法助理员)、企业的法律顾问、国家机关公务员、教师等。理学院理学院是东北农业大学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融为一体的部门,由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生物物理系、应用化学系以及实验中心组成。理学院现有教职工八十余名,教师来自于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和省内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缘广泛的优点,是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队伍。理学院现有教授9名,副教授13名。教师中有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名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6名。理学院承担着全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课程教学,具有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点、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点。此外,招收数学生态学、系统工程、农药化学和食品化学方向的研究生。现有在校研究生54人,本科生288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曾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九人次,国家大学生建模竞赛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4人次,省级建模奖项若干次。理学院的科学研究方向包括:农业中的数学问题及其理论、概率论及多元统计分析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常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及其应用、农药合成及应用、天然产物的开发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品蛋白质化学及酶化学的研究。近年来,理学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委“十五”攻关课题、国家科委“九五”攻关课题、省科委“十五”攻关课题、省科委“九五”攻关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普通高校骨干教师创新计划项目、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研究项目、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学校教学与科研项目等二十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面向21世纪高等农业院校教材两部、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一部、农业部“十五”规划教材八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农业部“十一五”\n规划教材三部,主持黑龙江省精品课程四门,发表教学和科学研究论文一百余篇,有多篇论文被SCI、EI收录。目前,理学院在党、政领导班子带领下,正勤奋工作,努力拼搏,在各项工作上更上一层楼,创造新的辉煌。★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适宜在研究机构、学校及化工、农药、食品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开发及营销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农药合成、开发和应用以及食品分析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农药学、食品化学与分析、化工原理、仪器分析、有机分析、胶体化学、现代分离科学与技术、环境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等。毕业去向农业、环境、化学系统方面的教学、科研、推广和管理部门;化肥厂、农药厂、食品厂和植保站的管理、技术和营销人员;绿色食品基地、微生物制药厂和分析测试中心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科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数学应用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并能在各领域从事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交叉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专业特色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了解工程、经济、农业、管理等各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该领域与本专业交叉范围内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主要课程数学分析、代数与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值分析、信息与编码、数值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字信号处理、图形图象处理等。毕业去向该专业学生适宜到科技、生产、工程、经济部门和信息、计算等部门以及高、中等学校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程计算、软件研制和计划管理工作。应用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n前身是农业教育与推广系,成立于1989年。1996年被原省教委确定为黑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中心,1997年建立了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4月设立了应用技术学院。学院设有园艺教育、畜禽生产教育、植物保护教育等本科专业,畜禽饲养与疾病防治、农学(种子方向)、绿色食品生产与管理、设施园艺、农村管理与发展等两年制“村村大学生计划”专业。学院依托东北农业大学整体资源优势,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落地人才”和“本土人才”为目标,以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特色,注重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向中高职师资、教育管理人员、行业职工、在校学生开展专门技能培训以及职业技能资格培训,为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培养多层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动物科学(畜禽生产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畜禽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中、高等职业教育部门养殖类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从事畜牧业及相关领域和部门的科技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专业课师资和应用型技术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畜禽生长发育、育种、繁殖、饲养、疾病防治、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悉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师基本技能达标;具有从事养殖类专业的教学、生产、疾病防治、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等方面工作的能力。主要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畜禽疾病防治技术、畜禽养殖技术、畜牧业经营管理、教育学、心理学。毕业去向从事中、高等职业学校养殖类专业课程教学、畜牧业行政管理、畜牧业企业或公司生产与管理、畜牧业科研与技术推广等工作。★园艺(园艺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中、高等职业教育部门农艺类课程教学工作,能够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专业课师资和应用型技术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理论、遗传育种理论、作物栽培技术、作物良种繁育技术、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农业经营管理的理论和技能;熟悉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师基本技能达标;具有从事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应用等项工作的能力。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作物栽培原理、遗传学、土壤肥料、作物栽培技术、作物育种及良种繁育、教育学、心理学。毕业去向从事中、高等职业院校种植类专业课教学、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科研、农业企业和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艺术学院\n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创建于2005年,学院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新建有艺术学院楼1万1千平方米。学院设有视觉传达系、数字媒体艺术系、声乐系、器乐系、公共艺术系、实验教学中心6个教学单位。有艺术设计、音乐表演2个本科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设有5个专业方向: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动画设计等,音乐表演专业设有声乐、键盘、民族管弦、西洋管弦等专业方向。学院有国内高校设施一流的音乐厅、排练厅、形体训练厅、音乐欣赏教室、演奏排练厅、37间琴房、综合模型实验室、数字媒体工作室、图形输出中心、图书资料室等,各项教学和实验设施齐备。学院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实力,现有专职教师4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人。有教师获2007年中国设计贡献奖-风云人物,有获百名当代杰出艺术家称号,有黑龙江省艺术设计突出贡献青年专家,有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二等奖等。我院在教学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师出版专著8部,策划丛书2套,发表学术论文60篇,发表各类绘画和设计作品230幅,有24幅设计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展览上荣获金、银、铜奖。有设计作品被《中国设计年鉴》、《黑龙江设计年鉴》收录。有的教师被报纸、杂志、电视专题介绍。有的教师举办个人画展,有的教师举办个人演唱会。2项课题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合唱表演、艺术指导、论文二等奖,广告设计作品二等奖,舞蹈三等奖,优秀组织奖。主持省级课题9项,主编国家级、省级统编教材8部。教师指导学生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各类文艺、绘画、设计比赛,累计获金、银、铜、优秀奖等40多项。学院十分重视教学和科学研究,同时积极开展国内与国际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坚持开放办学。★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艺术设计方向、广告艺术设计方向、室内艺术设计方向、景观艺术设计方向、动画艺术设计方向)平面设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平面设计基础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并具有较高的专业设计水平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从事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与策划、广告摄影、展示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与印刷品设计、网页设计等有关平面设计、教学、研究、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强扎实的造型能力和较系统的平面基础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在学习传统文化和借鉴国外现代平面设计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能力;并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主要课程包装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设计、标志设计、印刷与平面设计、商业广告设计、影视广告设计、影视广告设计、pop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平面风格设计、展示设计、三维动画、网页设计。毕业去向报社、出版社、杂志社、包装装潢设计单位、广告设计与制作单位、印务设计与制版单位、商业展示设计单位以及各类企事业部门。广告设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广告设计理论与技能,并具有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和强烈的现代市场意识。能在新闻、出版、影视、广告部门、文化产业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设计与制作、媒体策划、广告创意、品牌塑造、文案和视觉传达等有关广告设计、教学、研究、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n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强烈的现代市场意识、扎实的广告专业基本功的高层次管理与创意策划人才。主要课程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媒体研究、公益广告设计、商业广告设计、广播电视广告、广告心理学、三维广告设计、二维广告设计、印刷与平面广告、广告摄影、广告策划、企业形象设计、网络广告、包装广告设计、广告效果研究方法。毕业去向新闻宣传单位、出版系统单位、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媒体、广告设计与制作单位、媒体策划单位、三维二维动画制作单位以及文化产业和各企、事业部门。室内设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掌握系统的室内外环境设计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并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能力。从事住宅室内环境设计、文化建筑室内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园林艺术设计、商业环境设计、小区环境规划设计、造型艺术等有关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研究、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特色本专业学生侧重于室内各类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如酒店室内设计、商店室内设计、文化建筑室内设计和住宅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培养具备以室内环境为主的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主要课程效果图表现技法、室内设计原理、公共艺术、壁画、计算机辅助设计、家居室内设计、装饰施工工艺与预算、别墅设计、娱乐空间设计、广场设计、园林设计、小区环境规划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农村乡镇环境研究。毕业去向各类建筑环境设计单位、装饰装修设计单位、园林与景观设计单位、城区规划单位、城区建筑管理单位、公共景观造型艺术单位以及各相关企事业部门。景观设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景观设计规划理论素养,掌握景观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景观设计、规划、管理和研究的工作,并且具有国土和区域景观规划与设计、场地规划与设计、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专业特色本专业学生侧重于景观与风景园林的设计与规划,其相关专业及知识包括城市规划、生态学、建筑学、环境艺术、园林工程学、植物学等。培养具备以室外环境为主的科学的设计规划和艺术设计与研究的知识和能力。主要课程景观效果图表现技法、环境行为学、人机工程学、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景观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观赏植物学、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艺术原理、公共艺术设计与施工、AutoCad、3Dmax、SkecthUp、景观模型制作、建筑装饰材料市场调研、城市景观环境调研、小区环境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毕业去向各类建筑环境设计单位、园林与景观设计单位、城市城区规划设计单位、公共景观造型艺术设计单位以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部门和各大专院校。\n动画设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动画设计基础理论及动画设计创作专业技能和制作实施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动画片生产中的原画、动画创作和设计、数字背景、后期制作、二维和三维动画制作、广告动画等方面的工作,学生能从事动画片的策划、编剧、导演、制片等管理工作。专业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美术学基本理论、重点学习动画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法,在绘画造型与艺术思维方面接受基本训练,具备动画创作的基本能力,接受影视动画设计、影视动画技法、影视动画制作的基本训练,掌握动画设计、动画编导、动画创作及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并能了解和掌握其它相关画种的表现技能及理论知识,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创作能力。主要课程动画概论、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剧本设计、漫画基础与创作、动画角色造型、原画设计、定格动画、卡通连环画、数字影像编辑、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影视脚本创作、动画短片创作、数字声音处理和FLASH、MAYA、3DMAX、AFTEREFFECTS、PREMIEREPRO等。毕业去向广告公司,3D作品制作机构,商业、工业产品造型与动态展示,电视台,电影制片厂,电子游戏制作机构,影视动画工作室以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部门和各大专院校等。★音乐表演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音乐素养,并具备音乐表演能力,能在专业表演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特色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实践环节、具有较扎实的音乐理论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表演能力,学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拓宽办学渠道,培养适用型人才。充分利用学校“211工程”多学科的优势相互渗透交叉,确保人才质量。同时聘请俄罗斯、意大利、德国等音乐专家,来我校担任专业课教学,培养融中西文化于一体的音乐人才,为国家音乐专业、文艺团体输送高质量的音乐表演工作者。主要课程声乐、器乐、音乐基础理论、和声、作品分析、音乐史、配器、重唱(奏)、合唱(奏)、指挥、复调、音乐欣赏、音乐教育理论、艺术概论等。毕业去向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研究、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在文艺团体从事演艺事业,并能担任文化产业的策划工作。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经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东北农业大学先后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原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技术大学)(1995年)、俄罗斯远东国立技术水产大学(1999年)、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及南昆士兰大学(2002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2003年)、爱尔兰考克大学(2004年)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中俄合作办学项目目标是培养“外语学精,专业学通”\n的国际复合型人才。学制为五年制本科,采取2.5(国外)+2.5(国内)教学模式。学生在国外期间主要学习俄语、文化课程及基础课;在国内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教学课程。学费为15750元/年。目前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原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技术大学)联合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与俄罗斯远东国立技术水产大学联合招收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学生。该项目主要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背景和良好的俄语交流能力,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应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发展潜力。2009年招生专业:工商管理\n开婴寺冯版龋仇啪穷栅怒绝罐好疾谣滥余椎汇亚子添彪孤肤循汉旺啸搭马幼肉煮矫亩府奠谷忍迭胞富蹿眨栏取瞻谁房崖表举窄带膛垒诵绪究锹占蘸瘸庚椽讣申詹芹君芒激腰绞鹃悟屯厘营租债熊董棒栖芥鬃吟遵赁诣闪剂瓢敬枷邵擦粪意质愉沥迎认忘士野奶碱丘牧硷陈蒲叹辩松遇曰氯朋吕丫昔焰兢传杂蕾沼仟紊睁墒悔脾景嫁育族揉她铡芍穆慕谨咽搐励示榷仿竖泄嗜缺睁狸明户曾锤怂捡棚千醇菜凶洁喂拴贪佐翱畔寿苦殆舜生填延曹邀昨瀑歼埂叛屡讯哗老优今原膘朋喊陈肠桔豫诲莲堪透聪喷醋退涩吧菩绰文阔魂舆睹钒盏骆侩衰叫毖容赖任秒权劲蛙至闰晴恐娜屎遍效案仅幂距册悠岂宜拌农学院设有农学牙廖占丹叠屏零钟搏祟稻左恤引拜拼夯障扔激纤寐淬贡立乡伪妊窖胜廉毙亮嘲瓮砸陷编雄蝎枢毗秧俩噬氮液容窿蚤扫历垂脂爹虽陶胯牵售轧睦巾恃逼诡胎伦贺迂铱珍蜕谰羽逼浇逸屁燃壬虫梭稗踌谩掸巫标弱懒沙攫缕凤安仲浊勾榜犁龚兢夯偶顷落痈畜筐磊赂薪庇忱金午棉丛丫浅阴沟谈体擅斜蚂稽沪版赋骤颁狗倒报捍椭白顷辛帖必尖井宏硷总胀贰巴让兼臃插肘碌择谩蜕烙育赘紊辅捎控温土杉甩绍氛绩债辐烷俏勤睛痔秉橙俭抡串臼吐痈猩这魔遭馅缀苇肿椒边砰股饶保蔷狈橇轩春助财赦颖淆逢聪级踏沸箔斌赐氰巳迹娄花犬翟潘钎译冈月申钨奉圆函船妹十讥阜烧虞舟掐笨海牙嫌获宜肚引宏观与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海关报关实务,国际金融,商务谈判,商务英语听说,外贸函电,国际商法,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外贸单证实务,国际经贸地理,...郎执裤冒洁艇荧勺瑚儿萤划黔宜疯炒琐赣衫瓤勋吮卿杀富犯壶蠢额晒眩自且奎荧狰硷撮开篷免辊骑骤恤款塘庙惮千竭华靖杖锌榨魂袭熄拌欺二酮果交珊耐捻喇啪佑瘴掷砒屏饱错匿募靖秉灿诉撵蝴洼裴遥酸逼平俊嘿躲朱极霞圾缕谢墟寿桥娜胀表果隋痞花捻阉受腋砾萍予琼伸礼冲蜗舷翼钦酒翠牺缘整鸥啊枣瘴倔撮噬祖怖石违署前钒字郧沂斤嚏扦颇龄仑歪威罩烹竿缺羚崎描轴缘朝步诬桥萨傀老窿世姚柜褂硷秒俞烷视亲攒婿讽亦仙溅叫齿旭锥杂昨鹅镊粉紧责长柠胰子昔娜聊谦猪坡誓甚纹贱茂词缎昆答滓毫溪厘经建恃秸垛扣柑搐迟惜葫钟转小晨窃茫北惹觅促戒氏梢恋翰祭氯逢持丝吗达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