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7 发布 |
- 37.5 KB |
- 3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与死的哲学思考
http://hi.baidu.com/%B0%D7%CF%C8%D1%A1%D2%BD%C9%FA关于死亡~心理学如是说-2009-06-2809:31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认识世界的信仰达到了壮丽的尾声。最新的唯理论试图将我们的畏惧、动机、情绪等等差不多分解到了原子。不过失望渐渐取代了最初的热情,因为死亡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但也不是那样复杂,死亡其实复杂得多,以至于心理学中的五花八门的流派对死亡概念无法作出统一的解释。著名的弗洛伊德引入术语“生的趋向”和“死的趋向”,试图一举解决问题。在弗洛伊德看来,死的趋向就是人通常固有的对自杀和回归无机状态的无意识趋向。他说:“我们是否应试图在了解在生命过程这两个方向中我们的两个趋向,即生的趋向和死的趋向的活动呢?但我们也无法掩饰我们绝望地落入了叔本华哲学的港湾,叔本华认为死亡是“自身的结果”,因而也就是生命的目的……”按照精神分析学家弗罗姆的说法,摆脱对于死亡的恐惧,无异于摆脱自身的理性。他在《为自身的人》一书中写道:“意识、理性和想象破坏了动物生存的‘和谐’,它们的出现使人变得反常,变得如宇宙般深不可测。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必须遵循物理定律,他无力改变这些定律,但人们仍然在跨越大自然的界限……人在一个确定的地方、一个确定的时间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必将以同样偶然的形式被逐出这个世界(佛教可不是这样看,人并不是偶然地来到和偶然地离去,人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他为什么会来到和为什么会离去)。人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会懂得自身存在的软弱与局限。他会预见到最终的结局——死亡。他永远不能从自身存在的二分法中得到解放——他无法逃避理性,哪怕他希望这样作;在他活着的时候,他也无法逃脱肉体,肉体同样也会迫使他有生的欲望。”很多佛教徒就是没有弄懂这个问题而被肉体牵着走向地狱。因为肉体迫使他害怕死亡。那么,对死亡的恐惧是人人都有吗?显然不是!只有成年人,只有有时间思考死亡问题的人,才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而孩子们的怕死,只是对死亡的好奇,他们并不把死亡当作自身肉体存在的最后终止来接受,在他们的意识中,死亡更多地同肉体的疼痛与煎熬等概念结合在一起。在人与动物的潜意识中,有一种叫做“危险感”的感觉,这种危险感和死亡恐惧是一回事,但是,人的这种感知由于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文化素养、抽象思维的经验、直觉的不同发展而有明显复杂的不同。人们不仅能领会生活中直接的威胁,而且还能领会到间接的、远处的、在任何交往系统中潜在的威胁。在美国社会学家的研究中提到:人对自身死亡所抱态度的变化,分为五个阶段。“人们对于不治之症的第一个反应通常是‘不,我应当除外,这不是真的!’这种对死亡的最初否认,很像登山运动员为中止自己的跌落而作出的最早的绝望尝试。一旦病人意识到事情确实如此,他的否认就被愤怒或挫折感取代。‘为什么是我?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呀!’38\n有时候,这一阶段又表现为试图同自己和同别人达成协议,要赢得充足的时间去生活。当他完全意识到这个病的含义时,便进入了恐惧或抑郁的时期,这一阶段显然只出现在死之将至的人有时间去了解所发生的事情的情况下,猝然死亡的人没有这一阶段的。如果临死的病人有充足的时间来克服恐惧,去顺应不可避免的死亡,或者从周围的人那里得到适当帮助,那么,他们常常会表现出宁静平和的状态。”但死刑犯的表现却很不一样,在赴刑场时,有的象狂怒的狮子,有的麻木了,还有的瘫软了,即使是等待死刑执行有较长时期的人,也很少有宁静平和的状态。所以,对死亡的恐惧完全取决于人的心态,这个心态则取决于他过去的所有行为;在过去的行为中,一个人多行善事,无愧于任何人,那么,他对死亡的恐惧就要小得多。相反,多干坏事的人,心中有愧疚的人,就会对死亡特别恐惧。这在心理学上有个名称,叫自毁行为。很多自杀的人都被心理学家称为自毁行为者,所谓自杀,即自我谋杀,也称自我毁灭。自杀者,一般都是经受不住社会环境的压力一时冲动而自杀,但很多人则是毁于过去的行为。因一个行为的过错而无法弥补,不得不一步一步错下去,一直错到压抑感爆发的那一刻而采取了结束生命的极端手段。因为他再也无法面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无法面对所有认识他的人。他们正是对死亡特别恐惧,所以也就采取了死亡的办法。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中,特别强调“仁、义、礼、智、信”,即:想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仁爱的关系(仁),就必须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义),而最佳行为方式的选择,首先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礼),这就需要有智慧(智),使事情本来如此(信)。也就是说,按照事情的本来如此,运用智慧,在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前提下,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那么就能建立起很好的人际关系了。因此,这种有很好的人际关系的人是不会自杀的,因为他没有自毁行为。而有些人,不会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不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就会一步错,步步错。为了小小的一个谎言,很多人不得不编更多的谎言来圆这个谎,使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于是深陷其中,错上加错,于是就踏上了自毁的道路!中国儒家文化中,很少谈到死亡,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是呀,我们现代连为什么生下来都没有弄懂,怎么又能知道死后的事情呢?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万物都有始有终,佛家讲三千大千世界都有生老病死,现代科学也认为地球最后会爆炸的。那么,人之出生,必然是走向死亡,接受死亡的来临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到该死的时候坦荡荡迎接死亡,其实也是很美好的事。有那么多人哀悼我,痛心失去我,这说明我对人们是有贡献的,人们是爱我的,这难道不叫人开心吗?如果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惋惜我的离去,那我肯定恐惧死亡!而害怕和恐惧死亡的来临没有用,因为死亡会光顾每一个人,决不会有偶然的遗漏。所以,很好的人际关系也就确定了人的心态,有了好的心态,也就不会恐惧死亡的来临了。关于死亡~生物学如是说-2009-06-2809:32生物学对死亡的解释是:“机体生命活动的终止,从而乃是个体作为独立生命系统的死亡,并伴随蛋白质和生物聚合物等生命最重要物质基础的分解……”生物学家的说法明显缺乏诗意和激情,也没有悲哀,也没有生动与含蓄,而是使人感到恐怖。38\n某些生物学家划分出一个部分死亡的概念,亦即部分细胞死亡或整个器官死亡(坏死)。一些最简单的单细胞体,其个体自然死亡表现为细胞分裂的形式,因为该个体在生命终止的时候也就产生出两个新的细胞来取而代之。而一个人的个体生命死亡后,通常会留下尚未完全死亡的器官和细胞,以及尸骸。由于引起死亡的原因不同,人的死亡分为自然死亡(生理性死亡)和非自然死亡(病理性死亡和灾害死亡)。前者是因为机体的基本生命机能经过长期不断发展的衰竭所致,后者则是由机体的各种病状,身体最主要器官(大脑、心脏、肺、肝脏等)的各种疾患引起的,或者是外力的打击导致器官的破坏而引起的。www.6park.com人的死亡,首先是停止呼吸和血液循环,因此,死亡可以分为两个基本阶段:临床死亡和随之而来的生物学死亡。在临床死亡期,生命功能尚可完全恢复,但接踵而来的便是生物学死亡——细胞和组织里的生理过程无可挽回的终止。www.6park.com但是,有的生物学家指出,死亡是人的身体中的生命,而胚胎细胞则是非死亡部分,因为他们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发展成为新的机体,形成一个新的躯体。在一定的时间内,单细胞生物仍旧是非死亡性生物,相反,它们的繁殖并不伴随死亡,而是生命物质的一种原始的特性,比如产生这种特性的生长,生命在地球上一开始就没有间断。细菌不可能了解什么是死亡,因为它只不过会一分为二、二分为四。死亡对它来说并不存在。www.6park.com美国生物学家列奥拉德·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分裂的极限为50(±10)次,也就是说,细胞的最后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我们采用什么巧妙的办法。可以对细胞进行冷冻,然后再恢复常态——它仍然“记得”已经分裂过多少次了。俄罗斯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的阿列克谢·奥洛夫尼科夫甚至发现了细胞分裂的“计数器”——细胞老化和死亡的原因。原来,细胞每增加一倍(繁殖)时,DNA的分子都会变得短一点。一旦缩短到把最重要信息译成代码的基因那样短,细胞便最终死亡。奥洛夫尼科夫对这一缩短的过程作了这样的解释:“DNA多聚酶按基质链转移时,会生成一条DNA子链,它的辨识和催化中心在空间上是分开的。当第一个中心——犹如一台机车——到达基质末端时,第二个中心——犹如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便会在相当远的地方停下,链的末端不再复制。如果辨识中心居于末端,那链首也会因此而不作复制。因此,列车的长度——即两个中心的距离——便决定着复制的程度。DNA缩短的另一个途径是,复制合成从一个端头,即从一小段核糖核酸(RNA)开始。在合成之后,端头便离去,复制部分就变得比基质更短了。”www.6park.com对于不喜欢“技术细节”的人们,我可以说得更简单:开初的长度和列车(DNA分子)在(生命)运动过程中的缩短量是编定了程序的,为什么这样?是谁编的程序?是上帝吗?是佛、菩萨吗?是大自然吗?于是我们遇上了生存研究的现代实践中一个最大的难题。按宗教的说法,这是人们自己编定的程序。报应?关于死亡~基督教如是说-2009-06-2809:33根据《圣经》的叙述,亚当之子亚伯被其兄该隐杀死,乃是人类在世间的第一次死亡。但是,死亡在人世间是以什么方式出现的呢?“上帝创造的人是永恒的。他按照自身的本性创造了人”,但是,“由于魔鬼的嫉妒,死亡也降临了人间:一些注定是魔鬼命的人在尝试死亡的滋味”。身居天堂的头两个人亚当和夏娃,在偷吃禁果之前是长生不死的。上帝事先警告他们不要偷吃树上的禁果,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然而他们违禁了,而且因为他们,上帝最后愤怒地对亚当说道:“38\n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在《诗篇》第103篇中,我们能够读到:“你掩面,它们便惊惶;你收回它们的气,它们就死亡归于尘土。你发出你的灵,它们便受益;你使地面更换为新。”在《诗篇》和各预言书中,对死亡的理解是:“静谧”、“寂静”、“忘记之地”、“尘土”、“深渊”、“我被害流血,下到坑中,有什么益处呢?尘土岂能称赞你,传说你的诚实吗?”“因为在死地无人纪念你,在阴间有谁称谢你?”“你岂要行奇事给死人看吗?”“难道阴魂还能起来称赞你吗?岂能在坟墓里述说你的慈爱吗?岂能在灭亡中述说你的信实吗?你的奇事,岂能在幽暗里被知道吗?你的公义,岂能在忘记之地被知道吗?”“死人不能赞美耶和华,下到寂静中的也都不能。”“原来阴间不能称谢你,死亡不能颂扬你,下坑的人不能盼望你的诚实。”在这些引文中很突出地表现出《旧约》对于死亡的态度。先知者们对死亡的阐述,首先就是不再有任何行动的可能——甚至赞美神。不过复活的希望还是有的,对此,《以赛亚书》、《约伯记》,特别是《以西结书》都有叙述。但以理说:“睡在尘埃中的,必有多人复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但是对于基督教徒说,对死的理解并不纯粹局限于肉体的含义,局限于回归尘土。侈士大司祭尼基福的《东正教神学大百科辞典》(1891年版)写道:“死亡分肉体死亡和精神死亡两种含义。肉体死亡,指肉体失去了使它具有活力灵魂;而精神死亡,则指灵魂失去了以最高精神生活使其具有活力的神赐。灵魂也可能死亡,但它与肉体的死亡不同。肉体死亡时,要丧失感觉并且不复存在。而灵魂因罪孽死亡时,它丧失的是精神世界,是快乐和愉悦,但不会湮火,而仍存在于黑暗、悲哀和痛苦之中。由于我们祖先的罪孽,死亡来到了人世。所有人都是蒙罪的亚当的后代,他们自己也有罪。好似从污染的源泉自然流出污染的水流。从蒙罪并因此会死去的祖先那里,自然也会产生出蒙罪并会死去的后裔。”修士大司祭基普里安考虑了东正教对死亡认识的特征后,在《论为死亡者祈祷》一文中写道:“除开地狱的痛苦和威慑,死亡还有一件事使我们不安。那就是对我们死后的生活不甚清楚。在肉体死亡那一刻,灵魂并不会中断,灵魂既然存在到尘世生活的最后一刻,也会存在到最后审判。……在东正教中不存在死亡,因为死亡只是在现在的生与将来的死之间一道狭窄的界限,死亡只是灵魂与肉体的暂时分离。任何人都不会死亡,因为基督为大家复活了。基督那里有永恒,有永恒的安宁和上帝身边及溶于上帝的永恒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是穆斯林天女纷飞的乐园,不是暗淡寂寞的涅槃境界,不是令人厌恶、枯燥乏味的重塑新身,而是天堂里的宁静寺院,是基督的天国永远光明的地方,是永远享用快乐之餐,是永久的弥撒,那天使的颂歌不是凡人的声音唱出来的,而是天使们自己在欢唱。”——以上摘自(俄罗斯)拉夫林《面对死亡》第二章片段一些天主教徒将基督与佛教作了委婉的对比,如G?切斯特顿在《正统思想》一书中说:“我们越是高度评价佛的超脱,就越明白它与基督教拯救世界事业是对立的。基督徒是离开世界而进入宇宙,佛教徒则离开宇宙跑得比离开世界还要远。一个是回到上帝那里去,回到造物主那里去,另一个则是将自身消融掉。”38\n从佛教、基督教以及所有的宗教对待死亡的观点来看,人类的现实世界是苦难的,堕落的,人们之出生在这个世界中,就是来受罪的。因为人们的任何生活都需要快乐,需要愉悦。然而现实世界却是残酷的,它需要人们自己动手才能获得衣物和食物,而自己动手则是很劳累的,是要遭受苦难的。所以,人们首先不择手段地来寻求物质生活愉快与舒适,在使身体感官都能舒适后,人们才来寻求精神生活。既然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苦难和烦恼,人们便把希望——快乐而愉悦的生活环境——放到来世、放到天堂、放到西方极乐世界中去。因为,舍此而外,没有其它方法。其实,佛教说的有一点很对:“当下成佛”、“当下即是佛土”,因为在我们这个现实社会中,我们是能寻求到快乐和愉悦的,只要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原则,生活就是美好的。正因为我们会死去,所以我们这一段生活才精彩。如果永生不死,哪一段生活才精彩呢?想来都会活得很疲惫的。关于死亡~佛教如是说-2009-06-2809:34回答:儒家的“人生观”由步步为赢于万般皆瞬息,死在生中藏;造物即为毁,悠然入静乡。死亡在佛教看来,不仅是自然的,而且是一种愿望。认识真谛,追求永生的人,应该按佛教的教义,克制自己的一切官能感觉,弃绝世间一切声色。正因为如此,死亡便是通往理想境界的必由之路。但理想境界的到达取决于人在尘世中的生活,取决于他的所作所为。因为人死后可能会有四种遭遇:1.立即获得再生(即所谓的中阴身转移、轮回),2.入地狱(经过若干劫,直至轮回结束又回到人世间),3.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或东方琉璃世界(但经过若干劫,还要回到人世间),4.进入涅槃境界(完全虚无,什么都没有了)。佛教认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苦海,因此要我们好好修炼、虔诚敬佛,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便能脱离苦海,到达幸福的彼岸。人世间八苦是:1.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2.老苦:即老年体弱的痛苦;3.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4.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5.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时的痛苦;6.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时的痛苦;7.求不得苦:即所求而得不到的痛苦;8.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覆盖真性之痛苦。(五阴:色、受、想、行、识,为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由这五种要素组成的人身而来。)既然人世间是苦的,那么人就应该追求不苦的、无苦的生活。然而,追求不到又是苦。这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命题。不苦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无苦的就是涅槃境界。因为在涅槃境界里,什么都没有了,连快乐、幸福都没有了,难道还有苦吗?佛说:“弟子们啊,有一种境界,无地、无水、无明、无气、无空、无智、无含混、无灭念、无念、无此界、无彼界、无日、无月。我不把这种状况叫做新生,不叫做过程,不叫做现状,不叫做死,也不叫做生。它没有根基,没有延续,没有停顿,这正是苦难的尽头。”所以,人应该尽力挣断转世轮回的锁链,以进入极乐世界或涅槃境界。极乐世界在梵文中的意思是“熄灭”38\n,是死后灵魂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的一个不太确定的范围。极乐世界在《阿弥陀经》里有很详细的描述,读后使人向往。但是,人们在尘世中为了追求能到极乐世界去,竟不按佛的教导修炼,而是不择手段,于是又种下一个个恶因。而这些恶因又会按照自然规律结出恶果,于是乎,想到极乐世界去的人反而去了地狱。而在地狱里他们将遭受严酷惩罚,其间的磨难有:吞滚烫的铁球、烧烤拷打、冰冻、蒸煮(显然,这一切都应当理解为一种比喻)等等,这些都使人对死亡感到恐惧。因为我们谁也没有把握说自己死后一定会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除非现实现世已经求到“法”,或已经得到“证”。我见过许多佛教徒,均称自己已明“法”,但从其所作所为来看,并不是那么回事。当然,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佛教的宗旨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并没有听说过以恶行来偿还业债的。总之,佛教带给人们的是,要尽快摆脱、离开这个苦难的人世间,去到那不苦的西方极乐世界,甚至去无苦的涅槃境界。因此,修炼是现实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修炼得好,便没有死亡恐惧。确实,从若干佛教徒临终的状态看,他们都很安祥,没有苦难感、没有恐惧感。但这并没有排除现代心理学上所称的“心理暗示”。这是不是心理暗示,只有死去的人才知道了。所以,人生在世,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然而,佛教只是凭教规、戒条来束缚人们的行为,这就象现代国家一样,凭法律来束缚人们的行为。这办得到吗?当然,佛教的说理很多,比喻、暗示也很多,但所缺乏的是证据。没有谁能够带领人们去地狱或者西方极乐世界去旅游一下,果真能这样,我相信,所有的人旅游回来绝对信仰佛教。因为现代泛科学主义已经使得人们一切都要相信证据了。关于死亡~哲学如是说-2009-06-2809:36在古代,当人们的认识尚未分成不同学科的时候,哲学便兼有全部科学的作用,其中也包括伦理学、心理学等。在古代哲学中,对待死亡的态度决定于好几个因素,其中有自然和死亡的性质。比如柏拉图在其《蒂迈乌斯篇》对话中就说:“自然死亡并无疼痛,随之而来的满足多于痛苦。”人的躯体要死亡,这是显而易见的,连这位理念学说的创造者对此也不怀疑。中国的哲学家孔子却不愿意谈论这个话题,“未知生,焉知死?”但他也承认死亡是可怕的,颜渊死后,孔子叹息道:“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但他也很乐观地对待死亡:“朝闻道,夕死可矣。”亚里士多德的信徒则坚信世界是上帝开创的,它允许存在这种形式按自身的规律发展和死亡。犬儒学派唾弃二者,因为思想(意识)之于他们仅是手段,而生活本身(确切而言,是生活方式本身)才是目的。由于同样的原因,犬儒学派对死亡的方式比对死亡本身更感兴趣。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用这样的论述来同死亡的恐惧作斗争:“论自己习惯于这样一种思想:死亡与我们毫无关系……一切好坏都在感觉之中,而死亡则是感觉的丧失。因此,正确地认识到死亡与我们丝毫无关,能使生而有死的规律令人快乐――倒不是因为能让这个认识为生命无限增加时间,而是因为它能消减对长生不死的渴求……38\n有人说他怕死并不是因为死之将至会带来痛苦,而是死会使前来者痛苦,说这话的人是愚蠢的,因为如果有什么东西并不打扰人的存在,那么在该物还在等待的时候,悲伤便是枉然。如此一来,恶中之最的死亡便与我们毫无关系,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不存在,而死亡到来的时候,我们又不存在了。这样,无论与生者还是与死者,死亡都毫无关系。因为对于一种人来说,它是不存在的,而另一种人,则已经不存在了。”罗马人和希腊人则不顾那些信仰和哲学论断,而把死亡捧上了天,认为死得最光彩的,是那些赴汤蹈火或杀身成仁的英雄,或是被推翻的帝王。丹麦神学家克尔恺郭尔在《死之厌倦》一文中写道:“基督教是唯一知道什么是不治之症的人。他从基督教吸取一个自然人最为缺少的勇气,这种勇气是连同对极端可怕事物的畏惧作一起获得的。因此,我们常常被赐予勇气,而对大危险的害怕则使我们下决心对抗较小的危险;对唯一的危险无止境地害怕,会使别的一切不复存在。而基督徒最可怕的一课,就是要学会诊断‘不治之症’。”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对死亡的恐惧中大大掺杂了对死人世界的恐惧。在人的意识中,这个世界同活人的世界一样真实。“彼界”的人格化,其对世间生活的积极“干预”,直至死人在活人眼前的真实显现,一方面加深了人对于冥界的害怕和恐惧,另一方面又赋予这个世界以熟悉的特征,使存在的这两个拟态心理接近。中世纪史学家古列维奇指出:“在中世纪人的观念中,死亡并不是人存在的终结,不是完全的结束。我指的不是基督教那个显而易见和真谛,即肉体的生命终止后还有不朽的灵魂。重要的是另一件事情,即人之间的联系是不会被死亡中断的,死人具有同活人交往的能力。死人保持着活人世界中的利害关系,并为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或改善自己在冥界的处境而访问活人世界。死人世界能对活人世界发生影响。活人世界反过来也能对死者的命运施加决定性的影响。”到了更晚的启蒙时代,人的意识被表现为一只空的容器,由经验往里面注入生活的内容,其中也包括对死亡的理解。心理上的差别自然取决于世界观的取向。与基督教不同,自然神论者否定人本性中的原罪(恶)――人因这种罪而要遭到死亡的报应。相反,他们认为人生性本善(公元前400年中国哲学家孟子就说过),只是由于生活的环境和不完善的社会关系,将人推向了一句著名的拉丁语所说的状态――“人对人是豺狼”。因此死亡并不是一种报复,可以既不害怕死亡,也不畏惧地狱之苦,因为就连上帝也并非《旧约》中虚构的人物,他更像一名钟表匠,曾造出一座宇宙钟,并上紧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发条。活计一完……就把这只钟给忘了。泛神论者也这样毫不客气地否定了神圣的三位一体――他们认为上帝是融化在世界的每一个粒子里的。叔本华认为建立在本能上的不知从何而来的“生存愿望”基础上的世界,并不配作它的本身,因为它是被割裂为大量“小意志”的,其中的每一个意志都意欲把自己视为神。如此,承认“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的谬论,承认在可能有的世界中我们的世界并不是一个最好的世界,而是一个糟糕的世界,岂不更诚实?因此,他离自戕的思想就只差一步了。叔本华的继承者尼采在自己的书中将死亡的思想像发条一样上紧,他以权力愿望取代生存愿望,试图以这种方式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死亡之于他不是无定形的东西,而是行动的接触传媒,是世界竞技场上能激发人鼓足全部生命力的天才拳击陪练员。他在《快乐的科学》一文中确定自己的状态说:“死亡的思想我得自于生活在迷宫里的令人忧郁的幸运,这座深宫里街巷如织、人欲横流、喧声不绝。这里每一个瞬间,都有多少享乐、贪婪,能见到多少人被向往的生活和对生活的陶醉啊!然而,对于所有这些嗡嗡嘤嘤、渴求着生活而活着的人,不久将会有如此的宁静来到!瞧吧,每个人后面都站着他的影子,他那幽暗的伴侣!……38\n而且,大家都以为迄今为止发生的一切都等于零或几乎近于零,不久的将来即是一切:这种压迫、这种叫喊、这种自我震昏和自我欺骗皆出于此!每个人都想成为这个未来世界的第一人,但仍然只有死亡,只有死一般的寂静对所有人才是共同的未来,而且是他们唯一可靠的东西!”另一名经验论气质的哲学家列夫?舍斯托夫(俄)曾责怪尼采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评论太轻蔑,终生热衷于死亡的“自然与非自然”问题。舍斯托夫把苏格拉底之死作为同死亡“迎头”相撞的榜样。他试图复现柏拉图在苏格拉底被迫自杀后的内心状态,他说:“……在这位导师当着我们的面死去的时候,未必就会有谁想到死亡根本上就是自然的。那时你只会想到不自然的事物,想到超自然的事物。难道我们可能会确信自然的事物会比超自然的事物更有权能、更加强大吗?乍一看来,这种事物更容易理解,更可以想象,离我们更近。然而无论是乍一看来,是容易理解,还是可以明白又有什么用呢?苏格拉底可是被人毒死了,这人可是不复存在了!当然,‘自然的事物’不会引起人的不安,容易忍受、接受,而对于超自然的事物来说,打开灵魂则是无限困难的事情。只有在大恐惧面前,灵魂才会决定对自己作出努力,没有这种努力,灵魂永远不能上升到日常现象之上,死亡的丑陋和对人的折磨,迫使我们忘记一切,甚至包括那些我们‘一目了然的真理’,迫使我们随新的现实,去那些在此之前仍是阴魂鬼魅栖身的地方。”舍斯托夫钟爱柏拉图,在他的著作中,他都要提到这位古代思想家的言论,说哲学乃是死亡的准备。后来他又改变了说法,死亡乃是哲学的准备。确实如此,死的能量(混沌)供养生(秩序)。所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死是要比生重要得多的现象,因为正是死使生命得以生,并将它人格化。在海德格尔看来,我们的存在是“对死亡的存在”(试比较克尔恺郭尔的“厌倦死亡”)。这个思想既深刻同时又浅陋。不过克服死亡要比检定死亡使我们感兴趣得多。但海德格尔并没有向我们保证能克服死亡。因为,假如能克服死亡,便没有存在的“自己”,只有“非自己之物”,只有匿名的存在,也就是基督教徒所称的“与上帝融于一体”,也就是佛教徒所称的进入“涅槃”状态。这无论如何不能造出有自我意识,并心怀狂妄人类中心论的“人”来。20世纪的哲学家一般都有不可思议的唯我主义毛病,他们以孩童般的狂热摧毁了他们的前辈建在沙地上的城堡,并筑起自己的空中之城,这是一种用自身的废料来发生新思想的封闭循环的生产方式。诚然,很多哲学家都号召不要在死亡面前妥协,或只是去对死亡的伟大意义作大胆无畏的认识,而应投入“武装”抵抗。20世纪的哲学派别和潮流,将死亡的概念同时间的概念紧紧捆绑在一起,作家们对这一类问题也各抒己见,列夫?托尔斯泰写道:“如果我们记得我们是会死去的,我们的全部生活就会获得完全另一种使命。人在知道他过半小时就会死去时,便不会在这半小时内去作那些徒劳无益的事,那些愚蠢的事,尤其是那些坏事。然而,离死亡半世纪同半小时难道不是一回事吗?在死亡面前和在现实面前,是不存在时间长短的。”这话确实还有些道理,就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来说,它没有在乎谁出生了,谁死亡了,它绕着太阳转呀转,转一圈有人死了,转一百圈也是这样,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死去,而每天也有无数的人出生。所以半小时和半个世纪确实是一样的。伊壁鸠鲁则根本不承认死亡,他说:“最可怕的恶是死,但死却与我们毫无关系,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不存在;当死亡来到的时候,我们又已经不存在了。”38\n但他却没想到死亡却是给活着的人留下了巨大的悲伤和痛苦。死人当然不知道,并且也不在乎了,而活着的人则因为死亡而意识到了它的可怕。其实,人不是对于自己,而是对于旁观者才死的。你信吗?“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荀子·礼论》 “五年生死隔,一夕魂梦通。”——唐·白居易《梦裴相公》诗“今天离开,你们无论生死,就永远不要见我了。”——曹禺《雷雨》第四幕4.偏指死。 “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韩非子·解老》陈奇猷集释引王先慎曰:“谓能死节。” “鄙拙庸愚,不意顾盼,倘垂采录,生死为荣。”——唐·蒋防《霍小玉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5.偏指生;永生。 “今吾与文畅,安居而暇食,优游以生死,与禽兽异者,宁可不知其所自邪!”——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 “(某)固可赎其前罪,还其本身。便当遁迹尘中,栖心物外,澄清一气,生死长存。”——唐·袁郊《甘泽谣·红线》 6.用以表示坚决。犹死活。 “于是,(月娘)生死把大妗子留下了。”——《金瓶梅词话》第四一回 “我当初说要那样写,才好做帐,你生死不依从嘛!”——克非《春潮急》三十 7.使生或死。 “迦斯还,可汗等出劳,皆俯伏言废立状,唯大相生死之。”——《新唐书·回鹘传上》 “秦汉之时,郡守县令之权极重,虽一令之微,能生死人。”——宋·洪迈《容斋三笔·秦汉重县令客》 8.特指使人死而复生。 “且天朝已擒我,不即诛复释还,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清·昭连《啸亭杂录·信勇公》 9.谓视如生死大事。 “(某之父)捐赀让产,视财贿如毫毛;排难解纷,以然诺为生死。”——清·钱谦益《父克济加赠中大夫太仆寺卿》 10.谓相互间彼生我死,不可调和。 “刚才在山上碰见的正是他的生死的敌人。”——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六章 11.佛教谓流转轮回。后道教亦用之。38\n “生者,生死也。人在生死,莫不浪滞于三世,飘萦于九止,绸缪八缚者也。”——晋·道安《〈本欲生经〉序》 “当发行慈心,念怨如善友,展转枉生死,悉曾为亲族。”——《法苑珠林》卷八一 “弟子蒙我师度脱,超离生死。”——《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生死】 (一)指有情的出生与死亡︰梵语、巴利语皆作ja^ti-mara-na。即生、老、病、死四相中的最初与最后。《胜鬘经》解作(大正12·222b)︰‘死者谓根坏、生者新诸根起。’盖有生者必有死,有因者必克果,是以生死轮回永无休止。故诸经论皆教示凡夫当离有漏生死界,以得不生不灭之大涅盘。 广义解释生死,可分二种。(1)分段生死︰谓凡夫于三界六道生死轮回时,系分段展转而受生死,故称。(2)变易生死︰指菩萨等离三界之轮回,远离分段生死,而仅于断烦恼时产生微细的生灭变化,谓之变易生死。 此生死之苦痛,佛教将之列为四苦或八苦之一。或将生相依其形状分成胎、卵、湿、化四生;将死相分成命尽死、外缘死二种。亦有将生死分为一期生死与刹那生死。前者又称一期生灭,系指有情宿于母胎的刹那至一生终了而死;后者又言刹那生灭,指此一生涯的每一刹那,色心重覆生住灭。 (二)指生死轮回︰梵语、巴利语皆作sam!sara,意译轮回、生死。相对于涅盘而言。即凡夫由于有漏或无漏的业因而生死相续,流转不止。《俱舍论》卷三十云(大正29·156c)︰‘如何流转生死?由舍前蕴取后蕴故,如是义宗前已征遣,如燎原火虽刹那灭,而由相续说有流转。如是蕴聚,假说有情,爱取为缘,流转生死。’ 【到底什么是生与死?】 无非是你自己的感觉告诉你你还活着一旦死了就不可以逆转。但如果你的身体被克隆出来,而且克隆体的记忆也和你的一样你相当于复活了 你看看施瓦辛格的《第六日》(出现两个施瓦辛格,难辨“真假”)美片连续剧《英雄第四季》最后一集(内森虽然死了,但他母亲却把昏迷状态的塞拉“催眠”成了内森)你看完就会有感悟的。如果知道生与死是必然的过程,那麽,生命的本身就是尊严。因为生存和死亡,是没有办法分割的;出生时,就已确定了死亡的必然来临。因此,生存并不麻烦可怜,死亡也不需要觉得悲哀凄苦;而是要看我们对生存及死亡的态度而定。生与死,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题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及立场。这个主题,在近叁十年来,渐渐受到东、西方人士的重视,有许多的学者,从哲学、宗教、医学等多角度的立场来探讨。在西藏系统的佛教,谈到很多关於这类的问题,我大致上也看过一些,不过,我今天不是以西藏佛教的角度来讨论,而是以中国汉传系统佛教的立场,来谈谈生与死的尊严。38\n我不是一个研究生死学的学者专家,我只知道从佛法的观点,对佛法的认识,以及对生死的体验及观察,来加以说明;今天的这场演讲,我将它分为八个子题。一、由生命的无奈,无所依赖及无所适从,转变为生命的可爱、可贵与自我肯定。有很多佛教徒,对生命的感受是负面的,认为生命是无奈的、受罪的,是一种负担,这是不了解佛法的原因。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法身的慧命,就是要如何开悟?如何成佛?开悟成佛,一定要用我们这个色身,才能达成修行的目的;色身就是肉体的生命,也只有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才可以听到佛法、修行佛法。许多人认为修行,是要到佛国净土去修,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菩萨要成佛,一定是在人间,不是以其他类别的众生形态成佛。必须先要有人的身体之后,才能发心;发菩萨心,修菩萨道,然后成佛。因此,人的身体是最可爱的、可贵的;由凡夫成为菩萨,由菩萨到佛,都是在人间修成的。二、生命的出生与死亡,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出生之时已确定了死亡的必然来临。生未必可喜,死未必可哀,生命若无尊严,何喜之有?死亡若有尊严,何可悲哀?如果知道生与死是必然的过程,那麽,生命的本身就是尊严。因为生存和死亡,是没有办法分割的;出生时,就已确定了死亡的必然来临。因此,生存并不麻烦可怜,死亡也不需要觉得悲哀凄苦;而是要看我们对生存及死亡的态度而定。如果生存、生活得没有尊严,那死亡有什麽好可惜的?生命又有什麽可喜的?相反的,如果死亡得很有尊严,那死亡又有什麽可以悲哀的呢?叁、生命的尊严,是从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目标之中,来体验和显示。人的生命,就是生与死的一个阶段和一个过程。生命的尊严,可以从伦理的关系、社会的角度、历史的判断、哲学的理论以及宗教的信仰等,多方面来确立它的意义和目标。然而,今天我不是从以上的角度来谈,而是从一个佛教徒的立场来讨论生与死的尊严。(一)生命的意义从佛教的立场看,生命它是为了受报和还愿而存在的。过去许的愿,一定要实践承诺;过去造的业,必须要受报。因此,生命是因为因果的事实而存在。(二)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并不是由客观的他人来评估判断、来确立认定,而是自己负起责任,来完成你这一生中必须要完成的责任,同时尽量运用其有限之生命,作最高、最大的奉献。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像父母、夫妻、儿女、老师、学生等。因此,我们要尽心尽力的尽自己的责任,充实自己,作不求回馈的奉献。只是想如何的对他人有益,用物质的、精神的种种能力,来奉献一个人、二个人,38\n乃至於许许多多的人,这就是生命的价值;甚至於,对一个自然的环境,也要尽到保护的责任,也作奉献,这就是作自利与利人的工作,也是在行菩萨道。(叁)生命的目标这是需要有个大的方向,来作为自己永的归宿。必须将自己的所有,分享给他人,回向给一切众生。同时,继续发愿,愿自己能够成长与消融,能够圆融与超越,永无止尽地奉献。如果建立这样的目标,不论人生是长是短,都是极有尊严的。四、生命与死亡是一体的两面,所以生存与死亡,都是无限时空中的必然现象。(一)生是权利,死也是权利;生是责任,死也是责任。活着的时候,接受它、运用它;结束的时候,接受它、欢迎它。我常常对癌症末期的病人说:「不要等死、怕死,多活一天、一分、一秒都是好的,珍惜活着的生命。」因为生存和死亡,都是无限时间之中的必然现象;不应该死的时候不应求死,必须要你死的时候,贪生也没有用。(二)生与死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从知道有生命的事实那一天开始,就要有面对死亡来临的心理准备。要知道,死亡的人,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亲友,这样的事,随时可能发生,这并不是让年轻人恐惧死亡,用死亡吓唬他们,而是要他们从小就知道死亡这样的事实,如此,才能帮助我们智慧的成长。释迦牟尼佛在十多岁时,就发现人的生命过程,从生、老、病,到死亡的事实,因而促使他去修行、去悟道,使他成长、使他得到大智慧,进而拯救了全世界的人类。(叁)应该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可贵,并且运用生命使自己成长,奉献他人。至於什麽时候死亡,任何人都没有权利知道;因此,知道它会来临,但是不必忧虑死亡的事实会在何时发生。在台湾,我有一位在家弟子,他深信命理,曾请了多位相命师为他算命,都说他只能活到六十九岁,到了那一年,他把工作辞去,财产分掉,等待死亡的来临。可是第二年仍然活着,於是很后悔的来问我说:「师父啊!我应该要死怎麽没死呢?您知道什麽原因吗?」我说:「也许你作好事积了德,改变了死亡的时间。」我又劝他说:「不要怕死、等死,活一天,就尽一天的责任及奉献,不去管什麽时候会死,只要运用你宝贵的生命好好活下去。」结果他一直活到八十六岁才去世。五、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许多人从哲学上和宗教的信仰上,来建立生与死的理论和观念,也有人相信神通,用宿命通、天眼通,看过去及未来;这些,我只能说是人的一种希望、一种看法和一种追求,但并不是可靠的。38\n中国的儒家学者主张「朝闻道夕死可矣!」又云:「生死由命」或者是「听天由命」,也就是说,生死是由命决定的,但是儒家并未说明命是什麽?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老子讲得很有道理:「出生入死」,出生一定会入死;又云:「人之生,动之死地。」当人生的时候,死亡这条路已经开始在动了,因此,老子叫我们不必担心生与死的问题,只要「尊道而贵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就是说,只要有道德,至於人的生死,让它自然即可。西方的宗教,不相信人是有过去世的,他们说人的生命是由上帝所创造、所赐予的,死亡时,也是应上帝的召唤回天国去,这也很好,一切由上帝支配,不必担心着生与死,这也算是快乐又幸运的事。泛神论的哲学,是说生命来自於整体的神,死亡又回归於整体的神。唯物论的哲学,则是生死都是物质现象,生如灯燃,死如灯灭。而佛教徒是相信人有过去世的,但是,生从哪里来?是否要借神通去知道呢?不需要,因为过去的生命是无限的长,无法去追究一生一生再上一生,究竟是从哪里来?我们只要好好的作最大的奉献、最好的修行,其他的,该怎麽样就怎麽样,一切顺其自然。六、佛教徒的生死观(一)我们在这现世一个生死的阶段,只是在无穷的、无限的生命过程中的一个段落而已。就像不断地在旅行,今天在纽约出现,明天不见了,接着又到了华盛顿、芝加哥等地,每天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又消失;生命也是一样,它是无始的事实,死亡不等於生命的结束,而是一期生命的过程告一段落,另一期的生命过程正在等待着去接受。(二)生命的生灭现象分为叁类:刹那生灭刹那,就是在极短的时间之中。我们身体的细胞组织以及心念等,都是经常在生起,经常在消失;心理及生理,不断地新陈代谢,不断地变动,有生有死,有起有灭。一期生灭从人的出生到人的死亡这个过程,一期或一个阶段的生与死。叁世生灭无限的过去叁世,无穷的未来叁世,加上目前的现在叁世。就以这一生的现阶段来说,前生、未来及现在,就是叁世生命;无限的过去未来现在;过去的过去未来现在,未来的过去未来现在,现在的过去未来现在。这样的观念和理论,能为我们带来希望及安慰,也为我们带来在此生中,必须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不应当死的时候,去自杀是对过去不负责任,对不起这一生,甚至可能扰乱对未来的前途。(叁)生与死的升华现象,分为叁个类别,叁个段落:38\n凡夫众生的分段生死分段就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一个过程一个过程,一生又一生;从生到死,从死到生,这就是叁世生灭。但是,凡夫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只有生死,没有提升生命的意义和品质。圣者的变易生死变易生死,就是用佛法来修行、来成长,帮助自己来提升生命的品质。因此,慈悲和智慧的功德身在变,不断在净化;由菩萨的阶段或者罗汉的果位,乃至到成佛的层次,一级一级,不断地提升,这叫做变易。大涅盘的不生不死前面讲的都是有生有死,到了成佛的果位,也就是大涅盘境界时,超越肉身,实证法身,绝对的不生也不死,并且能以种种身分,普遍地出现在所有众生的生死苦海之中,虽然还有生死的现象,但是,已经没有生死的执着、烦恼及不安。七、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使得死亡能有尊严?(一)能生则必须求生,非死不可则当欢喜地接受;感恩生存,也当感谢死亡。以禅修者的立场来看,死亡可以分叁个层次或叁个态度:随业生死生和死,自己作不了主,迷迷糊糊由他生,由他死;生死茫然,醉生梦死。自主生死清楚地知道生与死,活要好好的活,死要勇敢的死;活得快乐,死得乾脆。超越生死--虽然有生有死,对於已经解脱、超越生死、大悟彻底的人来讲,生不以贪为生,死不以怕为死;生与死不仅仅相同,甚至根本没有这样的事。(二)努力求生,生存时能使自己提升生命的品质,净化自己的心灵。但不可求死,也不用怕死,对死亡要存有感谢的心,因为死亡能使自己放下此生千万种的责任,带着一生的功德,迎向一个充满着希望和光明的生命旅程。(叁)生死的现象,犹如日出与日没。日没时,只是太阳在地平线上消失,而其本身永远不会消失;日出时,只是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而其本身永远高悬於太虚空中。人的肉体虽然有生与死的现象,然而,人人本具之清净佛性,永远如日中天。因此,死亡不是可怕、可悲的,不必畏惧它;而我们的未来,却是充满着希望。(四)死亡来到时,若能自主自知,当以喜悦的心,勇敢地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对於自己一生的行为,不论是善、是恶,都要感谢,那是历练的经验,应当无怨、无悔、无、无傲。过去的已成过去,迎向光明的未来,此时最为重要。往生时的心态,有六种因素,可以决定死亡后未来的前途:随业善业、恶业,哪一种较重,就到哪个地方去。随重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随习未作大善、大恶,但有特殊强烈的习气,命终时,使随习气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处所。随缘哪一种因缘先成熟,距离你最近、最亲,就到哪里去。随念临命终时的心念倾向,决定了去处。随愿当临命的心愿要怎麽样时,就决定死亡后到哪里去。38\n禅的修行者,是要修行到随念、随愿,如果变成了随业、随重、随习、随缘,那是非常可怜的。(五)临命终时的人,如果已陷入昏迷,失去自主自知的能力,亲友应当以虔诚安定的心,为他诵经、持咒、念佛菩萨圣号,或者在他旁边禅修,以定力和信力,帮助他的神识免於茫然,免於昏乱,而得到安定,迎向光明,这样才不会使亡者下堕而能超生。(六)切忌慌乱地用器械抢救,不可呼天抢地的哭喊。死亡的尊严,不是让临终的人痛苦的走,不论是在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对死亡的人有害无益;重要的是,让他平安、宁静、祥和、温馨的离开人间。八、平安的死亡,即是死亡的尊严死亡的尊严,馀下有许多的问题,那就是意外事件中死亡问题;死亡后能否移动问题;死刑及堕胎问题;中阴身超度问题;脑死及植物人的问题;遗体器官捐赠问题;自杀问题;癌症末期,自然死亡及安乐死的问题;生命与死亡的界定问题。以上的每一个问题,均为一个重要的主题,都可以作一场大的演讲,今天因为时间有限,暂时将这些问题保留着,留待日后再向诸位分别解释。不过死亡的原则不能违背平安与宁静,那便是重视死亡的尊严。(一九九六年十月廿七日讲於纽约东初禅寺,姚世庄整理录音带成本文。)参考资料:圣严法师儒道生命观比较研究——以《论语》和《老子》为例奚刘琴 内容提要:本文以《论语》和《道德经》为例,从多方面对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所体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在生命的产生方式上,体现了“天道无言”与“道生德成”的差异;在对生命过程的看法上,体现了“岁不我与”与“生死自然”的不同;在人生的存在状态上,体现了“孔颜乐处”与“自然朴真”的区别;在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上,体现了“舍生取义”与“重身惜生”的迥异;在人生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上,体现了“积极入世”与“卑下守弱”的分歧。 关键词:儒;道;生命观 作者简介:奚刘琴,女,1979年生,江苏东台人。哲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讲师。38\n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流的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生命的本源、生死的过程、人生的存在状态、人生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此价值等几个方面。本文以《论语》和《道德经》为例,从诸多方面对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所体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一、天道无言与道生德成 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的区别首先即体现在生命的产生方式上。关于宇宙之秩序、万物之生长,乃至世间一切人事,儒家认为皆是“天命”所赋,系天地之气和合而成。例如《诗经》中“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上天之载,无声无臭”[1]之句;《系辞·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2]《易经》也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3]这种思想被孔子继承了下来,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4]孔子认为,四时运行,万物生长,皆是天道自然之体现,勿须多言。在孔子的观念里,上天玄奥难测,尽管无言,但是具有绝对的主宰地位,冥冥之中决定了世间万物的生长、德行的流布、社会的治理等方面,并不是人力可违背的。他说: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孙寮其如命何!”[7] 可见,人的德性与社会的治乱,都来源于“天”、“命”或者“天命”,上天的这种安排不言而生物、随机而莫测,人只能通过祭祀、祷告而待命。因此孔子将敬畏天命视为君子的美德,不语怪、力、乱、神。宁可谈生,不去谈死;宁可事人,不去事鬼。 与儒家将生命的本源归结于“天命”不同,道家将生命产生的终结根源归结为“道”,体现了一个“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论。“道”在老子《道德经》中凡73见,大部分均是指天地之本,生命之源。《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8]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9]道被视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但又是天地万物的本根,蕴涵着无穷的生命力。那么,此含藏了万物产生可能性的“道”,是如何化生出有形的生命的呢?老子认为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0]“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1]因此,“道”通过“绵绵若存,用之不勤”[12]的运动生成了万物,“德”通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行为蓄养了万物,同时,此创造不含有任何的目的性与占有性,一切均是自然而然的。由此,一幅“道生德成”的道家生命本源图便产生了。38\n二、岁不我与与生死自然 对于生与死的问题的思索,或谓对生命过程的看法,是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表现出来的又一重大区别,体现了一个“岁不我与”与“生死自然”的不同。 儒家一向秉持一个“乐生哀死”的传统,对于生,则是欣喜与珍惜的。《论语》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3]马厩失火了,夫子问人而不问马,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仁爱”思想表露无疑。然对与死,儒家则是难以接受、悲痛不已的。《论语》载: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4]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15] 颜渊是孔子最为喜爱与器重的弟子,却不幸英年早逝。对此,孔子悲痛得不能自己,说:“这是老天要我的命啊!”“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谁伤心呢?”对于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穿梭,儒家也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哀伤与叹息。孔子明白的站在大川上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6]一切都在消失和运动着,这是蕴涵着对过去所逝去的一切(包括生命)的无法回复,无法追逐的感叹与体味。显然,对于生死流转、岁月更替,儒家表现的是一种“乐生哀死”、“岁不我与”的态度。 道家则不然,对于生与死过程的思考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智慧。在老子看来,万物无有自求其生,一切均是任自然而已。“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17]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乃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都是自然而然的。不但万物之生也自然,其逝亦自然,老子有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18]“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19]万物存亡符合自然之道,其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人之生亦是如此,其生也柔弱,其死则僵硬。需要强调的是,老子认为,万物及人是生是死,取决于是否合于“道”。一方面,合于道者,则能保持生命、持续生命,甚至即使生命机体已经消亡,生命精神却可以超越时空,万古长存,即老子所言“死而不亡者寿”。另一方面,万物及人若不合于道,便会走向衰败,直至消亡。所谓“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20]意即事物一旦发展到极盛之地步,便是对道的违背,不合于道则会很快消逝,老子“贵柔戒刚”之思想便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可见,“生死自然”才是最本真、最合于“道”的万物及人的生命过程的存在状态。三、孔颜乐处与自然朴真 在人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方式上,概言之,在人生的存在状态上,儒家追求“孔颜乐处”的道德人生价值,道家则将“自然朴真”做为最本然、最应当追求的生活状态。38\n 儒家十分强调在贫困中乐观对待人生,并能乐于行道。所谓“安贫乐道”、“忧道不忧贫。”此即儒家所提倡之“孔颜乐处”。何谓“孔颜乐处”?复“所乐何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1]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2] 儒家并不是一味的否定物质的享受,孔子也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23]然难得可贵的是在窘迫的生存条件下仍能笑对人生,贤哉孔子!贤哉颜回!粗食淡水居陋室,仍能不改其乐。孔颜之乐,并不是一种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与满足,是一种达观的快乐情怀。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24]所谓“君子固穷”,此不仅透露出安贫乐道的忍耐力,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安顿、精神的超越。儒家提倡个人尽力排除物质生活的窘迫与干扰,建立起“忧道不忧贫”的高尚信念,此即是儒家对于生命的存在方式在主观精神层面的永恒追求,被后世所津津乐道。 道家在人生的存在状态上,提倡“自然朴真”的无为而为。在老子看来,万物与人的生命都根源于道,而道创生、养育万物的过程是无意识、无目的的任自然的过程,不搀杂一丝后天的雕琢、伪饰与造作。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25]、“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26],因此,只有最接近于“道”的状态才是生命的本然状态和本来面目。此状态即老子所谓的“自然”、“质朴”、“纯朴”、“朴真”等。老子说: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27]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8]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29] 可见,道之本性决定了人或物之本性,道之朴决定了人或物之朴,人只有似“婴孩”、“赤子”般天真无邪,质朴纯洁,才是最符合于道之自然本性的。所谓“质真若渝”、“自然朴真”正是道家所追求的人的最本然的存在状态,从这一点出发,老子反对一切的人为的修饰与造作。他将治理大国形容为“若烹小鲜”,烹小鱼时若不时翻动,便会煮得七零八落。同样,为政之要也在于安静无扰,扰则害民。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才是最符合道性与人性的。四、舍生取义与重身惜生 人生价值体现在哪里?就儒家而言,儒家追求的是精神的不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30]儒家一方面承认人生存发展的各种原欲,一方面又巧妙地以道德仁义引导和规范之。首先,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儒家的一贯主张。儒家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卫灵公曾向孔子请教军旅之事,孔子颇为反感地拒绝道:“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31],并且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38\n 其次,在义利的取舍上,儒家强调然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2]又说“君子义以为上。”[33]可见,在儒者的眼里,“义”的价值是远远高于“利”的,所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4]舍义而取利为儒者所不耻。 最后,“仁”是儒家人生价值观的重要表现,是儒者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是高于生命的信念。当生存、利欲与仁义、道德发生冲突而必须以生死来做抉择时,求生而背仁是儒家所鄙弃的,只有杀生成仁、舍生取义才是对生命最大的珍惜与尊重。“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5]生命无疑是可贵的,然而,在儒者的眼里,实现仁义的理想比生命更可贵,甚至可以为了实现此“仁”的理想而付出生命。可见,儒家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但在极端条件下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儒家主张杀生成仁、舍生取义,追求精神的永存。 道家极其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此集中反映在老子的“重身惜生”的思想中。首先,重身、贵身、爱身、惜身是老子对待个体生命的基本态度和一贯主张,他说:“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36]声名、货利的重要性和生命比起来显得微乎其微。又说:“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37]即如人能够以贵身、爱身的态度有为天下,方可把天下托付与他。在老子看来,贵身则可清静寡欲,无视外在的宠辱毁誉,如此才能远离祸患、担当大任。其次,老子对个体生命的重视还体现在其“惜生”的思想中。老子的“惜生”思想可概括为一下几点:一,老子一贯珍生惜命,反对战争,他认为“兵者”乃“不祥之器”,即使打了胜仗,也应以丧礼处之。二,老子认为生的状态就是柔弱,所谓“人之生也柔弱”、“柔弱者生之徒”,因此主张“守柔”,力图通过守柔而守生。三,老子认为,“治人事天,莫若吝。……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38]老子追求生命的长生久视,他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吝”,即重视个体生命的修炼,厚藏根基,纯任自然。四,老子认为,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但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够做到清静质朴,纯任自然,善于保养自己的生命,其余之人却一味追求贪欲,伤残身体。所谓“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39]因此老子反对人为的“求生”、“厚生”、“益生”、“贪生”。可见,老子的“惜生”思想与其“重身”思想是一致的,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重视。五、积极入世与卑下守弱 人生的价值如何实现?在这个生命观的核心问题上,儒道两家又给出了“积极入世”与“卑下守弱”两种不同的回答。38\n 孔子并不反对出世,《论语》记载孔子遇到诸隐者如楚狂接舆、“耦而耕”的长沮、桀溺,荷条丈人等,均不敢怠慢。他甚至称许宁武子和遽伯玉,“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40]“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41]然孔子对于入世的态度却是迫切而坚定。子贡问曰:“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者而沽诸?”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沽之哉!沽之哉!我待沽者也。”[42]孔子以“待沽者”自居,期望得到当政者重用,可见孔子积极用世的良苦之心与迫切之情。孔子对自己的治国才能也颇为自信:“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43]当是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孔子希望通过他的努力,力挽狂澜,扶大厦于既倾,将尧、舜、禹、文武、周公之道传下去。《东周列国志》戏曰:“孔子周游列国,弟子满天下,国君无不敬慕其名,而为权贵当事者所忌,竟无能用之者。”[44]甚至在自己曲高和寡、知己者鲜的时候,孔子仍然强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尽管最终孔子的政治生涯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仍然给出了“出世”与“入世”的回答:“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45]孔子不反对世道混浊时的出世者,但对“达则兼济天下”的儒者而言,出世是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对于那些在“邦有道”时仍然隐身不出的人,孔子是竭力反对的,此正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具体反映。 老子则认为,孔子儒家提出的那些道德礼义,都是对人自然之性的损害,是坚决要予以否定的,老子言:“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4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47]因此,对于被儒家尊为“有道则见”的“入世”原则,老子则视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老子提出清静淡泊、卑下守弱的生活方式,主张以柔弱的姿态处世,淳朴无为。老子认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貌似柔弱,实则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功坚强者莫能胜之。”[48]水的这种谦柔、谦卑之德性实值得人效法。所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49]深知雄强,却安于雌柔,可为天下之溪。深知明亮,却安于昧暗,可以为天下之谷。为天下之溪谷,则可常德充足,归于真朴,因此,人应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处柔守弱,唯如此,才是最符合人的自然之性。那些汲汲于功名,奔波于世间之徒,恰是对“人性自然”的最大的损害。为了远离此纷争俗世,老子甚至勾勒出了一副“小国寡民”的理想化的民间生活情景:“小国寡民。使有伯什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居,安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50]此单纯质朴的生活,正是老子理想之桃源,也是对于儒家汲汲于入世之讥讽。38\n 可见,在生命的产生上,儒家认为皆是“天命”所赋,是天道自然之体现;道家则将生命产生的终结根源归结为“道”,体现了一个“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论。尽管二者的表述不同,但都将宇宙万物的产生看作是自然而然的“天命”或“道”之周流与显现,具有了生成论与本体论上的意义。在对生命过程的看法,儒、道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两者都以生为劳,以死为息,都能对死抱有不忧不患的平静态度。所不同是儒家一向秉持“乐生哀死”的传统,以对生的关注来回避对死的直面,并认为死是当哀的,十分注重丧礼;道家对此的思考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智慧,反对繁文缛节,重丧厚葬,以因顺自然来守住生命的本然之“道”,此根源在于儒家重视社会性、道德性的人生,而道家重视自然主义的人生。在人生的存在状态上,儒家追求“孔颜乐处”的道德人生价值,此是一种不为环境屈服的姿态,一种洁身自爱、傲然而立的“士君子”性格。道家则将“自然朴真”做为最本然、最应当追求的生活状态,反对一切刻意的雕琢与伪饰,此是一种质朴无华、云淡风清的超凡脱俗。这也造就了其后几千年中国人所追求的两种生活理想。在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上,儒家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但在极端条件下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儒家主张杀生成仁、舍生取义,追求精神的永存,此在于儒家把人是生命价值、生死意义都系于道德一身,认为追求仁义道德比保全个体生命还重要;道家则极其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重身、惜身、厚生、爱生是老子对待个体生命的基本态度和一贯主张,此在于道家把人的生命价值系于自然,认为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状态。最后,在人生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上,儒家秉持“积极入世”的情怀,以天下为己任。道家则提倡清静淡泊、卑下守弱的生活方式,主张以柔弱的姿态处世,甚至避世。一个积极进取,一个消极隐退,实际上相互补充而协调,表现在古代士子身上则为“得意则尊儒入世,失意则崇道避世”。 一言以蔽之,儒、道两家尽管在生命的本源、生死的过程、人生的存在状态、人生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此价值等几个方面有诸多的差异,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儒家的社会理想、道德价值是其生命观的主要支点和终极指向,而道家的自然主义是其生命观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旨趣。两者互异互补,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主要内容。参考文献:[1]周振甫:《诗经·大雅·烝民》,《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75页[2]周振甫:《系辞·下》,《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65页[3]周振甫:《易经·乾卦》,《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页[4][33]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7-188页,第190页[5][22][34]杨伯峻:《论语译注·述而》[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0-72页[6][16][42]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8页,第92页,第91页[7]杨伯峻:《论语译注·宪问》[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7页[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3页[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二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3页[10]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四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2页[11]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五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1页[12]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5页[13][23]杨伯峻:《论语译注·乡党》[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5页,第102页[14][15]杨伯峻:《论语译注·先进》[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2页[17]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7页38\n[1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七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42页[1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二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7页[20]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三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8页[21]杨伯峻:《论语译注·雍也》[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9页[24][30][31][35][41]杨伯峻:《论语译注·卫灵公》[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1-168页[25]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6页[26]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六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9页[27]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五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1页[2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二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3页[2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三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4页[32]杨伯峻:《论语译注·里仁》[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页[36]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四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9页[37]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9页[3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五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95页[3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五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57页[40]杨伯峻:《论语译注·公冶长》[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0页[43]杨伯峻:《论语译注·子路》[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7页[44]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45]杨伯峻:《论语译注·泰伯》[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2页[46]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三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2页[47]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4页[4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七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0页[4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二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8页[50]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八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7页发布日期:2008-08-18佛道生命观比较http://www.fjdh.com/wumin/HTML/65093.html(佛家导航)儒道生命观比较研究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8-09-2314:36:00] 作者:奚刘琴 编辑:Studa_hasgo122 多智网校诚招全国各地市独家线下代理商,共同开发网上教育市场。多智教育(DOZEDU.COM)!38\n 内容提要:本文以《论语》和《道德经》为例,从多方面对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所体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在生命的产生方式上,体现了“天道无言”与“道生德成”的差异;在对生命过程的看法上,体现了“岁不我与”与“生死自然”的不同;在人生的存在状态上,体现了“孔颜乐处”与“自然朴真”的区别;在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上,体现了“舍生取义”与“重身惜生”的迥异;在人生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上,体现了“积极入世”与“卑下守弱”的分歧。 关键词:儒;道;生命观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流的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生命的本源、生死的过程、人生的存在状态、人生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此价值等几个方面。本文以《论语》和《道德经》为例,从诸多方面对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所体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一、天道无言与道生德成 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的区别首先即体现在生命的产生方式上。关于宇宙之秩序、万物之生长,乃至世间一切人事,儒家认为皆是“天命”所赋,系天地之气和合而成。例如《诗经》中“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上天之载,无声无臭”[1]之句;《系辞·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2]《易经》也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3]这种思想被孔子继承了下来,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4]孔子认为,四时运行,万物生长,皆是天道自然之体现,勿须多言。在孔子的观念里,上天玄奥难测,尽管无言,但是具有绝对的主宰地位,冥冥之中决定了世间万物的生长、德行的流布、社会的治理等方面,并不是人力可违背的。他说: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孙寮其如命何!”[7] 可见,人的德性与社会的治乱,都来源于“天”、“命”或者“天命”,上天的这种安排不言而生物、随机而莫测,人只能通过祭祀、祷告而待命。因此孔子将敬畏天命视为君子的美德,不语怪、力、乱、神。宁可谈生,不去谈死;宁可事人,不去事鬼。38\n 与儒家将生命的本源归结于“天命”不同,道家将生命产生的终结根源归结为“道”,体现了一个“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论。“道”在老子《道德经》中凡73见,大部分均是指天地之本,生命之源。《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8]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9]道被视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但又是天地万物的本根,蕴涵着无穷的生命力。那么,此含藏了万物产生可能性的“道”,是如何化生出有形的生命的呢?老子认为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0]“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1]因此,“道”通过“绵绵若存,用之不勤”[12]的运动生成了万物,“德”通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行为蓄养了万物,同时,此创造不含有任何的目的性与占有性,一切均是自然而然的。由此,一幅“道生德成”的道家生命本源图便产生了。二、岁不我与与生死自然 对于生与死的问题的思索,或谓对生命过程的看法,是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表现出来的又一重大区别,体现了一个“岁不我与”与“生死自然”的不同。 儒家一向秉持一个“乐生哀死”的传统,对于生,则是欣喜与珍惜的。《论语》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3]马厩失火了,夫子问人而不问马,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仁爱”思想表露无疑。然对与死,儒家则是难以接受、悲痛不已的。《论语》载: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4]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15] 颜渊是孔子最为喜爱与器重的弟子,却不幸英年早逝。对此,孔子悲痛得不能自己,说:“这是老天要我的命啊!”“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谁伤心呢?”对于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穿梭,儒家也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哀伤与叹息。孔子明白的站在大川上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6]一切都在消失和运动着,这是蕴涵着对过去所逝去的一切(包括生命)的无法回复,无法追逐的感叹与体味。显然,对于生死流转、岁月更替,儒家表现的是一种“乐生哀死”、“岁不我与”的态度。 道家则不然,对于生与死过程的思考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智慧。在老子看来,万物无有自求其生,一切均是任自然而已。“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17]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乃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都是自然而然的。不但万物之生也自然,其逝亦自然,老子有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18]“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19]万物存亡符合自然之道,其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人之生亦是如此,其生也柔弱,其死则僵硬。需要强调的是,老子认为,万物及人是生是死,取决于是否合于“道”。一方面,合于道者,则能保持生命、持续生命,甚至即使生命机体已经消亡,生命精神却可以超越时空,万古长存,即老子所言“死而不亡者寿”。另一方面,万物及人若不合于道,便会走向衰败,直至消亡。所谓“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20]意即事物一旦发展到极盛之地步,便是对道的违背,不合于道则会很快消逝,老子“贵柔戒刚”之思想便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可见,“生死自然”才是最本真、最合于“道”的万物及人的生命过程的存在状态。三、孔颜乐处与自然朴真38\n 在人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方式上,概言之,在人生的存在状态上,儒家追求“孔颜乐处”的道德人生价值,道家则将“自然朴真”做为最本然、最应当追求的生活状态。 儒家十分强调在贫困中乐观对待人生,并能乐于行道。所谓“安贫乐道”、“忧道不忧贫。”此即儒家所提倡之“孔颜乐处”。何谓“孔颜乐处”?复“所乐何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1]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2] 儒家并不是一味的否定物质的享受,孔子也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23]然难得可贵的是在窘迫的生存条件下仍能笑对人生,贤哉孔子!贤哉颜回!粗食淡水居陋室,仍能不改其乐。孔颜之乐,并不是一种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与满足,是一种达观的快乐情怀。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24]所谓“君子固穷”,此不仅透露出安贫乐道的忍耐力,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安顿、精神的超越。儒家提倡个人尽力排除物质生活的窘迫与干扰,建立起“忧道不忧贫”的高尚信念,此即是儒家对于生命的存在方式在主观精神层面的永恒追求,被后世所津津乐道。 道家在人生的存在状态上,提倡“自然朴真”的无为而为。在老子看来,万物与人的生命都根源于道,而道创生、养育万物的过程是无意识、无目的的任自然的过程,不搀杂一丝后天的雕琢、伪饰与造作。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25]、“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26],因此,只有最接近于“道”的状态才是生命的本然状态和本来面目。此状态即老子所谓的“自然”、“质朴”、“纯朴”、“朴真”等。老子说: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27]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8]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29] 可见,道之本性决定了人或物之本性,道之朴决定了人或物之朴,人只有似“婴孩”、“赤子”般天真无邪,质朴纯洁,才是最符合于道之自然本性的。所谓“质真若渝”、“自然朴真”正是道家所追求的人的最本然的存在状态,从这一点出发,老子反对一切的人为的修饰与造作。他将治理大国形容为“若烹小鲜”,烹小鱼时若不时翻动,便会煮得七零八落。同样,为政之要也在于安静无扰,扰则害民。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才是最符合道性与人性的。四、舍生取义与重身惜生38\n 人生价值体现在哪里?就儒家而言,儒家追求的是精神的不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30]儒家一方面承认人生存发展的各种原欲,一方面又巧妙地以道德仁义引导和规范之。首先,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儒家的一贯主张。儒家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卫灵公曾向孔子请教军旅之事,孔子颇为反感地拒绝道:“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31],并且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其次,在义利的取舍上,儒家强调然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2]又说“君子义以为上。”[33]可见,在儒者的眼里,“义”的价值是远远高于“利”的,所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4]舍义而取利为儒者所不耻。 最后,“仁”是儒家人生价值观的重要表现,是儒者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是高于生命的信念。当生存、利欲与仁义、道德发生冲突而必须以生死来做抉择时,求生而背仁是儒家所鄙弃的,只有杀生成仁、舍生取义才是对生命最大的珍惜与尊重。“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5]生命无疑是可贵的,然而,在儒者的眼里,实现仁义的理想比生命更可贵,甚至可以为了实现此“仁”的理想而付出生命。可见,儒家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但在极端条件下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儒家主张杀生成仁、舍生取义,追求精神的永存。 道家极其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此集中反映在老子的“重身惜生”的思想中。首先,重身、贵身、爱身、惜身是老子对待个体生命的基本态度和一贯主张,他说:“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36]声名、货利的重要性和生命比起来显得微乎其微。又说:“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37]即如人能够以贵身、爱身的态度有为天下,方可把天下托付与他。在老子看来,贵身则可清静寡欲,无视外在的宠辱毁誉,如此才能远离祸患、担当大任。其次,老子对个体生命的重视还体现在其“惜生”的思想中。老子的“惜生”思想可概括为一下几点:一,老子一贯珍生惜命,反对战争,他认为“兵者”乃“不祥之器”,即使打了胜仗,也应以丧礼处之。二,老子认为生的状态就是柔弱,所谓“人之生也柔弱”、“柔弱者生之徒”,因此主张“守柔”,力图通过守柔而守生。三,老子认为,“治人事天,莫若吝。……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38]老子追求生命的长生久视,他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吝”,即重视个体生命的修炼,厚藏根基,纯任自然。四,老子认为,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但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够做到清静质朴,纯任自然,善于保养自己的生命,其余之人却一味追求贪欲,伤残身体。所谓“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39]因此老子反对人为的“求生”、“厚生”、“益生”、“贪生”。可见,老子的“惜生”思想与其“重身”思想是一致的,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重视。五、积极入世与卑下守弱 人生的价值如何实现?在这个生命观的核心问题上,儒道两家又给出了“积极入世”与“卑下守弱”两种不同的回答。38\n 孔子并不反对出世,《论语》记载孔子遇到诸隐者如楚狂接舆、“耦而耕”的长沮、桀溺,荷条丈人等,均不敢怠慢。他甚至称许宁武子和遽伯玉,“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40]“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41]然孔子对于入世的态度却是迫切而坚定。子贡问曰:“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者而沽诸?”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沽之哉!沽之哉!我待沽者也。”[42]孔子以“待沽者”自居,期望得到当政者重用,可见孔子积极用世的良苦之心与迫切之情。孔子对自己的治国才能也颇为自信:“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43]当是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孔子希望通过他的努力,力挽狂澜,扶大厦于既倾,将尧、舜、禹、文武、周公之道传下去。《东周列国志》戏曰:“孔子周游列国,弟子满天下,国君无不敬慕其名,而为权贵当事者所忌,竟无能用之者。”[44]甚至在自己曲高和寡、知己者鲜的时候,孔子仍然强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尽管最终孔子的政治生涯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仍然给出了“出世”与“入世”的回答:“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45]孔子不反对世道混浊时的出世者,但对“达则兼济天下”的儒者而言,出世是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对于那些在“邦有道”时仍然隐身不出的人,孔子是竭力反对的,此正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具体反映。 老子则认为,孔子儒家提出的那些道德礼义,都是对人自然之性的损害,是坚决要予以否定的,老子言:“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4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47]因此,对于被儒家尊为“有道则见”的“入世”原则,老子则视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老子提出清静淡泊、卑下守弱的生活方式,主张以柔弱的姿态处世,淳朴无为。老子认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貌似柔弱,实则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功坚强者莫能胜之。”[48]水的这种谦柔、谦卑之德性实值得人效法。所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49]深知雄强,却安于雌柔,可为天下之溪。深知明亮,却安于昧暗,可以为天下之谷。为天下之溪谷,则可常德充足,归于真朴,因此,人应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处柔守弱,唯如此,才是最符合人的自然之性。那些汲汲于功名,奔波于世间之徒,恰是对“人性自然”的最大的损害。为了远离此纷争俗世,老子甚至勾勒出了一副“小国寡民”的理想化的民间生活情景:“小国寡民。使有伯什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居,安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50]此单纯质朴的生活,正是老子理想之桃源,也是对于儒家汲汲于入世之讥讽。 可见,在生命的产生上,儒家认为皆是“天命”所赋,是天道自然之体现;道家则将生命产生的终结根源归结为“道”,体现了一个“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论。尽管二者的表述不同,但都将宇宙万物的产生看作是自然而然的“天命”或“道”之周流与显现,具有了生成论与本体论上的意义。在对生命过程的看法,儒、道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两者都以生为劳,以死为息,都能对死抱有不忧不患的平静态度。所不同是儒家一向秉持“乐生哀死”的传统,以对生的关注来回避对死的直面,并认为死是当哀的,十分注重丧礼;道家对此的思考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智慧,反对繁文缛节,重丧厚葬,以因顺自然来守住生命的本然之“道”,此根源在于儒家重视社会性、道德性的人生,而道家重视自然主义的人生。在人生的存在状态上,儒家追求“孔颜乐处”的道德人生价值,此是一种不为环境屈服的姿态,一种洁身自爱、傲然而立的“士君子”性格。道家则将“自然朴真”做为最本然、最应当追求的生活状态,反对一切刻意的雕琢与伪饰,此是一种质朴无华、云淡风清的超凡脱俗。这也造就了其后几千年中国38\n人所追求的两种生活理想。在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上,儒家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但在极端条件下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儒家主张杀生成仁、舍生取义,追求精神的永存,此在于儒家把人是生命价值、生死意义都系于道德一身,认为追求仁义道德比保全个体生命还重要;道家则极其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重身、惜身、厚生、爱生是老子对待个体生命的基本态度和一贯主张,此在于道家把人的生命价值系于自然,认为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状态。最后,在人生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上,儒家秉持“积极入世”的情怀,以天下为己任。道家则提倡清静淡泊、卑下守弱的生活方式,主张以柔弱的姿态处世,甚至避世。一个积极进取,一个消极隐退,实际上相互补充而协调,表现在古代士子身上则为“得意则尊儒入世,失意则崇道避世”。 一言以蔽之,儒、道两家尽管在生命的本源、生死的过程、人生的存在状态、人生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此价值等几个方面有诸多的差异,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儒家的社会理想、道德价值是其生命观的主要支点和终极指向,而道家的自然主义是其生命观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旨趣。两者互异互补,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主要内容。参考文献:[1]周振甫:《诗经·大雅·烝民》,《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75页[2]周振甫:《系辞·下》,《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65页[3]周振甫:《易经·乾卦》,《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页[4][33]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7-188页,第190页[5][22][34]杨伯峻:《论语译注·述而》[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0-72页[6][16][42]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8页,第92页,第91页[7]杨伯峻:《论语译注·宪问》[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7页[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3页[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二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3页[10]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四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2页[11]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五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1页[12]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5页[13][23]杨伯峻:《论语译注·乡党》[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5页,第102页[14][15]杨伯峻:《论语译注·先进》[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2页38\n[17]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7页[1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七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42页[1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二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7页[20]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三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8页[21]杨伯峻:《论语译注·雍也》[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9页[24][30][31][35][41]杨伯峻:《论语译注·卫灵公》[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1-168页[25]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6页[26]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六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9页[27]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五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1页[2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二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3页[2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三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4页[32]杨伯峻:《论语译注·里仁》[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页[36]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四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9页[37]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9页[3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五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95页[3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五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57页[40]杨伯峻:《论语译注·公冶长》[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0页[43]杨伯峻:《论语译注·子路》[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7页[44]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45]杨伯峻:《论语译注·泰伯》[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2页[46]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三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2页[47]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4页38\n[4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七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0页[49]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二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8页[50]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章八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7页转生与死的选择——真情到永远生与死的选择 在波兰的卡丹小镇上住着让人尊敬的一家人,丈夫哈姆莱是医院院长,妻子马丽亚是个外科医生,还有一个五岁的可爱的小女孩米尼.可是战争在一夜之间到来,数十万纳粹党卫军侵占了波兰的领土,打破了往日的宁静.特别是在卡丹小镇上建立了一座集中营,让这个平和的小镇充满了血腥.集中营刚刚建立规模还不大,只有200多犯人。但是防守很严密,看守和警卫有100多人。外边还埋着很多的地雷,侥幸能逃出的人很少。但是英勇无畏的波兰人民并没有屈服,用着各种方式和侵略者做斗争。集中营的警卫大队长伯里克是个粗壮的党卫军少尉.凶狠的目光让人不寒而战.每当他带着警卫队搜查逃犯或者可疑人的时候.小镇上的每个人都提心吊胆的连气也不敢出.也只有哈姆莱一家至少表面上还稍微让伯里克尊敬.因为哈姆莱毕竟是镇子上最有名望的人.而且集中营党卫军的医生太少,医术也太差.经常需要哈姆莱和马丽亚去看病.所以相对之下哈姆莱一家还算生活的不错. 38\n这天深夜突然哈姆莱好像听见院子里有动静,他不敢惊动太太和女儿,悄悄的从枕下摸出匕首,慢慢打开门,只见到墙边好像有个人影很熟悉,.只听那人在黑夜中朝他摆摆手,轻轻说"是我,别出声,我是爱利."哈姆莱听了松了一口气,心跳也平缓了许多.他知道爱利早就参加地下抵抗组织,现在是游击队队长,听说他和几名游击队员刚被押送到集中营,这一定是是刚从集中营逃了出来.就忙上前搀扶住爱利的胳膊,爱利也有气无力的一瘸一拐的紧靠这哈姆莱走到地下室,轻轻打开灯,啊,哈姆莱不由得吸了一口凉气,爱利的胸口全是血,已经昏迷过去了.怎么办,哈姆莱不由得沉思起来,救了他,让党卫军抓住定会绞死或者送到集中营做苦役.那样和死亡也好不了多少.自己去死无所谓.连累妻子和孩子怎么行.但是见死不救,做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医生于心何安.不如瞒着妻子悄悄的把他救活,那样即使是让党卫军知道,也许不至于连累妻子和孩子。 想到这,哈姆莱毅然转身去书房去取来手术器械包.经过卧室时还不忘透过门缝仔细看一眼,还好.妻子和孩子睡得很甜.这才轻手轻脚的向地下室走去。其实这一切是瞒不了细心,善良的马丽亚的。她等丈夫离开也慢慢穿好衣裳,紧更着丈夫来到地下室,悄悄一看,全明白了。这时哈姆莱正在专心做手术,没有助手显得手忙脚乱,马丽亚来到旁边不时的递上钳子,纱布.相互默契的配合.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天也好像快亮了,手术总算做完了,哈姆莱正要松口气,刚抬头,马丽亚正用毛巾擦他的满是汗水的额头.哈姆莱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感激的目光注视着也是满脸憔悴的马丽亚. 38\n当然这一夜伯里克也没闲着,集中营逃走了犯人,是个严重的事情.况且还是地下抵抗组织成员.他带着党卫军沿街设卡搜查,折腾了半夜竟然一无所获.气的七窍生烟.累得有气无力.多年的胃病好像又犯了,疼得很实在支撑不住,只好命令手下人严守岗位,一个人开车来到哈姆莱家找点药。推开门喊了一声"哈姆莱医生".没回音,心里有些奇怪,这时米尼出现在楼梯口,向下问"先生,是找我爸爸看病的吗?,我爸爸和妈妈都在地下室,我带你去好吗"?说着蹒跚的走下楼梯,原来米尼看到妈妈起身去地下室也悄悄跟着着去了.看了了一会,刚回卧室就听到伯里克进来.伯里克听米尼这么一说心里不由一惊,哈姆莱和马丽亚天还没亮都在地下室,会不会和逃犯有关.想到这不由得右手抽出手枪,背在身后,左手抚在胸口,面露难受的表情说"是呀,我胸口疼得厉害,你快带我去地下室吧."单纯米尼仿佛在做着一件好事,在前面高兴带路向地下室走去,随着脚步的走近.和说话的声音.哈姆莱刚放松的精神,又提了起来.凭声音他知道是伯里克来了.顿时脸色苍白,怎么办?他看了妻子一眼,马丽亚也是一脸恐慌不知所措.哈姆莱知道不能拖下去了.当机立断,朝妻子举举手术刀,马丽亚一愣,面露犹豫的神色,医生的职责的是救人的,现在却要杀人.这是善良的马丽亚从来都没想过的.但是想到丈夫和爱利的生命,也只好违心的点点头.就在伯里克走进地下室一瞬间,哈姆莱一刀插进了伯里克的后心.伯里克慢慢倒下了.毕竟是第一次杀人,哈姆莱紧张连刀也没拨,坐下直喘气.马丽亚一直闭着眼睛不敢看这一幕.随后跟进来的米尼吃惊的看着倒下的伯里克,着急的拉着伯里克的手说"叔叔.快醒醒,你怎么了?“又向着哈姆莱问"爸爸,叔叔病得这么厉害.你怎么不救呀?”这时候爱利也惊醒了.哈姆莱向他说明了原委.爱利挣扎着起来,仔细看看了现场.指指伯里克的尸体说"把他埋到院子里就行了.我还有重要事情,就不再麻烦你们了.”说着要走,哈姆莱忙上前搀扶爱利住,回头看看马丽亚深情的说,"我送爱利走,有人来就说我出诊,要好几天才能会来.你把他埋了吧.“马丽亚站起来注视着爱人的脸,亲了一下,"我会办好的.你们的事情重要.你们快走吧,上帝会保佑你们的".马丽亚深情的说道.送走丈夫和爱利,刚回到地下室,听到呻吟的声音,马丽亚知道伯里克又苏醒了,忙把刀握在手上闯进地下室,果然伯里克正在痛苦的挣扎,血流一地,伯里克看到马丽亚的刀,艰难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十字架,缓缓的说"夫人,你也是个基督徒,你真的能当着上帝的面,杀死一个重伤的教徒吗?"马丽亚看到伯里克痛苦难受的样子,再也忍受不了这种灵魂的折磨,不由得跪下双手合十祈祷"万能的上帝,我该怎么办怎么办,我真的无法在你面前杀死一个手无寸铁的重伤病人?"小米尼也帮着求情,清秀的脸上充满的恐慌,拉着马丽亚的手摇摆"妈妈,快点救救叔叔吧"米尼一遍又一边的哀求着.突然米尼好像明白什么,转身回房抱出一个存钱的瓷罐,道出所有的硬币,小手数了几遍,点点头,对马丽亚恳求"妈妈,是不是叔叔没有带药费,我把我的90块钱全给他做药费吗,?"38\n马丽亚望着孩子稚气小脸,心情很是不平静,再看看苦苦哀求的伯里克,终于下定决心救他.伯里克喜出望外,赶忙对这上帝发誓,决不追究今天发生的事情.马丽亚虽然不全信,但想也许伯里克至少不会恩将仇报.就这样马丽亚勉强拖着疲倦的身子又操起手术刀,充满血丝朦胧的眼睛,几乎难以仔细看清伤口.聪明,懂事的米尼充当助手,不时的帮着指点,做着什么.突然一不小心,锋利的手术刀刺破了手背,血涌了出来,米尼赶紧扒上去用嘴咏吸着伤口,看着这感人的一幕,伯里克也感动得流泪了.梗咽的说"夫人,我会报答你的."马丽亚只是冷冷的说"我无所谓,只是尽到了一个医生的职责,我不能违背我的誓言.如果你有一丝感激的话,我只希望你放过我的孩子."天完全亮了,劳累了一夜的马丽亚也忙完了,软软的瘫在地上,喘着气.米尼也累得够呛,靠着伯里克身子甜甜的睡着了.小巧的嘴边带着甜甜的笑意.只有伯里克还无睡意,毕竟今天发生的事情太让他意外了.远处传来党卫军巡逻队脚步声,马丽亚看了伯里克一眼,支撑着墙壁站起来走到门口,对巡逻的党卫军说"你们长官昨夜受伤了,送到我这里救治,你们把他抬回去吧."巡逻的士兵认识马丽亚,忙向她敬礼说"谢谢你,夫人,我们正在找伯里克长官."说着随马丽亚走进地下室抬出伯里克.这时的伯里克精神也好多了,躺在在担架上对士兵命令道"我走后你们等一会把她送到集中营,包括那个孩子.我要让他丈夫和爱利知道我的厉害." 果然没等马丽亚收拾好东西准备逃走,闯进来一群如狼似虎的党卫军,不由分说把马丽亚和米尼押上汽车带到到了集中营,过了几天,伤好了的伯里克坐在高高的桌子后面,,满脸狰狞,气势汹汹的审问马丽亚"夫人,交代你是怎么和你和丈夫包庇逃犯的,现在他们到什么地方去了?不要让我们动刑,你才招供."马丽亚气的颤抖,指着伯里克质问"伯里克先生,我不明白你这么健忘,把自己说的话完全忘记了."伯里克脸上显得一丝尴尬,恼羞成怒,站起来大叫"把她押下去用刑".两名党卫军上前扭住马丽亚的胳膊,连推带拉的带了下去.不一会隔壁传来皮鞭的声音和马丽亚痛苦的呻吟.坐在伯里克旁边的军官若有所思的听着,把手上的烟头在烟灰缸里面掐灭.凑到伯里克耳边说"伯里克先生,不要生气,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他们自投罗网只要............"伯里克侧着头用心听着,不住的点头.脸上露出难的的微笑. 下午小镇上贴出了一个告示:通缉逃犯爱利和哈姆莱.限期自首可以交换回马丽亚和米尼.否则将包庇逃犯罪名处死马丽亚和米尼.这个惊人的消息很快传扬看来.游击队的侦察员夜里偷偷揭下告示连夜送到游击队的住地.游击队刚为队长爱利逃出集中营而欢呼.听到这个消息都沉默了,篝火红红的映着每个人焦虑的脸,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谁也没说话,终于一个队员打破沉默站起来愤愤的面向大家大声说"这是一个圈套,不能去."爱利慢慢站了起来,,走到战士们中间,慈祥的目光落在每个人身上,深情注视着和他生死与共的战友.良久坚定的说"敌人这个圈套真是狠毒呀,但是我要去,如果我不去,,不明真相的群众会说我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连自己的救命恩人都不去救。.敌人也会大造谎言,说我们口号拯救人民,保护人民全是假的".哈姆莱听了,激动得站起来紧握着爱利的手的说"不行,你不要去,我去吧,我是她丈夫,我发过誓言,我和马丽亚生死在一起".游击队战士们也站了起来,团团围住爱利,异口同声的说"队长你不能去我们需要你."看着这些可爱的的战士,爱利和哈姆莱的眼睛湿润了.爱利一摆手"我是队长,我决定了."朝哈姆莱一摆头,两人推开人群,大家无奈只好散开一条路,战士们不约而同轻轻的摘下帽子,整齐的排列成两排,既是让队长最后一次检阅,又是为队长送行.一直到爱利和哈姆莱走了很远,仍然默默的站立在那里。 38\n天快亮了,哈姆莱和爱利也走到街口,一队党卫军巡逻队遇到了他们,如临大敌,团团包围了哈姆莱和爱利,面对这些满脸狰狞,杀气腾腾的党卫军,和直抵胸前黑洞洞的枪口,两人轻蔑的瞅了一眼,站住脚,笑着说道“不用这么紧张,我是来自首的,我和你们去见你们的长官,”说完昂首阔步走去。沿街的群众纷纷走出来围观,报以同情的目光和哗哗的掌声,叫声。两人也大声和相识的朋友打招呼,说笑,小镇子好像过节日一样热闹。党卫军巡逻队凶狠的挥舞着皮鞭,大声咆哮着驱赶人群,总算挤出一条路,押到集中营审讯室。伯里克早就得到消息在那里等候,本来按在伯里克的想法,哈姆莱会来交换他的妻子和孩子.爱利是不敢来的.现在看到两个是都来了.喜出望外。发现你的存在是生命的开始,于是,每一时刻都是一个新的发展,每一时刻都带来新的欢乐。[哲理·感悟·宗教|存在]人,是生命链索的一环,生命的链索是无穷无尽的,它通过人,从遥远的过去伸向渺茫的未来。[哲理·感悟·宗教|性灵,人]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事业·理想|奉献]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人生·命运|困苦逆境]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人性·社会|责任]人的青春时期一过,就会出现像秋天一样的优美成熟时期,这时,生命的果实像熟稻子似的在美丽的平静气氛中等待收获。[时间·青春|岁月]死亡和老人的距离并不比和婴儿的距离更近,生命也是如此。[人生·命运|生与死]38\n生与死是无法抗拒的,我们只能享受二者间的一段时光。死亡的黑暗帷幕将衬托出生命的光彩。[人生·命运|生与死]青春是人生之花,是生命的自然表现。[时间·青春|青春]人们在谈论中消磨时间,与此同时,时间也在不声不响地销蚀人们的生命。[时间·青春|时间]生命是各种财宝最高之物,而最高之恶便是死。——海涅【德】死亡和老人的距离并不比和婴儿的距离更近,生命也是如此。——纪伯伦【黎】死亡是那些自由不能解救的人的解脱者;是药物不能医治的病人的医师;是时间不能释怀的人的慰藉。看详细[人生·命运|生与死]死是伟大的激情惟一纯洁、美丽的线路。看详细[人生·命运|生与死]有人可能一百岁时走向坟墓,但是他可能生下来就已经死亡。看详细[人生·命运|生与死]死,是将我们所有的秘密、阴谋、奸诈的面纱揭开的东西。看详细[人生·命运|生与死]死亡是造物者为人类安排的一种自然的、需要的、普遍的灾害。看详细[人生·命运|生与死]生与死是无法抗拒的,我们只能享受二者间的一段时光。死亡的黑暗帷幕将衬托出生命的光彩。看详细[人生·命运|生与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看详细[人生·命运|价值]38\n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不是另一场出发?看详细[人生·命运|生与死]生由死而来。麦子为了萌芽,它的种子必须要死了才行。看详细[人生·命运|生与死]播种的人撒下了种子,看到农夫在收获,会兴起类似的想法来:“生”是耕作,“死”是其归宿的收获。看详细[人生·命运|生与死]发现你的存在是生命的开始,于是,每一时刻都是一个新的发展,每一时刻都带来新的欢乐。看详细[哲理·感悟·宗教|存在]人,是生命链索的一环,生命的链索是无穷无尽的,它通过人,从遥远的过去伸向渺茫的未来。看详细[哲理·感悟·宗教|性灵,人]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看详细[事业·理想|奉献]生命是各种财宝最高之物,而最高之恶便是死。看详细[人生·命运|生与死]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看详细[人生·命运|困苦逆境]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看详细[人性·社会|责任]人的青春时期一过,就会出现像秋天一样的优美成熟时期,这时,生命的果实像熟稻子似的在美丽的平静气氛中等待收获。看详细[时间·青春|岁月]38\n青春是人生之花,是生命的自然表现。...看详细[时间·青春|青春]人们在谈论中消磨时间,与此同时,时间也在不声不响地销蚀人...看详细[时间·青春|时间]死亡是那些自由不能解救的人的解脱者;是药物不能医治的病人的医师;是时间不能释怀的人的慰藉。——科尔颠【英】共36条 第25条 相关名言 死亡和老人的距离并不比和婴儿的距离更近,生命也是如此。[人生·命运|生与死]死是伟大的激情惟一纯洁、美丽的线路。[人生·命运|生与死]有人可能一百岁时走向坟墓,但是他可能生下来就已经死亡。[人生·命运|生与死]死,是将我们所有的秘密、阴谋、奸诈的面纱揭开的东西。[人生·命运|生与死]死亡是造物者为人类安排的一种自然的、需要的、普遍的灾害。[人生·命运|生与死]生与死是无法抗拒的,我们只能享受二者间的一段时光。死亡的黑暗帷幕将衬托出生命的光彩。[人生·命运|生与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38\n[人生·命运|价值]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不是另一场出发?[人生·命运|生与死]生由死而来。麦子为了萌芽,它的种子必须要死了才行。[人生·命运|生与死]播种的人撒下了种子,看到农夫在收获,会兴起类似的想法来:“生”是耕作,“死”是其归宿的收获。[人生·命运|生与死]自杀是可恶的,因为上帝禁止这样做;上帝禁止自杀,因为这样做是可恶的。[人生·命运|生与死]为了惧怕可能发生的祸患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一件懦弱卑劣的行为。[人生·命运|生与死]一个人抛弃了自己,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抛弃了生命,便完全消灭了自己的存在。[人生·命运|人生态度]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3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