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启蒙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儿童哲学启蒙书

儿童哲学启蒙书,是最近几年出现在中国童书市场上的新成员。与文学类童书不同,这一类书引入哲学视角,引导儿童探讨人生的大问题,更加注重孩子的智性的培育,而不是以生动精彩的故事取悦孩子,因此逐渐成为童书市场上的新宠,并刺激着出版社更加积极引入此类书籍。宏大的人生命题,深沉的哲学思考经由一帧帧风趣幽默的图片,浅显的话语表述出来,哲学不再是书斋里古板的老头儿,哲学坐在了小凳子上,成为了孩子的玩伴。   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   公交车上,一个四岁的孩子,问他的父亲:“我用一只眼睛就能看见你,为什么用两只眼睛看你,看到的还是只有一个你?”父亲听了很发愁,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涉及的领域有光学、哲学、神经学、数学……正沉思中,孩子突然高兴地说:“哦,我知道了,还有一个你,在另外一辆公交车上。”   这是一个小说中的虚构场景,而实际生活中,孩子稀奇古怪的问题更多,他们也经常会为自己提出的问题,准备好超级答案,其想象力与创造力之丰盈怪诞,让一个拥有正常思维的成年人,甘拜下风。   美国哲学家马修斯认为:“在某种方式上,成人哲学不过是童年哲学的理想化,是成长中的儿童认知能力或道德能力受到威胁时,对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的理性重构。”他撰写了《哲学与幼童》一书,以证明儿童是具有独特的哲学思考能力的,他们天然地亲近哲学。   儿童哲学启蒙读物,由成年人设计出来,目的是协助孩子们构建他们的世界,解决他们的困惑、疑问,发展他们的思维。但其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创作者本身的素质。一个优秀的儿童哲学启蒙读物的作者,在对孩子充满柔情与爱的同时,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人的思维发展规律,哲学知识,然后是构建故事的能力。   世界上第一套系统的儿童哲学启蒙读物,由美国哲学家马修·李普曼主持出版。李普曼于二十世纪60年代创立“儿童哲学研究所”,组织编写了儿童哲学教材,并成功地在美国中小学推行实践,之后很多国家都将其引进。   李普曼对儿童哲学教材的编写非常用心,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心理发展和认知需要来设计内容,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哲学教育内容,在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他们的认知需要。   中国在1997年引入这套书,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但是,因为中国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完整而持久地开展过李普曼儿童哲学教育,这套书,除了当做儿童读物外,更多地被用来培训新教师。   很多时候是孩子们教成年人 李普曼的哲学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孩子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方式和态度,帮助孩子成为有创见、善于思考、更富理性,更完善的个体。自其创建以来,赞美与批评之声一直同时存在。\n 批评质疑的声音,主要集中于此:不再具有儿童思维的成人,要模仿(一定程度上的迎合)儿童思维,为他们讲故事,这里存在一种理学悖论。且不说他们是否真的能让自己的思维方式,调整到与儿童的思维方式相近的程度,孩子是否需要这些故事,更是一个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前文提到的美国马修斯,回忆自己六岁的时候,问妈妈宇宙到底怎么来的,妈妈答不上来,他稍后用了一个类比来安慰妈妈,“我想,这就像有人画了一个圆。画的时候要是你在边上,就知道圆的起点在哪里。但现在再看的话,就说不出来从哪里开始的。它就像一个圆,终点和起点连在一起,分不出来。” 这样的思考,堪比成年人的优质理性思考。那么成年人有何理由,说自己可以为孩子的哲学思考提供帮助呢?或者,其实孩子比成年人更像哲学家。给孩子的哲学,是补品,还是毒品,儿童教育研究学界一直存有争议。 李普曼在长期的研究中,慢慢转移着自己之前的教学目标,主张开放与引导,同时呼吁儿童哲学研究者,去研究儿童的哲学世界,而不再是研究适合儿童哲学发展的哲学。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改进推理能力,发展创造力与伦理理解力。 一个有价值的共识渐渐清晰,那就是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不要把标准、正常的成人作为教育儿童的目标,不要用标准的成人思维去观察儿童思维,而是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向孩子学习,陪孩子成长。“孩子们教给我们的,往往比我们教给孩子们的要丰富。” 无论争议怎样延宕,成年人对孩子的爱,始终是儿童哲学教育领域出现和发展的动人背景。而儿童哲学教育究竟要达成怎样的教育结果,反映的则是一个社会对人的价值判断。你好,儿童哲学书   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关于李普曼的儿童哲学教育讨论就已经出现,在具体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上,则一直止步不前。但是,作为儿童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成果———儿童哲学启蒙书,却已经在中国图书市场上高调现身。   国内引进出版的大型儿童哲学启蒙书籍,主要有两套,其一为法国哲学学者奥斯卡·伯瑞尼弗(OscarBrenifier)儿童哲学书系列作品,《好和坏,是什么?》、《我,是什么》、《知识,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等,注重引导孩子的开放式思考,而不是仅限于提供答案。这些书由不同的出版社从2009年开始陆续引进。   另一套,是“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系列,由碧姬·拉贝和米歇尔·毕奇联手编写的这套书中的哲学思考,遍及所有的人生重大主题,比如生与死、幸福、善恶、美丑、对错,比如自由、公正、和平等等,所有主题都融化在日常小故事中,语言通俗,配以可爱插图。   两套书都极受家长青睐,在市场上创下优良销售业绩。儿童文学研究者方卫平,曾公开推荐这其中部分书籍,但他明确地告诉记者,自己是向家长、教育者、儿童文学教育者推荐的,而不是孩子们。\n   “这些西方儿童哲学书被引进,并在图书市场上获得成功,首先说明国内存在对这样的书的需要,但是,这样的书尽管很好,对于中国的儿童来说,不一定适合,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同社会生活之间的差异,势必形成孩子们接受上的障碍。”   “亲近母语”教育论坛创始人、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对这些书也基本持欢迎态度,因为它们多少增加了儿童阅读的选择,亦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学习。和方卫平一样,她也认为,这些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孩子。   本土儿童书不够哲学   方卫平多次参加新课标语文读本的编选工作,以及最佳儿童文学作品的编选,他发现,有哲学气质的好的作品,往往是国外的。“我很希望,中国本土能出现一些具有哲学气息的作品,不是说摆开哲学的马步和架势,而是让哲学气质渗透在作品中。”   也是因此,方卫平说,重要的,不是讨论这些的西方哲学启蒙书,是否适合中国的孩子,而是,“我们国内相关的学者和创作者,有必要去关注儿童哲学启蒙教育,以及尝试儿童哲学的写作。”   他建议,在等待中国出现儿童哲学启蒙书时,在等待中国儿童哲学教育的发展时,我们可以从儿童文学作品中,寻找哲学气息浓厚的作品,把哲学的视角引入儿童教育中。“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也常常会以坚定而又巧妙的方式,捕捉并呈现出这样一种气质,一种属于哲学的气质。”   徐冬梅则已准备行动,计划把儿童哲学阅读和儿童哲学教育,作为明年的“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主题,并准备组建一个团队,进行相关的研究。在她心目中,儿童哲学启蒙教育主要是让孩子获得对生命、世界的美好认知,让孩子的人性更加完善丰盈,思维更加舒展,偏向于灵性智慧的教育。   “我们看到这些书确实很好,除了推广,我们是不是应该走得更远一点呢?作为中国的教育者,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引入西方的书,更重要的是,像西方这些教育者那样,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研究,把哲学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创制适合中国孩子的哲学书。”   但是,在中国,开展儿童哲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非易事。儿童教育学者朱自强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这是一个较前沿的教育领域,一般人不敢轻易涉足,“儿童哲学”对研究者和实践者自身提出了较高要求,至少需要具备儿童心理发展、儿童思维认知发展、教育技术学以及哲学等领域的知识素养。显然,这是一个需要不同学界的有心人,联合起来做的事情。   儿童哲学与公民教育   今年的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引入了关于儿童哲学启蒙的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李庆明,和独立语文教师郭初阳,现场展示关于“自由”的儿童哲学启蒙课,引人关注。\n   然而,被认为是率先开展儿童哲学教育的郭初阳,则坦言,自己所进行的,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儿童哲学教育,而是一种公民常识教育。在那堂课上,他把约翰·密尔《论自由》里的那句话:“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作为核心。   “这个略显得艰深的句子仿佛一架飞机,孩子们只有进入之后,才可以随之振翮高飞;而如何登机则是一个难题,孩子们需要一个适合他们高度的舷梯———于是我采用了《伊索寓言》中的一则《开玩笑的牧人》,铺垫出几级不难踏上的台阶,直到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道:发出声音的牧人,其实是一个关于说话的权利的故事。”   儿童哲学教育与儿童公民教育分属两个领域,它们目的不同,儿童哲学教育是要培养儿童哲学思维,而公民教育是培养孩子对社会与社会秩序的认识,培养公民意识。比如同样是“自由”概念,儿童哲学教育,会注重让孩子去发现自由,但不提供确定答案,而公民教育,则会让孩子理解自由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两者的指向是不一样的。前者注重发现理念,后者注重理解理念。   郭初阳说:“我心目中的儿童哲学,是能激发与培养儿童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现惊奇与值得怀疑之处。既关注琐屑小事,也时时思考人生的重大问题:生活的意义、信仰、时间、真实的本性、真理的类型、心身问题、性、爱、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道德、公正……无论是儿童哲学启蒙和儿童公民教育,目前都是相当稀缺的,希望中小学教师能做多种形式的探索与尝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