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7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的哲学观点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老庄哲学”最本质的内核,是对宇宙与自然的唯物认识。老子认为,既然有万物,万物必定有他们的由来,于是便把这个“由来”称作“道”。“德”就是事物的本性。庄子对“道”和“德”的看法与老子是相同的。也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而治”,尽管他们所持的理由不尽相同。老子认为物极必反,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果,老子是把“无为”当作一种手段。庄子强调的是天然和人为的不同,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越多,他要达到“无为”的目的,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庄子把“道”的自然观推及到社会生活及人性人格上,突出之处有以下几点:其一,庄子从“万物一府,生死同状”(《天地》)、“道通为一”(《齐物论》)的认识出发,主张万物平等、物论平等,因而否定人类的自我中心与个人的自我中心,提倡摈除成见,扬弃我执,顺应自然。庄子认为万物本为一体,生死本无两样。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没有什么“是”与“不是”,“可”与“不可”,所以小草和大木,又丑又癞的女人和美貌的西施,以及其他稀奇古怪的事情,以道的观点看都是可以“通而为一”的,没有什么差别。他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n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庄子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为的一切都是不好的。“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因此他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其二,哲学上的相对主义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无与有、小与大、短与长、柔与刚、弱与强等等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与相互转化的,庄子在此认识基础上,突出了事物之间的共同性以及相异性的相互转化,创建了“相对论”的认识论。他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虚满、生死都只是一时的现象,其形态是绝不固定的。由于他过分强调了绝对运动,导致否定相对静止,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从而形成了相对主义的理论。他认为除了“道”的存在是绝对不变的以外,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生与死是相对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彼与此是相对的,是与非也是相对的,没有一定的准则。“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这中间也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庄子认为感觉的经验是千差万别的,是相对的,理性思维更是如此,他在《齐物论》中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从而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标准。这种相对性的认识论,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三,表达了庄子对无限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这一精神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要摆脱矛盾。对于如何跨入这一精神自由之路,《庄子》一书都在诠释,尤其在《逍遥游》一\n篇中有着集中而形象地描述。庄子主张以“无为”来积极地寻求真正的生命出路,也就是以精神上的超越把人从生命困境中释放出来,认为人只有超越现实,超越生死,超越世俗观念和习俗,通过“心斋”、“坐忘”,也就是整洁心虑,涤除杂念,让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来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经过“无名”、“无功”、“无已”、才能成为“真人”,进入“逍遥游”。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破除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在利益面前“无己”,在事业面前“无功”,在荣誉面前“无名”,才可能“乘天地之正”(掌握自然规律),而“御六气之辨”(驾驭天气变化),走上自由之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被普遍认为是《逍遥游》一篇的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其四,《庄子》书中也反映了一些生活中的辩证认识,其中描述最多,表现最为充分的,是关于“无用之用”的命题。(《外物篇》)惠施对庄子说:“你的话没有用。”庄子说:“知道没有用,才可以讲有用。地不是不广大,但人所用的只是站脚的一小块,然而,把脚站立地之外的四周地方都挖掉,那块站脚的土地对人还有用吗/。”惠施说:“没有用。”庄子说:“那么无用实质上是有大用的道理也就清楚了。”关于这一命题的论述,例证视角广泛,内涵丰富,既包含“善于大用”《逍遥游》(惠子的大葫芦冻伤膏)、“物尽其用”《逍遥游》(因为长得不合规矩、墨线而不被木匠所用的大树樗在庄子看来,可以把它种在\n一无所有的地方,广阔寂寞的野外,然后又显得在他旁边闲走,逍遥的躺卧在他的下面,)的思想,又含有“有失必有得”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山木》(枝叶繁茂的大树因为没有用而可以不砍伐,而可以终享天年;鹅却因为不能鸣叫而被主人杀掉用来款待客人)的理念。这些都是老师们非常熟悉的内容,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再具体说了。老师们可以在内篇的《逍遥游》,外篇的《山木》,杂篇的《外物》等相关篇章中找到。庄子这类的认识被称之为“庄子处世哲学”,它的形成,既是社会生活本身具有的客观规律和人们对这一规律性认识的反映,也与庄子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当时庄子正处于昏君乱臣当道的战乱时期,,重税与苦役已经使百姓们不堪其苦,能够避免尸横草野已经算是万幸了,正像庄子说:“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对普通人的苦难的感情上的关注,使庄子之说极富人道气息,而他自身深入下层民众,以普通人的身份体会到的人们在这黑暗世道里的艰难与绝望,更使他对人生痛苦的感受极具深度。因此,庄子不仅寄予无限的同情,还给人们提供了“处浊世避患害之术”(王先谦《庄子集解》)。这也正是庄子的伟大之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