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哲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宋元明清哲学

第三编宋元明清哲学\n宋元明清哲学概论一、宋元明清哲学的文化背景1、经济结构2、阶级关系3、主要矛盾和社会斗争4、思想文化:“三教合一”\n二、宋元明清哲学的理论内容1、历史观2、本体论3、认识论4、发展线索\n三、宋元明清哲学主要的学术分野1、理学:小程朱熹2、心学:陆九渊王阳明3、气学:张载、王夫之\n第一章周敦颐\n周敦颐,字茂叔,生于公元1016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死于公元1073年(宋神宗熙宁元年),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曾作过几任州县官吏,晚年在庐山下筑室,名濂溪书堂,后人称他为周濂溪。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n一、与佛教思想的关系“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n“大莲华者,梁摄论中有四义。一、如世莲华,在泥不染,譬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法所污。二、如莲华自性开发,譬真如自性开悟……三、如莲华为群蜂所采;譬真如为众圣所用。四、如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譬真如四德,谓常乐我净。”——《华严经探玄记》\n二、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权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为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自注: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自注: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教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神鬼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乘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太极图说》\n三、动静观“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通书·动静》\n四、伦理观“干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通书·诚上》“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也。故诚则无事矣。”——《通书·诚下》\n第二章邵雍\n一、合一衍万的先天象数学二、“元会运世”的宇宙循环论三、“皇帝王霸”的历史退化论\n第三章王安石\n一、道气一元的宇宙论二、道立于两的辩证发展观\n第四章张载\n张载(公元1020-1077年),字子厚,陕西人。少年的时候,喜欢研究军事。二十一岁,见到范仲淹,范仲淹对他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劝他读《中庸》。他读了《中庸》,感到不满足,又读了些佛教、道教的书,没有什么收获,于是他又回到儒家的经典。他和二程是亲戚,同二程讨论,觉得很能解决问题。以后他专研究儒家的经典,自成一家。因为陕西是“关中”,当时的人称他的这一派为“关学”。因为他家住横渠镇,所以当时的人称他为横渠先生(见《宋史·道学传》)。他的著作,有《正蒙》、《易说》等,后人把他的著作编为《张子全书》,近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新印本《张载集》。\n在张载的著作中,以《正蒙》为最重要。他的学生吕大临为他所作的《行状》说:“熙宁九年(1076年)秋,先生感异梦,忽以书属门人,乃集所立言,谓之《正蒙》。出示门人曰:‘此书予历年致思之所得,其言殆与前圣合与!”(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见《张载集》附录)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张载即去世,《正蒙》是他最后的著作。《行状》说:张载“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他“集所立言”,大概就是这些随时记下来的札记。《正蒙》的内容就是这些札记的汇编,但是它的形式还不是张载自己编定的(见范育、苏昺的《正蒙序》)。\n一、“太虚即气”1、整个世界统一于气,无形的太虚,有形的万物,乃是同一物质实体——气的两种存在形态。“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正蒙·太和》\n2、太虚被看作是气散而未聚的本然状态,万物则是气暂时凝聚的客形。所谓“客形”,既是指具体事物作为认识对象,具有客观性;也指一切事物作为物质运动形态,具有变化性。“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从来,则深于《易》者也。”——《正蒙·太和》\n3、太虚与其中万物的关系,被喻为水和冰的关系。用气的聚散代替所谓“有无之分”。所谓“有、无”、“隐、显”的区别只是统一于气化过程中的物质存在的不同形态,达到了物质不灭的臆测。4、张载关于太虚无形的学说也是有缺点的。他虽然批判了“虚能生气”的即“有生于无”的道家客观唯心论,又批判了“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即“以山河大地为见病”的佛教主观唯心论。\n二、“一物两体”“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自注:两在故不测),两故化(自注: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n1、用“一物两体”的气化论论证“虚空即气”的唯物主义本体论。2、事物的形成、变化之所以有“顺而不妄”的客观规律,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有其外部矛盾的依存关系;如果事物之间没有联系,不是互相矛盾依存,则事物不可能成为认识的对象。\n3、气是统一的物质实体,但包括着内在矛盾。“两”是矛盾的对立性,“一”是矛盾的统一性,“参”是“合两”,即事物固有的对立统一;所谓“神化”的规律,就在于既是“两”,又是“一”,故能发生阴阳不测的妙用。至于“一”与“两”之间,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4、没有矛盾的对立,就没有矛盾双方的依存和统一;但是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矛盾双方的对立作用就会停止。\n三、“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1、见闻之知是“耳目内外之合”,是关于事物的认识;“见闻之知”:人们通过感官接触外界事物而获得的知识。“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正蒙·大心》)\n2、“德性所知”是“合内外于耳目之外”,是关于天道的认识。“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 “《易》谓‘穷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强也。”\n四、“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正蒙·太和》)1、气质之性:“湛一,气之本;攻取,气之欲,口腹于饮食,鼻舌于臭味,皆攻取之性也。知德者属厌而已,不以嗜欲累其心,不以小害大、末丧本焉尔。”\n2、天地之性:“有无虚实通为一物者,性也;不能为一,非尽性也。”——《正蒙·乾称》“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正蒙·诚明》\n3、天地之性是相同的,气质之性则人与人异。张载讲天地之性的目的,在于借此来解决所谓生死问题,而对抗佛家的生死轮回的说法。“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天本参和不偏,养其气,反之本而不偏,则尽性而天矣。”——《正蒙·诚明》\n4、变化气质:“性犹有气之恶者为病,气又有习以害之,此所以要鞭辟至于齐,强学以胜其气习。”——《张子语录》下\n五、“民胞物与”的泛爱思想“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n······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解。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材,颍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殁,吾宁也。”——《西铭》\n1.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2.太虚之气的本性就是人类和万物共同的本性,即天地之性。3.人类每个成员都应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视万物是自己的同类。4.希望人们通过道德修养具备理想人格。5.认为人们应该从实际生活环境中超脱出来,抛却物质利益方面的烦恼,追求道德精神上的美好。\n六、张载哲学的历史地位1、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中国唯物论基本范畴“气”的比较详细的理论。2、提出了关于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的系统学说,是中国辨证法思想的典范。3、从唯物论的观点,揭发了佛教唯心论的根本荒谬,与佛教唯心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4、提出“民吾同胞”的学说,反映了博爱思想,并对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现实进行了批判。\n思考题1.如何评价《太极图说》在宋明理学发展中的意义?2.“太虚即气”思想与传统的气本论思想的关系何在?3.理解并评价“民胞物与”思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