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哲学的认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对哲学的认识

“对哲学的认识”这一题目一直是许多求理之人常辩不新的课题.哲学是什么?怎样认识哲学理解哲学?虽然是常辩不新,但每个求哲之人因己身的主观知识取向和价值取向对哲学的认识又各有不同,以下文字笔者将将自己对哲学认识和理解加以探讨。哲学一词最早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介绍出来的,进而古代希腊的三位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奠又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他们共同为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转变而来,意思为“爱好智慧”。求知是人与一切有生命之物最大的不同和本质的区别,所以有人把哲学称为智慧之学,包括知识和求知,也有人认为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建立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实践活动.哲学到底是什么?在哲学传统上本身就充满歧义与争议,传统上认为哲学包括了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是古希腊哲学家把哲学问题归纳为三类,这三类是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是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归纳试图在寻找世界起源的知识,以及善恶等道德观念的知识。在寻找一种得到知识的方法论,所以传统哲学的基本方法是运用理性对于这些问题提出论证。但是,哲学的实际范畴与定义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现代哲学家认为,现代的哲学理论依旧只是为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三人做注脚而已,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我们依然在解决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笔者对哲学得认识是以「知」为大前提的,求知是人类的先天本性.任何人刚来到这个世界对“己”本身与“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无的状态,但人与生俱来“知性”的作用让人有求知的需要,需要对客观的世界的有认识,需要对“己”的本身有认识.所以怎样能知,怎样得知,怎样真知就成了哲学领域的范畴.现代的社会并不缺知识,但悖论却是缺真知识,英国哲学家罗素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对于一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桌子,你会理解到什么呢?画家告诉我们,它是一张充满色彩的油画;音乐家告诉我们,它是动人美妙的音符;就连严谨的科学家几乎也同样使人惊异地告诉我们说,它是极其庞大的一群激烈运动着的电荷。如此一来,我们所熟悉的桌子现在却已经变成了充满惊人的可能性的问题。”从一张普通的桌子所引发的不同的观点可以告诉我们现代社会所缺乏的是“普遍性、真理性的真知识”,这也就是哲学所要探讨的领域了。(读后感:其实我们本就没有必要给他们一个确切的定义)形而上、概念、形式、有与非有、存在与非存在——成了历代哲学家穷其一生所要研究的问题,所以哲学领域的知识论方法论是有别于普通知识领域的,如果一个人带着普通知识领域的主观方法论来研究哲学看待哲学其结果只能限制了哲学。哲学的求知\n重在方法论,逻辑性的思考、客观性的思考、批判性的思考——辩证、反权威才能摸到真知识的规律。真知识不是百科全书式的方法论,把过去式形式的历史、事件、时间、人物、地点、思想掌握了就认为是具有了知识,真知识是要重方法论的,在过去的历史中思想家为何要这样思考?他的依据是什么?思想的承传,方法论的承传在哪里?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能有什么不同的思考和研究方向。这是真知识的方法论,也是哲学的方法论.总之哲学是对主观和客观两个知识领域不断思辩认识求知的学问。如果说是科学只有哲学是最科学的,在寻到真知识之前从不绝对化自己。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未知到已知的一个累积过程,在方法论上叫“归纳”,但归纳法永远都会承认还有许多能思考到却无法归纳认知的领域,所以每一个科学家在自己所熟知的领域之外从不否认所未知领域的存在。宇宙的起源、世界的起源、生命的起源这等等问题,虽有爆炸理论进化论理论的诠释但每个科学家在等待真正答渐近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在淘汰掉假演绎假推理假归纳。人类不但在客观领域对世界、宇宙、乃至时间、历史等未达到完全认知,并且对主观的“人”本身还未达到完全认知,对人的理性、思想性、心里性、道德性等一些“形而上”概念,人们必须承认现有的学科手段实在是有限的,并不是客观的知识领域有限,乃是人们方法论的有限,是所掌握归纳的材料手段有限而限制了对未知领域知识的认知。所以哲学上有一派叫“不可知论派”非常聪明,他们从不否定所不知道的知识,只认为我暂时不知道暂时不确定而以。(读后感:还是可知论靠谱的)哲学的认知领域是一透过主客观的表面而进到一切领域的本质知识层面,把形式上、概念上实存性的“普遍律知识”认知出来。“哲学”的字源学叫智慧学,“爱好智慧”只有对真知识的追求与认知才是真的爱好智慧。也只有掌握了普遍性的真理知识才能引导社会造福于人类。这是有人类历史以来不可替代的普遍性规律。求知——真知——。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很认真的学习的,,基本的教材非常的熟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首先是非常熟悉"本文"也就是基本教材,因为哲学是高度抽象的学说,如果不熟悉,不熟练,就根本谈不上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不学好,可能到最后又陷入对他的教条式或者一知半解的理解.我是到最后,我开始是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n谈不上信仰或者忠诚,自己的思想也是一直想找到比马克思主义更有道理的学说呢?带着这样的思想,我学习了大量的西方经济学说.从两种经济学说的比较中,我慢慢除了理解外,开始真正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并且十分忠诚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除了"面向本文"以外,还要面向实际.因为,马克思的辩证法,唯物论一直认为人类的实践是最关键的,是判断思想是否正确的标准.他的认识论,群众路线都充分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还要联系身边发生的事情,看党中央的各项政策,比如:现在建立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实际上就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环境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有就是对于马克思哲学的学习,还要和你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和学习联系起来,不要认为哲学能代替专业的学习,他们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哲学提供总的思路和看法,可以做有力的知道,但是具体学科有具体的问题和矛盾,你要具体的分析和解决,但是不要脱离哲学的指导.总之,哲学的学习,马克思首先回答了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然后是可知不可知的问题,在就是辩证法,历史观,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很有意思的一门学科,我在大学里哲学读了十遍才读出一点味道,现在班门弄斧,有点惶恐,但是,谁也不能说自己穷尽了真理,愿意和大家一起重新学习.粗浅的地方,请大家包含,我只有一个爱好者.(读后感:其实不用读十遍也可以写出比这感受更深刻的文章这孩子是理科生吧嘿嘿)在古代,“哲学”是“智慧”、“知识”的同义语,因而受到普遍的尊重。而自近代以来,随着各种科学和学术门类的发展,人们对哲学日益褒贬不一。一些重视实务的人,认为哲学空谈大道理,不切实际、不着边际,因而是“无用之学”;一些崇尚科学的人,认为哲学的命题或理论,既得不到经验的证明,也得不到经验的否证,因而是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一些喜欢文学、艺术的人,认为哲学总是在高度抽象的概念或观念中沉思,令人困倦;还有一些人认为,哲学的理论深奥难懂、晦涩不堪,令人“望而生畏”,进而“退避三舍”。总之,总有那么一些人,以各种理由,不喜欢哲学。这里所说的是“一些人”,并不是全部。实际上,还有另一些人,他们同样重视实务,而且他们通常是事业的成功者,但他们认为哲学能够启迪人的深层智慧,训练和开发人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因而可以大大提高从事实务性工作的成功率;他们同样崇尚科学,甚至他们本人就是顶尖级的科学家,在他们看来,没有哲学,几乎也就失去了科学;他们同样喜欢文学、艺术;尤其是那些令人推崇的文学、艺术大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哲学就是文学、艺术的生命或灵魂。更不必说那些执著于哲学学术领域的\n人们,对他们来说,他们的生命价值、生活乐趣,他们的自尊、自信就存在于抽象思维的王国之中。当然,并不是说自称“喜欢哲学”的人,就真的喜欢哲学。在欧洲中世纪时期,不少笃信基督教义的神甫、牧师,也喜欢哲学,并大谈哲学,但他们不过是把哲学作为论证宗教教条的工具,使哲学成为为宗教服务的“婢女”;在当今之世,一些专权独裁的政客,也口称“哲学重要”,但他们不过是企图把哲学变成装饰政治阴谋、遮掩政治权术的手段,使哲学成为政治的“奴仆”。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也乐于在酒后茶余,大侃哲学,但充其量不过是玩弄哲学词语,不得哲学真谛,其目的是附庸风雅,以期博得他人廉价“钦佩”。总之,这样一些人,之所以“喜欢哲学”,不过是喜欢把哲学变成他们手中的工具或玩物。不能小看这些人物,哲学的名声大都糟蹋在这些人的手中。从上述人们对哲学褒贬不一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喜欢哲学的人,未必真正知道“什么是哲学”,即使说“喜欢哲学”的人,也未必真的懂得哲学。尤其耐人寻味的是,越是不懂哲学的人,就越容易对哲学说三道四,就越容易对哲学持反感、厌烦的态度,或者越乐意玩弄哲学。因此,无论是为了领略哲学文化的基本精神,还是为了清除对哲学的种种误解、曲解、偏见、伪见,我们都有必要首先对“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作一个概要性的研究,以此体会哲学的本来面目。我所理解的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文/博野人类精神生命所携带的本体性疾病,非经过哲学的治疗不可的,否则根本无法医治的。大家看,人类的精神疾病(社会性质)---或意识的疾病(社会中人的意识)---或个体心理的疾病(个体的意识),不就是哲学向心理学的演化吗?哲学家,意识研究者和心理咨询师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一样的,而且殊途同归。比如罗马著名的医学家盖伦(Galen)在《最好的医生也是哲学家》一书中说,医生应力求掌握哲学及其分科:逻辑学、科学及伦理学。哲学是关注“本体”性的东西,外在所表达和揭示的是世界的本质,内在所表达和揭示的是生命的意义,哲学可以总称为存在的学问。人的精神生命存在的背景,其实就是哲学所界定的空间。个体的存在意识必须和社会整体的客观存在相联系。这种联系我们可以称为“协调”。这样的协调是相对静止的,同时也是永动的。\n静止的相对性或在有限时空中的绝对性给了我们把握和测量存在的可能。可是永动又对现实的存在性时刻进行着反动,对于个体来讲,永动又把个体变成了个体之非。而心理学就是研究和解决这种相对静止(固着),和永动(流变)给个体精神上所致的困惑与痛苦,和解释与求证困惑与痛苦背后所构成的对实体的身心伤害之因。对身心的伤害,本身是从实体的流变或不稳定性所表现出来的分裂和痛苦,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已经是实质性的威胁,同时摧毁和改变着个体精神生命已经树立的对本体的信念,从而也就在心理上生成了个体内在的矛盾。病人是相对的弱者,所以才有: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的医学铭言。过去我是这么理解的:哲学包含了医学,自然科学,社会学------哲学是学问之王。可是这样的想法或归类就一定是“固定”吗?现在我感到:把本体性问题的思考,为什么不能像一个很大、很大的奥林匹克的圆形场馆哪?这个场馆周围有很多很多的门,进入场馆的每个门都有不同的名字,比如叫数学的,有叫文学的、还有叫社会学的,当然也有叫哲学的,同样也有叫医学的。医学里边还有一个新开的偏门叫心理学。而到了场馆里边之后,你从那个们进来的我觉得就显得不很重要了。这就是我对哲学和心理学关系的理解。正如开头所说:人类精神生命都携带的本体性“疾病”。而做为“疾病”,当然属于医治的内容,而个体精神的本质疾病正是心理学的应用---心理治疗的对象。无论什么学问,其研究主体都是人,研究主体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必然要渗透到其研究对象之中。因而,精神层面的“本体”性疾病的研究,必然要由心理学来承担,这样的本体性问题的研究就成就了心理哲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