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政治哲学毕业论文 王畿哲学的政治向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政治哲学毕业论文 王畿哲学的政治向度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政治政治哲学论文题目:王畿哲学的政治向度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n 摘要:从政治哲学角度看,王畿提出了“先天正心”之说,把“治心”作为“治世”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依据,同时他认为良知的效用可以扩大到政治生活领域;王畿和王阳明一样,强调“万物一体”作为最好人间秩序的意义及其可能性,倡导个体应该破除“意见”之私并承担社会责任;王畿崇尚王道政治,并认为王道政治之根源在于人心之诚;另外,王畿主张“政学合一”,认为“学”必须有政治的追求和关怀,而“政”应该是“学”的深入和落实。  关键词:王畿;先天正心;万物一体;王道;政学合一  中图分类号:B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3—0161—05    王畿(1498—1583),字汝中,别号龙溪,为王阳明座下得力弟子,对王学的传播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畿一生绝大精力都在传播阳明心学,在阳明逝后延续和传播对良知学的执着信仰。在传播王阳明心学中,王畿的学问体系也得到渐次展开,所以黄宗羲说:“象山之后不能无慈湖,文成之后不能无龙溪。慈湖决象山之澜,而先生疏河导源,于文成之学,固多所发明也。”①王畿对良知学的发明及其人生体验,虽主要还是指向心性向度,然而其对王阳明哲学提出之相关政治问题的阐发,对我们理解作为整体的明代王学政治向度有着重要意义,而这也正如耿定向(楚侗)的评价:“海内如公(王畿)与念庵,虽身处山林,顶天立地,关系世教不小。”②因而,对王畿哲学的政治向度予以阐发,是我们展开对明代王学的政治诠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n  一、先天正心与良知政治    明代王学中人的核心念头总离不开“心体”和“良知”。在王畿的思想中,“心体”与“良知”自然贯彻终始,在此基础上,王畿进一步提出“先天正心”之学。“先天正心”意味着将保有良善本体的工夫先验化,使得现实生活中的良善具有先验的根据。  王畿认为:“正心,先天之学也;诚意,后天之学也。”③又说:“良知者,本心之明,不由学虑而得,先天之学也。”④心体或者良知乃先验之本体,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根据。试想,如能明确并保有先验本体或者人之本根的善良,克制后天各种意念的生发,则各种不当并能导致社会纷争的“奢欲”自然可以消弭,所以王畿说:  吾人一切世情嗜欲,皆从意生。心本至善,动于意,始有不善。若能在先天心体上立根,则意所动自无不善,一切世情嗜欲自无从容,致知功夫自然易简省力,所谓后天而奉天时也。⑤  既然心之本体本是良善,那么个体的道德自觉对于社会治理就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王畿认为:“取诸在我,不假外求,性外无学,性外无治,平天下者征诸此而已。”⑥在这里,王畿把政治问题和心性问题联结起来,将治平天下转化为心性修养工夫。这就是所谓的“化治世为治心”,认为现实政治中的治理问题可以通过道德本体的显现、落实而得以解段性成果,并得到上海大学“211工程”第三期建设项目《转型期中国民间的文化生态》资助。  决,这是明代王学基本的政治理念。关于王畿的治心与治世的辩证思路,彭国翔曾明确提出:“对龙溪来说,心体立根与一念之微工夫的展开,必定由自我通向自我之外的整个生活世界。”⑦\n我们认为,王畿的“先天正心”,是把“治心”作为“治世”的逻辑起点,为治世提供大根大本意义上的依据。  继承王阳明的衣钵,王畿认为,良知为世间万事之根源,“良知者,是非之心,善恶之则”⑧。良知既可以作为个体道德修养的依据,也能充当解释政治、历史甚至信仰的依据。他说:  先师提出良知两字,本诸一念之微。征诸爱敬而达诸天下,乃千古经纶之灵枢。诸君果信得良知及时,只从一念上理会照察,安本末之分,循始终之则,从心悟入,从身发明,更不从前种种向外寻求,笃其近而远自举,守其易而难自乘。王伯之略、古今之宜、天地鬼神之奥,皆举之矣。⑨  良知在这里,不仅是一种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了,甚至充当了宗教信仰的功能,“良知是圣门斩关立命话头”⑩。人只要笃信良知和笃行良知,发掘和落实个体的道德意志和情感,将无往而不适,“皆举之矣”。而“王伯之略”的政治问题,自然也包含于其中。他曾举孟子与齐宣王之例来说明良知以及致良知对于王者的重要性:  齐宣王自谓好勇、好货、好色,良知未尝不自知,肯将自己所受之病,一一向大贤面前陈说,不作一毫包藏态度,所以孟子惓惓属意于王,以为足用为善,庶几改之,予日望之。譬之病人不自讳忌,明医疗有可用药处。只缘宣王不自悔改,所以竟为世上庸君。若肯遵依孟子之教,改过迁善,即可以俯视诸雄、为王者师,不难也。(11)  王畿认为,齐宣王能向孟子坦承自己的弱点,应该还是意识到“良知”的,也因此孟子认其为可教之人。然而齐宣王不肯悔改自己的错误,不能改过迁善,实际上又将“良知”泯灭了,用王学话语\n就是没有“致良知”,没有把良知落实到生活实践和政治实践中,所以才最终成为无所作为的“庸君”。在王畿心目中,“良知”具有极其崇高的价值:“阳明先师良知两字,乃是范围三教之宗,是即所谓历劫不坏先天之元神。”(12)在儒家的立场来看,“先天元神”似已是“六合之外”了,由此可见,王畿对王阳明学说的发挥,充斥着一种浓厚的宗教情怀,达到了宗教信仰的境地。(13)  良知如此高远神明,如能知良知、致良知,那么社会风俗得以教化自然是其题中之义,王畿认为:“然哉,耻之于人,大矣!有所不为不欲者,良知也;无为无欲者,致知也。是能充其羞恶之心,而义不可胜用……知此,则人心可正,风俗可变,而治化可成。”(14)良知能够控制人的行动和欲念,能够使得人因有羞恶之心而而能“有所止”,而如果人都能知道在欲望面前有所节制,那么社会风俗会端正,而良善的政治社会则具有了可能性。  王畿的这一想法,是明代王学的一贯教人之法,王阳明曾说:“仆诚赖天之灵,偶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治。”(15)王畿这里所作的发挥,不过是王阳明“良知政治”说的又一次宣讲,而这也是明代王学的集体共识,即,良知的效用可以扩大到政治生活领域,对儒家关心的良好政治有根基性意义。    二、万物一体与“担负世界”  \n  王畿承续了王阳明的理想政治观念,反复称道“万物一体”作为最好的人间秩序的意义及其可能性:“吾人之学,原是与物同体,成己所以成物。”(16)王畿此意,强调“万物一体”的大同理想,强调儒学成己成物的意义追求,乃是儒家学术的根脉。儒家之学术,工夫在自家,念头在他人以及家国天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7),成就自己而后成全他人。  如果我们把政治理解为“众人之事”或者是“公共事务”的话,那么以何种姿态理解人与他者的关系就将成为政治的前提。王畿认为:“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若夫隔形骸而分尔汝者,小人矣。”(18)将人依照后天的生活境遇划分为阶级、种族、民族等,是“小人”之道。所以,在王畿的心目中,好的政治应该基于以“万物一体”来理解人我之间的关系:“唐虞之朝,同寅师师,相让相亲,视为一体,手足耳目,共为腹心之用,以成正大光明之业,不必出于己也。”(19)而糟糕的政治之根源正是因为“后世一体之学不明,人各有心,交构忿忌,上下争驰于利以相圮轧,欲成一体之治,不可得矣”(20)。  故而,在王畿看来,为成就“一体之治”,作为见道明理、有担当的社会个体,应该有如下见识:  窃念吾之一身,不论出处潜见,当以天下为己任……先师万物一体之论,此其胚胎也。吾人欲为天地立心,必其能以天地之心为心;欲为生民立命,必其能以生民之命为命。今吾所谓心与命者,果安在乎?识得此体,方是上下与天地同流,宇宙内事皆己分内事,方是一体之实学,所谓大丈夫事,小根器者不足以当之。(21) \n此段读来令人跃然。王畿强调,社会成员不拘泥于小我的蝇营狗苟,而应该以“天下为己任”,以“天地之心”为己之心,以“生民之命”为己之命,把成就天下作为人生抱负。有如此心胸抱负,则无论出与处,或者说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其念头都在康济天下:“出则发为经纶,思以兼善天下;处则蕴为康济,思善其乡,以先细民,未尝无所事事。”(22)在这里,王畿之念比孟子所言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3)更进一步,“穷处乡里”也应当为一乡之民的良善生活贡献智慧。若人具有这样的“担负世界之志”(24),那么小我也就成为了大我,人也能够立身天地之间。  王畿认为,个体要想真正做到“康济天下”之事功,实现“万物一体”的社会秩序,其要紧处在于破除自己的“意见”,以公心来处世,视人如己,视天下为一体。他说:  一乡之善士以一乡为家,一国之善士以一国为家,天下之善士以天下为家。其心愈公,则其善愈大。其所为善,乃心与人同,视之如一体,是所为公也。与天下为公,公已至大,但恐于见在天下起念,见识见上生大公。(25)  也就是说,士君子无论处在何种政治境遇中,无论能够操持多大的政治空间,都应该都以“一体”的念头来对待,以最大之公心来认识和分析其所接触的人和事,乃至“天下为公”大境界。王畿也承认,人之“公心”在现实中是很难得的,现实中人,往往流于“意见”之私:  故吾人今日之病,莫大于意见。著于意,则不能静以贞动;著于见,则不能虚以适变。不虚不静,则不能空。意见者,道之贼也。(26)  “意见”有私,有私就有隔,“意见”会妨碍我们以“一体之仁”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因此要破除“意见”。而在王畿看来,要树立“道,天下之公道;学,天下之公学”(27)之观念,“万物一体”的意识的培养才有可能,才能落实“学也者,以万物为体者也”(28)的理想和担当。  以“公心”处世,便可有一份扎实的社会担当。因此,王畿自认须将有益之学“普散在世界上”,以承担其社会责任。他说:  近来悟得这个意思,些子光明,须普散在世界上,方是明明德于天下,方是大盘局。始信得一体生生与万物原是贯彻流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