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与文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国哲学与文化

中国哲学与文化中华女子学院\n第一讲中国文化的源头一、中国人活动的历史分为四个时代:1、神话时代(纪元前二百七十六万零四百八十年到纪元前四百八十年,共二百七十六万年);2、传说时代(纪元前二十七世纪到纪元前二十三世纪,约五百年);3、半信史时代(纪元前二十三世纪到纪元前八世纪,约一千五百年,夏商周,史学家称为三代);4、信史时代(纪元前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纪元前841年,即共和政治第一年,中国历史的文字记载开始获得保存)\n(一)神话时代1、盘古开天辟地盘古的任务是为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而主宰世界的却是玉皇大帝。犹太教认为世界的创造者和主宰者都是耶和华。神话学家把神话时代分为十纪,每纪二十七万六千年。就在第三纪的时候,陆续出现了三位伟大的神祗,天皇、地皇、人皇,称为三皇。皇的原始意义就是神祗,但神性稍次于盘古和玉皇大帝。天皇是盘古后裔中第一位最有卓越成就的领袖,寿命一万八千岁,他把人民分为若干部落,中华人自此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民族,具备国家的雏形;天皇死后,经过若干年,地皇在龙耳山诞生,寿命一万八千岁,有十一个儿子。整顿了日月星辰运转的秩序,规定30天为一个月,12个月为一年。人皇诞生于刑马山,寿命一万五千六百岁,有九个弟弟,把中国划分为九州。\n2、五氏经过三皇的努力,世界已有长足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仍很困难。三皇之后又出现了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氏的原始意义也是神祗,神性比皇似乎更少,属于第三个等级。有巢氏,教人们在树上建篷盖。燧人氏,把天上一个最大的秘密“火”泄露给人类,教人钻木取火。伏羲氏,教人们烹饪,这是艺术的萌芽;做八卦,最早的计数文字,后来被星象学家用来占卜;设立官员,身上画龙,表示高贵;发明乐器;教导男女固定配偶,制定夫妇制度。女娲氏,烧炼五色石头补天,杀龟做天柱。(共工氏和祝融氏)神农氏,尝百草,分辨出食物和草药,写出《本草》\n(二)传说时代中国的传说时代,就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黄帝王朝时代。在这个王朝中,出现无位有名的领袖,所以也称五帝时代。1、姬轩辕,黄帝王朝建立的日期是纪元前2698年。中国古文明被认为完成于他一人之手,他发明了人们希望是他发明的一切东西。房屋、衣裳、车船、兵器、阵法、乐器、五音、器具、井田。嫘祖发明养蚕抽丝;仓颉造字;隶首发明算术;容成发明历法。黄帝在位期间风调雨顺。纪元前2598年,黄帝152岁的时候在桥山(陕西黄陵)升天。\n2、颛顼黄帝的孙子,在位七十九年,平庸,但下令女人在路上遇到男人时,必须恭恭敬敬站在路旁,让男人先走,否则流逐蛮荒。3、帝喾颛顼的侄子。在位七十一年。4、尧帝喾的儿子5、舜尧的女婿\n(三)半信史时代夏(巫术文化)、商(祭祀文化)、周(礼乐文化),史学家称为“三代”商的始祖契,其母简狄,帝喾次妃,吞玄鸟卵,孕生契。苏妲己周的始祖后稷,其母姜原,帝喾元妃,践巨人足迹,孕生后稷。褒姒(四)信史时代春秋战国,经、史、子、集\n二、中国有哲学吗?中国本无“哲学”一词,哲学一词最早是日本学者西周(1829—1897)借用汉语“哲”、“学”两字指称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学说,中国学者黄遵宪(1818—1905)将这一名称介绍到中国,为中国学术界所接受。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虽然有丰富而独特的“哲学思想”、“哲学问题”,但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没有从经、史、子、集中分离出来,哲学思想和哲学问题的研究往往包含在经学和子学等等之中,还没有自觉地把“哲学”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若把源自希腊的“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把它们同一化,可以说中国根本没有哲学。中西哲学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形态。\n三、什么是哲学1、牟宗三认为,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省说明的,便是哲学。2、罗素认为,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哲学所涉及的是科学解决不了,神学的答案又不令人信服的问题。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不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3、马克思认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n四、中西哲学的比较1、中国哲学的特质是重“主体性”与“内在道德性”。西方哲学不重“主体性”,而重“客体性”,以知识论为中心展开的,有很好的逻辑,有本体论与宇宙论。2、中国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的,而可通宗教境界的。但是西方哲学没有很好的人生哲学。西方对人生的灵感来自文学、艺术、音乐,最后是宗教。3、中国哲学是重实践的,实践的方式初期主要是在政治上表现善的理想。西方哲学是重知解的。4、中国哲学之重道德性是根源于忧患意识;宗教的情绪源于恐怖仪式。5、思维方式的差异。\n五、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倾向1、天人合一与天人交胜2、知行合一与知行相资3、中国哲学价值观的争论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为义与利的问题。二为力与德的问题六、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主要缺点1、刚健自强的基本精神2、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传统3、德力分离的倾向4、继往与创新的关系问题\n第二讲道家的思想和文化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以儒、墨、道三家与当时的礼乐传统之间的关系而言,儒家可以说赋予礼乐以哲学的新解,道家追求一个超越礼乐的境界,尽管道家在批判现实礼乐方面比儒墨两家表现得都要激烈而彻底,但是在一个更高的思想层次上,依然肯定礼乐的意义。如,孟子反、子琴张两人不肯“愦愦然为世俗之礼”,但他们哀友人子桑户之丧,“临尸而歌”,仍自以为的“礼意”。墨家则不免与礼乐发生正面冲突。到唐宋以后,儒、释、道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南怀瑾先生作了个比喻:儒家像粮店,佛家是百货店,道家是药店。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治理上的共同秘诀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n道家的风范在先秦学术中,本来无道家之名。西汉司马谈第一次将先秦治“道德”之学的一派称为“道家”,后人延续了这一说法。然而,先秦时期确实有一个重个人、轻社会、崇尚自然无为的学术思潮存在。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有老子、杨朱、列子、庄子等。道家有三代人物:老子、儿子——倪子(计然子)、孙子。道家具有“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风范。真正把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发挥得光辉灿烂的,是道家的老庄之学。三玄(易经、老子、庄子)之学时衰乱之书。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个不易法则,每当时代变乱到极点的时候,出来拨乱反正的都是道家人物。\n第一节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被誉为道家的宗师,道教的教主。老子的思想是对强梁世界的一种消极反应,是人类遇到不可理喻,而又无法抗拒的压力时的一种自解自慰的心理状态。他从他的好友常从那里得到最大的启示,领悟到柔弱者存在、刚强者灭亡的道理。过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写下《道德经》\n孔子问礼孔子曾到洛阳向老子探寻关于周礼的若干细节问题,老子用一种教训的口吻说:你问的那些人,骨头都已腐烂,只剩下言论。英雄人物遇到可以施展抱负的机会,立即献身。没有这种机会时,不必勉强追求。我认为珠宝一定要保藏严密,有才能的人不必外表精明。把你的骄傲曲调,再把你的欲望去掉,这些对你无益。这些话正中孔子的要害,同时也显示出老子自己的思想。\n一、自然无为的天道观1、春秋末期在哲学战线上斗争的主要问题,是环绕着“天”是否是有意志的神的问题展开的。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2、老子认为,道比上帝更根本,世界的产生、变化是由道所决定的,而不是上帝决定的。“道”之所以重要,“德”对于万物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它让万物自己省长、发展,而不发号施令。3、老子提出“有”与“无”这对范畴。\n4、老子的道具有五个特点(1)道是浑沌未分的原始物质。(2)道是最原始、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实体。(3)道,不同于任何具体事物那样的性质,老子也叫它“无名”。(4)道不是肉眼或身体直接所能感触到的。(5)道是物质,又是物质运动的规律。\n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1、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了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指出事物都是向着他的相反方向转化的。因此,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刚强和进取。2、提出“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三、“静观”、“玄览”的认识论1、提出认识事物,要根据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能有任何附加,“以身观身,一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天下观天下”。2、认识一般事物,可以通过学习,日积月累,去增加知识,“为学日益”。如果认识最高原理的道,必须从感觉经验中解脱出来,站得更高些,才能认识它,“涤除玄览”。3、观察天文,只能用从旁静观的办法,还要用“玄览”,是用思想而不是感官去览。\n四、老子的社会思想1、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的思想体现在社会管理中就是“无为”,所谓“无为”就是一种治理社会中的不干涉与不扰民。“治大国如烹小鲜”。老子“无为”的主张并不意味着要取消任何对社会的控制行为,他反对的是不合乎“道”的强行“妄”为。“为无为”,以“无为”的方式去“为”。2、老子对社会与文明的批判(1)对“有为”的批判一切不顾民意的强行妄为是社会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要解决社会危机,必须反对“有为”政治。\n(2)对道德与法律的批判有为不仅表现为强行妄为,从根本上说则表现为日益繁杂的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即所谓的“礼”。礼数越繁,社会的病态越深。老子看来,礼的产生不合于自然之道,不仅不足以治疗社会的病态,反而成为社会混乱的新的根源。以礼救世必然陷入恶性循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放弃那虚幻的法律与道德观念,取消种种人为的典章与仪式。\n(3)对文明与知识的批判老子认为,文明越发达,会加剧人们的欲望,扰乱心智。主张寡欲。文明的进步往往与知识的增长同步。在老子看来,知识的增长与人道德的增长非但不成正比,而且正相反对,它往往是人心日益狡诈。老子在总结圣人的境界时,用一“愚”字,要达到“愚”的境界,就必须反对知识。\n第二节庄子的哲学思想一、庄子对老子的“道”的发展老子提出物质性的道,庄子强调道是脱离一切事物的神秘的精神。认为到既然存在于一切,它就不应当存在于一物。道被什么隐没才产生了真和伪?是由于局部事物的形成,才造成道的亏损的;对于任何具体事物的完成,同时对于道的全体来说反而是一种破坏。二、从相对主义到虚无主义1、认识的对象的性质是相对的,是没有分别的,因而它的性质是无法认识的。2、主观认识能力也是相对的,没有客观标准,因而认识不可能得出结论。3、对于真理的标准问题,是非真假不可知。\n三、无条件的精神自由1、庄子认为一般人所以不自由,是由于他“有己”,“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像这样的人,不感到自己的存在,自然也不会有所积极建树,可以不顾别人对自己的毁誉,因而精神上是自由的。2、庄子分析了人们感到不自由的原因。3、提出“坐忘”的总原则,彻底的无目的的忘,达到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外物、外生、外天下。\n第三讲儒家的哲学与文化儒家文化的发展与流变:道家-焚书坑儒-独尊儒术-魏晋玄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清代朴学-新儒家第一节孔子的哲学思想孔子的生平及世系。孔子哲学思想的最基本的特点是道仁义、明人伦与重教化,这也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的基本观点。“儒名不自孔立,其道自孔始大”,孔子把“小人儒”提升到“君子儒”。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一、复礼与正名1、复礼礼是实行社会整合与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礼来规定社会中的等级和名分;礼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准则,使人们行为的基本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复礼主要是恢复周礼的精神实质。\n2、正名在孔子看来,春秋乱世的关键原因在于对名分的破坏,从而把他复礼的主张具体诉诸于正名。使人的实际行为与他的名分地位相符。这种名分关系不是单向的,“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二、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1、礼与仁的关系礼必须体现仁的精神,表现仁的最佳方式又莫过于礼。仁是礼的内在基础与灵魂,礼是仁的外在体现与依托如:万石君石奋的故事宋代的濮议事件和明代的大礼仪事件\n2、仁的内涵正是仁的概念的提出使小人儒发展为君子儒。仁的内涵很丰富仁就是做人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在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最基本的对人之道就是要爱别人;推及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宗教会议上通过的《全球伦理宣言》定为终极、绝对的标准。孔子还初步提出了关于质的问题。“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量的过和不及都会影响质的性质。标准是周礼。太朴素(质)和太注重文饰(文)都不合乎对于一个贵族(君子)的要求。做到仁义,本分\n三、“为政以德”的社会管理思想1、养民与教民慎用力役;取民有度。养民惠民固然是德政的开始,却不是德政的最高目的,孔子更关心的是人民的信,无食可以导致生命的死亡,但没有信的话,人虽生却无以自立,信比食重要。德政重要的使民得以立,即使民成为一个有仁的人。这正是教化的任务。教化的手段主要有两个方面:以身作则;以道诲人。\n2、德与刑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明德慎罚”的思想传统,认为德化比刑政更具有优先性。首先,刑政与法律的手段只能起到补充教化不足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其次,德化而非刑杀正是仁者的体现。所以,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思想。\n第二节孟子的哲学思想孟子发挥了孔子学说中“仁”的思想,提出“性善”、“仁政”等学说,对儒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称为“亚圣”。一、尽心、知性、知天的哲学体系孟子给天命思想以道德的属性。新君继位,百姓表示服从,证明天同意了某一个国君的地位。天为了培养一个伟大人物,必须给他一个艰苦锻炼的机会。尽心,就是说人们能够扩充自己的心,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先天地包含着仁义礼智这些道德;热人们如果相信这些道德品质不是由外面灌入的,是由人的心中自动涌现出来的,那就是认识“天”了。\n二、性善论人性问题是先秦诸子的一个基本问题。孟子的性善论主要建立在对告子性论的批驳上。告子的一个基本观点认为“生之谓性”,因此,性无善无不善。告子的错误在于把自然属性当作社会属性。孟子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发现,人与生俱来具有一种善良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与非人的区别。从这种本能的善心出发,孟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普遍的善性。“仁、义、礼、智”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属性,可以从四种本心中找到根源。三、人何以有恶善根虽然为人性本来具有,却有赖于人们的持存与培养。孟子把人的社会属性的实现与个人的道德修养挂起钩来。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于人性的实现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n四、以“仁政”为中心的社会整合方案(一)仁政与王道孟子认为解决当时的社会危机,只有以王道代替霸道。理由:1、是平治天下的根本所在。2、是一切社会秩序的保证。3、人民的期盼。(二)推恩与保民推恩是仁政的基本方式,保民是仁政的中心思想(三)制民之产1、正经界2、裕民生3、薄赋税\n五、社会分工与社会变迁理论(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分工思想孟子认为,社会分工不仅局限于一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中,也体现为社会管理中的分工关系。(二)“一乱一治”的社会变迁理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n第三节荀子的哲学思想一、人性恶与人的社会化1、人性恶荀子的“性”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仁义礼之的等善的品德是后天人为造成的。在荀子看来,善恶的分辨应从社会组织的的观点看待,凡能促成社会组织、维持社会秩序者为善,反之为恶。2、化性起伪第一,礼仪的学习与道德的积累。第二、环境的影响。\n二、“明分使群”的社会组织理论1、群与分荀子认为,人要生存,要战胜自然,必须能“群”,分是群的基础和前提。2、明分是群荀子认为,最重要的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区别。\n三、“隆礼重法”的社会控制思想1、隆礼2、重法(1)礼与法;(2)治人与治法。四、“王道”理想1、王道与霸道2、爱民与裕民3、法后王\n第四讲墨家学派的哲学与文化\n最传统,最为大众所接受的说法是,墨子姓墨名翟。《元和姓纂》明确说墨子乃孤竹君之后,本墨胎民,改为墨氏。近代学者胡怀琛有研究墨子,于1928年4月在其所撰《墨翟为印度人辨》一文中提出,墨既非姓,翟也不是姓,更不是名,而是“貊狄”或“蛮狄”之音转,是用来称一个不知姓名的外国人。此说因漏洞颇多且牵强附会.虽说墨子的姓名不可考,但他长得黑却是真的。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n宇宙论方面墨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都是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来的,都是这个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在时空理论的基础上,墨子建立了自己的运动论。他把时间、空间和物体运动统一起来,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在连续的统一的宇宙中,物体的运动表现为在时间中的先后差异和在空间中的位置迁移。没有时间先后和位置远近的变化,也就无所谓运动,离开时空的单纯运动是不存在的。数学方面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墨子所给出的数学概念主要有:“倍”“同长”“中”“圜”物理学方面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并有不少重大的发现,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定理。机械制造方面墨子是一个精通机械制造的大家,在止楚攻宋时与公输般进行的攻防演练中,已充分地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和造诣。他曾花费了3年的时间,精心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鸟。他又是一个制造车辆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时间内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n从墨子一生的活动看,他是属于“士”这样一个阶层。既不是当权者,也不是直接参加生产的劳动者。推荐弟子出去做官,如果有人做官后背弃了墨家的主张,就要被召回。做官得到的俸禄,必须将收入分一部分供墨者团体使用。墨子曾受业于儒者之门,但嫌其礼节烦扰、厚葬费财而自创新说。墨家学派极其关怀社会,与儒家不同的是,他们不认为重新复兴周代的礼乐文化就能挽救世道人心,儒家的学术于世无补,积极开展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提出一系列社会改革的方案,由此走向了儒家学术的独立面,与儒家一起成为春秋战国之际的两大显学。墨家思想的特征:一、很强的平民意识;二、社会服务精神\n第一节“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一、兼以易别社会之所以处于极度混乱之中,在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而人与人之互不相爱,从根本上说在于“别”。一个交相别的社会必然导致人们互不相爱,这正是社会种种罪恶的根源所在。因此,墨子提出的救济社会的主张是“兼以易别”,即以“兼相爱”来取代“交相别”,取消一切强弱、贫富的区别,建立一个视人若己、爱无差等的社会,如果这样,则天下大治。墨子的兼爱学说,是在承认人们有贫富贵贱等差别的前提下去讲兼相爱交相利,并不是企图消灭这些差别而讲兼爱互利。所谓爱无差等,只是说墨家兼爱各种不同的人,并非意味着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封建等级差别。\n二、交相利在墨子看来,只有“兼相爱”才最符合人类的利益,而“交相别”则相反。因此,与“兼相爱”密切相关的是“交相利”的学说。其所谓的利,并不是指个人一己之私利,而是社会全体的利益。若只对一小部分人有利,并不是真正的利,可能是一种害,只有对于大多数人有利才算是真正的利。因此,交相利不是自私自利,而是人人互利。在必要的时候牺牲个人一己之私利以成全社会总体的大利。“义,利也”,“利”还有“用”的意思,是否有利即是否有用。这样,是否有利被赋予了道德标准的意义,凡是有利的有用的就是善的,应该做的。是否对广大人民有用有利成为判断社会行为的根本标准之一。兼相爱与交相利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以兼相爱的胸怀,才能做到交相利;同时只有做到了交相利,才可能实现兼相爱。如果说兼相爱是一切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的话,交相利则是将它具体实施的行动纲领。\n三、非攻兼相爱意味着要停止人间的一切争斗,而一切争斗莫过于攻人之国,于是提出反对国与国之间征战的“非攻”学说。墨子不是无条件地反对一切战争,他只反对好战的国家,“攻伐无罪之国”。他认为有些征伐的战争不可少。武王伐纣不能叫攻,而是叫诛,诛是顺天应人的战争。他从不义与不利两个方面分析战争的危害性:一、为土地、财产与人民攻人之国在道德上说是不义的;二、战争之不义亦表现为不利。战争极大地破坏社会生产。战争是罪恶之中的罪恶。唯有停止一切不义的战争,才可能实现一个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n第二节社会改革思想针对当时“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的社会现实,墨子希望能够给予切实可行的救济,他提出了一系列兴利除害的社会改革方案。一、发展生产。墨子鼓励劳作,以吃苦自任,认为非此不足以为墨者。二、节用。用其所当用的而去其所不当用的,任何超过基本生存需求的物质享受均被视之为奢侈的行为,是墨子坚决反对的。三、节葬。厚葬浪费财物,影响到社会生产。四、非乐。不是反对一般的音乐,反对上层社会的奢侈。五、人口政策。通过社会和平间接增加人口;早婚直接增加人口。\n第三节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思想墨子提出了一整套社会控制的思想,分别体现在政治(人)和宗教(天、鬼)两个方面。一、社会组织的产生初民社会没有统一的社会行为标准,生命和财产得不到保障,首要之务是一同天下之义建立一个统一的社会组织。二、尚同与尚贤要保证社会的治平就要尚同,尚同即“同于上”。要实现尚同,从赏罚两个予以保证。墨子区别了“兼君”和“别君”。对于法律这一社会控制工具,必须善用,若使用不当,不但不足以治民,反之可以乱天下。尚同必须尚贤,尚贤是为政的根本,提出任人唯贤的原则。尚贤说是对奴隶制世卿世禄的直接打击。尚贤主张正是后来封建时代官僚政治的途径。\n三、天志与明鬼墨子所谓的天志,其实就是其“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顺从天的遗志,也就是要人们互爱互利而已。如果相信鬼神对人类行为的监督力量,即自然不敢为非作歹。墨子退一步假设说,如果没有鬼的话,相信鬼的存在并祭祀也没有坏处,大家可以以祭品来合欢聚众,达到调节社会关系的效果。\n第四节墨家的认识论一、肯定了认识来源于感官所能感觉到的客观实际。二、论证了“名”和“实”的关系。正确的认识不在于口头上会说出黑或白的名词,要看他选取黑白的东西时,是否选对了。三、墨子提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表、法也是标准的意思。墨子认为判断事物的真假是非,第一,要有前人的经验作根据;其次,要根据百姓耳目之实;第三,看它符合不符合国家人民之利。\n第五节评价墨子学说有极高的价值。墨子看到了人类应该平等兼爱的一面,但他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人类事实上有不平等的一面,儒家的爱有差等更切于一般的人情。以是否有利有用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看不到礼乐文化的内在价值。\n第五讲管子学派的哲学思想与文化管子的经历和故事。经营女闾。为国家增加收入;缓和社会矛盾;吸引游士;供齐桓公娱乐。对后世中国公共制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n第一节管子学派的社会控制思想一、尊君与任法管子学派所提倡的尊君与任法,开法家思想的先河。管子认为,社会秩序的稳定有赖于统一集中的君主权威。而君之所由尊,不在于他的才德过人,而在于他拥有生死予多的权力。君之所尊在其位与势,而不在其才与德,这一点正是法家尊君思想的精义所在,也正是儒家尊君与法家的根本区别所在。君主的权威,依赖法而得以保证。法是治理人民的标准,统一人们行为的规范。国君治国的重器。法一旦确立,则要求令行禁止。首先,赏罚必信;其次,法要有稳定性;第三,杜绝以私害法。以私废法常常始于君主。\n二、守国之度,在饰四维管子虽重法治,但并不认为单纯任法即可治国。在他看来,要使君令可行,还需要一个前提,即“四维张”,即礼、义、廉、耻,也即广义上的礼。“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位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四维张有待于礼义之教,化民成俗,与儒家的礼教学说毫无二致。\n三、法、礼并重将儒家与法家有机结合起来,折中于礼治与法治之间,采取一种法礼并重的社会控制手段。这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齐国的社会状况决定的。礼法并重并不意味着二者等量齐观。在具体的实施程序上,礼教应先于法治,但并不意味着礼教重于法治。从根本上说,礼乐教化有赖于君道而成立。从治国方略上说,君道重于礼教;从实施上说,教化先于刑赏。二者相辅相成,礼法并重。\n第二节重民思想一、得人与顺民管子学派虽然尊君,但不把君民关系绝对对立起来,而是认为民为君之本。治国关键在于得人,争得民心的拥护。管子学派尤其注意到君王个人力量之有限与人民群众作为整体的巨大力量之所在。为了体察民心之向背,管自学派还设计出一种名为“啧室之议”的议政机关,以“察民所恶,以自为戒”。与儒家的民本主义有很大区别,顺民乃牧民之术。\n二、富民为政之本,首在富民。因为:首先趋利避害乃民之常性;其次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民之贫富关系到社会的治乱;再次民富则国强,民之贫富关系到国家兴衰、争战之胜负。管子学派认为使人民富足的根本办法在于重农抑商以振兴农业。节用。主张均富,反对贫富过于悬殊,社会难以治理。富民是为了更好地治民。\n三、济民1、老老;年纪上七十岁以上者,一子无征,每三月国家赠肉一次;八十岁以上,二子无征,每月有馈肉;九十以上,全家不征,每天有酒肉供养。劝勉子弟赡养老人。2、慈幼;有三个幼子者,妇不征役,四个幼子全家无征,如果有五个幼子,国家另行补助。3、恤孤;领养一名孤儿的家庭,一子无征,领养两名的二子无征,若领养三名,全家不征。掌孤之官要经常过问孤儿的状况。4、养疾;国家负责将残病之人收养治疗,直到病愈为止。5、合独;6、问病;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有病,每日一问,八十岁以上,每二日一问,七十三日一问,普通人五日一问。7、通穷;对贫穷和绝粮者实施救济。8、振困;天灾或年成不好的时候,散仓粟以食之。9、接绝。为国捐躯者\n第三节社会组织思想一、四民分居定业四民互相混杂必导致社会的混乱。二、乡治问题乡治是治理国家的基础与前提。\n第六讲法家的思想与文化法家的出现较晚,但所谓法的观念则源起甚早。真正意义上的法家产生于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只能靠法维持秩序)李愦可以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家的始祖。韩非综合慎到的“势”,商鞅的“法”和申不害的“术”,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n第一节商鞅的思想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今河南安阳市人。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n一、重耕战的社会经济政策法家的兴起目的就是为了富国强兵,所以极重国家的实力。而国家的实力则来自于农业和军事。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农业生产的措施:1、对力耕者赏以官爵,甚至可以用粮谷来捐官爵。2、提高粮食价格。3、抑制商业发展,对工商业处以重税。提倡一种极端的尚武精神。奖励军功。重农与尚武两种政策要相互配合。生力与杀力\n二、商鞅的法治思想立法明分是治国的不二法门。名分不定比造成社会的混乱,而定分的标准则在于法。法作为治理社会的标准,就必须广泛地公诸于社会,使得人人知法。提出置法官法吏“为天下师”。在法令执行过程中,商鞅主张轻赏重罚。\n三、商鞅变法的负面影响1、服役过重,民无以为生;2、烦刑峻法,上下离畔;3、奖励军功,驱民以利;4、废井田,开阡陌。井田制的破坏意味着古代公有制的彻底破坏,土地从此与农民分离开来。\n第二节韩非的思想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今河南省新郑人,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n韩非的计算社会论荀子认为人性恶,为了组织社会,人们必须“化性起伪”。在韩非子看来,人的利欲之心是由人的生存本能所决定的。人的恶性不但不需要改造,而且也不可能改造。人类社会就是一种以利相计的“计算社会”。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卫国夫妻求神祝福的故事);君臣关系;劳动雇佣关系。在这样一个以利相计的计算社会里,根本不存在什么仁义道德,有的只是利益关系。因此,衡量一种社会行为不能以道德观念为标准,而应以利益关系去解释。政治的目的并在于鼓励人们成善,而在于使人不得作恶。其办法是依法治国。\n第三节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的社会控制思想韩非提出有利于政权统一的标准就是法。韩非把法令叫做“名”,根据法令进行赏罚叫做“刑”,法是赏罚的标准,“名”是“刑”的根据。一、法韩非子认为,依法治国并不是有意要站在人民大众的对立面,而是认为行法比行仁对人民本身更为有利。韩非走向极端,完全取消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将道德化出政治领域之外。对于商鞅刑多赏少之说韩非不尽赞成,他认为,赏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对功劳的奖赏,而更主要的是它能起到劝民的作用。\n二、术韩非子极其重视对官吏的治理,认为要对人民进行有效的治理,首先必须治理好官吏。这种人君驾驭臣下的技艺就是“术”。管理官吏之术的关键在于“循名责实”,还要有一套阴谋与权术来御臣与防奸。韩非子认为这种御臣的权属必须由君心独断。\n三、势势治之说,基于尊君。法家的尊君主要是尊崇君的权利与地位,这就是所谓的“势”。“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对君势作用的强调也就意味着君主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力。根据韩非子的势治理论,君主本身也就成为政治生活中的唯一目的,君主专制理论也就由此而得以成立。\n四、法术势相结合他看到了申不害只讲术不重法的弊病,也看到了商鞅只讲法不讲术的弊病。因此,韩非指出,“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只有法术势三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韩非为了建立自己的“法治”标准,不得不指出当时其他各学派的学说互相矛盾。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把“矛盾”当作哲学概念。\n第四节韩非的社会历史观韩非在反对“是古非今”的复古主义的社会历史学说中,提出了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他企图从经济生活中去探寻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认为社会政治的改革,伦理道德的变迁,都是由于生活资料的多少、人口的多少所决定的。古时人民少财物多,没有争夺,所以不需要法治。后来人多物少,分配不均,因而发生争夺。韩非把历史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禅让是因为生活苦,而不是道德高尚。\n第五节韩非的认识论韩非继承了荀子的思想,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人类天然的一种属性。韩非把认识的客观态度叫做“虚”,必须去掉一切主观的偏见。他还提出了检验认识是否合乎实际的“参验”方法。自然界的总规律是“道”,“理”是特殊规律。\n第七讲《淮南子》《淮南子》一书又称《淮南鸿烈》,“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包括着广大而光明的道理。这部书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集体编撰的,成书大约在平定吴楚齐国之乱到汉武帝登基之间,正是汉家大一统王朝的关键时期。《淮南子》一书取材宏富,广大深远,可谓融天道人事于一炉。刘安是刘邦的孙子,汉武帝刘彻的叔叔。刘安的父亲厉王刘长因为娇纵自大而遭罪,最后绝食而死。文帝出于对少弟的爱怜。将刘长的四个儿子都封了侯,刘安称阜陵侯,后立为淮南王。汉武帝对这部以老庄为本,杂糅各家的书并不特别爱好,因为他想在政治上有大的作为。\n一、哲学思想1、继承了老子道的学说,提出了天道自然,物类相感的观点。认为人和其他事物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说法和后来董仲舒的“人副天数”的观点十分相似。2、关于鬼神问题,认为人们自称看到鬼神,是由于人们的无知,少见多怪的结果,并不是真有鬼神。对鬼神的祭祀,是由于对死者的功劳表示纪念,并不是真相信死者有知,为鬼为神。圣人为了推行某种法令或禁止某种法令,往往“因鬼神讥祥而为之立禁”,并不是真有鬼神。如,世俗相传祭祖先用猪最好,死人不可以用皮衣随葬。\n3、第一次提出了认识过程,不能只限于个人的认识。个人的认识能力总归是有限的。4、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知识的来源要通过学习,而不由天赋的智慧,通过学习可以补救个人的偏弊和不足。“文王智而好问,故圣;武王勇而好问,故胜”。\n二、社会历史观1、汉承秦制的地方很多。主张变古,要求改正朔、易服色、数用五、色尚黄。2、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问题,社会历史的发展受客观环境的决定。“世治,则愚者不能独乱;世乱,则智者不能独治”。3、君道无为,臣道有为。认为老子的无为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而是因势利导。\n三、人性与社会理想一、人性与社会理想《淮南子》对人性的看法大致沿袭了先秦道家认为人性纯朴天真的说法,一切礼仪道德都是后起之虚伪。儒家一般将人类社会分为大同、小康与乱世三个不同时期。用小康社会的办法来治理乱世,最后达到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最主要的特征是“公”道家已为社会混乱的根源在于君王行“有为”之政,只有抛弃后世治民的有为之政,方能恢复古之理想,而小康社会的特点则是君王行有为之政,这是致乱之根源,必须摒弃小康社会的一切做法,直接采取上古社会的做法来治理乱世。儒家认识到私心导致社会的堕落。儒家与道家的区别不是社会理想的不同,而是到达理想的方法是不同的。\n《淮南子》的至德之世近乎道家的设想,但与道家的不同在于,它不仅崇尚道家的浑茫状态,也将儒家的大同社会作为较次一级的社会,表现出儒道杂糅的倾向。《淮南子》把社会纷争的原因归之于“人众财寡”。四、率性与无为而治人与道是不可分离的,必须顺乎韧性,才能行道,这也就是率性。主张礼义之实质为因人情而作。\n贾谊的社会思想一、削藩与中央集权二、攘夷与怀柔政策,近与今人的和平演变。三、黜商与移风易俗贾谊将风俗败坏归结为两类:无长幼尊卑之序;骄奢越制。抑商的原因:商人背本而趋末;商人奢靡坏风俗,为儒家礼乐文化所不容。\n四、民本思想民意;强调用礼义教化百姓,而不是用法律来约束百姓。五、刑不上大夫六、以德为教阐扬文教;成就君德;举四维,移风俗,正人心。\n第八讲《公羊传》与天人感应说一、《公羊传》之源流《公羊传》是为《春秋》所作之传,因为是公羊氏所传,故名为《公羊传》。二、《公羊传》的思想1、《春秋》当新王。公羊家此说实质上是主张《春秋》所包括的道理对现实政治具有一种约束力,它作为一代之法治,具有后世必须取法的效力。2、张三世。三世说并非历史事实,也不是要企图解释历史事实,而是要假托历史事实以明《春秋》大义,即表明一种历史信仰。\n3、夷夏之辩就是要辨明夷狄(未开化民族)与诸夏(中国)之间的不同。夷夏的划分不是截然不变的,全依行事符合仁义道德为进退,夷狄有德者可进而为中国,诸夏无德者则退而为夷狄。4、通三统一方面是要解决新旧政权交替中新统与旧统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表明了一种民主精神。5、大复仇主张在法律的公正之外还有一种自然的公正,即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直接的情感实现公正。6、大一统大一统不是指人间的一统,而是指天人之间的一统。天人之间的一统包括两层意思:其一为受命,其二则为革命。\n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1、性情与王教他把人性区分为性与情两个方面,性是善的,情是恶的。2、《春秋》决狱就是把儒家经典所集中体现的传统社会伦理观念运用在司法审判中,其主要原则为尊君、亲属相隐和原心定罪。3、天人感应与儒家对君权的限制就是将自然现象与人事联系起来。以天来限制君权大致有三个方面:以天之端正王之道;新政权的建立必须改制;以灾异来谴告人君。\n四、东汉儒学的谶纬化谶纬是天人感应思想的一种新的形式。谶是用神秘隐晦的预言以决吉凶,纬则用神秘的方式解释儒家经典。1、天与帝王受命2、阴阳五行与社会伦理3、三纲六纪4、王充对谶纬的批判:命与天人感应;明鬼神与祭祀之义;圣君贤相与兴衰治乱。\n复习题一、阐述孔子“仁”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25分)二、结合实际评价韩非子的“社会计算论”。(25分)三、评价墨子的社会改革方案。(25分)四、阐述老子、庄子对社会与文明的批判,然后结合实际给出自己的评价。(25分)五、选择一个你在这门课中所学过的并且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就其某一思想或主张展开论述。比如:“试论贾谊的削藩思想”、“贾谊削藩思想得失论”、“贾谊、晁错和主父偃削藩思想比较”;“谁是改革的成功者——商鞅和管子比较”等等。(题目自拟,要求写成小论文的形式)(50分)(50分)\n第九讲道学家的哲学和文化(上)道学的兴起标识着士人的真正觉醒。这种觉醒可上溯自中唐韩愈的“道统”论,强调中国人固有的生命精神,然而,其本意则在于对抗佛家“心心相传”的法统。真正具有这样一种使命感即对儒家所说的“道”的发现,是直到北宋中期才为人所意识到的。士人的觉醒正在于他们具有这样一种使命感,即意识到他们要去发现这个“道”,要用这个“道”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学的精神在于学术以经世。道学的任务有二:一是把“道”给发明显豁出来,这是少数士人的任务;然后推行到家、国、天下中去,是百姓过上安乐太平的生活。道的推行有两个办法:一是先富后教;一种是使人觉悟,包括官吏和百姓。\n第一节张载的哲学与社会思想一、张载的哲学思想从张载开始,中国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元气本体论的朴素唯物主义。1、“太虚”为万物之本否认了魏晋以来以无为本,或以心为本的本体论。2、对佛教的批判张载说,不能认为佛教是认识了真理的,他们既然把宇宙比作尘芥,那就是把天地看作有限的;把人生看作梦幻,那就不理解事物的起源。对佛教的生死轮回说以坚决的驳斥。反对佛教的不遵守君臣、父子、夫妇的社会关系。\n二、张载“复三代”的社会思想张载社会思想的特征就是“复三代”。1、论井田张载认为,所谓三代制度,主要有三种:井田、封建和肉刑。井田的作用是为了养其体;封建的作用在于教民;肉刑的作用在于督促。三者中最为重要的是井田。井田的好处在于均平。井田和后世的公田不同。2、论封建教民必须用封建的方法3、论宗法张载认为宗法制度对后世有两个好处:一是厚风俗;二是保国家。\n第二节程颢、程颐的哲学与社会思想一、二程哲学的最高范畴——理1、理是天下万物要遵循而不可违反的。2、理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也是社会最高原则。3、理早已客观地先于事物存在着,人和物都自这里出去。只是物不能主动体现它,人能主动体现它。4、一物有一物的理,一物之理又是万物之理。\n二、二程的社会思想1、先王之道与古今异同先王之道是什么呢?师傅;六官;经界;乡党;贡士;兵役;民食;四民;山泽;分数。2、学校与养士科举制度坏了天下读书人,所以宋人为了消除科举之蔽,一方面是改革科举制度,一方面是要求兴学校。程颢还具体谈了怎样在学校中培养人才的问题。养贤;立学;选士。强调师道尊严。\n第十讲道学家的哲学和文化(下)第一节朱熹的哲学与社会思想一、朱熹的哲学思想1、理和太极理的全体,朱熹也叫做太极。他对太极做了更详尽的描述。首先,太极是万物的根源。第二,太极本身无动静,无始终,是永恒的存在,但一切事物的生灭、动静都是太极作用的结果。第三,太极具有道德属性,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2、知先行后的知行学说\n二、朱熹的社会思想1、正君心朱熹称“存天理、灭人欲”,主要是针对君王而发,而不是针对普通百姓。源于对君王作用的认识。怎样做那“存天理、灭人欲”的功夫呢?对君王来说,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这就是学的任务。2、恤民3、寓封建于郡县4、社仓法\n第二节王阳明的哲学与社会思想一、王阳明的哲学思想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致知格物第一,致知格物就是致心之理,格心之物。第二,如果是格事事物物,那么天下事物是格不尽的,因此去格事物将会是徒劳的。第三,格物说主要是为实现天理,加强道德修养的手段。3、知行合一说\n二、王阳明的社会思想1、立学宗旨2、天下一家3、名义4、行德政、举社学、立乡约\n第三节龚自珍关于士的社会思想一、士有耻,则国家无耻二、以礼待士三、养士之廉四、公羊三世说与社会变革\n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祝大家学有所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