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从“哲学”到“实证科学”: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
从“哲学”到“实证科学”: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 摘要:马克思从“哲学”到“实证科学”,实质是反对从哲学原则出发,反对以“哲学”代替“实证科学”研究来获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实证科学”研究立足于对“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以这种方法来考察社会历史而形成的历史观理论即“实证科学”。马克思从“哲学”转向“实证科学”,清算了最后的“哲学信仰”,开创了从“人们实践活动”“人们的存在”出发去解释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最终实现了其哲学革命。 关键词:哲学;实证科学;哲学革命;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075-02 研究马克思的著作发现,在“从前的哲学信仰”的阶段,马克思总是从某种哲学原则出发来研究以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他首次提出“消灭哲学”。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简称《提纲》)中,他不再把自己置于“哲学家”的行列之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称《形态》)中,他明确提出从“哲学”转向“实证科学”[1]526研究,进而发动哲学革命。2015年是《提纲》和《形态》写作第170年,重读这些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有其特殊的意蕴。 一\n 马克思明确决定消灭哲学,清算自己以往的哲学信仰是在1845年下半年。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2]593清算哲学的结果就体现在《形态》中。在《形态》的“费尔巴哈”章中,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揭露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哲学骗局”[1]512。指出青年黑格尔运动的成员们“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现存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的世界。”[1]516他们仅仅反对词句就表明,他们“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1]514,仍然是以哲学原则来批判现实。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仅青年黑格尔运动的成员们从哲学原则出发来研究现实,德国哲学家们同样从人本主义原则出发去研究历史,因而不能唯物主义地研究历史的发展过程,最终滑向唯心主义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说:“他们把我们所描绘的整个发展过程看作是‘人’的发展过程,……并把他描绘成历史的动力。这样,整个历史过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由于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即由于公然舍弃实际条件,于是就可以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发展的过程了。”[3]77 马克思、恩格斯还揭示了“德国哲学”与他们的见解之间的区别:“德国哲学”“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研究[1]525。而“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525。他俩明确指出,要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去研究世界,以获得对现存世界的“真正的知识”。正如他们所说,“\n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1]526正是从这里开始,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要转向“实证科学”研究。他们明确把“我们的见解”和“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区别开来,不再把自己的见解称为“哲学”。马克思认为,以“德国哲学”为代表的以往的哲学总是把“哲学”理解为解释世界的总原则,从哲学原则出发去思考、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他反对从哲学原则出发来解释世界。 二 要理解马克思的“实证科学”,还必须理清其实证思想的演变历程。马克思的实证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博士论文》。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曾经批判过“实证哲学”的思想。“实证哲学”是德国哲学中的一个宗教神秘主义流派,其出现于19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有安?君特、弗?巴德尔、伊?海?小费希特、后期的谢林和克?海?魏瑟等人。这些人都试图把哲学从属于宗教,认为神的启示是“实证”知识的唯一源泉[4]924。对于这种“实证哲学”所说的“实证”,作为无神论者的马克思必然持否定态度。 随后,在《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中马克思又提到“实证”。在此阶段,马克思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认为实际存在的事物就是合乎理性的,即“实证”的。所以他批判历史学派的胡果提出的实证的事物不合理性的观点。“他(指胡果――引注)根本不想证明,实证的事物是合乎理性的;相反,他力图证明,实证的事物是不合理性的。”[5]230-231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实证”理解为从实际出发去研究的方法,因而他批判黑格尔思辨哲学的非实证性是“虚假的实证主义”[6]109。并赞扬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实在的科学”\n[6]96。他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当作“实证的人道主义”,实证就在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从人的存在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实际”出发来研究的理论。在此阶段,他还不知道,人的存在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并非客观实际。费尔巴哈假设单个人具有“类本质”,才会出现人的存在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虚假事实。 对经济学的研究使马克思对实证的理解有了变化。因为经济学的对象和性质决定了不能采用虚构的假设去研究现实,而必须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因而,写作《形态》时,他不再从虚构的事实出发去研究,而是从客观事实出发去研究,即转向“实证科学”研究。这里的“实证”相对“思辨”而提出,是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通过对“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进行实证的考察来研究现实问题。马克思通过这种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进而揭示了历史的运动规律,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新世界观思想。 三 要理解马克思的“实证科学”,还必须把马克思的“实证科学”与现代分科科学中的实证科学相区别。有学者比较马克思关于“真正实证的科学”的中、英、德三种文本发现,在德语文本中,“真正实证的科学”和“真正的知识”的德文分别是positivewissensehaft和wirklieheswissen。wissensehaft与wissen具有相互印证的关系,所以科学(wissensehaft)指知识(wissen),知识(wissen)也可称作科学(wissenschaft)。由此可见,“真正实证的科学”中的“科学”是指“知识”[7]126-129。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即“真正的知识”\n,就是通过实证研究而获得的知识。实证是其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依据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从人的存在与人的“类本质”相分离这一“虚假”事实出发来研究的理论,而认为他的“实证的人道主义”是“实在的科学”。在《形态》中,马克思不再从虚构的事实出发去研究,而是从实际出发去研究。他明确指出,“实证科学”再也不依据任何虚构的“意识的空话”来研究,而是依据“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来研究。马克思通过这种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而形成的历史观理论就是“实证科学”。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是以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从而揭示出剩余价值的秘密,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被更加美好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要理解马克思的“实证科学”,还必须把马克思的“实证科学”与孔德的“实证哲学”相区别。孔德在《论实证精神》中指出,“所谓实证精神,就是按照实证词义的要求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做审慎缜密的考察,以实证的、真实的事实为依据,找出其发展规律”[8]1;“所谓实证哲学,就是把实证精神推广到哲学研究上去。”[8]2孔德把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都归入“实证哲学”之中[8]70。依据孔德的理解,“实证哲学”就是以实证的、真实的事实为依据来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就这点来说,孔德的“实证哲学”和马克思的“实证科学”有共同点,即都依靠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客观事实。但两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马克思的“实证科学”是基于对客观事实进行实证研究而获得的知识。从概念的外延看,不仅孔德所罗列的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等是\n“实证科学”,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都是“实证科学”。此外,孔德的“实证哲学”强调,像世界观理论这样的形而上学问题是根本无法证明的,因而是非实证的,“实证哲学”不研究这种形而上学问题。可马克思的“实证科学”并不拒斥研究世界观理论,其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就是实证科学。 综上所述,研究马克思从“哲学”到“实证科学”的历程可以发现,其转变的实质就是反对从哲学原则出发,反对以“哲学”代替“实证科学”研究来获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其“实证科学”立足于对“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进行研究。通过这种方法来考察社会历史而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理论即“实证科学”。马克思从“哲学”转向“实证科学”,实质就是清算最后的“哲学信仰”,开创从“人们实践活动”“人们的存在”出发去解释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最终实现其哲学革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范畅.什么是马克思“真正实证的科学”\n[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124). [8][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M].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