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翻译哲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试论翻译哲学

·理论探讨·《探索》1999年第6期试论翻译哲学刘邦凡内容提要:“翻译哲学”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学术新概念,围绕这一概念本文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讨论,给出:翻译哲学就是关于翻译、翻译理论的精深分析及其总和的一般的看法。翻译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翻译和翻译理论。翻译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译者思维与文本之间的关系问题。翻译哲学的根本任务是确立译者思维与文本、译者与原文之间的关系。哲学的技巧与思辨。因此,搞语言的人与搞哲学的人联合起一来,(如果有一些既搞语言,尤其是搞语言翻译的,又搞哲学的人,那另当别论),才是振兴翻译哲学研究的最佳选择。“翻译哲学”这个概念是近年才出现的,准确地说,是黄五十年前哲学家们对翻译的哲学思辨并没有产生持久忠廉①先生在1998年第1期《外语研究》上首问“什么是翻译的回应,原因是多方面的,恐怕社会变革而带来的学术转移哲学”而开始的。当然,对翻译活动的哲学思考是更早一些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近几年来,语言翻译界的人的:稍远一点,约半个世纪前,先后有艾思奇(1937②)、贺麟士回忆起翻译哲学来,原因也不外三点:一是改革开发的深(1940③)、陈康(1942④)、朱光潜(1944⑤)、金岳霖(1948⑥/入使学术研究掀起对以往学术成果的回忆与再现,产生新一1983)等数位哲学家对翻译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哲学思辨;近轮的学术转移;二是近二十年来改革开放后的语言翻译理论十年,柯飞(1987⑦/1996⑧)、孙致礼(1996⑨)、但冰洁(1996lu•)、与实践对翻译的哲学认识的必然;三是西方语言哲学在国内阎德胜(1997lv•)、刘邦凡(1998lw•、杨炳钧(1998lx•)等人都对翻广泛的传播与发展,为翻译的哲学认识提供直接的借鉴。总译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哲学思考。但总的来讲,尽管之,翻译哲学不是泊来品,而是一个地道的中国货。而这地道半个世纪前关于翻译的哲学思考就已引起几位哲学泰斗的的中国货也必须要“卖”出去、走出国门的。因为只有“卖”了重视,可“翻译哲学”并没有形成气候。近年来,对翻译进行过出去,才能让外国人认识它,才能使“翻译哲学”走向世界,才哲学思考的几人还都是搞语言研究的,足见,“翻译哲学”还能使“翻译哲学国际化”。要把这个地道的中国货“卖”出去,是“小菜一碟”,没有引起哲学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因此,数十首先要取一个洋名,不要让外国人来个先“注册”。我们取的年前哲学家倡导并身体力行对翻译的哲学认识,足见是多么名是Translation-Philosophy(简称Trans-philosophy),的难能可贵。而不是PhilosophyofTranslation,也不是TranslativePhi2当然,搞语言的人(包括搞翻译的人)对翻译搞哲学认识losophy或者TranslationalPhilosophy.因为,我们主张,翻并不是没有长处的,事实上,在某些方面的确是有先见之明译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需要研究翻译的意义(价的,单就他们对语言及语言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的熟悉程度而值)、真理、必然性、可能性、社会性、文化性等一般性质;需要言就是如此。搞哲学的人去研究翻译哲学,其重大的长处(对形成关于翻译的一般理论,这些理论具有哲学的意义与功比于纯粹只从事过语言及语言翻译的人)就在于他们多一些能,有助于哲学问题解决。同时我们也主张,翻译哲学也是一·58·\n个方法论和认识论,具有深刻的方法功能,要研究翻译的实作者、分析者、哲学家而言的)。我们在冠之“精深的”于“分际运用过程,对翻译在言语活动和语言实践的作用与性质作析”之前,一方面是想尽我们的主观职责,力求让人明白,我实际的尽可能详尽的分析(精深的分析就是哲学)。弄清翻译们所指的“分析”是要有深度的要精细认真的工作的,而不仅的意义(价值)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保证用正确的语言去实现仅就其皮毛或侧面与角度作一个简单的评述与引介。另一方翻译,以免除由于误用语言而造成翻译失败及其由此而造成面,是想指出,哲学是非需要精细而有深度的思辨不可的,的种种无休止的争论。另外,我们还主张,翻译哲学不仅仅针“精深的分析”不是人人可做的,必须是有此思想的人,是非对不同语言间的翻译活动,而且针对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时代要人的思想不可的。或地域而不得不进行的翻译工作,例如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接下来,我们谈谈什么是“翻译”的问题。语和汉语方言与通用汉语的转译,以及同一语言或符合系统也许我们前面已初步阐明我们对待“翻译”的轮廓,我们的不同形式之间所作的解释(interpretation)或翻译工作,例所讲的“翻译”是包含三个外延的,一是通常所说的不同语言如把三段论的AAA式变成一个含具体语言的推理形式,又间所进行的语言翻译。二是同一语言内,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如通常语言中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即”等等语句都属于域所造成的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与符号之间的转译和理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的翻译问题。解。三是同一语言内的不同语言符号单位之间的解释与沟通。事实上,这三种翻译还有人为的和机器的区别,不过我们二认为一切诸如以电脑为手段的机器翻译都最终是受人的操纵的,因此我们撇开机器翻译而只管人为的翻译了。另外,为尽管如此,我们在谈论“翻译哲学”时,首先是把它作为了有所区别,我们约定第一种翻译称“语言翻译”(translation),第二种翻译称“释人翻译”,简称“释义”哲学来论的。什么是哲学呢?这是我们必须表明的态度。事实(comprehension),第三种翻译称为“注释翻译”,简称“注释”上,凡属搞哲学的人都可能面临这个问题,只不过有些人(而(annotation)。且历史上很多人就是如此)试图去回答它,而有些人却避开这个问题而已。我们不会避开它的。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哲学翻译(trnslation)比较于“释义”与“注释”,对人对物(包就是对一切现象所作的精深分析。括对语言)的要求却高得多“,释义”与“注释”只是“翻译”的“一切现象”,在这,我们是指世间所存在的以及曾经存一个侧面一个环节一个层次,解决了“翻译”的问题,“释义”在的万事万物,物质的和精神的、具体的和抽象的、思想的和与“注释”的诸多问题也可迎刃而解。“翻译”在本质上是包含实在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以及将来的、现在的和过去的一“释义”与“注释”的,由此我们以为在本文有限的篇幅专题再切的一切都可能成为我们哲学的工作对象。这里用“工作”表论述“释义”与“注释”就无必要。当然我们也不否定“释义”、明把这“一切的一切”当作对象时,是要区别于通常具体科学“注释”与“翻释”的区别和不同要求。总之,下文的一切“翻(尤其是自然科学)所说的“研究”的。有很多的非常具细的自译”词项均指称于“语言翻译”。然科学学科专门针对这“一切的一切”某个方面某个侧面作关于“翻译”的定义,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可实际的证实与证伪,以求获得关于这个方面这个侧面的并与以肯定地说,不同的翻译家都有对“翻译”定义或内涵的不同其相近似的知识,而哲学却不需要这样做,尽管也会针对于理解与把握,这是由翻译的复杂性与外物性所决定的。尽管这个方面这个侧面而工作。而它(哲学)的工作目的,不在于翻译理论中有很多关于翻译的定义,但这些定义大多是语言获取什么、获取什么具体的知识,而仅仅在于对这个方面这学及翻译工作者和研究者从文化、语言翻译角度去理解的,个侧面作出精深的分析。分析既是工作手段又是工作内容,很少看到从哲学的角度去把握,哲学工作者(尤其是哲学家更是工作结果。作出了分析,就是进行了哲学的思辨,作出了们)也少有人考虑这个问题。国外我不知道有没有,国内哲人③精深的分析,就是进行了哲学的思想。中恐怕只有贺麟先生曾明言道:“从哲学上讲,所谓翻译又“精深的分析”也颇不好说(这“颇不好说”就需要涉及翻是什么意思呢?翻译乃是译者(intepreter)与原本(text)之间译哲学的问题)。单就“分析”而言,作出“分析”是非涉及人的的一种交往活动(communication),这种活动包含了理解、解思想人的心灵不可的,因此“分析”不可能是完全非唯主的。读、领会、翻译等诸多环节,其客观化的结果即为译文(translation),它是译者与原本之间交往活动的凝结和完自从人类产生语言以来,一切人所作的“分析”是非涉及语言不可的。至于不远的过去、现在以及不远的将来更是如此,因成”。与贺先生同时代的金岳霖先生也曾从哲学的角度考虑为我们还有许多史料可察,事实可证、现象可推,因此,“分过“翻译”的定义,不过他并没明白地表述出来,他的意见可析”也不可能是完全非语言的。“分析”总是有针对对象的,不理解为:翻译是外物与译者之间所进行的非唯主的沟通,即,管这“针对对象”是物质的、精神的、或者玄之又玄的,但都是翻译是外物(语言及文化)参与其间的译者非唯主的活动。在有“针对对象”的。因此说“分析”是完全唯主的也不确切,而语言及翻译界,对“翻译”的定义有过哲学思考的人近年来以ly•有可能是整体或部分唯主的。致于“精深的”,不可能有什么王克非先生,最具代表,他把笼统的关于翻译的定义问题区客观的、直观的标准,因人而异是必然的,因此单就“精深的”别为“一是关于翻译是一种怎样的活动,一是关于翻译是一而言,显然其标准和实际的效果都只能是唯主唯我的(唯工种什么性质的活动”,并给出:“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59·\n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文化活动”,但译的实证的分析,更有利于翻译哲学走自己的路;对翻译的王先生的这一定义并没有明确回避语言学与翻译学的影一切作更精细而深刻的分析,力求对翻译活动与实践更具实响。比较起来,如果从哲学角度去定义“翻译”的话。我们赞成用性和指导性。贺麟先生的意见。为了显示我们的诚意,我们摸仿他的定义说明白一点,我们对翻译哲学的定义就是:关于翻译和给出我们从哲学角度所作出的定义:“翻译是译者与对象符翻译理论的精深分析及其总的一般的看法。这表明,翻译哲合(对象语言)之间所作的元符号(元语言)释文学有两个层次的研究对象,一是翻译,二是翻译理论。前者是(comprehension)、注释(annolation)、解读(explanation)和翻译哲学的直接对象,形成对翻译的直观的实证的哲学认识领会(understandiong),是心物交织的客观活动。”也许我们(分析),后者是翻译哲学的间接对象,形成对翻译的总体的这样的定义也有很多问题,如能得到有兴趣者的指正那是最理论性的哲学认识(分析)。我们也不完全排除对翻译及其理好不过的。不过我们还是首先为自己作一点解释,一是根据论形成一些总的一般的看法即翻译观,我们只是说总的一般前面我们对翻译外延的理解,翻译是不仅限于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观或者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翻译观不仅仅才是翻译哲的;二是语言对于译者都有外物与主体(译者思想与心灵)沟学所要得出的结果。而其它的东西(对翻译和翻译理论精深通的成份,母语对于译者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把握与理的分析)也是翻译哲学所结出的“果实”,而且,我们认为结出解,母语中许多东西或成份也是译者未必知晓的,相对于译这样的“果实”更为重要更为必要,是翻译哲学的首要任务。者是外物,至于外语相对于译者的外物成份那更多了;三是另外,翻译哲学不应是呆板的对其研究对象的静态描述,而翻译当然不仅仅是将外语释成母语,在本质上是将一种符号更应是对其研究对象的动态分析。对于直接对象(翻译)而言理解、改变为另一种符号,因此是对象符号(被翻译的符号)更应是动态分析,对于间接对象(翻译理论)或许静态描述与元符号(用于翻译的符号即工具符号)之间活动;四是翻译(分析)的成份要多一些。当然,翻译哲学的主体手段是静态涉及外物,尽管也有主体(心智与思想)的参与,有时也有直描述与动态分析的结合。觉、顿悟与灵感,但总不可能随意的杜撰与臆想,是非要考虑由此,翻译哲学不是简单的“翻译加上哲学”,诚然翻译对象符号的一切社会、文化、学科等内涵的,因此翻译不可能活动需要哲学思考,翻译实践、翻译研究需要哲学指导,翻译完全是主观活动,本质上是客观的活动;五是翻译又非要译教学需要哲学为方法为工具,但这都不能叫做“翻译哲学”,者的心灵与智慧参与不可的,翻译也带较浓主观性的活动,因为关于翻译的哲学思考究其本质只是思考者操持某种哲不是纯粹的物质活动,只能是带有主观性的客观活动,按马学理论去评价翻译及其理论而已。例如,从辩证唯物论的观列哲学的术语讲,翻译是一种精神活动。点去认识翻译的过程、功能与本质等,固然这些内容或许可以发展升华为翻译哲学的内容,但这不可能成为主要内容,三翻译哲学的主要内容在于就事论事,在于对翻译、对翻译理论作实证的直观分析。现在该谈“什么是翻译哲学”的问题了。翻译哲学(TranslationPhilosophy)与翻译学①(TranslationStudies或Translatology)是有本质不同的。翻按黄忠廉先生的说法是:“在漫长的翻译实践中,人们逐渐地形成了对翻译活动的一般的总的看法,这种看法就是译哲学本文前面已作了很多陈述。翻译学呢?1996年以来关翻译观。翻译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了的翻译观”。这样的提于“翻译学”的讨论特别是关于翻译学的定义、框架及理论走法尽管有很多开创性的可取成份,但我们认为较为笼统而粗向的讨论一直引入注目,不过这些问题都未形成定论。就“翻ly•糙,或多或少有模拟马列哲学对哲学定义的迹象。翻译哲学译学”的定义而言,有代表性的为“:(1)翻译学是研究翻译不可能是一个本体论哲学体系,或认识论哲学体系,最多是的科学,是一门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一个方法论哲学体系而已。按照我们的观点,翻译哲学实则之间的综合学科;(2)翻译学是全面而系统地研究翻译的双应是分析哲学的范畴,它是翻译的过程(步骤)、技巧(技术)、语转换规律的科学,是研究翻译思维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方法、方式(模式)、环节(层次)、原理(原则)、价值、本质、心但无论哪种定义,都向我们指出,翻译学是一门科学,就是翻理、道德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所谓一般性的总的看法。它离不译研究(TranslationStudies)。翻译研究不但包括抽象的基开人们的抽象与概括,总是人们对翻译实践的具体分析的结础性的翻译理论的研究(分析与综合、逻辑与概括、演绎与归果。离开人对翻译的分析无所谓对翻译的一般的总的看法,纳、领会与把握等等都属于研究),还包括具体的实用性的翻一切翻译理论与翻译观都以对翻译进行分析作为原初的动译技巧(或方法)的研究,以及翻译史、翻译教学、翻译与社会力。同时,所谓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翻译观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等诸方面的研究,后者更可能是翻具体指导于翻译本身,而往往是那些就事论事的翻译观点却译学的首要任务,而这些显然不可能是翻译哲学的任务。总是对类似的事(翻译)奏效的。因此,我们一开始就反对把不可否认翻译哲学与翻译学在某些方面是交叉性的,如哲学的定义固定在“世界观”范围内,翻译哲学不可能是类似二者都需要对翻译的定义、本质、哲学基础、价值等作出回马列哲学的本体论体系,而是一个非本体论体系,把它设定答。二者的回答有时是相近似或相同的;翻译学也需要以某lz•在语言哲学或分析哲学之中更为合适,这更有利于我们对翻一哲学或某一哲学观为其建构的理论基础的,如孙致礼认·60·\n为“翻译学应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础”,我们却认为翻译学1990年版。在世界性的发展进程中必然只能是以语言哲学或翻译哲学④陈康,柏拉图《巴门尼德斯篇》译序,商务印书馆,1942年作其理论基础。版。/又见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⑤朱光潜,谈翻译《,华声》,1944年,第4期。又见《翻译研究论文集》。⑥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四⑦⑧柯飞,金岳霖“论翻译”读后,/关于翻译的哲学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4,77,/1996.4,48~52。①黄忠廉先生认为“翻译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就是⑨孙致礼,坚持辩证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译者思维同翻译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尽管这种意见不无学报》,1996年,第5期。道理,但我们认为,翻译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译者思维与文本lu•但冰洁,关于翻译的哲学思考,《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包括言语)之间的关系问题,说到底也就是思维与外物(语版)》,1996年,第3期。言文字、言语、符号等外在之物,并不要求是物质性的,只要lv•阎德胜,论翻译活动的哲学实质,《中国翻译》,1997年,第3求相对于某一个体思维之外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其期。中的关系必然是在主观世界(译者世界、读者世界)和客观世lw•刘邦凡,论《知识论》的英文用语及其翻译哲学思想《,云南师界(原文世界和译文世界)之间的,译者世界、读者世界、原文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6期。lx•刘邦凡、杨炳钧《,知识论》的英文用语与翻译哲学《,外语与翻世界、译文世界构成一个四维性关系世界或关系网络,弄清译》,1998年,第4期。这些关系,分析出脉络与头绪,找出一个通道与联结点(或联ly•王克非,关于翻译本质的认识《,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结线或联系面或联结体)正是翻译的根本任务。当然,完成这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根本任务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树立心物可通、主客可达的lz•孙致礼,关于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翻译》,③认识观总可以找出的,正如贺麟先生所说:“翻译的哲学基1997年,第2期。础,即在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物’,心同理同之处,才是人类l{•高健,论翻译中一些因素的相对性《,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的真实本性和文化创造之真正源泉;而同心同理之处亦为人学学报)》,1994年,第2期。类可以相通、翻译之处,即可用无限多的语言去发挥表达之l|•刘宓庆,翻译理论研究展望《,中国翻译》,1996年,第4期。处。”l}•许钧,在继承中发展《,中国翻译》,1998.2,4~5;论翻译活翻译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找出或确立译者思维与文本、动的三个层面《,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译者与原文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任务是永恒的,只可能逼近l~•张春柏,从语言哲学到翻译的功能,《华东师大学报(哲社不可能最终完成的。这样的任务在现阶段以如下具体的工作版)》,1998年,第4期。为表现:(1)什么是翻译哲学?即关于翻译哲学的定义问题;(作者单位:重庆市,西南师大哲学研究所;(2)翻译哲学是什么?即关于翻译哲学的内涵与外延、性质与邮编:400715)特征、价值与功能、可能性与建构性、框架及理论走向等诸问题;(3)涉及翻译与翻译学的诸多普遍性问题:翻译的哲学定义,翻译的哲学基础,翻译的本质(实质)、可译性与等值,翻译理论的逻辑分析及实用性和可能性,翻译的基本模式、原理、标准、单位、美学(包括风格与神韵)的分析与评价,翻译活动、翻译过程、翻译实践三者之间及翻译行为与翻译结果的异同与关系,翻译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道德性与法制性、人工性和机器性、动态性与发展性、阶段性与层次性,等等;(4)为谁翻译、为什么翻译、为什么要有翻译、为什么需要翻译?即翻译的目的论(目的观)、结果论(结果观)、意识论(意识观)及道德论(道德观)等问题;(5)如何研究翻译哲学的问题?翻译哲学的切入点是什么?当然,这些工作已有很多人作出了开创性或大胆的努l{•l|•力,除了前面所提及的人士外,还有高健(1994)、刘宓庆l}•l~•(1996)、许钧(1998)、张春柏(1998)等人。①黄忠廉,翻译哲学及其它《,外语研究》,1998.第1期,56~57页。②艾思奇,翻译谈,《语文》,1937,第1期。/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京),1984年版。③贺麟,论翻译《,今日评论》,1940年,第4期。/又见《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译名论集》序,西北大学出版社(西安),·6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