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总复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常识总复习

哲学常识总复习特级教师龚美兰龚美兰:政治特级教师,北京四中教研组长。多年把关高三文科班,政治学科获得北京市第1名的优异成绩。每届有近52%的毕业生考进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一、什么是哲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注意:(1)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世界观,而是整个世界是什么、是什么样的、能否被人们认识、怎样认识?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2)哲学的内容就是世界观,即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但哲学不等于世界观,而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3)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产生并随之发展的,又反过来指导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都是某一领域的科学,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总的概括和总结。(4)哲学不仅揭示了世界的本质,还教给了我们看问题、做事情的总的方法,即世界观(原理)和方法论的统一,这些方法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在世界观原理指导下的根本的方法。【想一想】“哲学是具体科学之母”的含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注意:(1)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的唯物论(第一课)、唯物的辩证法(第二、三、四课)、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第八、五课)三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指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人类社会。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2)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分析人生,形成人生观(第六、七课)二、辩证的唯物论:解决的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问题,要求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主观和客观要具体的、历史的符合。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是对物质的反应,这是意识的本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同的人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表现: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仅能正确反映现象,而且能正确反映本质和规律。突出表现:改造世界。性质:正确意识(主观符合客观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主观歪曲客观的意识)起阻碍作用。意识的反作用也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3)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反对从主观出发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也反对否认意识能动性的形而上学和夸大意识能动性的唯心主义。2.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1)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起作用是有条件的,条件存在,规律就必然起作用。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n(2)人不能创造、改造、消灭规律,但是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或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规律办事。(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利用条件,改造世界,为人类服务。(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基础。(5)要求我们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主观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这是党的思想路线。(6)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一定要保护自然,坚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三、事物的辩证法:解决的是世界是什么样的问题。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具有条件性。任何一个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3)联系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能臆造联系。但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4)因果联系。必须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但先行后续的联系并非都是因果联系——可以案的前提、提高实践的自觉性和预见性。(5)事物的整体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当各个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因此要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寻求最优目标,局部服从全局。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因此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想一想】“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哲学含义。2.事物是发展的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发展是指向前、向上运动变化趋势。(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有创新精神,积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3)要看到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3.矛盾即对立统一的原理: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对立性与统一性(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要求我们用矛盾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我们应该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它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例1:晋诗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宋代王安石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从哲学上看,王安石的修改否认的是矛盾双方的对立还是统一?应是否认统一。例2:“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的哲学含义。4.矛盾同一性原理(统一性)即对立的矛盾双方统一于一个事物中,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积极方面转化。5.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时时有、处处有。——要求我们不要回避矛盾,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6.\n矛盾特殊性原理:不同的事物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各有特点;同一事物两个方面的不同阶段各有特点。——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分析问题的基础,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7.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但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二者辩证统一:二者相互联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3)要求我们要坚持由个性到共性,再到个性的认识秩序;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一般号召和个别相结合,树典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例1:“先试点,后推广”的哲学含义。例2:“万物莫不有对”和“万物莫不相异”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即对立统一还是矛盾普特关系?应是普特关系。例3:“白马非马论”否认的是矛盾普遍性还是特殊性?应是普遍性。9.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在复杂事物中,即多个矛盾存在的情况下,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进程,解决了主要矛盾,其它问题就好解决了——要求我们面对复杂问题,要抓重点、中心、关键,又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反对“一刀切”。【想一想】“牵牛要牵牛鼻子”的哲学含义。10.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在一个简单事物中,只存在问题的两个方面,其中的主要方面决定该事物的性质——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主体和从属的方面。例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哲学含义。例2:“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哲学寓意是主次矛盾还是矛盾主次方面?应是前者。11.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依据的哲学原理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坚持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12.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矛盾的原理。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13.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外部矛盾即外因,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起加速、延缓或改变事物状况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求我们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内因,对外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14.事物发展状态的原理: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要注重量的积累;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注意:量变不只是事物数量的变化,还包括结构、排序的变化。例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哲学含义。例2:“防微杜渐”的哲理是对量的积累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例3:“过犹不及”和“正当防卫”的哲学意义。15.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途径的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由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因此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又因为新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有一个过程,所以事物的发展又必然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又要有必胜的信心。16.\n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辩证法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四、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世界是否可知?基本原理: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属于物质的范畴,但有能动性,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试验。2.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唯一动力、唯一目的、唯一检验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3)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科学理论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因此,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改造客观世界。(4)要求我们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现象表现本质。现象和本质都是客观的。真象和假象都是现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因而也都是客观的。真象是对事物本质正面的表现,假象是对事物本质歪曲的表现。错觉是由假象引起的错误的认识。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这是两种不同水平的认识,有深浅程度的差别,但没有正确与错误的差别,是认识过程第一次飞跃的两个阶段。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二者都来源于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5.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两次飞跃的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目的和归宿。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伟大。——要求我们要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6.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原理: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要求我们对待科学理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7.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综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8.创造性思维和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有了创新意识就能推动事物发展;创新就是促进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实现事物的发展和飞跃,这就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解放思想,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敢于打破常规,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新意识必须用来指导实践,只有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发展;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因此,创新意识只是推动事物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名师总结:注意几个关系:①认识与意识的关系:本质相同,分别从唯物论和认识论来说明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相对于物质而言是意识,相对于实践而言是认识。②\n真理与规律的关系:真理是主观意识范畴,是主观符合客观的正确认识,是对规律的正确反映;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客观的物质性的东西。③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的关系:即认识的分类,按性质分为真理与谬误;按水平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按获得认识的途径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按是否成体系分为观点和理论;科学理论是人们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形成科学理论。五、人生观和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2.价值观(1)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一定社会基础上产生,并随之变化。(2)人们的价值观不同,行为的动力和结果就不同。(3)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正确导向作用。(4)集体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等是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5)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3.人生价值及其实现(1)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的统一,只有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人生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是集体主义的核心。(3)实现人生价值,还要处理好为人与为己、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4)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和途径: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还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觉学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4.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1)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价值取向,是无产阶级科学人生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是集体主义的核心。(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不矛盾,二者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的,而且经济活动的等价交换本身就包含了相互服务的关系,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要求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与之相适应,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3)发展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重要调节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4)发挥集体主义精神的经济基础和精神条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在根本上的一致性,是我们能够确立起集体主义人生价值观的经济基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我党我军的优良作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为确立和发扬集体主义价值观提供了精神条件。5.理想与现实\n(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属于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重要的作用。(2)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不是今天的现实,而是明天的现实。转化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特别重要的是实践和艰苦奋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