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方现代哲学论文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学校:广西大学院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班级:计算机一网络一信息安全类2010级4班姓名:黄淳兴学号:1007300417\n2011年12月27号一.原本意识与空间对象的透视映射原本意识与空间对象的透视映射的启示胡塞尔说:“一个被感知之物局限于所有感官事物性内涵中的外感知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在最严格意义上的封闭感知中全面地、从它感性直观特征的所有方面被给予的感知对象也是不可想象的。”这里所说的“感官事物性内涵”即“事物的属性”,比如说太阳的“内涵”就是光、热等一系列内涵,也就是“感官事物性内涵”。但作为被感知之物——太阳,并不局限于它的内涵——光、热等一系列内涵之中。这里前后两句话是同一个意思,是从两个面去说的,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说太阳作为某种意义上的“一”,是一个绝对的存在,是对光、热等零碎内涵的超越,所有的光、热等一系列属性综合起来,就是“太阳”,就达到了“一”。胡塞尔在后面说道:“很明显,有一种非直观的超越指向或指示使人们把真实被看到的那个面仅仅描述为面,并且它使人们把真实被看到的那个面仅仅描述为面,并且它使人们不把这个面当作是这个事物,而是将某种超越出这个面的东西意识为被感知的东西。它使得人们认为,现实看到的东西是这个超越之物所看之物的东西的一个部\n通常我们看到的东西永远只是一个空间对象在一个角度上,在一个角度的映射上显现出来的“幻象”。我们分别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看,只能看到一个方向的景色,我们永远也不会看清整个世界。因此,正如胡塞尔所说的「感知是有限的。”同时胡塞尔又说"外感知是无限的”,它“是一种不断的要求”。所以,这就赋予了我们追求的动力。“这个同一之物是一个义,是那些真实显现着的桌子瞬间所具有的持续的基质,但也是那些对尚未显现的瞬间的指明所具有的持续基质。这种指明同时也是趋向,是一种不断地向尚未被给予的想象迈进的指明趋向。”在生活中,我们就要抱着一颗谦虚的心、感恩的心。乔布斯说:“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乔布斯就看到了自己知识的与能力的局限,从而让自己不再狂妄自大——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是一个角落,而我们从这个角落似的世界所得到的知识更是一粒灰尘。而当我们面对自然界时,决不可以主人的姿态去妄想着征服自然,人类反倒要怀着赞美造物主的心态去看待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处。知道自己感知的有限,看到外感知的无限,以及追寻无限外感知的可能性,从而自尊、自立,从而奋发图强,创造更伟大的事业。——内外视域的关系及其启示内视域指的是直观的视域,就是感觉的范畴;外视域,就是直觉的视域,属于感知的范畴。换做禅宗的话来说,就是“悟”,就是“领会”。胡塞尔在之前说道“在其显现的方式中,被感知之物本身在感知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一个指明的系统,它具有一个显现的核心,它是这些\n指明的立足点,在这些指明中,被感知之物在某种程度上向我们呼这里还有进一步可看的,让我在所有方面都转上一圈,同时仔细观察我、走近我、打开我、肢解我,一再地打量我并全面地翻译我。”这段文字的用得非常好。“呼唤”一词,能让我们想到母亲倚门唤子的温馨场面。换用诗人杨炼的话就是''永远出发,却永无抵达。”胡塞尔自己也说“外感知是一种不断的要求,即要求自己做做一些按其本质来说无法做到的事情。”而呼唤是直觉对直观的呼唤,是外视域对内视域的永恒呼唤。正如《圣经》文学中提到的“耶和华神呼唤那\n人,对他说,你在哪里。”从《圣经》这样的古老文本中可看出,“呼唤”本来就是古老的。呼唤作为一种人类原初的记忆早已深深融入人类的血液中了,随之奔腾起伏,挥之难去。不管创造者是上帝还是佛陀,是安拉还是女蝎,总之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有了一个“绝对的一”,而这个绝对的一“创造”了人类,并永远都在呼唤着“被创造”之物人类。因此有这样信念的人就会穷尽一生去寻求活着的意义、存在的意义。有的人寻到了,就成了信仰,有的人还在路上,就是生命的追寻。有的人拒绝信念与信仰,浑浑噩噩渡过一生,一事无成。而我们总是被很多零碎的生活琐事、纷扰情感和功名利禄所纠缠,为之烦恼,也为之惊喜,但是我们中若有人明白人是被制作出来的,是'‘被创造”的,就应当放下当下的纠缠和烦恼,去追寻那个发出召唤之声的“声源”,就是那绝对、无矛盾的一。人生的意义不是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不是懒惰、“宅”、不思进取,而是\n永远出发,从当下出发,不断追寻,即使失败也要重来!这才是积极有意义的智慧人生,也应当是人生意义的核心所在。“由于在感知的过程中,外视域和内视域都在为下一个充实而努力,所以这下一个充实并不仅仅在于:空乏被意识到的意义先示经历了直观的后示。”从本质上说,“空乏的先意”既不是可确定的,也不是不可确定的,它的本质乃是“一”,即事物本身。就像对一个圆锥体来说,圆锥体的本质不是“实心”的,也不是“空心啲,它的本质是“一”,就是圆锥体本身。在感知过程中充盈和空乏的关系与知识的接受前摄与后示及其启示“由于在感知的过程中,外视域和内视域都在为下一个充实而努力,所以这下一个充实并不仅仅在于:空乏被意识到的意义先示经历了直观的后示。”“空乏被意识到的意义先示”(简称为“空乏的先意),即等同于“前摄”,就是预测未来。而前摄所得可以在现在的现象中不断地得到充\n实。“直观的后示”就是指“现在”,这种后示是直观的,是可听、可见、可闻的:就是我们所听、所见、所闻的事物。对于“意义先示”来说,预测未来是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因为形成未来的现在形式的结果还在不断变化之中,存在很大的变数。但是正如胡塞尔所说这是一种“可确定的不确定性”。从本质上说,“空乏的先意”既不是可确定的,也不是不可确定的,它的本质乃是“一”,即事物本身。就像对一个锥体来说,圆锥体的本质不是“实心”的,也不是“空心“的,它的本质是“一”,就是圆锥体本身。禅宗有句很有名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告诉我们的就是不要拘泥于太多的形骸,要超脱,要超越,去寻求本真。而“寻求本真”就是禅宗的立命。在深受玄学影响魏晋时期,王羲之说“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意思就是要超越形骸,无拘无束,摆脱一切物质与形式上的羁绊,纵情旷达。这样的精神存在于中国很多文人墨客身上上匕如陶渊明、阮籍、嵇康、李白等等。所以说,前摄与后示两者包含的矛盾告诉我们一个原则:即感知就是要回到事物本身,不断寻找那个“一”,而不是拘泥于'‘实”与“空”、“确定”与''不确定”等形式上的比较之中。与之相应的方法论就是在任何问题带您探讨上都要回归到事物本身,从实际出发,穿破遮蔽与限制,寻到本真。这样,我们看问题的眼界会更宽广,收获也会更大。滞留与知识的发展及其启示\n“滞留”是胡塞尔现象学中一个十分核心的词汇。他曾说“我们事先可以注意到,这一功效的原初发源地在于那个始终共同发挥着作用的滞留。”滞留的意思就是停滞、停留。正是因为滞留的存在,事物总可以不断转换。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滞留转变事物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比如正方体A面转为B面,A面消失,处于空乏,B面出现,处于充盈。A面滞留到外视域中去了,外视域就获得了充填,而对已消失的A面的感知就是直觉。用诗意的话讲过去和未来就是“未来是在现在获得充实的,明天是在今天获得充实的。”过去与未来的记忆都沉积在此时此刻,这种"沉积”就是“滞留”。都会在当下沉积下来,过去与未来都是现在绽放的花朵。泰戈尔曾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集《吉檀迦利》中写道「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你的无穷的赐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⑧在泰戈尔的诗歌哲学观念中,人类的一代代和知识的发展正是造物主的“无穷的赐予”不断的"倾入”,时代总在发展,而这样的“倾注”也是不断进行着的。正是有了“不断地把它倒空”,同时''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就像这滴水不断地从A空间运动到B空间,又从B空间运动到C空间,如此继续,便成运动,成为江河活水。而知识的形成也正是一种运动的一种显现方式。为什么感知能获取知识呢?就是因为“滞留”。感知不断进入、累计,成为各层\n次的意义,不断充填,所获得东西就是知识,当这种东西成为文字后,就是人类恒久的财富,可供人类随时支配。同时胡塞尔在总结前面几段话时说「这是超越的感知所具有的基本特征。”这种基本特征就是可以随时现时化,随时被人类自由支配。接下来胡塞尔说到「空乏的先指获取与它相应的充盈。充盈与或多或少丰富的先示相符合。”就是说充实什么,就先示什么;先示什么,就先充实什么。而“已被原印象意识到的东西通过它的晕在先地指向各种新的显现方式。”晕即视域,是显现在外部的东西,是由滞留的外视域和直觉中的外视域两部分构成的。同样,这个“晕”将不断、始终充实下去。最后胡塞尔提到"因此,在连续相互过渡的各个现象的路线上,都有一些相应的东西与对象的每一个被充实的空间点相符合,在这些现象中,这个空间点作为显现的空间形态展示出来。”每次被展示出来的仅仅是这个空间点上的空间形态。所以说人都是有界限,都有力所不能及之处。只有知道自己是造物主手中的接续他生命的一个酒杯而已,仅此而已。只有知道自己是有限的,才能达到无限。只有如此谦卑地顺服于人类这个有限的地位,才会有泰戈尔“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所隐藏着的自信与快乐。三、在进行内在感知和超越感知时,存在与被感知的关系存在,感知,本质三者之间的联系先,存在包括实体的、形式的一切现象,包括感知。而所有\n存在的事物现象均有其本质。感知则能感知存在、存在事物的本质,感知本身是一种现象,也有其本质。如果没有感知,那么世界上只存在能量在空间中运动,不存在虚幻的现象和形式存在。世界没有颜色。正因为存在感知,我们才能感知到实体之外的形式存在,比如影子,黑暗,颜色。所有我们所感知的存在,本质源于我们的感觉对现象的抽象。联系,从字面上看,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感知。存在包括感知,而没有感知,存在就不包含形式存在,即存在因被感知而发生的主观意识等现象。那么我们会问:“存在本身不是一切的本质么,一切首先要被感知,然后存在,本质就是存在吧,先存在然后必然有本质,是么?存在不是事物本质,而是现象的统一抽象。一切现象首先被感知,然后被抽象,存在就是现象具有被感知的实质。于是可以说存在的形态,存在的方式等等来修饰,说的都是对表象的描述。比如物体和影子统一于存在,这是把物体的表象与影子(本身是表象)统一抽象。物体看着是一回事,本质又是另外一回事。比如椅子存在是因为椅子特定结构被确认,椅子的材料是木头,本质是木质加工品,或者说本质是多种材料的组合物。比如水的本质是H20,存在H20组合形式,就有水。存在是事物有的意思,而不是事物的具体本质。\n存在不仅仅是被感知,而且是被思索、被实践、被爱、被恨、被创造、被破坏、被欣赏、被了解、被吸收、被排泄、被总而言之,除了感知与被感知,现实存在的人类与作为环境的存在有着千丝万缕的物质联系,而且,这所有的联系可以被总括为——能量的交换!生存着的人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为了自我的生存和发展,从他作为受精卵成型那一刻开始便没有停止过吸收能量,存储能量,释放能量。并作为大自然因果链中的一环影响着并被影响,决定着并被决定,生产着并被生产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岂能被描绘成象蜻蜓点水一样仅仅是“被感知”,而且“被感知”的后面并无任何实在的东西呢?存在,感知,本质三者之间的启示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将对表述行为的结构分析扩展到对整个意向行为的结构分析,最根本之处在于,胡塞尔认为,表述的意义概念也可以推广到一般意向行为中,所有的意向行为都具有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将开始只是局限于表述领域中的意指和意义的概念扩展到一切意向行为之中,胡塞尔宣称,这种扩展是现象学最惊人的发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胡塞尔称质料为“立义意义:这样,简单地说,判断一种行为是否为意向行为,就在于它是否具有意义。感知是意向行为吗?根据上述标准,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n为:感知具有意义吗?英国哲学家达米特指出,是否将意义普遍化,甚至扩展到感知,这是弗雷格和胡塞尔之间的根本区分。达米特认为,“为了达到他在《逻辑研究》之后、从1907年开始逐步显示出来的意向相关项概念,胡塞尔将意义或意义概念普遍化。某个像意义但更普遍的东西必然给予每一个心智行为以活力;这不仅仅是那些包括言语表述或能够言语表述的行为,而且包括,比如,感观感知行为。”许多学者都对胡塞尔《逻辑研究》中的感知理论做出了不同的解读,他们都可以在胡塞尔的文本中找到根据。在我看来,事实上,胡塞尔对感知和意向性的关系也曾存在着犹豫,他的论述不无矛盾之处,我们可以将他的论述归纳为三种对感知的不同理解,有意思的是,这三种不同的理解正好对应了学者们对胡塞尔感知理论的三种不同解读,我把它们分别称为:感知的非意向性论,强的感知意向性论,弱的感知意向性论。感知有意义吗?这个问题和“感知是意向行为吗”是一致的。穆尼甘认为,胡塞尔对此问题持否定的态度,胡塞尔的感知决不意指只有名称和判断等语言行为才有意义,它们才是意指行为。感知的非意向性论者可以在胡塞尔《逻辑研究》中找到强有力的证据。在论及何种行为是意义的承担者时,胡塞尔认为,感知行为不是意义的承担者,感知没有意义,理由是:“我们来考察这样一个事例:我刚刚向花园看去并且用以下的语言来表述我的感知:・一只乌鹤飞了起来:哪一个行为在这里具有意义……在这同一个感知的基础上,一个陈述听起来完全可以是不同的,并且在此同时展开一个完全不同的意义。例如我可以说彳这是黑DO的,是一只黑鸟;这个黑色动物飞了起来,跃了起来,以及如此等等J反之亦然,一个语音及其意义可以始终是同一个,而与此同时感知则发生了多重的变换。感知者相对位置的每一个偶然变化都会使感知本\n身发生变化,而不同的人在对同一事物进行同时感知时,他们永远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感知。”在《逻辑研究》中,胡塞尔对感知和意向性的关系存在着诸多的矛盾之处,这表明,胡塞尔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将感知当作意向行为的典范,恰恰相反,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从对表述行为的分析入手的,这个起源也对他关于意向行为的整体分析,包括感知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强的感知意向性论和弱的感知意向性论共存于《逻辑研究》中,这表明,胡塞尔对现象学应当持实在论、观念论还是形而上学的中立态度仍然模糊不清。在我看来,胡塞尔在其思想的发展中越来越强调强的感知意向性论,这和他所谓的先验的转向是一致的,即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无需考虑对象是否实际存在,重要的是意向内容。而这种倾向并没有解决在《逻辑研究》中胡塞尔就意识到感知所带来的诸多困难。丹麦学者萨哈维指出:其中之一是现象学无力区分幻觉和感知”,胡塞尔对感知的模糊之处表明,本体论对现象学而言并非无关紧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