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7 发布 |
- 37.5 KB |
- 6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真题解析
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黑魔方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题解析(06版)策划:沉郁林海顾问:踏雪无痕,尘埃落定,victorddd【转载加工请保持格式的完整性,严禁删除致谢名单】声明:任何人不得将此资料用于商业目的,包括有偿出售、用作促销!本书在制作时参考了市面上几本流行的真题包括:《政治理论历年真题点评》,《考研政治十年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政治历年真题解析与应试对策》特此感谢!致谢名单网友:一考到底,stove,男男,有个茶杯,.com.,阿修,缘缘,资本周转,斯文败类系列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哲学框架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讲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性质及基本性质和基本特征;第二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主要讲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第三章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主要讲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四章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主要讲认识的本质,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五至七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主要讲社会的本质及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总论试题命制的基本指导思想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国家为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而设置的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等本科生能达到及格和及格以上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为此,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统一制订《考试大纲》作为考研命题的基本依据。\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1998年4月,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提出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设置新方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五门课程。《考试大纲》的基本考查内容由这五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组成,但《考试大纲》的修订必须依据高校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形势发展的需要来进行。政治理论试题命制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有:第一,命题组必须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对各个学利?知识点的考查范围进行命题,试题的内容比例、题型比例应符合《考试大纲》的规定。对政治科的命题的考查内容来自于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毛泽东思想概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邓小平理论概论》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第二,试题应科学规范,没有科学性、政治性错误。参考答案的编写力求科学规范,答案基本上以现行教材为参照标准,或以中央正式文件为依据;答案无政治性失误、科学严谨,准确无误并尽可能避免有学术上的争议。第三,试卷有一定的覆盖面和难度控制,所考查的知识点应尽量广泛,分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试题的考查内容应“依据大纲且不能拘泥于大纲”,同时,保持年度间试卷难度稳定。《考试大纲》所列的考查要点规定了考试的考查内容,是考试命题和考生复习的依据和范围,但是这些考查的要点又只是一个框架,所列知识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因而,在复习时仅仅依靠大纲所列要点是远远不够的。不仅如此,考查要点之外的内容并非可以置之不理,相反,必要的非考查要点对考试内容的掌握也同样大有裨益,掌握这些知识对考试成绩的提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有确定的考核知识点,并能体现一定的能力考查目标。题目创设的立意、情境、设问的角度和方式新颖、灵活。强调考查内容的各个学科之间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适当加强对综合的、跨学科的能力的考查。《考试大纲》对考生的能力考查的目标具体规定了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的哲学、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第二,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第三,运用有关原理,辨别理论是非,分析、论证某一观点的正确或错误。第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第五,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分析所提供的具体材料,引证有关事实,科学地评价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第六,准确、恰当地使用政治理论各个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理有据、合乎逻辑地回答问题。这些评价目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对考生知识性、理论素质、辨别与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理解、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等能力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年真题命题规律探究2000年以前,在考研《大纲》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部分,从2001年开始,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值占政治理论课总分值2001年和2002年为24%,2003年和2004年为22%,如果加上选做题,2003年和2004年为25%,2005年为23%。从1999年以来的哲学试题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高分值考题在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中转换\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高分值考题指辨析题和分析题,答好此类试题对提高得分率意义重大。哲学每年必有一道辨析题和一道分析题。高分值考题分布在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相关章节,即考研政治理论《大纲》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先看辩证法部分:1999年文科哲学分析题,(当时称材料题即35题)要求运用主要矛盾原理,矛盾同一性原理、矛盾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鞋厂的生产和营销策略;2000年文科哲学分析题(当时称论述题,即33题)要求运用辩证和唯物主义的矛盾学说分析我国政策的“巨大成就”和“某些负面效应”之间的矛盾关系;2004年哲学辨析题(即31题)要求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分析某种工作方式(以漫画表示)。这些考题都属于辩证法部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再看认识论部分:2000年理科哲学辨析题(即30题)是“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2002年理科哲学辨析题(即31题)是“对于右图,甲说,这是一只鸟;乙说,这是一只兔”;2002年文科哲学辨析题是“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再看近几年出的哲学分析题:1999年理科哲学分析题(即33题,当时称论述题)是“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分析实践标准对我国巩固化改革的意义;2001年文理通用哲学分析题(即34题,当时称论述题),要求运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原理分析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发现新的基本粒子的谈话;2003年哲学分析题(即34题)要求用感性认识上升到感生认识的原理、辩证思维方法分析伯乐相马和伯乐之子相马“按图索骥”的故事;2004年哲学分析题(即34题)要求结合闻一多先生的讲课内容分析认识过程中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所有上述命题都是属于认识论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特别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认识中的主体能动性、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再看高分值试题中的历史唯物论的考查内容。1999年文科哲学辨析题(即30题)考查的是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000年文科哲学辨析题(即30题)考查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2001年文理通用哲学辨析题(即31题)考查的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2003年哲学辨析题(即31题)考查的是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再看分析题,2000年理科哲学分析题(即35题,当时称材料题)考查的是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分析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变化和宪法修改;2002年哲学分析题(即36题材料题,文理通用)则以水资源为例考查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涉及到矛盾转化,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2005年分析题第34题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很清楚,历史唯物论的高分值哲学试题都属于考研《大纲》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2005年第31题是1999年以来考研《大纲》的第七章第一次考的辨析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考研《大纲》的第一章、第二章,1999年以来,从未出过辨析题和分析题。总之,哲学高分值考题,是在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论中转换。今年考辩证法,明年考认识论或历史唯物论,反之亦然;或者说,今年辨析题考辩证法的内容,分析题则考认识论或历史唯物论的内容,下一年则发生相应的转换。2004年哲学辨析题和分析题分别是考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内容,2005年哲学辨析题和分析题考的都是历史唯物论。2006年就可能发生相应的转换。第二,在理论上,哲学命题都是考查对哲学概念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解的准确、完整程度\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都包含着比较完整的内容,少回答了一个方面的内容,就会影响得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概念的规定、对其基本原理的阐明,都有确定、准确的意义,因此,回答问题要准确,注意划清理论界限。理解越准确,回答越完整,理论界限越清楚,越符合题意,就越能提高得分率。哲学上有许多理论界限。考研《大纲》第一章需要划清唯物论和唯心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一元论与二元论、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一切旧哲学的总的区别和界限。《大纲》第二章需要划清在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论、二元论、旧唯物论、庸俗唯物论、物活论的区别和界限,在运动观上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论、形而上学以及相对主义诡辨论的界限,在实践观上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论、旧唯物主义的界限。《大纲》第三章要求划清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决定论、非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辩证否定论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等的区别和界限。《大纲》第四章要求划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和界限,以及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区别和界限。在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则要求划清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等的区别和界限。哲学命题中许多都是直接划清理论界限的试题。比如,1999年文科选择题第2题(理科第1题)考查的是马克思的一段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从提供的四个选项可以看出,实际上是考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上同唯心论、庸俗唯物论的区别和界限。2002年理科多选题第17题考的是“画饼不能充饥”,考查的是在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庸俗唯物论的区别和界限。1999年理科多选题第17题“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考查的是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和界限。2000年理科多选题第18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显然是考查上述两者的区别和界限。2001年文理通用单选题第10题,考查18世纪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那一段话,是划清决定论、非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和界限。2001年文理通用辨析题(第31题),“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考查的是唯物史观同客观唯心论的历史观、宿命论的历史观的区别和界限。近几年来,哲学上的理论界限不少已经考过了,对未曾考过的理论界限应引起更大的注意。第三,哲学命题联系实际的范围极其广泛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哲学的特点之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社会热点、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特定社会背景中提出的问题,哲学史上的名言名句以及广泛流行的成语、典故,都可以成为哲学命题的内容。2000年文科分析题(论述题第33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某些负面效应。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学说,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改革的“巨大成就”和“某些负面效应”之间,形成一对矛盾,这在广大群众思想上也有所反映,为人们所关注。这是用哲学命题分析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2000年理科分析题(35题)提出的关于我国所有制改革、经济发展和宪法修改的材料,要求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回答,也是属于这方面的命题内容。在现代社会中,生态失衡、资源枯竭成为“全球问题”和社会热点,哲学命题当然不会放过。1999年文科辨析题(30题)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就是要求用哲学原理分析上述“全球问题”。2002年文理通用分析题(第36题)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材料,2004年单选题第2题关于我国北大荒由于过度开垦造成生态失衡的材料,2005年分析题第34题关于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材料等题目,也都是属于这方面的内容。\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如何从哲学上分析这些成果?这些科学成果的发现过程体现什么哲学原理?分析这些问题也可以体现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001年理科多选题第17题,是以现代生物学发现的每个细胞中DNA遗传信息与生物个体关系来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关于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理解的准确程度。2001年文理通用论述题(第34题)是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发现新的基本粒子的过程,考查考生对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理解程度。2005年多选题第16题是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做的试验的结果,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的理解程度。特定社会背景往往也是考研哲学命题的背景。1999年理科论述题第33题是“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巩固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出此哲学考题与实践标准讨论二十周年的背景相关。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实践标准的大讨论,为恢复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实践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1999年刚过实践标准讨论二十周年,出此考题理所当然。至于2000年文理通用单选题第2题考查“意念移物”、2001年理科单选题第3题考查“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则是近几年我国批判法轮功在考研哲学命题上的反映。至于哲学史上的名言名句、广泛流行的成语、典故,一般出选择题,但也可以出辨析题甚至分析题。如2000年考查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当年的文科辨析题(30题),2002年考查的“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也是当年的文科辨析题(31题),2003年考查的伯乐相马和伯乐之子相马的典故,则是当年的分析题(34题)。2005年考查的许衡口渴难耐也不摘梨的典故,是1999年以来,第一次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的辨析题。第二部分政治理论历年真题评析(1999-2005年)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选择题Ⅰ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2003年单选题第1题)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辨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答案】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较易回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哲学史上就一直存在着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古代,存在着朴素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朴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近代存在着形而上学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至于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也是古已有之,在近代更为明显。因此,备选项A、B、C是错误选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在一切旧哲学那里,社会历史观上唯心主义一直在统治地位,虽然某些哲学家也试图或曾经用某种物质因素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剥削阶级的偏见,没有、也不可能提出系统科学的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在于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不仅在于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更重要地在于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恩格斯语),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列宁语)。因此,D是唯一正确选项。【相关知识衔接】\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则是关于世界存在方式的两种对立的世界观,也是“在人类认识历史中,从来就有”(毛泽东语)的。可见,上述三个“对立”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才出现的。只有选项D最合题意。【命题趋势】此知识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常识,对哲学史有一定了解的考生都不难做出正确的回答。此知识点只能出选择题。本章总结1999年以来,7年考研中只有2003年哲学试题属于本章内容,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4年、2005年哲学试题不属于本章内容。本章一般出选择题,特别是单选题、个别年份(如1998年)出过辨析师,从未出过分析题。本章需要着重理解和把握重点概念和问题有: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和意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的关系等。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一)选择题Ⅰ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1999年文科单选题第2题、理科第1题)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答案】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本质的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本质问题的根本观点。此试题出自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马克思指出:“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12页)唯心主义认为,现实事物是思维的创造物;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观念、意识“不外是”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所谓“改造过”,指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信息进行了能动的加工,意识、观念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即意识具有主观反映性的特征,本身并不是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列宁语)。因此正确选项是D。备选项A把意识看成“人脑中的特有的物质”,是19世纪中叶欧洲某些庸俗唯物主义者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否认了意识的主映反映性特征。备选项B把人脑看成意识的“源泉”,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意识的“源泉”是实践和客观物质世界,人脑则是意识的思维器官,它不能凭空产生意识。备选项C否认了意识和物质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本质区别。因此,A、B、C都应排除。【相关知识衔接】划清在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论、庸俗唯物论的原则界限。【命题趋势】\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此题属哲学上的名言名句,这种题型曾多次出现。题中马克思那段话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其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关于意识的本质的原理则是需要准确、深刻加以理解和把握的。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要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原则界限。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1999年文科单选题第1题)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答案】B【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此题出自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原文无“之外”两字。列宁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137页)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也讲过这一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整个世界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都以物质为基础,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种种表现形态、形式或机能、属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简言之,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统一问题上的根本观点,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因此,正确选项是B。列宁上述论断并没有否认人的意识的存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意识是人脑这种高度复杂的物质形态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的主观反映形式;人脑是意识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意识运动伴随着人脑内部的物质运动,因此,意识也是“物质运动形式之一”(恩格斯语)。所以,备选项A是错误的。列宁的上述论断也没有否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恩格斯语)。把意识理解为“特殊”物质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它否认了意识的主观反映性特征。因此,备选项C、D也应排除。【相关知识衔接】注意列宁的上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命题。【命题趋势】列宁上述论断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对物质、运动、时间、空间、意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要从理论上准确理解和把握,从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2000年文科单选题第1题)A决定性B预见性C能动性D主动性【答案】C【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性原理。此题出自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黑格尔是个唯心主义者,但他的哲学中有合理的思想,他是可知论者,并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列宁在读他的《逻辑学》时对他重视实践作用的思想进行唯物主义改造,提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世界。”并接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版,第228页,229页)。列宁在这里讲的“创造客观世界”与“改变世界”\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为同一含义。列宁这一论断是阐明和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能动地认识世界,即反映世界,形成思想、观点、理论、决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创造”不是无中生有的臆造,“改造”也不是任意的改造,而是以正确反映世界为前提,通过实践,创造出世界上本来没有的事物。备选项A是错误的,是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归根到底,物质对于意识具有决定性,而不是相反。这种观点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备选项B是片面的,因为预见性只是人的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表现。备选项D也不准确,因为主动性只是意识能动性的具体体现。C是唯一正确答案,是对列宁这一论断的完整、准确的概括。【相关知识衔接】在意识能动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论的根本区别;意识能动性与其具体表现的区别。【命题趋势】列宁这一命题再考的可能性较小,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把握这一原理时,要同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在理论上划清界限,同时要注意把意识的能动性这一概括性的提法同它的具体体现区分开来。4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2000年文、理科单选题第2题)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答案】A【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和运动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但不是消极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人的意识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和通过实践、运用物质手段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外在世界,脱离实践和物质手段,单纯依靠意念活动,连一个原子都移动不了,更不能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因此,试题中提出的观点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移属于机械运动,物质结构变化属于物理化学运动,意识、意念活动属于思维运动。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存在着原则的区别,存着不同的物质承担者,有不同的原因,解决不同的矛盾。“意念移物”、意念“可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是某些“气功学家”和邪教宣扬、鼓吹的骗局,它经不起严格科学实验的验证。选项A是唯一正确答案。备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谓“实践唯物主义”,目前学术界尚存在不同看法,但主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并非都是“实践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衔接】划清主观唯心论、客观唯心论、机械唯物主义的原则界限。【命题趋势】流传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看法、观点,有许多是不符合,以至违反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贴近日常生活出考研哲学命题是近年来哲学命题的一种趋势,希望引起考生的的注意。5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2000年理科单选第1题)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答案】B【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性。此题出自《荀子·解蔽》。中国古代哲学家一般认为,“心”居人身之央,是人身主宰,并具有精神活动的功能,荀子也有这种看法。他认为,“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解蔽》)“心”对五官(感官)具有统帅和支配作用,他主张用“心”想才能形成正确认识。考题中荀子的话是说,不用“心”进行思维活动,黑白颜色摆在而前也眼睛看不见,雷声鼓声在旁边响着耳朵也听不见。一般用以说明荀子重视理性思维对感官活动的指导和能动作用,不用心,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荀子这段话蕴涵着意识具有能动性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意识反映世界总是根据自身的实践需要,对认识对象作出能动的选择,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关注什么,忽略或忽视什么,都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需求。这是意识能动性在认识世界方面的重要表现。因此,B是正确选项,最符合题意。意识固然具有对象性、客观性、有时有任意性,但均不合题意,因此,备选项A、C、D应排除。【相关知识衔接】注意意识的对象性、能动性、客观性、任意性的含义及区别。【命题趋势】引用中外哲学史上著名哲学家的话作为考研试题是经常出现的,但只要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以此为指导进行分析,都不难作出正确的回答。这类考题一般出选择题。6“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2001年理科单选题第3题)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答案】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作用。“诚”或“不诚”属于主观意识和态度,“灵”或“不灵”属于客观现实结果或效验。一件事情能否成功,达到预想的结果,关键在于在实践中是否尊重客观规律;否则,违背客观规律,虽然具有完成任务的诚心和诚意,也难免遭受挫折或失败的结果。某一种学说的“灵”或“不灵”,关键在于它是否是科学真理,一切客观真理,最终都会在实践中得到证明,显示它的“灵验”,从而取得人们的“诚信”。一切歪理邪说,虽然也曾使一些人一时诚信它,但最终要在实践中被证明的谬误而“不灵”。试题中引用的说法片面夸大了“心诚”的作用,即片面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客观唯心主义是把精神夸大为脱离人的独立存在,不是夸大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因此,备选项C不合题意。备选项A和B更与本题内容不合。【相关知识衔接】注意辩证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这些概念的含义和区别。【命题趋势】“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这种说法在现实生活中广为流传,也是宣扬迷信者惯用的话,要注意对类似的俗语从哲学上进行理性分析。7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2001年文科单选题第2题)A是人类的主观意识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D是意识的客观内容\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答案】C【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具体说来是语言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于物质具有依赖性,从而揭示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这种依赖性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它的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在阐明意识的原始发生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劳动的决定作用和在劳动中产生的语言的作用,语言的产生使抽象思维成为可能,意识从而产生。语言和意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意识的物质外壳,意识需要通过语言表达、记录、固定下来,意识是语言的精神内容。因此,马克思说:“意识并非一切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81页)因此,无论是随着人类社会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自然语言,还是后来产生、发展起来的人工语言(如国际语、符号语言等),都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C是唯一正确选项。备选项A否认了语言的物质性,备选项B把语言排除在物质和意识之外,备选项D把语言和意识的关系说反了,都是错误的,应排除。【相关知识衔接】意识和语言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命题趋势】此知识点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要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2002年文科单选题第1题)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答案】B【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在改造物质世界中的重大作用。“自在之物”和与之相对应的“为我之物”这两个概念,在哲学史上的用法是有差别的,一般说来,“自在之物”或“自在世界”指未被认识或改造、自行存在之物,主要指天然自然;“为我之物”指已被人认识或改造、体现人的目的和需要、为人所用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能动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它使统一的物质世界一分为二,造成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介入,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日益转化为“为我之物”。试题以化学工业制造出品种繁多的人工化合物的事实,说明了实践在改造物质世界中的重大作用。因此,正确选项是B。备选项A是明显的事实性错误,物质世界首先是自然界是从来就有的,不是人类创造的,它对于人类社会和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先在性”(马克思语)。备选项C认为“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是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备选项D认为“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也是明显的事实性错误;人造物质是对天然物质的加工,以天然物质的存在为前提,只是改变了天然物质的结构或存在形态。【相关知识衔接】注意在实践观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论、旧唯物论的区别。\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命题趋势】关于实践在改造物质世界中的作用,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实践的作用具有正负效应的二重性。今后考研中还有较大可能出涉及这一知识点的试题。9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2003年试题单选题第2题)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答案】C【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仍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作用,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人和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必须和世界相互作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实践进行的,实践是人和世界相互作用的“交错点”(列宁语),是人和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实践具有改造客体和优化主体的功能,因此,在实践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正如马克思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5页)他把实践理解为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同上书,第77页)。因此,C为正确选项。人和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和世界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并呈加速发展的趋势,而自然界的变化却是相对“微小”(马克思语)的,因此,造成人和世界发展、改变的根本原因不是“自然界自身的运动”,备选项A是错误的。人的意识固然具有能动作用,但意识的能动作用要达到改变世界和改变人自身的目的,必须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的途径,因此备选项B是不准确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固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但它本身就属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且,人的实践活动不仅包括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还包括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因此,备选项D也是不准确的。【相关知识衔接】注意“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活动”、“工具的制造与使用”,这三者的关系和区别。【命题趋势】此知识点仍然有再考的可能性。在理论上,要弄清楚“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和“工具的制造与使用”三个问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10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2002年理科单选题第1题)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答案】A【简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即人类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世界是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化自然指被人类实践改造、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它已经属于人类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即社会有机体,它是由人和人群组织、生产力、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等构成的有机整体。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世界”\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这个特定的概念,要全面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由上分析可知,选项A是正确答案。备选项B认为人类世界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不准确。主观世界,即人的精神世界,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固然属于人类世界,但客观世界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其中却包含着天然自然界,则不属于人类世界。备选项C则明确把自在自然即未被认识、改造的自然也列入人类世界之中,扩大了人类世界这一概念的范围,但却把人类社会排除在人类世界这一概念之外,则又大大缩小了这一概念的外延。备选项D只把“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类世界的内容,而“社会关系”只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又缩小了这一概念的范围。【相关知识衔接】人类世界和人类社会、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以及社会关系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命题趋势】此知识点再考的可能性不大。要在概念上注意人类世界和人类社会、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以及社会关系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2005年单选题第1题)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答案】B【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富口袋”,是创造物质财富;“富脑袋”,指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党的方针、政策。“富脑袋”对创造物质财富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的作用。因此,“要富口袋,先富脑袋”体现了精神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说明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所以,正确选项是B。但精神(意识)是主观反映性的存在,它是物质的主观反映,它同物质有着原则的区别。单纯的精神(意识),连一个原子也移动不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备选项C关于精神力量可以“代替”物质力量的说法混淆了物质和精神的原则区别,也夸大了精神的作用,因此应排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精神(意识)是物质长期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简言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备选项A和D否认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因此应排除。【相关知识衔接】科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和精神这两个基本概念以及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命题趋势】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唯物论和唯心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还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的原则区别以及同一切旧哲学的区别。要注意划清在物质和精神关系问题上的理论界限。此类知识点属于常考点。(二)选择题Ⅱ1哲学上把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一自然”,把经过人类改造自然称为“第二自然”。关于二者的正确的哲学判断是(1999年文科多选题第17题)A第一自然是物质的,第二自然部分是物质,部分是意识B第一自然是脱离人类的物质世界,第二自然是人的意识的产物\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C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第二自然是人类实践创造的物质新形态D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因为它们都是由原子、分子在三维空间中排列而成的E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界,都是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答案】CE【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并涉及对自然客体(客体基本形式之一)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语)。无论是“第一自然”(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和“第二自然”(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因此,两者都是物质自然,而后者是人类实践创造的物质新形态。哲学上的客体指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第一自然”固然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第二自然”同样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这样才能使物质生产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发展。因此,正确选项是C和E。备选项A把“第二自然”的一部分划入“意识”范畴,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原则区别。备选项B把“第一自然”视为“脱离人”,有认为它对人和人类社会不发生关系和作用之谦;“第一自然”虽先于和独立于人和人类社会而存在,未经人类改造,但它包括的范围极其广大,其中有些以直接、间接以及强弱不等的程度影响、制约人和人类社会,其中有些影响或许至今还未为科学所发现,也或许至今还未发生影响。至于把“第二自然”看成“意识的产物”,显然是唯心主义观点。因此,备选项B是不准确的、错误的。“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是因为二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不在于“它们是由原子、分子在三维空间中排列而成”,这种说法不仅把现代物理学发现的基本粒子排除在物质形态之外,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哲学上物质范畴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混同了。因此,备选项D也是错误的。【相关知识衔接】准确理解物质、意识这两个哲学基本概念及意识的能动作用。【命题趋势】此考题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对哲学上的物质、意识这两个基本概念要准确理解,并要科学理解意识的作用。2IBM公司制造的“深蓝”计算机战胜了世界顶级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这一事实表明(1999年理科多选题第19题)A电脑具有比人脑更高级的运动形式B电脑是人脑的延伸,是人类扩展自己智力的工具C人脑的运动与电脑一样,归根到底是电子等物质粒子的运动D电脑是物化了的人的意识,电脑战胜人脑,实质上是人类自己战胜自己E电脑和机器人也能进行某些实践活动【答案】B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本质和人工智能。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对物质的反映,因而思维模拟亦称人工智能是可能的,包括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目前的电脑属于功能模拟,它可以代替人的某些脑力劳动,在某些特定方面甚至可以超过人脑(运算速度、准确性等),因而它战胜人脑是完全可能的。电脑是人工制造的思维工具,它是人脑的延长,通过电脑人类扩展了自己的智力;它把人的意识物化在机器中,它是人制造的,是人类智慧的“反光”;电脑战胜人脑,实质上是人类自己战胜自己。因此,选项B、E是正确答案。\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但电脑是机械物理电子装置,电脑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形式,有明显的机械性,没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没有自己的“思维”,只是近似、部分地模拟人脑的思维功能。人脑则由千亿个神经细胞构成,是结构最为复杂的物质形态,它是最高级的运动形式——思维运动的物质承担者,具有能动的创造性、灵活性;人脑的思维运动固然包含着脑电波等电子运动,但不能归结为电子等物质粒子的运动。因此,备选项A和C是错误的。至于实践,它是人特有的“主观见之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世界的活动,电脑和机器人不过人在实践活动中使用的一种工具而已。因此,备选项E也是错误的。【相关知识衔接】准确理解人工智能及其作用;人脑和电脑的本质区别。【命题趋势】人工智能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生产、科研、国防军事以及日常生活中存着日益广泛的应用领域,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发展。如何从哲学上分析人工智能,应引起考生的注意。此考点不仅可以出选择题,也可以出辨析题。3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2000年文科多选题第17题)A多元论的思想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答案】BCDE【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运动以及唯物主义的古代历史形态。此题出自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一。方以智,是我国明清之际的朴素唯物主义者,他认为“气”为物质本原或原始物质,一切实形之物由“气”凝聚而成,“气”的运动会发光、发声,“一切物,皆气所为也。”(同上书)因此,方以智的哲学属于气一元论,不是“多元论”,备选项A是错误的。他的这种思想承认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形”、“声”、“光”等是对物理运动形式的朴素、初步概括。因此,他的上述表述虽然很朴素、直观,具有猜测性,但蕴含有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运动形式多样式等思想。因此,正确选项应当是B、C、D、E。【相关知识衔接】一元论同多元论的区别;朴素辩证法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区别。【命题趋势】方以智上述表述再考的可能性较小。要善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对古代哲学家的思想作出正确的评价。4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2000年理科多选题第19题)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E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答案】ABC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的物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整个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以物质为基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把唯物主义彻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坚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而彻底批判和克服唯心主义。\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指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性。本题答案列举了社会物质性的四个主要表现,即选项A、B、C、D。选项A,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提出的科学论断(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页),其最本质的含义是社会形态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选项B和C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物质的力量或物质的关系,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否认了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唯心主义观点,说明了社会的物质性。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同样说明社会历史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选项D是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论述的转述,(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9页),在于说明,人类社会虽然存在精神现象,但精神现象是由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制约的,同样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备选项E认为,“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是错误命题。因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语)【相关知识衔接】社会同自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命题趋势】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涉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也是坚持唯物史观重要前提。要指出考题答案中列举的社会物质性四个表现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交错的。此知识点还存在再考的可能性。5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2001年文科多选题第17题)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B人们实践活动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答案】AB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范畴。此知识点更多涉及考研《大纲》的第五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的时候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又说:“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2页,第92页)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相对应的哲学范畴。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人们的物质实践活动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主要指物质资料产生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全部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显然,选项A、B、D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是正确选项。备选项C把“各种社会关系”都列入社会存在中,扩大了社会存在范畴的外延;人们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及其他关系,其中生产关系体现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固然属于社会存在范畴,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则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至于E项中讲的法律制度,属于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它是在一定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之上建立起来的,由经济基础决定,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它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一定的法律思想,同样不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相关知识衔接】\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社会存在同实践、自然资源、社会关系、生产力、法律制度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命题趋势】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理解社会存在范畴,对于深刻理解社会的物质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具有重要意义。此知识点仍有再考的可能性。6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2002年文科多选题第16题)A意识根源于物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E意识可能转化为物质【答案】ABE【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这道试题的出处是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的第三章,原文是:“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是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108~109页)列宁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最为广泛的哲学范畴,给物质下定义,不能沿用形式逻辑的种属差定义法,只能用与其对应的概念——意识的关系来下定义,“除了指出它们之中哪一个是第一性的,不可能,实质上不可能再下别的定义。”(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107页)因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在这个范围内,两者的对立是绝对的,即无条件的、不能改变和颠倒的,否则,就不能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但是,一切对立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不例外。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具有相对性,是因为意识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总之,物质和意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具有统一性。如果否认这一点,就会陷入二元论或不可知论、形而上学唯物论。因此,正确选项A、B、E。备选项C认为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含有凡是物质都有意识,属于万物都有灵魂的“物活论”观点,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备选项D认为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即意识与物质从来都是并存的,否认了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也不了解意识是对物质的主观反映,否认了意识同物质的原则区别,含有庸俗唯物主义思想。【相关知识衔接】对立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命题趋势】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问题,既要运用唯物论的观点来分析,又要运用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观点来分析,这样才能划清辩证唯物论同唯心论、二元论、不可知论、形而上学唯物论、物活论以及庸俗唯物的原则界限。此知识点在理论上是一个难点,不仅会出选择题,还可以出辨析题。7从物质与精神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2002年理科多选题第17题)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E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答案】DE\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饼”,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属于物质的东西。“画饼”,是对“饼”的描绘和反映,属于精神范畴。“充饥”,是“饼”的效用和功能。在这里,“画饼”和“饼”存在着反映和被反映的区别,即精神和物质的原则区别。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物质的东西和精神的东西各有不同的作用,有时精神的作用也十分巨大,但精神不能代替物质,它只是物质的主观反映,主观反映不等同于客观事物本身。因此,正确选项是D和E。备选项A认为精神和物质不具有同一性,否认两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把两者绝对对立起来,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备选项B认为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一命题本身是正确的,但不合题意。备选项C认为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其错误与选项A同。【相关知识衔接】物质和意识的原则区别及其矛盾同一性;在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论、旧唯物论的原则界限。【命题趋势】“画饼不能充饥”这一俗语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类似其他俗语或成语,这些俗语或成语涉及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注意对其进行哲学分析。此类考点一般出选择题。本章总结1从1999年以来考研试题可以看出,本章一般出选择题,特别是单选题。7年来,出单选题13道,多选题6道,没有出过辨析题和分析题。应指出,本章有出辨析题和分析题的可能性,特别出辨析题的可能性很大。如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意义、运动和静止、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能动性原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都存在着出辨析题或分析题的可能性。2本章中心是阐明以实践为基础的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绝大部分命题都是围绕这个中心主题的,而且同一知识点反复命题,应引起考生注意。3理解和把握本章试题,要注意在物质观、运动观、实践观、意识观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唯心论、旧唯物论、相对主义诡辩论、二元论等)的区别和界限。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一)选择题Ⅰ1在哲学史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1999年理科单选第2题)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答案】C【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三个主要表现:使对立面相互联结,保持事物相对稳定,提供矛盾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使对立面在相互吸取、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各自得到发展;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日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了矛盾同一性的第二个方面的作用,即通过相互利用推动矛盾双方各自得到发展。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备选项A(“矛盾一方先服从另一方”)和D(“矛盾双方的融合”\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讲的是矛盾解决的不同形式或结果,不是讲矛盾同一性的作用,因此,与题意不合。备选项B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促进的作用,也与题意不合。这里的关键内容是试题中“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即唯心主义派别的“自身矛盾”,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因此,选项C最合题意。【相关知识衔接】试题出自列宁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本摘要》中的一段话,列宁指出:“当一个唯心主义者批判另一个唯心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基础时,常常是有利于唯物主义的。见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等人的批判,黑格尔对康德等人的批判。”(《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版,第313页)因为唯心主义的内部斗争是一种自我暴露,使人们更认清其错误实质,在内部斗争中常常提出一些合理的命题或思想资料,为唯物主义所吸取利用,从而促使唯物主义的发展。比如亚里土多德在批判柏拉图时阐明了一般概念和具体事物的辩证关系,黑格尔批判康德把客观事物“归属于自我意识里”是“一种唯心主义”时,却认为思想是“客观的”,“客观思想”构成了事物的本质。这都是有利于唯物主义发展的。【命题趋势】此考点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要注意矛盾同一性的三个主要作用。2“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2001年文、理科单选题第1题)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C非决定论的观点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答案】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性指合乎规律、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指并非必定发生、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实现;偶然性体现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则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使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带有这样那样的特定和偏差。考题中引用的话是18世纪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的一段话,他认为,根据太阳系的初始状态,可以推算出自然界过去到未来的一切状况;未来是含在过去的条件之中,一切都是必然的、可以精确确定的。他虽然坚决反对非决定论和神学的唯心主义伪决定论,但他否认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典型的机械决定论观点。因此,正确选项是D。备选项A、B、C显然都不符合题意。【相关知识衔接】在哲学上,凡是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的哲学观点和学说,称之为决定论,一般属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精神决定论和神学宿命论是伪决定论。凡是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的哲学观点和学说,称之为非决定论,属于唯心主义。只承认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而否认人的能动性、偶然性、因果联系的复杂性,称之为机械决定论。既承认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客观普遍性,又承认人的能动性、偶然性、因果联系复杂性,称之为辩证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3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2001年理科第2题)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答案】B【简析】此题考卷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度的概念。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都有自己的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它要求人们注意把握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鲁迅在总体上是充分肯定《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的,但也指出它有偏失之处。试题中引用鲁迅评论《三国演义》的一段话,说明它在描写人物方面的偏失。《三国演义》为了显示刘备的长厚风范因为过度“而似伪”,为了描写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也因为过度“而近妖”,都是没有把握好事物的度。因此,正确选项是B。备选项A、C、D本身都是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但鲁迅的上述一段话中并未包含选项A、C、D指出的那些思想,不合题意,应排除。【相关知识衔接】注意事物两重性、度、辩证考定、整体观这些概念的区别。【命题趋势】鲁迅那段话再考的可能性很小,但要对唯物辩证法关于度的概念要准确把握,注意实际生活中对度这一哲学概念的正确运用。4.“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2005年单选题第2题)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答案】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可能、不可能的理解以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正确回答这一考题,要明确三点:第一,“杰出的老科学家”当然是一位在他的研究领域内能够正确、深刻认识和洞察事物产生、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并具有丰富科学研究经验的科学家。第二,准确理解可能性、不可能性的含义及其原因。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现实;它同偶然性有一定联系,但主要是由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决定的,有它存在的客观根据和条件。不可能指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客观根据和条件,因而是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如石头变小鸡、制造永动机等皆属于此。第三,根据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和谬误有着原则界限;真理发展具有无限性。真理相对性指,真理的条件性、有限性,广度和深度都是有限的。在科学研究中,经验十分重要;而且那位科学家的论断主要不是依据经验,而是依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作出的。因此,备选项A应予排除。可能性根源于现实的客观根据和条件,它是客观的。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不同地位、立场、素质和能力的人对可能性固然有其作用、甚至起重大的作用,但认为“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有否认可能性的客观性之嫌,更不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的哲学命题。因此,备选项B也不成立。备选项C否认不可能性,是片面的。不可能固然永远不能实现,但无视不可能,不顾客观规律和条件,去办那些办不到的事,却是时有发生的,这只能以失败而告终。\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那位科学家在判断什么是可能或不可能的时候,是以他具有的十分丰富、又十分有限的知识、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事物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任何一个人的认识都受社会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以及主体自身条件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只能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而真理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世界又是无限的,已知和未知比较,未知的事物及其规律要多得多。由于科学新发现及新的技术手段的采用,原来人们认为不可能的会转化为可能,从而使原来的判断成为错误,而原来认为可能转化为不可能的则是少有或没有的,从而保持着原来判断的正确性。因此,判断什么是不可能比判断什么是可能有较大的失误的可能性。所以,当那位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对的”,说明了真理的客观性即绝对性;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错的”,说明了真理的适用范围、条件性、有限性,即相对性;两个“差不多”的用语,同样体现了真理的相对性。总之,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D是唯一正确答案。【相关知识衔接】可能、不可能的含义及其原因;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人的认识受限制和犯错误的原因。【命题趋势】此考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辩证法和认识论两部分,需要有较全面的分析能力,有较大的难度。命题难度的增大是2005年考研命题的一个趋势。(二)选择题Ⅱ1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1999年理科多选题第17题)A事物的自我否定B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C包含肯定的否定D主观、任意的否定E抽象的否定【答案】BDE【简析】此题考卷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对立。唯物辩证法否定观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基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斗争,最后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实现了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既克服又保留,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不是否定一切。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必然把否定看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它在绝对对立中思维,要么否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把把否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因此是抽象的否定。很明显,备选项A、C属于辩证法的否定观,选项B、D、E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观点。【相关知识衔接】两种否定观的分歧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之一,其对立的根源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命题趋势】此题考查的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理论观点。要注意在理论上划清辩证法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原则界限,同时要注意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否定观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注意辩证否定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反对实际生活中的形而上学否定观。\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2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2001年理科多选题第17题)A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C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D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E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答案】BDE【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普遍联系中的系统观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整体和部分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1)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部分)相互联结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相对稳定性等。其整体性是指它对内使其构成部分没有独立意义,对外是以整体面貌出现,具有其构成部分在孤立状态下不具有的整体特征和功能。因此,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其结构性是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组织方式或结合、联结方式,系统的整体性质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部分),而且取决于这些要素(部分)的结构,要素相同,结构不同,系统整体的性质也不同,因此系统整体的性质、功能不是其构成要素(部分)的机械总和。(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整体由部分构成,它必然包含着部分;部分是整体的部分,它包含整体的基本要素,它的性质渗透于整体之中。(3)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转化:整体对包含着它的更大整体来说就转化为部分,部分对它的构成部分来说就转化整体;部分可以转化为与它的整体并列的另一整体(如分解、分化、分裂、解体等),整体可以转化为与它的部分并列的另一部分(如融合、兼并、整合等)。作为系统整体存在的生物个体与其组成部分的细胞及DNA的关系也是系统和要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此,选项B、D、E符合题意。备选项A属于机械论的整体观、系统观,备选项C与正确选项B相悖,都应排除。【相关知识衔接】整体和部分是对立统一关系,要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命题趋势】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整体观、系统观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此知识点仍存在再考的可能性。要关注自然科学及其发展,提高对其成果进行哲学分析的能力。3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2001年文、理科多选题第16题)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为条件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面使自己获得发展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E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答案】ABDE【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各有其重要作用,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全面分析、理解和把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树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的辩证思维方法,善于运用这一观点分析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推动事物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1999年,中美两国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终于就中国加入WTO达到了“双赢”协议,这是中美双方长期谈判相互斗争的结果,体现了矛盾斗争性的作用,因此应选A。长期的谈判使中美双方认识到,中美双方的发展是互为条件的,是相互促进的,这体现了矛盾同一性的作用,因此应选B。长期谈判还使双方认识到,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这又体现了矛盾同一性的作用,因此应选E。总之,中美双方在谈判中体现了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达到了“双赢”的结果,因此应选D。因为是“双赢”,而不是“单赢”,所以并不体现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是矛盾解决的一种方式和结果,与本题中“双赢”不合。所以备选项C应予排除。【相关知识衔接】全面理解和把握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命题趋势】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的作用,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根本内容,在理论上要全面、深刻加以理解和把握。此题是在考研中第一次以《形势与政策》为内容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能力,应引起考生的注意。4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2003年多选题第16题)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答案】ABCE【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中的作用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试题出自《国语·郑语》,书中记载中国西周末思想家史伯对郑桓公的谈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下面又说:“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杂,以成百物”,“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这里讲的“和”,即“以它平它”,指把不同的东西或要素相互结合,是包含差异性的和谐统一。“同”,即“以同裨同”,指完全等同或相同的东西或要素的重合,是没有差异性的同一。不同性质的东西、有差别的事物相结合才能生成和变化成丰富多采的万事万物,这就是“和实生物”。相反,若“以同裨同”,那就单一音调不好听,单一颜色无文采,单一滋味不好吃,单一材料不成器,不能产生和存在丰富多采的事物,这叫“同则不继”。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差别和矛盾,都是包含着差别和矛盾的统一,是由不同方面或要素构成的统一体,不包含内部差别和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正是由于事物的内在差别和矛盾,即对立的统一,才推动了事物的不断发展。因此,正确选项A、B、C、E,史伯的谈话中朴素地体现了选项A、B、C、E指出的思想。史伯的谈话中没有备选项D指出的“矛盾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的思想,因此应排除。【相关知识衔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十分丰富上述考题中的话只是其中一例,要全面理解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命题趋势】选取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典型思想材料让考生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是考研哲学试题常见的一种考试方式。史伯的谈话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些重要范畴和思想还是很有必要。\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5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2004年多选题第17题)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E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答案】ABDE【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同一性概念,并涉及到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人的价值观和生产关系概念,即考研《大纲》的第五章和第七章。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同一性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指对立面互为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即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第二,指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即相互贯通性。饭店的广告幽默画“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体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相互依存,因此应选A。这幅幽默画也体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具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具有直接利益上的一致性,因此,试卷“答案”要求考生选B。但生产和消费的“直接同一性”,语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按照马克思的思想,“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是指“生产的消费”,在生产中生产者的“能力”和生产资料被“支出”、“消耗”和“使用”,即“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正如在自然界中元素和化学物质的消费是植物的生产一样。例如,在吃喝这一种消费形式中,人生产自己的身体,这是明显的事。”即许多消费是“生产人”的生产。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说,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马克思认为,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有“三方面”表现,除了“直接同一性”,还表现为两者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8-11页)试卷中要求回答的选项B同马克思讲的生产和消费的“直接的同一性”不相符合。“直接同一性”这个概念在一般高较校哲学教材中(包括哲学专业教材)是不讲的,此知识点出得有些偏。人们到饭店用饭是一种商品交换活动(买和卖),产品交换属于生产关系中的重要环节,幽然画体现了商品交换后动背后的人与人关系,也体现了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因此应选D和E。备选项C认为,“利己”是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是片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利己”作为人的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属于社会意识,是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则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在生产力还没有达到充分发展的程度,在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及其影响的条件下,在存在商品交换和劳动还是人的谋生手段的时候,利己思想有其产生、存在的必然性,有着广泛的影响,但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并非一切人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利己为出发点的。更不能认为,在一切社会形态中,人都是利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认为,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前者是人的活动对自身的意义,后者指人的活动对社会的意义,社会价值尺度是衡量人的价值的根本尺度。“利己”属于自我价值,只讲自我价值,不讲社会价值,也是片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倡导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群众的关系,反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相关知识衔接】注意马克思对生产和消费的“直接同一性”的论述。【命题趋势】此选择题带有综合性,涉及考研《大纲》的不同章节。\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此题以街头漫画为内容出题,显得新颖活泼灵活。这大概是今后考研试题的一个重要特点。这种形式出题的可能性会增大。6.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2005年多选题第16题)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答案】AC【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并涉及信息同世界普遍联系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联系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不是主观幻想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不存在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作为一个系统或系统的要素而存在;任何事物都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而同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试题中所说的一个人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表明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也表明了世界的普遍联系,通过“中介”而实现(信息接力就是通过中介)。因此,正确选项是A和C。电子邮件的信息固然是人发出的,但是信息的传输、接受却是一个客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物质的运动过程,信源和信息在转输、接受都依赖于物质,物质是信息的载体。备选项B把事物之间的联系都看成是“人为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应予排除。信息是他物的性质、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物中以某种方式的再现,它通过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表现出来。信息不是具体的物质实体,而是物质的属性和功能的表现,信息的发出、传递和接受,都必须有一定的载体,它依赖于物质。因此,信息不是世界普通联系的基础,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信息。“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4页)。备选项D应予排除。【相关知识衔接】普通联系原理、信息与物质运动的关系。【命题趋势】此考题的具体内容近期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原理,特别是其中涉及到的系统和要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还应该着重进一步把握,有出考题的较大可能性。7.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2005年多选题第17题)A.是有层次的B.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C.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D.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答案】ABD【简析】\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此考点涉及的知识点有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规律的特点和社会规律的特点。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江泽民2001年“七一”讲话和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本试题要求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回答。层次指系统内部结构的不同等级或次序,处于同一结构水平上的事物,形成一个层次。不同层次具有质和量的区别,又相互联系;高一级的层次对于低一级的层次具有依赖性,并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包含关系。在上述三大规律中,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最高层次,社会建设规律是次一级的层次,共产党执政规律是再次一级的层次。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上述三大规律既存在着区别,又存在着共同点,即它们都属于社会规律。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其根本特点是,社会规律必须通过人的的实践活动才能存在和实现(自然规律不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参与,它是自发实现的),因此,这三大规律“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恩格斯指出,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新版,第758页)。所以,选项B也是正确选项。唯物辩证法认为,个别指具体的、单一的事物,一般指许多事物中所具有的共同属性,特殊指个别中包含的与一般直接相关联的属性,是个别与一般相互联系和转化的中介环节。个别、特殊、一般的区分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特殊对个别来说是一般,对一般来说又可以称为个别;在一定范围内为个别,在另一范围内可转化为特殊或一般,反之亦然。在上述三大规律中,并在这一范围内,共产党执政规律属于个别,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属于特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则属于一般。因此选项D也是正确答案。社会规律虽然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存在和实现的,但它和自然规律一样都具有客观性、必然性。一切规律都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都不是人创造的,而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趋势。社会规律也是如此。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最终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有其确定的方向和秩序;社会发展是由许多相互冲突的个人意志构成的“总的合力”(恩格斯语)作用的客观结果;违背社会规律,必然遭受挫折和失败。因此,选项C是错误答案。【相关知识衔接】系统、要素、结构和层次;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个别、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命题趋势】社会规律的特点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一向是唯物史观的重点理论问题之上,仍有再考的较大可能性。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在理论上是一致的,一般哲学教材没有专门讲“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考生要把这个关系弄清楚,此知识点属于常考点。(三)辨析题1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对漫画中所反映的工作方式进行辨析。(2004年辨析题第31题)【答案要点】①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各个部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总和。②人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也是一个整体,都有其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它可以而且应当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但漫画中所反映的这种工作方式把一项完整的工作机械地加以分割,表面上看是把任务落实到人了,实际上是破坏了工作内部的有机联系,必然事与愿违。这是一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工作方式。注:如果考生把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融入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中,最多可给5分;考生从分工合作等角度回答问题,而不违背本题的基本精神,可酌情给3分。【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考题“答案要点”首先简要分析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它包含各个部分;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总和。第二,“答案要点”指出,人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也是有确定目标和任务的整体,可以而且应当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指出漫画的工作方式把完整的工作机械分割,破坏了工作内部的有机联系,是一种形而上学机械工作方式。【相关知识衔接】应指出,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发生以整体和部分同在、各部分以一定方式联结为一个整体为前题。漫画中的整木(我们把未分割前的整根木头称为整木,把分割后的各段木头称为分木)和分木的关系在其现实性上不存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先后代替关系,后者分割、否定前者的关系;分木形成后,整木已经消失解体了,不复存在;如果分木按一定方式重新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新的整体,它们之间才形成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同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分工合作是有差别的,尽管如漫画所示是机械分割式的分工,“破坏了工作内部的有机联系”,造成“事与愿违”,但整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仍然存在;分工以后,他们之间由于整体工作的需要还是不可避免发生联系,因为他们事实上已经形成一个为完成整体目标和任务而形成的群体。【命题趋势】这是考研史上第二次(第一次是2002理科辨析题第31题)由出题人员设计漫画的形式考查考生的哲学分析能力。但与上次不同,上次出的是辨析题,这次出的是分析题,分值更高;上次明显暗示考查的是认识论的内容,这次既无明显的导语,又无暗示,只是要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进行分析,灵活性更大,难度也更大。此类试题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四)分析题11997年,我国经济在总体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材料如下:(1999年文科材料题第35题)材料1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力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材料2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齐飞,鹏程万里。材料3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这种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请回答:\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1)在上述三个材料中,某鞋厂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2)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3)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答案要点】(1)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统一大市场与区域差异的矛盾。(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商品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3)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该企业具体地分析了统一大市场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规律中关于主要矛盾、矛盾同一性以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是事物许多矛盾中文的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范围有着不同的主要矛盾。考题列举了三组材料,要求分析某鞋厂在生产、营销和增强市场渗透力三个方面面对的主要矛盾,考题“答案要点”都作了明确的回答。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同一性是指对立方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材料1表明,无效供给过多和有效供给不足这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某鞋厂“着力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也就是创造条件,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从而体现了矛盾同一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普遍性通过特殊性来表现,它要求我们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材料3表明,某鞋厂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实行一区一策”,这就体现了他们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矛盾,从而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相关知识衔接】关于生产和营销策略的基本知识。【命题趋势】本试题有三个特点。第一,结合现实经济活动出哲学试题,这是1999年考研试题的一个新发展。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希望考生加以关注,并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知识。第二,此题不是单纯只考哲学中的某一原理,而是把对立统一规律中的三条主要原理综合起来进行考查。上述两点无疑增加了哲学考试的难度。第三,本试题中有明确的导语。在要求回答的三个问题中,第一和第二个明确要求用主要矛盾和矛盾同一性原理来分析和回答,第三个问题明确要求“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虽然没指明运用辩证法的那一个原理,但大的范围已明确确定,而且材料3中明确有“实行一区一策”的表述,就能联想到是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因此此题对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考生来说,是不难做出较好回答的。此类题型的试题再考的可能性有增大的趋势。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某些负面效应。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学说,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000年文科论述题第33题)\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答案要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的,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全部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改革措施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负面效应,付出一定的代价,它与改革措施发挥的正确效应是相伴而生的。矛盾双方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其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我们必须首先看到改革措施取得巨大成就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发挥它的正面效应,同时也不要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尽量减少负面效应,促使负面效应向正面效应转化。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负面效应是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它的出现和解决能够促使我们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纵深层次,使社会主义事物获得新的发展。【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在考题中已经指明,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学说,也就是对立统一规律。此考题指出,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又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巨大成就”和“负面效应”之间就构成了一对矛盾,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进行分析。矛盾学说的方法论意义就是要求我们坚持矛盾分析方法。首先,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同一性原理进行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全部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又是相互依存的,其处一个统一体中。我国改革事业也不例外,出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总会产生某些负而效应,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是相伴而生的。我们既要看到改革的巨大成就,又要看到某些负面效应,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反对片面性,反对一点论。其次,用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进行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有主要和次要方面之分,其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二者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首先看到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一矛盾主要方面,肯定和巩固成绩,并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同时也不要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某些负面效应,要尽量减少负面效应,不断克服负面效应。第三,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原理进行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的动力。改革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负面效应是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它,采取新的措施不断解决它,从而不断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向纵深发展,开拓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相关知识衔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主流和支流的关系;正确对待新生事物。【命题趋势】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是前天古人的崭新事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改革措施出台,往往是正负效应并存,出现积极支持和怀疑反对同在这一复杂局面。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改革开放中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提高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坚定性、自觉性、创造性。此类内容的考题,今后还会有较大的可能性出现。本章总结1本章试题的特点是:第一,联系实际的范围最为广泛,可以联系自然、社会、思维以及日常生活现象,联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联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传统哲学以及形势与政策、日常生活现象,等等,考生应加强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各种现象和事件的思维训练。第二,本章每年都出考题,特别是最近几年,如果不出分析题,就出较多的选择题,既出分析题,又同时出选择题的情况也是常有的,因此,本章是历年考研的重点,考生应予以重视。2\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对立统一规律是本章的重中之重,每年必考,估计2006年也不例外,考生复习时应予以重视。另外,2006年考试大纲新增加的知识点,也要引起注意。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是辩证法的重点原理之一,长期未考,要着重复习、掌握。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一)选择题Ⅰ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1999年文科单选题第3题)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答案】B【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性认识对科学观察的指导作用,并涉及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人们在观察事物、获取感性材料时,以原有的理性知识为背景,受理性思维的指导。由于理性背景和理性思维的不同,观察同一事物,有人有所发现,有人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机遇指科学观察中意外遇到的现象或意外的收获,“有准备的头脑”,即观察者具有的理性知识和理性思维。有没有这种理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指导,对能否及时抓住机遇,作出新的科学发现十分重要。备选项A、C、D对于科学观察固然重要,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是“强调”了什么,关键是考题中的“强调”二字。这句话是“强调”选项B而不是备选项A、C、D。B最合题意。【相关知识衔接】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渗透的。必然性通过偶然表现、实现,偶然性包含、体现必然性。机遇指人的实践活动中偶然遇到的机会或偶然的发现,但它不是纯粹的偶性,其中隐藏着必然性。科学的任务就在于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有充分理论准备并以此为指导从事实践的人,才有较大可能及时抓住机遇,从而作出新的科学发现,揭示其中的必然性。【命题趋势】“机遇”这个词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被使用,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机遇意外的“光临”,问题是能否及时抓住机遇,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这取决于人所具备的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其中理性背景和理性思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能够对机遇进行哲学分析。本题涉及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这两个知识点属于常考点。2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1999年文科单选题第4题)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答案】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真理的客观性和实践在检验真理中的作用。\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它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的客观内容,具有客观性。但如何证明某一种认识、思想、学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就要看它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的。错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违背的认识,是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因此,选项D最合题意。备选项A认为,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能否满足人的需要”,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否认了真理和错误的界限。备选项B认为,真理是“被多数人认可”,“认可”属于主观认识范畴,同样否认了真理包含的客观内容,多数人“认可”并非都是真理,相反,真理往往首先为少数人所认识和把握。这种观点是某些旧哲学家的点。“能付诸实践”的认识并非都是真理,把谬误“付诸实践”,导致实践的失败就是证明,这种观点同样否认了真理和错误的原则区别。因此,备选项C也是错误的。【相关知识衔接】真理和谬误的原则区别。【命题趋势】此题较易回答。要加深对真理客观性的理解,注意划清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原则界限。此题涉及内容属哲学常识。3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2000年理科单选题第3题)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答案】A【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在考题中已点明,是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辩证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外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指人的认识和思维的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主要表现为概念、判断、推理的内在矛盾运动、联系、发展和转化、新的思维形式代替旧的思维形式的辩证运动。客观辩证法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辩证法在认识和思维中的运用和体现,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概念的辩证法”是“现实的辩证运动的自觉反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页)两者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因此,应选A。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主观辩证法”这一概念中的“主观”,是指人的主观世界即认识和思维领域,并不包含“唯心主义”、“抽象”等含义。“客观辩证法”这一概念的“客观”,是指人的主观世界以外的外部客观世界,并不包含“唯物主义”、“具体”等含义,因此不能认为“主观辩证法”就是“唯心主义”、“唯心辩证法”。所以,备选项B、C、D是错误的。【相关知识衔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抽象与具体这些哲学概念的准确含义。【命题趋势】此题主要是考查对“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这两个特定概念在理论上的准确理解,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较少,再考的可能性不大。4马克思说:“\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2002年理科单选题第2题)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答案】B【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在人的才能和知识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本试题出自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是在引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谈到人的才能的差异时作上述论述的。亚当·斯密认为,人的天赋才能的差异没有那么大,才能的差异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马克思在引述了亚当·斯密的上述思想后,说了上面试题中的那段话(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60页)。才能是指人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才智和能力。才能与知识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简单等同,才能包括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主要指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才能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是形成一定才能的生理前提,但生理素质只是为一定才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把可能变成现实,则要依靠后天的实践。马克思讲的所谓人的才能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说,人的才能差别主要是由人的不同的实践地位、实践领域及实践发展的深度、广度造成的,不是天生的。由于社会分工长期从事某项实践活动的人,由于在长期实践中的反复学习、锻炼、训练和接受教育,相应的特定才能就会得到突出发展。因此,正确选项是B。马克思上述那话并未否认人的先天素质对人的才能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只是认为人的生理素质的“原始差别”“小得多”,意思是说,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因此,备选项A应排除。备选项C看到了人的主观努力程度对人的才能的作用,但把它夸大了;如果违背了才能形成的规律,片面强调主观努力,也往往事与愿违。至于备选项D所讲的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人的才能的差异,也是片面的。人的社会政治地位是影响人的才能的重要因素,但不能代替实践在才能形成中的基础作用,社会政治地位要通过制约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对人的才能和形成发生作用。【相关知识衔接】社会分工和实践的关系。【命题趋势】马克思上述一段话近期内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实践在人的认识和才能形成中的重大作用,并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5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2003年试题单选题第3题)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答案】C【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认识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人在感觉产生过程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作用。\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首先它坚持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路线,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客观之外,世界是可知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唯心主义认识论和不可知论相对立,同时,它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矛盾运动过程,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信息具有能动的选择和重构作用,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论存在着原则的区别。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不仅表现在理性认识过程中,也表现在感性认识过程中。考题以视觉的形成说明了这一点。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形成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中首先产生的是各种感觉,获取信息量最大的视觉是人的感觉之一。人认识事物,就要获取足够、真实的客体信息,并对客体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选择、变换和组织。首先是通过感官并借助于感官工具,把客体的物理、化学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实物形态的信息(如本题不同光波的光)转化为能被人的感官接受的关于客体特征的信息,从而产生各种感觉(如本题的视觉),形成感性认识。客体信息丰富而复杂,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吸收全部信息,只能吸收对于形成客体直观映象和内在本质所必需和必要的信息,这就要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人的感官实际上是信息过滤器;人的感官的生理阈限的天然局限性也决定只能选择某些客体信息(如本题讲的人的视觉器官只能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进行反映)。固然人可以利用认识工具延长、放大自己的感官,突破天然的选择阈限,但认识工具在一定条件下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和选择性。但应指出,无论是人的感官的生理阈限,还是认识工具的局限,却不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因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先进的认识工具的创造发明,将不断打破这种局限,不断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在此基础上,人脑的思维活动还要对感性信息进行能动地加工、选择、重构,从而形成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此可见,人的视觉器官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这种现象表明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正确选项是C。备选项A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备选项B认为人的感官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都含有不可知论的色彩(同不可知论者休谟以及赫尔姆霍茨的观点有类似之处),应排除。备选项D把人的感觉看成是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否认了外在客体信息对形成感觉的作用,也不解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映映象”(列宁语),具有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倾向。【相关知识衔接】划清在感觉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论、不可知论、旧唯物论的原则界限。【命题趋势】此题涉及到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选取自然科学材料进行了哲学分析是近年来考研试题一个重要特点。此种类型的试题还有再考的较大可能性。6.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2005年单选题第3题)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答案】C【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备选项A是错误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就认识的发生而言,先实践后认识,但从实践中产生的正确认识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科学的预见,作为实践的先导;就一定实践过程的进行而言,人们总是先依据一定的认识和理论,制订实践决策,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先进的阶级、阶层及其代表人物往往提出先进的、甚至超前的思想,指导实践的发展,这是认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备选项A的观点否认了科学预见、实践活动自觉目的性和先进思想的存在及其作用。备选项B把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说反了。一定认识和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而不是相反。所谓先导,就是一定认识和理论对实践起指导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十八世纪的法国和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0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而不是先导作用。实践是人类进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认识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两者有原则区别。备选项D认为两者是“合一”的,混淆了两者的原则区别,应予排除。未来学是研究未来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其中有悲观派、乐观派、现实派等众多派别,不同派别之间存在着不同观点的区别以至对立。对未来的预测属于一种认识,预测有很多办法,学者们对预测方法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如按预测要素分类可分为定性预测法、定量预测法、定时预测法和概率预测法,按预测功能分类可分为规范型预测法、探索型预测法、反馈型预测法,等等。其中有的学者提出:“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这里说的“创造”,就是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动力,还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简言之,实践高于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对未来预测的真理性,才能实现创造美好未来的目的。C是唯一正确答案。【相关知识衔接】在理论上弄清实践和认识的原则区别,全面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准确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命题趋势】此题较易回答。备选项A、B、D的错误是明显的,把错误排除,就是正确答案。此知识点属于哲学基本常识,也是常考点。(二)选择题Ⅱ1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2000年理科多选题第17题)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答案】AB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以及认识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受理性认识的指导,受原有理性知识背景的制约。理性认识以及知识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往往产生不同的感受,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木匠、画家、植物学家各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必然影响他们对同一棵大树的观察和感受。因此,A和D是正确选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又具有能动性,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根据自身不同的利益和需要,能动地选择认识客体和客体信息,对自身不需要的客体和客体信息,同样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感兴趣,不加关注。木匠、画家和植物学家有着不同的利益和需要,必然会对同一棵大树产生不同的感觉,表现出选择信息的利益和需要的差异性。因此,选项B也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在选择“客体信息的基础上,加工信息,并在思维中重新组合、构造成关于反映客体的观念体系,在认识论上称为建构或重构。建构或重构是更完整、深刻地反映认识对象,是加工、重构客体信息,而不是建构认识对象,因此备选项E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至于备选项C把理论认识视为感性认识的基础,则颠倒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错误是显而易见的。【相关知识衔接】在建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命题趋势】\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考题中的具体实例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的能动性原理则一向是马克思认识论的复习重点,要深刻理解和把握。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2000年理科多选题第18题)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起源于经验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E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答案】B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在考题中已点明,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首先它坚持认识论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同时它坚持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观念”(马克思语”),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唯心主义认识论则片面抽象夸张了主体能动性,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必然认为认识对象不是客观事物,是主观感觉或者是客观精神;同时它否认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古代西方的“回忆说”,古代中国的“生而知之”,到近代西方的“天赋观念”说,都否认实践在认识中决定作用。因此,此题正确选项是B、D。唯物主义都承认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唯物主义都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比较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也是可知论者,他驳斥了康德的不可知论,但他的可知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因此备选项A把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作为区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标志之一是不成立的。认识起源经验这一命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但什么是经验,经验来自何方,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对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首先产生的是感性经验:(经验,一般指没有经过总结的感性认识),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认识起源于经验,经验同样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唯心主义则认为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的经验和感受,或是上帝赋予的,否认经验的客观来源。因此,备选项C同样不能成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不知到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有些唯心主义者也表达过认识过程辩证发展的思想。如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也论述了思维运动的辩证过程,其中有许多辩证的合理思想。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也不在于是否承认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备选项E不合哲学发展的史实。【相关知识衔接】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可知论的关系,唯心主义认识论同不可知论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一切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注意上述区别及联系。【命题趋势】此知识点是认识论的基本知识,较易回答。3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2002年理科多选题第16题)A知行不可分割B知行合一C知行相互促进D行先知后E行难知易【答案】AC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和行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存在着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区别和对立,有许多哲学家提出比较深刻的思想。本试题引述了孙中山先生对知行关系问题的一些重要论点,只要我们仔细阅读,弄懂并搞清楚这些论点的含义,就可以发现,A、C、D三项符合题意,也是孙中山先生知行观中的重要合理思想。备选项B“知行合一”说是明代王阳明等哲学家所倡导的知行观,这种知行观强调知行不可分离,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把知和行混用,导致唯心主义。这种观点不是孙中山的思想,孙中山的上述引文中也没有这种思想。备选项E是关于“知行难易”问题,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直存在着争论,本试题所引孙中山的论述中并无此意,况且,孙中山并不认为“行难知易”,而是相反,他主张“知难行易”,他的知行观是以“知难行易”的面目出现的。【相关知识衔接】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命题趋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的知行观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名著《实践论》,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毛泽东能够写出这样高水平的认识论著作,决不是偶然的。要注意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中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和对立。我们要批判继承这方面的思想成果,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刻理解。此类试题仍有再考的可能性。(三)辨析题1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2000年理科辨析题第30题)【答案要点】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并涉及真象和假象、现象和本质以及整体和部分。亲眼所见,并非都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第一,亲眼所见,属于感觉,主要是视觉。感觉属于感性认识,它是关于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具有表面性、片面性,必须进行科学的思维加工,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并进一步回到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的真实的认识。第二,感觉是人的感官直接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主观反映形式,它同客观事实本身存在着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不能将主观感觉和客观事实本身混同,不能只相信和迷信感官,否则,会导致主观唯心论。第三,客观事实本身有真象和假象之分,整体和部分之别。如果亲眼所见所看到的只是假象或骗局,而不是真象和本来面目,就不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任何事物都是不同部分构成的整体,如果你亲眼所见看到的只是整个事物的一部分,整个事实的一个片段,而把这种片段视为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瞎子摸象”、“坐井观天”,就不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命题趋势】“眼见为实”的俗语在实际生活中广为流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稍加分析,便可以洞察其中错误所在。类似成语再考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2对于右图,甲说,这是一只鸟;乙说,这是一只兔。这表明,人的认识结果是由\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认识主体决定的。(2002年理科辨析题第31题)【答案要点】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上述认识差异表明,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但是,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的根源,归根到底依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是由主体决定的。【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认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的结果。把握这一原理,要坚持两个方面:第一,主体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性,也就是认识的能动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能动地获取、选择、加工、处理事物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所处地位、需要和价值取向、知识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必然影响和制约着主体的认识过程,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这就是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差异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比如就考题图示为例,同一个人,站在图的左边看(人们在认识中的地位)就可能把它视为鸟,站在右边看,就会把它看成一只兔。第二,主体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根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认识论中唯物主义路线,不论不同主体认识的差异性有多大,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以上图为例,之所以有人视为鸟,有人视为兔,是因为上图本身在客观上就具有鸟兔二重性的特征。总之,人的认识结果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既反映客观信息,又反映主体自身状况,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制约,不是由主体单方面的决定的。【命题趋势】这是一道以漫画、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的辨析题,具有鲜明的生动形象特征,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考研哲学试题的新趋势。要指出,不同主体不仅是对自然客体的认识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对社会客体的认识更是如此,因为社会现象更直接涉及人们的利益和需要,涉及不同阶级、阶层、集团以及个人的具体利益和地位以及价值观等等。对此,应引起更多更大的关注。3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证人。(2002年文科辨析题第31题)【答案要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必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答案要点”对此考题已作了全面辨析,不再赘述。要明确四点:第一,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人们获取的客体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视觉和其他一切感觉都属于感性认识,只是反映了事物的外部现象。第二,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具有指导作用。客体信息是复杂、多方面的,选取什么样的客体信息,已有理性知识背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没有理性”\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那就是说,只靠非理性的自发的欲望、情绪、习惯或本能等,以此为指导选取客体信息,那么,他选取的客体信息,必然是与此类非理性因素密切相关的内容,对其他客体信息往往视而不见,他所掌握的信息必然是片面的、扭曲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第三,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现象又有真象和假象的区分。如果“没有理性”,即不上升到理性认识,非但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还可能为假象所迷惑或欺骗,歪曲事物本来面目,从而成为“最坏的见证人”。第四,考题中那段话强调了理性认识的作用,要肯定其合理之处,但不能由此而否定感性认识的作用。【相关知识衔接】本试题的原话,在古希腊哲学家及相关哲学史中,没有查到出处,不过古希腊哲学家、朴素唯物主义者和辩证法家赫拉克利特有段著名的话:“眼睛和耳朵对于人们乃是坏的见证,如果他们有着粗鄙的灵魂的话。”(《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第1版,第29页)赫拉克利特是一个既承认感官作用、又强调理性作用的哲学家,而且他这里讲的“灵魂”,泛指人的思想意识,这段话具有更为广泛、深刻的意义。【命题趋势】此考题与2000年理科辨析题第30题在内容上有相通之处,都是考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都涉及到如何评价人的视觉及视觉器官的作用。可见,有些重要知识点,是可以以不同形式反复出题的。(四)分析题1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1999年理科论述题第33题)【答案要点】(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2)坚持实践标准,对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的思想观念和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闯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把改革推向前进。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答案要点”已经对此考题作了较全面分析和回答,不再赘述。要明确两点:第一,要回答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的理由。所谓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回答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途径问题,这个根本途径只能是实践,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它是否与客观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实践有许多特点,这里讲的实践特点,是指实践区别于认识的特点,即真接现实性。所谓真接现实性,是指实践能够把主观反映性的认识转化为现实,以某种认识为指导去实践,如果变成了现实,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能证明它是真理。舍此,别无其他途径。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二,要回答实践标准对深化我国改革的现实意义。“答案要点”作了较全面的回答。在回答实践标准的现实意义这一方面,考生存在着广泛发挥的余地。【相关知识衔接】\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哲学史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以多数人认可为标准,有的以实用为标准,有的以观念的清楚明白为标准等,其共同错误是否认实践标准。【命题趋势】此题是典型的“原理+意义”式的论述性分析问题。这种题型在近几年考研中已不多见。这类题型的考题方式一般是两步走:先阐述理论、原理,然后分析其现实意义。此题是1999年试题,正是实践标准大讨论20周年刚过。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当时从根本上进行拨乱反正、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出此考研试题,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实践标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基本理论,要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今后还会以不同题型考查这方面的内容。2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理解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见2000年5月2日《人民日报》)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2001年文、理科论述题第34题)【答案要点】(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等新理论。(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在考题中已点明,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真理观。本题“答案要点”已经对此考题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和回答,不再赘述。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回答此类型试题的思路。本题是一道以有材料题特点的论述性分析题,首先要认真审阅本题提供的材料(本题提供的材料是丁肇中的上述谈话),其次要准确、全面理解和领会考题的导语(如果有导语的话),导语为回答试题指明了方向,要按导语回答试题,否则,就不合题意。要把考题所提供的材料和导语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作出较好的答案。本考题的导语是“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把回答考题的范围限制在认识论的真理观问题,重点是“如何”两字,内容包括“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两个方面。有些考生只讲“发现”真理,不讲“发展”真理就不合题意。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能动的反映论,因此,要回答好此考题就涉及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无限发展以及在发现、发展真理中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等问题。本题“答案要点”\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正是按这一思路分析和回答考题的。第一,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标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丁肇中的科学发现体现了上述原理,他的科学发现是从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得出的,是经过科学实验的实践被证实了的真理,从而取代了旧理论。第二,指出真理是无限发展的,4夸克的发现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第三,指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人们发现和发展真理要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分析了主观能动性在发现和发展真理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知识衔接】深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区别和联系。【命题趋势】需要指出三点:第一,本题是一道带有材料题特点的论述分析题,或者说是一道材料题和论述题相结合的考题,这是当年(即2001年)考研命题形式的一个突破;2003年开始,论述题和材料题合并称为分析题。这种试题形式可以拓宽考生的思维空间,使考题的灵活性、综合性增强。第二,这是近年来又一次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真理观(最近一次是1995年)作为重点高分值试题的考查内容。第三,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重要理论是可以反复考试的,此知识点仍有再考的可能性。3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003年分析题第34题)(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式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答案要点】(1)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2)这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3)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简析】此题涉及的知识点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现象和本质、辩证思维方法等,主要考查思维方法的重要性。本考题提供的材料由两组构成。第一组材料出自[汉]刘安等撰《淮南子·道应》,主要介绍九方皋相马成功,从方法论上说明了他能区分粗精、内外,不为现象所迷惑,而是能抓住内在本质;不拘泥于次要方面,而是能抓住主要方面;他看见的是应该看见的,不去看不必看的,即“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说明认识主体的知识背景在选择客体信息方面的作用。\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第二组材料出自[明]杨慎《艺林伐山》卷七,讲的是大家熟知的“按图索骥”的典故。伯乐之子相马失败,从方法论上说明了他脱离实际,教条主义,机械照搬,是本本主义的典型。第一组材料讲的是“相马”成功的事例,考题的第1问要求回答“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即要求考生从这一成功事例中总结出正确的思维方法。第二组材料“相马”失败的事例,考题的第2问要求回答“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要求考生从这一失败事例中找出思维方法上的原因。考题的第3问“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则要求考生从上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出更为一般性的结论,带有某种总结的性质,即说明思维方法的重要性。用伯乐的话来说就是:“若皋之相马者,乃有贵乎马者也。”即九方皋的相马方法比千里马还要宝贵和重要。因为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可以找到更多的千里马,它不仅适用于相马,还适用于分析认识一切事物,它具有普遍的意义,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是讲的这个道理。本考题“答案要点”已经对考题上述三问作了较全面、明确的分析和回答。要指出,关于思维方法的普遍指导意义问题,一般哲学教材都没有讲到。【命题趋势】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知识点仍有以不同题型再考的可能性。4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2004年分析题第34题)①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②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答案要点】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2+5=10000成为可能。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勇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注:如考生回答第1个问题时谈到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可给1分;如考生回答第2个问题时指出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是片面的可给2分;如考生按自己的理解,较好地谈了理性和非理性对科学创新的意义和作用,第2个问题可给4分。【简析】此道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本考题首先提供了一组材料,即闻一多先生的一段讲课材料,然后提出两个问题,要求考生“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第一问是:“\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既然在数学领域中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第2问是“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仔细审阅闻一多先生讲课材料不难发现,考题第二问显然超出了上述材料所包含的内容,如果说第1问属于材料性分析题,那么,第2问则以有明显的论述性分析题的性质,要求尽可能全面分析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关系及其在科学创新中的作用。这是本考题的一个特点。本题“答案要点”已对上述两个问题作了简要回答,下面再作一点分析。要明确“非理性”和“理性”这两个概念。“非理性”是相对于“理性”而言的。“理性”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性指在人的“知、情、意”三大类意识要素中“知”的要素,包括感性之“知”(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之“知”(概念、判断、推理),即理性直观和理性思维等。狭义的理性则专指理性认识形式即逻辑思维形式,与感性相对,广义的理性包含狭义的理性。非理性与广义的理性相对,指在人的“知、情、意”三大类意识要素中的“情”和“意”两要素,即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习惯、本能、信念等意识形式,同时还包括非逻辑思维形式,如幻想、想象、猜测、直觉、顿悟、灵感等。简言之,非理性因素包括非理知、非认知因素和非逻辑思维因素。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各有其作用的特点,理性因素起主导作用,但两者是相互渗透、彼此交织的,无论在感性认识阶段,还是在理性认识阶段,都是理性和非理性协同发挥作用的过程。上述材料中讲的数学运算,属于科学这种社会意识形式,是逻辑思维的典型表现。图画《万马驰骋》属于艺术,艺术是以具体、生动、感人、典型的艺术形象(色、形、声、情等静态或动态的形象)反映现实的社会意识形式。“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只是说明艺术中的形象思维(对形象的想象、联想等)的作用,而且前后七匹马后面还有“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才能使人想象、使人象征性地“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而且,这里的“万”字也是一个模糊性的数字,是艺术语言,并非真正是“10000”。这里只是讲非理性因素中的一部分——非逻辑思维的作用,而且只是讲非逻辑思维中的某种形式(想象)的作用,没有全面体现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的作用。【相关知识衔接】全面理解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含义及其作用,注意艺术的特点和作用。【命题趋势】已考点和未考点相比较,未考点一般是复习的重点。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在科学创新中的作用这一知识点,在多年的考研中从未考过,2004年以高分值的分析题形式出现,希望引起考生的注意,希望考生严格按考研《大纲》全面复习。此知识点近期再考的可能性不大。本章总结1本章考题的特点是:第一,题量大,分值高,几乎每年都出分析题,选择题、辨析题也不少,是历年考研的重点章节。第二,有些知识点以不同题型重复出现,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的能动性等知识点都重复考查过。第三,还有一些知识点很重要,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重点理论,近几年没有考,如实践和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等等。这些未考的重点知识点,今后有较大的出考题的可能性。2要注意本章2006年考研《大纲》新增考点。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一)选择题Ⅰ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1999年理科单选题第3题)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答案】B【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关系概念的科学含义。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由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因而参与分配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即获得的物质利益也不同,因此,生产关系体现了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正确选项是B。备选项A揭示的是生产力反映的关系,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备选项C和D虽然也属于生产关系的内容,但没有体现生产关系的本质性内容。因此,都应排除。【相关知识衔接】准确理解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在含义上的区别;生产关系包含的内容和本质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题趋势】此题考查的生产关系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属哲学常识,较易回答。近期再考的可能性不大。2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1999年理科单选题第4题)A传统意识B阶级关系C生产方式D政治制度【答案】C【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试题列举的四个选项都是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因素,但其作用是不等同的。备选项A、B、D虽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和动机,但是它们归根到底为生产方式所决定,只有生产方式才是制约人们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关键词是“根本”二字。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2页)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只能选择C,排除A、B、D。【相关知识衔接】动机是人们基于自身需要、导致人们行动的主观意图和动因,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归根到底,它是由社会存在、特别是生产方式决定的。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命题趋势】此题近期再考的可能性不大。3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2000年文科单选题第3题)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答案】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原理。大众心理属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直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是一种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反映形式,表现为人们的情感、风俗、习惯、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包括阶层心理、阶级心理、民族心理等。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相对,后者比较系统、自觉、理论化。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说明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因此,应选D。\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唯物史观承认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以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前提的,大众心理的产生有其客观的物质根源。备选项A和B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全面夸大社会心理的作用,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无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大众心理都可以影响经济走势,备选项C认为“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是片面的,是不成立的。【相关知识衔接】社会意识从高低层次上可以划分为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注意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命题趋势】此知识点近期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要注意社会心理对人的行为和动机的重要作用。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2002年理科单选题第3题、文科第2题)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答案】C【简析】这是江泽民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的论断,他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之献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56页)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其构成的基本实体性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的客观尺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要素,它可以渗透于生产力的三个实体性要素之中,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物化在劳动资料之中,扩大劳动对象,转化生产管理手段。在现代社会,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对邓小平上述思想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这里不仅提出了“先进生产力”这一新的概念,而且对科学技术在生产生产力中的作用作出了新的概括,因为渗透于生产力的科技因素越多,科技含量越高,生产力越先进,劳动生产率越高,因此,它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因此,正确选项是C。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能动要素,是生产过程的承担者,但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掌握的科学技术的程度。劳动对象指生产过程中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的扩大和深化也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生产的管理方式是否先进,也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因此,劳动者、劳动对象、管理方式都不能视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备选项A、B、D应予排除。【相关知识衔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趋势】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此知识点以不同题型再考的可能性仍然较大。5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2004年单选题第1题)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答案】B【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生产实践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考题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劳动使猿“手”\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变成人手,促使人手脚分工,直立行走;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在劳动和语言推动下,使猿脑转化为人脑,促使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在劳动中形成了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指人猿相辑别的实践标志,这就是劳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又说:“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7页)动物只是适应自然,最多是进行搜集,没有、不进行、也不需要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因此,正确选项是B。“吃喝穿住”属于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解决的首要问题,不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自觉意识活动”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被“证明”前人类特有的,正如马克思所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而且,正是物质生产活动促使了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形成;因此,“自觉意识活动”也不是人类的第一历史活动。至于“结成社会关系”,那也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类要改造自然,必需结成为一个群体,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备选项A、C、D都应排除。【相关知识衔接】真正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物质生产劳动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命题趋势】此知识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近期再考的可能性不大。6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2002年单选题第2题)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答案】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并涉及到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唯物史观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关怀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努力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都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83页)恩格斯说的是一百多年以前人类改造自然的情况,当人类为追求眼前、近期的暂时利益而盲目改造自然、不尊重自然规律之时,虽然取得了一时的利益和“胜利”,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总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本身存在着不合理性,考题中提出的农业生产中的“过度开垦”\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就是这种不合理性的典型表现。物质生产活动是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类物质需要的实践活动,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变换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时也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果,改变了自然过程,特别是生物圈内物质、能量的流通与交换,这就有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出现生态失衡。生态失衡实际上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祸”。因此,人类应当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生态平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原来的生态平衡,即生态系统没有受到“人力”破坏、借自然界本身自我调节而保持的平衡。另一种是人工生态平衡即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干预和改造而形成的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平衡。人类的追求的是后一种生态平衡。因为人类不能停留于依赖自然,还要改造自然,才能不断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备选项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否认了改造自然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是错误的。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只要严格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掌握科学方法,就可以减少或避免自然界的“报复”,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备选项B认为“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是片面的。备选项C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否认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主体地位和巨大能动作用,同样是错误的。【相关知识衔接】在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生态平衡有两种类型。【命题趋势】生态失衡是“全球问题”之一,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此知识点仍有再考的较大可能性。7. 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标志着(2005年单选题第4题)A. 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C. 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D.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升华【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概念。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和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宪法不属于生产关系,是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应排除备选项A。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宪法显然也不属于物质文明,应排除备选项C。精神文明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宪法不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应排除备选项D。政治文明是政治法律制度、组织、设施、国家组织管理方式等进步的程度的成果。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属于法律制度,“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江泽民《论“三个代表”》, 中央文献出版社,第135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法律,我国宪法的修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完善,是我国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B是惟一正确答案。【相关知识衔接】准确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命题趋势】\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此题是典型的概念型考题,是2005年难度最小的试题,只要准确理解生产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些概念,此题答案是一目了然的。关于上述四个概念,2006年出题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关于三大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则有出题的较大可能性。(二)辨析题1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2000年文科辨析题第30题)【答案要点】该命题认为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即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认为“成事在天”,即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决定性和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关系,涉及考研《大纲》的第五章和第七章。主观唯心论即唯意志论的历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由人的思想动机、特别是少数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决定的,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语),和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这是因为:社会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社会发展有其确定的方向和秩序;社会发展是由许多相互冲突的个人意志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宿命论的历史观或客观唯心论的历史观认为,社会发展完全由历史必然性决定或社会发展是由自然和社会之外的某种精神力量,即天命、神意或绝对观念决定的,是事先决定的,否认人的自觉活动的能动作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根本不存在上述那种精神力量,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人们可以认识、驾驭社会规律,加速社会的发展,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可能途径进行能动的选择。因此,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社会规律又存在和实现于人的自觉能动活动之中。至于自然规律,则存在于自然现象之中。人们只要在实践活动中严格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就能够达到预想的结果,取得成功。因此,“谋事在人”——承认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但“成事在天”——把事情成败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于外在的天意,则是错误的,带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相关知识衔接】尊重客观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命题趋势】此知识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仍有再考的可能性。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2000年文、理科通用辨析题第31题)【答案要点】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人是社会的人,人们都处于一定的、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之中,进行社会交往。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判断一种社会关系是否是社会的基本关系,不是看在处理和发生的社会关系时运用什么工具,而是看这种社会关系的内容及其作用。同样一种工具,可以处理或发生不同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称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它涉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人们之间的支配和被支配关系,或平等的分工合作关系,分配的方式和多寡关系,在阶级社会涉及到阶级对抗关系等,总之,直接涉及人们的经济地位和物质利益,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物质利益关系,它决定其他社会关系,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因此,它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列宁把社会关系划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8页)如政治关系、道德关系、思想文化关系等。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反映,从而揭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即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媒介和手段不断更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日益广泛地深入人们现实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使社会交往更为快捷、方便、效率更高,但它毕竟是人们的交往工具;运用这种工具可以处理人们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而这种工具本身不会成为社会关系的内容,更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总之,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之一。【命题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在总结科技发展成果时,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科技发展在哲学上提出的新问题,我们要密切关注,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分析。此类试题,仍有再考的可能性。3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2003年辨析题第31题)【答案要点】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上述说法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夸大为“文化决定论”。【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本题“答案要点”已经对考题作了分析和回答。要明确四点:第一,本题讲的“国家”不是哲学含义上的国家。在哲学上,给国家的解说是,“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的统治机关”(列宁语)。本题讲的“国家”含义较广,是一个国际交往、民族交往用语。第二,本题讲的“文化”指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自然相对应。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并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在内的复合体,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相对应。第三,本题有一个提示语,即“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有何合理之处和偏失。因此,考生应着重考虑和分析文化对“国家”存亡问题的重要性。本题“答案要点”\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已作了简要分析,对一个民族而言,其特有的文化标示该民族的精神存在,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体现民族精神,在此意义上,失去民族特有的文化,“国将不国”这种说法有其合理之处。第四,要指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存在着一定的夸大文化作用的“文化决定论”的色彩和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上层建筑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但其反作用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前提。文化的社会作用属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不能片面夸大其反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664页)【命题趋势】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作用,文化又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此类知识点还有再考的可能性。(三)分析题1以下是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2002年文、理科材料题第36题)材料1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的7%,全国人均淡水是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摘自2001年5月21日《光明日报》材料2当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摘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面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3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20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27000万立方米,并以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38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吨成本一般在1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4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10年之久。1958年起步,1965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年建设日产3000吨的海水淡化的装置,1997年建成舟山日产500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有差甚远。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摘自2001年3月10日《中国化工报》\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材料4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少,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摘自2001年5月22日《人民日报》请回答(1)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2)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3)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答案要点】(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同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体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2)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材料3中,就努力将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即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等。(3)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少的水资源耗费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的作用,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并涉及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以及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即考研《大纲》的第五章以及第三章和第二章的有关内容,带有综合性。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各种自然条件相互作用构成生态系统。唯物史观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人类实践活动要考虑自然承受力;要合理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要关爱自然,维护生态平衡,防止和克服环境污染,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因此,要努力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是,现实状况并非如此,考题以我国水资源现状为例说明在这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本题材料1和2是说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由于开发利用不当所造成的水患和水源危机,考题第一问是要求“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答案要点”指出,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违犯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原理,二是“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这一点材料1中已经作了提示:人们“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这两方面的原因正是人类实践活动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和人的关系。找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考题第2问和第3问就是要求回答这一问题。考题第2问是要求“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材料3提供了国内外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有关材料,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分析,这里包含有三层含义:①问题就是矛盾,解决矛盾就是实现矛盾的转化、使之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转化。②矛盾转化需要的一定的条件。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包括科学技术条件,社会条件等。海水淡化,就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创造条件实现矛盾转化的成功实例。考题第3问要求“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上面已经指出,水资源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实践活动本身的不合理,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人的实践活动方式,材料4提供的材料显示转变实践活动方式的重要性。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实践活动的成败,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材料4所讲的正是人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调正农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即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小的水资源耗费达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衔接】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命题趋势】指出两点,第一,资源危机、生态破坏都是当今世界是人们关注的“全球问题”,我国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分析这一重要问题,提高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此类知识点仍有再考的较大可能性。第二,材料性分析题提供的几组材料之间,一般都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本考题也不例外。本考题的三问,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到解决矛盾、实现矛盾的转化,最后再转变到调正人的实践活动方式,提出正确处理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考生回答材料性分析题,要注意不同材料的这种内在联系,理清回答和分析问题的思路,这对于提高得分率大有裨益。2. 在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 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2005年分析题第34题)(1) 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2) 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 用辨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答案要点】(1) 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这3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2) 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身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3)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和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以及唯物辩证法关于度的原理。此考题首先要求回答科普展中那个精巧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什么基本关系”\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显然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那个设计警告我们“污染环境”是人类自身,指出“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还是人类自身,提醒人类自身要担当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此考题第二要求深入理解恩格斯关于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那句名言。恩格斯讲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指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成果,“自然界对我们进行报复”指在改造自然中污染环境、使环境恶化,伤害人类自身。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在改造自然中不遵循自然规律,为所欲为。此考题第三要求用辩证法关于度的原理分析人类实践活动应当掌握“适度”的原则。首先要明确度的含义,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是承受力有一定的限度,要合理、综合、有效、节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如此,才能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衔接】要全面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人类不仅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还要深刻认识自然,把握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尊重自然规律;要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正确处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关系。【命题趋势】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涉及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在当今世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粮食短缺、人口爆炸等“全球问题”日益突出,深刻反映了人和自然的矛盾。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此知识点在历年考研中多次考查过,从不同角度,以不同题材再考的可能性仍然很大。本章总结1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问题,近几年围绕上述重点问题出了相关考题。另外还有些重点问题,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几年未考,应引起注意。2本章可出选择题或辨析题、分析题,题量大,分值也高,是考研重点之一。3要注意2006年考研《大纲》新增考点。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的创造者(一)选择题Ⅱ1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2003年多选题第17题)A人人创造历史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答案】BCDE【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少数所谓英雄人物的动机、意志决定历史的进程。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决定历史发展的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上帝”、“天命”、“神”或“绝对观念”等,英雄人物是某种客观精神力量的“代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否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因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页);任何个人,即使是杰出人物,其业绩的取得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脱离群众,将一事无成,与人民群众对立,将以失败而告终;人民群众之人心所向归根到底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社会规律必须通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出来。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61页)。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会1995年第2版,第585页)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有不同的特点。由上分析可知,选项B、C、D、E都是马克思、恩格斯、江泽民的原话,或基本上是他们的原话,他们的论述阐明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因此都是正确选项。要对历史的参与者与历史的创造者作出区分。凡是在社会中从事一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则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其活动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历史创造者固然是历史的参与者,历史参与者并非就是历史的创造者。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不等同于历史的创造者。备选项A认为“人人创造历史”不成立。【相关知识衔接】社会规律的特点;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宿命论历史观的错误。【命题趋势】本题属于考研《大纲》中“评价目标”第一条“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的……知识”这类题型的考题。此类型试题仍有再考的可能性。2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2004年多选题第16题)A政治文明的进步B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C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D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要求E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答案】ABC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政治文明、党的群众观点、上层建筑等概念,涉及考研《大纲》第五章和第六章。马克思把“政治文明”同“执行权力”、“国家管理和公共管理”联系在一起,(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38页),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又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0,31页)因此,政治文明可以解释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关于政治法律制度、组织、设施、国家组织管理方式等进步的程度和成果,它属于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我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属于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国家组织管理方式,同样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范畴。人权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人和社会集体所享有的人身人格权利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有关权利。人权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在阶级社会又具有阶级性;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社会制度、民族宗教地区、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人权状况不同,各国采取的政策、措施、方法也不同。我国关于城市流浪乞求人员的两个《办法》,新《办法》比以前的《办法》在许多方面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法律制度、管理方式上更加关怀、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人权,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因此,正确选项是A、B、C。两个《办法》都属于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但新《办法》比原来的《办法》更为完善,因此,用新《办法》代替原来的《办法》体现了“上层建筑不断完善的要求”,应选D。两个《办法》都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因此,用新《办法》代替原来的《办法》不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更不是什么“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因此,应排除备选项E。【命题趋势】要准确理解唯物史观关于政治文明、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等概念以及人权的概念,并用以分析社会生活现象。考题中列举的上述概念近期内再考的可能性不大,要注意其他未考的哲学概念,关注社会中新出现的现象和事物,能够用相关哲学概念和原理其进行正确的分析。(二)辨析题1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1999年文科辨析题第30题)【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指出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作用,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但是,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而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等因素导致的对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或改革,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科学技术。【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是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考题“答案要点”对考题中的命题作了全面的分析和回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带来经济增长,但在科学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考题中的命题既指明了和肯定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正面作用,又指出了其负面效应,给人以客观全面的感觉,我们要全面深刻分析这一命题。首先,应当明确,这一命题肯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的经济增长,这是正确的;这一命题指出了全球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其次,该命题包含有科学技术本身带来一系列全球性危机的思想,并回避了其负面效应的社会根源。因此,本题“答案要点”在指出了该命题的“警钟”作用之后,指出了产生负面的根本原因,不是科学技术本身,而有其深刻的社会的政治、经济、观念等根源,以及科技发展不充分造成的,全面分析了产生负面效应的根源,提出了克服和减少、消除负面效应的途径。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利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56页)。【命题趋势】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克服“全球问题”的基本途径和办法。此类知识点仍有再考的可能性。\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三)分析题1.以下是有关我国所有制结构问题的材料:(理科材料题第35题)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情况:在工业经济领域(以产值计算),国有经济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97年的26.5%,集体经济由21.8%上升到40.5%,非公有制经济由0.2%上升到33%。在商业领域(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算),国内商业由1978年的54.6%下降为1997年的24.3%,集体商业由43.3%下降到18.2%,非公有制经济由2.1%上升为57.5%。1997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公有制经济占67%,个体工商业占15.9%。到1997年底,个体工商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426.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5%;私营企业96万户,从业人员1399万人。1979~1997年,外商实际投资2201亿美元。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所有制结构条文的修改情况:1982年宪法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第十一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1988年宪法修正案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六条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十一条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材料3:最新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上半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2264亿元,增长10.1%,其中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1~7月总产值的综合增长速度同比为16.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当月增速同比也达到14.5%,非国有企业的当月同比增速超过25%。该省省长说:“没有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就不能有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浙江省的“共同发展”所形成的所有有制结构是:国家、集体、个体私营、“三资”的比重是11.5%、40.3%、42.5%、5.7%。摘自1999年10月10日《光明日报》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①分析材料1,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②结合材料1与2,说明我国宪法修改的理论依据。③分析材料2,指出我国宪法第六条修改前后所保留的共同内容及其原因。\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④结合材料2与3,说明我国宪法修改的现实意义。【答案要点】(1)经济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已由原来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其原因是我国原有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对其进行了改革,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材料1反映了我国经济基础的变化,材料2反映了作为我国政治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宪法的修改。其理论依据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客观规律。(3)保留的共同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其原因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宪法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根本性质。(4)我国宪法的修改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事实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上升为国家意志,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根本的法律保证,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形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包括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考题列举的材料很多,表面上看显得乱,但考生只要抓住考题上说的“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就可以准确理解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材料1中的经济结构变化属于生产关系的变化,材料2中的宪法修改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材料3和材料1中的生产总值增长属于生产力的发展。答案要点(1)和(3)分别说明所有制结构变化和宪法修改各自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规律和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答案要点(3)说明宪法保留的共同内容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答案要点(4)说明宪法修改即上层建筑的变化对我国经济体制(生产关系)改革和生产力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答案要点都是围绕着历史唯物主义及上述两个规律进行分析的。【命题趋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这两条基本规律是我国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此知识点2000年考研以后没有再考过,以后再考的可能性还比较大。本章总结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条最基本规律,也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法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深入理解上述规律使我们能进一步深刻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原理以及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的原理。此知识点虽然下已考查过,但仍有再考的较大可能性。2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关系,正确认识科技发展的社会动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虽然已考查过,也仍有再考的较大可能性。3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本章内容的联系较为密切。这几年在考研中没有出过这方面的高分值试题,要引起注意,要深刻理解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党的群众观点也属于本章的重要内容,近几年也未考过,也需要着重复习和掌握。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一)选择题Ⅰ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2002年文科单选题第3题)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答案】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和社会、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使命,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人的发展指“社会的每个成员”即个人的发展,体现在体力、智力、个性、交往能力等的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全面发展内在地包含着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社会的发展即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全面发展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个人发展不等于社会发展,反之示然;相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是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的。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社会条件,社会发展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程度,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使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社会制约人、塑造人。社会发展又离不开人的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由人和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的一切财富和社会关系都是由人创造的,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辩证统一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江泽民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社会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中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80页)。因此,正确选项是D。备选项C认为“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过程”,是明显的错误。备选项A和B以不同方式把两者割裂开来,都是错误的。【相关知识衔接】人和社会的关系。【命题趋势】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此知识点仍有再考的可能性。2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2004年单选题第3题)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答案】C【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价值原理。\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人的价值指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即能够创造价值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工具和目的的关系是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就人类整体而言,人既是目的又是实现目的工具,两者是直接同一的,就个体而言又不是直接同一的。因为个人需要及其满足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往往相互冲突,个人虽然不断创造价值却往往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因此人的价值主要说明个人价值,其实质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价值,指个人活动对社会的意义,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个人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二是自我价值,指个人活动对自身的意义,满足自身需要的程度,也就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程度。因此,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社会需要中这实现的。正确选项是C。在我国抗击“非典”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中,社会价值尺度是根本尺度。这是因为人若想占有和享用价值,必先创造价值;自我价值是通过社会实现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价值;满足社会需要、为社会作贡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社会发展依赖于人们的贡献,也只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们才能从社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满足和享受。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达到完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7页)。因此,备选项B为错误选项。人是社会的人,人们创造价值的活动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涉及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备选项A认为,“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这是片面的。个人和社会的需要表现为物质和精神的各个方面,人的价值固然与人的能力相关,但人的能力不是制约人的价值的唯一的和全部的因素,才能的发挥受思想意识的支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造成负价值。因此,备选项D亦不成立。【相关知识衔接】人和社会的关系。【命题趋势】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对于指引人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甚至根本对立的价值观。此知识点仍在再考的可能性。(二)选择题Ⅱ1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1999年理科多选题第18题)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政治法律制度C国家政权D社会意识形态E社会风俗习惯【答案】BC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史观的上层建筑概念。上层建筑是相对于经济基础而言的。经济基础指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其中,前者是思想上层建筑或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观点,后者是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因此,很明显,选项B和C讲的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政权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选项C讲的意识形态是思想上层建筑,都是正确选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首要内容,属于经济基础的范围,不属于上层建筑。社会风俗习惯属于社会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没有经过系统加工的、不定型的低层次社会意识,并不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因此不属于上层建筑。所以,备选项A和B应排除。【相关知识衔接】准确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概念。\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命题趋势】此考题属于考研《大纲》评价目标第一条“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知识”类型的题目,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常识。此知识点近期再考的可能性不大。2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2000年文科多选题第18题)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E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答案】C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因此,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选择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是同历史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所以应当选择D。在阶级社会中,先进阶级、阶层和势力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阶级代表,它们进行的创造历史的活动,必然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从根本上来说必然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所以应当选择C。备选项A讲的“多数人选择的道路”,不见得都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多数人”之中存在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势力、集团,其中有先进、中间和落后的区别,也存在着不同的信仰、精神状态、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区别。固然,先进阶级在选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道路,从而展开相应的实践活动之时,要团结教育大多数人。但从理论上说,认为“多数人选择的道路”就符合历史历史发展规律,这一命题不是一个科学命题。因此应当排除A。备选项B讲的“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更是明显的错误。人类历史上的落后、反动、腐朽的统治阶级,曾经是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军事上是“势力强大的”,但他们代表着落后的生产力和腐朽的生产关系,在面临先进阶级选择革命的道路、推翻其反动统治之时,往往逆历史潮流而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他们违犯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应当排除备选项B。至于备选项E讲的“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这一命题,则是不科学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公平,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政治学、伦理学范畴之一,从哲学上讲,它是一个价值原则和社会关系范畴。作为道德范畴,它同公正、正义、公道等范畴的含义相近。社会公平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阶级或阶层,处于不同地位的人,有不同的社会公平观。“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的资产阶级公平观则要求废除被宣布为不公平的封建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301页)因此,“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这种提法是抽象的,撇开了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及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在实现历史规律中作用和意义,是一个不科学的命题。因此,应排除E。【相关知识衔接】生产力发展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先进阶级同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命题趋势】此知识点仍有再考的可能性。3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2001年理科多选题第18题)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C人的本质是自由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E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答案】BDE【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在考题中已点明,是马克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根本观点。考题出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提出的著名观点,他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6页)备选项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是马克思所批判的费尔巴哈的观点。费尔巴哈是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陷于唯心主义。他所理解的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只考察人的自然属性(生物生理属性等),脱离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属性考察人的本质,因此,他们理解的人是抽象的人。针对费尔巴哈的观点,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人的本质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在这个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二是人与人的区别,在这个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马克思的上述论断的内函包括三点:①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固然有自然属性和意识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和意识属性中渗透着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人的前提属性,人突破了自然属性的某些限制而创造其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使自然属性从属和包含于社会属性之中。人的意识属性是由社会决定的,是社会的意识。因此,人的本质不在于自然属性,而在于社会性。②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人的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现实的人总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活动着,从而体现自己的本质。③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人的本质的重要表现,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因此,正确选项是B、D、E。备选项C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马克思的上述论断中无此思想。自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依据必然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是人追求的价值目标和理想境界,但不是人的本质,自由是在社会关系不断发展中实现的。因此,也要排除C。【相关知识衔接】人的属性和人的本质。【命题趋势】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科学论断揭示了分析人的本质的科学方法论,那就是从社会关系及其历史变化中分析现实的人的本质。此知识点已考查过多次,近期再考的可能性不大。4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2002年文科多选题第17题)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启示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E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答案】ACD【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关系。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指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性,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发展过程的主体选择性指在一个国家、民族处于历史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多种可能的途径,哪一种可能变成现实,取决于这个国家、民族的自觉选择,通过不同的道路实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是辩证统一的:决定性通过选择性实现,选择性以决定性为前提,主体选择性是决定性的实现形式。\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民族利益是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二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这种把握程度制约着历史选择的内容、方向和结果。三是取决于对国际环境的认识,从中就得“历史的启示”。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如此,是因为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启示”,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因此正确选项是A、C、D。备选项B认为,“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这种观点根本否认了主体选择的客观可能性和必要性,属于机械决定论观点。备选项E认为,“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则走上了另一种极端,片面夸大了主体的能动选择作用,否认了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属于唯心史观和唯主义非决定论。【相关知识衔接】决定论和非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命题趋势】此题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寓于中国革命的史实之中,通过历史史实体现哲学原理,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毛泽东思想概论”这两门政治理论课在考研中的结合。这是考研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式。此类型试题仍有再考的较大可能性。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2002年理科多选题第18题)A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B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C是社会发展的目的D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E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答案】ABCDE【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内容。此题与同年度文科单选题第3题在内容上是相通的,对本题的分析可参见本章选择题Ⅰ第1题,不再赘述。简言之,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社会进步过程也是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了这一点,引号中的话是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原话;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因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因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社会全面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同样体现了两者的相互促进,引号中话同样是江泽民在上述讲话中的原话。因此,正确选项是有关此考题的全部选项,即A、B、C、D、E。【相关知识衔接】人和社会的关系。【命题趋势】此知识点近期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三)辨析题(自1999年以来,涉及本章只考过这一道辨析题)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请透过“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辨析。(2005年辨析题第31题)\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答案要点】(1)“该不该摘”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2)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是有区别的,因此,同一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追求也是有层次的,主体(人)对事物的价值要做正确的评价和选择。(3)价值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该不该摘”反映了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注:如考生从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关系的角度加以辨析,言之有理,亦可给分)【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要明确以下三点:第一,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问题。主客体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实践关系,并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形成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等。人改造和认识世界都是为了实现客体对主体的价值。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价值不依人是否有意识为转移。价值又具有主体性:价值以主体的需要为基准;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有不同的价值。第二,人的价值是价值关系的特殊形式,指人对人自身的意义。人既是目的又是实现自己目的工具,这对人类整体而言,是直接同一的;但对于人类个体而言,不是直接同一的。因为个人需要及其满足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个人需要往往和社会需要相冲突,个人不断创造价值却往往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因此,人的价值主要是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说明个人的价值,其实质是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关系,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即对社会的贡献,个人价值是指满足自身的需要,社会价值是衡量人的价值的根本尺度。第三,物的价值是属于人和物的关系,只有人的价值才属于人和人的关系。“道旁的梨”没有“主人”,当然是野生的,属于自然界;它“该不该摘”,属于人和物的关系。“该不该摘”,固然反映了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但“口渴难耐”之时不摘它吃,也并非唯一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聪明之举。【相关知识衔接】价值的含义及其性质;物的价值;人的价值;人和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命题趋势】价值问题和人的价值问题向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点理论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虽然此考题有些毛病,但价值观仍有再考的较大可能性。本章总结1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历史使命,因此,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后一章。2本章近几年只出过选择题和辨析题,没有过高分值的分析题。但并非本章内容不重要,也不排除出分析题的可能性。关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是本章的重点。\n新东方(数学+英语+政治基础班+冲刺班+强化班+讲义)手机:13602043366货到付款。结束语:从历年真题的情况看哲学试题越来越具有灵活性,综合性,对哲学知识点的掌握,重在能懂和会运用。因此大家要养成对实际问题,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哲学分析的习惯和兴趣,重视哲学基本功的思维训练,以应对哲学试题能力化的要求。俱乐部黑魔方系列即将推出:系列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真题部分系列三毛泽东概论真题部分系列四英语作文真题系列五英语完型填空真题系列六英语完型选句真题系列七英语翻译真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