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7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万史哲学观照下的周易哲学思想研究
南方论刊·2010年第3期学术之窗历史哲学观照下的周易哲学思想研究张耀天崔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成书于先秦时期的周易,早期作为“人君之书”而充满历史哲学的意义。本文尝试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出发,在研究中国历史哲学的基础上,探索周易中蕴涵的历史哲学思想及周易历史哲学的主要特点。【关键词】历史;周易;历史哲学有关历史哲学,西方学者研究的或借助自然原理来解读“决定论”的历史来创造自己的,包括人类文明。重点一般关注于“历史观”、“史学时候,历史学随从了这种潮流,对本第三,对于历史资源的阶段性研观”、“哲学观”,由于历史哲学本学科进行了反思。对“中国哲学教科究,要追溯到它的现实情境中。“马身的交叉性,将某一学者的基本观念书”周易进行历史哲学性质的分析,克思多次指出,人们是在既定的、从按照研究重点划分,不具备操作性,有助于国人更为全面地认识中国文化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的;故而英国哲学家沃尔什于1951年出版的源头。一切已经死的先辈的传统,象梦魇一的著作《历史哲学导论》一书中,依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据历史哲学的不同研究对象划分,将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观第四,马克思坚持了历史进步论整个西方的历史哲学划分为“思辩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点,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历史哲学”与“分析的历史哲学”两一书中,第一次完整地表述了自己的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种基本类型。在沃尔什看来,“历历史哲学:“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肯史”一词,兼具本然义和认知义,所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考察现实的定了历史运动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谓的思辩的历史哲学,是关于本然历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活方式相联系升的,历史的前进运动不会在任何一史及其总体行程的哲学言说,而关于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个发展阶段上终止下来。历史认识的知识论的反思,就是分析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后人在马克思对历史哲学基本概历史哲学。这一划分标准,基本为学史的基础;然后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念阐述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马克思术界所接受。西方历史哲学研究的描述市民社会的劳动,同时从市民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这成为马克主要问题,大体围绕两个中心展开,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一是历史演变之动力、过程及基本规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不同于机械的决律,一是历史认识或历史理解之性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的产生定论或是宿命论,它是以作为历史主质。一般学界的共识是,倾向于第一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的辨个问题的研究是为“思辩的历史哲全部过程”l。从这一段文字中,可证的决定论,它所揭示的社会历史规学”,而倾向于第二个问题研究的哲以找出马克思本人对于历史哲学有关律,在时空分布上具有统计性质,在学范式是为“分析的历史哲学”。事范畴的定义:作用形式上具有合力性质,在实践过实上,这种划分仅仅是学者为研究方第~,科学的历史哲学应该并且程中具有趋向质。便所人为设定,如对于历史形上学问必须是唯物的。历史哲学绝对不是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不同题的研究必然结合史实论证,而对于史学家或哲学家的臆造,而应该是源于“思辩的”历史哲学对于历史规律历史事实的研究,也需假定“历史规于物质生产的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宿命式的探讨,也不同于“分析的”律”的存在。以周易历史哲学为代表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哲学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漠视,它的中国历史哲学,与西方历史哲学无全部基础应该建立在物质生产的基础试图从社会生产与人的活动之间关系论是研究范式、研究基点或是研究目上。出发,来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的,均大相径庭。许慎在《说文解第二,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承认律,其目的在于高扬“人”在历史活字》中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了人在历史中的主体的作用,马克思动中的主体性,鼓励作为历史主体的中。中,正也。”在历史萌发期,历的历史哲学体现了人类对自己存在的人,能够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创史之意主要是指忠实于事实的记录。终极关怀:一方面,人是历史哲学的造历史。当其它的人文学科试图通过宗教方式研究对象;另一方面,人是通过创造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50\n话》中提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宋之际,史学兴盛,“史”字方有是力图要人君有居安思危的忧息意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历史规律”之意,如《隋书·经籍识。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志》所言:“自是世有著述,皆泥中国历史哲学的发展,离不开每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班、马,以为正史,作者尤广。一代代学人的辛勤耕耘。自1840年鸦片战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之史,至数十家”,此处所言“一代争以来,学人出于对现实的忧患,开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之史”是指一个朝代的史事即其客观始了对国运和传统文化价值的考察。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历史过程,刘知己《史通》问世,也《象》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是这个时代史学发达的标志。事实息”,国人通过历史哲学的考察,为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上,对于中国历史哲学的溯源,并民族的复兴输入一股革命的活力。如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非在寻求“中国历史哲学合法性”章太炎试图编撰《中国通史》,在致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的依据,从《尚书》、《国语》到书梁启超的信中,他谈到自己的学术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二十四史”的不断代编修,如果没构想:所贵乎通史者,固有二方面。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有民族对历史的深思,是不可能形成一方以发明社会政治进化衰微之原理反”IjJ。在马克思之前,人们对于形悠久的史官制度、日益健全的修史机为主,则于典志见之;一方以鼓舞民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和意识形态思想关构和发达的私人著史。气、启导方来为主,则亦必于纪传见系,总是从思想关系解释人类的社会中国历史哲学的发展,具备先天之。而以章氏为首掀起的“新史学”历史,而马克思的这一发现则从根本的资源优势。中国史书同时具备“记革命,尽管此期间并无资产阶级历史上解释了人类的发展。述的连续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哲学巨著的问世,但以证明西方进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是坚持多样性”I斗J等几个特点,为中国历史观和思辩的历史哲学之于中国社会、唯物论的辨证的历史观,其决定论的哲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在《春学术的影响。近代早期的历史哲学辨证性质主要体现在:历史必然性与秋》问世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甲思想其主导在于“救亡压倒启蒙”,历史偶然性的有机统一;客观制约性骨文、金文、《尚书》、《诗经》故多为哲学思想体系的建立,创新意与主体创造性的统一;社会历史规律等文献或遗迹,都是对历史片段的记义丰富,但学者大多数在学问上缺乏的一般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从这一载。自司马迁著《史记》起,官修或深入研究,所以其结论很难完全经得点来讲,它是坚持了历史规律的可民间著述的历史典籍,一直成为人们起推敲。此后,进化论引导中国历史知论,认为人是可以作为历史发展思考历史的主要载体。哲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如梁启超所著的重要因子,来改变历史的进程,中国历史哲学的发展,具备后《新史学》,提出要运用进化论做创其历史哲学是为人本主义创造理论天的背景优势。相对封闭的国域、农作指导,所谓历史者,“叙述进化之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影耕文明的传承以及历史朝代的频繁现象也”、“学术人群进化之现象响了中国20世纪以来社会变革及历更迭,都造成地处大河流域的中华民也”、“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史哲学学科的建设,成为中国历史族将忧患意识融合到民族基因中。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在唯物变革的理论依据,至今依然发挥着“忧患意识体现出思想家、史学家、史观引进中国之后,李大钊、翦伯重大的影响。政治家对社会的理解,对历史发展赞等人,先后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走向的思考,体现出其对历史盛衰认义指导自己的历史研究,翦伯赞的2.中国传统的历史哲学思想识的辨证的清醒意识,同时又是一种《历史哲学教程》~书,通过对历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历责任感”J。《乾》卦九三爻辞“君史学科的任务、发展阶段、历史发史哲学学科,但有关历史哲学的哲思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系辞展的合法性、历史的关联性、历史却十分发达。《说文》言史:“记事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的实践性及历史的适应性等几个方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凡史之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殷周之面,对历史哲学做了系统的论述。属皆从史”,引证《汉书·艺文志》际的政权交接,让周族的上层看到王建国后,主要是毛泽东历史哲学思所言:“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朝兴衰的事实,促使周族思考在夺取想占学术研究的主流。“史”之原意为官职,即为记录国史政权之后,如何才能实现长治久安,的官吏,或为掌握国家档案的官吏。在《周易》的完善期,春秋战国之际3.历史哲学观照下的周易研究后至秦汉之际,“史”字渐有“史又是一个历史的变更期,促使其后期马王堆汉墓帛书《要》篇记载,书”、“史事”之意,如《吕氏春的作者不得不对历史进行持续地深入孔子晚而喜《易》,“居则在席、行秋·察传》所言:“子夏之晋,过考察。以官修史最盛的唐朝为例,则在囊”,孔子认为,“明君不时不卫,有读史记者”,《史记·太史公二十四史有八部正史修成,时长三十宿,不日不月,不卜不筮而知吉与自序》所言:“自获麟以来四百余年。“其修史大旨,是居安思危,以凶,顺之于天地心,此谓《易》道。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至唐史为鉴”,正史之修是内在的要求,故《易》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51\n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有地道功能。也,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先秦的史官更多是将易学作为支姜姓,四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之以柔刚;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持自己解释历史的一个理论体系,如衰,此其昌乎?”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为之以上《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所记载:两个历史记载互相印证,至少有下;有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物尽称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两个事实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是当也,故为之以八卦。”孔子观易之成日:“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时的社会贵族已经接受了周易的占{、书,并非是一部单纯的占I、用书,相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理论体系,并将周易的占断引入到政反它是将人伦、天道都纳入到考察系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治生活中来;二是周史作为周王朝的统,是“明君”的一部基础教材。京。一’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正统史官,以及后世的司马迁都接受所谓“明君”之书,事实是国家五父而立之,生敬仲。其少也。了将周易作为历史盛衰变化的一个解政治的指导蓝本,中国自禅让之后,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释方法,同时在易学的影响下,历史国家政权采用的是君主(王)专制的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日:哲学也得到启蒙性的发展。司马迁认政体,“治世”的出现多是由于君主“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为,“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的强干有为,臣工的勤恳廉洁,政权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长于变”,与史家所追求的“究天人的更迭也不会改变这种“事在四方,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初衷也是一致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耀者也。《坤》,土也。《巽》,风的。历史与哲学在周易一书中,找到格局。处于“素位”的学者认为,对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了完美的契合。于君主的“教诲”可以达到改变历史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易》之兴,其于中古乎,作的效果,而君主也希望通过“明君”乎居土上,故日:‘观国之光,利用《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之书,鉴冶乱兴衰之道。宾于王。’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如“中孚”卦,所谓“孚”者,天地之美具焉.故日:‘利用宾于邪?当文王与纣王之事邪?是故其诚信也。《序卦》:“节而信之,故王。’犹有观焉,故日其在后乎。风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周受之以中孚”。《说文》:“节,竹行而著于土,故日其在异国乎。若在易》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首先是一约也”。军事来往或使节交流过程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本占1-m书,正因为如此才使随后的中,双方各持一半的竹板,作为彼此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袁,此几千年里对它的研究总是充满了神秘的信物。从象上观察该卦,兑下巽其昌乎。”主义的色彩;拨开历史的烟雾缭绕,上,恰似两把可以合齿的竹符。象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每代哲学家的辛苦耕耘,使得它的本日:“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齐。其后亡成,成子得政。来面目得以还原,它不仅蕴涵着深刻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在文中至少有两次和占卜有关的思辩哲理,其发射出的光芒也辐射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的文字记载,第一次是嫁女之占,占到史学之思。乃应乎天也。”六三、六四两爻,卜的结果是“吉”,但以何种占『、方参考文献:结合其它四爻,观其象,内虚而外式出现,书中没有暗示;第二次占卜【1J【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实,如同一个小船。所以说,利涉则很明确,是周史官以《周易》之法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大川1。而九五之尊位,其爻辞日:占I、所得。“观”卦与“否”卦之不社.1972:231.“有孚挛如,无咎”,以尊位之核同在于第四爻,“观”卦第四爻为阴【2】庄国雄:历史哲学[M】,复旦大学心,把全卦凝聚起来,正是君主以爻,而“否”卦第四爻则为阳爻,也出版社2004:25页.信治国而“信及豚鱼”的“大治”就是说,周史官起初占得的是“观”【3】[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景象。动而说(悦),说(悦)卦,然而“观”之第四爻为老阴,故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而巽,则国家可治也。周易强调变卦为阳爻,是为“否”卦。周史官社.1972:574.“和”,“中孚”卦可以看出,的判断是陈侯的国家会衰落,但嫁女【4】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M】,北京“九五”爻之尊的重要性,同时也在他地其后代会昌盛繁荣,会“反出版社.2005:44.强调了君臣共治的思想。宾为主”,由是则“陈衰,此其昌f51吴怀祺:忧患意识与史学思想新王朝的建立,总是以“治世”乎”。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2).作为自己的政冶理想,而“中孚”卦司马迁在《史记·田敬仲完世作者简介:1.张耀天,中国人民给治者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思路:君王家》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记载:大学哲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主要只有以天地之至诚才能与臣工彼此信完生,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研究方向为周易历史哲学;2.崔瑞,赖,克服困难,实现治世。对于现世卜完,卦得《观》之《否》:“是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政治的指导,以及对以往政治经验的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生.主要方向为周易断定逻辑。总结,周易实现了其历史哲学的基本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身责编、校对,韩江52查看更多