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军转哲学讲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2军转哲学讲稿

目录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1一、哲学1二、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2三、哲学基本问题2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6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或历史必然性6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6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7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和优良学风7第二章唯物论9第一节物质9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列宁的物质定义)及意义9二、马克思主义运动观9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及意义14第二节意识15一、意识的起源15二、意识的本质15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表现、实现条件17四、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割裂两者关系的错误18第三章唯物辩证法23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23一、联系及其基本特征23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26第二节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28一、质量互变规律:揭示发展的状态或形式28II\n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发展的动力或源泉31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发展的方向和道路38四、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40第四章认识论47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和过程47一、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的理论分歧47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47三、实践48四、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48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51第二节真理及真理标准55一、真理及其客观性55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56三、真理标准57第五章唯物主义历史观62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62二、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或基本动力67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73四、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73五、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的作用73六、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75II\n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学问、学说、理论形态)。(1)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A.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B.人人都有世界观;哲学并非如此C.世界观是自发产生的、零碎的,而哲学知识必须经过总结和学习才能获得,是自觉产生的(3)哲学就是世界观(×)2.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方法论:一般方法、根本方法(非具体方法)(2)哲学就是方法论(×)(3)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方法论(√)3.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注意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区别:(1)马哲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理论体系(2)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哲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例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哲学都是(单选)74\nA.智慧之学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二、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1.两者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2.对立:具体科学研究的是特定领域的特殊本质或规律;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或规律。3.统一: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1)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包罗万象的知识总汇。(×)(2)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3)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例题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2010年市直真题,单选2)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有限与无限的关系D.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2:爱因斯坦指出,“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说明(单选)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汇集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三、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或者精神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在实践中表现为: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这74\n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注意:(1)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能够反映存在、认为世界不能被认识。(2)可知论: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认为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世界可以被认识。(3)可知论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4)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是绝对的,其适用范围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又是相对的,二者可以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例题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及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其基本问题是(2010年省直真题,单选4)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2.列宁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所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单选)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C.物质是否能为意识所正确反映D.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三)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1)唯物主义的共同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产生、派生意识;坚持反映论;是可知论(世界可以被认识)。74\n(2)唯心主义的共同主张: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意识产生、派生、创造物质;夸大意识、精神的作用。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1)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A.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具有固定形体的实物或具体物质形态,原初物质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是自发结合的。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是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也是朴素辩证法观点。B.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存在三个严重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C.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唯物主义的最高形态,因为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创立的。例题1:哲学的发展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哲学的全部历史中,始终贯穿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矛盾,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_等历史形态(2010年省直考试36题多选)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现代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单选)A.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A.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某种主观精神(感觉、思想、理性、心74\n、情感、意志、意识、观念等)作为唯一的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夸大主观精神的作用“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想事成”“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万物皆备于我”,“我思故我在”B.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比如上帝、天命、宇宙精神、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理念、道、理)变为独立自存的客观实在,并把它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夸大所谓的客观精神的作用“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理在气先”“道生万物”“客观世界不外是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的外化”“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例题1: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单选)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B.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2:所有的唯心主义者都(多选)A.主张世界的本原是主观精神B.主张世界的本原是客观精神C.夸大精神的作用D.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或历史必然性1.社会历史条件:19世纪40年代中叶资本主义快速发展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2.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74\n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性,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显著特征(根本特性):实践性(它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和阶级性(它是无产阶级的哲学)基本特征:实践性、科学性(真理性)、革命性、阶级性例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体现了(2010年省直考试37题多选)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真理性和阶级性的统一C.系统性和具体性的统一D.实践性和有效性的高度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单选)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哲学史上所产生的伟大变革(马哲与旧哲学的区别)第一,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内容上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在内容上的变革)第二,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在对象上的变革)第三,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功能作用上的变革)第四,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实践出发正确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质特征上的变革)74\n例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 市直真题,单选) A.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C.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多选)A.它以改变世界为哲学的根本目的B.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C.它以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核心D.它是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哲学形态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和优良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练习题及答案1.哲学是关于(单选)A.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C.一切知识总汇的科学D.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单选)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3.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2009年市直真题,单选)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4.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多选)A.宿命论观点B.朴素辩证法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5.“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单选)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论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74\n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论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6.下列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A.心包万物B.人的命,天注定C.存在就是被感知D.意志是一切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源答案:1.D2.B3.D4.BD5.D6.ACD第二章唯物论第一节物质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列宁的物质定义)及意义1.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1)物质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共性的概括和抽象(2)物质的唯一属性:客观实在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说明物质对意识具有独立性。(3)物质可以为意识所反映(物质具有可知性)•列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给物质下定义的: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是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2.理论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74\n(2)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3)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界限.(4)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本体论和认识论、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注意:l一元论: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有统一性l二元论:世界的本原是两个,世界没有统一性u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u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二、马克思主义运动观(一)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及割裂两者关系的错误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实在基础。2.割裂两者关系的错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否认运动,坚持静止、不动、不变的观点)B.唯心主义: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谈运动、认为精神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所以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例题1:“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单选)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种观点是(多选)A.否认运动存在的形而上学观点B.主张精神是运动的主体C.否认运动的主体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D.主张运动的主体不可知74\n(二)静止1.相对静止的含义:事物的位置未变(没有做机械运动)和性质未变(处在量变阶段)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运动的相对稳定状态,相对平衡状态。静止是运动的一般状态(×)静止就是不动(×)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及割裂两者关系的错误(1)关系: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错误:形而上学否认运动的绝对性,夸大相对静止(天不变,道亦不变;飞矢不动)相对主义诡辩论否认相对静止,夸大运动的绝对性(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例题:“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2010市直真题,单选)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C.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辩证法命题:“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74\n“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相对静止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例题1: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体现了(单选)A.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C.物质运动和时空不可分割的观点D.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2: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单选)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3:“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单选)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4.我国汉代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单选)A.唯物论观点B.唯心论观点C.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三)运动的规律性1.规律: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规律的特点:(普遍性客观性重复性稳定性)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被消灭、被改变,违背它就会受到惩罚。74\n主观能动性即意识能动作用: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消极无所作为的,而是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例题1:规律的共同特点是(2010年市直真题,多选)A.稳定性B.可创造性C.重复性D.普遍性2: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要求人们(多选)A.认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B.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C.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发现和利用社会规律D.在改造社会中改造社会规律和驾驭社会规律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及其意义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客观规律制约人的活动);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人对客观世界有能动作用)。意义:要把严密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工作热情结合起来,反对不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左”倾错误,以及以尊重规律为借口、不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右倾错误。例题1: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基本前提是(2009年市直真题,单选)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规律B.人对自然无属性认识的程度C.人改造自然的决心和信心D.摆脱自然界的束缚2:下列见解中引导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是(多选)A.按图索骥B.人为自然界立法C.对症下药,量体裁衣D.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1.时间的特点:一维性即不可逆性或一去不复返性空间的特点:三维性2.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说明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因此要树立时空观念,74\n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3.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时空的绝对性: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时空的相对性:时空的具体特性及人们的时空观念是可变的、有条件的。4.时空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例题1:“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说的时间的(单选)A.绝对性B.相对性C.一维性D.三维性2: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单选)A.客观性B.有限性C.相对性D.一维性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及意义原理:世界有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意义: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不存在(√)世界统一于存在(×)例题:1: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单选)A.承认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2:74\n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曾经是新中国引以为自豪的大型水利工程,然而由于该工程没有考虑到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可能会造成三门峡水库的淤塞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三门峡水库泥沙日益淤积,库容不断减少,对下游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这个根本要求是(单选):A.世界是多样性B.世界是统一性C.一切从实际出发D.一切从实用出发第二节意识一、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不是纯粹的生物学进化过程)从意识的起源得出的结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依赖于物质。也就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物质外壳,意识的表现形式例题1:科学家发现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多选)A.不是纯粹的生物过程B.是社会的产物C.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D.人类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形成过程都离不开社会2:“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说明(多选)A.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精神B.意识永远依赖于物质C.语言是现实的意识,是意识的表现形式D.意识也是物质的东西二、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或属性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2.意识是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74\n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经过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3)意识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第一,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第二,个体意识的差别是主观的,但原因是客观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三,意识的创造性是主观的,但原型是客观的。鬼、神等错误的意识归根到底来源于客观世界(√)鬼和神是对客观世界的虚幻或歪曲反映(√)错误的思想归根到底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例题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经过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而已。”这个命题表明(单选)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的区别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2: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多选)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D.任何观念都能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表现、实现条件1.意识的能动作用:人所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能动地认识世界——74\n物质的东西向观念的东西(意识)的转化过程(意识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同,这说明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精神力量)向物质(物质力量)的转化过程列宁: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例题1: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主动积极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有(多选)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C.事不避难,知难不难D.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2: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单选)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3:先有工程设计,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单选)A.意识创造物质B.意识决定物质C.意识转化为物质D.意识产生物质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1)目的性和计划性(2)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不仅能把握现在,而且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3)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4)对生理有影响和控制作用3.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条件:前提是尊重规律、途径是社会实践、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条件例题1: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但它的正确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其条件有(多选)74\nA.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B.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C.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D.必须坚持意识的绝对独立性四、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割裂两者关系的错误1.关系: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意识反映物质,主观反映客观,主观要与客观相符合,客观变化了,主观要随着客观的变化而变化);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或能动作用.2.错误:机械唯物主义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唯心主义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注意:弄明白题干是讲新的意识、思想、观念、精神、理论的产生,还是作用?如果是讲产生,那么蕴涵的哲理就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如果是讲作用,那么蕴涵的哲理就是: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例题1: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删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作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条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的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年版又删去“为维护其统治而设”。再如1971年版在解释了“雉”就是“野鸡”之后,紧跟着说“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装饰品”。1992、1998年版也一样,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语词的发展变化,也记录着时代前进的印记。字典词条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多选)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B.取决于语词含义的改变C.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2:宋代画家与可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他在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此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子,胸中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单选)A.意识就是物质世界本身B.意识是人脑的产物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3:如果把实际情况比作“地形”,理论就是“地图”,当实际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时,我们不能期望以“地图”来修正“地形”,而只能用“地形”矫正“地图”,用“地形”矫正“地图”的哲学依据包括:(74\n省直真题,多选)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物质决定意识C.主观认识应与客观相符合D.一切从实际出发4: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从最早的“国八条”、“国六条”,到2007年对土地的调控政策和第二套住房贷款调控政策,受此调控我国楼市高房价松动,价格逐步回落;2008年再受金融风暴的冲击,楼市降价潮再度蔓延。而近一段时期内,我国中央政府出台“国十条”及一些地方政府悄然推出刺激楼市回暖的优惠政策:购房入户、减免契税、降低首付款,目的是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这体现的唯物论观点是(2009年市直真题,单选)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C.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人的认识随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5: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国人民发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这种精神被称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从哲学上看这一材料表明(真题,单选)A.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B.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C.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D.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练习题及答案1.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发展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多选)A.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B.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C.是可以改造和创新的D.是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2.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 单选)  A.它的革命性 B.它的能动性 C.它的科学性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单选)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74\n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4.下列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多选)A.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C.世界统一于存在D.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人类社会是统一于物质世界的一部分5.在一个久旱的春天,天空飘起了雨丝,在田里干活的农民王小二看到后十分高兴,大叫一声:下雨好极了,而此时正在学校草场上踢足球的小明却沮丧说:下雨糟透了。这表明(多选)A.事物总是具有二重性B.利益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C.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D.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6.有关专家指出,作为中国汉民族图腾的龙,实际上是存在的;但它实际上又是不存在的。它是蛇的身,鹰的爪,马的头,鹿的角,鱼的鳞。不仅如此,它还存在于全世界中华民族人民的心灵之中。这说明(多选)A.文化具有维持民族传统、凝聚民族精神的社会功能B.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龙具有客观实在性D.虚幻的意识也有其客观原型7.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多选)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C.人脑对鬼神虚幻反映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8.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单选)A.决定性B.预见性C.能动性D.主动性9.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从95号的镅(Am)开始,后序的20多种元素均是人造元素,这一科学事实说明(单选)74\nA.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B.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要了C.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D.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10.中国大跃进时期党中央提出了1959年钢产量比1958年翻番的口号,于是全民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各地出现了许多土高炉,并大量砍伐树木用作燃料,这个口号和与之相应的措施使得1959年钢产量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这些钢却有近一半质量不合格。这件事情反映了意识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要正确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必须(多选)A.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B.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C.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D.不顾一切完成党提出的高指标11.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当干部要“洗头”,是因为(多选)A.主观必须符合客观B.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C.人的认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D.观念、主观意识应随时发生变化12.以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多选)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B.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于事物本身13.“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单选)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B.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D.思想要随时发生变化14.2008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针对近年来台湾岛内局势发生的重大、复杂变化,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单选)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74\nC.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D.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答案:1.BD2.D3.A4.ABD5.AB6.ABD7.BDE8.C9.D10.AC11.ABC12.BD13.A14.A第三章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世界的状况或状态是怎样的?——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74\n辩证法:联系观点、变化发展观点、全面观点、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孤立观点、静止的观点、片面观点、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或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一、联系及其基本特征1.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2.联系的基本特征:(1)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普遍性:第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要素或者部分第二,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通过若干“中介”而普遍联系的整体(3)多样性:直接和间接联系、内部和外部联系、本质和非本质联系、必然和偶然联系等等(4)条件性(5)具体性注意:l唯心主义:否认联系的客观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l形而上学:否认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l“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l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第一,相互依存,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依赖于部分;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部分依赖于整体第二,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部分的有机结合74\n第三,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反作用于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可以对整体起决定作用例题1:“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的手”,这句话体现了(单选)A.形而上学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法的部分同整体联系的观点D.事物内部矛盾性观点2:1948年底到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军150万,从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力量对比,为发动渡江战役和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上述史实体现(省直真题,单选)A.整体统率部分B.部分影响整体C.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D.所有部分对整体都有决定性影响3.联系观点的意义: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是对外开放、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哲学依据。(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例题1:下面关于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表述正确的是(2010年市直真题,多选)A.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B.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C.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D.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2:2007年5月4日《人民日报》报道。甘肃省石洋河流域已经严重超载,流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危害程度和范围日益扩大。下游民勤县的生态恶化程度已极其严峻,其湖区北部已显现“罗布泊”景象,部分居民因无法生存而沦为生态难民,远走他乡。根据材料回答下列两题(市直真题)第一题:上述材料中的事实表明(单选)(1)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2)事物的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3)任何现象之间都存在着因果联系(4)规律具有不可违抗性A.(1)(2)(3)B.(1)(2)(4)C.(1)(3)(4)D.(2)(3)(4)74\n第二题: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单选)A.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B.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D.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客观规律办事3:广州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新异,对菜肴的名称更是讲究。前几年桌桌流行“发财”(发菜——一种黑绿色藻类植物,没有特殊的食用价值,但对环境保护影响巨大),现在则是逢酒席必上“生财”(生菜)。吃发菜以求“发财”,吃生菜以求“生财”,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否定了(单选)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事物的联系的多样性4:科学家洛伦兹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这种“蝴蝶效应”的说法(单选)A.说明了一种事物、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D.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5:近几年,党和政府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惠农利民政策,缓解了“三农”问题,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其理论依据是(省直真题,单选)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C.社会是个有机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一)联系与发展的关系:相互联系必然导致或产生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和运动在时间上无先无后,是同时发生的。(二)发展的实质74\n变化包括水平运动、下降运动和上升运动三个方向;包括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发展则是前进上升运动即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发展的本质或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质变,是飞跃,是创新,是新陈代谢。例题: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单选)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三)发展的必然性——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第一,新事物合乎规律,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第二,新生事物适应了新的环境第三,新生事物比旧事物优越.它克服了旧事物消极的东西,吸收其合理成份,并增加了新的内容第四,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其支持(新生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当然道路是曲折的)新旧事物区分的根本标志:是否同历史的必然趋势相符合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命题有: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例题:“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省直真题,多选)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74\n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四)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过程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都作为一个过程而存在.(√)世界上没有永恒长存的事物,凡是产生的一定会灭亡.(√)“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例题: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杰克逊保持了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说:“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多选)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第二节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揭示发展的状态或形式1.质、量、度及其意义(1)质: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2)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成份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来的是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把同质事物区分开来的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3)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量的活动范围(量的限度)。A.关节点或临界点=两端极限74\n度=活动范围度包含关节点但不等于关节点B.认识度的意义:第一,要掌握适度原则,反对“过之”或“不及”的错误,反对“左”和右的错误。把握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第二,度是事物量变和质变区分的根本标志。做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过度(×)例题1: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题来讲解他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单选))p's(w5p/d%p:r3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1o  f"L'l2:鲁迅在《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涵的哲理是(单选)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C.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D.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3: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单选)A.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C.质与量的统一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关系:(1)对立:量变是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事物保持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74\n(2)统一: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C.量变质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蕴涵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命题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行百里者半九十,千万不要功亏一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防微杜渐例题1:素有中国贡都之称的黔东铜仁地区,由于常年开采,造成汞资源枯竭,已经不再具有开采价值。这一事实说明(2009年市直真题,单选)A.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我们搞好工作的前提D.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观点2:温家宝谈到有关国家宏观调控时说:“行百里者半九十,绝不能半途而废,当然我们将更加注重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注重采用经济机制的调节和经济手段的调节。”“行百里者半九十,绝不能半途而废”体现的哲理是(单选)74\nA.矛盾具有特殊性B.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3:“科学成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时期的积累才能有点低会场大海。”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2010年省直38题,多选)A.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过程B.事物的质就是事物的各个量的和C.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D.质变是量变的结果4:有一则箴言:“在溪水与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单选)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意义:第一、要把远大的目标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注意量的积累和准备,欲速则不达。)第二、坏的事变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例题: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这是因为(单选)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B.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发展的动力或源泉(一)矛盾: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有统一的关系1.辩证矛盾不同于逻辑矛盾2.矛盾的基本属性(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即联系的性质。74\n“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危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多难兴邦,大难兴邦”“反者道之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居安思危”“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例题1:“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单选)A.事物的质具有不确定性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中国汉语“危机”一词,涵义是危难与机会的结合,在哲学上是要求我们看问题应该坚持(多选)A.辩证法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对立统一观点D.折衷论观点3:城市的垃圾令人头痛。但有些专家指出,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专家的这一观点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单选)A.事物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个人的立场能决定事物的性质C.人的认识决定实践的任务和发展方向D.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2)矛盾的斗争性:相互区别、制约、排斥、分离的性质。(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首先,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次,统一表现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同一性包含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意义:其一,它要求我们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同一(求同存异),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其二,反对绝对同一和绝对对立的形而上学观点。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谐社会中的“和”就是指对立面的统一.74\n“和而不同”的“同”就是指形而上学的绝对统一.“和”承认对立和不同,也就是承认多样性和差异性。“和”主张对立面的统一,也就是认为多样性和差异性之间可以共生、共存、共荣、融合、协调、均衡、平衡、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互利共赢例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是(多选)A.“不同”是指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B.“和”是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C.“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D.不同事物可以达到调和(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或者源泉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使矛盾双方能够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依存,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各自得到发展,互利共赢。第三,规定着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注意鲶鱼效应)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第二,在事物质变的过程中,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瓦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一个事物转化成他事物。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共同起作用推动事物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及作用原理是构建“和谐社会”或“和谐世界”的哲学依据: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但和谐并非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谐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促进优势互补,推动事物发展。例题1:74\n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变大,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甚至是激化倾向,能否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措施,意义重大且深远。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2010年省直26题,单选)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内因和外因2: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多选)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存在和发展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3:鲶鱼效应是说一种传统的养鱼方法,通常打捞到船舱里的鱼时间一长容易萎靡不振,死亡率高,可一旦船舱中放入几条凶猛的鲶鱼,就把整个鱼群激活了。“鲶鱼效应”体现的哲理是(单选)A.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C.矛盾的斗争性会推动事物发展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三)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关系:内因即内部矛盾,外因即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意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生产自救,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等等——强调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外开放,争取和引进外部援助或者外部给予的援助,政策的扶持等——重视外因在事物发展的作用。例题1: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2010年市直真题,单选)A.人的主观能动性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事物的内部矛盾D.外力的推动74\n2:我国航天领域自力更生、不懈奋斗的辉煌历程表明(真题,单选)A.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B.事物发展的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政府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支持自主创业的就业政策的哲学依据是(2009市直真题,多选)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B.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C.必须充分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D.要坚持适度原则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请指出蒲松龄的这幅落第自勉联所蕴涵的哲学道理。(单选)A.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C.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D.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意义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意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意义: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及其各个方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反对一刀切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例题1:工作“一刀切”的方法是否认了(单选)74\nA.矛盾的特殊性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斗争性2: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为两个头痛发热的州官看病,由于病因的不同,开的不同的药方是泻药和发散药,服药后病都好了。这一对症下药的典故所蕴涵的哲理是(多选)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从客观实际出发D.从主观愿望出发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及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个性比共性丰富,共性比个性深刻,共性不能完全包括个性。(2)个性与共性相互联结。个性中包含共性,共性存寓于个性之中。(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意义:这一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绝对和相对、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错误是割裂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试点”、“抽查”、解剖麻雀、典型试验、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举一反三等是共性和个性关系原理的运用例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的哲学依据是(2009省直真题,单选)A.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事物发展内因和外因的统一D.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五)矛盾地位的不平衡性1.主要矛盾:在事物内部的多种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注意:讲重点,关键,主要任务,首要任务,重中之重,集中力量,主线,中心环节等等,就是74\n在强调抓主要矛盾;兼顾其他,就是在说不要忽视次要矛盾。2.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注意: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本质、抓主流,就是抓主要方面;不忽视支流,不忽视次要方面。3.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例题1:当今,科学技术史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我们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理是(2009年市直真题,单选)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起决定作用D.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这种认识所体现的哲学原理是(省直真题,单选)A.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B.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D.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3: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上述材料体现的是(单选)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74\n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发展的方向和道路1.肯定和否定的辨证关系肯定方面:维持事物存在、保持事物性质的方面否定方面:促使事物灭亡和转化的方面(1)对立:当肯定方面处在主导地位,事物保持原有的性质,一旦否定方面取得主导地位,一事物向他事物转化.“辩证法在对现在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2)统一: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2.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3)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形而上学则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它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意义: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要看到它们值得肯定的方面,又要看到它们需要否定的方面。特别是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把批判和继承、批判和吸收结合起来.例题:五四新文化运动,未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两种错误态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没有正确运用(单选)A.辩证的否定观B.事物发展的过程论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1)否定之否定在本质上是指由三个阶段、两次否定构成的整个过程74\n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事物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完成一个周期,从内容上看是:事物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及其意义原理:A.事物发展总的方向或趋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又增添了更高级的新内容,使事物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B.事物发展的道路又是曲折的:事物发展呈现出近似圆圈的周期性,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甚至出现暂时的倒退。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意义:理论意义:反对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关系的直线论和循环论现实意义:对于新生事物的成长既要坚定信念,又要注意前进中的曲折性,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例题: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看(单选)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四、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一)原因和结果:两种现象之间先后相继、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两种现象之间可以互为因果;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果异因、多因多果等)。2.意义:(1)事前估计后果,提高预见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74\n(2)事后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有利原因,实现积极结果(前车之覆,后车之鉴)(3)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未雨绸缪)(二)必然性和偶然性1.对立:必然性:合乎规律、确定不移的趋势,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所决定,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偶然性:不确定的趋势,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所决定,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2.统一(1)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2)凡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3)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意义(1)反对把一切都看作必然的机械决定论(宿命论)和否认必然性只承认偶然性的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唯意志论)(2)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但也绝不能忽视偶然性的作用,要善于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守株待兔的错误是什么?例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单选)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三)可能性和现实性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74\n1.对可能性的理解要区分:(1)可能和不可能(有无客观根据)(2)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当前客观条件是否充分)(3)可能性的大小(概率统计)(4)相反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2.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意义(1)立足现实,即从现实出发,而不能从可能出发。(2)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好的可能成为现实。例题:“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单选)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是否有利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四)现象和本质1.对立:本质:内在的、共性、相对稳定性、理性才能把握现象:外在的、个性、活跃易变、感性可以把握2.统一: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又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3.意义: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成为多余的了”(√)74\n“现象是本质的,本质在表现出来”(√)假象不等于错觉,假象也表现本质假象以歪曲的、颠倒的方式反映本质(五)内容和形式1.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变化了,形式迟早发生变化;形式反作用于内容,适合内容的时候起促进作用,不适合内容的时候起阻碍作用。2.意义:反对不要内容,只讲形式的形式主义,和只要内容,忽视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练习题及答案: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单选)A.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B.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C.反映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性D.揭示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2.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多选)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也不变”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E.“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3.美国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多选)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4.“度”的概念告诉人们(多选)A.处理事情要注意把握分寸B.要避免过和不及74\nC.做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过“度”D.掌握火候对事物的成败挺重要5.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单选)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D.把握事物的度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句话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多选)A.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7.下列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是(多选)A.滴水穿石B.铁杵成针C.绳锯木断D.有无相生,前后相随8.蚕蛹蜕茧时,要经过艰苦的挣扎,才能生出强有力的翅膀,变成蛾。如果人们把茧剪开,它虽然可以毫不费力地爬出来,但身体十分臃肿,翅膀很小,很快死去。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多选)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B.生命运动的过程是同化和异化的统一C.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有决定作用D.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尊重规律9.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多选)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使自身得到发展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E.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10.2009年3月13日,温家宝在十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人民日报记者的提问时说:“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乞火莫若取燧’,就是说向人借火不如得到燧石;‘寄汲莫若凿井’,就是说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单选)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源泉C.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方向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74\n11.下列选项体现“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一哲学道理的是(单选)A.失败是成功之母 B.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C.拔苗助长 D.士别三日,刮目相看12.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一做法符合的哲学道理是(单选)A.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B.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C.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的发生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指导作用1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多选)A.全面的观点B.矛盾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14.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政府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将目光聚焦在扩大内需。回顾2009年中国的宏观经济,三架马车中的“消费”成为关注的重点。扩大内需政策(多选)A.看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B.抓住了主要矛盾C.着重抓住了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D.主要肯定外部矛盾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有时对同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病因施以不同疗法,称为“同病异治”;有时又对不同的疾病根据相同的病理表现施以同一疗法.称为“异病同治”。据此回答15、16题15.“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最突出的共同点是重视(单选)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意识的能动作用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D.从整体上把握现象之间的16.异病同治是有条件的,而某些江湖“神医”声称可以一种药包治百病,这违背了(单选)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原则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D.对立统一的原则74\n17.“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是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的根本要求。做到“四新”我们必须(多选)A.全部肯定新出现的东西B.要突破前人,敢于割断与过去的联系C.重视并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D.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18.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单选)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9.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上时那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都改变了,而且它腐烂起来了,丧失了它的整个存在了。只有作为有机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这说明A.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B.要从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中去认识事物C.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D.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20.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有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新事物不可战胜C.我们应该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又要准备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D.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新事物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最终取得胜利答案:1.D2.ABDE3.AC4.ABD5.D6.CD7.ABC8.AD9.ABDE10.B11.B12.A13.ABC14.BC15.A16.B17.CD18.A19.ABD20.ABCD74\n第四章认识论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一、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的理论分歧1.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对立的实质是: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出发,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反映论。唯心主义从意识决定物质的前提出发,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先于实践的,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例题: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对立的实质是(单选)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有力武器。74\n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的原则区别在于:(1)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或者是否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是否承认认识过程的辩证法例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多选)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认识发展的辩证法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1.认识的主体: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2.认识的客体: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对象3.认识的本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例题:“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单选)A.人的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三、实践1.实践定义: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2.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其他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2)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社会实践)(3))科学活动(科学实验)74\n工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实践即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例题1:下列属于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具体表现有(多选)A.司法人员办案B.艺术家表演C.农民培育新作物品种D.运动员训练E.医生诊病2:下列哪些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010年市直真题,多选 ) A.农民种田B.渔民出海捕鱼 C.技术革新的试验 D.阶级斗争 四、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实践直接获得的知识是直接经验,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的知识是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所以我们既应注重参加实践,又要注重获得书本知识。)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还是要亲口尝一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行先于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例题1: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单选)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我国古代有一句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来理解,它强调的事(单选)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C.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D.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74\n3: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多选)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C.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恩格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例题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单选)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或归宿)。(注意:认识的任务和认识的目的不是一个意思)结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例题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表明作者强调(单选)A.没有知就没有行B.先行后知,重在行C.先知后行D.知行并进(二)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指导作用):1.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成功2.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实践失败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74\n马克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知和行、实践和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实践和认识或理论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注意:知行合一的思想是唯心主义: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例题:“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单选)A.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B.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C.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D.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关系:(1)对立: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各个方面的反映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有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反映形式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和全体的反映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反映形式(2)统一: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74\n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上升到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注意:人的感性认识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纯粹的,而是受人的理性认识的影响和制约例题1: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底形态特征,这是由于(多选)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2: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单选)A.人们对每一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意义:在理论上反对割裂两者关系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错误、在实际工作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唯理论、教条主义的错误:夸大理性认识、理论的作用,贬低感性认识、感觉经验的作用。经验论、经验主义的错误:夸大感性认识、感觉经验的作用,贬低理性认识、理论的作用。亲眼所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熟知不等于真知例题1:“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多选)A.理论脱离实际B.经验论C.教条主义D.唯理论2:“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多选)A.唯心主义经验论B.唯物主义反映论C.唯我主义观点D.反理性主义观点2.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74\n(1)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获得尽可能丰富而真实的感性认识材料。(2)我们的大脑,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正确的加工制作、概括提炼。(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性及飞跃条件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性:第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通过这次飞跃精神力量才会转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第二,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补充、丰富和发展。2.飞跃的条件:指导实践的理论应该尽可能是正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为群众所掌握例题: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理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段话说明了(多选)A.思想本身不是现实的力量B.一定思想只有和一定的实践相结合,才会变成现实力量C.思想必须被群众掌握,才能对社会存在起作用D.无论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思想,只要被群众掌握,就会影响社会发展(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原因:第一,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其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第二,.每一代人,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的思维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例题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经历了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过程。这表明(真题,单选)A.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74\nC.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2: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将过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提法,改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我国在分配问题上认识的变化发展表明(真题,多选)A.通过实践,总会发现认识上的错误B.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C.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D.客观形势发展变化了,主观认识也要跟着发展变化(四)认识运动的总过程或总规律及其意义1.认识运动的总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2.意义:(1)认识运动的总过程告诉我们: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统一是具体的是指:主观、理论要和具体的客观、实践相结合;统一是历史的是指:主观、理论要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践相结合.我们要反对主观、理论落后于客观、实践的右倾错误和企图超越历史阶段的“左”倾错误.(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理论基础)与党的思想路线(具体运用或体现)是一致的:反对右的错误就要解放思想;反对“左”的错误就要实事求是.(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理论基础)与党的群众路线(具体运用或体现)是一致的从群众中来=从实践到认识到群众中去=从认识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A.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或者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例题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诗句的哲学寓意是(单选)A.存在便是被感知B.事物的真面目是不可达到的74\nC.真理是具体和多元的D.克服主观片面性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2:《孙子兵法》有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而战,大破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上,痛失街亭。这两个史实说明(单选)A.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不同性质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作用D.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二节真理及真理标准一、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1.客观真理即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2)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例题:所谓客观真理是指(多选)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B.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C.真理中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2.唯心主义真理观的错误: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坚持主观真理论唯心主义真理观的表现: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等3.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有其适应的范围和条件。4.真理是一元的:在同一条件下正确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多元论的错误: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5.74\n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既是绝对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有原则界限,不能混淆),又是相对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例题:1991年冬天,英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伦兹教授用计算机模拟天气预报实验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他使用同台计算机和相同的计算程序,仅仅是第二次输入数据时四舍五入了小数点后的一个小小数值,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令罗伦兹教授目瞪口呆:一个是晴空万里,一个是倾盆大雨。这种细微的误差造成巨大差异的结果会反复重演,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事实表明(单选)A.真理和谬误是截然对立的B.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C.真理超出自己的适用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D.真理和谬误的转化是无条件的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1.关系: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1)凡是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人类按其本性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世界,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1)真理性的认识范围或者广度有限,认识有待于扩展(2)真理性的认识深度或精确度有限,认识有待于深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相对之中有绝对,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无数的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例题:“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句名言的哲学意蕴是(单选)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74\nC.世界上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2.意义理论意义:反对割裂两者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现实意义:正确看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它们是客观真理体系,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所以对待它们的正确态度是既要坚持,又要创新和发展。真理的属性: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绝对性、相对性、一元性、全面性、过程性三、真理标准(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和中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实践的优点:普遍性直接现实性2.实践高于认识,是因为它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3.用实践的最终结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例题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2009年市直真题,单选)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征B.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B.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2: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单选)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3: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来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单选)A.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74\n(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1.绝对性、确定性:实践是唯一标准,实践会对一切认识的正确与否做出最终的判决.2.相对性、不确定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的局限性,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即使已经被实践证实的真理性认识,也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四、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真理尺度:按客观规律办事;价值尺度:满足人的需要真理是一元的;价值是多元的例题: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为(多选)A.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的认识、实践活动的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C.真理和价值相互贯通,既互为前提又互相适用,实践是真理和价值共同的检验标准D.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从价值走向真理,从真理走向价值练习题及答案:1.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单选)A.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B.前者是直观的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C.前者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D.前者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后者不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2.下列哪些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多选)A.工人炼钢B.渔民捕鱼C.司法人员的办案活动D.学生们读书3.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多选)74\n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C.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D.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4.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涵的哲理是(单选)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5.温家宝总理在谈到世界金融危机时指出:中国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必须从中认真吸取教训。这体现的哲理是(2009年市直真题,多选)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归宿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6.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单选)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无关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7.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说明(多选)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D.必须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多选)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74\n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9.清代哲学家魏源提出“及之而后知”,他说:“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这种观点在认识上是(多选)A.坚持了唯物论B.重视了感觉经验和实践的作用C.坚持了辩证法D.重视意识的重大作用10.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是没有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一观点在认识论上说明了(多选)A.认识来源于经验,在经验的积累中加深认识B.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C.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超过青年人的认识D.认识的深刻性与知识的积累有密切联系11.“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单选)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1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单选)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B.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重属性B.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D.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答案:1.C2.AB3.BC4.D5.AC6.B7.ABCD8.BCD9.AB10.ABD11.B12.B74\n第五章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共同点:都是客观的,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同: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不同,自然规律盲目地、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自觉活动并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起作用。例题: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74\n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多选)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B.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对社会发展整个过程的认识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划分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唯心史观的根本错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二)社会存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或自然前提,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计划生育政策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例题1: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面积300到500万亩。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3.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严重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损失。这说明(2010年省直真题,单选)A.自然环境和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B.自然环境和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C.自然环境和人口都决定社会的性质D.自然环境和人口不能制约社会的发展74\n2: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无节制的需要,不断向自然界进军,导致环境破坏,这对于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示意义在于:(多选)A.人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B.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来自于不当的人类实践方式C.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D.人类依附于自然是摆脱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等全部社会生活。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人类所从事的第一个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生产发展史(劳动发展史)例题1:对科学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2010年市直真题,单选)A.社会生产B.社会制度C.文化教育D.社会意识2:“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说明(单选)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74\n3: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多选)A.人们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生产力B.人们物质生产实践活动C.人们在实践中所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D.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三)社会意识:社会精神生活方面、精神生活过程社会意识的结构:(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主体划分)(2)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根据低高水平划分)(3)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非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有: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中政治法律思想在意识形态中处在核心地位在任何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为他们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思维科学、逻辑学、语言学、自然科学(四)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1.社会意识反映或依赖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即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变化了,社会意识迟早要发生变化(3)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例题1: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伟大精神。这表明(单选)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社会存在的性质74\n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区分是相对的2: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拾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多选)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C.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D.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意识具有阶级性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1)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2)社会意识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4)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一,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二,落后腐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意义:要加强文化、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的文化代替落后腐朽的文化、树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精神的作用)例题1:根据我国国情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反映了(2009年市直真题,单选)A.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历史性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2: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它体现出(省直真题,单选)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74\nC.事物的量变引起事物的质变的作用D.社会经济基础对社会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3:“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票决制”、“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新名词第一次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彰显了执政党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些新名词的出现说明(省直真题,单选)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D.物质和意识是互相促进,互相依赖4:30年前,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如同惊蛰春雷,炸开愚昧迷信的冰冻层,使中国的思想开始回归理性,使工作中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掀开了社会主义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单选)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偶尔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二、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或基本动力(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生产力:(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或物质力量.(2)生产力的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基本要素)A.劳动资料:生产工具是其主要内容,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各种经济时代区别的标志。B.劳动对象C.劳动者: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因素2.生产关系:(1)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利益关系即经济关系、物质关系。(2)生产关系的内容:74\n静态的划分: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动态的划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3)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中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例题: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2009年市直真题,单选)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意义(1)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例题: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单选)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在生产工具的变革中具有重要作用C.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一定的顺序性D.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2)意义:第一,生产力归根结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第二,生产关系是否变革以及怎样变革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第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准是:它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74\n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基本适应的,但还有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和环节,也就是调整物质利益关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农村土地流转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属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例题1: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更加迫切。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央出台允许农民土地流转政策的哲学依据是(单选)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D.彻底否定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2: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用“三个极大”高度概括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即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的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这充分说明(单选)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B.生产关系的变革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C.世界是充满矛盾的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或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及其意义(1)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基本要素(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智能性因素、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一般的生产力,而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渗透性因素,它可以渗透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科学技术可以改进生产工具!科学技术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科学技术可以改进生产组织的管理方法74\n意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例题1:十一五规划中强调,发展科技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充分体现了(市直真题,多选)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C.劳动者素质直接影响生产力的水平D.劳动是财富的源泉2: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多选)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3: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多选)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日益成为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B.在投入生产过程之前,它还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物质生产力C.在投入生产过程前后科学技术都是潜在的、意识形式的生产力D.科学技术对现实的作用必须通过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中才能发挥出来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74\n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其中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例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之所以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哲学上讲是因为(单选)A.任何事物都是部分与整体的统一B.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D.事物的发展是由弱到强、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原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及意义(1)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第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排除异己;第二,控制社会秩序,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第三,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3.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就必须正确认识上层建筑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我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基本适应的,但也有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就是为了解决好上层建筑不适应于经济基础发展的某些方面和问题。74\n(2)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改革的重要作用:第一,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提供了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对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有力的促进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的发展。第二,从根本上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三,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层建筑的建设:法制、民主、人权、行政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的建设;文化、精神文明、道德建设)(我国改革的哲学依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之间是基本适合的,但还有不适合的方面,所以要改革)例题1: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变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把经济基础变革同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的哲学依据是(2009年市直真题,多选)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完善和巩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促进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这表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2009年市直真题,单选)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5月1日零时起正式实施,将醉酒驾车定为犯罪。这一立法体现了(多选)A.政治文明的进步B.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C.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D.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三)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74\n1.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不是并行关系,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根本,决定后一对矛盾,而后一对矛盾的解决有助于前一对矛盾的解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2.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囊括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规定和制约其它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3.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一般规律(普遍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四、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五、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意义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2.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5.意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74\n人人创造历史(×)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例题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执政为民、务真求实”从哲学看,这是因为(2010年省直真题,单选)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C.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极大地指导作用D.一切工作都以成功经验作为检验的标准2: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09年要集中力量办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单选)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C.我国的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D.我国政府要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二)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的作用: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其作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评价历史人物或杰出人物的基本原则:1.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2.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3.历史分析法4.阶级分析法英雄史观是唯心史观(√)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也起作用(√)六、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一)人的本质74\n1.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其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A.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抽象的B.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人的社会关系决定人的社会地位C.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起支配作用,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关系。D.社会实践、社会关系是变化的,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可变的,是具体的历史的。(二)人的价值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满足社会需要所做的贡献;人的个人价值是社会对个人需要满足的程度。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以人的社会价值为中心的例题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单选)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2: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多选)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D.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三)人的全面发展74\n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例题: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2010年省直真题,单选)A.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B.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练习题及答案1.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单选)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成为首要问题,人们不得不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北大荒成为全国的北大仓。然而过度开荒已经造成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退耕还荒。这说明(多选)A.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B.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74\n3.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单选)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4.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我们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单选)A.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D.认识运动的总规律5.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是(多选)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C.个人创造历史的原理D.矛盾的普遍性原理6.在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全体官兵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表明(多选)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B.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C.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D.他们的人生价值是崇高的7.就哲学而言,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指(多选)A.以人为目的的发展B.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C.质与量相统一的发展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的基本适应的发展8.“历史活动中,英雄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是(单选)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C.历史机械论观点D.历史辩证法观点74\n9.“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是(单选)A.宿命论观点B.机械论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10.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多选)A.人人创造历史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答案:1.D2.AD3.D4.B5.AB6.ABCD7.ABCD8.B9.D10.BCD7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