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想哲学毕业论文 平等:责任与运气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思想哲学毕业论文 平等:责任与运气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哲学思想哲学论文题目:平等:责任与运气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n  内容提要:平等是当代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中一个争论的热点,这些争论实质上涉及到平等的三个基本方面:平等的地位、平等的根据和平等的体现。但在实际中,当代对平等的争论更多地集中于“平等空间”之争,而这仅仅只是平等体现的一种方式。本文在澄清平等三个基本方面时,表明平等最终取决于平等的根据,它决定平等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应该以何种方式体现。本文的重点在于考察当代关于平等的“空间”之争中所体现出来的运气均等主义思路,它认为平等的根据在于个人只能承担控制性责任,而平等的目的就是创造个人承担控制性责任的合理条件,并据此要求抵消运气的影响。论文的结论是:由于运气与选择之间的必然联系,这种考虑平等的思路是自我挫败的。  一平等的基本方面  阿马蒂亚·森在他1984年的杜威讲座中提出,“尽管必须面对平等论题,但存在许多不同的平等观念的事实,意味着必须面对在不同的均等主义观点中也存在的冲突。在《诸平等》的重要的的研究中,道格拉斯·雷(DouglasRae)认为“在抵制平等方面比秩序、效率或自由更为强有力的是“平等本身”。[1]彼特·威斯顿(PeterWestern)走得更远,表示,平等是“一个其自身不具有任何实质性内容的空洞形式”。[2]基于这种可疑的“空洞性”,有人试图打算在道德评价中放弃对平等的关注。”[3]\n  森从人类多样性这个事实入手,承认在某方面的平等必然导致其它方面的不平等,这正是平等的意见分歧众多的原因之一。面对这种现象,他提出平等的“空间”,这是一种辩护平等的策略:确立基本平等,它的存在可以为其它的不平等做辩护。这样平等之争成为了平等的空间之争,即我们认为哪个空间的平等是基本的,是机遇还是后果,是福利还是资源,或者还是他提出的可行能力(capabilities)的平等。这样一来,平等观念的多样性本身就不能成为反对平等的利器,也不会造成平等的空洞。平等与不平等共存的现象是由人类本身的事实造成的,它对我们而言并非一个尴尬的事情。[4]  尽管森找到了当代平等之争的主战场,意识到了某种空间的平等必然伴随其它空间的不平等,他试图通过确立基本平等来解决问题。但很可惜在这个过程并他没有深入空间问题的背后,即平等的根据,因此他依然深陷平等的“空间”之争。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地解决平等的争论,第一步是要澄清我们在争论平等的哪个方面。很多的平等之争实际上并没有澄清其基本立场,从而导致混乱。本文首先澄清平等的三个基本方面:平等的地位、平等的根据与平等的体现。  1,平等的地位  我们所支持或反对的平等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它只是一种道德价值或者是一种压倒性的价值?强平等观提倡一种无条件的平等,没有任何价值可以超越它或压倒它。在强平等观下,平等是一种结论性的理由,不妥协于其它理由。因此如果我们认为有比平等更重要的价值,或者有与它相冲突的同等地位的价值,那么这无疑是对强平等的反驳。弱平等尽管也认为平等是一种价值,但它同时承认有其他的价值存在。平等要成为实际的要求还必须考虑其它的价值。如果平等与其它的价值相冲突的话,我们需要考虑它是否能够压倒其他的价值。在此,平等并不是一个结论性理由。这种区分对平等的反驳有着重要的意义,平等的内部批评可以适用于两种平等观,但是外部批评则只适用于强平等观。\n  看待平等地位的另一种方法是考虑平等原则是根本原则还是衍生性原则。如果平等原则是根本原则,它可能是强平等观也可能是弱平等观。当平等是唯一的根本原则时,那么平等自然就是强平等观,因为所有其它的原则都从它衍生出来。还有一种情形下的平等也相当于强平等观,即尽管有几种根本原则,但是它们与平等是永远不冲突的。这有两种可能,它们或者是不相关的,或者是彼此融洽、互相支持的。当然,当存在几个能够彼此冲突的根本原则,平等就成了一种弱平等观,因为它需要与其它的价值或原则进行权衡与妥协。当然,如果平等是一种衍生性原则,那么从中推出平等的那种更根本的价值或原则就会永远都压倒平等原则,这个时候在形式上说平等无疑是弱平等观。但是存在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如果那个价值恰好只有平等一个衍生原则,这里的平等实际上又会以一种强平等观的身份出现。如果具有几个衍生原则,则又有两种情况了,当衍生原则之间能够存在冲突时,这个平等就成了弱平等了。而当衍生原则之间彼此支持或者互不相关时,那么它实际上又相当于强平等观了。  无论我们是在为支持或者反对平等做论证时,首先我们必须清楚面对的是哪种平等观,我们是在哪种意义上反对或支持平等。这是我们讨论平等的第一步,否则一开始就会产生混乱。  2.平等的根据  当代许多作者在讨论平等问题时,总是视平等为理所当然的,由此一般都只注意“什么的平等”,根本不在意“为什么平等”这个问题。森尽管\n注意到“为什么平等”这个问题,但他认为,这个问题极富误导性,在我们没有弄清第二个问题之前,我们无法对此说三道四。因此他将大量笔墨花费在讨论我们需要“什么的平等”问题之上,而对后一问题着墨甚少。当然森对此提出了他自己的理由,他考察许多所谓的“反平等”的理论之后发现,如果我们不将平等狭窄地理解为某种物质或实体的平等的话,那么它们无一例外地诉诸了某种形式的平等。由此,他认为在宽泛的意义上,即使如诺齐克这种表面上坚定的反平等者,实际上也要求所有人享有平等的个人权利,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是平等论者,因此“为什么平等”是个没有太大意义的问题。[5]  然而,即使我们都认为需要某种形式的平等,这也不表明平等本身就不需要辩护。尤其是我们赞成的平等形式多样,其原因正是因为各自支持“平等”的根据不一样。诺齐克就对平等的前提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在缺少专门的道德理由来辩护偏离平等时,人们的持有就应该是平等的呢?…为什么把平等作为一个体系的根本(方向),而任何偏离平等都要由道德力量来推动呢?”[6]这里诺齐克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不管是平等还是不平等,都是需要辩护的,在提供辩护的问题上,平等据其本身并不优先于不平等。关键在于我们能够对平等或不平等提供什么样的理由,这些理由支持平等还是不平等。就森自己的分析来看,基本的平等导致其它方面的不平等是可以辩护的,这本身就要求给出正当的理由来表明何种平等是基本的。不同的平等理论可能提出不同的理由,从而认为不同方面的平等是基本平等。这个时候,就算以森的术语来说,我们还是必然要转向平等的根据之争,这才是平等之分的真正根源。\n  由于平等本身是需要辩护的,它的实现与否也必须基于它的根据来做出判断。因此当我们争论平等时,必须首先弄明白我们支持或者反对一种特定平等观的真正理由。只有明白了平等的根据是什么,我们才能判断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地位,我们才知道应该如何来体现它。在澄清这点的同时,我们才知道我们的真正分歧是什么,究意是在平等的根据之上,还是在平等的体现之上。如果我们在平等的根据上有分歧,但是我们只在平等的体现方式来上展开争论,那么收获就会很小。同样,如果我们实质上只在平等的体现方式上有分歧,却误以为我们对平等的根据存在根本的异见,那会使得争论无谓的变复杂,得不偿失。因此,开始平等争论之前,弄清楚自己支持或反对平等的真实理由,将是解决平等之争的又一关键。  3.平等的体现  在弄清楚所持的平等立场和理由之后,如果我们支持平等,那么它必须要体现出来。当前对平等的很多争论不仅涉及平等的地位,也涉及到平等的根据,但都是聚焦于“什么的平等”而展开争论。森更是给予了这种争论一个形象的讨论,即平等的空间之争,似乎当前对平等的讨论就只在于如何确定其空间了。  如果接受森的广义上的平等,那么平等的空间就非常多,有纯形式的平等,这表现为诺齐克的权利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权利都要受到相同的保护。最直接的是一种结果平等,比如说福利的平等、资源的平等、基本善的平等。介于纯形式平等与结果平等之间的是机遇平等,当们把机遇也当作结果来看时,它也是一种结果平等。如果我们把机遇当作形式来看待时,它又是一种形式平等,尽管没有诺齐克的那么绝对。由于机遇总是针对某个东西的,比如说得到福利的机遇,或者是得到资源的机遇,或者需要得到满足的机遇,这样当机遇作为平等的空间时,本身也会如同后果作为平等的空间一样,会相应地有各种不同的观点。\n  然而,当我们这样来理解平等时,我们已经预设了平等必然要以某种“平等的空间”形式才能得以体现。对此,不管是平等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默认了这点。“我将这作为理所当然的,那就是正义要求人们具有均等数量的某些东西…”[7]然而,在没有提出充分的根据之前,我们并不能认定这种平等“空间”就是体现平等的唯一方式。当森说,我们只有对“什么的平等”做出了清楚的阐述之后,才能对“为什么平等”说三道四,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因为这种观点已经预设了平等必然是“什么的平等”,然而,这并不是一个自明的真理。即使最后情形就是如此,我们也要在提供充分的辩护之后,才能做出这个判断。因此,平等是否一定要通过“某种空间的平等”来体现,这并不是预定的,只有我们弄清楚平等的真正理由之后,我们才能知道正确的答案。  二运气均等主义与个人责任  上面我们勾画了平等的几个方面,我们发现关于平等最重要的是弄清楚支持平等的根据,因为这个决定了其它的两个方面,因此平等之争的焦点应该在于平等的根据。因此,我们必须知道赞成什么与反对什么,这样才可能对之提出恰当的辩护,给出恰当的理由。本文的目的有限,并不想对平等做出一个全面综合的评价,而只是想对当代西方占据主流地位的一种平等思路做出批评,并且是一种内部批评,因此它也适用于弱平等观。  这种思路实际上就是当代西方在平等的“空间之争”体现出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